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飞行器导论

2022-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微型飞行器导论

美空军“微型空射诱饵”进行首次有动力飞行演示等

雷声公司为美空军研制的“微型空射诱饵”(MALD)在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空军基地进行了首次有动力飞行试验,这也是该系统进行的第17次飞行试验。试验中,MALD由F-16发射后进行了一系列机动,并启动了弹载导航与制导设备等有效载荷。

MALD是一种配备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导弹,长约3米,弹翼可折叠。该弹由F-16或B-52发射后,将按照预先编制的路线飞入敌方空域,诱使敌防空系统开机,使己方飞行员能提前采取规避措施或发射反辐射导弹摧毁敌防空雷达。或大量发射MALD,诱使敌防空系统大量发射防空导弹。MALD目前正由雷声导弹系统公司研制,研制合同由第728军械系统大队管理。在完成一系列飞行试验后,MALD将在2008财年转入生产阶段。

印度计划于8月初发射首颗专用军事侦察卫星

该卫星称为CARTOSAT-2A,计划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1SRO)的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发射。据称该卫星具备较高的分辨率,装载有可提供先进图像的照相机,能达到印度军用和情报搜集卫星的标准。首颗军用侦美空军“微型空射诱饵”进行首次有动力飞行演示察卫星发射后,印度还计划于2008年发射另外两颗成像卫星.将使印度具备监视邻国导弹发射情况的能力。

美军“联合运输机”项目选定C-27J“斯巴达人程运输机”

2007年6月13日,美国防部授予L-3通信系统公司团队价值20亿美元的合同,购买首批78架C-27J“斯巴达人”(spartan)运输机,以满足美陆军和空军“联合运输机”(JCA)项目的需求。目前,美军共计划购买145架C-27J(美陆军75架、空军70架)2020年前该机的采购数量可能达到207架总价值超过60亿美元。

C-27J是意大利阿莱尼亚航空公司研制的新型中程多用途飞机,可执行后勤补给、医疗救护、部队运输和空降等任务。该机配备2台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AE2100-D2涡桨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31.8吨最大有效载荷11.5吨巡航时速315节(约合580千米/小时)航程3500千米,最大升限9144米。C-27J具备短距起降(起飞滑跑距离580米,降落滑坡距离340米)和空中加油能力,起落架进行了强化,能在条件恶劣的简易机场起降。执行部队运输任务时,能载运68名士兵,执行空降任务时,能载运46名伞兵。

美陆军计划用C-27J取代老式的C-23“夏尔巴人”、C12和C-26轻型运输机,减轻“支奴干”重型运输直升机和地面车辆的运输负担美空军则希望用C-27J来补充现有的C-130运输机群,使后者能更多地用于执行战役一战略性运输任务。

iRobot公司将开发武装机器人

iRobot公司政府和工业机器人部近日表示,公司正在与一家主要航空航天承包商商讨联合为该公司的机器人安装武器。目前候选的机器人是PackBot系统,它是一种较大型的“武士级”机器人,已交付了1000套。它具有200磅(91千克)的负载能力非常适合配备武器。该平台具有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机动性更为重要的是,它具有更好的稳定性。iRobot公司已经在其平台上安装了小型武器,开发了装备有机枪的武装PackBot机器人样机,可承担从处理简易爆炸装置(IED)到撞开门锁等各种任务。军方支持采用该系统的一个观点是,这将解除士兵在踹开一扇门后必须快速地分辨出室内人员是作战人员还是非作战人员的压力。现在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士兵必须在第一时间对敌人做出判断,而机器人则可以进行第二次打击,无需依靠准确的事先判断。

美国海军将装备新型指挥所

从2007年7月开始,美国部分海军部队将陆续装备新型指挥作战中心(COC)。COC是一种用于营、团级岸上部队的机动式指挥所,设计用于取代部分海军部队正在使用的临时指挥所。COC由通用动力公司开发研制曾被称为“部队作战中心”,中心内配备有发电机、非密和加密的因特网路由器、通过IP连接的视频、网络服务器、装有关键任务软件的笔记本电脑和能够显示信息的大屏幕。COC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是构建空中、地面、后勤部队、高级军官和指挥员都能够访问的指挥控制系统的基础。根据目前计划,2009年前将有220个指挥作战中心装备部队。

韩国计划批量生产新一代步兵战车

近日,韩国斗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宣布,该公司将在2007年7月开始批量生产新一代步兵战车(NIFV)。按照计划该公司此次将生产2000辆NIFV,除向马来西亚输送111辆以外,其余的将全部装备韩国陆军机械化师,以取代自1985年服役至今的韩国步兵战车(KIFV)。与目前在役的KIFV相比,NIFV在防护性、机动性和火力性能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NIFV重约26吨,可搭载3名乘员和9名班组士兵。在双人炮塔上方安装有30/40毫米机关炮和7.62毫米机枪,可直接对直升机实施攻击,炮塔左侧还装备有可发射远程的双联装发射器,使NIFV具有了攻击坦克顶装甲的能力。NIFV动力装置为8缸水冷柴油发动机,输出功率可达559千瓦,公路最大速度可达70千米,小时,越野时可达40千米,小时。车身侧面的侧裙板安装了包式水上漂浮装置,水上航速6千米,小时在水上以履带划水方式推进。另外,该公司还表示,NIFV在满足国内军队需求的同时,还有望大量销售到海外市场。据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ADD)称与美国、俄罗斯同类产品相比,NIFV无论在价格还是重量上都占优势,十分符合中东和东南亚地区国家的要求在这些地区国家装甲车市场中,NIFV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波音公司获美国空军双任务空射导弹计划第二阶段工作

美国空军近日授予波音公司一份价值420万美元、为期32个月的合同,进行双任务制空导弹技术(DRADM-T)计划第二阶段的研制工作。DRADM-T是几种用于开发联合双任务制空导弹(JDRADM第一种下一代先进空射导弹,可兼顾空空和空地任务)的技术之一其重点是导弹推进系统与控制系统技术的开发。该项目由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在2006年9月分别授予包括波音在内的三家公司竞争合同,进行第一阶段“任务1”的研究,经历6个月的研究工作之后,波音公司胜出,获得第二阶段“任务2”研究任务。项目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由波音公司先进武器与导弹系统分部实施,主要进行DRADM的详细设计,并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地面试验对技术设计进行验证选定DRADM的设计方案。

美国空军首颗宽带全球卫星通信系统卫星完成集成与试验

波音公司已经完成了美国空军首颗宽带全球卫星通信系统(WGS)卫星的集成与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首颗WGS卫星性能卓越,由于其有效载荷具有较高的性能裕度,该卫星在14年的任务寿命期内能够多提供约25%的通信容量。首颗

WGS卫星已经完成了工厂试验以及严格的任务担保评审,将被运往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发射场,于今年8月搭乘“宇宙神5”火箭升空。一颗WGS卫星提供的通信容量,将比目前在轨的整个国防卫星通信系统星座提供的容量还大。WGS能够增强国防卫星通信系统的能力,并最终取而代之同时还将取代超高频后继卫星提供全球广播服务功能。WGS能降低政府对商业卫星通信的依赖,能够在X波段和Ka波段工作提供其他卫星通信系统不能提供的作战服务。

雷声公司交付“快速杀伤”主动防护系统雷达

雷声公司网络中心系统分部2007年5月22日宣布,它们已交付了首批2部为美国陆军“快速杀伤”(QuickKill)主动防护系统研制的“多功能射频系统”(MFRFS)雷达,标志着雷声公司“快速杀伤”主动防护系统的研制达到重要里程碑。

MFRFS是一种先进的电扫描固态相控阵雷达系统,能够探测和跟踪当前和未来陆军车辆所面对的各种威胁(从近距离发射的火箭弹到远程动能弹)。配合车辆主动防护系统工作时,MFRFS用于搜索、跟踪来袭的威胁,估算来袭射弹的弹道并将信息提供给主动防护系统,以及对敌方发射器进行定位等。此外,MFRFS还被选为美陆军“未来作战系统”有人地面车辆的通用雷达,其功能包括监视,宽带保密通信以及作战识别等。随着MFRFS的交付,“快速杀伤”主动防护系统将于2007年夏末集威到“斯特赖克”装甲车上,进行“端到端”(erid-to-end)演示和设计验证。按要求,“快速杀伤”主动防护系统将为美军现有的“斯特赖克”装甲车、“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布雷德利”战车以及“未来作战系统”车辆等提供一个“保护罩”,使其免受来自任何方向、任何威胁的攻击。

法国试射M51海基战略导弹

法国国防部长日前表示,法国已经对新型的M51战略弹道导弹进行了成功测试,该型导弹将被使用在核潜艇上。导弹是从位于法国西南部Biscarosse基地发射的,降落在靠近北大西洋的海岸。M51的首次测试已于2006年11月进行。该导弹可携带6枚核弹头,射程达8000千米。M51将替代M45潜射型弹道导弹未来被装备在新型的“凯旋”级战略核潜艇上。“凯旋”级战略核潜艇将于2010年服役。

美国陆军展示新型单兵军事系统

在为期一天的美国国会展会上,美国陆军展示了一系列全新的或改进型单兵军事系统装备。展会出席者不仅参观了改装的“陆地勇士”地面士兵系统、检验了改进型防弹衣性能、品尝了最新的野战口粮,同时还参观了新型货物空投系统以及更多相关装备。该展会主要由美国陆军纳提克士兵研究中心、位于马萨诸塞州纳提克的发展与工程中心以及位于弗吉尼亚州比弗堡的士兵项目执行办公室联合主办。

美国陆军展出的“陆地勇士”单兵战斗系统很受欢迎。“陆地勇士”样机系统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球轨道卫星来提高作战步兵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同时还可为高级长官实时提供地面作战态势的相关情报信息。据悉,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研制以来,尽管现有的“陆地勇士”系统具有极佳的性能,但它还将继续进一步发展。“陆地勇士”系统目前由陆军某部队在伊拉克进行试验。与以前的版本相比,近期对“陆地勇士”系统所做的改进包括重量减轻了8磅(3.6千克),而未来“陆地勇士”系统将会变得更紧凑、更轻,并且采用无线连接和语音激活模式。

目前正在装备部队的改进型战术防弹背心可为作战士兵提供最佳防护。中号的改进型防弹背心现重13.2千克,比原来减轻了1.8千克。改进型防弹背心的特点在于可采取量身订做,以为高个儿士兵设计更大尺寸的系统装备,从而增大防护区域。该防弹背心配有重量再分布型内部腰带,以使士兵穿戴起来更舒适。同时该防弹背心还集成有陶瓷板插件,可抵御大量轻武器射弹的攻击。新型防弹背心可为作战士兵提供360。全方位防护并配装有拉放装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实现快速拆除。据悉,“拦截者”(Interceptor)防弹衣是目前性能最佳的防弹衣。

由于研制出新型Unitized GroupRation Express(UGR-E)军粮,或称Kitchen in a Carton因此部署在条件艰苦地区的美国士兵不久将能够吃到热食物,即使是在没有野营厨房的情况下。Kitchen in a Carton系统可进行自加热,并配有菜单目录,但它不需要厨师、燃料、设备以及电。每个自给式系统重18.2千克,共可提供18名士兵的食物,并采用空投模式。而Kitchen in a Carton只是最新研制的两种军用野战口粮其中之一,另一种野战食物称为First-Strike Ration,这主要是为行军部队设计的。据悉,该整合式军粮包含的热量达3000卡,足够满足单个士兵一天的所需,它主要用于替换多组成式即食口粮。First-Strike Ration中包括的各种食物均可在行进间食用,甚至饮料也装在塑胶封袋中,这样就不用在行军中乱摸水壶或饮水杯了。军官们希望尽快配装这种新型军粮。

此外,通过研制新型联合精确空投系统,美国陆军还研发了一种向野外部队空投军粮、燃料、弹药以及其它重要物品的新方法。当物品从在空中高达7500米的地方飞行的货机投出后计算机控制JPADS降落伞系统中配装有全球定位系统的自身机动装置便进行调整,以确定100米大小的降落区。该系统的机翼状降落伞主要通过计算机控制来转动从而可使机载有效载荷向右或向左转动。具备908千克有效载荷的JPADS系统目前已在阿富汗使用 同时还研制成另一种有效载荷达4540千克的系统。美国目前进一步计划将于未来6个月内装备更多有效载荷为2000磅的JPADS系统,随后再迅速部署有效载荷为4540千克的系统。

塔克希德·马丁公司秘密研发速度达马赫树G的高空侦察机

美国《防务新闻》2007年6月11日透露,美空军已授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项绝密级合同,要求该公司开发一种时速达6400千米、飞行高度达30000米、可跨洲飞行的隐身侦察机。 这是美空军在SR-71“黑鸟”高空战略侦察机退役10年之后,洛马公司著名的“臭鼬”工厂开始开发的又一种新型战略侦察机。有人将该机称为SR-72,预计它将于2020年完成研制。该机很可能采用无人驾驶方式,尽管其主要用途是侦察,但它最终也有可能携带武器。

目前,美空军正在开展多个项目以改进其全球情报搜集能力。卫星虽然能够提供全球覆盖的监视与侦察能力,但那些分辨力最高的卫星的运行轨道基本都是可预测的,很多国家已经学会如何躲避它们的侦察,而且卫星作为一种侦察

工具,已变得容易遭受打击。而洛马公司研制的这种新型侦察飞机将融合速度、高度和隐身优势,使其几乎可以完全避开陆基导弹的打击具备上述能力的侦察机将成为对抗反卫武器的有效手段。

但也有专家称,该机研制还有很多巨大的挑战需要克服。首先,SR-71的最高时速为2200千米,侦察高度24000米,而新型飞机需要在更高的高度以3倍于SR-71的速度飞行,就需要异常强大的发动机支持。第二,高速飞行时产生的磨擦还会降低飞机的隐身性能。

新加坡空军组建无人机司令布

2007年5月25日,新加坡国防部长张志贤在木赖军营主持了空军无人机司令部组建典礼。该司令部隶属空军,组成人员从陆军、海军和空军中抽调而来,主要任务是为新加坡空军提供战术支援,并为开发无人系统作战能力和操作人员技能培训提供保障。

在无人机司令部成立仪式上,张志贤称,新加坡将在未来几年分批从以色列采购一种新的无人机系统——“赫尔墨斯450” (Hermes 450)。该型无人机在装备改进的航电和通信系统后将大大增强新加坡空军的战场监视能力。“赫尔墨斯450”无人机将与新加坡空军现有的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研制的“搜索者”(searcher)无人机一同使用。此次采购使新加坡成为以色列“赫尔墨斯450”无人机的第二个国外客户。该型无人机已在以色列空军服役,之前被英国陆军订购一部分。目前尚不清楚在庆祝仪式上展示的“赫尔墨斯450”是验证机还是最初交付的机型。

“赫尔墨斯”450是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研制的一种具有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和优化气动外形的单发无人机。该机具有能持久作战的长航时性能和改进的探测能力,装有实时传送图像到地面控制站的通信系统。该机长6.1米,翼展10.5米,最大起飞重量450千克,最大速度178千米,小时,续航时间超过20小时。

美国发射2颗绝密卫星

6月14日,美国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2颗绝密卫星这2颗海洋监视卫星由国家侦察办公室和海军共同拥有,用于监视海上恐怖主义活动。2颗卫星搭乘美国空军“宇宙神”5渐进一次性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代号为NROL-30的国家海事侦察系统(NOSS)卫星将跟踪海上恐怖主义活动,并提供关于潜在对手舰船战术的数据。2颗卫星重约6.5吨,将主要应用电子情报技术并结合使用干涉仪。所使用的技术包括比较来自两颗卫星的电子情报数据的差异来判定船只的准确位置以及航向数据。2颗卫星将在精确受控的椭圆轨道内编队飞行,以便在不同时刻飞越特定船只上空时能够获取数据,从而探测和跟踪船只的运动。之后这些数据将与其他18颗NRO海洋监视卫星(在轨编为-6、7组)的数据结合在一起。卫星以及运载火箭总成本为6亿8亿美元。

NASA展开超声速运输机基础研究工作

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兰利研究中心的跨声速风洞(最大风速可达1.2倍声速)中,工程师与技术人员们已接近完成对一架1/15的超声速运输机半模型的首轮测试。从现在起到2011年NASA计划在亚声速固定翼航空器、亚声速旋翼航空器超声速航空器和高超声速航空器4个研究领域,投资大约7.5亿美元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其中超声速航空器基础研究的投资占到2.75亿美元,前述模型的风洞试验就是这项研究工作的一部分。NASA表示研究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制造出一架验证机,而是开发出可供航空工业使用的一系列工具和技术,使之能够在2018年之前,研制出一种50座到100座的超声速运输机。

从“小米加步枪”到“多兵种合成”

“小米加步枪”自1927年南昌起义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以来,曾是我军“以步兵为主体”的形象比喻。也从侧面反映了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陆军落后的现实。“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要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经过50多年艰苦卓绝、筚路蓝缕的发展,伟人毛泽东建国时以建立一支强大的陆军作为人民军队发展的前提的意愿如今已经实现;中国陆军由单一的步兵兵种,发展为拥有炮兵、防空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等多兵种合成的现代化陆军。

德国的中国问题专家韦格尔曾说:“中国人民解放军贯彻了要有一支优质军队的要求,……它的陆军正在加强把步兵作战变成机械化的机动作战,把单兵种部队作战变成联合部队作战,能够进行立体的、合成的、总体的战争。”

本策划力图为读者提供一次中国陆军兵种部队的权威介绍。您将看到,中国陆军从“小米加步枪”到“铁甲雄风”、从“步兵为主”到“多兵种合成”的80年辉煌之路。无疑,中国陆军兵种的80年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80年变革的缩影与价值观的清晰标向。

陆军兵种协同:合成拳头的威力

自从有了战争和军队以来,就陆续有了军种和兵种。在冷兵器时代,在陆上作战的军队是陆军,由步兵、车兵、骑兵编成。随着战争和军队武器装备的发展,新的军种、兵种不断产生。

进入火器时代以后,随着火炮在作战中的广泛运用,炮兵逐渐壮大并活跃在战争舞台,作战双方都把炮战作为展开战斗的重要手段,并且以此去支援和协调其他兵种的战斗行动。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后,各种新兴科学技术的兴起、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许多新的军种、兵种脱颖而出。装甲兵、化学兵、工程兵、高射炮兵等新的陆军兵种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原有的步兵、骑兵、炮兵也装备了线膛枪和线膛炮,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现代陆军兵种的构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基本完成,并在笫二次世界大战时得到发展和成熟。

二战之后,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了以核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时代,社会生产力迅猛提高,进而为军队的现代化提供了更加强大的物质基础。在这种条件下,不仅产生了一些新的军兵种,如地牢导弹兵、陆军战役战术导弹兵等;原有的军兵种也拥有了更为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注入了新的内容。在80年代后直至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战争形态也演进到信息化战争,各种古老的军兵种,又在信息化的注入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战术协同:随着武器装备性能改善,陆军合同的战术电不断完善

在战术层面,新兵种的先后出现,人们认识到,如果不把诸兵种的战斗力量按照目标、时间、地点协调一致地组织起来行动,就不能取得战斗的胜利。合同战术单位的雏形出现在我国明朝。当时戚继光把车、步、骑各营编成一个大阵(约1万人),主要用于机动作战。在国外,1794年拿破仑正式组建了能独立进行作战的合成战术单位——步、骑、炮3个兵种合编的师。每个师以2个或3个步兵旅、2个炮兵连和定数量的骑兵组成。由于步、骑、炮按合理比例合编在师里,使各兵种间的相

互支援达到了最大限度,再加上散兵队形与纵队队形的结合使用,从而形成了巨大的战术优势。从此以后,合成战术单位不断普及,其内部组成成份不断更新和丰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陆军诸兵种合同作战首度基本成形,在1917年秋康布雷战役中,英军以坦克引导步兵,在炮兵的弹幕射击和飞机的支援下,向德军阵地实施冲击。突破后以航空兵火力突击德军步兵群,以炮兵火力支援步、坦克连续攻击,经过10个小时的战斗,英军突破了德军的多层战术防御。此次战役清楚地显示了各兵种协同动作的作用,它是陆军合同战术形成的重要实战标志。此后,随着武器装备性能不断改善,兵种自身的战术手段不断发展,新的兵种加入战斗行列,陆军合同的战术也不断完善。

战役协同:现代兵中相互影响,军队战斗部署“大分散”成为趋势

在战役层面,现代兵种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当一个新的兵种、军种产生、壮大,并产生新的战斗方法时,也会对其他兵种、军种战术带来一定的变革。

例如,当陆军航空兵加入陆军编制序列,占据了低空、超低空战场后,整个陆军的进攻战斗行动,就已不再仅是地面的准进,而是地面部队和低空、超低空部队立体的攻击,此时装甲兵、炮兵、防空兵的战斗行动,就必须充分兼顾到陆军航空兵战斗行动的要求,做出必要的改进。当陆军的地面炮兵火炮射程迅速提高,作战纵深大为扩展后,也就使得空军强击航空兵对陆军的战术支援纵深、打击目标要发生较大变化,由原来的近距离、浅纵深的直接支援,逐步向远距离、大纵深间接支援的方向发展,而且自身也逐步地向歼击轰炸航空兵转型。

今天的陆军兵种合同战役组织的主要特点,一是纵深打击战术的地位提高、手段增多,立体作战行动贯穿于陆上合同战斗全过程。纵深打击战术并不是个全新的事物,在过去战斗中常用的穿插、迂回、包围、渗透等战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当时条件下的纵深打击战术。今天,由于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部队具备了大纵深侦察能力、快速机动能力、远距离通信能力和深远突击能力,从而给纵深打击战术赋予了新的内容,实施纵深打击的手段也进一步增多。

二是战斗部署大分散,作战力量高聚能。你可能不知道,就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士兵数而言,古代战争时高达10万人,拿破仑战争时达4790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403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降为36人,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时竟然减少到25人从中不难看出,随着火器特别是速射武器和面积杀伤武器的出现,军队战斗部署的分散率越来越大。

同时,技术兵器的分散率也在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阵地上的火炮间隔一般不超过25米,现在至少为50米,有的达100米以上。有的规定两个射击单位的司隔为400米以上,最大可达1500米。在未来陆上合同战斗中,由于微型非常规武器的应用成为可能,常规爆炸和燃烧弹药威力的增大以及光电杀伤武器的出现及大量应用,将使军队战斗部署“大分散”成为必然趋势。

人民解放军的陆军兵协同

我军的陆军诸兵种协同,始于解放战争后期。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武器装备有了较大改善,炮兵、工兵、通信兵等兵种得到加强,并开始组建了少量的坦克部队、高射炮兵部队和防化分队。当我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后,开始形成了陆军诸兵种合同作战。

1949年1月,第四野战军所进行的天津攻坚战就是陆军诸兵种合同战术形成的主要实战标志之一。在该次攻坚战中,某军的两个师均加强了坦克1个排、工兵个连和40门左右的火炮,并集中使用在主要方向。战斗中,各兵种进行了较密切的协同。在扫清外围和突破前沿时,炮兵集中火力打开口子,并压制敌之火力,保证工兵连续爆破开辟通路,尔后支援步兵冲击。在纵深战斗中,炮兵有效地掩护和支援步兵战斗,坦克虽在突破阶段因道路不好未能配合上,但在纵深战斗中积极摧毁敌工事,掩护步兵攻击,对战斗的顺利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大都使用了比解放战争时期更为先进的压制火炮、高射火炮、反坦克火炮、坦克等武器装备,并有航空兵参战。通过3年的战斗实践,志愿军在步炮协同、步坦协同、地空协同、防空袭、防炮击、防坦克、防空降以及工程保障、后勤保障等方面取得丰富经验,全面形成了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具有我军特色的陆军合同战术。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我军的陆军合同战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军于1955年1月18日至19日,华东军区以4个步兵营、9个炮兵营为主,以部分海军和空军航空兵相配合的一江山岛登陆战斗的胜利,不仅是陆军合同战术达到一个新水平的标志,而且是我军诸军、兵种合同战术长足进步的最好实例。在以后进行的几次保卫祖国安全的自卫作战中,陆军合同战术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解放军总参谋部兵种部的建立

为加强解放军兵种建设,解放军陆军各兵种领导机构先后成立。1950年8月,以第4野战军炮兵领导机关部分人员为基础组建了炮兵领导机构,陈锡联任司专员。9月,以第2兵团机关为基础组建了摩托装甲兵(后改称装甲兵)领导机构。许光达任司专员。12月,以中南军区工兵司令部的人员为基础组建了工兵(后改称工程兵)领导机构,后任命陈士榘为司令员。1956年1月,成立防化学兵领导机构。4月,组建了通信兵领导机构。至此,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陆军兵种分别有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和防化学兵。随着人民解放军体制编制的调整,陆军兵种机关陆续撤并。1969年和1975年,防化学兵和通信兵先后并人总参谋部。1982年,军委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领导机关,分别改为总参谋部炮兵部、装甲兵部、工程兵部。1992年,总参谋部炮兵部、装甲兵部、工程兵部和防化学兵部进行合并,组成总参谋部兵种部。2003年,总参谋部军训j部与兵种部合并组成总参谋部军训和兵种部。

1985年,邓小平预见和把握当今国际战略格局和中国周边态势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要实行战略性转变,做出了中国军队裁减百万的重大决策。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产物之一,就是中国组建了它的陆军集团军。这年,陆军的组织编制再次进行了重大改革,把保留的陆军军全部整编为集团军。

集团军的组建是人民解放军陆军历史上的一次飞跃,标志着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进入了个新的发展时期。它将过去以步兵为主的结构,改变成为以专业技术兵种为主体的结构,从而使集团军的火力、突击力、机动力、防护力和快速反应能力都有较大提高。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人民解放军陆军逐步由以步兵为主发展成为包括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兵种及电子对抗兵

等专业兵组成的合成军种。新世纪阶段,人民解放军陆军加速现役主战装备更新换代和信息化改造,建设精干合成、灵敏多能的新型陆战力量。

铁血与超越:陆军兵中列传

炮兵、防空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是我军最早组建的陆军兵种部队。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边境作战等战斗及国土防空、应急救援、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和我军历史使命的不断拓展,各兵种机关、部队和科研机构,适应多样化军事任务和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在信息化建设上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实践,信息化水平有新的跃升,部队实战能力明显提高。

《2006国防白皮书》对我军陆军兵种建设的表述逐步推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提高空地一体、远程机动、快速突击和特种作战能力。陆军加速现役主战装备更新换代和信息化改造,建设精干合成、灵敏多能的新型陆战力量。优先发展陆军航空兵、轻型机械化部队和信息对抗部队。装甲兵在陆军合成作战部队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炮兵、防空兵陆续列装新型火炮、野战防空导弹、侦察预警雷达、火控系统、情报指挥系统等装备,地空导弹与高射炮比例得到优化。工程兵与主战兵种配套发展。防化兵初步建立与联合作战相适应的核化生防护体系。

炮兵:新时代的火力先锋

“路上塞满了毁坏的车辆、坦克和大炮,坦克乘员和步兵在慌乱中四散奔逃。”

这是李奇微在他的《朝鲜战争》中描述的1950年云山战役后,美军被我志愿军“骡马炮兵”实施“大炮拼刺刀”战术后溃不成军的场面,要知道,当时我炮兵开火时距离美军最近才300米。

这支为美军敲响丧钟的英勇炮兵是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起一路走来的。当时,贺龙就指挥起义部队中的山炮和迫击炮进行战斗。1938年1月,在抗日烽火中诞生了我军历史上第一个正规的炮兵团——八路军炮兵团。1944年秋,党中央为准备反攻,决定以八路军炮兵团为基础,成立我军历史上第一所炮兵学院——延安炮兵学校。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已建立了70多个炮兵团、1000多个炮兵连。在辽沈、淮海、平津以及渡江等战役中,人民炮兵显示了空前强大的威力,配合其他兵种,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扭转了整个战局。正如毛泽东在1949年元旦献辞中所言,“自从人民解放军形成了超过国民党的炮兵和工兵以后,国民党的防御体系,连同他们的飞机和坦克就显得渺小了。”

新中国成立不久,军委炮兵司令部于1950年月1日在北京成立。人民炮兵在抗美援朝、援越抗美、炮击金门和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威镇敌胆,战无不胜,取得了毙伤敌22万余人,毁伤敌火炮1400余门、飞机近万架的辉煌战果,打出了国威军威。

经过50多年的发展,人民炮兵已经成为包括地面炮兵、高射炮兵和地空导弹部队,以各种压制火炮、反坦克火炮、反坦克导弹和战役战术导弹为基本装备,遂行地面火力突击任务的兵种。

传统炮兵主要依靠地面侦察分队抵前开设观察所、利用人工侦察手段(肉眼、望远镜、炮队镜等)来获取目标信息,其危险性、可靠性、局限性已成为制约炮兵战斗力提升的“瓶颈”。现在,炮兵的战场侦察手段已实现无人化、多样化。炮兵装备的先进侦察校射雷达系统,既可以在敌方炮弹未落地之前就准确测得敌炮阵地位置并预测弹着点,为我炮兵买现快速反应赢得宝贵的时间,及时采取措施对我被袭目标进行防护,又能跟踪、测绘我方首波发射的弹丸飞行轨迹、预测落点、计算偏差,在弹丸尚未落地之前就迅速给出校射诸元。

据总参军训和兵种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军炮兵针对兵种特点和未来作战要求,通过深入进行理论探讨、科学组织试验、严密组织实兵实弹演练,促进了炮兵信息化建设。

济南军区某炮兵旅充分发挥武器装备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效能,以精确化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精确化训练。在上级组织的检验性考核中,该旅运用各种信息化手段,精确判定目标位置,实施精确打击,数声炮响过后,“敌”重要目标灰飞烟灭。从过去的万炮齐发,到今天的数炮制敌,精确化训练、精确化指挥、精确化考评,使今日“战争之神”更加威猛。

吉林陆军预备役炮兵师逐步将战链条上的各种要素和资源进行功能整合和集成创新出炮兵师(集群)数字化作战指挥系统,列野战条件下由师、团、营、连到单炮的全程数字链无缝连接进行了有益尝试,炮兵集群射击指挥效率大幅度提高。

近年来,随着不同功能、不同型号弹药装备的成功研制,炮兵作战效能明显提高。比如,由解放军炮兵学院钱立志教授主持研制成功的系列信息化弹药,无疑使炮兵如虎添翼。其一是“特种侦察炮弹”在炮弹上安装摄像侦察等设备,相当于给炮弹装上了“眼睛”,同时配套研发出特种侦察弹图像地面接收和快速处理系统构成了个全新的作战体系。它像普通炮弹一样发射,疾速飞过战场上空时,地面情况尽收“眼”底;对一枚炮弹采说,敌方根本是无法拦截的,其二是“特种干扰弹”,它可以对敌方电子设备实施干扰。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炮兵成为集火力打击、战场侦察、电子对抗等于一身的多能炮兵。目前,钱教授主持研制成功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信息化弹药,已经形成了我军信息化弹药家族,相应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海、空军及第二炮兵。

中国炮兵历史悠久,远在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京军中就有使用火炮的“神机营”。几百年后,解放军炮兵部队以信息化为重要依托,紧紧跟随“自行化、信息化、轻量化”等世界炮兵发展的趋势,跨越式进入精确打击时代。

防空兵:现代防空的重要力量

防空兵是以高射炮、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以及雷达和对空电子列抗侦查、干扰器材为基本装备,主要遂行地面防空作战任务的兵种。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射炮兵,隶属人民炮兵这个大序列。

早在红军时期的1933年,为了防备国民党的飞机袭击,工农红军就成立了防空科,制定反空袭措施,培训l防空人员,并组建了防空分队。而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支防空兵部队,则是1945年10月,辽东军区在本溪接收日军留在阵地上的4.5毫米高射炮,组建了第一支高射炮大队。1948年12月,随着东北全境的解放,我军缴获了东北国民党军队大量高射炮。东北特种兵司专部以此为基础装备扩建了高炮部队。1949年2月26日,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东北特种兵司令部抽调1个高炮连赴河北平山西柏坡中央机关驻地,担负保卫党中央的光荣任务。

到共和国成立前夕,全军防空兵部队实际拥有8个高射炮兵团和1个高射炮教导团。为适应防空兵部队发展的需要,同年8月17日,中央军委电令在沈阳筹建高射炮兵学校,后正式

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学校,这就是今天的防空兵指挥学院的前身。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军防空兵作为一支相对独立的兵种,曾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上,两次参加大规模的列空作战行动,两战两胜,取得辉煌战果。在五六十年代的国土防空反侦察、反袭扰作战中,我防空兵部队共击落美蒋对我内地实施侦察、袭扰的飞机89架,有效地保卫了祖国领空的安全和人民的和平劳动。

1987年8月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合成军队战斗概则》,首次将高射炮兵更名为防空兵。从此,标志着防空兵从炮兵序列中分离出来,成为陆军中一个独立的战斗兵种。

近年来,我军防空兵部队、院校和机关,围绕信息化条件下特别是复杂电磁环境下防空兵作战理论、战法训法研练、作战仿真系统研制、实兵实弹研究性演练等重点难点课题展开攻关,成立18个课题组,围绕复杂电磁环境下防空兵作战训练问题,全方位、多角度进行了理论探讨,形成了11个在全军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目前,在防空兵战斗连队明显增强基础上,还组建了批预备役高炮部队,以加强我军地面防空力量基本构成了中远程对空警戒、测高、气象、火控等多种雷达相结合的侦察预警系统,各级情报指挥控制系统相继研制成功并陆续装备部队,加快了防空兵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部分性能较为先进的高炮武器系统、地空导弹系统装备部队,使我军防空兵的对空作战能力明显增强。

面对日益突出的空中威胁,陆军防空兵在未来发展趋势是:更新武器装备,使用激光武器等高技术兵器;改善组织编制,增强合同作战、独立作战能力;更广泛有效地使用电子战手段,改进对空掩护方法,提高生存能力;进一步实现情报、通信、指挥、控制自动化,保障精确、灵活地指挥和严密协同,提高作战效能。

解放军防空兵指挥学院院长刘现华少将认为,“未来战争将面临着战场空中化、空袭作战信息化、空中威胁多元化的基本态势。防空兵应不断强化整体防空作战思想、树立攻防兼备的全程防空理念,按照以信息化为主导,机械化与信息化复合发展的建设模式,加强侦察预警、指挥控制、火力拦截、综合保障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在未来的反空袭作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装甲兵:拥有强大突击力的铁甲雄师

“我们现在还没有辆坦克,也没有大炮,但是有批懂技术的干部了。有人,就定能把特种兵建立起来,坦克和大炮敌人会给我们送来的。”1937年秋天,抗战开始后不久,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对他的同志们说出了这番话。几乎就在8年抗战结束后,伟人的预言被一辆从敌人手中夺取的日本97式坦克应验。人民军队M此有了第一辆坦克,人称“老头坦克”。

弃暗投明后,“老头坦克”接受的待遇规格很高:1945年12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以“老头坦克”为主,一个30余人的“东北延安炮兵学校坦克大队”成立。烽火硝烟中,坦克部队不断壮大,1947年10月,坦克大队扩编成战车团。1949年2月,战车团在天津改编为战车师。7月,该师战车五团挥师西北:从天津出发,连续83天行军作战,占玉门、越祁连、过戈壁、进迪化(今乌鲁木齐市),行程达4000多公里,创造了我军装甲兵历史上最远距离的征战纪录。

1950年8月,战车师在天津整编,组建坦克第一旅。同年10月,被中央军委正式命名为坦克第一师。如今,这辆在锦州、天津攻坚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并在开国大典上作为首车经受领袖和人民检阅的“老头坦克”,安静地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老头坦克”虽然退役了,但在当时,装甲兵却作为个独立的兵种出现在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1950年9月1日,装甲兵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大将许光达任司令员。1951年,人民装甲兵入朝参战以辉煌的战功显示了实力,为刚组建的人民装甲兵赢得了尊重。

尊重不仅来自战场上的丰功伟绩,和平时期的装备发展也让世界刮目相看。自1959年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第一代国产坦克并命名为“五九”式以采,目前,形成了适应多样化任务需要的多种突击系统。

“老头坦克”的家族也发展得强大而完备:装甲兵在以坦克、履带式步兵战车为主要装备的重型装甲机械化部队的基础上,发展了以轮式装甲机械化部队、两栖装甲机械化部队、空降机械化部队为代表的轻型装甲机械化部队和信息化水平较高的数字化装甲兵部队。济南军区某装甲旅是成建制换装某新型主战坦克的装甲部队。旅长介绍,“近几年,装备信息化含量明显提高,我们在固强补弱中提高了实战能力。”他们组织了远程机动、艇船装卸载、武装泅渡等训练,建立蓝军模拟分队进行实兵对抗训练,全面锻炼提高了部队实战能力。

近年来,我军装甲兵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总目标,锐意改革创新,在陆军机械化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先行、基础和主体作用。部队的组织指挥、快速反应、远程机动、野战生存、信息对抗、协同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逐步提高。

——立足体化联合作战需要,创新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理论。针对作战方式、指挥方式、协同方式、保障方式的深刻变革,深入研究装甲兵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行动的特点、规律,探索实现作战指挥扁平化的指挥体系、指挥方法和指挥手段及保障体系、保障方式和保障手段。

——着眼体化作战、扁平化指挥、网络化协同和精确化保障的需要,推进武器装备由平台向网络转型。立足装甲兵多兵种专业合成的基本特点,加强各兵种专业装备体系的综合集成,大力推进武器平台横向技术体化,信息系统与武器平台

体化,努力实现装甲兵武器装备体系的转型。

——围绕精干、合成、多能、高效的要求,创新部队编制体制。把作战信息流程和信息传输的基本要求,作为创新装甲兵编制体制的基本依据;把减少指挥层次、增大指挥跨度,整合不同兵种专业的同类要素,拓展信息渠道,作为创新部队编制体制的基本途径。

工程兵:一个平战两用的现代兵种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工程兵(曾称工兵),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中诞生。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中就有工兵营,在作战中执行了工程保障任务。1930年以后,随着红军的发展和反“围剿”斗争的需要,中国工农红军各军团相继组建工兵连或工兵营,红军学校设立了培训工兵干部的学员连。在长征中,工兵常编入先遣部队,担负“开路先锋”的任务,用竹筏、木船架设浮桥和实施漕渡,保障部队渡过湘江、乌江、金沙江和大渡河。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各师、新四军支队和师组建了工兵分队。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和延安炮校设立了工兵专业,培训工兵干部。工兵部队指战员在敌后参加攻坚战斗,并指导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开展地雷战、地道战和破袭战。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3月,东北野战军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工

兵学校。1947年3月,华东野战军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工兵团,到战争末期,各野战军都组建工兵指挥机构和独立工兵团,兵团、军、师普遍建立工兵分队,在广阔战场上保障了军队的机动,完成了艰巨的攻坚、爆破等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程兵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王殿华,总参军训和兵种部工程兵局局长,在他看来“工兵既是战场上的保护神,因为无论是怎样的战争,都一定需要构筑工事,也是战场上的魔术师,比如将战场目标隐真示假;工兵既是开路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也是和平的使者,近几年中国工兵成立了‘中国国际救援队’,主要遂行救助地震、海啸等灾害造成受伤人员的任务。”

王殿华描述得很准确,在解放军80年历史中,从没有哪一兵种与其时代背景关联这么紧密。

1927年8月1日,国民革命军第20军工兵营和第11军第24师工兵营随部队起参加南昌起义,并在广东省大埔县用汽船牵引自制的竹筏漕渡后卫部队过韩江,为摆脱国民党军的追击争取了时间。

1934~1936年红军长征,工兵分队多被编入先遣部队,担负道路侦察任务,以工程作业克服沿途江河、隘路的险阻,以及雪山、草地等自然障碍,用竹筏、木船实施漕渡或架设浮桥保障红军主力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1937年8月和10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后,各师(支队)编有工兵营或工兵连。并在山西、山东、河北等省指导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广泛开展破交战、地雷战和地道战。在百团大战中,各工兵部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突出战果。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军委和各野战军、大军区高度重视工兵建设,不断改善其装备,使工兵迅速发展。1947年3月,华东野战军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工兵团(华野特纵工兵团)。到1950年6月,全军组建了18个工兵团。

上世纪50年代,川藏、青藏公路及成渝铁路,均主要由工程兵部队修建竣工;毛泽东的专列在国内铁路沿线的防爆排爆任务由工兵部队担任。

上世纪90年代,在中越边境扫雷行动中,中国工兵扫雷部队排除400平方公里雷区内的560多个雷场、220多万颗地雷,创造了速度快、消耗低、质量高、无重大伤亡的世界扫雷奇迹。

1998年,在军委表彰的13个抗洪抢险模范集体中,工程兵部队占了将近一半。目前,我军有19支工程兵部队被确定为“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

200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以某集团军工兵团为主体,成立了“中国国际救援队”,主要遂行救助由于破坏性地震灾害造成建筑物破坏而被压埋人员的光荣任务。成立几年来,救援队反应迅速、战功卓著:2003年,远赴阿尔及利亚地震灾区和印度尼西亚海啸灾区实施救援,2005年,在巴基斯坦地震救援中,成功救治伤员5309人,2006年6月,参加了印度尼西亚班图尔地震救援行动。

中国工兵加强反恐斗争的研究、筹划和准备,健全反恐协调机制,完善应付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案。2008年,中国工兵将在北京奥运会上担当反恐排爆和工程救援的重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军队使命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兵维和分队成为中国军队参与国际维和的骨干力量。迄今为止,中国工程兵已向联合国5个任务区,派出4400多人次的维和人员,目前仍有1000名中国工程兵在全球4个任务区执行任务。

从1950年工程兵领导机关成立至今,这个曾以体力劳动为主要作业方式的兵种,如今已发展成由地雷爆破、道路桥梁、筑城、伪装、舟桥、野战给水、工程建筑、维护等多种工程专业组成的现代化劲旅。

防化兵:对付化学武器的坚固盾牌

“陈海平、王学锋等用塑料铲和竹片清理土壤,直到露出炮弹。先对炮弹科学检测,确认无毒剂泄漏污染后方可处理,再用竹片小心翼翼地取出炮弹……”这是几年前中日双方有关人员对日本遗弃化学武器进行挖掘回收的作业现场。弹头引信发生质变,化学弹中的苦味酸所生成的苦味酸盐易燃易爆,掺杂的地雷、手榴弹等爆炸物随时都可能爆炸。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构筑了直径16米、厚6米、高6米超强度密闭防爆壁,还要有科学的防爆、防化学污染等措施,如果作业人员稍有不慎也有可能引发爆炸,甚至造成人员完全“蒸发”。

与“死神”的亲密接触,对防化兵们而言是家常便饭。除了应对化学武器,防化兵还担负指导部队对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群众性防护,实施核观测、化学观察和化学、辐射侦察,实施剂量、沾染检查,实施消毒和消除沾染,组织实施烟幕保障,并以喷火分队直接配合步兵战斗等任务。解放军防化兵是合成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对核、化、生武器防护的技术骨干力量,并可担负燃烧武器的使用、防护任务。战斗需要时,也可担负施放烟幕,保障部队战斗行动的任务。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于1939年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设立过防化学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0年组建防化兵,相继成立领导机构和院校,建立各级防化部门和防化、喷火、发烟部队分队,并不断改进装备,提高防化保障能力。

防化兵,有的国家也称为化学兵,发展至今已有90年历史。1954年5月1口日,中央军委将中国化学兵更名为“防化兵”。一个“防”字,道出了中国防化兵的性质、任务和使命。肖克将军为此欣然挥毫,称我军防化兵是“降魔神兵”。

近十年来,我防化兵紧紧围绕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着眼核化生防护和新三打三防领域,已基本形成了以新代《防化兵战斗条令》为标志的战法体系,在重点、难点问题的攻关上取得明显进展初步形成了以新一代防化军事训练纲目为标志的训练内容体系,科技练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形成了适应军事发展需要的新型防化人才培训体系,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积极贯彻落实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实现了由打核战争的核化防护向对付高技术战争核化威胁转变;在保障力量建设上,注重陆、海、空和二炮防化力量协调发展,实现了由强调陆军合同作战的平面保障向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立体保障转变;在保障力量使用上,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实现了由单纯作战行动保障向作战行动和非作战行动保障相结合转变;在防化装备科研上,紧密跟踪世界先进防化技术,实现了防化装备由技术含量较低、性能单向多功能、一体化、信息化程度高的一批防化装备的转变。防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防化兵也做出了新的贡献。2003年12月27日,某集团军防化部队的70余名官兵于26日下午到达重庆开县“12·23”井喷事故现场后,立即在井喷核心区域勘测、侦毒、搜救群众,并为确保压井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

据总参军训和兵种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防化兵围绕“应急处理、全维保障、信息主导、国际合作”的建设发展方向,开展了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重要的军事效益、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2篇:飞行器动力工程导论作业

1. 浅谈对我校“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认识。

答: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是我校品牌专业,也是天津市重点建设专业。它以航空维修工程为特色,培养适应国内外现代民航发展需求、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掌握扎实的航空维修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该专业分为两个专业方向:航空动力工程专业方向和航空器工程专业方向。该专业为中国民航和地方部队及其他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机务工程和管理方向的人才,为推进中国民航的快速发展,保证飞行安全,提高民航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航空动力技术既是制约航空技术发展的‘瓶颈’,也是促进航空技术发展的‘助推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主要认识。

答:

综观航空发展的历史,发动机在飞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是推动飞机和整个航空工业蓬勃发展的源动力。航空动力技术和航空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一方面,航空动力技术的落后制约着航空技术的发展。没有优秀的航空动力技术的支持,就没有航空技术和航空工业的巨大发展。发动机是推动飞机快速发展的原动力。没有好的发动机,就不可能有先进的飞机。

另一方面,航空动力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航空技术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世界航空动力呈加速发展态势,促使飞机和航空技术出现新的飞跃。此后,活塞式发动机的发展,促使飞机得到广泛的应用。20世纪40年代初,英、德相继发明的燃气涡轮发动机,使航空工业发生了一场“革命”,飞机从亚声速跨入了超声速飞行的新时代。20世纪60-70 年代涡轮风扇发动机的问世及其发展,使军用飞机的飞行速度、航程和机动性出现了历史性的飞跃,民用宽体客机实现不着陆的“越洋”飞行,使地球“变小”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航空领域中取得的每一次重大的革命性进展,无不与航空动力技术的突破和进步相关。

3.请简述航空涡轮发动机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答:

㈠.涡轮喷气发动机(主要用于军机)。

涡轮喷气发动机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组成。 其原理为空气进入进气道,在压气机的作用下增大压力,然后在燃烧室与燃料充分燃烧,带动涡轮旋转,产生高温高压燃气,然后在尾喷管中继续膨胀,从喷口向后排出。这一速度比气流进入发动机的速度大得多,使发动机获得了反作用的推力。

㈡涡轮风扇发动机(主要用于干线飞机和军机)。

涡轮风扇发动机由在压气机前安装的一级或多级风扇形成的外涵气流与内涵喷管排出的或内外涵气流掺混后排出的燃气共同产生推力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它由涡轮喷气发动机发展而成。与涡轮喷射比较,主要特点是首级压缩机的面积大很多,同时被用作为空气螺旋桨(扇),将部分吸入的空气通过喷射引擎的外围向后推。发动机核心部分空气经过的部分称为内涵道,仅有风扇空气经过的核心机外侧部分称为外涵道。涡扇引擎最适合飞行速度400至1,000公里时使用,现在多数的飞机引擎都是采用涡扇作为动力来源。

㈢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主要用于支线飞机)。

当来自涡喷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的排气用于旋转附加的涡轮并通过减速器驱动螺旋桨时,这就是涡浆发动机。在某些涡浆发动机,附加功率直接从压气机传动轴驱动螺旋桨减速器产生,这种类型称为直接传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现代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中更多的有自由涡轮,它独立于驱动压气机的涡轮,在发动机排气流中自有转动,自有涡轮轴通过减速器驱动螺旋桨。涡浆发动机综合了涡喷发动机的优点同螺旋桨的推进效率。涡浆发动机对相对大的空气质量施加较少的加速产生拉力。涡浆发动机将输出较多的推力直到中高亚音速飞行,其功率随空速增加而减小。在正常巡航转速范围,涡浆发动机推进效率保持高于或低于常数,而涡喷发动机推进效率随空速增加而迅速地增加。

㈣涡轮轴发动机(主要用于直升机)。

在工作和构造上,涡轮轴发动机同涡轮螺桨发动机根相近。它们都是由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原理演变而来,只不过后者将风扇变成了螺旋桨,而前者将风扇变成了直升机的旋翼。除此之外,涡轮轴发动机也有自己的特点:它一般装有自由涡轮(即不带动压气机,专为输出功率用的涡轮),而且主要用在直升机和垂直或短距起落飞机上。

㈤浆扇发动机(螺旋桨及风扇组合)。

又称无涵道风扇发动机。燃气通过动力涡轮输出轴功率传动桨扇的燃气涡轮发动机,既可看作带先进高速螺旋桨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又可看作除去外涵道的超高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结合了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耗油率低和涡轮风扇发动机飞行速度高的优点。先进高速螺旋桨是这种发动机的特有关键部件,它带有多个宽弦、薄叶型的后掠桨叶,能在较高的飞行速度下保持较高的效率。螺旋桨可以是单排的或双排的。双排螺旋桨往往采用对转设计,后排螺旋桨可以校直前排螺旋桨出口的旋流,从而提高效率。传动方式分为通过减速器传动和直接传动。

外国语学院

万浏芳

090641318

第3篇:

上一篇:周弘赏识教育简介下一篇:新时代新担当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