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毕业考察报告

2022-04-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毕业考察报告》,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美术毕业考察报告

民间美术考察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海、甘肃、四川等地的考察

(前言)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时间点开启的旅途。领略寺庙的神秘色彩,看过湛蓝湖水的广阔,体会宗教带给人的生活方式,探求山涧叹为观止的魅力„„我在行走,没有停下。

第一站,青海。

晚上,火车站熙攘的人群中没有焦虑,三两群的有说有笑。很冷,不知怎么的,天气好像一下子变冷了,我们变得猝不及防,没有做好迎接的准备。

没有想象中的欣喜,于是很快就入睡了,手机里还放着Taylor Swift的歌。只感觉到火车摇晃的瞬间,然后平缓。

干燥的空气穿过身体的器官,喉咙口仍有不适应的感觉。眼前是塔尔寺的入口,色彩丰富的建筑,惟妙惟肖的壁画,虔诚的膜拜。在这里,我看到的是信仰,改变人们的一切,只属于藏民的佛教。

随着大把的时间过去,还没下客车,雪就已经飘落。我们甚至开始惊慌,应该会很冷吧。 最终是那一大片,望不到边的湖征服了自己的内心。太阳还没有出现,仍旧是片片雪花围绕在身旁。不再惧怕这样的寒冷,朝着未知的远方奔跑,一旁的雪山照亮了眼前的路。

直到下午一两点,湖水变得更亮了,甩掉了忧郁,以一种微笑的形式呈现给我们。沿路的风景看不尽,湖的潮水拍打岩石,迎面吹来的风散去了我的悲伤,静止了我的心。

第二站,甘肃。

一路的颠簸,进入了兰州这个城市。在这个城市必然会想着去吃兰州拉面,有些时候人们总会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选择一种特有的代表性来作为经过的纪念。

下午,三点来到了大清真寺。其实它并不是很大,我们随着讲解的人边走边感受伊斯兰教的宗教文化。

不同的信仰,实则本质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情况下真善美总是存在我们的内心,不管宗教的内容是怎样不同的繁琐,而当生活中有了信仰,便有了约束,有了依靠。

傍晚的天空很明朗,五点。

在到达炳灵寺那天,我们乘着快艇看过两旁的风景,有水有山,只见水流在两旁飞速的溅起然后离开。欢笑声以及那些被留在心底最真挚的感情被唤起。舱外,依旧是蓝天,山群,河水,只是我们的心情起伏着。炳灵寺周围的风景真的很美,一个人从这头走往另一边的弯曲路上会发现很多惊喜。我想住在这样的山涧中,清晨听见鸟鸣,潺潺地流水汇入江海,太阳升起的地方会有温暖。有花的地方,风中就有美好的味道。

继续前行,树枝划过车窗的玻璃,发出“呲呲”的声音。进入一段没有灯的世界的隧道,陌生是否占据了我整个内心,但,仍然没有恐惧。

甘肃省博物馆,站在它的门前,面朝着太阳。原本以为有什么值得我去细细品味的作品,有的仅仅是那些化石,远古石器时期的碗罐。不过纹路给我带来了些许兴趣,最后只在随便逛逛地情况下,结束了这个地点的足迹。

来到拉卜楞寺。还是一片湛蓝的天空,没有任何杂质,甚至清晰地,细细的能看见它的变化。在我眼里它变得不真实想一块摸上去的蓝色,没有调和。也许是因为看惯了灰色的天空,人变得不习惯。

太阳照射着这片干脊的大地,早上还是感到非常的寒冷,中午一切的开始温暖。满怀着希望的情绪看向远方的景。你已经沉醉了吗?

进入寺庙,浓郁的酥油味使我受不了,我觉得我一刻都不能在里面呆了。从那一刻我没有明白,将自己的一生献给自己的信仰是需要多大的勇气。那么一瞬间我开始崇拜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没有理由的。

用一天的时间接近眼前的雪山,不停地朝着山头前行,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天我会如此的有精力,把大队伍远远的甩在了后面。仍旧是望不到边的山群,却赋予了别样的感觉。爬上半山腰,俯瞰下面的景色,是那么的开阔。这是一个叫做扎尕那的世界。

第三站,四川。

会在车窗旁的座位上写上一两首诗,感叹世界的美妙。我会在旅途中想起你,于是记起张震岳的那首歌,思念是一种病。如果我在你面前说起,你肯定会哼出来了吧。不由自主的嘴角上扬。

旅途到达这里,时光将我拾起 ,去往未来。

不是很大的草原,有着人们圈养的牛羊,缓慢的移动着,悠闲地吃着眼前的草,时不时会出现一两条牧羊犬,景象很是和谐,不忍打破。尽头还是山的若尔盖草原。至于唐克的九曲十八弯,我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是远处的那些因为秋天而变得颜色丰富的树丛让我眼前一亮。我想一下子奔跑过去,但空气稀薄让我大口的喘气,一刹那没有了那个勇气。

告别那片树丛的遗憾,又踏上了明天。

曾经只是在书上看到描绘九寨沟的句子,会想象的去看待它,是如何的美丽让人折服。而当我真正的望见它时,是深深的被那片如琥珀般的蓝而折服。秋天让它银装素裹,色调开始变得丰富。很多人只能用他们的惊叹来赞美眼前的仙境般的世界。花一天的时间匆忙地游览完景区里所有的地方,总感觉意犹未尽。

我会为你的美驻足,我会在桥上停留,我会在瀑布前感受你给的凉爽,同样,我爱上了你。不惊慌,不彷徨。

昭化古城,对我来说感到很陌生,我不能在脑海中映射出它的模样。当车子停靠走入古城的那瞬间,我仿佛是看到了江南的缩影,白墙黑瓦,石板路,亲切油然而生。顺着小路,绕过人家。雨,就那么细细的下着,烟囱里冒出一缕青烟。

回首,莫不惊慌,人群散漫。

结束语

旅途的最后,在期望中告别了山脉,在脑海中挑理思绪,在思念中与你相遇。留下的是风土人情,看过的是无尽的景象,体会的是信仰的延传。

我们欢笑过,惊叹过,惆怅过,却在生命的长河里不停向前,漂向未知。下一站没有结束,也没有到达终点,我们仍在旅行,仍在路上画出人生。

第二篇: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毕业论文 考察报告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考察报告

考察题目 重庆医科大学校园景观

系 别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专 业

环境艺术设计3班

学生姓名 邓 浩 学 号 081203008 年级 08级3班

指导教师 范钦润 职称

2011年9月5日

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与地点:

2011年7月28—2011年7月30日,重庆医科大学。

景观,可以理解为与建筑物内部环境相对的外部空间环境,包含有物质环境上的自然属性和精神上感受上的社会属性。对于高校来说,良好的校园景观对高校教育、科研等功能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重庆医科大学自身特点,对其校园内的绿化、水体、广场、道路等一些物质所构成的室外空间进行分析,对各分区景观的功能、局部景观的“利用率”、局部景观功能的扩展、开放型大学景观设计、校园建筑等作了较深入思考。

重庆医科大学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而成。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

学校由位于渝中区的老校区和位于重庆大学城的缙云校区组成,校园占地面积2550亩。缙云校区占地21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00余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以及 “973”首席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等高层次人才80余人。

学校设有18个学院、系、部,以及研究生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有三级甲等附属医院5所(其中综合性医院3所,儿童医院、口腔医院各1所),开放床位7000余张,年门诊量550余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15万人次;另有附属第三医院、附属大学城医院、附属黄

水康复医院、附属双福医院等4所医院正在建设阶段。

建校五十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医疗服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为我国的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以及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全体重医人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正在为建设国际化、开放型的高水平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总平面图:

绿化分析:

从重庆医科大学的平面图可以看出,绿地的分布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置手法,大体上错落有致,并未显得头重脚轻。绿地的分布基本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游憩休闲的需要。缺点就是面积太小,无法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未显示出医学院校绿色生态与绿色健康方面的优势,特色不明显。

层峦叠嶂的主入口景观 花团锦簇的主入口 鸟瞰校区绿化

教学楼内侧的绿地,圆形造型的低矮灌木,种植的植物高低不一,错落有致。但略显呆板,缺乏生机勃勃的景象,其面积较大,在其间可略小窜休憩小道,让人可以在其中穿行,休憩,游逛,增添大面积绿地的生气与活力。还可种植体积较大的常绿树木,让绿意更佳,这样在学生们课余的时候可以缓解视觉疲劳,使身心得到足够放松。

主人流道给人宽阔、大气之感,在主人流道上适当合理种植绿色植物隔断、划分、美化环境。这样的主流道不宜种植过多的、繁茂的绿化植物,这里的绿化带形式美化好,功能满足,不会阻碍视线,抓好它的功能性应该大于美化。与铺地软硬相结合,既符合了大学生们的审美观念,还可让走在路上的大学生们观光游赏,学习之后的大学生们缓解视觉疲劳、减轻学习压力。无形之中帮助大学生们丰富课余生活。

1 校园内的植物种类丰富,五颜六色。赶上春夏时节,百花齐放,绿树成荫,一片生机盎然,天下美色尽收眼底。使大学生们心情舒畅,生活像美景般多姿多彩,学习像美景般有活力四溢,充满朝气。

位于教学楼南面的一处绿地颇有情趣,常看到同学结伴坐在草坪、石蹬上进行聊天、晒太阳、读书等活动,大大增加了课外交往活动的几率。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助于健康身心。

荷塘初春盛开时节景色十分迷人,荷花的盛开也能陶冶人的心情,使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中心辐射式的休憩小道,错落的石板地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停留驻足空间。美美的意会大自然无穷的魅力。

水体分析:

教学楼倒影 校园湿地里的黑天鹅 宁静而优美的湖面

1 有山有水的风景如画般让人心醉。水景在大学校园里也是不可或缺的。大门入口处的水景,使静水变为动水,使水也有了灵魂, 聚声、形、色于一体的动水艺术把大自然的尤物——“水”,化成校园的精灵。可以缓冲、软化校园中“凝固的建筑物”和硬质的地面,以增加校园环境的生机,有益于身心健康并能满足视觉艺术的需要。各种水景的展现真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匆匆的脚步慢了下来,疲惫的心灵舒展开来。弥漫着水雾的空气演绎着文明的温馨与浪漫„„

生活如歌,水景如画,邀您共谱同享这如歌如画的时代乐章。

广场分析:

文德广场 下雨天的美景 偷拍也魅力

文德广场作为学校主要活动的场所,体现着学校的文化内涵、精神面貌。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校园文化风韵。

整个广场设计具有形式美感。广场区在主轴线两边用破开的曲线作为主体形象,破解呆板现象。大广场硬质地面面积大,主要用于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绿化植物不宜高大茂盛,整个广场气宇轩昂,无形之中让学生来到这里心中便充满斗志。广场用不同形式的地铺打破全局,在不变中求变化,在无趣中找乐趣,在无形中变出有形。根据广场内部道路借用铺地形式的改变合理布局,划分区域。通过铺地设计来引导学生们在场地的活动,让学生们更好的组织好开展的各项活动,提升整个校园的活跃气氛。

1 道路分析:

主要道路 缙云校区-主入口

校园主要道路景观以石材为主,贴切大自然,有一种古朴、平凡、自然之美,符合医科大学透露出来的和谐氛围。让每一个来到此校园的人感受到校园里与城市中不可比拟的一面美,提升重庆医科大学的整体形象。当然除此之外,重庆医科大学也有景观较为别致的道路。如:绿地里蜿蜒的小径,直来直去 、一览无余、笔直错落式的铺地。

若从艺术美学的角度来分析,则就稍显呆板、枯燥单调,没有特色,可审美性不强。道路是游览校园的主要路线,应注重道路景观的布置。从建筑主体性质到对人的用处加以思考,设计出人性化、科学化、美观化、精神化的使用道路。

1

建筑分析:

主要建筑 学校大门

图书馆大楼 新教学楼 篮球场

综合教学楼 宽敞明亮的教学楼 学雅食府

教学楼侧影 美观大方的学生公寓 气势宏大的韵博体育馆

大学校“园”及其校“园”建筑的特征,不仅体现在特定的地域性、功能性、生态性、艺术性等方面,而且还反映在其特有的学术文化氛围上。 因此在满足了功能性要求以后,建

1 筑外观也要富有美感。

在教学中心区要通过小品、雕塑、水景自由式布局构成教学区的“园”核,对整个校“园”起统摄作用。

生命博物馆 整洁的教学区 阳光照耀的教学楼

医学生誓言 校长 图书馆侧影

该校在缙云校区修建了面积约4000平米的生命博物馆。生命博物馆定位:人类的生命博物馆。重庆大学城的特色建筑、标志性建筑;人文旅游景点;科普教育基地;对重庆市、乃至全国开放的公共服务设施。更是重庆医科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馆藏丰富、知识性强,能满足各类人士的信息需求。采用高科技技术,利用声、光、电、动漫、音乐等综合效果,富有创新性。智能化、网络化。功能配套齐全:集展览、会议、休闲、旅游于一体,成为我校接待中外客人的“客厅”、宣传教育的阵地、旅游观光的新景点。

结语:

大学校“园”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人类创造了校“园”,同时,校“园”也培育了人。大学校“园”的功能性,首先为实体性。实体泛指建筑物或构筑物,建筑物或构筑物存在于它的环境空间,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整个大学校“园”中是“图”的关系,而“园”是“底”的关系。大学校“园”应能多提供激发人们学习和交流的“园”空间,以这些空间为接点整合建筑物和构筑物。

其次,表现为非实体的,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学生从大学里获得的主要才智收获,并不主要来自他对所选具体知识分支的学习,而更多的是来自生活于洋溢着普遍知识的氛围之中。”大学校“园”的功能是多方位的,包括学习、集会、休闲、审美等多方面。

第三篇:大三美术系写生考察报告[大全]

考察报告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我踏上了我的旅程。一条美丽而又神奇的路线,{天水——武威——张掖——敦煌}。

这是学校组织我们雕塑专业大三的学生外出,是针对中国古代石窟以及敦煌壁画的实地考察,以加深我们对中国古代建筑、民间艺术作品、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的进一步了解,丰富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思想教育内容。这种实地的体验中国传统艺术,不但能扩大我们的艺术视野,同时也可以为我们即将到来的毕业创作提供广阔的素材。

我比较喜欢历史,也比较喜欢西北,古代的西夏,凉州,甘州,回鹘,丝绸之路都给我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这次我制定的路线是去天水麦积山石窟、水帘洞拉稍寺石窟、伏羲庙,武威雷台博物馆、西夏博物馆,张掖大佛寺、马蹄寺石窟,以及敦煌鸣沙山月牙泉、雅丹魔鬼城、莫高窟以及西千佛洞石窟,沿途其余的文化景点也都可以顺便考察。这几个地方凝聚了中国几千年文化,再加上当地特殊的风情,所以我每走过一个地方,心里都会感到无比激情澎湃。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从小就接受的教育,但是每一次走到不同的地方,看到当地的风俗文化,别样的建筑,以及或者富丽堂皇,或者惨不忍睹的文物古迹,我都会又一次加深对老祖宗的崇拜之情。

天水麦积山石窟是我看到的第一个石窟,当时就完全让我震撼了。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实在是一个壮举。走在陡峭悬空的楼梯上,我的脚都会不自觉地颤抖,不知道古代的工匠们是怎么在这么高的距离上悬空做出这么精美的洞窟佛像的,简直不能想象。在这里,我看到了一尊供养人的像,应该就是我们前一次古代佛像临摹课上用的教具所翻制的原版,看到的时候跟在教室里面看到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在那种气势宏伟的环境下,整个人都会生出对这些佛像的敬畏。另外,天水是伏羲故里,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也发掘了好多文物,古建筑,据说,市里附近的小村落,比平遥古城时间还早,也更值得研究。另外,天水市玉泉观,南郭寺,南宅子都是很富有古风的景点,古代建筑风格以及文物也都让我觉得不虚此行。在天水市郊外还有一个叫做洛门的小镇,出发之前也有老师推荐过,值得一去,所以当时虽然交通很不方便,我还是过去了,果然,让我觉得收获不少。这里有拉稍寺石窟,还有个千佛洞,石窟没法近看,但是寺内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艺术作品。陡峭的崖壁上有浮雕3尊,中间的大佛高达40余米,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摩崖浮雕。两旁是手持莲花躬身肃立的胁侍菩萨。佛坐莲台上,莲瓣间层刻有狮、鹿、象,或站或卧,排列对称,雕琢古朴,形象生动,造型艺术水平较高。周围诸多佛龛伫立着宋代小佛像。崖面上部向前突出,又加筑风檐以蔽风雨,檐端雕刻飞云走兽,悬挂铜铃,当时正好天气不太好,风一直在吹,上面的叮铛一直作响,让我完全融入其中了。千佛洞是个比较小型的石窟群,但是据我目测,大约也是宋代之前的笔画石窟,只可惜,壁画都已经残破不堪了。

武威市也就是古代的凉州城了,著名的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就是从这里的雷台汉墓挖掘出来的,只可惜现在被收藏在省博物馆,我无缘得见。不过雷台博物馆里面还是收藏了许多汉墓的藏品,也很有价值。这里还有闻名的文庙,里面收藏了好多石碑字帖,也都是不错的文物,只可惜我的文字造诣有限。文庙出门就是西夏博物馆,对于我这种西夏迷来说是很有意义的。里面详细介绍了西夏的历史,还收藏有许多文物,令我大饱眼福。另外,武威最吸引我的,就是鸠摩罗什塔寺了。鸠摩罗什是我十分敬仰的一位大师,他是我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他的一生也颇具争议,曾经被姚兴囚禁在此17年之久,这里供养了罗什的舌舍利,所以我是一定要来的。

张掖市里的大佛寺是很有名的景点,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磐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 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周围还有各个弟子的雕像,以及不少壁画,虽然已经脱落了许多,但是依然能够感受到它们昔日的风采。张掖还有木塔寺,土塔寺,西来寺等等,这都是比较有建筑意义的景点,另外,在郊区还有一座马蹄寺,我是冲着里面的石窟去的,但是后代维修的痕迹太严重了,导致我有点失望。不过那边的风景倒是不错。

最后去的,也是最想去的,就数地处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的莫高窟了。它屹然地玉立在美丽的宕泉西水沟对面,默默告诉我们中国闻名世界的各代绝世壁画就在鸣沙山东麓崖壁的心里面,静悄悄地等待着懂它的人,走进心里,理解他几千年来所要表达的风风雨雨。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画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在20世纪初因为藏有从4—10世纪的写经、文书和文物

五、六万件的藏经洞(莫高窟第17窟)的发现,而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的注意,敦煌学因之成为显学。 为了保护壁画,所以,我们只能放下相机,顺着导游的手电筒光线和介绍,慢慢地去欣赏和了解其中的含义。第一个洞窟是初唐时期开凿的,讲的是佛教史迹画。龛内的塑像经过清代重新彩绘,已失唐代原貌。洞窟主室南北两壁绘制了的佛教史迹故事。北壁《张骞出使西域》,以历史人物传记作画。讲述的是汉武帝派张骞赴西域问金人名号的故事。画面中汉武帝骑在马上,群臣持伞盖相随与张骞告别,张骞一行人马穿山越岭,长途跋涉已近大夏国,远处城垣在望,城内寺塔林立,城外已有比丘出城迎接。全图以山峦分隔故事情节。此图最大特点在于在敦煌壁画中首次采用了透视原理中的近大远小的方法。张骞出使西域,本意在于联合大月氏而非求金人,但丝绸之路就此开通。这幅画是研究丝绸之路历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极为珍贵的形象资料。南壁中央留有一片空白,导游告诉我们,这是1924年初,美国人兰登-华尔纳来到莫高窟用化学胶布粘走壁画敷于壁画表层,剥离后留下的痕迹。现在洞窟中央立有一幅画作,就是今天人们根据华尔纳窃走的壁画内容的临摹范本。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但是我的心里万分感慨,为了王道士,为了这些盗宝者,为了张大千,为了这些壁画石窟文献。我带着抑郁的心情,走出第一个洞窟,继续去探究剩下的未知的前程。看到了经典的飞天,那反弹琵琶在敦煌可是随处可见,还有传说中的九层楼,然后莫高窟的第一大佛,也是中国第三大佛,当进入九层楼的时候,不知怎么就想到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武则天,果然是建造了一尊大佛啊。然后还看到了我们中学课本上讲到的,里面曾经堆置的50000卷震惊中外学术界的经卷的藏经洞。 看完了这十几个石窟,心里有震撼,也有伤感。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第二天去了西千佛洞,它开凿于党河河岸的悬崖峭壁上,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藏于巴黎的敦煌遗书记载,西千佛洞的开凿时间应早于敦煌莫高窟,最晚也于莫高窟同一时期。石窟当然是很好的,一点不比莫高窟差,但是不知道是由于名气还是地理位置的原因,这里根本就是人迹罕至,不过,这也未必不是好事,莫高窟每天那么多游人,对壁画伤害有多大啊,这里参观的人少,也算是更好的保护了我们的壁画。

我的考察之路到此也就基本结束了,但是我的心却没有完全离开这里,这些山这些石窟,这些佛像这些壁画,都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也让我得到了许多。

——08100318 谢萌萌

第四篇:美术毕业生实习报告

在xx新村的日子早已结束了,如今我们依依不舍它们。因为,我们学会了怎样找到结构的画面,学会了怎样勇气去外出画。最重要的是我们也在画画上面长进不少。

上第五周时候,老师安排好了三个地点,那时我好期待去外出写生,盼望不已。从来没有写生过风景不知道在外出写生有什么感受呢?一转眼就到了,我好兴奋地准备了油画工具。尤其是xx,老师带着我们去xx公园时候,我的心一直怦怦地跳着,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呢?是否盼望能看到风景的样子?不知不觉地下了车,跟着老师走,走到了xx新村门口。我好奇地想着:本来说好了去xx公园怎么一下就变成了xx新村?xx新村里面有什么美景呢?进去了就明白。走进门口内,在小路走走停停,跌跌撞撞,走到了大湖塘东边歇息一会儿,从远方的周围布满了树,同时就可以看到高大挺拔的白桦树,树干又那么直,洁白雅致,树叶又黄又桔,美不胜收。它们仿佛一棵棵的哨兵一样矗立,欢迎着人们的到来。这里的湖水很有特色,湖水平静,阳光照射在湖面,发出耀眼的光芒,微风吹来,感觉就像在抚摸着我似的。游人们划着小船,悠闲自在,色彩鲜艳的服装。天空是蓝蓝的,云是白白的,树是黄黄的也有绿绿的,湖边的柳树婀娜多姿,一株株在微风中摆动着柔软的枝条,轻轻地擦着湖面,就像少女照着镜子梳理头发。

xx的景色是最美好的。时间到了,老师催一催我们去找个地方画画。我虽然讨厌画树,但是我也不想留下遗憾。去xx新村写生,不画树不画桥,我觉得这应该是有点遗憾的。xx就是一幅画,我们需要的就是把它临摹下来。这时,我找到了一个美景的画面,开始就画起来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写生,真是一种享受。配色的时候我总是随意,但也不会太离谱。不一会儿画得模糊了,画了一遍又一遍,虽然屡次失败,但是并没有想到要放弃。坚持得画下去,不断地画着画着。这个时候显得很耐心并且很享受,没感觉到一种烦恼,心情好不好的时候画的东西也要充满信心。有些同学只需要两个三个钟头就画好了的东西,我却需要画好久好久,最后我终究画完了,但是我不在乎我画的有多差,只在乎自己是不是认真了。过的这段时间,写生画了四个周,我画得进步了不少,觉得xx很美,不知道为什么,有水的地方就注定很美,我就能画出来水的生动,让人难忘。我想这个是有水灵性的吧。又不知道为什么不知不觉就把我不喜欢画的树都画完了,结果还令我比较满意,原来我很用心去画画,就会成这样的。但是我对它们还是不够满意。其实风景写生内容比较繁杂,对于这样的我们来说想要选取一个理想的题材,组成完美的画面,往往都是比较困难,只有不断地写生训练提高进一步,才能把握好场景,组织好画面。看来在优美景色的地方写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对我也有一件享受的感觉。无论风景是什么样子,我都要画。首先自己是要用心去做的,不要拿自己跟别人比比,要记住跟着自己比比,要有耐心,耐心是可以慢慢培养的,画的不好的再重新画,不能放弃,遇到困难和挫折都要克服下去,慢慢就好了。因此,我真的离不开油画,不管自己有多少勇气,要一次次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要一次次战胜着面对的困难或者挫折,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过了,也不会后悔的。但我相信总会有一天肯定会成功的。

通过老师叫我们的画面注意对比,有色调的对比,黑白灰的对比等,化简要注意点线面的运用,加强我们对油画的直观感受能力,对油画的创作、教学、技法、工具等方面做了许多改进和创新。只能通过正确的观察方法去发现、认识,再表现,这是正确的方法就是整体观察。感谢,有这样的一个很不错的老师,在老师的教学下收获了许多的知识。

我对油画已经培养了兴趣和能力,也热爱油画。油画给我带来了这么多的快乐和享受。为了父母,为了自己,也为了国家,我一定要努力把油画的水平一步一步地提高,将为国家作出一份重大的贡献,同样将为父母的一生的骄傲。

第五篇:郑州大学 赴巩义毕业实习考察报告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毕业实习 报告

专业班别姓名时间

毕业考察报告

为了践行“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和开阔同学们的视野,郑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于2011年3月21日组织08级学生赴河南·巩义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毕业实习考察活动。先后考察了作为中国三大地主庄园之一的康百万庄园、北宋永昭陵和浮戏山雪花洞等景点。虽然短短一天时间,但所见所闻获益匪浅,特别是对康百万庄园所承载的豫商文化触动很大。

康百万庄园是中国三大地主庄园之一,位于河南巩义市康店镇,距市区4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它依“天人合

一、师法自然”的传统文化选址,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建成了一个各成系统、功能齐全、布局谨慎、等级森严的、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型地主庄园;它的石雕、木雕、砖雕,被誉为中原艺术的奇葩。全庄园由十九部分组成,占地240余亩,保存下来的主要有住宅区、栈房区、作坊区、南大院、祠堂区等十大部分、33个庭院、53座楼房、97间平房、73孔窑洞,共571间,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的册封而名扬天下。从明初,康家始祖康守信随母由山西迁居河南巩义,到第六世康绍敬晋任山东东昌府大使,真正的创基立业由此而始。明末清初,十一世康惠的“康朱联姻”,更为康家的兴盛锦上添花。其子康大勇弃官从商,打破“仕不经商”的传统世俗观念,船行江淮,地连鲁陕,从而奠定了“康百万”的名声身价。到第十四世康应魁,利用清廷镇压农民起义的时机,官商联盟,大发横财,两次悬挂“良田千顷”牌,在当时,“河南康百万”被印上年画,与沈万三,阮子兰并称为中国民间三大活财神。与此同时,大兴土木,开山扩宅,康百万庄园初具规模。康家由此进入鼎盛时期。无奈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社会动荡,战乱频仍,虽然十七世康鸿猷献白银,迎两宫,得以钦赐御封,但已是大河落日,回光返照了。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而康家富裕了十二代,荣耀四百余年,横跨明、清、民国三朝,必有其治家之道。我在主宅区首院过厅内那块镂刻着康家家训的《留余》匾上找到了答案,凡事留有余地——实乃人生至理明言。匾长1.65米,宽0.75米,造型奇特,看起来像是一本开卷的书。讲解员说,这叫上留天,下留地。上留天,是指荣而思报,报效朝廷和国家;下留地,是指富而思济,救济贫众灾民;中心思想是训导子孙做事要留有余地。全匾共计174个字,除标题“留余”二字为篆书外,其余为字体流畅的行楷。匾文据说为清朝翰林牛暄撰写。匾文写道:

留耕道人四留铭云: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

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高景逸所云: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园老伯以留余二字颜其堂,盖取留耕道人之铭,以示其子孙者。为题数语,并取夏峰先生训其诸子之词,以括之曰:若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

立于天地,要知天高地厚;立于朝堂,要知克己奉公;立于介民,要知同情同类;立于家,要知恩披后代。此可谓平家、治国、齐天下的具体做法。

康百万是豫商的代表人物,其先祖在明朝初年由山西迁至巩义,因地处河洛交汇,并距古都洛阳较近,故深受中原文化熏陶。他的经营特点如下:从地域上看,以黄河中下游为主线,向周围发展。西达兰州,东至日本,北抵京津,南下沪杭。从经营内容看,以粮食、棉花、食盐为主,购置土地,设立栈房。从运载工具看,既有水面行驶的船队,又长途贩运的骡马车队。从经营思想看,既讲求经商赚钱,又注重儒家文化,而且多行善举,修筑河堤,捐资助学,赈济灾民等。康百万家族的发展与兴盛,体现出一种富有特质的豫商精神,这种精神将经商致富与浓重的中原文化结合起来,开辟出一条成功之道。

康家的可贵之处在于,康大勇敢于弃官从商,打破“仕不经商”的传统世俗观念。在深受“学不经商,士不理财”观念影响的封建社会里,是非常可贵的。在康大勇以后的康家传人中,都和官府联系紧密,使用钱财谋求官职,再利用官府的关系网发现商机,谋求财富。坚持官商联营的政策大大扩充了康家的经济实力,增强了康百万的影响。同时,采取多种经营的方式,水陆并用扩大了康家的经营范围,康家为保持其家族财富上的延续性,采取分散经营的房子,经商赚取的财富买田置产,这样可确保商业上失利后亦可东山再起,也起到防止土匪抢劫

的作用,土匪可以劫走金银钱财但是取不走土地。其坚持“留余”的思想作为家训,既讲求经商赚钱,又主张多行善举,如开办学校、赈济灾民和修筑河堤等,深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这些策略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

同时其过于保守的“留余”思想也是导致其衰落的原因,“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当年慈禧太后逃难,回归京城途经巩义,康家花巨资建行宫、架浮桥、修御道,迎接两宫并贡献大量白银,使康家大伤元气,从此一蹶不振。到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康家主要人物大都吸食鸦片,又没用精心经营生意,导致坐吃山空,康家从此彻底没落。

康百万庄园的兴衰史,正是中原农耕商业文明由兴盛到衰亡的真实写照。研究其康百万精神,对现代的商业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六篇:热动专业毕业生火电厂学习考察总结报告

实习报告

将近3个月来公司派遣我们到中电XX电厂进行岗位培训,让我们进入生产机组面对面的学习人家的控制系统,了解电厂的各个部门的情况以及之间的协调关系。如果说大学的学习以及前一个月的自我培训是理论基础的奠基的话,那么神头一电厂的学习就是理论的验证和实际技能的培训。

实习分为几个阶段,分别在单元机组集控室,脱硫集控室,化学,输煤,水灰等部门了解各个部门的系统原理及其运作过程。其后工程师们又给我们就神头电厂的情况大体讲解了发电厂各个系统的基本原理。

xx电厂现有机组为二单元两台苏制200MW汽包炉和三单元两台捷克制200MW亚临界直流炉,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效率达98%以上,没有脱硝设备,采用DCS控制系统,集控室主要监控燃烧系统,汽水系统,以及电气系统,通过调节燃料量,各种风量风压,来实现对氧量负荷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再热器温度和压力的控制。

一 基本理论

众所周知炉、机、电是火电厂中的主要设备,亦称三大主机。辅助三大主机的设备称为辅助设备简称辅机。主机与辅机及其相连的管道、线路等称为系统。神头一电的原料就是原煤。原煤用车到发电厂的储煤场,再用输煤皮带输送到煤斗。再从煤斗落下由给煤机送入磨煤机磨成煤粉,并同时输送热空气来干燥和输送煤粉。最后送入锅炉的炉膛中燃烧。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热空气由送风机送入锅炉的空气预热器中加热,预热后的热空气,经过风道一部分送入磨煤机作干燥以及送煤粉,另一部分直接引至燃烧器进入炉膛。二单元锅炉采用对冲燃烧方式,三单元锅炉采用切圆燃烧方式。

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先沿着锅炉的倒“U”形烟道依次流过炉膛,水冷壁管,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同时逐步将烟气的热能传给工质以及空气,自身变成低温烟气,经除尘器和脱硫装置的净化后在排入大气。煤燃烧后生成的灰渣,其中大的灰子会因自重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沉降到炉膛底部的冷灰斗中形成固态渣,最后由排渣装置排入灰渣沟,再由灰渣泵送到灰渣场。大量的细小的灰粒(飞灰)则随烟气带走,经除尘器分离后也送到灰渣沟。

炉给水先进入省煤器预热到接近饱和温度,后经蒸发器受热面加热为饱和蒸

汽,再经过热器被加热为过热蒸汽,此蒸汽又称为主蒸汽。经过以上流程,就完了燃料的输送和燃烧、蒸汽的生成燃物(灰、渣、烟气)的处理及排出。由锅炉过热气出来的主蒸汽经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膨胀做功,冲转汽轮机,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从汽轮机排出的乏汽排入凝汽器,在此被凝结冷却成水,此凝结水称为主凝结水。主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泵送入低压加热器,有汽轮机抽出部分蒸汽后再进入除氧器,在其中通过继续加热除去溶于水中的各种气体(主要是氧气)。经化学车间处理后的补给水与主凝结水汇于除氧器的水箱,成为锅炉的给水,再经过给水泵升压后送往高压加热器,汽轮机高压部分抽出一定的蒸汽加热,然后送入锅炉,从而使工质完成一个热力循环。循环水泵将冷却水(又称循环水)送往凝结器,这就形成循环冷却水系统。经过以上流程,就完成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电能,以及锅炉给水供应的过程。因此火力发电厂是由炉,机,电三大部分和各自相应的辅助设备及系统组成的复杂的能源转换的动力厂。

锅炉是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要设备之一,他的作用是将水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锅炉是进行燃料燃烧、传热和使水汽化三种过程的总和装置。

锅炉系统的系统分为汽水系统,风烟系统以及制粉系统,汽水系统主要是给水加热、蒸发、过热的整个过程中的设备。由省煤器、汽包、下降管、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等设备组成。风烟系统主要是风经过加热,与燃料燃烧生成烟气,烟气放热,排入大气整个过程经过的设备。制粉系统主要是原煤磨制成煤粉,再送入粉仓,炉膛整个过程中经过的设备。主要部件有磨煤机、给煤机、煤粉分离器等。

汽包(亦称锅通)是自然循环及强制循环锅炉最终要的受压组件,无汽包则不存在循环回路。神头一电二单元为两台苏制200MW汽包炉,汽包的主要作用有:是工质加热、蒸发、过热三个过程的连接枢纽,用它来保证过路正常的水循环。汽包内部装有汽水分离器及连续排污装置,用以保证锅炉正常的水循环。存有一定的水量,因而具有蓄热能力,可缓和气压的变化速度,有利于锅炉运行调节。汽包底部焊有5根下降管管接头,下降管安装在汽包最底部,其目的是使下降管入口的上部有最大的水层高度,有利于下降管进口处工质汽化而导致下降管带汽。

高压、超高压和亚临界压力锅炉的水冷壁主要是蒸发受热面,在炉膛的上部

常布置有辐射式过热器。在直流锅炉中,水冷壁既是水加热和蒸发的受热面,又是过热器受热面,但水冷壁仍然主要是蒸发受热面。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布置在锅炉对流烟道的最后或对流烟道的下方。进入这些受热面的烟气温度较低,故通常把这两个受热面称为尾部受热面或低温受热面。

省煤器使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来加热给水的一种热交换装置。他可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节省燃料。由于给水进入锅炉蒸发受热面之前,先在省煤器中加热,这样可以减少了水在蒸发受热面内的吸热量,采用省煤器可以取代部分蒸发受热面。而且,省煤器中的工质是水,其温度要比给水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要低得多,加上在省煤器中工质是强制流动,逆流传热,传热系数较高。此外,给水通过省煤器后,可使进入汽包的给水温度提高,减少了给水与汽包壁之间的温差,从而降低了汽包的热应力。因此,省煤器的作用不仅是省煤,实际上已成为现代锅炉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件。

空气预热器不仅能吸收排烟中的热量,降低排烟温度,从而提高锅炉效率;而且由于空气的余热,改善了燃料的着火条件,强化了燃烧过程,减少了不完全燃烧热损失,这对于燃用难着火的无烟煤来说尤为重要。使用预热空气,可使炉膛温度提高,强化炉膛辐射热交换,使吸收同样辐射热的水冷壁受热面可以减少。较高温度的预热空气送到治煤粉系统作为干燥剂。因此,空气预热器也成为现代大型锅炉机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件。

汽轮机是以蒸汽为工质的旋转式热能动力机械,与其他原动机相比,它具有单机功率大、效率高、运转平稳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汽轮机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发电用的原动机。汽轮机必须与锅炉、发电机、以及凝汽器、加热器、泵等机械设备组成成套装置,共同工作。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来自锅炉,经主气阀和调节气阀进入汽轮机内,一次流过一系列环形安装的喷嘴栅和动叶栅而膨胀做功,将其热能转换成推动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功,通过联轴器驱动其他机械,这里指发电机做功。在火电厂中,膨胀做工后的蒸汽有汽轮机排气部分被引入冷凝器,想冷却水放热而凝结。凝结水再经泵输送至加热器中加热后作为锅炉给水,循环工作。

汽轮机的转动部分称为转子,他是汽轮机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担负着工质能

量转换和传递扭矩的任务。转子的工作条件相当复杂,他处于高温工质中,并以高速旋转,因此他承受着叶片、叶轮、主轴本身质量离心力所引起的巨大盈利以及由于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热应力。另一方面,蒸汽作用在动叶栅上的力矩,通过转子的叶轮、主轴和联轴器传递给电机。

汽轮机运转时,转自高速旋转,汽缸、隔板等静体固定不动,因此转子与静子之间需要留有适当的空隙,从而不相互碰撞。然而间隙的存在就要导致露气,这样不仅会降低机组效率,还会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为了减少蒸汽泄露和防止空气漏人,需要有密封装置,通常称为气封。气封按其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流通部分气封、隔板气封、轴端气封。反动式汽轮机还装有高中亚平衡活塞气封和低压平衡活塞气封。

凝汽器是用循环冷却水使汽轮机排出的蒸汽凝结,在汽机排汽空间建立并维持所需的真空,并回收纯净的凝结水供给锅炉给水,提高了机组的热效率

高压加热器是用汽轮机抽汽加热锅炉给水来提高给水温度,以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高压加热器由壳体、管板、管束、隔板等部件组成。高压给水加热器为单列卧式表面凝结型换热器,水室采用自密封结构。

高加壳体为全焊接结构,由钢板焊接组成。为了便于壳体的拆移,安装了吊耳和壳体滚轮,并使其运行时自由膨胀。为防止壳体变形,每台有过热蒸汽冷却段加热器均设置护罩和档板。所有加热器的蒸汽入口和疏水入口处(在壳体内)均装有不锈钢防冲板,以防管子受汽水直接冲击和引起振动和腐蚀。

高压加热器由过热蒸汽冷却段、凝结段和疏水冷却段组成。过热蒸汽冷却段是利用从汽轮机抽出的过热蒸汽的一部分显热来提高给水温度,位于给水出口流程侧,并有包壳板密闭。过热蒸汽在一组隔板的导向下以适当的线速度和质量速度均匀的流过管子,并使蒸汽留有足够的过热度以保证蒸汽离开该段时呈干燥状态,这样,当蒸汽离开该段进入凝结段时,可防止湿蒸汽冲蚀和水蚀的损害。凝结段是利用蒸汽冷凝时的潜热加热给水,一组隔板使蒸汽沿着加热器长度方向均匀的分布,起支撑传热管作用。进入该段的蒸汽,根据气体冷却原理,自动平衡,直至由饱和蒸汽冷凝成饱和的凝结水,并汇集在加热器的尾部或底部,收聚非凝结气体的排气管必须置于管束最低压力处以及壳体内容易聚非冷凝气体处。非冷凝气体的集聚影响了有效传热,因而降低了效率并造成腐蚀。疏水冷却段是把离

开凝结段的疏水的热量传给进入加热器的给水,而使疏水温度

降至饱和温度以下。疏水冷却段位于给水进口流程侧,并有包壳板密闭。疏水温度降低后,当流向下一个压力较低的加热器时,减弱了在管道内发生汽化的趋势。包壳板在内部与加热器壳侧的总体部分隔开,从端板和吸入口或进口端保持一定的疏水水位,使该段密闭。疏水进入该段,由一组隔板引导流动,从疏水出口管输出。

发电厂的辅机主要是泵和风机,它们是发电厂的动力设备。泵是把机械能转变成液体压力势能和动能的一种动力设备,他是维持火电厂蒸汽动力循环的不可缺少的设备,是火电厂的主要辅助设备之一。在火力发电厂中应用泵的地方非常多,例如,用给水泵向锅炉提供给水,用凝结水泵从凝汽器热井中抽送凝结水,用循环水泵向凝汽器供应冷却水。火电厂中的泵都直接或间接的参与生产过程,他们的安全直接影响到火电厂的生产安全。风机是把机械能转变成气体压力势能和动能的一种动力设备,是火电厂的主要辅助设备之一。在火电场中的风机主要使用在锅炉的烟风系统和制粉系统中,用于输送空气、烟气和空气煤粉混合物等,主要有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和排粉风机。

火电厂中的这些风机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他们的安全可靠直接影响道火电厂的安全生产。这些风机消耗的电能也很大,他们的轴功率下则几百千瓦,大则上千千瓦,其用电量与火电厂的泵大体相当。所以,对风机的安全、经济运行必须引起足够的认识,对风机的维修保养也应予以高度的重视,才能确保电厂的总体安全与经济。

二 各部门实习心得

单元集控室

XX一电DCS控制系统主要监测燃料,汽水,电气以及汽机安全,燃料系统画面主要监测和控制磨煤机进出口风量,风压,温度,以及给煤量,一二次风量等,汽水系统画面主要是监测过热器,再热器进出口蒸汽温度等,电气系统画面主要是监测母线,各变压器,断路器运行状况,汽机安全画面主要是监测汽机叶片垂直和水平偏移度来保护汽机安全。单元集控室实习是实际与理论的结合,了解了如何通过调节各种参数来维持电厂炉,机,电三者的安全稳定运行。另外集控室中有许多优秀的专业书籍,研读以后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脱硫集控室

XX一电机组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其脱硫系统较为简单,湿法脱硫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成熟,脱硫效率达到98%以上,脱硫产物石膏还可以综合利用。但是缺点是整体设备庞大,耗水量大。相比我单位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炉内脱硫和炉外半干法脱硫的两级脱硫办法,更为可取。

化学部

了解了化学在电厂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给水处理的整个工艺流程,泠凝器凝结水和补水一起汇集通过净化除盐除氧以后补进锅炉,补水净化主要是先用石灰进行预处理,然后渗透除去杂质,除盐主要是采用阴床阳床以及混床除去水中的阴阳离子,而除氧又分为化学除氧和物理除氧,化学除氧主要是通过加药除去水中的氧气,而物理除氧采用的是加热的方法使氧气和其他不凝结气体逸出。

水灰部

XX电厂采用液态排渣,灰渣由锅炉排除后,暂存放于储灰场,然后由卡车运出场外。

讲课心得

在实习的后一阶段,每天下午三点到四点半之间电厂的工程师们会给我们授课,其内容主要是涉及电厂制度,锅炉,汽机,电气,化学方面的基本系统和原理,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并把老师讲课的课件都拷贝了下来。特别是电气和化学方面。电气方面主要了解了母线接法以及电气保护状态。由于缺乏电气方面的知识,是我意识到恶补电气知识的重要性!

这段时间的实习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有进步,实习过程中向师傅请教了很多问题,他们都细心的做出解答,人格魅力令我起敬。使我深知知识左右了人生事业的成功,而品德决定人生的高度!

上一篇:美术培训机构工作计划下一篇:煤炭销售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