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教务管理汇报

2022-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社会人,我们必然要与组织成员,或者组织外部进行交流,而汇报则是与组织内外部进行交流的有效方法之一,那么,如何写好汇报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电大教务管理汇报》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电大教务管理汇报

全省农药经营管理“两项制度”落实情况汇报会在济南召开

2012年10月16日,山东省农药经营管理“两项制度”落实情况汇报会在济南市召开。省农药检定所杨理健所长出席会议,各市农药检定(监督管理)所(站)及有关农药监管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省农药检定所段培奎副所长主持。

会议主要听取了各市“两项制度”的落实及覆盖情况,查找了问题,交流了经验。段培奎副所长作了会议总结讲话,对各市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并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进一步提高全面推行“两项制度”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二是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宣传引导,扩大“两项制度”的影响力。三是继续强化督导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促进“两项制度”的落实。四是继续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使“两项制度”的实施更完善。 (山东省农药检定所)

作者:山东省农药检定所

第2篇:浅谈电视汇报片

内容提要:电视汇报片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已逐渐成为人们汇报工作时必用的手段。本文从电视汇报片的定义、作用、适用场合等方面展开介绍,着重点出了电视汇报片在命题、结构、任务链条、资料积累、市场价值等版块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电视汇报片的研究和探索对于电视表现形式的发展和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电视汇报片;作用;特点;问题;思考

在电视理论研究中,对“专题片”和“纪录片”的探讨由来已久。电视汇报片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工作之中,大到各级党委、政府,小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如果要总结某项工作、申报某项荣誉、展示某项成就、向上级汇报某种情况等,大家都会想到电视汇报片这样一种形式,而且从数量上来说,大有蓬勃发展之势。由于电视汇报片有别与传统的“专题片”和“纪录片”,在制作过程中具有其特殊的要求,为此,我们有必要对电视汇报片进行探索、研究与思考。

一、电视汇报片的作用和意义

当前,为什么电视汇报片会被广泛应用,究其原因:一是电视汇报片具有可视性,是对汇报内容的真实再现;二是汇报片可以将表述的问题视频化,将语言无法描述的问题通过汇报片让观看者一目了然,增强现场感;三是汇报片可以表达汇报者的意图和目的;四是电视汇报片是文字材料的补充,传递的是文字汇报材料中看不到的东西;五是汇报片承担着总结成绩汇报经验的功能。

二、电视汇报片的特点

(一)命题作“文”受制于人。对电视工作者而言,如果说纪录片或者一般的专题片都是一种自发的创作,那么,汇报片就只是一项被动的任务。因为,电视汇报片是向上级汇报工作的单位或部门有这个需求,主动要求电视台为其量身订制的。那对方的思路和想法对整个片子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方要在片子中反映什么、怎么反映,制作方只能“遵命”行事,无奈之余,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和对方沟通,让命题作“文”能依照电视摄制的一些自身规律去运作。

(二)制作时间紧迫,责任重大。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这是编写电视汇报片的人最深的感受之一。

时间紧。一部汇报片从领导决定动手做,到最终出成片投入使用,间隔时间往往很短,除去撰稿时间外,留给电视工作者的摄制时间很紧迫,有的从撰稿、拍摄、制作前后只有不到2天的时间,因此,争分夺秒、加班加点是汇报片摄制者的家常便饭。

任务重。每一部汇报片涉及面都很广,汇报片的需求方总是希望上级领导能在一部汇报片中就看到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例如,我台制作的《直击瓦马地质灾害》的汇报片,除了讲述隆阳区的区情以及瓦马村发生的地质灾害外,还涉及近几年来隆阳区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状况以及采取的措施、存在的困境等等,要在短短12分钟的时间内将方方面面的情况都拍摄完成并制作进汇报片内,工作量之大、任务之重可想而知。

责任大。电视汇报片一般选取一个时期一个地方具有普遍性、现实性、代表性和时代性的重大事件为汇报内容,有的汇报片说大点是关系到一个地方的荣辱,说小点可能就关乎到地方官员在上级领导中的形象了。如我台摄制的“两基”工作汇报片《为希望奠基》就承担了直接向省委、省政府汇报的责任,《中国十佳宜居城市——隆阳》承担着向外商推介隆阳的责任,《改善城市环境 提升城市品位》则承担着申报国家级卫生城市的责任,《众志成城抗旱灾》则承担着向省委省政府汇报灾情、争取救济的责任。所以,对于汇报片,千万来不得半点马虎,出不得半点纰漏,确保万无一失是对电视汇报片最基本的要求。

三、電视汇报片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一)电视汇报片存在的问题。用电视汇报片的方式来汇报工作好处不言而喻,然而,汇报片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离电视自身规律倾向以及制作成本高、价值低等问题。

1.内容偏离电视自身规律。电视汇报片由于其“为别人作嫁衣”的身份,大有偏离电视自身规律的倾向,这是作为电视工作者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

2.内容上容易出现看图识字的“小人书”的现象。由于电视汇报片是以电视片的形式,对某一工作、事件、活动进行深入详尽的总结汇报的,汇报片中会出现大量的图片和数字,稍不注意就会做成看图识字的“小人书”,这是最值得注意和研究的一个问题。

3.制作价值较小。目前,我台所摄制的电视汇报片,十之八九都是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一般都没有摄制经费的投入,即便有,也是微乎其微,但说到底电视汇报片也是一种商品,只不过有一些特殊、不常见、需要现生产而已。它和其他商品一样,同样需要为它的生产者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二)做好电视汇报片的几点思考。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要求高、付出多、收获少,这就是目前所做汇报片的现状。但牢骚可发,工作依然要做,没有一点吃苦耐劳、奉献敬业的精神,电视汇报片就会成为一项几乎难以完成的任务。

1.解说先行,结构第一。汇报片绝不是会场上文字汇报材料的翻版,撰写一篇好的解说词,不但利于工作汇报,也利于视频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

汇报片的解说词应该主题明确。片中究竟该反映什么,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是全面介绍,还是以点带面介绍,全在于解说词怎么写。汇报片和文字汇报材料的关系应该是互为补充,不能照抄文字汇报材料。此外,汇报片的解说词更加注重条理的清晰。一部15分钟左右的电视汇报片,要让与会人员专心看完,并记住其中的内容和留下深刻的印象,完全取决于条理是否清晰。

制作电视汇报片,解说词在开始拍摄制作之前就必须确定下来,并成为后面的拍摄、制作工作的指导,但实际工作中,解说词在制作后发生变化甚至反复变化的情况十之八九,有的是数据、提法发生了改变,有的是结构发生了改变,有的甚至连主题都发生了改变,每一项改动都可能使前期的很多工作变成无用功。所以,撰稿人与最终审片领导的沟通尤为重要,最好是解说词的初稿一出来,就能送给审片领导进行定夺,这样后面反复的可能就小多了,汇报片的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作为电视专题片的一种,真实性依然是汇报片的最大特点。虽然汇报片的目的是为了使汇报工作更加形象生动,但决不意味着汇报片的解说词能够夸大其词,它追求的是朴实、简单、真实、客观的语言。

2.重视视频资料积累。电视汇报片最艰苦的工作莫过于后期制作。比如汇报片《为希望奠基》,我们查阅了近两年的新闻视频资料;隆阳旅游汇报片《如诗 隆阳》,我们收集了大部分同事拍摄的相关镜头,而在摄制《美丽高黎贡》、《牵龙入坝润山乡》等片时,动用了我台多年来精心拍摄的大量视频资料,包括航拍镜头。这些资料的运用,不仅很好地反映了所汇报的工作,也向外宣传推介了隆阳。由此可见资料积累的重要性。目前,我台建起了非编网络,资料实现了数字化存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更好积累资料的硬件条件。但我们还缺少一些必要的条件,比如应该有专项的经费、责任具体到人、有规范的操作方法等,以便于使这项工作上升为全台的一项日常性工作,建立起真正的视频资料库。只有这样,才能在接到各种汇报片任务时,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3.提高制作和编辑技术。要把汇报片作得有血有肉有灵性,能否采用纪录片、专题片或者其它一些电视制作手法进行,是我们目前正在探索和尝试的一个方向。在制作和编辑这类汇报片的时候,要尽量回避使用图片作镜头,在不得不运用大量图片进行說明的时候,应用特技软件将呆板的图片变成灵活多变的动态画面,这样不仅丰富了片子的内容,增强了汇报片的可视性,提高画面冲击力,同时也体现制作者的制作水平和质量。在汇报片中还会涉及大量枯燥无味的数字,这时对关键的数字可以采取屏闪的手段,或采取游走字幕、动态图表、标题式总结等形式,不仅加大了汇报片的信息量,还保证了汇报片用现实和数字说话的根本。

4.敬业奉献完成任务。由于汇报片承担着特殊的责任,要求也很高,特别是有的汇报片根据领导的要求,需要反复修改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工作人员的付出也很多。比如制作《抗旱救灾在隆阳》时,由于种种原因,解说词和片子被连续否定3次,每次都得连夜写稿,连夜制作,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制作一个新版本出来,然后等待审片,光这一个片子,就连续熬夜加班一个星期才得以完工。另一个反映隆阳新农村建设的片子《为了大地的丰收》,工作人员也破了连续3天只睡几个小时的纪录。长期摄制电视汇报片,工作人员付出精力无数,经济上并不相称的回报暂且不说,就连业务上也很难得以提高。

结束语

随着观众对电视了解的深入,以及电视汇报片的普遍使用,对汇报片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电视汇报片的制作难度也越来越大。而作为电视工作者,只有探索出更好的运作机制,从创新上下工夫,在细节和故事上做文章,才会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晓红.电视画面编辑[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

[2]李永健.电视片专题创作[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温向军.论电视专题片制作与技巧[J].山西科技,2011年04期.

(作者单位:保山市隆阳区广播电视新闻中心)

作者:邹丽

第3篇:单位会议汇报的新方式

摘要:会议汇报的传统方式是观众听讲的方式,观众对于汇报材料的进度和内容没有主动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平板电脑的出现给改变这种形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文提出了利用云云端服务器、无线局域网和智能平板电脑构建崭新的会议汇报形式的思路,并对这个系统的运行管理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规范和建议,该系统能够提升单位形象,节约纸张,也更加方便管理。

关键词:会议汇报;云平台;用户互动

不管那个行业内部,各单位都有大量的接待参观和考察的任务。其中的一项活动就是听取或者观看汇报幻灯。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通过投影讲很多人听或者看,观众对于汇报材料的进度和内容没有主动性,完全是被动的接收,这样令人发困的形式能不能有所改观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平板电脑的大量涌现给了改变这种形式的新思路和新方案,那就是移动办公。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智能平板电脑和无线局域网的新型汇报演示系统,利用该系统,为单位内部的各类会议、汇报、检查、评审等由多个不同单位来源的人员组成的外单位或上级单位的会议完成临时材料分发及展示,展示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音视频、图片、文字材料等,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关注焦点对这些材料进行重点观看。

1 系统组成

如图所示,该系统简化模型由三个部分组成。

简单介绍一下:云端服务器主要存储包括音视频图片文字等各类格式的电子文件材料,同时也负责对用户访问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无线局域网主要用于智能平板电脑和云端服务器之间的无线通信协议的实现;智能平板电脑用于接收从云端服务器上下载的资源,呈现各种电子文件材料,包含必要的音视频解码器。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可以对智能平板电脑的桌面进行定制,让一般用户只能访问会议资源而不能进行其他的操作。为了美观意见,可以考虑统一定制智能平板电脑的外壳,并印上单位的LOGO和必要的提示标语。

2 技术实现

总体而言系统采用B/S结构,云端服务器是S(Server)端,智能平板电脑属于B(Browser)端。每次会议前,云服务管理员根据会议的安排将会议材料在云端服务器上生成一个目标文件夹,然后在智能平板电脑上生成一个文件链接,该链接指向云端服务器的目标材料的网络地址,用户首先利用智能平板电脑进行登录和身份认证,通过认证后,通过点击链接进行浏览目标材料,目标材料完全存放于网络上,智能平板电脑通过无线局域网下载缓冲后用专门的应用APP打开,不提供转存或保存到本地的功能,平板不支持与其他设备互联,会议结束后所有材料存入云端服务器以留底备审计,云端服务器同时保存智能平板电脑对文件资源的访问记录和智能平板电脑的分配方案以便能够追溯到具体人员。

3 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1)为了使电子资料传播受控,必须将智能平板电脑的蓝牙和usb口禁用,防止和其他非授权设备互联以传递文件,可以考虑设置两级用户权限,系统级和用户级;

2)智能平板电脑通过专用无线局域网只能访问特定的地址和资源,不能访问单位内网的其他网段地址和资源,该网络不能与国际互联网直接相连,可以使用访问控制列表来实施;

3)专用无线局域网需要控制使用范围,例如通过调节无线AP的功率以限制只有特定场所的范围才能接入,在接入设备上设置只对这些授权的智能平板电脑开放,其他用户无法接入,会议结束要及时关闭无线局域网;

4)智能平板电脑上不保存资料,所有资料保存于网上云端服务器内,需要查看时智能平板电脑通过无线局域网下载缓冲后用专门的应用app打开,在退出系统时对缓冲进行自动清理;

5)智能平板电脑在访问资源前需要先进行登录和身份认证操作,所有的访问记录和授权操作在云端服务器上都记录在案,系统管理员定期对这些记录进行审计;

6)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维护,如档案室或者技术处之类的单位,会议结束后要及时对智能平板电脑进行充电,有损坏的设备要添加到黑名单中,这样这些设备就无法在无线局域网中通过身份认证,从而防止因为设备丢失或者被盗产生的安全风险;

7)智能平板电脑上需要安装各类APP应用以支持不同格式的电子资料的展现,如常见的文档格式、图片格式和音视频格式,如果智能平板电脑缺乏相关的视频格式解码应用,就需要考虑在云端服务器进行视频格式的转换。由于智能手持设备的大量普及,呈现给用户的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不需要培训的用户界面,这样方便用户操作。

4 运行规范

每次会议前,由会议承办单位和专门负责人员进行会议准备和技术管理。工作事项包括:架设专用无线局域网,收集会议材料,对会议材料进行必要的格式调整以适应智能平板电脑的屏幕,在智能平板电脑上生成指向会议材料的链接或者文件夹,登记发放智能平板电脑,回收智能平板电脑并登记,会议材料存档,定期审计等。在会场入口处,把智能平板电脑分发给观众并登记,会议结束后回收设备。

5 结束语

在设计这个系统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前提,就是单位内部的信息虽然不一定是秘密信息,但并不适合对全社会公开,所以在信息的呈现方式上考虑了使用专门的智能平板电脑来展示。如果这些信息是可以面向全社会公开的,那么这个系统可以更加简单。运行管理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可以在会场提供开放的无线局域网的接入,并在醒目位置提供电子资料的入口二维码,用户使用自己的手机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立即访问这些电子资料了。

相对于传统的幻灯汇报方式,采用统一包装的智能平板电脑能有力提升单位形象,而且能够提升观众的兴趣和热情,还能让受众能有一种参与感。相对于打印材料能更加节约纸张,而且方便对材料的修改。电子资料也更加方便管理。

参考文献:

[1] 郁亚男. 基于Android平台的人机交互的研究与实现[D]. 北京邮电大学,2011.

[2] 潘兰. 浅谈网页制作与手机APP的联系[J]. 通讯世界,2015(21):241-242.

作者:熊宗炬

第4篇:职教中心电大汇报材料

靖远电大工作站情况汇报

2003年秋季,县上将县电大工作站划归县职教中心,成为甘肃电大白银分校教学点,并从2004年春季开始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招生,现有电大本、专科专业学员226人(其中本科109人,专科117人)。

一、电大办学的指导思想

我校电大工作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目标,全面落实省、市电大工作会议精神,以迎接总结性评估为契机,促进学校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电大工作的思路是:理论上探索和总结适合靖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远程教学模式、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提高远程教育教学与管理的质量,为靖远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为“科教兴县”做出贡献。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紧紧依靠中央、省、市电大的系统办学和网络资源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作为学校跨跃式发展的良机和原动力,“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发展”,在实现我校实施高等开放教育试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试点工作中,创建全市一流工作站,锻炼一支名师队伍,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出一批研究成

1 果,使靖远电大成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远程教育的学习中心, 推动我县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二、工作站建设情况说明

自2004年春季开展开放教育试点工作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电大教育事业,多次专题研究电大工作,多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电大业务知识及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有关内容。加强职成教育教学研究,而且更加注重对现代远程教育特点和规律的探讨。通过组织学习《甘肃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相关文件,对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意义和指导思想以及实施开放教育试点的重要性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在试点过程中,学校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以解决,加大投入,确保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三、工作站教学师资情况说明

目前,我校开放教育试点专业包括法学(本)、行政管理(本)、汉语言文学(本)、小学师资教育(专)、现代文秘(专)、在校生226人。我校现有专职教职工4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人,中级职称教师11人,专任教师34人,专任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占60%。另外学校还聘请县内外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教学及科技人员到校兼职,以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今年又从西北师大毕业生人才洽谈会上签约5名本科毕业生充实到电大教师队伍中来,为实现学校转型和构建新型教师队伍注入了活力。广大

2 电大教师都能踏实工作、爱岗敬业,积极探索开放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能够较好完成所承担的教学、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能严格按上级电大的要求和远程教育的规律组织教学、进行教学管理,对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新型的教与学框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保证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和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大力倡导树立全局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品位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努力造就一支思想向上、作风踏实、敢于争先、开拓创新、能够满足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需要的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更加注重教师的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和能力提高,有计划选派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师资培训,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试点工作中还充分发挥学校各处室的作用,加强对参与试点工作的主要科室教导处、招就办、总务处、电教室和教研组的领导和协调。教导处主管教学计划、学籍、考务、教师业务、教学辅导、选聘教师、教学检查、课题研究;招就办主管招生、入学资格审查、招生宣传、录取等工作以及毕业生就业指导、跟踪调查与服务;总务处做好试点的物资供应,后勤保障;电教室主管教学资源收集、网络建设,搞好学习支持服务,教研组针对试点工作开展教学研究,探索职成教育环境下的电大开放教育教学。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保证了试点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四、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及使用情况说明

学校位于县城东关,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占地总面积20000M

2,

3 建筑面积8016M,有4000M标准化教学楼和2700M的学生公寓各一幢,同时可以满足1500名学员上课和800人住宿。 2005年靖远电大正着手制定《靖远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划》,加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学校配备有多媒体微机室、多功能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美术室、舞蹈室、音乐室、图书室、阅览室和大型会议室等设施,已建成“白银市校服定点生产厂”、“飞天地毯厂”两个生产实习基地。建成了33台的计算机网络教室,接入中国电信宽带网,学校已建成功能完备的靖远电大在线教学平台,局域网实现了FTP功能,能查询、浏览、下载和储存网上教学资源,及时接收网上教学辅导、学习指导的信息。完成了KU波段电视卫星接收系统的建设及VBI的安装接收工作。利用VBI接收系统,为学生提供中央电大和甘肃电大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资料。真正实现了“人网、天网、地网”三网合一。学校为专职教师申请了E-mail地址,保证试点专业学生与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教学信息的交流,基本达到电大教育所必备的办学条件,基木满足现代远程教育的需要。 22

2五、各种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说明

靖远电大重视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与建设,认真按照省电大的要求,加快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积极使用中央电大和甘肃电大教学资源,凡中央电大提供的教材全部使用,甘肃电大指定的教材全部备齐,文字教材的订购单和课前到位率为95%。在多媒体使用方面,结合靖远电大的情况,为学生提供

4 VCD,录音、录像、CAI课件、上网、电话答疑等资源。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自主学习。同时安排专人下载中央电大、甘肃电大网上教学资源,电教室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为学员提供资源共享及支持服务。

第5篇:电大 电大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规范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规范》,特对我校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做出如下规定: 一,组织领导

我校本部成立毕业作业领导机构,对全市各县电大(教学点,班)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教务处负责全市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组织和管理.校本部各系,各县电大分校(教学点)和班主任参与管理.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流程,时间安排和工作内容

毕业论文(设计)包括准备,设计(写作),答辩,复审,终审验收几个步骤.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如下: 1,准备阶段(上半年为12--1月份,下半年为6--7月份):制定总体方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确定毕业作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选题,确定选题. 2,写作(设计)阶段(上半年为2-4月,下半年为8—10月):教师指导学生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写作初稿,修改二稿,确定定稿. 3,答辩阶段:(上半年为5月上旬,下半年为11月上旬):组织学生答辩. 4,复审阶段(上半年为5月中旬,下半年为11月中旬):复审毕业论文(设计). 5,终审验收阶段(上半年为5月底,下半年为11底):送毕业论文(设计)材料到省电大终审验收. 三,学生的资格和写作要求

1,凡修完本专业全部必修课程,已修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总学分80%以上的开放教育学生,可申请参加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 2,毕业论文(设计)为各专业学生必修环节,不得免修.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确定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所选题目要符合专业方向,以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选题要大小适中,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经努力可完成为宜;选题一经确定,一般不再变动.特殊情况必须修改的,须报省电大审批. 4,毕业论文应当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及文学作品等各类非学术文体的文章不能作为毕业论文提出. 5,毕业论文(设计)所引用的中外文参考文献资料,必须注明引用教材(或著作,期刊等)的书名(或著作,期刊名),作者,出版单位,时间,引用期刊的还必须注明文章名.引用其他参考材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6,毕业论文(设计)字数:本科一般不少于6000字,不超过10000字;专科一般不少于3000字,不超过80000字.理工类按各专业具体要求执行.中央电大有新文件则按新文件执行. 7,毕业论文(设计)应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谨严,语言通顺. 8,毕业论文(设计)定稿不得有改动的痕迹,其结构,格式编排等要符合各专业实施方案的要求,且用A4纸单面打印,文稿一律左侧装订. 9,毕业论文(设计)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 10,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毕业设计(论文)不能通过:请人代笔,抄袭他人成果;跨类选题;观点错误;文字基本功差;写作态度不认真,未能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字迹潦草;字数不足. 四,指导教师的资格及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必须配备指导教师. 2,指导教师由毕业作业领导小组集体选聘,由省电大负责审查确定. 3,指导教师由专业对口,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工作态度认真,具有相应专业教学经历和指导经验的教师承担. 4,分校指导教师和外聘指导教师要向市电大教务处上交毕业文凭和职称复印件. 5,指导教师工作量:文科教师每学期指导学生写作的人数不得超过10人,理科教师每学期指导学生写作的人数不得超过8人.第一次承担毕业作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其指导工作量限在5人以内. 6,指导教师由学校统一安排,具体指导的学生由各专业系统一分配. 7,指导教师要认真履行职责,对学生写作毕业论文(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制订写作计划,指导学生正确选题,指导学生拟写提纲,指导学生誊正定稿,做好答辩准备工作(文科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写作毕业论文一稿,修改二稿,并要提出修改意见). 8,指导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分阶段指导,本科不少于4次,专科不少于3次,总计时间本科不少于8小时,专科不少于6小时.每次指导需详细记录,要认真填写《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 9,指导教师批改一,二稿的修改意见不能简单化,模式化,要因文而异. 定稿意见要合理,字数在250—300之间;给定建议成绩用百分制. 10,指导教师要负责填写毕业作业资料袋,负责装订毕业作业定稿. 11,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毕业作业,不得越组代庖,代替学生写作. 12,指导教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任务. 五,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

1,学生的答辩资格:完成了毕业论文(设计)定稿的学生才具有答辩资格;本科学生必须全部答辩;专科毕业生是否参加答辩由省电大决定,报中央电大备案. 2,答辩程序: (1)答辩教师审阅答辩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 (2)答辩主持人宣布答辩要求. (3)答辩小组组长宣布答辩程序,介绍答辩小组成员,答辩学员及其答辩顺序. (4)答辩学员作自述报告,内容包括论文写作的动机及背景,写作过程,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对论文质量的自我评价以及写作心得体会等,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5)学员就答辩问题进行准备(20分钟左右). (6)答辩学员就答辩小组即席提出的3-5个问题,对论文的真实性,论文中涉及到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当堂作答. (7)答辩教师当场点评,并给出答辩评语,按百分制给出成绩,记入《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8)答辩结束后,答辩主持人组织答辩教师对学生论文,答辩过程进行评议,参照指导教师的初评成绩以百分制的形式给出毕业设计(论文)的最终成绩. (9)答辩记录员整理有关答辩材料,并装入毕业论文资料袋. 3,答辩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由校本部教务处统一安排,各专业系和各县电大(教学点)应积极配合.

(2)学生不得请人代替答辩. (3)未参加答辩的学生论文不送省电大终审. (4)本科答辩组长由省电大持有"答辩主持人"资格证书的主持人担任,专科答辩组长由市电大各专业负责人或专业骨干担任. (5)答辩教师资格要求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资格相同,必须专业对口. (6)答辩教师人数:答辩学生在15人以内的,答辩教师(包括记录员在内)不超过3人;答辩学生人数在20—25人之间的,答辩教师不超过4人. (7)答辩成绩必须由答辩组长审核签字,否则无效.答辩组长必须对所签字审定的论文质量负责. (8)答辩地点:本科学生全部在市电大答辩,偏远的专科学生可在所在分校答辩,但市电大要先向省电大撰写书面报告. 六,质量审查教师的职责和要求

1,质量审查教师由专业对口,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指导经验丰富,工作态度认真的教师承担. 2,质量审查教师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3,参加答辩的毕业作业,其质量由答辩教师负责审查;专科未参加答辩的毕业作业质量,由质量审查教师负责. 4,质量审查教师审查毕业作业要签署意见和姓名,要对送审的毕业作业质量负责. 5,质量审查教师可在指导教师的基础上重新评定成绩,凡成绩上升或下降的要写明原因. 6,质量审查教师要审查毕业作业封面和资料袋的填写是否符合要求,要查漏补缺. 7,质量审查教师要及时处理和反映复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8,质量审查教师要认真填写《复审情况记载表》. 七,毕业论文(设计)成绩

1,评定办法:指导教师根据学员论文质量给出建议成绩;学生经过口头答辩后,答辩小组再根据答辩情况给出最终成绩. 2.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给定后,按照百分制的形式记入《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汇总表》中,并报省电大终审. 3,凡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未达及格或要求重做者,可根据所在教学点的安排,在学籍有效期内进行. 4,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单一式四联,要加盖分校(教学点)和导学中心的公章,由教务处集中上报,成绩数据经省电大导学中心盖章确认后才能生效. 八,资料,表格

1,省电大印制的毕业论文(设计)表格,封面,资料袋等,由教务处根据写作人数统一报订,各县电大(教学点)及校本部班主任可每一学期到校本部教务处(教材中心)集中购买一次. 2,毕业作业表格按省电大统一的表格,从校本部网页"实践教学环节"栏目统一下载,用A4纸打印. 九,有关费用

1,毕业作业费用由校本部统一收支标准,由财务室统收统支,个人不得随意收取. 2,开放教育学生的答辩费按每场50元的标准收取,校本部学生的答辩费可在领取毕业证时交到财务室. 3,成人学生的毕业作业费用由学生上交毕业作业时一并交清. 4,分校的毕业作业上交校本部前要先交清有关费用. 5,校本部教师的指导费,答辩费和复审费由教务处依据送省电大终审作业的实际数量统一造册,上报财务室. 6,毕业论文指导费含指导社会调查报告,实践报告,实习总结等文章的费用,单纯指导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每份扣发指导费20元. 7,没有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任务推至新学期才完成的,扣指导费每份20元. 8,任何教师不得私自指导学生的论文,也不得中途将毕业论文转交他人代替指导,否则,扣发指导费. 十,有关纪律: 1,指导教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各专业系要准时,集中地将论文一稿,二稿返回给分校. 2,教务处安排教师复审毕业作业之前,将对分校和各系集中送交的毕业作业进行抽查,如果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就将所有毕业作业退回. 3,毕业作业工作由教务处根据上级的规定统一安排,统一要求,不得出现随心所欲,口径不一致的现象.否则,校本部将通报批评相关工作人员.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参与毕业作业工作的一切资格.

第6篇:电大教务管理先进事迹

******大学本科毕业,高级讲师。自********起一直从事电大教务管理工作。该同志自承担电大的教务管理工作以来,始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电大的教育事业,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熟练掌握电大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探索教育管理新模式,创新办学方式,努力为左旗电大办学开创新途径,把教学业务提升到新水平。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勇于创新。特别是在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以来,更新观念、努力探索,教学管理有新思路,促进了教学点的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他具有较强服务意识及较高的服务水平,为电大的教务管理工作及*********教学点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其具体工作业绩如下:

一、 勇于创新 攻坚克难 锐意进取

该同志始终如一地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用科学发展观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把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贯穿于电大教育工作的始终,他不断地吸取先进的成人教育的管理思想及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管理成绩突出,始终位居同行前列;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自己务实有效地勤奋工作,赢得社会广泛赞誉。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撰写了多篇有一定水平及科学价值的有关电大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论文及总结报告,有的在刊物上发表,有的在会议上交流。

二、乐于奉献 精益求精 爱岗敬业

1 根据********教学点的实际情况,该同志担任电大教务主任,具体负责电大的教学、教务、招生等具体的管理工作,更多的时候既是行政管理者也是教学业务的工作者,相当于同等工作人员三倍的工作量,针对教务工作的特点,要求自己“各项工作环节无差错,上报材料、数据准确无误”因此,为了干好工作,他几乎没有节假日,但也从无怨言,体现了他乐于奉献、任劳任怨的高尚品质和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具体表现如下:

在教学管理方面,他严格执行中央电大、*****电大的有关规定,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学技术,引导师生通过知识传播媒介终端对接、联络、沟通、反馈等教学手段,力争电大教学质量达到新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断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树立电大品牌,他一直在致力于教学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正规化研究和探索,本着“坚持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新模式为中心;实现以教师教为中心向学生学为中心转变、从注重教学设计向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监控转变;抓好形成性考核环节、集中实践性环节、试点专业学生的入学教育环节;搞好师资队伍建设、硬件建设、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做好教学计划管理、教学信息管理、教材管理、网上教学组织管理、平时成绩管理等工作”的理念。结合试点项目及教学点的实际,制定并组织实施了辅导教师、指导教师、 班主任、课程管理员、专业管理员、教学管理人员、学员等人员管理制度,使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向规范化迈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在教学管理模式上,他突破专业、年级界限,在不影响整体计划和毕业的前提下,尽量把不同年级或不同专业的相同学科同一时间注册,按课程注册组织教学,进行教 2 学辅导,这样既减少人力物力,又方便学员自学。2002年他获得了全区电大系统优秀班主任奖励。

在教务管理方面:教务工作很琐碎,尤其是开放教育,没有固定的工作模式,有许多临时性的、突击性的工作要做,而且有时任务期限很紧,同时要求工作者必须有一定的办公自动化水平。他为了更好地做好这方面工作,一直保持着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学籍管理上,认真学习上级电大学籍管理的文件、规则、方法,掌握上级电大学籍管理的要求,从学员的入学审核注册,学习期间的选课、注册、报考,试卷证订、形考成绩登记,毕业生的审核等等到各种数据资料的上报,完全做到了及时、准确,同时做到了办公自动化管理,经常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在考试工作中,十年来,为了尽可能的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组织好考试和监考工作,严肃考风考纪。他认真贯彻中央电大及内蒙电大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电大考试的规章制度,坚持对监考人员进行培训,每次考试期间他都吃住在学校,因此****考点一直没有出现违纪现象。在业务能力上,他刻苦学习计算机及办公自动化的知识,认真学习电大教务管理的理论知识及有关规定,使其业务能力和工作技能有很大提高,在2003年全市电大教务技能大赛上获全能一等奖,现在能熟练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教务管理工作。

三、 服务意识强 服务水平高 服务效果好

远程开放教育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育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供支持服务的过程,所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是电大发展的重要途径,该同志在工作中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组织教学与管理人员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使其都会利用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与信息进 3 行课程辅导与教学管理。建立了学籍管理电子档案,能够快速,准确、及时地为学员提供所需要的各项信息。他还不断提高自己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经常为学员提供学习信息资源。由于服务到位,管理得体,使我们教学点的招生人数及管理水平多年来一直处于全市乃至全区的前列,他本人在2008年获全市电大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奖励。

总之,该同志热爱电大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有很高的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教育教学改革有思路,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较高的管理与服务水平,能熟练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教务管理工作,在教务管理岗位上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尤其是在教务业务管理方面,坚定信念、埋头苦干、精通业务、讲究实效、团结合作、聚集人气、创新途径、广开门路,不仅从业务上精通开放教育的规律特点,而且在思想上睿智明达、包容广泛,树立办大教育观念,工作业绩显著,因此,赢得社会的高度评价。

第7篇:电大 管理学基础

简答题

1. 一项有效的公司战略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一项有效的组织战略应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战略远景、目标与目的、资源、业务和组织。

(1)战略远景,是指组织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它说明了组织存在的理由。战略远景包括经营理念和企业宗旨两方面的内容。

(2) 目标与目的。目标是指具体的中期和短期的可量化的目标。目的是指在相应期限内的定性期望。目标和目的应与战略远景保持一致。

(3)资源。组织中的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元形资源。

有形资源主要包括现金、 房地产、 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库存等; 无形资源主要包括品牌、技术专长、组织文化以及各种组织能力等。

(4)业务。 它指的是组织参与竞争的产业领域。

(5)组织。 它指的是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等要素, 共同形成组织的行政关系, 维持各业务单元之间的一致性,保证战略方案的有效实施。

3. 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管理是→个动态的协调过程, 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 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 (3)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 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4)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6. 外部选聘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外部选聘的优点: (1)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没有"历史包袱",如果他确实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便可迅速地打开局面。

(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外部选聘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外聘人员很难迅速打开局面。

(2)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

(3)外部招聘会打击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什么是控制? 它有哪些作用?

控制是管理者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偏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的活动。

控制的作用如下: (1)控制是完成计划任务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

(2)控制是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

(3)控制是组织创新的推动力。

案例分析

1文化到位找到新感觉

四川华诚银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华公司〉坚持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企业文化建设。二者互为促进,企业保持连续八年盈利,去年又创利润1680 万元, 居省纺织行业第二位,保持了省优秀企业、省文明单位称号的本色。

一、认识到位

二、机制到位

三、教育到位

四、投入到位

问题

(1)银华公司是怎样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银华公司的管理和发展出现了困难。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必须引人先进的管理理念,即企业文化。

(2)银华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

①从机制方面,银华公司建立和完善了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分配制度、人才选拔机制等。

②从教育方面,银华公司注重引导和规范职工的日常行为E定期组织员工学习。等等。

③加强投人,包括人、财、物的投入。

(3)怎样认识企业文化的本质和作用?

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包括三个部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外可以促进形成独特的企业形象定位,产生品牌效应,拓展市场和增加产品附加值;对内则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起到学习、维系和激励的功能,引导、协调并约束员工行为,在较高程度上实现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促进企业和个人的共同成长。

第8篇:电大论文-行政管理

m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探析

摘要: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中国现阶段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也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契机,水土保持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山区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对以往“三农”问题突破口的研究分析,结合中国基本国情,从中国水土流失状况、提高农民收入、解放劳动力,加速城市化进程等角度,因地制宜提出水土保持是山地丘陵区“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关键词: “三农”问题;对策;解决

正文:

如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如何选择最经济、最有效、并且最可行的“三农”问题突破口,专家学者们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观点。(1) 发展县域经济与小城镇建设;(2) 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乡镇企业的农业发展经济策略;(3)确保农民就业、发展劳务经济的富余劳动力转移策略;(4)增加农村投入、加大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税费改革等惠农政策;(5)以新农村为契机解决“三农”问题。

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凸显并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也呈现出了一些新情况。新时期“三农”问题的现状如何,应采取怎样的对策予以解决?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我认为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城市化(城镇化),根据中国现有国情,这将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并可能将自始至终伴随着社会安定问题与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以往“三农”问题突破口的研究,要么考虑过远,要么一直在围绕着经济,却极少的考虑生态环境的问题。水土保持将可能成为山地丘陵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突破口,不仅能够发展农业现代化、解放富余劳动力、促进城市化进程,并且保护了山区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1.1“三农”问题

在生态脆弱的山地丘陵区,“贫穷”是“三农”问题解决的最大障碍。农民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农业资本投入长期不足,农业技术停滞,造成了农民教育、技术和经济的“贫穷”,农民剩有的财富只有土地,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提高生活水平,农民只有扩大开荒面积,增加劳动力,提高农业产量。然而,由于生产技术难以保障,土地贫瘠,人口压力大,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愈加贫瘠,人民只得再次扩大生产面积,形成“广种薄收”的局面,导致“贫困-人口压力-水土流失-生态恶化-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

新时期“三农”问题的现状农民收入低,收入增长缓慢。“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长期以来,农民收入水平都比较低。进入新时期,这一问题仍然是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瓶颈”。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城乡劳动生产率也存在较大差距,农业劳动生产率占全国劳动生产率比重进一步下降。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绝对额增长更为困难。长期以来,我国农民都以粮食作物收入为主要收入。但农产品价格低,尤其是粮食价格缺乏竞争力,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软肋”。现在粮食生产的隐忧越来越严重。一是近年来我国粮食单位产量增速下降,耕地面积减少。二是我国目前粮食价格普遍低于国际价格。三是粮食出口没有优势,我国粮食出口在世界粮食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不到3%。四是内销难。这些情况致使农民靠农业的纯收入绝对额很难增长。

二、水土保持是中国山地丘陵区“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现如今首要任务是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八十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阶段。 小流域是指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面积比较小的闭合集水区。流域面积最大一般不超过50平方公里。每个小流域既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集水单元,又是一个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单元,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上游。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水土流失单元,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都在小流域内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2.1水土保持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由于中国特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特别是人口的迅速增加,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草原的超载放牧,乱砍滥伐,森林锐减,以及开发建设过程中乱采滥挖,对地貌植被的破坏,人为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生态功能衰退;泥沙淤积江河,形成小洪水、高水位、多险情的局面,给防洪保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水土流失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头号环境问题。

2.2水土保持提高农民收入

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增加人口环境容量,使群众有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安居乐业有了基本的保障。政府非常重视水土保持工程,将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成为“富民工程、生态工程、德政工程”。2006年8月,水利部对对2003-2005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项目涉及山西、江西、湖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7省(自治区、直辖市)45个项目区、57个县。3年来,累计投入6亿多元,治理水土流失4783平方公里,治理区年均土壤侵蚀总量减少1227.99万吨,年粮食总产增长41747.4万公斤,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59877人。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逐步实现“两改一变”(改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改单一农业经营为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变生态系统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一项有效途径。有机结合生物、工程、农耕三大措施,山、水、田、林、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实现农田增产增收,经济持续发展。2002-2006年实施的黄河水保生态工程乌兰察布市项目,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018.8hm2。项目区累计治理程度达到54.09%,林草覆盖率达到39.58%,减沙效率为47.1%,保水效率为21.6%,水资源利用率4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27元。

2.3水土保持解放劳动力,加速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市化的过程,农民变市民的过程,就是农村变城市的过程,亦即农业现代化过程。象中国这样一个拥有8亿农民的发展中大国,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安定人民与酷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战严寒,修梯田,积累了丰富的梯田建设经验。截至2006年底,全区累计建成高标准梯田10.26万hm2,农村人均0.26hm2,基本农田达到12万hm2,累计总投资约6.3亿元(国家投资1.2亿元,群众投劳折资和自筹资金5.1亿元),投工1.23亿个,移动土石方6亿m3,使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基本上实现了大旱不减产,小旱保丰收。梯田建设促进了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产业的发展,农民年人均从马铃薯种植中直接收入1200元,解放劳动力7.8万人,年人均实现劳务收入780元。

退耕还林工程是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中涉及面最广、投资额度最大、政策性最强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主要是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力争25°以上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对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农户家庭调查显示,2002年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比刚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2000年减少了13.7%,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的比重也从原来的80%下降到69%,农业中减少的劳动力主要流向建筑业,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非农行业。1998年以及2003年数据对比,与退耕前相比,全县总人口增加了0.76%,农业人口减少了0.16%,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中的农业劳动力下降了20.67%,这说明退耕还林对人口资源的分布产生了明显影响。

三、解决三农问题,水土保持是重中之重

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2010年1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5日表决通过修改后的水土保持法。法律完善了水土保持法律责任种类,提高了处罚力度,增强了可操作性,提升了法律的威慑力。

实践证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态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据第二次水土流失普查结果,全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65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面积高达165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91万平方公里,水蚀风蚀交错带26万平方公里,有很多地方还存在大量的重力侵蚀。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体现在:

1、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包括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2、生物措施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

3、蓄水保土耕作措施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开展水土保持,就是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自然规律,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土保持是一项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必要途径;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水土流失原因和规律认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的体现。

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加快城镇化进程。当前农民收入增幅减缓问题不仅是农业内部结构问题,更大程度上是由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弊端造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不打破,60%多的人为30%多的人提供商品性农产品的局面不打破,农产品市场容量就很难扩大,农业规模经营就寸步难行,农业发展空间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农民收入就不可能持续增加。解决这一问题,城乡一体化道路无疑是明智的选择。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而转移农业人口,仅仅依靠大中城市是不够的,必须由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挥作用吸纳农业人口。应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小城镇沟通城乡市场、繁荣城乡经济、缩小城乡差别的作用。增加农民收入。思路之一,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民的支出。当前,由于农产品价格走低的问题一时难以明显改善,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弱,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尤其应当注重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并依靠科技进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节支增效。思路之二,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尤其应当对农业实施保护和扶持政策,包括价格支持、补贴政策、财政信贷政策、农业保险制度等,使农民从优惠政策中增加收益。思路之三,改革户籍管理,发展劳务经济,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和外出就业,既能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又能实现劳动力效用最大化。实行农村整体配套改革。在我国发展新阶段以及加入世贸组织背景下,“三农”问题与国民经济的体制和结构问题直接相关。尽管农村改革已有20多年历史,但某些重大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快农村集体配套改革非常必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抓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抓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落实。因此,首先国家应以就业最大化为基本国策,如果说20世纪中国农民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那么21世纪则是农民的就业问题,国家应将其列入发展计划。其次,应深化农村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把现在的中央、省、市、县、乡、村六级垂直管理,改变为中央、省、县*行政管理,大幅度减少制度成本。再次,应打破涉农领域的部门垄断,加大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朱志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奋力实现中原崛起[J].经济经纬,2005,(6):116118. [2]张桂香.加强小城镇建设走出三农问题困境——论山西省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J],生产力研究,2004,(11):3334.

第9篇:电大《人力资源管理》

一、选择题

1、“人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 ABCD ),这些组成部分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人力资源的丰富内容。P12

A体力B技能C智力D知识

2、政府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坚定的确立起以( D)的管理理念和战略指导原则。P36

A科学发展B和谐发展C持续发展D以人为本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依据损耗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BCD)。P24

A、前期投资损耗B、制度性损耗C、管理损耗(人事管理损耗)D、后续投资损耗

4、传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是(ABCD)。

A、一种以控制为导向的消极的管理B、强调效率价值的优先性

C、强调公务员的工具角色,强调严格的规划和程序 D、重视监督的控制,强调集中性的管理

5、人力资源的可再生性主要体现在(ABD)。P32

A、对人力资源的使用或消费实际上是对知识资源的消费,知识资源可被反复利用 B、人力资源具有主动补充和更新知识资源的天性

C、在正常情况下,人力资源的边际产量收入总是大于其边际支出

D、意味着人力资源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并能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特殊资源

6、非正式的行政人事制度安排就是人们对原发性规则的尊重,依靠( ACD ),这些规则人们构建了整个人事行政秩序。P3

A 道德B 法律C 意识形态D风俗习惯

7、(B)的创造人、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提出:人类的未来不是由耕地、空间、能源所决定的,人类的未来是由人类的智慧所决定的。P36

A、信息经济理论B、人力资本理论 C、知识经济理论D、人力资源理论

8、第一个公认的现代人事管理部门──1902年在( B )现金出纳公司设立的劳工部门,它的工作内容包括工资行政、诉怨、雇用工作情况和工作改善等。P44 A.英国B.美国C.德国D.比利时

9、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是我国第一部属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 B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C完善了我国的人事管理制度,使我国的公务员法律体系完整、成熟 D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10、人力资源研究劳工管理阶段的核心思想是(BCD )。 A 人们主要关心友谊、尊重、温情这些社会需要 B 人天生是懒惰的

C人的天性就是厌恶劳动而贪图安逸

D 主张采用物质引诱的办法引诱人与事结合

11、我国古代社会中按官职高低授予不同政治待遇以表明官员等级尊卑的制度是(B)。 A. 俸禄B. 品秩C. 薪级D.等级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于(B )开始施行。 A. 2007年7月1日B. 2006年1月1日C. 2006年7月1日D. 2007年1月1日

13、公共部门外部生态环境包括(ABCD)。P67

A.政治制度B.市场体制C.劳动力与人口素质D. 经济与技术环境

14、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具有(ABC )的特点。 A.系统性和复杂性B.动态性和稳定性C.相关性和独立性

15、中国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 ABC )。

A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B中部和西部留不住人才 C东部地区出现了人力资源饱和现象

16、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是( D )。

A.做好人力资源制度建设B.严格绩效考核C.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预测D.对人力进行教育和培训

17、我国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 B )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也已初步确立。 A.政府部门B.市场机制C.第三部门D.公共部门

18、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始自( B ),但作为一种经济学思想,对这一范畴的研究却早已有之。B.20世纪60年代

19、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主要有( ABC )。

A.明确了人力资本的概念 B.概括了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和内容C.建立了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体系

20、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B )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A.培训B.教育C.素质D.投资

21、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后期,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势头更加猛烈,其主要代表有( ABC )。

A罗默的经济增长—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B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 C斯科特的资本投资决定技术进步模式D贝克尔的微观进步模式

2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的运作必须以( ACD )为基础。 A市场机制B竞争机制C契约机制和D保障机制

23、( D )是公共部门根据一定时期组织发展战略需要,在对外部环境和本部门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为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需求,制定本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行动方针的过程。

A.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B.公共部门工作分析C.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使用D.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2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与私人企业组织人力资源规划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以( D )为导向。

A.公共服务B.公共价值C.公共产品 D.公共利益

25、从规划的性质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AB )。

A. 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B. 战术性人力资源规划C. 指令性人力资源规划D. 指导性人力资源规划

26、( D )是组织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制定人力资源计划,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

A.人力资源的环境分析B.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C.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平衡状况D.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27、( D )的基本思想是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用定量方法预测具有相等间隔的时刻点上各类人员的人数,以此推测未来的人员变动趋势。

A. 德尔菲法B. 自下而上预测法C. 人员继承法D. 马尔可夫链预测分析方法

2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内在动因主要表现为(ABC)。

A.物质生活环境的需求 B.社会关系的需求 C.发展的需求 D.组织的需求

2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D )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途径。D.人力资源流动 30、我国现行的公务员流动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公务员法》规定,交流的方式包括(ACD )。

A.调任B.聘任C.转任D.挂职锻炼

31、( C )是我国公务员交流中最为常见的方式。

A.调任B.聘任C.转任D.挂职锻炼

32、(D)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人力资源流动的规模、质量和效益。D.人力资源市场

33、作为一种常规性工具,(D )在人力资源管理和整个组织管理系统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A. 人员招聘与录用B. 员工培训与开发C. 员工激励D. 工作分析

34、在工作分析的各个环节中,( D )是整个工作分析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D. 工作分析信息的搜集

35、( B )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的工作分析方法,是对管理工作进行定量化测试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组织内管理层次以上职位的分析。

A. 职位分析问卷B. 管理职位描述问卷

36、职位分析问卷是常用的一种以( D )为中心的工作分析方法,是一种结构严密的、定量化的工作分析问卷。

A. 职位B. 工作C. 工作条件D. 人

37、职位分类的优点在于( ABC )。

A.因事设人而避免了因人设事、滥竽充数现象

B.可以使考试和考核标准客观,有利于事得其人,人尽其 C.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 D. 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38、人才测评的方法主要包括(ABCD )。P180

A. 笔试B. 心理测验C. 评价中心技术D. 面试

39、对于公共部门人才所要测评的要素来说,( A )仍然是最基本的测评方式,具有重要的把关作用。

A. 笔试B. 资质测试

40、面试和笔试相比突出的特点表现为( ABCD )。P193

A.测评的素质更全面B.测评内容的不固定性 C.考官与考生交流的互动性 D.测评手段的灵活性与针对性

41、评价中心不同于我们传统的纸笔测验、面试等测试工具,它主要通过( ABD )等情景模拟技术,加上一些传统的测试方法,对人的知识、能力、个性、动机进行测量。 A. 无领导小组讨论B. 公文筐 D. 角色扮演

42、关于无领导小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是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探索并使用的一种新的适用于集体测试的方法

B.讨论中的问题通常是以书面形式给出,最后的小组意见也要求以书面形式报告,并要应试者签名承认

C.主要测应试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测试者能够更准确地校正和确认自己报考的岗位是否适合自身的各项条件及兴趣、意愿和理想。加深对岗位的了解,对其以后的工作情感和意志品质均有益处

43、为了保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和录用工作的质量,在招募与选录过程中,必须遵循( ABCD )。

A.能岗匹配原则、因事择人原则B. 德才兼备原则 C. 公平竞争原则D. 信息公开原则、合法原则

4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工作只有在( B )分析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公共职位空缺的数量、结构、任职资格条件、具体的招募途径以及甄选方法等。

A. 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B. 内部环境C. 外部环境D. 经济环境

45、公共组织从外部招募公职人员的方法主要包括( ABC)。

A. 应聘者自荐B. 员工推荐C. 猎头公司

46、在我国,( A )在人员招募中发挥主体作用。

A.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47、互联网招募是一种新型的网上职业中介机构,目前我国互联网招聘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ABCD )。

A.信息可信度不高B.保密性不好

C.信息更新缓慢、网站相互复制D.双方缺乏感性认识

48、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原则,是基于我国自身的现实并汲取他国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 D )。

A.讲求实效的原则 B.学用一致的原则 C.按需施教的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9、( B )是公职人员职业生涯开始时或任新职时所经历的第一种类型的培训。 A. 任职培训 B. 初任培训C. 专任培训D. 技能培训5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部内培训的最大优点在于( B)。

A.有助于增进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信息交流,并有助于节省培训经费 B.针对性较强、容易实施,也比较容易取得实效

C.有助于人们开阔视野,增强应对所面对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D.有利于部门工作经验的传授和良好人际关系的维系,也有利于保持部门的优良传统和工作的连续性

51、在学校培训中,( D )的培训是政府部门公务员最基本的培训形式。D. 行政学院

52、(C )是目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中普遍采用的方法.C. 案例分析培训法D. 合作研究培训法

53、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卢卡斯认为,技术进步与( D )结合所形成的资本积累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

C. 知识资本D. 人力资本

54、( B )是对以人为本管理的提升,是公共部门人力使用的根本所在。B. 以能力为本C. 以技术为本D. 以人力为本

55、当今各国公职人员的任用形式各种各样,采用较多的是( ABCD )。P268 A. 选任制B. 委任制C. 考任制D. 聘任制

56、我国公务员职务晋升必须坚持( ABC )。

A.德才兼备、注重实绩B.鼓励竞争原则C.坚持公开、平等D. 群众公认、领导确认原则

57、关于我国公务员降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是指由原来的职务调整到另一个职责更轻的职务,是由高的职务向低的职务的调整 B.它意味着公务员所处地位的降低、职权和责任范围的缩小、待遇的减少

D.它是让由于各种原因不胜任现职又不宜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公务员改任较低职务的任用行为

58、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教授,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一个人平常表现的能力水平,与经过激发可能达到的能力水平之间存在着大约( A )左右的差距。 A.60%B.50%C.70%D.40%

59、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论认为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都属于( B ),它对人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而人们“对工作本身的兴趣以及从中得到的快乐”才对人具有根本性的激励作用。 B. 外在激励C. 正向激励D. 负向激励

60、外附激励是指掌握在管理者手中,由管理者运用,作用于管理对象,对被激励者来说是外附的一种激励。其方式主要包括( ABCD )。P284

A.赞许B.奖赏C.竞赛和考试D.评定职称 6

1、下列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 ABC)。

A.期望理论B.公平理论C.目标设置理论

62、中国古代的“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故事充分说明了( B )的重大作用。 B.危机激励C.荣誉激励D.目标激励

63、目前,大多数公共管理部门所采取的考评模式均属于( B )的类型。B.判断型评估6

4、( A )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与现代模式的本质区别之一。A.持续沟通

65、( B )是指从员工自己、上司、直接部属、同事甚至客户等各个角度来了解员工个人的绩效沟通技巧、人际关系、领导能力、行政能力等。B.360度绩效评估

66、通过引入( A ),可以在公务员考核中加入“顾客”即公务员服务对象对该公务员的评价,并影响考核的结果,从而增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公众负责的精神,提高公众对公共部门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

A.绩效评估B.绩效管理C.绩效反馈D.绩效改进

67、实践证明,采用( B )的考核方法,很难区分不同部门之间公务员业绩的差别和同一部门内工作性质差别不太大的公务员工作业绩的高下,也很难根据考核结果客观、完整地评价一个公务员。B.定性分析

68、所谓薪酬,就是组织成员向其所在的组织或单位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所有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收入,主要包括( ABCD )。P332

A.工资 B.奖金C.津贴D.其他各种福利保健收入

69、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实行了公务员制度,尽管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

不同,公务员薪酬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一般来说都遵循( ABD )。 A用人所长的原则B人事相宜的原则C依法流动的原则D个人自主与服从A.依法分配原则B.平衡比较原则D.平等原则 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70、从1993年10月1日起,国家行政机关结合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建立了适合公务员职业特10

9、转任的主要特点是( ABC )。P141 点的( B )。 A是公务员在机关系统内部的流动活动B不涉及到公务员身份问题 B.职务级别工资制C只能是平级调动,不涉及公务员职务的升降7

1、法定休假日安排公职人员工作的,需给付不低于正常工资( D )的报酬。

110、人力资源市场具有的功能是( ABCD )。P144 A.150%B.200%C.400%D.300% A调配功能 B信息储存和反馈功能 C教育培训功能 D管理功能 7

2、英国2003年对高级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时,引入了( C )绩效工资,突出奖励成绩显著,工1

11、工作设计是对组织内的( BCD )进行的设计,以提高工作绩效和实现组织目标。P157 作出色的公务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C.绩效工资B工作内容C工作职责D工作关系 7

3、公共部门监控的对象是指国家机关与第三部门中从事公职的人员。其内容包括( ABCD )。 1

12、在实际运用中,直接观察法必须贯彻( ABCD )的原则。P161 A.对公职人员守法的监控B.对公职人员执法的监控 A观察的工作相对稳定B适用于大量标准化的、周期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 C.对公职人员廉政的监控D.对公职人员勤政的监控 C尽可能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不要干扰被观察者的工作D观察前应拟定观察提纲和行为7

4、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的发展表明,传统的人事管理中一些刚性约束正在逐渐减少,标准 取而代之的是上级与下级,或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双向沟通,即( D )。A.资格约束B.刚性约束C法纪约束D.柔性约束 7

5、( A )在对整个公职人员监控系统中居于最高的层次。 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控与约束7

6、外部监控与约束是社会对公职人员形成的一种外在约束与控制。它包括( ABC )。 A.法律监控与约束B.道德约束C社会群团和媒体监控与约束 D.政党的监控与约束 7

7、在我国,( B )是监督体系中最重要、最经常、最全面的监督。 A.行政机关的监督 B.权力机关的监督C司法机关的监督 D.政党的监督 7

8、薪酬的基本功能有(ACD)。P334 A、补偿功能B、维持功能 C、激励功能 D、调节功能 7

9、当今各国公职人员的任用形式各种各样,采用较多的是(ABCD)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80、一般来讲,公共部门在发布人员甄选与录用信息时应遵循(BCD)。 A、权威原则B、地域原则 C、面广原则 D、及时原则 8

1、从规划范围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包括(ABCD) A、全国性人力资源规划 B、地区性人力资源规划 C、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D、某项任务或具体工作的人力资源规划 8

2、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特点是(ABC)。 A、系统性和复杂性 B、动态性和稳定性C、相关性和独立性D、竞争性和法制性 8

3、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B)属于高层次的需要。P287 A、尊重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社交需要D、安全需要 8

4、一般来说,公共部门监控的对象是(AD)中从事公职的人员。P356 A、国家机关B、政党C、国有企业D、第三部门8

5、制度合法性的内涵说到根本处就是( BC )。P7 A 权威B 公平C 正义D民主 8

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必需的基本功能是( ABCD )。 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获取 C人力资源开发 D人力资源纪律与惩戒 8

7、根据人力资源理论,“人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 ABCD )。P12 A 智力B技能C 知识D体力 8

8、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主要因素有( ABC )。P13-14 A人口总量及其变动状况B人口的年龄构成状况 C劳动力的参与率D 人口的受教育情况 8

9、人力资源的质量,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 ABCD )。P15 A 知识和技能的水平B 智力C 劳动者的劳动态度D体质 90、劳动者的心理素质是指劳动者心理特征的总体状况,包括劳动者的( AD ),它是人力资源质量的心理基础。 A 人格素质B 心理结构素质C 情商D心理功能素质 9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依据损耗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 BCD )。P24 A 前期投资损耗B 制度性损耗C 管理损耗D后续投资损耗 9

2、员工的( AB)是最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也是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P26 A培训B教育9

3、理性经济人性观和封闭性的环境观的代表人物有( ABC )。P45 A 韦伯B 泰勒C 法约尔9

4、公共部门包括“纯粹”的政府组织,还包括“准”公共部门即( ABC )。P46 A公益企业B公共事业C非政府公共机构9

5、各国公共人事制度的发展有其共同的趋向,这一趋向反映在( ABCD)。P53 A、在发展的方向上都指向现代的功绩制 B、在发展的路径上都是由封建制而官僚制,继而为民主型的开放制 C、在对公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上,由传统的通才模式向专才模式过渡 D、在人事价值观上由重视个人权威及特权观念向对事不对人的平等价值观过渡9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基本内容上相比较,进一步健全了干部人事管理的( ABCD )。P65 A新陈代谢机制B竞争择优机制C 权益保障机制D监督约束机制 9

7、微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具体可以表现为( ABCD )。 A 人力政策法规环境B 人力管理环境C 人力市场环境D人力战略环境 9

8、人力资本的性质主要体现在( ABCD )。P94 A人力资本的生产性B人力资本的稀缺性C人力资本的可变性D人力资本的功利性 9

9、由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种“特殊市场合约”,致使其存在着不同于一般人力资本产权的更为复杂的特殊性质即( ABCD )。 A产权交易的非最优性B产权收益的递增性C产权的强外部性D产权的相对残缺性 10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的运作必得以( ACD )为基础。P104 A市场机制B竞争机制C契约机制和D保障机制 10

1、公共部门人力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必须围绕着公共利益的实现,回答( ABCD )这些基本问题。P115 A我们所处的环境怎么样B我们的使命和目标是什么C我们怎样才能实现目标D我们做得如何 10

2、从规划范围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有(ABCD )。 A全国性人力资源规划B地区性人力资源规划 C部门人力资源规划D某项任务或具体工作的人力资源规划 10

3、根据规划的内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ABCD )。 A录用规划 B培训开发规划 C使用规划 D绩效评估与激励规划 10

4、人力资源数量层次规划主要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BC )。P118 A分析人力资源的需求B分析人力资源供给C协调人力资源供需缺口 D 分析人力资源的分布 10

5、用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性预测法有( AB )。P123 A德尔菲法 B自上而下预测法 C回归分析法 D比率分析法 10

6、根据流动的范围,可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分为( ABC )。P135 A公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流动B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C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D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10

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意义是( ABCD )。P138 A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B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优化公共部门人才队伍结构 C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促进用人与治事的统一 D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改善组织的人际关系10

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BCD )。P139 1

13、在编写工作说明书的过程中,必须遵循( ABC )的准则。P164 A清楚B准确C专门化D全面化 1

14、工作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 ABCD )。P164 A排序法B分类法C因素比较法D点数法 1

15、工作评估的非量化评估方法是(AB )。P165 A排序法B分类法C因素比较法D点数法 1

16、( AB )采用的是品位分类方法。P169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 1

17、公共部门人才笔试具有( ABCD )的特点。P183-184 A经济高效B测评面宽C误差易控D督导力强 1

18、和笔试相比,面试具有( ABCDE )的特点。P193 A测评的素质更全面B测评内容的不固定性 C主观性强 D考官与考生交流的互动性 E测评手段的灵活性与针对性 1

19、一般来讲,公共部门在发布人员甄选与录用信息时应遵循( BCD )。P218 B地域原则C面广原则D及时原则 12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和常规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ABCD )。P232 A性质不同B目的不同C内容不同D形式不同 1

2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通用的培训形式包括( ABCD )。 A部内培训B交流培训 C工作培训D学校培训1

22、从激励内容角度,可以将激励划分为( AC )。 A物质激励B外在激励C精神激励D内在激励 1

23、与工商界的绩效特征相比较,公共部门的绩效明显呈现出( ABC )的特征。 A公共部门绩效目标的复杂性B公共部门绩效形态的特殊性C公共部门绩效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1

24、绩效评估系统主要由( ABC )构成。 A工作数量B工作质量C工作适应能力1

25、一般而言,适用于对公共部门人员比较严重的违纪行为和考绩“较劣”者的惩戒是( ABC )。 A减薪B停薪C停升D降级 1

26、从总的趋势看,西方各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呈现出( BCD )的特征。P363 B注重法律建设,规范行政行为C监督与约束的主体独立性强D约束与监督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与公共部门公职人员的利益相结合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培训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 )

2、笔试是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最经济且效率最高的方式。( √ )

3、狭义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指的是公职人员培训。 (√)

4、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人力资源不仅是自然性资源,更重要的是一种资本性资源,人通过思想意识、思维方法的创新,可以整合其他资源而创造价值。 (×)

5、人力资本的积累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实现的。(×)P25

6、舒尔茨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指出并论证了人力资源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P25-26

7、人力资源规划是现代公共部门人事管理的重点和核心。(×)

8、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是人力资源质量的核心部分(√)

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政治性很和道德品质要高于国家人力资源整体的平均水平。(√)

10、传统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以“授能”为导向的积极的管理。(×)P28

11、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公务员伦理的法律法规,维持公务员的职业伦理还主要停留在靠党规党纪和说服教育的层面。(√)

12、经济学家经测算后认为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以及个人投资的收益率均远远高于国家平均经济增长率。(√)

13、一般来说,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的管理方法与私营机构是没有质的区别的。( × )P46

14、理性官僚制的弊端在企业组织比在行政组织体现得更加明显,帕金森效应更容易在企业组织中发挥作用。( ×)

15、人类历史上约定俗成的“选贤任能”的程序就是人类人事制度的最初萌芽。( √ )

16、公共部门的管理活动服从于其决策层的意志,无须对社会公众公开,其操作过程也是经常隐蔽不公开的。( × )

17、相对而言,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关注人力资源选取环节,而私人部门则更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环节。(√)

18、我国尚没有对政府公务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工作分析,没有制定出科学、规范的职位说明书。( √ )

19、人们把建立在“社会人性观”假设基础上的新型人事管理称为人力资源管理,把此之前的人事管理称为传统人事管理。( √ ) 20、在公共部门员工任职资格的要求中,能力素质始终排在首位。( × )

21、韦伯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会要求更高的官僚化体制以保证安定的经济生活。( √ )

22、职位分类首创于英国,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科学人事管理方式和人事分类制度。( × )

23、一般来说,社会整体环境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 )

24、人才环境的质量与社会经济文化的状况是正相关的关系。( × )

25、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应该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上。( √ )

26、开发人才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主要形式。( × )

27、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优化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 )

28、我国在人才的考核评价方面,无论是对党政领导干部,还是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都还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因此导致考核失真的情况时有发生。( √)

29、由于缺乏有效的预见,致使中国的人力政策缺乏稳定性,变化太快,这不利于政策的有效实施,不利于充分发挥政策的公信作用。( √) 30、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存在人才观念。( ×)

31、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时期,由于社会分工、分层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也日趋复杂。开始形成真正的独立的人力市场和全面完整的人才观。(×)

32、公共部门内部的生态环境决定和制约着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活动。( × )

33、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向上可以追溯到具有现代意义的经济学创始之前。( √ )P88

34、人力资本思想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那里得到萌芽式的阐述,他提出的“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著名论断具有极强的人力资本含义。(×)

35、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但提高人口质量是关键。(√ )P96

36、贝克尔构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经济基础,并被视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最终确立的标志。( √ )

37、人力资本理论形成的标志是马歇尔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所发表的题为“人力资本的投资”的著名演讲。( × )

38、人力资本的稀缺性是人力资本最本质的性质。( × )

39、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生产支出而非简单的消费支出。( √ )

40、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的产权和成本与公共部门密切相关,因此不具备私人性质。( × )

41、公共部门对人力资本的再投资也应遵循“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分享人力资本的收益权。( √ )

42、根据新增长理论,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技术和知识的增长。( × )

43、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组织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制定人力资源计划,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 √ )P123

44、德尔菲法主要适合于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宏观的长期趋势预测,特别是对于那些缺乏资料的预测有较好的效果(√ )

45、一般来说,规模较小的组织不适于制定详细的人力资源规划。( √ ) 46.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就是预测未来对员工个人的需要 (×)

47、自上而下预测方法是,先由最高层次的部门开始,各部门依次预测本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最终汇总得出人员需求的预测总数。( × )

48、马尔可夫链预测分析方法强调运用统计技术来预测未来人力资源变化趋势。使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内部劳动力供给预测的结果非常精确。( × )

49、相比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供给预测涉及的范围更广,更富有前瞻性。( √ )

50、人员继承法为国内外许多组织所采用,我国党政机关实施的后备干部选择和培养计划就是一种比较典型人员继承法。( × )

51、内部供给分析的对象是在组织按照以往方式吸引和遴选时,计划从外部加入组织的劳动力。10

9、新制度主义理论认为制度是生产力诸多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

( × )

110、选任制的优点在于体现了治事与用人相统一,权力集中,指挥统一。( × )

1

11、我国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越一级晋升职务。( √ )

1

12、降低公务员的职务,一般一次只降低一级。( √ )

1

13、在通常情况下,对员工进行正向激励的效果要远远好于负向激励的效果,而且越是素质高的员工,负向激励对其产生的负作用就越大。( √ )

1

14、内滋激励是一种高层次的激励,它产生的力量是最大、最有效的。( √ )

1

15、传统的激励办法是以各种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为手段,根据员工的绩效给予一定的工资、奖金、福利、提升机会、以及各种形式的表扬、认可和荣誉等。这些激励都与工作本身并不直接相关,只是作为对于员工付出劳动的补偿,因而称为外在激励。( √ )P283 1

16、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教授,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按时计酬的人员一般情况下只发挥了20%~30%的能力。( √ )

1

17、双因素该理论最重要的贡献,在于要求管理者必须充分注意工作本身对员工的价值和激励作用。( √ )

1

18、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 )

1

19、权力是公共部门进行激励的有效方法。权力激励就是要向公务人员适当分权,而不能对权( × )

52、内部劳动力供给预测比外部劳动力供给预测较为精确。( √ )

53、调配功能是人力资源市场的基本功能。( √ )P144

5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很大程度上不仅取决于个人意愿,而且更取决于外在环境的要求。( √ )

55、委任是我国公务员交流中最为常见的方式。(× )

56、挂职锻炼不涉及公务员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它不改变单位的编制,不需要办理公务员的调动手续,只在一定时间内改变挂职锻炼公务员的工作关系。( √ )

57、政府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辅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 )

58、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为限制人员流动设计的,附着其上的功能太多,已不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

59、改革开放前,我国公职人员的流动更多的是因个人意愿;现在工作需要在流动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 )

6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激励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途径。( × ) 6

1、身份的改变是调任与转任共同的特点。( × )

62、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流动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人力资源流动的规模、质量和效益。( √ )

63.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乃至整个组织管理的基础。√ 64.工作分析思想来源于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

65、访谈工作分心法不能单独使用,只适合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6

6、分类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速度快、花费少,缺点在于其评估结果主要依赖于评估人员的主观判断能力,因此只适合于规模较小的组织。( × )P165

67、品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 × )P170

68、到20世纪70年代,工作分析已被西方发达国家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并被认为是人力资源管理最基本的职能。( √ )

69、工作分析是展开工作评估的前提和基础,而工作评估则可被看作是工作分析活动的进一步延伸。( √ )P164

70、对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分类管理是各个国家的通例,美国主要是采取是品位分类的方法。( × )

71、职位分类在考核方面过于注重公开化和量化指标,使人感到繁琐、死板、不易推行。( √ )7

2、我国现行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兼具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之长。( √ )

73、无领导小组讨论,是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探索并使用的一种新的适用于集体测试的方法。( √ )P200

74、文件筐作业又称公文处理,它是一种效度高、而又能为多数参加者所接受的一种面试方法。( √ )

75、笔试作为公共部门人才测评的一种测评方式,是现代公共部门的新创。( × ) 76.从人才测评的发展史上看,面试的产生远早于笔试 √)

77、相对于笔试而言,面试由于方法的多样,对考生素质的测评更为全面。( √ )

78、现代人才测评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都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和形成的。( √ ) 7

9、评价中心的核心技术是情境模拟测试。( √ )

80、管理游戏与无领导小组讨论相同的地方在于通常既包括可见行为(如一定的体力活动),同时也包括不可见的更为复杂的决策过程。( × ) 8

1、角色扮演适用于较低层级的管理者。( × )

82、在人类测评手段不断创新的现阶段,评价中心技术、网络在线测试、资质评价等测评方式日趋时兴,笔试已经过时。( × )

83、能岗匹配原则是任何组织进行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黄金法则。( √ ) 8

4、我国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招募与录用应采取社会公开招考和平等竞争的方式获取高素质的任职人选。( √ ) 8

5、工作分析是制定人力资源招募计划的前提和依据。(×)

86、通常,公务员职位倾向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考;专业技术职位通常在跨地区的人才市场上进行招募;操作人员和办事员往往在组织所在的劳动力市场上进行招募(√)

87、录用比值越小,相对来说意味着录用者的素质就可能越高;反之,录用者的素质则可能越低。( √ )

88、录用人员的人数多,就意味着招聘效率高。( × ) 8

9、内部招募的主要优点在于了解全面,准确性高。( √ )

90、外部招聘的缺陷在于内部员工得不到机会,积极性可能受到影响。( √ )

91、当组织的关键职位和高级职位出现空缺时,往往采用内部招募的方式。( × ) 9

2、校园招募的弊端表现在录用后易产生较高的流失率,士气也比较低。( √ )

93、在我国,根据规定公共部门每人每年参加知识更新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5天,以公职人员补充、更新知识和拓宽相关知识面为目的。( × )P238

94、一般来讲,培训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也是是唯一的手段。( × ) 9理论联系实际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基本原则 (√)

96、任职培训是公职人员职业生涯开始时或任新职时所经历的第一种类型的培训。( × ) 9

7、任职培训一般采用脱产培训,培训时间相对较长,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 √ ) 9

8、专业培训的对象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 ×)

99、部内培训的最大优点在于针对性较强、容易实施,也比较容易取得实效。( √) 10合作研究培训法一般是在公职人员培训的前期采 (×)

10

1、案例分析法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具体、复杂的管理情景,让学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 √)

10

2、我国公共部门经常举办各种实地考察学习等均属于部际培训。(×)

10

3、我国公务员法所规定的降职是一种任用形式和任用行为,是一种正常的人事调动,不是对公务员的惩戒与处分。(√) 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可以适当领取兼职报酬。( × )

10

5、古代的孔子(韩非)对赏罚的论述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是最具特色的,他从人性善出发,得出结论:“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 。( × )

10

6、用人的目的是“激活”人,而非“管住”“管死”人。要做到人尽其才,必须鼓励竞争,优胜劣汰。( √ )

10

7、公务员降职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使用公务员,充分发挥公务员的作用,为行政机关的各个职位选择配备适宜的人才。降低公务员的职务,一般一次只降低一级。( √ )

10

8、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唯才是举不能照搬古人作法,在选人时,要以德为先。( √ )

力进行制约。( × )

120、精神(物质)奖励是最古老和传统的激励方式之一,我国古代就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之说。( × )P302

1

21、中国古代的“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荣誉激励的重大作用。( × ) 1

22、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侧激进行激励的方法有:用危机感激发人们的斗志,增加压力,变压力为动力等。( × ) 1

23、《公务员法》要求对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考核的重点是工作胜任能力。(× )P322

1

24、绩效评估是人力资源管理考核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部门考核的全部。( × ) 1

25、公共部门产品或服务交易的特殊性导致了公共部门的绩效难以考评和评定。( √ ) 1

26、大多数公共管理部门所采取的考评模式均属于判断型评估的类型。( √) 1

27、发展型的评估是现代组织进行业绩评估的发展方向。( √ ) 1

28、制定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 ×)

1

29、平衡记分卡是把战略放在了组织管理过程的核心地位,以一种深刻而一致的方法描述了战略在公司各个层面的具体体现,从而具有独特的贡献和意义。( √ )

130、对公共部门来讲,通过360度绩效评估可以解决那些绩效难以量化的专业人才的绩效考核问题。( √ )

1

31、采用定性分析的考核方法,很难区分不同部门之间公务员业绩的差别和同一部门内工作性质差别不太大的公务员工作业绩的高下,也很难根据考核结果客观、完整地评价一个公务员。( √ )

1

32、与工商界的绩效特征相比较,公共部门的绩效明显要相对复杂的多,社会目标、无形目标和长远目标等具有更根本的意义。( √ ) 1

33、薪酬主要由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这两大部分构成。其中,直接薪酬是薪酬的核心部分。( √ )P333

1

34、2003年4月,佛山市政府宣布:为规范辖区内镇级公务员的收入,对镇长实行10万元至15万元的年薪制,这属于用法律方式确定公务员收入的典型例子。( × )

1

35、福利津贴一般以现金形式提供,是公职人员工资收入以外的收入,它涉及衣、食、住、行、乐,可以多种形式存在、以多种名目出现,而且称谓不一样。( √ )

1

36、凡在公共部门工作满3年以上,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并且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 × )

1

37、我国现行的公务员福利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福利项目的设置都带有“供给制”的色彩,社会属性体现较多,劳动属性和分配属性则体现较少。( √ )

1

38、在英、美、澳等发达国家,公务员的福利待遇水平效益好的部门与差的部门大概在三倍到两倍之间。( × )

1

39、公务员的薪酬结构应以工资收入为主体,而以津贴为补充。( √ )

140、公共部门人才资源福利一般是通过举办集体福利设施、发放各种补贴等方式满足本单位、本部门员工某些普遍性和共同性的消费需求,并且以低费形式提供。( × )

1

41、福利往往采取实物或延期支付的形式,因为与劳动能力、绩效和工作时间的变动无直接关系,所以有固定成本的特征。( √ )

1

42、一般而言,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往往处在社会平均工资的中等偏下水平。( × )

1

43、我国行政机关(权力机关)有权对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这种监督是监督体系中最重要、最经常、最全面的监督。( × )P364

1

4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的差别主要在各自的侧重点(功能)不同。( × )P356

1

45、国家司法机关的监控约束是一种“被动”的监控与约束。( √ )

1

46、法治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约束机制运行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 )

1

47、道德约束对公职人员队伍中的所有成员都是一样的,是公务员所“共有”的约束。( √) 1

48、我国的群众监控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监控形式,通过各种人民团体对政府的监督来实现,而西方不存在独立的群众监控。( √ )

1

49、由于长期以来受“官本位”、“上智下愚”等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由此造成了中国的行政监控基本是“封闭”活动,对公务员的监控缺乏公开性。( √ ) 150、西方的行政监察部门隶属于政府,属于行政系统内监督。( × )1

51、我国目前对公务员的监控侧重于事后监控。( √ )

1

52、舆论对公职人员的约束监督,主要是通过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等形式来实现的。( × )

1

53、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生产力诸多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

1

54、柯克帕特里克的培训效果模型是全球范围最具有影响力,并被广泛采用的培训评估模型,它从受训者的反应、学习成果、工作行为和结果等四个方面来评估培训的效果。( √ )P251 1

55、品味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它强盗的是公务员的职权和责任,而非担任该职位的公务员本人。(×)

1

56、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组织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制定人力资源计划,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P123

1

57、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是人力资源质量的核心部分。(√) 1

58、调配功能是人力资源市场的基本功能。(√)

1

5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动力机制来推动,而价值就是这种动力机制的内核。(√)

160、从人才测评的发展史上看,笔试的产生远早于面试,但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持,加上其主观性较大,一直没有能成为公共部门人才测评的主体方法(×) 16

1、人力资本思想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那里得到萌芽式的阐述,他提出的“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著名论断具有极强的人力资本含义。( × )P88

16

2、人们把建立在“社会人性观”假设基础上的新型人事管理称为人力资源管理,把此之前的人事管理称为传统人事管理。(√)

16

3、制度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范式架构的核心。( × )P1

16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动力机制来推动,而价值就是这种动力机制的内核。( √ )P2

16

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系统结构基本上属于美国模式。( × )P62

16

6、工作分析与工作评估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工作分析是展开工作评估的前提和基础,而工作评估则可被看作是工作分析活动的进一步延伸。( √ )P16

416

7、排序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速度快、花费少,缺点在于其评估结果主要依赖于评估人员的主观判断能力,因此只适合于规模较小的组织。( √ )P165

上一篇:人防知识进校园方案下一篇:24点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