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教学反思

2022-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经典阅读教学反思

新媒体时代英专学生经典阅读的反思与出路

摘要:伴随新媒体崭新时代的来临,移动阅读已然代替经典阅读变成了群体大众的日常阅读习惯,经典阅读的地位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的英专学生所需完成的经典阅读,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延伸都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进,探究一些行之有效的推进策略。为此,英语老师对于课堂教学的设计,注意放入多元化的元素在经典阅读上,培养英专学生对经典阅读的立体认知力,以及英语文化交际意识;至于课外延伸方面,通过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便利,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及一些社交软件扩展英专学生的经典阅读范围,有助于英专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经典阅读习惯,实现提高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英专学生;经典阅读;反思与出路;分析

一、新媒体时代下经典阅读所遇到的一些困境

新媒体环境下,当前很多大众性、娱乐性的快餐式读物广受群众的青睐,然而那些原本承载着我们人类智慧、沉淀精神文明的经典读物正一步步从群众的视野里淡出。这样的困境也存在于国内众多高校中。根据相关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高校生在经典阅读方面,少读或不读的数量正在日益剧增,他们热衷的是一些大众性与娱乐性的、缺乏内涵的网络读物,阅读方式也从原本的深度阅读沦为如今“走马观花式”的浅阅读,消耗在阅读上的时长与数量都在直线下降。

英专学生若想将英语这门学科学好,不但要在基本功——听说读写能力上下苦功夫,而且需要对英语的社会背景与文化予以深刻认知方可把握其中的精髓。显然,经典阅读便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有效方式,同时,经典阅读也是有效积累知识的便捷途径,在阅读过程中培养英语基本功。20世纪30-40年代的早期英语教育十分重视人文传统,当时大学英语课程中就融入很多国内外的人文经典。直到今天,那时英语教育获取的人文通识成效仍为学者们所津津乐道。较之如今的形势,打着就业为上的大众化办学理念,高校生一心想要考取各种资格证,以期毕业后可觅得较为称心如意的工作。从应试教育到就业压力,使得新媒体时代下的英专学生更难注意经典阅读的无限魅力与优点了,更妄论吸取其中的人文经典与精髓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经典阅读的形式也变得日益复杂起来。首先,新媒体技术的冲击,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愈发纷繁复杂,丰富多彩、光怪陆离的信息足以扰乱英专学生的视界,颠覆他们的想象,甚至是不知所措。这对于经典阅读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许多学生很快便会沉浸于快餐式浅阅读。可见,新媒体环境下带来的变革,要求经典阅读必须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以适应新的形势,不被淘汰。为此,探究新媒体时代下英专学生在经典阅读方面的反思与出路,对其英语专业能力的提高与人文素养的提升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凡事都是两面性的,新媒体时代给予经典阅读前所未有的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的机遇。

二、新媒体环境下英专学生经典阅读的出路

文学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所能代表的价值如同钻石一样能够被永久保存下来,并反映整个民族的变迁与发展。语言作为传统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在文化领域中被广泛而快速地传播,且建立了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如今世界上的语言已查明有5651种,每一种都代表着当地的文化特征。文字作为语言的一个主要构成,其在语言学中表达为视觉图案,且语言是由多种符号、音节、图形所展现出来的经典文学。音乐、文字、绘画等形式都是在展现语言文学的魅力,为此我们在对经典文学进行解读时必须要对身体的各个感官系统进行调度,用心去感受其魅力;英语作为一个地域文化的代表,其融合的元素同样不言而喻;因此传统的教学法必然是无法满足新时代下学生对于异地文化了解的渴望,只有加大发展经典文学,表达地域文化,才能满足学生对于异地文化的兴趣,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满足自身的需要。

21世纪多元文化的彼此交融与信息化、大数据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人际交流方式发生着巨大改变,这种改变是以语言为中心的全新多模态表达形式,如副语言:音乐、图画、视觉符号等。传统语言无法表达的内容往往一个图画或者一首音乐就能够为聆听者或观看者瞬间理解、豁然开朗。为此教师在教学上对学生的感官上的调动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快速与全面理解其内容的实际意义。此种多元教学法其基本出发点就是以学生的感官为基础,通过对各种元素的整合,表达出当地民族、文化所具有的意义以及与本民族文化等的差异所在,加深学生对此的理解,多元识读的方法摆脱了传统式的死记硬背教学法,让学生不再感觉到枯燥乏味。对经典阅读采用多元模态教学是一种将学习者带入到以语言为基础的当地文化中,通过感官如听到当地语言的音乐、观看以当地人为视角的绘画作品、语言文字注释等,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跨语言交际能力,并从基础文化中理解当地语言的魅力,以当地人的思维模式去学习理解西方语言的精髓。因此在经典阅读中增加多元模态教学显得如此必要與简单。

依据1996年新伦敦小组提出的多元试读教学模式,大致能分成几个环节:详细准确指导、现实演练、评判、转化训练。(1)准确指导:就是教师在授教时进行干与,在学生对于自己创作中引领学生感受场景与人物动态,去感受所表达的文化与人物心理,使得学生能够对其进行分析与理解。(2)现实演练:简单解释就是情境表演,教师选择经典阅读中的情境让学生去扮演其中的角色,并根据自己的特色展现出来,所表现出的文化与地域差别与原著进行融合,从中进行体验。(3)评判:就是学生根据自身所具有的对事物的看法对其评判与理解,并对经典作品做一个以自我意识为主的文化、语言吸收、民族理解从而达到能够对其评判的可能。(4)转化训练:首先教师设计一种新的语境与经典阅读相符合,再由学生通过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与知识的掌握,完成教师布置的新语境的转化,达到知识的巩固与强化的过程。

三、新媒体时代英专学生经典阅读的课外延伸途径

经典阅读作为英专学生提高英语专业能力与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不光只有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给予启迪性指导就足够了,还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延伸阅读,以此加强学生经典阅读的自主性与积极性,通过课余时间里的一连串借助新媒体力量的阅读活动有助于英专学生更好地接触经典,且爱上经典,换个角度来讲,这也算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

经典阅读的课外延伸目的在于让英专学生除了课堂的教学活动外,通过互联网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架构一个多元化识读的虚拟环境,这是一个有着良好阅读氛围的环境,是有利于英专学生培养英语专业能力与人文素养的优渥环境。如按照以下四个层面去营造这样一个理想环境:自媒体分享、竞赛展示、沙龙探讨、现场或互联网讲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带来强而有力的新型生产力,然而这种生产力实现的主体还需由人类进行。高校作为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场所,应当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高校生的独立精神、人文精神,实现此理念的根本在于文学经典的传承。特别是对于英专学生而言,英文经典名著所体现的纯正英语意境是不依托于实际语言环境就可获得的最佳虚拟语言环境。尽管新媒体环境下,经典阅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可是,拥有了无限的机遇,只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便捷与优势,经典阅读才可真正发挥自身的长处与光芒,促进英专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与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柴阳丽.高校学生新媒体阅读现状、影响因素及改善途径——基于五所高校学生数字化阅读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6,(02).

[2]刘燕.戏剧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有效模式探讨[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6,(02).

作者:杨流琴

第2篇:经典化培育:“中国当代文学”本科教学反思与探索

摘 要:该文从经典化培育角度,探索中国当代文学本科教学问题及相宜对策。由于中国当代文学开放性、延展性与现场化等特点,以及意识形态与美学特质争议性,导致中国当代文学学科没有形成稳定经典化秩序。这也导致具体教学标准不统一,即匮乏标准相对统一的教材,学科教学内部不平衡以及对异质性作品遮蔽的问题。针对于此,该文提出,将史料研究为基础的文学史教学与经典作家作品细读相结合,将开放式教育与实践性教育结合,将专业化与通识化结合,以“多点联系、整合参考”方法,加强时空和文类整合力度等经典化培育应对策略。

关键词:当代文学 本科教学 经典化培育

目前高校体制内,中国当代文学本科教学面临课时减少,课程定位边缘化情况。这与火热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现实不相称,也显示了大学体制对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地位、功用的认识的模糊。本科教学,是大学文学教育的基础环节,对养成国民文化教养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都有潜在的,但又重要的作用。然而,根据多年中国当代文学本科教学实践,我们却深深感到,不仅当代文学的文学史构建需要推进,当代文学的教学工作,也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在承认学科特殊性的基础上,促进其经典化发育。

首先,学科经典化体系尚未形成,导致学科建设充满争议性。一是由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开放性、延展性与现场化等特点,一方面导致僵化的文学史教育滞后于文学的快速发展,很多热点作品作家,不能得到及时的课堂反映,很多教师照本宣科,不能吸引学生关注;另一方面,与之相反,则导致以文学批评为主的思维占据教学体系,很多教师过分注重教学个性化,标新立异,随意褒贬,缺乏经典意识,往往由个人好恶决定教学内容,不注意经典化树立与培养。二是由于意识形态性与美学特质的争议,也导致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到目前为止没有形成稳定的经典化秩序。多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学科设置,受到苏联大学体制影响,并延续了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时期的设定。随着新时期以来“重写文学史”思潮,不仅“中国现代文学”文学史分期、框架和作家作品评介都受到了很大冲击,更直接影响到“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目前,中国当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共存于教育部颁布的二级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但是,20世纪80年代,唐曾撰文指出,当代文学不宜写史。{1}直到今天,学界对是否保留中国当代文学,如何讲述中国当代文学,依然存在很大争议。{2}比如,对十七年文学,先锋派文学,对柳青、路遥、王小波、王朔等具体作家的评价,对网络文学等文学思潮,不同教师的态度差别很大。仅就中国当代文学起点,就有1949年、1976年、1978年、1985年等说法。这种“晦暗暧昧”的情形,不仅动摇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定位,而且极大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任务。具体教学过程,甚至出现自相矛盾,前后不一的情况。很多教师和同学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缺乏学科经典权威性,内容“未经历史检验”,也对学科教学多有荒疏倦怠之意。

其次,由于经典化内部秩序不稳定,也导致教学的具体标准问题:一是匮乏标准相对统一的教学教材,二是学科教学的内部不平衡,三是对异质性作品的遮蔽。目前,流行的中国当代文学教材主要是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教程》,以及程光炜、陈晓明、金汉等版本。但随着当代历史的不断发展,审美趣味与政治评价的变迁,中国当代文学史更换快,内部标准也不统一。即使我们考察洪子诚与陈思和的两个目前最权威的版本,依然会发现两者在作家作品选择、思潮运动评价、内部分期等问题上的巨大分歧。陈思和的文学史版本,贯穿“民间性”“潜在文学”等概念,很好地凸显了中国当代文学内部的张力性,但对当代文学史政治型作品存在认知盲点。例如,他凸显张贤亮的民间情义,却忽视他的改革小说与情欲小说。洪子诚版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从文学生产机制入手,对十七年文学体制的生成见解独到,但对新时期文学,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的文学,就显得力有不逮。又比如,目前流行文学史版本,都忽视了主旋律文学。它既是对十七年文学的继承,又是当下依然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主义文学传统”。学科教学的不平衡性,主要指目前学科课时分配不平衡、地域不平衡与文学门类不平衡。文学门类不平衡,表现在小说比重过大,诗歌、戏剧、散文比重过小。这尤其不利于培养学生文学审美鉴赏能力。诗歌是文学性最强的门类,戏剧是文学最直观可感的门类,散文则是最贴近生活的文学门类。过分强调小说主体作用,往往让学生陷入概念、分期等史学内容,忽略文学教育的审美功能。目前中国当代文学史本科教学,中国内地文学占主体,港澳台与海华文学分量过少,且整合性差。这不利于我们从整体性、互动性把握中国当代文学,也不利于学生形成共时性“大中华当代文学”认知。比如,谈到伤痕反思文学,教师一般延续以刘心武为开端,包括卢新华、竹林、古华、张贤亮等作家的系列,但陈若曦的《尹县长》系列小说,对中国内地伤痕问题有深刻揭示,在海外产生重要影响,时间尚早于刘心武,却不能进入伤痕反思文学教学体系。例如,台湾现代文学与乡土文学争论,如果放置在同时期中国内地文学一体化与国际冷战背景去比较衡量,会有不同感受。又比如,中国内地十七年文学中很多革命历史小說,如《红旗谱》《红岩》《保卫延安》等囊括中国革命历史,海外司马中原的《荒原》、姜贵的《旋风》、张爱玲的《秧歌》、王蓝的《蓝与黑》等,也多以抗战、土地革命等历史为背景。尽管这些作品或多或少存在意识形态与艺术缺陷,但是应在比较、整合视野上,让学生分析比较,才能看清中国内地文学主体性价值,破除学生的神秘好奇心理,更好树立大中华视野的社会主义文艺合法性,而不是避而不谈。同时,很多具有异质性、产生很大影响的作品作家,不能进入当代文学大学讲堂。他们被当代文学史遮蔽,甚至不在课堂被提起。但由于其巨大影响力,反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当代文学教学的不信任感,导致内部经典秩序遭到怀疑与颠覆。这类作家作品很多,异质性因素也各不相同,比如,贾平凹的《废都》、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阎连科的《丁庄梦》等。

有感于以上中国当代文学本科教学的问题,结合具体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既反对教学随意化,也反对教学僵硬化,要因地制宜,灵活地通过教学安排,将史料研究为基础的文学史教学与经典作家作品细读的审美教学结合。我们不能过于随意地对待教学任务,但也不能过于死板。我们可参照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教学方法。对已确立经典地位的当代作家,要从史料建设与审美解读相结合的角度,进行重点讲解。例如,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莫言,我们可参照中国人民大学程光炜在莫言年谱等史料工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日本高校在鲁迅学研究的做法,专门开设莫言学研究这样的当代文学专业选修课,引导学生按照年度细致研究,既能详细了解莫言与时代的互动关系,也能对重点作品进行有效细读。这种专业选修课也适用于余华、王安忆、贾平凹、路遥、柳青等当代重要作家。对于有争议的作家,不妨以“专业讨论课”的方式,注重学生感性体悟与主体思辨能力培养,引导学生独立面对争议作家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树立初步学术兴趣。对于专业必修“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建议压缩史论教学,删减大量文学史争论,注重基本文学史史实了解,并让学进入到作品作家研究,而不是更专业的文学史辨析。我们要将更艰深的文学史研究任务,放置于研究生培养阶段。

其次,与当代文学教学经典化相适应,我们应搁置学术争议,建立以“文选”为体例的“教学型”当代文学史版本。目前对中国当代文学史学科的争议,还很难讲谁更有道理,将当代文学并入现代文学,有利于整体化理解中国20世纪文学,而保留中國当代文学,则更易凸显中国文学本土独特性与社会主义文艺特殊审美价值。因此,目前情况下,本科教学上,我们不应让学生过多纠缠于这些复杂问题,而应将目标放置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科经典化的方向。只有学科经典化程度高了,学科成熟了,那些相关争议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新时期以来,为解决当代文学史教学过分注重史学概念,而忽视审美能力的问题,很多大学中文系在课程设置上,尝试将“作家作品选读”与“文学史教育”结合。{3}通常是一门“当代文学史”专业必修,一门“当代作家作品选读”专业必修。但近些年来,当代文学整体课时安排没有加强,反而有所删减。很多院校废除“作家作品选读”必修课程安排,辅助以“当代小说”这样单门类专业选修(很多院校当代文学专业选修课,只注重小说,没有诗歌课和戏剧课)。为将学生从复杂的、标准不一的研究型教科书中解放出来,建议将研究型文学史与教学型文学史分开。研究型文学史主要针对研究生以上的文学教育,而教学型文学史,主要是针对本科生,仿照古典文学成例,注重作品精读,选择权威学者,以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又充满审美趣味的语言编撰而成。

再次,从文学关联性与比较论视野出发,以“多点联系、整合参考”的方法,加强“中国当代文学”在时空和文类视野的整合力度。除了上面提到的专业选修与专业必修的结合,本科教学型文学史,也要注重视野整合度。文类视野扩展,要针对本科生的接受能力,精选优秀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进行有效的审美细读。从地域视野上讲,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等海外汉学家撰写的文学史,如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王德威刚完成的《哈佛中国现代文学史》,无论其具体文学史观点如何,优点就在于广阔的“华文文学”时空涉及面。这些海外学者常有一个“两岸四地加海华”的比较联系视野,这是他们书写文学史的优势。纵观目前我们的《当代文学史》,大部分可称为“大陆主体文学史附加港澳台地区文学史”,既有主体与边缘的不平等文学秩序,也不利于从整合视野更好地凸显大中华文学主体自信气度、显现完整文学史逻辑、提高中国当代文学史接受层面,以及表现中国当代文学整体魅力。

再次,将开放式教育与实践性教育结合,注重好奇心引导与兴趣激发,注重文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开放性与延展性,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不能照搬古典文学的教学模式,还需要培养学生对前沿作家作品的敏锐度以及文学的现实介入能力。很多当代文学领域的学者,都在反思当代文学教学过分注重论文写作导致的功利主义与科学主义的问题。{4}要改变这种情况,一是在堂课教学之外,充分利用课下互动,利用调查问卷、文学讲习交流等实践参与模式,将课堂与广阔社会相联系,让象牙塔的高雅艺术真正走入生活。比如,北京大学青年教师张慧瑜以及很多志于中国当代文学现实介入的教师,都参与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的新青年文化讲习活动,挖掘出范雨素等优秀的工人、农民作家,对中国当代文学普及和经典化工作做出了贡献。受聘山东大学的温儒敏教授的国家重大社科项目“文学与生活”,让文学走入民间,其“文学大讲堂”活动效果斐然。笔者也曾参与其中,为广大市民讲解莫言的创作,一场讲座自发前来的市民听众达到五百余人,包括学生、公务员、工人等社会阶层,坐满两个会场,主会场现场讲解,分会场看录像,这种文学接受的热情,无疑非常令人吃惊。这也展现了当代文学接受在中国的巨大潜力。二是在媒介联合的基础上,加强新媒体的利用。一方面,提倡“作家零距离”方式,将重要作家请入校园,同时与校园外报纸、电台、电视台、杂志等联系,让学生对当代文学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用微信群、微博、公众号、豆瓣、QQ、博客等互联网的共享平台,做好当代文学的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结合,提高文学教育的互动性。这对于当代文学这样即时性、动态性较强的学科来说,尤为重要。比如,笔者就建有学生和教师共享的当代文学博客、微信群,大家经常讨论作家作品,有效增强了当代文学教学效果。三是改革考试模式,针对中国当代文学这样实践性强、开放性强的科目,选取更灵活多变的考试方式。比如,建议减少以知识记忆、封闭考试的模式,强化开放性、创新性考试方式,无论是选修课的设置,还是必修课的设置,都应该以课程论文、调查报告、文学实践、文学创作等形式考核为主,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当代文学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提高他们的主体创新能力。

最后,文学教育不应仅是知识积累和考核,而是某种学科的权力建构,更应是国民素养的基础教育。走入象牙塔,封闭自我的文学教育,只能越来越曲高和寡。当代文学教育尤其如此,建议将当代文学专业化与通识化结合,将大学文化责任与国家文化教育目标结合,实现民族国家现代意识的培养。目前大学通识课教育,当代文学学科参与其中,还主要是些专门类学科教育,如当代诗歌鉴赏、当代小说赏析等。笔者就曾多年坚持在高校开设当代诗歌赏析通识课。随着教学型文学史的出现,当代文学教改工作,应注重当代文学史在通识课中的参与力度,进而更好地促进其经典化培育。

{1} 唐:《当代文学不宜写史》,《文汇报》1985年10月29日。

{2} 呼唤“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整体归建的文章很多,如郜元宝《尚未完成的“现代”—— 也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复旦学报》2001年第3期):“1949年至今‘当代文学’则应理解为一个文学批评而非文学史的概念。”冯光廉《中国现代文学是最佳学科名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我赞成并力主以‘中国现代文学’为学科名称,废除现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名称。其目的在于实现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名称的规范化和协调性。”

{3} 税海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改十年探索》,《乐山师专学报》1998年3期。

{4} 何言宏:《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专业性问题的反思》,《江海学刊》2006年3期。

作者:房伟

第3篇:群文阅读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的这节课是一节群文阅读课《感动》。对我来说,群文阅读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因为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没有明确的、具体的教学模式……但随着课改的深入,随着“得语文者得天下”理念的深入,我强烈的认识到:丰富孩子们的阅读量、让孩子们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会阅读,进而爱上阅读是一门让孩子终生受益的课程。那么究竟上什么题材的群文阅读呢?思前想后,结合语文课刚刚结束的第四单元,我选择了《感动》这个主题。

围绕主题,我定下了学习目标:

1.通过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使学生懂得表达情感的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真情实感具有超凡的感染人的力量。

2.分享学生同步阅读的学习感受、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谈话导课;

二、课文回顾;

三、阅读概述;

四、精彩片段赏析;

五、拓展延伸。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很清楚,孩子们也很喜欢这样的阅读教学活动,思维很活跃,在阅读与交流中激发了阅读兴趣,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基本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不过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课前阅读不够深入,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主题把握的不太到位,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等。但群文阅读教学作为新事物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需要一定的过程,今后的群文阅读教学我会进一步思考:我们的教学设计如何兼顾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高效阅读?这些都有待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

总之, 阅读是伴着成长阅读的,是一种长期的没有终点与止境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因此,引导学生好好阅读,给学生一把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学生终将受益一生。

第4篇:群文阅读教学反思

永城市第三中学

刘珩

语文教材的使用限制了老师的教学,也限制了学生的阅读。 群文阅读的出现,赋予了我们“编者”的身份,让我们拥有了“选择”的自由和责任,我们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以自己对语文的认识与理解,组合起一定数量的群文,实践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但是群文到底如何组合,群文阅读如何实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围绕“设置悬念”这一议题将群文阅读的数量定在了3篇:《爸爸嘴里的鱼钩》、《20美金的价值》、《枪》。希望能通过本组文章的阅读,让学生明确悬念的概念,知道悬念设置的位置及其作用,并能将设置悬念这一技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因此在本课预案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通过这一组文章的阅读,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在学生阅读文本后,站在一个整体角度,观察这四篇文章,去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梳理出悬念设置相关知识。从课堂上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一种技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且还能归纳出悬念设置的位置及其作用。

通过教学活动,我对群文阅读这一课型有了更多的认识,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群文阅读不是阅读群文:

从字面上看,似乎群文阅读就是一组文章加以阅读,其实不然。将一组文章放在一起,是件容易的事。我们根据一个主题,从课外拉进几篇文章,进行组合式阅读,这不能称之为群文阅读。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将组合进来的文章进行一番浏览,也是不能称之为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是围绕一个议题,有需要的将一组文章引进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的有效阅读。这就需要我们将一组课文,作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

二、群文阅读要重视策略、方法: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老师不可能很深很细很透地去讲析文章,不可能在这有限时间里面面俱到,要学会有所放弃。这就需要我们合理使用重点阅读、比较阅读、勾连统整等阅读策略,需要我们培养学生跳读、浏览、略读等阅读方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课前细读,课上略读,重点精读,其余浏览的方式,让学生在文中勾画、批注的方法突破重难点,最后,让学生在表格的填写与分析中达成教学目标。

三、群文阅读要关注核心目标:

当数量较多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容易造成阅读的肤浅化与浮躁化。如果执教老师不善于引导学生在核心目标上驻足停留、深入探究,则会让学生疲于浏览文章故事情节,忽略核心目标的达成,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提升,更会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不到重点,读不出文章的独特之处 。因此,在课中让学生查找设置悬念的地方,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说说这些语段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是一种长期的没有终点与止境的“自我教育”。因此,我们应该上好阅读课,给学生一把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爱上阅读课,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愉悦,一种享受,一种境界。

第5篇:群文阅读教学反思

群文阅读——《动物世界》教学反思

牛二姣

此次的教学专题是“动物”,围绕这一专题,我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种动物,这样的整体安排,目的是让孩子们走进动物世界,了解动物的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从而增强爱护动物的责任意识。

群文阅读是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在教学时应该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针对本次教学,我就大胆使用了群文复习的方式,但总观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教学设计都是由知识到技能,由浅入深。授课时先回顾教材中有关动物的文章,让学生复习每个动物身上的特点,了解作者的描写方法,然后再开始新授课,训练学生的技能,最后在讲评中修正学生的答题思路。在材料选择上,都是典型的描写动物的文章,本堂课选择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概括故事内容,二是指出动物身上的特点。教学设计及训练程序,看似不存在什么问题,可效果不衬人心,原因如下:

第一:平时练习量不够,在学生记忆中没有形成“定势”,导致部分学生还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对动物的特点不能精确地把握。

第二:拓展面不够,不能只关注于文本内容,要上升到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描写动物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是阅读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如何将阅读课上的得效、高效,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和改革。

第6篇:阅读复习课教学反思

本课就课外阅读中的一个小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复习,阅读复习课教学反思。教学过程按照教—扶——放的思路进行,扎实地引导学生掌握了该种题型的方法。

教学伊始,首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一道阅读题目,然后再让学生对比阅读标准答案和学生自己所写的答案,并找出标准答案好在哪里,每一句话都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然而然便总结出了答题的基本思路:

1、阐述观点,教学反思《阅读复习课教学反思》。

2、解释观点。

3、举例论证了。在引导学生总结了基本的方法之后又相应地出示了一道类似的阅读题目。学生便循法去尝试,再反馈、再纠正。一堂课结束了,学生全部掌握了答题技巧。

纵观课堂,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的阅读积累太少,在举例论证环节找不出合适的名人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所以培养学生积累的意识还是任重道远的。其次教师在完成第一个阅读总结方法后没有及时让学生修改第一个阅读便直接进行了尝试练习。如果在此处加入这个环节便会使课堂更加扎实。

第7篇:中学课外阅读教学反思

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平时爱阅读、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多数学习很轻松,能力强;相反之的学生,情况就截然不同了。所以,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学生的成绩、能力是成正比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那么首先就要弄清楚学生现阶段阅读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的教学观察,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范围不广;不能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每天坚持;做不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或者阅读就是单纯的阅读,没有思考、没有知识的积累,这种读书的效果仅仅是“水过地皮湿”。针对这种情况,我思考、查阅资料、和同伴们交流,进行了以下阅读教学尝试,学生阅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具体做法如下:

1、给学生创设平台,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大部分学生朗读时丢字加字,长句子不会断句;看课外书,走马看花,只读不思考,读书时做不到批注。所以从低年级起,就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方面有个良好的开端。比如:认真读书的习惯;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自我评价习惯等等。

2、给学生创设多种形式读书的机会及自我展示机会

学生可以以多种阅读方式,如:自由读,轻声读,默读,大声朗读,分角色读,分组读,吟诵,背诵,表演等等。

3、教会学生积累知识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给我们说明了自觉学习、积累课外知识的重要性。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因此,规定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以便今后运用。在上课回答问题或平时交谈中,一旦发现学生运用了课外书或积累本上的新词,立即予以表扬鼓励。学生在作文时运用了所积的好词语我们就加上红圈圈,并在班上朗读。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4、开展实践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创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比如:(1)课前三分钟,轮流朗读。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念一段自己摘抄的优美语段。(2)举办朗读,讲故事比赛。(3)开展“向你介绍一本好书”的读书活动。由学生经过自己筛选后,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

自从坚持尝试了以上方法后,学生在阅读方面改变真的很大,看到了惊人的成绩,同时学生的整体成绩也提升了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尤其是语文教师,我想:关于阅读的话题我们还要更深的探讨、交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快乐成长。

中学课外阅读教学反思

现行的语文课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知识理解型”的教学模式,一种是“思维训练型”的教学模式。前者教师致力于让学生理解语文完整的知识系统,一般按照“解题——释词——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练习”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让学生理解语文工具的知识,而忽视培养他们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后者教师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一般按照“阅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则强调语文课程的发展性,而比较忽视语文的工具性。只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不重视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以上两种模式尽管有不同的教学理念和不同的教学活动结构,但它们也有两大共同点,

一、是前者教师“一讲到底”,后者教师“一问到底”。教学活动都以教师为主体,而不以学生为主体。

二、是教学活动都以理解为重点,前者是理解课文的知识内容,后者是通过理解课文发展学生智力。两者都是重理解,轻感悟;重分析,轻运用。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衡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的标准:

1、是否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中是否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

3、是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4、是否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即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创造性的关系;

5、是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即要遵循发展性原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学汉语拼音、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进行综合性学习。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阅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

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刷子李》这一课时,尝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1、刷子李的绝活是什么?

2、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刷子李的绝活?

3、找一找徒弟曹小三的态度变化?

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内容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积极地进行讨论,各抒已见,合作解决问题。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让各小组派代表来向老师汇报自学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助。在讨论汇报中,有的还提出了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有的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激烈的争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学会团体协作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乐于去学,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此我觉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来达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二、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

三、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如在教孟郊写的《游子吟》这一课,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后,我让学生谈谈学了这首诗后的感受?并说说你们的母亲又是如何?你将来想怎样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说出各自母亲是如何对自已无微不致的关怀,将来要如何去报答母爱。我听了后,感到很高兴,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并对学生提出期望,希望同学长大以后能够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如《落花生》这课是一篇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课文,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中领会了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用有贡献的人。在教学中渗透了人文内涵,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第8篇: 现代文阅读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组:陈红伟 现代文阅读考查一直是高考的内容之一,虽然考查的篇章出自课外,但阅读能力则是来自于课内的训练和培养。因此,利用好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现代文阅读考查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力,一是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意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促成并达到这两个目的,为此要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终极目的。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以求教于方家。

1、以情感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语文是一门非常讲究情感教学的学科。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就会受到压抑、阻碍。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的参与是进行不下去的。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如此,对于教师,同样也是如此。缺乏丰富情感的学生是学不好语文的,同样,缺乏丰富情感的教师也是教不好语文的。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怎样才能让情感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灵土壤中呢?

2、以学生提问作为课堂的常态

课堂教学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创造能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已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①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从某种角度看,学生看书、思考以后所提出的问题,往往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切实抓好学生提问这个环节,我在讲新课文之前,总是专门安排时间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品味课文,并指导学生逐段逐句从层次结构、语法修辞、词句意思等方面去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在思考和研究中去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再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从中整理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分析。

例如在教学《祝福》一课时,我没有立即讲解文本,也没有首先提供课文的相关背景,而是引导他们在品读完课文后,依据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个性化感悟,提出疑难问题,共同讨论并征求答案。结果学生们的提问关涉到方方面面,既有字词方面的,也有语段方面的,既有有关“我”的,也有有关鲁四老爷的。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有的稍显肤浅稚嫩,有的则触及到文章的深层含义。但不管怎么样,这是学生们经过自己的思考而提出的问题,这种做法比“本文批判了封建礼教”的简单陈述要深刻得多,也有效得多。

3、以语言训练作为突破口

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对学生的一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作为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去研究、去探索。

进行语言训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朗读、背诵、摘抄、写周(日)记及口头作文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很适合于课堂上进行的行之有效的语言训练的方法,这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以思维强化作为强力手段

我们知道,“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结合体。它外显为以听说读写为系统的语文技能或语文能力,而内隐为一种思维能力。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影响到他的言语能力的高低。因此,又必须改变过于重视语言训练而忽视思维训练的短视做法。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与疑。”于漪老师也曾说过:“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疑问,则是思考的开端。„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学生的动力。”②实践反复证明,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确实是行之有效的。那么,如何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呢?首先必须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动起来,让学生的大脑经常处于兴奋的状态。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学生的首席地位的权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搜集、占有、讲解和课文有关的内容。我曾经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自己上课,然后针对上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听课的同学指正。为了上好课,学生们总是精心准备。这样的方式比教师单纯机械地讲解不知要好多少倍。

其次,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搜求问题的答案,这也是一种锻炼思维的好方式。我在教学《过万重山漫想》时,就鼓励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提问,他们提出了教参上根本没有谈及的问题。比如有的问:作者在漫想中为什么多次提到第一个穿过山峡的人?也有的同学问:“有多少个„三峡‟待穿过”运用的是借代还是借喻的修辞手法?还有的甚至对课文的某些方面提出了质疑:“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然不是第一个”这句话好象不完整,让人费解。学生能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他们思维的机器已经运转起来,如果能经常性地开动脑筋,思维能力无疑将越来越强。

5、以讲作精要点拨

新课标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我们绝不能为了贯彻新理念而摒弃一些传统的好的教学方法。现代文虽然基本上不存在阅读上的障碍,但有些地方还需要教者精讲细说,否则学生在“自悟”中很可能不得要领。例如鲁迅的某些作品,因为含义丰富,句义深刻,不精讲细说能行吗?相反,应细说慢讲,作精要点拨。“能说会讲”也是对语文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我认为这样做,完全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了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以为,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适应当今语文学习的需要。为此目的,写出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以此求教于方家。

2013-6-28

上一篇:岁月情感美文下一篇:晨会励志小故事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