一年级语文课外辅导总结

2022-04-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一种事后记录方式,针对于工作结束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等,将整个过程中的经验、问题进行记录,并在切实与认真分析后,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如何采用正确的总结格式,写出客观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一年级语文课外辅导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一年级语文课外辅导总结

二年级语文课外辅导计划

朱陈北村小学——杨君

一、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语文基本能力。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语文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语文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基础和阅读写话能力,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语文素质和语文成绩。

二、制定目标:

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辅差活动中,培优对象能按照计划提高读、说、写的综合语文能力,并协助老师实施辅差工作,帮助差生取得进步。辅差对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成绩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语文考试这一基本的能力。

三、辅导内容:

培优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介绍或推荐适量课外阅读,让优生扩大阅读面,摄取更多课外知识和汉字,尤其是口语表达和识字能力多给他们一定的指导,定时安排一定难度的练习任务要求他们完成,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辅差的内容是教会学生敢于做题,会做题,安排比较基础的内容让他们掌握,课本的汉语拼音和生字词至少能写得出,可先布置他们摘抄。训练差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堂上创造情境,让差生尝试说、敢于说、进而争取善于说。

四、培优对象:

付凯旋李凯王倩倩

五、辅差对象:

冯玉昕张静刘健康

六、主要措施:

l .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

2 .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3 .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 .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外辅导计划

一、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语文基本能力。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语文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语文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基础和阅读写话能力,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语文素质和语文成绩。

二、学情分析:

本班有38名学生,大部分学生聪明伶俐,但也有个别学生存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缺陷。学习态度不好的有金智浩、程育雅、吴素凡、林冰蕊、程渊博;学习习惯不好,作业拖拉的有马林、刘思勰;作业潦草的有陈嘉俊、倪俊豪、金智浩、吴素凡、林冰蕊、马林。为了全面提高学习成绩,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力求做好学生的辅导的工作。

三、制定目标:

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辅差活动中,培优对象能按照计划提高读、说、写的综合语文能力,并协助老师实施辅差工作, 帮助差生取得进步。

辅差对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成绩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语文考试这一基本的能力。

四、辅导内容:

培优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介绍或推荐适量课外阅读,让优生扩大阅读面,摄取更多课外知识和汉字,尤其是口语表达和识字能力多给他们一定的指导,定时安排一定难度的练习任务要求他们完成,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辅差的内容是教会学生敢于做题,会做题,安排比较基础的内容让他们掌握,课本的汉语拼音和生字词至少能写得出,可先布置他们摘抄。 训练差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堂上创造情境,让差生尝试说、敢于说、进而争取善于说。

五、培优对象:见附件

五、辅差对象: 见附件

六、主要措施:

l.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

2.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附:帮扶结对表

2009年9月

第二篇:九年级语文课外辅导计划

2010-01-08 15:33

下学期面临中考,在中考中取得最佳成绩,是我们的目标。在日常的教学中,为了提高班级的平均分,我们老师都会把很多精力放在学习起来有困难的学生身上,而往往忽略了那些好学生。这些有特长的优等生,即使教师把教学内容“滴水不漏”地传授给他,而不再给他以新的“营养”,他还是感到不满足的。久而久之,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减退,能力下降,就埋没了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多为这类学生“充电”,认真做好辅导工作,使这些特长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再得到提高。

一、 严格要求,耐心教育。教师对这类优生的辅导要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切实抓紧抓好,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能急于求成,避免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所以教师必须耐心地反复地抓好辅导工作。

二、 既抓知识,又抓能力。优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一般都比较好。因此,我认为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只要语文素养提高了,即使碰到灵活的题目、难理解的阅读,他们也能凭着自己的语文能力来解决。只有这样,他们的语文成绩才会真的有所提高。收集自己的优秀习作,整理汇编成习作集。介绍优秀的、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让他们在课外阅读,坚持天天写读书笔记等。这些活动对普通的学生而言,有些活动完成起来就比较困难,但对于优等生,无疑是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平台。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说得形象些,对优生,我们既要“输血”,又要提高他们的“造血功能”。

三、 切实提高优生的写作能力。我们都知道要取得优异的语文成绩,作文分一定要高。除了在作文课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外,对于优生,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写随笔,随时记下观察中的发现,思维中的火花,读书中的感受,生活中的体验。为此长期坚持,不仅对作文,对学习语文,而且对学好其它课程,乃至终生学习、一生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另外还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优秀作品向报刊报社投稿,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作文竞赛活动。

四、由于师生在课内接触时间比课外多,辅导效果也比课外好,因此培优工作,应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注意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如课堂提问,对于有探究性、思考性的问题,应把机会给优生;课堂中要适时地出一些开放性的习题,发展学生的思维,不满足于课本答案,不满足于唯一的答案,培养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

五、家校配合。教师还应多做深入细致的家访工作,争取家长的协助配合,改善、优化学习环境,教育和鼓励这些优生勇于探索、勇于挑战。

六、教育学生要有互相竞争的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开展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共同讨论交流。另外,班级中,学校中还应定期举行“语文知识竞赛”“阅读竞赛”等,鼓励这些优生踊跃参加。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课外辅导专项训练

(七)

——修改病句答案

1、 “发扬”和“继承”逻辑顺序不当应该换一下,先“继承”再“发扬”

2、删除“只有”(或把“只有”改为“只要”;或删除“一”并把“就”改为“才”)

3、把“改进”改为“提高”。

4、将“保护并了解”改成“了解并保护”

5、1.【答案】崇尚2.【答案】可以说,中国的哲学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3.【答案】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

“避免甲型H1N1流感扩散”。)

6、去掉“不再”或“不”,或将“不再”改为“继续”,或将“防止”改为“使”“让”(或将后一分句改为

7、(1),在“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后加上“举办”。(2),去掉“多”或“近”。(2分)

8、有成人陪护的身高不超过120厘米的儿童可以免费乘车。或身高不超过120厘米的儿童可以免费乘车。等

9、(1)第①处删去“的局面”或“格局的”(只删“格局”也可)(2)第②处应将“源流”改为“源

10、(1) 语义上的错误:“打”字是多义词,有捶打、殴打的意思,也有买卖饭菜的意思(老师学生来窗口打饭,就是买饭菜的意思;食堂窗口打饭给老师和学生,就是卖饭菜的意思)。多义词容易造成误解。(2) 语法上的错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打饭菜给老师学生,“打”这个动词带上了两个宾语,一个是直接宾语“饭菜”,泉”(3)第③处应在句末添加“的活动”(4)第④处应将“发展”和“传承”交换位置(每处1分)一个是间接宾语“老师学生”,这条告示省略了直接宾语,容易造成误解。

11、①把“在我省”移到“正式”前②删去“使”,或删去“通过”③“采取”改为“采用”,或删去“采取”

12、(1)表意不明。将“之”改为“中国”。(2)成分残缺。将“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改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2分。每小题1分,修改正确即可得分,将修改后的句子填写在空白处亦可)

13、① 将句号放在引号的里面,或者将引号放在句号的后面。② “藉”改为“籍”汇集、聚集、会聚„„

14、⑴第①句书名号改成双引号(或:《》改成“”) ⑵第③句“铸造”改成“汇聚”(或汇合、

15、(1)删除“大约”或“左右”。(2)在“生活质量”前加“提高”。

16、①删掉“法官、律师、公安干警和”或“和法律工作者”。或把“和”改为“等”②在“慰问”前加上“参

加”。③在“德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上加上双引号。没有“德州市”也可(每处1分)

17、(1)去掉“一个班级”。(2)“组织”和“立即”换位置。

18、⑴(“十七大”)的号召,⑵“研究”与“听取”调换。

将"也"改成"但是"关联词语用错

19、 第1句,修改意见:删去"因为"成份赘余,与"主要原因"重复第3句,修改意见:将"虽然"改成"即使"或20、(1)"创立"改为"创设";(2)将"统一"放到"结账"前;(3)删去"以上"或删去"大约

21、(1)去掉"近"或"余"(2)将"追认"改为"追授",且去掉"为"(3)去掉"听过"或"使"

22、第2句,修改意见:将"开办"改为"开设"

第4句,修改意见:在"有利于"后面加"培养"

23、搭配不当:主谓,情绪可以感染人,思路不能;可以将"清晰的思路"删去

24、语意不明:应在"承诺"与"使用"之间加"不"其是"

26、搭配不当:动宾,应把"歌声"改为"歌曲","舞姿"改为"舞步")

27、成分残缺:缺主语,应把"看到"删去)

28、搭配不当:"下降"与"一倍"不当,应改为"50%"

25、逻辑错误:"教育工作者"包含"班主任",二者不能并列;应删去"广大班主任老师"或把"和"改为"特别是""尤

29、语意重复:包含词使用的语病:常见的包含词使用不当的,还有"当前"和"当务之急"、"十分"和"酷"、"十分"和"悬殊"、"防止"和"不"、"令人"和"堪忧"、"过分"和"溢美"

30、歧义:"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课外知识

古诗1-80首必须背得滚瓜烂熟。

专题一:拼音

一、 字母大小写(26个) 要求会默写

二、 声母(23个) 要求会默写

三、韵母(24个) 要求会默写

四、整体认读音节(16个)要求会默写

五、拼音字母的大写 要求会判断、运用

六、标调规则 要求会运用

有a在,给a带,a要不在o e戴,要是i u 一起来,谁在后面给谁带。

七、隔音符号的使用 要求会判断

a o 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不明,易产生歧义,则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í’ǎo(皮袄)、xī’ān(西安)。为了便于他人看清楚,有时没有歧义也用隔音符号,例如:hǎi’ōu(海鸥)

八、轻声了解

九、朗读时变调了解,知道有这种现象就行

1、语气词“啊”的音变

(1)前面音节的末尾因素是a o e iü(韵母aoiao除外)的,读作“呀”(ya)

(2)前面音节的末尾因素是u 或韵母是aoiao的,读作“哇”(wa)

(3)前面音节的末尾因素是n的,读作“哪”(na)

(4)前面音节的末尾因素是ng的,读作“啊”(nga)

(5)在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和特殊音节er后面的,读作“啊”(ra); 在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后面的,读音是zi延长后的音加上a,读作“啊”(za)

2、“一”的变调

“不”的变调

十、儿化

专题二:汉字

一、 汉字的字体演变和造字方法

汉字自产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形体在不断演变。商代:甲骨文。西周和春秋时期:金文。秦代:小篆、隶书。汉代:隶书、草书、行书。魏晋以后:楷书、行书。

汉字从书体而言,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现行汉字经常使用的是楷书和行书。

汉字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重点掌握象形、形声、会意的判断)

1、象形:用线条描画实物,以此来表示字义。

2、形声: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的新字。“形旁”表示意思,“声旁”表示相同或相近的发音。如:“忍”字下面的“心”是形旁,表示“忍”属于心理活动,上面的“刃”是声旁,表示“忍”的读音。形声字的一般结构有以下6种:

3、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如“人”和“言”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言语真实。“鸣”由“口”和“鸟”组合而成,用来表示鸟的叫声。

二、 汉字的常用笔画名称要求准确掌握

三、 查字典

1、音序查字法(语文书自己复习,要能找到某个汉字在哪一页)

2、部首查字法

(1)分析所要查的字的部首,数清部首的笔画

(2)按这个部首的笔画数,在“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

(3)按部首目录提示的页码,在“检字表”里找到这个部首栏目

(4)在这个部首栏目中,根据这个字除去部首后的笔画数找到这个字在字典正文中的页码 (5)按所指定的页码在字典正文中找出所要查的字。

四、 常用的多音字

书本里头出现过的多音字自己要重点复习。

五 、猜字谜

专题三:词语

正确使用“的、地、得”(口诀记忆法) 结构特殊的词语

前后反义构成:生死 开关 来往 多少 成败 出入 进退 动静 新旧 上下 黑白 快慢 冷暖 褒贬 早晚 贫富

前后近义构成:死亡 思想 明亮 温暖 寒冷看望 语言 学习

不同的“我”

交际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人体名称妙喻

表示“第一”的词语:

首、元、甲、冠军、状元、桂冠、问鼎、领衔、榜首、夺魁、鳌头、夺标、蟾宫折桂

月亮的美称:婵娟、玉盘、太阴、玉蟾、玉兔、蛾眉

量词举例:

一轮明月 一泓清泉 一腔热血 一抹红云 一缕情思 一方手帕 一叶扁舟 一艘军舰 一尊佛像 一弯新月 一幢楼房 一缕阳光 一道瀑布 一片深情 一场演出 一张纸 一页纸 一卷纸 一朵花 一枝花 一束花 一株花 一幅画 一张画 一丝微笑 一丝空闲 一声叹息 一味中药 一帘绿色 一缕清风

比喻人的习惯语

数字俗语

含“手”的词语

专题四:成语(重点掌握)

一 、成语的出处

1、来源于寓言故事(最好每个寓言故事都能查一查,了解一下内容) 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 买椟还珠 杯弓蛇影 狐假虎威 滥竽充数 叶公好龙 画蛇添足 画龙点睛 守株待兔 自相矛盾 南辕北辙 坐井观天 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 惊弓之鸟 螳螂捕蝉 郑人买履 鹬蚌相争 抱薪救火 鱼目混珠 黔驴技穷 杞人忧天 南柯一梦 画饼充饥 点石成金 塞翁失马

2、来源于神话故事 (最好每个神话故事都能查一查,了解一下内容) 开天辟地 夸父逐日 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愚公移山

3、来源于传说 (最好每个传说都能查一查,了解一下内容) 牛郎织女 八仙过海 月下老人 返老还童 鸡犬升天 含沙射影 天衣无缝 海市蜃楼 点石成金

4、来源于古诗文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满园

(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草长莺飞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千门万户 (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 (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 (6)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 (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 (1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

5、来源于《三国演义》

缓兵之计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锦囊妙计 步步为营 单刀赴会 宝刀未老桃园结义 割发代首 反戈一击 进退两难 青梅煮酒 乐不思蜀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6、来源于《西游记》

火眼金睛 情投意合 半路出家 倒打一耙 摇身一变 叫苦连天 一本正经 囫囵吞枣 冤家路窄 抓耳挠腮

7、来源于《红楼梦》

金玉良缘 无精打采 无法无天 丢三落四 安分守己 安身乐业

8、来源于《水浒传》

进退两难 逼上梁山 天诛地灭 扶危济困 偷鸡摸狗 一马当先 走为上策 人非草木 官逼民反 替天行道 改邪归正 有眼不识泰山 从长计议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9、来源于《史记》 (最好每个故事都能查一查,了解一下内容和相关人物)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青云直上 乐极生悲 约法三章 运筹帷幄 指鹿为马 韦编三绝 纸上谈兵 背水一战 多多益善 破釜沉舟 四面楚歌 抱薪救火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0、来源于历史故事

(最好每个故事都能查一查,了解一下内容。故事对应哪个人物要背下来)

一、 不同的结构 1 、AABB式

吞吞吐吐 世世代代 干干净净 三三两两家家户户 千千万万 口口声声 原原本本 日日夜夜 风风火火 平平淡淡是是非非

2、AABC式

芸芸众生 头头是道 津津有味 念念不忘 井井有条 息息相关 斤斤计较 闷闷不乐 心心相印 历历在目 步步为营 朗朗上口 格格不入 落落大方 依依不舍 遥遥无期

3、ABCC式

书声琅琅 议论纷纷 人才济济 大名鼎鼎 千里迢迢 风尘仆仆 得意洋洋 死气沉沉 喜气洋洋 无所事事 想入非非怒气冲冲

4、ABBC式

自欺欺人 不了了之 言人人殊

5、ABAC式

不闻不问 无边无际 自由自在 自作自受 无影无踪一心一意 半信半疑 人山人海 毛手毛脚 全心全意 不三不四 不知不觉 大手大脚 一五一十 全心全意 尽心尽力 百发百中 一模一样

1、 描写春景

2、 描写夏景

3、 描写秋景

4、 描写冬景

5、 形容天气热

汗流浃背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挥汗如雨 烈日炎炎 大汗淋漓

6、 形容色彩美

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桃红柳绿 绚丽多彩 色彩斑斓 一碧千里 光彩夺目

7、 描写花草树木

8、 与鸟兽虫鱼有关

9、 描写雨

10、 描写山

11、 描写水面

12、 各种各样的“快”

13、 各种各样的“手”

14、 各种各样的“多”

15、 古代巧妙的计策

瞒天过海 反客为主 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 草船借箭 调虎离山

16、 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胆小如鼠 挥汗如雨 挥金如土 铁证如山 巧舌如簧 势如破竹 骨瘦如柴 爱财如命 暴跳如雷 心乱如麻 守口如瓶 骄阳似火 门庭若市 恩重如山 情深似海 呆若木鸡 繁花似锦 归心似箭 光阴似箭 柔情似水 如坐针毡 轻如鸿毛 冷若冰霜

17、 含人体器官

18、 含植物

19、 含动物

20、 含十二生肖

21、 含数字

22、 含色彩

23、 含人名

24、 含地名

25、 含昆虫名

26、 含表示早和晚的词语

27、 成语之众“海”不同

28、 成语之“食”有不同

29、 成语之“手”意不同

30、 成语之“马”喻不同

31、 成语之“最”

32、 成语之“快”

33、 看数字猜成语

34、 填成语、猜成语

35、 看图猜成语

36、 根据几个词语猜成语

37、 成语加减法

专题五:歇后语(在理解的基础上,尽量背下来)

白布掉进染缸里——洗不清八十岁的老太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板上钉钉——跑不了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唱歌不看曲本——离谱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船到桥头——自然直 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东施效颦——丑上加丑 断了线的风筝——拉不回来了打开天窗——说亮话 打破砂锅——问到底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大海捞针——没处寻大水淹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识自家人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小失大

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井底之蛙——目光短浅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猫哭耗子——假慈悲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螃蟹过街——横行霸道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瞎子点灯——白费蜡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猪鼻子里插葱——装相(象)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兔子尾巴——长不了

老虎屁股——摸不得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盲人摸象——各抒己见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专题六:句子

屈原: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浪漫主义大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主要作品《离骚》。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罗贯中 《西游记》吴承恩

《水浒传》施耐庵《红楼梦》曹雪芹

对对子

古对今天对地 雨对风 前对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 赤日对苍穹 桃红对柳绿 日月对星辰 北海对西湖 盛夏对隆冬清泉对朗月 春华对秋实

锦上添花对雪中送炭 愚公移山对精卫填海 悲欢离合对阴晴圆缺 山美水美春光美对天新地新气象新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蒙学:

1、《三字经》复习寒假背诵的内容

2、《百家姓》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赵钱孙李”是前四姓。

3、《千字文》

第五篇:语文课外辅导活动总结

学生课外辅导,是对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 、发展,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效能,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学生学到多种新鲜知识,有助于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 的智能。经过一个学期的辅导,现对这一学期的辅导工作作一个总结。

玩一些游戏,游戏的内容很多,有猜字谜、作品作者、对对子、成语接龙、拼字游戏、给歇后语找尾巴、抓错别字俘虏、修改病句、读绕口令等等,很受学生欢迎。活动多以集体组织进行,如“猜谜会”“趣味语文联欢会”,在室内布置“谜语室”,在操场上开展“语文行军”等。语文行军是一种有趣的集体游戏,把学生平均分成几组,选择一个目的地“行军”。在行军途中,设有一道道关卡,每道关卡设有各种趣味语文题,每个小组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后才能继续前进。谁先到达目的地,就获得红旗。学生在这种 活动中几活跃了气氛,又学习了语文知识。

在班上经常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智力,培养特长都有积极作用。语文竞赛以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主。单项比赛,如普通话比赛、查字典比赛、讲故事比赛、看图说话比赛、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等。综合性比赛,如听 说读写综合竞赛、辩论赛等。学生在比赛中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的意识。

由于我们的课外辅导开展得扎实有效,学生更喜欢语文了,读 写听说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课外活动应该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不能像课堂

教学一样由老

师当主演,否则就不是课外活动。

(二)课外活动应当尽量保证与课内知识的联系,使其真正成为学生拓展视野的舞台和主阵地,如果学生失去兴趣,就应当及时

调整,否则或浪费时间。

( 三)课外活动应当结合年级教学内容和特点形成系列,甚

至可以固定下

来,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活动方式,提高活动效果。

(四)课外活动可以尝试发挥教研组所有教师的特长,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系列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之后都感觉

到大有收获,这样会大大

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五)课外活动应尽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现代化技术营造的效果中接受美的熏陶。学校在这方面还应加大投入,

增加资料储备,为学生的

语文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由于我们的课外辅导开展得扎实有效,学生更喜欢语文了,读

写听说能力也

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六篇: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实践

石岩九年制学校罗国华

“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品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我想,这是每个为人师的心愿。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的学段目标作了明文规定:

今年我教小学一年级语文,手里拿着新教材,对照新课程标准,看看我们班的那刚入学,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真的有种急在心里,无从下手的感觉。

再看看刚入学的这帮孩子:全班四十六个学生,其中有四个学生能认识一二百个字,(其中两个是重读生)其余的只认识几十个字,有的还不到十个字。问问他们家里有没有课外书,几乎没有人说家里有的,作为教师的我,如何进行新课程的教育,开展课外阅读呢?

引导——插上远航的风帆

学生刚进入校门,什么也不懂,教师也不可操之过急,须慢慢熏陶,渐渐引导。

1、 我先根据教材引导学生学好拼音,利用学会的拼音多认字。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边学边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朗读、接触汉字。主要是读读儿歌,猜猜谜语,诗歌朗诵等,比较浅显易懂,学生容易理解。

2、在学好教材的同时,我有意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认字的欲望,为以后的阅读作好准备。主要是讲精彩的故事给他们听,有时出几个《十万个为什么》的问题考考他们,为学生打开通向知识大门的钥匙,培养他们看书的欲望。

书源——课外阅读的保证

学生想看书,却没书可看,为此,我也动了不少的脑筋。

1、利用家长会向家长说明当前教育形势,要求家长能对孩子进行合理的教育投资,多买些课外书籍,供孩子看,并以家庭作业的形式,要求孩子在家能看半小时左右的书。

2、在班级里开展“献出一本书来,共享更多的书”的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拿出一两本课外书来,充实班级里的图书角,使每个学生能看到更多的课外书。第一学期拼音学好后,班级里大大小小总共有五十本左右的书籍,刚好供学生每人一本。

所幸的是:学校里全面开展课外阅读,老师向学生捐了200元左右的课外书,真是如鱼得水。

这学期通过一个假期,所有学生带来的课外书全部更新,书的质量和数量都上了一个档次,为此,也增加了我开展工作的信心,至少,我感受到家长是支持的。

3、教师向学校图书室定期借阅图书,为学生不断补充书源,使学生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

指导——阅读方法、习惯、兴趣的培养

学生有了书,他们也愿意去翻翻,去看看,有几个人已能长时间地静下来看课外书了,可总有那么几个人,一节课下来,书换了好几本,却没看到些什么,为此,我也想了不少的办法。

1、看书得从认字开始,为了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我让他们每人制作一只“识字袋”,贴在墙上。要求学生把课外学会的字,(可以是报纸上,食品袋上,包装袋上剪下来的,也可以是课外书里看来的)放在识字袋里,教师定期检查,并用多媒体展示给大家看,请收集来的学生读给大家听,并让他教大家怎么读,这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外学习生字的积极性。

2、在阅读课时,我发现有些同学看书特别认真,我就及时进行了表扬。还对那些特别喜欢看课外书的学生,进行了奖赏:允许他们把学校里的课外书带回家去看,这也调动了一部分学生看书的积极性。

3、对那些屁股坐不牢,不怎么要看书的调皮学生,我在每节阅读课之前,总是先挑几本书,讲几个故事给他们听。当下课的时候,总有学生很高兴地来跟我说:老师,你刚才讲的故事我在那本书里看到过了。那我的目的也达到了。

4、我发现,让一年级这么小的学生,持之以恒地每天看书,坚持下去确实很难。有时我发现他们看课外书,只是应付时间,其实什么也没看进去。这时,

我就调整方法,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如:摘录新学会的字,越多越好,并在多媒体中展示给大家看,请他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这时,他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了起来。(或摘录好的词语和句子)。有时布置一个任务,让大家准备一个故事,要讲给大家听的,他们就会很认真地去准备。当然,老师也不能说过了就算了,还得真的来一次讲故事比赛,评出故事大王才行。现在,我每周安排学生回家讲故事给家长听,或给家长猜谜语,或读古诗、诗歌等,与家长配合,促使学生有目的地看书。为了学生那份求知欲,教师真的要变些花样才行。

实践——学以致用,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以致用是很重要的,如何让学生尝试课外学习的快乐?教师要抓住时机。 这学期,学到《古诗两首》时,一首是《春晓》,一首是《村居》,我发现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而且现在正是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我就趁机布置了一个回家作业,要求搜集有关春天的诗歌。同学们回家后,有的在《唐诗三百首》里找,有的在另外的教科书里找,有的去问爸爸妈妈,热情比较高。到了第二天一数,起码有几十首。于是,我就让他们把古诗抄在纸上,在墙上贴出来。我还把其中的十首打印出来,让学生背诵,还开展了一个诗歌朗诵会,评出了背古诗最多的学生,我发现学生对自己找来的古诗背得特有劲。阅读课时,那几本有关古诗的书,一下子变成了畅销书。这一次使我和我的学生共享了成功的喜悦。

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学生看课外书已经有了量的保证,但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自主的阅读,达到质的提高,还有待不断地实践。

工作在继续,我也在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实践,希望我和我的学生能始终保持那份学习的热情,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追求。

上一篇:一年级期中考试总结下一篇:医生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