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介绍汽车零部件

2023-0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公司介绍汽车零部件

浅谈某国有汽车零部件公司在严峻形势下的发展策略

摘要:在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某国有汽车零部件公司面临着发展困境,日本丰田精益生产方式以由美国、欧洲等国家验证是一种高级的发展策略,中国国内也有诸多企业向精益生产方式靠拢,某公司以精益为发展策略,通过开源、节流,在赢得客户、开辟市场、生产现场管理和改善、财务、质量等各个方面多管齐下,助力公司长久发展。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发展策略;精益;改善

1 公司经营面临困难,急需破局

当前,全球经济都在面临着疫情下的考验,国外和国内经济在近两年不太乐观。在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汽车行业的不乐观,给汽车零部件公司的经营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与挑战,位于长春的某国有汽车零部件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主要经营生产重卡、中卡、轻卡中的一种配套产品。2019年伊始,受经济市场及疫情的影响,公司大部分经营指标没有达到预期序时进度,面临着收入下降、效益下滑的经营局面,急需破局。

2 日本丰田生产方式已被世界广泛实施,坚定精益的发展策略

日本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是在二战后丰田家族通过学习美国福特的工业工程基础、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借鉴超市的配货方式、并结合日本当时的政策和国情逐渐发展起来的经营模式。根据“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最赚钱的50家公司”中,丰田公司的排名在第10位,位于沃尔玛、亚马逊、大众汽车等之后,虽说在销售额上位低于大众汽车公司,但是在利润的指标上,遥遥领先。可以说,在汽车行业内,丰田称得上是“最赚钱”的汽车公司。

丰田公司位于日本,与中国相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群的工作方式、公司的运营方式等方面具有更多相似性。在《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生产之道》一书中,美国的学者詹姆斯P.沃麦克及丹尼尔.琼斯将日本丰田生产方式讲述为一种“lean production”,就是我们所说的“精益生产”,并通过与福特公司的大批量生产的对比,明确的阐述了精益生产的诸多好处。书中强调精益生产是“整个公司是一个团体”、“总装厂、供应链、产品开发与设计”等过程均有其独特的运作特点,并强调精益生产更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与客户互动更为紧密[1]。

近20年,国内制造业也开始了逐渐的学习、吸收丰田生产方式,并加快了本土化应用的过程。中国中车在其《精益管理之道》一书中,介绍了其“战略目标为打造一流企业,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从技术到管理的全面创新加以支撑,尤其是管理上,要探索既符合国际化趋势又要适应本土化要求的新模式。在实现自身愿景的曲折道路上,‘精益’成为中车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战略基石的必然选择”,并于2008年6月开始,走上了充满艰辛的精益之路[2]。而从长春的汽车产业链来看,成熟的汽车及零部件公司如一汽富维安道拓、大陆汽车电子、东北工业集团、一汽集团等都具有持续改进或精益管理部门,组织公司的精益生产。由此可见,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的实施必然成为公司新的发展策略。

3 聚焦精益植入与实施,多角度提升公司运营,实现破局

3.1 要在开源上下功夫,赢得客户的心

精益生产的理念强调要预测和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如今,汽车的终端客户也就是消费者有了更多、更个性化的需求,再好的标准化产品也有可能因为客户需求的变化而失去青睐。通过对公司的产品布局分析得出,客户的部分旧车型产量逐渐下降,公司这一部分的供货也跟着下降,而客户的新产品车型逐渐增量,公司在开发上却没有跟上步伐。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客户产品更新换代不敏感,没有跟上客戶的脚步,另一方面是对于自己产品过度自信,认为能够稳住市场份额。如何在抢市场、争份额上下真功夫?

3.1.1 消除销售人员“等待”订单的思维

精益思想下,等待是一种很大的浪费,销售人员“等待”订单来已是不可取,要坚持主动出击,拜访客户,充分分析汽车市场终端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对客户的喜好、客户的规划、产品、计划等建立数字化的资源库,随时整理更新,信息共享。

3.1.2 坚持“一把手跑市场”的策略

公司主要领导是决策的先行者,主要领导要把精力下在市场上,亲自带领团队拜访客户,谋划方案、靠前指挥、快速决策。

3.1.3 加大对优质客户的开发与维护力度

建立公司优质客户白名单,加强合作开发,紧盯新品项目进度,调动一切资源确保新品开发进度,及早为客户提供满意产品形成批量供货。

3.1.4 激发市场营销人员和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完成年度目标提供保障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在关键时期能够为公司创造市场的销售和研发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在重点市场、重点产品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人员,可作为日后晋升的参考依据。要加快与客户的对接和协同设计,向前规划,谋求更多变化,开拓新市场。

3.2 要在节流上下功夫,内部瘦身

节流就是深入开展精益管理和精益生产,消除一切浪费,控制各项成本,降低各种费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3.2.1 以提高利润为终极目标,植入精益思想,开展精益管理

从近两年的经营来看,公司一些指标大幅下降,特别是利润指标,同比降幅非常大,与收入降低严重不匹配。利润降低有的核心因素还是在内部管理上,没有按照精益管理的思想及时调整资源能力匹配,没能够随着产量的降低而相应降低各项成本费用。要成立一个精益改善小组,深入公司现场及各部门寻找改善点和痛点,暴露出问题。与此同时,倡导节约文化、改善意识。能不花的要坚决省下来,能不投的要坚决砍下来,收缩投资规模,加大现有资产盘活力度,合理配置各项资源。针对提高利润,要用精益思想、工具方法开展课题改善工作。通过抓领导带头、抓全员参与,降低各项成本和费用,提高利润水平,切实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3.2.2 强化基础管理提升,要将精益生产做细做实

精益管理是从精益生产改善一步一步做起的,核心围绕生产现场。发动全员开展各项改善活动,要形成精益管理体系——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体系。目前公司在存货管理、生产计划组织、投入产出管理、制造成本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如大量积压存货、计划排产不科学、“五品四数”不准确、制造过程良品率低等等,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质量。

聚焦生产现场,深入运用标准作业、快速换模、拉动生产等精益工具,降低在制品、降低产成品、物料精确管控、提升一次下线合格率、降低各项制造费用等方面深入开展精益生产改善,并做细、做实、做优。同时要在制度执行上、流程优化上严肃管理,按制度办事,按流程做事,加强对制度执行效果的监督及考核。

3.2.3 强化质量改善,实现质量立企

质量管理与精益管理是一脉相承的,质量改善、质量提升是精益管理取得成效的直接体现。通过梳理发现,公司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不足、验证不充分,变更控制不严等问题,导致在市场中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给企业带来高额的质量索赔;公司质量过程控制部分失效,不合格品流到客户,造成客户严重抱怨,导致减份额、丢份额、停装停供,甚至客户已经丧失信心而不再给新品开发的机会;也存在个别公司质量索赔高额运行,始终得不到改善等现象。丰田生产方式中最大的特点便是为了提高质量減少问题而快速改善。 “质量是企业立身之本”,因此,公司要针对质量提升提出严管的要求,充分应用VRK、8D、改善小组等方式进行长期的问题解决,质量提升。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将质量对公司发展的制约力降至最低。

3.2.4 提高全员财务及成本管理意识,以全面预算为抓手进行成本管理,并设立逐年降成本目标

组织公司各级人员对财务知识进行培训、深入学习,同时对各项工作内容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细化分解落实,尤其是对KPI的管理、各项成本控制、各种费用支出等要制定详细的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计划。将公司的主要经营指标分解的KPI指标放在头等位置,理解并执行公司的财务政策,想方设法进行精益改善和提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质量。要突出全面预算管理的严肃性,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度,尤其是要体现在月份滚动预算的执行。制定公司的月份滚动预算目标,各级领导加强预算管理和控制,严格考核,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4 结语

在国家推动中国制造2025洪流中,制造业必将经历重新洗牌、调整,精益思想、精益管理、精益生产是未来数字化、智能制造的基础、是当下汽车零部件公司运营的最佳策略,用精益的思想理念贯穿各项管理工作之中、用精益的工具持续改善、协同质量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力求将公司瘦身成一个健康、稳定运营的状态,再在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过程中寻找机遇、开疆拓土,必将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精益管理之道》第7-8页,刘化龙,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

[2] 《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管理之道》第35-47页【美】詹姆斯P.沃麦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4月第1版第8次印刷

作者:孟繁影

第2篇: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

摘 要:当今社会,代理成本仍旧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也是大部分我国上市企业一直存在着的问题,代理成本与公司的治理结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从公司治理角度,以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了2004—2013年共10年数据,分析了股权结构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对企业代理成本与股权结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前5大股东比例之和与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代理成本无显著正相关之外,第一大股东的相对优势Z指数、国有股、法人股以及流通股均与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代理成本有着显著的密切联系,这表明在某种程度上代理成本问题可以从股权结构的角度来解决。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代理成本;股权结构

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整车行业的上游行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长期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近些年,我国汽车消费大幅增长,汽车保有量显著增加且逐步进入维修期,汽车零部件行业有望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目前我国的市场条件并不十分完善,公司的代理成本必然将会受到股权结构与财务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也是如此。近些年来,我国学者也从各个角度对代理成本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几乎没有专门针对汽车零部件这一新兴行业代理成本问题的相关研究。文章以汽车零部件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前人在股权结构与代理成本方面的研究进行简单的回顾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对股权结构与代理成本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Jensen和Meckling(1976)的研究,认为内部人的持股份额越高,企业的代理成本就越低,两者呈相反变动,Jensen和Meclding(1976)还对债权代理成本和股权代理成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为:伴随着股权—债务比率的变动,两种代理成本会呈现一种此消彼涨的权衡关系[1]。Grossman和Hart(1980)也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比较大的股东所有权能够影响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去激励管理者的行为[2],并且Shleifer和Vishny(1997)的研究结论与此如出一辙[3]。Harris和Raviv(1990)则认为在实施债权融资情况下,企业将会倾向于投资高风险项目,而不管这些项目的净现值为负,即“资产替代效应”产生了债权代理成本[4]。Jensen(1986)的研究表明,债务可以阻止自利的管理者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问题,从而减缓代理成本[5]。Stulz(1990)、Hart(1995)、Zweibel(1996)等的研究也认为可以利用债务来减缓管理层对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问题。Ang(2000)用对总资产周转率、经营费用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的综合结果来代表代理成本,结果表明,管理层持股可使公司管理者与股东的利益一致,从而缓解公司代理冲突的矛盾[6]。Singh和Davidson(2003)通过收集1 528家上市企业的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管理者所有权与资产效率显著正相关,但不能显著阻止管理者的过度支出,在减少代理成本方面,外部所有权仅具有有限的作用[7-10],这一结论与Ang等(2000)得出的研究结论相似。

1.2 国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1.2.1 股权集中度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康凯(2011)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取典型相关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股权代理成本成反比[11]。秦莹,丁帅(2014)选取了我国沪深的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就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债务代理成本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构成分别与债务代理成本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建议[12]。李放(2014)以 2009年至 2012年度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了股权的集中程度和股权代理成本之间有着明显的反比例关系[13]。尤华,李恩娟(2014)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视角,并以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股权结构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股权集中度可以降低代理成本等相关结论[14]。

1.2.2 股权构成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张兆国、何威风及闫炳乾(2008)的实证结果表明管理者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正相关;社会公众股比例与上市公司代理成本不存在相关性[15]。马俊(2010)认为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国有股减持是解决因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的重要途径[16]。康凯(2011)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取典型相关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表明了国有股比例的降低有利于降低上市公司股权代理成本。李放(2014)以 2009年至 2012年度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了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权代理成本有着显著的影响,国有股比例和股权代理成本的关系属于明显的正比例关系,而法人股比例和股权代理成本之间却有着不太明显的反比例关系。

1.2.3 其他

张鹏,张晓明(2013)是在股权分置改革的特殊背景下,探讨了股权改革前后,上市公司债权结构和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代理成本的关系,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是否对上市公司债权结构和利益相关者代理成本有影响以及是如何影响的[17]。石大林,刘旭,路文静(2014)选取71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动态性的视角,在动态内生性的框架下,运用动态面板的系统 GMM估计方法,研究了当期股权结构对当期代理成本的影响和股权结构与代理成本间跨时期的相互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期股权结构和前期股权结构对当期代理成本都有影响,即股权结构对代理成本的影响有持续期;前期的代理成本对当期的股权结构有着反馈效应;股权结构与代理成本之间存在着动态内生性[18]。

1.3 评述

由上述国内外文献可见,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方面,对代理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归纳与总结可以看出,对于股权结构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各式各样、层出不穷。但是具体到以我国上市汽车零部件公司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屈指可数,甚至几乎没有。前人在进行实证研究时对多种指标与软件的使用以及一些专业的计量模型分析方法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认可,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无疑为研究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代理成本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鉴于此,通过结合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股权结构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可以有效地揭示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代理成本影响的内在逻辑关系。

2 理论分析并提出假设

2.1 股权集中度与代理成本

股权集中一般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是只存在一个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的超级大股东,其持股比例往往是其余股东持股比例的100多倍,不论是实际控股的总数还是相对于其他股东的相对数都是处于绝对不可动摇的地位,在我国上市公司里处于这样地位的一般是国家;另一种则是绝大部分股权被几个巨头给瓜分了,且那几个“寡头”的持股比例相当,集中在一起的比例几乎超过了总数的2/3。在第一种情形下,由于股权过度集中,导致代理成本增加。而就后者而言,股权制衡局面的形成十分有利于公司的监督和治理,减少了代理成本。由此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假设1 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的前5大股东相互联合,其股权集中度与代理成本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2 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第一大股东占据的优势即Z指数与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代理成本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

2.2 股权构成与代理成本

2.2.1 国家股与代理成本

国有股股权在公司治理中的攫取之手效用理论认为国有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越严重,从而管理者越有能力为谋取私利而持有更多的现金,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代理问题。国有股不能完全上市流通,不能有效地通过代理权竞争以及接管等机制来对上市公司的经营者产生压力,而且国有股东不享有公司的剩余索取权,又受其特有的政府背景影响,难以形成比较好的约束效力,不能积极做好监管工作。所以,国家股比例的变化与代理成本的变化呈正相关。

假设3 我国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国家股比例与代理成本负相关。

2.2.2 法人股与代理成本

法人股的持有者是法人机构,一般其持有的股份会比较多,可以出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直接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对上市公司的监控能力较强。而且,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其持有者不能像对待流通股那样通过短期买卖

差价来获得收益,他们只能通过获得红利回报来牟利,出于自身利益着想他们将会把注意力集中于公司的治理结构,注重于他们中长期的经营发展。因此,法人股东不仅有足够的动机,而且有能力来监督和控制企业管理层,在公司治理中起积极监管的正向作用。所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 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的法人股比例与上市公司代理成本负相关。

2.2.3 流通股与代理成本

市场约束力而言,流通股明显高于非流通股。流通股比例越高,对公司改善治理的压力就越大,因而代理成本会比较低。并且我国自2005年4月29日开始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这项改革重新确认了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改革的目标是将两类股权分置的现状改变为将来股票全面流通的局面。此项改革实施以来,开始逐渐地显露出成效,改善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使公司形成更为有效的约束机制。在有效的治理结构下,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就越低。

假设5 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比例与上市公司代理成本之间有正的相关关系。

3 实证分析过程与检验结果

3.1 样本选取与数据选择

选取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共31家,剔除一些由于上市时间比较晚导致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选取时间段为2004—2013年共10年作为研究区间,取得310组面板数据。之所以这样选择,是为了获取足够的样本点以及样本点具有足够的上市时间,数据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证证券交易所的年报表。

3.2 变量定义与计量

变量定义与计量见表1.

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样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2.

从描述性分析统计看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

表2对2004—2013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样本所有变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以及标准差进行了描述,反映了各变量样本值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也给了我国样本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2004—2013年各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004—2013年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样本观测值的代理成本均值为15.821%。最大值为876.7%,最小值为-4.657%,汽车零部件业各上市公司间的代理成本存在巨大的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在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法人股比例的均值为27.59%,流通股比例的均值为59.74%,国有股持股比例的均值为8.31%。总的来看,法人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占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大部分,在公司治理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总体而言,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持股比例较低。此外,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高管人员人均持股数量很少,绝大部分都是“零持股”、“低持股”。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机制在我国尚不成熟,即高管持股比例很少,甚至几乎全部为零,出于对这种特殊情况的考虑,对此不作其实证分析研究。

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最小值为3.802%,最大值为92.52%,均值为52.66%,说明样本公司前5大股东比例高度集中。衡量第一大股东于第二大股东的相对优势的Z指数最大值7.778 9,最小只有0.013 04,差异很大,而且均值也有3.896,总的来说第一大股东对第二大股东的优势作用还是十分明显的。

表2中还可以看出,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的公司规模的均值21.890 4,并且其差异还比较小,从19.578到24.717.同时也发现,固定资产比率的均值为31.931%,说明了汽车零部件业的上市公司中固定资产占据了流动资产的一部分,这可能与行业的特殊性有关。公司盈利能力的差异相对来说是比较大,从-35.097%到25.363%,均值为3.123%。

3.4 因子分析

采用了因子分析之主成份分析法来进行绩效的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是独立于因子分析的一种数据化简技术。采用SPSS18.0多元统计分析软件工具,为了更好地解释因子的实际意义,对因子用方差最大法进行了旋转,该种旋转方法使每个因子上的负载尽可能拉开距离,求解出最后的因子解。绩效的2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为85.126%,表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该变量,认为其几乎可以代表原来的变量是适合的;此外,由表3可知,文章主要采

用KMO检验,其KMO值分别为0.6,反映其基本数据信息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而且因子变量在许多观测变量上都有较高的载荷,充分体现了新形成的因子变量能够较好地反映观测变量的基本信息。可以认为这些因子基本反映了原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3.5 模型建立与回归

3.6 回归结果分析

从全部样本回归方程的检验结果来看,各个模型的F值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且模型的调整R2总体上都比较大,说明这些模型的拟合程度都比较好。因为本研究的变量采用分次引入的形式,故而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从表4中可以清楚地看出,Hausman检验的概率值都远远大于0.05,显著的通过了检验,因此均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的结果表明,前五大股东比例之和与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代理成本呈正相关,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仅为假设1提供了有限的证据支持;代表相对优势的Herfinfal指数Z的对数形式与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代理成本在5%的显著水平上负相关,验证了假设2的设想;国有股与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代理成本正相关,可以为假设3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而法人股比例与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有力的验证了假设4,流通股与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正相关,也表明了假设5的科学性。在控制变量中,盈利性与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代理成本也存在着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绩效倒数与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

4 结 论

鉴于上市公司的数据比较容易获得并且具有代表性,而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目前上市总数并不多,故而选取剔除一些不符合要求之外的所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即涉及了31家汽车零部件业的上市企业,通过整理分析这31家上市公司连续10年的数据,并运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和多项计量指标以及相关专业的统计与计量软件来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前五大股东比例之和与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代理成本无显著正相关,指数Z的对数形式与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代理成本在5%的显著水平上负相关;国有股与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代理成本正相关,而法人股比例与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流通股与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

由此可见,根据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得到的结果,股权集中度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受到了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的相对力量的共同作用。这说明股权集中度有利于降低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但这种集中不是依靠前几大股东的共同力量,而是依靠第一大股东对第二大股东的相对优势地位来实现的。在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国有控股相对较低的特殊背景下,尽可能提高法人股和国有股持股比例的同时,减少流通股的比例成为减少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业的上市公司减少代理成本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Jensen M C,Meclding W H.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and capital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305-360.

[2] Grossman S,Hart O.Corporate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and uncertaint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

[3] Shleifer,Andrei,Vishny,et al.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Finance,1997,52(2):737-787.

[4] Hanis M,Raviv A.Capital structure and the information role of debt[J].Journal of Finance,1990(45):321-349.

[5] Jensen,Michael,Meckling,et al.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and capital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6,76(2):323-329.

[6] Hart O.Firms,contracts and financial struc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7] Stulz,Rene M.Managerial control of voting right:financing policies and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8(20):25-54.

[8] Wei Z,Xie F,Zhang S.Ownership structure and finn value in China’s privatized firms:1991—2001[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2011,40:87-108.

[9] Ang,James S,Cole Rebel A.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e,2000,55(1):81-106.

[10]Singh M,Davidson W N.Agency costs,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3(27):793-816.

[11]康 凯.股权结构与股权代理成本——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0-54.

[12]秦 莹,丁 帅.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债务代理成本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纵横,2014(4):52-56.

[13]李 放.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股权代理成本影响研究——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J].财会通讯,2014,(7):71-74.

[14]尤 华,李恩娟.股权结构与股权代理成本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1):64-69.

[15]张兆国,何威风,闫炳乾.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来自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8(11):39-47.

[16]马 俊.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问题分析[J].管理与财富,2010(5):14.

[17]张 鹏,张晓明.试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基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J].经济研究导刊,2013(17):155-157.

[18]石大林,刘 旭,路文静.股权结构、动态内生性与公司代理成本[J].财经理论研究,2014(4):96-105.

[19]晏艳阳,陈共荣.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问题分析[J].会计研究,2001(9):28-33.

作者:张敏 程克群 栾敬东

第3篇:汽车零部件物流起步

在欧美,80%以上的汽车企业选择把汽车物流外包,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或者物流总代理商加入汽车供应链已成为主流。但在我国,高速增长的汽车工业刚刚触及汽车供应链管理的边缘,真正意义的汽车物流也才刚刚起步。

制造全球化带来机会

跨国汽车制造企业根据其全球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将核心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这两个高附加值环节掌握在手中,生产、加工和一般设计等方面根据相对优势转移或外包到其他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对生产和营销进行统一布局,构建全球生产体系,使汽车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走向全球化。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在组织形式上一般表现为跨国汽车企业之间的重组与联合,这种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产业结构、竞争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也导致了定单驱动的混合生产模式、零部件的全球采购模式和JIT供应模式的盛行。

国际分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良好成长性和人力资源的区域比较优势,都为我国潜力巨大的汽车市场的发展提供持续扩张的空间,世界汽车制造中心正逐步向中国转移,各汽车跨国公司都将中国汽车市场视为其全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纷纷在中国布点设厂、合资合作、扩大投资、引进新建生产线或改扩建旧生产线的先进生产设备,引进大量新车型和其关键零部件,以谋求在中国汽车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这在推动汽车物流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整合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现代汽车物流业的迅速发展。

汽车供应链结构具有最典型的供应链组织模式,整车制造业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的物流调度与管理中心,担负着信息集成与交换的作用。汽车物流系统中涉及的主体有原料供应商、多级零部件供应商、整车制造商、分销商、维修服务站、汽车用户、第三方物流公司、以及物流分供方等多个方面。

对于汽车制造业,汽车零部件物流管理包括生产计划制订、采购订单下放及跟踪、物料清单维护、供应商的管理、运输管理、进出口、货物的接收、仓储管理、发料及在制品的管理、生产线的物料管理等。零部件物流供应商就是要实现各个流通环节的有机结合,促进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汽车制造商的物流配送体系与其主业剥离,逐步完善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体系。

从整车制造商的立场考虑,汽车物流一般可分为进口SKD、CKD的入厂物流;国产件的入厂物流、厂内物流、厂际物流、整车分销物流、售后备件物流、国际采购出口零部件物流、以及相关逆向物流等几个主要方面。

汽车整车物流和零部件物流服务是各个环节必须衔接得十分流畅的高技术物流行业,国际物流业公认其为最复杂、最具专业性的物流领域。特别是零部件的入厂物流更体现出极高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市场前景

在我国,汽车工业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比较好的基础,零部件国产化率也在逐步提高,汽车产销增长速度很快,销售收入年均增幅为20%。2003年,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400万辆,达到444.37万辆和439.08万辆,分别增长35.20%和34.21%,我国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其中轿车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01. 89万辆,同比增长83.25%,比上年净增91.71万辆,销售197.16万辆,同比增长75.28%。预计未来五年中我国汽车产销量将保持在每年20-30%的增长速度。(图1)

我国汽车保有量和需求量每年以平均超过10%的速率增长,(图2)与之相对应,汽车零部件物流以及备件物流市场规模巨大,汽车物流收入相应呈现较快增长趋势,预计2005年将达到1306亿元人民币。

零部件进口今年有一定的提高,这说明我国零部件进口物流市场具有重要地位,也说明汽车散件进口、国内组装的情况在一定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我国零部件出口维持较低的水平,随着全球采购和制造的活跃,我国的成本优势会体现出来,零部件出口物流将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领域。

运作现状

目前,我国约有100多家整车制造厂以及近3000家零部件制造厂。汽车制造商市场份额相对集中,前15家的产量占全部产量的82%。轿车生产厂的前10家的份额占全部产量的94%,名列前三位的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的份额占总产量的54%。零部件供应商即随着汽车制造商的工厂布置而全国性散乱分布,也形成了区域性的相对集中,零部件销售总额最高的6个省市依次为上海、浙江、江苏、湖北、重庆、辽宁,2003年6省市合计为4,800亿元,占全国零部件销售的50~60%。不管是零部件入厂物流,还是售后备件物流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都大规模发生。

由于零配件生产厂分布地域广阔,供求双方信息交流困难,生产计划的调整和变化不能及时沟通,使整车生产厂的供应物流管理难度加大;而且由于采购供应物流系统信息不畅,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迟滞,造成生产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我国现行的汽车物流模式主要是供产销一体化的自营物流,汽车制造企业既是汽车生产活动的组织者、实施操作者,又是企业物流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在这种模式下,制造商对采购物流、制造物流及分销物流拥有完全的控制权,能够掌握第一手客户信息,有利于改善客户服务和对整个物流进行协调与控制。

但是,随着物流业务的不断扩大,供应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对汽车产品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柔性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自营物流而言,不但加重了制造商的资金负担,而且也不能充分发挥分工的经济优势,会降低汽车产品的总体物流效率。同时,自营物流居于整车生产企业自身,往往只从整车生产企业的利益出发,过多地强调保障整个生产企业生产的连续性,会要求零配件生产企业提供远大于实际需要的库存的进一步增加。

整车生产厂主宰整个物流系统的同时,为了实现零库存,要求零配件生产、供应商按其生产节奏和生产需求量进行供货,实施“直送工位”的JIT(及时供货)配送。零配件生产、供应企业需要通过自建仓库、租用整车生产厂仓库或社会仓库资源等方式,构造自身的仓储系统,相当于把成品仓库前移至整车厂的生产线旁。

由于整车生产厂都有多达上千家的配套生产零配件和供应原材料的企业,每—个大型整车生产企业周围,都有由数目庞大的零配件生产、供应企业群所构成的垂直分布的单一配套体系,也构成了层次繁多、结构复杂的采购供应物流体系。零配件生产、供应企业构成了采购供应物流的起点;运输企业构成了干线运输层;围绕整车生产厂的仓库群构成了仓储层;供应商的配送部门或整车生产厂的供应部门构成了配送层。在配送到生产线之前,所有零配件均由供应商负责,增加了供应商的压力,而整车生产厂由于要面对许多仓库,其配送管理难度很大,配送效率和及时性也大打折扣,成为入厂物流系统的薄弱环节。

目前中国汽车物流成本(从零件供应商交货开始计算)占成品车总成本的10%,而国际先进水平在4%--5%之间。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汽车制造业采购供应物流的体系结构所造成的。

发展途径

普通制造行业的采购物流、对分销商的销售物流和对最终用户的销售物流的外包度分别为15%、46%和27%。汽车制造商更愿意外包物流业务,这三个指标分别达到了33%、50%和33%。其中,国际采购物流通常采用外包的形式,国内汽车入厂物流目前主要由供应商负责,以后有由总装厂负责并外包的趋势。

在我国,汽车物流业务外包也在迅速兴起,如上汽、一汽、东风、北汽等都将物流积极外包,一些传统的汽车制造商也对其内部物流实体进行剥离,同时服务内外部客户,这都将导致专注于汽车物流的大型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出现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比如安吉天地,长安民生等。

汽车制造商在选择第三方汽车物流供应商时,注重的主要是实际运营经验、专业化操作经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品牌商誉、网络覆盖率、运作成本和信息管理能力等。

从汽车供应链组织关注的关键性问题排序可以看出,行业运作经验、市场声誉和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成为名列前三位的选择标准。

在零部件供应环节,3PL的信息系统应该可以与整车生产厂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换,接收整车生产厂的生产计划和物流订单(电子看板),并及时反馈执行情况;订单进行处理后,将信息传送到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完成零配件的分拣、配货和工位配送等实物流作业。

另外,系统还应该与零配件生产厂进行信息交换,随时向零配件生产厂传递整车生产厂的生产信息和配件需求信息;零配件生产厂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对接或拨号上网访问配送中心网站,查询库存信息和配送信息,下达补货指令。这样在整车生产厂和零配件生产、供应企业之间建立起一个信息直通道,使零配件生产厂可以及时了解整车生产厂的生产需求和发展规划,避免由于信息滞后所造成的零配件产品的积压和盲目生产,保障了整车生产厂的JIT工位配送,生产的高效性和连续性。

改进对策

汽车制造商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出现任何新的变化,都会引发很多的物流问题。所以,汽车制造业在为我国汽车物流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汽车供应链所关注的关键性问题的排序如下:降低库存水平(39%);增强稳定性(29%);缩短周转时间(22%);降低直接物流成本(10%)。在采购物流方面,要求实现最小库存,动态的计划和生产安排、严格规范的收取或交付以至绩效监督。

目前我国核心汽车制造企业有很强的零部件自主配套能力,同时还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共享涉及的安全及诚信等问题,所以,我国汽车物流现代化的进程不能一蹴而就。就物流模式而言,我国汽车行业现阶段强行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未必适宜,

可行的汽车物流模式应该将供产销一体化物流模式与第三方物流模式有机地结合,综合两者的优点。汽车企业内部汽车物流由制造商负责,汽车制造商的原材料、零部件,供应物流主要由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负责,汽车产成品的分销物流一部分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另一部分则由制造商自己完成,最后过渡到完全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

作者:曾照宝

第4篇:中国汽车零部件(常州)产业基地介绍

项目名称:中国汽车零部件(常州)产业基地

项目介绍:中国汽车零部件(常州)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常州产业基地”)是由常州高新区孟河镇人民政府联合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携手共同打造的国家级特色零部件产业基地,旨在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专业化产业基地。

常州产业基地总体提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前期启动2平方公里(3000亩),位于常泰高速,338省道与238省道交汇处,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生活环境优美。它将重点引导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行业资源雄厚,科研实力强大,业务领域广泛,人才资源丰富,品牌信誉良好等综合优势,不断调整汽车零部件行业资源布局,推进行业整合进程。

常州汽车零部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目前已拥有黄海汽车、东风汽车和日本电装、普利司通、高博能源、麦格纳、星宇车灯等国内外知名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孟河镇作为全国重点中心镇、中国汽摩配名镇、江苏省100家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江苏省首批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已拥有各类汽摩配件生产企业600多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齐全的配套和良好的产业集聚度。

常州产业基地是在绝佳的行业发展机遇和常州市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在作强、做大常州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带动零部件产业升级的需求下孕育而生的。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人民政府与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合作,组建了常州中汽零部件产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运用专业化得团队,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打造一个“筑巢引凤”的汽车零部件专业基地,政府提供较为优惠的扶持政策、土地优惠政策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利用行业地位、品牌优势,双方共同招商引资,吸引有竞争力的企业入驻产业基地,确保后期经济效益及社会价值达到最大化。

常州产业基地是在充分考虑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常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基础上,经专家多次论证,最终确定了“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的发展方向,即建设汽车灯具、中高端汽车电子件、汽车用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基地,汽车及零部件贸易物流中心,模具开发中心,研发检测中心。产业基地以“自我发展与招商发展并重、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相结合、配套市场与售后市场相结合、主导产业与相关工业相结合、整机厂带动与零部件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为原则,实现常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带动常州周边地区及关联行业的迅速发

展,成为常州经济发展的增长引擎。

预计2013年产业基地可初步建成,未来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2015年产业基地可实现工业产值1200亿元,培育出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集团企业,形成几个国外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实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就业人口10万人,拉动相关产业就业人口10万人。

中国汽车零部件(常州)产业基地的成功建设意义巨大,不仅为当地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将极大地提升常州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地位,也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发展带来了信心。

第5篇:最新河南省辉县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介绍

辉县拥有汽车零部件企业20多家,从业人员6000人,2013年生产精密铸件5万吨,普通铸钢、铸铁件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1.5亿元。主导产品有汽车动力转向器壳体、轿车转向节、驱动桥总成、汽车轴承、汽车平面涡卷簧和卡簧等。目前拥有汽车转向壳体400万套、轿车转向节200万套、驱动桥总成60万套、汽车弹簧5亿只、铅酸蓄电池100万KVAh、汽车轴承30万套、重型汽车底盘配件6000吨等生产能力,共有应用专利77项。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河南广瑞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是集汽车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农机、工程机械配件、铁路配件为一体的专业零部件制造加工企业,可以生产高牌号的球墨铸铁,并具有自主研发能力。主导产品汽车转向器壳体,年产能400万套,占国内市场的50%;生产的轿车转向节,年产能200万套,国内行业排名第一位,2013年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4300万元。

欧玛(中国)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主要与意大利合资,销售市场在欧洲,主要产品驱动桥总成,产能3万吨,产品90%出口到欧洲。企业优势:工艺先进,材质优良,信息前沿广泛。2013年销售收入

2.3亿元,利税2400万元。

河南金马蓄电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

铅酸蓄电池企业,是目前河南省最大的铅酸蓄电池企业。主导产品为启动用蓄电池和牵引用管式蓄电池,年产能100万KVAh,年销售收入2亿元。投资8亿元建设的年产400万KVAh高性能低铅耗免维护密封蓄电池及200万KVAh高性能牵引密封蓄电池项目,厂房设备已基本安装到位,现在正处于调试阶段,预计年底正式生产后,年产能可以达到产能可达600万KVAh,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准。

新乡市美斯威精密机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精密铸件加工销售的股份制企业,主要产品有转向节、飞轮、气缸体、排气节管等,年产能20000吨,与日本三菱、美国伊顿有合作,生产“三菱”卡车制动系统,美国“伊顿”变速箱外壳等产品,国内主要与东风、现代汽车厂家合作,生产转向节、飞轮等产品。目前企业投资8000万元正在建设的“年产30000吨轻型汽车配件铸铁件”项目。

新乡辉簧弹簧有限公司是一家车用电机电器弹簧的制造企业,主导产品车用电机弹簧、汽车座椅弹簧及起动机定子总成。引进世界顶尖水平的DCF-10S数控高精度绕簧机,生产的“弹簧”几乎覆盖国内所有汽摩、电机电器生产厂家,市场占有率60%,省内同行业第一。现已与博世公司、北京佩特来、东风电气公司等国内大型电机企业配套生产。

辉县市宏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汽车、工程机械、农机配件,专业生产汽车动力转向器壳体,与陕汽等重卡配套,以及赛车专用平衡盘,年生产能力8000吨。

河南省宝泉轴承有限公司是一家年产30万套汽车前桥止推轴承和动力转向滚针轴承的企业,年销售收入1200万元。公司现与国内多家汽车厂和汽车零部件厂实现配套业务,并出口东南亚多个国家。河南圣邦轮胎有限公司于2013年5月开工建设,总投资3.5亿元,年产工程胎、工业车辆轮胎、农业轮胎120万套,年销售收入预计可达8亿元,主营品牌有“金将、四通、荣达、巨象”四个品牌。辉县市天力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转向系统的企业,年设计生产配件产能3万吨,年销售收入1亿元。

新乡市广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汽车转向器等配套产品,年设计生产配件4000吨,年销售收人20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广州、江苏、浙江等地区。

辉县市汇荣机械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重型汽车底盘件的企业,年产能6000吨,年产值2000万元。

辉县市振宏滤清器有限公司主要以生产吸尘器过滤器、喷涂回收滤、液压滤、空压机过滤器和工程机械过滤器为主,生产重型汽车系列滤芯,年产能6000只。

辉县市天力得机械主要生产高、中、低耐磨铬球、铬段,为主的,涉及汽车零部件产品有重型(皮卡以上)转向器、“吉利”轿车转向节等,年产能1万吨。

新乡市永泽汽车塑业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是注塑产品、汽车配件、包装产品,与宇通、新飞等企业有合作,年生产2万套汽车空调外壳、塑料垫,年产值1000万元。

半挂车配件等,年产能2000套。

二、企业具备的优势

1、核心技术优势。广瑞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经过30多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是河南省汽车转向系统关键零部件材质工程技术中心,同时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产品辐射南北美洲、欧洲等多个国家,并拥有产品进出口自营权,产品获得63项专利。

新乡市美斯威精密机器有限公司获得9项制造设备实用型专利。河南省宝泉轴承有限公司近年来与郑州大学、清华大学等科研院联合开发的产品获得了5项国家专利。

河南圣邦轮胎有限公司采用国内领先生产技术,设备拥有国内领先的大涨力帘布压延设备,全自动定型工程胎硫化设备,以一流的技术,生产一流的绿色环保轮胎。

2、产品质量优势。广瑞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并通过国际ISO/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广瑞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和天力机械拥有德国OBLF只读光谱仪,是目前最先进的检测设备。

新乡市美斯威精密机器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及检验设备为国外进口的先进设备,主要有日本东久AMF系列全自动造型机,瑞士进口ARL光谱分析仪,日本新东自动洗砂机,自动混砂设备等。

辉县市宏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公司建立了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于2010年顺利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人才培训体系,各企业对辉县市及周边地区汽车专业人才有强烈的吸引力。据统计,在整个新乡地区,涉及汽车应用、维修、数控、机械加工的大中专院校近20所,相关专业30余个,在校学生上万人,其中科技学院、新乡学院、机电专科等大专院校拥有成熟的汽车、机械等专业培训的教育基础,从事汽车配件行业的人才储备较为充足,可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第6篇: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大全)

中 国 汽 车 零 部 件 工 业 公 司机械工业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广州)

关于邀请加入《汽车零部件》理事会的函

各有关单位:

为抓住机遇,共同发展,进一步加强汽车及其相关领域各有关单位的密切联系,加强信息交流,促进产学研结合,更好的为广大相关企事业单位服务,经研究决定,将于2010年12月成立《汽车零部件》理事会,现诚邀各有关单位参加。 《汽车零部件》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联合主办,机械工业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广州)承办的全国性科技刊物。每月28号出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1986,国内统一刊号:CN11-5661/TH,全国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6-361。

《汽车零部件》由以下栏目组成:聚焦决策者、动态与综述、零部件论坛、政策与法规、技术新视野、检测与标准、产经故事会、研究与开发、市场与信息。杂志的创办是为了满足汽车零部件行业对技术和市场信息不断上升的需求。是一本面向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整车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信息、技术、产品、市场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期刊。刊物及时贯彻国家产业导向和产业指导目录,引导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行业结构优化升级,密切跟踪国内外汽车零部件行业经济和科研发展趋势,做好国内外汽车零部件行业产经新闻与综合评论。

鉴于贵单位在行业发展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及影响,我刊诚邀贵单位加盟《汽车零部件》理事会。

1、理事会章程

2、理事单位申请表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机械工业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广州)《汽车零部件》杂志社编辑部

2010年8月

《汽车零部件》理事会章程

一、 总则

第一条汽车零部件理事会是国家科技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联合主办,结合《汽车零部件》杂志优势资源,以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为主体,整车企业、有关科研院所等相关领域企事业单位组建成的研究、咨询与服务机构,业务上受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和机械工业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广州)指导。

第二条理事会的宗旨是:广泛团结汽车零部件行业各级领导、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加强各成员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全行业一个高层次技术探讨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合作,推动创新,依托媒体传递信息,本着为造车人服务,为用车人服务的原则,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壮大。

第三条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单位由理事单位选举产生,理事会成员由各有关单位派出。

二、 组织机构

第四条汽车零部件理事会是零部件制造企业,整车企业、有关的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组成。理事会设名誉理事长一名,理事长一名,副理事长三到五名、常务理事和理事若干名,下设秘书处负责理事会日常事务(秘书长由杂志主编但当)。

三、 理事会和理事的权力及义务

第五条理事会的责任

1. 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期刊方面的方针政策,确定刊物发展思路,对刊物的发展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2. 根据本行业特点及发展趋势,提供技术水平高,可读性强的稿件,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和信息价值。

3. 秘书处是理事会的日常工作部门,具体负责与杂志社编审、发行部门联系,及时向理事征求有关建议和意见,送审理事会有关稿件,加强与理事之间的沟通。杂志社对理事会各种反馈信息及时研究吸收,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办刊水平。

4. 各理事单位有责任向秘书处推介有关专业会议及优秀文章,加强信息交流,拓展刊物发行渠道,推荐有关企事业单位在本刊刊登广告宣传信息。

5. 理事会单位应遵守本细则,维护自身和杂志社良好的信誉,积极参加理事会开展的各项活动。

第六条理事享有的权利

1. 本会的推举权、被推举权和表决权;

2. 参加本会有关活动:参加由理事会或杂志社组织或参与主办的国内学术研讨会、国际论

坛、行业会议、 专题报告会 、技术与项目交流会以及各种技术、法规、标准培训班等。

3. 理事单位均可免费优先在本刊发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技术文章、产业发展

案例分析报告、科研成果报告,新技术新产品信息,但须通过杂志社专家审稿。

4. 有权对秘书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并进行监督。

5. 杂志社不定期召开理事会议,及时总结交流理事会成员单位的新技术成果及优势产品,

并予以宣传报道。

6. 理事会将依托期刊和检测中心、网络优势和行业优势,充分整合信息资源,为理事单位

提供相关信息支持。

7. 理事单位在本检测中心做相关第三方检测均享受相应的优先权以及相关优惠。

8. 《汽车零部件》杂志每期在醒目版位刊登理事单位的全称及其负责人姓名,并分别为理

事单位定期刊登产品信息、简介,以扩大理事单位的知名度。

9. 杂志社每期免费邮寄10本杂志给理事单位。

四、 本章程由理事会负责解释,未尽事宜,可通过理事会会议解决。

《汽车零部件》杂志社编辑部

2010年8月

第7篇:河北春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项目简介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市委、市政府及各单位、区县主要领导莅临河北春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指导工作,在此我代表公司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公司是由淄博永华滤清器制造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175亩,建设周期为2011年7月份至2013年7月份。

项目总投资3.8亿元,将建成集 “高新技术与园林绿化”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现代化企业。项目分为二期完成,总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规划建设现代化厂房4栋,办公楼宿舍楼各一栋,项目完成后,将安装单班8小时产能4万只的旋装机、柴油滤清器生产线两条,其他各种滤清器等生产线10余条,新上注塑机50余台,主要设备均为韩国、美国、德国进口,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各种滤清器6000万只,年产值8亿元,利税1.5亿元,可解决当地就业600余人,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永华滤清器远销全国各地,为北京欧曼、潍柴华丰、陕柴重工、宁波中策等船舶发动机厂和黄海船厂等造船企业装机等30余家企业指定产品。同时为英国第三大工程机械生产厂家英国JCB配套,产品出口美国、印度、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

“永华”商标是国内同行业唯一通过了司法认定又通过了行政认定的驰名商标。永华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评为“中国内燃机行业排头兵企业”。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领先国内的先进实验仪器,其中船舶滤清器试验台为国内唯一大流量、高配置试验台,为滤清器国际化高水平的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检测保障。目前公司已先后申请国家专利36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外观专利10项。公司研发的10余项新产品通过科技鉴定,产品模块结构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河北春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建成后将继承发扬淄博永华滤清器制造有限公司的良好传统,改进不足,完善春华公司的管理、研发、工艺及质量体系。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方针,用一流的产品和信誉争得市场,带动当地产业链的发展,以报答各级领导对春华公司的支持、关照、厚爱,为邢台清河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8篇:河北天越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河北天越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坐落于历史名城---清河,清河县毗

邻山东、京九铁路、308国道、青银高速,优越的地理位置,广阔的发展前景是理想投资、创业合作之佳地。公司厂区占地300亩,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现已形成原材料配制-模具开发-产品成型一条龙生产模式,固定资产3000多万,员工200多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0人。公司已建立了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认证,对产品从设计开发至生产流程进行科学严密的监控,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100﹪。公司以一流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及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认可。我司不仅与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几十家建筑工程公司、玻璃幕墙装饰公司、汽车、火车、飞机、船舶制造厂家建立了牢靠的长期合作关系,而且产品出口到欧美、中东等发达国家。

本厂专业生产各类三元乙丙(EPDM)橡胶密封条、三元乙丙海棉(发泡)橡胶密封条、密实-海绵-钢芯三复合密封条、四复合密封条、软塑料-硬塑料二复合密封条、密实-橡塑-静电植绒密封条、PVC/CPVC/ABS/TPE材料挤出复合条、装饰密封条、塑钢门窗密封条、铝合金门窗胶条、门窗减震密封条、建筑幕墙用橡塑密封条、集装箱门框密封条、冷藏车门密封胶条、厢车门框密封胶条、冷库门密封胶条、冷冻冷藏箱用门封条、汽车用密封条、汽车窗导槽条、汽车灯具密封胶条、车门玻璃滑槽条、车门海绵(发泡)密封胶条、车门玻璃挡水条、汽车玻璃风挡密封条、汽车门窗密封条、火车门窗密封胶条、地铁、高速列车门窗密封条、船用门窗密封胶条、船用仓盖橡胶密封条、防盗门密封条、门底自动密封条、机械用密封条、阻燃密封条、门用自粘型密封条、门窗框密封条(带被胶)E型、P型、D型、O型、V型、U型、J型、L型、通用型三元乙丙发泡柔性密封条、彩色密封胶条、电器密封胶条、柜门海绵橡胶密封条、橡塑(PVC)密封条、聚氯乙烯密封条、硅橡胶密封条、丁苯橡胶条、氯丁密封胶条、氯丁合成复合条、丁腈胶(PVC)共混橡塑密封条、丁腈发泡条(板)、聚氨酯发泡板(条)、EVA发泡板(条)、EPE发泡板(条)、SPE发泡板(条)、PE发泡板(条)、橡塑发泡板(条)、橡胶泡沫板(条)、三元乙丙胶管等橡胶密封制品。

纵观成功的企业,质量是我们的生命,创新是我们的灵魂,市场则是企业最终经济价值纽带,没有永远不落后的设备,也没有畅销不衰的产品,如何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进入到国际大循环,将成为我们每个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要研究的课题,愿天越产品伴随您成功,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天越以最大的热忱欢迎广大业内人士光临洽谈,并愿与您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第9篇:某汽车零部件公司Andon系统解决方案

-专业提供 ANDON 系统解决方案

摘要:Andon系统是一种可视化生产管理工具,通过在生产车间安装Andon系统来快WwW.Dongding.cc速了解到某个生产或制造区内的各个操作工位的生产状态及有无异常发生,并对对其异常问题作出快速响应,保证故障能得到及时的处理.本文主要以Andon系统在汽车零部件的应用为例来介绍其在总装车间的解决方案.某汽车零部件公司Andon系统解决方案

1. 系统引进目标

汽车零部件总装车间Andon系统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以详细了解到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解决方式、处理结果等,以及产品生产相关的各种实时状态,并可以通过收集产品生产中的各种相关数据,分析后持续寻找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生产效率提高的瓶颈,以达到产品生产效率最高的目标。

2. 系统要求实现功能

对于生产现场的异常状况(设备故障、物料缺料及品质问题等)能够及时得到支持部门的响应,使得现场的异常状况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最大可能避免产品生产过程中因各种因素造成的损失,最大可能地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3. 系统解决方案总体结构

针对客户需求,结合太友QSmart Andon系统优势,做出汽车零部件总装车间Andon系统解决方案,如下图示:

上一篇:公司领导先进事迹下一篇:学习全国教育大会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