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工作计划

2022-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好的工作计划能为我们更好的完成工作拟定方向和实现路径,帮助我们实现更好的成长,在新的阶段,让我们一起来做好计划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心理健康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教师心理健康工作计划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创设和谐工作氛围

开栏寄语汶川大地震以后,“心理援助”這个曾经不太被人关注的名词,开始频频出现在各种报道中,人们开始把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等同对待。为了让心理健康真正走进人们的视野,本刊特开辟“心灵港湾”栏目,其中“名家讲堂”将请专家学者指点迷津;“教师感悟”关注一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灵感悟;“心育实践”分享教师的心育课件和咨询案例;“互动平台”答疑解惑,解析心灵密码。我们热切期待本栏目推出后,能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参与。

一、教师心理健康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教师作为社会中一个特定职业群体,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长期以来,人们强调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相对忽视了教师也像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享有受尊重、保障自身基本权益的权利。尤其是近年来,与教师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2000年,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2005年也有调查结果表明,中学教师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好,但在强迫、敌对性、偏执等方面稍微严重。

关注并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有助于教师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心理健康等于没有心理问题。

人们通常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不健康”,从而把“心理健康”等同于“没有心理问题”,习惯于用“健康”或者“不健康”来评价教师的心理状况。这种“非连续性”的观点,实际上是把心理健康看作一个硬币的两面,要么“健康”,要么就是“不健康”。

然而,人的心理是结构复杂、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动态系统。对大多数人而言,心理健康与否,是程度问题,而不是“是与非”的二元状态。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从“健康”到“不健康”的连续体,有的人可能距离健康状态更近一些,有的人可能距离某种心理问题的状况更近一点。从这个连续体的分布来看,大部分人都分布在更接近心理健康一端的区域,而处于完全不健康和完全健康状态的个体都是极少数。对于教师群体来说也一样,绝大多数教师分布在心理比较健康的区域,被检出心理问题的教师,可能只是心理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状态不好,在其他方面不一定不健康,所以不能对其全盘否定;同时要意识到,没有检出问题的教师,也并不代表完全没有问题。

误区二:只要出现心理与行为问题就是心理不健康。

大多数人认为,只要有心理与行为问题就是不健康的表现,这种想法忽略了问题发生的情境条件。在理解教师心理健康时,我们应该注意区分和鉴别情境性与特质性。“情境性”指教师的某些负面情绪或看似不合适的行为,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比如说,经历了大地震灾难之后,有些教师出现了焦虑、抑郁等情绪,甚至出现了失眠、食欲不振等各种行为或躯体反应,这是地震情境下引发的正常反应。“特质性”是与“情境性”相对的,即一些情绪、行为是不因情境而改变,表现出跨时间、跨情境的稳定性。比如有些人对什么事都很焦虑,这种焦虑是其人格的一部分,比较难以改变。

目前教师心理健康研究中的一些研究结果,没有进一步区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性质是情境性的还是特质性的。因此,在使用调查量表测量并判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时候,下结论要谨慎,要注意区分哪些现象是教师暂时的心理状态,哪些现象是稳定的人格特质表现,哪些是正常问题,哪些是值得密切关注和急需解决的异常状况。

误区三:心理健康问题与职业道德问题等同。

现实中,人们通常把心理健康等同于职业道德。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动手打学生之后,社会舆论会认为教师存在职业道德问题。但实际上,这一失当行为背后的根源更多是心理问题。比如,这段时间教师可能正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比较焦虑易怒,导致情绪与行为失控,未能妥当处理师生关系,从而出现伤害学生的表现。但当事情发生后,教师往往会内疚自责、后悔不已。可见,“打人”行为的背后并非职业道德缺陷,而是自身心理问题没有得到适当调节。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心理问题当作职业道德问题来理解。

那么,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呢?首先,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内涵和标准,二者有一定区别。教师心理健康是指向教师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侧重于教师对环境的适应与自我调节;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对教师行为的要求和规范,带有社会评价性质,有“是”与“非”之分。尽管在特殊情境下二者可能有冲突,但却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其次,二者并非完全独立,当职业道德内化到个体价值体系中时,这种带有是非评价性的规范就可能成为个体心理要素的一部分,自然而本能地得以表达,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最理想表现。

比如说,在汶川大地震中,教师也会有种种情绪反应,如害怕、担心、内疚、抑郁、不安、愤怒等,还有一些本能性的逃生行为。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说,这些情绪、行为是必然的适应性反应,是灾难下正常的自我保护反应。但是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说,这种临阵逃脱的行为又是不道德的,教师应该关爱和保护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安抚学生情绪,理性地组织学生们避难逃生。这样看来,心理健康中的适应性表现似乎与职业道德相悖了,人们看似只能选择其一。

我们强调,二者不能互相推脱。灾难下的自我保护反应是本能,人人都有,这并没有错。而教师职业道德,则是教师这个职业所特有的、高于普通人所应该具备的素质,作为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履行。但是,教师不该因逃生是本能,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弃职业道德于不顾;也不该认为自己是所有学生的“救星”,而长期自责内疚于当时的自我保护反应,或没来得及多救几个孩子的行为。在这种情境下,心理健康与职业道德非但不矛盾,甚至还有重叠之处。对于那些将职业道德完全内化为自然反应的教师而言,尊重生命、保护学生也已成为灾难下的基本反应。未经思索,先保护孩子,他们已将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融合,其行为既符合职业道德,又是本能的第一反应,这是心理健康的最高层次。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教师的心理健康和普通人一样具有一般性,但因其职业独特性,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从一般性来看,可以把心理健康理解为处理好与自己、与他人和与社会的关系,包括自我成分、他人成分、社会成分。自我成分主要分为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身相关信息有较强的觉察力,能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人格特点和个人偏好,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认识到自我价值,并对自己的能力有敏锐的自觉力。自我调节指个体能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包括情绪稳定、行为得当,有良好的自控力;养成自律、承担责任和学习组织能力,组织好个人日常活动,能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他人成分主要指对他人的认识和人际协调。对他人的认识是指能够认识和觉察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了解他人的需要、价值观和优缺点,体谅与尊重别人,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认识到社会的多元性。人际协调是指个体拥有有效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能有效地沟通、参与社交活动、建立联系、与他人合作、协商谈判和处理矛盾等,并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成分主要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求个体能够有效地分析情境,认识和理解道德、行为的义务或责任,形成并执行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问题解决方式,并负责地评估这种决定的合适性。

就其特殊性而言,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对从业者有特定的要求。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外在专业要求的适应与发展的过程。适应程度与发展水平标志着教师在职业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描述教师特有的心理健康状况:即高职业认同、明确的职业规划、协调的生活结构、高模糊容忍性和经验开放性。

高职业认同,即教师对职业的认同度高,意味着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要求、性质、功能、意义认识比较深刻。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的投入程度比较高,工作比较主动,并从中体验到积极的情绪。高度的职业认同感有利于带来高工作价值感,从而提高工作满意度。

明确的职业规划,指教师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具有明晰的定位。缺乏职业目标的教师将失去热情,疲于应付,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职业目标太高的教师又将长期处于高工作压力之下,容易焦虑,迷失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明确的教师,通常能够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目标和理想,及时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和策略,避免职业倦怠的发生,使自身潜能获得更好的挖掘,促进自我实现。

协调的生活结构,指能处理好工作与生活、家庭与学校、个人与集体、上级与下级等各种关系,在和谐的关系中有条理地生活。一些教师没有处理好角色转换的问题,往往会带来一些冲突。比如,过分投入工作,忽视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没有尽到家长的义务;或反之,花过多的时间处理家庭事务,对工作马马虎虎,招致学生的不满。这都是失调的生活结构。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及时地在多重角色中转换,适当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调整和寻找冲突之间的平衡点。

高模糊容忍性,是指人们易于接受不确定的情境和模棱两可的环境信息。经验开放性指对经验本身进行积极寻求和欣赏,能够容忍和探索不熟悉的环境。高模糊容忍、经验开放的教师能更好地包容与接纳不同类型的学生。比如对“问题学生”,他们不仅能包容和理解,还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把这种特殊个案当作专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价值感和成就感。他们乐意接纳不熟悉的教学环境或信息,喜欢面对职业中的各种挑战,从中证明自己的能力,并激发自己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般性的心理健康维护方法,诸如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做好情绪调控等,对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都是适用的。但是在这里,我们要强调教师群体心理健康维护的特殊性,主要强调學校在创设和谐工作氛围方面应当做出的努力。

首先,学校要认识到心理健康应当成为教师的基本权益之一,需要向教师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培训或心理服务。比如,学校定期为教师举办心理健康的知识讲座,不仅让他们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更好地认识自己,用适合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达到自我维护和调节心理健康的目的;学校还应该为教师配备心理咨询师,在需要疏导和咨询服务时可以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同时适时组织教师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休闲活动,提供与同事互相交流的平台,以缓解工作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这样的培训和服务活动既可以加强教师的心理自助能力,也营造和优化了和谐的学校组织氛围。

其次,教师评价作为一种管理手段,也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利于教师发展的因素。比如,从评价功能看,多为奖惩性而忽视发展性;从评价组织实施看,多为横向的与他人比较,而忽视了纵向的自我比较;从评价内容看,多为主观报告而客观调查不足。不适宜的评价会造成教师工作的生态环境不良,导致教师产生过高或过低的职业压力。因此,可以从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入手,为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创造适宜环境。

再次,实行民主化管理,适当赋权于教师,让教师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这种方式有利于突出教师在学校中的主体性,真正做到关注和尊重教师,提高教师职业满意度。以民主化的方式邀请教师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决策,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将使教师更好地领会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其达成思想共识,同时获得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职业价值的认同。教师在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过程中,会增强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提升自我价值感,从而避免不良情绪体验的发生。

总之,学校要尽量营造民主、和谐、宽松、信任的组织环境,从心理培训、绩效评价和管理决策等方面优化学校管理制度,关心和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申继亮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翁洁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作者:申继亮 翁洁

第2篇:高中数学教师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受到工作生活等方面因素影响,高中任课教师普遍存在工作压力大、心理健康状态不佳的情况。考试、升学、待遇等各方面带来的问题对教师的心理状态造成不利影响,这种现象在高中数学教师中尤为明显。本文探究了高中数学教师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师;工作压力;心理健康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工作状态会对教学质量造成很大影响。由于学生高考升学、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很多高中教师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心理状态不够健康,教学中的工作状态并不好。这种情况在高中数学教师中尤为明显,研究高中数学教师工作压力相关问题,保持其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数学教师工作压力的研究

教师工作压力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情况,根据近几年对教师工作压力情况的调查,高中数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尤其大。强大工作压力,对教师心理状态和工作状态都有着相当大程度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分别是学生表现、工作条件、工作时间以及学校风气。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有部分学生表现出叛逆和厌恶学习的态度,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麻烦;第二,一些学校的工作条件较差、教学资源不足,也会为教师的日常教学带来一定的不便;第三,高中教师的工作时间不仅仅包括上课时间,备课、作业批改、教学研究等工作内容会占据教师大量的时间,许多教师在比较繁忙的教学阶段甚至需要工作到凌晨,工作时间非常长,这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而且会对教师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第四,环境对人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影响很大,学校的风气会从社交、工作发展等多个方面对教师的工作和心理状态造成影响。

根据相关调查的结果显示,对高中数学教师工作压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有以下几个:第一,由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高中数学教师每天需要在很早的时间到达学校,在学生晚自习结束后才能离开学校,上班时间非常长。而且在正式的上班时间外,教师还需要参与一些教学研究活动,实际的工作时间会更长;第二,高中阶段,数学是公认最难的学科之一。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与方案,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学生要想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内容与应用方法,必须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和考试训练。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应对繁重的备课工作,还要完成大量作业和试卷的批改,每天的工作量都非常大,长期之后会给教师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第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呈现出很强的分层情况。数学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导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成果,在高要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很容易出现分层。对此,教师需要了解每一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相关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第四,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时间长、任务重,会占据教师个人大量的时间,日常能够专门用于休闲运动的时间非常少。因此,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高中数学教师的身体健康状态普遍呈现下降趋势,这同样会为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

二、高中数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

高中數学教师巨大的工作压力,会对其心理健康状态造成很大影响。根据相关调查结果,大约50%的高中数学教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其中接近5%的教师存在程度较深的心理健康问题,1%的教师已经患有心理疾病。在关于高中数学教师心理健康状态的调查中,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敌对以及其他这6个因子上,高中数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因子都高于国内常模,这说明在高中数学教师中,这几种心理健康症状出现的情况很多。

三、高中数学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高中数学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与工作压力之间存在着很大关系。第一,在高中数学教师中,大约50%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与从事其他工作的人群相比,高中数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平均水平较低,而且相差幅度很大。第二,高中数学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联系,巨大的工作压力会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师的压力来源中,学校的风气、学生的情况以及职业发展等方面都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因此,要想保证高中数学教师心理健康,提高其工作状态,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工作压力。第三,高中数学教师心理健康因子中,躯体化、强迫以及忧郁与工作压力的关系相当大,而敌对则与教师量化考核有更大关系。因此,在学校管理中,需要着重考虑这一方面。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高中数学教师普遍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比例也比较高。通常工作压力越大的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对此,学校管理者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学校风气,优化教学管理,降低教师的工作压力,保证其心理健康。

作者:张晓丹

第3篇: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三)

(续上期)

3.典型案例

案例];“让学生把话说完”——“丈龙”的醒悟

在“教师生涯探索工作坊”的培训中,有一位比较特殊的学员,大家叫他“大炮”。他高大魁梧,血气方刚,带着不屑一顾的神情来到培训室。当知道需要脱鞋进入、取坐垫围坐在地板上时,立刻就显露出不满的情绪。学员们按自己熟悉的同事结伴而坐,他却独自找了一个靠墙的角落坐下。主持教师为了使每一位参加者离开原有的小团体,更好地与他人接触,第一个热身活动是“刮大风”。该学员以自己的体形活动不方便为理,似乎想拒绝参与,表现出十分的不投入。在大家一起分享游戏体会时,他说,原来打算来混几个“学分”,所以没想过要积极投入,看到大家如此认真地参与并获得感悟,自己真有点儿羡慕他们。课中活动“解开心结”,学员们从解8人结、16人结到24人结,一个个难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次次顺利解开,传来阵阵掌声。“大炮”也开始慢慢投入了。这位“大炮”平时情绪容易激动,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往往简单粗暴,学生怕他也恨他。在与同事、领导相处中,也常常会发生矛盾,渐渐地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对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认知方式、新的教学手段常常采取拒绝的态度。在集体分享时,“大炮”的发言引起大家的一阵笑声,他说:“这个游戏应该让美国总统布什和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做一下,也许伊拉克战争就可以避免。通过游戏我明白了,其实生活中并没有解不开的结。”做完“于无声处”游戏,他说“今天我明白了,让学生把话说完,学会倾听很重

案例2; “其实人人都面对杌遇和挑战”——老教师的感叹

“教师生涯探索工作坊”中有这样一个活动体验,名叫“我要……”。面对一份精美礼品,有五位学员参加竞争,其中有一位可以申请做“裁判”,他有权把奖品判给其中的任何一位竞争者,但自己肯定失去了获得礼品的机会。年轻的竞争者大都表现积极、大胆和迫切,而年龄大一些的竞争者往往表达比较含蓄,对能否获胜表现得无所谓,礼品最终落入了年轻竞争者囊中。主持教师在点评时说:“假如把这礼品看作是一次机会,你现在有何感想?”担任“裁判”者说: “我在机会与权利之间,选择了权利,我并不后悔。”得到礼品者说: “我体验了面对机会不断追求而获胜的快乐。”竞争失败的年轻者说: “虽未成功,可我是努力过了,因此我并不后悔,以后遇到新的机会,我仍然会积极去争取。”竞争失败的年长者说:“五个人竞争一份礼品,从一开始我就失去了信心,所以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渴望。另外觉得万一争了半天争不到,很没面子,因此对能否得到礼品表面上显得无所谓,其实并不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通过游戏让我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竞争欲望渐渐减弱了,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机会,不敢去挑战,所以在工作中也体验到了落伍和失落。但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总是抱怨社会不公平。看来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终身学习很重要。”

案例3;走下“神坛”——特级教师的感触

特级教师老王是带着“为什么学生不喜欢自己”,“为什么教学效果不如教龄不足五年的年轻教师”, “为什么平时没有可以交谈的同事”, “为什么找不到十几年前工作时的那种感觉”等困惑走入“学科管理工作坊”的。游戏“无穷的变幻——拼图”,给了他极大的启示。取五张不同颜色的纸,叠在一起随意剪出六个不规则的图形,学员们各取一张。主持教师要求大家凭手中的图形去找朋友拼图,30个学员立刻分成了五个小组。在拼图活动中老王表现积极,不断提出指导性意见,小组内其他四位合作者在他的领导下一次次地尝试着,时间很快过去了五分钟,其他有一组拼图成功了。剩下的四个小组更加紧张地进行着,八分钟时又有一组成功了。老王带领的小组仍无成功的迹象,组员们开始怀疑老王的领导是否正确,有人提出是否可以派人去看看其他组是怎样成功的。但老王的态度是绝对不行,并向主持教师提出质疑: “一定是纸片搞错了,不可能拼出来的!”十分钟后其他小组都完成了拼图,而只有老王的小组陷入了“死胡同”。在集体分享时,老王深有感触地说: “我们的失败出在过于自信,只想到自己是正确的,怀疑别人,也拒绝他人的经验,太封闭自己了。”接下来,主持教师把30张纸片重新打乱,让学员们任意取一张再玩一次拼图游戏。由于这次没有固定的答案,所以思维特别活跃,激发了大家的想像力,训练了发散思维。面对这样的场景,老王的内心有了深深的感触,自己如何走下“神坛”,用平视的目光看待同事和学生,用欣赏的态度接纳他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是自己走出困惑的关键。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了教材的挑战,也受到了学生学习途径和学习要求的挑战。随着现代化信息手段的广泛应用,教师已不是绝对的权威,课堂也不是获取知识的惟一途径。特级教师虽有丰厚的知识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由于受长期被人尊重的优越感所封闭,面对新的教改形势,面对新生代的学生,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可能出现了老化,需要更新,也需要适应。

4.心理主题班会课展示情况

不少学员在参加了“班级心理环境建设工作坊”、“班级活动设计工作坊”后,纷纷开设了心理主题班会,

“心灵之约”、“打开记忆大门”——中预年级

“学会帮助”——初一年级

“聚焦责任心”——初二年级

“我的未来”、“筑起‘心’的长城”——高一预备

“信念的力量”、“珍惜友情”、“自信与自卑”、“交往的艺术”——高一年级

“敞开心扉,谈往事……”、“男生与女生”——高二年级

“积极面对人生”、“关爱生命”——高三年级

5.设计心理小游戏:

学员们运用培训中学到的心理原理和团体辅导技巧,设计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小游戏,如:游戏一:学动物的叫声步骤:下面一表决定你要学的动物是什么你姓氏汉语拼音的第一字母 动物

A—F

G--L

M—R

老虎

S--Z

选择一个伙伴(最好选一位不太熟悉的人作为伙伴)。彼此盯着看,目光不能转移,同时大声学动物叫,至少十秒钟。

点评: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你的感觉如何?你是否感到既幽默有趣又有些尴尬?这个游戏尽管开始时会感到不舒服,但很可能结束时已是笑声满堂。也许不管你模仿的动物是什么,最后你的表现都是‘傻驴”一头。

思索:你是否注意到好玩和幽默的情绪会有助于你在这个游戏中创造性的发挥,可能会使你灵机一动,模仿出种种出人意外的叫声,获得满堂喝彩,或者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而在游戏中,感到尴尬的心理却会使你羞于开口?假如你有幽默感,学动物叫就更容易开口。

感悟:积极乐观的情绪是创造力的催化剂。因此,在最困难的时候,不要忘记幽默可以使你保持乐观。

游戏二; “五个同路人”

要求:这个小游戏以五人为一组,每个人自选一个角色:蒙上眼睛的“盲人”,蒙上嘴巴的“哑巴”,带上耳塞的“聋子”,绑上双腿的“无脚人”,绑上双手的“无手人”。现在五个“同路人”,带上一堆物品,如五只书包、两把雨伞、四瓶水、三只球和一把椅子,从A处出发以最快的速度到达B处,中间还有一些障碍,如过‘小桥”,过“小溪”,钻“山洞”,爬“小坡”等等。到达终点后,互换角色,再来一次。游戏做完后,交流感受。

点评: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怎样看待自己的弱点?怎样欣赏别人的优点?五个“同路人”怎样合作才会有最佳的效果?在合作中怎样体现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游戏会给你带来意外收获。六、关于“工作坊”校本培训的思考

(一) “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支持

我校“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开班期间,校长、校长助理、教科所所长、政教主任、团委书记都亲临现场体验活动、分享感受,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虽说培训是由校心理辅导中心实施操作,但必须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校长室的统一领导下,由分管领导协调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共同关注,在精力和财力上给予保证。使“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校本培训做到教师个人需求与学校行政要求相结合,‘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与培训形式的灵活性、规范性相结合。

(二) “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既是心理培训又是心理释放过程

校长在参加某次“工作坊”活动时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教师工作非常辛苦,压力也非常大,假如每周都有这样一次学习、放松的机会,对心理保健一定会有极大的帮助。”所以,我校的“教师成长工作坊”的定位,既是普及、提高教师心理学理论知识,学习掌握心理辅导方法,也是为教师提供一个增进交流、释放内心压力、调节自我情绪的场所。

(三)“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要与教、学、研一体化

“工作坊”既是教师进修、提高的场所,也是教育教学实践的场所,它能凸现教师学习与提高的便捷性,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研究问题统一性。在方案设计中采取室内教学与户外拓展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交流相结合、进修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在形式安排中采取教师自学与听课相结合、体验与分享相结合、模仿与创造相结合、观摩与展示相结合。促使教、学、研一体化,达到“教而后知困,学而后知不足,研而后知美,知美而后自创”。

(四)“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要注重教师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教师自身的角色特点决定了他必须不断进修、终身学习,但大量的理论、枯燥的说教,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我们采取推荐理论书籍、专家论点交流研讨、方法技巧实践体验等方法,每个主题“工作坊”都通过设计大量活动,让教师参与、体验、分享、感悟,使他们通过领悟和内省,获得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以上案例中特级教师的改变就是很好的例子,通过游戏的启发和同伴的影响,能够引发积极的思考,从而走出困境。

(五) “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需要规范化和系统化

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工作坊”要根据学校发展和教师实际需求而设计主题。一方面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教师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不断开发培训主题,编著培训教材;另一方面要不断改进培训手段,购置培训设施。要逐步使“工作坊”管理规范化、形式多元化、内容模块化、师资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校本培训做到长盛不衰、充满生命力,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主要途径和权利。

对学校而言,通过“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将教师培训由“外控式管理”向“内控式管理”转变;对广大教师而言,进修、学习由“被动性”向“主动、参与性”转变;就培训的方式而言,由“单一、封闭性”向“多样、开放性”转变。这是教师心理培训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总之,团体辅导校本心理培训的深入开展,为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心理技能的运用提供了新的平台。 (完)

作者:杨敏毅

第4篇: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计划

夹河乡教学辅导站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计划

教师是一个高压的群体,特别是在今天人们对教师的职业要求让教师不堪重荷。所以对教师做一定的心理健康培训尤为重要。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培训工作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针对性原则,根据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从教师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校情和教师的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地开展培训。

----主体性原则,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要强调以教师为主体,重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以获得深刻的体验、感悟和反思,促其职业成长。

----全员性原则,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学校的教职员工每天都有与学生接触的机会,都有潜在的引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因此每个教职工都有权利得到心理健康的援助和支持,都有接受培训的必要。

----实践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不是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而是重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培训中,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训练,注重培训效果直接内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实效性原则,培训要依据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特点和职业发展特点,确立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以能否真正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为标准来衡量培训的效果,培训过程强调教师亲自参与活动,亲身实践操作,不断反思和总结,把所学知识落实到提高自身能力和工作水平上。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目标与任务

1.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总目标:通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素质,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完善人格,促进职业成熟和专业化发展,增强自助能力,形成一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具体目标

●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者培训:

(1)培训对象:本校的全体教师

(2)培训目标:通过培训,提高这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之能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具有自我心理调节平衡能力。

●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1)培训对象:所有班主任。

(2)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班主任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育人方法;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方式方法和途径,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精神渗透到日常学生管理和各项教育活动中去;能够按照计划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主题班会课;能够参与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步判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提交心理专业人员进行咨询与辅导;能够增强班主任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能力。

第一阶段培训任务: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

(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

全校教师进行以讲座,调查,谈心等方式进行培训

(2)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主要是让班主任学校初中生心理特点,和处理初中生一些突发事件的方法和策略

第二阶段培训任务:从2010年4月到2010年6月

班主任和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主要是对教师进行减压,学会自我调节心理问题,走出职业倦怠。

三、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内容、标准与资格规定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内容是培训目标的具体化,根据全省中小学教师实际现状和岗位要求,确立了五个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目标,各有侧重,分层设置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2)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3)教育心理学 (4)心理卫生

(5)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

(6)学生心理问题处理方法与技术

(7)问题学生个别辅导与个案设计

(8)教师职业生涯辅导 (9)教师成长工作坊

●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二)培训课程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2)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

(3)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

(4)班主任职业道德、心理素养与工作艺

(5)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6)学生学习心理辅导

(7)心理测评与心理档案的建立

(8)师生交往的技巧

四、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考核与评价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考核与评价主要是自评、领导评价、学生评价三个方面。

自评:师对自身心理状况和为参加培训之前做评价,达到培训的目的没有。

领导评价:对教师的工作能力,教学业务等方面对照培训前后进行评价。 学生评价:对教师上课的情绪,授课技能等方面对照培训前后进行评价。

第5篇: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计划

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以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培训目的: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及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促使他们健康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等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广大教师了解心理学基本理论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掌握针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辅导或指导的手段和方法,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及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来帮助自己和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师之间的和谐互助,同时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培训对象

全体在职教师。

三、培训形式

主要采用听讲座、教研组研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由骨干教师在全校教师集会上开设心理辅导讲座。

四、组织与管理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属全员培训。

1.组织者和责任者游向永校长直接领导,由苏秀风教师组织实施。

2.培训工作分工学校将妥善安排好本教师的培训时间,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即教学工作与培训学习的关系,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关系,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的关系;做到四个落实:即组织工作落实,培训计划落实,制度措施落实,考核总结落实;做到五个到位:即思想动员到位,教材到位,培训时间到位,督查措施到位,完成任务到位;建立并管理本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项业务档案,确保培训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

五、培训安排

专题集中培训安排如下: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主要内容; 2.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3.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技巧。

2017年3月

仉家小学

第6篇:心理健康教师工作职责

一、主要工作

心理健康教师在学校德育处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校园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营造心理教育的校园氛围;负责开展学校学生发展性和补救性心理教育工作,包括班级团体辅导、保健及心理选修课和心理咨询等。也承担协助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各项工作,调节教师工作压力的任务。

二、具体任务

1.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学校德育处工作精神的指导,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2.贯彻预防性心理教育为主的工作方针,深入学生学习活动中,了解学生中心理问题倾向,适时地开展心理教育及宣传工作;

3.严格按照《心理咨询人员工作守则》开展咨询工作,热情接待学生、家长的来访咨询,认真处理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及其家长调节心理状况,并对心理偏常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诊断和鉴别;

4.主动协助校德育处和各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相关的专业意见;

5.把握各种途径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各种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全校师生对心理健康常识的认识,从而提高自我觉察能力;

6.每学年初对高一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试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认真做好其管理和使用工作;

7.协助处理学生行为、心理偏常事件,疏导处理;

8.进行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优化工作,进行适当的辅导;

9.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能力。承担心理辅导咨询方面的科研工作,积极总结心理辅导咨询经验,探索心理辅导咨询工作的理想模式。

[附]心理咨询人员工作守则

1.严格遵守保密性原则,未经当事人许可,不得泄露或暴露当事人信息,以维护当事人权益。

2.坚持务实严谨的作风,不能夸大咨询的作用或自己的能力,必须承认自身能力的局限,对于自身能力范围之外的个案,要及时转介;在身心状态不佳的情况下,不应接受咨询任务,并妥善说明。

3.本咨询室对本校师生、家长免费开放,咨询人员不得索取任何额外报酬和礼物。

4.以当事人为中心,坚持热情、真诚、尊重的态度,无条件接纳当事人。

5.热爱心理咨询工作,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保持专业上的高水准,高责任心,不断努力提高咨询技能。

6.工作认真负责,努力钻研业务,准时上岗,做好咨询记录,定期进行工作回顾和总结。

7.注意仪表,打扮简洁自然、朴素大方。

8.原则上不得在咨询室以外的地点进行心理咨询。

9.每次咨询时间应控制在每次1小时之内。

第7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计划

南江乡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

计划

为提高我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推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和学校实际,拟定南江乡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促进我校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能力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促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二、培训内容

常见心身反应及其应对、常见心理障碍识别与应对、负面情绪的调整及管理、心理挫折表现与应对措施、沟通与助人的技巧、教师心理保健的常识;学生心理问题识别、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个体心理辅导的方法。

三、培训方式

1、外出培训:结合各级领导或主管部门的安排,选派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经验的教师参加相关培训。

2、校本培训:参训教师培训结束返回学校后,结合实际地对全校教师开展培训。

3、自训:依托我校网络设施远程教育资源,教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教育需要,自己参加远程网络培训。

四、培训要求

1、参训教师在培训工程中,必须认真听讲,做好学习笔记,努力完成每次的参训要求。

2、外出培训教师培训完毕后,对学习笔记进行整理,结合学校实际对本校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南江乡中心小学

2011年3月

第8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在新教师工作岗位上服务将近一年。 在这重要的一年里,受到了学校领导的关怀指导和同事们的爱护帮助,顺利的完成非教师角色到教师角色转变。目前,负责的各项工作已经步入正轨,正有序有效的开展。一年里,有成长进步,也有失败挫折,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德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新教师,一名成长中的教师,我始终践 行“教师成长,师德先行”的指导思想,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管理的常规要求,积极参加学生管理活动,服从工作分配,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与同事和谐相处,相互帮助,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年级领导和老教师们,始终怀着谦卑学习的心态,虚心聆听他们的批评指导,也勤于向同事们请教学习。对学生耐心细致,善于引导,尽自己所能给予学生最大的关爱和帮助,坚决杜绝不认真、不负责,马虎随意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 能

担任2019届年级专职助理和负责学校心理辅导室日常管理。由于是两项工作,我根据工作性质和任务的不同,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积极完成工作任务。认真进行学期开始的工作计划,踏实仔细的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把学校和年级的通知、要求和相应的教学活动信息准确传递到每一位老师;

值周期间认真督查学生的各项行为;针对教学课程安排时,认真思考、精准安排、合理合情,做出符合科学的教学课程安排。同时,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热情接待来访学生,认真与学生交流,耐心开导;执行和完成上级部门要求的学生心理工作痕迹管理档案,建立特殊学生心理档案;定期定时的接收学校心理信箱信件。在保证正常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和完成学校和年级安排的各项任务,配合学校其他部门完成相应的工作。最后,作为一名成长中的新教师,更要不满足于现状,针对自己的不足和弱势,要保持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技能。 勤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知自己的不足与缺乏。时刻用“勤能补拙”“多 学多练”的道理来提醒自己,这一年我自己购买了大量关于教学技术、教学管理和心理辅导类的图书,并且到学校阅览室借阅了许多学科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住在学校里,坚持按时到岗,无事待命,同时利用空余时间来阅读书籍资料,提高自己的心理辅导技能和教学管理水平,以保证用更好的技能来完成学校安排的工作任务和服务好师生。 绩

心理辅导工作:

(1)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上学期我校心理辅导室顺利建成,本学期根据上级部门的统筹和学校的安排,完成了我校特殊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工作;

(2)根据学校、年级实际情况,形成共计4人的心理辅导教师团队;(3)在

1、

2、3号教学楼门厅和艺术楼心理辅导室门口分别设立了心理信箱,在教学日,每天定时专人接收学生信件,做好学校心理辅导服务工作。

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也不断的发现自己的毛病和缺点,也积极的改 正。目前自身还有着许多的不足,自己尚未发现,作为一名新教师除要有严格的自我要求外,也期待领导和老师们的批评指导! 春华秋实,暑往寒来,一年有很多的收获和成长,也有很多的遗憾和 失败。有成绩但更多的是不足,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要更努力。

第9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清镇市流长民族中学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实施方案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要与社会的要求相协调,为社会所容纳,并具有创造的思想,即教师必须有广泛的生活兴趣、融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进取精神、稳定的工作热情。因此,只有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才能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为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需要,特制订本方案。

一、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现实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然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长时间被人们忽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主要表现为强迫症、躯体化、人际敏感、忧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其中,农村教师的心理问题比城区教师严重,男教师比女教师严重。教师自身心理不健康,人格有偏移,个性有缺陷都会毫无保留地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无数事实证明,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也往往喜怒无常。所以,我们在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主要原因

1、工作压力过大

目前,我们的许多教师依然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家长对学生的高期望,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教学质量的激烈竞争,班级人数逐年增加等多种因素造成了教师超负荷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种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之下,极易产生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致使不少教师身心状况每况愈下,甚至积劳成疾。

2、经济收入较低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教师待遇有了明显提高,但横向比较,教师的待遇仍然较低,很多教师与当年同时分配到国家机关或其他部门或下海经商的同学相比,其经济收人相差甚远,于是导致他们心态失去平衡,产生了自卑感。有的教师为了避免这种因囊中羞涩而造成的尴尬场面,尽量减少与同学、朋友聚会和各种社交活动。长此以往,造成一些教师性格孤僻,难以与人沟通,甚至产生人际交往障碍。一些中老年教师由于受经济收人的限制,无钱买房子,无钱送子女上重点学校,产生了对家庭、对亲人的内疚感、负罪感。因而产生了焦虑、忧郁、自卑等心理问题。

此外,教师自身认识出现偏差,身体状况不佳,年复一年的单调枯燥的工作和生活,特殊的年龄阶段等因素.也是造成教师 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重要原因。

三、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措施

1.强化师德教育。教师的心态有时反映了教师的师德问题,如对学生的冷漠、报复、体罚等,反映了教师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总想用种种手段刁难学生,在心灵上伤害学生,反映了某些教师心理是不健康的。因此,强化师德教育,使每个教师都能以

讲师德为美,真正以热忱对待每个学生,以真情爱护每个学生。

2.加强尊师爱生教育。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教育教师热爱学生,教育学生热爱教师,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密切师生感情。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大有裨益,学生热

爱教师,对教师良好心理的形成同样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关心教师生活。学校领导不断地深入到教师中间,对教师的性格、家庭等情况了如指掌,当教师遇到困难时,学校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时刻把教师的冷暖记在心上,对教师给予充分的 理解和关心,这对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有好处的。

4.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想方设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尽可能多地组织教师进行文体娱乐活动,使教师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化解种种不良情绪,保持健康良好 的心理状态。

5、切实减轻教师的过重负担,尽量避免超负荷劳动。做到不按学生的成绩给教师排队,不按学生成绩的优劣来评价教师的工作绩效,不与教师的评职、评先、调资晋级挂钩,不在学生和家长中公布教师的教学成绩,不反复渲染个别教师的不良行为以及工作失误,以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6、制定相应措施.重视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效率,避免随意延长教师工作时间,杜绝节假日加班加点补课现象,严格控制考试和竞赛次数,对教师的教案采取分层次要求等。学校领导还应多关心骨干教师以及其他教学任务重的老师,让他们也有松弛、休闲的时间调节身心,消除疲劳。

7、逐步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和 生活条件。

8、为教师创设和谐的心理时空

实践证明,宽松和谐的心理时空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许多教师能够承受生活的清贫和工作的艰辛,却要求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领导的理解和尊重,有时领导的一句温暖的话语就可以使教师受到极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学校领导将努力改革教师管理模式,变程式化、事务化的管理为人性化的管理,以教师为本,努力为教师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使管理更贴近教师的心灵世界,更贴近教师的职业心态。同时,要努力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扬名和扬长的各种机会,不断满足他们的成就需要.使他们时时体验到被尊重、被关心的情感,从而保持舒畅平和的心情,轻松愉快地投人工作。

四、加强领导,切实做好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为做好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特成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何剑峰任组长,副校长王小刚、张帮友任副组长,罗锋、周兴伟、郭敏、肖海为成员。

总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决定者,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帮助每个学生得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〇〇九年九月

上一篇:年调研文章下一篇:销售部薪酬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