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学做融合”的学徒制教学实践探索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状况的现实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阶段, 既需重视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又需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改革高职教学方法和手段, 建立真实情景的实践教学环境, 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融“教、学、做”为一体。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学做融合”的校企对接教学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组织会计学生参与代理记账公司的真账操作实践;安排会计模拟做账以及会计电算化实践等等。面对会计职业实务性强、会计核算规制内容具体详细、高职学生理论基础普遍较差、高职院校会计学生数量多等特点, 研究高职会计专业培养学生执业能力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校企对接情境的高职会计专业出纳岗位“学做融合”教学实践探索

出纳岗位是单位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核算岗位, 出纳工作的规范要求多又细, 其内容包括单位库存现金的保管及收付、银行结算账户中款项存取业务的办理、日记账的登记、结算凭证以及部分印鉴章的保管使用、从银行回单箱中提取对账单及收付款通知单、银行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但企业通常不放心让实习学生直接签发现金支票、转账支票或将现金缴存银行等真实业务的实践操作, 而且校企合作企业的现金及银行存款收付业务数量也无法容纳整个会计班级甚至几个会计班级学生实践的需要。出纳岗位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实施, 也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面临的困境;而且调研资料显示, 高职院校会计学生初次就业人数中, 有近一半毕业生初期从事着出纳相关岗位的工作。由此可见, 破解出纳岗位实践难题, 构建出纳岗位“学做融合”的校企对接实践教学情境, 这是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紧迫需要。经过教学实践探索, 笔者认为实现出纳岗位校企对接情境的“学做融合”实践教学, 可采取的对策是:注册教学企业在银行开户后组织会计学生参与结算业务实践。

首先, 由会计专业教师出资创办一家财务咨询有限公司, 在从事会计代理记账及相关培训咨询业务的过程中, 组织学生实践操作。依托注册的教学企业法人资格, 在学校附近的银行开设基本账户与一般存款账户, 并从开户银行中购买用于学生实践的现金支票、转账支票、进账单、现金缴纳单等银行结算单据, 又向税务机关购买发票, 另外再从商场购买实践账证用品。分班级按学期组织会计学生以自己学习生活费用所产生的现金收支业务量实施出纳岗位的实践。

出纳岗位“学做融合”实践过程细分为四个教学环节:首先, 将会计专业每班分为10组, 每组5人, 其中一人为出纳, 每人预交500元作为公司的培训收入, 各小组出纳在收培训学费收入的同时向缴款人填开机打发票, 然后填制现金缴款单将收取的2500元现金缴存开户银行后取得回单, 编制记账凭证、登记现金及存款日记账;其次, 存款后的一周时间内由出纳签发转账支票并统一到教学企业办公室盖印鉴章, 将账户中的部分存款转到另一存款户, 包括填制进账单将转账支票缴存银行后收取回单, 再依据支票存根及进账单回单, 编制记账凭证和登记日记账;第三, 转存款后的一周时间内, 以支付培训劳务费用的名义, 在各小组负责人确认下由出纳填制1500元现金支票, 并统一到教学企业的办公室盖印鉴章, 然后由各组出纳去账户的开户银行取款并退还给原缴款同学, 依据现金支票存根编制记账凭证后登记各日记账;第四, 一个月内各组要以购买办公用品或采购物资的名义, 签发额度为1000元的转账支票, 去超市商场购买学习生活用品的转账结算实践, 购物多的同学与购物少的同学可自行结算现金差价, 出纳签发的转账支票要去教学企业办公室盖印鉴章, 至少由两位同学一起到商场购物, 取得商场的购物发票及物品并交付转账支票, 返回后依据支票存根及发票编制记账凭证, 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出纳岗位实践操作中购买并消耗的结算凭证费用以及形成的相关税费, 由参与学生分摊。各组学生的出纳角色按月循环轮换结算, 在一个学期中, 各组内5位学生都有机会充当出纳角色参与真实结算凭证的填制及使用方法实践。真枪实弹的实践操作, 能有效实现校企对接的学做融合教学实践, 会计学生对出纳岗位货币资金业务的账务处理以及收付款业务操作方法都有真实体验和直接感受, 从而能有效提高学生胜任出纳岗位工作的能力。

三、代理记账与会计仿真做账实践教学探索

会计学生参与代理记账公司实践, 实现了在校企对接情境下的学做融合, 但代理记账公司所涉及客户企业的规模较小、业务类型少且简单;而现行会计仿真做账核算的业务类型虽然比较齐全, 但实训业务中普遍缺少对经济业务经办过程的描述, 也普遍缺少确认经济业务应具有真实原始附件的各联次样张及其传递去向的用途说明。笔者认为学生参与代理记账公司真账操作实践需要与会计仿真做账实训业务相融合, 并按以下方法付诸实施:

首先, 需细分典型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类型并附注说明各类经济业务的操作流程及经办程序。第二, 要收集现行各类经济业务核算中需具有的原始附件, 包括种类及联次, 结合业务说明附件各联次的用途及传递去向。第三, 按典型企业经济业务类型编制实训业务, 附带相应业务原始凭证及业务流程说明, 指导学生按照代理记账公司流程操作, 包括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以及办理模拟的纳税申报。

比如以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付款采购材料业务核算的“学做融合”教学方法为例:首先, 在实训教材中注明采购业务流程并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解业务经办过程。其次, 在实训教材中附有关原始凭证样张, 并在实训课程教学中向学生说明该项业务应当取得的会计核算附件种类及其使用方法。该项业务应取得的附件包括用款审批单、支票存根或银行汇票申请书回单、增值税专用发票第二联 (抵扣联) 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第三联 (发票联) , 支付货物运费取得的运费发票, 材料物资验收入库单;如果从小规模纳税企业采购物资时, 应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等。第三, 在实训课程教学中指导学生按会计准则要求及企业实际核算业务的方法作出账务处理。如果购入材料物资按实际成本收发核算方式, 财务人员依据相应附件编制以下会计分录的记账凭证并登记入账 (假设该运费发票不符合抵扣条件) :

借:原材料 (发票中的价款总额及运费)

应缴税费-增值税 (进项税) (发票中的税款额)

贷:银行存款 (付款总额)

同理, 确定典型企业其他各项经济业务操作流程以及收集相应业务应当具有的原始凭证单据, 并汇编成册, 在会计模拟实训及代理记账业务教学过程结合运用。通过对各类经济业务类型的实训教学, 使学生对各项经济业务流程、各项业务应具有的附件以及账务处理方法这三方面内容形成“三位一体”的全面理解, 按代理记账公司业务核算程序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从而使会计学生不仅掌握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 还能够理解经济业务的规范操作流程以及确认业务应具有的原始附件。

在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 实施校企对接的“学做融合”课堂教学内容及方法, 需要学校、会计专业科、专业教师以及学生等主体协同践行。

摘要:注册教学企业组织会计学生参与出纳岗位业务核算的实践;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谋求业务操作流程讲解、业务附件使用以及账务处理方法这“三位一体”的教学融合。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企业,校企对接,学做融合

参考文献

[1] 叶鉴铭.校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以友嘉机电学院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12) .

[2] 丁金昌.高职院校“三能”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网.http://ggyx.hzvtc.edu.cn/2012-9-1.

[3] 张存江.会计专业“教学工厂”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学文摘, 2012 (5) .

上一篇:试论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中模块化教学的应用下一篇:关于中学音乐欣赏课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