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使用手机APP学习英语的现状探析——以理工科专业学生为例

2023-0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众所周知,移动App是指在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上运行的应用软件。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大量的各类英语学习App给现今的英语教育提供了一个跨越时空、自由的、个性化的有效平台,它将学生碎片化的时间整合起来,使英语学习成为生活娱乐的一部分。但对于一些普通院校的基础较薄弱的理工科学生而言,各类英语考试仍是一个问题。本文以这一类受众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的统计和分析,以此来探究他们在使用英语App学习的过程中的可行性和不足,并且提出解决措施,从而促使这一类受众更好地运用App这一辅助手段进行学习。

一、调研概述

为了了解目前非英语专业理工科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类App的使用现状和App对他们英语学习的作用,也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使调研更具真实性和客观性,笔者制作了“有关大学生使用手机App学习英语的调查问卷”,在小范围内进行了一次调查,并且随机挑选学生做了访谈。

本次调查在兰州某高校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这三个专业2017级与2018级的学生中展开。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54份,具体统计情况如下表1。

二、非英语专业理工科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类App进行英语学习的现状

经过问卷制作、问卷发放、问卷回收、问卷统计等一系列工作后,笔者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现阶段App使用情况如下。

目前普通高校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整体不高。本文所指的英语水平的评估以等级考试为标准。在本次调查中,近90%的学生还未取得任何英语证书,这种结果是有一定的原因。因为调查的对象多为大一、大二的学生,他们参加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次数较少,过关率自然也比较低。相对而言,大三、大四的学生国家英语四级的过关率虽会有所上升,而英语六级过关的人也只占学生比例的少部分。这也表明,学生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多次的考试才可能通过英语等级考试,由此可见他们的英语水平和英语学习能力是较低的。在这一前提下,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类App的现状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使用手机App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通过各类英语考试。在“您使用手机App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中,有11.34%的学生选择了“纯属爱好,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31.12%的学生选择了“为了补充课堂知识,应付平时作业和考试”。有52.35%的学生选择了“为了英语等级考试”。有5.19%的人选择了“其它”。由此可以看出,非英语专业的理工科学生大部分都为了应试而使用App学英语。在访谈中,笔者也了解到,大部分人本身就对英语学习有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学英语是“不得已而为之”。尤其是笔者调查的这几个专业,几乎全是男生,所以这种情况就更典型了。

基于以上的情况,调查数据反映出这一类受众使用英语学习类的App自发性较低。通过数据统计,有近一半的同学是经过老师、同学的介绍才开始使用手机App学习英语的。并且在“您使用手机App学习英语吗?”这一问题中,47.27%的学生选择了“有时”,30.90%选择了“很少”,其中只有10.92%的学生选择了“经常”,但也有10.91%的学生从不使用手机App学习英语。关于“您每个星期使用手机App学习英语的时间是多长?”这一问题,有54.55%的同学选择了“5小时以下”,30.29%的同学选择了“10小时左右”,10.09%的同学选择了“15小时左右”,5.07%的同学选择了“20小时以上”。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学生不是自发、主动地去了解英语App,而是经人推荐,并且有大部分人使用频率不高、时间不常。

手机App仅作为英语学习的辅助工具,大部分学生仍以传统学习方法为主。调查反映,目前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方式和途径较为多样化,每位被调查人的学习资源都各有不同,但近70%的同学都会优先选择学校配发或自己购买的教材。在此纸质材料的基础上,再选择别的资源来学习。还有较多的人选择了听英文歌曲或广播,比如VOA、BBC等。有小部分的人选择了使用手机App和英语学习网站或看英文报纸、杂志。在这项调查中,笔者发现,选择“和英语母语者交流对话”的同学微乎其微。由这项调查可以看出,虽然手机App有其自身强大的优点,如便携性、无线性,但它的使用面并不广,学生还是更为依赖传统的纸质学习资源,或者娱乐性更高的英文歌曲或电影来作为学习的补充。

词典类App使用最为广泛,在学生中反响不错。数据显示,有55.23%的同学选择有道词典,有15.86%的同学选择金山词霸,并且都是长期使用。此外,词汇类的App也比较受欢迎,31.22%的同学使用百词斩记四级单词,他们表示使用效果不错。

总体而言,学生使用手机App学习英语的效果不显著。在“您觉得对您而言,使用手机App学习英语的效果明显吗?”这一问题中,有39.16%的同学选择了“还不错,先用着看”,有42.15%的同学选择了“有一点作用,但不大”,有6.12%的同学选择了“非常明显,有了很大提高”,有12.57%的同学选择了“没有效果”。下面,针对这一问题,做一柱形图,以更直观对比、反映现阶段理工科专业学生使用手机App学习英语的情况:

由此可见,虽然大多数学生都在使用英语学习类App,但其效果并不明显。

三、发现问题,剖析原因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虽然使用手机App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利用这一平台进行英语学习的人也日益增多,但其效果并不显著。大学生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通过等级考试,并且不难发现,受众使用英语App的自发性并不高,还是以传统的纸质资料或听力材料为主。很多人会选择一款App,但使用频率并不高,时间也不长。这些问题不容忽视,那么,是什么原因制约或影响了大学生使用英语App的学习效果呢?

(一)受众自身的因素

理工科专业的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水平有限,面对市场上良莠不齐的App产品,去选择一款适合自身实际水平的App有一定的困难。并且,这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其本身专业课课程繁重,压力也不小,能投入到英语学习中的精力本就不多,用App学习英语的时间就更少了。久而久之,用户的热情和兴趣终会耗减。

还有,所有App都耗费流量,常常需要更新或下载,并且有些倍受推崇的App会收取一定费用。还有的学生表示,目前App市场里的产品参差不齐,有的存在泄露隐私,病毒或广告等安全问题,基于这一缺陷,有的学生也会放弃使用英语App。

(二)App自身的因素

一部分学生表示,他们之所以放弃使用某一款App,是因为它专业知识不够系统、严谨,提供的方案设计、思路和方法也不够科学合理,不能和课堂知识互补。除此之外,还有同学表示,虽然目前很多App都在不停更新换代,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和突破,如将单词和图片联想记忆相结合,并配以发音和例句,不断强制重复复习,虽有一定的效果,但这仍然是属于填充式的学习思维,它每天制定的学习计划缺少针对性,以至于很多用户对每天制定的语言知识感到迷茫与乏味,从而放弃使用。此外,虽然很多App都有自动监督提醒的功能,但久而久之,当使用者的新鲜感过去后,他们还是无法坚持下去的。

App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轻松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英语的愿望,但很多App还是无法最大限度的整合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很多学生还是处于无意识、无目的的学习阶段。原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App自身,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很多App制定的一次性学习量较大,并且内容繁多、复杂,让人感觉难以记忆,无从下手,用户们更想有一款App,可以将学习内容尽可能的轻量化,使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

(三)其他因素

目前App市场竞争激烈,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App,英语学习类App虽然已尽量将娱乐与学习相结合,但其他的娱乐、社交型的App却更受欢迎。

四、针对问题,集思广益

从学生自身出发,首先,他们应当积极主动的调动和调整学习动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但要说明的是,可能在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认为,动机愈强烈,工作的积极性也就愈高,我们的工作潜能也就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取得的效率也愈大;反之亦然。因此,人们总是认为工作效率是随着动机的增强而提高的。然而,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研究证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其实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的曲线关系。耶基斯-多德森定律研究还表明:这种动机的最佳水准不是一个固定值,它会随着任务的性质和难易程度发生变化。在完成一项较简单的任务时,动机强度高,效率就可以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时,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好;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的工作效率最佳。所以当学生在给自己确定学习任务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定律。

从英语老师的角度出发,老师在帮助学生选择一款适合其自身实际情况的App的同时,更可以将英语App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平台。除上述所说的学生积极调动学习动机外,老师也要在各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了强化理论,它有一个方面阐述了程序教学,斯金纳认为课堂上采用教学机器,与传统的班级教学相比较有许多优点。首先,它能即时强化正确答案,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能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果老师能够有效地将App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英语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使英语App即时的修正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学生的学习效率应该也会有显著提高。第二,斯金纳认为教学机器使学生得到积极强化,力求获得正确答案的愿望成了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一款好的英语App正有这样的功能,它会反复让用户进行选择判断,直至选出正确答案。第三,他认为采用教学机器,一个教师能同时监督全班学生尽可能多地完成作业。即老师可以将使用同一款App的同学建立成一个学习小组,通过App,查看他们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或者定期举行交流会,让学生谈谈自己使用App的收获,直接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这样可以在班级里形成一种利用手机移动平台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同学之间互相督促、互相激励,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可以使部分同学少走“弯路”。第四,教学机器允许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循序渐进地学习。这样,一些基础不好和落下进度的同学也可以有一个学习的平台,在老师的帮助下尽快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将英语App作为教学的一种工具,对于基础较薄弱的理工科学生来说,是较为可行的。

从App研发的角度出发,目前,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也影响着App产业的发展,它有巨大的市场和前景。谷歌Android和苹果IOS两大操作系统使这一产业发展迅猛,但正因为这段时期是它的加速发展期,市场上可谓“鱼龙混杂”,App研发者更应当把握重中之重,也是决胜的关键,即受众的需求。所以如何进行产品设计、如何进行产品定位,再到进一步的推广营销,这些因素都至关重要,并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如:研发者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学生的认知思维来研发软件,充分考虑到各个受众群体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

此外,据笔者访谈调研,学生心中一款完美、实用的App应当具有以下这些特点:有非常完备的数据资料,涉及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软件设计需要更加个性化并且具有针对性,可以根据个体的不同需求制定明确详细、短时轻量的学习计划;将知识更加系统化,使其具有规律性;提供一个更方便的平台,使学生与学生、学生和老师,老师与老师之间能够更便利的互相帮助,分享学习资源与学习方法;操作界面更精简,耗费流量更少或收费更低,使英语学习类App精简化、普遍化,真正地服务于大众。

五、结语

本次调查为我们了解当前普通高校理工科专业学生使用App进行英语学习的现状、学习目的、学习困境等提供了有力的数据资料,对今后英语学习类App的改革更新也具有借鉴意义。总体来说,英语学习类App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可行性,但目前还没有充分被老师和学生所用,所以App研发者应当对目前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解决,才能在将来获得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就受众而言,学生和老师应当就当前学习和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探究,调整学习和教学方法,并且充分认识到这一平台的优点,将它运用到日常学习和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更紧密的结合起来。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他们对移动平台上的各类APP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调查当下高校学生(非英语专业理工科学生)的英语学习类APP的使用现状,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可以使我们更直观的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且就这一受众群体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或建议。旨在推动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更进一步,也为高校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提供较为可靠的资料。

关键词:英语APP,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 詹青龙,张静然.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与迈克·沙尔普斯教授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10(3):1-7.

[2]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逄博.教育游戏设计方法与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4] 沈潜.课堂的延伸--移动英语学习App职教英语辅助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12(26):187-188.

[5] 侯艳芳.利用移动工具进行语言学习[J].安徽文学,2014(3):130.

上一篇:后网络时代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浅析下一篇:关于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之路的思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