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保险理财产品的探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前言

保险着重于风险的管理, 意指提前进行一些保险的安排布置, 使人的身体健康或者已有的财产得到一定的保护, 或者当发生一定的损失时可以通过提前保险的途径来获得应有的保费, 用来弥补其发生的损失, 把损失降到最低, 利益达到最大化。保险的功能就在于当发生事故的时候, 家庭的财产无法支付当前的需要支出时, 可以有一笔钱或者收入来弥补其缺口, 降低人生中的意料外的事产生是的冲击。而保险类理财产品就是指在传统的保险产品基础之上, 增加现金流量管理的投资。

二、保险理财产品

保险理财通常就是指通过购买相关联的保险产品 (财产险、养老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 , 以此来达到对个人或者是家庭进行风险管理与投资的目的[2]。而人们购买的具有理财功能的保险产品就被称为保险理财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种类:分别为投资连结险 (投连险) 、万能险和分红险三大种类。

(一) 投资连结保险

投资连结保险是一种把保险的保障和投资理财集于一身的新型寿险的险种, 其中, 投资所占的比重是较大的。连接就是指将投资与人寿保险相结合, 使投保人既可以得到想要的风险保障, 又可以通过稳定的投资为未来的需求来提供一定的资金。

(二) 万能险

80年代, 美国迅速发展起变额保险。万能保险同样是集基本的保险与基本的保障和投资理财的功能于一身的新型保险产品, 对于投连险来说, 万能险的风险相对较小, 属于是储蓄类的产品, 为大家创造储蓄型理财新通道。万能险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产品的功能方面, 不仅仅要有灵活可选择的风险保障, 又必须有独具优势的专家理财, 把保障与理财完善的结合。二、由于其灵活可变的性质, 同是一个险种, 也可以变化出不一样的保单。保单的所有人是可以定期更改其保险费的金额, 也可以暂停交付其保险费, 还可以改变其保险金额, 可以说是一张万能的保单一点都不为过。

(三) 分红保险

人寿保险按有无利益分配, 可以分为分红保险和非分红保险两种。

其中分红保险就是指保险公司在一个会计年度结束后, 将上一个会计年度的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 根据相关的规定, 按照一定的比例, 以现金或者增值红利的方式来分配给被保险人的一种人寿保险。目前阶段, 保险公司的分红所得的利润比银行的利息要偏高一些。而且, 投连险和万能险两种险种, 分红型保险是其投资类保险当中最稳健的。

三、保险理财产品的优势分析

1.保险理财产品与银行保本收益类产品和股票型基金比较

保险理财产品相比银行保本收益类产品和股票型基金, 保险理财产品具有保障功能, 参加保险可以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取得一定的赔偿, 并大于支付的保险费。相对于其他的金融产品, 因为其风险很低, 所以收益总体上比不上基金股票, 但非常稳定。保险本身还附带理财功能。保险理财产品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安全性和保障性。

案例说明其优势如下:

王先生, 30岁, 2003年4月1日购买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的千里马两全保险B款 (分红型) 生效, 保险期间为5年, 保费100000元, 基本保额105000元, 2008年4月1日保单期满。

5年期间各期的红利如下:

2004年:1116.6元2005年1143.6元2006年976元2007年1399.5元2008年特别红利2805.2元

5年期满, 满期金构成如下:

(1) 年度红利合计 (不含累计生息利息与特别红利) :8014.9元

(2) 累计生息利息:368.9元 (3) 特别红利:2805.2元

(4) 基本保额:105000元 (5) 收益合计:116189元。

5年期间内, 王先生还可拥有如下保障:

最高非意外身故保险金:105000元+累积红利, 意外身故保险金:420000+累积红利.所以, 王女士如果保险期间内不发生任何意外, 满期时将获得116189元;如果上述意外事故, 保险公司将会按规定赔付。

最重要的一点是, 收益性并不是保险的主要特性, 保险的本质还是以保障为主, 如果单纯地为了投资收益, 最好的选择就是基金或者其他的渠道。任何的一个险种都具有其特有的利与弊。保险理财产品, 具有特有的保障功能, 同时还兼具投资分红的功能。至于其分红的多与少, 就要看保险公司自己的资金运作情况了。所以, 在选择购买保险理财产品的时候, 也要看其保险公司的运作情况及财务状况。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理财成为人们实现其理想最有效的手段。本文主要通过保险理财产品方面的介绍, 加深人们对保险产品的认识, 从它的各个方面分别与其他的金额类产品相比较, 结果是有优势也有劣势, 但是就目前阶段来说, 保险产品是可以满足人们的理财需求的最佳的产品。

关键词:理财,保障,收益

参考文献

[1] 蔡鄂生.最新银行业务检查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年第5期.85~89

[2] 叶朝晖.保险投资一点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年9月.15~97

[3] 张平.中国投资前景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年.85~89

[4] 杨梅英.风险管理与保险原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9年6月第一版.95~97

[6] 陈立双, 段志强.保险学.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15~17

[7] 吴定富.保险基础知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年6月第1版.5~39

上一篇:地下室片筏基础的抗裂防渗下一篇:浅析中职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