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论宣讲

2022-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十九大理论宣讲

党的十九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摘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党在十九大会议上提出“主要矛盾的变化”“乡村振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理论创新;中国化

回顾从1921到2021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国家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迎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正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且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演进

1.1毛泽东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生产总值有所提高,但农业生产依旧落后。因此,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提出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毛泽东关于“主要矛盾”作出的判断,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自身规律,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指出正确的道路。“毛泽东同志从分析揭示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入手 ,创立了一整套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未曾系统解决而为当今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前进道路上普遍遇到并急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1.2邓小平提出“城乡经济一体化”思想的论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了快速提高经济的发展,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村和城乡发展布局不合理,农村经济滞后,村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邓小平以实际出发,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社会主义才能走得更稳。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邓小平提出“城乡一体化”思想。强调“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如果只以提高经济为目标,只考虑工业发展,国家发展将失去均衡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也失去了它真正的含义。发展是全面发展,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邓小平城乡经济一体化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成果。

1.3习近平“新发展理念”思想的论述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但挑战也随之而来,我国在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基础上,要抓住机会,乘风破浪,开拓发展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在发展常态下的新模式。新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强调的发展不是我国传统的发展,它强调的是均衡发展,不是以牺牲为代价的发展,实现新发展方式,各区域共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国家之间共同进步,各国人民共同享受。

党的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解决我国发展问题的方法论的深刻作用体现,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才能解决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所面临的复杂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内容

2.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为了解决发展落后的局面,国家将主要任务放在建设工业生产上,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工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后国家从实际情况出发,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提出不同的主要任务,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国家经济总量大幅提高,人民对物质文化有了新的要求,由简单的“物质文化”转化为“民主、法治、公平、安全、环保”等更加全面的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根据新时代的具体情况,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判断,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矛盾是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要求我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精神财富也要跟得上;创造物质基础的同时,生态建设不能落下,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很不充分的问题。这既是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理论中国化的新贡献。

2.2加快“乡村振兴”战略

以“城乡经济一体化”为基础,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202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協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关系”“乡村振兴”的目标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在党的带领下,中国经济达到世界领先地位,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城市化进程取得瞩目的成绩,但乡村发展还不充分,只有加快“乡村振兴”才能达到“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是“城乡经济一体化”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乡村振兴”思想既来源于“城乡经济一体化”,也根源于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如果加速工业化,快速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与乡村的分工,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就会鲜明起来,将会造成城市与乡村关系的失衡,因此提出“由社会全体成员所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来解决城乡之间的矛盾,促进乡村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思想是在中国新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城乡关系论”的实际应用。

2.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今,全球迅速发展,各国各领域各行业联系更加密切,挑战也更加剧烈,诸如战争、经济危机、恐怖主义、全球性疾病蔓延、气候变化等。人类社会已经形成了你我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面对这样的世界环境,中国共产党十九会议上,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单独部分来阐述,并纳入《共产党党章》。 “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新发展理念作为指导中国各领域发展的新理念, 其蕴含的发展动力、发展思维、发展方式、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存在高度的内在逻辑契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需要以创新为动力, 引领世界发展;命运共同体解决的同样是南北差异问题,与协调性有着内在的联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各国之间开放发展等这些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正确选择。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新发展理念”有着内在的逻辑性,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再现。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价值

3.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价值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具有理论价值。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在新时代下,社会主要矛盾呈现具体化、人性化的特点,从“民主、法治、公平、安全、环保”等各方面提出新要求,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对马克思社会矛盾学说的推陈出新。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出发点,将满足人民的新要求为目标,推动新发展理念,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具有实践价值。“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方向提出了更明确的规定,对工作效益提出了更高期望 ”。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好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虽然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在众多领域还存在短板,党中央从实际出发,以解决主要矛盾为目标,对国家发展布局提出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等方面的部署是为解决国家发展不平衡、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发展的总任务。

3.2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理论价值。“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历史继承和最新体现”。1982年国家推出“联产到劳;包产到户”的政策;1986年提出“土地承包期在15年以上”的新规定;2006年“取消农业税”;2009年“土地承包关系保持长久不变”;2017年农业改革又提出新的方案,将农业供给侧结构进行改革,实现农业增收;2018年我国在新时代下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业问题一直是党关注的重点问题,从政策上的支持,到结构上的改革,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不断进步。“乡村振兴”战略也为“三农”问题明确发展内容。农业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农村治理是社会基础,农民基层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

“乡村振兴”战略也具有实践价值。2020年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小康社会不仅强调小康,更注重全面。农业发展是我国的短板,我国又是农业大国,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一旦农业发展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乡村振兴”也推动了文化发展。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乡村是农耕文明的载体,乡村振兴能够缓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提升全社会的道德素养,促进乡村文明。

3.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理论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代科学的世界观。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世界问题也随之而来。面对国际问题“世界怎么了”,党中央进行深入探究,以人民为中心,树立世界眼光,提出对世界的整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符合最大公约数的科学判断,这一世界观既是国家针对现实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是属于全世界的财富。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具有实践价值。它为构建国际秩序提供了新思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秩序,對于各国之间的矛盾和争端,不再采用传统的战争方式来解决,而是以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来解决问题。利益共同体的构建,突破了文化信仰、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等差异,在国家间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仅会让世界人民接受,也能成为世界各国在制定政策时所利用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2]曾蔚.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思想初探[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05).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王辉,曹峰旗.邓小平城乡经济一体化思想及现实启示.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9,(34).

[5]徐国富.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环渤海经济瞭望[J].2019,(08).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陈玉斌,刘友田.新发展理念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探析[J].党政干部学刊,2019,(02).

[8]常春,逄奉辉,沈旭,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的价值认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627).

[9]曲延春,王海镔.乡村振兴战略:价值意蕴、当前困局及突破路径[J].江淮论坛,2018,(05).

作者简介:夏爽(1989-),女,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生,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夏爽

第2篇:论党的十九大报告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新发展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阐释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视阈,在丰富发展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形态,拓展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教育内容,创新其党团建设和文化载体功能方面提出了新思想。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论、目的理论和载体理论的新发展。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报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3.002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具有历史性作用。深入学习会议精神,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价值意义。报告理论视阈宏阔深邃,既是宏观的纲领性文件,又是指导各行业工作的行动指南,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视阈和指导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的新境界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从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历经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回应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下逐步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明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规律的探索和理论创新。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经过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发展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 。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的精神一脈相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地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1984年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积极进行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继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论断之后,在科学高尚人生观方面的最新概括,倡导青年学生立“大德”,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生观。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开展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学生能不断继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教育全体青年学生更加自觉的培养品格、锻炼情操、提升修养,成为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的新诠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符合马克思主义对一般意义的价值概括,是从“满足需要”出发,其核心在于把握“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物质文化需要”变化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生产”变化到“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说明了中国社会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的需要已经突破物质层面而追求“美好生活”。[3]由于青年学生思想活跃,体现的更为显现,这些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的新诠释。

1个体价值更加丰富

以“个人”为主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主要表现在对青年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激发以及规范。源于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定位,在一段时期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判断,成为社会各项工作解决问题的指导,也是高校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参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既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新变化,又带来其个体价值的丰富。主要矛盾的变化使其宏观环境产生的变化必将逐步影响到中观和微观环境,以及各维度环境系统之间交互的影响作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的复杂性,由于经济水平的普遍提升,青年学生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理念整体向好,但是差距的存在更容易引起他们对物质生活的关注和心理变化。这种变化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美好生活”、认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危害、增强创新意识的个体价值的丰富。

2社会价值更加全面

以往人们往往更加关注的是高等学校对于青年学生政治思想的教育和把握,涉及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较多,重视完成其政治价值的使命。“美好生活需要”尤其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时代意义。将青年的生态环境教育纳入思想道德教育的视野,按照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观点:“这些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是关于他们同自然界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自己的肉体组织的观念”[4]。马克思很早就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道德观念应当反映的现实关系之一,重视人与自然的道德约束。通过对青年学生人与自然和谐教育,生态伦理教育和环境法律等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学生接受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实现他们校园、家庭、社区和未来的工作场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传递。同时,通过高校对青年学生关于生态文明的教育,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生态的价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带动更多的社会公民关注生态文明的意义,从而实现其社会价值意义的诠释。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拓展

1.拓展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5]面对新时代和新问题,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导下需要拓展新内容:

(1)重视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教育 目前,高校对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在理论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氛围教育作用下基本形成了价值认同。但是,在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方面还有待提高。情感认同是价值认同的更高阶段,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感情充沛,只有在情感上使青年学生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保证其教育的持久性和实效性,才能将其从认知阶段上升到情感阶段,加之意志的作用,形成指导青年学生实践的信念,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需要情感和意志的共同推动作用才能不断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学生的行为习惯需要对其进行整体性建设,从认知到情感再到意志的稳定心理状态的连贯进行,及时针对思想反复和动摇进行掌控、评估和教育,使青年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上。这就需要深入的理论研究,综合心理学等学科,不断丰富其理论基础,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实现情感认同,能自觉以此要求自己的行为,使教育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逐渐成为青年学生的行为习惯。

(2)做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字建设

党的十九大会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各方面的要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的也是重要手段。高校担负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其为指导贯彻“融”字的要求,做好重点建设。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融入学校教育的整体,通盘设计、整体规划,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做好顶层设计,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起到教育的引领作用;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别要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按照“大思政”的教育思路,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课、就业指导课、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党团建设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整体设计,通力合作,注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统一、目的与过程统一、局部与整体统一。发挥各门课程的优势,有针对性的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教育的任务,并注重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融入到每门课程的设计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方案。

2.加强青年学生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创性的提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是针对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思想道德建设面对新思潮、新问题带来的挑战所提出的新策略,也是对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所遵循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服从、服务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论断。

(1)明确青年学生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教育的目标 任何教育都要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不仅是教育所要实现的遵循也关系着教育质量的衡量和教育过程的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6]。高校教育的对象是青年学生,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三观教育,起到了引领教育目标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近些年来,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错误思潮,比如否认历史主体的历史虚无主义、赞同一国一族的民族国家论、赞同极端民族主义的民族优劣论,等等,影响着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养成,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些急迫需要通过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进行抵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贯具有相关的唯物史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先进文化教育,但是没有完全上升到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教育的高度。通过教育使学生能以客观的历史视角正确对待国家、民族和文化这种根植于历史的社会现象,以联系的观点来正确认识各种历史问题、国家问题、民族问题和文化问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2)丰富青年学生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教育实践

当前,加强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教育,对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坚定的政治信仰、强烈的国家实体意识、民族团结信念及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有重要意义,关系到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基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要着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理论研究和教育引领策略,同时要关注中国的社会特色,既注重中国民族精神的传承,又注重时代精神的发展。从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育手段、教育管理等多方面出发,强化青年学生这方面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统一。教育实践中重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拓宽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形式和途径、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育的实效性,把其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系统中,并将其转化到科学的思维方式之中。[7]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应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具有多样性,是联系其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纽带,是能够承载其教育的信息和内容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目前,常见的载体包括语言、文字、开会、谈话、理论学习、政治理论课、大众传播、文化建设、管理工作等。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高校思想教育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形态会逐渐增加或者其功能的实现会不断变化。然而以行动形式为载体的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蕴含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动载体的新应用。

1.创新党团建设的载体功能

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思想的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自觉贯彻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要求,把握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方向和性质。党团建设本身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发挥引导青年政治认同和坚定信仰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是教育的重要载体,而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少的提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高素质水平的青年学生,也是拥有较高的政治修养与政治觉悟的群体。党团建设承载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和内容等重要信息,能有效联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党团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考量,要适应环境变化对载体功能的新要求,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引导青年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研究,发挥党团建设载体的传导功能,增强青年学生党员的“四个意识”,提升觉悟水平。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应用好党建带团建的重要方式,发挥载体的促进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功能,在教育青年党员、团员的同时,加强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夯实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基础,提升建设水平和层次。

2.深化文化载体的功能

高校利用校园文化等形式,将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实现青年学生思想的引导、行为的养成和文化载体的功能。 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同时也是内容。黨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文化自信,用一个“更”字突出了强大力量,又给高校的文化建设提出了发展空间。文化载体通过其渗透功能,实现着文化建设的作用,高校要更加重视文化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文化内容要实现优秀文化的“转化”与“创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承价值,是世界文化的瑰宝。高校文化的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指导,这种自信来源于科学、来源于发展、来源于创新。以中国古代的“夙夜在公”“仁者爱人”“礼仪之邦”“言行一致”的责任意识,和谐品质、谦敬态度、诚信精神为文化自信的源泉,以“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而奋斗”“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的中国革命精神为文化自信的发展,以“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改革”等社会主义品质为文化自信的创新,把握好传统与当代的辩证关系,以文化自信展现中国精神。有效的将中国精神通过文化建设融入大学精神,使青年学生在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感受自信和力量。

参考文献

[1][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7-10-19(02).

[2] 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3] 张森林.新时代的光辉思想新征程的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12):14-1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9.

[6]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7] 杨春,付天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途径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6):86-87.

[责任编辑:张俊华]

作者:刘丽娟 陈坤

第3篇: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的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研究

[摘 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研究有助于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作为预备警察的摇篮,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尤为突出,只有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公安院校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才能培养出未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人民警察。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

[

认真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有助于推动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有助于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公安院校作为预备警察的摇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才能培养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人民警察。

一、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必要性

(一)新时期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2015年7月30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主体地位,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2019年3月18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大量使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信息时代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新媒体和“大数据”资源,创新思政课教学,增强思想理论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时传播党的十九大精神,成为公安院校思政课面临的新挑战。

(二)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师资队伍能力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全国高等院校必须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大学生全面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也是思政教师向大学生宣传十九大精神的主渠道。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理论性强,书面知识点概念较多,案例较少;内容不直接贴近公安工作实际,导致理论与公安专业教育的实际联系较少。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文科基础知识。由于重庆警察学院专业设置偏工科,招收学生多侧重中学阶段的理科生,其文科类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这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效果较差,学生接受度不高。而在同一个班级中,文科生比理科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记忆要轻松、迅速[3]。

虽然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书育人、贯彻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十九大精神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相比,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影响力、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公安院校中,知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家学者本就不多,在全国全省知名的专家学者就更少,在重庆警察学院,知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完全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整体科研水平低,学术能力弱。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理论灌输和知识讲授较多,启发式教学和讨论互动较少,同时实践教育较少,形式也较为单一。

(三)激励机制不完善,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现在的公安院校普遍实行公务员管理或参公管理,拥有警察和教师双重身份的教师取消了课酬,技术警衔的封冻使其与高职称之间缺乏基本的对称。于是,少部分教师只满足于上好自己的课,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科研活动热情不高。

同时,公安院校特色专业办学的主旨使不少公安院校更多地把视角放在打造公安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重视不够。这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甘于寂寞的同时对教研的热情不高,对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加上实践教学思路的陈旧,这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共情力。

當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以重庆警察学院为例,学院共有思想理论课教师10人,40—55岁的有6人 ,30—40岁的4人;10名教师中,50岁以上的有3人,4名青年教师年龄均已38岁,没有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由于体制的原因,重庆警察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龄梯次出现断层现象,虽然教师有丰富的经验优势,但是队伍的生机活力也受到教师年龄偏大的影响。教师年龄梯次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影响到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尤其反映在教育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应用上。

二、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途径

(一)丰富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手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不仅是因时而进,更要使教学话语和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主动学习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这样才能够应对学生提出的复杂问题。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让学生认清形势,自觉加强自身学习。思想政治课教师还要主动运用党的十九大精神解释当今问题,教育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一课一新闻”、社会调研等课内外活动,教育学生避免空谈,深刻认识到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面对信息时代的战略机遇,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和“大数据”资源,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思想理论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时传播党的十九大精神。应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案例教学,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使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深入学生的思想和心中,达到“入耳”“入心”“入行”,从而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过强,脱离学生的问题[4]。推动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交互式网络教学模式的建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改变教师说、学生听的单向灌输模式,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降低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出现的理论灌输压力,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焕发生机与活力。通过线上学习和解疑释惑,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体现专业院校的特色,除了紧跟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时代发展要求外,还要贴近公安、贴近实战、贴近预备警察的思想教育实际,在教学内容中进一步丰富公安工作中的具体案例[5]。可以通过参观警察博物馆、清明节吊唁公安英模、聆听公安前辈的成长经历等形式,将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公安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丰富和创新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和手段。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积极深入到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通过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竞赛、红歌会、“五四”文艺会演、演讲比赛等活动,着力营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学好用好思想政治理论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二)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资源共享共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但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还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更要严于修身,做到六个“要”,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用案例感染学生,用人格赢得学生的同时,用深厚的理论功底征服学生,成为学生喜爱的人。一支合格的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必须是由中国共产党党员组成,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必须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在大是大非面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公安业务能力方面,还应当参加过基层公安机关的公安业务实践锻炼。

要制定办法,鼓励教师攻读高学历学位,不断优化教师的学历结构;对青年教师实行“传帮带”,通过以老带新,听课、评课、磨课,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鼓励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尝试;对中青年骨干教师,要为他们搭建成长、成才的平台,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的开展,使他们成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論课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6]。结合公安教育教学特点,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摩公安专业理论课和实战化课堂教学,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公安专业知识,并积极参加公安院校的教学岗位大练兵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大型活动和节日的安保工作,参加假期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一起加强历练,提升教师的实践活动指导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建设起一支既能驾驭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又掌握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实际要求,还能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要打破公安院校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交流的壁垒,走出传统的公安院校教学比武间隔时间长、交流机会有限的困顿,加强公安院校间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资源交流与共享。同时,公安院校还应积极主动地走出公安教育的小体制,走进新时期普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大氛围,积极融入与地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交流和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中,更好地汲取地方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在公安院校中培养属于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知名教师,进而打造一支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三)发挥党在思政课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首要政治任务。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在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下,公安院校的党委更应该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以重庆警察学院为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带头进课堂,讲思政课,亲自过问思政课建设,主动联系思政课教师,牵头思政课创新,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联系公安实战部门负责同志积极到公安院校为预备警察讲思政课,从学院的高度将思政课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进行统筹推进。

总之,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既要体现公安院校的特色,贴近公安、贴近实战、贴近预备警察的思想教育实际,又要推进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在传播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同时充分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一方面要充分结合公安院校的办学特色,将思政课与公安专业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生、教师、党委及实战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推进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另一方面,要从最新精神及理论传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入手,精心设计、创新理念、丰富形式,讲好思想政治课,传播最新的思政理论。

[ 参 考 文 献 ]

[1]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19-08-27].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3/18/c_1124250386.htm

[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3] 李正权.消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探析:以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6):27-28.

[4] 王引兰.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2):7-9+50.

[5] 史小禹.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4(3):73-77.

[6] 陈明珍.对创新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的思考[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6(5):4-7.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邓小珍

第4篇:十九大宣讲提纲

一、前言导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开幕。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目录

1如何学习十九大报告

2什么是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新时代 新思想 新目标 新征程 5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做合格党员

/ 第一部分

1如何学习十九大报告 /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全党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 习近平指出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 学习十九大精神三步骤 学懂弄通做实 / 学懂

习近平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学懂上下功夫。学懂是前提。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论断,确定了许多新任务、新举措,需要通过学习来准确领会。关键是要多思多想,努力掌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要注重采取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相结合的方法,把每一点都领会深、领会透。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我国实际出发,遵循我国发展的逻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弄通

习近平指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弄通上下功夫。要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全部地而不是局部地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不能就事论事,不能搞形式主义、实用主义。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贯通起来,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把握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贯通起来,深化认识党的十九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各项战略部署的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全面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 做实

习近平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做实上下功夫。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带好头,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把分管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党中央要统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就重大目标任务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 / 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担当精神

习近平指出,新征程上,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大道,我们将会面对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领导干部必须有强烈的担当精神。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既要大胆讲政治,又要善于讲政治;既要矢志抓发展,又要善于抓发展;既要勇于抓改革,又要善于抓改革;既要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又要善于化解矛盾和问题;既要有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又要有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 / 总书记强调

习近平强调,当前,全党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会发文是传达精神的必要方式,营造浓厚氛围也是必要的,但要防止出现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不能空喊口号、流于形式。 / 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落实

1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采取多种方式,运用多种载体,加大宣传力度,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2各级党委要突出抓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学习,党委(党组)中心组要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重中之重。

3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干部培训的主要内容。 4各地区各部门要抓紧组织对干部进行集中轮训。

5要抓好面向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深入浅出向广大群众宣传解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 6领导干部要做实干家,也要做宣传家。

7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宣讲,面向群众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8组织党的十九大代表到基层宣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 2什么是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九大报告提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四个伟大”

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

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大明确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 两个阶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习近平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

二是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 /

三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

四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

五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

六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 七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

习近平强调

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4新时代 新思想 新目标 新征程 / 新时代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习近平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 一个坚定两个坚持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 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

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 / 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踏上新征程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目标开启新征程

报告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党和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科学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全面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美好蓝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念、重要思想和创新战略。 / 5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做合格党员 / 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一高频词,又一次出现在党的里程碑式的重要报告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理解党的十九大主题的密钥和口令。“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同志的铿锵之音,响彻在人民大会堂,也回荡在辽阔的神州大地。

第5篇:十九大宣讲稿

青春使命 鸦片,饿殍,硝烟 寒刀,枪炮,残垣

这片被血染红的土地回荡着多少哀怨 干涸的瞳孔痛苦地注视着漫天的黑暗

嘉兴南湖上的星星之火 拨开了云雾重现了晴天 一个又一个的五年 原来星火可以燎原 多少热血男儿脚踩草鞋刀满霜 多少巾帼英雄不爱红妆爱武装

抛头颅洒热血 只为国家荣昌 一个又一个五年 我华夏换了新天

精准扶贫撑起了炎黄子孙的信心 一带一路奏响了五洲人民的妙音

敢担当求卓越 中国响彻世界

核弹、航母、芯片 高铁、三峡、风电 一个又一个五年 中国梦我们中国人自己圆!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先后观看了两次大会视频,会中总书记阐述了大会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大会为今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定调子,定方向。在大会报告中,总书记主要阐述了十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

同时,总书记提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因此,在这个历史的新起点,要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一位共产党人的使命,要顺应时代的呼唤,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责,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在新的时代潮流中无私奉献,为新时代建设发展添砖加瓦,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

今天就跟大家谈谈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建党的那天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嘉兴南湖到武昌起义,从走完长征到抗战胜利,再到全国解放,所有的共产党员都守着这份初心和使命,挽救民族危亡,多少共产党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胜利的路都是用先列的血肉铺就的。

建国以后,祖国依然内忧外患,物资贫乏,还是这些共产党员,不计个人得失,抗美援朝,对越反击战,炼出第一炉钢,造出第一辆车、第一架飞机,第一颗原子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惊人成就,科技也紧追甚至超越发达国家,让中国人民摘掉了落后的帽子,让十几亿人吃得饱,穿的暖,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企盼。 多少代党员用汗水与鲜血才铸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才让我们拥有这样强大的祖国。

十九大过后,我们进入了新时代,也有了新的使命,我们要紧密围绕在以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周围,青年人以新时代的青年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背负属于我们的青春使命上路。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饱含深情地向全党全国全军各民族青年发出新时代的召唤。中国梦的伟大使命已经交到了我们青年的手上。

一项简单统计足以佐证其深刻寓意:从现在算起,距本世纪中叶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预定目标还有33年,目前全国“80后”群体已处于28岁至37岁之间,约有2.28亿人,正值当打之年;“90后”群体已处于18岁至27岁之间,约有1.74亿人,初出茅庐,亟待绽放光芒;两者相加超过了4亿人。后面还有我们的未来 “00后”、 “10后”。这些青年少年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成为了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经过兵荒马乱,没有体验过饥寒交迫,更没有目睹过山河破碎,一出生我们就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国家富强,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如今的强大祖国,如今的太平盛世是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满怀着使命感的青年人在企业中,满怀着使命感的青年人的我们该如何做呢? 我认为首先我们不能放弃学习,现在鞍钢接收的新鲜血液都是大专以上的高文化层次的人才,虽然很多由于客观原因很多人无法从事自己的专业,但我们依然要保持学习的热情,沉下心去学专业知识,去学外语,学计算机,只有翅膀有力量,才能逆风飞翔。

其次,我们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觉得自己的岗位太过平凡,自己无足轻重,在世界上只有平凡的心灵,却没有平凡的岗位,所有伟大的事业都是从平凡处开始的,于无声处听惊雷,我们只有把自己的平凡的工作干出彩,干一行爱一行,才能一点一点成长成为企业离不了的人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我们要敢担当,乐于奉献,像鞍钢一代代英模那样,把生命与企业融于一体,不计较个人得失,斗风雨、战严霜,力保铁路运输畅通。为把鞍钢建设成为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钢铁企业努力奋斗。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2014年5月4日青年节这一天,习近平同志的一番话语重心长。我们深知建设更美好生活的责任已经落到了我们的肩上,想要有足够的能量去建设祖国光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厚重的知识沉淀,需要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些都需要我们利用大好青春年华去勤奋学习,去学以致用,去大胆创新,让学习这缕阳光成为我们蓬勃生长的第一源泉。

青春正当时,人生最宝贵的年华。无数的伟人都是在青年时代便卧薪尝胆,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而现在的我们,新的时代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伟大使命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不负人民,不负国家,不负党,迈起铿锵的步伐,砥砺前行,不辞辛苦,扎根基层,去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书写美好诗篇。

多少青年走出校门,用自己的知识才干建设新农村,多少青年,远赴大漠边疆,用执着开辟出新的绿洲,多少青年,忍受孤独寂寞,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还有多少青年兢兢业业,不求历史铭记,却在书写历史。一个人力量太过微小,但是只要我们青年团结起来,心怀一个梦想,踏踏实实做好我们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国梦终会实现。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用学习武装头脑,用苦难淬炼意志,用担当描绘青春,把我们的青春与热血铸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里。

第6篇:十九大宣讲方案

“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转发省帮扶办《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做好当前帮扶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农工办发„2017‟*号)精神,为了迅速在帮扶村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经局务会议研究决定,在帮扶村**村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为搞好这项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宣讲时间

2017年12月1日-2017年12月10日

二、宣讲地点 **村

三、宣讲人员 局机关全体帮扶干部

四、宣讲内容

在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线,做到“七个”讲清楚,讲清楚党的十九大的鲜明主题,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讲清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远影响,

- 12

第7篇:十九大报告宣讲学生宣讲员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讲稿

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学院“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青年师生宣讲团的成员XXX。很荣幸今天来给大家做十九大精神宣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我们青年大学生重要的理论学习内容。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后,学院团委分别开展了“青春喜迎十九大”和“不忘初心 砥砺前进”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系列主题教育,比如说“当青春遇上新时代”大学生演讲比赛、“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一句话”征文等等。党的十九大闭幕之后,学院团委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对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了全面安排。应当说,当前,全院上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氛围非常浓厚,效果也在不断显现,大家都在认真学、深入学。

按照学院的统一部署,作为学院青年师生宣讲团的一员,今天我在这儿与在座各位共同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凝聚力量,在学习过程中希望大家都能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为。下面,我主要谈七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关于党的十九大主题、主要成果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党和国家事业新征程的大会,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

如果你认真收看学习了总书记所做的报告,你一定会倍感振奋!整个报告全文共32400字,共有13个篇章。我的最突出的感受可以用“继往开来、开拓创新”两个词概括。

(一)党的十九大的主题。主题是大会的方向、报告的灵魂。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68个字的主题,明确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这一主题有四层意思:

第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十九大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是集中出现在媒体上的高频词。这是要郑重宣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

1 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要郑重宣示,在未来的征程上,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到2020年我们必须完成的奋斗目标,完成这个目标要举全党全国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第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要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实现之后,要乘势而上,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二)党的十九大的主要成果。现在大家对党的十九大评价比较集中的是四句话:一是十九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二是十九大报告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宣言书;三是大会选举产生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主心骨;四是修改后的《党章》是我们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的指南针。

大会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概括起来是三个方面: 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再一次明确了总书记在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地位。

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飞跃。

最重要的实践成果是全面规划部署了到本世纪中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 党的十九大立足时代和全局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郑重地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一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第一,深刻领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党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写进党章。这是党的十九大的灵魂,是十九大理论创新的最大亮点,是十九大的一个最重要的贡献。需要指出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在这一理论的创立过程中,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

第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历史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二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三是开辟了党治国理政新境界。四是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够开新局、谋新篇,根本就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第三,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党的十九大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这“八个明确”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每一个明确都非常重要,都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和内涵,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第四,深刻领会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主要有14条。这14条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涵盖“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一国两制”和祖国统

一、对外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是完全统一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则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可以说,前者侧重于理论与思想的要求,后者侧重于方针和策略的实践要求,这 3 恰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统

一、认识论和方法论相一致、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理论特色。

三、关于过去5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报告第一部分全面系统回顾了过去5年的工作,深刻总结了过去5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宝贵经验,这是十九大又一个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对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第一,要深刻认识5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为什么说是全方位的?因为这5年,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更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突出,可以说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了新的局面。

为什么说是开创性的?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介绍几组数据。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超过7%,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年均增长7.2%。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年均减贫1300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在1300万人以上。这些历史性成就,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下取得的。

第二,要深刻认识5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5年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变化,面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和以身许党、以身许国的崇高情怀,直面问题攻坚克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在这里举几个例子。比如,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5年来,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38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共审议、通过重点改革文件

4 360多个,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共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使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群众从改革和发展中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再比如,针对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和单位管党不力、治党不严,导致党内问题越积越多,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严厉整治“四风”问题,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包括严肃查处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人的重大腐败案件。

第三,要深刻认识5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的。回顾5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给我们最宝贵、最重要的启示有三条:

一是党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5年来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敬业履职、勇于担当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我们党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同志这样雄才大略的领袖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二是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三是必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作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重大政治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具有开拓性意义。这里,首先要注意把握几点:第一,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是简单的说法,而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政治判断,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考量。第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是历史学上时代划分的概念,而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意义上提出来的。第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仅是从党内国内发展来考虑的,而是从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大格局来分析提出的。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报告用“三个意味着”,分别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中国给全球解决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三个层面进行了概括。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刻内涵:

一是新时代有新起点。新时代是从十八大开启并奠定基础的,是由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带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是新时代有新理论。思想是时代的声音。新时代产生了新理论,新理论指引着新时代的新实践。这个新理论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是新时代有新使命。党的十九大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从现在到2020年的决胜期,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两步走”的安排,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描绘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蓝图。

四是新时代有新变化新要求。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的新实践中,经济建设依然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但更要注重提高发展质量,更要注重抓全面发展。

五、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在深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作出这样的修改,主要依据是什么呢?

一是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这说明,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说明,人民群众的需要在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物质文化的范畴和层次,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6 三是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他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此造成或派生的。

深刻认识报告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论述,要注意把握好这样几点:第一,关于社会矛盾变化的表述强调的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第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的表述与过去的表述既有重大变化又保持了连续性。第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提法改变,而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第四,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短期概念,而是要管相当长历史时期的概念。第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就是“两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六、关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设想,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先后提前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宣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这就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十九大既要明确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重点,也要对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进行战略谋划。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这个时期将持续到本世纪中叶,历时30年左右。党的十九大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7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把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表述调整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是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对应的增加了“美丽”二字,着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二是把“国家”改为“强国”,提升了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内在要求。

七、十九大报告与青年:新时代,青年生活如何更美好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用浓墨重彩的一段,专门论述青年、寄语青年,这在党的代表大会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总书记的深情期待催人奋进,发出了广大青年奋勇投身新时代、接力建功中国梦的动员令,也吹响了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冲锋号。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航船,是“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朝日。广大青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让我们一起来畅想迈步新征程的壮美图景:到2020年,你20多岁朝气勃发,那时的中国已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到2035年,你不到40岁正值壮年,那时的中国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你50多岁年富力强,那时的中国已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岿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意味着,这一代青年将完整经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进程,真真正正是中国梦的同行者、建设者、见证者,也必将是伟大祖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受益者。千载难逢的际遇,正当其时的年华!这样的历程何其澎湃,这样的使命何其光荣,这样的责任又何其重大!

同学们,党的十九大强调,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5000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让我们牢记青春使命 书写人生华章 助力伟大梦想!

第8篇:十九大精神宣讲提纲

一、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分公司抓好党的政治建设上来。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实际行动维护核心、拥戴核心、捍卫核心。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党支部“三会一课”、员工政治理论学习的核心内容,要坚持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认认真真、逐字逐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在此基础上,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特别是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行业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推进分公司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

二、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上来。能否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否得力、是否到位的直接检验。今年以来,分公司各项工作整体进展较好。在近4个月中,分公司各项指标均位列贵州公司前列茅,尤其是分公司非油基础管理得到夯实,账实清楚、现场陈列持续改进。但我们不能沾沾自喜、盲目乐观,更不能有歇歇脚的想法。要抓住当前总体有利时机,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全力拓市场、降成本、提效益、强基础、保安全、抓客户,坚决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各项工作再创新佳绩。

三、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谋划分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上来。中国石油作为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论断、新特点、新目标、新要求,坚持将分公司的发展融入国家战略,按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准方向、找准定位,结合自身实际,突出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认真谋划未来发展,要用十九大精神凝聚智慧力量,切实采取应对低油价、扭亏增效的革命性措施,突出价值引领、效益导向,不断推动分公司提质增效持续发展。

四、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建设安全环保的加油站的使命上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的深刻内涵,围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承担起我们的责任,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对销售企业来说,当前除做好油品市场供应之外,更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万无一失。要切实提高对建设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全力抓好环保工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建设美丽中国做贡献当表率。

五、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大力弘扬石油精神上来。要坚定文化自信,学习创业前辈的志向和崇高精神,引领党员干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要不忘“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初心,高扬主旋律,激发自豪感,凝聚正能量。

六、要在大力营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浓厚氛围上下功夫。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加油站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学习十九大精神、贯彻十九大部署的浓厚氛围;要广泛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学习活动,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进班组、到岗位。特别是加油站经理要充分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切实当好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模范,抓好面向员工的宣传教育,要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走进群众、凝聚人心、推动发展。

第9篇:党员宣讲 十九大精神

敬爱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宣讲题目是《春风化雨 让爱国精神浸润生心》。

作为一名教师,我特别关注十九大精神中习主席对教育的重视阐述。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祖国的明天需要我们凝心聚气,习主席所说: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爱国精神是每位青年学生的必修课,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让爱国精神浸润生心。

在经济生活中,让学生了解中国经济的奔跑速度: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实力跃升世界第二位。在党的领导下,精准扶贫成效显著,我们坚信到2020年,定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谈到文化,使学生懂得:探访人类文明发祥地,只有中华文明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如今,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孔子学院遍地开花。全世界目前已设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遍布在88个国家。其中亚洲28个国家共建立了70所孔子学院及27个课堂。欧洲29个国家共建立94所孔子学院及34个孔子课堂。美洲12个国家共建立87所孔子学院及205个孔子课堂。非洲17个国家共建立21所孔子学院及4所孔子课堂。大洋洲2个国家共建立10所孔子学院和2所孔子课堂。

说起军事,让学生知道中国力量:中国曾有“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和大炮的神奇,也曾有用算盘子制造出两弹一星的神话。现在,我们有导弹王国的称号,有250万名素质高,技能强,训练有速的军队,有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是世界上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说到科技,使学生领略中国智慧:我们的科技在世界遥遥领先,为我们铸造了这样一条中国路。

在山峦间,这是中国路:神工鬼斧,岩石间凿刻下华夏精神。 在高原中,这是中国的路:雄奇险峻,雪域天地创造世界之最。 中国路,四通八达畅无阻, 中国路,千里之间一日还。 中国路,遇水架桥通天险。

中国路,九天之上能揽月。这是中国路,这就是中国。 爱国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培育学生爱国热情,在学生心灵上撒播爱国的种子。通过我们的真情传递,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有一种骄傲叫我是中国人,有一种幸运叫我是中国人,有一种安全感叫我是中国人。由衷地说“厉害了,我的国”。

通过我们的真情传递,让学生自觉树立起对伟大祖国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做有担当的新时代的高中生,让学生主动承担起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的责任;让学生主动承载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像最近的影片《厉害了,我的国》。这部影片以生动的画面和声音向我们传播了祖国的强大。看到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网,我被震惊到了;看到习主席慰问科研人员时、,负责精准脱贫的人员们不被理解像个讨债的人甚至被人嫌弃还努力工作时,看到支边教师又当师又当妈时,我被感动到了、流泪了。本学期我们刚好《讲政治生活》,现在讲过"民主、公民、政府"。大家可以想象讲到这些同学们的反应。讲到“民主”学生们都想美国多好呀,每个人都可以投票选总统,这才是真民主。我就反问他们,如果让大家投票选主席,大家投谁?了解吗?相应的美国的公民了解吗?再如英国脱欧时全民投票,赞同脱欧。可是没多久全民又投票宣告脱欧失败。当时感觉事情像个玩笑一样,再说选举费用问题,估计在哪设立投票站都会造成交通拥堵,人口密度太大。所以学生是可以理解我们的民主、选举的。又如讲到”公民权利”,有学生说俄罗斯教育免费,医疗免费,其他同学都说真好……我当时只说“咱们国家多少人”,学生只是笑,秒懂。再如讲到“政府”时,提到为人民服务学生是麻木的、想到的是不好。我与学生提到了最近一道街的下水井盖的问题。之前几天还在想一道街的下水井盖,尤其是从东转盘到四小学左右,几乎都很不平。上下班、上下学的时间段,交通有些拥堵,再加因为下水井盖使得车的行驶路线是波浪线。可是前两天,就开始维修了,已经修好三四个。同学们享受到的助学金、困难补助,我们医保卡一卡通、公安系统的app等等,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政府为我们提供的服务和便利。

上一篇:bt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下一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