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食品安全工作要点1

一、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是对食品违法经营行为实施重点打击、规范食品市场的有效手段,今年将以周边省、县交界地区、学校周边为重点场所,以乳制品、肉制品、酒类、农村食品为重点商品,以三无过期假冒食品为重点违法行为,以重点节假日、夏季为重点季节,集中时间开展专项整治。

在落实措施上:一是周密部署,制定详尽的方案,提出工作要求;二是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今年每个工商所办理食品案件不少于5件,以案件查办促管理到位,活动深入开展;三是认真分析、总结,提升整治工作效果。

二、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活动。

制定全市此项活动方案意见,明确评选标准要求和创建活动时间,在全市认定一批示范店,发挥示范工程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经营者自律。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队伍执行力。

随着监管体制的改革,监管制度、方式都发生变化,相关法律法规也随之修改,监管的领域不断拓宽,监管人员的任务更加繁重,知识迫切需要更新。因此,2014年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采取集中学习,现场指导等方式对基层监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提高食品监管人员的业务技能,促进我市食品监管水平的提高,确保我市食品市场安全。

四、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一是利用3.15活动、12.4法制宣传等活动组织人员开展集中宣传活动;二是指导基层监管人员把检查与宣传相结合起来,每次检查,要做到边检查边宣传,结合检查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宣传食品法律知识,使其了解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尽的义务,守法诚信经营食品。

五、加大检查督查力度。

督查是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手段,要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向结合,自查、督查、互查相结合的形式,对各地食品监管工作进行督查。一是督查基层所监管职责的落实,建立科学的巡查制度和巡查记录,认真按频次,区域进行巡查,履行监管职责;二是实地检查食品质量,是否存在三无过期变质假冒伪劣食品,食品标签是否规范,是否按存放存放食品;三是检查食品经营户的经营行为,是否履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把好食品的进货关,销售关、退市关。通过加大检查督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有效地指导推进全市流通环节食品监管工作履行到位。

食品安全工作要点2

由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起草的《2012年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要点(草案)》对上海市2012年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总体规划和部署。

《草案》明确2012年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即加强各项监管措施,努力保持上海市食品安全总体有序可控局面;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平均合格率达94%以上(达到全国较高水平),年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发生率控制在每10万人口6例以下,建设全国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上海市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统筹协调,

落实各级政府监管职责

政府部门监管是否有效,对违法犯罪的杜绝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草案》指出,要构建完善食品安全立体监管网络,健全区县和乡镇街道食安办工作机制和制度,实现综合协调机构的实体运作。同时,加强绩效考核和问责,力求用3~5年的时间,解决一些影响上海市食品安全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

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督促企业9项主体责任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强有力的监管,更重要的是企业的良心、诚信和自律。《草案》中明确,要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自身管理、员工培训、企业自检、源头管理和溯源、食品添加剂管理、供应商实地查验、变质和过期食品销毁、标签标识相关规定及临近保质期食品消费提示等9项主体责任制度。同时,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修订完善地方法规,

加强科技监管

法律的完善是监管的有力保障,科技是监管的有效手段,有效防止不法商贩钻空子。《草案》指出,要修订完善《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规章;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体系和制(修)订制度;建立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数据库,方便政府部门、企业和市民查询利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推进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加强食品检测机构的建设,重点攻关餐厨废弃油脂等监测技术及快速检测技术。

及时公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

政府部门每月都在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但很少有人知道评估结果。《草案》指出,要建立完善风险监测评估制度和机制,尤其要加强风险交流,及时预警、警示等,扩大公众食品安全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

加强社会发动,营造食品安全

群防群治的社会氛围

全社会的监督对企业的自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目前市民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举报难,没有积极性。《草案》强调,要全面建立运行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中心(电话:12331),方便群众投诉举报;积极推行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有奖举报;积极组织各类志愿者参与食品安全宣传和社会监督工作;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示范街镇创建活动。

《草案》还对2012年各项重点工作进行了责任分解,要求上海各区县政府对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总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责,恪尽职守,加强指导;上海市、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加强督查和评估。

食品安全工作要点3

各村(养、居)、企事业单位:

2013年我镇的食品安全工作,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省、市、县关于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加大食品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为保障全镇人民的饮食安全,建设“平安陶庄”、“和谐陶庄”而努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三网”建设。

认真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来抓,做到党政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干领导具体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形成部门合力齐抓的局面,着力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坚持以推进“三网”建设为目标。一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机制,按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能分工,落实食品安全部门领导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和监督管理责任制,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工作到位的责任机制。二是积极依托“百镇连锁超市,千村放心店”工程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目标,把“千村放心店”的建设纳入农村规划,加快各行政村的“四位一体”建设步伐,努力推进农村其他食品商店的优胜劣汰和规范经营。三是不断完善基层群众监督网络,切实加强培训和管理,形成一支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的村级监督员队伍。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食品打假治劣活动,实行群防群治,净化农村食品市场。

二、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建设。

按照县政府对全县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突出源头治理,强化日常监管。一是加强农产品源头污染监督管理,确保农产品进市安全,积极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生产者参与“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努力申报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部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二是建立农贸市场农产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努力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系数。三是以餐饮业为主的“五小”行业整治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有证饮食的卫生标准,同时坚决取缔无证饮食摊店,加强霍乱预防工作,认真做好镇内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确保重大活动食品安全。四是加强对食品流通经营领域的检查,组织开展以“五一”、“十一”、中秋、元旦、春节为重点的食品安全专项联合执法检查活动,进一步提高食品经营者的自律意识。五是以餐饮服务业和学校食品安全为监管重点,大力推进食品卫生监管量化分级管理。六是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督查和检测,严格整治或取缔不符合食品安全加工企业和食品加工小作坊。七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要根据上级部门的整治安排,加强对农业投入品,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流通领域,餐饮食堂,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的专项整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

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领导,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密切协作。认真贯彻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报道工作的意见和省、市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意见精神,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宣传党和政府有关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常识,宣传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三网”建设的成果,营造食品安全良好氛围。

积极组织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做到食品安全知识进村(社区)、进企业、进学校,不断增强监督管理者和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公众依法维权和参与监督的能力。精心组织元旦、春节期间的“食品安全宣传月”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及重大节庆、传统节日等期间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形成浓厚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声势。

上一篇:森林防火工作工作要点三篇集锦下一篇:商经纪业务法律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