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学生总结

2022-03-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是开展项目,还是记录工作过程,都需要通过总结的方式,回顾项目或工作的情况,从中寻找出利于成长的经验,为以后的项目与工作实施,提供相关方面的参考。因此,我们需要在某个时期结束后,写一份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三学生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大三学生总结

大三学生学习总结

大三,来东校区的第二年,对市区浮躁的、紧张的生活逐渐适应了;大三,渐渐的褪去了幼稚的想法逐渐要考虑很复杂的东西;大三,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现实;大三,看清了越来越多人的面目;大三,越来越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大三,越来越清楚自己将要怎么发展;大三,越来越感觉亲情爱情友情的珍贵。

之所以到现在才开始总结这段时间的生活,主要是前天才知道我已经是大四的学生了。从一开学就开始搞Fresscal比赛,比赛没开始就到公司实习去了,两个月后接着就是电子设计大赛,一直从大三忙到大四。在昨天的年级会上,焦导的提醒才使我意识到自己现在的处境,才知道开学了,大四了。挥挥手告别昨日的大三,迎接崭新的大四。

人的一生可能就是从某个决定开始改变的。刚升大三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干,学习也没有动力,无法适应紧张的但又懒散的生活。当知道学院有个大学生科学训练项目的时候,自己也没有什么概念,并没有要参加的欲望,但是宿舍所有的哥们都想去申请,我也按耐不住想去试试。我和一个小伙伴就想去找我的本科生导师,结果那天上课在路上刚好遇到陈老师去上课。于是我把想参加科训的愿望告诉她了,她表示很支持我的决定,并让我们下午去找她。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才误打误撞的参加了科学训练项目。第一次搞这种东西也没经验,权当是跟着学姐学经验吧,很认真的准备项目申请。由于准备比较充分加上导师自身影响力比较大,所以我们的项目还成了校级重点。刚开始说有一万元的科研经费,把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很高兴。我们的项目是关于智能小车的速度控制问题,和学校搞的Fresscal智能小车大赛有莫大的联系。于是导师指导我们把研究成果运用到比赛中,为学校争取更好的成绩。很自然的,陈老师就把我们引荐给了负责智能小车大赛的程老师。所以我下学期并没有选修太多的课程,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科训项目和智能小车比赛上了。刚接触小车那会儿,心里无比的激动,非常的感兴趣。当知道这是拿单片机控制的时候,我就想好好的自学单片机。那时候还从学长那里买了一块单片机最小系统开发板。认真研究了一段时间,平时没课的时候除了打cS就是学习单片机,以致其他课程也没搞好。但我并没有后悔,感觉这东西真的很有用,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需要自己非常的清楚和明白。

我报名参加了Freescal智能小车比赛,希望通过对小车的了解加深对项目的认识,同时把项目的优秀成果应用到比赛中。小车比赛刚开始还是有个培训的,当时就是自学单片机自己按照老师给的实验要求,把单片机调试好给老师检查,时间就是一寒假。所以寒假回家我就是天天研究单片机,刚开始真不是盖的,c语言还没搞明白,就要从汇编入手,我想把单片机工作的原理搞清楚,于是就选择了汇编。从最简单的程序调起,刚开始还是没有什么压力的,后来用到的计时器越来越多,用到的管脚越来越多,逻辑越来越复杂,一个程序往往要调好几天,加上家里的亲戚比较多,终于在那个程序上卡住了。怎么也调不出来了,程序代码自己想了好几遍,采用了好几种形式,都行不通。没办法,寒假很快过去了,开学后,老师还是给了两个星期时间的,我充分的利用了这两个星期。把那几个程序都一个个调通了,其中有一个矩阵键盘特别蛋疼。按我的逻辑应该是不会有问题的,但就是调不出来。整整搞了一天;最后我就干脆放弃去睡觉了,第二天起来想想还是要搞出来,要不然怎么参加小车比赛呢!我把昨天的程序丅进去,奇迹般的居然好了。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上帝在和我开什么国际玩笑。那段时间没有好好的和女朋友在一起,没有时间去看她,还差点闹出乱子。自学需谨慎,恋爱有风险。

顺利的进入了飞思卡尔比赛,刚开始是买原件、组装、调测。这个过程中,我还认真研究和学习了小车的mcU,它是Freescal公司生产的16位单片机,其配置和功能和51单片机比起来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我学了有两三个月的片子,把原理搞清楚,把结构弄明白,让车跑起来,能循迹。这个过程中还帮程老师做了不少的事儿,他特别的看好我,还让我和我另一个小伙伴去秦皇岛开全国Fresscal智能小车大赛的组织会。第一次去秦皇岛,感觉和天津没有什么两样,第一次去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到了小车调试的最后阶段,压力也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紧迫。

关键是,我们实验班要被安排出去实习,我被选择去了清大华亿,按学校要求,实习给成绩的,很严格。没办法,白天去公司上班,晚上回来再搞小车。正值暑天,火炉般的帝都,加上拥挤的公交车,每天上下班都得两三个小时,回回汗透衣背。这都不要紧,关键有次乘地铁,一30多岁男子狂骂一女子,什么难听骂什么,别管因为什么,男子得理不饶人,关键是还没理。旁边的人都非常的冷漠。。。。。。没人管。从此我再也不乘地铁和公交了,受不了。我就骑自行车上下班。

那天,下班回来非常疲惫,意识恍惚,小伙伴非要让我把电源模块搞搞上去,我一不小心就把板子全烧了。命中注定的,没办法,后来我想了想,当时绝对是佛祖在我身旁让我把两个线接反的。必将有次劫难呀。一学期的付出就这样付之一炬,真的是。很痛心,我赶紧冷静下来把出问题的模块都解决掉,第二天我超级冷静,重新把线路都捋清楚,让车又重新跑起来。因为再过一天就是学校的选拔赛,进不了选拔赛就不能代表北化参加比赛了。修好车交给自己的小伙伴们我就去上班了,上班回来发现小车还是不能跑出之前的水平,明显的电磁信号采集模块有问题,结果,就没时间解决了。队友们都失去了信心,精神涣散。在北方学院的校内选拔赛上,被淘汰了。

回首小车制作、调试的整个过程,把我们三个小伙伴当成一个team来看,明显我们的团队存在诸多问题。我之前也参加过一次数学建模大赛,也是三个人的team。在这个过程中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好好的总结一下,但是先放放,在后面彻底的剖析下团队合作。

程老师和陈老师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小车被搞成一塌糊涂而责备我们,倒是自己感觉挺辜负老师们的期望的,深深的自责和说不出来的难过。人总是要往前看的,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就自暴自弃,因为我们看重的事情其实都不是事儿,和父母对自己儿女的期望、牵挂比起来,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重新调整心态的我又接着参加了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这可是两年一次呀,很幸运被我们赶上了。就这样我又重新加入了一个team,同样是三个人。比赛开始前几天,我们就拿到了电器清单,很明显控制组的一个题目是四旋翼飞行器。大赛组委会还给了一个叫瑞萨的单片机,当时大家把精力都放在了飞行器上,但我感觉这单片机还是很重要,于是开始就研究了几天,看实例教程,对它熟悉了一下。没想到题目下来之后,的确是飞行器控制问题,并且大赛要求必须使用瑞萨单片机做为飞机的主控板。之前买的飞机是带飞控板的,里面有完整程序和非常好的控制算法。但是短时间内想把那套搞明白并且移植到瑞萨里面是不现实的。于是teamleader想把瑞萨作为主控板,输出的控制信号给飞机自带的飞控板,实现对飞机的控制。这样的方案有点儿剑走偏锋的感觉,因为大赛的意思让用一块,并且只用一块控制芯片,但是组委会又没有表述清楚。于是我们就钻了个空子,用两块控制器来控制飞机。

经过四天四夜,千辛万苦终于还是被我们调试出来。拿到比赛现场,把那些老评委和他们的老伙伴们都惊呆了。他们说还没有飞的这么好的飞机,于是特意的关注了一下我们的飞机,查出了飞控板,存在异议于是又扣掉了相应的分数。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最终给我们了一个三等奖。感觉结果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认识到好多人,看清了很多事情,想明白了很多道理。最重要的应该是认识吴俊,他是常州人,和他去中发买了两次东西,所以自然而然的就熟起来了。从他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儿就是:学自动化的,干什么都有搞头儿。用南方人那种特异的思维来看待我们的专业就是干什么都是可以赚钱的。重要的不是我们学到了多少的知识,而是我们应用我们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

现在再来总结一下,三个人的小team,该如何高效的运作。三个人合作的首要准则就是“能尿到一个壶里”。开始就应该确定这个team的leader,这一点儿相当重要,leader有支配权是因为他要承担所有的责任,leader是主心骨是团队的核心。Leader应该有冷静的头脑,需要做决策,需要统筹安排。要顾及队友的感受,要听得进意见,但是更要坚持自己的主见,并且带动其他人朝自己的方向努力。Shelden就是一个不错的leader,能将自己的意志慢慢的加入到队友的想法中。我担任的角色,我认为更重要,一个团队中必须有一个像我这样的人。当时,第一天过后我把瑞萨单片机搞的非常熟练,并且统筹规划了整个程序的框架,以及程序的整个时序关系。用了一个通宵的时间。但是第二天,Shelden让我去写报告,我就感觉很不爽,我辛苦的工作不能就那样白费。我以为我有足够的能力把程序理清楚,只是把相应的模块加到相应的部分就可以了。我很憋屈,要是以以前的脾气我早就不干了,肯定和他翻脸了。我默不作声的自己想了想:首先,他应该是我们的leader,我要服从他,否则事情就做不下去了,如果三个人朝三个方向使劲肯定会出问题的,就像小时候看的那个童话故事,退一步讲,首先承担责任的是leader,我怕什么。于是我调整心态决定按照他的想法来。跟着他的思路走。同时,另一个哥们和我是一样想法的,他决定要按我们原先的想法接着搞下去,我看到这种情况就明白了,其实我是非常重要的,我站向哪一边天平就向哪一边偏。于是我决定站到leader这边,同时我积极配合,努力把天平的那个人也给拉了过来,自此,三个人终于可以朝一个目标使劲了。

还有就是在公司实习的经历,这个还是很值得提提的,公司做软测量,规模应该不算大,有很多都是我们学校的学长。公司位于清xx边的清华同方广场,在清华同方科技大厦里面。这个清华同方科技大赛是个什么组织呢!就是一栋写字楼,里面有n多个公司,大厦地下室有食堂,每到吃饭的时候就联想到我们高中一下课就往食堂冲的场景,其实是一样一样的。关键是这个食堂的饭吃第一顿没关系,吃第二顿就永生难忘了,是少有的几个能把所有饭菜都做成地沟油味道的食堂。饭菜非常的贵,贵到自己都不敢想象。一想到如果留在这里就要吃一辈子的饭,我立马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还好这两个月有学长有北林的饭卡,我们所有的人就天天蹭学长的饭卡,两个带点儿荤的素菜加上二两米饭总共4.4.非常便宜,吃的也很舒服。感谢北林,感谢北林的食堂,让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期。我和小马哥还去清华吃过两顿,感觉高考真的该多考点儿,使出吃奶的劲儿,这几年太愧对自己的胃了。在公司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按照任务书,建立一个多变量的数学模型。感觉还是学到不少的东西,学会了软测量建模的整体思路,和一些比较先进的理论。前段时间一直骑自行车上下班,没事可以到处转转,从学院路过,可以经过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大医学部,北京联合大学……那天下雨,把车放在学校,然后就不见了。对于偷车的人,只能画个圈圈诅咒你了,车子是我拿奖学金买的,我和车子刚磨合好,刚培养出感情。现在看到山地车感觉都不如自己的那辆好,唉满是心酸呀。

暑期实习,学校把我们班里的同学都安排出去了,有去上海黑马的,有浙江中控的,有和利时的,有天津霍尼韦尔的……回来的实习总结答辩上,也可以看到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从事的几类工作。

今天,科训项目结题答辩,晚上就要转正了,这或许预示着大四真的彻底开始了,算是一个节点。以后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还是找个公司去锻炼锻炼,学习一下信号处理的东西,把最小二乘法的理念搞透彻,为研究生的学习奠定一些基础吧。

大四,把以前的经验和教训都总结一下,把收获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脚踏实地的去努力,更加积极乐观的迎接挑战,为生活多打点打点。明天回家喽。

第二篇:大三学生个人总结

结束了大三的学习,即奖迎来大四生活。回顾这三年来的学习与生活,本着总结过去经验,更好展望将来的心态,去梳理过去,计划将来。

三年级是主要学习专业理论,锻炼专业技能的一年。由于明确了投身教育事业的职业目标,学习多了不少热情,也多了不少激情,从中也感受到了方向对于一个人前进的重要性。生活也因目标的明确而多了几分踏实与淡定,因而在其他的更多方面表现得更加稳重与自信。另外,一些影响专注的因素在这年渐渐消失,让我能更专心于学业。因而在这一学年中,可以说比前两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首先,在学业成绩上面,大三比大二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在每门功课上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虽然有些科目不尽如人意,但是已无悔恨,因为已经实在地在上面付出过。有些科目确实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令人不解与可笑地在低级错误或低迷状态中留下了些许遗憾!不过总的来说,这年的学业成绩还是令人满意吧。

在思想上,体系的锥形已经逐渐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开始逐渐指导自己的生活与学习,有了自己的基本的人生哲学。这种感觉是美妙的,让你觉得你是这个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生活上呢,比较有规律及更加习惯了这里吧,毕竟已经三年了。这里已经与我结下了深深的关系纽带,对这里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这是一种最深的融合!

总结这一年方方面面的变化,起最重要作用的是:目标。明确的目标是变化的源动力,因为目标才有激情,才会想办法去具体付出努力。有了激情,才会自信,才能抛开其他的无关的杂念去向着木标进发。总起来就是:目标,自信,勤奋,专注,激情!

第三篇:大三学生期末个人总结

回顾大三的上半学期,在工作和学习的各个方面自己的努力和收获做出以下总结,回顾和总结能让我们看清前路,认准方向,坚定决心更好地鼓舞自己前进。

大三,是大学时期很关键的一年,前两年对自身的兴趣挖掘和各方面的尝试,加深了对自身的了解,在迷惘中选择好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大学中,老师说过是将人职业化的一个过程,而职业化就包括了人格化、社会化、专业化的道路,在逐个变化的过程中突破每一步,成就自身的能力的积累。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观决定了我们人生道路的各种选择。在每个关键的时刻,总是三观点亮了我们的前路,让我们在迷惘中找到方向,坚定自己的信仰。

唯物主义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是最高的思想感悟和道德情操的体现,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如何认清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责任,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刻奉献自身的力量。在国家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是时代和作为国人的使命感,然而在现在的时刻,我们更应该认清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做好自身的充分的准备,迎接各方面的挑战,做时代和社会都需要的人才和栋梁。

加入党组织预备的队伍后,更加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分子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周围的群众中应该承担起的责任,如何为群众做实事,如何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大局上,如何在国家和人民角度思考问题,做出符合社会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选择。在工作学习中,不断了解国家大事和时政消息,关注国家和党的动态进展,融入到群众中去,了解各方面的民意,反馈到党组织中,更好履行党和人民之间桥梁的作用。

在新的一个学期中,会进一步加深自己的时政认识和党的学习,更进一步融入到群众中反馈人民心声,更进一步落实好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以党员的标准不断鞭策自己去前进,奋斗。

第四篇:大三学生个人总结及规划

不知不觉间,大学的生活就要结束了,本以为大学有四年的时间,但现实是最多只有三年可以算是大学的生活,每个人都至少需要在最后一年里为今后的打算做直接的准备。所以说,大学生活事实上已经结束了,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大三这一年我完成了我的GRE考试和TOEFL考试,参与了第二十一届冯如杯,试图寻找参与科研的机会,并开始正视出国的留学的相关事项。所有收获,无论是硬件上的还是软件上的,总结如下:

1. GRE笔试部分获得1510的好成绩,机考方面3.5也说得过去;

2. TOEFL考试总分104,其中口语因为重大失误仅获得17分,但个人认为TOEFL成绩不是很重要;

3. 在2011年三月期间参与校第二十一届“冯如杯”,并获得三等奖,同一项目获得“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学组优秀奖。虽然名次不高,但整个项目完全由组内成员独立完成。从整个项目方案的确定,功能和结构的设计,到软硬件的实现,算法的编写调试,故障的排除,完全由我们自主完成。期间我主要负责硬件连接、调试以及软硬件结合,并协助组内另一位成员进行算法论证、实现和后期调试。在这一过程中自学Wince6.0嵌入式开发平台的搭建和使用,自学VC++的使用。可以说完整的经历了一次项目流程,并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项目,使我对工程开发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从一个角度了解了电子信息工程方向的行业状态,更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

4. 偶尔从互联网以及同学间了解国外高校的情况,清楚了自身申请的劣势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并通过综合考虑,选择集成电路数字电路方向作为主要方向,有针对性的寻找科研的机会。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的经历,但在未来的一个月内应该会有所行动。

5. 大三上的课程学习虽说不很理想,但也没有过分的影响GpA,考虑大三上GRE重考占用的大量时间,以及自身能力的有限,也是情有可原的。但从另外一方面讲,让我发现了自己具备一定的快速学习能力。虽然突击学习的结果肯定不如日常勤奋学习的效果好,但并不是说就完全不能再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标准。从这一角度看,自己有一定快速切入项目的能力。

以上是到目前为止的收获,以下是这一学年来的遗憾:

1. 自己在科研经历上的欠缺十分明显,欠缺足够的科研经历来对某一个方向有所感悟,也缺少对整个行业的认识。知识储备仅限于书本和学校所授的课程,,其中还有很多已经还给老师了。同时,由于自身的懒惰,业余时间多用来打游戏等消遣活动,浪费了很多可以用来做科研的时间,有加重了自己科研方面的劣势,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2. 平时对于参加学校、学院、社团组织的活动不积极,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人际交流圈,或者说没有获得较多的人脉。这主要是性格使然,自己更倾向于与熟悉的人在一起而不是去结交新的朋友,并且经常喜欢一个独处。并不是人际交流有障碍,而是不喜欢积极出动。这一点让我在大学的三年来没有结交很多的朋友,也让自己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十分接近中学的状态,可能在心理成熟上也会受到影响。尽管自己清楚自己这方面的问题,但不想去改变,导致一直到现在都保持着原样。这可以说是大学三年来的一个遗憾。

3. 成绩上也是有遗憾的。主要是由于自己的懒惰,很多时候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还伴有间歇的自欺欺人,导致很多可以做的更好的事情,仅仅达到合格的程度。而目前的成绩对于出国留学来讲,仅仅是一般的水平,更不可能弥补自己在科研方面的漏洞。平平的成绩也体现出知识学习的不扎实,给未来埋下一些隐患,例如准备冯如杯时,自己不得不花费很长的时间来纠正一些基础性的错误。所以说,课业学习方面,这也是一个遗憾。

综上所述,尽管自己能够了解自己的弱项已经需要努力的方向,但很多时候都败给了懒惰。可以看出自己的自制力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直接的体现就是不能在该做某件事的时候做好这件事,并且喜欢极端化的要求,有时对自身要求严格,有时十分松懈,容易出现虎头蛇尾的事情出现。虽然在这一学年获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自身性格上的缺陷也体现的十分明显。对我来说,理性的思考的容易做到的,但理性的生活却是十分困难的。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我还需面对许多与出国相关的繁杂事项,能不能克服懒惰的毛病,哪怕是暂时克服,是能否较好的完成这些任务的决定因素。近期还有很多科目的考试,课程荒废的我能否达到自己的目标就看这几天的表现了。

刨除出国留学这一目的明确的短期目标,自己在这一年里对于人生的思考也没有停止,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多疑惑,还需要更多的思考。

个人规划未来一个月:努力完成各课程的考试,期望获得一个较好的成绩,在最后时刻提升一点GpA;

未来两个月:认真对待暑期实习,争取协助完成一个以上的科研项目,一方面增加自己硬件方面的指标,另一方面也让我更加了解这一行业,规划未来的方向。同时,如果通过“电设”的校内选拔,则要认真对待,争取完成一个项目。

下一学期:将联系出国的具体事项放在首位,找好学校,选好专业,联系教授,咨询学长,完成pS等材料的准备。目标学校希望是专业内比较优秀的学校,在国内外认同度都较高,目前倾向于攻读硕士学位。

未来2-3年:完成硕士学位。

未来3-8年:进入专业相关公司工作,以技术作为入口,时机合适时转为管理,积累经验。

未来8年之后:时机合适的话可以创业,目前还预计不到8年之后的事。

第五篇:大三学生个人工作总结

大三过去了,我想对大三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个人总结。

三年级是主要学习专业理论,锻炼专业技能的一年。由于明确了投身教育事业的职业目标,学习多了不少热情,也多了不少激情,从中也感受到了方向对于一个人前进的重要性。生活也因目标的明确而多了几分踏实与淡定,因而在其他的更多方面表现得更加稳重与自信。另外,一些影响专注的因素在这年渐渐消失,让我能更专心于学业。因而在这一学年中,可以说比前两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首先,在学业成绩上面,大三比大二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在每门功课上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虽然有些科目不尽如人意,但是已无悔恨,因为已经实在地在上面付出过。有些科目确实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令人不解与可笑地在低级错误或低迷状态中留下了些许遗憾!不过总的来说,这年的学业成绩还是令人满意吧。

在思想上,体系的锥形已经逐渐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开始逐渐指导自己的生活与学习,有了自己的基本的人生哲学。这种感觉是美妙的,让你觉得你是这个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生活上呢,比较有规律及更加习惯了这里吧,毕竟已经三年了。这里已经与我结下了深深的关系纽带,对这里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这是一种最深的融合! 总结这一年方方面面的变化,起最重要作用的是:目标。明确的目标是变化的源动力,因为目标才有激情,才会想办法去具体付出努力。有了激情,才会自信,才能抛开其他的无关的杂念去向着木标进发。总起来就是:目标,自信,勤奋,专注,激情!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第六篇:2011年大三学生暑假实习总结

现在大学生几乎都有过出去实习过的经历,实习就像我们大一时的军训一样,是每个人必须都要有的经历,这就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所以我也非常重视实习。

终于找到可以实习的机会了,是在一家公司实习,这已经是令我很欣喜了,毕竟这样的实习机会不是很好找的。我就走上了实习的岗位。

大三结束的时候,心里多少有些惆怅。一晃眼,三年就过去了,而初中高中习惯了的三年周期也让我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行将就木的感觉。想当初,刚踏进大学校门,意气风发,生气蓬勃,结果在大学的悠闲时光中晃荡了两年,基础课是很不被重视的,我的想法是到了专业的时候再用点心。事实上,要转换过来是很不容易的,大三用了一年时间才把态度转变过来,但是这个时候有些残酷的事实已经铸成了。

所以在大三暑假将要开始实习的时候,很茫然,没有越学越明智,反而对于未来感到特别的迷惑,未来,究竟是要往哪个方向开始?

说起前景,使我困惑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原因。我们的这个专业在外人看来总是呈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繁荣,并且给人的超乎寻常的羡慕让我们可以生活在一种浮夸的优越感之中。事实又是怎样的呢?对于这点我还是有很清楚的认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当然很发达,而且潜力和机会也很多,但是我不得不想到自己一个外地人的身份,没有任何的依靠,甚至还有很大的劣势。生活成本的高昂和竞争压力的巨大使得我对于毕业起步的前景从来不敢乐观。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不是名校毕业,没有优异的成绩,也不像别人一样口袋里揣着一大堆的证,还有父母亲朋好友的提携,甚至在毕业这个问题上,还有着不小的障碍阻碍着我,这些都可以成为让我在非常低的起点开始职业生涯的原因。

实习可以说是在未来突然降临之前的缓冲地带。经验积累当然是重要的,而且必须。在这个过程中我从来没有蒙混过去的念头,我抱着还算虔诚的心态将一只脚迈进社会之中探试水的深浅。这只是浅尝辄止的,丝毫没有风险的探试。即便是这样,我也在当中发现了许多社会的残酷。同事们对于现状的无奈,他们并不只是对于目前工作的,相反工作还很充实,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忙活了半天,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而这些令人失望的结果又完全不能归咎于他们的不努力,相反他们在紧张的忙碌中还时时刻刻为了效率和效益殚精竭虑。这样的工作状态无疑是让人疲惫的,使人的心理疲惫,而更让他们失落的是,对于并不像我们这样漫无目的的未来,他们也觉得非常狭窄。由于年纪,家庭等等诸多原因,基本上稳定的工作就是最大的福音了。但人总还是有上进心和更高追求的,在为了这些进行探索的时候,却处处制肘,从而使自己处于一种走投无路只有安于现状的状态。

生活继续的动力在于我的人生的存在,他是无法被忽略的,起码对于自己是一个实体,我可以看着别人成功,可以羡慕别人的幸福甜蜜,也可对于自己的过错懊丧,但是我有什么办法避免自己去想这些问题么?没有,我想到了这些,全部都是因为它们给了我的人生以刺激,我虽然有种种的不如意,但是仍然有自己的未来可以被创造,永远不会消失的总是希望。生活的无奈无边无际,也许有一天我会学会不去对它们翻来覆去的思索,我可以放弃别人的看法,把外界的影响力减小到最低,那个时候仍然会有失败等着我,所以,想这许多都是徒劳。然而现实逼着我去想,我无法抵抗的被同化着,某些时刻,总是被颓丧的感觉吞没。

实习学到的东西是:一定要勤快,尤其是在一些老资历的人面前,如果你是个努力的家伙,那么他会很热心的教你一些有用的东西,特别是他经历过的失败教训,弥足珍贵阿。其次就是少说话多办事,话多的年轻人,而且是在干工作的时候,话太密给人的感觉就很不好。但是如果涉及到了具体的工作步骤,那就要问清楚了,否则很容易造成工作上的失误,初来乍到业务不熟悉,出错在所难免,所以要格外留心。对于工作上的问题,前辈们总是不吝赐教的。最后就是要在繁忙的工作中留一个心眼,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嘛。业务上的事情总是可以看出大体的操作流程,这个可是没有人来教你的,如果想真正学到点东西,那就要自己看,实习人员一般接触到的工作都是很初始的,要把行业的门道摸出来,就必须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写了这么多,才发现实习总结原来只要1500字就够了。算上标点,我也算是大功告成。只是不知道到了大四开始正经实习的时候,心态又会有怎样的变化,毕竟那个时候未来的大门就要打开了。

佛曰一切皆为虚妄。人心中没有那些复杂的念头,人生就会很简单,我如今是多么渴望简单的人生啊,虽然是可望不可即,身不由己的就随着潮流走进去了。说起实习,其实也没有太多能对我产生影响的东西留下来,短时间过去的,一半是收获,一半是迷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以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熟练的掌握各种业务技能才能更好的投入工作,我将通过多看、多学、多问、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通过实践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的对待每一件工作。

上一篇:大三学生自我鉴定下一篇:大学读书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