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管理经典故事

2023-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40个管理经典故事

68个经典管理小故事

68个经典管理小故事(博维咨询

编著)

战略管理篇

1、 袋鼠与笼子

袋鼠从笼中跑出,管理员一味的加高笼子高度,却没有发现是忘了关门的原因。

心得:是关门还是加高笼子高度,这好比战略方向的选择。战略是保证做对的事,战术是保证把事做对。战略无效,战术有效。也就是说以高效的方式做完全错误的事情,或者说在错误的道路上快速前进,结果一定是快速彻底地走向灭亡。

2、 抉择

一农夫从洪水中救起了妻子,孩子却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救妻子对,有人说应该救孩子。到底应先救哪个?我去问农夫怎么想,农夫答道:我什么也没想。洪水来了,妻子就在我身边,我抓住她就往附近坡上游。当我返回时孩子已被洪水冲走。归途中,我琢磨着农夫的话,对自己说,所谓人生的抉择不少便是如此吧。

心得:大道至简。战略在于取舍,取舍的原则在于简单明了。企业的战略管理真谛就在于此。

3、 饺子皮尖

心得:好时不忘难时苦,企业要及早地为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准备,因此企业变革的最佳时期是企业发展最顺利的时期。这时候变革,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变革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

4、 爱斯基摩人捕狼

心得:机遇与危机同在,不能只见其利不见其弊。企业为了短暂的利益,可能会葬送长远发展,这样的做法,如同饮鸩止渴。

7、刻舟求剑

心得:古语云:“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战略应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作出评估和调整。如果企业外部环境或者内部条件发生了变化,而企业的战略没有对此作出应变或者应变不当,那么企业就无法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这就产生了战略危机。

8、猫和老鼠

心得:没有危机感就是最大的危机。企业战略危机并非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逐步累积的产物。一般来讲,企业对战略危机的防止和控制越早就越容易,损失也就越小,对企业的影响也就越小。因此,企业管理要做到防微杜渐,超前决策,争取主动,尽可能将企业战略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

9、想过沙漠的骡子和马

心得:战略不可复制。企业战略制定,必须立足于自身所处的环境和自己拥有的资源,这样,战略才有成功执行的可能。

10、机会

心得:企业中总有些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一些企业家寄希望于大人物或大事件的出现,能一举将问题消弥于无形,而忽视了面前那些小契机和小人物的能量,结果问题一拖再拖,终无可挽回。

11、沉没的大船(蛀虫) 心得:细节决定成败。企业的战略规划规定了企业在今后一定期间内的发展趋势和走向。但是,企业在战略执行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一些小问题的存在。这些小问题,也许暂时不会对你产生不好的影响,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总有一天会让一个企业毁于一旦。

第2篇:管理经典八个故事

管理小故事一

听的艺术

一天,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访问一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啊?”

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当飞机驾驶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后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当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小孩,想看自己是不是自作聪明。没想到,紧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

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还要回来!!”

工作心得:

当听到别人说话时,你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了吗?如果不懂,就请听别人说完吧,这就是“听的艺术”。听话不要听一半,更不要把自己的意见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去。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倾听上犯了那些观众一样的错误,甚至只听了一半就再也不愿意再听下去,多少悲剧就是因为这个而产生的。 由此我想起有一句古话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际上,眼见都不一定是“实”的,你看到的未必就是事实,这句话我们需要谨记在心。。。

管理小故事二

称作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人,要昂首天下,但也要时时记得低头!”

年轻时,富兰克林曾去拜访一位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昂首挺胸,迈着大步,一进前辈家的门,他的头便狠狠地撞在门框上。这时,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的最大收获。请记住:要想成功就必须时时记得低头!”

从此,“记得低头”成了富兰克林的座右铭。富兰克林从当印刷工人开始,走过一段艰辛的谋生之路。他刻苦好学,坚忍不拔,最终得到人们的承认,成为德高望重的杰出的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一生做过许多对社会有益的事业。他曾代表北美殖民地与英国、法国谈判,参加了《独立宣言》的起草,成为美国的创始人之一。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永不低头”,“永不言败”,否则就是懦夫。富兰克林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人有时要记得低头,低头不是无奈的妥协,而是战胜困难的一种智慧的忍让;低头不是倒下,而是更坚定地前行;低头不意味着无能的认输,而是为达目标所采取的以守为攻的策略。正像富兰克林说的那样:“如果上帝要让人们后退的话,他就会让人们在脑后再长一双眼睛!”

管理小故事三

白纸与黑点

有个女孩哭着跑着回娘家,气急败坏地向父母诉说再也无法忍受新婚的丈夫,在双亲的百般劝解下,仍然坚持非离婚不可。这时父母拿出一张白纸和一支笔,交给女儿,要求她每想到对方一个缺点就在白纸上画一个黑点,于是她就不停地在白纸上画黑点,在她画完以后,父亲拿起白纸,问她看到了什么,女儿回答,“缺点啊,全都是他该死的缺点”父亲笑着问她还看到什么,她回答说:“除了黑点,什么都没有看到”,在父亲一再追问下,终于想到除了黑点外,还看到白纸,于是父亲问女儿“对方是否有优点?”女儿想了很久,终于勉强地点了点头,开始叙述对方的优点,渐渐的语气缓和了,态度开朗了,终于破啼为笑,不再想离婚了。

绝大多数人看到的都是白纸上的缺点,而忽略了黑点旁边更大的白纸空间。由于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使得自己生活不如意,人际关系紧张,若能不执着于黑点,多欣赏黑点后的白纸,岂不是豁然开朗,而能常保持心情愉快吗?

管理小故事四

心中的佛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有一次两人相对坐下看着对方,苏东坡问佛印,“你看到了什么?”佛印回答说看到佛。接着问苏东坡看到了什么,苏东坡回答说看到了牛粪。当他得意洋洋的回到家中,并把这事告诉苏小妹,满心以为这是他与佛印和尚暗中较量的一次辉煌的胜利,没想到苏小妹听了却摇头叹息道:你输得好惨。苏东坡不解,苏小妹解释道:因为你心中有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眼中看到的就是佛,而你心中……

我们心中有什么?看到的是什么?如果你看到的人,都是充满缺点,一无是处,且慢责怪他人,也许这正是我们本身的境界。相对地如果你看到的人,都是乐观积极,可爱可敬的人,这表示你也正是这样的人,前者将令我们陷入更消极更悲观的恶性循环,后者将可以创造更热忱、更积极的良性循环,你喜欢哪一种?

只要心中有佛,你眼中所看到的就是佛。

你经常看到的是佛还是牛粪?

管理小故事五

永远替客户着想

有一次美国大思想家爱默生与独生子欲将牛牵回牛棚,两人一前一后使尽所有力气,怎么样牛也不进去。家中女佣见两个大男人满头大汗,徒劳无功,于是便上前帮忙,她仅拿了一些草让牛悠闲的嚼食,并一路喂它,很顺利就将牛引进了栏里,剩下两个大男人在那里目瞪口呆。

看电视、听收音机必先调好频道,否则再好的节目也因为杂音太大而影响欣赏。

猫、狗是天生就喜欢吃骨头,不喜欢吃肉?或只是人一厢情愿的想法,强迫它们无奈地接受呢?

当我们向客户推销业务时,要对客户说他们想听的话,而不是您自己想说的话。

要知道客户所需要的是什么,然后针对其需要,说些他们想听的建议和利益,而不是硬向客户推销您想卖出去的产品。

记住,钓鱼时用的鱼饵,不是您所喜欢吃的东西,而是鱼最喜欢吃的食物。您与客户交谈沟通时,勿忘“投其所好”。

请问客户最关心的是什么?您将如何满足他的需要?

管理小故事六

勇敢的向前迈一步

一位主管为了帮助一位长期保持稳定,但一直不愿晋升且无法突破的同事,煞费苦心却无法改变他。有一天主管换了一种方式,问他的那位同事说:倘若你的独生子小学毕业时愿意继续留在原小学,而不愿升初中,理由是:如果这样的话,他就可以一直保持名列前茅的优势,而免除不及格和落后他人的顾虑。身为人父的你,会同意吗?他不假思索的答道:当然不行,怎么可以为怕不及格和成绩单不好看而留级呢?

上学的目的并不在成绩单,而在不断地学习与成长,考试与竞争的压力正是帮助学习与成长的最好方法。我绝对不会同意小孩留级,这样会害了小孩一辈子的。主管在旁边不断地点头微笑。最后话题一转,提醒他说:身教重于言传,你自己应该是勇于接受挑战、突破竞争的时候了,别再担心无法达成目标及在与同行竞争中落后。如此因噎废食将使自己如同不愿升学的小孩,无形中遭到莫大的损失。这位同仁在猛然顿悟之后果然接受忠告,以最快速度晋升作高职级,如同脱胎换骨一样。

每个人都会担心,怕定高目标后难以达到,怕晋升高职后比赛会输给人,但是唯有接受挑战与压力才能不断的突破与成长。勇谋大事而失败,强如不谋一事而成功。你同意你的小孩留级吗?对于你自己的工作呢?

管理小故事七

断 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

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断的箭。

我一直刳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把胜败寄托在一只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么危险!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把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托在单位身上……

温馨提示: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管理小故事八

生命的价值

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温馨提示: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第3篇:10个经典故事的管理启示

员工管理和激励是一个复杂的事情,有时让管理者摸不着头脑,甚至感到头疼。销售管理往往并非现场管理,遥控管理无形之中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轻松一下,看看以下的十个经典故事,也许你会领略到管理的另一种意境。

分工

▌ 故事:一位年轻的炮兵军官上任后,到下属部队视察操练情况,发现有几个部队操练时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操练中,总有一个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纹丝不动。经过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规定的。原来,条例因循的是用马拉大炮时代的规则,当时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务是拉住马的缰绳,防止大炮发射后因后坐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的时间。现在大炮不再需要这一角色了。但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这位军官的发现使他受到了国防部的表彰。

✎ 分析: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学分工。只有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现象。如果公司象一个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就是一个个零件,只有他们爱岗敬业,公司的机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公司是发展的,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否则,队伍中就会出现“不拉马的士兵”。如果队伍中有人滥竽充数,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资的损失,而且会导致其他人员的心理不平衡,最终导致公司工作效率整体下降。

标准

▌ 故事: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 分析:本故事中的主持犯了一个常识性管理错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由于主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白撞钟的标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操作性。

体制

▌ 故事: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显然粥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 分析: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一个像“轮流分粥,分者后取”那样合理的游戏规则,让每个员工按照游戏规则自我管理。游戏规则要兼顾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并且要让个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统一起来。责任、权利和利益是管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缺乏责任,公司就会产生腐败,进而衰退;缺乏权利,管理者的执行就变成废纸;缺乏利益,员工就会积极性下降,消极怠工。只有管理者把“责、权、利”的平台搭建好,员工才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表率

▌ 故事: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

✎ 分析: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管理者要想管好下属必须以身作则。示范的力量是惊人的。不但要像先人李离那样勇于替下属承担责任,而且要事事为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旦通过表率树立起在员工中的威望,将会上下同心,大大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得人心者得天下,做下属敬佩的领导将使管理事半功倍。

第4篇:从8个经典故事看部队管理

自古以来,班长在军营中就有“军中之母”的美称,可以说,这个荣誉是很高的,当然,也是对班长这个职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一个最好的诠释和肯定,说它重要是因为班长是基层建设的骨干,是连接警官与士兵的桥梁,是“兵头将尾”,战士的执勤、训练、学习、生活都是靠班长组织和管理,部队的许多工作最终都要通过班长去组织和落实,特别是武警部队点多线长面广。

班长不仅是战士的直接领导,是完成执勤、训练等任务的具体组织者,也是做好思想工作的“指导员”,班长作为基层建设的骨干力量,工作范围虽然不大、工作对象虽然不多,但工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部队建设基础是否牢固。因此,班的能力素质的高低与战士的成长进步以及部队建设息息相关,一个中队如果有好的几个班长,中队的工作就会有声有色、朝气蓬勃。但从当前的情况看,仍有少数班长管教能力低、不善于用条令条例管理部队,不会做思想教育工作、管教方法简单、生硬、粗爆,个别甚至有打骂体罚战士的现象。

一、 标准

[故事]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分析]缺乏工作标准,不去考虑怎样去干工作,抓工作应注意哪些主要环节,就能干好工作,得到认可。(卫生打扫)比较才能出成绩。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官兵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操作性。

二、细节

[故事]在一个风光秀丽的河岸边,住着以鱼鹰捕鱼为生的三户人家。他们每家都有一只小渔船,养着数十只鱼鹰,每天早出晚归捕鱼卖钱。在鱼鹰的喉咙下面有一个天生的皮囊可以储存捕捉到的鱼。为了不让鱼直接进到鱼鹰的胃里,当地的渔民们通常在鱼鹰皮囊的下端用一种比较结实的水草给它扎上。第一个渔民天生大大咧咧,就把捆扎鱼鹰脖子的水草系得松松垮垮。结果鱼都被贪吃的鱼鹰给吞下去了,所以捉不到鱼,自然卖不到钱,日子过得依旧贫穷。第二个渔民则精于算计,他把捆扎鱼鹰脖子的水草系得严严实实。无论大小鱼都颗粒归仓。但没过多久,鱼鹰因为吃不饱,先后都饿死了。最后只剩下一只孤零零的渔舟,比

第一个渔民还凄惨。第三个则把捆扎鱼鹰脖子的水草得不紧也不松。如果鱼鹰抓好小点儿的鱼,就可以直接吞下,当作把自己果腹的美餐;而抓到大鱼,鱼鹰想吞也吞不去,只好吐出,成为渔民赚钱的资本。结果这个渔民每天都有可观数量的鱼卖到集市上去,自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分析]故事中三个渔民从事同样的工作,但收获却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他们各自用心的程度不同。前两个渔民只是依葫芦画瓢捆扎鱼鹰的脖子,外形像了,却并没有抓住事物的精髓,所以结果并不理想。只有第三个渔民,因为他留意到了细节,把握好了捆扎鱼鹰脖子松紧的这个度,所以日子越过越富裕。看完这则故事后,使我们懂得了今后在做任何事情时都需要用心去对待,来不得半点马虎。“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生活中,能够做大事的人很多,但能够把小事做细的却很少。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粗心大意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一举一动、接待、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三、 体制

[故事] 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显然粥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分析] 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一个“轮流分粥,分者后取”的合理的游戏规则,让每个官兵按照游戏规则自我管理。游戏规则要兼顾部队利益和个人利益,并且要让个人利益与部队整体利益统一起来。责任、权利和利益是管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缺乏责任,部队就会产生腐败,进而衰退;缺乏权利,管理者的执行就变成废纸;缺乏利益,官兵就会积极性下降,消极怠工。只有管理者把责、权、利的平台搭建好,官兵才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孙子兵法》“智、勇、仁、严”。带兵之道:勤、恕、廉、明缺一不可。《曾胡治兵语录》曾国藩、胡林翼(道光进士)翰林院庶吉士。认真不马虎、勤奋不懒惰、严格不造就、实干不漂浮。

四、 表率

[故事] 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

[分析] 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管理者要想管好下属必须以身作则。示范的力量是惊人的。不但要象先人李离那样勇于替下属承担责任,而且要事事为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旦通过表率树立起在官兵中的威望,将会上下同心,大大提高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得人心者得天下,做下属敬佩的领导将使管理事半功倍。

班长的作用:班长是部队基础工作的组织者、实践者和管理者,是部队组织最基层的现场管理者和指挥者。班在部队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了班长岗位的重要性。一个班工作的好坏,班长起主导作用,在一个中队,有一批好的班长,这个中队的工作就比较好做,就可以把全队的工作带起来。班长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标杆作用。班长是部队建设中的一面旗职,是基层大队建设中的一个标杆,因此,在工作中班长骨干要敢于提出“看我的,跟我做”的口号,处处做战士的表率。二是框架作用。班长就像房屋的框架一样,支撑着整个房屋的平衡和稳定,其自身越坚固,在管理中越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是这个道理。三是吸引作用。作为班长,对待战士要向兄弟一样,以情带兵,以情感人,同心共事,妥善处理好战友之间的的问题,把全班团结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四是桥梁作用。班长是基层党支部的“千里眼,顺风耳”。因此要经常汇报部队的训练情况和战士的思想动向。要既当好班长,又做好兄长,缓解中队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联络和改善上下之间的感情,当好中队建设的中间力量

班长应具备的“六个能力”:一是非辨别能力。作为一班之长,由原来被管理者转变为现在的管理者,往往一个人的判断与选择将会变为集体的行来,这就要求班长在是与非、得与失、美与丑、荣与辱、好与坏、真与假等问题上,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来观察分析问题,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下,在是非对错面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二是心理承受能力。人在社会生活中,时常会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等各种情感的冲击,班长必须要以豁达的胸怀、辩证的思维,承受住各种打击,使之能很快地从猜疑中、惊惧中、痛苦中解脱,提高对挫折的抵抗能力。工作中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充分的准备去接受别人不理解、领导批评等工作不如意等情况,不能碰到困难就心灰意冷,打退堂鼓,要将工作中的困难当做前进的动力,“哪里跌倒,就从哪爬起”,从做最不尽人意的地方做起,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自己。三是情绪控制能力。人能否对自己的情感、思维、行为加以控制和调节,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在日常行为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在这种的情况下,就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班长是“兵头将尾”,是连结干部与士兵的桥梁纽带,是最基层的管理者,在工作中容易出现“战士不理解、干部不满意”的“两头受气”,在受到委屈的时候,要沉得住气。此外,班长在干工作的过程中不能讲哥们义气,耍个人意志,擅自行动,要在中队的统一领导下,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确保部队的高度纯洁和稳定。四是行为选择能力。班长要学会分析干部的意图,决策最基本的工作方向,真正达到“吃透上级的,化为自己的,变为现实的”,也就是“看到的变为想到的,想到的变为干到的”。工作中,班长在分辨是非,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的同时,

更要注意博采众长,善于扬长避短,清楚自己什么事能做好,什么事情需要其他战友的共同完成,不能碍于面子,做“万事通”。五是思想调节能力。一是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思想,主动克服种种的不利因素,做到活泼开朗,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旺盛的工作精力;二是要善于缓解中队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妥善疏导,处理战士与战友,战士与干部,战士与骨干及战士自身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保证问题不过夜,矛盾不上推,使各种关系顺畅,人和心齐。 六是随机应变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是对前几种能力的综合灵活运用,无论是在火灾和抢险救援现场,还是在日常管理训练中,都没有固定的程序来开展,这就要求班长要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善于捕捉战机,善于发现苗头隐患,思维敏捷,处事果断,能够根据事态的发展变化,及时相应的调整工作部署,“以变对变”,灵活机动地处置随时发生的预想不到的情况。

五、 竞争

[故事] 国外一家森林公园曾养殖几百只梅花鹿,尽管环境幽静,水草丰美,又没有天敌,但几年后,鹿群非但没有发展,反而病的病,死的死,竟然出现了负增长。后来他们买回几只狼放在公园里,在狼的追赶捕食下,鹿群只得紧张地奔跑以逃命。这样一来,除了那些老弱病残者被狼捕食外,其它鹿的体质日益增强,数量也迅速地增长着。

[分析]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天生有种惰性,没有竞争就会固步自封,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竞争对手就是追赶梅花鹿的狼,时刻让梅花鹿清楚狼的位置和同伴的位置。跑在前面的梅花鹿可以得到更好的食物,跑在最后的梅花鹿就成了狼的食物。按照市场规则,给予“头鹿”奖励,让“末鹿”被市场淘汰。 西点军校22条军规:责任、荣誉、国家。第一章服从:军规1无条件执行军规2工作无借口军规3细节决定成败军规4以上司为榜样

第二章团队:军规5荣誉原则军规6受人欢迎军规7善于合作军规8团队精神

第三章激情:军规9只有第一军规10敢于冒险军规11火一般的精神军规12不断提升自己

第四章牺牲:军规13勇敢者的游戏军规14全力以赴军规15尽职尽责军规16没有不可能

第五章 信仰:军规17永不放弃军规18敬业为魂军规19为自己奋斗军规20理念至上军规21自动自发军规22立即行动

六、锻炼

[故事]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

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分析] 每个人都希望用自己的能力来证明自身价值,手下也不例外。给他们更大的空间去施展自己的才华,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和支持。不要害怕他们失败,给予适当的扶持和指点,放开你手中的“雄鹰”,让他们翱翔于更宽阔的天空。是个猴子就给他们座山折腾折腾,是条龙就给他们条大江大河扑腾扑腾。他们的成长,将为你的工作带来更大的贡献。他们的成长,将促使你更进一步。

七、 鞭策

[故事] 拿破仑一次打猎的时候,看到一个落水男孩,一边拼命挣扎,一边高呼救命。这河面并不宽,拿破仑不但没有跳水救人,反而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到:你若不自己爬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那男孩见求救无用,反而增添了一层危险,便更加拼命地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

[分析] 对待自觉性比较差的官兵,一味的为他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去帮助他,并不一定会让他感受到“萝卜”的重要,有时还离不开“大棒”的威胁。偶尔利用你的权威对他们进行威胁,会及时制止他们消极散漫的心态,激发他们发挥出自身的潜力。自觉性强的官兵也有满足、停滞、消沉的时候,也有依赖性,适当的批评和惩罚能够帮助他们认清自我,重新激发新的工作斗志。

八、支撑

[故事]一群大象生活在一片荒原中,无忧无虑,幸福无比。然而有一天,病魔突然降临到这个象群。

经过抗争,象群中的绝大部分都挣脱了病魔的纠缠,可是,却有一只小象一直没能恢复过来,眼看就要支撑不住而倒下。

然而,小象是不能倒的,它一倒下,就会因为巨大的肉躯挤压而损伤自己;倒下,意味着置自己于死地。

就在小象即将倒下的那刻,象群的大象们开始两个一组轮流着用自己的身体夹住小象的身体,支撑着苟延残喘的生命,用群体的血肉之躯帮助小象与命运抗争,终于,奇迹发生了,在大象群体的呵护下,小象慢慢恢复了元气,最终病愈。其实,生活中的很多时候,艰难困苦还不足以将我们击倒时,我们自己却往往首先支撑不住先倒在地上,丧失了毅力和勇气。如果我们再忍耐一下,借助亲情与友爱的力量 ,是不是也会像那只小象一样,重新恢复之前的斗志呢?

[分析]我们常常不是被困难绊倒,而是被自己打倒。当困难来临的时候,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给自己找一个支撑,要始终相信风浪总会过去,雨后就会有彩虹。

第5篇:经典八个企业管理故事

你想到几步(心态)

爱若和布若差不多同时受顾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大家都一样,从最底层干起。可不久爱若受到总经理 的青睐,一再被提升,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布若却像被遗忘了一般,还在最底层混。终于有一天布若忍无可忍 ,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痛斥总经理狗眼看人,辛勤工作的人不提拔,倒提那些吹牛拍马的人。

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了点儿什么,缺什么呢?三言两语说不清 楚,说清楚了他也不服,看来……他忽然有了个主意。

“布若先生”,总经理说:“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布若很快从集市上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在卖。

“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

布若又跑去,回来后说有40袋。

“价格是多少?”布若再次跑到集上。

总经理望着跑得气喘吁吁的他说:“请休息一会儿吧,看看爱若是怎么做的。”说完叫来爱若对他说:“ 爱若先生,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爱若很快从集市上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4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带回几个让总经理看。这个农民一会还将弄几箱西红柿上市,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想这种价格的 西红柿总经理大约会要,所以他不仅带回来几个西红柿作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你是爬不出去的(潜力)

英国牧师雪梨·史密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苏格兰地区有很多古堡与古迹,因此闹鬼的传闻也颇多。 有一天,一位小学老师因为公务繁忙,所以回家已是午夜时分。在他回家的路上,需经过一个坟场,而那天刚好有人新挖了一个墓,他经过时一个不小心,便摔到了那个大坑里,可是那个大坑又大又深,使得长得高头大马的老师,怎么爬都爬不出去。后来,他索性坐在坑内,等天亮了后再说。 没想到不久后又有一个人途经此路,也是不小心而摔在坑内,只见他拼命地往上爬,当然是使出吃奶的力量也毫无办法。 "不用爬了。"那个小学老师说道,"你是爬不出去的。" 后来掉下去的人,大概以为是见到了鬼,吓得魂不附体,立刻手脚并用地往上爬,没想到三两下居然让他给爬了出来。 一个人有多少潜力,没有人知道固然可惜,更可惜的是不到千钧一发之际,都不太容易显露的。 人生感悟:可是人的一生,究竟能有几次恰好掉进了很大的坑中?究竟能有几次恰好 爬不出来?究竟能有几次恰好是在深夜?究竟能有几次恰好身边发出了声 音? 可是关于人生的那些个坑啊,不是每次都能那么好运的恰好

鱼和鱼竿的故事(合作)

在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有一个鱼竿和鱼篓的故事广为人知.

两个年轻人外出旅行,因为迷路而越走越远,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个地方距离最近的村镇也有几百公里.眼看着所有的食物没有了,而要返回也是不可能的.

正在绝望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钩鱼的的老人.老人手里拿着一根鱼竿,鱼篓里有一些鱼.他们立即向老人求救.老人说,从这是里出去走到有人烟的地方,至少有七天的路程,我手里的两样东西送给你们,请你们自己渡过难关吧.老人请他们自己选择,要么要鱼篓的那些鱼,要么要钓鱼竿.年龄大些的要了鱼篓里的鱼,他说,我没有力气去钩鱼了,我吃着这些鱼回去吧.他拿着鱼篓上路了.年轻一些的拿了钩鱼竿以后,心里想,有了钩鱼竿就去找有鱼的地方钩鱼,也没有问题.他很高兴地从老人手里接过钩鱼竿就上路了.

几天过去了,拿了鱼的那个人把鱼吃光了,但是也仅仅走了一半的路程,在他要开始下一半路程的时候,他饿死在了路上.

而拿了钩鱼竿的人呢?他拿了钩鱼竿以后就寻找能够钩鱼的地方,当他距离有鱼的地方还有十几公里的时候,他再也走不动了,也饿死在了路上. 很多年以后,又有两个年轻人同样因为迷路到了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在他们山穷水尽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手里有两样东西,钩鱼竿和有一些鱼的鱼篓.他们向老人求救,老人依然分别送给他们每人一样东西以后就走了. 两个年轻人是好朋友,他们商量,我们不能分开,两个人的力量和智慧肯定比一个人大,我们共同吃着这些鱼去寻找钩鱼的地方,边钩鱼边边向有人的地方靠近就有救了.

果然,在鱼篓里的鱼将要吃尽的时候,他们找到了钩鱼的地方,一个上午就钩了十多斤鱼.而后,他们把钩的鱼晒成鱼干,向着来路走.不久又发现了钩鱼的地方,他们又钩了很多的鱼.

十几天以后,他们成功地从死亡之地脱困,回到了出发的地方. 澳大利亚人把这个故事作为他们民族的座右铭,告诉自己的子孙,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精诚合作,而不要自私狭隘.

澳大利亚人因而以精诚合作闻名于世,他们有一句格言家喻户晓:合作可以把成功无限地放大,自私狭隘只会毁掉前程

秀才买柴(沟通)

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

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

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

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柴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

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管理者平时最好用简单的语言、易懂的言词来传达讯息,而且对于说话的对象、时机要有所掌握,有时过分的修饰反而达不到想要完成的目的。

狗鱼的经验(经验不是万能的)

狗鱼干儿是日本人爱吃的食物,味道鲜美,但活着的狗鱼力大性猛。有人曾用狗鱼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

先拿一个大水桶,中间用块玻璃隔开,右边放进几条饿了几天的狗鱼,左边放进一些狗鱼很爱吃的小鱼,再去观察狗鱼将如何行动。性凶力大的狗鱼,看见那些游来游去的小鱼当然不会无动于衷。狗鱼不管三七二十一,向那边猛扑过去,想把小鱼一口吞掉。 然而,其结果不难想象,狗鱼会猛烈地撞在玻璃板上,吃鱼的目的不能得逞。

狗鱼会把这种袭击反复地继续下去。令人心疼的是,狗鱼虽已头破血流,但仍被一种本能的欲望所驱使,依然不甘罢休地向玻璃板发起猛烈的袭击。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狗鱼终于得出结论:“已尽心竭力了还没能过去,只落个头破血流,看来那些小鱼只是画中之饼了。” 那些小鱼,先是看见旁边的狗鱼吓得全身发抖,全都躲到了一个角落里。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也没发生什么事,就觉得很安全了。它们感到狗鱼也并不可怕,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另一方面,狗鱼反而躲在一个角落里不动,完全放弃了袭击猎物的念头。 这时候把隔在中间的玻璃板拿掉,狗鱼将会怎样呢?看见向着自己游来游去的那些美味的小鱼仍然无动于衷,仿佛永远抛弃了袭击猎物的念头,躲在角落里一动不动。

这个试验不难看出:不管是人还是动物,经过亲身体验形成的习性改这难矣。狗鱼通过多次实践懂得了自己的努力是徒劳的,努力了也得不到食物,只落得个头破血流,疼痛难忍。于是,它抛弃了吃食的念头,而且,尽管后来情况变了,可以得到食物了,但它们还是不想试一试。

狗鱼的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在企业经营中也一样,要根除日积月累形成的思维方式和陈规陋习,没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周密细致的准备以及坚定不移的决心,是很难动大手术的。 从1989年以来,在经营革新中所遇到的最大阻力,就是天长日久形成的惰性。正像俗语说的“三岁之习,八十难改。”一个人尚且如此,何况要改变一个十多万人之众的大企业,又岂是一朝一夕之功呢?

如果从最高经营者到一般职工,都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或者没有付诸实践,那么即使有了上好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也将无济于事

爹转弯啦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

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两个猎人的故事(管理)

有一个小村庄里面住着甲乙两个猎人。 有人问甲猎人为何要天天进山打猎? 甲猎人一脸无奈地答:“为了赚钱讨生活。”

但乙猎人回答则不然,他神采奕奕地说道:“我喜欢冒险,进山打猎是我每天最想做的事。”

那个人又问乙猎人:“难道你不是为了养家糊口吗?”

“不,生活只是附带的,我天天都想捕到猛兽,付出并获得丰收才是最大的成就感。”

乙猎人为了捕到猛兽,不仅勤习射箭,做工具,还时时进山布置陷阱。他和他的伙伴们,打猎的技术愈来愈高,几乎每次都是满载而归,生活不成问题。 而那无精打采的甲猎人,每日愁眉不展,朋友们也是士气低落,每日所打的猎寥寥无几。

有一天甲、乙猎人相约同时去捕猎,一只威猛的老虎出现了。

甲猎人先看见老虎,自知不是对手,怕被吃掉,只有眼睁睁地任老虎逃走。 而乙猎人准备多时,信心十足地率领士气高昂的伙伴布下陷阱,用弓箭把老虎逼进了陷阱。经过一番英勇的拼斗,终于齐心齐力将老虎拖回村庄,接受村民英雄式的对待。

点评:

这个故事再次说明: ①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②愿景和目标决定你的态度和行为; ③领导的情绪会传染给你的下属。

事业心强的领导无不深刻认同自身工作的意义,为工作的进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员工亦受其感染激励。因此,做起事来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第6篇:十个营销经典故事

找马

从前,有个秀才去京城应试。途中,在一小店投宿,将马套在门口的木桩上,天亮准备上路时,马却不知去向。从此,秀才开始四处找马。他找了一整天,没见着马的踪影;第二天,他远远看见前面好像有一匹马,但走近一看,却是一头驴,他失望地摇了摇头,继续往前走。第三天,他又见到前面有匹马,心中暗喜:这回该是我的那匹马了吧,但走近一看,还是一头驴。他又走了,仍是每天都能看到一头驴,但他一直没有理睬这些驴,只是在寻找自己的马。考试时间一天天迫近,而这位秀才终因精疲力竭而死在找马的路上。

营销启示:寻找客户是每个营销者每天所做的首要工作。但是每天我们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首先应思考这个问题:顾客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我们需要的是什么顾客?怎样找到顾客?因循守旧、缺乏权变思维的营销者是不会找到自己的顾客的。

这是谁的错误

公司里新招了一批职员,老板抽时间与大家见个面。“黄烨(hua)。”全场一片静寂,没有人应答。老板又念了一遍。一个员工站起来,怯生生地说:“我叫黄烨(ye),不叫黄烨(hua)。”人群中发出一阵低低的笑声。老板的脸色有些不自然。“报告经理,我是打字员,是我把字打错了。”一个精干的小伙子站起来,说道。“太马虎了,下次注意。”老板挥挥手,接着念下去。没多久,打字员被提升为公关部经理,叫黄烨的那个员工则被解雇了。

营销启示:机敏的打字员!提升这样的员工做公关经理理所当然。推销自己良机难逢,但打字员抓住了它!而叫“黄烨”的那位员工因缺乏推销自己的意识而犯下大忌:在公开场合使人难堪。

与众不同的自我推销

约翰尼是一家连锁超市的打包员,他利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设计了一个程序,他把自己寻找的“每日一得”都输入计算机,再打上好多份,在每一份背面都签上自己的名字。第二天他给顾客打包时,就把那些写着温馨有趣或发人深思的“每日一得”纸条打到买主的购物包中。一个月之后,连锁店里发生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无论在什么时间,约翰尼的结账台前排队的人总要比其它账台多好多倍。值班经理很不理解,就大声对顾客说:“大家多排几队,请不要都挤在一个地方。”可是没有人听他的话,顾客们说:“我们都排约翰尼的队,因为我们想要他的‘每日一得’。” 营销启示:我们经常为推销不出自己而烦恼,总认为自己很努力,但推销效果却甚微。打包员推销成功的秘诀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时刻想着为顾客创造快乐;二是与众不同的推销方式。

营销无处不在

某大企业开讲座,参加人员多达100人,其中有许多女性。讲师来到讲台上,轮值的人喊了:“起立!”“坐下!”忽然,一个响亮的怪声发出,显然是有人放屁了。这一声,有如晴天霹雳,大伙不约而同地把视线投向发出声音的方向。原来声音来自有“蒙娜丽莎”之称的罗丝小组。她是全公司最漂亮的部门经理,娴雅、文静,不少男同事对她都怀有爱意。事实上,那是罗丝小姐的裤子绷得太紧而发生的“裂帛之声”,大家误以为是她放屁了。就在尴尬的气氛还笼罩在整个会场时候,坐在罗丝小组邻近的一位名叫科恩的男同事,倏然而起,他向大家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说:“失礼之处,务请原谅,我这几天的肠胃有点消化不良,真抱歉。”

营销启示:可以想像,科恩在罗丝心目中的形象是如何的高大完美。营销无时不在,营销无处不在。科恩在稍纵即逝的机会中成功地推销了自己,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他“为他人着想”的态度和机敏的头脑。

出 门

古时候,有两个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都压得 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又换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营销启示:在我们人生的大道上,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在前进的道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河边的苹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营销启示:在营销的世界里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在营销的海洋放飞你的梦想!!! 黄帝问路

上古时代,黄帝带领了六位随从到贝茨山见大傀,在半途上迷路了。他们巧遇一位放牛的牧童。黄帝上前问道:“小童,贝茨山要往哪个方向去,你知道吗?”牧童说:“知道呀!”于是便指点他们路向。黄帝又问:“你知道大傀往哪里吗?” 他说:“知道啊!”黄帝吃了一惊,便随口问道:“看你年纪小小,好像什么事你都知道不少啊!”接着又问道:“你知道如何治国平天下吗?” 那牧童说:“知道,就像我放牧的方法一样,只要把牛的劣性去除了,那一切就平定了呀!治天下不也是一样吗?” 黄帝听后,非常佩服,真是后生可畏,原以为他什么都不懂,却没想到这小孩从日常生活中得来的道理,就能理解治国平天下的方法。

营销启示:有些在营销领域多年的“老前辈”,总喜欢倚老卖老,开口闭口:“以我十几年的经验„„”,来否定新人的创见,以为后辈太嫩,社会阅历不多,绝对要对他们服从。其实,“老前辈”的经验值得后辈学习,但年轻一代的新见解、新创见,不也是值得“老前辈”研究及重视的吗?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两代人的思想交流,一定可以惠及大家。

空欢喜一场

有一位很喜欢音乐的国王发出了一项公告,宣布有谁能奏出优美的小提琴,便重重有赏。

不久来了一小提琴手,国随即命令他演奏。这名小提琴手果然奏出了一曲非常悦耳动听的曲子。国王听得如痴如醉,龙心大悦。当小提琴手向国王要赏金时,国王却一分也不给,小提琴手不满地说国王食言。国王却笑着回答说:“哈哈,刚才你演奏音乐给我听,让我空欢喜一场。我说要给你赏金也是要让你空欢喜一场罢了,这还不公道吗?”

营销启示:我们常常听说一些推销人员看见别人的辉煌成就时,也非常豪气地说:“给我一点时问吧,我要做得 比他更好。”或“他能,我也一定能。”可惜是他从来没有认真地行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却一事无成,只会谈成功、理想、目标、计划,但从不行动,到头来岂不是空欢喜一场吗?

公孙与驴子

2500年前,伊索曾讲过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个老公公带着孙子。牵着一头驴子.准备进入市场去卖掉。走了一段路,那位老公公听到有个路人说:“这两人,放着驴子不坐.真是傻瓜!”二人听后觉得有点道理。公孙两人便一起骑上驴背.继续行程。 走了不久,又遇到一名路人,那路人指着他们说:“这爷俩真是没人性,两人压得驴于要死了 。” 听了路人这么一说,那老公公赶忙下来,让孙子一人骑在驴背上,自己牵着驴子步行。过了不久,经过一间茶楼,茶楼外站着一名妇女。那妇女说道:“这是什么时代啊,这个小孩这样不懂事,自己享受,让老人家走路。” 老人听了觉得那名妇女说得很有道理,便吩咐孙子下来.让他坐上去。走着走着.来到一条热闹的街坊.那里有三五个妇女对着他们指指点点:“唉,这个老人怎么这样没有爱民,自己享受,让小孩受苦。”听后,那老人脸红了。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到底怎样才是对的 呢?” 最后,那公孙二人向人们了一条大绳与一根长棍,将驴中四脚绑上两人抬到市场去了!

营销启示: 有许多人对营销行业有所误解,或一知半解。身为正当买卖的营销人员,我们必须有一定的看法,正确的做法。有时,我们无法避免他人在旁的批评成劝告,但我们是无法取悦每一个人的,否则将失去了方向,迷失了自己。

.精卫填海

精卫是海边的一种小鸟。这种乌外表和乌鸦差不多,头上的羽毛有花纹,嘴马是白色的,脚是红色的。这种小鸟有个讨特的习性,就是经常把岸上的小树枝、小石块用嘴衔着丢到大海里。 关于这种小鸟有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在远古时代,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边游玩,一去就没有回家,原来她不幸跌倒海里淹死了。女娃死后变成一只乌儿,就是精卫鸟。精卫鸟因为海水会淹死人就发誓要填平它。于是,不管春夏秋冬,酷夏严寒.刮风下雨,精卫鸟每天都衔了两山的小树枝、小石块,丢到大海里。一只小鸟想用这种办法填平大海。真是谈何容易!不过它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却是难能可贵营销启示:小鸟尚有填海之志,我们要成就一番事业也应提倡这种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事业成功。有志者,事竞成!

本教材对电子电器产品的营销环境、消费者市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电子电器产品市场营销机会的选择做了介绍;对电子电器产品市场营销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分别结合当前的市场实际作了专门讲述等。

一个好的促销品应是独一无二的,能让消费者通过这个促销品加深对产品的认识。通俗点说,促销品应该是产品的妻,而非妓,它是企业产品的贤内助。

——深圳市某公司市场总监 >市场总监朱建宇

和大卖场的良好沟通很重要!沟通好可以有1000万元的业绩,沟通不好只有100万元的业绩。为什么呢?沟通好的时候顺风顺水,要什么资源和支持大卖场都配合,沟通不好的时候要什么没什么,生意简直就没法做。

——某位供应商

在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先让中间商赚到钱!

——可口可乐公司的营销30个准则之一

促销的效果,不在于费用的多少,而在于传播力的大小。

——金星啤酒集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闫治民

营销经典故事

爹对儿子说,我想给你找个媳妇。

儿子说,可我愿意自己找!

爹说,但这个女孩子是比尔盖茨的女儿!

儿子说,要是这样,可以。

然后他爹找到比尔盖茨,说,我给你女儿找了一个老公。

比尔盖茨说,不行,我女儿还小!

爹说,可是这个小伙子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

比尔盖茨说,啊,这样,行!

最后,爹找到了世界银行的总裁,说,我给你推荐一个副总裁!

世界银行的总裁说:不行,

爹说,可是这个小伙子是比尔盖茨的女婿。

世界银行的总裁说: 啊,这样,行!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