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进一步

2023-0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科学发展观进一步

进一步解放思想 推动审计科学发展

党的十七大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审计类型逐渐与现代审计接轨的今天,我国审计机关面临新的发展形势。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解放思想,探索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审计之路,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切实履行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

一、把握机遇迎挑战,认识审计发展新形势

党和政府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十七大报告指出:“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经济责任审计,既肯定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也对审计工作创新确定了方向。在《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中,国务院要求由监察部、审计署等负责,加强行政权力监督,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强化政府层级监督,发挥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的作用;推行行政问责制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随着政府绩效管理的不断推进,基于政府绩效管理的绩效审计监督必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的新期望。随着民主与法治的极大进步,社会公眾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日益增强,他们不仅要求政府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和惩治腐败,而且希望委托给政府管理的公共资源,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人民要求政府公开、公平、公正地办事,向人民或人民的代表公布财政开支及其使用的结果和效益,要求对政府部门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公众的呼声在网络上已经形成一种力量,向政府职能转变提出要求,也对审计内容、审计方式等提出了期望。

审计机关对审计工作的新思路。随着2008年初审计署领导人的新老交替,审计机关自身对审计工作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在2008年3月中国审计学会举办的理事论坛上,新一任审计长刘家义同志对国家审计的地位、特征、任务等进行了系统阐述,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审计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刘家义同志认为,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通过预防、提示和抵御这三种方式发挥作用,有责任更早地感受风险、有责任更准确地发现问题、有责任提出调动国家资源和能力去解决问题、抵御“病害”的建议、有责任在永不停留地抵御一时、一事、单个“病害”的同时,促进其健全机能、改进机制、筑牢防线。刘家义同志关于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免疫系统的重要理论观点,为深入思考为什么审计、由谁审计、审计什么、审计为了谁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我们在新的发展时期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提供了理论参照系数。

二、找准发展突破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度自觉谋划审计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是谋划审计工作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按照刘家义审计长的要求,审计机关要做到“六个高度自觉”,一是高度自觉地把审计工作融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工作中去;二是高度自觉地通过审计推进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和反腐倡廉工作;三是高度自觉地在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同时切实推进政府提高效能和财政绩效水平,四是高度自觉地通过审计推进改革深化,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五是高度自觉地通过审计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六是高度自觉地推进整改,规范管理,有效地推动问责机制的建立和责任追究制度的健全。只有做到“六个高度自觉”,我们才能达到党和国家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才能不辜负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的期望。

努力向现代审计迈进,跟上审计发展的潮流。孙中山先生有句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审计事业的发展也不例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绩效审计日益成为现代国家审计发展的主流。在发达国家,通常占审计工作比重的三分之二。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第12届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指出:“除了合规性审计,还有另一种类型的审计,它涉及对公营部门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这就是绩效审计。”当前,全国上下开始了绩效审计实践,绩效审计已成为审计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2002年,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市审计局在做好审计立法、人员培训等工作的基础上,在国内率先组织实施了首例独立类型的政府绩效审计,至2007年底累计完成了45项政府绩效审计,审计内容包括了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公益事业、预算执行、资源利用等。审计署也于2003年7月制定了《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国在绩效审计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各地的绩效审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绩效审计的内容、范围、技术方法以及实际作用非常有限,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绩效审计在我国不仅有深化发展的要求,而且需要各地审计机关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为跟上世界审计发展潮流做出应有的努力。

坚持中国特色审计,突破科学发展的瓶颈。审计署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绩效审计,给一些同志带来困惑,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可能象西方国家一样开展绩效审计,在绩效审计方面难有作为。毋庸置疑,我国的国情和西方不同,我国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和全新的实践。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学习借鉴别国经验,又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把握住改革开放的需要,把握住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需要,把握住依法行政和反腐倡廉的需要,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审计之路。同时,我们要善于在“结合”上做文章,把学习借鉴和探索创新相结合,做到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大胆地迈出绩效审计的步伐,不断丰富审计的内容和方法,最大可能地满足社会各方面对审计成果的需要,提高审计效力和影响力,为不断创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做出积极贡献。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履行好审计法定职责

2008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团上作了重要讲话,指出“社会实践永无止境,思想解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一刻也不能停止,直到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审计机关成立25年来发展的历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和探索创新的过程,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果,都是不断解放思想和探索创新的结果。审计工作的发展永无止境,面对发展的新形势,审计机关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出工作的新举措,形成发展的推动力,努力实现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大跨越。

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对审计工作的认识。一是要切实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就是

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把維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把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实现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作为有效履行职责的重要途径。二是要切实树立世界眼光。审计机关要树立世界眼光,学会用国际化的视野看问题、用国际化的标准抓规范、用国际化的要求带队伍,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从深圳的实践来看,目前深圳审计已形成了以绩效审计为主导的审计业务格局和多部门联动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为迈向现代审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用世界的眼光来看深圳,审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离国际水准还有较大差距。三是要切实强化创新精神。要“敢”字当头,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敢闯敢试,敢于抛弃任何一种保守、僵化、封闭的观念,工作要有新思路、新招数。四是要突出一个“实”字。边学习,边讨论,边调研,雷厉风行,只争朝夕,说干就干,要切实拿出破除思想观念障碍和机制体制障碍、推动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具体思路和方案,不要讲空话,注重取得实效。

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推进政府绩效审计。要充分认识绩效审计在提高政府效能、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作用,逐步扩大绩效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的范围。一是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绩效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独立类型的绩效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要保证一定的数量;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也要向管理和绩效方面扩展和深化。二是绩效审计选项要围绕科学发展、改善民生,注重选择与人民群众利益关系紧密的项目或资金进行绩效评估,揭示查处损失浪费问题,关注质量效益、关注节能降耗、关注环境保护、关注行政效能。三是善于采用审计调查的方式开展审计工作,发挥审计提供信息、帮助决策的专业优势和积极作用。四是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加强培训,逐步建立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和操作规范,使审计人员在思维方式、综合知识和实际能力上更加适应绩效审计的需要。

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审计工作取得实效。审计机关在切实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的同时,要强化审计服务意识,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审计工作不断深入。一是把握发展大局,高度自觉地将审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把有利于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保持审计工作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主动积极地开展那些对改革、开放、稳定和发展最有利、最有效的工作。二是要着眼于从总体上反映全面情况,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既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审计发现的问题,也要实事求是地肯定有关部门单位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以及妨碍他们健康持续发展的突出困难。三是要站在解决问题、提供服务的角度,从整个行业、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去认识和分析审计查出的问题,多方听取意见,实事求是地做出判断、做出处理、提出建议。绝不能仅以审计了多少单位、查处了多少违规问题作为审计的唯一目标,而是要把审计的着力点放到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上来。四是完善审计公开和促进整改。按照《审计法》等有关法规的要求,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度和公开透明度,积极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和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加强与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和监督部门的沟通,在规范管理、完善制度方面多做工作。要跟踪已审项目的整改情况,进一步理顺审计整改的工作机制,注重形成审计整改的合力。

(作者单位:深圳市审计局)

作者:陈志刚

第2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水平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纪检监察部门加强自身建设、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纪检监察部门承担着反腐倡廉建设的组织协调任务,发挥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改进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水平,实现纪检监察工作的科学发展。

一、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内涵,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的全过程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纪检监察机关要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就必须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好工作的尺度,使反腐倡廉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的全过程,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四种理念”:

1.牢固树立科学执纪理念。反腐倡廉实践证明,创新是纪检监察工作取得突破、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所在。随着改革与发展的深入,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纪检监察机关要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执纪理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结合工作实际,及时提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突出特色,抓出亮点,在创新上下功夫,在求实上做文章,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2.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理念。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有机统一体。要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置于改革发展大局中去认识、把握和谋划,在参与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在监督中发展,把发展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的全过程,努力做到围绕中心不偏离、服务大局不犹豫、促进发展不动摇,确保反腐倡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特别是要围绕中心工作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强化监督检查,提高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

3.牢固树立执纪为民理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纪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执纪为民,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应当成为每个纪检监察干部的不懈追求。要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深入体察民情,着力化解民忧,及时理顺民意;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容易得到实惠的方面做起,下大力气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促进社会和谐。

4.牢固树立重在预防理念。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和构建惩防体系的要求上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转变思想观念、思想方法和工作方式,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要构建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紧贴教育对象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调动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不断推陈出新,使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经常性、制度化。加强监督检查,以规范制约权力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重点,针对腐败多发易发的领域和部位、权力运行中的漏洞和缺陷,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互相制约又互相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通过检查考核、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方式,强化对领导干部、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督;大力整合监督资源,实现全方位资源共享,使监督上通下达,形成监督合力,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纪违法必追究。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坚持激励约束相结合,进一步改进机关考核办法,把对干部的绩效考核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干部任免考察等紧密结合起来,动真格、敢碰硬,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以落实治庸罚懒的问责制度为重点,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领导干部,采取限期整改、书面检查、公开道歉、通报批评、责令辞职和建议免职等方式实行问责;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机关工作人员,严肃追究行政过错责任。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剖析当前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纪检监察工作的历史和发展途径来看,客观上面临着“四个新变化”:即任务更加繁重,领域大大拓宽,标准不断提高,要求更加严格。这些新变化,迫切要求纪检监察工作要正视和解决好与形势发展和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客观分析当前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的不适应”:

1.领导体制上的不适应。一是在现行领导体制下,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尽管中央纪委多次明文授予地方监督检查权,但像对同级党委的监督和对同级党委副职的初核等,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落实。二是对派驻机构管理体制迟迟难以理顺。派驻机构说起来是双重领导,但由于其人事管理在部门,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来源等要依赖部门,因而在开展纪检监察业务工作过程中,当部门工作和纪检监察业务工作发生冲突时,难免出现重部门工作轻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的倾向,特别是在执纪办案过程中容易受部门因素左右和影响。三是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兼职过多,有的专职纪检员同时分管多项工作,纪检监察工作在有时反而变成了配角,存在专职不专现象和精力难以集中等问题,结果是“耕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

2.工作机制上的不适应。表现在日常工作中,一是工作方法简单。一些纪检监察部门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管人”,在工作中不注意工作方法和策略,不以人为本,对有问题的干部,不以关怀帮助、批评教育为主,帮助他们认清问题所在、自觉改正、加强预防,而是习惯于照搬条例,简单处置,不能够有效发挥好教育、监督、惩处、保护的职能作用。二是工作落实不到位。对纪检监察工作缺乏创新,不愿主动触及矛盾,习惯于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不能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摸不准基层的真实情况,不能集中精力静下心来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坐而论道夸夸其谈,临机处变百无一能,对出现的新情况、问题提不出有见地的针对性对策,工作主动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时有发生。

3.职能发挥上的不适应。一是职能错位,存在“大包大揽”倾向。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能是组织协调,但是,一些本应是政府或其他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如治理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各项工作,纪检监察机关本应是督促配合有关部门,但实际工作中却往往成了“事事牵头、样样主抓”,有时还充当了“开山斧”、“救火队”的角色,哪里阻力大,哪里问题多,哪里就让纪检监察机关去抓。这种“越俎代疱”、“包打天下”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时有发生,严重削弱了组织协调工作的有效性,造成职能错位。二是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全面充分。不能准确把握教育、监督、惩处、保护四项职能,做到全面履职,而是有时重“惩处”轻“教育”,有时重“教育”轻“惩处”,有时重“监督”轻“保护”,有时重“保护”轻“监督。三是办案时机把握滞后。某些本属于纪检监察机关自身职责范围可以立断的事项未作落实,而是找出种种借口和理由去向同级党政领导多头请示、报告,往往错失良机、贻误战机。

4.队伍建设上的不适应。一是队伍建设非专业化。队伍建设没有走上法制化轨道。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如何建设?没有上升到法律高度,甚至党内也没有一项专门关于队伍建设的条规,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不规范。二是队伍管理一般化。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有其特殊性,然而,在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管理中,却与其他党员、公务员基本上没有区别,没有体现出干部队伍专业化的思想。三是纪检干部身份模糊化。纪检监察干部办案没有表明身份的有效证件,办案仅靠单位开具的一纸介绍信,不规范,更不严肃。没有像公安、法院等部门那样为执法人员建档立卡、统一身份编号,着统一执法服装,配齐如车辆,电脑等必要办案设备,纪检监察干部就像“编外”人员,名不正言不顺。四是知识素养有待提高,缺乏专业人才。一些纪检监察干部的知识面不够宽,缺乏掌握信息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不熟悉市场经济、现行法律法规和财会知识,在办案方面新手多,办案能手少。五是系统培训少,培训渠道单一。在实际工作中,纪检监察干部存在“上岗前没有专门培训、在岗时没有时间参加培训”的现象,业务知识常常得不到有效更新和补充,由于知识面窄,导致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落实举措等缺乏创意、不能有效实施、难以适应形势要求,制约着纪检监察工作质量的提高。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工作,必须正视纪检监察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着力实现纪检监察工作的“六个创新”:

1.必须创新领导体制。要认真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的要求,做到“两个强化”:一是强化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要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政治任务,同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结合起来,推动工作落实。二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要从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督察、严格考核、责任追究等环节上建立起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成为一种强激励和硬约束的机制,使每个党政领导干部都肩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应责任。三是逐步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切实加大对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统一管理的改革力度。

2.必须创新工作机制。一要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治本”的方针,加大从源头治理工作的力度,更多地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从管权、管钱、管人、管物方面进行改革和寻找治本措施,不断深化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要抓住用人、用权、用钱等重点部门、重点人员以及关键环节,不断建立健全制度,着重抓好落实。二要充分发挥纪委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中的组织协调作用,深入研究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协调机制和工作程序,形成强有力的反腐败整体合力;三要建立一套纪检监察工作的整体运行机制,组织协调方面要建立起上下协调、左右协调、内外协调的工作机制,工作运作方面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培树典型与面上推动的关系,使纪检监察工作得以科学安排、规范管理、高效运作,使纪检监察工作逐步进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3.必须创新工作方式。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微观管理为主向宏观调控为主的转变。纪检监察工作越是任务繁重,越要防止陷入抓具体事物的状况,既要抓好每一项具体工作落实,又要善于从全局和长远考虑问题,加强事关全局性工作的部署和指导,促进纪检监察工作上水平。二是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既要保证纪检监察系统思想统一、工作协调、行动有力,保持机关内部的整体性,又要把纪检监察工作融入和延伸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既要增强纪检监察工作的保密性,又要克服纪检监察工作的神秘化;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纪检工作,支持纪检工作,增强纪检监察工作的渗透力;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借助各方力量共同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三是由粗放式管理向现代式管理转变。要努力掌握现代管理方式,以高效率来保证纪检监察工作的高水平;要规范程序,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来保证纪检监察工作的高质量;要更新手段,以现代科技手段来促进纪检监察工作上水平。总之,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把握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必须创新办案手段。一是要赋予纪检监察机关足够的检查权,如冻结银行存款甚至划帐的权力,可以使用拍照、录音、摄像、监控等办案手段等。二是要充分发挥查办大要案协调小组作用,保证纪检监察机关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形成办案合力,重点查处有影响的大案要案。三是要改进信访工作,构建“大信访”格局。即将具有信访职能的机构合并,设立统一举报电话,建立健全信访举报的受理、梳理、转办、处理、反馈机制,形成一个电话举报,一个部门受理,一条龙服务的信访工作新局面,畅通民情渠道,维护社会和谐。四要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建立案件公开制,将符合公开条件的典型案例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起到查处一起,教育一片的目的。五要明确查办重点。要改变以查办案件数论英雄的考评办法,而以查办大案要案的情况,特别是以查办领导干部案件为考评的主要内容。只有查处有影响的案件,才能改变纪检监察机关在部分群众中“专拣软柿子捏”的形象,真正树立“卫士”形象。

5.必须创新源头治腐。一是要推动惩防体系建设。根据中纪委“在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重点推进的工作思路,督促政府部门推进腐败高发领域(工程建设、土地出让、财政采购、人事任免等)的制度建设。二是要改进党内监督制度。党内监督的一些制度难以执行或执行效果不佳(如询问和质询、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使其真正发挥监督效用,而非走走过场。三是建立“三重一大”保廉体系。开展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重点部门和大额资金保廉工作,实行“一把手”不直接管人、管钱、管事制度,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导致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的问题。四是完善个人财产申报制。领导干部在上任前要向监督机关申报原私有财产,每年定期申报私有财产的增减数目及原因。离任时要进行财产核查登记。领导干部若对自己的某些私有财产的来历说不清楚,这部分财产应无条件地没收充公。若发现经济支出大于收入的,监督部门应立即予以查处。

6.必须创新队伍建设。一要严把纪检监察干部“入口关”。要严格纪检监察干部的选拔任用,在学历背景、专业知识、工作经历、年龄层次等方面严格要求,进一步健全轮岗交流、工作考核、激励奖惩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淘汰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工作活力。二要明确法定资格,促进干部队伍专业化。要参照公、检、法机关为执法人员建档立卡、统一身份编号、统一执法制服的做法,以法律创设来规定纪检监察干部的权力和义务,实行权责平衡,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三要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要按照全面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的要求,忠实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树立党的忠诚卫士的良好形象。四要加强学习教育培训。要高度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有针对性地举办业务培训或者选派纪检监察干部到上级机关参加培训。改变纪检监察干部存在“接岗前没去培训、在岗时没空培训”的现象,全面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五要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机构和领导班子建设,配齐配强纪检监察干部,着力打造“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铁军。

总之,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对党对人民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勇于创新、奋发进取的工作激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工作标准,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工作韧劲,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努力学习,提高素质,认真分析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改进对策,才能不断创新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水平,有力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实现纪检监察工作的科学发展。○

责任编辑 梅 宏

作者:肖树山 王志华

第3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投资增长质量和效益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吉林省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积蓄能量的爬坡关口、快速发展的启动阶段,今年又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加快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需要按照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投资拉动战略,把投资拉动作为夯实发展基础、积蓄发展能量、持续加快发展的关键措施,优化投资结构布局,转变投资发展方式,突出重点领域,加强薄弱环节,统筹经济社会、城乡、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对外发展与对外开放等方面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投资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一、突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基地,提高投资增长的经济效益

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首先是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发展作基础,其他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这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吉林省面临的首要任务。经过连续几年的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吉林省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发展环境日益改善。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国内其他地区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2006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275.1亿元,居全国22位;人均GDP1572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9420元;地方财政收入245.2亿元,居全国24位。公路通车里程84444公里,居全国24位;其中高速公路只有543公里,居全国28位。经济基础薄弱、综合实力不强,仍然是制约吉林省发展的最大难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投资力度,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投资增长的经济效益。

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紧紧把握吉林省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阶段性发展特征,以工业“提速增效”和服务业跨越为重点,统筹协调三次产业投资比例和投资关系,明确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和医药、电子信息两大优势产业,以及冶金、能源、建材、轻纺、旅游等五大特色产业投资方向,组织实施好新增百亿斤商品粮、新增千万千瓦装机容量、新增千公里高速公路、千公里铁路新建改扩建等十大工程。加大创新投入,扎实推进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体的汽车、高速高档轨道客车、百万吨级乙烯及精细化工、精品钢、国家级光电子、玉米生物化工和生物制药、优质商品粮和绿色食品加工、科教人才开发、生态旅游、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等十大产业基地建设。通过投资拉动和重大项目布局,建设具有吉林特色的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基地,进一步增强发展基础,积蓄发展能量,加快发展步伐。

二是调整优化区域结构。统筹协调区域投资,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促进区域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优化重点区域空间布局,加快长吉图开放带动先导区建设进程,积极推进通化和白山在内的东部通道沿线、“延龙图珲”城市经济区、白城和松原在内的西部能源基地,以及珲春、集安、长白等边境口岸城镇整合发展,扎实推进中俄“路港关”、中朝“路港区”对外通道建设,提高对外开放合作带动能力。加快长春经济开发区、长春高新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县(市)特色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建设,按照“布局集中、资源集约、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的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开发区和园区布局,加强深度开发、功能开发,提高对企业和项目的吸引力,提升开发区和园区的集群、集约、集聚发展能力。优化资源型城市投资布局,组织实施一批符合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的重大项目,加快辽源、白山资源型试点城市,以及舒兰、蛟河、九台、珲春等资源型市(县)经济转型。加大县域投资力度,完善“扩权强县”投资政策,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为载体,依托县域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加快引进骨干企业和龙头项目,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县域经济整体实力。科学处理好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的投资关系,加强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的支持,促进落后地区加快发展。

三是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抓住吉林省实施民营经济三年腾飞计划的有利时机,在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壮大国有企业、提高国有经济活力和控制力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千户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和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扩大民间投资,发展壮大大成、皓月、四平红嘴等民营骨干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提高对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财税、提高居民收入的贡献能力。重点支持投资效益好、经营效率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民营企业发展,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缓解就业压力。支持和推动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提高自身素质和市场抗风险能力。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联合投资、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逐步发展成为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二、突出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吉林,提高投资增长的社会效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解决发展中一切问题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吉林省目前社会发展的水平仍然较低,社会建设的欠帐较多,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出行难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难题还比较突出,居民生活水平同全国其他地区比都有不小的差距。2006年,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75.1元,居全国19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8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41.1元,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4.1元;城镇职工平均工资16583元,居全国27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418元;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也位居全国后列。2006年,吉林省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0.7平方米,居全国28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平方米。在全省范围内,从省会长春到8个区域中心城市,只有长春到吉林、长春到四平实现了高速公路连接,长春与其他城市之间目前仍为一级路,而县(市)、乡镇之间多为二三级路和等外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时刻牢记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更加突出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突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真正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不断提高投资增长的社会效益。

一是扎实推进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投资和建设项目向农村扩展,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长效机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把新农村建设同农村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结合起来,完善农村配套功能,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引导和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统筹城市协调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切实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规划,突出抓好农村水电路气、商业流通网络、配送中心和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合理、稳定、有效的支农资金投入和稳定增长机制,加强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和公共安全等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促进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把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致富的关键工程,搭建创业平台,完善激励政策,强化服务引导,推动创业成功人士二次创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通过多种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是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加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投入,组织实施好棚户区改造、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全饮水、城市廉租房等“民心工程”,稳步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文化、医疗救助、社会援助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形成人尽其能、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加大科技投入,突出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形成企业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教育投入,坚持教育公益性质,进一步增加财政对教育重点是农村教育的公共支出,加大教育基础设施重点是农村中小学、县级职业中学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文化投入,发展先进文化产业,努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卫生投入,突出农村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城市社区卫生和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社保投入,健全完善医疗、保险、住房、救济、福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推行工伤、生育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突出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投资增长的生态效益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不仅要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更重视可持续发展。国内外发展的大量实践充分证明,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侵害百姓利益为代价,也绝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注重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注重投资和项目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目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吉林省形成了以“两高一资”为主体的传统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2006年,吉林省万元GDP综合能耗1.6吨标准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吨标准煤。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2.8吨标准煤,居全国14位;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7.8%,居全国30位,远远低于全国52.2%的平均水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牢固树立经营生态的理念,更加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加重视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更加重视资源、能源节约利用,在保护生态环境中集约、节约开发利用资源和能源,努力提高投资增长的生态效益,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是加大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投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大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入,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提高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及政府机构等领域节能水平。支持企业开发、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实施一批重点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产业,推行清洁生产,搞好循环经济试点,支持再生资源产业项目建设,建设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示范园区,培育循环型、清洁型企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转变。

二是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强化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加大农林水利、退耕还林草地、草地治理、荒漠化治理的投资力度,加强重点行业、工业园区、城市环境、自然保护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综合整治,尽快形成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推进引嫩入白、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哈达山水利枢纽、松嫩平原大型灌区、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松花江和辽河两大流域水资源保护及水土流失治理、黑土地保护、西部地区盐碱地和沙地治理及湿地保护等一批生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搞好长白山综合开发保护,提高环境容量。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和环境准入标准,严格新开工项目节能和环保评估审查,突出对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和监控,从源头上控制新的污染源产生。建立生态型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在前期工作经费、审批程序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企业投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项目。建立项目投资管理联动机制,积极协助企业解决好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项目顺利组织实施,如期竣工投产、发挥效益。

(作者单位:吉林省发改委投资处、吉林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云馨)

作者:刘日昊 刘元海

第4篇:为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

为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发展步伐,创建特色名校,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一)现有办学优势

1、办学历史悠久。经过几代回小人的共同努力,学校已由当初破旧民居校舍的小学,发展为如今具有全新办学理念和拥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省级示范小学。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办学积淀,鲜明的办学思路,为今后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师生素质较好。作为区直小学,学校生源普遍较好,大部分来自社区,学生素质与家庭教育优势较明显。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较强,目前拥有1名省级骨干教师,6名市级骨干教师,22名县级“业务能手”与“教学能手”。

3、学校文化凸显。学校2003年开始建设“少儿越文化博物馆”开展古越文化的探究,成为学校的文化特色,走在全县前列。

4、科研基础扎实。学校有良好的教科研工作基础和传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名优教师,现学校加大了课题研究力度,在原有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又申报了8个市、县级研究课题。

5、艺术特色初现。学校以舞蹈教学为龙头、多次在县文艺汇演中或一等奖,以《鉴畔童音报》为阵地展现学生成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各类兴趣小组和综合实践活动得到进一步加强,涌现出一批骨干教师和具有个性特长的学生,每年都有一百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

(二)学校发展中的不足

回族小学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近几年学校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无论是教学硬件还是教学软件,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今后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以下四个方面还是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引起高度重视。 1.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队伍建设任重道远。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着全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支撑。我校虽拥有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但其核心辐射功能仍未能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仍有部分教师安于现状,进取心不强,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需进一步深入。湖塘小学目前的教师业务水平有待整体再提升,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留住优秀教师。充分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还缺少针对性强的有效策略。 2.指导教育教学的策略有待优化。

学校德育以灌输说教为主,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由于脱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又缺乏丰富生动的实践体验,致使学校教育与学生行为相互脱节,学生“双重人格”现象不少。学校必须为学生发展服务,但如何通过有效的指导让教学质量相对薄弱的班级和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所改善和提高,如何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学校资源和特色有待挖掘强化。

由于教师的濒繁调动,因此学校源远流长的资源也没有充分挖掘,学校“少儿越文化研究”已有小成,但总体来说,学校特色项目偏少,发展较为单一,缺乏持续有效的发展后劲。要铸就艺术特色,需要学校予以科学规划,不断拓展特色领域,优化特色指导,丰富特色内涵,以期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此外学校的办学思想及特色虽然已经清晰与凸显,但还不够落实与细致。

4、学校硬件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校园空间比较有限,校舍紧缺,生均活动面积偏少,配套专用教室不全,这与我县的“大城区”战略以及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存在着突出的矛盾。学校硬件还需要改进的方面中,最主要的三个方面是:运动场所和器材,图书馆,活动室。

(三)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学校发展规划是一个立足于学校发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社区的互进共长为目的的综合性计划,是一种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和工具。根据漯河市教育局工作的部署,我校把三年规划的制定作为梳理反思、明晰目标、深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一所名校之所以有名,一是因为它有悠久的历史,二是因为在漫长的学校建设和文化积淀过程中,能涌现出一批名教师,总结出一些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新的发展趋势对湖塘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每个人都力争立足本质岗位,争做领头雁,才有可能以点带面,通过一个个教师带动整个学校的发展。 3.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回族小学随着城市化推进,外来务工子女比例增大,回族小学生源质量的下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更大的挑战,转变教育观念、调整育人手段和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将成为我校教师的根本任务。 4.创建“文化理校”是我校一以贯之的努力方向,目前,我校是社会实践的基地学校,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来。这又是给我校“越文化研究”的深度推进发展提供的很好的机遇和平台,促进我校教师专业水平更好地提升。

(四)未来三年学校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建立系统、完善的系列化“鉴畔书香”培养目标制度细则。

规章制度就是规则,法规,具有一等的约束力和强制性。优良的学校规章制度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秩序有成效的进行,使教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规范化,学生在校行为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回族小学目前迫切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书香培养目标制度细则。 2.改进书香校园环境建设。

回族小学目前整体校园环境建设已经凸显了浓郁的鉴畔书香校园文化氛围,但在班级环境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未来三年应努力让学校每个角落、每个细节都带有书香特色。

3.组建具有鉴畔书香培养特色的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是培养学生习惯、提升学生活动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审美修养和人文底蕴,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组建并开展学生系列书香社团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4. 推进教师队伍优质化进程。 目前回族的教师队伍发展受到一些瓶颈限制。已经获得的高比例的小高职称容易让整个群体陷入教学业务水平发展的“高原现象”,用经验教学维持现状成为许多教师潜意识里共有的状态,很多人会缺乏继续提升的内驱力,整个学校在业务发展上冒尖的人并不多。近年由于考调政策,优秀教师外流现象严重,而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看到教师职业的压力,个人与个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在增强。要凭借实力吸引生源不外流,获得社会肯定,增强学校影响力,回族小学目前的教师业务水平有待整体再提升。

二、办学理念

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教育局“均衡优质、内涵发展,着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工作主题,以争先创优、改革创新为动力,内涵发展创和谐,推动回族小学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书香校园”体现的是一所学校整体的办学实力,积淀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不经意的细节中流露出来。这些细节,可以是图书馆中林立的书架,可以是长廊中捧卷阅读的学生,可以是校园中幽雅精妙的书文字画,可以是师生谈吐中的不俗之言,甚至是静谧安详的校园气息,它是可感的、丰富的、立体的。回族小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正在蓬勃发展,不断向家长、社会交出一份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形成了“文化立校书香醇美”的办学理念,在打造“书香校园”的过程中,学校成为学生、家长、教师向往的“精神家园”。

三、发展目标

(一)未来三年的整体目标

1.学生培养达成目标:有教养,会才艺。

挖掘书香特色校本课程,开展书香特色系列活动,在学校、家庭的共同引领、教育下,培养“待人有情、谈吐有节、处事有理、言而有信、学习有法”有教养的回小书香学子。

2.管理文化建设目标:有规矩,求和美。

坚持依法办学,不断推进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营造“自由、活泼、和美”的湖塘书香特色管理文化。 3.行为文化建设目标:重细节,有个性。

充分关注师、生作为人的本体的发展需求,关注师生健康人格的成长,从细处、实处入手,促进师生的个性化发展, 丰富师生的多元化人生。 4.制度文化建设目标:讲民主,维和谐。

整合已有制度,不断完善学校的鉴畔书香特色规章制度,不断加强校长负责、支部监督、教代会民主管理、民主党派参与的学校管理形式和程序。 1.2011-2012学年发展目标

(1)针对培养目标,考核促进书香校园学子指标达成。

良好的行为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这就需要发现问题及时地纠正,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成功指标:60%及以上的回小学生能达到《回族书香学子评定标准细则》。 (2)完善“书香十佳”评比,通过活动推进鉴畔书香家庭建设。

成功指标:通过宣传及活动组织,有30%及以上的家庭能切实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形成“书香家庭”,全校有20%的孩子、家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书香十佳”评比活动中来。

(3)继续开展课题研究,深度推进书香课堂文化。

成功指标:展开市级立项课题研究,并在研究实践、研讨基础上,落实《回族小学课堂学习规范》。

(4)书香艺社活动有序开展,鼓励学生展示自我。

成功指标:核心社团(每个年级至少一个)每学期有一次活动展示,用成功的活动体验来推进社团在校园书香文化中的育人功能。 (5)更新教师理念,提升书香教师整体素质。

加强教师文化建设和优势学科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打造更多区内有知名度的骨干教师,逐步建成信息化学习型组织。

成功指标:学生全科成绩达到区前三分之一,争取高级教师职务比例达5%以上,力争达到区级名师2-3人。培养20%左右在区内有知名度的骨干教师队伍,主动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引领作用。

四、2010-2011学年的主要任务及实施策略 任务一:梳理建立书香校园各项规章制度。 实施策略:

1.各线梳理原有制度,寻找不足与盲点,提出问题。

2.邀请专家解答问题,同时论证书香校园各项制度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 3.分线制定书香校园各项目标达成细则。 任务二: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凸显文化特色。 实施策略:

1.制定本学年环境建设工作行动计划表,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确保全体参与。

2.出台学校图书馆管理细则,增添学校图书藏量,并开放学校图书室,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读书会活动。

任务三:借助书香行动研究,探索书香课堂学习文化。

1.挖掘校内教师资源,加强宣传,组建回小书香社团6个及以上核心社团(每个年级至少一个)。

2.利用校外导师资源,推出特色书香社团。

任务五:提升书香教师素质,发展自我凸显书香特色。 1.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计划。

2.建立完善的教师业务档案,进一步完善教师激励制度。

3.加强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自主管理。注重团队力量的打造和整体形象的塑造。本学年组织优秀教师个人成长报告、教研组观摩活动、优秀备课组建设主题研讨、骨干教师观摩课评课研讨、优秀教研组建设主题研讨、提高课堂实效性主题研讨。

4.完善教职工聘任(用)和专业技术职务竞聘制度,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5.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骨干教师评选活动,参与各级领雁工程培训,积极参加各级教师评选活动,争取较好成绩。形成一支书香醇美、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

五、实施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主动增强发展意识,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成立学校三年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加强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要积极发动广大师生和家长参与到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中来,通过广泛的征询、论证、研究,制定出科学性与个性化协调统一且富有可行性与操作性的学校发展规划。

2、明确目标责任,做好分期规划实施。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积极做好学校规划的实施工作。学校将在每学期初围绕三年规划,制订出具体的学期实施意见,并把具体工作目标逐一落实到各处室、各年级(组)中去。学校将于每学期结束前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及时总结规划实施成效。对没有落实的项目,要具体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限期加以整改。

3、营造良好氛围,加快学校发展步伐。要努力增强主体意识,积极营造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校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要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切实关心每一位教职工的身心发展与学习生活情况,为全体教师营造一个既心情舒畅又严于律己,既利于扎实工作又利于不断创新的环境,以此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注重服务保障,增强学校发展后劲。要不断增强保障意识,认真做好学校发展的后勤服务工作。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技能培训,推进数字校园建设。要加强后勤服务的管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专用室的服务功能,为学校的协调发展提供后劲。

5、重视评价引导,认真做好调控监督。要积极增强监督意识,努力做好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评价与监督。学校将成立以教职工代表为主体的规划自评领导小组,建立自评操作体系,并充分发挥党组织、工会的监督保障作用,确保学校二年发展规划稳步有序的落实。

2011-2012教育发展规划总结

回族小学

第5篇:消协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落实科学发展观体会文章

消协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 落实科学发展观体会文章

日前,通过对党的十七大文件的学习,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更加坚定自觉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我省消保维权事业再创新佳绩。

首先,我学习了温家宝总理在党的十七大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认真学习了省、市主要领导在“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发言,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通过学习,我认为,温总理的报告高瞻远瞩,要求高、定位准、操作性强,对我省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后我要加强学习,做好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文章,抓好落实,确保既定目标

的实现,为我省消保维权事业再创新佳绩做出新贡献。

其次,面对新的发展时期,站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节点上,消化理解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对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感到,第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更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新的标杆,制定新的目标,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做我省消保维权工作的先行者,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理解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思维,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要按照现代化沿海城市进行建设布局,做大做强开发区。解放思想必须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是一切工作的动力之源,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思想解放的程度是成正比的。过去的一年,是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之年,是非公经济领域理论不断创新、政策不断落实、环境不断优化的发展之年。在过

去的一年里,全省各级消协组织立足甘肃实际,团结一致、投入中心、开拓创新、把我省的消保维权事业推向高潮。在的3·15期间,甘肃省消协成功的举办了3·15宣传咨询活动、3·15大型文艺晚会、年主题高峰论坛、《消法》知识问卷调查、编辑出版了《3·15维权》专刊等等,为我省开创新的消费维权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服务“三农”、创建“一会两站”、优化经营环境、动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开展消费维权……所有这些,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热情支持,广大消费者朋友的积极参与和企业的积极配合,加上各级消协组织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着全省各级工商机关、消协组织的领导、朋友工作者的智慧、心血和力量。通过学习对照,解放思想,开拓视野,确定了发展思路,发展理念。实践证明省消协的发展思路是正确的,方向是准确的。如果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省消协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消费指

南》、《周未315》的出版发行;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全省“一会两站”建设的好势头。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高举解放思想的大旗,把解放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必备的前提。解放思想要“敢”字为先,用新的理念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解放思想要实事求是,要敢想、敢干、会干,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解放思想要注重主客观统一,我们确定的发展思路要从发展实际出发,符合发展的客观要求,共同努力实现。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常规,不因循守旧,克服惰性,坚定信心,战胜自我。

第三,要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发展,走符合我省消费维权实际的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把人的潜力充分调动起来,参与建设,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省消协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

推进各项工作。认真做好总体规划,明确发展思路,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目前,省消协通过和各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的密切合作,已在我省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消费维权网络,网络遍布全省城乡,各个角落,使我省消保维权布局进一步优化。今后,省消协还要进一步与各行各业加强联系,要实现我省消保维权网络的无缝隙覆盖,全面提升省消协的公信力,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力。

第四,要大力弘扬“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精神,形成强大的合力。和谐创造凝聚,凝聚产生力量。只要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当前,已经形成的坚忍不拔精神是我们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法宝,是我们的灵魂。当决策确定后,只有努力坚持,最终实现既定目标,才能证明决策的正确。因此,万众一心,努力拼搏非常重要。同时,我们在决策中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在实施中更需要上下齐

心协力的共同奋斗。“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省消协精神是实现既定目标,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只要坚持和发扬这一精神,就会无往而不胜。当前,全省上下要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合力,一个声音、一个目标,加快发展,为民谋福祉。

第五,要营造和维护健康稳定的消费环境,为实现既定的宏伟目标创造条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省市领导的要求,从全省消协实际出发,确定正确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始终如一,一一贯之。

就当前工作,我们要认清形势,统一认识,加快发展。当前工作要抓好一个“早”字,求真、求实、求快,各部门要尽早进入工作状态,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一是要全面抓紧基层“一会两站”网络的优化,实实在在的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好;二是要抓紧抓好与各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的合作,要敢于求真动硬,对劝渝不改的行业和单位及时予以曝光;

三是要做好霸王条款的点评工作,一点到底;四是要继续加强消费教育、使年主题和《消法》、消费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五是要再接再厉,共同努力,在现有的基础上把我省的消费维权事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6篇:在党建工作中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党的建设是新时期新阶段一项新的伟大工程。2009年3月博湖县档案史志局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正是努力做好党建工作的新方法和途径。结合到博湖县档案史志事业发展实际上,就是要加强领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分清当前形势,理清发展思路,采取得力措施,科学谋划发展,为档案史志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档案史志事业发展布局

档案史志局党支部充分发挥堡垒作用,组织好、发动好、团结好全体党员干部,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各方面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对做好档案史志事业工作的领导,加强和完善党的建设,将党的建设统一于档案史志事业发展之中。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科学谋划发展,按照“落实科学发展,做好档案史志工作”的目标要求,针对党员和党组织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影响本单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制定出了整改方案。整改方案中的整改措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既有近期整改的措施,又有长期坚持的努力方向。整改方案突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了“五有”,即:有清晰的指导思想、有具体的整改事项和明确的整改目标、有严格的整改工作责任制、有明确的整改时限、有过硬的落实措施和办法。二是征求党员干部对整改方案的意见。对领导班子的整改方案,我局广泛征求了局各科室党员干部,全县档案史志系统的干部职工和有关服务对象等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党支部的整改方案,征求了本单位党员干部的意见。领导班子和党支部对收集到的对整改方案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汇总。在此基础上,对整改方案进行了反复认真修改,修改后形成了整改方案。三是认真审核整改方案。我局制定了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审核工作安排,领导班子的整改方案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并听取指导检查组的意见后形成的。本局的整改方案做到了“四个明确”:即有明确的整改问题、具体措施、整改责任、整改时限。档案史志事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不断取得新成就、获得新发展。

二、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抓好档案事业发展关键措施的落实

(一)进一步加大民生档案的监督指导力度

年初按照2009年档案史志局工作重点,通过不断完善档案业务标准,举办档案人员培训班,深入到有关单位检查指导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民生档案的监管力度,确保民生档案的及时归档和有效利用,营造一个由涉民主管部门各负其责,档案部门依法监管的民生档案管理机制。博湖县档案馆把农业农村、社区建设和现行文件资料等涉及民生档案工作,作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强对服务广大农民朋友的新型合作医疗、村务公开和计划生育等的建档指导;加强对服务广大社区居民的社会流动人口、困难家庭和低保对象、医疗保障、再就业、残疾人以及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等档案的建档工作指导。

(二)进一步健全民生档案的制度体系

结合国家档案局8号令的贯彻实施,要求全县各单位将民生档案管理纳入本单位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经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备案后实施,把好民生档案的入口关,确保民生档案不流失,切实保证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档案资料归档齐全完整,并制定免费查档制度,对下岗职工查档,提供免费帮助。

(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民生档案的征集、接收工作 馆藏档案资源是档案馆的立身之本,是档案部门服务社会的基础。亲民、爱民、为民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为了更好地服务民生,我县档案馆致力于民生档案的征集、收集工作。一是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招工、招干、离退休、知青登记、报到文件,土地房产登记、房产买卖契约、二轮土地承包等档案列入近期工作计划,逐步进行接收、征集进馆;二是对涉及民生档案较多的部门,在提供利用、档案存放受条件限制情况下,采取提前接收进馆;三是对县域范围内的“重点项目、重大活动、重要事件”及早介入,主动征集。不仅确保了档案的完整齐全,缓解了一些单位部门的压力,还使得这方面的档案得到集中保管和有效利用,使百姓利用更加方便快捷。

(四)服务民生,加大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力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利用档案越来越多,服务民生成为档案馆服务社会的主旋律。我县档案馆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加大馆藏涉民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馆藏档案的鉴定、开放工作,向社会公布开放档案目录7028条,编写馆藏档案专题目录17种,重要文件及专题汇编9种。为进一步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近年来,档案馆录入档案目录17580条,为群众查阅档案资料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在接收档案进馆的同时,要求将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文件级目录一并移交。并协助文化部门收集征集整理反映民情民俗、民间艺术、民间艺人及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照片档案,使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及时收集整理,得到有效保管。

(五)热心服务,着力提高服务质量

我县档案馆工作人员本着“冷部门热心干”的工作态度,尽职尽责接待群众的来访查档工作。如博湖县小学教师王某某到了退休年龄,准备办理退休手续,但在她的个人档案中缺少三年的工龄无法办理退休,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县档案馆,县档案馆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她,并详细询问她的情况,经过查找县革委会、县委、人事、劳动、教育等多个全宗二十多个卷,最后终于在教育局全宗的长期档案中查到博教字(86)37号《关于下乡知青插队期间计算工龄的通知》文件,为她顺利办理退休手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事后,她来到档案馆,表示感谢。她说:“为了这份文件,找过好多单位和许多人,还去过和硕县,没想到在这查到了。”档案馆还开展了便民服务,制订便民服务措施。成立了现行文件阅览中心,设为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不断健全和完善现行文件阅览制度,优化服务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了解“红头文件”的现实需求。在查阅档案高峰期,采取提前上班,晚下班、节假日加班的方式满足广大群众的查档需求。优质、高效服务离不开档案馆工作人员较高的业务素质。档案史志局经常用每周五政治业务学习时间开展业务比赛活动,将业务学习、熟悉馆藏档案作为每一个档案干部的基本要求,为群众解决了一个个困难,得到群众好评。档案馆年查档率逐年攀升,由过去的几十卷上升到几百卷,甚至上千卷。

加强党的建设,促进畜牧业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一性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坚持可持续性的发展观。我们必须加强思想建设、加强组织建设、加强作风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取得实效,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形式和生动体现。要发扬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好方法、好做法,适时调整党的建设和畜牧业发展策略,增强发展的原则性、协调性、灵活性,摒弃一切违背党的建设和畜牧业发展实际的做法,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始终保持党的建设和畜牧业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强调科学发展是第一要义,党的建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必须围绕科学发展做文章,离开了科学发展,我们党的事业将会停滞不前,只有科学发展,才能使我们的事业更加具有生机、活力和生命力。始终做到党的建设与档案史志事业共发展、同进步,是今后档案史志科学发展的方向,我们要一以贯之。

第7篇:优秀:思想解放心得体会——科学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的历史。

三十年不断地思想解放,推动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同志讲:“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宝。”我们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解放思想的推动;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发展到什么程度。在这一解放思想的过程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否相容的争论。正是由于邓小平1992年的南巡讲话,才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进入了新境界。

二.新一轮解放思想的背景是针对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而提出的。

在十七大报告中,从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人民生活水平、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文化、社会活力和对外开放等八个方面,列举了两相对应的成就和问题。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发展的历史表明,我们在前进中所取得的每一次进步、所获得的每一个成就,都离不开解放思想;同样,要应对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新问题,更需要解放思想。

三.新一轮解放思想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发展问题,准确说是科学发展问题。

与三十年前相比,今天的解放思想具有更大的难度和新的特点。首先,从现实上看,在“文化大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后提出解放思想,突破禁区,顺理成章;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时提出解放思想,甚至重提拿出“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不仅有很大难度,乍一听还有些耸人听闻。三十年前的解放思想是在我国政治处于混乱状态、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时提出的,满足人们的温饱和求生本能,是最为迫切的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以阶级斗争为纲,唤起了人们的广泛认同和共鸣。而在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

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发展到总体小康的时候提出解放思想,所要解决的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即科学发展问题,其难度与三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其次,从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层面看,新一轮解放思想的难度更不可低估。三十年前的解放思想,上有邓小平的全面整顿在前,下有“四五”群众运动于后,已然形成上下合一的解放思想的氛围,因此,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呼之欲出了。

而在我们取得前无古人的骄人成绩的今天,对成功的路径依赖会形成一种惯性甚至惰性力量,直至固化为人们的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因此突破这种定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成为必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一些地方却基于固有的思维方式,仍然片面抓gdp的增长,而对于涉及民生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则缺乏热心,甚至不予顾及,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演变为用中心代替全部。要改变这种习惯性的思维定势,不是单纯的观念转变和理论教育问题,涉及到一系列体制和机制的配套改革。最为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如何突破既得利益的重围。马克思所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三十年前的收入分配政策基本是平均主义大锅饭,在共同贫穷下享受着所谓的平等。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就成为人民共同的呼声。而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得到最大实惠,利益结构重新调整,而利益结构也呈现不均衡甚至严重不均衡。城乡差距、阶层差距、区域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而改革开放的过程同时也是利益格局的大调整。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势必会大大压缩既得利益的空间。某些改革的先行者,后来成了既得利益者;也有一些是因为制度缺陷和借助垄断地位的既得利益者,这些既得利益者都有可能成为解放思想的阻力。突破既得利益的重围意味着打破刚刚形成的利益格局,意味着要建立新的分配机制,这也是新一轮解放思想的难点和关键之一。

四.新一轮思想解放是面向未来发展型的。

新一轮思想解放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是彼此倚重,相互支撑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但是发展不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不等同于唯经济建设中心。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从国外发展经验看,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对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进行反思,并在实践中开始加以修正。因此,贯彻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对发展有一个全面科学的理解。科学发展不是否定已经发展的成果,如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企业减员增效,优化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济效益,无疑是正确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我们解放思想的地方是在于,如何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如何关注和改善民生,建立新的社会保障机制,科学地进行二次分配,维护好社会的公平。确保人人过得去,争取人人过得好,在新的发展水平上使效率和公平有机地统一起来,等等。

第8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奋力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

——在南阳师院2011年党的建设工作会上的总结讲话

(2011年3月17日) 党委书记 苗相甫

同志们:

经学校党委研究,今天召开全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学校今年的党建工作。刚才,学校表彰了2010年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校党委向受表彰的综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会议组织签订了综治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党委副书记谢东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黄荣杰、副院长刘国章分别传达了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学校今年的党建工作、综治工作,各单位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根据全国、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为更好地做好今年学校的党建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进一步增强做好党建工作的信心

一年来,全校各基层党组织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保证了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维护了学校和谐稳定,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领导班子建设得到新加强。一是‚三型‛领导班子建

设成效显著。校党委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建设学习型、能力型、廉洁型领导班子的目标,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治校能力,充分发挥了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党委领导班子在领导学校改革发展中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科学决策、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教为民、清正廉洁的良好集体形象,营造了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环境。校党委‚三型‛领导班子建设的做法得到了省委组织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胜利召开学校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和纪委领导班子,大会提出了学校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科学绘就了学校事业发展蓝图。

(二)党的组织建设实现新推进。一是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明显。校党委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提高了党委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促进了学校党政和谐,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了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省委召开的豫南六市创先争优活动工作座谈会上,学校党委作为豫南高校唯一代表介绍了我校的做法和经验。二是学校领导班子组织建设取得新成效。我校推荐了6名校级后备干部,省委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届中调整充实,两位副校级干部得到重用,交流到外校任职;提拔3名处级干部充实到学校领导班子。我校有两个党总支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校党委被

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五好 ’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三)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在校内举办中层干部改革与发展专题研讨班,组织到省内外兄弟院校学习交流,选派干部参加高校干部培训班学习、省外高校挂职等,切实提高了各级干部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组织干部参加公选。南阳市委组织公开选拔副县处级领导干部工作,我校5名同志进入考核范围,2名同志被选拔到地方担任领导职务。

(四)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围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开展了‚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等主题教育活动,认真抓好校、院两级中心组和全校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为实现学校新一轮建设目标、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二是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全校第16届‚三育人‛工作表彰及经验交流工作,以‚六创四争‛活动为载体,开展精神文明细胞建设工作,我校顺利通过第三届省级文明单位检查考评验收,这是我校平安建设、和谐发展的最好证明。省级文明单位不仅是学校的荣誉,也关系到每位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我们高度重视学校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五)党风廉政建设再创新成绩。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工作,在河南省‚中原清风杯‛廉洁从政法规制度知识竞赛中,我校荣获省管高校赛区复赛一等奖、全省总决赛三等奖、‚优秀组织奖‛; 行风建设成效显著,

2010年度我校再次荣获‚全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我校连续五年获此殊荣。

(六)学校事业取得新成就。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促进了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教学、科研、内部管理、后勤服务、校园建设、综合治理等均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新成就,全校和谐稳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态势。

上述工作成绩的取得,是校党委带领全校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奋力拼搏、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校党委向为学校党的建设付出辛勤努力的全校党务工作者和共产党员、向全校师生员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校党的建设实践告诉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始终坚持服务学校事业发展这个大局,围绕学校事业发展大局抓党建,使学校党的建设与学校中心工作紧密融合、协调推进。二是始终抓住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不断提高领导班子谋划发展和改革创新的能力,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的能力。三是始终坚持筑牢基层党组织这个基础,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始终坚持抓好立德树人这个办学根本,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五是始终坚持校党委对党建工作的统一领导的工作机制,着力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和全校的整体合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做得还不够,创新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领导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努力改进。

二、突出重点,努力开创学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去年8月份中央修订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第十九次全国、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召开,提出了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为加强我校党的建设,要重点做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领导核心,持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校党委领导班子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要继续围绕学习型、能力型、廉洁型党委领导班子建设目标,继续认真落实《南阳师院党政工作制度》等四项制度,严格规范议事决策程序,认真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和改进校、院(系)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办学治校能力,着力增强谋划发展、改革创新和抢抓机遇的能力,增强统筹协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能力,增强处理急事难事、攻坚克难的能力,增强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原则,改进领导决策方式,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推进党务、校务公开,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切实推进反腐倡廉

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使领导干部自觉做清正廉洁的表率,主动接受监督,坚决抵制来自各方面的诱惑,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二)筑牢战斗堡垒,强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要以做好新《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为重点,积极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探索基层党组织工作规律,努力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完善院(系)党组织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修订完善实施办法,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在各院系得到更好发挥。二是创新党支部设置形式,在健全原有党组织设置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在校内科研学术组织中设置党支部,积极探索党组织进学生社区、进公寓、进社团等有效形式。三是改进支部活动方式,在扎实做好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民主评议、‚三会一课‛等活动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务实管用、吸引力强的活动方式,搭建好工作平台,增强党支部活动的吸引力、感召力。四是强化党员队伍和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重视在优秀学生、青年教师和学术带头人中发展党员工作,以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为重点,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对党务干部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三)以创争推动发展,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要认真总结经验,紧密联系学校实际,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为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一是坚持以创争活动促进中心工作,

以中心工作彰显创争成效,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结合年度工作任务,找准工作着力点,明确创先争优的努力方向和阶段性目标,以扎实的工作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二是创新活动载体,大力开展教书育人先锋岗、科研攻关创新岗、管理服务示范岗等活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带动团建,带动党群共建,形成党群、党团齐争共创的良好局面。三是发挥示范作用,积极选树并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努力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进一步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浓厚氛围。

(四)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学校能不能办好、人才能不能汇聚到学校,关键是干部,关键靠管理。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选好配强干部队伍。要大力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2011年作为干部培训年,要认真抓好理论武装工作,加大专题培训力度,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建设发展任务,积极培育党员干部队伍的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决策机制和工作思路,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始终保持和发展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始终使他们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紧跟时代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真正铸造出一支政治上坚定、业务上

优秀、作风上过硬、广大师生认可、推动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

(五)熔铸强大精神力量,积极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加强和积极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全校党务工作者要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要求,从三个方面积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守好思想阵地、树好政治旗帜。要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求实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倡导良好风气。始终把打造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良好软环境作为硬任务。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正确引领舆论导向,唱响改革发展主旋律,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树立内和外顺的良好形象。要深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全力实施‚和谐兴校‛工程,发扬大学精神,传承卧龙遗风,大兴‚君子之风‛,发挥‚人和‛优势,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最大限度地增加校园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真正实现全校上下的大团结、大和谐。三是构筑共同基础、凝聚强大动力。要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力度,构筑全校师生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不断增强广大师

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辱感,进一步激发师生爱校、护校、荣校、兴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要大力加强对群团工作和统战工作的领导,充分调动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一切积极因素;积极推进校友会工作,最大限度利用好各方资源,汇聚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合力。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大力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是严明党的纪律,认真学习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其他相关规定,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二是狠抓责任落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三是强化教育和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加强对组织人事工作和招生、收费、基本建设项目‚阳光工程‛情况的监督,加强对招投标、大宗物资和仪器设备采购工作的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切实做好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持续加强行风建设,树立良好办学形象。四是积极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崇高的职业理想,塑造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形成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三、狠抓落实,确保学校党建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2011年是学校‚十二五‛建设的开局之年,圆满完成2011年学校各项工作任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坚持服务发展大局,狠抓党的建设,抓好党建促发展,是本次党建工作会议的主题。为扎扎实实抓好党建工作,我提出三点要求。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落实责任,务实创新。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要切实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坚决拥护校党委的领导,团结带领全校党务工作者,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要理直气壮、敢作敢为,落实责任、务实创新,要有所作为。在坚持正确方向、维护稳定上责无旁贷,要切实抓紧抓好。要做抓班子、带队伍的行家里手;要做推动改革、引领发展的优秀舵手,做解决矛盾、促进和谐的冲锋号手;要在营造氛围、凝聚人心上下工夫,打造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软实力。

(二)执教为民,改善民生,事业与民生要齐发展、两促进。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心决定事业成败和校园和谐。当前,学校处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发展快,遇到困难也多,越是困难,越要坚持以人为本,越要重视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只有改善民生,才能赢得民心,才能稳定、才能保障发展。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真正赢得师生员工的真心拥护,才能形成推动事业发展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要坚持把改善民生与事业发展两手抓,一手抓民生,凝心聚力促发展,一手抓事业发展,发展成果为民生。全校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改善民生中肩负重要责任,要勇

于担当,不辱使命。要坚持一切从师生出发,切实做到谋大局,维护好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求发展,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切实使教职工生活质量与学校事业发展同步提高。只要把改善民生、增进师生福祉作为根本目标,我们就一定能够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形成无坚不克、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

(三)转变作风,务求实效,全面落实学校党建工作任务。一是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行风、正学风、树新风。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做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表率,大力提倡勤政、高效、廉洁的政风,大力倡导情系师生、竭力为师生员工排忧解难的行风,以促进学校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二是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要在各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中形成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共识。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负责人要把党建工作作为首要职责,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抓好、抓实本单位党建工作任务的落实。要强化监督指导,健全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把党建工作绩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确保党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各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建设学习型、团结型、服务型、务实型、廉洁型部门。要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三是切实改进作风,狠抓工作落实。要紧紧围绕学校党委年度工作要点,更加注重抓执行、

抓落实,始终保持扎实的工作作风,心无旁骛,不浮漂,不浮躁,始终把精力放在求发展上,把心思用在求实效上,把劲头使在抓工作上,脚踏实地推进工作。我们要按照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学校党建工作。三具,就是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深入落实;两基,就是抓好基层、打好基础;一抓手,就是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具体到我校党建工作,就是‚三个要‛:一要在以党建促发展上多下工夫。工作中要善于思考,勤于行动,热情服务,多作表率,力争在抓具体中持续提升,在抓基础中力求创新,在抓发展中寻求突破,不断推进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继续保持学校事业发展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二要在求实效上多下工夫。以求真、求是为前提,以务求实效为目的,查找不足、寻找对策,沉下心来研究工作,务实苦干、务求实效。三要努力做到少说多做,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决策定一项是一项,项项算数;工作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让广大师生员工真正感到我们的工作是实实在在的,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群众检验的工作业绩。

同志们,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责任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学校党建工作新局面,奋力推进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第9篇: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张高丽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我们党90年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精辟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紧密结合新的实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一、坚持理论武装,提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

列宁说过,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确定了符合天津实际的一整套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举措,推动各项工作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探索了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天津特点的发展路子。实践证明,天津每前进一步、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是坚持理论武装、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我们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抓住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在全市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大讨论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等问题,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集体学习制度,每年举办读书会,组织部委办、区县局主要负责同志到兄弟省区市考察学习,开展16个区县互看互比互学,把理论学习与现场交流、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在认清目标、明确任务中解放思想,在比学先进、查找差距中更新观念,在真抓实干、破解难题中创新发展,有力促进了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我们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以推进大规模干部培训为载体,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深化理论武装、提高理论水平,使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坚持围绕中心,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继续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继续牢牢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我们紧紧抓住加快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实施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着力构筑高端产业、生态宜居、自主创新三个高地,全力打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五个攻坚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7.4%,人均超过1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0.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21%、9.6%、11.2%,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6.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0%,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3.6%和1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新形势下,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天津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必须牢牢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主题主线主攻方向,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不懈抓好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重复建设,努力构建符合天津实际、具有比较优势、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航天航空、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轻工纺织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推动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统筹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推动中心城区全面提升、各郊区县加快发展,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使这三个层面在更高水平上联动协调发展。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在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集聚高端创新人才上下功夫,推动科技进步在更高水平上取得突破。加快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生态市建设新的三年行动计划,增强城市载体功能、服务功能和综合保障功能,深化“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推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在更高水平上全面提升,努力把天津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

三、坚持党的宗旨,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重视、切实保障和持续改善民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近年来,天津坚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累计实施了五个20项民心工程,健全一整套民生保障机制,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制定了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五年规划(2008—2012年)和管理办法,不断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十一五”时期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33.5万套、2405万平方米,共41万户家庭受益,今年开工新建1200万平方米。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新增就业186万人。采取切实措施增加群众收入,增加企业退休人员

养老金,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06年的265元提高到2011年的480元,最低工资标准由590元提高到1160元。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制度。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制定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加快建设海河教育园区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一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出天津文化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连续四年奋战900天,大规模综合整治市容环境、里巷道路,植树造林,保护生态,改造并开放100多个公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推进和谐天津、法治天津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管,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这些年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风险困难,办成许多大事难事,根本的一条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不论是制定政策还是规划,都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亲人,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四、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天津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按照中央对滨海新区的定位要求,全力打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大力实施综合配套改革,重点推进金融、土地、涉外经济、科技、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改革创新,更好地发挥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市委机构调整和市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市级审批事项由1033项减少到495项,现场审批率达到96.5%。国有企业累计改制3584户,改制面达到95.3%。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制定政策措施,改善发展环境,民营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成功举办夏季达沃斯论坛等重大国际性会议和活动,天津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天津的发展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天津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我们一定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加大改革攻坚力度,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形成体制机制创新的新优势。大胆探索,积极作为,全面实施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新三年计划,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和空间,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五、坚持德才兼备,建设过得硬的干部队伍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选准用好干部,对党的事业至关重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近年来,我们全面贯彻党管干部原则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坚持在干中培养、考察、锻炼、使用干部,公道正派选人用人,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2010年全市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任用局级干部105名,处级干部1572名,科级干部5158名,分别占同期提拔同职级干部总数的45.3%、45.1%和69.5%。

干部队伍的水平关系到发展的水平,干部工作的活力影响着发展的活力。实现天津“十二五”奋斗目标,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真正把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上来,决不能任人唯亲、搞小圈子、凭个人好恶选人用人。精心做好换届工作,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严格执行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的纪律要求,切实选好干部、配强班子。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批评空谈者,教育失误者,追究诬告者,惩治腐败者,进一步形成团结和谐稳定、风正气顺心齐、想干会干干好的环境氛围。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干事创业,造福百姓,为长远打基础,为后人留财富,做到标准要高、要求要严、调子要低、工作要实、效果要好,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绝不盲目追求攀比低水平的速度,绝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绝不给后人留下包袱负担,以实实在在的政绩取信于民,经得住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大力培养造就优秀年轻干部,引导他们自觉到条件艰苦、矛盾集中、困难较多的地方经受考验,把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战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战略资源的理念,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使每个人都成为有用之才,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六、坚持惩防并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地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在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建设天津发展天津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抓党风廉政建设直接关系到提高党的战斗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事业越发展,改革开放越深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就越要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我们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制定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以党性党风党纪

教育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扎实推进廉政教育基地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我们坚持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落脚点,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完善制度、创新体制,探索科学防治腐败新途径,制定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深化村务、厂务、政务、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积极推进党务公开,不断完善防治腐败体制机制,规范领导干部用权行为,确保权力干净运行。我们坚持每年由市领导带队,认真开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情况检查工作,严肃查处腐败案件不手软,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群众对天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可度逐年提高,2010年达到87.4%,比2008年提高5.3个百分点。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必须警钟长鸣,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不懈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各项规定,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强化领导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经受住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考验,防止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我们一定要时刻居安思危,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多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用党的建设的新成就,促进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作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

上一篇:环保调查报告表下一篇:浅谈公司企业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