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庐山的诗句

2023-04-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关于庐山的诗句

赞美庐山的诗句

篇一:描写庐山的诗句

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题西林壁 》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题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 江 为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邓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瀑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五老峰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似银河落九天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日 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篇二:描写庐山的诗词 描写庐山的诗词 2007-4-8 12:07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 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瀑布水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宿香山寺石楼 李 颀

夜宿翠微半, 高档闻暗泉。渔舟带远火, 山馨发孤烟。衣拂云松外, 门清河汉边。 峰峦依枕席, 世界接人天。蔼蔼花出雾, 辉辉星映川。深林暑莺满, 惆怅欲言还。 送东林廉上人还庐山 王昌龄

石溪流已乱, 苔径入渐微。日暮东林下, 山僧还独归。常为炉峰意, 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 世情多是非。会寻名山去, 岂复无清机。

远 公 龛 王 维

松路向精舍, 花龛归老僧。闲云揿锡杖, 落日低金绳。入夜翠微里, 千峰明一灯。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别草堂三绝句 白居易

正听山鸟向阳眠, 黄纸除书落枕前。为感君恩须起, 炉峰不拟住多年。 久眠褐被为居士, 忽挂绯袍作使君。身出草堂心不出, 庐山未来动移文。 三间茅舍向山开, 一带山泉绕舍回。山色泉声莫惆怅, 三年官满却归来。

?〔白居易简介〕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祖上迁居下(今陕西渭南县)。唐代宗大历七年(772)诞生于河南新郑县一个小官僚家庭。十二三岁,避知越中(今浙江)。由于是在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岁月中长大,对普通老百姓的疾苦有所了解。白居易十五六岁初到长安就试,当他拿着诗文谒见菱郎顾况时,顾况用他的名字和他开玩笑:“长安米价正贵,?居?也不?易?!”及至看了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后,大加赞赏:“能做这样的好诗,?居?亦?易?矣。”29岁时,参加进士考试,以第四名及第。后授官周至县尉、朝霞林学士左拾遗等,因直言敢谏,元和十年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在九江居留3年多的时间内,经常往游庐山,吟咏很多,并在北香炉峰下,修筑草堂。后出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及刑部尚书。晚年,他随遇而安,息事宁人,极言直谏的拾遗风采消失在“乐天知命”的状态中。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71卷。他的诗反映人民疾苦,语言平易通俗,明白如话,极受推崇,是我国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庐 山 独 夜 元 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峡 石 西 泉 韩 愈

居然鳞介不能容, 石眼环环水一钟。闻说旱时求得雨, 只疑蝌蚪是蛟龙。

峡石西泉 韩 愈

居然鳞介不能容, 石眼环环水一钟。闻说旱时求得雨, 只疑蝌蚪是蛟龙。

?〔韩愈简介〕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生于唐大历三年(768),殁于唐长庆四年 (824)。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寄白阁默公 贾 岛

已知归白阁, 山远晓晴看。石室人心静, 冰潭月影残。微云分片灭, 古木落薪乾。 夜后风飘磬, 西峰绝顶寒。

庐 山 瀑 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息。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杜荀鹤 仙径闲寻采药翁, 草堂留话一宵同。若看山下云深处, 直是人间路不通。 泉领藕花来洞口, 月将松影过溪东。求名心在闲难遂, 明月马蹄尘土中。

聪明泉 皮日休

一勺如琼液, 将愚拟圣贤。欲知心不变, 还似饮贪泉。

庐山寺 马 戴

白茅为屋宇编荆, 数处阶墀石叠成。东谷笑言西谷响, 下方云雨上方晴。 鼠惊樵客缘苍壁, 猿戏山灵撼紫柽。别有一条投涧水, 竹筒斜引入荣铛。

双剑峰 来鹄

倚天双剑古今闲, 三尽高于四面山。若使火云烧得动, 殆应农器满人间。

石门山泉 郑 谷一脉清泠任所之,萦莎漱藓入空池。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 聚沫绕槎残雪在,迸流穿树堕花迟。烟春雨晚闲吟去,不复远寻星子陂。

白鹿洞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栗里 颜真卿

张良思报韩, 龚胜事新。狙击不肯就, 舍生悲缙绅。呜乎陶渊明, 奕叶为晋臣。 自以公相后, 每怀宗国屯。题诗庚子岁, 自谓羲皇人。手持山海经, 头戴漉酒巾。 兴逐孤云外, 心随还鸟泯。

?〔颜真 卿简介〕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生于唐中宗李显景龙二年(708),开元进士,累迁侍御史,因遭杨国忠排斥,出为平原(今山东陵县)太守,“度安禄山必反,乃阴为备,禄山叛,平原独完”;他又联络从兄常山太守杲卿起兵抵抗,附近11都响应,被推为盟主,合兵20万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后历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被派前往劝谕,为李希烈缢死,时德宗李适兴元元年(784)。赠司徒,谥文忠。传说颜真卿幼贫,无纸笔,以“黄土埽墙习书”。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笔法,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开创新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唐人曾这样评其书法:“鲁公书法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_目,力士挥拳。”碑刻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忆李十二白读书匡山 杜 甫

不见李生久, 佯狂殊可哀。世人皆欲杀, 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 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 头白好归来。

?〔杜甫简介〕杜甫,字子美,其先本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后迁至襄阳(今湖北襄樊市), 再迁巩县(今河南巩县),唐睿宗先天元年(712)杜甫便出生于此。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对杜甫影响较大。7岁开始赋诗,举进士不第,向玄宗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又为宰相李林甫所抑。安禄山攻陷长安,杜甫逃至凤翔肃宗行在,任左拾遗。官军收复长安后,因疏救房g,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入蜀,依剑南节度使严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在成都西郊筑草堂以居。武死,出蜀入湖,唐代宗大历五年(770)病殁于衡阳至耒阳的湘江途中。杜甫一生,大部分是在忧伤痛苦中度过的,由于他的忧伤与痛苦和他生活的时代联系深刻,他在诗中反映了人民所受的各种压迫和苦难,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加之他的诗歌语言精炼,风格沉郁,故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同为唐代第一流诗人,并称“李杜”。

行经庐山东林寺 杜牧

离魂断续楚江耄,叶坠初红十月天。紫陌事多难暂息,青山长在好闲眼。 方趋上国期干禄,未得空堂学坐禅。他岁若教为范蠡,也应须入五湖烟。 ?〔杜牧简介〕 杜牧,字 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26岁时进士及第又制策登科,授宏文馆校书郎。为牛僧儒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又为湖州刺史。逾年,拜考功郎中。唐宣宗七年(853)病逝。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孟浩然简介〕孟浩然,生于唐武则天永昌元年(689 ),湖北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少好节义。40岁以前隐居襄阳鹿门山;40岁时漫游京师,谋求进取,失意东归。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因背疽而逝,时年52岁。其诗风格恬淡,多写山水田园和羁旅行役,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有《孟浩然集》传世。

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一九六一年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石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冷眼向阳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宿香山寺石楼 李 颀

夜宿翠微半, 高档闻暗泉。渔舟带远火, 山馨发孤烟。衣拂云松外, 门清河汉边。 峰峦依枕席, 世界接人天。蔼蔼花出雾, 辉辉星映川。深林暑莺满, 惆怅欲言还。 送东林廉上人还庐山 王昌龄

石溪流已乱,苔径入渐微。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常为炉峰意,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会寻名山去,岂复无清机。

远公龛 王 维

松路向精舍,花龛归老僧。闲云揿锡杖,落日低金绳。入夜翠微里,千峰明一灯。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别草堂三绝句 白居易

正听山鸟向阳眠,黄纸除书落枕前。为感君恩须起,炉峰不拟住多年。 久眠褐被为居士,忽挂绯袍作使君。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来动移文。 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

?〔白居易简介〕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祖上迁居下(今陕西渭南县)。唐代宗大历七年(772)诞生于河南新郑县一个小官僚家庭。十二三岁,避知越中(今浙江)。由于是在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岁月中长大,对普通老百姓的疾苦有所了解。白居易十五六岁初到长安就试,当他拿着诗文谒见菱郎顾况时,顾况用他的名字和他开玩笑:“长安米价正贵,?居?也不?易?!”及至看了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后,大加赞赏:“能做这样的好诗,?居?亦?易?矣。”29岁时,参加进士考试,以第四名及第。后授官周至县尉、朝霞林学士左拾遗等,因直言敢谏,元和十年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在九江居留3年多的时间内,经常往游庐山,吟咏很多,并在北香炉峰下,修筑草堂。后出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及刑部尚书。晚年,他随遇而安,息事宁人,极言直谏的拾遗风采消失在“乐天知命”的状态中。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71卷。他的诗反映人民疾苦,语言平易通俗,明白如话,极受推崇,是我国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峡石西泉 韩 愈

居然鳞介不能容,石眼环环水一钟。闻说旱时求得雨,只疑蝌蚪是蛟龙。

?〔韩愈简介〕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生于唐大历三年(768),殁于唐长庆四年 (824)。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寄白阁默公 贾 岛篇三:关于庐山的诗 关于庐山的诗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 ——钱起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苏轼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彭蠡湖中望庐山 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 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 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 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 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 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 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 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 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 毕趣当来同。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 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 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 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 空水共氤氲。 庐山诗 朱元璋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庐山诗四首 易中天 其一

云养精神雾暖魂,无垠绿浪涤红尘。 千株古木参天出,百孔新泉夺地陈。 好汉坡前多好汉,仙人洞外有仙人。 名山面目由君识,万丈高梯一步登。 其二 风骚独领赖天成,云有茶香雾有声。 山雨山烟山涧水,铁船铁壁铁人心。 花开草径通幽径,虎守松门望国门。 影落明湖浑不觉,回眸却见大江横。 其三 僧言此地无荣辱,老蒋拿来作夏都。 覆雨翻云称净土,开山辟路是浮屠。 石人峰下栖贤寺,佛手岩前得道庐。 进退盈虚谁省得?请君去问鄱阳湖。 其四 俗人能有几多闲?遭遇名区便是缘。 未近山门先拜佛,才临溪畔已成仙。 唯将风月酬知己,懒用文章换酒钱。 最爱东林晚课后,一泉清水半坡烟。

第2篇:描写庐山的诗句

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题西林壁 》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题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

江 为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邓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瀑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似银河落九天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日 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3篇:古人描写庐山的诗句

庐山又称匡山、匡庐,地处江西省北部,东偎婺源鄱阳湖。庐山一直是文人墨客的心头爱。那么古人描写庐山的诗句都有哪些?以下仅供参考!

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李白(唐代)《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5.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6. 孟浩然(唐代)《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9.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10.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11. 宋之问(唐代)《别东林寺僧》

14.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15. 谢灵运(魏晋)《自咏示客》

18.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19.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20. 孟浩然(唐代) - 《彭蠡湖中望庐山》

21.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22. 青云直上九霄天,峭壁凌虚万丈渊;破雾穿云盘道险,蜿蜒曲折石桥连;崔嵬孤突龙崖秀,诡异峥嵘牯岭悬;岚影波光仙境界,登峰造极峙江边。——《赞庐山》

2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4.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白居易《庐山桂》

25. 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26.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白居易《庐山桂》

27. 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28. 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白居易《宿东林寺》

29. 苍龙昂首朝天啸,倚壁虬螭斗厉饕;尾扫石狮云水怒,爪擒方印雨风啕。——《远眺龙首崖》

第4篇:经典爱情诗句,关于爱情的诗句

经典爱情诗句,关于爱情的诗句

1、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2、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21、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4、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25、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8、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3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36、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39、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40、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45、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48、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49、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5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第5篇:思念的诗句,关于思念家乡、亲人、故乡的诗句

思念的诗句,关于思念家乡、亲人、故乡的诗句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2、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楚辞.九歌《少司命》)

3、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6、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7、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宋.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8、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0、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1、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 (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15、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6、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17、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唐.赵瑕.<<江楼感怀)

18、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南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9、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1、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2、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23、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唐.杜牧.《赠别》)

2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25、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两汉乐府.《悲歌》)

26、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宋.苏轼.《水调歌头》)

2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南唐

第6篇:关于母爱的诗句

1、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2、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3、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4、顾我,复我。《诗经》

5、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6、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7、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8、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9、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11、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12、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1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14、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15、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16、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17、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18、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19、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2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1、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2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23、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24、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25、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26、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27、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28、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29、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30、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31、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32、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33、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34、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35、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36、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37、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3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39、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40、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41、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42、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43、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44、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45、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46、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47、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48、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49、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50、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51、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52、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53、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54、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55、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56、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57、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58、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59、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60、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61、顾我,复我。《诗经》

62、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63、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64、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65、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66、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67、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68、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69、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70、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关于母爱的完整诗歌: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谁氏子》【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1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12、白居易《燕诗示刘叟》选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13、宋凌云《忆父》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14、舆恭《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15、倪瑞璿《忆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上一篇:食堂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下一篇:第六届职规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