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美育教学工作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前高校开设的美育教学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需要根据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对人才的需求来加强学校的美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和审美素养的提升,这样才能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

一、互联网对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学生的审美价值观

随着当前互联网的发展,许多学生纷纷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学习或者娱乐,还有一部分学生看到了互联网的优势,开始利用网络在考试中作弊,甚至于一些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时,也一味的抄袭网络上的文章,从而导致了高校纯洁的学术氛围受到了影响。由于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出现了许多不诚信的行为,从而导致当前社会上开始出现了对大学生学术水平的信任危机现象,不利于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的发展。另外,由于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进行相关的娱乐活动,再加上一部分大学生本身明辨是非能力不强,则很容易导致对网络产生重度的精神依赖。一些学生甚至为了上网而出现逃课、挂科的现象,另外,一些大学生沉醉于网络虚拟环境的交友而与现实社会脱节,导致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因此,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这些负面的影响,共同造成了当前高校学术氛围不纯洁。另外,学生在网络上进行相关的娱乐活动,也影响了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念。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较少并且明辨是非能力较差,在面对多元化的网络信息时,一些学生很容易形成不正确的审美价值和人际交往观念,因此,高校美育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当前互联网时代下对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合理的开展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二)影响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互联网可以让学生在虚拟化的世界中感受在现实中感受不到的审美体验,使学生身处在任何地点都能进行相关的审美活动,但是网络审美体验毕竟是虚拟的,这和学生身临其境所感受到的审美感受是不同的,假如学生长期依赖网络而获取相关的审美体验,会导致学生不具备在生活中感受审美体验的能力,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对现实审美的疲劳感,使学生的现实创造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1]。由于当前大部分大学生面对着较大的就业压力,身处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是一种有效的宣发负面情绪的途径,但是当前大部分学生不屑于深入到大自然中感受美景,更愿意的是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来发泄情绪。由于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审美体验是有较高的选择性的,既导致了学生的审美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又因为网络环境和信息的多元化,而导致了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娱乐的同时,也会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从而阻碍了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感受力。

(三)影响学生的审美趣味

由于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心理压力过大的状态,因此大部分学生选择网络来释放内心的压力,但是当前网络上的信息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从而使学生在运用网络的同时,消减了学生本该拥有的高层次审美需求。一些学生开始沉迷于低趣味的审美情趣,因此,高校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应当引导学生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让学生远离低级趣味的影响。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校美育教育的措施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面的审美价值观

在高校所开设的美育教学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操,从而使学生养成高尚的人格,但是由于当前大部分学生心态不平稳,一味地追求娱乐,从而很容易经不住网络的诱惑,形成了低级趣味的审美。因此,高校美育教育工作者应当明确自身的教育责任,来对学生的审美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美育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建立相应的审美信息优质平台,帮助学生净化繁杂的网络环境,使学生接受最有价值的审美信息,有利于学生在高校所建立的审美信息平台上,培养自身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自身的情操得以提升[2]。此外,高校美育教育工作者在设计网页平台时,一定要优化网页结构,利用优美的形式来向学生传达正能量的内容,使得学生在接触网络的同时,好像身处于一种意境美的世界中,学生在网页上浏览相关的美育教育信息时,也可以达到净化心灵的教学效果。

(二)丰富课外美育教学活动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使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交流形式发生了变化,大学生逐渐开始运用智能手机和计算机来拓宽信息交流的渠道,另外,由于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则虚拟化的交流形式,使学生内心的压力得以释放,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自由的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情绪的宣发。此外,互联网的沟通形式也扩大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圈,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毫无压力地进行内心负能量的宣发和正能量的沟通交流。研究数据表明,大学生认为高校的校园活动和校园生活并不充实,因此,许多大学生纷纷选择网络娱乐来消磨时间,假如高校美育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校园课余时间内来组织相应的文化活动,并且可以通过网络来使活动内容更加充实,则会吸引许多学生投入到高校所组织的文化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比如高校可以组织网络知识竞赛或者是网络游戏的比赛模式,来使学生接受正能量的熏陶。高校美育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利用网络沟通的便捷性,来加强和其他学校之间的沟通,可以在网络平台上邀请其他学校优秀的美育教育工作者来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进行正确的指导和教学。高校美育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的整合性,来丰富自身的教学课堂内容,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美育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

(三)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教师纷纷利用网络来向学生讲述相关美育教育课程内容,并且由于网络自身的优势,使得美育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直观,学生也易于接受相关的美育课程知识,并且互联网和教育领域的融合是符合当前教育形势和人才需求的,因此,高校美育教学教师应当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运用网络来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3]。比如高校美育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寻找丰富的美育教学资料,并且通过视频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美育学习形式,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在美育教学课堂上变得更加主动,另外,生动化的美育知识讲述形式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可以重点的对自身的审美能力进行锻炼和提高。此外,高校为了使美育教师可以顺应当前互联网的发展,要对美育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比如可以定期组织美育教师进行网络授课大赛的比拼,将学生对教师课程内容的好评率作为最终的评判标准,有利于激励美育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网络发展特征来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使美育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质的提高。在网络授课大赛上,一些美育教师也可以借鉴其他美育教师的讲课形式和讲课内容,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

三、结语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为高校美育教学工作既带来了不小的阻碍,也带来了较大的机遇,由于学生明辨是非能力不强,则在使用网络时很容易接收一些低级趣味的信息,影响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因此,高校美育教师应当承担起对学生审美教育的责任,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并且通过网络来创新自身的美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摘要:当前高校美育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学校轻视美育教育,缺乏系统的美育教育体系等。在网络时代,互联网对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审美感受力和审美趣味有着负面的影响。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审美的正面引导,丰富课外美育教学活动,利用网络创新教育教学形式,改进美育教学,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美育教学,对策

参考文献

[1] 余可君.民办高校美于现状调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2] 冯婷.“互联网+”时代的高校美育实践研究[J].学术探索,2018(26):157-161.

[3] 石彦风.当代高校美育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99-101.

上一篇:工商企业管理的新型管理对策下一篇:铁路工程T梁预制与架设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