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护理管理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观察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实际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于2013年6月~2014年5月实施人性化管理理念,观察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院门诊护理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门诊护理管理论文 篇1:

新形势下医院门诊护理管理创新优化策略探析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我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新形势下的医院的门诊管理部门,也要不断地完善服务业务,为患者就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本文将针对医院门诊目前的状况和需要改善的问题提出几条门诊护理管理创新优化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医院门诊;护理管理

如果要更好地避免医患冲突,处理医患关系,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服务意识,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熟悉掌握护理的操作规程以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医护人员既要做到体贴患者,又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该针对周围的工作环境特点,调整自己的工作流程,旨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就医环境。门诊往往是接待病人最多的部门,因此,门诊的医疗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声誉。

一、医院门诊目前的状况

1、接待患者人数多,患者状况不同

门诊每天要接待很多的患者,这对门诊护理人员来说是很大的挑战。门诊的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简单基础的治疗的前提下,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性格等个性化因素为患者提供合适的医疗咨询服务,向患者普及医学知识,并对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给出专业性建议,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积极的就医态度。同时,医院的门诊护理需要为患者提供多个部门,满足患者就医所需,如患者接待室,健康咨询台,就医观察室,换药室,以及分科会诊室等,为患者提供就医提供便利。

2、医院门诊患者所患病种类不同,需要实行有效分诊

因为每天到门诊就诊的患者人数很多,患者所患疾病多种多样,身体状况不同。有的患者所患的是感染性疾病,有的患者所患的是慢性疾病。因为这种情况,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就存在被感染的可能。所以,医院门诊护理工作者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对患者实施有效分诊治疗,既提高了医疗护理效率,又保障了其它患者的健康,避免疾病的感染。另外,如果患者在就医的过程身体突遭不适,门诊护理人员应该根据病人状况立刻采取应急处理方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3、门诊部医生流动性较强,医患之间缺乏沟通

医院的门诊部医生通常是由住院部各科室的医生分配下来的,因此,门诊不同诊室的医务人员是不固定的,流动的。这导致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会因为门诊医生的流动性对医生的诊断产生怀疑,医患之间的不信任不仅会耽误治疗,还会造成医患之间不必要的误会。针对这一情况,门诊护理人员应该安排一些工作人员提前告诉患者情况,解释发生该情况的原因,维护医患关系。同时,门诊的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挂号,候诊,取药等就医流程上耐心地的做好服务和护理工作,及时地为患者解决就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患者顺利就诊。门诊输液对门诊护理人员也有很高的要求,对于到门诊输液的患者来说,他们经常倾向于接受专业的,能力熟练的医护人员来为自己输液。对于较年轻的,生面孔的医护人员心生抵触,医患之间缺乏沟通,将心比心。再加上门诊患者人数较多,导致门诊输液出现医疗纠纷的情况较多。因此,这些情况都需要门诊护理人员做出努力和改善。

二、新形势下医院门诊护理管理创新优化策略

1、门诊护理工作者应该改变服务理念

新形势下的医院门诊护理工作要求门诊护理人员在拥有较高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综合性的知识以及服务理念的改变,以提高服务效率。由于门诊接待的患者情况,病症都不相同,门诊护理人员要改变服务理念,追求为不同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制定奖惩制度对医护人员进行监督

综合医院目前已经明确了各个科室的工作流程及相应职责,有效地解决了就诊患者较多,就诊情况不佳的问题。但是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医院在对各个科室门诊的工作职责和规范流程进行规定的前提下,应该制定相关的奖惩措施,用来监督制度的实施。奖惩制度也用于鼓励相关的护理工作者提出意见,比如,在对待传染病的问题上,如果门诊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做出判断,紧急隔离患者,对其进行奖赏;对于工作懈怠的门诊护理人员则要惩罚。

3、配置有丰富经验的门诊护理工作者

对于接待患者流量很大的门诊部门来说,需要具备熟练业务能力和丰富工作经验的门诊护理工作者,她们需要正确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描述准确地做出判断。比如,如果门诊所接待的是急性传染病患者,那么能够准确做出反应和判断的医护人员则尤为重要。

4、为护理工作者提供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

對于医院的护理工作者及诸多医务人员来说,工作压力很大。很多时候,他们因为超负荷的工作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所以,医院要为护理工作者以及诸多的工作人员,营造一个积极,轻松,的工作氛围,让员工们在节假日,奖金,有趣的团建活动的鼓励下,排解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  周逸云,李彩霞,陈明莉,等.新形势下门诊口腔科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13,34(4):281-282.

[2]  田 莹.新形势下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对策[J].吉林医学,2011,32(14):2925.

[3]  沐彩霞. 新形势下怎样做好门诊护理管理[J]. 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1):384-385.

作者:姜宏倩

医院门诊护理管理论文 篇2:

人性化管理理念应用于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实际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于2013年6月~2014年5月实施人性化管理理念,观察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后,我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70%提升至92.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发挥其才能,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人性化管理理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理念;医院;门诊护理管理;效果

人性化管理理念是一种为患者着想、新颖的管理理念,它是一种综合管理方法[1],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收到了良好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门诊护理管理中未实行人性化管理理念(对照组),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我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實施人性化管理理念(实验组),选取两组5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实验组:男女比例25:25,年龄26~57岁不等,平均(31.3±2.6)岁;对照组:男女比例26:24,年龄26~58岁不等,平均(31.6±2.6)岁。比较两组入选病例的一般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应用①转变理念:护理工作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护士长全面了解科室的各个护士,最大限度转变工作人员思想,合理授权,知人善任,让护理人员关心患者的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由被动变主动,满足患者需求;②提高综合素质:门诊护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对护理人员素质水平的要求较高,单纯的业务学习已经不能满足门诊护理工作的需求,医院应定期组织门诊护士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此外,还应让门诊护理了解人文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保证护理人员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尽职尽守,规范进行各项护理操作;③提高沟通能力:多数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语言比较敏感,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职业、性别、病种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护理工作时保持热情的态度,④合理管理:护士长应充分发挥下属特长,以自身的情感、知识、才能、品德等非权力的影响力潜移默化的影响护理人员的凝聚力、向心力,对工作好的护士给予表扬和肯定,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当护理人员遇到工作难题时,护士长应给予支持、帮助,为其摆脱困境、排忧解难,提高护理人员归属感[2]。

1.3效果评定比较两组入选病例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1.4数据处理借助SPSS11.0进行统计学处理,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以[n(%)]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后,我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70%(15例十分满意,20例比较满意,15例不满意)提升至92.0%(30例十分满意,16例比较满意,4例不满意),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表1两组满意度比较n(%)

组别 十分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实验组(n=50) 30(60.0) 16(32.0) 4(8.0) 92.0%*对照组(n=50) 15(30.0) 20(40.0) 15(30.0) 70.0%χ2值 8.212P值 <0.05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近年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门诊是医院服务的前沿窗口,对树立医院的社会形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后,我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70%提升至92.0%(P<0.05),近似于大量文献[3],提示人性化管理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必然要求,它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增强护理人员的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医院门诊是面向社会,直接为社会人群进行医疗和保健服务的主要场所,是展现医院良好风采、树立医院形象的重要窗口[4],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门诊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在门诊护理管理中运用人性化管理理念,可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提高护理质量,增强医院竞争力。

门诊护理管理的难度较大,具有分散、护理人员年龄偏大、技术职称较高的特点,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可赋予各个护理人员归属感、价值感,增强护理队伍凝聚力、向心力,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创造性、积极性,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护士长应将责任、权力、目标三位一体地分配给下属,建立合理能级,保证管理内容能够动态地处于相应的能级中,充分发挥各个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人性化管理理念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丽. 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06(02):279-280+288.

[2]谢静誉. 门诊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与探讨[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3(11):135-136.

[3]吴惠.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4,09(06):174+176.

[4]解圆圆.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2012,16(27):69-69.

作者:向娅 赵永兰

医院门诊护理管理论文 篇3:

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因素管理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风险因素管理应用于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及其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抽取期间本院门诊收治的患者合计80例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分别开展常规门诊护理和风险因素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风险因素管理护理服务后,和对照组相比,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提高、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因素管理应用于基层医院门诊护理服务中的效果十分突出,能够显著提高门诊整体护理质量、降低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较高,具有价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门诊;风险因素管理;满意度;护理质量

门诊是医院的基础性部分,疾病类型复杂、患者数量庞大、流动性大、意外事件发生率高、医护工作任务繁重[1],因此门诊的护理安全是医院整体管理的一大难点。如何为门诊就诊的患者和门诊医护人员提供一个愉悦、平静的医院环境显得十分重要。进一步优化护理程序、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是医院门诊护理服务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风险因素管理是随着医疗事业改革逐渐推广的新型护理管理手段,近年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抽取期间本院门诊收治的患者合计80例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门诊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21±1.44)岁;观察组门诊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在21-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67±1.8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性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下一步对比和研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门诊患者实行常规的门诊护理,包括简单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生活指导等内容,观察组门诊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风险因素管理,如下: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医护人员需要根据门诊的特点,制定交接班制度、护理管理规范、不良事件登记记录等,从而规范患者就诊流程、加强对药物进行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升风险意识:定期开展培训、讲座等对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培训,深入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下相关内容,以此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安全意识、风险管理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还要提升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充分保障护理人员的自身权益。

门诊护理:将门诊内部的物品、仪器、器械、药品等进行详细的整理,做好不同物品的区域划分和功能划分,腾出充分的门诊空间,塑造一个整洁的门诊环境,防止出现器械误用或者误送的情形,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多次整理,保证门诊相关使用用品的井然有序。做好门诊的清洁工作,保持门诊的整洁、干净,减少门诊环境中的病菌,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就诊环境,降低患者因检查或者就医等行为、机体暴露在空气中发生感染的几率。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门诊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率得出最终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组间比较应用卡方检验,若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对比

表1可见,观察组门诊患者接受风险因素管理后,和对照组相比,患者的护理质量相关评分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表2可见,观察组门诊患者接受风险因素管理后,和对照组相比,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门诊患者发生医患纠纷、院内感染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25%(10/40),明显高于观察组门诊患者的7.5%(3/4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討论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基层医院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医疗纠纷或者其他类型的风险事件不利益医院的发展,医院只有做好自身的护理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医护水平,才能保障医院的发展、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风险因素管理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人员的护理管理水平,还能够进一步促进诊治工作的顺利进行,缩短病程[3],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医院各项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风险因素管理护理服务后,和对照组相比,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提高、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陈婷婷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3]。

综上,风险因素管理应用于基层医院门诊护理服务中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提高门诊整体护理质量、降低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患者及其家属感到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建平. 风险因素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对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的意义[J]. 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71-73.

[2] 孙冉. 护理风险因素识别与评估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糖尿病天地,2021,18(5):227.

[3] 陈婷婷,邹芳,桂翔,等. 儿童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策略[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8):103-105.

作者:陈玲

上一篇:培训工作工作思路(3篇)下一篇:小学班主任个人总结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