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照顾者培训模式的研究进展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疾病, 其具有高发病、高致残率的特点, 直接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有效预防与治疗糖尿病, 社区健康教育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它不仅可控制高危人群发病率, 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 该文将从社区糖尿病照顾者培训概况、培训模式方面进行综述, 旨在为全面提高糖尿病照顾者的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及照顾能力提供依据及参考。

1 社区糖尿病照顾者培训的概况

1.1 照顾者的概念

照顾者主要是指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生活、情感及经济照顾的人, 其所从事的行为具有非社会性、非专业性与非志愿性[1]。通常情况下, 照顾者包括配偶、家庭成员、朋友及保姆等。有学者[2]对照顾者含义进行了研究, 将其划分两种, 一种为照顾他人拿薪的人, 另一种为不拿薪的人, 具体人员由管理者、教育者、家人及医务人员等;国内学者[3,4,5]经研究指出, 照顾者可分为两种, 分别为正式与非正式, 前者主要是指医护人员、专职人员及社会工作者等, 通过照顾, 可获取一定的报酬, 而后者主要是指配偶、朋友等, 其为糖尿病者提供无偿的照顾。

1.2 照顾的重要性

面对日渐增多的糖尿病患者, 社区护理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护理实践中照顾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6], 健康理念日渐深入, 社区保健需求随之增多, 特别是慢性疾病护理需求量迅猛增涨, 因此, 照顾者为社区糖尿病患者提供系统的、全面的照顾服务具有积极的意义[7]。其次,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 面对终身性疾病, 漫长的病程增加了其身心负担, 而居高不下的医疗费用, 进一步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庭负担, 在此情况下, 为了缓解社会、医院及家庭负担, 低廉、简便的社区照顾服务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同时对其服务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 为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应为照顾者提供完善的培训体系, 借助不同的培训模式, 使其护理成效大幅度提高[8]。

2 社区糖尿病照顾者培训模式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 据统计, 我国糖尿病呈上升趋势发展, 并且具有年轻化特点, 如何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已经成为了照顾者的首要问题。相关研究指出, 糖尿病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便是自我管理, 为了保证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 社区照顾者应借助培训了解与认识不同的管理方法。

2.1 自我管理模式

自我管理模式主要是在照顾者的协助下, 患者自主承担防治疾病的管理模式, 其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照顾者及患者参与的全面性[9]。自我管理实施最为关键的环节便是健康教育, 因此, 照顾者应采用不同的手段使患者相关疾病的相关知识, 如发病机制、预防措施、注意事项等, 通过照顾者的有效支持, 使患者自觉解决糖尿病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社区糖尿病照顾者应用自我管理模式, 主要是为了解决患者的健康教育问题, 旨在充分调动患者自我管理主动性与积极性, 不断提高其治疗与护理的配合度与依从性, 同时, 使其树立保健意识、增强自控能力、改变不良习惯, 进而保证血糖控制目标的达成。根据相关研究[10]显示, 在培训照顾者时, 具体的内容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 自我管理态度, 自我管理行为。在培训时, 要求照顾者及糖尿病患者均应共同参与, 特别要关注糖尿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认识程度, 并注重其管理自信心的树立, 同时, 照顾者应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管理目标, 通过培训反馈, 以此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2 具体培训模式

2.2.1 联动模式

国内学者[11]研究了不同的联动模式, 具体模式有3种, 分别为医护工作者及社区人员的联合, 医护工作者、社区人员及家庭成员的联合, 以及医护工作者、志愿者及患者的联合。第1种模式:自我管理教学小组成员在医院学习相关的健康知识, 并对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以此提高其健康教育水平, 并且要构建健康教育管理档案, 在开展健康教育时, 应利用不同的方式, 如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等, 同时要保证其系统性与合理性, 经研究[12]显示, 与常规组相比, 联动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率偏高, 差异显著。第2种模式: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应具有连续性, 实际管理过程中医院、社区及家庭均要积极参与, 出院时,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 并利用健康管理档案, 详细记录患者的出院联系方式, 并结合其具体情况, 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康复规划, 同时, 社区负责人应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 让患者明确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方法等, 并监督其定期复诊;同时, 患者家庭成员, 应与主治医师、责任护士等保持紧密的联系, 进而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才能够具有连续性[13]。第3种模式:蒋娟等[14]经研究提出了健康管理小组模式, 此模式要求医护患应拥有和谐的关系, 通过协商, 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管理方法, 并且对志愿者展开系统的培训, 具体的培训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管理方法、管理技巧、注意事项等, 此后, 由志愿者负责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 使其逐渐了解疾病知识。

2.2.2 合约式模式

此模式是指医护患通过互动与合作以此达到管理目标, 在实践中应考虑社区的服务状况及当地的经济条件, 并且要遵循自愿原则, 患者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此后便可享受医护人员提供的相关服务, 医护人员应根据合约规定, 定期开展干预治疗, 该模式明确了合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通过随访, 保证了患者疾病管理的成效, 促进了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2.2.3 群组看病模式此模式主要是指在实施健康教育

过程中积极组织社区糖尿病患者, 其最为突出的优点便是充分发挥了照顾者的作用, 以医护人员为例, 在开展健康教育时, 其面对着不同的个体, 同时也可对不同患者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 有研究[15]以社区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了群组看病管理模式, 由糖尿病专科医师负责健康教育, 并联合了社区人员, 此模式改变了传统单向看病形式, 新模式坚持以患者群组为核心, 促进了照顾者资源的充分发挥与合理配置。

2.2.4 俱乐部式模式

此模式主要是鼓励社区糖尿病患者参与“糖友”俱乐部, 将其聚集在一起后, 由照顾者向其讲解健康知识, 同时借助此平台, 患者间可以交流自身的管理经验, 进而利于其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王丽芹[16]以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照顾者采用俱乐部式健康教育, 其结果显示, 管理后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掌握评分及血糖控制水平优于管理前, 差异显著。

2.2.5 人际关系家庭访视模式

此模式可有效解决糖尿病患者疾病问题, 同时也可缓解其不良情绪。陈丽梅[17]将人际关系家庭访视模式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 其结果为实施后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实施前, 同时其自我管理能力、血管控制水平也明显提高。有学者等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定期家庭访视, 其结果为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心理状况也显著改善。因此, 在社区管理过程中, 应注重此模式, 通过专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使照顾者掌握更为具体的沟通方式与交流技巧, 进而利于其进一步推广。

3 结语

综上所述,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 由于其缺乏健康知识, 导致其自我管理能力偏低, 血糖控制成效甚微, 进而降低了其生存质量。为了扭转此局面, 国内外学者对社区糖尿病照顾者培训模式展开了研究, 该文分析了其培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同时综述了不同的培训模式。相信, 通过各模式的高效利用及照顾者作用的充分发挥,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成效将更加显著, 同时其生存质量也将明显提高。

摘要:糖尿病患者居于社区内的护理具有意义, 这就对糖尿病患者社区照顾者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 而科学的培训方式对照顾者照顾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国内近几年来社区糖尿病照顾者培训模式进行了综述和总结探究。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照顾,综述

参考文献

[1] 丁建玲, 魏兰, 李萍.糖尿病多学科护理团队运作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 2014 (4) :397-400.

[2] 刘维维, 杨铁花.社区护士糖尿病延续护理能力培训模式的构建[J].齐鲁护理杂志, 2014 (12) :114-115.

[3] 杨颖, 崔学利, 曹硕, 等.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及家庭保健员参与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22) :2553-2557.

[4] 施雁, 王西英, 孙晓.糖尿病病人三元联动健康照护模式在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 2012 (9) :8-11.

[5] 张西菊, 李遵清.多学科团队服务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干预[J].护理学杂志, 2012 (21) :77-80.

[6] 权晓娟, 王妮, 梁春莲, 等.社区联络医师再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 2013 (2) :356-358.

[7] 吴义如.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联合家庭保健员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2) :382-383.

[8] 周艳玲.医院-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治管理项目的建立和实践[J].临床护理杂志, 2013 (2) :71-72.

[9] 王小芳, 赵春艳, 刘薇群.283名社区护士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分析[J].上海医药, 2013 (10) :31-33.

[10] 李晓娟, 韩小玲, 徐文红.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的探讨[J].甘肃中医, 2010 (6) :55-56.

[11] 高秀芹, 肖建彪, 吴浩, 等.社区团队模式在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22) :2776-2777.

[12] 关丽婵, 陈美珠, 赵娟娟, 等.三甲医院扶持社区卫生护理服务模式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 2010 (11) :1421-1422.

[13] 苏晓艳, 龚健, 方朝晖, 等.PBL教育模式在社区老年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评价[J].安徽医学, 2013 (11) :1621-1623.

[14] 蒋娟, 徐灵莉, 张晓娟, 等.对失能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照顾者进行健康教育培训的效果[J].护理学杂志, 2016, 31 (13) :8-11.

[15] 付增瑞, 肖凌凤, 王洁, 等.糖尿病足照顾者生存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 2017, 57 (14) :74-77.

[16] 王丽芹, 李思慕, 孙忠人, 等.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减轻糖尿病足病人照顾者照顾负担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 2017, 31 (11) :1354-1356.

[17] 陈丽梅, 王月华, 黄霞, 等.糖尿病病人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 2015 (14) :1692-1695.

上一篇:电视“语言”在电视片剪辑中的作用分析下一篇:加强库房管理延长藏品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