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三基名词解释

2022-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护理三基名词解释1

护理三基名词解释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 护理学: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整体护理: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视护理对象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以满足护理对象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计划,全面地护理思想和护理实践活动. 基本需要:维持身心平衡并求得生存、成长、及发展,在生理和心理上最低限度的需要。 压力: 在生理学上,是指人体对任何加诸于他的需求所作出的非特异性反应. 压力原:又称应激原,是指对个体的适应能力进行挑战,促进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因素。

适应:是指人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发生较大变化,致使个人的行为有所改变以维持平衡,它包括个体和宇宙间的各种保护性调整。

护理理念:是引导护理人员认识及判断护理及其相关方面的价值观及信念。

护理程序:是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或增进护理对象的健康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

主观资料:护理对象的主观感觉,是护理对象对自己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客观资料:护理人员通过观察、体检以及借助医疗仪器设备检查所获得的有关护理对象健康状况的资料。

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

护理目标:是针对护理诊断而提出的,期望护理对象在接受护理活动后达到健康状态或行为的改变,也是评价护理效果的标准。

护理质量:反映的是当护理服务活动符合规定时,满足服务对象明确与隐含需要的效果。

继续护理学教育:是继规范化专业培训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护理学教育。

学分制管理: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经认可的继续护理学教育活动,并要修满最低学分,才能再次注册、聘任及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护理质量缺陷:一切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现象都属于缺陷。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令人不满意的现象与结果发生或给病人造成损害者,统称为护理服务质量缺陷。护理质量缺陷表现为病人对护理不满意、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

护理心理学:是从护理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

心境:具有感染性的,是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

应激原:是指引起应激的各种内外环境刺激,可分为躯体性应激原、社会性应激原,心理性应激原和文化性应激原。

疾病行为:是指病人显示其病感的行为。“病感”是指个体感到有病的主观体验,它既可由躯体疾病引起,也可由社会心理因素所致。虽然“病感”是促使个体求医的直接原因,但“病感”并不等于一定患有疾病。因此,疾病行为可分为主动疾病行为和被动疾病行为,前者稍有不适即表现出“病感”,后者对所患疾病严重程度认识不足,或不愿表现“病感”。

恐惧:一种人们在面对危险情境或对自己预期将要受到伤害而产生的较高强度的负性情绪反应。 抑郁:一种情绪低落状态。主要表现为悲观,郁郁寡欢,不愿与人交往,无兴趣,表情呆板,自责,睡眠及食欲障碍等。

愤怒:一种较强烈的因个体与挫折或威胁抗争而产生的情绪反应。

焦虑:人们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给自己造成危险和祸害或需要自己做出极大努力去应对的情况等所产生的情绪反应,程度严重时,可表现为惊恐。

心身疾病: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临床上主要表现

护理三基名词解释

为躯体症状,并伴有病理生理和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其疾病过程的诊断、治疗、护理都需要采用心身统一的观点及注重个体与环境的协调。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等。

护士职业角色化:特定的职业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该职业的角色人格,形成较稳定的足以胜任职业的角色行为方式,即为职业角色化。护士的职业角色化,则是特指从事护士这个职业的个体所应具有的与职业相适应的角色人格和行为模式。护士的职业角色化,是通过护士个体与职业环境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护士职业角色化的影响因素:社会文化、职业教育、人生价值观和角色行为自我调控等因素。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用善恶作为评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为指导的人格完善及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职业道德: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或规则。

护理伦理学:是运用一般理论学的原理来解决护理实践和护理科学发展中人们相互之间、护理团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门学问。

不伤害原则:是指在诊治、护理过程中凡是必需的或者是属于适应证范围的,所实施的诊治、护理手段都应保证不使病人身心受到损伤。

病人的自主性:是指病人对有关自己的医护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所作出的合乎理性的决定并据以采取的行动。

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教育促进:以教育、组织、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干预那些对健康有害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以促进健康。

病人教育:指以医学为基础,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改变不健行为,使病人的行为向健康方向发展。

生活质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和日常活动中机能能力和主观感觉的表现,是一个包括生物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在内的集合概念的反映。

健康相关行为:个体或团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

病人学习目标;护士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和病人的学习需要,与病人共同制定并通过病人学习能够实现的目标。

护患关系:指护理人员与病人为了治疗性的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护患沟通: 指护理人员与病人遵循一系列共同规则互通信息的过程。

第一印象:指个体在第一次与他人接触时,根据对方的神态、言吐、行为所得到的综合性判断。 营养素:指来自食物和饮水,用于人类维持生命、促进生长发育、从事劳动活动并保证健康的基本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功能性食品:指除了有营养作用外,还能对人的一种或几种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能改善健康状况和降低疾病危险的食品。

能量代谢:机体内糖内、脂肪和蛋白质在代谢中伴随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 能量平衡:指能量摄入量与消耗量相对平衡,使成人达到并保持理想体重,使儿童保持正常生长发育。 必需氨基酸: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笨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

半必需氨基酸:是指某些临床条件下,有些氨基酸也成为必需氨基酸,需要从膳食中供给。

限制性氨基酸:是指食物中某一种或几种含量较低,导致其他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并造成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的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反映食物蛋白质经消化吸收被机体利用的程度,是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

优质蛋白质:是指那些氨基酸模式与人体接近,必须氨基酸利用率高,致营养价值也高的食物蛋白质。

蛋白质互补作用:指将两种或数种蛋白质食物混合使用使他们之间各自不足的必须氨基酸互相补偿,且混合后的氨基酸模式接近人体并提高了这些食物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和营养价值的作用。

氮平衡:反映体内组织蛋白分解和合成代谢的动态平衡状况,包括氮的总平衡、正平衡、负平衡。

护理三基名词解释

必须脂肪酸: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合理营养:符合卫生要求及满足人体生理需要的健康营养方式。

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是以膳食供给与机体需要保持平衡为目标的健康膳食。 肠外营养:系通过经静脉途径提供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肠内营养:系病人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不能或不愿经口摄食或经口摄食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采用的营养供给方式。

代谢性并发症:在实施营养支持时因未能制定和掌握适宜的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营养素配方不合适或输注速度不当、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和出入量监测系统不完善、代谢并发症的诊断指标不明确或发生此症时的处理(补充或调整)不及时等原因导致的高渗性非酮性高血糖性昏迷、低血糖休克、高碳酸血症、高脂肪血症、脂肪超载综合症、必须脂肪酸缺乏症、高氨血症或氮质血症、维生素缺乏症、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缺乏症、肝胆系统损害等。

护士: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并经过注册的护理专业技术人员。 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成人总量1500ml,占体重的4.6%。 膀胱三角: 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输尿管口于尿道内口之间的一个三角形区域

血浆渗透压:指血浆中溶质颗粒吸水力量的总和。由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成为晶体渗透压;由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循环血量:安静时,绝大部分血液在心血管中流动,这部分血液称为循环血量。

贮存血量:还有一部分滞留于肝、肺、腹腔静脉及皮下静脉丛等处,流动缓慢,红细胞比容比较高,称为贮存血量。

血型:是血细胞表面特异抗原的类型。 异位起搏点:某些情况下,如窦房结起搏功能不全、冲动下传受阻或某些心肌组织兴奋性异常增高时,则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细胞的自律性有机会表现出来,成为起搏点。 窦性心律: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性活动。

异位心律:窦房结以外的部位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

期前收缩:正常情况下,整个心脏是按照窦房结的节律进行跳动的。如果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到下一次窦房结兴奋传来之前,受到一次人工刺激或由异位起搏点传来的刺激,则可引起心室肌提前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

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通常kPa或mmHg来表示。1mmHg = 0.133 kPa。

呼吸: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渗透性利尿:由于肾血管中溶质浓度高,渗透压大,妨碍了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如临床上常见于糖尿病病人、用甘露醇脱水的病人等。

水利尿:大量饮清水后引起的尿量增多现象。由于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ADH释放减少所致。

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屈光性近视),故由远物发出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而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图像。可戴适当的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轴性远视)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弱(屈光性远视),故来自远物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故视网膜上物象不清。可戴适当的凸透镜矫正。

老花眼:是由于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弹性减弱,看近物时调节能力减弱而视物不清。可戴适宜的凸透镜矫正。

脊髓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时,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髓休克。

牵张反射: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引起受牵拉时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

牵涉痛:内脏疾患往往引起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称为牵涉痛。例如,心肌缺血或梗死时,可有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尺侧疼痛;胆囊病变时,可有肩胛部疼痛;胃溃疡时,可有上腹疼痛;患阑尾炎时,早期可有脐周围或上腹部疼痛。

梗死:因血管阻塞造成血供减少或停止而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或梗塞。 不典型增生:指细胞增生活跃并伴有一定程度异型性的病变,但尚不够癌的诊断标准。

护理三基名词解释

癌前病变:指一类具有癌变倾向但不一定都会转变为癌的良性病变。

原位癌:指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侵犯到间质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热原质:是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合成的多糖,极微量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即可引起发热,所以称为热原质。

条件致病菌: 寄居在人体一定部位的正常菌群相对稳定,正常情况下不表现致病作用,只有当机体免疫力下降,寄居部位发生改变或菌群失调时方可致病。这些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引起疾病的细菌成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

菌群失调:由于某种原因使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改变,导致微生态失去平衡。 菌群失调症:由于严重菌群失调而使宿主发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菌血症:细菌由原发部位进入血液,但不在血液中繁殖,只是短暂地出现在血中,有可能经血液到体内有关部位再进行繁殖而致病,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

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脓毒血症,常导致多发性脓肿、皮下脓肿或肾脓肿等。 毒血症:细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而不入血只有其产生的毒素入血,到达易感组织和细胞,引起独特的临床中毒症状,如白喉、破伤风等。

病毒: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类型核酸(RNA或DNA),必须在活的易感细胞内以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垂直传播:病毒经过胎盘或产道,由亲代直接传给子代的方式。

免疫: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通常免疫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对机体造成损伤,引起免疫性疾病。 免疫系统:人和高等动物识别自我和非己,引发免疫应答、执行免疫效应和维持自身稳定的组织系统。由具有免疫功能的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是机体免疫机制发生的物质基础。

非特异性免疫:由先天性遗传而获得的免疫力,主要由机体的屏障作用构成。非特异地阻挡或清除入侵体内的微生物及体内突变、死亡的细胞。 特异性免疫:是指个体出生后(非遗传的),由于机体感染了某种病原微生物或接触了异种、异体抗原而获得的针对某种微生物或抗原的免疫力。

免疫应答:指免疫活性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 体液免疫:指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指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人工自动免疫:给机体输入疫苗或类毒素等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经人工自动免疫产生的免疫力出现较慢,但免疫力较持久,故临床上多用于预防。

人工被动免疫:给机体输入抗体,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输入抗体后立即获得免疫力,但维持时间短,一般为2~3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

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量时,机体出现的与防治疾病无关的不适反应。

毒性反应:一般指药物在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引起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异常或形态结构方面的病理变化。

后遗效应:指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减低到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继发反应:指药物治疗作用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又称为治疗矛盾。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真菌或一些抗药菌继发性感染,称为二重感染。

变态反应:指机体受药物刺激后,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异常免疫反应。

特异质反应:指少数病人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发生反应的性质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理效应基本一致的有害反应,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不属于变态反应性质,使一类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 药物依赖性:是指长期持续使用或周期性使用某种麻醉或精神药物所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和躯体状态,对药物表现出一种强迫性的连续或定期应用该药的行为或其他反应。

首过效应:某些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和肝时,可被该处的一些酶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疗效下降。

耐受性:指在多次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逐渐降低,需增加剂量才能保持药效。 耐药性:指病原微生物长期反复与化疗药物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

血浆半衰期:指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它反映了药物消除的速度,是给药间隔时间的依据。 戒断症状:机体长期反复使用依赖性药物后,出现了身体依赖性,如果突然停药,即可产生严重的生

护理三基名词解释

理功能紊乱,导致一系列的异常反应。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疾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卫生标准:将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接触危害因素的程度限制在最低限度内,使其对接触者及其子代的健康

不产生危害作用,为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保障居民健康而制定的标准,通过法规形式公布执行。

卫生立法:由国家权利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有关文件,的总称。

健康危险因素:指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

职业性有害因素:指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和劳动能力的因素。 职业病: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影响劳动能力。

食物中毒:是指健康的人经口摄入了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物质的食品或将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出现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散发:指某病在一定地区的发病率呈历年来一般水平,一般多用于区、县以上范围,不适于小范围的人群。

流行:一个地区某病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是与散发相对而言的。 大流行:疾病迅速蔓延,往往在较短期间内越过省界、国界、洲界形成大流行。 发病率:表示某一时期(、季、月)内暴露人口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患病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某病新旧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某病死亡率:指在某时期内暴露人口中因某病而死亡的频率。

病死率: 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种疾病的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值。

生存率:是指经过N年的观察,某病病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者)中存活人数所占的比例。

医院感染:指任何人员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狭义的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亦非已处于潜伏期,而是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显性或隐性感染,症状可出现在住院期间,也可能发生在出院后。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本身。 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

卫生洗手:通过机械去污染的方法清除大部分暂居菌来降低手的污染程度。 清洁: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物,减少微生物的过程。

消毒: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随时消毒: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 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消毒剂:用于灭杀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 灭菌剂: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高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芽胞杀灭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 中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低水平消毒法: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消毒方法。

酸性氧化电位水:是一种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低Ph值、含低浓度有效氯的水,具有较强氧化能力和快速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等离子体:是指高浓度电离的气体云,是气体在加热或强电磁场作用下电离产生的。

咯血: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的出血经口咯出。

无创通气:不经气管插管而增加肺泡通气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包括体外负压通气、经鼻、面罩正压通气、胸壁震荡及膈肌起博等。

阻塞性肺气肿: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量增大,并伴气道壁的破坏,

护理三基名词解释

因大多数肺气肿病人伴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很难和慢性支气管炎截然分开,故临床上将具有气道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统称为COPD 肺心病: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变所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称为肺心病。

重度哮喘:人休息时也明显气促,呈端坐位/张口呼吸,焦虑或烦躁不安,日常生活明显受限,大汗淋漓,心率和呼吸明显增快,有奇脉/发绀,一般支气管舒张剂无效,需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病人入院时,既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是住院后发生的感染,或原有感染但在住院期间发生新的感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指病人原心肺功能正常,由于肺内/外严重疾病引起肺毛细血管炎症性损伤,通透性增加,继发高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自发性气胸:在没有创伤或人为的因素下,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自发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

呼吸衰竭: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即在海平面正常大气压/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无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因素。 心力衰竭: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症。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一起。

心肌梗死: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持久而严重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心脏电复律:指以病人自身的心电信号为触发标志,同步瞬间发放高能电脉冲,使某些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转复为窦律,常用于治疗房颤/房扑,或对于药物无效且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市上速或室速。

心脏电除颤:指应用瞬间高能电脉冲对心脏紧急飞同步电击,是治疗室扑和室颤的最有效方法。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面,伴赘生物形成。赘生物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细胞,可经血行播散到全身器官和组织。

人工心脏起博:通过人工心脏起博器发送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心脏博动的治疗方法。 胶囊式内镜:是一种无线的/可用于整个胃肠道检查的/形如可吞服胶囊的新型电子内镜。 ERCP:经十二指肠镜直视下通过十二指肠壶腹部乳头开口处插管,做胰胆管造影。

消化性溃疡:胃肠道黏膜被胃消化液消化而造成的溃疡。以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常见。 肝性脑病:指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临床综合症。 急性胰腺炎: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

肾活检:经皮穿刺肾活组织检查。由于肾脏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及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临床类型与病理类型存在一定联系,但并无肯定的对应关系,肾活组织检查是确定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的必要手段。

肾小球滤过率:指在一定时间内由肾小球清除某一物质所含相当该数量物质的血浆毫升数,以ml/min为单位表示,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肾病综合症:指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的具有以下共同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症:

1、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大于3.5g/d);

2、低蛋白血症(血浆清蛋白小于30g/l);

3、水肿;

4、高脂血症。

尿路感染:指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的感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等尿路刺激症状,伴沿路走向压痛。

急性肾衰竭: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短期内肾功能急剧/进行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症。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

血液透析:利用半透明膜原理,将病人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在透析膜两侧呈反方向流动,凭借半透膜两侧的溶质梯度/渗透梯度和水压梯度,通过弥散/对流/吸附清除毒素,通过超滤和渗透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同时补充需要的物质,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腹膜透析:指向病人腹膜输入透析液,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使体内潴留的水/电解质与代谢废物经超滤和渗透作用进入腹腔,而透析液中的某些物质经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以补充体内的需要,

护理三基名词解释

如此反复更换透析液,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多余水分的目的。

造血干细胞移植:将各种来源的正常造血干细胞在病人接受超剂量化放疗后,通过静脉输注,移植入受者体内,以替代原有的病理性造血干细胞,从而使正常的造血与免疫功能得到重建。

再生障碍性贫血:指一种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功能衰竭所致的贫血。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 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X10/L 白血病: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浸润骨髓及全身各组织脏器,使正常造血受抑制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恶心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血友病:是一组最常见的先天性或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胰岛素的反调节激素增加,引起糖和脂肪代谢紊乱,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症

甲状腺危象:在甲亢未控制的情况下,由于外界的各种应激因素致甲亢病情突然加剧,出现危及生命的状态。

尿崩症:抗利尿激素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或肾脏对AVP不敏感,致肾小管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标和低渗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症。24小时尿量可多达5~10L,尿比重在1.005以下。

脑梗死: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临床上最常见的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等

癜涧持续状态:指一次癜涧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或神经功能为恢复至正常水平。

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应,是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所引起的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

外科感染:指需要外科手术处理的感染性疾病和创伤或手术后并发的感染

急性蜂窝织炎:指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绨组织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丹毒:是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病变。颅内压:指颅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颅内压增高:颅内压持续超过2.0kPa是引起的相应综合症

体外循环:指利用插在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的腔静脉导管将静脉血通过重力引流出来,再使之通过人工肺进行氧合,排除二氧化碳,变成动脉血,储存到储血器中,然后经单向血泵把动脉化的血经微栓过滤器过滤后通过插入主动脉的导管泵入体内,并使之循环达静脉端,供给全身组织氧气。 低心排综合症:指在体外循环术后,由于心脏排血量显著减少以致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引起的休克症候群。

反常呼吸:相邻多跟多处肋骨骨折后,尤其是前侧局部胸壁可因失去完整肋骨的支撑而软化,

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软化区的胸壁内陷,而不随同其余胸阔向外扩展;呼气时则相反,软化区向外鼓出。

骨筋膜室综合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功血: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无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存在。

围绝经期综合症: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月经:随着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发生了从增生到分泌的反应。

隔离:指将传染病病人或病原体携带者安置在指定的地方,与健康人和非传染病人分开,便于集中治疗和护理,防止传染和扩散。

人工肝支持系统:指通过一个体外的机械或理化装置,担负起暂时辅助或完全代替严重兵变肝脏的功能,清除各种有害物质,代偿肝脏的代谢功能,直至自体肝脏功能恢复或进行肝脏移植. 爱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进行性致死性疾病.

护理三基名词解释

儿童多种抽动症:身体任何部位的一组或一群肌肉发生不自主/重复/快速的收缩。

幻觉:一种虚幻的知觉,是在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某种事物的情况下,病人却感知有它的存在。 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心理治疗:应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治疗方法,治疗病人心理,情绪,认知与行为有关的问题。

电痉挛治疗:用短暂的电流刺激大脑,使病人丧失意识,皮层广泛性脑电发放和全身性抽搐,以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人口老龄化:指社会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 呼气末正压:(PEEP)指在控制呼吸或辅助呼吸时,于呼气末期在呼吸道保持一定的正压. 主动湿化:指机械通气时,使用加热湿化器,将吸入气体经过一个加热的水罐进行湿化.湿化器温度调节在36-37℃.

被动湿化:指机械通气时,使用热湿交换器,又称人工鼻,置于呼吸机环路与病人之间.可回收呼出气的热量和湿度,再转至吸入系统. 中心静脉压:(CVP)指胸腔内上,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的压力.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机械性辅助循环方法.主要应用于心脏外科术前,术中和术后需要循环支持的病人及心脏内科危重病人心磅衰竭的抢救. 肿瘤:机体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过度增生和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肿块形成. 癌:系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磷状上皮.腺上皮.移行上皮等其命名是:肿瘤起源部位+组织来源+癌

肉瘤:系指间叶组织起源的恶性肿瘤.包括纤维.脂肪.平滑肌.横纹肌.骨.软骨.脉管及淋巴造血组织等.其命名是: 肿瘤起源部位+组织来源+肉瘤

癌肉瘤:此恶性肿瘤内既含有恶性的上皮部分.同时还有间叶组织的恶性成分.两者混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肿瘤称癌肉瘤.其命名是:肿瘤起源部位+癌肉瘤. 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一个周期,称为细胞增殖周期,简称细胞周期. 康复护理:在康复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围绕全面康复的目标,密切配合康复医师及其他康复专业人员,对康复对象所实施的一般和专门的护理技术。 性病:是一组以性行为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

淋病:由淋病奈瑟菌(又称淋球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的总称. 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性皮肤病.特征是急性阶段有明显的渗出,慢性期皮损局限,浸润,肥厚.皮损可发生于体表的任何部位,瘙痒剧烈易复发. 银屑病:一种常见易复法原因不明的,以红色丘疹或斑片上覆有银白色鳞屑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皮损常分布在四肢伸面,头皮,或背部.病程长易于复发. 眼心反射:眼球在摘除,受压或眼肌牵拉时受机械性刺激,引起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心律失常,脉搏变慢者称眼心反射. 干眼症:又称结膜干燥症,是以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降低进而引起眼表损害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远视: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近视: 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青光眼: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等为主要特点. 鼻内镜手术:借助鼻内镜和其他特殊的配套手术器械经鼻内进行鼻腔,鼻窦,鼻颅底和鼻眼区域手术的外科手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成人夜间7小时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发作时,口,鼻气流停止流通至少10秒以上;或呼吸暂停指数(即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大于5 传导性聋:经空气经路传导的声波,受到外耳道,中而病变的阻碍,到达内耳的声能减弱,致使不同程度听力减退者

感音神经性聋:内耳听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器质性病变均可阻碍声音的感

护理三基名词解释

受与分析或影响声音讯息的传递,由此引起的听力减退或听力丧失

电子耳蜗:又称人工耳蜗,是一个电子装置,是一个换能器,能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电极输送至耳内,刺激内耳螺旋神经节细胞,产生听觉. 龋病:指牙体硬组织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牙周病: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疾病.广义的牙周病泛指发生于牙周组织的各种病理情况,主要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狭义的牙周病仅指造成牙齿支持组织破坏的牙周炎,而不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 氟牙症:牙在发育期间,长期接受过量的氟,使成釉细胞受到损害,造成牙釉质发育不全. 口腔黏膜病:指发生在口腔黏膜及软组织上的类型差异,种类众多的疾病总称. 阻生牙:由于各种原因(骨或软组织障碍等),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 智齿冠周炎:指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

第2篇:“三基”名词解释

1. “三基”:是指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基层组织是指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政权组织、群团组织和自治组织等各类基层组织。基础工作是指各级各类单位履行职能需要做好的最基本工作和内部基础性管理。基本能力是指各类人员胜任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

2. “双联三派”:即领导干部、职能部门联点,选派专门工作组、“第一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

3. “一岗双责”:即一个领导干部既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负责。

4. “双推双选”:即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先由“群众推、党员推”选出优秀村民,再从优秀村民中培养选拔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干部的工作制度。

5. “12345”工作法:目标上落实1个调控、职责上强化2个管理(实行责任管理、实行目标管理)、方法上实行3个帮带(党员帮带、群团帮带、组织帮带)、程序上严把4个关口(严把入口关、考察关、民主关、透明关)、教育上注重5个培养(理论培养、联系培养、推优培养、帮带培养、实践培养)。

6.“五大培训”工程: 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大学生“村官”、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党员教育。

7. “十百千”工程:重点建设10个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培养100名党员“双带标兵”、对1000名党员实施创业就业技能培训。

第3篇:“三基”建设名词解释

“三基”的内涵:是指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基层组织是指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政权组织、人民团体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等各类基层组织。基础工作是指各级各类单位履行职能必须做好的最基本工作和内部基础性管理。基本能力是指各类工作人员胜任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三基”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加强“三基”建设的重要意义:“三基”建设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是落实目标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夯实执政之基的必然要求,对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三基”建设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强化基层组织为关键,以做实基础工作为路径,以提升基本能力为手段,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创新理念、效能导向,注重将“三基”建设与教育实践活动、民族团结进步、深化改革和维护稳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整合资源、聚集力量、形成合力,推动基层组织在治理社会、服务群众中充分发挥作用,推动

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建立职能清晰、管理精细、权责明确、高效规范的工作运行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成为信念坚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合格建设者,为推进平安“四个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工作基础和能力支撑。

“三基”建设的基本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坚持统筹谋划、分类指导;坚持上下联动、标本兼治;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典型带动、示范引领。

加强“三基”建设的目标任务:通过加强“三基”建设,基层组织全面加强、基础工作全面进步、基本能力全面提升,为推进青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三基”建设“两年见成效、七年大变样”:利用两年时间,集中解决一批“三基”方面的突出问题,使基层组织得到明显加强,基础工作得到明显进步,基本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全县“三基”建设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效。在经过五年努力,到2020年 ,在更高起点上、更高水平上深化“三基”建设。重视基层、大抓基层蔚然成风,“三基”建设实施规范化、常态化,对全局工作支撑作用更加显现。

强化基层组织的主要措施: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它各类基层组织是参与社会治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力量。必须健全组织、完善功能、充实力量、增强活力,强化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二是实施乡镇政权巩固工程;三是统筹提升各类基层组

织建设水平;四是选优配强基层组织负责人;五是稳定和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六是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

打牢基础工作的主要措施:基础工作是一个单位和部门履行职能的基本支撑,直接关系到各项任务推进与落实的质量和成效。一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二是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三是规范基层组织职能;四是改进行业系统的指导和管理;五是持续整治作风问题;六是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七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提升基本能力的主要措施:提升干部职工的基本能力是有效履行岗位职责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固长板与补短板相统一,大力加强干部职工基本能力建设,整体提升干部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是强化思想教育引导;二是建立基本能力准入机制;三是激发竞争择优内生动力;四是加强基本能力精准培训;五是注重基本能力实践锻炼;六是实施全员学习行动。

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乡镇党委、机关党(工)委在向县委对上述职接受评价的同时,一并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对下述职接受评议。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向乡镇党委述职,接受党员群众评议。

乡镇干部“三夜”工作制度:推行乡镇干部夜学、夜议、夜谈工作制度,引导乡镇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增强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密切党群关系。夜学帮充电,进一步增强干部能力和素质;夜议解难题,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

的突出问题;夜谈促发展,广泛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村民事务代办制:按照定人、定点、定时、定责的原则,实行村“两委”成员轮流坐班制,设立村级事务代办点,负责接待村民来访,办理相关村级事务,解决“人难找、事难办”的问题。

“双重管理、双向服务”活动 :机关单位在职党员既服务单位工作、接受所在单位党组织的管理,又服务社区、接受所居住社区党组织的管理,组织在职党员在“七小时之外”到社区报到,在社区亮身份,服务居民群众,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推动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

“一线工作法”:各级机关单位制定推行“一线工作法”实施方案,推动干部在一线工作、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

“全科型”乡镇干部队伍 :加强乡镇干部全科业务培训,帮助乡镇干部熟练掌握规划建设、法律法规、社会管理、产业发展等工作实用技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增收致富、化解矛盾纠纷和做好群众工作,提升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工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开展多岗位锻炼活动,通过定期轮岗、兼职、顶岗、挂职等方式,让乡镇干部经历多岗位锻炼,提高乡镇干部的综合能力。深化乡镇干部分片驻村工作制度,推动乡镇干部进村入户,替群众办理事情,给群众讲解政策,帮助群众调解纠纷,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第4篇:护理三基考试

一、 填空题(每空一分,共计30分)

1.洗手前手都不能佩戴 。

2.一般洗手应在直接接触病人和无菌操作 进行。 3.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符时,应当 体温。

4. 铺好的无菌盘应注明铺盘的 、 。 5..使用无菌钳时不能低于身体的 部。

6.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 容器边缘及 。 7.为患者测血压时应采取坐位或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 。

8.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 。 9.补钙时不宜同时吃 。

10.通常所说的药物“常用量”是针对 岁的成人而言。 11.青霉素半衰其为 。

12.护士在做静脉输液时,要先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的 、 情况。 13.护士在做静脉穿刺时,使针与皮肤呈 角。

14.对高热病人用冰袋降温时,应将冰袋置于病人的 。

15.每次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和自主呼吸时,判断的时间不得超过 。 16.胸外心脏按压的禁忌症有 、 、 、 。 17.患者有颈椎损伤时,若翻身方法不当,可致 麻痹而死亡。 18.患者侧卧时,导尿管应置于患者 侧。

19.更换胸腔引流瓶时,应先 以防止 进入 。 20.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成人体位应常保持 此体位有利于 和 。

二、单选题(每题两分,共计40分)

1.使用无菌持物钳时下列哪项有误( )。 A取无菌器械 B传递无菌器械 C取用无菌敷料 D传送夹取油纱布 E传递无菌敷料 2.铺无菌盘的目的是( )。

A无菌布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 B形成无菌区 C放置无菌物品 D供实施治疗时使用 E以上均是

3.不同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时间不同,颅脑手术患者导尿管保持时间一般为( )天。

A 5-7 B 1-3 C 3-5 D 7-9 E 9-11 4. 静脉痉挛导致液体不滴时应( )。

A更换针头另选血管穿刺 B 调整针头位置 C抬高输液瓶的位置 D局部热敷 E适当变换肢体位置

5.静脉输液持续( )小时以上者,需每天更换输液瓶和输液管。 A 12小时 B 24小时 C 6小时 D 18小时 E 48小时

6.不属于静脉输液的并发症有( )。 A发热反应 B肺水肿 C空气栓塞 D右心衰竭 E静脉炎

7.患者出现呼吸和心搏骤停,下列措施哪项错误( )。 A护士立即通知医生 B护士立即派人通知医生

C护士不得离开患者 D立即人工呼吸 E立即胸外心脏增压 8.心脏复苏的有效特征是( )。

A瞳孔散大 B收缩压在4kpa以上 C甲床面色、口唇转红 D意识转为清晰 E尿量每小时达到3ml 9.应用简易呼吸器将简易呼吸连接氧气,氧流量为下列哪项( ) A 8-10升/分 B 6-10升/分 C 6-8升/分 D 4-6升/分 E 2-4升/分

10.管切开患者所用吸痰盘应( )更换一次 A 24小时 B 12小时 C 每班 D 4小时 E 8小时

11.气管插管吸痰时,为避免缺氧每次吸痰时间最长不能超过( ) A10秒 B15秒 C20秒 D25秒 E30秒 12.护患沟通的理想距离是( )。 A<50cm B50-100cm C1-4M D>4M 13.护理评估资料来源于( )

A病人 B病历 C医生 D实验检查 14.青霉素过敏试验阳性患者,应将结果

A 医嘱单 B注射单 C床头卡 D体温单 E以上都是 15.以下哪项不是胸外按压的并发症( )。 A胸骨、肋骨骨折 B吸入性肺炎 C肝脾裂伤 D血压>6mmHg E气胸

16.关于补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先盐后糖 B先快后慢 C宁多勿少 D见尿补钾 E先晶后胶

17.进行破伤风抗青霉素脱敏注射时,每次注射间隔时间是( )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25分钟 E30分钟 18.病房发现患者跌倒,值班护士最先应做什么处理( )

A无陪护时先通知家长 B 报告护理部 C 立即将患者扶起来D评估跌倒后患者病情 E跑去通知医师 19.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值为( )

A75%-100% B85%-100% C90%-100% D95%-100% E93%-100% 20.一般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常规多久更换一次导尿管( ) A 1周 B 2周 C 3周 D 4周 E 3天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一般情况下,人脑耐受循环停止的临界时限为8-12分钟。 ( ) 2.呼吸增快常见于颅内压增高。 ( ) 3.运动劳累,情绪波动及疼痛都可以使血压增高,但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舒张压多无明显变化。 ( ) 4.牙关紧闭着可用开口器强行取其张口。 ( ) 5.为女患者导尿,如不小心插入阴道,可拔出后重插。 ( ) 6.夹取油纱布须用无菌持物钳。 ( ) 7.在湿化瓶里盛1/2-1/3的无菌用水,装好氧流量表并连接鼻导管,处于备用状态。 ( ) 8.深部的伤口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不必放置引流物。 ( ) 9.急诊采血E-4A时,无须特殊要求随时可采用。 ( ) 10.医院各区域工作人员的平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 )

四、问答题(十分) 静脉炎常见症状有哪些?

第5篇:护理三基训练试题

1、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不使已灭菌的物品再被污染,并使之保持无菌状态的技术。

2、患者仰卧的时间过久,最容易发生褥疮的部位是骶尾部。

3、静脉输液调节输液速度时,一般成人40~60滴/分钟,儿童20~40滴/分钟。

4、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

5、除颤器电极板上“A”代表心尖部,其位置放置于左乳外侧,其中心在左腋中线;”S”代表心底部,其位置放置于胸骨右缘2—4肋间。徒手打开气道的方法有仰头抬颏法和托颌法。

6、王老师右侧肢体瘫痪,来医院就诊,护士为其测量血压为180/100mmHg,护士在测量血压时应选择患者的左侧肢体。请换算王老师的血压相当于23.94/13.3kPa;如测量王老师的下肢血压,则应比上肢高20—40mmHg。

7、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和空气栓塞。

8、注射部位应当避开炎症、硬结、瘢痕等部位。

9、使用干燥无菌持物钳时,白天应每4小时更换一次。

护理操作前后洗手可避免病原菌经过操作者的手传播,以达到保护患者和护士自身的目

10、的。

1、在无菌技术操作中,启封的无菌溶液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限用 D A 、2小时 B 、4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E、 36小时

2、一患者吸氧的流量为4L/min,其吸氧的浓度是 B A 、40% B、 37% C、 33% D 、27% E 、25%

3、静脉输液时,下列哪项不是液体检查的内容 D A、 液体的名称 B、浓度和剂量 C、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D、开瓶时间 E、液体的质量

4、进行下述哪项检查时,不必通知患者空腹采集血标本B A、 抽血检查甘油三酯 B、抽血做交叉配血试验 C、检查血糖 D、检查二氧化碳结合力 E、检查肝功能

5、输液速度过快导致急性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是 D A、 呼吸困难、发绀 B、胸闷气促、烦躁不安

C、心悸、恶心、呕吐 D、呼吸困难、咳嗽、胸闷、咳粉红色泡沫痰 E、寒战、高热、呼吸困难

6、皮内注射的皮肤消毒剂为 C A、 络合碘 B、2%碘酊 C、70%乙醇 D、0.1%苯扎溴铵 E、2%过氧化氢

7、口臭患者应选择的漱口液是B A、1-4%碳酸氢钠溶液 B、1-3%过氧化氢溶液 C、0.1%醋酸溶液 D、2-3%硼酸溶液 E、0.02%呋喃西林溶液

8、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B A、检查瓶口有无裂缝 B、冲洗瓶口 C、查看溶液的颜色 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E、嗅察溶液有无异味

9、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前应重点评估的内容是A A、用药史和过敏史 B、意识状态与合作能力 C、目前诊断与病情 D、注射局部有无红肿硬结 E、目前心理状态与家庭经济状况

10、在无菌技术操作中,启封的无菌溶液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限用D A、2小时 B、4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36小时

11、为昏迷患者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为B A、<5秒 B、<15秒 C、<1分钟 D、<30秒 E、1-2分钟

12、测量血压时导致测得的血压偏高的因素是B A、袖带过宽 B、袖带过窄 C、手臂位置高于心脏 D、袖带缠得过紧 E、水银不足

13、心肺复苏A、B、C中的A是指:B A、胸外心脏按压 B、开放气道 C、人工呼吸 D、止血 E、转运患者

14、患者张某,在输液过程中突然感到胸部异常不适医学.全在.,线提,供,随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其最大可能及首要处理是:B A、肺水肿,停止输液 B、空气栓赛,立即左侧卧位

B、 过敏,皮下注射地塞米松 D、心脏病发作,立即遵医嘱使用强心剂 E、低血容量休克,立即补充血容量

15、下列那些不是使用输液泵的目的:E A、准确控制输液速度 B、使药物速度均匀

C、药物用量准确 D、使药物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发生作用 E、补充电解质

16、下列注射进针角度错误的是:C 角 A、皮内注射针头与皮肤呈5°角 B、皮下注射针头与皮肤呈30°-40°

角 C、肌肉注射针头与皮肤呈50°-60°角 D、静脉注射针头与皮肤呈20°-25°角 E、动脉注射针头与动脉走向呈40°

17、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为B A、心输出量和大动脉弹性 B、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 C、外周阻力和大动脉弹性 D、外周阻力和心率 E、大动脉弹性和心率

18、插胃管时,患者出现呛咳,发绀,护士应B A、嘱患者深呼吸 B、立即拔出胃管重插 C、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D、让患者休息一会再插 E、让患者坚持一下

19、一般情况下计数脉搏的时间至少需要B A、15S 、B30S C、50S D、1min E、5min 20、发生褥疮的最主要原因是A A、局部组织受压过久 B、机体营养不良 C、病原菌侵入皮肤组织 D、皮肤破损 E、皮肤受潮湿、摩擦刺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白天病室较理想的噪声强度是 ( B

) A 30-40分贝

B 35-40分贝

C 40-45分贝

D 45-50分贝

E 50-60分贝

2. 完全胃肠外营养是

(

A ) A 通过静脉输入全部营养

B从胃管内补充营养的不足

C 少量口服

D 补充要素膳食

E 添加匀浆液

3. 3.石膏固定的病人血液循环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B ) A 感觉异常

B 疼痛

C 苍白

D 发绀

E 体温下降

4. 4.骨盆骨折最常见并发症是(A

) A 尿道损伤

B 膀胱破裂

C 血管损伤

D直肠损伤

E以上都不是

5. 5.禁忌使用鼻饲法的患者是(

E ) A 口腔手术后

B 破伤风患者

C 昏迷患者

D 人工冬眠患者

E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者

6.最常见的咯血原因是( C

) A 支气管扩张

B 慢性支气管炎

C 肺结核

D 支气管癌

E风心病

7.关于医院内感染的概念,不正确的是(

) A.感染和发病应同时发作

B.住院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次要对象

C.出院后发作的感染能够是医院内感染

D.是患者在住院时期蒙受的感染

E.不包括在出院前处于埋伏期的感染

8.戴无菌手套的正确办法是(

) A.戴手套前,不一定要洗手,但一定要修剪指甲

B.戴手套前,先反省手套的号码和无效期 C.未戴手套的手可触及手套的里面

D.已戴手套的手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

E.戴好手套后两手应置于胸部以下水平

9.鼻饲时,为进步苏醒患者插管的成功率,在插管前应将患者的头(

B ) A.后仰

B.贴近胸骨

C.托起

D.侧向一边

E.扶至半坐位

10.适合测量腋温的是( B

) A.消瘦者

B.腹泻者

C.高热多汗者

D.腋窝手术者

E.腋窝脓肿者

11.抽吸药液的办法正确的是(

) A.自安瓿内抽药,应首先轻弹安瓿,将药液流至颈部

B.自密封瓶内抽药,注射器内应先抽吸1ml空气注入瓶内 C.汲取混悬液应先稍加温,并选择细长针头

D.汲取油剂,应选择较粗针头

E.在安瓿内吸药时,针尖斜面向上伸人液面下

12.在自然光线下,瞳孔扩展是指瞳孔的直径为( D

) A.2.O~3.5mm B.2.5~4.0mm C.4.0~5.Omm D.大于5.0mm

E.大于8mm

13.患者男性,76岁。需输500ml液体,用滴系数为20的输液器,每分钟40滴,输完需用( E

) A.2.1小时

B.2.5小时

C.3.1小时

D.3.5小时

E.4.2小时

14.同时抽取几项检验血标本,注入容器的顺序是(A

)

A.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试管

B.干燥试管→抗凝管→血培养瓶

C.血培养瓶→干燥试管→抗凝管

D.抗凝管→血培养瓶→干燥试管

E.干燥试管→血培养瓶→抗凝管

15.脉搏短绌的特点是( A

)

A. 脉率<心率

B. 脉率>心率

C. 脉率=心率

D. 脉率大于100次/分

E. 脉率小于60次/分

16.溃疡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是(

B )

A.高蛋白、低盐饮食

B.低脂肪、适量蛋白饮食

C.禁食

D.暂停蛋白质饮食

E.高蛋白适量脂肪饮食

17.输血病人发生溶血反应,首先要( D

)

A.赶快请医生

B.抽血检查血型,重作交叉配合

C.静注异丙嗪25mg

D.立即停止输血

E.留尿检查血尿

18.女,70岁,平地跌伤致股骨颈骨折,拒绝手术,行持续下肢牵引。此时应预防的主要并发症是(

D )

A.皮肤水疱、糜烂

B.血管、神经损伤

C.关节僵硬

D.坠积性肺炎、褥疮

E.缺血性骨坏死

19.物理降温半小时测得体温记录在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的符号是(

B )

A.红点红虚线

B.红圈红虚线

C.蓝点蓝圈

D.蓝圈蓝虚线

E.蓝圈红虚线

20.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无休克,已经输入2000ml生理盐水, 测血钠155mmol/L,血浆渗透压368mmol/L,继续治疗应用哪种液体较好( C

)

A. 0.45%氯化钠

B. 0.85%氯化钠

C. 5%葡萄糖

D. 10%糖盐水

E. 5%碳酸氢钠

21.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诊断标准为成人 24h尿量少于( B

)

A.500 ml

B.400 ml

C.300 ml

D.200 ml E.100 ml 22.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可导致( D

)

A.低钠血症

B.低钾血症

C.高钠血症

D.高钾血症

E.低镁血症

23、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是指(

D )

A、50%药物从体内排出所需的时间

B、50%药物生物转化所需的时间

C、药物从血浆中消失所需时间的一半

D、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E、药物作用强度减弱一半所需的时间

24、下列属于中效消毒剂的是(D

) A、过氧乙酸

B、过氧化氢

C、戊二醛

D、聚维酮碘(碘伏) E、环氧乙烷

25、护士在护理服用洋地黄药物的病人时,下列哪项不妥(

E

)

A、询问病人不适主诉

B、给药前先数心率

C、观察洋地黄药物浓度

D、心率<60次/min,不能给药

E、嘱病人如果一次漏服,下一次加量补服

26、下列哪项是输液反应中急性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 E

)

A、心悸、呕吐

B、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C、发绀、躁动不安

D、胸闷、心悸、气促

E、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气促、胸闷

27、输血引起溶血反应,最早出现的主要表现为(

A

)

A、头部胀痛、面部潮红、腰背部剧痛

B、寒战、高热

C、少尿

D、瘙痒、皮疹

E、呼吸急促、血压下降

28 为患者实施头部降温的主要目的。(

D ) A局部消肿

B减轻疼痛

C限制炎症扩散

D防止脑水肿

减轻充血和出血,

29.给休克病人快速大量输血补液时,掌握量和速度,根据哪一项指标可靠( D

) A.颈静脉充盈情况 B.面色和肢端温度 C.血压和脉搏 D.尿量和中心静脉压 E.根据已丧失量

30.白先生,32岁,既往有胃病史,近一周来,常感上腹部不适,4小时前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查体:腹部压痛、肌紧张,肝浊音界缩小,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首先考虑( D

) A.急性阑尾炎穿孔 B.胆囊炎穿孔C.急性胰腺炎 D.溃疡病穿孔 E.急性肠梗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休克患者宜采用(

)卧位,腹部手术后如患者病情稳定,宜采用(

)卧位。

2.由于病因和致病条件的认识发上了改变,因此,医学模式已从过去的(

)模式转变为(

)医学模式。

3.择期手术麻醉前成人禁食(

)小时,禁饮(

4.对颅内压增高患者应主要观察(

)(

)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5.静脉输液时应根据患者病情调节输液速度,成人一般(

)滴/min,小儿(

)滴/min 6.每次鼻饲前必须检查胃管确在(

)方可饲食,每次喂食量不超过(

)ML,间隔时间不少于(

) 小时。

7.长期大量服用氢氯噻嗪可引起(

),故与洋地黄等强心苷配伍使用时可诱发(

)。 8.颅内压增高“三主征”的典型表现包括(

)(

)(

)。

9.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和(

)。

三、名词解释滴(每题4分,共20分) 1.康复

2.良肢位

3.三查七对

4.弛张热

5.无菌技术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大咯血的处理原则

2.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措施

3.脑卒中后遗症的护理措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医务人员的“四轻”要求:(操作轻)(说话轻)(关门轻)(走路轻). 2.发热病人常见的热型包括(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

3.进行药物过敏试验皮内注射时,针头头斜面应(向上)并与皮肤呈(5°),注入药液(0.1)ML成皮丘。

4.人体散热的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5.在护士站的病人一览表上和病人床头(尾)卡上,应采用不同颜色的标志来表示病人的护理级别。特级和一级护理采用(红)色,二级护理采用(黄)色标志,三级护理采用(绿色)标志。

6.按病原体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7.消毒系指(去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灭菌系指(去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

8.手部常见的细菌可分为(暂居菌)和(常居菌)两种类型,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9.卫生部要求:层流洁净手术室、普通手术室、产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2.)。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2)。

10.耐高温、耐湿热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气)灭菌。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以下哪个不是常居菌(B) A.棒状杆菌类

B.沙门氏菌

C.丙酸菌属

D.不动杆菌属

2.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手卫生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就(A) A. ≤10cfu/㎝2

B. ≤5cfu/㎝2

C. ≤15cfu/㎝2

D. ≤8cfu/㎝2

3..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B) A. ≤10cfu/㎝2

B. ≤5cfu/㎝2

C. ≤15cfu/㎝2

D. ≤8cfu/㎝2

4.为预防局麻药毒性反应,常用的术前药是(A) A.巴比妥类药物

B.吗啡

C.哌替啶

D.阿托品

E.氯丙嗪

5.手术体位不当可引起的并发症有(B) A.肺通气不足

B.上呼吸道阻塞

C.血压下降

D.肢体动脉搏动消失

E.头面部充血水肿

6.低盐饮食每日限用食盐(A) A.2g

B.4g

C.6g

D.8g

E.10g 7.给病人鼻饲插管时,如果病人出现呛咳、呼吸困难,正确处理的方法是(E) A.嘱病人深

呼吸,喝温开水

B.休息片刻后嘱病人做吞咽动作 C.托起病人头部,使下颌骨靠近胸骨柄

D.停止操作,取消鼻饲 E.排出胃管休息,症状缓解后再重新插管

A3/A4型题(8—9题共用题干) 患者李某,男性,35岁,尿潴留,遵医嘱行留置导尿。

8.导尿管插入尿道长度约为(E) A.4—6cm B.7—10cm C.10—15cm D.18—20cm E.20—22cm

9.首次导尿放出尿量不应超过(C) A.500ml

B.800ml

C.1000ml

D.1500ml

E.2000ml

10.留置导尿期间,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 A.鼓励患者白天多饮水

B.集尿袋高于耻骨联合 C.每天更换一次导尿管

D.每周更换一次集尿袋 E.保持导尿管持续开放

11.不宜行保留灌肠的患者是(D) A.肠炎患者 B.长期失眠患者 C.慢性痢疾患者 D.直肠手术后患者

12.输液速度的调节与下列哪项无关(E) A.药液的深度

B.药液的刺激性

C.病人的年龄 D.治疗的要求

E.输液量的多少

13.输血前准备工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A.检查库存血质量,血浆呈红色,不能使用 B.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在室温内放置15分钟再输入 C.先给病人静脉滴注0.9﹪氧化钠溶液 D.两人核对供、受血者的姓名、血型和交叉试验结果 E.在血中加入异丙嗪25mg,以防过敏反应

A3/A4型题(14—16题共用题干) 张某,女,70岁。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入院治疗,经静脉输入药物2天后病情缓解。今天输液1小时后,病人突然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加重、咳血性泡沫样痰。

14.你考虑病人是(B) A.哮喘再次发作

B.循环负荷过重

C.输液浓度过高 D.静脉空气栓塞

E.对药物过敏

15.你应立即给病人安置的体位是(D) A.平卧位 B.左侧卧位 C.头高足低位 D.端坐位 E.休克卧位

16.处理措施中,下述哪项不妥(C) A.停止输液

B.氧气吸入

C.给予缩血管药物

D.可用镇静剂

E.必要时四肢轮扎

17.护士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包括(C) A.活动耐力 B.用药效果 C.面色、表情 D.对治疗反应 E.情绪变化

18.禁忌洗胃的中毒药物是(E) A.敌敌畏

B.敌百虫

C.磷化锌

D.氰化物

E.硝酸

19.乙醇拭浴时,禁忌擦拭的部位是(D) A.头部、四肢

B.手掌、肘窝

C.腋窝、腹股沟

D.前胸、腹部

E.腰背部

20.目前医学界对死亡的判断依据是(D) A.呼吸停止

B.心跳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脑出现不可逆的死亡

E.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21.如再次使用同批号的PG注射时,免做过敏试验要求间断时间不超过(B) A.1天

B.3天

C.5天

D.7天

E.14天

22.白天病区理想的噪音强度是(A) A.35—45dB

B.55—65dB

C.65—90dB

D.90—120dB (23—24)共用题干 男性,70岁,意识障碍,有时谵妄,行为失常,呼气有肝臭味,三天未解大使。

23.为该患者行灌肠时,禁用的溶液是(C) A.生理盐水

B.1.2.3溶液

C.肥皂水

D.甘油加水

E.液体石蜡

24.禁用该溶液的原因是(E) A.预防电解质平衡失调

B.预防发生腹泻

C.减少对肠粘膜刺激 D.预防发生腹泻

D.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

25.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约为(C) A.400ml以下

B.400—1000ml

C.1000—2000ml

D.2000—3000ml

(26—28题共用备选答案) A.4小时

B.24小时

C .3天

D.7天

E.20天

26.铺好的无菌盘的有效期是(A)

27.无菌溶液打开未用完,消毒瓶口、瓶塞后盖好,其有效保存期是(B)

28.压力蒸气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其有效保存期是(D)

29.封某,糖尿病,医嘱皮下注射胰岛素8U ac 30分,ac的执行时间是(D) A.早上8:00

B.晚上8:00

C.临睡前

D.饭前

E.必要时

30.为女性病人导尿,尿管插入尿道4—6cm,见尿后再插尝试是(A) A.1cm

B.3cm

C.5cm

D.7cm

E.9cm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针刺伤后的处理措施?

1、立即挤出伤口内血液

2、用肥皂水和流水冲洗

3、用0.5﹪碘伏和75﹪酒精进行消毒。

4、血液、体液或医疗废物污液溅入眼内,立即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之后送专科进一步治疗。

5、如接触过患者血液、体液的针头刺伤,应立即抽取患者血液,送医院检验科,用快速法检测HIV、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梅毒,必要时抽自身血液对照。

6、若HIV抗体阳性,报告医院感染科、护理部,填写针刺伤登记表。如病人确诊为HIV阳性,被针刺伤的护理人员立即到市疾控中心艾滋病室进行风险评估和药物预防性治疗。

7、对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阳性者跟踪检查。

8、在未明确诊断前不能捐献血液或器官。

(2)、简述用氧的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措施:防震、防火、防热、防油。氧气筒应放于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炉5m、暖气1m,避免引起爆炸。 2.用氧过程中,应经常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每4小时检查一次氧气装置有无漏气,以及是否通畅等.鼻导管持续用氧者,每班更换导管1次,双侧鼻孔交替插管.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防止导管阻塞而失去用氧作用. 3.用氧气时,应先调流量后插管,停氧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开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

4、.氧气筒内的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的指针降至5kg/c㎡,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筒内,于再次充气时引起爆炸。 5.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以便及时调换氧气筒,并避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速度。

(3)、一级护理的对象及护理要求?

1.适用对象:病情重或危重,需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护理要求: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般每15—30min巡视病人一次,根据病情需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 加强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4)简述入院护理的目的。

入院护理的目的包括以几个方面 :1.协助病人了解和熟悉环境,使病人尽快熟悉和适应医院生活,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2.满足病人各种合理需求,以调动病人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3.做好健康教育,满足病人对疾病知识的需

护士三基试题及答案

一、 休克的定义、分类和治疗原则休克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

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使组织灌注不月足,细胞代谢紊乱、受损,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

休克一般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

治疗休克的重点是恢复灌注和对组织提供足够的氧,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治疗原则如下:

(1)一般紧急治疗:取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体位。建立静脉通路,维持血压,吸氧,保湿。

(2)补充血容量:先晶体液,后胶体液,必要时输血。

(3)积极处理原发病:如内脏大出血的控制、坏死肠袢的切除、消化道穿孔修补和脓液引流等。

(4)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不主张早期使用碱性药物,宁酸毋碱。根本措施是改善组织灌注,并适时地给予碱性药物。

(5)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血管收缩剂、血管扩张剂、强心药等。

(6)治疗DIC改善微循环:可用肝素抗凝。

(7)皮质类固醇和其他药物的应用:皮质类固醇可用于感染性休克和其他较严重的休克。

(8)加强营养代谢支持和免疫调节治疗,适当的肠内和肠外营养,可加用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

二、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诊断和处理原则详

训练指南【外科】分册P5~P15。

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MODS是指严重创伤或感染后,同时或序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器官的功能不全或衰竭。

临床特点:临床上MODS有两种类型:

①速发型,是指原发急症在发病24h后有两个或更多的器官同时发生功能障碍。对于发病24h内因器官衰竭而死亡者,一般只归于复苏失败,而不作为MODS.

②迟发型,是先发生一个器官或系统的功能障碍,经过一段时间维持,继而发生更多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

除了器官衰竭这个共同特点外,MODS还具有许多区别于其他器官衰竭的临床特点。

(1)与创伤、休克和感染的关系密切:几乎所有的MODS都有明确的创伤、休克或感染等诱因。

(2)高动力型循环:伴发脓毒症的病例在病程早、中期几乎均表现出高排低阻的高动力型循环状态,心排量可达10L/min以上,而外周阻力却很低,严重时需使用升压药物方能维持血压。

(3)高代谢:MODS常伴有代谢障谢,但与饥饿状态有很大不同,其代谢模式有三个突出特点:①持续性的高代谢,基础代谢率可达到正常的2~3倍以上。②耗能途径异常,机体通过大量的分解蛋白质获得能量,糖的利用受到抑制。③对外源性营养底物反应差。

(4)病情凶险:MODS往往来势凶猛,病情进展急剧,故死亡率很高。

(5)缺乏特异性病理改变:在病理学上主要的发现是广泛的急性炎症反应,如炎症细胞浸润、组织细胞水肿、器官湿重增加等。

治疗原则:

(1)控制原发病:只有有效控制原发病,才能防止和治疗MODS。明确的感染灶必须及时引流,对坏死组织也要彻底清除,使用有效抗生素。

(2)重点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生命体征最能反映病人的器官或系统变化。如呼吸浅快应警惕病人发生肺功能障碍,血压下降应考虑周围循环衰竭。

(3)改善循环,避免缺血时间过长和持续的低灌注,纠正休克,提高复苏质量。

(4)改善氧代谢,纠正低氧血症:在MODS病人,临床发生频率最高、时间最早、症状最明显的往往是ARDS,为此,往往不可避免地给予机械通气。

(5)加强全省支持治疗,尽可能采用经口摄食。

四、心肺复苏的徒手处置步骤及电除颤步骤徒手心肺复苏的步骤

(1)判断意识

(2)高声呼救

(3)清除呼吸道异物,开放气道

(4)判断呼吸

(5)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2次

(6)触摸颈动脉搏动

(7)胸外按压

(8)每作30次按压,需作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进行。

(2) 电除颤的基本步骤。

(1)患者仰平卧位; (2)手控电除极涂以专用导电胶或者粘贴一次性监护或者除颤电极;

(3)开启除颤器;

(4)选择能量,成人首次除颤用200J,第二次200至300J,第三次360J.婴幼儿为41J/Kg; (5)除颤器充电;

(6)确定两电极正确安放在胸部,APEX(左第四肋间腋中线),STEMUM(右锁骨下);

(7)

确定无周围人员直接或者间接和患者接触;

(8)同时按压两个放电按钮进行除颤。

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原则 ARDS是继发于严重创伤、休克及感染等疾病过程中,肺实质损伤导致的以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变化有肺血管内皮和肺泡的损害、肺间质水肿等。临床上患者虽能自主呼吸,但呼吸极度困难并有窘迫症状,动脉血氧分压进行性下降,进展后可危及生命。 (1)原发病的治疗:如果脓毒症被证明或被怀疑为ARDS的原因,在得到培养结果以前,应先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2)循环支持治疗:目的是恢复和提高组织器官的氧供和氧耗,即血液氧合充分和增加心输出量。故首先通过液体复苏提高有效循环血量,使用正性肌力及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

(3)机械通气:在考虑诊断的同时,用高的吸氧浓度(FiO2)治疗致命性低氧血症是必需的,紧接着应重复动脉血气分析,以保证足够的氧供。因为面罩吸氧常难以治疗低氧血症,故需要迅速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及加用呼气终末正压(PEEP)。

(4)全身营养支持:在72h内应开始经肠道或肠道外途径补充营养,提高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必要时输注白蛋白或血浆,以减轻肺间质水肿。

(5)肺血管扩张剂的应用:经呼吸道途径给予一氧化氮(NO)或前列腺素E1(PGE1),可选择性地舒张有通气功能肺泡的血管,并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有助于ARDS的恢复。此外,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改善肺的微循环也可考虑使用。

(6)体位治疗:由仰卧位改变为俯卧位可使血流重新分布,部分萎限肺泡再膨胀,可改善通气/血流比例,降低肺内分流。

(7)其他治疗:皮质激素的效果未得到证实,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可减轻炎症反应,但只宜短时间使用。

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DIC: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病理生理状态和并发症,是一种获得性出血性综合征。其特征是凝血功能亢进,微血管内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导致消耗性低凝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等病理变化。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损害和血管内溶血等。 治疗:

(1)消除病因及原发病的治疗:治疗原发病是DIC治疗的根本措施,控制DIC诱发因素是防治DIC的重要方面。

(2)积极接触微循环障碍:急性DIC患者均有严重的微血管痉挛和微血栓形成。要有效治疗DIC,就必须积极改善微循环。山莨菪碱(654-2)、东莨菪碱、酚苄明等有解除微动脉痉挛的效果;血小板解聚剂(如潘生丁、阿司匹林、前列腺素、丹参、川芎嗪等)可减少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降低血液粘滞度且可减少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聚集力。

(3)肝素的使用:肝素是抗凝血酶Ⅲ的激活剂,应用肝素有效治疗DIC,主要是阻止凝血活性和防止微血栓形成,但不能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肝素宜在DIC早期使用,剂量应根据具体情况,以凝血时间延长1倍为度。低分子量肝素(LMWH)的应用正日益广泛,具有抗凝作用较弱而抗血栓作用较强的特点。

(4)抗血小板药物:可减轻微血栓形成,从而制止DIC的发展。临床上对于轻型的DIC或可疑的DIC而未肯定诊断的,或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可在控制原发病的基础上,单独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往往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5)止血和输血的治疗问题:应输注全血或新鲜冷冻血浆以补充消耗的凝血因子。但应在肝素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单独输注血浆或凝血因子,提供血液凝固的基质,反而有加重血管内凝血、促进DIC的发展而导致更严重的出血和器官功能障碍的可能。

(6)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抗纤溶药物一般不主张常规应用,只有在DIC发展过程中,继发性纤溶极度亢进,可以在应用足量肝素的同时,小心使用。

(7)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封闭网状内皮系统清除激活的凝血因子,保护溶酶体膜,不利于DIC的治疗。但在原发病、基础病需要应用或已长期使用时,不宜突然停药,可在应用肝素的情况下继续用药。

七、癌痛的三阶梯疗法原则 基本原则:

(1)根据疼痛程度选择镇痛药;

(2)口服给药,一般以口服药为主;

(3)按时服

药,根据药理特性有规律的按时给药;

(4)个体化应用。

第一阶梯:轻度疼痛时,选用非阿片类镇痛药,代表药物是阿司匹林。也可选用胃肠道反应较轻的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等。

第二阶梯:在轻、中度疼痛是,单用非阿片类镇痛药不能控制疼痛,应加用弱阿片类药以提高镇痛效果。代表药物为可待因。

第三阶段:选用强阿片类药,代表药物是吗啡。其选用应根据疼痛的强度(如中、重度癌痛者),而不是根据癌痛的预后或生命的时限。常用缓释或控释剂型。

八、医院感染的基本特征 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基本特征:

(1)病原特征:引起医院感染的微生物中,90%为机会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最多。耐药菌株的比例逐年增多,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P)等。真菌感染亦呈增多趋势。

(2)流行病学特征:患者、病原携带者、医院无生命环境以及人体“贮菌库”的细菌均可成为医院感染的感染源。传播方式主要有空气传播、水和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和医源性传播。患者是医院感染的主要易感者。医院感染多为机会性感染,且以内源性感染为多,感染以散发为主。当医院消毒灭菌与隔离措施失误时可发生感染爆发;医院感染的传染性较小,一般可在病区针对其传播方式进行就地隔离。

(3)临床特征:医院感染易为患者的原发病和基础病所掩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程度不同,易致临床表现不典型;医院感染具有诊断复杂性,病原菌往往需要多种培养;医院感染应治疗与预防并重。

九、肠内、肠外营养肠内营养:

是经胃肠道用口服或管饲的方法提供营养基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临床营养支持方法。 肠外营养:指通过静脉给予适量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给病人所需的全部营养或部分营养,以达到营养治疗的一种方法。

十、核心制度的基本内容

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题1分)

1、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创办于A

A、英国

B、克离米亚

C、意大利

D、德国

E、上耳其

2、下列关于适应特征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

A、面对应激原机体只能作出一个层次的适应

B、适应是有—定限度的 C、适应原来的越突然,个体越难以适应

D、适应机制本身也有应激性 E、适应能力因人而异与遗传有关

3、以下哪项护理诊断不妥C A、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与进食过多有关

B、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卧床有关

C、眼球突出:与甲亢有关

D、便秘:与生活方式改变有关

E、焦虑:与疾病诊断不明有关

4、病人王某,因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入院,表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血压75/52mmHg,

脉搏110次/分,入院护理的首要步骤是D A、准备急救药品,等待医生到来

B、询问病史,确立护理诊断 C、填写各种卡片

D、通知医生,配合抢救,测量生命体征 E、介绍病区环境、有关制度

5、纠正胎位不正的孕妇应采取的卧位是C A、屈膝仰卧位

B、截石位

C、头高足低位

D、胸膝卧位 E、端坐卧位

6、某护士为一昏迷病人翻身侧卧,不正确的操作是B A、将病人双手放于腹部,两腿屈曲 B、先将病人两下肢移向护士一侧床缘,再将病人肩部外移 C、—手扶肩,一手扶膝轻推病人转向对侧 D、用软枕分别将病人背部和肢体垫好,使病人下腿弯曲、上腿稍伸直侧卧 E、翻身时应保证病人安全、舒适

7、采用被动卧位的病人是C A、心包积液病人

B、心力衰竭病人

C、昏迷病人

D、支气管哮喘病人

E、胸膜炎病人

8、取用无菌溶液时,正确的方法是B

A、打开瓶盖后,应立即倒入无菌容器内

B、可直接从瓶中醮取 C、可用敷料堵住瓶口,使溶液慢慢流出

D、己打开的溶液瓶可保存24小时

E、到出后未使用及时倒凹瓶内

9、紫外线消毒空气时,每l0m’安装30W紫外线灯管1支,有效距离和时间是E

A、 <25 cm、

>10min

B、

<60cm、

>15min

C、

<1.0m、

>20min

D、

<1.5m、

>25min

E、

<2m、

>30min

10、为乙型肝炎出院病人进行终末处理时,操作不正确的是A A、嘱病人洗澡后将换下的衣服装好,便于带回清洗 B、病室的地面用漂白粉液喷洒

C、家具用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擦拭 D、病人用过的床单消毒后送洗衣房清洗

E、病室用2%的过氧乙酸溶液熏蒸

11、疟疾病人常见的热型是C A、弛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波浪热

E、不规则热

12、某病人主诉怕冷,测体温39~C、速脉、呼吸粗大、皮肤苍白无汗。此时错误的护理措施是B

A、测体温4小时一次

B、乙醇拭浴降温 C、安置病人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

D、适当保暖

E、鼓励病人多饮水

13、低盐饮食的食盐不超过B

A、1g

B、2g

C、3g

D、4g

E、5g

14、为昏迷病人插胃管至15cm处时,将其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的目的是D

A、防止食管黏膜受损

B、减轻病人痛苦

C、使喉部肌肉放松

D、加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

E、防止胃管盘曲在口中

15、下列哪项不符合炎性浸润期的临床表现C

A、受压表面呈紫色

B、皮下产生硬结

C、浅层组织有破溃溢脓

D、局部面出现小水泡

E、创面有黄色水样渗出物

16、下列那种病人可以采取洗胃法治疗B A、消化道溃疡

B、昏迷

C、食道梗阻

D、食道静脉曲张

E、消化道出血

17、中毒物质不明时,应选用的洗胃液是B A、植物油

B、温开水

C、生理盐水

D、2%-4%碳酸氢钠

E、高锰酸钾

18、小量不保留灌肠所用灌肠液的温度是B A、36~C

B、38~C

C、40~C

D、42~C

E、45~C

19、股静脉穿刺的部位在A A、股动脉内侧,0.5cm处进针

B、股动脉外侧,0.5cm处进针 C、股动脉和股神经之间

D、股神经内侧,0.5cm处进针

20、测量血压时出现假性低读数的原因可能是C

A、血压计袖带宽度太窄

B、血压计袖带缠绕过松

C、被测者手臂位置高于心脏

D、被测者在进餐后立即测量血压

E、测量时放气速度太慢

21、下列哪项最能准确描述疼痛的特点B A、疼痛的性质是主观的

B、个体对疼痛的反应差别很大 C、疼痛总是与损伤有关

D、疼痛不是特别痛苦的感觉 E、疼痛与个人经历无关

22、铺好的无菌盘,若未被污染其有效时间为C

A、2小时

B、3小时

C、4小时

D、5小时

E、6小时

23、穿脱隔离衣时应注意避免污染的部位是E

A、腰带以上

B、腰带以下C、袖子的后面

D、胸前、背后

E、衣领

24、护士穿隔离衣后禁止进入的区域是D

A、走廊

B、隔离病室

C、化验室

D、护士办公室

E、出院处

25、护理程序的步骤是以那一理论为基础,组成了一个有逻辑性的框架:D A、人的需要层次论

B、教学理论

C、学习理论

D、系统理论

E、信息交流理论

26、为肝昏迷病人灌肠时,不宜选用肥皂水溶液,其原因是C

A、防止发生腹胀

B、防止对肠黏膜的刺激

C、减少对氨的产生及吸收

D、以免引起顽固性腹泻

E、防止发生酸中毒

27、为体温40.2~C的病人做降温灌肠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E

A、灌肠时,臀部抬高10CM

B、溶液量为500-1000ML C、液体温度为28--32~C

D、保留30分钟后再排出 E、灌肠后60分钟测量体温并记录

28、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途径是D A、口服

B、皮下注射

C、吸入法

D、静脉注射

E、外敷

29、关于臀大肌注射联线定位法以下哪项正确E A、髂嵴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B、髂嵴和尾骨联线的下1/3处 C、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下1/3处

D、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中1/3处 E、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30、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划分低热的范围是:C A、36.0C以下

B、36.5-37.5C

C、37.3-38.0C

D、38.1-38.5~C

E、38.5-39.0~C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自南丁格尔创建护理专业以来,护理学的变化和发展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以病人为中心阶段 、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三个阶段。

2、满足休息的三个必备条件

生理上的舒适 、 心理上的放松 、 充足的睡眠 。

3、整体护理的思想内涵包括 强调人的整体性、 强调护理的整体性和强调护理专业的整体性。

4、适宜的病房温度一般是 18-20 、新生儿室是 22-24 。

5、医院感染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感染源、 感染途径、 易感人群 。

6消毒灭菌的方法分为 物理法、 化学法 。医院首选的火菌方法为 物理法 。

7、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范围是收缩压 140-90 、舒张压 90-60 脉压 30-40 。

8、

压疮发生的压力因素有 压力、 摩擦力 、 剪切力 。

9、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应避免损伤 神经 和 血管 。

10 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被迫卧位:是指患者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的需要所采取被迫卧位。

2压疮: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

3灌肠: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直肠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4尿潴留:尿液存留在膀胱内不能排出者称尿潴留。

5潮式呼吸:又称陈-施氏呼吸,是一种周期性的呼吸异常。特点:开始呼吸浅慢,以后逐渐加快加深,达高潮后,又逐渐变浅变慢,而后呼吸暂停数秒(约5-30秒)后,再次出现上述状态的呼吸,如此周而复始,其呼吸运动呈潮水涨落般的状态,故称潮式呼吸。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的方法?

连接注射器后回抽,有胃液抽出;置听诊器与患者胃部,快速向胃内注入10ml空气,有气过水声;胃管末端置于水中,无气泡逸出。

2、简述特别护理的适用对象及护理内容?

1).安排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严格卧床休息; 2)。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3).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设备; 4).加强基础护理,口腔护理每日2-4次,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擦背、拍背、预防褥疮及并发症

3简述青霉素皮内试验后的结果判断?

阴性:试验处皮肤的充血和压迹的程度,在青霉素及注射用水的电极板下均相同,1-2分钟后即消失,全身也无反应者为阴性。 阳性:试验处皮肤出现明显突起的风团或大丘疹,周围充血或不充血。部分病员伴有臂部痒、刺、灼、压等感觉或全身反应,为强阳性:如局部皮肤出现小丘疹,荨麻疹则为阳性。少数病员皮肤上出现白斑,也为阳性表现。

4简述半坐卧位临床意义?

1)用于心肺疾患所引起的呼吸困难的疾病。换,改善呼吸困难。 2)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使腹腔渗出物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化。 3)腹部手术后,采取半坐卧位能减轻腹部伤口缝合处的张力,避免疼痛,有利伤口愈合。 4)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可减少局部出血; 5)恢复期体弱的患者

第6篇:护理三基三严试题

一、填空题

1、手术开始前要清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术结束时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体腔,核对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无误后,才能关闭切口。

2、休克分为两期,即_____________期和_____________期或称__________期和___________期。

3、休克患者观察的要点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完全胃肠道外营养系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以达到营养治疗的一种方法。

5、外科感染通常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感染两大类。

6、破伤风的潜伏期一般为______天,最短_______小时或长达_______天至_________月。

7、破伤风病人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等前驱症状。

8、恶性肿瘤的扩散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9、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甲状腺危象多发生于术后_________小时内,临床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甚至昏迷,常伴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患者术后应平卧________小时,卧床________小时,禁食_______小时。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平稳。

11、常见的腹腔脓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腹腔脓肿的治疗方法是: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13、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四大典型症状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腹膜炎的最主要体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哪项违反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

A、洗手护士腰以下,背部和肩部以上都应视为有菌区不能接触

B、下坠超过手术台边以下的器械不能用

C、器械不能从手术者背后递送

D、手套接触非无菌区后,应酒精消毒

E、前臂或肘部碰触有菌地方,应更换无菌手术衣或加套无菌袖套

2、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为(

) A、呼吸快而浅

B、呼吸慢而浅

C、尿液呈碱性

D、钾离子进入细胞内

E、呼吸深而快

3、休克代偿期的临床表现为(

) A、血压稍低,脉快,脉压缩小

B、血压稍低,脉快,脉压正常

C、血压稍升高,脉搏无变化,脉压缩小

D、收缩血压正常或稍高,脉稍快,脉压缩小

E、血压稍升高,脉细速,脉压缩小

4、休克病人的神志意识变化可反映(

) A、血容量变化情况

B、周围血管阻力变化情况

C、心排血量变化情况

D、脑部血液灌流情况

E、组织缺氧程度

5、败血症的含义是(

)

A、由细菌毒素进入血液而引起症状者

B、仅化验发现血液已有细菌而无症状者

C、血内既有细菌也有细菌毒素并产生症状者

D、化脓菌拴子进入血液并随血流播散而不断产生症状者

E、以上均不是

6、破伤风最早发生的强直性痉挛的肌群是(

)

A、咽肌

B、面肌

C、咀嚼肌

D、颈背肌

E、腹肌

7、破伤风病人最常见的死因是(

)

A、强烈痉挛引起的骨折

B、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C、急性肾功能衰竭

D、心力衰竭

E、窒息

8、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并发甲状腺危象发生于术后(

)

A、4小时

B、5~6小时

C、7~10小时

D、12~36小时

E、48~72小时

9、胃大部分切除术后24小时应特别注意(

)

A、切口情况

B、腹痛情况

C、体温变化

D、出血情况

E、肛门排气、排便情况

10、关于腹外疝手术前后的护理哪一项是错误的(

)

A、腹股沟疝术后,应在患侧膝下垫一小枕头

B、择期手术前,应治愈或控制可引起腹内压升高的症状

C、股疝和腹股沟疝术前应严格准备会阴部皮肤

D、腹股沟斜疝术后阴囊托起是无意义的

E、术后3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11、有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梗阻的原因多是结石、寄生虫或胆管狭窄

B、病人过去可有反复发作的胆管炎史

C、起病急,右上腹绞痛,高热寒颤,黄疸

D、烦躁、嗜睡、昏迷、血压下降

E、血培养可能阳性,但胆囊一定能触到

12、急性乳房炎多发生于(

)

A、产后哺乳期的经产妇

B、产后哺乳期的初产妇

C、任何哺乳期的妇女

D、青年产妇

E、乳房较大的产妇

13、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人术前护理哪项不正确(

)

A、禁食、禁饮

B、胃肠减压

C、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腹部情况

D、应用抗生素和止痛药

14、在没有明确诊断前不能灌肠的疾病是(

)

A、粘连性肠梗阻

B、绞窄性肠梗阻

C、胆道蛔虫病

D、输尿管结石

E、小儿肠套叠

15、子痫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

) A、脑水肿

B、脑溢血

C、肾功能衰竭

D、急性重型肝炎

E、循环衰竭

16、下述哪项是分娩的主要力量(

)

A、子宫收缩力

B、腹肌收缩力

C、提肛肌收缩力

D、圆韧带的收缩力

E、四肢骨骼肌收缩力

17、有关灌肠的禁忌证,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阴道出血,胎膜破裂,先露未衔接

B、臀位、横位

C、估计1小时内结束分娩

D、枕横位及枕后位

E、严重妊娠中毒症及心脏病

18、有下列哪项情况者暂不宜上避孕环(

)

A、月经后3~7天

B、平产3个月后

C、剖腹产后6个月

D、人工流产后立即

E、引产后立即

19、七情的主要特点是(

)

A、影响内脏的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气血功能紊乱

B、七情属于人的正常精神活动,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致病

C、一般情况下,七情可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

D、七情致病与内脏密切相关,不同的持久情志变化对内脏有着相同的影响

E、以上都不是

20、何谓“六气”(

) A、风、湿

B、寒、火

C、暑

D、燥

E、以上都是

21、正常的舌色为(

)

A、淡白舌、红舌

B、紫舌

C、淡黄舌

D、淡红舌

E、绛舌 22.、何谓中药的四气(

)

A、是指中药的四种特殊气味

B、寒凉药具有散寒、助阳的作用

C、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D、是指中药的辛、咸、甘、苦四种味道

E、温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23、中医学的治疗法则不包括(

) A、治病求本、扶正祛邪

B、整体观念、辩证治疗

C、调整阴阳

D、调整脏腑功能

E、调整气血关系,相因制宜

三、多选题

1、为防治肿瘤病人化疗的副作用,应做到(

)

A、某些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不可漏出血管外

B、抗癌药物漏出血管,局部肿痛,应热敷,帮助消散

C、定期查血象,以了解有无骨髓抑制现象

D、若出现胃肠反应,可用巴比妥、冬眠灵、灭吐灵等药减轻反应

E、病人出现脱发现象,应立即停药

2、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有(

)

A、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布单不能接触

B、切开肠腔前应先用纱布垫保护好

C、无菌区布单沾湿时应加盖无菌巾

D、缝皮肤前须用碘酊、酒精消毒

E、手套破了用碘酊、酒精消毒手指

3、胆道手术后经T型管胆道造影,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 A、术后7天可以进行造影检查

B、造影前用生理盐水冲洗胆道

C、造影是为了使胆道充分显影,可改变患者体位

D、造影后应开放T型管引流

E、造影后有发热时可用抗生素

4、发现葡萄胎患者小阴唇有一紫蓝色结节,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不用处理

B、用棉签或钳子夹掉

C、报告医生

D、观察结节发展情况

E、观察结节有无活动性出血

5、妊娠期肝脏负荷加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

A、孕期营养需要增加

B、母体基础代谢增高

C、胎儿的代谢产物经母体排泄

D、孕期雌激素分泌增加

E、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

6、下述哪些情况禁止使用硫酸镁(

)

A、呼吸每分钟少于16次

B、膝反射消失

C、尿量每日少于600ml

D、心率每分钟大于110次

E、血压小于12/9kpa

7、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概括起来是(

)

A、治病求本

B、整体观念

C、扶正祛邪

D、辩证论治

E、调整阴阳

8、中医诊察疾病的四种方法是(

)

A、寒、热

B、闻、问

C、表、里

D、虚、实

E、望、切

29、休克患者留置导尿的目的是(

)

A、排空膀胱,防止发生尿潴留

B、测量尿量、比重,了解肾脏功能

C、观察体内有毒物质排出情况

D、观察病情以指导治疗

E、便于随时检查尿生化的变化 30、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要点(

)

A、耐心解释以缓解焦急心情

B、酌情改变体位协助患者排尿

C、局部热敷,按摩下腹部

D、用温水冲洗会阴部

E、床单位用屏风遮挡

上一篇:车展参展合同下一篇:15驾驶员安全告诫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