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备课教学反思

2022-05-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教师备课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备课的有效性

摘 要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分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关键词 语文教师 阅读 教学 有效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初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备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入解读文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精心取舍。许多课文内容学生自己完全能够读懂,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要泛泛而教,面面俱到,浪费宝贵时间,比如我们每个单元中的自读篇目,每一课的字词积累、作家作品常识等完全可以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立足学生的现实水平,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将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的“内核”。这些“内核”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语段,一个情感点,它们在文中往往居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处。我们将它们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着力点,引导学生潜心于文,深入研读,最终这些切入点成为学生学习的创新点、发展点。比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就可以从标题入手,引导学生首先要抓住“怀念”这一题眼,怀念谁?因何怀念?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带着这些问题去研读课文,你能读出课文两次写到了秋天,一次是在母亲去世前,一次是在母亲去世后多年,我和妹妹去北海公园看花。这是在秋天怀念同样是在秋天去世的母亲。这样很容易对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有一个大致了解。如此使用教材,起到了提纲挈领的效果。

2.巧妙拓展。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教师不能仅停留在对课文的分析和解剖上,还应该拓展空间和视野,以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文章应立足课本,从情节角度延伸,从主题角度延伸,从文体的角度延伸,跳出课堂,沟通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教《孔乙己》,有一个重点环节是“写手”。先是每位同学自己找适当的地方补写,要求是切合上下文,符合人物特点;然后全班一起补写孔乙己死的场景,一起讨论孔乙己死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手,手里会有什么。最后我又安排用中、西两种方式为孔乙己写碑文的活动。学生通过这样的练笔,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命运的理解,而避免概念化的教学和简单的结论传递。

3.多方整合。以语文学习为主轴,整合音乐、美术、地理等学科内容,使静止的文字符号流淌出音乐的旋律,产生图画的意境和舞台的氛围,让语文学习充满诗意和激情。我在讲授《安塞腰鼓》时,首先让学生欣赏黄土高原的这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安塞腰鼓那震天动地的力量。再出示中国地图,指出安塞腰鼓诞生地——黄土高原这一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的确切位置,这样,使同学们理解了安塞腰鼓的相关情况后,带着期待开始学习,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整合的神奇魅力。

4.接轨生活。语文教育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充分利用语文与生活的天然关系,有意识地将鲜活的生活素材揉进教材,融入课堂,立足文本,放眼生活,展现给学生一个精彩的语文世界。我在讲《斑羚飞渡》这一课时,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人类面临绝境,需要做出生死抉择时,是否具有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呢?学生讨论发言后,我引用“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地震中的英雄事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样做既设置了一个很好的情境,又给学生充分的创新思维空间,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既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又有利于学生去探索、创新。

二、细致研读文本,确定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合理清晰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目标应通过课堂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一句话,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衡量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那么,如何设计合理、明晰的教学目标呢?

在确定每节课的阅读教学目标前,老师应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全面的认识,以确保目标实施的有效性。

首先,知识呈现和能力训练要活动化。我们把知识呈现和能力训练设计成为一个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积极运用技能的动态活动过程,学生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感受和体验、逐步提高语文素养的实践过程,这样的课堂才能体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其次,学的过程与教的过程要一体化。教必须立足于学,教的行为就是激发、引导、帮助、促进学的行为,课堂教学本质上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精心设计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使学与教融为一体,使外在的语文实践活动和内在的思维情感活动相统一,实现知、情、意的和谐发展。充分展开学生自主研读课文的过程,重视学生逐步形成对于课文的观点和看法的过程,重视学生走向结论的过程中的知识建构和情感体验,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责任编辑 全 玲)

作者:李静

第2篇:新课程下《论语》备课有效性的反思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逐步推行的过程中,我们对教学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但是,不管我们的教学如何改变,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我们的课堂有效——也就是说我们要提倡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就是教师在遵守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体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要求教师进行有效备课。教之初有效教学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永恒追求。语文教学的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准备阶段,关系有效教学实施和有效教学评价。笔者从两年多的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以《〈论语〉选读》的教学作为分析的缘起,从学科教学的教师、教材和学生三个维度,对教育理念、教材处理、探究方式等层面作案例式反思,在讲述自己故事的过程中,试图构建新课程要求下语文有效教学的备课策略。

一.教育理念层面

案例一 学生对文言文有抵触情绪,“读—译—背”模式已经让他们身心憔悴了,因此,必须要找到一个方法,既能让学生接受文言文又能体现文化著作的教育作用。现有的教材在编排上打散了《论语》的整体性,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将儒家思想割裂开来,而应该立足于“因简求繁”,以一个简单的问题作为突破口深入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读出自己心中的孔子。

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师在上《高山仰止》这节课的时候只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文中有很多章节讲到了子路,说说子路是怎样一个人?他跟孔子关系怎样?

生一:子路是一个鲁莽、好大喜功的草包。他有勇无谋,“行行如”,所以孔子咒他不得好死。

生二:孔子曾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言下之意是子路太鲁莽,遇事不会动脑子,孔子不愿跟他共事。

生三:我觉得子路脾气太直了点,想什么就说什么,简直像小孩子一样。

师:子路如果真是这样的家伙,孔子还会让他经常跟随自己左右吗?子路有什么优点呢?

生四:孔子说的“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是说子路除了好勇,没什么可取之处啊。

师:大家想想,子路为什么还能成为孔子精通“六艺”的七十二弟子之一呢?子路的鲁莽也可看成是直率啊!你看,孔子去见南子,子路就敢于当面批评,逼得孔老夫子当即跳脚发誓。

学生有的点头,有的交头接耳。

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将自己的教学内容框在文本的范畴之内,没有进行合理的拓展,同时,本环节中貌似给学生一定的启发,让学生的思路,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了教师所想要的答案,最终使得教学双方都似乎是达成了目标。但我们不妨再思考一下。学生是否真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论语》的这个片断有了很好的认识?是否教师自己对子路的认识就局限在这里?能否更深层次地对于文本进行解读,而不是用貌似启发的方式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呢?

策略 目前,课外对《论语》的解读资料也有很多。作为教师,这些凝结了许多智慧的作品不能不了解,但如果照单全收,不加筛选,势必造成很大的困惑。因此,教师自己要在“博览”的基础上细细斟酌筛选,不盲目迷信。《学科指导意见》有教学建议:《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就《〈论语〉选读》而言,语录的格局、对话的语体仅仅是古代文章格式的萌芽,所以教学建议着重是从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这两个教学层次上作出说明。

所以,在《论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摒弃“穿新鞋走老路”的讨巧思想——即读-译-背的模式,真正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人本主义思想,认真揣摩《论语》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编写意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下,让学生充分感悟到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是有效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教材处理层面

案例二 我们知道《论语》是一部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语录体儒家经典。通行本《论语》共20篇,编辑体例相对杂乱。它既不按内容类别编排,也不按语录的时间先后集录。但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编的《〈论语〉选读》却不一样。该教材从课程及教学论的角度,按照主题编排,即每一章的语段是根据主题来编排的。这就意味着教师应采用“主题型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提炼每一章的主题,把每一章每一段根据主题串起来,使其前后连贯。

例如,在上《周而不比》这一课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把原始儒家的交往观和现代人的交友观结合起来讲,就截取了百家讲坛中于丹讲“交友之道”的一段视频。其中于丹有这样的一段话:“孔子说的第二种好朋友是‘友谅’,就是宽容的朋友。坏朋友也有三种:什么叫‘友便辟’呢?就是性情暴躁的人;‘友善柔’,就是性格特别优柔寡断的人;‘友便佞’就是心怀鬼胎的朋友。”

很明显,于丹对于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解释跟课文中的注解有很大的出入。那么《论语》中的原义到底是什么呢?翻阅了一些参考书籍,我才得出结论:应该从损友和益友的对立面去理解。“直,正直”,“谅,诚信”,“多闻,博学多闻”,那么,“便辟”便是“多闻”的反义词,意为“谄媚奉迎”;“善柔”便是“谅”的反义,是虚伪;“便佞”便是“多闻”的反义,就是“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意思。所以说,于丹教授的解说是不够准确的。

问题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文中孔子充满生命智慧的话至今熠熠生辉。但把《论语》作为必选教材进入高中语文课对语文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著作该怎样教才能达到预设的目的;教师自己对《论语》的理解能有多少,况且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孔子的;我们真能深入领悟这些语句吗?而且许多后人对《论语》中涉及的观点并不一致,如何取舍呢?

策略 这几年关于《论语》的解读书籍也不少,除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李零教授在《丧家狗:我读〈论语〉》中,以训诂的刀片对《论语》进行了条分缕剖,把孔子“还原”为一个“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谭景伟的《一位保安的〈论语〉心得》行文明白晓畅,说理通俗易懂,且融入个人经历,为我们提供了研读论语的另一种角度。加上我们手头的教师用书等,可以说,有些问题是众说纷纭,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放出眼光”,细心斟酌了。

从教材与教学的关系上讲,教学活动是活的东西,而教材作为课程的主要载体,则是静态的死的东西。因此,要把教材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就应对它进行科学适度的加工和处理,使之更适合于活的、具体的教学活动实际。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准备过程中必须吃透教材的精神实质,并且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灵活恰当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处理。

三.探究方式层面

案例三 在论语十则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典雅,鼓励他们自主诵读课文。用诵读的方式进一步品味、体悟,让学习升华到“使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同时,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语言上的障碍,我有意识的将名家对于论语解读中的不一致的地方指出来让学生查找各种文献进行比对,找出他们认为合理的解释,并阐明自己的理由。最后,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进行讨论。

在讲《中庸之道》时,我先把于丹、南怀瑾、牟钟鉴的不同理解呈现给学生,安排了一次“文本导读质疑”活动。

任务:依话题为导向,结合文本交流,从而使资源共享达到最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话题预设——“我看中庸之道”。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结合文本完成。

生一:中庸是慎独自修。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

生二:“中庸”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忠恕之道,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

生三:由孔子的“吾未闻好德如好色者也”,得出好色的中庸之道讲求合乎情理、顺其自然,在满足自己的时候不要伤害到他人。

……

问题 这是一堂试验课,尤其是在《论语》课堂中进行这样的尝试,到底能否让学生对于文本,以及文本所承载的文化进行合理的探究?这样的探究会不会太专业了?这些问题在论语的教学中一直在困惑着我。但是,作为一直以来被奉为经典的《论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说,不同的解说也得到了不同的成就。似乎这样的结果真是我们解读《论语》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即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百家齐鸣,百花齐放。

策略 我省《论语选读》课程的核心目标式定位于“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文化论著研读”的教学要“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引导专题探究,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简而能赅,浅而能深,态度雍容,辞义典雅”(《先秦诸子选读·概说》),抓好诵读是最为朴素而有效的学习方法。《论语》选读教学的自主诵读课通常开在精讲探究之前,做法是在这门课准备开设之初,就让学生利用早自习来展开充分的诵读,或者把选文都背下来。这使学生大大熟悉了要学的内容,为后面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精讲探究之后,还要安排诵读课,这是在对《论语》有了一定程度解读的基础上。

对学生而言,自主探究的课堂,真正是他们的地盘,这里给他们提供丰富的自由选择学习机会,以个性化成长为载体,积淀良好素质与创新意识,有效促成知、情、意、行的统一。但对其中产生的问题,教师更需要在备课时做足功课,以优化探究方案,提高探究效果:

1、教师要鼓励、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估计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档次。提出问题是整个探究的基础,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探究很难进行下去。为了让学生能提出问题,备课时教师有必要准备一定的问题情景、必要的背景知识等。

2、备课时教师要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充分的预设并制定相应的预案。

总之,教师、教材和学生是学科教学中的三个核心要素,备课过程中只有做到更新教育理念、整合教材内容和优化学生探究方案,才能保证新课程要求下《论语》教学的有效性,并在实施中获得最大程度的生成。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3、陆军:《新课程要求下化学有效教学的备课策略》,《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年第8期上(6—8页)。

缪瑛,教师,现居浙江富阳。

作者:缪瑛

第3篇:物理“文本知识问题化”的备课实践与反思

“先学后导、问题引领”教学模式是以问题发现、生成、解决为主线,以问题引领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问题解决途径的有效教学模式.如何将文本知识问题化?如何通过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潜能,让学生提出问题,展开知识的学习、应用?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是物理新授课备课过程的基础.

笔者在备课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思路,主要是通过“师生共备”来发现文本问题,即所谓“问题发现”.具体是指教师结构化备课和学生结构化预习中,根据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去发现文本问题,学生将通过结构化预习中发现的尚未解决问题提交给学科教师,教师将学生未知问题作为重要课程资源融合到结构化备课中.学生使用《问题预习单》,系统整理自己所发现的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通过自我评价解决后对尚未解决问题,经过学习小组合作提炼后提交给学科教师.学生的“问题发现”过程,可在课前实施或课中实施,旨在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为教师的二次备课提供充分的依据,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逐步养成结构化预习的好习惯.本文就“文本知识问题化”的问题作几点思考.

1 从教材中直接吸收、改编问题

苏科版新教材注重问题的设置,通过问题引入新课、展开教学、追问留白.特别是探究活动中大量运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实验,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推导结论,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1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活动中,教材提出猜想的问题,表面上是引导学生猜测,实际上也是将光的反射规律这一概念具体化,同时也为下一步学生生成实验操作步骤做好准备.

例2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活动中,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对测量方法的思考;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大小、压力等是对实验步骤、具体操作的思考;而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对物理研究方法的思考.这几个问题的提出,可以说是为整个初中物理探究活动的教学,提供了“问题发现”的典型范例.

此外,教材中“猜一猜”、“试一试”、“交流与小结”这些栏目大多以问题形式出现,从而引发学生有效思考.这些问题可以直接为教材备课提供素材,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但我们也必须注意,教材中提出的有些问题是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工的.

例3 如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教材提出“看一看,在什么情况下卡片处于平衡状态?在什么情况下卡片不能平衡?”,这个问题我们就应该适当具体化一些,改编成:(1)改变两端钩码的个数,看一看,什么情况下,卡片平衡?什么情况下,卡片不平衡?(2)改变力的方向,看一看,卡片还能平衡吗?(3)把卡片转过一定的角度,松手后,卡片能平衡吗?(4)剪开卡片,两个力还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吗?卡片能平衡吗?

2 采取搭桥策略精心设置问题链

搭桥策略是指教师为了使学生对当前问题做进一步理解的需要,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逐步深入地加以分解,以便学生能自行构建知识体系和物理思维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种行为活动.问题链的设计,一是加强了知识的整体性,二是降低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难度,是搭桥策略在备课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方法.

例4 在《欧姆定律》备课过程中,活动14.5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备课过程中,老师在《学生预习单》中给出问题链,实现文本知识的问题化.(如图1)

思考 案例中的问题链设计,能使学生的情感、兴趣、动机都处于积极状态,能有效地把观察、分析、讲解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认识上的转化和飞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问题的研究方向,自发地利用旧知识,去获取新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这样设计的问题也能使我们的教学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程序.

例5 学生通过结构性预习,在主问题链进行的过程中,通过积极思考、合作讨论,学生自主生成一些新的问题链.(如图2)

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创设的情境,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培养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3 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

在“先学后导、问题引领”课堂模式中,笔者也注意到有些教师不顾课程、课堂、学生背景,将问题直接提交给学生,忽视问题情境的设置,还自认为提高了课堂效率.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做法.

先看看我们的教材是怎么做的.图3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活动内容,教材并没有简单地直接让学生根据问题提出猜想,而是设置了一个非常吸引学生注意、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可见,教材十分注重情境创设,因为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而一个人对事物或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去注意它,研究它,直至掌握它.

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方式),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努力可克服)的学习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恰当的具有物理味道的情境,提出问题.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应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創新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例6 在《欧姆定律》备课过程中,引入新课部分笔者的预设是:

问题1:我们有哪些方法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通过播放“模拟调光灯实验”动画(图4)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积极回答: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改变电路中电流,改变灯泡亮度.

追问:还有其他方法改变灯泡的亮度吗?学生思考后纷纷回答:换灯泡,把滑动变阻器换成电阻箱.

老师播放“通过改变干电池节数改变灯泡亮度”的视频资料(图5),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可以通过改变电压改变电流,改变灯泡亮度.

问题2.同一个灯泡,亮度不同,说明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同,请思考:导体中的电流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回答:电压和电阻.顺利引入活动14.5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思考: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对于一些抽象、不可见、难理解、难解释的概念、原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但上述实录中动画内容的局限性反而限制了问题的开放性,给学生无形中设置了思维的框框条条,效果适得其反.笔者认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各种物理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其充满着趣味性、思维性、挑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课引入完全可以提供学生相应的实验器材,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而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也为后面的探究电路连接做好准备.利用实验内容的魅力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

例7 欧姆定律公式讲解之后,问题15.家庭中通常使用的是交流电.当通过人体的交流电的电流达到50 mA时,就会导致呼吸麻痹、心室颤动.假定某人身体的电阻为2 kΩ,算一算,通过50 mA电流时的电压是多大?

思考:西方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解决人的生存问题.问题生活化策略是将问题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鲜活的知识.

4 注重问题的有效性

有效提问即为理解而提问,有效的问题一定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真正让学生开动脑筋.

例8 在进入活动“14.5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环节时,预设了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完成探究电路的设计.

问题1:你能设计出研究它们三者关系的电路吗?

学生设计出图6电路.

问题2:这样的电路图能得到几组I、U、R的数据?

分析得出“只有一组数据”的结论.

师:我们在研究某个物理规律时,一组数据能让我们总结出正确的规律来吗?

问题3:如何得到多组数据呢?

通过讨论、分析,得到:1.改变电池的节数:2.增减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3.接一个滑动变阻器.

(学生在图6基础上,添加滑动变阻器,形成图7的实验电路)

师:在同等条件下大家觉得哪种方法既方便又能得到更多的数据?

问题4:请说明滑动变阻器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吗?

——多测几组数据,排除实验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思考:老师煞费苦心地设置了一系列問题,目的只为学生在引导之下,理解多次测量的方法和意义,但课堂实际是问题3提出后,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设计出图7的实验电路,下面的几个问题自然也就成了摆设.教师通过情境要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例9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过程中,为了突破“控制电压不变”这个难点,老师作了预设:

问题1:某组学生得到下列数据,他们认为不能得到“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正确”结论,请你观看他们的操作视频,分析原因.

问题2:当断开开关,将“5 Ω”电阻换成“10 Ω”电阻后,闭合开关,下一步操作是什么?还有老师建议再预设下述问题3:当断开开关,将“5 Ω”电阻换成“10 Ω”电阻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什么方向调节?

思考:课堂实践中,确实发现有部分学生,更换电阻后,忘记调节滑动变阻器,没有控制电压,因此问题1、2对于纠正学生错误,突破难点是有效的.但对于问题3,从实践操作来讲,学生左右试调后,都能控制电压与原来一样,并不形成操作困难;同时如果进行理论解释,因为欧姆定律的概念还未形成,相反却给学生带来理解困难;所以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提出过早过难,不适宜使用.个别组学生将电压控制在1 V,由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较小,换上10 Ω、15 Ω电阻后,电压表示数无法调到1 V,这个学生操作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是需要老师重视并且要予以当场解决的.

提出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是引起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条件.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力所不及,不知从何做起,因而,可能会失去探究学习的兴趣.

物理课堂“问题引领”教学以情境、问题、活动等教学方式展开教学,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同时也使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易于操作与把握.教学中我们可以用情境、问题、活动作为一个个的小的教学单元——“微教学单元”,主线就是问题,因而我们的课堂需要把教学的内容转化为大量的问题——文本知识的问题化.

问题从哪儿来?初中阶段,由老师把教材中既定的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成一定生活情趣或者具有深入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对教师提出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发现新的疑问.以“问”引“问”的策略,可能还是目前最主要的一种“问题引领”课堂模式,笔者认为它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必然的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物理课堂,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感受物理探索的乐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这可能就是我们的最朴素的目标.

作者:茅云飞

第4篇:教师备课反思观摩后的反思

中一班姜春锋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扎实有效地推进课堂改革,为教师搭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规范备课的平台,我们在领导的带领下,抱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心态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开始时,教研员对于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为老师们进行了详尽的展述,为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此次活动还建立了评比的机制,旨在更好地推动老师们完善自身的工作,为更好地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的观摩过程宛如回到了研究的“战场”, 全区教师认真翻阅了该园每位教师的备课笔记,从书写、目标要求、一日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观察记录和反思等方面进行观摩。老师们也在这种相互观摩过程中孜孜不倦的互相学习、比较、反思。活动后的小结、评价,也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我们将观摩过程中的闪光点记录下来,从教师的工作态度、文本撰写、各类计划、专业理论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梳理、以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完善方法,供老师们细心领悟、行之有路、做后收效、共励共勉!

备课反思笔记是幼儿园常规教学工作中甚为重要的一环,本次备课本活动旨在让老师们在观摩活动中能够同伴互助交流,共享教育心得;能发现同伴备课本、教育观察笔记中的闪光点,并能主动向同伴学习,促进教师撰写备课反思观察笔记的能力。本次活动让老师们受益良多,相信老师们通过互观、互学、互评、以及专业提升这些过程后,撰写备课反思笔记的能力也将大大提升,同时也将会更为完善、规范,从而更好地促进日常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5篇:备课教学反思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我们的祖辈、父辈是一本耳熟能详的书,但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它的趣味性不及《汤姆 索亚历险记》,故事性不如《西游记》,因而阅读兴趣很淡。但是这本书所崇尚的理想、勇敢、坚持、执着等优秀品质,对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中学生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我想,这也是教材编写者们推荐这本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为了增强课堂气氛的感染力,选择了两首乐曲:一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朴树的《白桦林》。这首俄罗斯风味浓郁的歌曲在开场很好的渲染了气氛。二是八只眼乐队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唱出了中国几代人读这本书的感受。因为没有确切的歌词,所以放弃了滚动播放歌词的想法。但是如果在播放这首时,能展示一些前人读这本书的心得,学生听歌的感受可能更深切。

最后的作业设计注重课堂教学的延伸。但是,这份作业再次把学生拖回了名著本身,书本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差异,再一次为这份作业的实效性打了折扣。

《风筝》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主要应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在读中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在学生说课文叙述顺序时,我没有一味要求学生对课文做高度概括,也没有要求语言必须精练,而是充分重视学生的表达欲望,允许他们用自己的话、凭自己读后的印象将课文的内容按叙述顺序讲述下来,当然,也鼓励概括能力强的同学能用简洁的语言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

《风筝》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这样一篇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给了我们一次拉近师生距离的机会。为此,我设计了一个非常童趣的导入——猜谜。“空中一鸟,长线牵牢,不怕风吹,只怕雨打”,学生的情绪一下提高了,为课堂的教学打好了基础。

语文新课标要求读书要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基于这点,我把整堂课的重心都放在了朗读上,有进行指名读,同桌交流读,小组竞读等。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孩子朗读精彩时,我都能给于一个鼓励的微笑,当某个孩子胆小声音微弱时,让其他孩子给他鼓掌。看着孩子们因鼓掌而激动的脸庞,我不禁也深深感动了,不经意的一点掌声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啊!但就朗读而言,我个人认为有败点,不应该把齐读放在开端。学生的思想感情还没有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让他们齐读,效果适得其反。

以后我还要多磨练,多给自己敲敲紧钟,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这两天讲授的课文是《童趣》,是一篇文言文,也是初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关于文言文的教学一直都存在着争议,有的认为要依然要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有的则认为应该弱化基础知识,而要侧重让学生去体验课文。关于这些争议可以从各个渠道获知,这里就不再多说。还是讲讲我上课时的一些情况。 有一两个亮点:一个就是导入,我还是按照我以前的思路,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这次讲的故事可以说很符合课文,因为讲的是一个小女孩想象的故事,这个故事作为一个导语可以说是很成功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就是在课堂上讲了一个《武林外传》的小故事,是关于刑捕头吃东西的故事。刑捕头没有钱,他就要了一碗阳春面,可是在他吃之前,他嘴里一直在说“这是肉丝面,这是肉丝面”,结果他就真的把它当肉丝面吃下去了。这个故事告诉同学们的就是:“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只要你是这样想的,事情真的就是这样的。

但是,通过这次《童趣》的教学,我发现了很多问题:

二.这是一篇充满趣味和想象的文章,应该可以让学生成为主角,让学生去体验文章里面的乐趣,因为他们才刚刚度过自己的童年,对于自己童年时的一些趣事还是记忆犹新的。如果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趣事谈谈童年的一些感受,再让他们去体验作者当年的乐趣,或许效果会更好。但是实际上这堂课我们大都是在传授文言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觉。这实际上也违背了新课改的精神。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一个主导的作用。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尽量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

本课教学设一各种形式的朗读,知道学生正确的语言停顿,在朗读中提高语感能力,用以消除“语言习惯”障碍;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规律,是学生消除畏惧心理;通过字词的教学,使学生打好学习文言文的基础。这些做法都是易于操作、实用有效的。

教师授之以法,让学生得其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自己去解决问题,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堂上充满了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反复朗读,基本成诵,就保障了四十五分钟的实效性。

1. 在教《论语》时,让学生能感觉到好像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这几节课就没有白上。如果还能让学生乐于去读,那么课堂上所学的就不仅仅是《〈论语〉十则》了。

2. 教文言文的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熏陶道德修养。学习文言文,我认为不仅仅是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汉语,也不是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工具书和注释会意而后懂,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也许会在他的脑海里突然蹦出那么几句类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言语句来。多读文言文,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3. 如何学文言文,一个字:读。相信文言文是读懂的,决不是老师讲懂的,更不是老师分析词法句法而懂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读书积累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第6篇:备课教学反思

备课时应考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实际,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教法备课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钻研教材,一方面是了解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了解学生比钻研教材更难,因为教材是固定了的,而学生的思想是经常变化的,并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此外,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老师如不注意这一点,就要犯主观主义的错误。此外,配合这套教材有一本写得很详细的教师用书,这本教师用书是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用的,切不可原封不动地照搬教师用书的每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每项练习内容。因为教师用书的编写者不可能考虑所有学生的情况,而作为教师就应在备课、教课过程中考虑自己的全部学生,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班上的实际使用教师用书,更不可以为有了教师用书就可以

总之,备课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备一节好课更难。然而,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新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掌握教法,就能备出一节很好的优质课来。

第7篇:集体备课教学反思分数除法(一)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

(一)》这一课的教学是在我们全体数学组的共同努力下,集体备课而成的教案,并由我上课,重点是分数除法的意义以及理解并掌握除以一个整数的计算方法。

在这一课的教学时,我主要考虑体现以下这样几个方面:

1、紧密联系生活。让数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西游记》故事引出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探索分数除以一个数的计算方法的重要性,使学生产生兴趣,有好奇心去探索。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堂课在设计时,至始至终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学会以旧引新,掌握运用知识迁移,学法迁移进行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进行观察、比较、推理等探索过程,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另外,在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3、着重体现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

本节课的内容重点是分数除法的意义以及理解并掌握除以一个整数的计算方法。本课安排了几个环节。

一、故事引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

二、涂一涂,想一想,得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观察算式,小组讨论,如何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四、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当然本次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现分析如下:

1、课前我没有深入考察上课教室的触摸屏,导致了上课的的突发事故,给我措手不及,以后应该考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2、体会熟悉学生的必要性,让自己尽快融入课堂中,感受学生,面对陌生的学生,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从容应对。

3、以后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给予合适的评价。

在这节课中我都是让学生去说去做,放手让他们去探究,学生亲身经历了实践探究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和同伴间的合作交流,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发现计算方法,为学生个性的发挥提供了很大空间,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因此养成自觉观察、学习和思考的良好习惯,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因此学生是朝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的进步,看到了他们探究的成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第8篇:如何备课的教学反思

首先,我备课之前要把教材熟读几遍,有不懂的字音字词会先查出来,遇到典故也会弄清楚出处,之后我会再去看教学参考书,然后对照着重点难点去备课。按照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学情,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去分析。听了赵谦翔教授关于教师备课的讲座,我受益匪浅。赵老师长期奋战高中语文教学多载,提到他之前作为一名像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备课经常犯的错误:那就是先看教学参考书然后再备课。这样做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你读不懂教材,只是照本宣科,课堂上按照教参去念,丝毫收不到任何效果。赵老师总结出来的经验建议很受用,就是作为老师,自己要先去做题写答案,刚开始可能觉得自己写的和答案出入很大,但是这才是你能发现问题的所在,才能和学生讲清楚整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开始可能有点儿打击信心,认为自己能力不够,其实作为年轻教师这正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作为一名实习生顺利开展教学实习工作的第一步。优秀教师总结的备课经验值得借鉴:心中有纲(课程标准);腹中有书(广泛涉猎,熟悉教材);目中有人(教育对象);胸中有术(教学策略),手中有案(教学方案)。因此,自己备课的时候一定要研读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和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等内容,多去阅读优秀教师的教案并且观摩课堂教学,获得教学的经验。在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还要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图文资料,实物,标本,模型,投影,录像等等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位教育家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学还原成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那么备学生就成了教学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之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基础;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学生的生理年龄、学生的认知矛盾、学生的差异等。不能机械照搬教学参考书上面的内容。如果没有自己的感悟,教学不会成功。除了设计课型、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及方式和方法外,还要准备一些额外的教学活动,以免提前结束时留下空白。另外,在集体备课活动中,一定要学会取长补短。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如果在教学过程当中,能够把不同风格,不同情趣的同行互相切磋,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还要经常向当地的老教师进行请教、指导。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备课学习,我自己再也不能把备课当成一件小事了,并且自己在备课当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教学目标的设定过程中,我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与方法,我想要学生达到当堂背诵课文的目标,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相应的诵读环节或指点背诵的方法或技巧。在教学重点的设定过程中,我存在重点不“重”,面面俱到。今后要采取反复练习法、有意强调法、时间保证法等多种形式去践行重点。可以采取让学生预习后把自己的疑问写到一张纸条上,然后你进行梳理,找出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

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以终生的时间来准备一节好课。我们的职业的精神和哲学原理。我们的工作的要求就是如此:为了给学生一颗知识的火星,教师应当从整个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即使教师认为是非凡的作品,学生也可能无动于衷。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设法使他们与你产生共鸣。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魅力。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说,备课更是至关重要的,知识顺序的合理性与逻辑性,需要反复揣摩,仔细研究。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和重难点入手,把一节课安排得环环相扣,井然有序。

第9篇:2012年教师远程培训《反思备课——教案反思与研究》考试题

反思备课——教案反思与研究

考 试 题

一、判断题

1.备课是一项充满灵性、充满创造性的工作,它既有一般可遵循的规律和原理,同时更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差异性。(A)

A对

B错

2.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教学目标一般是由教师课前预设。但事实是,几乎所有教学活动的最终结果都与预设的教学目标相偏离。(A)

A对

B错

3.学校就是用单

一、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把学生培养成标准的人才。(B)

A对

B错

4.只有真正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才能用好课件,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整合。(A)

A对

B错

5.教师写教案必须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小结、作业和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一个都不能少。(B)

A对

B错

二、单选题

6.传统教学设计最主要的参照资源是(A)

A教学参考书

B教材

C教学大纲

D新课程标准

7.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课堂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这种目标属于(C)

A表意性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行为目标

D理论目标

8.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D)

A模式化

B形式化

C标准化

D多元化

9.人、财、物、时、空等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的因素,这些属于(D)

A自然性课程资源

B社会性课程资源

C人文性课程资源

D条件性课程资源

10.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这就是(A)

A教学风格

B教学理论

C教学方法

D教案设计

11.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实际上是(A)

A教师

B教材

C研究员

D学校

12.在制作课件时,制作者要遵循(A)

A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B面面俱到原则

C画面力求精美原则

D高投入原则

13.教案的主要作用是(B)

A完成上级任务

B为教学服务

C确定教学重点

D减轻学生压力

14.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这些属于那个维度的内容(D)

A素质维度

B知识维度

C技能维度

D态度维度

15.对学生学习来说,最好的老师是(A)

A兴趣

B启蒙老师

C班主任

D特级教师

16.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是(B)

A主张以“教”为核心

B主张以“学”为核心

C主张“教学做合一”

D主张以“做”为核心

17.反思备课的基础是(B)

A持之以恒地撰写反思笔记和教学后记

B着眼未来地反思教学实践

C虚心好学地聆听他人评议

D聚精会神地回忆自己的教学实践

18.使用多媒体课件主要目的是(A)

A服务于教学

B减轻教师负担

C满足上级要求

D吸引学生注意力

19.背课的人往往注重(C)

A研读教材

B专研学生

C书写教案

D多角度思考问题

20.集体备课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交流方式便是(A)

A讨论

B下载资料

C优秀教师教学展示

D教案评比

三、多选题 课堂实录反思教案设计:它是进行教案反思与研究最有效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直接性;二是针对性;三是自我矫正性。

21.当前广大教师对备课的认识存在的误区包括(ABD)

A备课等于背课

B备课就是写教案

C备课也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D备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中高考服务

22.传统教育教学中,追求哪些本位主义(ABCD)

A教师本位

B教材本位

C课堂本位

D知识本位

23.良好的教学目标的三个陈述标准是(ABC)

A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B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

C教学目标的陈述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

D教学目标陈述的是教师的学习结果

24.对于各种教学目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正确的做法是(CD)

A要么体现为显性目标,要么表现为隐性目标

B显性目标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和重点

C课堂上渗透隐性教学目标

D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相结合

25.对课程整合这一概念理解错误的是(CD)

A课程整合就是将原有的几门相近学科组合在一起,形成综合课程

B课程整合在新课程中的表现就是设置了几门综合课程

C课程整合是各种知识之间的拼凑与叠加

D课程整合只是学科间的整合

26.当前学生情况分析存在的种种不足包括(ABCD)

A只重教材分析,缺乏学生起点状态分析

B只有教学内容传授分析,缺失学生接受能力分析

C侧重学生年龄特征,轻视个体差异分析

D注重课程标准的要求,忽视学生的学习需要

27.备课要体现哪两种转变(AB)

A教学方式转变

B学习方式转变

C教材的转变

D教案的转变

28.高效的课件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即(BC)

A教师投入的时间和金钱高

B从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方面来看,即效率要高

C课件的达成目标程度高,即使用效果好

D课堂使用课件的时间多

29.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案也应有哪些新变化(BCD)

A是教学参考书的翻版

B实现教案一本多用的功能

C体现教案个性化的形式

D达成学生自主化的学习

30.对教师个体来说,如果参与和面对集体备课(ABC)

A摆正自身位置,主动参与集体备课

B积极交流,在讨论中成长

C建立备课组,促使集体备课的有效开展

D随大流,韬光养晦,人云亦云

针对预设、生成的教案反思的基本内容 (1)反思预设的充分性、合理性 (2)机遇把握的贴切性 (3)反思生成的实效性

4)反思预设、生成的内容与学科的吻合程度——不同学科生成与预设的策略有所不同。

上一篇:机械设备成本核算方法下一篇:后勤部岗位工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