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历史教案

2023-0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案环节内容/特点身体表演与空间互动+理论讲解将“空间尺度、限定与围合方式、光线、材料、建造、场地、结构”等知识点的认知与训练综合地介入教学。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红军长征历史教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红军长征历史教案

红军长征在西北期间党的统战工作及其历史经验

摘 要:

红军长征在西北期间党的统战工作上承土地革命时期,下启抗日战争时期,起到了扭转时局的重要作用。为应对危机、开创新局,红军长征在西北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统战工作。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对民族宗教界人士、西北地方实力派、国民党中央高层、国际社会等不同层面的统战工作。这一时期有效的统战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巩固和扩大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壮大了红军力量;推动了全国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扭转了时局;为延安时期党的统战工作提供了经验指导。红军长征在西北期间党的统战工作留下了宝贵的启示: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统战工作卓有成效的根本保证;围绕中心任务联合各方力量,是党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是党开展统战工作的基本方法原则。

关键词:

红军长征在西北;统战工作;延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的领导

红军长征在西北(主要是陕甘边和陕北)期间的统战工作主要是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西北之前,红军长征在西北期间开展的统战工作。这一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时期,红军长征找到了落脚点,展现出光明前景。中国革命即将由土地革命转入国共联合抗日时期,中国革命的重心由南方转向西北。红军长征在西北作为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面临波谲云诡的国际国内形势,上承土地革命时期,下接抗战时期。在新形势新问题面前,党和红军的政策调整迅速,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路线,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创建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这一时期党的统战工作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其宝贵经验值得深入学习和借鉴。以往关于红军长征在西北的统战工作研究多聚焦于延安时期。有学者论述了延安时期统战工作的基本方法,如上下层相结合、全方位多层次交朋友、建章立制、坚持原则等[1]。有学者整体梳理了延安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工作机构,以及统一战线与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军事斗争的复杂关系等[2]。有学者论述了延安时期重要党政领导人的统战工作思想及实践,如林伯渠、李维汉的统战理论与实践[3-4]。

实际上,延安时期和红军长征在西北时期的统战工作在外延上有所不同。就时空而言,红军长征在西北时期的统战工作主要关注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前,而延安时期的统战工作主要关注西安事变之后的陕甘宁边区时期。从工作的侧重点及任务而言,红军长征在西北期间统战工作的任务主要是为红军立足西北、实现红军主力会师服务;延安时期党的统战工作侧重于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救国服务。以往研究把主要关注点集中于延安时期,或者把延安时期和红军长征在西北两个时期的统战工作混而为一,使得红军长征在西北期间统战工作研究存在薄弱环节。鉴于此,本文集中对红军长征在西北期间的统战工作进行研究。

一、红军长征在西北期间统战工作的开展

党中央率领红军长征进入西北后,各路敌对势力云集西北。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深化尖锐,中国共产党针对西北复杂的民族问题与国内外政治形势,在巩固和扩大陕甘宁边区、实现三大红军主力会师的过程中,开展了多种层面的统一战线工作。

其一,开展对民族宗教界人士的统战工作。一是对党的民族政策进行宣传教育。制定《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严格执行民族宗教政策。红二十五军在进入甘肃兴隆镇(今属宁夏)回族同胞聚居区域之前,对全军进行了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军队及时颁布纪律,制定“三大禁令,四项注意”[5],派出少数回族战士先入镇,向群众进行宣传。进入兴隆镇后,红军指战员露宿街头,严守纪律。部隊领导召集当地清真寺阿訇和群众代表座谈,阐明红军主张。军部领导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等亲自拜访清真寺,向阿訇赠送匾额和银锭,讲解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党中央率领陕甘支队进入甘肃回族同胞聚居区域后,注意对红军指战员进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及时向各部队颁发《回民地区守则》[6],内容包括先派代表同阿訇接洽、保护信仰自由、不得擅入清真寺等。各部队还利用行军间隙进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为红军进入回族同胞聚居区做好思想准备。

二是创建民族自治政府。根据毛泽东署名发表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建立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是中国共产党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次伟大尝试。自治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成立回民解放会、区县游击队,组织抗日救国江湖委员会,筹粮筹款支援前线,动员回族青年参加红军等[7]。在创建自治政府时,注重吸收宗教界上层人士如阿訇等。1936年5月24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指出,在完全是回族同胞聚居的乡或村,组织其单独的政府,“凡是愿谋回族解放的贵族、阿訇及一切回民都可参加”[8]。

三是与回族群众建立友好关系。西北是回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转战西北的各路红军重视开展民族宗教工作。中共中央领导人1936年6月19日发出的关于红二、四方面军宜北出甘南致朱德、张国焘及任弼时电文指出,红二、四方面军行军方向适合往甘肃南部而非夏洮地域,理由是“避免引起回汉冲突”[9]。这反映了党中央处理民族关系时的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甘南大草滩等地,红军与回族群众建立了友好关系。红军热情帮助群众,并用缴获的大米、白面救济贫苦群众。红军离开大草滩时,全村群众站在村头热情相送,许多回族青年积极参加红军。杨定华在《从甘肃到陕西》一文中回忆:“单就甘肃一省而论,就有成千的回教子弟加入红军。”[10]

四是培养回族干部。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指示十五军团领导组建回民独立师。西征红军进宁夏前,徐海东、程子华根据这一指示,于1936年5月下旬在宁条梁正式成立回民独立师,马青年为师长,欧阳武为政治委员。独立师进宁夏后,主要战斗在同心、韦州、高崖、关桥堡、大小罗山一带,广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民族政策,发动群众,剿灭土匪,维护治安,巩固革命政权[11]。

五是灵活开展对蒙古族的统战工作。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进驻陕北,与蒙古族活动的地区日益联系起来。1935年12月2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发布《对内蒙古人民宣言》,强调红军战斗的目的不仅是把全中华民族从帝国主义与军阀的压迫中解放出来,同时要为解放其他弱小民族而斗争,认为“只有我们同内蒙古民族共同奋斗,才能很快的打倒我们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及蒋介石”[8]323。1936年6月,中共陕甘宁省委在陕北定边成立了蒙古工作委员会,在大石砭建立工作点,掩护宋任穷等同志从事地下工作。7月,工委派郝登鸿到乌审旗王府,开展对王爷及士官的统战工作。红军干部对蒙古族上层的统战工作方式灵活,曾在陕北定边一带同蒙古族上层人士积极交朋友。

其二,开展对西北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一是从政策和实践层面动员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主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至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加剧,中华民族面临日益严重的亡国灭种危机。1935年11月28日,党中央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的名义,发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抗日救国宣言》,对象是全中国的工人、农民、兵士、学生、自由职业者、商人、工业家、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义勇军等。宣言号召“不论任何政治派别、任何武装队伍、任何社会团体、任何个人类别,只要他们愿意抗日反蒋者,我们不但愿意同他们订立抗日反蒋的作战决定,而且愿意更进一步的同他们组织抗日联军与国防政府”,并提出了“没收日本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财产作抗日经费”等十大纲领[9]875-876。1935年12月25日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正式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强调“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的行动,正当中国苏维埃运动转入了一个新局面的时期”,“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强调“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决议重申了抗日救国的十大政纲,提出把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并提出了相应的新政策[9]884-899。

二是把统战工作的重点放在东北军和西北军方面。1936年1月25日,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联名发布《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历数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的事实,回顾东北军抗日的光荣历史,强调抗日反蒋才是东北军唯一的出路,指出一切愿意抗日的个人和代表,都是苏维埃红军的朋友,红军希望就组织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与东北军互派代表共同协商[9]902-905。经过争取,红军与东北军第67军军长王以哲部订立口头协定,于1936年3月5日开始执行。主要内容有双方一致对日,互不侵犯,各守原防,经济通商等[9]917。中共中央于1936年6月20日在陕北瓦窑堡发布关于东北军工作的指导原则,强调“争取东北军到抗日战线上来是我们的基本方针”,“我们的目的是在争取整个东北军,所以我们在东北军中的统一战线应该是上层的与下层的同时并进”[9]949。在红军开展的西征作战中,党中央强调统战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在沈克、何柱国、马鸿逵三个集团中开展统战工作,“把统一战线的任务提到比较其他任务在政治比重上更加高的地位”[12]。

其三,開展对国民党中央高层的统战工作。中共中央率红军进驻陕北期间,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开始了对国民党中央高层的统战工作。1936年5月5日,中共中央在红军结束东征、回师陕北之际,以毛泽东、朱德名义致南京国民政府《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呼吁国共双方在陕甘晋停止内战,双方互派代表磋商抗日救亡具体办法[12]441。6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二中全会书》,提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9]955。8月25日,《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呼吁国民党“立即停止内战,组织全国的抗日统一战线,发动神圣的民族自卫战争,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保卫及恢复中国的领土主权,拯救全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9]963。中共对国民党中央的统一战线工作经历了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的变化。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指出“目前中国的主要敌人,是日帝,所以把日帝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次退让,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9]970。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需要,中共中央对自身政策进行一系列调整。1936年4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改编第一方面军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9]927。1936年9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指出抗日救亡运动进入新阶段,提出民主共和国口号具有必要性,认为“这也是从广大的人民的民主要求产生出来的最适当的统一战线的口号”,“是较之一部分领土上的苏维埃制度在地域上更普及的民主”[9]973-974。

其四,倡导建立抗日国际统一战线。一是倡导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共同反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1935年12月25日,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决议强调联合苏联、朝鲜、日本等地的工农,强调与对中国抗日民族运动表示同情赞助或守善意中立的民族或国家,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12]421。毛泽东在随后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讲话中也强调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相互关系问题,指出“国际援助对于现代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革命斗争都是必要的”[8]338。在具体方针政策上,党中央在陕北发布指示争取西方人士。1936年5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给十五军团指示,要求对俘虏的神父“应特别优待不应侮辱”[8]368。红军西征期间,于三边地区(指陕北的定边、靖边和定边县属的安边堡)的宁条梁对西方国家的天主教会开展了统战工作,在宣传党的宗教政策与抗日主张的基础上,与各教堂负责人直接谈判,协商解决问题,最终与三边地区许多教堂签署了和平协议[13]。以协议为基础,红军和教会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关系,为党在西北地区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1936年8月5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关于目前红军进入西北地区组织临时革命政权问题的决定》中通过了“人民抗日革命委员会的政纲”,再次指出“与中国抗日的民族运动表示同情互助或守善意中立的民族或国家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8]410。

二是团结国际友好力量宣传红军真实形象。1936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关于战略方针给红二、四方面军的建议强调“打通苏联,为实现全国抗日战争,首先为实现西北新局面,进行部分抗日战争之重要一环”[14]。中共中央通过各种渠道打破封锁,向国际社会宣传党和红军的主张,树立红军抗日救国的正面形象。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打破封锁访问党中央机关驻地保安等地,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热烈欢迎。8月5日,毛泽东和杨尚昆聯名致函参加长征的同志和部队,强调为了进行国际宣传以及在国内外进行大规模募捐的需要,要出版《长征记》,要求大家积极响应撰写回忆文章。在党中央的全力支持下,斯诺在陕甘宁边区不同地方进行实地走访,拜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和红军领导人。斯诺回北平后发表了大量通讯报道,向各界介绍陕北,展示了红军领袖的良好形象。他之后写成《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更是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轰动,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形象。

二、红军长征在西北期间统战工作的意义

其一,巩固和扩大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壮大了红军力量。党中央率领红军进入陕北之后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红军人数少、给养差、受到封锁包围。面对严峻的生存危机,从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至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中共中央把统战工作和军事工作密切结合,通过系列重要军事斗争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陕北苏区,形成并巩固了陕甘宁苏区。西征甘肃、宁夏,红军解放定边、环县、盐池、预旺、同心城等10多个城镇和大片土地,开辟了新苏区,把陕北和陕甘边苏区连成一片,扩大了红军的生存空间。正如党中央给红四方面军电文中所言“宁夏是陕、甘、青、绥、内外蒙,即整个西北之枢纽”[9]1134,“宁夏人口一百二十万以上,在西北为最富,与陕甘苏区连成一片,得之老苏区易于巩固”[14]44。西征中发动了少数民族,促进了西北抗日力量大联合。同时,西北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打开革命新局面的新起点。其中,三大红军主力的会师是关键因素。面对西北复杂的局面,分散的红军力量要汇聚西北面临重重困难。率先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党中央通过系列斗争同西北各少数民族建立统一战线,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陕甘宁创造了有利条件。1936年7月1日,党中央给长征中的红二、四方面军电文指出,中央及红一方面军通过西征,“与长城外的蒙古民族及甘宁的回族,建立了良好的统一战线”,“西北的政治环境是很好的”,这有利于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要以“更伟大的力量来进行西北各民族、各党派、各武装势力的大联合”[8]396-397。

其二,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扭转了时局。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下,西北军、东北军高层及广大官兵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他们开始认同红军的抗日救国主张,打破对立敌对状态。杨虎城、张学良与中共积极合作,红军和西北军、东北军在西北地区结束战争状态,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联盟,实际上在西北地区建立了局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和东北军、西北军局部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于改善党和红军在西北的生存环境起到了一定作用。红军和东北军谈判后商定了互不侵犯、互派代表、互相通商等事项。东北军帮助红军代购军用品、供给子弹、通信器材、药品等,对红军克服物资困乏起到了一定作用。红军和杨虎城西北军达成互不侵犯、取消经济封锁、建立军事联络、联合抗日等合作事项。“西北军和红军对峙的前线,不但无形停战,双方还建立起了交通线。红军和苏区的一些紧缺物资在西北军的协助下,源源不断地送往苏区。”[15]在中共的影响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成为扭转国内时局的转折点。西安事变之后,中共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谈判进程加快,最终在七七事变之后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其三,为延安时期党的统战工作提供了经验指导。红军长征在西北期间统战工作为延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的指导。红军长征在西北期间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地开展统战工作的具体实践,为延安时期坚持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供了宝贵经验。延安时期,党中央把下层统战工作和上层统战工作紧密结合,取得新进展。中国共产党全方位、多层次交朋友,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在延安广泛结交党外知名人士张澜、黄炎培、冯玉祥、张治中、郭沫若、李鼎铭等,虚心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毛泽东和黄炎培进行“窑洞对”,探讨历史经验和执政规律,提出要发扬人民民主实现长治久安;采纳李鼎铭“精兵简政”的意见,克服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困难局面。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建设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广泛吸收党外人士参加陕甘宁边区工作,争取了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主要负责人周恩来等同国民党内的民主派、中间派进行广泛接触,与他们建立经常、固定的联系,掩护了党的秘密工作,扩大了革命阵地。

三、红军长征在西北期间统战工作的启示

其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统战工作卓有成效的根本保证。红军长征在西北期间统战工作取得成效,说明坚持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是强调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1935年10月发布的《中央为目前反日讨蒋的秘密指示信》强调,党的领导权使党的主张策略和决议在广大群众中得到了信仰、拥护和执行。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组织的领导权,需要“采用群众的工作路线”,“善于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形,提出各地不同的斗争任务和纲领与工作任务”,“把总的抗日讨蒋的纲领与各地各阶级群众的生活联系起来”,“尽量保存和巩固各群众的力量”,“把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密切的联系起来”等[16]。

二是加强对红军军事行动中统一战线工作的政策指导。1936年8月30日,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发布《关于西征中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要求西征红军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强调“开展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是我们西征中战斗任务之一,是和我们消灭敌人的战斗任务一样的重要”[13]148。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开展对东北军的工作。

三是党和红军领导人重视统战工作。毛泽东在陕北分别致函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傅作义、李济深、蔡廷锴、陈铭枢、蒋光鼐等人,阐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危机面前以民族利益为重的政治智慧。1936年4月,周恩来冒着风险到达敌占区延安与张学良会谈。周恩来在会谈中充分理解对方、坦诚待人,令张学良甚为感动,加快了红军和东北军的合作抗战进程。对东北军被俘团长高福源,彭德怀耐心作教育工作,并赠慰问费200元,将其送回东北军驻地[17],争取高福源为红军和东北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牵线搭桥。彭德怀还给东北军军长何柱国写信,说明抗日救国道理,请何部让出海原、同心城,为红军的战略行动提供便利。

其二,围绕中心任务联合各方力量,是党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红军长征进入西北时期,党的统战工作的开展紧紧围绕抗日救亡这一主题,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中共西北中央局作出《关于开展抗日反蒋运动的工作的决定》,指出“陕甘苏区是处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前卫地位”[18]。瓦窑堡会议强调“一切游击队以民族战争的面目出现”,“土地革命在民族战争的口号与策略之下执行”[12]406。此时期强调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反对“左”倾关门主义;强调在当时形势下,关门主义是惧怕运用广泛统一战线的策略,是“党内的主要危险”[12]429。红军长征在西北期间广交朋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注重统战工作的全面性。坚持上层统一战线和下层统一战线相结合,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党和红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在西北多民族地区,注重民族工作和整体统战工作的有机结合。坚持国内统战和国际统战工作相结合,重视对西方宗教势力、进步新闻记者等的统战工作,加强对各种民间力量的统战工作。新时代,统一战线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大局凝聚力量。

其三,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是党开展统战工作的基本方法原则。红军长征到西北后,根据新形势新环境,适当调整苏区政策。对资本家的政策更加灵活,瓦窑堡会议上决定“欢迎华侨资本家到苏区发展工商业”[12]424。改变对富农的政策,强调富农的财产不没收,富农有与贫中农分得同等土地的权利。把“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把党的政策改变至更加适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殖民地”的方向[12]422。根据国民党中央及地方实力派态度的变化,采取循序渐进的斗争策略,实现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最后到“联蒋抗日”的发展。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既包容差异,又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参考文献:

[1] 陈国清.论延安时期统战工作的基本方法[J].中国统一战线,2008(4):35-37.

[2] 中共延安市委统战部.延安时期统一战线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

[3] 吕婷婷.延安时期林伯渠对党外人士的统战工作[J].百年潮,2020(4):49-53.

[4] 栗时超.延安时期(1935—1948)李维汉统战理论及实践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20.

[5] 芦振国,姜为民.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实[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17.

[6] 宕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宕昌县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615.

[7] 王首道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187.

[8]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63.

[9]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红军长征·文献[G].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5:1071.

[10] 刘统.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19.

[11]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宁夏军区政治部.红旗漫卷: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G].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8.

[12] 中央档案馆.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G].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448.

[13] 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上[G].北京:中央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152.

[14] 马汉文,王克林,杜银杰.红旗漫卷:红军西征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22.

[15] 程中原.中共高层与西安事变[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41.

[16]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4—1935):第10 册[G].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568-570.

[17] 彭德怀自述[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213.

[18] 张宏志.西北革命根据地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349.

责任编辑:龚静阳

作者:裴恒涛

第2篇:红军长征途中宣传标语的演变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和精神远征——长征。长征是战争史上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岁月荏苒,烽火硝烟早已散去,我们对长征的记忆却历久弥新。长征途中,红军在全国十四省留下大量宣传标语。从宣传标语内容、形式和功能的演变,我们可以管见党和红军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砥砺前行,逐渐成长、成熟的发展轨迹。

一、标语内容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

在长征开始之初,党和红军就特别重视行军中的宣传工作,经常利用标语对党和红军的政策进行宣传。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主办的报纸——《红星报》即强调指出:“不要忽视这一工作对于争取群众、瓦解白军的重要意义”。但是,受当时党内“左”倾思想的影响,宣传工作中僵化教条的印记较为明显。这一时期的标语多以“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等基本口号为主,既不利于群众理解,亦难以反映群众呼声。针对这一情况,1934年11月,《红星报》即以《关于目前地方居民中的工作》为题,批评了在标语书写中只写基本口号,而没有写出群众迫切要求的现象。该文明确指出:把群众的迫切要求写成标语,“对于发动群众斗争有极大的影响。”[1]

在长征过程中,党成功地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重新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此过程中,党和红军的宣传工作也逐步改变了之前的教条主义错误,开始更多地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群众的迫切要求相结合。此后,宣传标语的内容开始更多地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书写,以求通过简洁、明快、醒目的标语,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思想、方针、路线。标语内容越来越切近群众,切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并有更强的针对性。例如,针对李宗仁、白崇禧使用金库券吸取民间资金,强迫群众修炮楼和马路,党和红军提出了“反对李宗仁白崇禧吸取民间现金”“不替李白军阀修炮楼修马路”等标语。这些标语反映了当地群众的迫切要求,使党和红军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遵义会议时期及以后,标语的地方特色和口语化更加凸显,逐渐融入了方言、民谣等极具中国特色和风格的元素,例如,“不当王家烈的饿肚兵”“红军到,干人笑,绅粮叫。白军到,干人叫,绅粮笑。要使干人天天笑,白军不到红军到,要使绅粮天天叫,白军弟兄拖枪炮。拖了枪炮回头跑,打倒军阀妙妙妙。”这些口语化、方言化的标语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更贴近当地群众,也更贴近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展壮大红军和反对敌人都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标语形式灵活多样

长征之前和长征开始之初,宣传标语大多先写在纸上,后张贴于墙上,其形式较为单一。长征途中,物资极度匮乏,缺纸少墨的情况经常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红军并没有放弃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他们因地制宜,根据条件许可和宣传对象不同,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利用现有材料制作了许多极为特殊的标语。例如,用墨汁、石炭、锅底灰、木炭、朱砂、红土、黄土、白垩土等,将标语涂在沿途村镇的墙壁、门柱上;他们将标语写在竹叶、树叶上,是为“叶报”;或是将标语写在木板、竹片上,使其在大河上随波逐流,漂到宣传地点,是为“水电报”;在森林地带,红军则把标语刻在树上,是为“树标”;在牧区草地,红军甚至用石块堆砌成巨幅标语。

除了上述形式外,针对普通标语容易被风吹雨刷、被敌人涂抹破坏的问题,红军还创造性地采用了石刻标语的形式。红四军即组建了20多人的錾字队,专门负责石刻标语的錾刻工作。长征中,红四军的战士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天然岩石、房屋阶条、牌坊、石碑上刻下共计1.5万余条红军标语。在他们所刻的标语中,以“赤化全川”石刻最为著名。这一标语位于四川省通江县沙溪镇红云岩上。标语高5.5米、宽4.7米,字间距7.1米,笔画深达0.35米,能够躺卧下一人,被誉为“石刻标语之王”[2]。石刻标语是党和红军思想宣传工作的一大创举,更是红军长征中宣传工作发展的历史见证。

三、标语功能紧密配合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在长征开始之初,受党内“左”倾教条主义影响,广大官兵和群众在思想上对长征认识不深,对党的政策和主张也不甚了解。针对这一情况,党和红军制作了“打倒国民党”“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发扬攻击精神,突破敌人封锁线,坚决实行反攻”“乌江虽险,又怎样能挡住红军飞渡”“到遵义过年去”等标语。其主要功能是宣传鼓动,即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发动群众斗争和鼓舞行军士气。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与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召开的。它初步改变了党对共产国际的依赖,使党开始摆脱“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此后,红军在军事上一改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开展了一系列行动。在此之后,标语的功能也开始紧密配合军事战略需要。例如,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后,主力部队沿途张贴“拿下贵阳,活捉蒋介石”的标语,实际上是为了完成调出滇军的战略部署,蒋介石果然中计,即令云南军阀龙云火速增援贵阳。当各路敌军向贵阳以东开进时,红军却以每天120里的速度向敌人兵力空虚的云南疾进,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转而向西北方向疾行,巧渡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优势敌军的围追堵截,粉碎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3]

对民族大义的深刻认识,对革命对象、革命形势的准确判断,使党和红军逐渐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抗日救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瓦窑堡会议之后,抗日标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例如,陕西省吴起镇存留的标语“北上抗日,收复失地”和甘肃省礼县罗坝乡的标语“不愿当亡国奴的民众自动起来成立抗日革命委员会”的标语等。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长征标语却一直存留在群众心中。群众编歌谣唱到:“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话儿暖心肠!”经过岁月的洗礼,除了石刻标语外,文中提及的其他标语大部分都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但是这些或留存至今或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标语,都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长征中宣传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成为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记忆。

长征中这些具有特殊历史与现实意义的标语,是党和红军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复杂艰苦的革命环境中坚持宣传工作的历史见证,体现了党和红军对宣传工作的重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红军在宣传工作中的灵活性和策略性的增强。标语的演变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逐渐成长、成熟的发展轨迹。在长征胜利结束80年后的今天,重温历史,汲取力量。我们发现,长征从未远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正阔步前行在新的长征路上!

*本文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XJ020

注释及参考文献:

[1]闵廷均,颜永强.红军长征在遵义时的标语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12(6): 73.

[2]李安葆.长征标语漫议[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4):89.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389.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张玲玲

第3篇:红军长征时期饮食供应状况初探

摘要:长征是我党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它途径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甘肃等多个省份,总历程25000多里,以三大主力分别在陕北和甘肃会宁会师而胜利告终,本文将按行军地域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部分分别加以浅述,而饮食供应作为后勤保障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当时的饮食供应状况的探究,可以对整个长征时期的后勤保障工作有着更清晰的认识。

一.湖南篇

1934年11月5日至8日,红军突破了国民党部队在广东仁化至湖南汝城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进入湖南境内,在这期间发生了著名的“湘江战役”,这场战役后,红军虽突破敌人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但损失惨重,中央红军数量从八万人锐减至三万人。

红军在湖南地区的饮食保障方面,大多数情况下是短缺与贫乏的,曾经担任过陕甘宁省委宣传部长的李一氓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当时的队伍管理比较严格,每一个伙食单位必须在一个名为‘供给部’的领导下活动,我记得当时途径湖南的时候,在一个小村子里,我们第一次分得了很多塘鱼,那个味道真是鲜美极了”[1]。此外,王东在他的文章中提到,“红六军团进入湘中盆地后,镇压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地主豪绅,他们的财产也被没收,除去大量的银元、金子和军被服等,还缴获了大量的备粮和没收了国民党的官办盐仓,在部队得到补充之后,红六军团将没收来的盐庄廉价出售给群众,这样不但解决了红军的供给问题,而且还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使得红军长征的继续得到了有力的保证”[2],这说明,红军在湖南境内行军时,不但缺乏必要的营养来源,而且在国民党对于苏区的封锁之下,盐—这一身体必需品也严重缺乏。

二.云贵篇

在通道会议后,红军于1934年12月13日占领了贵州黎平,次年1月7日武装占领遵义县城,并于接下来的15至17日召开遵义会议,大会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对于红军的领导地位,在“四渡赤水”之后,红军于4月8日继续南进,并于4月23日越过平彝黄泥河,分两路进入云南,在云南地区行进时,发生了著名的“金沙江战斗”,在渡过金沙江后,红军顺利进入四川境内。

在云贵地区的饮食保障方面,大多数时期供应还是相对较充足的,肖锋将军在他的《长征日记》中提到,“1934年12月30日,我们占领了遵义余庆县,我团和师部进驻城内,由师部和民运科统一打土豪,该县城有商户四十五家,其中地主经营的有二十五家,另有官僚地主八户,打土豪共分得二十五头猪、三百多只鸡、鸭,准备好好吃一顿”[3]。此外,郭淼在《长征中红军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一文中也提到,“4月,当中央红军行至昆明马龙县时,截获了大批龙云送给薛岳的物资,除满载的地图外,还有云南白药、宣威火腿和普洱名茶等地方特产,除此之外,还缴获了一大批军粮,在部队经过云南省宾川地区时,经过牛井街时,街上的小贩都会卖食品给红军,红军购买的物资中除了甘蔗、黄果,还有糖水、腌菜等”[4],说明当时宾川地区物资供应相对充足,并且种类多样,而红军也有足够的资金购买食品,但是,红军部队在贵州行军时,仍然遭遇了饮食补给方面的困难,赵镕在他的《长征日记》中写道,“1935年1月初,部队进入遵义湄潭县境内,虽然这里的物价比较便宜,部队补充了大量的白米和猪肉,但是蔬菜短缺,部队不得不自己组织生豆芽、磨豆腐、找野菜,才解决了蔬菜不足的问题”[5]。

三.四川篇

1935年5月,在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会理城召开会理会议,5月29日,红军占领泸定桥,这就是著名的“飞夺泸定桥”,攻占泸定县城后,陈云被派往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情况,接下来的6月,红军分别翻越了夹金山和梦笔山两座大雪山,进入松潘草地,在经历艰苦卓绝的行军之后,红军终于于8月底走出了松潘地区,打开了进军甘南的门户。

对于在四川地区的饮食保障方面,肖锋将军《长征日记》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当红军进入草地后,“中午到达前湖时遇到大雨,把干粮打湿了,抓来就吃,8月24号早晨起来时,肚子很饿,原本青稞炒粉被雨淋成了疙瘩,只能用水泡开,加上几片肉干充饥,随着行程的深入,粮食吃完了,野菜甚至也啃光了,大家只能把皮带和旧牛皮鞋用水泡后煮了吃,草地上的水大多有毒,有的战士喝了几口便立即肚子发胀,甚至死去”[3],同时,王东也提到,“当干粮吃完后,战士们不得不寻找野菜来充饥,像水芹菜、马齿菜、茴菜、树叶和树皮等,很多战士因误食毒草而死去”[2]。另外,在中央檔案馆编著的《红军长征档案史料汇编》中,也提到了朱德总司令对筹粮问题的指示,这份电报对一、三、五、九军团及四方面军的筹粮地区分别进行了安排,并交代“各部队应尽一切可能,派遣部队在规定地区征收麦子、包谷、杂粮、油、盐、牛羊等食物”,并且对每位战士的食量进行了分配,“每日改成两餐,一稀一干,严禁浪费粮食,违者重罚”[6],说明这一阶段的饮食后勤供应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短缺和严峻的程度。

四.甘肃篇

在红军打开进军甘南的门户之后,1935年10月19日,陕甘支队来到了陕北吴起县,这期间,红军途径哈达铺镇,而对于在甘肃境内的饮食保障方面,杨成武在他的笔下提到“我们这些战士很久没见到大米白面了,一闻到饭香,顿时胃口大开”[7],同时,全军上下每人还发了一块大洋用于改善伙食[8],此外,岳仲连还回忆道“当地群众对我们很友好,还给我们送来了豆面还有其他杂粮盐巴等,这是断粮很多天后第一次吃到五谷”,肖锋将军在《长征日记》中也提到,“毛主席的指示,使我们信心骤增,晚上我们吃了一顿红烧肉,次日打土豪,获得四头猪,七千多斤麦子,还分给农民两千斤,另一同志打了两家土豪,得来的五只鸡、四只猪,全用来改善我们的生活,邓小平部长的公务员是四川人,还专门为我们做了辣子鸡”[3]。由此可见,哈达铺作为行军过程中为数不多较为繁荣的市镇,给红军的饮食后勤供应提供了难得的补充。

五.结语

本篇通过对长征途中四个不同的地域分别加以叙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虽然在大多数行军时间段,例如在一些地理环境较恶劣的地区,如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四川境内的雪山和草地之时,红军的饮食后勤保障较为紧缺,有时甚至需要强行征粮和自发蔬菜来满足部队的供给需要,但是在红军所行之处,仍然经过了一些较为富裕的城镇,例如在贵州的遵义和甘肃的哈达铺,在这些地区物资供应比较充足,并且种类多样、营养丰富,红军们都可以充分的补充体力。因此,通过对这一时期红军饮食后勤供应状况的窥探,我们可以得知,这一时期整个的后勤保障工作呈现出整体贫乏,且时间、空间上严重分配不均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李一氓.李一氓回忆录[M].人民出版社,2001年.

[2]王东.红军长征中物资供给保障工作探析[J].历史教学,2006(10).

[3]肖锋.长征日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郭淼.长征中红军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J].党史论坛,1996(05).

[5]赵镕.长征日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6]中央档案馆.红军长征档案史料汇编[M].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年.

[7]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铁流汇陇原[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

[8]李荣珍宛志亮.论哈达铺在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历史地位[J].档案,2021(04).

作者简介

赵力潇(1995-),男,汉族,陕西省汉中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专业,研究方向:世界地区与国别史

作者:赵力潇

第4篇:历史教案 岳麓版 红军长征

第14课 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及意义。

2. 掌握遵义会议的有关知识,深刻领会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3. 理解长征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一起朗诵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课件出示《七律 长征》。

师:毛泽东同志以磅礴的气势为我们描写了中国历史上的这次壮举。作为新中国的儿女,我们都应该了解二万五千里长征,因为这是一部倾注了红军战士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的历史,没有这段历史,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二.出示幻灯片,学生自学,理清脉络:

1.原因:由于

等人的指挥错误,红军第 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开始。

2.开始:

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从江西

、福建

等地出发,突围长征。红军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

,但人员伤亡严重,只剩下三万多人。红军采取毛泽东的建议,向贵州前进,渡过

,夺取贵州北部重镇

3、遵义会议:

①时间:

月;②地点:

;

③内容:会议批评了

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

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

为政治局常委。

④ 意义:

4、红军长征的路线:

从江西

、福建

出发----强渡

------攻占

(召开会议)---------四渡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

,(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

——飞夺

——翻过

——通过

——进入

5、两次会师:

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与陕北红军会师;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

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6、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三.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1.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有哪些?

2. 怎样理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 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什么? 四.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归纳:

(参考答案:1. ①根本原因是博古等“左”倾思想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有严重错误。②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帝国主义对蒋介石的支持等也是其中的原因。2由于“左倾”错误导致了红军被迫长征和长征初期的受挫,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了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所以遵义会议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 ①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②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③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④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⑤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五.拓展延伸:

师:如果你在三军会师现场,你会对红军战士说什么? 六.歌谣小结:

33年10月临大敌,五次围剿战火起,博古等人错指挥, 被迫放弃根据地 , 红军不怕远征难, 实行战略大转移, 瑞金、长汀出发地,突破封锁过湘江, 强渡乌江到遵义, 正确领导才确立, 救党救军救革命, 生死攸关转危机, 过赤水,渡金沙, 大渡河上泸定桥, 爬雪山,过草地, 两军会师在吴起, 36年10月在会宁, 三军会师喜盈盈,长征二万五千里,世界史上是壮举。 七.自我检测:

1.某中学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竞赛,下列取材不当的是( ) A.四渡赤水河 B.飞夺泸定桥 C.翻越雪山 D.会师井冈山

2.中央红军长征路线是(

)

A.瑞金一遵义一赤水一金沙江一大渡河一会宁

B.瑞金一贵州一大渡河一金沙江一吴起镇

C.乌江一赤水一金沙江一大渡河一雪山一草地一吴起镇

D.井冈山一遵义一大渡河一腊子口一会宁

3.今年是长征胜利75周年,回顾长征之路,追寻红色记忆,当年 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从此(

) A.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的领导地位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粉碎了敌人消灭红军的企图

D.跳出敌人包围圈 4.以下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 ①遵义会议 ②过雪山草地 ③四渡赤水 ④吴起镇会师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5.宣告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结束的事件是(

) A.四渡赤水

B.巧渡金沙江

C.会师吴起镇

D.会师会宁 6.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

)

A.遵义会议

B.会宁会师

C.巧渡金沙江

D.四渡赤水

双峰县第五中学初中部

周杰西

编写

第5篇:历史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案】17《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讲述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艰苦经过和历史意义,着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而长征精神的拓展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陶冶情操,所以本课极为鲜明地体现出了历史课程人文教育核心的观点。此外,它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无论在本学习主题还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

2、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

3、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供多个学习条件,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合作讨论,积极发言增强合作和协调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在困难面前我们红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让学生逐渐形成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感受地方的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军精神,培养学生爱乡爱国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

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 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课前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毛泽东《七律·长征》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1. 掌握长征的原因、过程、意义。 2.重点了解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意义。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红军长征的精神。 学生活动: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三>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书本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战略转移

1933年秋, 蒋介石 调集50万军队,对 中央革命根据地 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 左倾 ”的错误,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 ,进行 长征 。 2.遵义会议

(1)内容: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 军事和 组织 “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 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 毛泽东 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 毛泽东 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 ,与 陕北红军 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 甘肃会宁 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结束 。 (2)长征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四>合作学习

1.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

第一,遵义会议首先着重解决了当时最为急迫的军事路线问题,使红军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长征走向胜利的关键一步。

第二,遵义会议对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为夺取长征胜利提供了根本的组织保证。

第三,遵义会议后我们党更加自觉地从实际出发选择战略转移的方向,这对于各路红军会师西北、促进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中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我们党对在党内占统治地位长达4年之久的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纠正乃至对整个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以这次会议为开端的。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党内的重大问题,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是以这次会议为标志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从这次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我们无法设想,没有遵义会议,红军长征会是什么结果;没有遵义会议,中国革命会是什么情况。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时指出的:“遵义会议

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可以说,我们党和党领导的事业,至今还在享用着遵义会议及这次会议延续和拓展的伟大成果。 2. 关于长征胜利的意义,你觉得有哪些?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探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经过: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解放遵义(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吴起会师→会宁会师 意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学生活动:思考、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的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利用红军长征的图片、诗词、歌曲导入,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很快引进课堂。

2、通过多媒体教学,图片、音频、视频相结合,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顺应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学生兴趣高,学的积极主动,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3、小组合作学习比较明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小组合作讨论非常激烈,平时不大回答问题的同学也能受到本组其他同学的感染,提出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活跃,较好地体现了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课标精神。

4、不足之处:高估了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交流“遵义会议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活动中学生的理解达不到我所想要的高度。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我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培养他们自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根据他们的能力层次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争取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6篇:八年级历史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2.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探究红军长征及取得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点

遵义会议,长征精神。

难点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教师:

材料一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二 反映长征的图片。

教师:作为新中国的儿女,我们都应该了解二万五千里长征,因为这是一部倾注了红军战士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的历史,没有这段历史,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

一、兵临城下突围败——长征原因

教师:从1930年12月到1933年1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地处江西南部、福建西部,根据地面积约五万平方千米,是当时最大的一块革命根据地。

教师:

材料一

时间

国民党兵力

红军兵力

比例

第一次

0万多

4万多

约2.5∶1

第二次

20万

3万多

约7∶1

第三次

30万

3万多

约10∶1

第四次

30多万

7万多

约4∶1

材料二 前四次反“围剿”是根据毛泽东指定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灵活出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教师: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数据,并结合材料二,你认为中央红军能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前四次反“围剿”是根据毛泽东的避敌主力、击其虚弱、大步进退、寻机歼敌的作战的方法,采用游击战和运动战,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取得了胜利。

教师:

材料 “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敌人侵占寸土”。——博古、李德

教师:“御敌于国门之外”是要求红军在根据地之外战胜敌人。

教师:博古、李德等人不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导致红军损失惨重。经过广昌一战,红军又伤亡五千六百多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北大门被打开了。之后,敌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内部进攻,直指中华苏维埃政府首都瑞金。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硬拼硬打、不计成本的作战方法,结果一败涂地。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长征。

二、力挽狂澜万里行——长征过程

教师:

教师:

教师:请大家结合地图,讲述长征前期的军事行动。

学生: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后,博古、李德等人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一路上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虽然经过英勇奋战,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伤亡过半,只剩下三万多人了。而此时的蒋介石已判明红军的意图是到湘西会师,因此在通往湘西的路上设置重兵。在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了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主张,得到多数人的支持。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把敌人远远地抛在了湘西。

教师: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会议就在这里召开了。

学生:

教师:会议解决了党中央领导人的什么错误?毛泽东的地位有何变化?

学生: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教师:你怎样理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学生:

会前:由于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军事上的失利。

会后: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中国革命开始走上胜利的道路。

教师:这次会议是在没有共产国际代表指导的情况下,由中共自己召开的。对此,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是什么?

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解决自身的问题,我们应该相信党、热爱党。

教师:

教师:1935年遵义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处理党内分歧,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革命从此一步步走向胜利,最终建立新中国。遵义会议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教师: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红军又有哪些重要的军事行动,克服了哪些困难?

教师:根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哪位同学来讲述遵义会议后红军的军事行动?

学生: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教师:

学生: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教师:

材料一 红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伯

材料二 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毛泽东

教师: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学生: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教师:红军长征途中,除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学生: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疾病,还缺少粮食给养等。

教师:艰苦卓绝的长征路,数不清的险山恶水,你感受到什么精神?

学生:以苦为乐、不畏艰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师:红军战士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凭着坚强的毅力,英勇善战,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最终实现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教师:长征是一种精神,是一部史诗,它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命运,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今天我们学习长征,就是要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功勋,发扬长征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重温了长征的历史,我们知道了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我们感悟了长征精神,它那传奇式的献身精神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朝着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过程损失惨重遵义会议:生死攸关过雪山草地胜利:三大主力会宁会师

第7篇:红军长征十大历史事件的故事

长征,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长征,人类精神坚定无畏的象征。十个历史事件,十段永恒传奇。

历史事件之一:湘江之战

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

蒋介石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总数25个师超过30万人的国民党军队,在桂北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下绝杀之阵,等待着一个多月中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

1934年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湘江界首防线,拉开了湘江血战的序幕。

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5昼夜,终于渡过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然而,掩护主力的红5军团34师、红3军团18团被敌人阻断,官兵大部分阵亡……是役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

历史事件之二:遵义会议

湘江血战后,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的努力下,中央红军最终放弃了到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原黔军师长柏辉章公馆的二层小楼里,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4项决定。会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地位。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历史事件之三:四渡赤水

3万∶40万。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赤水流域的兵力对比,达到了长征以来之最。

重重困难中,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上演了我军军史上的精彩一幕:一渡赤水,作势北渡长江却回师黔北;二渡赤水,红军回师向东,利用敌人判断红军将要北渡长江的错觉,5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待介石向川南调集重兵之时,红军已从敌军间隙穿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兵锋直指贵阳,趁坐镇贵阳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之际,红军又入云南……

在100多天的四渡赤水作战中,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1960年,当来访的二战名将蒙哥马利赞誉毛泽东指挥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毛泽东说,四渡赤水才是他自己的得意之笔。

历史事件之四:巧渡金沙江

1935年4月6日,中央红军直逼贵阳,坐镇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而正当云南孙渡纵队急忙入黔救驾时,红军却反向穿插,乘虚进军云南。

昆明告急,蒋介石从金沙江防线回撤3个团。滇西北金沙江沿线成了几乎不设防的地带。4月29日,红军虚晃一枪绕过昆明,兵分三路,直扑金沙江。

5月3日,红军夺取皎平渡,靠着找到的7条小木船和当地36名各族船工顺利渡江,跳出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包围圈。

历史事件之五: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5日至29日,中央红军两次上演长征路上最为精彩的经典之战: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

5月24日夜,红军先头部队1团突然出现在大渡河安顺场渡口,并夺取1条木船。翌日9时,营长孙继先率领17勇士奇迹般强渡成功。

然而,水急船少,红军无法迅速渡过。

安顺场北320里外的泸定桥成了唯一通道。

红2师4团于5月29日6时赶到泸定桥。

此刻,泸定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16时整,由连长廖大珠等22人组成的突击队,踩着摇晃的索链向对岸冲去,一个队员倒下了,后面的仍奋勇向前……至19时,红4团击溃川军,一举占领泸定城。

历史事件之六:突破腊子口

腊子口,是中央红军长征路上跨越的最后天险,周围群山耸立,峡道宽仅8米。腊子河从峡口奔涌而出,只有一座1米多宽的木桥可通行。山后,敌人3个团纵深部署,企图堵死红军北上之路。

1935年9月16日下午,红军先锋红4团向天险发起冲锋。由于峡口太窄,兵力无法展开,从下午攻到半夜,连续十几次冲锋都告失败。

关键时刻,一个外号叫“云贵川”的苗族战士毛遂自荐,第一个攀上绝壁,把突击队员悄悄带到敌人背后……

拂晓,红色的战旗插上腊子口,北上通道打开了。

历史事件之七:直罗镇大捷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蒋介石企图以3倍于红军的兵力,将中央红军、陕北红军以及先期到达的红25军一起消灭。

如何站稳脚跟?党中央和毛泽东经过认真分析,决定在陕北富县县城西北方向45公里的直罗镇布下口袋阵。

1935年11月20日,国民党东北军先头部队第109师在飞机掩护下,进入直罗镇。同时,第106师、111师也进入了直罗镇西北地区。

21日拂晓,战斗打响。红1军团自北、西北、东北方向,红15军团自南、西南、东南方向,同时发起攻击。至24日上午,红军歼敌一个师又一个团,击毙第109师师长牛元峰,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西北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历史事件之八:血战独树镇

1934年11月26日,孤军远征10天后,不足3000人的红25军在河南方城独树镇突然遭到国民党步兵和骑兵4000多人的猛烈攻击。

当时风雨交加,能见度极低,衣服单薄、手脚冻僵的红军战士立时陷入被动。大多数战士的枪都没能打响―――寒冷的天气,早已把枪栓冻结。

危急时刻,军政治委员吴焕先手持大刀带头冲入敌阵……直至副军长徐海东带领后梯队跑步赶到,才击退强敌突出重围。

历史事件之九:激战嘉陵江

1935年初,为了向四川、甘肃边界发展,配合中央红军在云、贵、川的作战,红四方面军发起了强渡嘉陵江战役。

3月28日晚,担任渡江主攻部队的30军在四川苍溪县塔山湾主渡口强渡,撕开了四川军阀的西岸防守。与此同时,31军、9军也分别在鸳溪口和阆中以北渡口直插嘉陵江西岸。

历时24天的渡江作战,红四方面军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达北川,南起梓潼,北抵川甘边界纵横各二三百里的广大地区,歼敌1万余人。

历史事件之十:转战乌蒙山

1935年11月19日,红2、6军团近1.7万人从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6年2月下旬,红2、6军团向安顺地区转移,因敌人已在前方布下重兵,遂改向乌蒙山北麓前进。

3月2日至29日,红2、6军团在威宁、镇雄、昭通、彝良一带的乌蒙山区进行了千里大迂回,与10倍于己的敌人展开回旋战,并在以则河、得章坝等战斗中,给围追堵截之敌以沉重打击。

之后,红2、6军团迅速移师云南,于4月下旬顺利渡过金沙江北上。

第8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红军长征

总第十三课时 第14课 《红军长征》

〖自主梳理〗:

一、长征的开始

1.反“围剿”失利: ____年秋,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___次“围剿”。 _____等人命令红军全线出击,红军屡战不胜,根据地日益缩小,敌军逼近瑞金。

2.突围长征:_____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从_____、_____等地出发,突围长征。

二、遵义会议

1.时间、地点:___年1月,中共中央在__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2.会议内容:

⑴会议批评了______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______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⑵改组了_________,增选______为政治局常委。

3.会后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决定由______代替博古负总责。接着成立由____、____、____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负责全军的_____。

4.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确定了以______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_______和_______上________的转折点。

三、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艰难过程: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______,巧渡______,跳出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强渡____、飞夺____,翻过_____,走过__________。

2.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______,与________根据地的红军会师。

3.长征胜利:________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___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4.长征胜利的意义: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_____________,使中国革命_____________,为开创中国革命的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点拨解惑〗:

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有哪些?(P69)

①根本原因是博古等“左”倾思想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有严重错误。 ②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帝国主义对蒋介石的支持等也是其中的原因。

2、你认为红军长征体现了什么精神?(P72) ①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 ②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 ③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④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⑤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1936年10月,红军哪三大主力在什么地方胜利会师?请谈三大主力会师的重大意义?(P73)

①红

一、

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②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4.想一想,依据中央红军长征路线,说出红军渡过哪几条江、河,在这些江河上发生过什么事? 湘

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恶战,损失惨重; 乌

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赤水河

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金沙江

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 大渡河

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

5、红军长征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请同学讲讲在长征过程中红军战士的感人事迹。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学学革命老前辈”,敌人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还缺少粮食给养等等。

有关长征的评价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力量;它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和政策;它到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周恩来

万里遍撒革命种,到时定收千斤粮。

——毛泽东 第14课内容歌谣巧记

33年10月临大敌,五次围剿战火起,博古等人错指挥, 被迫放弃根据地 , 红军不怕远征难, 实行战略大转移, 瑞金、长汀出发地,突破封锁过湘江, 强渡乌江到遵义, 正确领导才确立, 救党救军救革命,

生死攸关转危机, 过赤水,渡金沙, 大渡河上泸定桥, 爬雪山,过草地,

两军会师在吴起, 36年10月在会宁, 三军会师喜盈盈,长征二万五千里,世界史上是壮举。

〖达标训练〗

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敌强我弱

B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的错误指挥 C帝国主义的支持

D蒋介石的全线出击

2、下列有关遵义会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 C、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红军长征中依次渡过的河流是(

)①大渡河②金沙江③赤水河④湘江⑤乌江

A ⑤④③②①

B ④⑤③②①

C ①②⑤④③

D ④③⑤②①

4.红军长征中,战胜了许多恶劣的自然条件,以下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

D翻越雪山 5.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应该是(

)

A瑞金—遵义—吴起镇—安顺场

B瑞金—安顺场—遵义—吴起镇 C瑞金—遵义—安顺场—吴起镇

D瑞金—吴起镇—安顺场—遵义

6.回顾长征路,追寻红色记忆。当年中央红军巧妙地渡过金沙江,从此 A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粉碎了敌人消灭红军的企图

D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请回答:(1)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

(3)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红军长征之“难”,主要是指什么? (5)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那么你心中的“长征精神”又是什么?

第9篇: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说课稿 红军长征说

川教版初二历史《红军长征》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红军长征》一课,下面我就本课的教学设想,从说教材、说教学过程、说教学理念、说方法四个方面向大家作一个介绍。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中国历史》川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最后一课。它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无论在本章还是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2、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了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红军战略转移的情况,主要包含了长征的开始、遵义会议、长征的胜利三个主要子目的内容,三个子目之间存在着递进关系。根据上述内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识记和理解

记住: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 掌握: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认识: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

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2)能力和方法

通过分析遵义会议前后红军所面临的不同革命形势,把握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让学生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的艰难历程,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

体会长征艰苦的历程中感受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魄力,感受伟大人格的力量。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遵义会议和长征路线 2. 教学难点: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的影响。

三、说教学过程及其设计理念:

(一 ) 导入 :我用多媒体播放电影《长征》主题曲《十里送红军》,迅速调动学生的情绪,不仅引出本课的课题,并且切入了第一个学习内容:长征如此艰辛,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二) 长征原因

A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书本p122第一段,进行归纳: 由于王明夺取党中央领导权和“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不得不长征。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设置悬念,以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运用读书指导法,是为遵循发展个性,回归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强化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成功。同时,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使学生对知识的发展过程,做到心中有数,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同时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知识,对长征有初步的认识。

B接着让学生重走长征路:学生与书中对比绘出长征路线图,说出长征的出发点、时间和路线,探讨长征中哪些地方发生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学生很快便归纳出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并且我通过视频、图片分别展示这三个惊心动魄的重大历史事件。

设计意图:这段视频及图片,直观地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他们所表现出的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给学生以强大的震撼力,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C再让学生通过吃野菜和煮过的皮带,体会其苦;让学生讲长征中的故事,像>>>>等故事.这样学生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然后分组讨论长征精神的内涵,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遵义会议的意义

提问:长征过程中是什么事件在极其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遵义会议。出示遵义会议图片,如果红军不去遵义,会有什么后果? 设计意图:通过反向提问,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把难点,化整为零,同时以问助讲、以问促讲,通过阶梯步步登高,使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四) 长征的胜利及其意义

A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师生齐诵毛泽东七律《长征》,感受长征胜利的喜悦之情和体会伟人阔大的胸襟。 B毛主席说: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学生探讨交流:宣言是什么?宣传了什么,播种了什么? 设计意图: 开拓思维,进行理论升华(引导学生归纳长征的历史意义)和情感升华(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是不可战胜的)。 (五) 拓展延伸,结合实际

1. 联系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让学生说说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红军的“长征精神”?

设计意图: 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苦不苦,学学长征两万五;累不累,学学革命老前辈”。

三、说方法

初二学生处于感性认识为主,向理性认识过渡的阶段,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他们也初步形成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因此, 我对于重难点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上一篇:赴美带薪实习报告下一篇:八年级历史上册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