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开题报告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常见的事后总结方式,报告的内容,是以严谨、准确为特点的,有效的报告一般都具有哪些要素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博士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博士开题报告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讨论稿)

2008年9月9日

论文题目(居中)

博士生姓名:

年级:

专业:方向:

主导师姓名:

指导小组成员:

博士生签名:

提交日期:

主导师签名:

批准日期:年月日

1 本报告要求一式四份,一份交院办裴南菲(学院存档),一份交研究生部存档,一份交指导小组,一份博士生留存。

内容提要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预期结论与政策含义等(作者的突出论点、新见解或创造性成果等)。一般占1页。

关键词:一般为5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

Keyword:

第一章

1.1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最好借助于前人的文献资料来阐述;要明确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用以说明得出你的结论的整个过程是什么?用到何种具体的理论或方法,说明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方法(如果是实证研究)。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所研究问题的历史与现状。提出了要研究的问题和及其研究意义。

第二章 ……..。

第三章……。

最后一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建议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1.4 本论文的创新和局限之处

指出在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或观点和结论(更新、修改、扩展了别人的观点,推广了别人的结论等)等几个方面(不少于三个方面)是否有创新?是老方法解决新问题、新方法解决老问题或是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指出论文的研究局限,如数据处理问题、方法选择问题、模型假设问题(如太苛刻、太具体、合理性等)。

1.5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的可行性、新颖性、特色和难点

第二章 文献回顾

回顾与本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前人的工作(历史和现状)。要对论文进行评述。

第三章~第?章

自己的阶段研究工作;具体到章节的目录和内容。

每章的结尾处阐述自己的模型或研究方法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预期的结论是什么?有何政策含义,或预测含义等?

第二篇: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报告人:

导师:

评审专家:

时间:20年 月地点:

紫金山天文台人教处 2010年3月26日日(星期五)

第三篇: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写作

今天,再谈谈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写作问题。博士生入学即可以选题,但开题报告是有要求的。其要求是我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来的经验总结,同时也参考其它高等院校如南开大学等博士论文的开题要求。以前我曾给大家讲过,现在再强调三点:

一 规范操作

规范操作要讲究程序,博士论文开题应遵从以下四个步骤操作:

(一)写开题报告的条件

可以写开题报告其基本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从教学方面讲,要修完所学课程,学习成绩要合格;从科研方面讲,要有阶段性研究成果,所写问题必须是自己熟悉的,并且是深思熟虑的,对相关资料的占有是丰富的。

(二)开题报告的形式与结构

着重注意四点:1明确立意。即要交代自己为什么写这个问题?从何时开始研究此问题?研究的意义何在?等等;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即你所作的论文应该是在此基础上的提高,是对此问题的进一步说明;3研究的新意。即你的独创、贡献是什么?有什么新成果?4研究计划。即在开题报告中要讲清研究计划,并要具体翔实。

(三)开题起点与基础

写开题报告的起点问题,也就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研究。应该是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评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加深。确立起点的原则是|:是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而现实的起点则应对导师的有关学术观点加以评述,并以此做为接力点,踩在别人的肩膀上往前走。导师此问题的研究终点应该是你们的起点。举例来说,有的同学写城市经营时提出一个"指标体系",写这个问题就要明确自己的起点在哪里?自己的平台搭在什么基础上?理论的起点应该是目前已有的指标体系,现实的起点应该是导师的有关此问题的观点。关于"指标体系"我曾在我的两部书中有所涉猎,但都从未自称是什么"体系",相反我强调是"举例",因为完成一个体系是很难的,我想留给后来者,但是我始终主张城市经济学里是要有指标体系的。同时我指导的我的博士生毕业论文里,已初步建立了有关城市管理的指标体系(见王延辉毕业论文),也体现了我的思想,你们写城市经营的指标体系理应将此视做第一手参考资料,你可在这个基础上改进,而不是避开这个基础重新自搞一套,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四)开题报告的重点

一言以蔽之,就是创新。这是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也应该是你们文中最精彩

的华章。有的同学的开题报告恰恰在这部分从略,是不合适的。这部分应该是你们着笔墨最多的地方,是你超越前人,亮出自己观点,最打动人的地方。

二 革除旧习

我认为,我们现在做论文的博士生仍然存在以下三种旧习需要革除:(一)抄袭型

抄袭之风,由来以久,有道是"天下文章一大抄",而我指导博士生论文的首要要求就是要革除抄袭之风,写出自己的观点来。欧洲著名时装博览展示专家、瑞典勒塞克公司设计师玛莎·柏克伦德在她的《加入WTO后的中国时装》一文中写道"在中国存在着仿制问题。从一件衣服到高科技产品在中国都可以被仿制出来,我发现这样的工作方式却被一些人或多或少地接受了"。"当然,从其他设计师的作品中获得灵感并没有什么错误,但重要的是必须分清寻求灵感与抄袭仿制的不同。许多公司认为只有一模一样才算仿制,如果采用某人设计的一部分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在世界其他国家,即使你只采用了某人设计的一部分也将被认为是抄袭。"可见,局部的模仿也是抄袭,对此我们应该引起高度注意。

在服装行业里,要造新衣服需要设计,设计不能抄袭,否则是侵犯知识产权。理工科毕业生写毕业论文也叫毕业设计,不是抄袭。在台湾,导师要求学生每篇论文都要亲自调查,并且要把调查方法和经过写出来,从制度上保证了学生抄袭之不可能。这都是值得我们很好学习的!

(二)描述性

这个问题可以说更普遍。特别是教师出身的学员写讲义写惯了,把别人的成果拿来一编排,标上章节符号就算自己的了。只是描述、"批发"别人的陈货,摆的琳琅满目,就是没有自己生产的东西。有些自然科学确实只要好好描述客观存在就可以了,如地理学、天文学等等;历史学一般也只需要描述历史过程(当然也与人的历史观有很大关系)。经济学只描述肯定是不行的。马克思说,政治经济学的性质把私人资本的仇恨引到战场上来。经济学论文一定要通过论证、论战才能确立的,真理只有愈辩愈明。任何浅层次的描述文都不是论文。

(三 ) 说教式

你们从写硕士论文起就有一个不成文法的传统习惯,先引经据典铺陈一堆理论,外国的打头,中国的跟随其后,洋洋万言,显得很有学问,但是这些理论是干什么的,与你的论文主体思想是什么关系,则对不起,不甚了了;后面接着就是一堆"实证研究",一半对一半,各管各的。其实,论证过程应该是理论与实际水乳交融的过程,水与乳是分不出来"界限"的。分出来了就是变质了,不能饮用了。不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理论,就是说教式的理论,没有用的烦人的理论。与实际结合不起来,就是有"矢"没有"的",就不能让人接受,其作用也发挥不出来。人们常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就是这个道理。

所有这些旧习一定要改,要引起注意,预防旧习变恶习。

三 功夫到家

这里讲三个到家

(一)资料到家

资料到家就是要有足够供自己用作论证的古今中外的资料到手,而且重在理解,吃透吃饱,这样才能汲取营养.有的作者参考书目一长串,运用起来却不能得心应手,白搭.装门面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二)认识到家

认识到家就是前面谈到的"意义",只有认识到家才有动力,才能提高,写出新意。同时,可以把所写问题拿出去,让人理解,任世人评说。应该到达一个境界:不达目标不罢休。

(三)逻辑到家

逻辑到家是方法问题,我认为这方面还要加强。概念清晰,逻辑严谨,层次分明要下功夫去研究。我看最近送给我的两份开题报告,这三方面很不到家,还存在前面说的旧习,要快点改哟!

(于宁根据饶会林教授于2001年11月3日对博士生的授课讲话整理)

一位在香港理工大学作研究生的同学,读到我最近在《壹周刊》发表的关于学术研究的文章,说他和一些同学很想知道关于写论文的事,陈辞恳切,希望我能在《壹周刊》作回应。既为人师表,这样的要求我是不能推却的。

先答该同学的一个问题:博士论文与硕士论文有什么分别?严格来说,没有分别。一篇好的硕士论文,胜于一篇平凡的博士论文;一篇博士劣作,硕士不如也。因此,一位大学研究生,若有进取心,是不应该考虑写硕士论文的。在美国,经济学硕士是不用写论文的。大致上,该硕士是个安慰奖。你攻读博士读了两三年,校方认为你拿博士没有希望,但又不好意思要你空手而去,就给你一个硕士。在美国的名大学,如芝加哥大学,一位学生申请读硕士,是不会被考虑的。这是因为他们认为申请者没有进取心,孺子不可教也。同学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校内的老师说博士与硕士论文的分别,是有或没有创见。错!英谚云:太阳之下没新事。另一方面,只要不是抄袭,是自己想出来的,要完全没有创见就不容易。

举一个例。我自己的博士论文——《佃农理论》——推翻了经济学二百年的观点,应该是有创见了吧。但我的老师艾智仁对我说:「你的佃农理论是传统的经济理论,半点创见也没有;但传统的佃农理论,却是因为不明白经济理论而搞错了。」这样,你说是我创新,还是历来分析佃农的学者创新?同学要注意的是

绝大部分的所谓创新观点都是废物,一文不值的。刻意去创新是犯了学术上的大忌。找到了一个自己认为需要解释的现象或问题,翻阅一些有关的论着,就放胆地自己去想,想时要完全不顾有没有新意--到最后,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在经济学行内我被认为很有新意,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很少阅读他人的论著。

六十年代初期,我大约下过三年苦功读书,昼夜不分地在图书馆内生活,但其后就与书隔离了。严格来说,我没有读书(或读他人的论着)起码三十年。我喜欢天马行空地自己去想——就是与同事研讨我也是不喜欢的。对我来说,独自思考是一种乐趣,因此,在学术上我从来没有与他人合作过一篇文章。要写博士论文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写经济论文,你对经济理论一定要有相当的掌握,因为问题一定要从一个理论基础去看。但这理论的操纵不需要很全面。经济学理论的全面操纵,花一生也不足够。你要全面有点认识,但在某一部分要知得很深入,掌握得很通透。

举一个例,高斯(R.H.Coase)对一般的经济理论知得很少,但在「成本」的概念上却超人几级。他所有的重要论着都是与「成本」有关的。我自己对一般经济理论的认识,比高斯多,但却比不上港大的任何一位同事。但像高斯那样,我有一技之长:在价格理论中,我对需求定律的认识自成一家,所以每次出招都是需求定律,虽然我很少提及「需求」这一辞。

任何世事,可以从很多个不同的角度看。高斯以「成本」看世界,我以「需求」看世界,但大家的结论十之

八、九都是相同的。所以同学要写博士论文,或要在经济学上有点建树,对经济理论要简略地全面知道,但更重要的是要集中而深入地对某部分(或某小部分)操纵自如。

没有如上所说的理论基础,你本领再大也不容易写得出一篇可取的论文。这好比建造房子,你不懂得用工具,从何建起?天下的工具数之不尽,你不可能件件皆能。与其每件一知半解,倒不如选一两件自己可以控制自如的。

有了工具,其他的就要靠自己,也要碰碰运气。经济学的实验室是真实的世界,那你就要到市场走走。你要像小孩子那样看世界,或学刘姥姥入大观园,尽可能天真地看。没有成见,不管他人怎样说,你会觉得世界无奇不有。任何一「奇」,都是博士论文的大好题目。试举一些例子吧。

为什么在有竞争的市场上,购物者会讨价还价?所有经济学课本都不容许这个现象——我自己为此想了三十多年,到去年才找到答案,但因为退休将至,不打算下笔了。为什么在九龙广东道的玉器市场,玉石的原件出售时不切开来,让买家看不清来猜测石内的玉质是怎样的?为此,一九七五年我坐在广东道的街旁卖玉,到七六年有了答案,但今天还没有写出来。

是的,科学上的学问,是因为不明白而要试作解释,对或错不重要,有没有文章发表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同学们若没有好奇心,就不应该在什么学位名衔上打主意。你要在名片上印上什么衔头,没有谁管得。(我自己是从来不用名片的。)找到了认为需要解释的现象,你就以自己所知的理论作分析,有了大概的答案,就以假说(Hypothesis)的形式来处理,再到市场搜集证据,印证自己提出的假说是否被推翻了。这样,博士论文就是一级的。达到如上所述,你还要做两件事,其一不重要其二重要。不重要的是要追查你的论文题目有谁作过类同的研究,补加些注脚,充充场面,好叫论文比较容易发表。重要的是到最后你要把自己的假说一般化,希望这假说能引用到不同的现象去。

这最后一点的或大或小,或成或败,就要靠点运气了。高斯因为研究电台的

广播频率而成功地把问题一般化,成立了高斯定律,拿得诺贝尔奖!1999.8.19

转自素心学苑。

第四篇:如何写好博士生开题报告

1、博士论文要有原创性知识;

2、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不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3、博士论文开题要确定用什么样的知识来回答提出的问题。这些知识应该是多学科的知识(cross-discipinary inquiry)。方法论包括两种:理论框架和技术性、技巧方法。开题报告不能简单罗列,只要做到同类项归类。另外,文献索引要规范,譬如可以采用按照拼音的顺序排列。

论文开题是语境、语汇、逻辑和方法的统一体,开题是寻找一个合适的语境,用合适的语汇,以合理的逻辑,并论证方法的合理性。开题报告是一个过程,早点开始,不断去梳理。开题之前是决策,是选择,很痛苦(如何寻找人生的另一半,很费心思);开题之后要硬着头皮坚持,总会发现精彩之处(找到了之后就好好过日子,会找到属于两个人的精彩的)。开题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对开题性质的认识。开题是一个重要环节,功能是制定研究计划。开题报告是由博士生对博士论文研究报告的价值性和可行性的一个辩论文本。(2)选题。选题要有挑战性,理论性和可行性(feasible)。题目是研究出来的,不是给定的。问题有problem, question和issue三类。(3)文献综述。综述是指综合评述,是对知识的梳理。综述文献不是做相关领域的文献,那些不能证明问题,而是on„„,of„„的文献。另外,不能对文献有偏见,也不能出现“很少有人研究”,“没人进行研究”的语句。

4、开题报告的撰写时间至少需要一年。

开题报告格式与开题报告写作技巧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

《中国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2级研究生所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获一次性通过,而78位硕士研究生,10人没获通过,仅有19人获一次性通过。这在复旦大学乃至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上“都很少见”。但据笔者了解,倘若以严肃的眼光审视目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工作,可以说,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视“论文开题报告为形式”。除思想上重视不足外,对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体会,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和技巧做一探讨。

1 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2.1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2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2.3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 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 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2.4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条件分析

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

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以上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之构成要素的撰写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要写好开题报告,除了掌握必要的开题报告的写法之外,笔者认为,思想上一定高度重视,平时要勤动笔,并善于学习借鉴他人开题报告的优点。

From: 两全其美学习网(

第五篇:金融学博士论文开题报告(0615)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研究

唐金龙

一、选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学者对金融监管制度或金融监管的理论研究涉及的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十分广泛,如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控制论、博弈论、系统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但是,理论界对金融监管制度的系统性研究却相对滞后,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实务性和描述性研究较多,理论研究不足。近几年国内陆续出版的一些金融监管方面的著作,如国际清算银行编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文件汇编》(1998)《美国银行监管》(1998)等,都是实务性研究较多。李早航1999年6月著的《现代金融监管》一书中,只有第二章讲了监管理论。梁宝柱写的《金融监管论》有较强的理论性,在表述方向和体系安排上侧重于金融监管与一些金融概念的关系和一些实务问题的讨论。

2、局部性研究较多,整体研究不足。近几年金融监管制度理论研究成果中,对金融风险的研究很多,如《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金融风险管理》等。其他如对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局部研究也很多。但是,很少书籍对金融监管制度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

3、学科外研究逐步深化,学科内研究相对较弱。在金融监管制度还没有成为一门学科的情况下,金融监管制度系统性研究的迫切性加强,使得学科外系统向学科内延伸,有的研究水平超出了学科内的研究水平。《微观银行学》一书从对银行监管理论有比较系统的论述,但它不是一本金融监管著作,而且重点在于微观银行方面的研究。余晖等译、丹尼尔.F.史普博著的《管制与市场》一书,深刻阐述了管制的理论,对于研究金融监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国内研究滞后于国外研究。近几年来,我国己经在逐步引入国外关于金融监管制度方面的著作。如中国人民银行智力引进办公室编的《国外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学习借鉴》一书介绍了一些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论。美国国家研究局网上也有不少关于金融监管制度的论述,这些文章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方法分析金融监管,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我国学界对金融监管制度研究工作仍停在局部性和实务性研究上,没有具有系统性的、前瞻性的金融监管制度理论系统。

综上所述,国内外理论界对金融监管制度的局部研究不少,但没有把金融监管制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而且对金融监管制度中的传导机制、金融监管制度中的控制机制等方面缺少研究,也没有考虑金融监管制度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作用机理。金融监管制度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学内容,在理论研究上明显滞后。特别是经济金融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不断加深,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金融证券化不断推进,金融创新日益活跃,国际资本流动日益加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频繁发生的情况下,加强对金融监管制度的研究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金融监管制度的研究也应当从其它学科中独立出来,建立金融监管制度学体系,设置金融监管制度学专业,以此来指导金融监管的实践,达到维护金融安全、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的目标。

三.论文结构

论文共分6章及导论。导论,对金融监管制度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一章对金融监管制度的概念进行定义,同时提出金融监管制度的目标:提高金融效率、优化金融结构和保障金融安全;第三章介绍了金融监管制度的有关研究理论;第四章讨论金融监管的评价与反馈理论;第五章讨论金融监管与金融服务;第六章讨论金融与法治;第七章讨论金融监管全球化;第八章讨论我国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第九章研究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第十章比较研究西方国家金融监管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第十一章研究世界金融监管趋势,从而导出中国在金融监管制度方面的理性选择。

2

题 目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研究 摘 要

关键词 金融监管;法治;监管体系;全球化;模式;

导论

一 金融监管制度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一章 金融监管制度的概念和目标

第一节 金融监管制度的概念

第二节 金融监管制度的目标

第三节 金融监管制度:安全、稳定、效率

第二章 金融监管制度研究有关理论介绍

第一节 华盛顿共识对金融监管的认识 第二节 功能观的监管理论

第三节 监管激励理论

第四节 政府管制理论

第五节 对现代金融监管理论发展的总结评述

第三章 金融监管模式

第一节

统一监管模式 第二节

分业监管模式 第三节

不完全统一监管模式

第四章 对我国金融监管效率的评价

第一节 我国金融监管的效率

第二节 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基础—市场失灵 第三节 金融监管效率的经济分析

第四节 监管效率分析的理论基础—“政府作用有限性”原理 第五节

当前我国金融监管效率的评价

第五章 金融监管与金融服务

第一节 金融监管与金融服务的历史由来

3 第二节

金融监管与金融服务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我国金融监管当局所能提供的金融服务

第六章 金融与法治

第一节 金融立法 第二节 金融司法 第三节 金融守法 第四节 金融执法 第五节 依法监管

第七章 金融监管全球化

第八章 我国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第一节 我国金融监管法律

第二节 我国金融监管行政法规及法规性文件 第三节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规章

第九章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第一节 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 第二节 我国证券业监管制度 第三节 我国非银行业监管制度 第四节 我国保险业监管制度

第十章 比较研究西方国家金融监管制度及对中国的借鉴

第一节 美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第二节 英国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第三节 德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第四节 法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第五节 日本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第六节 第七节 欧盟其他国家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借鉴与启示

第十一章 金融监管:世界趋势与中国的选择

第一节 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对中国金融监管的挑战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监管的挑战

第三节 金融创新对中国金融监管的挑战

第四节 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混业经营与统一监管: 中国金融业经营和金融监管的轮回

4

四、论文创新之处

1、 论文将金融监管的丰富内容归入金融监管制度来研究,有一定创新意义;

2、 论文拟对我国金融监管法律体系进行系统性论述,能够较好地将法律和金融结合起来,通过具体论述和写作,其中定有真知灼见;

3、 “金融法治”概念的提出,为依法实施金融监管提出了很好的治理通道,有助于提高监管水平,保证金融稳定;

4、 通过上述章节的介绍,本人完全能够对金融监管制度的一系列问题作出完整的阐述。

5、 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出发研究金融监管法律制度,避免了学界已有的仅从理论研究即理论研究或仅从实务出发研究金融监管的通病,首次从实体理论与实务结合的角度全面研究金融监管制度。揭示了其显而易见的功能价值,又客观评估了其存在的局限性,

五、资料收集与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研究现状

我关注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研究并将其作为论文选题的考虑由来已久,为了掌握更多的实证材料,我在长期的工作及实务中多方接触了不少金融专家、学者、教授以及金融监管部门“一行三会”的领导,得到过他们无私的赐教,本人受益匪浅。而且,本人现担任数十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的常年法律顾问或专家顾问,如本人现任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委员会独立委员、英国皇家仲裁员协会金融仲裁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金融仲裁员、中国证监会第六届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专职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金融证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一系列与金融专业和金融监管有关的专业职务。这样的工作经历使得本人对金融监管有着充分的感性认识,也能够对金融监管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这些也是促使我立意写作本文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金融监管制度的研究,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并且他们已取得一些成果。但金融全球化、金融创新及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对金融业的冲击是如此猛烈,以至于学者们大多只注意到这些表面金融现象,而没有或者说很少旁及其他学科或者其他部门,使得金融与法治、金融与社会、金融与政治这些深刻和重大的课题始终得不到学界同仁和大家的关注。

(二)资料收集情况

基于上述现状,我先后阅读并收集了一些涉及金融监管的论文与著作。在国内论著方面,主要收集近年来我国金融学界的专家、学者和监管部门领导关于金融监管、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学前沿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分门别

5 类的整理。 在外文资料方面,主要收集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有关金融监管方面的研究专著、评著与译著,以及近几年美国等大学金融专业杂志及期刊评论中的一些论文。(详见本人写作本文拟参考的文献资料目录)

(三)阶段性研究成果

围绕本文选题,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我也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阶段性研究,并形成一定的成果,如:本人作为副主编参与由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先生担任主编的《保险职业道德教育读本》(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近期内即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以案说法:金融篇》;即将脱稿的《金融风险案例评析》;经常参与一些全国性的金融学术会议,并发表了一些文章。在这些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作了阶段性的集中研究,形成了本开题报告。

六、论文研究方法

1、比较的方法。通过分析中外金融监管制度,尤其是比较中外金融监管的模式、金融监管的价值取向、制度保障等方面,尝试鉴别归纳出合理的理论构架与运作机制。

2、系统论的方法。运用系统论方法探析金融监管制度,即既从理论角度分析金融监管制度,又从实际运作角度分析金融监管制度,从而可以完整理解金融监管制度,使整个金融监管制度理论与实际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并明晰了金融监管制度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关系。

3、实证方法。通过具体调查研究,特别是通过对若干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制度的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对金融监管制度研究不再显得空泛,而是富有实践性.

七、尚需进行的工作

1、外文资料的收集尚不够;

2、对已收集资料的研究和分析有待进一步深入;

3、文章整体框架结构尚有待进一步推敲;

4、一些重要概念的关系如何协调还需进一步研究;

5、第一手的实证材料需要加强补充和整理。

二00五年六月十五日

第六篇:中南大学博士后开题报告会议程及要求

时间: 地点:

主持:单位负责人

一、主持人介绍评议专家(3~5名专家)、与会管理人员及博士后团队成员。

二、单位领导致辞。【可省略】

三、主持人宣布评议小组组长。(合作导师组长原则上不能担任评议小组组长)

四、学术评议阶段(由评议小组组长主持) 第一项:合作导师组长介绍博士后基本情况。 第二项:博士后进行开题报告。(不少于30分钟)

第三项:评议专家重点围绕研究的必要性、创新性、可行性、应用价值及伦理学讲行提问,帮助博士后精准科研方向及范围。博士后可选择当场答辩或稍后集中答辩。 第四项:评议专家综合评议。

第五项:评议组长宣布评议结果。无论本次是否通过开题,均需填写《中南大学博士后开题审核表》。不同意开题报告时需明确写出修改意见。 第六项:单位领导总结或博士后管理部门领导讲话。【可省略】 第七项:博士后致谢。

第八项:参会人员集体合影。

上一篇:博物馆汇报材料下一篇:表态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