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媒介素养教育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体育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特点,从现实需求出发,针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建议。

第一篇: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摘要】今天,网络与新媒体信息技术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科学发明都更加广泛且深入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逐渐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战场。新媒体视阈下媒介素养是现代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建议从政府、媒体和学校三个层面展开教育范式,在高等院校推行媒介素养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学会在新媒体环境下正确选择使用媒介和进行批判性思考,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媒介资源进行自我完善,提升媒介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现代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今天,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因此,人们对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构成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转变和调整。

媒介素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新媒体环境下沈阳体育学院1006名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一是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非常高,62.03%的大学生每天都在使用微信、微博、QQ、Twitter等交互工具,10.64%的大学生一刻也离不开它;二是对信息缺乏辨析能力,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深究;三是在面对新媒体时缺乏自控能力,93.24%的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在学习时受到新媒介产品的影响,92.35%的大学生坦言在上课时会偷偷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四是对新媒体中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不足,92.25%的同学承认会出于各种原因浏览黄色、暴力信息;五是半数体育院校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缺乏认知,85.29%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并增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

基于上述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媒介,增强其对媒介信息的理解与辨析能力,使其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里迷失方向。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拓展大学文化的功能。

一、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研

为更好地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现状,2014年11~12月,我们以沈阳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在歷时一个多月的调查中,共收回1006份问卷。此次被调查人数占目前该校在校本科生总数的12.93%。

(一)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

1.对新媒体依赖程度高

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完成了校园网络建设,大学生不论是在教室还是寝室,都可以便捷地获取网络信息资源。不仅如此,随着3G、4G、WiFi等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终端设备得到了迅猛发展,再加上其轻巧、便携的特点,使之受到当代大学生的追捧,很多大学生甚至对新媒体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

调查发现,95%左右的被调查者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28.73%的被调查者使用手机上网时间超过8个小时。这意味着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从早到晚都在受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非常之高。

2.缺乏新媒介信息辨析能力

对受众而言,如果囿于媒介素养不高,则很难明了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与客观现实之区分。大学生仍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如果对媒介属性缺乏理性认知,很有可能会将媒介语境所构成的虚拟环境认同为客观事实,从而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采取行动。调查结果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8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不会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深究,只有不到20%的被调查者表示会“认真分析和过滤”。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庞大新媒体信息资源时缺乏应有的辨析与批判能力。由此,一些不良信息很有可能会乘虚而入,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一旦不良信息在大学校园里泛滥,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故此,在新媒体视阈下,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教育体系和高校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经迫在眉睫。

3.对新媒介缺乏自控能力

新媒体传递的海量信息令人目不暇接,因此,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在大学生受众中非常流行。这种阅读方式浅显、片面,且影响深度思考,无疑会阻碍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深度的发展,使“三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无法抵御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侵袭,批判能力不断弱化。

有一项调查结果也应当引我们的重视。调查发现,93.24%的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在学习时受到新媒介产品的影响,92.35%的大学生在上课时会偷偷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久而久之教学质量难免下降。

4.对新媒体不良信息抵御能力不足

调查还发现,近70%的大学生在网上“无意撞见”或遭遇过色情、暴力网站,有近40%的被调查者出于各种原因浏览过黄色、暴力网站,这样一组数字当足以引起教育者们对该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这些年轻人对于网络流行文化缺乏抵御能力,缺乏理性辨析能力,盲目跟风,甚至会不加思考地全盘吸收。若是对这种现象不加以控制和引导,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有待提升

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上的一些负面信息时具备基本辨别能力,在被调查的1006名大学生中,绝大多数认为“艳照门”“不雅照”“虐猫”等现象是不好的、消极的,但从另一项数据中又可以发现,有92.25%的同学会出于某种原因浏览色情、迷信、暴力信息。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说明,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令大量未经“把关人”严格甄别的信息在网络空间泛滥。由于媒介素养不够,一些大学生易被不良的媒介信息所惑,从而导致行为偏离和失范。这不能不引起教育界和传播学界的重视。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调查数据显示,85.29%的被调查者也认识到自身在媒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有必要在高校有针对性地施行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因为这是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解决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的有效路径。被调查者还表示,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媒介素养包括媒介选择能力和批判意识、媒介道德伦理观、媒介法律意识、媒介环境交往能力等多种能力。

21世纪初,复旦大学等几所高校才开始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及实践。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未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从调查数据看,半数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缺乏认知。因此,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媒介素养教育关乎大学生成长成才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期,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处在校园与社会的过渡时期,对社会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并不具备完整的判断能力,而且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时,容易经受不住多元文化的诱惑,从而迷失自己。所以,大学生有必要接受系统化、专门化的媒介素养教育,让新媒介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有用工具,而不是沦为新媒介技术的奴隶。

基于调查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培养其养成正确使用新媒介的习惯;其次,由于新媒体环境下媒介信息良莠不齐,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大大提升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析能力;再次,可以提高其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媒介批判意识。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乎校园文化建设

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的媒介消费呈现多样化,某一时期大学生对某一信息资源的关注程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浏览新媒介信息资源具有不可控的特点,所以,要想净化校园文化环境,构建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将媒介素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大学生依靠正确的媒介素养来过滤不良信源,从而达到建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目的。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学会通过指导大学生,就是要如何正确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海量信息,并从中挑选出积极的、有利于自身身心发展的信息资源为自己所用;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意识,提升道德水准,使大学生能够运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信息资源,避免不分好坏全盘接收。增强其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建立起一道无形的屏障,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乎大学文化建设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校园文化是大学“软实力”的体现。新媒体时代的任何一所大学,都难以摆脱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影响。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周围世界联系的方式,即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来观察和认识世界”[1],大众文化正在通过新媒介向校园文化不断渗透。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主张,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文化内涵建设作用独特:首先,它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其次,有利于其有效利用传媒;再次,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抵制不良传媒文化的能力。

三、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范式构建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格局也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因此,厘清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所在,明晰提升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使其养成正确的媒介批判意识,形成良好的媒介批判能力,既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大学文化内涵的建设;既是大學生社会化转型的需要,更是信息社会对一名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至于如何实施策略,可以考虑从政府、媒体和学校三个层面展开综合探讨:

(一)政府层面——应加强宏观引导

政府部门应加强宏观引导,并在相关制度保障下,大力宣传,融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社会性的条件和契机。这既有助于规范新媒介信息环境,又可以使大学生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和法律观念。

1.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令

首先,政府应尽快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和法令,以制度来保障和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其次,政府应以制度和法规来约束媒介的传播行为,以加强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再次,政府还应对媒介素养教育保持持续关注,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和对教育者进行培训。

2.加快媒介素养教育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保障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建议由政府主导或者委托高等教育管理机构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机构和组织建设。因民间社团力量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其社会可信度还有待提高,而政府出面则能更有效地组织与实施。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更倾向于由政府指定或委托一些机构来实施媒介素养教育。

(二)媒体层面——应净化媒介环境

大学生仍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部分人由于理性辨析能力不足,很容易将虚拟的媒介环境等同于客观现实,并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采取行动。这就要求我们的媒体能够主动和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净化媒介环境。

新媒介行业内部应建成相应的符合当今时代特色的媒介自我疏导管理体制,形成良性发展的动态监督与自我反省机制,形成行业自律。新媒体有必要也有责任为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维护自身的公信力必须成为新媒体的最高核心价值追求和长久发展动力。这就要求新媒体行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媒介环境,从根源上杜绝各类不良信息对在校大学生的侵蚀。

(三)学校层面——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1.整合各高校力量打造过硬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

就当前高校的师资力量而言,尚远远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要求。因此,应整合各高校的优势力量,横向建立起一支能充分胜任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实现资源共享。可以首先依托全国高校的新闻院系,逐步建立起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框架体系,包括进行师资培训、开发媒介素养教育教材、举办媒介素养教育论坛、向其他院校提供教学支持等。

2.教师应加强自身媒介素养,起到示范作用

高校教师应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努力提升自身媒介素养,为大学生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从而达到引导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目的。

3.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首先,应考虑把媒介素养教育上升到国家层面,把媒介素养课程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其次,高校应全面统筹,针对大学生特点,实行媒介素养课程多样化,实现教育教学模式多元化;再次,应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有机结合,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各种教育实践和传播实践活动中去。归根结底,应帮助大学生厘清虚拟世界和现实环境的根本区别,学会辨析媒介信息中潜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帮助其逐步培养理解和辨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4.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

在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理论传授是基础,环境引导为辅助,而在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才是最终的落脚点。为此,一方面应建设好校内的新媒体资源和校外的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实习基地,如学校论坛、微博、教师博客、微信等,全方位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积累媒介素养知识,形成符合社会规范、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媒介素养,自觉维护新媒介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应及时提醒和指出不良新媒体的使用方式和传播途径,使大学生们能够引以为戒。

总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介素养,是新媒體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代高等教育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项新课题。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学会在新媒体环境下正确选择使用媒介和进行批判性思考,学会利用媒介资源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尤为重要的是,对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建起一个和谐有序的媒介生态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丰富大学文化内涵,以及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引起教育界和新闻传播学界的足够重视。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依法治国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与路径研究”资助课题(课题编号:JG15DB404)]

参考文献:

[1]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98.

(作者为沈阳体育学院体育人文学院新闻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编校:张红玲

作者:臧文茜

第二篇: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重要途径

[摘 要] 当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着忽视对中国媒介政策与文化的分析、忽视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传统、对家庭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重视不足等问题。在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全面推进不顺利的情况下,家庭教育以其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中国具有的特殊地位,有可能成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重要途径。开展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要注意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基础,以提升家长媒介素养为中心,以培养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为主线,以培养分析和评价能力为核心,以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为重点。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 本土化

[

[作者简介] 卢锋(1974—),男,广东高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媒介素养教育和数字影视研究。E-mail:luf_2005@163.com。

一、引 言

本土化是一个使用非常广泛的术语。尽管各学科领域关于本土化的表述常常会有不同,但总的说来都是“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知识分子对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外国学术范式不满而作出的一种反应”。[1]本土化运动的倡导者十分注重文化的民族性,强调不同的文化传统之间不能简单替代。[2]多年来,社会学、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各学科领域积极开展本土化研究,或借鉴国外理论,或弘扬本国传统,或开展本土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所说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是指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的媒介素养教育,对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合理成分进行改造,使其融入中国文化并成为中国本土媒介素养教育一部分的过程。

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和思想自20世纪90年代末传入中国以来,经过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推广、参与和投入,现今已成为了一个多层次、跨专业、交叉学科的学术热点。[3]随着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的逐渐深入,研究者们从中国社会的现实出发,针对青少年、大学生、成年人等不同群体,探究在中国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人们常说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了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三大主体。

尽管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将媒介素养教育落实到学校层面是一个良好的途径,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仍然未能达到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系统开展的状态,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全面推进并不顺利。从全国范围看,在高校中,通常是只有一些开办新闻学、传播学相关专业的学校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而在中小学,则只有少数一些与科研院所等有合作科研项目的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

一方面是学术研究的“满腔热情”,另一方面却是学校实践的“不冷不热”,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向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领域寻求新的突破。

二、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研究现状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首先要厘清本土化与全球化、现代化的关系。全球化与本土化是一对辩证统一的范畴,两者之间没有根本的矛盾可言。首先,全球化要以本土文化的多样性为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促进了本土化的发展;其次,本土化是对全球化的回应,它的发展也有利于推进全球化的进程。

从社会学、教育学和传播学等学科的本土化经验中可以看出,各学科都不约而同地从本土实践问题出发,强调理论体系、学术队伍和方法论的建构。同样,其他国家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也都从各自的媒介环境、媒介政策、教育体制出发,注重与本土问题和媒介素养教育传统的结合。如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为了保护本国文化免受美国文化的入侵;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为了保护本国文化传统,使国民远离大众媒体的“低水平满足”;作为电影的诞生地,法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与电影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中国台湾则期望通过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解决因电视媒体暴力、色情等所引发的青少年恶性犯罪频发等社会问题。这些国家、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经验启示我们,努力形成政府、学者、媒体机构、民间团体、学校、家长等全面参与的局面,是媒介素养教育成功开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程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经历了本土吸纳、本土生成、批判反思三个阶段,正在朝着推陈出新的目标努力前进。①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基本范式与教育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范式”是相近的,即从“翻译”、“介绍”发展为“述评”、“编撰”、“自编”等一系列的消化吸收,并随着吸收对象的更替而多次循环。如果详细对这一过程进行考察,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基本理念: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基本假设是将国外具有普遍意义的、能反映媒介素养教育基本规律的成果引入我国,如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组织主席约翰·庞吉特(John Pungente)提出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十大目标”、“媒介素养教育的八大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欧洲议会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咨询顾问莱恩·马斯特曼(Len Masterman)提出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十八项原则”等。

从2004年开始,对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关注更是成为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源泉。在对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研究者也开始了对媒介素养教育深度本土化的反思,他们试图构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体系,思考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路径、学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模型的建构等问题。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一是“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本土化”。这一层次又包括两个过程,一是运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框架分析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如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与德育、信息素质教育的结合;二是在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根据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确立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体系与框架。

其二是“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本土化”。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本土化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西方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的推广与运用,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基金会在中国推动的媒介素养教育项目;二是我国课程改革中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例如黑芝麻胡同小学从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中找到了突破口,开展了相应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则从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教育相结合的角度,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开设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

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忽视对中国媒介政策与文化的分析。纵观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入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引入并未真正对原有理论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包括其理论产生的背景、当时的社会特征以及别国的文化研究传统等。由于对这些理论产生背景的分析及其在教育改革的意义、中外文化传统的差异等方面分析不足,必然会导致理论在我国的“水土不服”,从而导致从国外借鉴或引入的媒介素养教育难以在国内生长。

第二,忽视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传统。以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为主,以中国的现实问题为其理论“注解”,是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做法的理论前提是,我国原本没有媒介素养教育,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从西方国家“化”来的,媒介素养教育是西方社会的“舶来品”,我国传统教育中没有媒介素养教育。其实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我国从1815年近代中文报刊诞生以来的中国社会已经存在具备现今我们所提的媒介素养教育某些内涵特征的活动,并且其活动形式也随着历史时代的变迁而不自觉地发生了变化。[4]实际上,在中国现有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媒介素养教育也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内容。如中小学、高校开展的影视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相关课程,对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介的欣赏、解读、使用等知识都有所涉及,只不过其教育思想与西方的媒介素养教育思想有所不同。

第三,对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与研究重视不足。尽管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作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三大主体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但对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与研究却不够重视。以2007—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献为例,以“篇名”为检索项,“媒介素养教育”为检索词,通过“模糊”检索得到的332篇文献中,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的有176篇,而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直接相关的分别只有12和0篇。

三、家庭教育:媒介素养

教育本土化的重要途径

伴随着学校实践的“不冷不热”,家庭教育却以其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中国具有的特殊地位,有可能成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重要途径。

1.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

家庭是少年儿童绝大部分媒介行为的发生地,也是他们受媒介影响的主要场所。作为孩子在课堂之外认知、辨别和使用媒体最为直接的指导者,家长在少年儿童媒介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作用。家庭教育被称之为“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外围路线”[5]。

在媒介飞速发展的今天,家庭教育对媒介素养教育确实有着非常旺盛的需求。面对媒介无处不在的影响,家长们或是以“保护主义”的做法,把孩子与媒介隔绝开来;或是以一种积极的“甄辨模式”,陪同孩子接触媒介并与之讨论;或是根据自己对媒介的辨识和批判,以各种形式保障孩子免受媒介不良信息的干扰。无论是2007年中国家长对武侠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暴力、血腥画面的批判所引发的国内对净化动画片内容的讨论,还是1973年美国纽约的一位父亲对电台节目的投诉从而致使最高法院判决要求对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下流内容”进行限制,[6]都充分显示了家庭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促进作用,家庭成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

2.家庭教育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由其特点决定的

家庭能在没有政策干预的情况下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是由家庭和家庭教育的特点决定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更是少年儿童初期媒介素养教育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方式。家庭教育的感染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等特点,使其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也决定了它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的家庭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感染性优势。由于父母与子女有着血亲关系和情感联系,因此,父母的行为举止(如媒介行为、使用习惯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

其次,家庭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往往都是个体的家庭成员,对人的影响教育较之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更容易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家庭成员朝夕相处,彼此能很全面、很深入地相互了解,因而,父母对子女的思想动向、性格特点、个性发展趋势、媒介接触行为等能较为清楚地感知,同样,子女也可对父母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就有助于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有助于家庭选择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时机和教育内容。

第三,与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教育计划、教学大纲、系统的教材内容、教育方式方法、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所不同,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物质生活的吃、穿、用到精神生活的家风、家规、人际关系以及文化生活如读书、看电视、使用网络、读报、谈心、聊天等,都包含着教育的因素,不求系统,灵活进行。在家庭成员的自由接触中,家长的各种观念、行为都会无拘无束地流露出来,并对子女产生影响。因此,在平时子女接触媒介的过程中,如果家长能敏感而机智地抓住教育时机予以正确引导,就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7]

3. 家庭教育在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重视家庭教育是世界各国的一个普遍现象。它对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开展具有尤为特殊的意义。由于家庭在我国古代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社会发展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当今,家庭教育在我国更是受到了超乎寻常的普遍关注。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在目标上重视做人教育,在内容上重视诚实守信、勤奋学习、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等伦理道德教育,在方法上注重言传身教。这些特点,为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观不但是家长对少年儿童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强大驱动力,而且是家长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重要资源。深入了解我国家庭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开展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则,是当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或现实意义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促进学校、家庭的积极合作,并进而努力形成学校、家长、政府、学者、媒体机构和民间团体等全面参与的局面,是突破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瓶颈”、成功推进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当前在我国家庭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本土化的重要途径。

四、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路径选择

当前,发挥家庭教育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当中的重要作用,要注意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基础,以提升家长媒介素养为中心,以培养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为主线,以培养分析和评价能力为核心,以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为重点。

1. 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基础

多年来,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如何开展,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受国外媒介素养教育传统的影响,不少教育工作者坚守于一种“保护主义”的教育立场,力求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学者看到,这种“保护主义”的立场,“忽略了青年人在媒介环境中可能获得的各种应对经验”,而且“未能教给学生如何适应急剧变化的媒介环境”。[8]这也使得一种超越早期保护主义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在英国脱颖而出。

在我国,以卜卫等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也开始从儿童媒介需要的研究出发,主张教育工作者要形成正确的媒介观和儿童观。卜卫认为,至少有两个理由来肯定儿童的媒介需要。首先,娱乐是儿童的天然需求。根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儿童的休闲权应该得到保证,并且其自由选择媒介内容的权利也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如对暴力和色情内容的限制等)得到保证。其次,对自由时间较少的城市儿童来说,媒介是娱乐工具而非教育工具,这不仅对儿童身心健康有好处,而且也是非常现实的选择。在有限的时间里,儿童接触媒介往往是为了满足放松、逃避现实、情绪刺激、交往诉求、快乐诉求、现实性诉求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接着上课。[9]

以上相关的研究提示我们,在实施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指导,采取“积极建构的保护主义”的价值取向,即在教育目标上应该既有保护的色彩,也有积极建构的诉求;在教育模式上要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构建以媒介参与为核心理念的新型教育模式。

2. 以提升家长媒介素养为中心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媒介行为习惯和媒介素养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家长在青少年学生媒介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10]例如,“大量的研究证明了儿童……(所在)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家庭沟通形态……与儿童电视接触频度、接触时间和内容偏好等有关。”[11]近几年的相关研究发现,家庭中网络设备数量与电脑素养成正相关,中小学生家中电脑资源设备越丰富,其电脑素养越高;父母亲会使用电脑的学生,具有较正向、积极的电脑态度。[12]陆晔等进行的上海学生“离网离视”小活动也表明: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的媒介使用有相当重要的影响。[13]

家长是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者、执行者,在家庭媒介素养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有较大的独立性和随意性,受家长影响较多,受社会监督较少。家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家长的媒介素养是影响家庭媒介素养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从笔者调查的结果看,①尽管不少高中生家长对媒介制作过程的了解程度不高,媒介批判意识、创造与参与意识也低于孩子,但对于那些了解媒介制作过程、有较强的媒介批判意识、创造与参与意识的孩子而言,父母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通过媒介获取信息的方法上,父母亲的作用位列第三(34.24%);在对报纸制作过程、广播节目制作过程和电视节目制作过程的了解上,父母亲的作用分别位于第二(22.29%)、第三(14.67%)和第三(14.83%);在媒介分析与评价态度的形成方面,父母亲的作用位列第二(42.49%)。

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顺利开展与推进,同样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为此,应建立家校合作、社会培训等合理机制,不断提高家长的媒介素养,促使其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3. 以培养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为主线

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课堂,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是个体社会化的首要场所,对少年儿童素养的培育有重要影响。正如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指出:人们是经由惯习(Habitus)来处理社会世界的。而惯习形成于社会结构,任何人身上的惯习都是和他自身生活历程密切相关的。家庭影响着青少年学生惯习的形成。[14]家庭“社会化”的影响力量,可以造就子女不同的媒体使用习惯。[15]在接受家庭教育过程中,青少年学生不断习得家庭所认同或提倡的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和价值观念。青少年学生不同的媒介兴趣需求、相异的媒介使用习惯和媒介素养也同样受到其成长的家庭因素和父辈媒介使用习惯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家庭教育在孩子媒介接触行为的指导、监控方面的重视程度并不高。调查显示,经常指导孩子阅读报纸、选择广播节目和选择电视节目的家长比例分别只有15.35%、13.83%和27.43%;经常陪同孩子阅读报纸、收听广播节目、收看电视节目和上网的家长比例分别只有27.72%、32.6%、48.29%和9%;经常与孩子一同讨论报纸、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和网络内容的家长比例分别只有45.97%、29.43%、49.23%和20.49%。

在没有家庭教育指导和监控的情况下,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调查显示,学生阅读报纸最主要的三个目的是了解国内外时事(44.54%)、娱乐消遣(39.40%)以及获得社会知识和开阔眼界(34.44%);经常收听的广播节目是戏剧、综艺、娱乐节目(69.38%)和社会新闻节目(36.56%)以及时事政治节目(23.44%);经常收看的电视节目是戏剧、综艺、娱乐节目(70.38%)和社会新闻节目(43.85%)以及体育节目(37.88%);上网最主要的三个目的是放松心情、精神调适(78.16%)和娱乐消遣(75.89%)以及与同学、老师、亲友交流(60.03%)。可见,除报纸外,学生使用媒介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媒介对于学生而言,更多的是“玩具”。

由此可见,要更有效地避免媒介内容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家长需要更多的介入,包括进一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对媒介内容选择的指导、与孩子共同使用媒介和讨论媒介内容等。

4. 以培养分析和评价能力为核心

“媒介素养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在媒介信息的强说服力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保持自己对问题的个人思考。”[16]而这其实就需要人们以批判的眼光对待媒介及媒介信息。通过教育培养人们的分析、评价和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便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目标。

调查显示,家长和学生的媒介分析与评价能力整体偏低。主要表现在:(1)家长对报纸、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和网站的制作过程的了解程度并不高。调查的结果表明,对报纸、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和网站的制作过程不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家长比例分别达到了63.11%、72.60%、66.94%和74.79%。(2)大多数学生对媒介的制作过程也不太了解。调查结果表明,对报纸、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和网站的制作过程不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学生比例分别达到了75.96%、70.34%和62.22%。(3)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不强。经常对报纸、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和网络媒介信息的真实性能有质疑态度的家长比例分别只有42.22%、37.65%、38.20%和53.46%;经常对报纸、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和网络媒介信息的真实性能有质疑态度的学生比例则分别为45.56%、41.89%、47.37%和62.17%。可以看出,家长和学生对于媒介的批判意识并不强,家长的批判意识还略弱于学生。

父母和教师最重视的就是培养孩子的信息分析与评价能力,他们对孩子使用媒介最大的担忧是媒介上大量的不良信息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而长期以来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与德育、公民教育的结合,也对培养青少年、儿童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媒介信息,使孩子养成独立的对媒介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这正是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目标。

5. 以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为重点

根据笔者的调查结果,家长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是51.47分钟。这个长度已经超过了学生(35.44分钟)。网络又是当前家长和学生公认的可信度最低的媒介(调查显示,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媒介可信度从高到低分别是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然而,家长对网络媒介的监控是最弱的。43.34%的家长会在孩子上网前与其约定好上网时间长度,9%的家长经常陪同孩子上网,20.49%的家长经常与孩子一同讨论网站内容等方面的问题。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媒介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青少年自身心理品质尚未定型,自我控制力较差,容易沉溺于网络而难以自拔。越来越多的关于网络成瘾的研究,已经促使家庭、学校、社会高度重视不良网络行为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必将成为未来学校、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五、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从教育学角度,调查了中国已有和现有媒介素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需求,从教育需求出发,思考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本土化,这是一种与以往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不同的方法与思路。本文认为,以家庭教育为主体,从本土问题出发探索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本土化,既有利于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建设,又有利于借鉴形式多样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历史经验,从而避免现有研究中的国外理论、本国传统以及当代实践的矛盾与对立关系,逐步实现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目标。

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在我国的现实表现说明,我们不但需要对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给予更多的分析与研究,包括分析国外理论本身的精神实质、产生背景、研究方法以及操作程序所能运用的现实实践特征,从而形成对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既非仰视也非贬低的研究态度,同时,还要求对我国传统与当代实践给予关照,寻求国外媒介素养教育与我国研究传统和当代实践的最佳切合点,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实现真正的本土化。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70.

[2] 崔景贵.文化学视野中的我国心理教育本土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1):84~88.

[3] 汤书昆,孙文彬.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述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2):16~20.

[4] 谢小红.1815—1949萌芽与非自觉状态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

[5] 张学波.我国媒体素养教育发展策略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9,(7):12~16.

[6] 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62~63.

[7] 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7.

[8] [英]大卫·帕金翰.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73~79.

[9] 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61.

[10][12] 江宇.家庭社会化视角下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8.

[11] 卜卫.关于儿童媒介需要的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3):14.

[13] 陆晔,黄东亮,周葆华.媒介使用与青少年闲暇生活——“离网离视”活动个案分析[J].新闻记者,2006,(4):3~6.

[14] 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M].杨淑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1~192.

[15] 邱庆华.传播形态与儿童电脑网络态度之相关研究——以台北市高年级学龄儿童为例[D].台湾:中国文化大学,2001.

[16] Art Silverblatt. Media Literacy: Keys to Interpreting Media Messages [M]. Praeger Publishers, 2001.

作者:卢 锋 张舒予

第三篇:体育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体育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特点,从现实需求出发,针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体育院校 媒介素养 特征 教育体系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Situation and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Take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ANG Ganghua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Key words sports college; media literacy;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 system

1 体育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1.1 网络和手机媒体是大学生使用最多的媒介

由于大学生活的特殊性,电脑和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最高,因此,互联网和手机成为体育院校大学生最常接触的媒体。由于手机等新兴终端的便携性特点,大学生媒介接触的时间与场所也由课余时间在宿舍或者网吧转变为随时随地,课堂、食堂、图书馆、校园道路上随处可见“低头族”现象。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媒介使用的主要目的也比较多元化,信息检索、娱乐、交友、购物、创业、理财等目的都占有一定比例。

1.2 媒介理论知识不足

体育院校大学生对于系统的媒介理论和知识十分不足。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接受调查的非传媒专业学生相当一部分无法区分“媒介”和“媒体”,更不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对于开设大众媒介方面的课程,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多播放电影和综艺节目进行赏析。非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对于新闻报道基本规律、国内外著名媒体、媒体的属性等知之甚少。

1.3 媒介意识欠缺

整体上,体育院校大学生群体的媒介意识都有待加强。首先,在媒介使用上主要用于娱乐、购物、社交和信息搜集;其次,在内容识别和媒介批判上,存在两种比较极端的观点。约一半学生认为自己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分辨出真假新闻,但是对于识别的依据和标准描述模糊;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信息来源复杂,真假无从辨别,对于媒体报道的内容整体上持怀疑态度;第三,在媒介信息的使用上,大学生利用社交媒体发布信息主要以交友、生活琐事、情绪抒发为主,参与公共话题和公共讨论并不多。

1.4 媒介伦理与道德规范认识不足

调查发现,大学生整体上对媒介伦理与道德规范的认识较为模糊。在学习习惯上,很多大学生表示,查阅资料主要靠网络搜索,很少去图书馆。特别是在学习类信息的获取上,很多学生完成作业都存在复制网上的文字内容并进行简单的拼凑和篡改的行为。对媒介功能的认识上,存在无限夸大媒体的功能,认为“曝光”是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手段。很多受访者认为,如果遇到不文明行为,最有效的手段是“发微博”。

1.5 媒介能力亟待提高

媒介能力是媒介素养的核心,包括媒介知识、媒介意识和媒介道德相结合,直接影响并体现在个体的媒介使用行为之中,进而作用于个体的其他活动。目前,在大多数体育院校当中,非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大学生几乎没有机会接触新闻摄影、电视摄像、视频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这一类的课程。他们参与的媒介活动的形式主要是网络留言等,对媒介组织的运作模式、媒介内容的制作原理一无所知,这就造成媒介知识和媒介意识的不足。

此外,体育院校大学生还存在媒介信息过度消费的状况。在接受访谈的大学生当中,一部分存在“媒介依赖”的现象,例如不带手机会焦虑、上网时间过长或者上瘾,“微博控”等。

更为矛盾的是,在媒介素养教育尚未普及和重视的情况下,大学生已经积极参与和投入到大众传播中去了。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报道者”,人人也都是“接受者”。这就对公民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意发布信息、不顾法律法规发布不实或者不健康的信息、不加辨识参与网络暴力行为等都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破坏社会的和谐、有序。

2 体育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2.1 科学有效地开展体育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形式

(1)将媒介素养作为全校通识课程加以推广,同时提供媒介内容制作方面的课程供全校选修。

大部分体育院校并没有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通识性课程之中。在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可以借鉴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相关课程、计算机基础等素质课程教育的经验,将媒介素养作为通识教育的课程在全校各专业加以推广。此外,摄影摄像、网页制作、动画设计等课程可以作为全校范围的跨专业选修课程,供非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选择。目前,大多数体育类高校都开设有新闻学、广告学等相关专业,这些专业的师资力量可以支撑媒介素养教育的需求。学校可利用这种自有资源优势,加大对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力度。

(2) 加强师资队伍和专业教材建设。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体育院校的媒介素养教材。开展体育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相关课题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写符合体育院校大学生具体情况的专门教材非常重要。

媒介素养教育在许多国家早已被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例如英国、加拿大、澳洲等。观察其他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大多数都是由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媒体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学校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建设完整、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非常必要。

(3)鼓励学生组建与媒介有关的社团,组织与媒介有关的文化与竞赛活动。很多高校的校报采编团队、校内广播电台、微博团队、大学生记者团、大学生通讯社等主要参与成员以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为主,其他专业的学生参与较少。这种情况使得校内媒体在提升学生媒介素养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应当鼓励各个专业的学生参与高校校内媒体组织的采访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采写新闻报道,拍摄视频,进行后期编辑与制作等。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到媒介上的信息的获取、选择、编辑和发布过程。

学校可以组织与媒介素养相关的竞赛活动,例如校园DV大赛,校园微电影节等,提升学生媒介实践能力。

(4)加强与媒体的横向合作,鼓励非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参与媒体实习。学校和媒体是媒介素养教育中两个必须相互合作的要素。体育院校应当加强与媒体的联系与合作。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离不开专业机构的配合。定期邀请媒体人士开办讲座、授课,建立实习基地,派遣学生前往实习实践等形式,都可以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机会,增强作为传者的责任感和作为受众的理性判断力。从媒体的角度来讲,推动公民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对于行业本身的长远发展和生存环境也是极其有利的。

2.2 构建体育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

(1)理解媒介及媒介内容。麦克卢汉认为,媒介不仅仅是技术,媒介是讯息,是人的延伸。通过讲授媒介原理、媒介理论的相关内容,提高大学生对于现实生活、拟态环境的区分与识别,理解媒介背后所代表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增强对与媒介内容的辨识能力和新媒体时代成为具有“理性思维”能力的公民的能力。(2)掌握媒介技术。从介绍媒介的种类、属性、功能入手,提高实际动手和制作媒介内容的能力,能充分利用各种媒介的传播手段去进行采编,这是媒介社会对于人才的必然需求,应该让大学生的媒介技术的掌握程度远远高于“业余爱好”的水平。(3)媒介伦理与新闻法规的认知。让学生了解媒介伦理和新闻法规的基本知识以及传播领域经常出现的相关问题、冲突与选择,加深学生对媒介伦理和新闻法规理论的认识与思考,培养学生系统分析新闻伦理道德和新闻法规问题的能力,在接触媒介、使用媒介的过程中自觉遵守传播秩序,充分考虑传播效果和影响,对自身作为受众与传者的权利与义务有充分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黄旦,郭丽华著.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研究——20世纪西方媒介素养研究综述.“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2007.

[2] 张立国,杨娟著.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中国电化教育,2011(9).

作者:张钢花

第四篇:媒介素养教育意识与方法

[内容提要]媒体素养教育已不仅仅是针对新闻与传播院系学生的专业教育,它更成为了一种面向社会与公众的大众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公民具备对于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思辨的反应能力。本文对新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们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意识渗透与方法启迪作出归纳与探讨。

[关键词]新闻教学;媒体素养教育;意识渗透;培养

媒介素养教育是要赋予受众一种能力,它是指人们面对媒体提供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①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受众可以了解媒介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会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利用大众传媒发展与提高自己。②

媒介素养教育始于英国的20世纪30年代,当时电影这一大众媒介逐渐普及,由于其生动性,很多年轻人竞相模仿电影里的人物,做出一些古怪与无意义的行为。而在一些社会精英看来这种模仿是非常庸俗无益的,甚至是于社会有危害的。基于这种忧患意识与批评的立场,媒介素养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到1997年,英国已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学校开设进阶式媒介研究课程。目前,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芬兰、挪威、瑞典、瑞士等国也将媒介素养教育正式纳入正规的教育课程。其主要内容是介绍媒介特质及制作技术,进行媒介的选择训练及儿童使用媒介的自我管理能力训练,让受众懂得怎样有效地科学地使用媒介,判断与讨论媒介中的价值观等。显然,媒介素养教育主要的对象是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国外早期的媒介教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选择等都类似于专业新闻教育的普及版、入门版,如一个电视节目是怎样制作的;或引导青少年自己实地去拍摄、实践、采写新闻,通过对于素材的取舍及新闻稿件的写作,让他们懂得新闻报道与现实生活是有所不同的,现实中有新闻价值的人和事才予以报道传播。

我国内地目前专门面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几乎空白。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仅限于新闻院校里面,向未来的新闻从业者们进行全面系统、集中深入、专业化的新闻教育。

然而,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教育的完成需要多方的通力合作,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和媒体的角色相互协调,形成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互动。更何况在当今社会里,媒介组织自身不仅是生产制造信息的机构,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机构。大众媒介本身就是“看不见的学校”或“同步学校”。今天在校的新闻院校学生,即明天的媒介机构成员,未来的他们要担负起对受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职责。也就是说,今天接受新闻教育的人,即是明天向受众普及媒介素养的教育者。故而,在日常新闻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授学生们学习新闻该如何采、写、编、评、播及主持,广播电视节目如何制作、如何策划,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该如何掌握理解等等新闻学专业应该要学的一切课程与知识,掌握一切新闻从业者该有的知识技能与必备的素养,而且更应注意在新闻课堂教学及相关实践中,向学生们渗透(未来的从业者们)媒介素养教育的意识与方法。

为此,新闻课堂教学,要为适应媒介需面向受众普及媒介教育的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实施等方面,有意识地加强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意识渗透与方法启迪。

(一)加强学生的发现力、判断力的培养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追寻真实与客观的解读标准,而是掌握多元信息的观点与评估信息、评估媒体及成员的态度,从而较完整和较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和局限。而媒介素养教育所面对的受众,他们是带着各自兴趣、需要和观点去探索新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的。受众更着眼于从媒介素养教育中自主地、能动地而不是从属地、被动地发现和抽取于自己有用的信息。受众往往觉得自己并不缺乏思想与评判力,他们只需要媒介教导他们新闻信息如何制作的知识以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介绍新闻产生的背景或深层原因以帮助他们更全面客观更深刻地解读新闻的意义等等。

与此对应的,在新闻学课堂教学中,切忌满堂灌。对于现有各种新闻知识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成果的介绍与讲解,不能只有单向的、被动的灌输,把学生变成被动的信息接收器。这既不利于学生有效地吸收与掌握新闻学的知识,也不利于学生们在日后新闻实践中独立的思考,培养从纷繁复杂的客观现实中,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物,并发掘、表现其中的深刻本质的能力,更不利于学生们融入和适应日新月异的新闻改革实践。为此,新闻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新闻价值的发现力培养和对新闻线索的敏感与判断力的培养。即使是讲授理论课,也要多设置练习的环节。教师要在课前预先设计好练习方案,预备好素材型资料,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多做相关的练习——如从素材中找出、理顺线索,或根据素材订立采访提纲等等。如果是写作课程或评论课程,也不但要教会他们怎样写、怎样评,更应该多鼓励学生们开放思想,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找出新闻作品的优劣,并让学生们按自己的意愿对原新闻作品作修改。即使是案例课,也不应满足于案例的讲解,讲解前先放手让学生们自己找出案例当中的具体做法,允许他们质疑案例做法中不成熟、不妥当之处,鼓励他们大胆讲出更优的解决方案,让学生们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如此课堂教学,旨在让学生们的发现力、独立思考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同时也可培养他们用多种方式发现和获取有用信息的习惯。这对他们将来从事媒介素养教育——例如教导受众怎样才能判断媒介信息是否有用,如何利用媒介信息来帮助自己,等等。学生们目前在课堂上耳闻目睹或亲身实践的方法,无疑对未来从事媒介素养教育是非常有启迪性的。

(二)注重学生的互动意识、互动能力的培养

通常,“人们在接受任何事物时总是以自己先有、先见、先把握的东西为基础,这种先有、先见、先把握的东西,我们将其定义为意识的‘先结构’”。③受众对于媒介释放的信息进行解码、评介与接受时,自然会在自己的“先结构”二即原有的知识积累、知识结构、价值观、道德观、家庭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引领下对媒介信息进行认识与相互观照,然后才判断其对与错、评判其公正或偏颇。对于受众的“先结构”意识现象,媒介素养教育当然应该予以充分尊重与重视。一则,媒体可以在某些方面与受众的交互作用中获得生命力的源泉;二则,受众在互动过程中学会利用媒介的帮助,满足和促进自己的向上、向前的发展需求。故而,媒介素养教育往往需要组织与实施各种形式的媒介与受众的互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为此,新闻课堂教学中,教师宜更多组织开放式的各种主题性讨论,教师应把讨论主题的订立融入教学的策略思考中:或结合教材实际与教学进度,或配合新闻实践中涌现的新案例,制定值得讨论的主题,借此培养学生对媒体议题或新闻策划主题的敏感度,同时也要让学生们明白问题讨论的价值何在。教师不需要为讨论的问题订立一套标准化的答

案,关键是要培养学生们如何在多元化观点中辨别是非,掌握什么才是评估信息的辩证态度。而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们多进行主动的自我反省,多鼓励学生作无标准答案的认知,多“磨练自己对媒介信息符号特质的敏感性和应用的灵活性”。④为此,教师须多尊重、多包容学生们在课余参与新闻实践时获得的个别经验、独特理解与诠释,致力于从师生平等对话或论证过程中,产生价值标准。

如此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们互动意识、互动能力,主动参与到对新闻作品的解码过程中,增强对新闻事业的归属感。同时也让学生们从这种习以为常的课堂对话、课堂辩论的教学氛围中,学会对事物的观察理解、舍弃“照章全收”的思维模式。这对学生未来以媒介成员身份向受众普及媒介素养教育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也为学生们日后从事面对受众普及以互动方式为主的媒介素养教育打下基础。

(三)着眼于对学生们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面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不仅是一种媒介知识的供给,还担负着唤起受众的社会正义感与责任感、促使受众素质个性等全面健康地发展的任务。故而,媒介素养教育不仅要教导受众在信息时代获取、分析与传播信息的能力,同时要引导与培养受众“成为合格的公民即具有时代忧患意识、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的个体。”⑤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使现代大众随时随地都有接触信息的渠道与机会。媒介素养教育不在于告诉广大受众社会上发生了什么了哪些事件,而在于帮助受众在信息爆炸的媒介环境中,迅速采集重点新闻和有用的信息,排除“海量”的却于自己无意义、无用的干扰信息。因为无用的信息越是“海量”,越耗费他们的时间与精力去阅读观看和分析归纳,越容易干扰他们的理性思考,造成思维的紊乱。尤其是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在西方意识形态与境外文化想方设法向我国思想、文化领域渗透的压力下,媒介素养教育更要教会受众认识与警惕某些西方媒介通过控制话语领导权来实现霸权的目的。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时,要让受众认清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媒介提供的诸多信息会形成一定的信息场,受众身在其中,即使得出相反结论,其思维焦点也已经被限制在媒介设置的议题框架内,思维亦因此受到影响。例如:美国对伊拉克开战前,欧美报纸都在广泛报道一个传言:说是萨达姆给了卡扎菲35亿美元,为自己准备退路;另外,有欧洲国家说愿意给萨达姆提供出逃、流亡之地。这事实上是一种宣传战、心理战的谋略,即通过这样的宣传,使国际社会对萨达姆政权的稳固性产生怀疑,并对伊拉克民众与萨达姆政权共存亡的可能性产生怀疑。这个话题最后迫使萨达姆本人接受美国电视节目《60分钟》专访,并声明:宁愿战死在自己的国家,那些流亡传言是不道德的。媒介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时,通过诸如此类的实例分析,让广大受众明白:面对“海量”的媒介信息,要筛选、分析,不能五条件接受,防止思维受到传播控制。

相应地,在平时的新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用“心”看天下,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值得关怀的人和事。这不仅可培养新闻专业学生所必需的新闻敏感,同时,也是他们日后作为媒介成员普及媒介知识,教育与协助受众正确吸收各种新闻资讯,认清新闻背后的本质,培养理性的观察角度与思考习惯所必需的。课堂教学内容中,要加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课堂练习的设置也要配合这一目标:如就一定的媒介议题,设计调查问卷,布置学生在家庭成员与社区公众中派发,完成特殊的家庭作业。在完成家庭作业的同时,鼓励学生们做好“准媒介教育素养教育者”——帮助父母、亲朋和邻居们学会选择与比较信息、如何选择有公信力的媒介、学会对媒介信息进行反省与批评,学会在海量包围却鱼龙混杂的媒介信息面前增强保护自己的能力。

案例分析法也好,问卷调节法也好,个人访谈法也好,都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常用方法,今日新闻教学中的“练兵”,肯定可以为明日的新闻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战”埋下方法启迪的种子。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编:510180参考文献:

①skill 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 Elizabeth Thoman Center of MediaLiterary of USA

②《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现代传播》1997年第1期。

③张冠文、于健:《浅论媒介素养教育》,《中国远程教育月刊》2003年7月。

④⑤王永亮、常昕:《当代传播面临的媒介素养教育》《当代传播》2005年第一期。

作者:钟剑茜

第五篇:媒介素养教育:语文素养教育的时代延伸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为了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实现 “语文素养”培养的时代需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语文素养”与“媒介素养”

“语文素养”是2000年修订版“大纲”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新课程基本理念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个概念比过去的“语文能力”范围广,增加了文化品位及修养,体现了语文的特点,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体现了现实能力与前瞻能力的综合性追求。

“素养”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文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这些都涵盖在语文修养的范围内。①那么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平时在媒介方面的素养,是“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获取、解读和使用的能力”, 还包括对各种媒介信息选择、理解、质疑、评估与使用等能力,包含了品德与审美的修养,是语文能力在信息时代的延伸。其中媒介信息,包括传统以纸张为载体的信息文本,和以现代各种电子媒介设备为载体的信息文本。简言之,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在信息时代的扩展与补充,包括学习文本载体与知识能力、思维品质等方面。“媒介素养”是“语文素养”为时代需要的延伸。

二、“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素养”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媒介素养”却是舶来品,它是英文词组“media literacy”的译文,也有研究者译为“媒介素质”。在香港被译为“传媒教育”,在台湾被译为“媒体识读教育”、“媒体素养”、“传媒素养”或“媒体(公民)教育”等。“Literacy”一词的英文本义为“识字”“有文化”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在文字和印刷传播时代,它是社会文化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在电子媒介出现之后指人获取、分析、衡量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它包括 “屏幕素养”“图像素养”和“电视素养”“计算机素养”“信息素养”“网络素养”等概念。随着更多新媒介的出现,新媒介的素养也包含在媒介素养的概念中②,是指信息时代的人们在具备读书写字能力的同时,对于各种媒介信息所具有的正确的认知、解读和运用的能力,其中批判性思维是媒介素养的核心能力。媒介素养是个体在现代社会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

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即指导其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③这种教育,一方面培育他们成为具有健康的批判能力的媒介消费者,另一方面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传播过程,做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能动的传播主体,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借鉴前人研究,笔者认为完整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正确认识媒介信息层面,包括对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二是制作使用媒介的能力。中学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应区别于职业的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学阶段以第一层面的媒介素养内容的教育为主,其教育的载体就是各种形式的媒介文本。

三、媒介素养教育是语文新课程时代性的内隐趋势

在现代信息社会,人们被形形色色媒介信息所包围,如电视、电影、电台、报刊、网站、手机、BBS、QQ等等,信息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人们对媒介的认识、选择与接触,对媒介信息的甄别与判断,以及对媒介的使用等,就直接关系到人们社会生活的质量,尤其是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因此当代人所应具有的素质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和延伸。中国传媒大学张开副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包括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④

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当代人提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即:具备信息时代的新素质——媒介素养,对教育提出了适应时代的新内容——媒介素养教育,为语文教学适应时代的需要指出了新的思路——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语文教学之中。

高中语文新课标在对课程理念的具体阐发中特别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注重审美与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等。可见媒介素养对于能力的要求和中学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求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可以说,“媒介素养是一种具有综合意义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培养,它在传统的中学语文教育基础上建构了一种融合时代因素、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紧密结合当前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在素质教育指向下语文教育由‘纸面文章’走向‘实践应用’的重要通道”。⑤

今天的语文教育应教给学生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基本的视、听、读、写、说的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从而学会使用社会的一切信息资源以完善自我、促进社会发展。

四、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语文学科教育实践的国际视野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E R.Leavis)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Denys Thompson)发表了文化批评论著《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Culture and Environment:The Training of CriticalAwareness)。该书指出,媒介素养教育旨在保护本国的文化传统、语言、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学会批判大众文化的欺骗性、虚伪性。⑥

1982年,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学校媒介教育开始形成规模。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列为必修课在中小学开设,如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日本等。⑦1987年加拿大安大略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立法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高中英语课程的省份;1999年9月,媒介素养教育正式成为全加英语语言文学课程的一部分,成为中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⑧目前,加拿大各省都已把媒介素养教育整合为学校的核心课程——语言课的一部分。1995年英国教育部修订的国家课程框架要求2000年以后的英语教学必须增加动感图像文本的学习内容。目前,美国各州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均含有媒介素养教育的规定。⑨我国港台地区还有第三世界的印度也开始重视媒介素养教育,而我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实践研究尤其缺乏,尚没有一所中小学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教学内容。

鉴于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与其母语教育的特殊地位,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母语教育是信息时代世界母语教学的必然趋势。站在国际教育的平台上,我们会发现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语文学科教育是时代要求的必然趋势,而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初始阶段,在语文课程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佳平台,也是实现“语文素养”教育时代新要求的最佳途径。它必将带给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一个崭新世界,让我们的语文新课程真正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时代要求。

注释:

①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问答[J].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5,(1).

②③张洁.高中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④迟蕊.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2).

⑤赵渊 林玲.媒介素养教育:构建中学语文教学的全新视界[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6,(8).

⑥刘伟国.本土视野下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D].兰州大学,2006.

⑦宋小卫.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

⑧张毅 张志安.加拿大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初探[J].新闻记者,2005,(3).

⑨张帆.语文课程中的媒介素养教育初探[D].浙江师范大学,2006.

(陈淑慧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省温岭市新河中学)

作者:陈淑慧

上一篇:组织心理学论文下一篇:photoshop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