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中国成立后开封市排球运动的发展历程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第一个高峰期——1949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

新中国成立后, 开封市体育运动在响应国家号召的条件下快速的发展。据《开封市体育志》记载: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河南分会筹备委员会负责人方蔚邀请开封市的大、中、小学体育工作研究者研究制定出《中、小学体育锻炼标准》印成小册子, 开封各中等学校于1952年试行。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10余年的时间, 开封市排球不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而且逐渐的普及和推广。自建国以后, 河南排球运动开展较好发展较快的城市包括郑州、开封、洛阳、许昌等, 但是, 由于开封的排球底子厚, 排球氛围浓, 排球裁判多, 领导重视排球发展, 承办比赛繁多等因素, 再加上开封人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与奋斗, 到20世纪60年代开封排球在整个河南省居于首位。

2 萧条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1970年

文化大革命的到来,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也遭到严重摧残, 在全国“打倒一切, 全面内战”的混乱局势下, 从中央到地方体育部门的许多领导干部被打倒, 整个体育战线陷于瘫痪状态, 体育工作基本停顿。相当一部分体委和体育科研机构被撤销, 体育院校停止招生, 体育报刊被迫停办, 体育设施大量荒废或被捣毁, 运动队伍基本上被搞垮了, 许多富有才华的青少年, 被耽误了运动青春。

在全国遭难的大背景下, 开封的体育运动也难于幸免, 开封市的排球运动几乎中断。从1966年到1970年这5年之间, 开封市不管是体委方面还是教委方面都不再举办任何体育赛事;各个学校也都畏于上级的命令, 不敢举办比赛, 不搞任何与体育有关的活动;各企事业单位为了确保自身安全, 也封绝各种体育活动, 上到领导下到员工都不得参与体育活动。但是, 由于开封排球有着良好的基础, 并且有着相当一部分热爱排球运动的教师和学生, 因此, 整个开封市的排球运动并没有因为文化大革命而彻底的熄灭, 尽管没有任何比赛举行, 但排球战线上的广大爱好者并没有被这股反革命逆流所压倒, 还隐隐约约的延续着排球运动的火苗。

3 逐渐恢复时期——20世纪70年代

从1971年开始, 全国各行各业都已经开始复苏, 体育活动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的被提升。在开封, 体育参与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方式, 而排球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开封排球活动慢慢走上恢复之路。1970年, 张虎豹老师由部队进入开封体校, 重新组建排球队, 男女生各一个队, 并带动大批在文革前的排球爱好者和从事者, 把即将消失了的排球运动扶起来, 使排球运动重新充满生机。虽然开封当时的排球基础设施比起其他发达的大城市相对落后, 但由于开封排球基础厚实, 输送人才较多, 排球氛围好, 1970年河南省第一届排球运动会在开封举行。

自1971年以后, 文化大革命对学校排球运动的影响渐渐消失, 学校的排球运动开始复苏, 20世纪70年代是开封排球再次发展的阶段, 由于开封市出现了一批裁判, 在当时很有声望, 经常参加一些正规的比赛, 从而在交流中又学到了很多经验, 为开封的排球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助力。这几年间, 开展排球的学校越来越多, 并且曾经有着排球活动的学校很明显的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4 第二个高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

20世纪80年代, 受我国女排的影响, 全国上下发动学习女排精神, 要求发扬不怕吃苦, 艰苦奋斗, 为国争光, 特别是体育方面。1981年杨静仁副总理在欢迎女排载誉归来时号召全国党政军民学和各行各业都要向中国女排学习, 搞好工作, 搞好四化建设。女排五连冠, 更让排球运动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宣扬学习女排精神的同时, 排球运动也成为一种先进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学校排球依然是开封市排球运动发展的主力军, 到了90年代, 开封市企事业排球再度兴起, 使开封排球如虎添翼, 鼎盛一时。开封排球的鼎盛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是开封市的排球运动开展的最为普及, 这段时间内开封市有近一半的中、小学校开展排球运动。这些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不但经常进行一些排球活动, 而且都有各自的长期训练的排球队, 代表本校、本单位参加各种比赛。

其次, 在这一时期, 出现了极具推动价值的“传统项目学校”。据《开封市体育志》记载:1981年至1982年, 开封市由十二所学校被河南省体委、教育厅、团省委命名为“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重点学校”, 其中排球项目传统学校分别是开封市十四中、七中、四中、中山路第一小学和复兴街小学。在这些学校之后, 开封市体委和教委根据各学校排球开展的实际情况, 对排球开展的好且有学校排球代表队的学校, 进行审批, 命名开封铁路中学、六中、八中为开封市排球项目传统学校。

第三, 各级领导重视各种体育项目的开展。为了排球运动的更好开展, 河南省体委于1980年12月份在郑州市举办了有重点学校参加的球教练员训练班。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孙志安同志, 国家体委排球处副处长公元弟及我国著名排球教练陆连康, 专程来郑为排球教练员训练班讲了课。此外, 开封市教委和体委在组织本市举行排球赛、积极参加省级比赛的同时不断申请承办省级和国家的各种排球赛事, 为开封排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纳入新的排球技战术知识, 把开封市的排球运动推向高潮。

进入21世纪以后, 开封市开展排球运动的学校越来越少, 到目前为止, 开封市近百所学校 (大、中、小) 开展排球的只有十几所, 小学里几乎没有, 由于部分家长受传统的价值观、应试教育和高考制度的影响, 对体育运动产生歪曲的认识, 认为体育不是真正的知识技术, 将来没有什么出路, 有由于现在独生子女较多, 家长们对子女宠爱, 舍不得让孩子吃苦, 不让孩子过早地从事业余训练, 怕孩子的身体承受太大的运动负荷而影响健康发展, 而是寻找其他途径。另外, 开封市排球赛事的逐渐减少, 也给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砍去了一直手臂。

摘要: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分析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开封市排球运动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第一个高峰期——1949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萧条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1970年、逐渐恢复时期——20世纪70年代、第二个高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 为开封市排球运动的发展和进一步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开封市,排球运动,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 袁伟民, 张彩珍.中国排球运动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 1994.

[2] 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 (综合卷) (1949~1998) [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9.

[3] 袁伟民, 李志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 (地方卷) (1949~1999) [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

[4] 荣高棠.当代中国体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5] 高翠.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上一篇: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下一篇: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要点及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