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教育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快速教育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更好地促进本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减轻中职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保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11年春季开学起,用3年时间全面实现高中阶段学生免收学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的“两免”政策。

第一篇:快速教育论文

加强项目管理 促进中职教育快速发展

近年来,山西省农广校以“十万农村特色人才远程教育计划”和“农村青年普及中等职业教育试点”项目为依托,加强项目管理,中等职业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2013年实施教育培训项目,8年累计招生84500人,每年以万人的规模开展人才的培养,实现了农广校的跨越发展,为山西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主要做法为:

一、 加强项目管理,推进“百万中专生计划”

山西省农广校将“百万中专生计划”与“山西省十万农村特色人才远程教育计划”、“山西省农村青年普及中等职业教育试点”等项目结合,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一) 制定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

为了把项目落实好,学校领导通过认真分析,寻找差距,调整思路,围绕加快项目建设,组织制定了《“十万农村特色人才远程教育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和《农村青年普及中等职业教育项目实施方案》,对项目的申报、审核及实施提出了更加详细的要求,对各项目单位在项目申报、资金配套使用、教学班教学实施以及学员培养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责成项目县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这些政策的制订和贯彻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全省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促进了全省农广校教育培训管理水平的明显提高。

(二) 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

为了更多地掌握全省农民教育现状,了解项目实施县的办学情况,由班子成员带队,每年对全省项目实施县和村级教学班进行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逐个疏理分析,现场指导,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检查不仅了解了基层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情况,而且促进了项目的规范实施。各项目实施县措施得力,进展迅速,效果显著。

(三) 加强项目的目标责任制管理

针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制定了省级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和县级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省级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在全省的试点项目县中,由每个校长负责10~12个项目县,每一个科长负责3~4个项目县,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县级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要求项目实施县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实施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组织和具体实施工作。年终进行百分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招生人数完成情况、教材的征订情况、教学辅导情况、考试考核情况、项目完成总结等。根据考核结果,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并作为来年项目实施单位调整的依据。由于目标明确,任务到人,调动了各级人员的积极性,使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 规范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一) 制定教学实施方案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农业远程教育发展的要求,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确保项目高质量的完成,根据中央农广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学管理暂行办法》,结合全省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了《山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学管理实施方案》,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师配置、入学教育、课程教学、集中实践教学、教研活动、教学检查、教学评价等九个环节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和具体的安排,使农广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序。

(二) 落实教学环节

各级农广校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确保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如晋城市农广校制定《关于保证农广校教学质量的具体标准》、《对教学环节质量的分析、评价与改进的措施》、《农广校专、兼职教师工作职责》、《集中实践环节意见》、《课程考核实施意见》、《农广校学员档案管理办法》、《考务工作制度》等制度,用严格的制度规范教学管理。晋中市按照一季一评、一学期一小结的方法,对学员的到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分,按照平时成绩占30%、试卷成绩占70%的办法进行过程化管理。每一小节教学辅导结束后要进行小考试,每学期期末要进行大考试,测试学员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情况,考试成绩记录在案,作为学员毕业的依据。对成绩排在前面的学员给予奖励,对排在后面的学员加强辅导,真正使每位学员“真学、真干”,学到真本领。

(三) 开展教学能手评选

山西省农广校在全省开展了三届的教学能手大赛,在全省100多所县级分校,884名专职教师中广泛开展教学能手评选活动,通过精心组织,分级赛讲,公开讲课、专家评审、现场打分,选拔评出100多名省级教学能手,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师专家库的成员。教学能手大赛评选活动充分展示了农广校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精神风貌,形成了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达到了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提高教学技能的目的,促进了专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创新教学形式,扩大教学效果

(一) 采取“四个结合”的办学模式

全省各级农广校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四个结合”的办学模式,即结合地方产业,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所需,结合市场需求,以自主办班、和村委会合作、和农协合作等形式,按“三进村”即“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模式把教学班直接办到了农民家门口。全省每年以村建立各类专业教学班220个,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广大农民的欢迎。如翼城县农广校围绕当地蔬菜产业,在北常村建立蔬菜专业班开展中专学历教育,采取“四个结合”的办学模式,深受农民欢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办学4年来,日光温室由100来个发展到近500个,全村人均收入也由2007年的2800元增加到2008年的3900余元,2008年被省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运城盐湖区农广校结合棉花产业,开办了西高玉、中凹、车盘、席张和郭村教学班,从500多名报名参加学习的农民中择优选取了310名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年龄40岁以下,头脑灵活、善于钻研的农民为培养对象,对农民集中进行棉花种植方面的培训。

(二)充分发挥媒体教学优势

一是办好“专家会客厅”栏目。在山西省电台播出的“专家会客厅”栏目从2006年开始播出,为了搞好这个栏目,省校定期召开专家座谈会,讨论研究根据现阶段农民的需求,及时安排有关的业务专家和骨干在省电台进行讲解和答疑。“专家会客厅”累计播出860期,播出时间31000分钟,现场解答农民疑问5000多人次,解决农民所急,满足农民所需,帮助农民解决了生产中的问题,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二是充分发挥“农民科技书屋”作用。自2006年以来省校及各分校共新建了303所农民科技书屋,免费赠送配备了大量图书及光盘,其中省级书屋225所,配发了120万元的图书和光盘,辐射服务农民10万户、37万余人。省农广校把科技书屋建在了乡村,建到了农民家门口,由专人管理,农民免费借阅,不仅作为“百万中专生计划”项目的支持配套环节,更对提高学员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偏远农村免费获取市场信息和农民学习现代农业技术,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不断加大媒体资源建设力度。共完成媒体资源制作任务3500集,制作时长9600分钟。为了进一步改善制作条件,学校对多媒体制作室进行了全面改造,2010年新购置虚拟演播系统,虚拟演播系统建成后大幅度提高了媒体制作能力,提升制作质量,成为全国农广校系统首家具备这种能力的省级校。2014年省教育厅划拨资金26万元,对媒体制作室进行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后将更好地为农业政策宣传、农业技术普及等方面的媒体制作工作服务。

四是增强“科技培训直通车”、村有线“大喇叭”、地方电台电视台等服务功能。全省现有18个县市设立电台栏目,每周播出时间总计为890分钟;39个县市设立电视栏目,每周播出时间总计为1665分钟;全省共有村级大喇叭5400个,科技直通车22台。目前,他们正以不同的形式发挥功能和作用。如定襄县农广校在县电视台开辟了“农业天地”栏目,原平市农广校也通过市广播电台广播农业实用技术。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坚持,已成为当地的品牌节目。

五是抓好全日制中专教育工作。 全日制中专教育是农广校主要办学模式,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确保国家助学金政策的落实,学校抽调专人,采取不通知、不需市校人员随行、随机检查的方式对全省所有全日制中专教学点全部进行了排查,并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准确无误地完成了国家助学金下发工作。学校按照《全日制中专教学班管理暂行规定》、《全日制中专班指导性教学计划》、《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文件,对合作办学单位条件、全日制中专教学点申请程序以及教学大纲、财务管理等进行了规范和要求,与所有管理单位和教学点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各级管理部门责任,对全省农广校系统全日制中专的稳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山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二是充分发挥“农民科技书屋”作用。自2006年以来省校及各分校共新建了303所农民科技书屋,免费赠送配备了大量图书及光盘,其中省级书屋225所,配发了120万元的图书和光盘,辐射服务农民10万户、37万余人。省农广校把科技书屋建在了乡村,建到了农民家门口,由专人管理,农民免费借阅,不仅作为“百万中专生计划”项目的支持配套环节,更对提高学员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偏远农村免费获取市场信息和农民学习现代农业技术,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不断加大媒体资源建设力度。共完成媒体资源制作任务3500集,制作时长9600分钟。为了进一步改善制作条件,学校对多媒体制作室进行了全面改造,2010年新购置虚拟演播系统,虚拟演播系统建成后大幅度提高了媒体制作能力,提升制作质量,成为全国农广校系统首家具备这种能力的省级校。2014年省教育厅划拨资金26万元,对媒体制作室进行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后将更好地为农业政策宣传、农业技术普及等方面的媒体制作工作服务。

四是增强“科技培训直通车”、村有线“大喇叭”、地方电台电视台等服务功能。全省现有18个县市设立电台栏目,每周播出时间总计为890分钟;39个县市设立电视栏目,每周播出时间总计为1665分钟;全省共有村级大喇叭5400个,科技直通车22台。目前,他们正以不同的形式发挥功能和作用。如定襄县农广校在县电视台开辟了“农业天地”栏目,原平市农广校也通过市广播电台广播农业实用技术。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坚持,已成为当地的品牌节目。

五是抓好全日制中专教育工作。 全日制中专教育是农广校主要办学模式,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确保国家助学金政策的落实,学校抽调专人,采取不通知、不需市校人员随行、随机检查的方式对全省所有全日制中专教学点全部进行了排查,并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准确无误地完成了国家助学金下发工作。学校按照《全日制中专教学班管理暂行规定》、《全日制中专班指导性教学计划》、《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文件,对合作办学单位条件、全日制中专教学点申请程序以及教学大纲、财务管理等进行了规范和要求,与所有管理单位和教学点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各级管理部门责任,对全省农广校系统全日制中专的稳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山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呼唤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一个十分精辟的论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于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于农民是一个美好的时代福音。但建设新农村,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探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因人员、环境、经济等多方面的差异,截至目前,还没有什么捷径可复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可效仿。但“依靠职业教育资源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切实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逐渐形成了人们的共识,可以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一、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建设新农村虽然只是简单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但字字若千金,内容极其丰富,内涵十分深刻,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在这些内容中,每一项工作的推进,都与农民的思想和观念有关,都与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关,都与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有关,都离不开建设新农村这个主体,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一是农村产业培植需要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始终是生产发展、产业培育,这是农民谋生致富、使其钱袋子不断鼓起来的基础,是根本所在。没有产业,新农村建设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笔者挂职的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太平镇白石地村委会培育大蒜和蚕桑产业的历程来看,一个地方的农村产业培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是短期可见效的,它与当地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尤其是人力资源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既需要项目的支撑,更需要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新型农民去引领。

二是农业功能的不断拓展需要新型农民。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农业的功能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在农业的食物保障、原料供给和就业增收等功能不断强化的同时,农业的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功能日益彰显。农业功能所拓展的领域,对其人员素质的要求更高,对仅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和简单的劳动技能的一般农民来说,是难以承担这一功能和传承这一特定的农村文化内涵的。笔者曾经对与姚安县太平镇相邻的在全州乃至全省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南华县“咪依噜风情谷”火爆的缘由作过调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除在打造“咪依噜风情谷”这一品牌理念上的超前、融入民族元素于物态、吃、住、玩以外,最突出的就是重视规模化经营、链条式发展中的员工及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多数员工都经过了职业技能培训,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可以预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功能的拓展,广大农民对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渴望将越来越迫切。

三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需要新型农民。现代生产要素的加速引入,先进适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步伐的加快,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传统农业势必逐步退出农村的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农业,这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物质条件准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为标志的。要发展现代农业也离不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具体来说,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对职业教育资源的依托。

四是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需要培养新型农民。一方面,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幅度越来越大,劳务经济已成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而劳务人员的素质和劳动技能决定了自身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报酬。据调查,初中毕业以上尤其是中职毕业生的打工收入远远高于初中文化水平以下的务工人员的收入。可见,劳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已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农村经营形式趋于多元化。农村分工不断细化深化,既有单一务农的纯农户,又有亦工亦农的兼业者;既有务工经商的打工者,又有自主创业的专业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大量产生,要求我们不断捕捉市场信息,针对农民分工的不断变化,切实搞好各种层次和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

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一是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出口带动入口策略。“出口畅,进口旺”,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和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地处浙江北部,人口66万的桐乡市,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加快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人民教育》作过专题报道,认为“今天的桐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桐乡的职业教育也经历过迷茫与徘徊,存在着专业设置不合理、理论与实践脱节、职校规模小、层次低、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难题,他们瞄准市场,调整专业设置,减少文化课程,升级专业设备,迎来了毕业生成为“抢手货”的良好发展态势,呈现出“出口”的途径越走越宽的喜人局面。自2002年以来,普高与中职的招生比例连续保持1∶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年来,楚雄州实施以出口带动入口的策略,使中等职业教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2006年,全州中等职业学校招生7914人,在校生20044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比为1∶0.6,分别比2004年增长52.05%、53.49%,比2005年增长9.5%和17.2%。全州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走出“招生难”的困境,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笔者认为,要发展楚雄州的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应面向市场,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改造传统专业,新建紧缺专业,使学校办学更加贴近实际。同时,要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校企结合、产教结合、订单办学的培养模式,可采用“1+2”、“2+1”、“1+1+1”等形式,使校企之间、校际之间、工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合作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从而使职业学校“出口”的总量不断递增。此外,要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搭建职业教育发展的平台,整合校际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职业教育发展资源,形成职业教育发展的“助推器”,进一步拉动职业学校“出口”总量的增加。各职业学校要在确保省内毕业生就业市场份额递增的同时,充分利用楚雄州与浙江长兴县实施“劳务合作”这一平台,切实抢占江浙沿海一带就业市场份额,确保职业学校发展后尤其是职业教育中心建成后大量毕业生就业有门路。

二是在基础教育中渗透一定的职业技能教育,既是实施“三教统筹”、推进农科教结合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渗透职业教育知识,尤其要结合“三个一”工程的实施和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这样既可以磨练他们的意志,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性情,也可以使他们在动手实践中学到一些劳动技能,在动手实践后的成功喜悦中加深对职业技能的了解和认识。

三是职业学校要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虽然均属于高中阶段教育,但对教师素质要求却不同。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文化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一所职业学校若没有职业技能较强的教师,没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教师,那么这所学校的声誉不会很高,影响力也不会很广,市场的竞争能力就显得很弱。因此,要针对市场需求,在加快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要积极鼓励在职教师拓展专业技能,在教师的培养培训方面要舍得经费投入。要制定优惠政策,努力开辟职业学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逐步建立工程技术人员、技能人才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的制度。

四是加强对职业教育优惠政策和中职毕业生具有广阔就业门路的宣传。近年来,国家和省州及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资助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完成学业、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政策措施。据调查,目前中国农村有近35%的初中毕业生担心家庭供不起,30%左右的初中毕业生担心读中职后学不到本事,谋不到出路。对此,笔者认为应在集中开展中职招生宣传的基础上,拓展宣传渠道,着力宣传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优惠政策措施,使广大农村学生打消读不起书的念头,使他们明白读中职就是学本事,读了中职后便于找到就业门路。要宣传中职毕业生谋生创业成功的鲜活案例使农民群众知道中职毕业生在劳务输出中独领风骚,在劳务经济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作者单位

云南省楚雄州教育局

◇责任编辑 张惟祎◇

作者:金德能

第三篇:实施“两免”政策 促进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更好地促进本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减轻中职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保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11年春季开学起,用3年时间全面实现高中阶段学生免收学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的“两免”政策。

《教育与职业》:请您介绍一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两免”政策的背景?

李东升:这是我区在教育方面实施的又一项造福后代、惠及子孙的重大民生工程。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就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把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完成学业,使他们掌握职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从2009年开始,自治区对边境33个牧业旗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行了免学费政策。2010年自治区除了实施国家关于涉农专业学生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政策外,又把城市贫困家庭的学生纳入到免学费范围,使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学生达到在校生总数的50%以上。今年自治区决定实施“两免”政策,党委书记胡春华、政府主席巴特尔亲自指导、部署具体政策的制定。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印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和高中阶段蒙古语(朝鲜语)授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两免”政策的意见的通知》,对“两免”工作做出具体部署。“两免”政策的实施,使全区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都享受到了这一政策带来的实惠,切实减轻了中职学生的家庭负担。

《教育与职业》: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两免”政策,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促进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请问今年“两免”政策的实施范围有哪些?

李东升:今年“两免”政策的实施范围有:一是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二是蒙古语(朝鲜语)授课的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三是30%家庭经济困难的汉语授课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明年普通高中学生免收学费的范围将扩大到60%;2013年全部实现高中阶段学生的“两免”政策。今年3月份自治区首批“两免”教育经费4.5亿元已经正式下拨。

《教育与职业》:学生“两免”的补助标准是什么?

李东升:学生实行“两免”以后,自治区和盟市财政对高中阶段学校予以补助,免收学费的补助标准是每生每年2000元;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标准是高一、高二年级每生每年550元,高三年级每生每年100元。据初步统计,今年我区享受“两免”政策的学生人数约54.3万人,需安排资金14.4亿元。

《教育与职业》:“两免”补助资金来源呢?

李东升:“两免”政策补助资金,由自治区和盟市共同承担。在资金安排上,向贫困地区倾斜,向民族教育和少数民族人口集中地區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我区33个牧业旗县的中等职业学校和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普通高中“两免”政策所需要的资金,全部由自治区本级财政承担。经济发展较快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等城市,自治区财政和市财政按4∶6分担;其他盟市所需要的资金由自治区财政与盟市财政按6∶4分担。

《教育与职业》:“两免”补助资金拨付有要求吗?

李东升:为了确保“两免”政策资金落实到位,对资金拨付的时间提出硬性要求。自治区承担的资金每年在春季、秋季开学前由自治区财政将预算指标下达到盟市;盟市在10个工作日内必须将自治区和盟市承担的资金下达到旗县;旗县在10个工作日内必须将上级拨付的资金如数拨入学校。

《教育与职业》: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证“两免”政策落实到位?

李东升:我们采取以下几个切实可行措施,来保证“两免”政策落实到位。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部门协调配合。自治区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根据“两免”政策精神,提出了“两免”资金管理办法、免费教科书使用意见;财政厅落实安排经费预算并及时下拨;盟市有关部门加强横向联系,密切配合,落实配套资金。

二是实施信息化管理,做好认证工作。自治区、盟市教育部门和学校依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落实“两免”人数。学校对于享受“两免”政策的学生认真进行审核,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分类整理、装订成册。盟市职教部门认真做好学生认证工作,保证了学生信息准确真实。这些做法在保证“两免”资金足额到位的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对资金有效使用的监管。

三是加强政策宣传,知晓千家万户。在“两免”政策确定之后,自治区加强了对这一政策的宣传,各新闻媒体都进行了详细的报道;自治区副主席连辑接受电台、电视台的采访,专门对“两免”政策进行解读;作为教育厅厅长,我还在《内蒙古日报》发表了关于实施“两免”政策的访谈文章。通过这些广泛深入的宣传方式,使自治区“两免”政策的相关内容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四是开展主题教育,激励知恩自强。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开展以“诚信、感恩、自强”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落实“两免”经费的同时,自治区要求学校在学生中做好“两免”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理解“两免”的意义,将感恩意识融入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之中,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把党的温暖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回报社会和报效祖国的意识,努力培养学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

作者:张韦韦

第四篇: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 推进学前教育快速发展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保障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作为各级政府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优先发展教育的重大政治任务。这为学前教育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商洛市通过深入广泛地开展调研,认真作好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测算未来十年全市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科学制订了《商洛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全市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即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村为重点建立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学前教育,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充满活力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13年,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到2015年,每个县(区)建成1~2所省级示范幼儿园,每个乡(镇)建成1所国家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幼儿园(班)覆盖全部行政村,全面实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9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基本建成学前教育县(区)、乡(镇)两级骨干体系和县(区)、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

一、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将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国家标准的公办幼儿园,不断满足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2011年~2015年,全市将新建、改扩建150所城区、乡镇中心幼儿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加快农村幼儿园建设,将幼儿园与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举办幼儿园,每个乡(镇)建成一所国家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村组根据人口分布变化趋势,按照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原则,按需建设规模适中、方便入园的村级幼儿园,也可利用农村小学富余校舍、师资举办幼儿班。

二、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幼教师资专业水平。

严格执行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建立幼儿教师补充机制,从2011年起,各级政府通过专项招聘、转岗培训等途径招录合格幼儿教师,到2013年幼儿教师基本满足学前教育工作需要,2015年按编制配齐配足幼儿教师。加强幼儿园园长培养,按任职资格配备园长,支持园长开展教学改革,提高办园水平。加强幼儿教师培训,将幼儿教师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规划,落实专项培训经费。建立健全市、县(区)、园三级幼儿教师培训网络,依托市、县(区)示范幼儿园建立培训基地,开展园长、幼儿教师全员培训。建立城镇幼儿园与农村幼儿园对口支援、骨干教师对口帮扶、优秀教师顶岗支教、农村幼儿教师到城镇幼儿园跟班学习制度,实现区域之间、园际之间优质教师资源共享。从2011年起,每五年对所有幼儿园园长及教师完成一轮全员培训,集中培训时间不低于240学时。鼓励和支持幼儿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学历提高、挂职研修等,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到2013年幼儿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达到幼儿专任教师总数的80%,到2015年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达到幼儿专任教师总数的90%。

三、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保教结合,寓教于乐,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按照“分类推进、整体提高”的原则,提升各类幼儿园办园品位和保教质量。城区幼儿园要精细管理,内涵发展,创特色,办名园,积极探索“大园多功能”、“幼托一体化”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乡镇中心幼儿园要强化管理,提质增效,加强幼儿园软、硬件建设,在辖区内发挥“业务指导中心、教学研究中心、教师培训中心、信息资源中心”的作用。村级幼儿园要规范管理,科学施教,以稳定生源、提高保教水平为重点,积极探索“小园大服务”、“幼校一体化”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和资格准入制度,严厉查处学前教育机构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加强学前教育科研工作,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审定制度。积极推进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资源优势,面向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宣传、指导和服务,不断促进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强化安全卫生保健,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把保护幼儿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加强幼儿园安全设施建设,健全各种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督促各级各类幼儿园强化内部管理,认真落实幼儿在园活动、学习、就餐、就寝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职责,构筑多重安全防线。严格执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项卫生保健制度,配备符合资质的医务人员,加强幼儿体检、预防接种查验、传染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加大食堂改造力度,配齐相关辅助设施。严格门禁制度,按需配备专(兼)职安保人员,提高幼儿园物防、技防能力。加强幼儿园文化建设,认真搞好幼儿园环境卫生及美化、绿化、儿童化工作,努力为儿童创造安全、整洁、优美的生活学习环境。

五、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根据学前教育发展需要,提高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比例。从2011年,各级政府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逐年提高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比例。到2015年,全市乡镇中心以上幼儿园校舍面积、场地设置和设施设备配备等各方面达到国家标准。设立专项资金,对规模较大、办园行为规范、保教质量较高的民办幼儿园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办园行为规范、收费不足以维持正常运转的规模较小的民办幼儿园,要给予适当补助。加强学前教育规划制定,在城市建设、旧城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中要根据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和人口分布变化趋势,预留学前教育建设用地,减免相关建设费用,优先审批幼儿园建设。

六、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保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发展学前教育的精神,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

的责任,健全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建立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在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在教研机构配备专职学前教育研究员。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把推进学前教育发展作为考核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内容,将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学前三年入园率纳入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市、县区教育督导部门将把学前教育作为督导重点,加大对政府责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督导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作为评优选先、教育发展水平评估的重要依据。

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我省实施意见,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全面提升保教质量,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送子女接受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责任编辑薛小琴

作者:周春荣

第五篇:推进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快速发展的对策思考

摘要:我国国家安全法和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普通高校必须开展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如何把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教育部的相關要求落实到实处,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具体的对策。本文从学科建设、开设课程、解决教师职称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加速推进普通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普通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

国家安全教育问题,是古老的《孙子兵法》强调的“国之大事”,事关我国的国家兴衰与存亡,事关中华民族的存续与强盛。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我国的国家安全问题,解决的基本途径就是加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尤其是在普通高校广泛深入地开展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更是解决国家安全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从201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2016年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肇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在新时代已经摆到了应有的战略地位。关于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教思政〔2018〕1号)文件的出台,也正式提上了启动日程,这就意味着,今后我国普通高校将普遍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加速推进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既需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国家安全教育,更需要针对性的具体措施,才能推动普通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迅速打开新局面、形成新格局。

一、做好学科设计、建立研究机构推动“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建设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教思政〔2018〕1号文件明确要求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据相关报道,2018年已经有多所高校召开了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和课程论证研讨会,建立了国家安全学学科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及国家安全研究院,计划于2019年起招收研究生,为我国高校普遍建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起到了示范作用。但要加速推进高校国家安全教育,需要更多高校根据教思政〔2018〕1号文件要求,普遍设立国家安全学学科,建立相关研究机构,加强国家安全学学科理论和相关理论研究,切实落实党中央加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战略部署,落实教育部建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要求,同时带动国防教育学学科建立和建设。2020年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了学位〔2020〕30号文件,设置了“交叉学科”门类(门类代码为“14”),并设立了“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学科代码为“1402”),这意味着普通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有了学科支撑,但同时也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学科建设。

首先,要做好学科构成的总体设计。国家安全学作为一级学科,必须有相关的二级学科构成。除了设立国防教育学二级学科,把国防教育学学科纳入国家安全学学科中建设之外,我们认为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设立上还有三种思路:一是从国家安全教育对象类型和层次考虑的二级学科,应该有普通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学、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学、军队国家安全教育学、企业国家安全教育学、党政机关国家安全教育学、城市社区国家安全教育学、农村国家安全教育学,等等;二是从国家安全教育技术、手段、研究领域考虑的二级学科,应该有国家安全教育方法学、国家安全教育领导学、国家安全教育心理学、国家安全教育历史学、国家安全教育技术学、国家安全教育评价学、国家安全教育战略学、国家安全教育发展战略学、国家安全教育思维学,等等;三是从国家安全理论体系构成上设立二级学科,可以有人民(国民)安全学、国土安全学、政治安全学、军事安全学、经济安全学、文化安全学、社会安全学、科技安全学、信息安全学、生态安全学、资源安全学、核安全学(即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涉及的各个国家安全领域),还应当有国家安全战略学。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中如果设立国防教育学二级学科,其三级学科构成或研究领域,可以参照上述国家安全学学科构成来考虑。

其次是还应当在高校普遍设立“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研究院(所)”,或“国防教育研究院(所)”,整合学校各学科研究力量,大力研究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相关理论,为国家安全学与国防教育学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近年来,一些高校、企事业单位设立了国家安全研究院(所、中心),对于推动国家安全理论研究和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推动国家安全学科建设,需要建立更多的相关研究机构,通过理论研究来推动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建设。

二、设立“国家安全教育”教学科研机构抓紧开设相关课程

教思政〔2018〕1号文件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教育体系,把国家安全教育覆盖国民教育各学段,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层面,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国家安全教育进学校、进教材、进头脑,提升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强化责任担当,筑牢国家安全防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组织国家安全教育公开课……”。笔者理解文件精神是要求高校要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必修课教学,辅之以必要的通识课程和网络公开课或慕课教学。

可以在高校设立“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学院”,统筹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教学。因为适应国家建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要求,推动国防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形成新格局,高校设立“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学院”就是最好的选择。既可以统筹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也可以为下一步进行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研究生教学奠定基础,也为建设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两支教师队伍和加强学科理论研究奠定基础。将来,我国对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高校也必然会逐步发展到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因此,从一开始就设立“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学院”二级教学机构是最优选择。在学院里可以分别设立国家安全教育教研室和国防教育教研室,设立国家安全研究所和国防教育研究所,既有明确的教学机构,也有明确的科研机构,还要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学与科研队伍。

也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下设立“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教研室”和“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研究所”,担负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教学与科研任务,开设军事理论课和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而且教研室和研究所可以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但国防教育教学方面,大学生36学时的军事理论公共必修课教学力量应当加强,应该按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配齐配强军事教师。国家安全教育教学,也应当参照军事理论必修课,进行36学时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可以单独配齐配强国家安全教育教师,也可以把两支队伍整合为一支队伍,共同完成这两个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任务。

把高校现有军事教研室更名为“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教研室”,設立“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研究所”,担负军事理论课与国家安全教育课教学与科研任务也是可行之策。因为高校军事教研室长期担任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任务,在军事理论课教学、国防教育研究和国防教育活动开展方面,已经有经验和学术积累。如果再担负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和科研任务,可以更好地统筹两个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但是两支队伍必须按照相关文件要求配齐配强。

三、设立相关校级课题并着力解决相关教师职称评定办法

虽然我国高校普遍开展国防教育已经有30多年了,但是因为缺乏各方面的支持,所以国防教育学学科理论研究非常薄弱。而国家安全学是一个新兴的一级学科,更加需要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而目前军地双方各种立项课题,又少有相关的课题立项。因此,各高校应当设立校级立项课题,资助军事课教师和国家安全教育教师开展相关研究,多出和快出学术著作,编写优质教材,发表学术文章,为学科发展和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外,高校军事课教师从事军事理论课教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虽然各种文件要求建立高校军事课教师职称评定办法,但至今还没有提出独特的办法。而国家安全教育教师队伍从无到有,职称评定方面也面临着高校军事课教师同样的窘境。因而高校应当考虑这两个学科发展的实际和需求,考虑学科建设的现状,制定这两个学科教师职称评定的办法,让这两个学科教师在职称评定、待遇等各方面,确实享有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这也是国办发〔2017〕76号文件与教思政〔2018〕1号文件精神的内在要求,是国家出台的职称评定改革意见的内在要求。

国办发〔2017〕76号文件和教思政〔2018〕1号文件,为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建设的重点和基本思路。但在贯彻落实这两个文件过程中,也带来了如何处理好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关系面临的诸多难题,尤其是需要切实解决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教师和军事课教师职称评定难题,奠定两个教师队伍成才成长的阶梯,需要我们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和以两个文件精神为依据,解决好教师职称评定办法,为加速建设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和国防教育学学科,为推动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与国防教育融合发展,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提供坚实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关于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的意见[Z].国办发〔2017〕76号文件.

[2] 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Z].教思政〔2018〕1号文件.

[3]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Z].教体艺〔2019〕1号文件.

[4] 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Z].教材〔2020〕5号文件.

基金项目:2019年山东省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立项研究课题(19LGJ08)

(作者简介:李令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武装部国防教育办主任、讲师,从事军事指挥研究、现代战争史、国防教育、国家安全理论研究与教学, 2021年2月入库山东省国防教育师资库专家;盛阿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武装部国防教育办副主任、讲师,从事国防教育、国家安全理论研究与教学;李涛江,研究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武装部部长,从事中国国防教育理论研究和人民武装理论教学)

作者:李令功 盛阿赛 李涛江

上一篇:客家饮食文化论文下一篇:国外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