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中ZHX2蛋白表达的检测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2022-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ZHX2蛋白是一种新型的转录抑制因子, 目前临床研究发现, 其与多发性骨髓瘤和肝细胞癌症等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1]。但是, 目前很少有关于ZHX2蛋白与结直肠癌联系的临床研究报告。为了探讨结直肠癌中ZHXZ蛋白表达的栓测意义及临床病理意义, 该研究以该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100例病例, 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了结直肠癌的ZHX2蛋白表达的相关临床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例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来该院接受结直肠癌治疗的患者100例, 取这100例患者的结直肠癌存档石蜡标本及癌旁正常粘膜组织标本各100例, 100例患者术前均未接受化疗、放疗。所有患者中, 其中男性患者54例, 最高年龄56岁, 最低年龄31岁, 平均年龄 (39±2.5) 岁;女性患者46例, 最高年龄57岁, 最低年龄28岁, 平均年龄 (38±3.2) 岁。直肠癌59例, 结肠癌41例。组织学分型:黏液腺癌18例, 腺癌74例, 鳞癌8例。

1.2 方法

1.2.1 检测试剂

ZHX2鼠抗人单克隆抗体, Super Vision鼠/免-HRP检测系统, DAB显色试剂盒。

1.2.2 检测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uper Vision法进行检测。将所有的样品石蜡标本进行4μm的连续切片, 将切成的标本薄片置于58~60℃条件下烤片6 h。进行常规的二甲苯脱蜡及乙醇水化操作, EDTA抗原修复液中高压修复至上汽后计时2 min[2], 使用3%过氧化氢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ZHX2抗体 (稀释500倍) , 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 h, 二抗室温20 min, 使用DAB进行显色, 冲洗完全, 使用苏木精进行复染, 达到常规透明程度后使用中性树脂进行封固。使用PBS缓冲液作为空白溶液。

1.2.3 结果判断标准

每个标本切片随机取5个视野, 以每个视野中阳性细胞率及细胞染色强度作为指标进行分级评分, 根据两项结果之和进行判定。细胞阳性百分率标准:0分:≤5%;1分:6%~25%;2分:26%~50%;3分:>50%。细胞染色强度:0分:无染色;1分:浅黄色染色;2分:棕黄色染色;3分:黄褐色染色。分级标准:阴性 (-) :0分;弱阳性 (+) :1~2分;中阳性 (++) :3~4分;强阳性 (+++) :5~6分。

1.2.4 统计方法

将两组组样品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统计, 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其中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ZHX2蛋白在癌变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比较

ZHX2蛋白在癌变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比较结果, 见表1。

2.2 ZHX2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联系

ZHX2蛋白的表达仅与肿瘤发生的部位及分化程度有关, 详细结果见表2。

3 讨论

大肠癌是大肠粘膜上皮及相关腺体所发生的1种恶性肿瘤病变, 其中主要报告结肠癌和直肠癌, 为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3]。目前, 有研究报告显示, 大肠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4], 由于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其发展是1个多因素参与调控的复杂过程, 因此, 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ZHX2蛋白为1种新型的转录抑制剂, 具有转绿抑制作用, 目前发现ZHX2蛋白的表达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显示, 通过使用免疫组化法对癌变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ZHX2蛋白表达检测发现:癌变组织标本的ZHX2蛋白阳性率为79%, 正常组织标本的ZHX2蛋白阳性率为95%, 前者明显小于后者 (P<0.05) , 结果提示ZHX2蛋白表达的下调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还显示, 在癌变组织中ZHX2蛋白的表达与发生部位及分化程度有关 (P<0.05) , 结果提示ZHX2蛋白的表达与好发部位可能呈正相关关系。

总之, 开展结肠癌中ZHX2蛋白的表达的检测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与预后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值得进行进一步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ZHX2蛋白表达的检测意义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来该院节后结直肠癌治疗的患者100例, 分别取癌变病灶标本及癌旁正常部位标本使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 比较ZHX2蛋白表达的状况, 并将比较结果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癌变组织中ZHX2蛋白的阳性率为79%, 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为95%, 具有显著性差异;癌变组织中, ZHX2蛋白的表达仅与肿瘤发生的部位及分化程度有关, P<0.05。结论 开展结肠癌中ZHX2蛋白的表达的检测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与预后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值得进行进一步临床研究。

关键词:ZHX2蛋白,结直肠癌,表达,临床病理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炜明, 宋国新, 王聪, 等.Survivin在结肠癌中的不同表达定位与预后的关系[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0, 26 (5) :587-589.

[2] 徐松, 冯一中, 李海.大肠癌伴血吸虫病组织中AKT1、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1, 27 (2) :138-141.

[3] Legartova S, Harnicarova-Horakova A, Bartova E, et al.Expression of RNA, ZHX-2, and CHC1L genes in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and in myeloma cell lines treated with HDAC and Dnmts inhibitors[J].Neo-plasm, 2010, 57 (5) :482-487.

[4] Peterson M L, Ma C, Spear B T.Zhx2and Zbtb20:novel regulators of postnatal alpha-fetoprotein repression and their potential role in gene reactivation during liver cancer[J].Semin Cancer Biol, 2011, 21 (1) :21-27.

上一篇:浅谈个人所得税改革变化与影响下一篇:中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