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医生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妇产科医生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人物名片陈蓉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副组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妇科内分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更年期培训中心主任委员。“你好,我是陈蓉医生。

第一篇:妇产科医生论文

妇产科医生的临床思维探析

摘要:妇产科住院医师临床上遇到的疾病大多处于病情的急危阶段,此时科学的临床思维尤显重要。文章提出在妇产科住院医师培训阶段,如何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进行初步探讨,建议应从多方面加强妇产科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技能训练,完成短时间内迅速确立诊断,树立遵循循证医学的理念,在实践基础之上形成科学而缜密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妇产科住院医师; 临床思维; 培养

当今医学知识和技术发展很快, 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对医务工作者来说,从基础知识到临床知识的结合,以及临床思维的缜密结合是必不可少的。科学的临床思维是医生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运用医学理论和经验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的认识过程。住院医师的轮转学习是直接获取知识、学习技术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主要的学习模式,它对于巩固和深化临床医师掌握基础知识,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妇产科住院医师临床上遇到的疾病大多处于急危阶段,症状和体征往往不典型,并且病情错综复杂,检查资料也不完整,此时科学的临床思维尤显重要。

1明确作为妇产科医师的工作目标和心理定位

很多住院医师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文凭,但住院医师的主要职责是完成基本医疗工作,包括收治病人、记录病程、进行某些基础的临床操作等,是对病人进行全程诊治的一线医生,同时需接受上级医生的指导与监督。在医院妇产科的住院医师主要是由刚毕业的留院硕士生、轮转研究生、各地基层来上级医院进修的各医师组成,由于工作中缺乏挑战和职业成就感,各住院医师职业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住院医生在最初工作的过程中对工作目标定位不准确,且遇到大量繁重的临床工作后心理不稳定。因此,在住院医师的培养过程中,首先要让他们明确定位。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需要经过长时间反复磨炼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也要求每一位临床带教老师了解自己带教的住院医师实际存在的问题,用医师易于掌握的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方法,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个过程是必需的也是漫长的。

2夯实住院医师的基础知识

作为临床医生的主要认识对象)病人,与其他自然科学所认识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不尽相同。病人是有思维活动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病人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医生临床思维的认识过程。以病人主诉为例,讲述各种症状及其性质、严重程度,既可能成为医生临床诊断思维重要的感性资料,又可能包含病人的主观资料。再以判定病人治疗效果为例,既可能有客观真实的一面,也可能有病人主观的反映。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医生的临床思维活动,通常是根据病人或其家属的主诉和对治疗效果的反馈判断的。病人既可以积极帮助或引导医生把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向,协助形成正确判断,也可以对疾病过程作出片面或歪曲的反映,干扰医生正确的临床思维,作出错误判断。

复杂多变的疾病过程有其特点和一定规律,医生的临床思维就是要把握住疾病的全过程,疾病过程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人类的疾病种类越来越多,临床症状又是多种多样,也体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医生的临床思维必须从不同疾病过程表现形式的个体差异性出发,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医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来自真实的病情资料。许多疾病病情的演变相当快,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更迅速,而医生又必须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作出正确判断,此时很难作到掌握全部病情资料,医生必须敏锐地抓住主要的诊断线索,尽快形成初步的诊断,不允许医生无限期去搜集临床资料,否则会因延误时间出现病情恶化,甚至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由于时间紧迫,医生的临床思维所能获得的临床资料常常是不完整的,而对医生的要求又恰恰是尽早作出正确诊断,这就会对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此时应尽可能选择有价值的辅助检查项目去协助诊断。

3加强医师的基本技能和操作

医生收集病史,本质上是一种探索的过程。住院医师在收集病史的过程中,重点询问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以及围绕发病前后发生的事情,诊治经过。充分运用所有知识,调动感知能力,高度集中地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支持环境等诸多方面筛取有意义的资料。妇产科患者就诊有其特殊性,是否为试管婴儿、未婚先孕、有婚外性生活、再婚家庭牵涉隐私等问题,应避开患者家属询问,并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

通过收集病史,医生对病情已有初步了解,进一步通过查体寻找阳性或阴性体征,可使诊断更加接近实际病情。男性住院医师在为患者进行妇检或产检时,须有护士或者同行第三者在场,尽量避免家属在场。尤其少数民族患者,受宗教信仰不同,应避免发生医患纠风。这种有明确目的的查体,要既全面又有重点。它是对初步疾病诊断的寻找证据过程,也是对需要鉴别诊断疾病的排除过程。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整体动态的过程,遵循临床思维规律是进行正确诊疗的前提。妇产科住院医师最初在临床中遇到一些急诊时往往无从下手,立刻就想到了通知上级医师,久而久之,缺乏独立思考和处置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中训练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要跟着家属一起慌张。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分析和判断,如:结合患者目前的生命体征变化是否有随时死亡的危险,一些辅助检查是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作,还是立刻检查。经过系统检查和定位,然后给出定性诊断,以及疾病的程度如何等等。

4结语

综上所述,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离不开第一线的临床训练。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重视妇产科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技能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具备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科学而缜密的临床思维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

参考文献

[1]储真真,王新月,陈信义,等.运用哲学层面临床思维模式提高中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孙培龙,胡静波,蔡端,等.外科手术决策[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6年

[3]孙乐栋,曾抗,方国存,等.风湿科实习医生临床思维教学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年04期

[4]吕文亮,黄必胜,章程鹏,等.湖北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教学改革实践[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作者:陈凤丽

第二篇:与男妇产科医生真诚面对

据了解,在中国,大约有9万名妇产科医生,其中男医生不到10%。

作为稀有品种,他们与他们所在的这个“职业世界”似乎格格不入。问许多女性,你可以想象你身体的隐秘部分毫无保留地展示在一个陌生的男医生面前么?她们本能的第一反应是难以想象、拒绝、排斥、尴尬、难受。

但是,联想到生育的手术台,几乎所有的女性又都会想到那里站着一个男人,一个代表着力量的男医生。那个形象对人类世界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站在那里的男妇产科医生会想些什么?对于这样一个稀有人群,女性是好奇的,是有隔膜的,情感是复杂的。

我们为好奇而发问,我们为打破隔膜而坦诚交流。

男妇产科医生,所有女人在一生中都要与他面对,所以,我们有理由,有必要在这里向他发问,与他交流。

向男妇产科医生发问

1、记得自己第一次为女性看病的经历么?因为年少无知而出过洋相吗?(具体说)

2、经常面对女人的病体,会打破自己年轻时对异性的美好幻想吗?

3、至今,在你的概念中,女性的身体是美好的吗?

4、第一次与自己的爱人在一起,职业经验会对你有好或不好的影响吗?

5、在妇科这个领域,需要男医生吗?对待病人,男医生比女医生有更多优势吗?

6、如果女病人在妇科,拒绝男医生看病,你会怎么想?

7、曾听说有同行猥亵病人,你会怎么想?

8、担心过自己可能爱上病人吗,或者说你曾经在某一瞬间为一个病人心动过吗?如果发生这种“尴尬”情况,如何化解?

9、热爱你的工作吗?

隐身采访

说明:在采访前,对采访对象,我们曾有过这样一段说明:你可以随意选择采访时间和采访方式,比如你可以不出现,不告诉我你的名字、你的一切情况,只是打电话来,说出你的回答。你可以拒绝回答采访中的任何一个你不想回答的问题,只是希望你一旦作答,你的回答是最真实的。

我们希望在采访对象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苛求最高程度的真实。所以我们姑且用采访时间来称呼我们的采访对象。

对于我们的要求,响应者寥寥,可是意外的是,两位响应者都愿意见面聊。

我是一个女人,与异性面对面探讨这些隐秘问题,想象中有点尴尬。

可是当你置身在职业角色中,提问、思维时,你发现尴尬消退了。某种程度上,我想我体验到了一个妇科男医生在一个隐秘时刻,面对异性病人的状态。

人物一:2月6日

我是在上班时与他电话联系的。听明白我的第一个问题,他嗫嚅地说:不行。他现在不方便。于是,我与他约定见面。

他做了六七年妇科医生了,看门诊,每天周而复始地面对几十个病人。我飞速地在采访本上做着计算,问他:有2万个女人?他想了想说:至少吧。你已婚?我问。他说是的。

他很害羞,回答时,目光很游移,几乎不能与我对视,好几次,才听到问题或者一说出答案,他就脸红了。看着他的眼睛,我知道他为自己心灵的回答而感到局促不安。

1、他记得第一次接触女性身体是在大学毕业实习的时候。指导老师在一旁看着他为一个中年女人做检查。他脸红了,不过没有出洋相。因为曾经在教科书中无数次地温习过“女性身体”了,所以他很熟练地完成每一步的检查动作。事后,班级里的男同学为这次实习相互取笑过,笑过就笑过了,大家觉得实习没有想象中那么惊心动魄,挺平常的。

2、他说这是不同的。在工作中,你看到的女人和在生活中看到的女人是不同的。在工作中,你看到的只是女性身体的一部分,是被过分放大的局部遮挡着你的视野。准确的说你看到的是千篇一律的器官。它就像工人手中的零件那样,你无法从美学角度来考虑它的价值。而在生活中,你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人,有皮肤,有线条、有体态、有样子,你能那么完整的感觉到:啊,那是一个女人,美或不美。

3、他很肯定地回答我是的。在他心目中,女人依旧是美好的。具体那种美好意味着一种特别干净、清爽、不胖不瘦的女人。

4、他笑了,说那是两回事吧。尽管在认识爱人之前,见过女性的身体,不过,第一次和爱人在一起,他依旧像所有的男孩子那样是兴奋而激动的。当然,他说职业的经验帮助了我,我不会犯那些小男孩的低级错误吧。在他的夫妻生活中,他是一个完全的引领者。

你可能在你的夫妻生活中,想到你的病人么?我问。这是在我想象中,职业经验对于其不好的影响。他仔细想了想。他说作为医生,有时他会遇到一些下身味道不太好闻的病人,那是让他特别不舒服的事情。因为味道会让他想到细菌。

偶尔有时候,在妻子身上他会闻到这种味道的。那种味道,他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病人、工作。那种联想他不太喜欢。作为一个医生,他太了解无孔不入的细菌了,所以每回房事前,他都要洗手,他说这也算是一个职业习惯吧。

5、在妇产科除了接生之外,有很多疾病是需要手术的。做手术是需要力气、干净利落的气势与决断力的,在这些方面,他认为男医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且能到男妇产科医生这里看病的女性并不多,对那些女人,他们是特别感激和“珍惜”的,感激她们的信任、理解,仿佛是一种知遇之恩吧,他说作为回报,男医生看病时往往会很耐心、很认真、很周到。

6、这种情况太多了,他说。有时候,询问完一些病人后,要求她们躺在里面进行检查,那些病人看见跟进来的女护士与他,都会惊恐地从床上跳下来,要求换人。有些女人甚至会大呼小叫地说她们一辈子都没有被丈夫以外的男人碰过。那时候,病人和医生因为各自的坚持而僵持在那里,场面很尴尬。而边上的其他医生总是要笑的,而且一般不过来相帮解围,他呢,也不能轻易答应病人“退货”的要求,因为好像这是给病人做规矩一样。不能让病人有拒绝医生的先例,一旦有先例,其他病人纷纷效仿,就比较混乱了。如果病人坚持呢?我问。他说那我就退让了。

他记得年轻的时候,面对这种场景他总是特别窘迫的,现在好了,习惯了,他说,一想到她们拒绝的只是男性医生而不是我,也就没什么。

7、如果有同行猥亵病人,他觉得恶心、脏、不可思议。因为他说在医院中出现的是病体,是有细菌的身体,是不洁的身体,与你没有感情联系的身体,也许那些身体因为局部放大而显得丑陋。面对那样的身体,他无法想象一个人能有冲动的邪念。

他至今没有听说过同行猥亵病人。他搜索着他的记忆,说妇产科医生,怎么可能?那种面对太直接了,没有感觉的。他只记得曾有一个朋友的朋友,是妇产科男医生,没有结婚,后来自杀了。他猜测说可能因为职业的缘故而产生一种暗示性的压抑吧,没有一个很好的平衡渠道,所以就想不开了。

8、他记得以前在计划生育办公室工作的时候,经常接触到一些来做人流的女病人。有些女孩子很漂亮,很无助,有一些韵致。看着她们,他会油然产生一种怜爱之情。然后呢?我问。他笑了笑说,没有然后,如果有想法总是会对那些女孩温柔一点,服务态度好一些,诊断得更尽心一些。不过,无所谓化解情感吧,那些女孩子一出门,他就立刻把这点喜欢之情都抛在脑后了。因为她们大都有故事,有归宿,有放浪形骸的情感态度,他说他不可能爱上一不“清白”的女人。我和她之间是没有可能的,我怎么可能爱上她呢?

9、热爱。我告诉他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他似乎终于放松下来了,朗朗地给出了他的答案,脸上显现的是一种特别单纯的笑容。他说做这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因为你很直接地参与了生命的诞生。他记得自己第一次把孩子从母亲身体里拔出来的时候,他看见那位母亲很高兴、很激动,他也很高兴,很激动,觉得自己这么年轻,就做了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不过,后来接生孩子多了,他也就麻木了,再也没有最初的职业自豪感了。

医生的成就感还是有的,他说。毕竟,做这行的男医生不多,所以他觉得做妇产科医生很有前途,机会很多。这是一个好职业,他踌躇满志地说。

人物二:2月9日

40多岁的他来自于另一个城市。在那里,他看了十几年的女性不育症专科门诊。他和我一起算,他为多少女人看过病,他说十个手指头是算不过来的。6万,至少6万。他为这个数字而得意。他说他的同学们有的发了财,有的做了官,可他们都无一例外地羡慕他一生中能接触这么多的女人,并以此为正当职业、正当工作。

坐在那里,他那么热切地回答着我的问题。他的真实让我吃惊。他试图不加掩饰地告诉我,他由衷地热爱他的工作、他的病人,他爱女人,他爱妻子。最重要的是他热爱生命。

1、第一次的经历同样发生在毕业实习的时候,他说所有的男同学那天都特别兴奋、快乐。那是不一样的,虽然从里到外,你很熟悉女性身体若干侧面的解剖图了,但是当你第一眼看见一个真实的女性身体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的身体是有生理反应的。他说那时年轻吧,没有经验,很长的一段时间,每次检查病人,身体总是抑制不住有轻微的反应。而当你记不得你检查的病人的确切数字的时候,你就终于麻木了。你不再那么清楚地知道你是面对一个女性的身体了,你再也没有感觉了。

同样洋相也和年轻有关,倒和“无知”没有关联。比如有一次,在产科实习的时候,一位生完孩子的女病人逗他玩,要求他帮她换月经带,当时一病房的女医生哄堂大笑,他窘在那里,脸通红,不知怎么办好;还有一次,他为病人做检查的时候,病人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臂,用眼神在暗示他可以做些什么,他又是脸通红。不知道如何挣脱那只手臂……“年轻,脸皮薄呀”,他轻巧地就此结束了这个问题。

2、他断然地回答:没有。他向我解释:来看不育症的往往是25岁到35岁的少妇。他认为那是女人最美丽的阶段,成熟,有风情、体态丰满。而且,严格来说,她们不是病人,在外部特征上她们是干净的、正常的。她们只是让他想到了美,没有任何不洁的感觉。

3、他说大多数的女性都是美好的象征。这么多年来,他领略了各种女性的各种美丽。当然,有时候,他看到一些身材不好的女人,他会觉得不舒服,但是和这些病人接触久了,她们的修养、谈吐、职业魅力往往掩盖了她们身材的缺陷,他觉得她们同样是美好的象征。

4、所有的职业经验都是好的,他说。因为职业的关系,他会更认真地去了解、把握男性的身体、女性的身体的一切秘密,他会有兴趣去翻阅、了解更多的性爱文学,他说我从来不看三级片的,那种片子太直接而丑陋了,我只看小说。因为阅读与知识的积累,他认为自己在性生活方面有更宽广的想象空间和更丰富的想象力,他认为这对夫妻生活来说是有益处的。

5、除了手术台,他认为男性在妇科的其他领域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因为“细腻”、“特别细腻”。对很多女病人而言,在情感上、在心灵上他比她的闺中密友更接近她,而他又可能比她们的丈夫更清楚她的生理周期,他是她们的妇产科医生,也是她们的心理医生。因为他说这是由于男女之间这种微妙的性别关系所决定的。他相信一位男医生比一位女医生更能在女病人方面疏通她与她先生之间的关系问题。做这行的男医生是很少,可是,他说他们都是精英呀。在妇产科做的最出色的都是男医生。他们不可替代。

6、没有,他很得意。他说我是一个好医生,我会尽可能地在一切方面帮助我的病人。她们信任我,把我当朋友、当知己。

7、他说做妇产科医生最关键的一条是要操作规范。他记得自己曾看过一部有关妇产科医生猥亵病人的美国影片。作为同行,他很清楚而仔细地看清了那位医生在为病人做检查时,有了一个多余的动作。他说如果你是女医生,你的任何动作病人都是不在意的。但你是男人,一切就不同了。你必须小心,没有多余的动作,戴手套,最好有第三者女护士在场,再对病人进行检查……他说你是一个男人,但最重要的是你是一个医生,作为医生,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应该有,最关键的底线应该有。

8、很坦白。他说我每过一个阶段都可能会对一个病人有特别异样的好感,那是过分“亲近”后的喜欢,日久生情吧,来看不育症不是一次两次能解决问题,联系久了总会有些情愫的产生。有时候,他也会遇到喜欢他的病人。他觉得那样的喜欢无伤大雅。因为喜欢会让彼此相帮。他会尽力帮助那些女人解决困扰她们的最大问题。而她们,他说他这一辈子的许多事都是靠女人帮的。

担心?不。他又一次地说到了底线。他太清楚一个医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与不能逾规的重要性了。他说喜欢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得到。

9、所有的热情喷泻而出,为了说出四个字的答案:十分热爱。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太有意义了,他在创造生命,在创造家庭的完满。他说无数个幸福的三口之家背后都有我不可替代的影子,他为此备感荣耀。尽管,怀孕生育后,那些女病人与他之间就疏离了,友情就淡了,但他说无所谓呀,我还是喜欢帮她们完成心愿的。 (插图/徐文彦)

作者:游 弈

第三篇:女人可以活得更漂亮! 协和妇产科医生的3条建议

人物名片

陈蓉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副组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妇科内分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更年期培训中心主任委员。

“你好,我是陈蓉医生。”一袭酒红色合体连衣裙,齐耳短发浅浅笑窝,陈蓉医生出现在记者面前时,宛若带着春风。

陈蓉是北京协和医院的主任医师、教授,出门诊、做手术、做课题、带学生、做科普,线上线下忙不停。和很多女性一样,她不只有工作,还有家庭。医生之外,她还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如此繁忙的日常,似乎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她比实际年龄看起来年轻很多。

这让记者不禁好奇,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的她,是不是了解更多的女性保养知识,到底有着怎样的健康秘籍?

关爱身体,是每个女人的必修课

很多人都听过“妇科内分泌”这个词,但并不了解其内涵。妇科内分泌是从性激素的角度认识和关爱女性的一门学科,重点关注月经、生育、更年期等问题。通过调整妇科内分泌可以帮助女性变得更健康、更完美。如果女性妇科内分泌出现了问题,可能月经失调、不孕不育,甚至无法成为正常的女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现代女性对于自己的身体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和了解,对生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从大趋势上看,妇科内分泌受到更多女性的重视,就诊人数逐年增多。

以更年期为例。以前人们会觉得更年期就是老了,有不舒服就得忍着,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更年期女性会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陈蓉告诉记者,更年期是指女性从育龄阶段到老年阶段的变化时期,往往伴随着一系列令人烦恼的症状。“更年期”是老百姓长期以来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并不是严格的医学术语,没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在医学上的对应术语是绝经和围绝经期。在更年期,女性身体发生一系列变化,月经紊乱至停止,生育功能丧失,还会有潮热出汗、睡眠障碍、骨关节肌肉疼痛以及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

如果更年期遇上青春期,家里的火药味可想而知。更年期女性往往在社会和家庭中承担重要责任,所以,不管是工作还是家庭,不管是亲子关系还是夫妻关系,都可能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往往会着重强调更年期女性的“不可理喻”,只看到她们给别人带来的不良影响,却忽略了女性的感受。所以,帮助更年期女性进行恰当治疗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其实,关注更年期问题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因为更年期不仅对女性当下的生活、工作带来影响,还会对其以后老年阶段的健康产生影响。更年期是很多老年退化性疾病的起病萌芽阶段,如果能够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进行管理,可以避免或推迟很多老年病。

因此,更年期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帮助女性安全度过更年期,还可以帮助女性拥有一个更健康的老年,从国家层面上也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女性老年阶段的医疗支出。以前限于知识及经济的影响,只要不危及性命的疾病或不舒服,往往被忽略。但现在医疗已经由单纯的治疗疾病转向了大健康的理念,更年期管理正是这一理念的完美体现,同时也贯彻了预防大于治疗的导向。

陈蓉还非常注重科普。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之余,她坚持在线下线上进行科普宣传。“医生做科普的意义,是让没有医学背景的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知道什么是正常,了解什么是异常,出现一些轻微的异常要怎么应对,有了什么样的情况就应该去医院。”

陈蓉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我们很多人都在开车,因此上路之前需要对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至少得知道仪表板上那些符号的意义。如果油箱符号亮了,知道是快没油了,应该去加油;但如果刹车片坏了,就一定要去4S店找专业人士来维修。在科普活動中常有人问“我该吃什么药”,特别希望陈蓉告诉一个药名,然后自己去买药吃。陈蓉说,在看似一样的症状后面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病因,因此在科普时候的泛泛描述症状,不能代替医院诊室中的全面专业诊疗;身体真的有问题了,还是应该去医院,专业的事情应该由专业的人做。“科普的目标绝不是让人人都成为医生。”

时代的进步,自媒体的兴起,让医学科普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陈蓉在采访中说:“前一段时间一些女艺人勇敢地公开谈到产后尿失禁的问题,这件事能够公开讨论,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在以前,更年期这个词汇有时会暗含贬义,甚至有人会把更年期与歇斯底里的形象画上等号。

“经过这么多年来全国绝经学界广大医护们的努力,现在更年期这个概念已经越来越被大众了解。”陈蓉说,在她刚刚开始做医生时,更年期女性往往要辗转多个科室之后才来到妇科内分泌门诊。而现在,很多女性可以精准地直接来看妇科内分泌,还有一些女性甚至未雨绸缪,没到更年期时就主动挂号,了解如何为更年期提前做好准备。陈蓉笑着说:“这就是科普的力量。”

当然,由于地区、教育、经济水平的不同,大众的医学素养还存在很大差异,科普工作还任重道远。陈蓉在采访中反复提到,有必要对不同地区做不同层次和内容的科普,让更多的女性受益。

学会减压,保持好状态

职场女性面临很多压力,而压力过大时会影响女性内分泌。陈蓉的门诊中就经常遇到一些职场精英女性,她们的特点是经常熬夜、工作强度大,因为月经失调甚至卵巢早衰而就诊。陈蓉说:“这其实是女性独有的身体预警,比如月经不调,很可能就是身体在向我们报警:你太累了,要试着调整一下了!”

还有一些女性因为家庭或情感出现问题而导致内分泌失调。“虽然我们不是心理科,但在门诊中常常要做一些疏导工作,劝患者懂得适当放下。我经常对患者说的一句话是: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不要背负过多的压力。”

职场压力还会影响女性生育,比如一再推迟自己的生育计划。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女性确实存在最佳生育年龄。一般来讲,女性的生育能力衰退从37岁开始明显加速。陈蓉说,在医学上超过35周岁的产妇就已经被定义为高龄产妇了,理由是超过35岁生育会增加很多风险,比如母亲机体功能下降,基础疾病增加,孕产期突发疾病增多;自然流产率升高;孩子早产、低体重以及发生唐氏综合征的概率大大增加等。因此,如果已经确定要孩子,还是趁早,否则一旦错过,就会带来很多问题,得不偿失。

和很多女性一样,陈蓉工作非常繁忙。医疗、科普之外,她还担任协和医大的教学任务,承担科室的很多管理和传帮带任务。

记者不禁很好奇,如此繁重的工作下,怎么保持这么好的状态呢?“大心脏。”陈蓉给出了答案,“事情不是愁了就不在了,那就好好管理一下,该做的做,实在做不了就做减法,当然努力是一定要有的。”

虽然很忙,但所有的东西都已经理顺了,习惯了就觉得还好。最主要的是自己并没有把这些压力当作压力,而是在工作中收获乐趣,因为很喜欢、很愿意干,所以就不是负担和压力。

陈蓉坦言,自己也有忙不过来的时候,比如前年开始承担一些管理工作,突然发现时间不够用了,她就买了几本时间管理的书来看,很快掌握了方法,提炼出重点,可以尽量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当然,每个人减压的方式不同,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坚持去做,就能活出属于自己的好状态。

医生是一个辛苦的职业。记者问陈蓉:“学医准入门槛高,学习周期长,工作后又面临异常忙碌的日常,为什么您不仅选择了,还坚持至今,乐在其中?”陈蓉笑着说,学医既是家里人的愿望,也是自己的主动选择。

高中时,父亲和伯伯觉得整个家族里没有医生非常不方便,而她学习很好,所以建议她学医。正巧那时,陈蓉看了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林巧稚的传记,就非常向往协和。

八年制的协和医大当年是中国高考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之一,毕业直接授予博士学位,而且为培养全面综合的临床能力,医学生要在各个科室轮转,以期获得丰富的临床经验,塑造全局性的医疗理念。

学医8年是一个漫长的周期,陈蓉的性格一直也是不徐不疾、稳扎稳打。后来留学德国,更让她感受到很多事情都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shortcut(捷径)是不可取的。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不计较一时得失,才能最终有所收获。

懂得平衡,收获惬意人生

陈蓉讲话时,带着江苏人甜甜的味道,脸上也总挂着笑意。不仅因为事业成功,更因为家庭中的她也是个幸福的女人。事业和家庭如何平衡,几乎是每个已婚女性都不得不面临的难题。对于这件事,就像减压一样,很多时候需要女性找到方法,懂得平衡。

那么,到底该如何平衡呢?其实说到底,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处理好和孩子的关系。在这一点上,陈蓉说她很有心得。

陈蓉有一个很优秀的儿子,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在孩子整个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都和妈妈保持着非常友好的亲子关系。对此,陈蓉总结了10字秘诀:不缺席、不越位、用心陪伴。

不缺席:如果父母缺席,当孩子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时就不会向父母求助,而是寻求外界力量或者自己扛,那很容易出现孩子“长歪”的情况。一定要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他最坚强的后盾,这样无论他發生什么事情,都会想到父母。

不越位:尊重孩子,把孩子视作独立的个体。儿子小时候弹钢琴,有一次弹累了就说:“妈妈,我不给你弹琴了。”陈蓉马上回答:“你不是给我弹钢琴,你是给你自己弹的。”别看孩子小,其实他是能够理解的。慢慢地,孩子就知道,弹琴和学习其实都是自己的事情。而现实中,有太多的家长喜欢包办代替,越俎代庖,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更失去了成长的自主权。

用心陪伴:很多父母在生活上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比如每天很早就起来给孩子做花样早餐,但是,可能并不知道孩子到底在想什么。陈蓉恰恰相反,非常关注孩子在想什么,经常和他聊天,孩子的每一个重要时刻也会尽量参与。

用心陪伴还体现在与孩子共同成长上。成长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儿子也遇到过低谷,考过不理想的名次。陈蓉没有指责,而是和他一起分析试卷,确定哪些是真不会,哪些是粗心大意所致;然后把粗心的丢分加上,告诉孩子如果细心一点,这些分拿到了,名次会提升到什么样的位置,以后就以这样的位置确定下次考试的目标。通过这样的方法,一点点帮儿子恢复信心,他的成绩逐步提升,如今也得偿所愿,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在这样的教育中学习,儿子快乐,陈蓉也轻松。

除此之外,言传身教也是非常重要的。受陈蓉影响,儿子也非常喜欢读书。中学时,老师让学生们每周写一篇随笔,儿子的作文涉猎很广,总是能引起老师的兴趣。老师问他:“你从哪儿知道这么多事情的?”他说:“我是从我妈妈的书架上随便翻着看的。”在陈蓉家,大家基本都不看电视,阅读成为家庭成员的共同爱好。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49岁的陈蓉一直眼里有光,脸上带笑。记者不禁感叹,她的状态真是太好了,陈蓉说:“我是研究妇科内分泌的,所以我自己首先要管理好自己,让广大女性朋友看到一个好的状态。用心管理,每个女人都能够活得更漂亮!”

作者:董颖 贾方方

第四篇:卓越医生培养视角下的全科医生再认识

摘 要:卓越醫生教育培养计划要培养出3种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不同需要、不同层次的医学人才,全科医生培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对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认知不全面、态度不正确的现象比较普遍,主动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一名全科医生的就业意向较低。建议拓宽医学生视野,积极宣传医改政策和社会对全科医生的迫切需求;加强医学生全科医学教育,转变医学生就业观点,树立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信念,深化到基层服务的奉献意识。

关键词:全科医生 卓越医生 医学生

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顺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培养大批实用型全科医生已刻不容缓。如何在卓越医生培养的大背景下,借助这一平台,加快全科医生培养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医学院校对其教育的重视程度、改变医学生对全科医生存在的狭隘偏见等成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课题。

1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解读

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教育部、卫生部印发教高[2012]7号文件《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1],决定共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1.1 “卓越医生培养”的目标任务

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探索建立“5+3”(5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医师;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深化长学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培养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适应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深化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大批农村基层实用型全科医生。由此可见卓越医生教育要培养出3种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不同需要、不同层次的医学人才,全科医生培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2 卓越医生培养中“全科医生”的建设内容

培养计划明确指出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探索“3+2”(3年医学专科教育加2年毕业后全科医生培训)的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加强医学生服务基层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增强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自觉性、坚定性。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六位一体的服务要求,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实施早临床、多临床教学计划,增加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习、实践,提高医学生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等疾病的诊疗能力和基本卫生服务能力,培养大批面向乡村、服务基层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医生。

2 我国全科医学与全科医生的发展

18世纪全能实用型医生伴随欧洲向北美大陆的移民潮应运而生,19世纪初《柳叶刀》首次将此类医生命名为“通科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即为全科医生的前身。1910—1930年Abraham Flexner的教育改革开启了意义深远的医学专科化进程。20世纪以来现代医学迅猛发展,专科医疗服务发展至空前鼎盛时期,通科医疗则趋于没落。然而,医学的科学化和专科化冲击了医学的人性化,针对过度专科化的弊端,人们呼唤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和全科医生的回归。全科医生地位的再次崛起,是21世纪医学进入“以人为本”时代的标志。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全科医学的概念,1993年11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的诞生。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做出了“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决策,将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培养纳入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重点范畴之内,再一次被提升到基层卫生服务建设发展的前沿。2000年2月,卫生部下发《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对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等内容加以全面地明确和规范,正式启动了全科医学教育。2006年2月《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指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教育,积极为社区培训全科医师。2006年6月,人事部、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个部门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要健全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在社区建立一支以全科医学为主体的人才队伍;鼓励有条件的医学院校成立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系,将该类学科纳入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整体规划之中;加强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将医学生的全科医学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作为一项基本任务,在向医学类专业开设全科医学概论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将全科医学基本理论教育和技能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之中。

2010年9月,国家发改委、卫生部、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颁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明确到2020年,通过各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逐步形成一支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结构合理、适应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的基层医疗队伍。2011年7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统一规范了全科医生培养的“5+3”模式,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2012年7月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制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3],其中明确提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目标是“为基层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

至此,我国有关全科医生的指导性文件的发布告一段落,全科医生施展医疗服务的舞台要比卓越医生培养计划中“全科医生”更为宽广,在我国广阔的城市和农村,都将迫切需要全科医生的服务。

3 全科医生的“5+3”培养模式

2012年11月,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125所的名单公布,笔者所在校进入试点高校名单之列,承担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共两项。笔者所在校及时修订了2012版医学生培养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5+3”模式,于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给临床专业学生新开设《全科医学概论》课程。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明确了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加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的“5+3”培养模式,包括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的方式、时间、内容及各项具体要求。《标准》明确,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年限为3年(实际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其中临床科室轮转培训时间为27个月,在国家认定的培养基地内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全科医生基层实践培训为6个月,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接受全科医疗服务、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等技能训练。同时,临床科室轮转培训和基层实践培训穿插进行、有机衔接,使培训对象在培训期间始终着重强化以全科医生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临床能力培训和基层实践训练。

《全科医学概论》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系统阐述全科医学的产生背景、发展趋势、基本概念以及基本原则、独特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问题为导向、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健康评价与健康管理;重点人群的全科医疗服务等有关内容,共18学时。通过教学,可使医学生对全科医学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和认知,为医学生毕业后接受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将来成为全科医生奠定理论基础;促使全科医学的基本技能能够落实在实际应用之中,使医学生了解全科医学的应用价值,进而树立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信念。

4 医学生对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认知与态度

为了解医学生对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认知与态度,以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实施现场调查,医学生自主无记名填写。该次调查分别随机选择即将接受《全科医学概论》课程学习的学生(称之为未学组)和已经结束该课程学习的学生(称之为已学组)各60名,两组学生的基础和临床主要课程均已经结束学习,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数据的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由SPSS 19.0统计软件包完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1 医学生对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认知

如表1所示,根据文献查阅并结合医学生知识背景,该研究共选择9道题目对学生进行调查,其中7道题的选项在未学组和已学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给医学生适时开设《全科医学概论》课程具有重要性。然而,调查结果同时表明,是否开设该课程并没有改变临床医学生对“5+3”规范化培训的态度,临床科室轮转培训多数学生认同接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培训则持消极态度。

4.2 医学生就业意向调查

如表2所示,调查内容包括2道题目,一道题是毕业后就业方式;一道题是如果毕业后你选择当一名医生,你理想的就业单位。医学生选择愿意去一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学组仅占3.33%,已学组占18.33%,但总体而言2道题目选项在两组医学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5 转变醫学生对全科医生认识的建议

5.1 拓宽医学生视野,紧跟时代发展方向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机遇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需求在不断提高;然而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重大民生问题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要解决这一核心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对社区医疗的硬件投资,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另一方面是要培养能在社区服务的真正合格的全科医学人才[4]。调查问卷第8和9题均体现了“时代发展对全科医生的迫切需要”知识点,医学生学好知识练好技能的同时,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死读书,应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公共卫生变化趋势,与时俱进,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与“以为人民服务为荣”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不断奋斗前行的动力。

5.2 加强医学生全科医学教育,树立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信念

到2020年,通过各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宏伟目标已经确立,然而目前国内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仅为0.81[5],中国全科医生供给严重不足,缺口18万[6]。努力改善基层医疗人才队伍素质、保证基层医疗人才输送是当前我国医学教育的首要任务。立足医学院校的社会使命和办学定位,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培养具有扎实医学基础、深厚人文底蕴、高尚职业道德、全面医学理论和牢固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医学人才[7],全面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必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只有医学院校重视全科医学教育,实施早期接触实践课程,全面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才能给医学生树立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使命感和崇高信念,彻底转变部分学生“全科医生低一级,专科医生高一级”的错误认识。

5.3 转变医学生就业观点,深化到基层服务的奉献意识

该研究对医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就业选择去一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比例仅为10.8%,去三级或二级医院仍为首选,是否学习《全科医学概论》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这与刘军安等[9]研究结果一致。医学生对就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一名全科医生的兴趣缺乏。但是就国家的整体需要而言,充实基层医疗人员势在必行,三级或二级医院人员饱和必将增加医学生就业市场压力,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如何提升对全科医生的职业认同感,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医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转变医学生就业观点,需要政府的投入全方位吸引医学人才去基层服务,也需要全科医学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14/201404/xxgk_166950.html,20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EB/OL].http://www.moh.gov.cn/wsb/pM30115/200804/18540.shtml,199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印发《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http://www.moh.gov.cn/zwgkzt/pkjjy1/201207/55508.shtml,2012.

[4] 钟南山.发展全科医学 培养全科医生时不我待[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09,8(10):682.

[5]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EB/OL].http://www.nhfpc.gov.cn/htmlfiles/zwgkzt/ptjnj/year2013/index2013.html,2013.

[6] 陆宇.中国全科医生缺口18万受阻基层医疗回归“大锅饭”[N].21世纪经济报道,2015-09-08.

[7] 尹凯,谢娟,李熠,等.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3):442-443,496.

[8] 谢娟,职心乐,张欣,等.预防医学早期接触专业实践课程的实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5(8):127-128.

[9] 刘军安,孙婷,刘欢,等.部属院校临床专业大学生对全科医学认知及基层就业意愿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10):4-5,8.

作者:李泽筠 常文娟 职心乐 谢娟

第五篇:重庆举办基层妇产科医生培训班暨渝西片区妇产科学术年会

11月5日~6日,由重庆市生殖健康学会、永川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主办,重庆市永川区计生集爱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扶医院联合承办,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协办的2011年度重庆市妇产科基层医生培训班二期暨渝西片区妇产科学术年会在永川区计生集爱医院举办。

永川区政府孔萍副区长代表永川区委、区政府向前来参加此次会议的领导、专家和代表表示欢迎。开幕式结束后,国家级妇科专家、北京妇产科医院马乐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资深妇产科专家卞度宏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唐良萏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韩字研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资深妇产科专家叶之美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主任熊正爱教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妇产科王琳教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妇产科周晓教授,重庆市高危妊娠中心邵勇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内镜中心胡琢英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扶医院妇产科李成志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扶医院院长汪炼等分别针对目前妇产科学的新观点、前沿的诊治技术及妇产科学常见的病例进行了精彩的讲解。学员们踊跃提问,专家教授耐心详细的解答让每位学员受益匪浅。午间,计生集爱医院还组织领导、专家和全体学员对永川区家庭健康教育中心进行了参观,让参会学员对家庭健康教育中心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此次培训专家阵容强大,授课内容专业性、实際性强,学员们对本次培训班反响强烈,表示对基层医生帮助很大,会将此次活动学到的知识广泛应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去,使广大的临床医生能更好的为基层医疗服好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增强妇产科学的专业技术水平、造福群众,为“健康重庆”工作的顺利开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唐良萏 刘嘉 编辑:渝科)

(重庆市科协)

上一篇:个人理财论文下一篇:高等学校学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