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平台设计方案

2022-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电子商务平台设计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电子商务平台设计方案

安徽省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方案设计

摘要:根据安徽省电子政务外网长期规划要求以及目前的使用情况,提出了适合安徽省电子政务云平台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电子政务云的功能需求和总体架构。

关键词: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大数据

文献标识码:A

1 安徽省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需求分析

1.1 功能需求

(1) IT资源池化需求

数据中心计算、网络、存储等资源均进行虚拟化,形成计算资源池、网络资源池、存储资源池,达到可被云平台统一调度、自动化部署的效果。

(2)安全可靠的云服务需求

参照中央网信办、国家信息中心等部门对政务云安全架构以及公安部等级保护三级的要求,对政务云的安全进行顶层架构设计,部署硬件安全、云安全软件和安全管理平台等设备,满足云平台自身架构、租户内部以及不同租户间的安全防护需要。同时,政务云平台可提供虚拟防火墙、虚拟堡垒机、虚拟负载均衡等安全云服务。

(3)虚拟数据中心需求

政务云平台可为各省直部门提供虚拟数据中心(vDC)服务,不同vDC达到逻辑隔离和安全可控,vDC的管控和运维可由各vDC管理员负责。vDC支持对云资源的自动化部署、可视化监控等操作。

(4)高效的运维管理需求

建设云运维中心,实现可视化、自动化运维,提升运维效率,对云环境下的运维框架、流程完善、职责划分进行系统性优化;根据各单位管理需要,个性化制定政务云运维、管理组织架构,并制定在线云资源开通流程及现有业务迁移规划。

(5)大数据服务功能需求

云平台提供大数据平台服务。云平台部署大数据平台,各租户可通过申请获取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可提供数据抽取、数据整合、数据分析等工作,租户可部署相关软件抽取大数据平台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及展示,完成大数据软件搭建,减少各单位重复建设。

1.2 性能需求

(1)计算性能需求

通过对计算性能评估,需采用E7系类高性能处理器组建计算资源池,提供相同计算能力的情况下,减少对机房空间的占用。计算设备需要满足电信级可靠性,保障计算节点稳定运行。随着各局委办业务不断迁移上线,虚拟机数量不断增加,所有虚拟机均通过云平台统一纳管,根据初步估算,要求云平台管理虚拟机数量大于4000个。

(2)存储性能需求

随着业务访问量不断提升,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量不断增加,系统对存储的存储容量、读取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存储资源池达到600000 IOPS,单台存储容量可扩展到PB级。

(3)网络性能需求

为保证业务正常访问,数据中心采用千兆接入,万兆到核心。核心设备转发性能满足不低于50T全限速转发,SDN控制器不低于20000个的控制通道数,满足因业务增多对网络设备和控制器的需求。

(4)安全設备性能需求

随着越来越多的省直部门将相关业务迁移到云平台,政务云平台的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流量越来越大,安全性要求也会随之提高。出口安全及云平台内部安全设备性能整体吞吐量不低于320G。

(5)可靠性需求

政务云平台运行着各类实时业务系统和非实时业务系统,业务系统必须保证无中断运行,对支撑设备和平台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虚拟机迁移中断时间不高于2min,不影响业务使用。

1.3 标准规范体系需求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以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为准则,梳理国家、省现有电子政务现有标准规范,在安徽省已有标准体系上进行完善。主要针对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及省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为各业务系统的构建提供统一的技术基础,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统一的制度基础,包括编码规范、接口规范、考核规范、实施规范等。

1.4 安全保障体系需求

根据平台需要,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的要求设置等级保护级别,针对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威胁和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形成技术先进、功能全面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障信息系统业务服务的连续性、可靠性以及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可用性。

2 省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建设方案

2.1 架构设计

2.1.1 云平台逻辑架构

政务云平台总体架构可分为五个部分:

1)基础设施层。包括数据中心建设相关的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基础设施设备以及各自配套的虚拟化管理平台,形成计算、存储、网络、安全资源池。

2)平台支撑层。包括政务云业务系统建设所需的数据库、中间件等相关应用以及业务系统的开发、运行、集成环境。同时,在技术架构上支持容器环境等新技术架构。

3)云服务层。通过建设政务云服务平台,实现政务云资源服务目录的自助化交付,包括主机服务、存储服务、网络服务、安全服务、数据库服务、中间件服务等。

政务云服务平台提供流程管理、组织管理、分级管理、租户管理等丰富的管理功能,满足政务云建设、使用过程中的易用性、安全性需求。

4)云安全保障体系。从云平台和云租户两个方面进行安全架构设计,部署硬件安全、云安全软件和安全管理平台等设备,满足云平台自身架构、租户内部以及不同租户间的安全防护需要,符合国家对政务云的相关规定。

5)云运维管理体系。从数据中心运维角度出发,建立运维组织架构、运维管理平台、运维操作规范、云化业务迁移规范,确保业务稳定运行。

2.1.2 云平台组网架构

云平台依托省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按照电子政务外网区域划分,政务云平台分为公用网络服务区和互联网服务区,公用网络服务区和互联网服务区之间逻辑隔离,各区内依据承载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级别的不同分出二级等保区和三级等保区,业务区通过网络隔离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公用网络服务区和互联网服务区通过统一的云管理平台进行管理。

2.2 云平台基础设施层建设

(1)计算资源池建设

本次建设计算资源池分为物理计算资源池和虚拟计算资源池,可由云平台统一调度分配各计算资源。

物理计算资源池用于承载对计算性能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如数据库等;虚拟计算资源池用于承载重载、轻载性应用,如各应用系统web等;通过对服务器安装虚拟化软件完成虚拟计算资源池的搭建。对于虚拟化软件需选用具有与大量实践、可靠性达到电信级的国产虚拟化软件,满足政府部门对平台安全可控、连续性等要求。虚拟化软件还需对业务访问流量进行感知,无须人工干预可动态调整虚拟机数量完成对业务的承载。通过虚拟化带动态资源扩展,电信级可靠性、根据业务需求,物理服务器选择使用高性能4路服务器,虚拟化计算资源池增加25台物理服务器,虚拟化资源池扩建到300颗CPU,物理计算资源池扩建到70台高性能服务器。

(2)存储资源池建设

本次建设存储资源池分为分布式存储和集中式存储两部分。通过划分卷的方式提供给虚拟化平台和物理计算资源池使用。

分布式存储规划建设增加2IOT,采用三副本机制,可用容量达70T,通过选用5台2路机架式服务器和分布式存储软件完成搭建,所有数据使用三副本的机制对数据进行安全保护,建设分布式存储,主要用于存储一些备份文件、虚拟机镜像等业务的数据,同时也用于承载部分轻载虚拟机运行数据。

集中式存储现网已有可用容量90T,通过2台高性能独立式存储实现双活,保证在某一台存储出现问题时可快速接管。此次建设集中式存储容量增加100T。建设集中式存储,主要用于存储一些对数据读写速度较高、数据安全性较高的应用,如数据库等。

(3)网络资源池建设

此次整网选用业界先进的VXLAN组网架构,所有设备支持VXLAN网络,在管理区部署SDN控制器。根据业务场景不同,灵活选用虚拟交换机或物理数据中心接入交换机接人VX-LAN网络,网络配置有SDN自动下发,解决多租户隔离及IP地址重叠等问题。

存储网分为FC网络和IP网络。FC网络在存储与服务器中间通过专用的FC交换机进行互联,提高数据传输速率。IP网络是为分布式存储进行互联及对外提供存储组建,通过万兆网络上行到核心交换机对外提供存储服务。

根据业界使用情况,本次选用扁平式二层网络建设。整网选用接入千兆网络,骨干万兆网,核心设备选用高密行数据中心交换机,数据库接入选用万兆交换机,业务服务器选用高性能干兆接入万兆上行交换机。

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实现两张网络业务网逻辑隔离,安全数据交换。

2.3 平台支撑层建设

平台支撑层在基础设施基础上,构建政务业务所需的数据库、中间件等开发环境、运行环境和集成环境。

支持的数据库类型包括政务业务常用的Oracle、SQLServ-er、MySQL等。中间件包括缓存中间件、消息队列中间件等。

平台支撑层架构上可支持容器等新技术趋势,为未来政务业务的微服务架构升级提供技术保障。

2.4 云服务层建设

2.4.1 政务云服务目录建设

政务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是为了构建统一的云资源调度、分配平台,更好地满足政务业务系统的部署、优化、升级。因此,服务目录需尽可能包含政务业务系统部署、管理、运维过程中所需的基础设施、数据库、中间件等一系列软硬件环境。政务云服务目录设计应至少包含如下重点云服务种类:

1)云主机服务

云主机服务是政务云平台在基础设施应用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云主机服务能满足各用户维护自己的计算资源,当用户的计算资源需求发生改变时,可以按照省政务专有云提供的资源随时进行计算资源的提升。

2)裸金属服务器服务

政务云服务平台可直接向用户提供裸金属服务器的申请、下发,以满足特殊接口需求、高性能需求等业务系统的部署、管理。

3)云存储服务

云存储提供块存储服务。客户可以通过客户端/浏览器访问。云存储将网络中各类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

4)云防火墙服务

对于省政务云,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外提供云资源的出租服务,在考虑政务云整体安全防护的同时,也要关注针对不同租户个性化的安全防护需求,租户的个性化安全部署可以作为云安全服务提供给用户,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也要达到可运维、可管理的目的。

5)云负载均衡服务

云负载均衡可以实现对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带宽的有效扩展,充分利用多台服务器的业务处理能力,通过合理的调度算法和健康检查双方,可以有效感知服务器的负载并将业务流量调度到最恰当的服务器上,从而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6)云防病毒服务

云查杀引擎,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不仅扫描速度比传统杀毒引擎快10倍以上,而且不再需要频繁升级病毒/木马库。只要终端能够连接云(私有,公有),就能实时与云安全数据中心无缝对接,利用服务器端的最新木马库对虚拟机进行扫描和查杀。而且占用系统资源极小,实现了用户“零负担”。

7)云备份服务

在云计算环境中,提供2类云备份服务,第一类服务是对用户本地数据备份到云端的数据备份服务;第二类服务是对用户运行在云平台上业务应用及数据的备份服务。

8)云數据库服务

基于按需即供的设计思路,向云应用提供关系型数据库服务,包括MySQL、MS SQL Server、ORACLE等。功能上支持数据库的创建和访问,数据库的管理、备份和恢复,支持用户使用客户端软件进行数据库管理。

9)大数据平台服务

支持自动化交付Hadoop、Map Reduce等大数据基础环境,便于快速满足用于政务数据分析的基础资源需求。

10)云容器服务

提供容器服务,可快速将业务系统的运行环境进行打包,便于轻量级业务的快速部署、扩展。并为政务业务系统向微服务架构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11)中间件服务

提供RabbitMQ、Redis等常用的中间件云服务,满足政务业务系统构建时对缓存、队列中间件的需求。

2.4.2 虚拟数据中心(vDC)建设

虚拟数据中心(VDC)是对组织/租户/项目所使用的虚拟资源的封装和边界定义,特指分配给组织的虚拟资源的集合对象,一般包括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组织VDC在形式和内容上类似于一个物理数据中心,是物理数据中心在虚拟化层的形式表现。云平台为租户提供云主机、云存储、云网络.云安全等虚拟基础设施资源,基于这些虚拟资源,租户可以在云平台中构建自己的vDC,租户具有VDC内云资源的完全控制权,从而保证租户业务、数据的安全。同时各租户的vDC彼此安全隔离,如图2所示。

2.5 政务云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

由于安徽省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组网结构分为公用网络和互联网两大模块,因此根据组网情况分别在两大模块的大數据区部署5个大数据节点,共10个节点。每个节点均包含计算、存储能力。同时,结合云计算平台,发挥性能最大利用率,真正实现“云数融合”,将大数据集群部署在云平台之上,利用通用的开发接口,通过统一门户实现资源的便捷运维管理,同时向上提供大数据平台服务,详细结构如图3所示。

大数据服务平台能够提供对应政府异构性比较复杂的多样场景处理工具。如面向结构化海量实时运算的MPP大规模分布式架构,面向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离线并行处理的Hadoop、Spark,面向流处理的Storm、Kafka等。通常政府大数据各类分析主题和应用场景纷繁复杂,为此需要政府大数据平台能够以融合的架构理念,实现对政府应用场景的全覆盖,并能够将最适合的底层技术实现适配上层服务,做到各尽所能、协同高效。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架构,可以实现对汇聚到中心库中的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资源目录动态管理;对各信息资源涉及的元数据进行元数据血统分析、影响分析,逐步实现元数据的标准化;对信息资源的质量进行管理,包含质量规则制定、执行、生成报告,促进数据质量不断提升。

大数据服务平台还能实现数据综合利用和管理,通过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对各类数据安全可靠的API调用;通过开放平台实现数据加密、脱敏、分级授权,给社会提供数据、接口、应用等多种形式的数据开放。通过运营监控平台实现数据API调用的综合监控。

参考文献:

[1]李思瓯.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5.

[2]吴兴和.湛江市电子政务云平台构建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3]杨龙刚,贾贝贝.基于IaaS的政务云平台架构设计与实现[J]数据通信,2018(5):1-3.

[4]刘彬芳,刘越男,钟端洋.欧美电子政务云服务安全管理框架及其启示[J].现代情报,2018,38(10):32-37.

[5]王会金,刘国城.大数据时代政务云安全风险估计及其审计运行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8,33(5):1-11.

作者:姜精如

第2篇: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政府适应执政为民、信息公开等信息化建设需求,提出了一套“政务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的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为构建集团型企业、行业、政府等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参考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平台集群

1.引言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建设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政、事、企业单位办事效能的重要标志。当前,许多政府机构信息化水平还处于基础建设阶段,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信息化建设还在只处于基本办公OA等应用系统的建设。

本文就电子政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发展趋势,提出采取“主站+子站”的集群模式,进行集中化安排、分布式管理, 实现多站点之间的信息共享,发挥信息集成优势,同时整合政府部门各种信息资源,建设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2.政府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2.1 现状

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大多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提出要建设电子政府信息化服务平台,整合政府职能和资源,推动政府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但是,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基本上各个地区自建一套,很难实现上下联动,从而和理想中的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具体现状可以概括如下:

(1)政府信息资源存在大量孤岛

由于各个政府各自为阵构建自己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信息资源分类编码不统一,从而导致政府上下级无法联动,无法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

(2)重复投资

许多政府机构重基础设施建设,而没有很好地以区或市为单位统一规划,从而大大地出现了重复投资现象。

(3)信息化建设手段还有待提高

随着移动互联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也需要快速适应移动互联的需求,当前大部分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还没有退出移动互联功能。

(4)电子政府信息化规划与开发利用还亟待完善

一方面各地政府没有很好地从区域发展考虑信息化的规划,从而导致政府上下级信息不流畅;另一方面信息的采集、发布、交换等相关机制还亟待建立,以提高信息化利用水平。

2.2 趋势

为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在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根据制定了《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为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做了一定的顶层设计,同时也明确了我国政府电子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概括起来,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呈现如下趋势:

(1)加强区域性信息化建设规划总体设计;

(2)尽快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资源统一分类编码;

(3)加强政府信息化运维体系的建设;

(4)加强便民性服务与互动渠道建设;

(5)进一步整合政府职能,尽可能在平台实现各种政府业务申报流程;

(6)加强政府信息化安全体系建设。

3.平台建设思路与方案

3.1 构建思路

根据目前大部分政府信息化建设现状,着重考虑到平台将来的纵深发展,平台需要部署在开放的操作系统上,并考虑采用集群实现负载均衡,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因此,整个平台考虑部署在Linux环境下,采取大型的Oracle数据库,统一信息资源分类编码,以“政务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三大功能定位为主,重构政府公共服务展现流程,打通政府上下级联动,构建便捷的民情反馈渠道以及民互动方式,真正实现执政为民、高效办公的政府信息化服务平台。

3.2 平台建设方案

(1)硬件平台方案

硬件网络层是整个项目运行的基石,合理的构建和部署硬件系统,充分发挥整个项目各个环节的性能是实现整个项目高性价比的基础。采用多台服务器集群方式进行负载均衡,以提高平台效应速度,具体部署如图1所示:

图1 硬件部署方案示意图

①采用oracle主备的方案。数据存放在本地服务器里;

②主站及子站的CMS后台管理分别独立于一台服务器,主站与子站的平台管理人员及平台编辑人员在不同的后台维护操作,确保主站与子站的管理操作互不影响,从而提高主站与子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③搜索以及采集应用系统部署在独立的服务器里,由于搜索及采集同时工作时并发进程对系统要求比较高,所以为了不影响其他的应用系统,该应用独立部署在一台服务器里;

④内容静态页主站和子站群分别发布到一台服务器,并主站点用网页防篡改软件对文件作加固处理;

⑤前端采用主站和子站群分开负载到两台WEB服务器,实现访问分流;

⑥网络问政管理系统部署到独立一台系统,并用网页防篡改软件对文件作加固处理;

⑦单独使用一台服务器来备份所有相关的应用系统,当有一臺服务器处于故障时,可以用此台服务器启用。

(2)平台系统支撑软件方案

平台软件层包括支撑系统运行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等系统软件:

①操作系统采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作为其操作系统,目的是提高可管理性和安全性;

②数据库系统选用Oracle10g For Linux,以满足用户对内网门户站群数据的存储与管理需求;

③应用服务器选用Websphere,Websphere 是一种多功能、基于标准的应用服务器,其综合性功能支持集成化基础结构,既能连接各种遗留系统,也能连接最新的 Web 服务;

④平台防篡改软件系统选用具备监控端、发布服务器和管理控制端等功能的软件。要能够按照以下部署方式的平台防篡改软件:

图2 平台防篡改部署方案示意图

(3)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设计方案

为满足对电子政务的建设与管理要求,方案需要集站点设计、开发、管理及内容发布于一体的构建与管理平台。下面对整个解决方案中应用层各作简要的设计说明:

①Web层设计要以实用、简单大气、展现内容丰富等为原则进行设计;

②网络问政系统应包括在线问政、在线访谈、在线调查、民意征集、平台投票功能,支持与市级网络问政系统的无缝对接,可以满足网民对政务工作的了解和参与;

③在线视频点播系统为网民观看电视新闻或访谈视频;

④移动终端系统为用户随时随地可以快速访问平台;

⑤平台还需实现权限管理、数据管理、统计管理、发布管理、操作日志管理、访问日志管理、资源库管理、平台推广管理等功能;

⑥平台需要实现上下级联动,为此也要建立政府信息资源统一信息分类编码,以确保政府上下级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

4.结束语

本文从当前政府机构信息化建设需求实际出发,提出了一套“政务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三大功能融为一体的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谢贤鹏,陈淑英.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规划及研究[J].山东通信技术,2006.1.

[2]费贤波.城市综合体项目的信息化服务平台[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4.7.

[3]吴国华.农村土地托管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8.

[4]吕良臣.浅谈我县三农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及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

资助课题:江西省高等学校教改课题(课题编号:JXJG-14-48-3);国土资源职业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课题编号:GTZY-2013-25)。

作者简介:古发辉(1978—),男,江西瑞金人,在读博士研究生,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信息化、智能计算和高职教育。

作者:古发辉

第3篇:实训资源共享平台方案设计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拥有大量实训资源,在校内教学过程中,这些实训资源使用率不高,甚至会出现闲置现象,将闲置资源提供给非本专业或系以外的专业、系、院校、专业人员使用,使实训资源产生更大、更广泛的效益。实现实训资源的共享,需要做出多种方面的准备,除了要建立与之配套的长效管理措施之外,更需要建立适合于学校教学和社会服务的信息化系统平台。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本文中将不作重点阐述,本文主要论述后者,即实训资源共享平台方案的设计。

【关键词】实训资源;资源共享;资源搜索;Web内容挖掘

高等职业院校依托于职业岗位需求进行课程开发,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学特点是工学结合,实习实践活动较多,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兴建各类针对性较强、设备先进的实训设施和场地,提高了实际教学效果,使学生毕业后更快地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但这类高投入建设往往以特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在教学应用中有局限性。社会大环境是复杂的,这些高投入在短时期内或许有明显优势,生源、岗位、企业和技术等综合因素都在变化,这些实训设备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存在闲置现象,从长远角度分析和比较,这些高投入的产出比不高。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质,具有地域性,与企业行业需求结合紧密,要培养出合格的、企业行业需要的人才,又必须购买实训设施,建设实训场地。

为避免实训资源闲置和浪费的根本方法是“共享”,允许更多人使用这些实训资源。实训资源是指所有适用于实验、实训、实践教学的物理设施和数字资源,物理设施包括各种教学基地、实训室、实验室及其中的设备,数字资源是关于实验实训实践的教学项目、虚拟软件、模拟软件、操作录像的教学材料。实训资源共享需要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办法作为支撑,通过申请、审批等流程实现实训资源在全院、兄弟院校间共享,甚至可以满足企业或个人对实训资源的需求。这一点在一些省市已经在尝试,学校实训教学场所和设备向其他学校或企业开放,共同使用,但很少使用信息化手段管理。本文讨论的实训资源共享平台为学校对实训资源管理提供一种信息化手段。

一、实训资源共享平台作用

实训资源共享平台是学校资源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重要基础,目的是向外宣传学校办学特色和拥有的实训资源,吸引更多人员来使用闲置的实训资源,提高实训资源利用率,减少重复建设,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享实训资源包含以下几种情况:

1.数字化实训资源共享。平台集中管理各种实训教学资源,按用户权限进行分级浏览使用。

2.课程资源共享。服务于已注册的教师、学生用户,利用此资源开展教学与学习活动。

3.真实实训场所和设备共享。真实的环境与设备服务于教学只完成了一半作用,通过共享机制,应用于企业生产、社会实践才能够完全发挥他们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共享管理机制的保障下,通过信息系统平台为实训资源的推广、管理、共享和使用提供以下五个方面功能:

1.推廣展示:通过平台了解学校、实训设施和设备、实训项目等。

2.资源检索:用户根据需要检索、浏览实训资源,辅助教学和学习活动。

3.资源管理:以实训场所为单位,建设、维护实训资源,对实训资源的使用情况记录、统计和分析。

4.共享管理:根据需求检索实训资源,按照要求提交申请,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可使用申请到的资源。

5.实训课程:以课程为单位,建设、维护实训资源,注册用户可以在线系统的学习操作技能知识,并可在线完成课程测试与考核。

二、平台功能设计

1.平台功能结构

如图1所示,本平台实现四大功能:展示功能、资源管理功能、课程管理功能、共享功能。四大功能联系紧密、相互依托。整个平台通过展示功能将共享资源、课程资源、实训信息发布到网络上,展现给用户。资源管理层统一、集中管理资源,提供给其他系统或平台使用。实训课程管理是以教学的角度组织资源、服务于教学。共享功能是实训实验设施与设备的利用率,发挥更大的效益,减少重复建设,降低学校建设成本。

2.系统门户层功能

系统门户层的目的是将实训资源和信息的展现给用户,对整个平台实训资源和信息按照用户的需要和理解进行有序组织,为用户访问平台提供了便捷的导航。在系统门户层预先制定“导航”规则,将全校实训资源信息根据不同的要求和分类快速重新组合,通过网页形式发布到平台上,例如有专业分类、学科分类、资源类型分类、设备功能分类、课程分类、企业分类等等,用户只需点击网页中的导航按钮就可以快速的浏览到:实训设备使用情况、开放的实训课程、设备操作演示、企业专家信息、师资力量等,便于后续开展资源申请、审批、共享工作。

系统门户同时具有学校宣传窗口的作用,将学校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技能大赛、办学特色一一向社会宣传,在招生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实训资源管理层

实训资源管理层是对校内所有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在这里将实训资源分为三条线来建设、管理、组织和使用。

第一条线是实训课程。实训资源共享平台首先服务于学校管理和实践教学活动,不能脱离教学的需求,要与课程紧密相连,是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特色的重要载体,是平台内涵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实训课程建立实训环境、设备、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线课程是按照教学要求制定的、完整的、系统的学习资源,通俗讲就是多媒体电子教程。用户随时可以访问,终身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实训课堂交互功能辅助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实训课堂灵活安排理论知识学习、课业提交、在线测试、分组研究等学习活动。

第二条是实训设施。实训设施包括:实训基地、实验室、实验设备及他们的管理、使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说明。实训设施管理员负责这些设施的信息发布、使用情况统计、实训资源共享审批、关于设施的使用说明、设备操作演示视频等资源建设与维护。将实训场所是为实训资源的“仓库”,与在线实训课程中的资源可以通过超链接的方式相互调用,向学生提供以功能或设备型号为线索检索路径,方便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对于实训场所中的物理资源,提供信息化管理手段,进行简单的资产管理。

第三条是资讯。信息管理员负责将企业信息、实训通知、规章制度和新闻等及时发布到网站,让用户快速、便捷、及时的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前言技术、学校发展、教学改革创新等方面资讯。提供企业资料,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学习企业精神、掌握企业用人标准,为就业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4.系统管理层

该层包含的功能是平台正常运转的基础,维护整个平台的基础数据,确保平台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

5.数据层

在该层将数据分为三大类分别存储:

第一类是基础数据,包括用户数据、学校部门信息、资源分类信息等,是平台运行的基础。

第二类是实训资源数据,包括整个平台中所有资源的信息及存储位置,还包括校园内已开发的平台中资源信息及存储位置,他是是全校实训资源的数据中心,针对资源的应用都要经过这个数据库来检索出资源,将大大降低重复建设资源的概率。

第三类是综合应用数据库,包括资源使用情况、学生学习跟踪、新闻资讯发布、用户访问记录、实训课程课表、物理设备使用情况记录等数据。

三、业务逻辑关系

如图2所示,本平台的核心技术是搜索引擎。系统的运作过程是:搜索引擎对校园内的数字资源进行搜索,建立一个资源列表,用户根据需求在资源列表中检索资源,用户通过检索结果中的超链接访问找到的资源。在整个系统业务根据应用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资源建设层。

系统中的资源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是教师提供的。在本平台中,为教师提供了以课程为线索的资源建设途径。通过这一途径,教师同时完成了两项工作,一是上传资源,二是建设一门网络课程。第二个来源是现有其它系统中的资源。在高职院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建设了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平台,如网络教学平台、精品课网站、在线测试平台、课程资源网站等,这些平台中的资源十分珍贵,也是我们这个系统平台中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

第二层次,建立资源数据中心。

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字教学资源,但这些资源是以数据孤岛形式存在,彼此封闭,相互之间不能调用,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的现象。该平台将根据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挖掘技术,如Web用法挖掘、Web内容挖掘、Web结构挖掘等。利用Web用法挖掘可以分析Web服务器的日志记录与浏览器日志记录,对用户的访问记录进行挖掘,从中可以得出用户的访问模式和访问兴趣,再通过推送技术将相关实训资源推送给用户。利用Web内容挖掘可以从网络中的文本文档与超文本文档中进行提取网络信息,建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等多种元素立网络信息列表;利用Web结构挖掘对Web页面中的超链接关系、文档内部结构、网页文档的目录路径结构的挖掘,建立实训资源存储位置列表。

最终,该平台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网络中的信息,自动从网络文档或服务器中发现和提取关于实训资源的信息,为全校的各类实训资源建立一个资源列表,形成实训资源数据中,供用户查找资源,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页面推送功能。

第三层次,资源应用。

从应用角度分,有两种类型应用,一个类型是用户。用户是指教师或学生。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资源进行检索,这时系统提供两种服务:按关键字检索和推送相关信息。用户在最终检索结果页面看到两类信息:一种是按关键字检索到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是松散的。另一种是系统根据关键字的语义,经过教学资源列表分析,通过前台页面将实训资源信息按照一般用户习惯进行重组,将整理的信息资源以网页的形式迅速转发至用户的界面。

在资源应用中,平台将提供信息推送服务,满足用戶个性化的、多层次需求。信息的推送技术是资源列表的基础上,自动从资源信息列表中选择信息,主动搜索出的符合用户需要的主题信息,除包括与关键词相似的资源信息,还具备推送与关键词相关的课程、前后知识点、技术应用等信息,帮助用户系统的、有计划的学习实训知识和技能。在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多种推送方式:如简单的通知形式、自动拉出形式、自动推送形式、网页推送与专用软件推送等。平台可以利用短信、电子邮件等形式通知用户实训资源更新情况、信息情况、设备使用是否空闲等信息;利用自动拉出形式的推送技术将用户经常查看的Web页面保存起来供用户以后阅读;利用自动推送技术根据自身的刷新时间表发布信息。

实训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意义在于推动、完善实训资源建设、管理和共享机制建设;提高各种实训实践场所及设备、实训实践环节、实训实践活动的信息化管理;实现跨院、跨系、跨专业共享使用实训资源,减少重复建设,降低办学成本;探索工学结合网络教学新途径。本文讨论的实训资源共享平台设计方案,可以实现跨院校应用,能够实现学院办学特宣传、实训资源共享、实训设施管理、实训活动记录、实训教学开展,成为职业院校亮点展示平台。该平台还具有页面多级管理、栏目动态管理、权限分层管理、数据安全管理等精细管理功能。最终达到实践场所、设备的使用管理,可以实现实训课程远程教学。

参考文献

[1]周霞,卓志宏.个性化网络信息检索方法与技巧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0年10月,第29卷第19期.

[2]黄旭.论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1.

[3]陈建宏.汽车实训基地共享与开放机制的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0,6.

作者简介:

王宇昕(1973—),男,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专业与课程建设。

作者:王宇昕 周文楷

第4篇:智能电子商务园区平台功能规划设计方案

(一)总体功能

适应电商发展潮流、整合线上线下研发、生产、销售渠道资源,打造适应个性化消费趋势的时尚产业柔性供应链。

(二)建成四大功能平台

1、创意设计及材料平台

规划内容:创意设计及材料供应平台拟规划作为所有产品和材料的策源地。平台主要包括创意设计工作室、打样工作室、原料供应商工作室、辅料供应商工作室、创意设计产品及材料展示体验交易服务中心等5种实体机构。平台拟规划具备创意设计、打样、原料供应、辅料供应、产品展示、原料展示、辅料展示及交易服务等产品创意设计研发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业务活动配套服务。

工作思路:平台规划为“工作室+展示中心”形式。工作室规模可大可小,有利于降低创业准入门槛,增加对中小创意设计团队、打样团队、原料商、辅料商等入园的吸引力,同时机构规模小作业机制灵活,适应高效应对多变繁杂的市场产品创意设计研发需求。展示中心拟规划作为各工作室的配套服务平台,拟向各工作室提供集中展示其产品或能力的空间,又可以作为各工作室和B2B网商交流平台,B2B网商可以通过此平台迅速寻找、组织满足其市场需求的产品研发配套单位。

2、网商业务平台

规划内容:网商业务平台拟规划作为海天拓展B2B业务,面向B2C网商提供业务服务的全新业务部门。平台主要包括网商客户与产品服务中心、网商业务小组等两个部分。网商客户与产品服务中心主要负责研究B2C网商对象需求,发现网货产品热点趋势和卖点,组织适应网货推广的产品线,制定网货营销策略。网商业务小组主要负责接洽B2C网商,推广网货产品线,拓展网商客户资源,建立和维护业务关系。

拓展思路:要成功建立新的业务平台、要适应新的业务形式,需要组建熟悉新的业务形式的人才梯队。海天拥有丰富的有传统渠道操作经验的业务人才,只是不了解不熟悉新的业务模式,所以拟引进熟悉网商业务的业务骨干,抽调熟悉传统业务的业务助理,配套组建若干网商业务小组,在实战中通过设定阶段发展目标,通过传帮带逐步推进业务团队建设。网商业务平台需要的骨干人才不是那些单纯会开网店做B2C网店业务的人才,而是那些可以联络各家B2C网店店主和各家B2C网店沟通,能发现B2C网店产品需求、能利用园区供应链支持能力快速组织相关产品线满足B2C网商需求的人才。 另,大规模目标客户方面拟利用海天在传统品牌商渠道的影响力开展网货生产业务合作,以获得基础网货业务订单量,中等规模目标客户方面则积极寻找中等规模优势B2C网店,以优势生产服务能力服务于其网店品牌拓展,小规模目标客户方面则以优质产品线资源配套优惠折扣条件吸引其代销海天公司品牌产品。另,网商业务需要海天公司短期、中期、长期政策的大力扶持,海天公司将从激励策略、产品研发、生产组织、仓储物流配送等方面给予网商业务团队特殊优惠政策支持。

3、生产平台

规划内容:生产平台拟规划作为网商业务的配套生产支持平台,平台主要包括生产中心、各独立工段加工厂、外协厂等。生产中心负责网货订单生产组织管理、备料、裁剪、品检(包括备料检验、中段检验、成品检验)、生产流程规范化教育培训及认证。独立工段加工厂可设置车缝独立工段加工厂、后道独立工段加工厂(主要包括整烫、包装等)。外协厂则以整单外包加工形式提供配套产能。

现有生产链的优缺点:海天现有生产链是以满足传统业务需求模式为前提而建立,适合满足批量较大、生产排期较长的业务订单的产能需求,平台特点是加工功能齐全,能够产生集约效益,能够获取生产订单较大利润。缺点是生产流程较长、加工工序节点多,加工工段多,工段间管理协调难度较大协调周期较长,对工段内细节管理和工段间整体管理能力要求都高,难以兼顾细节和整体管理效果。另一方面生产线规模庞大,固定资产和后勤保障体系投资大投资风险较高。

工作思路:生产平台是网商业务平台业务模式能否成功运营的关键支持平台,用传统生产链应对网货生产的多品种、小批量、短交期的生产需求经济效益不高。因此,应当适当调整、改进现有生产链,以集中+分散的形式重新划分、部署生产链各工段使之模块化,缩短模块内生产流程,提高单位加工能力,提高模块间协同能力,使生产链既功能完整又组织灵活,既能满足传统业务生产需求,又适应网货业务生产需求,由此打造新的生产平台。调整后的生产链能减小生产单位固定资产和后勤保障投资规模,较能规避投资风险。

4、仓储物流配送平台

规划内容及工作思路:仓储物流配送平台拟规划作为与海天新生产供应链配套的仓储、物流、配送支持平台,平台主要包括物流+配送中心、货运公司、快递公司、仓储中心四个部分。物流+配送中心主要负责生产及配送业务调度管理,货运公司、快递公司主要负责物资的运输和配送,此三者协同配合面向生产平台提供原料、辅料从仓储中心到工厂间的配送服务、提供半成品从工厂到工厂间的转运服务、提供成品从工厂到仓储中心的调运服务,面向网商业务平台提供网货产品从仓储中心到消费客户终端的配送服务。仓储中心面向原料商、辅料商、工厂提供集中式规范化中心仓储服务,根据物流+配送中心物资调运需求执行排仓调度、库存管理、搬运、分拣、配送打包等作业。

拓展思路:园区将制定特别优惠政策吸引各相关企业合作共建,共同发展促进园区仓储物流配送产业繁荣,凭借项目发展机遇,建立自营或合资或外资独资仓储中心,有机整合优化原辅料从供应商到仓储中心、原辅料从仓储中心到工厂、半成品从工厂到工厂、成品从工厂到仓储中心、商品从仓储中心到终端客户等各个方面物流及配送环节。

第5篇:B2B电子商务平台网站设计方案

一、以会员用户,即客户为中心建立B2B电子商务网站

在目前的中国国内的B2B企业网站建设过程中,大部分网站的策划者都把他们的网站定位在行业权威资讯平台、商业信息交流平台,而没有看到部分用户所发布的信息的价值所在,把此类栏目如论坛、博客看着是辅助性栏目,没有充分调动用户参与交流的积极性,自然人气上不去,可以看到国内一部分行业网站论坛基本上来说就是闲置在网站的某个角落。网站的运营也是受到人气的限制,资讯看的人少、注册会员少、网站信息匮乏,给网站的运营带来很大的瓶颈,阿里巴巴目前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

中国WebSite网营销专家认为:

A :行业网站的用户,很大一部分不是行业的研究者、专家,而是普通的行业从业人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基础用户,他们除了阅读权威的商业资讯、发布查询商业信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就是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行业内的朋友交流,不一定都是商业的信息,更多的是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观点、感触,我们只要把一些用户关注度高的精华信息放到重要位置等,就能提高整个网站的人气,形成一种以用户为核心文化的氛围,让用户产生归宿感;

B:在网站策划、建设及运营过程中把Web2.0提升到一个高度,作为指导思想,在栏目的设置、版面规划、内容建设上更多的重视以用户为核心;

以用户为核心建立的B2B行业网站,充分调动各个层次用户参与的积极性,挖掘行业内的各种资源,丰富内容,提高用户凝聚力及行业话语权等,比如:根据我们的解决方案,应将部分论坛、博客等信息放到网站重要的位置,充分调动用户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二、建立功能强大而操作简便的互动型网络商铺平台

作为B2B行业网站的核心平台之一,网络商铺系统,是企业用户管理企业名录、产品展示、供求信息、企业动态及企业交流等的一套功能强大的系统,用户注册后,每个用户企业具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后台管理系统和一个前台企业商铺展示平台。

目前类似的平台很多,但是很大一部分要么功能简单,仅仅是发布信息,在企业互动方面比较差;要么就是功能很强大,但是操作复杂,易用性较差,前台访问速度太慢,搜索引擎不友好等,且目前绝大多数平台没有将用户的交流互动融入系统中。纵观网络上的大部分行业B2B商务平台系统,由于对用户不够友好,或者相关的帮助文档做的较差,导致用户信息不够美观及可读性,搜索引擎不够友好,使信息的传播受到影响。

中国WebSite网营销专家认为:

基于WEB2.0的思想指导下,网络商铺不仅要功能强大,而且要充分考虑商铺功能与论坛、博客、用户群的交流互动,让企业间的网上交流不局限在商业信息的发布和查询。不仅功能强大,且操作简便,前台全静态化,访问速度快,导航清晰,搜索引擎友好等,充分考虑底层用户的体验。

三、建立传播面广泛的权威行业资讯平台

行业网站需要建立自己的资讯平台,建立分析研究小组,利用自己的各种资源,将权威的、原创的信息发布到资讯平台。因为行业网站用户除发布商业信息、个人观点、生活感悟外,用户还关注行业发展趋势、行情动态等权威的资讯,如果行业内的大部分用户认为网站是权威的,那么网站就在行业内建立了权威和话语权,对网站的运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资讯要具备很大的传播范围,这样才能有大范围的影响力,要求新闻具备很好的导航性,搜索引擎的友好性,浏览的方便性,下载的快速性等。

中国WebSite网利用强大的技术优势,专家级的营销顾问,开发出行业网站大容量资讯管理系统,合理的导航布局、功能强大易用的后台管理、前台全静态化的显示、搜索引擎的高度友好等,为建立权威而传播广泛的资讯平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后盾和运营思路。

四、通过划分用户群、整合传统媒体建立垂直的深度交流平台

人、社会、商业都有无数种排列组合的方式,如果没有信息手段聚合在一起,就很容易损耗掉。常见的B2B电子商务模式仅是发布产品、供求、企业名录及论坛交流等比较浅的交流,不能很好地粘住用户。在WEB2.0时代,我们推出了博客,对用户间的交流又上升了一个层次。以用户中心,通过一定方式促使用户之间交友,才能增加信任、提高合作的可能性,在一个行业里,企业与企业之间,同行的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多结识,多交流,交友,才有可能在行业里实现互助、合作、双赢、交易。

中国WebSite网营销专家认为:

A :达到一定级别的用户可按地域、兴趣爱好、产品类别等自行建立群组,群成员自愿加入。群成员通过博客、论坛及商机信息等,建立属于自己的个人平台,群成员在此平台上可以发表自己的商机信息、感触等;同时群成员可以自愿加入经过细分行业群,在这个小圈子里,群用户可以自由出入,开展深度交流,走出互联网自行组织见面会,在网下成为合作伙伴、朋友等。比如:用户可以自行建立广州群、上海群,群里的朋友由于地域比较近,可自行组织大家一起出来见面,开展面对面的深度交流。

B :网站的用户可能并不天天上网,这时我们就需要把网站信息收集整理成杂志,报告的形式,以电子书或者印刷体形式发送给用户,这样就为更多的用户服务,是更加符合WEB2.0的模式:以用户为中心,强调全民参与。

C :网站运营方可以定期组织主题研讨会,就行业内的某个热点问题,组织企业展开讨论,并见讨论的结果,讨论的论文报告放在网络上或者以报告的形式印刷,使交流提升到行业经营、产品研发、标准指定等更高层次,起到引导行业发展的作用。

五、强调用户的体验

由于B2B 网站不仅仅是浏览和查询,它的大部分功能是给用户操作的,且功能相对于一般网站要复杂的多。在WEB2.0时代,我们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所以我们必须从多方面考虑到绝大多数用户的体验。 中国WebSite营销专家认为:

在WEB2.0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页面需要考虑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大气而精致、简单而深入是WEB2.0时代我们提倡的设计风格。不考虑用户屏宽、上网速度、操作习惯、页面大小、页面长度、导航方便性、使用方便性、页面互动性、困难的地方出现提示等都是对用户不友好的表现,用户体验到的只是不好的感受。在网站建设过程中,从界面设计,到功能使用,再到网站运营,都以用户为中心,站在绝大多数用户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以自己喜欢不喜欢变成网站好与坏的评定标准。

六、建立精确而互动的行业信息搜索平台

行业网站的搜索引擎比一般的大众搜索引擎更具有精确性、专业性,但是目前的部分行业搜索引擎不但搜索不精确,而且功能单一,没有把搜索引擎与网站本身的功能互动起来,为用户更方便,更快速的寻找信息提供便利。

中国WebSite网基于WEB2.0的思想,将行业搜索引擎与用户的需求结合起来,与用户互动起来。

在搜索引擎的基础上加入了与网站整合的观点,可以按产品、按地域、按用户等条件搜索出相关企业、相关发布人,除浏览企业商铺外,还可以浏览商铺发布人的博客,加入商铺发布人的博客群等。WEB2.0是一种思想,一种指导思想,其核心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强调用户体验,追求全民参与,使越来越多用户产生归宿感。中国WebSite网把WEB2.0的思想充分融合到B2B网站的策划、建设及后期的运营过程中,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许多B2B网站的访问群体过少、话语权缺失等,在网站的运营过程遇到的用户粘性不强、规模效应瓶颈的问题。无论是WEB1.0还是WEB2.0,其目的还是服务,如何利用新理念、新手段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是B2B网站应该思考的问题。

第6篇: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方案设计

【摘 要】本文重点介绍了网络规划与设计的组网原则、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和其所依托的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二期工程的网络平台建设需求,从而进行网络方案的设计。

【关键词】网络规划与设计;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

1. 引言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是中办发[2002]17号文件明确规定要建设的政务网络平台。政务外网与政务内网物理隔离,与互联网逻辑隔离,主要用于运行政务部门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为政务部门的业务系统提供网络、信息、安全等支撑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

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工程是贵州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在贵阳市的延伸,是贵阳市电子政务重要的网络基础设施。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将依托省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整合原有资源,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为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为各部门业务承载提供基础网络支撑环境,促进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政府的监管能力、服务质量与政务信息化水平。

2. 需求分析

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要实现“市-县-乡”三级网络的覆盖,从纵向来说,充分利用省纵向传输骨干网实现贵阳市、6区3县一市(包括金阳新区),50个乡及30个镇的纵向连接;从横向来说,建立市本级和各区市县两级横向接入网。

市本级城域网包括:贵阳市属各委(办)局单位,包括金阳行政中心一二期及贵阳市老城区各单位。

各区市县城域网包括: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清镇市、南明区,云岩区,小河区,金阳新区,乌当区,白云区,花溪区。

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要承载3-5个市级业务,如行政审批系统与电子监察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综合治税系统等;承载5-10个市县级业务,如OA办公系统等;承载3-5个公共3.1.7 良好的管理性能

服务业务,如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公务员电子邮件系统、数据交换、门户网站等。整个电子政务外网需要承载近30个业务。

3. 应用设计

3.1 组网原则

3.1.1 网络设计标准化

网络设计所采用的组网技术和设备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业界标准,为网络的扩展升级,与其他网络的互联提供良好的基础。3.1.2 组网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

网络建设适应网络自身的发展特点及网络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在网络结构设计、网络配置、网络管理方式等方面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采用国际上先进同时又是成熟、实用的技术,尽量减少技术风险。 3.1.3 高度的网络安全性

提供完备的安全防护策略,能防止对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保护网络使用者的合法利益。

3.1.4 高度的网络可靠性

网络设计应能有效地避免单点失败,在设备的选择和关键设备互连时,应提供充分的冗余备份,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保证网络能在最短时间内修复。

3.1.5 同一网络支持多种服务

建设一个开放的网络平台,支持多种业务的同时传输,如支持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业务服务。

3.1.6 良好的扩展能力

包括各点的扩展、业务量和业务种类的扩展,建设完成后的网络在向新的技术升级时,能保护现有的投资。

整个网络系统中的设备可以在配置、性

能、故障、安全等方面得到很好的监视和控制,并可以进行远程管理。

3.2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图1 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图

如图1所示:

整个政务外网遵循经典的三层结构模型,分为核心层(包括Internet区域、网络核心)、汇聚层、接入层。

Internet区域:贵阳市统一互联网出口为1000M,承载着贵阳市政协、人大、市政府等政府办公人员上互联网的需求。在出口处部署一台互联网防火墙进行安全保护。新增一台上网行为管理对上网人员进行流量管理与控制(位于核心层)。

核心层:城域网核心交换机采用华为S9312和锐捷8610部署,两台交换机采用VRRP的冗余技术做整个政务外网的核心。VRRP配置采用冗余的主备模式。两台核心设备采用两条链路连接,连接的端口采用端口聚合的模式形成一个统一的对外端口,实现核心交换机之间的2倍的千兆互联。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是一种LAN接入设备容错协议,VRRP将局域网的一组路由器(包括一个Master即活动路由器和一个或若

干个Backup即备份路由器)组织成一个虚拟路由器,称之为一个备份组。

汇聚层:在二期接入单位A区、B区、C区、政务服务器中心及政协区域部署一台锐捷RG-S5750-24GT/12SFP交换机,作为该区域的路由及安全认证。其它三大政府部门(人大、市委、市政府)除了部署一台锐捷RG-S5750-24GT/12SFP交换机外,还需要各部署一台华为S9303作为该区域路由发布。

接入层:新增15台华为S2700-26TP-SI交换机作为接入交换机,为A区、B区、C区、政务服务器中心及四大政府部门(政协、人大、市委、市政府)等8大接入点提供百兆到桌面接入能力,实现PC等终端的接入。

老城区接入单位:新增29台华为USG2205BSR路由器作为老城区接入路由器。新一代的多业务安全路由网关USG2205BSR产品是旨在满足现代企事业单位集安全、路由、交换、无线、语音业务于一体的综合安全网关。USG2205BSR设备适合作为中小企事业单位核心设备或作为提供中小企事业单位分支机构与总部数据安全连接的网关。该设备将强大的IP路由、灵活的网络连接和安全性融合在模块化的单一设备中,能快速可扩展地支撑企业业务应用。凭借其集成式、模块化和可扩展的系统结构为企业提供随需而变的业务灵活性和投资保护。该设备重新定义和设计了传统网络接入和网络安全方案,提供了现代企事业单位端到端安全一体化的业务标准。除了强大的路由交换特性之外,USG2205BSR还具备多种专业的安全功能,包括状态防火墙、VPN、网络地址转换(NAT)、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和集成的UTM安全特性,可以保护网络抵御DDoS攻击、蠕虫、特洛伊木马、病毒、非法入侵和违规网络使用。这些安全特性与广域网WAN、局域网LAN、无线广域网WWAN及无线局域网WLAN接口的高度集成使得提供灵活多样端到端安全的可持续性业务成为现实。

力。网络应用技术发展迅速,今后将不断学习新技术理论知识,然后理论结合实际投入更多的实践应用。本次设计充分地积累了网络设计应用的经验与教训。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1]

Jain, Atul ,Telecom service delivery design patterns,2007. [2]

Zhang, Dong ,Research on Virtual network design based on virtual router, ICFIN 2009. [3]

Zeitler, GeorgDesign of network coding functions in multihop relay networks, 2008. [4]

Yang, Fengrui, Planning of Telecom Network, 2005.07.

杨丰瑞,通信网络规划,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07. [5]

Yang ,Wei ,Design of Network Program and compositive system,2010.04.

杨威,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4.1. [6]

Wang Yong, Liu Xiaohui ,Compositive Network system and design of Program, 2011.11.

王勇,刘晓辉 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科学出版社,2011.11.4. 结束语

本次针对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的网络平台方案设计,结合了许多网络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在这次实践中磨练了自己的应用能

The design of network project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of GuiYang 1. GuiZhou university,The Institut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 GuiZhou, GuiYang Abstract: This electronic document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s of the Network Project and analyses the perform of the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of GuiYang. This document carefully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the Network project taking the tendency of the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and the demands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network into consideration.

Keywords: design of Network;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network platform;

第7篇:电子商务平台开发方案

维维集团电子商务平台

整合开发方案

鉴于维维集团已经拥有的电子商务平台-维维协同商务平台,本公司提出维维集团电子商务平台和维维协同商务平台的整合开发方案。

一、 维维集团电子商务平台功能模块

详见《维维集团电子商务平台方案》

二、 维维协同商务平台功能模块

前台客户功能模块:

客户信息管理,订单管理、回款管理,对账管理以及公告管理

后台管理功能模块:

用户管理、赠品发放、回款管理、农行汇款、对帐管理、计划管理、押金管理、发票申请管理、周转包材管理、储运管理、兑奖卡登记、运输管理 数据库管理:

维维协同商务平台中的数据来自两部分,维维集团ERP系统的ORACLE数据库和本地的SQL Server数据库,本地SQL Server数据库保存的是Oracle的索引信息,即订单编号、产品编号、客户编号信息,而细信息需要从Oracle中调取。所以,可以说维维协同商务平台对维维的ERP系统有着很强的依赖性。

三、 方案

根据前期沟通的结果,维维集团希望做出可以在线浏览、在线筛选商品、在线下单、在线汇款的网上B2B电子商城。并且维维集团的协同商务平台已经正在运行,而且很多客户和维维客服人员已经熟悉的基础上,本公司提出此平台整合方案。

若要兼容两个平台,本公司开发的维维集团电子商务平台与维维协同商务平台必须同用一套数据库。由于维维协同商务平台的数据主要来源来自维维内部的ERP系统的ORACLE数据库,这样如果要兼容这两个平台,就只有两种方法:

第一:将原来的协同商务平台从原有的ERP系统中脱离出来,即剥离出独立的数据库,单独使用。

第二:原有的ERP系统、维维电商平台以及新建立的电商平台公用一个数据库。

这样,维维电子商务平台包含维维协同商务平台的所有功能,并且再次基础上扩展订单分发、订单统计、产品推介、商品调配等功能。

总体上提出三个个方案,前两个方案为两个系统的整合方案,第三个方案为完全独立开发的方案。供维维领导参考: 方案

一、

将维维协同创新平台从维维的ERP系统中剥离出来,与新开发的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共用一套数据库。维维协同电商平台的后台已有模块不再开发,在此基础上扩展订单分发、订单统计、商品调配等功能,并且要改写电子商务平台的数据库调用模块。

缺点:维维客服必须登录维维协同商务平台和维维商务平台的两个后台,才能完成所有的管理操作。这就导致两个主要的问题:

1. 成本增加:当客户以及订单量大的时候,需要增加人力成本,以及客服人员培训成本。 2. 出错率增加:因为客户登陆两个平台才能完整的对后台进行管理。比如订单管理,客服人员需要记住订单号才能知道操作的是不是同一个订单,这样人工操作,会增加后台管理出错率。

开发周期:3个月左右 开发成本:72万元整 方案

二、

维维ERP系统、维维协同电商平台以及新开发的电子商务平台共用一套数据库,这样原有的维维协同电商平台不需要改动,新开发的电子商务平台需要访问维维内部的Oracle数据库。

优点:节省了开发费用,不需要改动原有的协同电商平台 缺点:1. 维维的ERP系统数据库需要对外开放,安全性会降低。

2. 三个平台共用一个数据库,会引起混乱,影响单个平台的一致性: 比如:如果两个不同的客服人员分别来管理维维原有平台和新开发的电子商务平台。那么两个平台使用同一数据库,会影响单个平台的数据一致性:

举个例子:比如维维协同商务平台的客服觉得某个客户已经没有业务往来而直接把该客户删掉了,而维维电子商务平台上,该客户还有业务往来,比如经营酒水,那么维维电子商务平台的客户就会莫名其妙找不到该客户的信息,维维的ERP系统也将找不到客户信息。 开发周期:2个月左右 开发成本:65万 方案

三、

完全独立开发维维电子商务平台,与维维协同商务平台完全独立,包括数据库和界面逻辑。

开发内容如下: 1. 数据库独立开发

2. 电子商务平台前台模块、逻辑开发。包含《维维集团电子商务平台方案》的全部功能

1. 电子商务平台的后台模块、逻辑开发,包含《维维集团电子商务平台方案》的全部功能,并涵盖维维协同商务平台的所有功能。

优点:两个系统数据库独立,数据独立保存,互不影响,可扩展性和系统的健壮性比较强。

缺点:开发的功能和模块增多,开发成本增加,原来的老客户需要重新导入新的系统。但是只要两个系统的数据类型一致,导入也很方便。

开发周期:3个月左右 开发成本:72万

推荐方案:完全独立开发,即采用方案三的设计,因为方案一,成本和周期都不能减少。方案二,维维的ERP系统对外开放的话,会引起数据的混乱和不一致。

第8篇:电子商务平台维护方案

为维护电子商务平台的平稳运行,保证平台的服务质量,延长平台的生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技术支持与服务

电子商务平台需要具有专业性、实效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特点,那需要把平台的技术支持划分为几个模块,一是空间选择和维护模块、二是网店装修和维护模块,三是商品上架的数据维护模块;具体的说就是空间选择多大以及如何保障空间的运行正常,网店选择什么类型的以及网店的装修和维护要怎么定位,商品要如何编辑上架并制作成相应的通用数据包。在这方面准备培养三名服务人员,一个负责空间的保障和协助商品的编辑上架处理,一个负责网店的维护和协助商品编辑上架,还有一名负责主导商品的编辑上架处理,主导商品编辑的要求有一定的文字编辑能力和美工处理能力。让技术支持做到分工明确,专事有专人,专人有专责。每人保证自己负责的工作平稳运行为考核合格,如果出现分工范围内的失误则考核不合格,根据失误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考核。

二、销售服务

1、前台咨询和订单统计服务人员若干,每个服务人员需了解每件相应商品的详细情况,在规定的范围内给客户礼貌满意的解释,最大限度地推销商品出去,如有退换货的进行好沟通和统计。每个服务人员固定一个客户服务通讯号,制定相应的客户评价满意度选项,供客户对客户服务人员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和业务成果综合进行考核。

2、快递业务人员若干,每个负责快递业务的人员,负责包括销售出去和退换货的快递业务信息统计和收发。根据业务成果和快递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考核。

3、商品联系和推广人员数名,负责联系特色商品的货源供给和推广策略的构思。在保证特色商品供给的基础上拓展销售的渠道,从多方面推广销售商品的信息或做网络广告。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考核。

第9篇: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运作方案

1、运作总则

首先,确立商务型服饰杂志与众不同的办刊方式。

商务型服饰杂志和时尚型服饰杂志有着巨大的不同。时尚型服饰杂志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消遣性读物,其信息以趣味性和可读性为第一选择。而商务型服饰杂志是面向服装企业的商业信息提供者,其信息以实用性和时效性为最重要。因此,信息来源是商务型服饰杂志的成功关键因素。在这一需求下,靠人工采集信息,因其费效比太低而不可能采用。所以,依靠Internet汇集信息成为唯一的选择。

由此,确立商务型服饰杂志运营的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实体的杂志是建立在一个完善的、高效的、权威性的电子商务平台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实体杂志是网站的实体版,而不是网站是实体杂志的网络版。形式类似电脑业的慧聪商情。

其次,明确商务型服饰杂志的核心是一套安全可靠、扩展性强、功能强大的大型电子商务数据库系统,作用是:作为商务型服饰杂志的重要信息来源和运筹核心,对实体的商务型服饰杂志提供全面支持,由此延伸出各项商务功能。这需要组织一套权威的、专业的、配置合理的经营队伍。在任何实用系统中最关键的因素总是人,这里也不例外。

上一篇:中国银行中午能办卡吗下一篇:大忌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