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育种方法总结

2022-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是我们反思自身、了解自身、明确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编写的总结报告,我们可以在工作回顾中,寻找出自身的工作难点,掌握自身的工作优势,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中生物育种方法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高中生物育种方法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高考圈-让你的大学对得起高三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杂交育种

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3.优点: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4.缺点:不会产生新基因,且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过程缓慢,过程复杂。

二、诱变育种

1.概念:指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产生基因突变,利用这些变异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2.诱变原理:基因突变

3.诱变因素:(1)物理:X射线,紫外线,γ射线(2)化学: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4.优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性状。

5.缺点: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且有利的突变很少,所以诱变育种具有一定盲目性,所以利用理化因素出来生物提高突变率,且需要处理大量的生物材料,再进行选择培育。

第2篇:高中生物说课稿市级获奖作品之《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说课稿(高中生物

高中生物说课稿市级获奖作品之《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免费说课稿(高中生物

说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具备其快速说课的能力也是必备的基本功,说课稿网站特邀请一线专家、名师、学者为广大新教师整理编辑了部分精品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和要求

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属于高中生物必修2第六章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

具体内容标准

行为动词

目标动词水平要求

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

搜集

知识性:理解

根据必修模块2教材编排体系的设计思路,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这一章是解决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这个问题的。所以应该在如何利用上做文章。本模块前5章讲述了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本章集中讲述遗传和变异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以期使学生在了解遗传学原理的应用的同时,在“科学、技术、社会”方面有更多的思考,得到更多的启示。

二、学情分析

1、知识方面:

初中生物课中关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内容,使学生对选择育种与杂交育种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本书前几章的学习中,学生又学习了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为理解传统育种方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打下了基础。但现阶段新的育种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在生产实践中是如何运用的,学生并不清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集我国在育种实践方面取得成功的事例,分析其中包含的遗传学规律,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2、生活经验方面: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与育种有关的物品,如杂交水稻(大米)、各种类型的猫狗等宠物,对育种有一些感性认识,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最终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情况制订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难点: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用遗传图解表示各种育种过程。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请保留此标记。)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分析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4、总结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异同点。

能力目标:

1、进行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学会运用和分享信息;

2、尝试将生物学原理和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我国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成果的了解,关注我国的育种技术的发展及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认同育种技术的改进对解决粮食危机等问题的重要性。

2、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以问题解决的模式带领学生分析教材和课前收集的育种实例,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分析综合的能力,使学生了解遗传学原理应用的同时,还能关注这部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进而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六、教学的主要环节及设计意图

我为本节课设计了导入——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小结检测四个环节。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是两种相对独立的育种方法,在内容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在解决这两个内容时,我都遵循以下四个步骤:创设情境;探究问题;归纳总结;习题反馈。

(一)导入

以美国学者的“中国威胁论”和袁隆平的宣言营造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利用PPT课件展示育种工程的四个实例: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太空椒、转基因抗虫棉和乳汁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的转基因牛,引出课题《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并且让学生体会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新课教学

一、杂交育种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出示教具:两穗具有不同性状的玉米。其中一穗具有子粒多、不抗黑粉病性状,另一穗具有子粒少、抗黑粉病性状。怎样利用这样的两种玉米,培育出同时具有子粒多、抗黑粉病两种性状的玉米新品种?

2、讨论方案、共同研究 采用问题式探究模式进行教学,设置有价值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共同探究解决这个问题。

附:设置的问题:

1. 怎样将子粒多和抗黑粉病两种性状结合到一起?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引出杂交育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杂交后可能出现几种性状?

——引导学生回顾自由组合定律,目的是训练学生将遗传学原理应用于实践,并且总结杂交育种的优点。

3.性状是受什么物质控制的?

——回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为下面将要学习的知识埋好伏笔。

4.性状的重新组合过程中有没有新基因的出现?

——这是杂交育种的一种局限,同时为后面进行诱变育种的内容作好铺垫。

5.得到所需性状后可以将种子直接卖给农民作为良种吗?

——设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学生知道杂交育种的最终是要得到纯合子。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6. 如果不能的话,那应该怎样做呢?

——学生总结杂交育种的另一个局限:育种时间过长。

7.如果子粒多(A)对子粒少(a)是显性,不抗病(B)对抗病(b)是显性,假定两个亲本玉米品种都是纯合子,请绘出育种过程的遗传图解。

——要求写清楚每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简要说明。展示学生的答案,学生互评,规范作图。

3、归纳总结,形成体系 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师生共同归纳,形成有关杂交育种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整个知识体系包括:杂交育种的概念、依据原理、常用方法以及优点和缺点。

4、习题反馈,活用知识 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假设现有长毛立耳猫(BBEE)和短毛折耳猫(bbee),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你能否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长毛折耳猫(BBee)?

1)运用什么育种方法?

(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请保留此标记。) 2)依据的原理是?

3)方法步骤?

(重点标注与植物育种不同的部分,请学生总结育种过程。)

补充介绍杂交动物中国荷斯坦牛的培育。

由杂交育种的局限性引出诱变育种。

二、诱变育种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出示教具或图片:一穗具有黄粒性状的玉米。

问题:怎样利用现有的玉米品种培育出具有黑色性状的玉米新品种呢?

2、阅读资料、讨论研究

课前布置兴趣小组同学搜集有关航天诱变育种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并且整理资料的能力,并体会科学技术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阅读生物兴趣小组课前搜集的有关航天诱变育种问题的资料及教材P100得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回答有关诱变育种的有关问题,

附:设置的问题

特别鸣谢李思燕名师工作室老师提供此高中生物说课稿范文,配套的说课稿课件稍后奉上。更多的免费说课稿、说课稿模板、说课课件、说课稿范文尽在说课稿网站http://。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1、 新品种中有没有产生新基因?

2、空中诱发基因突变的条件有哪些?

3、航天诱变育种有哪些优点?

4、地面上有哪些因素可以诱发生物体产生基因突变?

5、诱变育种有哪些局限性?如何克服?

以航天诱变育种为典型,解决诱变育种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学会对已有知识进行应用。

3、归纳总结,形成体系 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表达和交流,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形成有关诱变育种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整个知识体系包括:诱变育种的概念、依据原理、常用方法以及优点和缺点。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4、及时反馈,巩固知识 利用教材P101练习3巩固所学知识 。

(三)小结、检测

小结本课知识:列表比较: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在方法、原理、优缺点的异同点。

检验学习效果 :

1、课堂检测:通过一道一题多解的习题检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的掌握程度。

每小组设计一套育种方案,小组间讨论交流,师生共同评出最优胜方案。建立小组间的竞争机制,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共同取胜。

第3篇:2017高中生物第10天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暑假作业

第10天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下图为几种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

(1)①→④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_______育种,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该育种方法得到的后代会出现_________现象,短期内难以得到稳定品种,育种进程缓慢,过程复杂。

(2)②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为确认该过程得到的植株是否为单倍体,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观察的最佳时期为有丝分裂的_________期。

(3)⑦过程所示的育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③、⑦过程中目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_________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是抑制细胞分裂时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参考答案】(1)杂交

基因重组

性状分离

(2)花药离体培养

(3)多倍体育种

秋水仙素

纺锤体

【试题解析】(1)由题图可知,①→④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杂交育种,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该育种方法得到的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短期内难以得到稳定品种,育种进程缓慢,过程复杂。 (2)分析题图可知,②过程是获得单倍体,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3)分析题图可知,⑦过程所示的育种方法叫做多倍体育种。③、⑦过程中目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1.经 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

1 B.选择白花植株进行自交并不断扩大白花植株的数量,体现定向选择的过程 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D.通过人工诱变会使基因的突变率明显提高

2.已知小麦中高秆对矮秆(抗倒伏)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以纯合高秆抗病小麦和纯合矮秆不抗病小麦为亲本,培育抗病抗倒伏小麦,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利用了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及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等原理 B.杂交育种过程需要不断筛选、自交,直到矮秆抗病个体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C.利用射线、亚硝酸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可实现人工诱变,但成功率低 D.如果要最短的时间获取抗病抗倒伏小麦应该选择诱变育种 3.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紫外线、X射线诱变处理能改变核酸的碱基来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型 C.三倍体无籽西瓜的性状可以遗传

D.基因工程育种能按人类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4.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做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由③到④过程一定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由⑤×⑥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由③到⑦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5.为获得高产抗病小麦,育种者用CO射线照射易感病小麦的种子,鉴定发现了某些抗病植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60CO射线使易感病小麦的种子发生定向变异 B.通常取风干的小麦种子或成熟的植株作为处理材料 C.这些抗病植株产生的种子可直接用于农业生产

60D.60CO射线照射后提高了抗病植株出现的频率

答案 1.【答案】A

2.【答案】D 【解析】培育抗病抗倒伏小麦可通过单倍体育种,利用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及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等原理进行;也可通过杂交育种,经过不断筛选、自交,直到矮秆抗病个体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也可利用射线、亚硝酸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实现人工诱变,但成功率低;单倍体育种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最短时间内获取目的植株。 3.【答案】A 【解析】用紫外线、X射线诱变处理能改变核酸的碱基序列来提高突变率,A错误;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型,B正确;三倍体无籽西瓜性状的产生为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C正确;基因工程育种能按人类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D正确。 4.【答案】A 【解析】③到④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发生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错误;⑤×⑥到⑧的育种过程中,最终形成的是三倍体,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正确;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稳定遗传,比例为1/2×1/2,C正确;形成花粉时,进行减数分裂,可发生基因重组和突变,为进行提供原材料,D正确。 5.【答案】D 【解析】A项错误:60CO射线使易感病小麦的种子发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B项错误:通常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作为诱变材料;C项错误:抗病植株产生的种子有许多是杂合体,不能直接用于农业生产;D项正确:Co射线照射后增大了基因突变的频率,因而可以提高抗病类型出现的频率。

60 3

第4篇:2012高中生物 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1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2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异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

A.外祖父正常,母亲正常,儿子色盲 B.杂种红果番茄的后代出现黄果番茄 C.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性状 D.用花粉直接培育的玉米植株变得弱小

2.人体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噬菌体

D.质粒DNA 3.有关遗传学上的杂交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A.杂交是指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的相交 B.测交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杂交 C.不同物种的个体一般不能进行杂交

D.杂交是指同种生物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相交

4.杂交育种需要选育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淘汰不需要的个体。如果从一杂合的亲本中选育某一显性性状(该性状是单基因控制的),每次自交后都淘汰掉隐性个体,则需经多少代连续自交能使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显性个体的比例超过95%( ) A.5 B.6 C.7 D.8 5.如图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经过Ⅲ培育形成④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B.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④的幼苗 C.由品种①直接形成⑤的过程必须经过基因突变

D.由品种①和②培育能稳定遗传的品种⑥的最快途径是Ⅰ→Ⅴ

6.长期接触X射线的人群,产生的后代中遗传病发病率明显提高,主要原因是该人群的生殖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基因互换 D.基因分离

用心

爱心

专心

7.如图所示为农业上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育种方法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对图中育种方式的判断和比较,错误的是( )

A.图中表示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B.两种育种方法的进程不同 C.两种育种方法的原理不同

D.两种育种方法对新品种的选择与鉴定方法不同

8.中国返回式卫星上搭载的水稻种子,返回地面后,经种植培育出的水稻穗多粒大,亩产达600 kg,蛋白质含量增加8%~20%,生长周期平均缩短10天。这种育种方式属于( ) A.杂交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

D.多倍体育种 9.运用不同生物学原理,可培育出各种符合人类需要的生物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 B.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C.培育八倍体小黑麦利用的是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D.培育无子番茄利用的是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10.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1.诱变育种一般不使用下列哪一项作为诱变因素

A.X射线 B.硫酸二乙酯 C.亚硝酸 D.抗生素

12.已知水稻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现有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要想选育出抗病无芒的新品种,从理论上分析,不可行的育种方法为( ) A.杂交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 D.多倍体育种

13.育种工作者从纯“南特号”品种的稻田中偶然发现一株矮稻,并由此培育出“矮杆南特号” 新

品种。矮杆水稻新品种的产生是由于( )

用心

爱心

专心 2

A.染色体加倍 B.基因的自然突变 C.基因的人工诱变 D.基因重组 14.在育种研究中,给普通小麦授以玉米的花粉,出现甲、乙两种受精类型的胚珠;甲胚珠双受精;乙胚珠卵受精、极核未受精。两种胚珠中的受精卵在发育初期的分裂中,玉米染色体全部丢失。下列不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 A.甲胚珠发育成无生活力的种子 B.乙胚珠发育为无胚乳的种子

C.甲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小麦单倍体 D.乙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小麦单倍体 15.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的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的是( ) A.优良性状 B.隐性性状 C.显性性状 D.相对性状

二、填空题

16.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1)某农民在水稻田中发现一矮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这种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

期。

(2)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

(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假设该植物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

17.现有两纯种小麦,一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

(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I、II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

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 ,该方法称 ,依据的变异原理

是 。方法II所示的育种方法是 ,依据的变异原理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是 。

(2)图中①和④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和 ; (3)

(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 (时期),

(三)过程采用的操作称为 ,获得的植株往往表现为 等特点。

(四)过程所作的的处理是 ;使用的药剂的作用是 。

(4)方法II一般从F1经

(五)过程后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

(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 ,若要在其中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 ,让F1按该方法经

(五)

(六)过程连续进行2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5)如将方法I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6) 图示的两种育种方法都以亲本杂交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两个亲本中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集中在F1体细胞内,继而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 分离的同时, 自由组合。

(7)除上述方法外,也可将高杆抗锈病纯种小麦用γ射线等照射获得矮抗是由于

发生

,某些化学物质也能引起这种变化,请列举二种 ,

但一般说来,这种情况不容易发生,因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用心

爱心

专心 4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b1.解析:A:色盲是一种伴X的隐性遗传病,外祖父正常,母亲正常,儿子是色盲XY,这

Bb个色盲基因来源于外祖母,所以母亲的基因型为XX,这属于遗传,没有发生基因突变。B:杂合红果番茄的后代出现黄果番茄,是性状分离的结果。D:用花粉培育的玉米植株变得弱小是单倍体植株的特点。果蝇的眼色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只能是红眼,而白眼的出现只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答案:C

2.解析 噬菌体和质粒都没有细胞结构,显然不合题意。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不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也不能作为受体细胞。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以满足要求。 答案 B 3.解析:同种生物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相交是杂交;同种生物基因型相同的个体相交不是杂交,而应是自交。要区分杂交、自交、测交三者的概念不同之处,有利于对杂交育种真正理解。 答案:A

4.选D。该选育过程只需要显性个体,隐性个体被淘汰。两杂合个体自交,在F1的显性个体中纯合子占1/3,杂合子占2/3;它们各自自交,在F2的显性个体中,纯合子占5/9,

n杂合子占4/9,以此类推,在Fn的显性个体中,纯合子占1-(2/3),当n=8时,纯合子占1-256/6561,大于95%。 5.选D。本题主要考查各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及优点,分析如下:

其中杂交育种操作比单倍体育种要简单,但相比之下要费时。

6.解析:X射线作为物理诱变因素诱发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答案:B 7.D [解析] 图中左侧表示的是杂交育种,右侧表示的是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单倍体育种能加快育种进程;两种育种方法最后对符合要求的筛选方法是一样的。 8.解析:太空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答案:C 9.B

用心

爱心

专心

10.解析:由于父亲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产生的精子基因型是AB、Ab;母亲的基因型是AaBb,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ab,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基因型是以下六种: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如果对这个知识点熟悉的话,就可以看出无论父母是什么样的精卵结合,受精卵的基因型对于A基因来说都不会出现aa的情况。答案:D 11.D [解析] 诱变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抗生素不能作为诱变因素。 12.选D。亲本基因型为R_B_、rrbb,获得基因型为RRbb的新品种可用杂交育种(即图①)、单倍体育种(即图②)、诱变育种(即图③),用多倍体育种只能增加染色体数目,而不能实现基因的重新组合。

13.B 14.解析:绿色开花植物经过双受精作用形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小麦和玉米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可能产生后代,所以给普通小麦授以玉米的花粉,不可能发育成有生活力的种子。 答案:B 15.选B。纯合子的性状是稳定遗传的,而显性性状的个体不一定是纯合子,隐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纯合子,所以一旦出现即可稳定遗传。

二、填空题 16.(1)间 (2)基因突变 (3)基因重组 100% 17.(1) I 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2) DT ddTT (3)减I后期 花药离体培养 弱小,高度不育 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4)F1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 1/3 自交 1/2 (5)DDtt :Ddtt :ddtt = 1 :2 :1 (6)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

(7)基因突变 亚硝酸(或硫酸二乙脂) 基因突变率低,是不定向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用心

爱心

专心7

第5篇:佛山市高中生物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1)学案

第1节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1)

班别: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

2、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养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

【学习重点】

1、理解杂交育种的概念。

2、杂交育种的举例。

3、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温故默写】(2分钟内完成):

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 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人类遗传病主要可以分为 遗传病、_________遗传病和 遗传病三大类。

3、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 ,解读其中包含的

____________。测定的是

条染色体( 条常染色体+ + )上的DNA的碱基序列。 【新课学习】

一、传统的育种方法是什么?不足之处表现在哪?目前常用的育种方法有哪几种?

二、杂交育种

1、杂交育种的概念是什么?

2、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什么?

3、写出杂交育种的流程:

4、杂交育种的优点有哪些? 杂交育种的缺点有哪些? 请举杂交育种的两个实例:

【巩固训练】

1、杂交育种的实例:现有两个纯种的小麦,一个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个为矮秆(d)易染锈病(t),这两对

性状独立遗传,如何获得矮秆抗锈病的新类型? (1)操作步骤是:

①先让纯种的高秆抗锈病与矮秆易染锈病小麦 进行 ,得到F1 ;

②再将F1进行 ,得到F2 ;

③选择F2中表现型为 的小麦; ④让F2中的矮秆抗锈病个体连续 、选择、 淘汰,直至不出现性状分离,即可选出符合 要求的纯合子。(右图是杂交育种的流程图) (2)据图回答:

①过程表示 ②过程表示 ③过程表示 ④写出图中F2表现型及其比例。 ⑤从F2代中选出矮秆抗锈病的个体, 基因型为 , 比例为 。

2、单倍体育种的实例: 现有两个纯种的小麦,一个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个为矮秆(d)易染锈病(t),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如何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快速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 (1)操作步骤:

①先让纯种的高秆抗锈病与矮秆易染锈病小麦 进行 ,得到F1 ;

②取F1的 培养得到单倍体; ③用 处理单倍体幼苗, 使 加倍,选出具有

性状的个体即为所需类型。 右图是单倍体育种的流程图。

(2)单倍体育种的优点: 。 (3)单倍体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

3、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连锁互换 C.基因自由组合 D.基因突变

4、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 ),最快捷的方法是( )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

5、将基因型为AaBb(独立遗传)的玉米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的植株的基因型为 ( ) A.AB或ab或Ab或aB B.AABB和aabb和AAbb和aaBB C.AB或ab或Ab或aB D.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6、基因型AaBb(独立遗传)的小麦,将其花药离体培养获得若干幼苗,当中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

)

A.0 B.1/16 C.1/9

D.1/4

7、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__, 依据的变异原理是_________;另一种方法的育种 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和④基因组成分别为 和_______________。

(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 ;

(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 ;

(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 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

8、在家兔中白色(B)对灰色(b)为显性,短毛(E)对长毛(e)为显性,这些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白色短毛兔(BBEE)和灰色长毛兔(bbee)的雌雄个体各若干个。试设计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白色长毛兔的育种方案(简要程序):

第一步:让白色短毛兔(BBEE)和灰色长毛兔(bbee)的雌雄个体交配得F1,F1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为 ;

第二步: ; 第三步:从F2中选出白色长毛兔,其基因型为 ; 第四步:选择用 兔与上面选出的白色长毛兔测交,从而选出纯合子的白色长毛兔。

必修2 第1节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1)(P98~P99)——答案 【温故默写】

1、遗传物质

2、单基因 多基因 染色体异常

3、全部DNA序列 遗传信息 24 22 X Y

一、传统的育种方法是选择育种。它不仅育种周期长而且选择的范围是有限的。

目前常用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诱变育种

二、杂交育种

1、杂交育种的概念:

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 在一起,再通过选择和培育得到新品种的方法。

2、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3、杂交育种的流程:

① 把具有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杂种子一代(F1); ② 使F1自交,得到F2 ;

③ 选择F2中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进行自交,然后在其

后代中继续选择合符要求的个体,连续自交、 选择 、 淘汰 , 直至后代不再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即得到合要求的新品种。

4、杂交育种的优点:使位于不同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体上,即“集优”。预见性强。

杂交育种的缺点:①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组,按需选择,并不能创造新的基因;

②育种进程缓慢,过程复杂。

杂交育种的实例:如高产矮秆水稻的培育、中国荷斯坦牛。

【巩固训练】

1、(1)杂交 自交 矮秆抗锈病 自交 (2)①减数分裂 ②受精作用 ③自交 ④

⑤ddTT和ddTt 1∶2

2、(1)杂交 花药离体 秋水仙素

染色体数目 矮秆抗锈病 (2)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染色体变异

3、C

4、B A

5、B

6、A

7、(1)Ⅰ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2)DT ddTT (3)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可以明显的缩短育种年限

8、白色短毛兔BbEe 让F1的雌雄个体相交,产生F2 BBee或Bbee 灰色

第6篇:学习高中生物的方法总结

【摘 要】生物是高中阶段需要学习的科目之一,更是在理综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同时,生物与实际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在日常生活、生产中都离不开生物知识的应用,因此在高中阶段学好生物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更好的融入生活。

【关键词】高中生物 注重与实际相结合 习题巩固 建立错题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16

古语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方法,相对于高中其他的理科学科,生物的学习较为简单。但是要学好高中生物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针对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总结出以下几点学习高中生物知识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熟记课本,合理有效的结合课外辅导书

对于生物学习来说,掌握了教科书就掌握了大半的考试内容的一半,在任何情况下,课本起到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大概就是说任何问题都是由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演变出来的吧,因此对于课本中的定义案例学生都要熟记于心。每当老师讲完一节课后,都会有相应的知识小结,这里是需要学生认真听讲的地方,不要以为一节课都认真听讲了,最后知识总结是在讲重复的地方所以便开小差。课后小结有它的特点,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老师用简单明了的框架说明这节课知识之间的联系,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总结性,是学生应该学会并且会应用的技能。对于课本的内容,每一节、每一章都应该有自己的总结,知识概括,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并记忆课本知识。

接下来要谈课外辅导书的作用。进入高中课业量加大,同时高中的老师更加看中学生的自学好问能力,因此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们自行学习的能力,在这时合适的课外辅导书便起到了重要作用。课外辅导书一般选择一本或两本即可,多了学生则会看不过来,对于生物学习初期,学生们可以仿照书上的总结进行课时回顾,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关注难点及考点解析,做到充分把握得分点。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有利于生物的学习

生物属于偏文科的学科,因此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知识内容需要记忆,但是生物学科的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更多的是需要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便需要适当的结合实际进行记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与生物知识相联系的地方,比如讲到植物的特点的时候,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生物与实际结合起来。学生们可能在初次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不会主动联系身边的实物,这就需要老师的努力了,在学习到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带同学们进行实地考察,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毕竟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进行实地考察后,学生们要写出自己的感悟,思考出书本上没有的内容,并在课堂或是课下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互相评论,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们的思考能力,产生实地考察的意义。

学习生物知识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生物知识可以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比如学习到选修制作果醋的时候,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果醋制作厂,也可以自己进行制作,让学生在亲自动手过程中对知识内容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记忆。最后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小组间解决这些问题,然后自己提出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老师进行解答,这样同学们学习到的知识会更牢固,学到的东西也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三、习题巩固,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必由之路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必须经历做题的过程,当然生物也不例外,学生们在做题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眼高手低的问题,觉得自己这个知识点会了,便不再进行相应的习题练习。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习题的重要性,一个生物题目结合以往学习过的内容往往能够做到举一反三。通过做这样的题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进行知识点的回顾,还可以帮助学生们进行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所以做题是取得高分的必由之路。

当然,在做题的过程中对于习题的选择也是有要求的,对于刚学完的知识点要从易到难进行,如果开始就选择难度很高的题目,容易打击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接下来的后续学习。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我主张的是学生先进行一定的独立思考,不要急于看答案分析,先想想自己的思路,然后再看答案解析,同时进行对比分析,看看自己的思路与正确的答案解析思路有什么不同的点,差别在哪里。有思考才会有进步,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不思考,不做题。除此之外,要将做错的题目、经典题目进行整理记忆,每一道题目都是出题老师的心血,它值得大家去整理,学生一定要勤于动笔,不要以为自己改过来就已经记住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写到书面上,才利于自己的后续复习,再好的记性不去复习也会对做错的题目有遗忘。

四、错题集的建立与使用会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对于学生的学习必须要建立一个错题本,如果时间不够可以把订正的错题订在卷子上,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但是一定要建立错题本,对于错题要有自己的反思与总结,同样还是那句话,有反思才会有进步。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错题难题进行适当的分类,可以根据题型分类,比如实验题有一个专栏,分析题有一个专栏,这样复习的时候可以针对同一个题型进行反思思考。当然也可以根据知识点进行分类,像关于光合作用的习题可以放到一起,关于细胞的问题可以放到一起,这样就可以做到全面有效的复习。

错题本在建立以后一定要及时复习,不能不进行复习,我推崇的做法是在每个错题旁边都留有一块空白,用来记录回顾这道题目的时间,随着回顾次数的增多,可以拉长回顾的时间间隔,每次回顾错题时都要把它当作新题来做,不要依赖当初写下的解析,一定要进行独立的思考,当确定自己遇到这类题不会再错的时候,就把它从错题集上划掉吧。这样随着时间的累积,虽然错题在增多,但是错题本并不会很厚,这就是一个把错题本看薄,同时又是一个把错题本看厚的过程。因此学生要想取得不错的成绩,一定要注意错题本的使用。

总之,生物是一门与实际有紧密联系的学科,所以学好它并不困难,只要大家用心,做到以上提出的几点,相信大家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的。在学习高中生物知识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方法,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选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为以后更深层次的生物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梦想课程概述下一篇:优秀学员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