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诗歌的情感

2022-1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把握诗歌的情感

怎样挖掘诗歌教学中诗人的思想情感

摘 要:诗歌是高度集中、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可谓一字千金。抒情性是诗歌最本质的艺术特征。然而因为诗歌高度概括和语言精炼等特点,我们在阅读欣赏诗歌的教学实践中,领悟诗人的情感往往成为一个公认的重点和难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主要探索怎样挖掘诗歌教学中诗人的思想情感,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诗歌赏析和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挖掘;诗歌教学;思想;情感教育

中国素有“诗的国度”的美称。诗歌这种文学样式以它别具一格的特征而富有强大的生命力。诗人在极其有限的文字中表达出他们个性化的追求、鲜明的爱憎、崇高的情怀、远大的志向,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可是,我们在诗歌的教学中却并不轻松,常常会因为抓不住诗人内在的思想情感而陷入苦恼之中。赏析诗歌抓不住诗歌蕴含的情感,就像欣赏一束装在瓶子里的塑料花,尽管光彩艳丽,但却没有味道。这就很难体现诗歌中应有的人文价值,也直接影响着诗歌的审美活动和诗歌教学的顺利进行。

《尚书·尧典》里提出“诗言志”。诗歌是非常重视抒发诗人心中的思想情感、表达志向追求的。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思想情感是诗歌的生命、灵魂,它就像身体里的血液,土壤里的水分。我们在诗歌的教学活动中,应该牢牢地、准确地把握住诗歌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并把它当做启发和教育自己的良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获得人生的感悟,从而更好的选择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的能力,做一个有品味的人。

那么,我们在诗歌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的挖掘诗人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审美的享受呢?

一、从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动机中寻找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在诗歌教学中要想把握住诗人的思想情感,就应该先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动机,也就是“知人论诗”的道理。如李白的《将进酒》,写于诗人被唐玄宗长安“赐金放还”八年之后,当时正值诗人“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和好友借酒兴抒怀,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如“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就集中表现了这种情感。特别是诗人在人生失意时始终保持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让人赞赏,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一句,诗人的人格魅力自然溢于纸上,印在读者心中。又如婉约派女李清照的代表作《声声慢》,写于作者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动乱之后,一个人漂泊、沦落、凄苦、孤独生活的状态,这首词实际上就是一篇悲秋赋,情感的基调就是悲凉。凄凉的环境笼罩全篇,和悲苦的心境巧妙融合,意境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思。在其人生的遭遇背后,折射出了时代的气息。词人悲怆的情怀中不失豪放气概,一个爱国的、渴望和平的女词人的形象自然就映在读者的心中了,让后人感慨不已。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战时期,诗人目睹了祖国大好河山惨遭践踏、人民蒙受深重苦难的景象,诗人炽热的爱国之心自然就溢于言表。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借助诗歌的表现手法,在意境中感悟诗歌丰富的思想内容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都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诗歌非常讲究意境的创造,没有意境就没有诗歌。而意象是创造意境的基础。所以,要捕捉诗人的情感,就有先抓住意象,再借助丰富的想象、联想,或者是用典,或者是修辞手法,走进诗人营造的艺术世界里去感受诗人的情怀。当然,这首先要对中国常用的传统意象的内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兰花,菊花,荷花等等。苏东坡的名篇《水调歌头》中就巧妙地运用了“月亮”这一意象,营造了一种诗化了的豪放而阔大的意境。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弯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想到花好月圆的生活;月亮的皎洁,会让人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总之,诗人借助月亮展开自然联想,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哲理意味的高度概括,表达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诗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情怀自然给读者以熏陶和感染。现代诗也善于运用意象。如戴望舒的《雨巷》,诗人把象征主义手法和中国传统诗歌意象完美结合,成功运用了一组意象,如“雨巷”可以看做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还可以看做诗人当时所处的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如果再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1927年的夏天,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就更容易理解诗人的心绪了;又如“丁香”这个意象,是一种愁品,具有冷艳、高洁的特点,很典型。“丁香一样的姑娘”可以看做诗人理想爱人的化身,也可以看做诗人所追求的其他理想,它跟诗人的处境和追求非常相似,这样一来,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无奈、惆怅、彷徨的情绪就容易把握了。任何时候,只要心中有一盏明灯,就一定会照亮我们追求理想的前进的道路。然后抓住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赏析。如李白在《将进酒》中就用了曹植的典故,辛弃疾在《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就用了燕昭王重用乐毅的故事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和失意。至于诗歌通过修辞手法来抒发情感就更加普遍了,如《诗经》中的赋、比、兴我们就非常熟悉。

三、抓住诗的标题或者诗眼(关键句、中心句),从内容中提炼概括,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

俗话说:“看人先看头”。诗歌的标题往往有概括、统领全诗的作用,是诗的核心,要善于挖掘标题中的各种有效信息。赏析诗歌首先要从标题入手,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先要能读、能翻译诗歌,这是赏析诗歌的基础。然后紧紧抓住诗歌的关键句、中心句,以小见大,从个体到普遍,从个性到共性,从诗歌的整体内容中概括提炼,捕捉诗人的情感。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标题中的“送”字可以知道这是关于送别的一首诗。但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一般的送别诗都不免使人黯然销魂,伤心落泪,儿女情长。本诗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格调高雅,这都是因为诗中的名句“海内存自己,天涯若比邻”让我们理解到诗人与众不同的离别情怀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与人之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也不必太在乎形式和表面。又如王维的山水名篇《山居秋暝》,“山居”两个字就表明了这首诗的田园风格特点。整首诗用了比兴的手法,重点刻画了泉水、青松、翠竹、青莲这些景物,特别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一句,烘托了一种诗情画意般的环境。其实,这些景物就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环境就是诗人的理想境界,诗人的洁身自好正好和这种世外桃源般的环境融为一体。这种为理想而追求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品味、学习。杜甫的《蜀相》,虽然内容从诸葛祠写起,但标题告诉我们诗意在人,表达的是对诸葛亮的敬仰和赞颂,启发学生思考,要想让自己变成一个智慧的人,需要做些什么呢?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中千古传诵的句子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句是点明主旨的句子,诗人写琵琶女的遭遇,实际上也就是在写自己的状况,正所谓同病相怜,所以得到后人的广泛共鸣。琵琶女固然很值得同情,自己在仕途上的失意苦闷谁又来理解呢?这字里行间自然就表达了胸中的悲愤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鞭挞。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很典型。“康桥”是徐志摩一生追求爱、美、自由这种理想的缩影,一个“再”字可以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无限美好的回忆和依依惜别的惆怅。人生美好的东西总易消逝,美好的理想总难实现,厄运总会不期而至。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赏析诗歌的情感也要注意抓住诗歌的诗眼或者诗歌中的关键句子展开思考。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主旨和表现力量最强的关键句子。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诗眼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是在问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谁来主宰呢?毛泽东早年在长沙读书时就树立了革命的雄心壮志,多年后因从事革命活动,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多姿、勃勃生机深秋美景,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名篇,诗人博大深远、积极乐观的革命情怀跃然纸上。一般文人的笔下,秋天都是悲凉阴冷的。毛泽东把深秋写得色彩斑斓、充满活力,也是为抒发“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革命家的气魄。现代女诗人舒婷在《致橡树》中,就是用了“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个关键句子作为诗眼,“木棉”是树,“橡树”也是树,这两个意象是平等的,这样就形象、明确地表达了诗人平等、独立又相互依存的爱情观。女性特有的价值观、独立的人格、女性的自尊得到充分的诠释和维护。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的这句诗道出了诗歌欣赏的妙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其实,这里只不过是谈了一些常用的方法罢了,抛砖引玉而已,诗歌赏析的方法远不止这些,常常是多种方法并用,从全局来赏析诗歌的思想情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要掌握诗歌赏析的方法,积极培养诗歌赏析的兴趣,平时还要博览群书,增广个人阅历,不断提高阅读素养和诗歌审美的水平,才能达到准确领会诗歌的精神实质和诗人思想情感的目的,受到诗歌艺术的熏陶和净化,做一个有品味、有情趣的人。

参考文献:

[1]《历代名篇赏析集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12.

[2]《唐诗鉴赏辞典》:萧涤非、程千帆、周汝昌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

[3]《语文教学概论》:王松泉、王相文、韩雪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4]《文学概论》:曹廷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0.

[5]《高等师范写作教程》:尹相如主编,云南教育出版社,1990.9.

作者:訾先坤

第2篇:传统诗歌情感类型化探索的意义

诗歌难懂亦难教,这几乎是一线语文教师的共识。诗歌教学之难有其自身的文体特点因素,但当前诗歌教学探索中的不足亦不容回避。

诗歌文体凝练语言简省,包藏的情感却极为丰富多元。这让诗歌具有谜一般的迷人气质,也成就了诗歌谜一般的解读之难——读诗如同猜谜,读者只能借助在语言中窥破的点滴,去探查作品蕴藉其中的情绪。迁移到诗歌教学,则是引导学生突破重重语言障碍,理解诗歌中承载的丰富情感,进而完成学生自我情感的涵养升华。阻碍学生情感把握的障碍无非是语义理解、技法分析、意象选择、意境把握,诗人人生际遇等等。当前诗歌教学探索中,正向突破的思路占据主导——既然语意、技法、意象、意境、人生际遇等阻碍诗歌的理解,那就从正面突破这些障碍,情境再现法、诵读教学法、意象分析法、背景展示法等都蕴含了这种倾向。此类教学探索多着眼于突破具体诗作的语言障碍,对于相同题材诗歌的抒情维度整体把握略显不足。因而表现出富有的针对性,但宏观的高度却有短板。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理解一首诗,问题或许不大,一旦学生独立面对,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则大打折扣,甚至无效。

针对诗歌教学的问题,诗歌情感类型化探索是从谜面直接反溯到谜底,从意境、意象、诵读、背景知识这些方面的努力进一步回溯,回到诗歌情感内容这一谜底。借助对相同题材的诗歌情感进行宏观的把握,理清同一题材诗歌的抒情维度和情感走向。这种应对思路的转变,可以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获得一种高处的回视之力,同时实现对诗歌教学的不同角度的勘察。

教学围绕教材选文展开,这是语文教育的一大特点。教材选文是面向教师和学生的课文,但它首先是文学作品。从文学发生学的角度讲,作品蕴含的情感具有某种类型化的特点,这是一个必然。文学,特别诗歌,具有非常强的个人特质,是个人情感意志的浓缩。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只富个性而不具共性。文学的“一切都是从人出发,一切都是为了人”①,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天然以人为依托和旨归。同样,人是个性的存在,但这并不否定人的规律之共性。从人的共性,从人之常情出发,可以窥探出文学某些深隐的共性。从社会群体的角度看,无论怎样的个体人生遭遇境况,必然不是孤案,必然有人与之具有某种相似性。作家刘亮程在散文《冯四》中的句子“你不可能活出另一种样子——比他们更好或更差劲”正是对这种生活本相最经典的文学概括。正所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钟嵘《诗品序》),个人遭遇境况必然引起内心或悲或喜,或苦中作乐或乐极生悲的种种情绪。具有相似性的个人遭遇,必然引起情感的反应机制类型反映,个人内心情绪也就具有了相似的可能。“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大序》),不同个人将具有相似性的内心情感付之于作品,大量类似作品也就具有了情感类型化的特点。

具体到诗歌,存在对诗歌的题材分类方法。按照诗歌表现的具体内容,分出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羁旅诗、送别诗、咏史怀古诗、闺怨诗等不同诗类。诗歌题材分类,依据的正是诗人置身的生活场域,遭遇的生活现象。生活场域是个人际遇的载体,生活现象是个人置身的具体情境,它们都是个人情绪生成的有效激发点。具体的生活场域,如羁旅诗之旅店、客船,送别诗之渡头、行馆,边塞诗之战地、孤城等;具体的生活现象,如官员贬谪偏隅之地,士人奔波之后归身乡野,游子独身浪迹江湖等,反映出的正是诗人最为真实具体的遭遇境况。在传统诗人的生活中,这些具体的人生遭际毫无疑问具有某种强烈的相似性。外在生活场域及现象与内在生存遭遇境况的相似,可能会激发出个体诗人内心或悲或喜,或消沉或昂扬的情绪差异。但从宏观的诗类角度观察这些情感,它们无疑是具有类型化特征的,它们的抒情维度无疑具有某种特定走向的。

从文学发生角度看,诗歌情感走向的类型化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天然地转化为课堂的教学可能。情感类型化探索必须具有延伸到语文课堂发生的可能性,相关讨论才有存在的意义。而这种可能性探讨则需要语文教学回到文学接受的本质。

语文教学,是围绕选文展开的文学接受活动,是对文学情感与意义的理解把握。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关乎文学的理解行为。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暂存性和历史性是任何理解的必然属性”②——任何理解行为都是暂时发生的,又都带有理解主体的个人历史内容。基于此,伽达默尔发展了海德格尔的“前理解”概念——读者阅读时附带的与作品相关的整个个体生活阅历认识。他进一步将“前理解”细分为正见和偏见③。正见是可以推动理解行为正向发生的“前理解”内容;偏见则是将理解行为引向歧途的“前理解”部分。前理解之正见是理解行为正确发生的有益力量。

作为课堂参与的主体,无论教师与学生,都不可能如一张白纸般地参与语文教学,他们的理解行为必然附带着个体全部的历史内容。在语文教学中,不论是基于理论认识,还是出于一线教学的现实观察,前理解的存在都是一个必然的事实。在学生层面,有关教学内容的前理解正见可以有效推进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多多益善;偏见则会阻碍教学内容的正常呈现,越少越好。而学生的前理解也必然是正偏见杂陈,囿于年龄阅历,可能是偏见,甚至无知居多。诗歌情感类型化探索是对文学发生的本质性把握,是对诗歌教学的谜底式返溯。它作为一股理解发生的正向力量,一方面可以消融学生理解行为的前理解偏见空间,这是对人的成长之功;一方面又有益有效地引导学生关于诗歌情感内容理解的正确发生,这是语文课堂生成之功。

依托于文学发生的必然性,文学接受的可能性,诗歌情感类型化的教学可能不再是一个问题。它的教学意义也随着教学可能变得更加明确,更加充分。

诗歌情感类型化探索作为一种教学力量,提供给学生的是面对具体诗作鉴赏有益的方向性指引。诗歌鉴赏的最终落点是情感的体悟与升华,语言障碍的技术突破与之还有一段距离。作为学生,身心塑造都处于未完成的不成熟状态,对于人生历程的理解是有限的,而且缺乏切身感受。对于饱经风霜,历经坎坷又情感深沉的大师之作,理解起来自然有隔靴搔痒的朦胧之感。面对这一段伸手不见五指的精神迷途,学生不知如何去走,这才是学生独立鉴赏时茫然无措的原因。情感类型化探索正是对类型诗歌的情感做了返溯式探察,分析相同题材作品的作家的人生遭遇境况的差异,进而从人的角度发掘这种遭遇下人的正常情感反应维度。它直接向学生展示作品情感谜底的不同可能,规束了学生独自面对诗作时的个人前理解的影响指向。从这种情感谜底可能返视作品的语言障碍,现有诗歌探索的技术支撑才能找到最为扎实的课堂支点,学生也可以更加明确地按图索骥,正确有效地实现作品理解。

诗歌情感类型化探索还是关于诗歌教学的观察方式和研究思维的转变。现有的诗歌教学中,意象把握、技法分析、意境感受、背景展示等技术性尝试都是将自身置于阅读者的身份,试图正向强攻作品。诗歌情感类型化探索则有意打破现有诗歌教学的正向突破的观察方式和研究思维的惯例,审视核心从读者阅读思维转向作者创作思维,从文学的发生的下游转向它的上游,在诗歌发生的起点逆势而为。读者阅读思维就是捕捉作者的语言、手法、意象、背景等信息,抽丝剥茧,开掘语言深层富含的情感。作者创作思维则是从创作发生的角度介入思考,从人性的人之常情观察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变化,思考作者密码般的语词呈现方式。从作者创作角度审视诗作情感,从文学发生的角度考察诗歌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从情感理解这一终点向突破语言障碍这一起点的反跑。这如同沿河逆行,步步正本清源,更加有助于帮助学生看清具体文本的情感流向。而这种“有助于”正是对当前传统诗歌教学和研究的有益补充。

诗歌情感类型化探索的有效性是基于量的宏观把握,而不是直接指向具体诗作。它的有效性需要借助突破语言障碍的意象分析,手法鉴赏,语意判定,背景展示等进行再精确定位。具体诗作的情感维度必须基于个体自身的语言条件,在此类诗歌常规情感类型中进行自我确定。这种确定可能稍稍满溢,也有可能是稍稍不足,也有可能是毫无关系。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美景的热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却没有提及对世俗官场的厌恶,这可理解为此诗之于此类诗歌类型的稍稍不足。刘禹锡《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中有对山林美景的热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对世俗官场的厌恶,亦有对窦员外乔迁新居的恭贺之意,这便是此诗之于此类诗歌类型的稍稍满溢。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全无常规羁旅诗作思亲思乡之情、羁旅孤独之苦、前路茫远之愁,全是一副羁旅归乡的欢快与得意,这又是此诗之于此类诗歌类型抒情维度的全无关系。不论是不足、满溢还是全无关系,从诗歌情感类型的角度审视,诗作的谜底总是在向清晰的方向发展。

诗歌赏析必须是读者与作品个体之间的对话,这是跳不过去的铁律。诗歌情感类型化的教学探索不是否定现有诗歌教学成果意义,而是希望补充诗歌赏析的有效思考维度。它要达到的是与现有的诗歌教学探索形成掎角之势,进而生成里应而外合的阐释合力,帮助学生走好那段伸手不见五指的精神迷途,解好诗歌这道难之又难的谜题。

————————

参考文献

①钱谷融:《钱谷融文论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②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页。

③格朗丹著,何卫平译:《哲学解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80页。

[作者通联:广东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

作者:袁海锋

第3篇:论薛涛诗歌的情感类型及成因

摘 要:中唐诗人薛涛,青春时候入乐籍,出入蜀帅幕府,以为乐伎;后脱乐籍,隐居浣花溪,以为女冠。她“通音律,善辩慧,通诗赋”,于跌宕起伏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篇,时有佳句,尤以七绝超群。她的诗现存八十九首,风格清奇雅正,情感内涵丰富、深挚。本文重点论述薛涛诗的情感类型及其成因,将薛涛诗的情感划分为闺思闺怨、离愁别绪、自怜自叹、酬宾颂友、咏古抒怀等五种类型,也对三首情感类型尚未明确的寄友诗进行了情感内涵的简要分析;并从薛涛独特的人生经历、中唐的政治背景、蜀地的社会风貌等三个方面论述薛涛诗歌的情感成因。

关键词:薛涛;诗歌;情感类型;情感成因

作者简介:郑子怡(1996.5-),女,汉族,河北大学文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学。

[

[

1、薛涛诗歌的情感类型

本章将薛涛诗的情感划分为闺思闺怨、咏古抒怀、离愁别绪、自怜自叹、酬宾颂友五种类型,分别进行鉴赏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寄张元夫》、《送友人》、《送郑资州》三首情感内涵有较大争议的寄友诗,剖析薛涛寓于诗的深层情感内涵,探究薛涛深藏于心、鲜为人知的情感体验。

1.1“欲与东风诉幽怀,万紫千红不相知。”——闺思闺怨

薛涛以自身生活为题材的诗作,有一些闺思闺怨诗,语言或通俗流畅,或委婉曲折,意境或清新明媚,或深沉幽怨,但都表现出女子对爱情的讴歌与向往。薛涛写诗善于托物寄兴,多用比兴(不乏拟人比兴)、象征、烘托、反衬手法表达闺思闺怨之情,使诗的情感更显真挚,代表作《鸳鸯草》:

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1]

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

鸳鸯草,药草名,又称金银花,蔓生,春之暮夏之初黄白花对开,两两相对,故名。暮春时节,万物苏萌,水水灵灵的绿英花喧闹地爬满寂寞的花池,鸳鸯草不改缠绵地并蒂而生。它们尽享这尘世的欢愉,全然不把注定到来的秋风放在眼中。人世间的一双双有情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于最美的花期相遇,携手踏遍这世间的山高水长,一同尝遍红尘中的酸甜苦辣,哪怕难逃生离死别的命运,也要热烈地去爱上一场,方不负此生。这首小诗,托鸳鸯草寄寓了薛涛对于爱情的美好憧憬[6]。

也有一部分寓情于景的闺思闺怨诗,如《秋泉》:

冷色初澄一带烟,幽声遥泻十丝弦。[1]

长来枕上牵情丝,不使愁人半夜眠。

这首诗的前两句,薛涛以轻轻袅袅的世外之烟喻秋泉之冷艳澄明,以幽幽怨怨的丝弦之声喻秋泉之清脆婉转。这里的秋泉作为一处景致,寄寓着薛涛不绝如缕之哀伤,奠定了全诗清冷孤寂之基调。后两句直抒胸臆,诉说自己长久以来为这秋泉之声色所扰,在无数个万籁俱寂的深夜被它勾起心内情思,一时间悱恻还魂难入梦。这里,薛涛并未点明这“情思”的具体所指,却言有尽而意无穷。古往今来,“不使愁人半夜眠”的情思不外乎家国之思、亲友之念、志未酬之悲、人未归之恨、求不得之苦,后两种又可合称相思之苦。“枕上”这一意向,在古代女子的诗词中,也恰好多用于表叙相思之苦。

1.2 “欲为花前月下客,万顷风光我独明。”——自怜自叹

薛涛为封建时代的女性、身份卑微的乐伎,既无亲友,亦少夫婿,心内愁苦自不必说,于是,她的作品中有很多自憐自叹之篇,其中有很多也是通过托物寄兴,如《柳絮》: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1]

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这首诗描写的是初春的柳絮(即杨花)轻飘飘地随春风而行,惹人衣衫,却终究是薄情寡义之辈,一会儿飞向南边,一会儿又往北飞去了。薛涛于此诗中以柳絮自况,以柳絮的随风逐流比喻自己的身不由己。诗人没有掩饰她对柳絮随风逐流、毫无立场甚至薄情寡义的厌恶,但如果细加品味,她对柳絮的同情也跃然纸上。首句以“轻复微”三字重点交代了柳絮的形貌,为下文伏笔,同时也为诗中柳絮的全部“恶行”作了最有力的辩护。而这三个字,也指代了诗人的人微言轻。“惹人衣”,指柳絮沾人衣衫,也暗喻了诗人身为乐伎的苦楚与无奈——除了向大人物靠拢,我别无出路。后两句与其说是在批评柳絮的无情,不如说是诗人在反思自己毫无立场的软弱、朝三暮四的薄情。可是,她纵然有千般执着万分深情,身在乐籍,又能与何人说?唯诗耳。

此外,薛涛长于用典,常用有典故和深意的字眼代替冗长的表述,借他人之口言己意,并在用典方法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思路,而这种思路,在自怜自叹之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代表作《月》[5]: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1]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遥远的夜空,一袭弯月,以初生的微光映亮身边的夜幕,银钩般地玲珑剔透。渐渐地,它的脸全然浮现,俨然成了团扇般的圆月。不知彼时的班婕妤于团扇写下《怨诗》之时,它是否如现在这般圆润。这九天之上的圆月啊,你可知有多少人都在看着你,你可知你承载了这人间的几多悲欢离合?“扇逐汉机团”一句,引用了班婕妤作《怨诗》的典故,也引用了江淹的《班婕妤》一诗中的“绫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诗人将班婕妤与月的形象紧密结合起来,把圆月渲染成满载愁怨的冷月,自叹与班婕妤相近的凄凉境遇,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寂寞与心灰意冷,惹人动容。

1.3“欲托鱼肠传尺素,万里今昔明月中。”——离愁别绪

离愁别绪也是薛涛诗作的重要主题,这类诗大都深沉悱恻,表现出绵绵不绝的相思之苦和深深的孤独之感。这类诗作的情感内涵与自怜自叹之作颇有相通之处,试想,若自身已如风中飘絮般孤苦无依,又怎抵得那销魂的离恨之苦?这绵绵不绝的离愁,用典方能尽意,如《送卢员外》: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1]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于这风雪交加的冬夜,于这锦官城外,你我经历着生离之痛,那不置一言的玉垒山似乎也为我们沉默。那信陵的公子若是向你问起我的消息,请告诉他,我一直都向着他在的地方遥拜,感念他对我的恩情。诗中的“信陵公子”原指战国时魏昭王少子信陵君,这里指武元衡,因二人均为河南人氏且官位相当之故;“夷门”原指战国时魏都大梁城东门,后常为人用来指代开封或河南,在这里指武元衡所居的河南。这首诗的离愁和别绪是对不同的两个人而言的,诗人在这里借鉴了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思路。离愁,自然是对与诗人分别的卢员外的,主要体现在前两句,借玉垒山锦官城的雪夜之景抒发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而别绪,却是对已分别多时的武元衡的,体现在后两句,以战国信陵君的典故喻武元衡,体现出薛涛对他高度的赞赏、真挚的感激与深切的思念。一诗两念,尽皆深情,实属不易。

也有寓于景的离愁别绪,如《送姚员外》:

万条江柳早秋枝,袅地翻风色未衰。[1]

欲折尔来将赠别,莫教烟月两乡悲。

初秋时节,江边那千丝万缕的柳枝也染上了些许秋意,却没有露出丝毫衰败萧条的姿态,依旧随着阵阵袭来的风儿曼妙轻舞。我要将这柳枝折下一段赠与你,愿你此行平安顺意,早日归来,不要让我们的思念无处安放,只得寄予那烟云中的圆月。“柳”與“留”谐音,因此在送别诗中“柳”常用于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初秋江畔千丝万缕的柳枝,对友人的不舍寓于其中;后两句直接抒情,以柳赠友,盼其早日归来。薛涛对柳意象的着力描摹,可以说大大加深了诗歌的感染力,使诗之离愁呼之欲出,体现出她借景抒情的深厚功力。

1.4“欲醉千觞酬知己,万丈清辉照丹心。”——酬宾颂友

薛涛为中唐乐伎之典型,于风月场结识了许多名人文士,于是,颂宾酬友,成为她诗歌的主旋律。她的诗歌创作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乐伎诗歌创作的特性,即极力以男权社会的审美标准约束诗的创作,作出了大量精致唯美的歌功颂德之篇。此外,宽慰友人、表达与友人情感共鸣的作品也不在少数。此类诗多用典以加强感染力,如《摩诃池赠萧中丞》:

昔以多能佐碧油,今朝同泛旧仙舟。[1]

凄凉逝水颓波远,惟有碑泉咽不流。

“碧油”指军幕,“仙舟”为舟船的美称,源自《后汉书》卷六十八《郭太传》“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士宾望之,以为神仙焉”。这首诗是写给曾任西川节度判官的萧祜的。薛涛与萧祜,昔日同在元衡幕府,相交甚好,留下诸多美好回忆,今日则同悲当年之碑泉犹在,那滚滚的逝水却一去不返,元衡已故,泛舟的二人也已不复当年风华。诗的通篇贯穿着对年华飞逝、物是人非的无奈,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的宽慰:时光荏苒,物换星移,没有什么会一如往昔,幸而你我都还在。

这类诗也不乏情景交融之作,如《酬吴使君》:

支公别墅接花扃,买得前山总未经。[1]

入户剡溪云水满,高斋咫尺蹑青冥。

“支公”指的是东晋陈留佛教学者支道林,曾买得印山而隐居,这里指代吴使君,“买得前山”应谓吴使君隐居地的空旷悠然。全诗都在描绘“支公”即吴使君隐居处的景象,木漆雕花的门户,宽阔的庭院,剡溪之畔云与水的空灵,高得仿佛伸手就能碰到天的阁楼,共同呈现了一幅仙气萦绕的隐居画卷。“花扃”、“买得前山”表面上是在透露吴使君的富足,实为诗人对友人高贵品格的赞誉;“云水满”、“蹑青冥”在描摹景致的同时,也暗喻吴使君行云流水般的淡泊天性、敢与天比高的高洁情操。如此不动声色地将对友人的赞美寓于自然美景,实为薛涛才情之真实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这类诗虽大部分蕴藏真挚深沉的情感内涵,却偶尔仍表现出交际场的逢迎之感,如《上王尚书》:

碧玉双幢白玉郎,初辞天帝下扶桑。[1]

手持云篆题新榜,十万人家春日长。

左右两边明若美玉的旗队迎来了一位玉面郎君,他刚刚辞别了天子到这里赴任。他手持刻有云状饰纹的节度使印,签题了出任此地新官的告示,这里的十万百姓欢欣雀跃,从此,他们将要长期沐浴于明媚的春光下了。“白玉郎”突出表现了王尚书的气度非凡、韬略过人、文雅俊秀,“下扶桑”寓意其来蜀任职实属大材小用,末句除了表现蜀地百姓对王尚书的欢迎,也从侧面赞美了王尚书出色的治吏之才与清廉高尚的官品。王尚书即王播,扬州人,赴蜀任职之前与薛涛素不相识。薛涛对这个素不相识的新任蜀主毫不吝惜溢美之词,只一面之缘便以白玉郎相喻,还未见他治理政事便说蜀地的百姓从此有了福气,可以说是极尽赞美之能事,不免流露出一种笑面逢迎的感觉。想来薛涛身为蜀中当红乐伎,她的一切皆源于历任蜀主的赏识与提拔,逢迎新任蜀主也无非为保住当下安定的生活,无可厚非。[7]

1.5“欲问桑田沧海意,万籁无语空自伤。”——咏古抒怀

薛涛诗的情感基调虽然仍脱不了交际场的逢迎之感和自怜身世而起的凄伤,却丝毫没有柔若无骨、空洞绮丽的脂粉气,反而时刻透露出她的大气与胸襟,历史上对她的诗素有“清奇雅正”、“工绝句,无雌声”等美誉,这些特质存在于她诗的每字每句,又集中体现在她为数不多的咏史诗中。她的咏史诗充满不让须眉的阳刚之气,体现出她异于同时代女子的对政治的关心和对时局的瞩目,多用典,如《谒巫山庙》: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1]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巫山庙即为神女庙,“高唐”在这里指战国宋玉所写《高唐赋》中对巫山景致的描写,也即指巫山。“路入烟霞”一面极言巫山之高,一面表现出巫山的仙气,为后面用的典故做了铺垫。颈联与颔联说的是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玉赋高唐之事,是夜果梦神女。神女风华绝世,含情脉脉,然终与宋玉分别,宋玉怅恨不已。自后不多时,楚国即亡,神女便再无踪迹,惟通过宋玉的高唐神女二赋可窥一二。转眼又是一年春深,那庙前的万条垂柳百无聊赖,只互相比比谁的叶子更漂亮罢了。这首诗借神女之典故咏楚亡国之痛,感叹世事无常、沧海桑田仿若一瞬之间,同时谏喻蜀主韦皋,一个国家,若大臣尽是些耽于享乐之徒,便不会长久。

她也有寓情于景的《酬边楼》: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十四州。[1]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彼时,已是垂暮之年的薛涛立于高台,平视云际飞鸟,环视八方秋色,俯视着整个西川大地,思忖着蜀地的形势。她心怀家国,借咏楼之际告诫守边将士,莫要因了贪婪置羌族人民于水火,激起他们的反抗之心,进而使边境遭受无尽的侵扰。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于边楼之上俯视边境的情景,意境雄浑,大气磅礴。后两句义正辞严地提出对守边将士的告诫,体现出她过人的谋略与见识、对时事的敏锐把握与对家国深沉的爱。这首诗受到历代文人极高的评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纪昀谓其“其托意深远,有鲁嫠不恤纬,漆室女坐啸之思,非寻常裙屐之所及,宜其名重一时”,想来也算是实至名归。

她还有少数以社会生活为主题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唐时期西蜀地区的社会风貌的同时,也多以讽喻、暗喻的形式抒发了她对朝廷、官场、官员的态度,如《上川主武元衡相国二首》:

其一

落日重城夕雾收,玳筵雕俎荐诸侯。[1]

因令朗月当庭燎,不使珠帘下玉钩。

其二

东阁移尊绮席陈,貂簪龙节更宜春。[1]

军城画角三声歇,云幕初垂红烛新。

此二诗以华美的辞藻描述了恭祝武元衡取得卓越政绩的宴会之场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唐西蜀宴会的风貌,可算是歌功颂德之作,却不落流俗,除了描绘华丽的筵席,颂扬英明神武的蜀主,还以一句看似突兀的“军城画角三声歇”点明了宴会持续时间之久,也从侧面警示与宴之人,战乱初定,须时刻警醒,莫要就此落入纸醉金迷之中,可谓绝妙。

1.6“欲语还休眉间雪,万千悱恻月上霜。”——对薛涛三首寄友诗深层情感内涵的探析

1.6.1《寄张元夫》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1]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这首诗以短短二十八字将诗人的孤独与愁闷表达得淋漓尽致。大意便是诗人说自己总是着一袭朱衣,独自徘徊于浣花溪畔,连那鹭鸟都已习惯了她这样孤独的姿态。为何这人间竟如此寂寞愁苦?不过是知音难觅罢了。

据史书记载,张元夫其人长期于长安作官,与薛涛见面机会并不多,若因书信往来便得以相交莫逆,可能性不大。何况,薛涛认识他的时候已年俞三十隐居浣花溪,交往过的风流名士不胜枚举,其中不乏懂她护她之辈,为何她偏偏认定张元夫为自己的知心好友?何况,有关薛涛与张元夫交好的史料、传说,除了一首《寄张元夫》,再无其他。

纵观全诗,情最浓处当属“伯牙弦绝已无声”一句。这一句倾诉了知音难觅的苦楚,而“弦绝”“已”也昭示薛涛与某位曾经的知己已然断了情谊,“无声”大概是在说两人已渐行渐远渐无书。那么,这位曾经的知己是谁,能让薛涛如此看重?

诗中的知己究竟姓甚名谁,已很难查考。值得注意的是,与薛涛有过不浅交情而与张元夫未曾谋面的元稹,也有类似的一首《张校书元夫》,极言元稹张元夫二人情谊之固,令人不禁心生疑窦。也许,薛涛与元稹曾在情浓之后分别两地,元稹为免去相顾无言的伤感,把同在长安做官又不甚熟悉的张元夫作为二人诀别的媒介,也未可知。

1.6.2《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1]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这首《送友人》历来为人称赞,为后世传诵不衰,其意蕴之美、情意之深,即便是在佳作辈出的大唐,也堪称是大放异彩。《艺概.诗概》中曾说:“绝句于六艺多取风兴,故视它体尤以委曲、含蓄、自然为高”,如此看来,《送友人》堪称绝句之典范。作者在一个月光铺满深山的秋夜送别友人,宽慰道:谁说我们自此之后只能相隔千里,我对你的牵挂会与你那迢迢去路一般绵长不绝,即便关山路远,我亦会在梦里随着你走过的路来到你的身边。诗中引用了《诗经.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李益《写情》中的“千里佳期一夕休”、李白《长相思》中的“梦魂不到关山难”,这些名句将离别的哀伤渲染得浓烈而又余韵无穷。

让薛涛生出如许离愁别恨的友人,会是谁呢?薛涛与友人酬唱往来的诗作不在少数,然酬唱双方的诗都流传下来的情况并不多,其中段文昌的《题武担寺西台》与薛涛的《段相国游武担寺病不能从题寄》若细细品来,颇有深意。段文昌之诗以一句“今日登临意,多欢语笑同”直抒念旧之意,而纵观薛涛之诗,似乎委婉客套的推辞、抱歉与伤旧之意远远多于念旧,这不免让人产生“襄王有心,神女有意”的感觉。段文昌早年于西川幕府任校书郎一职数十年,期间时常出席使府宴会,与薛涛熟识,他对彼时风华正茂才华过人的薛涛心生绮思也在情理之中,而薛涛若是知晓了他的这份心意,想来也会对他分外地多生出些情意,这就很符合她在《送友人》中表达得那份绵延不绝的情意,且段文昌后来的确离开蜀地去往别处做官,也符合远行人这一身份。除此之外,与薛涛有过如此关系的友人,还未见记载。总的来说,《送友人》一诗,以送友人的形式和诗题,表达对远行之人超乎友情的情意,这么看来,这首诗为赠段文昌之作的可能性更大。

1.6.3《送郑资州》

雨暗眉山江水流,离人掩袂立高楼。[1]

双旌千骑骈东陌,独有罗敷望上头。

这是薛涛写给资州刺史郑刚的一首送别诗。贞元十七年,吐蕃攻陷麟州,时任资州刺史的郑刚奉命率兵北上护卫国土,与之熟识的薛涛前來为他送行,并写给他这样一首诗。诗中“雨”、“暗”、“江水流”、“离人”、“高楼”等意象无一不点染了离别场景的凄伤与悲壮,后两句则描绘了郑刚领军的壮观场景与诗人孤独伫立送行的样子,以二者之间鲜明的对比突出此行的凶险和战争的残酷。

郑刚为韦皋之心腹,此去可谓生死未卜,韦皋若派遣薛涛来为他送行,或因着郑刚薛涛固有的交情,薛涛为他作一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诗也在情理之中。可诗的末句,“罗敷”一词似乎显得有些奇怪。“罗敷”是东汉末年民间对漂亮女子的称呼,最早出现在乐府诗《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中。《孔雀东南飞》中的罗敷只是被一笔带过,并无具体形象;《陌上桑》中的罗敷,对自己出征在外的丈夫有着无比的忠诚、无边的爱慕,严词拒绝了使君与她进一步发展关系的请求。那么,薛涛在这里提到罗敷,究竟有什么含义呢?

最明显的含义,当是以罗敷喻那些在家等候出征的丈夫平安归来的妇人们,并以此劝诫行将出征的将士们,切记须珍重,莫忘了守候在家的她们。但若细加品味,便不难生出这样一个疑問:薛涛会不会也在以罗敷自喻呢?毕竟,独自亲眼望着那“双旌千骑骈东陌”的罗敷,自始至终只薛涛一人而已。如果她也在以罗敷自喻,那么她和郑刚的关系,便值得重新审视一番了。莫非,薛涛在此自比罗敷,是在委婉地拒绝郑刚对她的爱慕吗?遗憾的是,目前关于薛涛私人交际的史料已残缺不全,而薛涛与郑刚交往过的痕迹,便也只能从这首《送郑资州》中略见一二了。

以上三首寄友诗,是薛涛少量情感类型尚未有定论之诗的代表,个中内涵丰富隽永,表达方式曲折婉转,对于它们,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故而从古至今关于它们深层情感内涵的争论从未断绝。通过对这三首诗的分析,我认为,此类诗的情感类型为闺思闺怨的可能性更大。

2、薛涛诗歌的情感成因

本章的一至三小节分别从薛涛独特的人生经历、中唐的政治背景与蜀地的社会风貌三个方面分析薛涛诗歌的情感成因,其中独特的人生经历是她诗歌情感内涵的主要成因。

2.1独特的人生经历

薛涛原为长安人氏,后因父擢升故来到遥远的蜀地。十四岁丧父。性情敏慧,以诗闻外,因生活困顿及受到韦皋赏识,于十六岁入乐籍。后丧母,伶仃孤苦,全凭“通音律,工诗赋”立身于风月欢场,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皆付与温杯暖玉、锦瑟霓裳,结识官员名士甚多,爱过,却始终未能觅得良人归。曾被贬松州充任军伎,被召回后即脱乐籍,之后长期隐居于桃花溪畔,后又独自终老于碧鸡坊。[3]可以说,孤独与愁苦贯穿了这位扫眉才子惊才绝艳的一生。

2.1.1花开寂寞,只待良人来摘

薛涛惊才绝艳,一代风华,却终身未嫁。归根结底,她也是个女子,爱是她的本能,她的信仰,也是她的罂粟。在这看似红火实则寂寞的人间,一生一代若能有一知心人相伴,何其幸也。她“容姿既丽”、“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本喜舞文弄墨,又身为当红乐伎,频频流连于文人名士云集之所,在一次次酬唱应答中,定也生过诸般绮思。她书闺思,写闺怨,无非是满腹柔情无处安放罢了。

在那个女性自身发展受到诸般限制的时代,女子若无称心郎君可依,空见年华飞逝,往往会生出薛涛这般绵绵无涯的怅恨。晚唐鱼玄机于长安咸宜观出家后,本应了断尘缘的她,却难耐青灯古佛、只影徘徊的寂寞,怀着不灭的执念写下《闺怨》一诗,一句“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帷”将一名独身女子的寂寥与落寞刻画得入木三分;南宋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天人永隔后,容颜既老,词风大变,作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般催人肝肠的词作;同为南宋才女的朱淑真,与丈夫志趣不投,一生渴求真爱却始终求不得,也曾作出“纤纤新月挂黄昏,人在幽闺欲断魂”的泣血之句。[4]

而生于那个时代的薛涛,脱乐籍后便一直隐居于浣花溪,种琵琶满门扉,吟风月书红笺,交游广阔,诗名鹊起,却是终身未嫁,孤独终老。后世对薛涛爱情归属的讨论从未停息,其中韦皋说与元稹说较有说服力。

2.1.1.1“不得终宵在掌中”——韦皋

薛涛与韦皋的故事,像一首诗,似乎怎么讲也讲不到尽头。

他与她初见时,他刚刚接替张延赏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而她,清丽与诗名初露头角,又刚刚丧了母,孤苦无依。他上任之初便听闻了她的才情,于是招而见之,令她即席赋诗以试其才情。一首《谒巫山庙》,令他对她刮目相看。他问她,是否愿意加入乐籍长留府内。她欣然允诺。自此,她成了帅府乃至整个蜀地各类交际场合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也成了他身边的红人,开始了她风光无限的乐伎生活。

一年后,他因着爱惜她的才华,准备向朝廷举荐她担任校书郎一职,虽未如愿,却给她带来了“女校书”的美名。

有一年,南越给他进献了一只孔雀,他爱之非常,依她之意,于府衙开池设笼以栖之,在文坛传为佳话。

三年后,因“应衔命使者每届蜀,求见涛者甚众,而涛性亦狂逸,不顾嫌疑,所遗金帛,往往上纳”,她被他贬去松州军营。在艰苦的边境之地,她写下《十离诗》以求他的原谅。他终究是心软了,将她召回身边。

此时的她,毅然决然地脱了乐籍,自后隐居不远处的浣花溪畔,种琵琶满门,从不曾离开,且终身未嫁。

多年后,她为他的侄儿作下《赠韦校书》,赞其不凡风度与绮丽才思。

他去世的时候,她并没有写出什么肝肠寸断的诗句,只作一首清灵惆怅的《寄词》寄托哀思。

他曾惊艳于她的才华。

她曾因他而声名鹊起。

他曾将她视为能真正协助自己的校书郎。

她曾从他那里得到过真正的欣赏与尊重。

他曾气她的轻狂,将她罚去边疆受苦。

她曾求他的原谅,为他写下十离之诗。

他曾心柔意软。

她曾不离不弃。

他长了她足足二十二岁。

他是她颠沛流离之际遇到的那盏馥郁清茶,也是她情窦初开之时见到的那朵水墨青花,也许连她自己也分不清,他对自己的好,究竟是长辈对孩子的怜爱,还是男人对女人的钟爱。也许她本无意去区分,因为爱过便是永恒。

世人盛传她曾为他的妾,并从不掩饰鄙夷之意,似乎觉得她是为了荣华富贵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没有灵魂的女人,而他只是图了那一时新鲜罢了。我却一直觉得,不管她与他究竟有没有真正地在一起过,不管他如何看她,她爱过他,是真的。

想来,二人初遇之时,她还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虽已小有诗名,终究是身份卑微无人赏。而那时的他却正是春秋鼎盛之时,大权在握,欣赏她的才华,怜惜她的境遇,给了她一个崭新的世界,为她开池设笼养了那南越的孔雀,甚至要向朝廷举荐她为校书郎。这般盛爱,叫情窦初开的她如何不动心?被贬往松州军营后,她写给他的《十离诗》,初读只觉得她似宠物般在对主人摇尾乞怜,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若细加品味,会发现“不得红丝毯上眠”、“红笺纸上撒花琼”、“为惊玉貌郎君坠”、“飞去飞来上锦裀”、“不得终宵在掌中”这些句子,有一种别样的亲昵,其中的暧昧与留恋之意是十分明显的,也就是说,她的十离之诗,不像是在向主人乞怜,而像是在向爱人承认错误以请求他的原谅。事实证明,他的确被这些诗打动了,不仅召她回到自己身边,还帮助她脱了乐籍。试问,若他们只是普通的上下级关系,他会因为她寄来的几首诗就收回成命吗?脱了乐籍的她,本可远走高飞,衣锦还乡,或是去到她向往的地方,找一个称心的人厮守余生,却始终隐居在离他不远处的浣花溪,直至他抱病而去,写下一首以乐景抒哀情的《寄词》,终身未嫁,这难道不奇怪吗?

再来看他。如果他没有爱过她,当初又怎会对素昧平生的她如此照拂?又怎会令她“红袖添香伴读书”地陪在自己身边,帮自己批阅校勘那些晦涩难懂的文书,乃至于要举荐她为校书郎?又怎会为她开池设笼养了那南越的孔雀?又怎会因她的几首诗便收回了自己那本应驷马难追的成命?又怎会镇蜀二十一载,直至去世?

光阴似箭,匆匆换了几度人间,他与她之间这些世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儿女情长已很难找到确切的史料依据,徒留几卷相思,留待后人评说。

2.1.1.2“细腻风光我独知”——元稹

关于薛涛的爱情,后世流传最为广泛的当属她与元稹之间那段一见倾心的姐弟恋。

元和四年,薛涛与元稹于梓州结识。那时,元稹是年轻有为的东川监察御史,而薛涛已是不惑之年,独居日久,她的浣花溪早已是乱花灼煌。相见之初,她写下《四友赞》一诗,以精妙的措辞和饶有意趣的比喻描绘文房四宝的同时,也以“藏锋都尉”劝诫元稹,官场上,即便是春风得意,也莫要锋芒毕露,免得惹人嫉恨。

不久之后,元稹在诗歌《好时节》中云“面带霜威卓氏前”,后世多认为这里的“卓氏”便是指薛涛。

一年后,元稹蜀地任职期满,即将返回长安,薛涛遗他赠远诗二首,其中诸多意象典故均与“夫妻”相关,如“秦关骑”蕴含因兵役被迫分离的夫妻之意;“锦字”一词始于《晋书.窦滔妻苏氏传》,后多指妻寄夫之信或情书;“望夫楼”则借用了望夫石的典故,饱含对将行之人即元稹的不舍。这两首赠远诗,堪称元薛之爱最有力的证明。

那之后,他们之间的交往或者说他们的爱,似乎被硬生生地加了一个休止符,猝然而止。也许是道阻且长,隔断了两颗心的牵绊?也许是两人慢慢发现彼此并非是真正的情投意合?又或许是元稹负心薄幸的本性再次暴露,所以离开了乐籍出身的薛涛,一如当年离开无法带给自己光明仕途的崔莺莺?个中缘由,今人已无从知晓。

那之后,二人仅有的一次有史可依的诗文往来,便是他的《寄赠薛涛》与她的《寄旧诗与元微之》。他在诗中极言她的美丽、她的才情、她在文坛举足轻重的地位,表达对她深切的思念,却用最礼貌也是最冰冷的“薛涛”相称。她只是在诗中诉说,一直以来,心中之事,唯有寓于诗篇方可安宁,而随着年华渐老,似乎连诗也载不动那些爱恨情仇了。他的客套疏离,她的欲语还休,对比之前她写给他的赠远诗,显得是那样的落寞与无力。他们,终究还是相忘于江湖了。

值得一提的是,元稹任东川监察御史时期,曾赋诗三十二首,而录入《东川卷》的仅二十二首,并无一首与和他熟识的薛涛相关。[2]这便令人疑心,元稹因了某种缘由,故意将与薛涛相关的诗作尽数抹去。

他们之间是否真的爱过,从古至今未能定论。范摅就曾在《云溪友议》中说过,关于他们情事的猜测均为“草野传闻”、“街谈巷议”,“皆不足取”。

2.1.2 身世浮沉,鸿雁不曾入梦

薛涛的自怜自叹,与终生求不得的爱与逐渐老去的年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与她去家千里、孤独地漂泊在遥远蜀地也不无关系。历史上自怜自叹的诗作不胜枚举,这其中自叹身世漂泊或孤独寂寞的不在少数。南唐中主李璟,因战乱由南京迁都南昌,故园再难还,愁苦之中写下哀怨的《摊破浣洗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词的上片描绘了秋景的萧瑟,也寓意着人的韶华一去不返。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说此句颇有“美人迟暮”之感。下片写妇人对远在边塞的丈夫是如何的思念,也暗喻了自己的故园之思。这首词中包含着极其哀怨的自怜自叹。从思妇的角度去分析,自己年华渐老,心爱的人又远隔天边不知此生能否再见,这种愁怨与薛涛的“他家本是无情物,一路南飞又北飞”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李璟的角度去分析,他远离故园,眼见家国几经烽烟摧残,心内一种归属感就此湮灭,而这般愁怨又与薛涛的“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如出一辙。

薛涛的自怜自叹与她卑微的乐伎身份亦有关联,她曾寫下《菱荇沼》,叹息自己不快活不自由的生活,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南宋营妓严蕊,有着与薛涛相仿的身世、地位与才情,曾作下一支《卜算子.不是爱风尘》,感叹“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辩白自己并不贪恋风尘,眼下境遇皆由前世因缘所致,自伤沦落风尘、俯仰随人、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也表达对这不公命运的愤怨与脱离风尘苦海的愿望,与薛涛的“何时得向溪头赏,旋摘菱花旋泛舟”意趣相通。

2.1.3愿托东风,遥寄丹心万里

薛涛的离愁别绪,多数是对友人而言的,也有一部分表达的是思乡之情。她身为蜀地知名才女乐伎,所识名人文士甚多,大部分为官场中人,在蜀地停留不多时便调任他处,这就成为薛涛的离愁别绪滋生的土壤。此外,诗人自小远离故乡漂泊异地,这份乡愁早已融入她的骨血,成为她后来所有离愁与别绪的基调。常年远离故乡或是早年有过离乡经历的诗人,他们的离愁别绪往往比常人更强烈。纵观唐朝,写离别诗较为出名的有柳宗元、白居易。柳宗元,生于京城长安,九岁遭遇建中之乱,来到父亲的任所夏口,不久又随父至江西宦游,虽说不久后他便回到了长安,但这段经历使他对离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给他的诗歌创作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白居易生于河南新郑,两岁的时候,其父为躲避战乱,将全家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于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从此再没有回到过故乡,只于之后的岁月将这份深藏于心的乡愁诉于一首首情真意切的离别诗中。他们和薛涛,生于同一个时代,经历过相似的离别,也写出了一样深切的离愁与别绪,如柳宗元《别舍弟宗一》中的“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白居易《南浦别》中的“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与薛涛《送姚员外》中的“欲折尔来将赠别,莫教烟月两乡悲”,哪一句读来不令人肝肠寸断?彼时,薛涛送别诸位友人,离别之苦无处诉,唯有赋诗寄真情,故而她诗中的离愁别绪分外真挚感人,如《送卢员外》一诗,集当下、未来与昔时之境于一诗,既写离愁亦书别绪,实为送别诗之精品。

2.1.4宾朋满座,觥酬不负今朝

薛涛因一首《谒巫山庙》受到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韦皋赏识,自此之后,她声名鹊起,风光无限,却再没有离开过迎来送往的交际场,即便,她20岁便脱了乐籍。乐籍中的薛涛,正值青春年华,那份少女的纯情与矜持还未消退。因了她的才华,韦皋准备向朝廷举荐她担任校书郎一职,纵使最终未能如愿,“女校书”之名却流传了开来,为她引来无数钦慕的目光,王建便有“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里闭门居”之诗赞其才情。那时,她与往来宾客唱酬的诗篇并不多。那时,她心心念念的,不过一个韦大人。后来,经历了被贬松州、十离诗乞怜等诸般坎坷的她,终于明白,纵使万般风光,众人眼中的她,也不过是个“通音律、善辩慧、通诗赋”的玩物罢了。被韦皋召回后,她寻求一切帮助脱了乐籍,也渐渐淡忘了自己的那份纯情,并开始努力使自己成为别人眼中更有价值的人,得到真正的尊重。她没有离开蜀地,只是移居不远处的浣花溪,变得愈发平和超然,种琵琶满门,与各路名人墨客的交往也越发多了起来。她脱了乐籍,却比以前更像是身处乐籍。行至中年,韦皋去世,她写下《寄词》以托哀思,也彻底告别了那个处处渴望着他的怜爱的自己。此时与她交往的名流才子不胜枚举,白居易、令狐楚、刘禹锡、杜牧、张籍、张祜等,都与她有过诗文酬唱,一方面她的身份与才情使然(毕竟能被举荐为校书的女子史无前例),另一方面,她大概是想用这种方式冲淡相思无人问的愁怨,偶有自怜自叹的作品出现。在此期间,她作下了大量酬宾颂友的诗篇,如《别李郎中》、《上王尚书》、《赠苏十三中丞》等,却再也没有哪一首能如《十离诗》般字字泣血声声咽。

2.2现实的政治背景

中唐始于安史之乱后,其间盛唐的繁华稳定一去不返,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问题渐次显现。受政治环境影响,中唐前期,唐诗的发展出现了低潮,诗风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时代精神上,由自由浪漫转为冷静思考,由济时用世转为忧时拯世;审美情趣上,由盛唐的兴象玲珑、风骨端翔、意境浑融转为大历十才子的清新淡远、韩孟的奇崛险怪、元白的平易通俗;写实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

薛涛生于中唐大历五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的第五年,各地仍未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据说家人为她取“洪度”一字便是为了纪念她出生时家中的艰难处境。可以说,薛涛生逢大唐王朝边患日重的时代,也是边塞诗大繁荣的时代,以边塞诗闻名的诗鬼李贺同样生于这个时代,其作品受时代背景影响颇深。后来的薛涛,偏居西蜀,乃交际欢场一介女流,未曾考取功名,更不曾入朝参阅国家大事,却对当朝政治有一个理性的认知,对时事有一种敏锐的把握,并受时政影响写出了一些水平很高的咏史诗或是讽喻诗,如《上川主武元衡相国二首其二》,表现出薛涛对战争的清醒认识和高度警觉;如《筹边楼》,表达了薛涛对中唐边境忧患的深切担忧。这并非偶然。首先,薛涛当初受到韦皋的赏识入了乐籍,频频出入幕府,而韦皋镇蜀期间,治绩卓越,幕府人才济济,多为将相之才,薛涛与个中人多有唱和往还,其间必对时政有所耳闻;其次,薛涛自身也是博闻强识,遍览古籍,对历史颇为了解,这一点从她诗歌中引用的大量典故便可体现。

中唐的政治背景对薛涛诗歌的影响还体现在她自怜自叹的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段相国游武担寺病不能从题寄》。薛涛在这首诗中感慨青春已逝、病体憔悴,再不能像从前一样与段相国(即段文昌)同游武担寺了。段文昌于公元821年初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此诗定作于其后,其时,镇蜀功绩卓越的几位蜀主尽皆不在,唐朝边患日紧,云南蛮族侵入黔中,而薛涛也已步入晚年,眼见着家国不复当年,便分外多了几分自怜自叹之意。诗中“落花无那恨东风”一句,惜春花零落,叹年华远逝,也悲盛世不复,将家国之思与自叹之意结合得天衣无缝,从侧面体现出现实的政治背景给她的自怜自叹带来的影响。

此外,薛涛表现闺思闺怨、离愁别绪和酬宾颂友、歌功颂德的诗作与同时期大历十才子的作品也有诸多相通之处。李端《闺情》中的“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与薛涛《秋泉》中的“长来枕上牵情丝,不使愁人半夜眠”、卢纶《送李端》中的“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与薛涛《送郑资州》中的“雨暗眉山江水流,离人掩袂立高楼”、钱起《送严维尉河南》中的“甘泉未献扬雄赋,吏道何劳贾谊才”与薛涛《酬杜舍人》中的“双鱼底事到侬家,扑手新诗片片霞”、韩翃《寒食》中的“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与薛涛《上王尚书》中的“手持云篆题新榜,十万人家春日长”,在情感内涵特点与表达方式上均十分接近,表现出相似的思想基础和审美趣味,反映了他们内心的惆怅及对人生的感叹,辞藻优美,韵律和谐,时有惊艳之笔,却终归没有大的格局。虽薛涛远居蜀地,但对比她与大历十才子的作品,还是不难看出,她与他们一样,受中唐政治背景与时代风气影响颇深。

2.3蜀地的社会风貌

西蜀地处盆地,受气候影响,这里的天空多数时候都是云腾雾绕,白蒙蒙一片。古时候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不够成熟,便常常觉得,那茫茫云雾之中定有神仙居住,且蜀地远离都城,受到的政治文化拘束较小,于是,这里自古盛行修道之术,居于其中的文人墨客,受环境影响,往往无意之中把自身的情感愿望与仙境的虚空缥缈联系起来,表现在诗中,便是对自我塑造(如把自己塑造成高人、隐士、游侠等)的钟爱、绮丽而夸张的想象和幽深、縹缈、豁达的思想意境。除此之外,蜀地丰饶的物产、淳朴的民风、闲适的生活,皆为孕育诗歌的良壤,使蜀地诗歌更具生命血肉的质感。

历史上的蜀地出现过很多文坛上熠熠生辉的人物,他们的作品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蜀地社会风貌的影响,呈现出一种蜀地特有的风骨。除薛涛外,陈子昂、李白与苏轼也同为蜀地诗人的代表。陈子昂为人侠义慷慨,对齐梁文学的绮靡文风十分反感,他的诗风骨峥嵘、刚健有力、意境深远,成为召唤新时代刚健文风的一面旗帜,其中以《登幽州台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李白身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谪仙人”、“诗仙”之美誉,为人豪爽洒脱,开古代浪漫主义文学之先河。的诗善于以绮丽夸张的想象塑造雄奇的意境,对后世影响极大。苏轼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为人率真豪放,是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他的作品也善用夸张想象,豪键流畅,自成一家风格,后世流传极为广泛。此三人在性格、文风、思维方式、思想境界等方面皆有诸多相似之处,且皆信奉道教,不得不说,蜀地社会风貌带给他们的影响着实不小。

同为蜀地诗人的薛涛,也受到了西蜀大地的影响。她的很多作品都充斥着对虚无和缥缈的想象与思考,呈现出一种幽深的意境,如《寄词》、《赋凌云寺二首》、《酬辛员外折花见遗》。她的诗中关于景物的描写大多清新灵透,似有仙气萦绕,透露出一种超然之感,如《金灯花》中的“晓霞初叠赤城宫”、《海棠溪》中的“水面鱼身总带花”。她还有很多诗作,充满瑰丽的想象,流露出不俗的气度,如《赠韦校书》、《酬吴使君》、《斛石山书事》。而这些,是为蜀地社会风貌已融入薛涛血脉的最佳证明。

3、结语

薛涛诗歌的情感类型大体可分为闺思闺怨、自怜自叹、离愁别绪、酬宾颂友、咏古抒怀五类,少量情感类型争议较大的诗歌,属闺思闺怨诗的可能性更大。其成因可从她独特的人生经历、中唐的政治背景、蜀地的社会风貌三方面去分析,其中独特的人生经历是她诗歌情感内涵的直接来源,两段较有说服力的爱情经历极有可能是她诗歌中那些深挚无名的情感的出处;中唐的政治背景和时代风气,是她咏史诗的直接情感来源,也从侧面促进了她自怜自叹之作的产生,并赋予她的诗歌具有中唐气象的写作特点;蜀地的社会风貌,使她的诗歌多了对虚无缥缈的思考,呈现出幽深、灵透的风貌。

薛涛其人心思细腻、感性浪漫,其诗不论何种题材不论何种情感,皆为借咏事咏物抒发心内悲凉之作,耐人寻味的是,这种悲凉,恰恰来源于她認为自己从不曾真正拥有自己写进诗中的那些深情,换句话说,久处欢场,她对自己真实的内心已然看不真切,身世飘零一无所有之感从未消退。她在诗中歌颂爱情,却不知自己爱的究竟是谁;她以诗酬赠友人,却不知这觥酬往来之中,冰心何在;她咏古抒怀,却连自己的历史、自己的家乡都无法触摸;她咏物寄意,却深知自己不曾有过所咏之物的真实从容。当红乐伎也好,“女校书”也罢,这些外界赋予她的热闹,终究只是外界的,从不曾将她内心的悲凉冲淡分毫。这样也好。因为,正是这悲凉成就了她一世的才情。

参考文献:

[1](唐)薛涛著;张篷舟笺;张正则、季国平、张雅续笺.薛涛诗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68-219.

[2]尹铁铮著.管领春风女校书 薛涛全传[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166-173.

[3]宋致新.闯进男界成“校书” 彩笺岂无巾帼泪——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创作及命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4]赵小华.女性生存困境与诗歌风格之形成——以薛涛其诗其人为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

[5]汪辉秀.论薛涛诗中的用典特点[J].中国文化论坛,2014(4).

[6]袁庆.论薛涛诗歌中的女性意识[J].鸡西大学学报,2015(5).

[7]任靖宇.薛涛诗歌研究[D].河北大学,2005.

作者:郑子怡

第4篇:诗歌的情感把握20131203

教学目标:

1、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

2、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情感

教学难点:准确并全面把握诗歌的复杂情感、情感变化、情感思路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教具:多媒体、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是唐代的张籍创作的《节妇吟》,同学们先来齐读一遍,体会诗人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 学生齐读:

节妇吟

唐·张籍

——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生: 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位已婚女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

教师提示:

1、作者——唐·张籍(唐代著名诗人,韩愈门生,历任国子监助教、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等职)

2、副标题《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3、李师道:是当时藩镇割据中的平卢淄青节度使,且有一大堆高官头衔,其势炙手可热。当时藩镇割据者用各种手段拉拢、勾结有名文人和中央官吏,以此扩张自己的势力。(学生适当讨论后)

生:这是一首具有双层内涵的唐诗精品。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的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这首诗实际上是作者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只不过用了比兴手法,说得比较委婉、客气。

师:张籍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他很好的利用了诗歌表达情感的多元性。

古人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准确地表明了诗歌是传达诗人情感和志趣的一种主情的文学样式,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往往是多元化、多层次的。

回到应试层面上来看,近年来诗词“情感”类试题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考中,2008年全国18套试卷中有9套考查对诗词情感的把握和评价,2009年则有了多达10套以上试卷涉及。纵观这些试题,我们会发现试题的命题动向有了新的变化。

二、命题动向

我们可以将高考情感类诗歌考查要点归纳为三类:

(一)对单一情感思路、细节的分析

(二)对变化情感的分析

(三)对复杂情感的分析

师:这类题型较难,在具体的答题过程中,很难做到准确全面,这就需要同学们具备扎实的基础、巧妙的方法和使用的答题技巧。

三、技巧方法探究:

(一)基本方法

1、读题目。

师:诗题对诗歌的内容有或明或暗的提示作用,从题目中我们可以把握出诗歌的内容走向、题材类别、表现手法以及情感基调。

尤其注意诸如“怨、恨、送、别、忆、赠、吟、怀、寄”等字眼。

(带领学生一起抓诗题中的关键字)

《书愤》:“愤”即感慨与忧愤之意;

《忆江上吴处士》:“忆”即忆念之意;

《天下怀李白》:“怀”即怀念之意;

《闺怨》:“怨”即幽怨之意;

《独坐敬亭山》《春夜喜雨》《征人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田园乐》

2、看作者。

师: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歌中刻下深深的烙印。所以,爱国忧民的杜甫可以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雄浑悲慨;

内向温婉的李清照就有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绵密悱恻;曹操横槊赋诗,《观沧海》慷慨悲凉;曹丕志得意满,《燕歌行》志深笔长;曹植少年才俊,《白马篇》英逸豪迈。

提醒学生注意:“知人论世”的前提:1,教材中学过的诗人。2,熟悉的诗人。3,注释中提供了介绍或背景的诗人。

3,寻找情感载体

师:诗人把感情汇聚在某一物象上,这一物象因包含了诗人的感情而形成意象。

(1)意象:自然意象、人事意象

月——思乡念亲 (带领学生背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

松竹梅——高洁坚贞杜鹃——悲惨凄恻

雁——相思离愁(带领学生背诵“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登高、凭栏——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壮志难酬的悲伤(带领学生背诵“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吹笛、吹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内心孤寂

折柳——惜别怀远

(2)特别关注:

1、动词、形容词(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正是客心孤回处”)

2、修饰语(如“枯藤老树昏鸦)

3、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

如颜色词——暖色调“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调“冷漠低沉、孤寂凄凉”

(二)能力提升,三首情感类诗词鉴赏评析

课堂活动:和学生一起完成这三首诗歌的赏析

1、对单一情感思路、细节分析:

归自南阳(李昌祺)

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 江山非故土,人物是他乡。

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 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

问: 从思乡的角度看,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请概括。(4分)

课堂实录:

师:先从题目入手,应首先抓出哪个字?

生:归。

明确了诗歌情感和思乡有关。

师:首联中哪两个动词最重要?

生:去——离开,归——归来

师:再通过两个时间词的暗示,这就表明了离开故乡的时间很长了。

请同学归纳颔联中传达的信息。

生:身在异地他乡,眼前所见不是故乡风物。

师:很好,颈联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年龄增大。二呢?

生:乡情日浓。

师:尾联写自己风尘仆仆赶路,表现出了什么情感?

生:归情急切。

明确答案

答案:四层。首联为第一层,写离开故乡的时间很长。颔联为第二层,写眼前所见不是故乡风物。颈联为第三层,写随着年龄增大,乡情日浓。尾联为第四层,写旅途艰辛,反衬归情急切。

2、对变化情感的分析: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问: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课堂实录:

师:标题中应把握的是哪个词?

生:登楼——通常表达报国之志、壮志难酬。

师:谁来说说岳飞?

生:精忠报国之人,抗金名将,民族英雄。

师:诗人登黄鹤楼遥望北方失地,引起了作者怎样的感慨呢?

诗文中由“想当年”、“到而今”领起的这两组句子构成了一种什么关系?

生:对比。“想当年”的繁盛与“到而今”的满目疮痍形成了对比。

师:所以诗人首先是发出了昔盛今衰的悲慨。针对“想当年”、“到而今”的情境,还会有什么思想情感呢?

生1:对统治阶级奢侈误国的痛心。

生2: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

生3:对百姓的同情。

师:接下来诗人的情感发生了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生1:想象。想象“提锐旅”、“ 清河洛”,于是变得斗志昂扬。

生2:特别是想象胜利后再登黄鹤楼,心情变得舒畅了。

明确答案

答案: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级奢侈误国的痛心,转而到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最后在想象“提锐旅”、“ 清河洛”之后表现出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3、对复杂情感的分析:

春 日(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世称涑水先生。

问:“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课堂实录:

师:依然请同学来分析诗题和作者给我们的暗示。

生1:标题名为《春日》,再加上首句“韶光大半去匆匆”,所以会抒发伤春之情。

生2:注释中说“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处于这样的背景下,应该会有忧国之情吧?

师:是的,后两联中,有个典故需要注意,怀王死后,正在流放中的屈原,得此消息,写了《招魂》,表示了对死于异国的怀王的吊唁和对楚国命运的哀伤。作者生活在偏安一隅的南宋,回想靖康之难,徽宗、钦宗被金人掳至北方,终死于五国城,其遭际颇似楚怀王。北宋灭亡,南宋依然不振,至作者生活的年代已危在旦夕。他心中自是不能平静。

明确答案

答案:“幽情”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伤春之情。面对“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满地堆积,一种“春去也”的感慨油然而生。(2分)二是忧国之情。身处南宋,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一种忧国伤时之痛郁结心头。(2分)

强调答题规范性:

1、层次清晰,注意分点作答,凸显层次。

2、吃透诗歌所蕴含的感情,找到导致感情变化的因素。注意基本格式:“由开头……转而到……”。

3、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注意思维的全面严密。

四、即学即用

课堂练习——

(一)裴给事①宅白牡丹(无名氏)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注] ①裴给事:裴潾,以门荫入仕,一生 “以道义自处,事上尽心,尤嫉朋党,故不为权幸所知。”唐敬宗宝历初年,曾任给事中。

就本诗第

三、四句,结合全诗谈谈其中寄寓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

【解析指导】

玉盘,冷露,月白,风清,再加上寂静无人的空园,与上联描写的情景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对白牡丹的形象刻划虽只是略加点染,但显然倾注了作者满心的爱悦和同情。“玉盘”,形容盛开的白牡丹,生动贴切。月夜的衬托和冷露的点缀,更增加了白牡丹形象的丰满。

参考答案:

1、白牡丹超尘脱俗,幽雅高尚,给人高洁之感,表达了诗人对白牡丹的赞美。

2、表现了对裴给事的高洁形象的赞赏和对其处境的同情。豪贵争赏紫牡丹,而“无人”看裴给事的白牡丹。即言裴给事之高洁,朝中竟无人赏识。

(二)村夜(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

【解析指导】第一步,找出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霜草苍苍”、“虫切切”;“月明荞麦”、“花如雪”。第二步,仔细审视这些景物所体现的特点,想景语皆情语,以景传情。你看前者冷清、愁苦;后者明亮,美好。第三步,抓住能体现人物心态的词语,如“行人绝”“独出门”等,尤其从“独出门”可以发现诗人情感上有一个转变过程。表现在首句和尾句上,尤其是“霜草苍苍”和“花如雪”,两种景象截然不同。

【参考答案】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原先的孤独寂寞,转而到独出门后去排遣烦闷,看到了明丽景色而感到特别喜悦的感情变化。

(三)待储光羲①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②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③不相顾,临堂空复情④。

[注] ①储光羲:唐代诗人,王维的朋友。②要欲:好像。

③了自:已经明白。④空复情:自多情

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解析指导】

诗人很渴望和友人见面。重重门户从清早就打开,坐着等待友人的到来,想听听载着到来的马车发出的声音,这一个细节,写活了抽象的友情。首联写动作,颔联写心情,其实都是写渴望,和渴望中些微的焦急,在这一切的核心,是爱。颈联一转,从写心情转移到写景。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跳跃。有等待经验的都知道,我们在等人的时候,为了避免焦虑,会自然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即便是最枯燥的风景,我们也看得津津有味。颈联表达恰好表达出了等待者久候人不至的心情。时间已经不早,晚钟已经响起,诗人已经等待了一天,诗人一天都在等待,但是友人未至,而且又下起小雨,而“过”字,也许也可以这样解释:春雨都来了,你还不来。可以想象自然的光线已逐渐暗下去,雨在若有若无地降落,在这种阴郁,潮湿,幽暗而又寂静的环境和氛围中,愁绪在以喷泉的速度生长。尾联十字,一声长叹。

【参考答案】①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及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可紧扣诗题中"待"字或体味全篇诗情回答)

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三点可分别扣"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和颔联作答。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这是一篇游子伤春怀人之作。

上片写惜春思归。“急雨收春,斜风约水”。写暮春时节,雨急风斜。这第一句写得别致新颖,其中“收”字尤见功力。不言春将尽,不言春归去,而曰“急雨收春”,看一“收”字,至使“急雨”反客为主,造语生动俏皮。急雨收回春天,斜风拂掠水面,而“浮红涨绿鱼文起”接着写暮春时节水面上的景致。红化凋零,飘飘洒洒落满江面;江水上涨,绿波荡漾;鱼儿游弋,激起阵阵波纹。这里的“鱼文”二字最易引起人的暇思。中国自古就有鱼雁传书之说,书信常被称为“鱼书”或“雁书”。这“鱼文”仿佛就是幻化了的书信,勾起游子无尽的相思。“年年”两句直写惜春。游子珍惜春天,舍不得春天离去,见春将尽,落红飘零,意绪万千。正如辛弃疾所云“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游子惜春,可春并不理会,春归时也不懂得招呼游子,不知约游子结伴而还。春本无知,春本无晓,如此怨春,似乎无理,然而更显其情真意切。这正是人们常说的无理有情之妙。

上片惜春思归,下片自然而然地转入怀人。“留恨城隅,关情纸尾。”写当初与妻子的离别及日后的书信传情。城隅,即城角,当初与妻子离别之处。不忍离别,却又不得不离别,于是便有“留恨城隅”。一个“恨”字笼罩了下片,也为读者理解全词提供了一个契机。不能相见,只能在书信纸尾看到妻子的一片关切之情了。接下去作者描摹了抒情主人公凭栏远眺的镜头。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借凭栏远眺写愁绪。李煜有句云:“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辛弃疾有句云:“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阑干长对西曛倚,”写抒情主人公倚着栏干长久地凝视着西天的落日。熟悉中国古典诗词的人都懂得这是一个痛苦的形象。结尾化用杜甫《春日忆李白》诗句,杜诗云:“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以遥望对方所见的景致极写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贺词云:“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写夫妻老矣,却关山阻隔、江南渭北天各一方。这结处用语质拙,不雕饰,不张扬;江南渭北已溢出无限情思,而鸳鸯白头更让人感慨万端。

贺铸善于写情,往往情真意切,此篇便是一例。贺铸善于处理结处,此词上片结处的无理而妙,下片结处的质拙含蓄,都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和启迪。[1]

3作者简介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宋太祖贺皇后族孙。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第5篇:古代诗歌内容情感的把握

教学目标:

1、分析近几年长沙中考题型,了解诗歌思想感情鉴赏题题型。

2、掌握快速把握诗词思想情感的基本方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作为一个生活在诗歌之国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背诵积累大量的好的古诗词,而且要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我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近几年来各地中考中考都涉及到古诗词的赏析。今天,我们就针对古代诗歌内容情感的把握做一梳理与复习。(板书:古代诗歌内容情感的把握) 我们先来看一些中考例题:

二、考题呈现:明确怎么考。

(2013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

(2014年)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⑤[零落]凋谢。

【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

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花

的品质。(3分)

(2015年) 醉花阴①

李清照

②③④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⑤,半夜凉初透。 东篱⑥把酒黄昏后,有暗香⑦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⑧瘦。 【注释】①词牌名,选自《李清照集校注》。这是词人重阳节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词。②永昼:漫长的白天。③瑞脑:一种香料。④金兽:兽形的铜香炉。⑤纱橱:纱帐。⑥东篱:采菊花的地方。⑦暗香:菊花的幽香。⑧黄花:指菊花。 10.古诗词中,一些物象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成了情感的象征。例如,本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中的“酒”,被赋予了 的情感,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中的“酒”则被赋予了 的情感。

11.古诗词中经常有语意双关、形神具备的字词,例如本词中“半夜凉初透”中“凉”字一语双关,既指天气之凉,又指词人 内心感受。 (2016年样卷)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借助一些物象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本诗歌中借助了哪些物象来表达情感?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有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断肠人”与本诗中的“断肠人”,在情感上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预计2016年:选材,向课外拓展;考点,课外与课内的有机衔接

三、复习: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有哪些?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 „„

四、 探讨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例题一: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的感情?

归纳:方法一,借助标题把握内容情感。

【练习巩固】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的感情?

答:喜爱山林的情感和山中迷人美景挽留客人的热情。

例题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中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西湖美景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归纳:方法二,借助关键词把握内容情感。

【练习巩固】春 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思乡之情

例题三: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答:这首小令,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的异乡人的孤寂悲苦之情。

归纳:方法三,借助意象把握内容情感。

【练习巩固】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孤寂(离愁别怨)

在中考中,为帮助考生理解诗歌内容,出题人往往在原诗后面附有小注,这些注释对做题大有帮助。考生在解题时,参考小注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把握诗作内容。

例题四: 东 坡

苏 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石大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照小注,我们不难看出,作者通过描写雨后月夜行路的情景,表达自己逆境中,坚守信念,乐观豁达的情怀。

归纳:方法四,借助注释把握内容情感。

【练习巩固】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

【方法小结】方法一:借助把握内容情感。 方法二:借助把握内容情感。 方法三:借助把握内容情感。 方法四:借助把握内容情感。

三、临阵磨枪。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无限惆怅之情。

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渔者:捕鱼的人。②但:只。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鱼。

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台城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①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以奢华著称,就是今天的南京。

本诗是一首怀古诗,试结合诗歌最后两句,简要分析:诗人通过“怀古”,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通过陈后主因《玉树后庭花》而亡国亡身的历史悲剧,(分析诗句1分)批判了其作为国君却奢侈荒淫,纵情享乐,不理朝政(1分);同时,怀古伤今,希望当政者能吸取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1分)言语之间融入了诗人深深的忧国伤时之情怀。(1分)

四、课外复习巩固练习题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答: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第6篇:从抒情方式把握诗歌的情感

古诗鉴赏最大障碍是读不懂诗歌,把握不了诗歌的情感内容。这有诗家语言的疏离陌生之因,有时间距离和历史情境之异,也与我们对诗人抒发情志的规律把握不够有关。本文试从诗人情感抒发的角度作一点探讨。

诗主情,或者说诗歌是强烈情感的产物,没有情感的迸发,就没有诗歌,诗歌是诗人情感的物化。所以把握诗人情感抒发的方式,就不失为我们体味诗歌情感内容的捷径。情感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其情感内容一眼便知,一般不会作为考试内容。间接抒情就是情感不直接说出,而是借助对景、物、史、人的描写或咏叹,含蓄委婉地传达出来。在间接抒情的诗歌中,诗人对生活生命的感发蕴积胸中,有时这种感发甚至被遮蔽着,耳目一旦触及外物,遂如吹皱的一池春水,唤醒了心中的意绪,于是情感便因景而生,缘物而发,际会历史风云,神遇相知之士。这一类诗歌,意蕴丰富,手法鲜明,便于设题,所以常作为高考命题素材。

一、写景抒情式

谢榛《四溟诗话》:“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情――诗人的生命感发,仅仅是诗的胚胎,要将它养育成诗,必须找到适合它的媒介物――景,诗由情胚而孕育,借景媒以表现,情胚与景媒交融契合便形成了诗的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之间通常有四种关系。

第一种:以乐景写乐情。杜甫诗《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通过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抒发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欢悦之情。

第二种:以哀景写哀情。2004年广东卷杜甫诗《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诗中“片云”“孤月”组成了凄凉的意境,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

第三种:以乐景写哀情。杜审言《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当年,春日迟迟,园林如绣,游目骋怀的美景反衬出今日之悲。眼前的鸟语花香反衬出了远去边疆的哀愁。

第四种:以哀景写乐情。李白诗《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五月的天山,映入眼帘的仅有皑皑的积雪,无花可赏,无柳可折,寒气逼人。情景如此单调,如此凄凉,反衬出了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

二、写物言志式

写物言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托物言志。诗人在对象――物上,发现或找到了和自己在精神上的某些相通之处――物与志的“契合点”,引起了心灵的感会,于是便借助对“物象”的描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一抒心中情志。咏物诗特点是“不粘不脱(不即不离)”,既扣准所咏之物,又在诗中有所寄托。诗人在诗中展开诗意的想象,把物象和情志交融在一起,分不清何处是写物,何处是写人,又处处是物,处处是人。字字摹写物象之态,句句曲尽胸中之志。2004年北京夏季高考卷所选苏轼诗《红梅》:“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在诗中,既兼顾梅花的物态和本性,又将梅花人格化,抓住了红梅的“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这一独有的“梅格”,传达出了红梅娴静高雅而不浅薄庸俗的神韵。句句写梅,字字喻己。

同一个物,因为诗人个人的性情、际遇和创作时的具体情况不同,故所咏之情也就相异。从诗中可以明显地读出作品背后独特的“那一个”人来,所咏之物后潜藏着作者强大的生命感发力。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己。陆游的词作《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以冰清玉沽的梅花自喻自况,抒发了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三、写古喻今式

这类诗歌写古意在喻今,写史意在抒怀。或歌咏故去的成功辉煌反衬眼下的失败与荒凉,或咏叹已逝的荒唐惨痛来警戒当政者及抒发自己的历史虚无轮回感。诗人以情统史,以志言古。杜牧诗《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借陈后主沉溺声色,终日与妃嫔们饮酒作乐,不理政事,终至亡国的史事,表达了对晚唐社会日趋衰败的隐忧。在婉曲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微妙而自然的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

2004年上海夏季高考卷杜庠诗《赤壁》:“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自从赤壁一战后,赤壁就成了诗人们洗浇心中块垒的意象。富有才华,志存高远的杜庠,因坎坷的遭遇,多舛的命运,面对赤壁,其情感是复杂的,虚无与悲凉同在,愤慨并无奈交融。

在咏史凭古中,往日的历史已融入了诗人的情怀,历史与当下统合为一,诗人的情志超越了时空。将个人放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自然的恒久比照出人生的短暂,对历史的回顾之中又富含着今生的悲伤。

四、写人言己式

写人言己就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写的是别人的事情,抒发的是自己内心的悲哀和感慨。

借写他人的成功反衬自己的遭遇的坎坷和命运的不幸。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塑造了周瑜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手执羽扇,头戴纶巾,英俊潇洒,倜傥风流,富有智慧,胆略过人。谈笑间,曹军便被打得落花流水。周瑜年轻时候就建立了世人瞩目的赫赫功绩,而此时的诗人却已鬓染霜发,一事无成,徒有一腔无处施展的报国之志。两相对照,诗人内心的苦楚不难体味。

借写他人的不幸来暗喻自己的哀楚。他人和自己具有相同的遭遇,相似的命运,两人情感相通,故歌咏之。秦韬玉诗《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全篇通过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不为世用,寄人篱下的愤懑和不平。

五、写事抒怀式

在此类诗歌中事或是诗人情志的的触媒,或是诗人情感的载体,通过事件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思。

2004年全国卷张籍诗《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是朱庆余参加进士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诗人通过描写一位新嫁娘拜见公婆前忐忑不安的事,生动形象的比拟了自己临考前紧张担心的情景,巧妙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希望被录取的心情。

诗人的间接抒情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上五类,当然这样分类也不尽然,各类之间并不是各自完全独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写古人喻己既属“写人言己”,也属“写古喻今”,怀古诗中也有景物描写。之所以这样归类,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诗歌间接抒情的方式特点,提高其诗歌鉴赏的能力。

外物引起了诗人的情感涟漪,引发了诗人的生命振动――生命共感,生命共感是联结诗人和外物(景、物、史、人)的精神纽带。正是缘于生命的共感,诗人才能借助绘景状物、怀古写人,抒一己之情,言一己之志,叙一己之意。

梁修红,教师,现居广东顺德。

第7篇:如何把握诗歌情感

山东高密市第五中学

张爱燕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语言凝练,情感丰富。读诗,如同在倾听古人吟唱情感之歌,正是有了一颗颗情感的种子,诗人的笔下才会盛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诗词之花。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只有把握住了这首诗的情感坐标,才算真正贴近了诗的灵魂,才能走入这首诗所构筑的美学殿堂。

然而在具体作答时学生往往不能很精确地把握好诗歌的情感,如何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是要有“知人论世”意识。即在阅读诗歌时一定要看准题目(题目里会有关于作者情感的提示要素),结合作者和小注,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来揣摩诗歌情感。如杜甫生于安史之乱时,所以他的诗歌情感一般会有对战争使国破家亡的痛恨,对百姓流离失所的同情,由于作者本身的颠沛流离往往会有对家人的思念及自身的孤苦之情。如杜甫的《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农: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南。结合诗歌的题目中的“送”“觐省”联系作者“杜甫”的生平,可以想到安史之乱,结合小注可以概括出诗中诗人抒发的情感有:对战乱导致生灵涂炭的愤忧之情;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对未来的担忧之情等情感。

其次,要有“揣摩情感诗句”意识。在阅读诗歌时,很多诗歌往往都有一两句诗句是能够概括出诗歌中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有时可能是一个词语,可以概括出本首诗歌的情感基调,这就是本首诗歌的诗眼;有时可能是一个句子,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汤显祖的《秋发庾岭》“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梧云初暗露,花露欲霏微。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徘徊今夜月,孤鹤正南飞。”体现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诗句是“徘徊今夜月,孤鹤正南飞。”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苦与茫然,孤寂与伤感。

再次,要有“意象品味”意识。有很多诗歌是需要我们通观整篇诗歌的意象去感受作者的情感的。在古诗中有很多意象是由固定的情感内涵的。如“柳”含有惜别之情,“梅兰竹菊”象征君子高洁情操,“落花”含有伤春悲秋、青春易逝之感等。

第四,要注意诗歌的形象。有很多诗歌是托物言志的。在把握诗歌的情感时,需要我们去反复推敲诗歌的形象所寄托的作者的情感。如徐渭的《葡萄》“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反复推敲葡萄“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的形象,结合诗人的现状“半生落魄”,“独立书斋”“啸”等可以揣测出诗人在诗词里表达的是满腹才华却无人赏识的愤懑之情以及身心的孤苦之情。

也有一些诗歌表达的不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是诗中所写的人物形象的思想感情。如朱敦儒的《十二时》“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 燕去鸿归音信绝,问黄花,又共谁折,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体现的是征人的愁绪,可以有远在外地的游子(征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愁,还有悲苦家人的孤苦无依之愁。

其实,诗歌的感情是很复杂的,我们需要凭借自己的想像,构想出诗歌语句所包含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在阅读诗歌时能够在头脑中闪现出诗歌所体现的意境,形成一幅心中的诗歌图画,这样即使我们不可言传也可以意会了。

第8篇:把握诗歌情感感受古诗魅力

摘要:古诗文鉴赏作为高考语文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在高中学习中也有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高效的开展古诗词鉴赏的教学工作,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一直探索的方向。笔者这篇文章从古诗情感的把握上,浅谈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的教学经验,并对高考答题技巧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古诗文鉴赏;高中语文;教学实践

引言:

在高中阶段,古诗文鉴赏主要考查的是一个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所以高考题型往往分为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对于技巧的考量,如人物的形象特征、艺术的表现手法、语言的表达技巧等;二是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如作者的思想心境、观点态度等,技巧可以以条论说,是学习的基础,而作者情感的把握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个需要漫长积累的过程。所以本篇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具体阐述诗歌的鉴赏方法。

一、加强阅读能力,赋予古诗意境与美感

有言之曰,于学习,听与读,并重之。诵读文学作品,往往可以调动人身上的多个感官,使得人的大脑处于一个高度集中的状态,不仅增强记忆,让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的一种全身上下协调统一的状态下,对于作者情感的把握也可以更加准确。《死亡诗社》中基延教授让同学们用大声朗读的方式,跟随他进入了一个酣畅淋漓的世界,让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感受融入他们的生活,这其实就是给我们传统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即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知不觉的积累过程慢慢增强的是学生的语感,提高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该怎样读好诗歌,笔者认为大致应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音准必须恪守,方可深究其意

学生在上课前,需预习次日学习的内容,利用工具书等辅助工具,查找学习文章相关材料,熟悉每一个字的发音和释义。老师则需在课堂上强调通假字、重音字等一些重点理解的内容,让同学们对是个有一个初期的了解,对于历史的诗句,弄清典故的渊源和出处[1]。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确定好诗歌的发音及文意,否则在后期的大量阅读后,改变错误的读音就会变得难上加难。

(二)节奏则为关键,美感从中体现

古诗词讲究的是韵味与节奏,培养的是学生对于美的一种感觉。所以在节奏的划分中,分句停顿就显得格外关键。如《诗经》中五言名篇往往采取的就会二二一的读法,而四言则喜欢从中句断开,比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读做“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样的一种划分方式是源自于人们的阅读习惯,让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可以说诗歌的美就是靠着朗读的形式体现出来的。

(三)融入自身感情,达到情感共鸣

诗歌这样一种题材,事实上最开始就是用来抒发情感的,最开始没有成为一种体裁的时候,表情达意才是诗歌创作的最初目的。所以在朗读时,走进作者,了解他的诗歌特色与风格,才是阅读最重要的部分。如边塞诗人的诗歌往往沉郁顿挫,或者慷慨激昂,就不可以婉约惆怅之语表达。

二、全面了解作者,知人则可论世

有过教学经验的老师往往知道,在开始讲述一篇古诗文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本首古诗文创作于这个作者的哪个时期。因为一个作者创作风格的形成和他所处的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谓知人则可论世,就是此道理。我们从作者的其它作品出发,深入探索作家的创作之路,可以在拿到一个陌生的古诗文时,快速进入赏析。比如杜甫一生坎坷,他的诗歌往往包含报国无门,忧国思家之情,而李白则家境相对优越,诗歌风格也主要以豪放为主。著名的南唐后主李煜在乱世沦为阶下囚,深感无助与悲哀,创造下的《虞美人》自然也有肝肠寸断的悲伤。这些或念或思,或悲或喜的感情,正是诗歌的精华,也是真正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地方,所以认真研究作者生平,对于古诗文情感的把握会有一个很大的帮助。

但是,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学生也不可出现惯性思维,看到作者的名字就决定了这篇文章本身的感情基调。一个人的一生是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诗人把这种起伏会表达在古诗文中,所以注意区分诗歌创作的时期也是赏析的重点,比如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前期诗歌写的是少女情窦初开,透着轻快之意,而后期历经坎坷,只剩下了惆怅,哀愁成了诗歌的主要基调。这些都需要学生仔细把握,避免出现理解偏差过大的问题。

三、意象与意境的体悟,是诗歌情感把握的突破口

古代诗歌的形象分为意境与意象两个部分。意象是指带有作者思想感情的人物事物?c景物,意境则是诗人思想感情与客观存在事物结合而产生的艺术境界[2]。在古诗文鉴赏教学中,不仅需要一定的表达技巧,更多的还需要走进作者与作品本身,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才能引起最大程度的共鸣。古诗文这样一种以语言的极度精炼著称的文学体裁,深究其背后丰富的含义才是学习的重点[3]。

作者的感情往往融入在客观存在的景物里,因为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累,许多自然界中的事物被赋予了它独特的意义,莲花象征一种纯洁,而松、竹、梅被借代为君子;也有许多作者把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运用在诗歌中,《山海经》中曾提到一种白猿,它的鸣叫有着悲伤之意,所以有了“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了“杜鹃啼血猿哀鸣”。在阅读中,这些固有的形象背后的意思必须要熟练掌握,才可以对于作者的感情有一个精准的把握,而不会偏离主题[4]。

四、结束语

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按照作者的铺陈叙述展开联想与想象,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活跃度。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是语文考试中比较重要的简答类题,虽然分值不多,但也是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关键,需要受到学生和老师的一并重视。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中,对于精准把握诗歌情感感受的探索,依然是任重而道远,往往大量平时工作的积累,才能真正从质变转为量变,“诗眼”的抓取等也不做过多的渗透,灵活运用答题技巧,若有兴趣,可以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

参考文献:

[1]邓小莲.高中古诗词阅读与鉴赏的方法[J].2015(8):222-223.

[2]许华忠.浅谈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J].2015 (2):68-69.

[3]熊诒鑫.浅析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与策略[J].长江丛刊,2016(27):110-110.

[4]屈怀志.浅析如何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诗歌鉴赏[J].祖国:教育版,2013(6):116-116.

作者简介:王叶??(2000-)女,浙江舟山人,民族:汉,学生,学校:浙江舟山普陀中学。

第9篇:把握诗歌人物形象 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衡阳县一中

刘中美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解读诗歌,把握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

2、分析寓于人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怎样分析人物形象。

2、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略)

今天,就让我们从诗歌的人物形象入手,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走进诗歌的唯美世界!

二、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偏重抒情的诗歌) B、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偏重叙事的诗歌)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问题引导:

我们该怎样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呢?

三、研习鉴赏方法 方法一:知人论世。

课堂示例1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作者于696年被贬幽州所作。】

• 背景:古人、来者均指礼贤下士的明君,自己不能见,生不逢时。作于696年。作者随建安王 武攸宜率军讨伐契丹,来到东北边地。他向武进谏,不仅未被采纳,反遭贬斥,因此登台抒郁闷之情。幽州台,战国时燕昭王招贤所建,是礼贤下士的标志。

1 明确:通过联系作者所处的年代与背景刻画出了一个胸怀大志、生不逢时、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寂寞苦闷、渴望实现抱负而不得的士人形象。

【类题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思考:词中刻画了怎样的形象?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明确:

知人论世: 人—陆游;

世—南宋,抗金;

背景—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三山时所写。

【规范答题】

诗中描写了一个曾经叱咤疆场,如今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关河梦断”“尘暗旧貂裘”被弃置不用,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其他艺术形象类举:

1.壮志未酬、慷慨愤世形象 。 (辛弃疾) 2.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王维) 3.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 4.矢志报国、蒙冤而逝的英雄形象 。(岳飞)

5.以渔翁自比,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形象 。(柳宗元) 6.多情浪子的形象 。(柳永)

方法二:着眼细节

课堂示例2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通过“嗅梅” 这一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活泼,感情丰富却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抒写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对自由的渴望 。

2 【类题演练】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塑造了久客他乡的游子形象。他在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 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抒情主人公对家乡亲人强烈的思念之情。

方法三:分析环境

课堂示例3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简要分析。 明确: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隐者形象。 •

前四句通过对家居城郊、野径桑麻、篱边秋菊的景物描写,显示了陆鸿渐隐居之地的幽僻、高雅,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思想感情) •

【类题演练】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试分析李凝这一人物形象。 明确:

幽居:少邻并、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 。环境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展现出李凝的隐士身份。 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思想感情)

3 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总结: 方法

一、知人论世 方法

二、着眼细节 方法

三、分析环境 •

四、巩固练习:

综合运用所学方法,快速把握下列诗歌的形象,体会思想感情。

小 儿 垂 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通过外貌、动作、心理描写刻画了聪明可爱、天真活泼的垂钓小儿形象。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luò)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

在这首诗中,你将如何把握诗人形象? 明确:

1、知人论世;

2、分析环境;

此外,注意抒情语,体会“莫嫌”“自爱”二词。

我们就能理解到诗人是一个虽遭贬谪置身荒远,却开朗乐观、意气昂扬形象。

上一篇:电子商务培训手册下一篇:质量知识竞赛知识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