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评课意见

2022-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初中历史课评课意见

天津市初中历史学科素质教育指导意见

历史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进程及其客观规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适应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因此,历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初中历史教学应该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实现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

(一)历史知识的过去性。

历史教科书叙述的是人类社会以往的发展进程,是历史学家根据历史文字资料和物质遗存对历史的再现,并以现代语言的叙述为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具有抽象性和简约性的特点。

(二)历史知识的综合性。

人类社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范畴,每一范畴又包括许多层面的内容。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这些范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使历史知识呈现出丰富多样、错综复杂的特点。

(三)历史知识的科学性。

历史学是认识主体和历史客体相结合的产物。历史科学是历史学家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研究历史现象而形成的科学知识体系,历史知识的系统性、理论观点和史实材料的统一性是其显著特点。

二、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

历史教学应使学生初步掌握以下三个层次的知识:

1.重要的历史史实。

重要的历史史实包括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这些重要史实的掌握,有助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概括了解。

2.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对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抽象与概括,是历史思维的基础和起始点。理解历史概念是对历史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发展认知结构的基础。

3.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历史发展的基本線索包括历史分期(如古代、近代、现代)、社会形态以及发展阶段的基本划分、起止时间、标志和基本特点等要素。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规律,有助于学生建立历史知识的认知结构,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二)德育目标。

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德育要求可以分为观点、规律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两个部分。观点、规律教育具有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建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道德情操教育具有情感的和实践的特点,是观点、规律教育效果的转化和体现。

1.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

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科学中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内核,只有树立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才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历史教学应使学生初步认识和树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关于人民群众和个人对历史发展作用的观点。

(2)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历史教学应使学生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及其必然性,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进步性和曲折性,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国情教育),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系(理想教育)。

2.道德情操教育。

历史教学应使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外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初步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追求真理精神,谦虚平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三)能力目标。

1.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1)识记历史地图的能力(空间概念);(2)识记历史年代的能力(时间概念);(3)识别历史文物的能力(直观材料的观察);(4)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思维理解)。

2.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1)辨析历史文字材料的能力(阅读、分析、判断);(2)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能力(史论结合);(3)联系现实的能力(说明与历史有关的社会现象)。

三、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除了必须遵循素质教育的一般性原则外,还应该依据本学科的特点遵循以下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历史的过去性和不可逆性、历史教科书的抽象性和简约性,给学生具体真切地感知和了解历史造成了一定困难。历史知识的形象化、具体化是学生对历史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唯物史观的重要条件。历史教学应充分使用直观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

(二)系统性原则。

历史知识的错综复杂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困难之一。但是,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必然性又决定了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历史教学应该使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线索,认识现象的因果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掌握有序的、系统的历史知识。这是使学生从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的必要手段。

(三)史论统一原则。

历史科学是材料和观点的统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这是历史知识教育价值的核心所在。在教学中,不但要讲清史实,还要讲明观点和道理;不但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处世做人。要重视和坚持论从史出的认识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唯物史观和科学品格。

(四)知情结合原则。

人民群众及其杰出代表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他们在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高尚道德情操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历史教师应该以真挚,饱满的情感激励和感染学生,使他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五)古为今用原则。

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实;学习历史,是为了继承人类的宝贵遗产,建设今天和创造美好的未来。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将历史和现实、未来相联系,引导学生面向祖国的现代化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一)历史教师要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以适应21世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学科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将学科知识的教育价值内化为学生的个体素质。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即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历史教师应明确本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遵循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民主性、实效性原则,使教学成为素质教育的真正载体。

(二)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和评价的依据。历史教师应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教学大纲、教科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体现科学性、全面性、适切性。知识目标、德育目标、能力目标要有内在的统一性,使思想品德教育和能力培养在知识的教学中同步进行。教学目标要体现出层次,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应形成有机的整体。

(三)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偏多偏难和教学的面面俱到、死记硬背是造成学生历史学习负担过重和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优化教学内容是历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历史教学内容的优化应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实际,教学内容的优化包括以下几点:

1.选择重要知识。

历史教师应选择对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和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知识进行教学,选择的历史知识应是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有重要价值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文明成果。

2.浅化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障碍。教师应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概念、术语、论述加以浅化。浅化的机制是找到新知和旧知的联结点,使学生利用旧知同化新知。浅化的方法可以采用具象法、分解法、比拟法。

3.构建知识网络。

历史知识是以时间为表征的纵向联系和知识范畴(政治、经济、文化等)相互作用的横向联系相交织的网络结构系统。根据系统论和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可以把历史知识组合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知识系统,并浓缩为知识结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宏观的线索结构(如中国古代史)、中观的知识结构(如原始社会)和专题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应该体现简约化、纲要化、信号化的特点,其表现形式可以采用图示法、纲要法,表解法。知识网络的建立,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理性地驾驭知识。

(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为中介、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动态流程。优化教学过程是在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活动和教学媒体,进而实现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化。

1.教师活动的优化。

教师活动的优化应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主要内容有:

(1)教学导入。导入的功能应体现新旧历史知识的衔接、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为学习定向和做好铺垫。

(2)创设历史情境。再现历史氛围,使学生比较真实地感受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环境。历史情境的创设主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语言描述和直观的历史材料。

(3)组织学生的学习思维活动。教师指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和操作方法,组织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和概括。思维活动应围绕重点和难点知识展开,应体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史实材料到观点结论的思维方法。思维活动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启发思维的适切和契机的把握。思维和理解是知识内化的关键。

(4)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教育作用。学生的情感体验是知识内化的重要驱动力。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对历史现象的真善美的褒扬和假丑恶的鞭笞外化为语言的、表情的,动作的情感信息作用于学生,以情育情。以情启智。

(5)架设历史和现实的桥梁。历史知识的价值在于它的借鉴作用。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强化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的意识,引导学生以古察今、以古知今,以古鉴今。现实社会的人文风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也可以警醒后人。历史教师应善于捕捉历史与现实的连接点,谈古论今,教会学生处世做人。

(6)教学小结。教学小结应具有整合知识、深化认识、评价学习、强化教学效果的功效。教学小结要精心设计,做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情绪饱满,形成教学高潮。

2.学生活动的优化。

学生学习活动的优化应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要内容有:

(1)阅读教材。历史教科书的特点是图文并茂,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学生应有较充分的时间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自己能够读懂和接受的内容历史教师不应包办,作无效的重复讲授。

(2)主动质疑。学生的学习矛盾应成为教学活动展开的起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不同意见应予以鼓励和正确的反馈。

(3)认真思考。学生能够认真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去,成为历史思维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正确的结论和答案应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得出。

(4)積极讨论。讨论和谈话法是历史教学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应使所有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参与到这种活动中去,既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也要尊重别人的看法。

3.教学结构的优化。

教学结构的优化可以包括教学环节的优化组合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优化组合。由于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由于历史教学现状的主要弊端是教师垄断课堂,因此,教学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应该是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分配,即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这应成为优化教学结构的重要原则。

4.教学模式的优化。

教学活动有多种方法,将优化的教学方法稳定地组合为整体即成为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策略。历史教学的基本策略包括构建知识体系、创设历史情境、史论结合。古为今用,历史教学模式的构建和优化应把握住这四个维度。历史学科的教学模式可以从教学内容的类别(如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和授课类型(如新授课、复习课、单元授课)并参照已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构建。每个历史教师应探索和掌握几种本学科的教学模式。

(五)优化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是优化教学评价的依据。改革和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是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极为关键的一环。要使教学评价纳入科学轨道,必须使教学评价真正发挥对教学的反馈、调节和激励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包括知识、能力、情感诸方面的素质。在考试形式,评价方式上要摒弃内容过死、形式机械、方式单一的弊端,促使历史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变。

(六)积极开展历史课外活动。

历史教学应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历史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现有条件,制订学期(或学年)的、班级(或年级)的课外活动方案,确定活动目的、活动方式、效果反馈形式。历史课外活动应充分利用本市、本地区的历史纪念展览场所。历史课外活动的形式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团活动。文艺会演、演讲会、故事会、知识竞赛,等等。历史课外活动应在学校有关部门的组织配合下切实有效地进行。学生在历史课外活动中的表现可以纳入历史学习的考评之中。

(七)历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是学科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历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是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可靠保证。历史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敏锐的社会观察能力;应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系统地掌握历史科学和教育科学理论;应具有较高的人格修养,热爱和尊重学生;应具有较为娴熟的业务能力,在教学方法、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上达到一定水平。

第2篇:大语文观念下初中语文听评课刍议

摘 要: 郑州小升初语文试题引发大语文教育理念的广泛讨论,随着考查形态的变化,初中语文教学面临创新和改革。语文听评课是教师专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承担着打造“大语文”课堂、提升教师素养的功能。但研究发现初中听评课存在行政式、听而不评、合而不作等问题。本文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两个角度提出了明确听评课目的、校长带头科学规划、完善听评课标准、校网结合远程学习等解决对策,以实现初中语文听评课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 大语文理念 听评课 教学评价

2018年郑州小升初语文试题以河南博物院为主题,情境化的考察方式不仅让考生和家长耳目一新,在教育界也引发了关于大语文教育理念的广泛讨论。什么是“大语文观”,至今尚无明确的定义,但明确的是“大语文观”强调的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即促进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1]。这说明封闭僵化的语文知识教育已经不适应当下紧密联系生活的考察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教育作为连接小学和高中的桥梁,在新时代下应变革教学方式,适应新的考试形态。初中语文教育的创新与一线教师的素质息息相关,提升语文教师素养,打造名师团队是大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听评课是教师参与课堂研究的专业性活动,是教师专业生活与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2],完善初中语文听评课的建设显得十分必要。

目前关于听评课的研究主要是从普适性的方面建构理论[3],围绕课堂观察范式、评价维度、价值取向等方面展开,虽然对听评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缺乏深入具体学科层面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针对特定年级特定学科的研究很少。每个学科都有特点,教学内容的差异化决定了教学问题的不同,因此关于听评课的研究要学科化、精准化,从某个具体学科入手,制定特定学科的听评课制度和标准。本文将以初中语文听评课为研究对象,结合大语文教育理念的背景,阐述初中语文听评课的必要性,指出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

一、初中语文听评课的价值

听评课是指基于教育教学理论,全面透视课堂教学,以便充分发挥出听评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促进学生学习[4]。换句话说,初中语文听评课包括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两个方面。

1.语文听评课是创新教学方式,打造“大语文”课堂的重要平台。

随着考查形态的变化,语文的教学模式也要相应改变。王锋的《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一文说,课程标准尤其强调要营造大语文教育的氛围[5]。但这种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根深蒂固,教学方法需要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改变并强化。初中语文听评课是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在转变教学模式、建设“大语文”教学生态上将扮演重要角色。在大语文观念的引领下,语文教师要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调整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注重初中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语文听评课是激励教师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着参与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教师的能力和素养是一堂课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十分重要。语文听评课是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专业性合作活动,目的是通过教师之间相互协作、取长补短,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攻克教學难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创新教学方式的主要阵地,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路径。所以,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思维定式,在其他教师的参与下反思教学,虚心听取其他教师的宝贵意见,积极改进教学方式,真正做到同学习、共进步,实现“合作共赢”。

二、初中语文听评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各个学校把语文听评课作为一项常规教学活动,但是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各个学校教学水平、教师参与积极性等方面的差异,语文听评课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1.行政式下压,缺乏科学规划。

现如今虽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听评课已经成为各个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常规业务活动。据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的调查,我国学校规定教师一学期的听课节数在10节至20节,甚至有学校规定,每个教师一学期必须听38节课[6]。诚然,这种硬性指标会给教师带来一定动力,提高教师对此项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

过多的硬性指标对一线教师来说会成为一项“负担”,影响其他教学活动。以农村初中学校为例,本来就面临优质老师流失、教学任务繁重的局面,如果学校领导者再一味地追求数量而舍弃质量,那么本应是教师合作共赢的专业性研讨活动就会沦为一次次业绩考核,效果会大打折扣。这种行政命令式的下压让听评课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教师的参与意愿自然不高。

2.听而不评,欠缺专业性。

听评课的核心在于评,而不是听或者看,听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认真听是为接下来的认真评做准备。但在实际听评课过程中听课成了重点,听完课填完总结报告,听评课就被束之高阁,这显然偏离了听评课的本质。

对于出现这种听而不评的现象不外乎两大原因:其一,缺乏专业的评价标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着显著区别,语文教学内容边界较模糊,蕴含思想人文教育,教学方式更加开放。如果拿所有学科统一的标准做评判,那么这种评判就会显得捉襟见肘,结果存在偏颇。其二,教师的评价意识不够。同在学校共事,有些老师碍于面子,不愿指出其缺点或不足,不说真问题,只说有些流于形式的套话。这样,听评课就成了一项面子工程,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无从谈起。

3.合而不作,缺少长效机制。

语文听评课是语文老师相互协作、共同成长的专业性活动,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实现共赢。通过语文听评课,教师发现自身存在的教学问题,从而在以后课堂上不断改进,强化教学效果。但是,一方面,有些教师对自身问题不清,表面上接受了意见,但缺少反思,没有在教学中改变。另一方面,多数老师都有教学惯性,一些教学弊端根深蒂固,听评课过后一段时间,这些毛病可能会反复出现。

这必然不是一次简单的听评课就能完成的,需要在整个教学周期内逐步弥补和完善。现有的听评课体系缺乏长效合作机制,对某一问题的探讨一次性就完结了,对问题的解决效果没有考量和反馈,造成了“合而不作”的局面,没有真正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初中语文听评课的提升对策

针对以上初中语文听评课存在的问题,既有客观上的限制,又有主观意识的问题,这涉及了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管理及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要在实践中解决,基于上述问题,笔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以下解决之道:

1.转变观念,明确听评课目的。

思想观念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只有树立正确的语文听评课观念,才能有效开展听评课活动。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认为语文听评课不是可有可无的“麻烦事”,觉得课程压力大,对听评课不放在心上;有些教师认为自己资历深,改进动力不足。殊不知教学理念在变,考查方式在变,作为实践者的教师要在一线教学中不断总结,积极反思,改进教学。

针对教师对听评课能动性不足的问题,学校管理者要加强宣传,让教师认识到听评课不是教师的负担,考核也不是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生的成长。只有端正了听评课心态,在开展语文听评课的实践活动中,教师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会更高。

2.校长带头,科学规划听评课。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领导者,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主心骨。在听评课的开展过程中,校长要树立领导意识,亲自推进听评课的贯彻和实施。首先,在每学期伊始,校长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确立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提出本学期听评课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才会使听评课更有针对性[7]。另外,要根据学校教师的教学任务量,合理规划听评课的频率,做到不干扰其他正常的教学活动。其次,校长要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听评课过程中,一方面,校长的参与会让教师更加重视听评课,另一方面,校长所站的高度较高,能够总揽全局,校长的评价关乎今后教学走向。最后,在每学期末,校长应对本学期的听评课进行总结,分享听评课带来的效果,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展望,这样才能推进听评课活动的顺利实施。

3.语文为基,完善听评课标准。

听评课逐渐走向专业化,以往“一刀切”式的评价标准已经不适用于特定学科的需要。初中语文听评课的标准也是如此,必须在现有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初中语文听评课的评价标准。课堂观察LICC范式为听评课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程序[8],但过多的量化标准与语文学科的教学理念难免有冲突之处,因为语文有特有的学科特点,语文不仅是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语文学科具有的不可测不可量的思想性和人文情怀的学习。

一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和有意义的教学环节,这些难以去量化。因此,语文听评课要在量化基础上增加质性标准的比重,这样才能引导语文教学契合大语文教育理念,更有助于教师革新教学方式,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4.教师联动,长期专业化合作。

听评课是服务于教师的,是教师用来专业交流,对教学“听诊把脉”的重要活动。一个教师的成长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但是要想在快节奏的工作中迅速成长,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听评课就搭建了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让新教师和老教师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中全面提升职业素养。

在听评课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工作方式,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寻找并创造合作机会。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树立合作意识,把教学看成合作,才能与别人平等对话,乐于分享教学经验。合作不代表不可以批评,语文教师强化评价意识,敢于指出真问题,虚心接受真批评,只有通过建立长期的专业协作,语文教师之间有效联动,才能保证语文听评课的效果。

5.校网结合,寻求网络资源支持。

现如今,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听评课带来便利,利用网络多媒体平台,教师足不出校就能接触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优质教学资源,如全国知名语文教师的博客,全国各个师范院校的有关教育的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甚至是世界名校的名师有关教育的网上授课,等等。听评课不能局限于本校,更要把眼光放远,关注学校和教师的长远发展,把目标定位于名校名师。尤其对于一些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学校,更需要抓住远程学习的便利性,组织教师学习优秀的教学课例,并立足本校实际,有效吸取先进经验,组织教师学习网上教育专家的讲座,吸纳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自我,提升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在大语文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普通教师,都应认识到语文听评课的重要性,集聚共识克服听评课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有效的听课评课。在语文听评课的实施过程中诊治教学病症,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方式,进一步深化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晶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构成[J].教育探索,2016(11):18.

[2]崔允漷.听评课:一种新的范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7(9):38.

[3]方洁.我国听评课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反思[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07.

[4]李润洲.专业化视域里的教师听评课[J].中国教育学刊,2009(8):87.

[5]王鋒.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J].陕西教育,2002(3):28.

[6]尤炜.听评课的现存问题和范式转型——崔允漷教授答记者问[J].当代教育科学,2007(2):5.

[7]许培军.通过听评课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J].中小学管理,2011(3):14.

[8]崔允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教育研究,2012(5):79.

作者:秦玉莲 钱合群 王景红

第3篇:试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评课标准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文章结合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在分析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上,就思想品德课的评课标准分八个方面作了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教育;思想品德课;评课;标准

一、思想品德课的个性特征

思想品德课是学生的修身课。其使命不仅是发展学生对思想道德知识的认知,使他们了解和掌握道德规范,还应通过教师的引领,对其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行进行修养实践。因此,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对思想道德理论加以认知并付诸实践的知行统一过程。该课程性质决定了它的教学不仅具有其他课程教学的某些共性,还具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强烈的思想性、时代性和实践性。

1.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灵魂是其思想性。这决定着课程的德育方向,以德为美,以德感人。思想是思品课的生命,是提升该课程的基础,是其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强调形式和方法的选择,要把思想教育同讲授知识自然地融合起来,使思想教育在充分说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进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原来政治课堂对学生实施的灌输教育,代之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去体验,去感悟;在情感冲突中去辨别,去生成。思想性是渗透在具体的教学目标之中的,所以,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设计,要牢牢地把握课程的思想性,不能丢掉灵魂,舍本逐末。

2.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是其时代性。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品德课的时代性要求更高,即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教学方法要因时育人。如果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气息,不能触及时代脉搏,只是用老眼光看新问题,用旧方法培育新学生,该课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达不到培育—代新人的目的。思想品德课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①把握学生思想发展趋势,因时育人。不同时代的学生都有其时代的烙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学生观应是变化的、发展的。②与新课程改革同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思想品德课的开放式教学,要以教师思想行为方式的文明开放为前提,在开放的教学活动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时保持虚怀若谷的心态,不断感受学生身上的时代气息,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3.思想品德课的活力是其实践性。教育资源的多样性来源于实践,要紧密联系实际,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再现和升华,必须广泛取材于生活实践,而不能拘泥于书本知识。只有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中吸取丰富营养,关注学生经历的差异性,才能使思想政治课更加生动活泼和富有生命力。同时,思想品德课又必须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

二、思想品德课的评课内容

由于思想品德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我们需要建立该课程的评课机制,以促进有效教学,保障课程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评课机制的主体应是评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即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仔细斟酌。

评价要求:预设的教学目标应稍高于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立足于最近发展区,着眼于认知的发展;抓住主要目标,适当考虑次要目标,主次目标分明,分支目标细化、量化;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特征;教学过程设计能瞄准目标,教学效果要达成目标。

2.教材处理。教材是教学的资源,但并非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要对教材进行重组和再创造,特别是要根据教学需要,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教学资源。

评价要求:选材准确,凸现道德认识主线;教材内容挖掘深刻,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特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讲授观点正确,概念清楚;举例新、活,有吸引力;明理言之有据,由浅入深;导行理论联系实际,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有机地整合。

3.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学的逻辑框架。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不仅要有正确的观点,生动的内容,还要有一个清晰的教学思路。

评价要求: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有严密的计划性;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层层推进;教学情景设计独具匠心,掌握好师生互动中的读、讲、问、议、练的恰当内容和时机;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思路明确,围绕一个教学中心或一个教育主题展开,整堂课完整和谐,融为一体。

4.课堂教学安排。课堂教学结构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评价要求: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分配,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的授课理念、重点和结构。主要包括:计算教学环节的实际时间,看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的时间,看是否以学生为主体;计算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班级交流的时间安排,看探究性学习的安排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计算不同层次学生活动时间,看分层次教学理念的体现;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时间安排的合理性等。

5.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不但体现在对教材的深刻领会和正确驾驭上,还应体现在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思想品德课不能就事论事,而要就事论理,把故事、实例、辩论、图画和行为中包含的道理,层层揭示,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明理与激情是不可分的,在说理中要动情,在情感中包含道理,情和理互相渗透,使学生在情理交融中受到感染和启示。

评价要求:因课制宜,灵活选用故事启发、情景创设、诱导谈话,实验演示、一事一议、思考辨析等多种方法。坚持启发式教学,并恰当运用挂图、实物、电教等直观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点看能否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方法多样化,切忌单调死板;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6.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

评价要求: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正确理解教材内容,相关知识从未知到已知,从知之肤浅到知之较深;学生能力有所提高,道德认识和判断、辨析能力有所提高,有关行为规范经过课内训练能初步掌握;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改善。

7.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基础。

评价要求:看板书:设计合理,结构鲜明,层次清楚,言简意赅。看教态:端庄大方,精神饱满,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看语言表达: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准确清晰,普通话标准;详略得当,富有感染力;机智灵活,肢体语言运用恰当。

8.理论联系实际,讲究实效。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检验教学的成效不仅要看学生在道德认识上的提高,还要看他们道德行为上的长进。知是为了行,知行统一,才能做到言行一致。所以,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教师既要讲清道理,又要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行为要求和实际的训练。

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是一项比其他学科更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课程直接面向全体学生思想品德的知与行的统一,包括认知的提高、品行的规范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本文旨在通过有效的评课机制来促进课程的有效教学。当然,评课标准的建立还要通过实践检验不断加以完善,也要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变化而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祖志伟.思想品德课教改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6).

[2]刘长生.如何听评思想品德课[J].政治教学,2007,(4).

[3]何沛.如何培养中师学生备课、讲课、评课能力[J].甘肃教育,1996,(Z2).

作者:王双全

第4篇:初中历史听评课记录

重温历史风云,激发爱国热情 ——评历史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今天韩娜老师的一堂历史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我深受感染,受益颇多,综观教学的全过程,有许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现总结如下。

一、第一印象

一堂课听下来,被韩老师过硬的业务素质所折服,且不说他流利的普通话,工整的板书,从容的教态,单就他极强的语言总结能力和清晰的课堂教学思路就已证明他是一位久经考验、业务水平很高的老师。例如:“这个流光溢彩、景色如画、既有浓厚文化底蕴,又有鲜活时代气息的国际化现代大都市就是被誉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可又有谁会想到1937年12月,日军曾经将这里变成一座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的人间地狱??”“这些中国的脊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钢铁长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他们选择抗争到底??” 这些精炼准确、极具感染力的性语言无不唤醒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他的引导下,他的学生积极思考,善于表达。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二、教学目标明确

整堂课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紧扣血染卢沟桥和南京大屠杀两个事件展开教学,思路清晰,板块分明,利于学生把握。同时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自学、自己动手的基础上,大胆地展示学习成果,使这堂历史课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三、教学过程的评价

1、 首先利用大都市南京的视频,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将眼前这个景色如画的国际化大都市和曾经那个被日本人变成尸体堆积如山的人间地狱——南京相联系,从而引出课题《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这样导入,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冲击,从而将学生牢牢的吸引在课堂之内。

2、注重探究,引发学生深层思考。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

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比如: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回顾和对1936年日军《基本国策纲要》的了解,让学生明确日军的贼子野心;通过地图分析,让学生思考日军攻打卢沟桥的真实目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总结卢沟桥事变的经过。这样,不仅让学生识记了卢沟桥事变的全过程,还让学生清楚该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3、 体现“教育自由”的人才培养观,体现新育人理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出教学表演的“舞台”,退而成为学生活动的“导演”,敢于让学生探索、体验,给了学生以最大的自由运用和思考探索的开阔的地带。例如:在教学中,韩老师让学生自行介绍英雄人物佟麟阁、赵登禹,在其后只进行简单的补充。又如,韩老师让学生直接走上讲台,为同学们展示课下搜集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视频资料。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利用这些资料更加直观、更加触目惊心的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很好的实现了情感价值目标,注重了德育教育或者说爱国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在利用图片、视频播放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后,引导学生不忘国耻,同时又展示出时下日本当局的一些作为,如:如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的事实证据等等。并引导学生在四人组内交流面对这些事件,我们得到的认识。至此,已基本达到爱国情感教育的目标。但韩老师进一步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全体肃立,再次听国歌。整个课堂到达高潮。

总之,听完本节课后,我深深感受到了韩老师清晰的教学思路、多样的授课手段、深厚的语言功底、浓烈的爱国情怀。作为历史老师,这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方面,我会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关注韩老师的课堂,学为己用。

第5篇:初中历史复习课评课案例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制定的明确、具体、恰当。课堂能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历史学科特点制定三个目标,这三个目标从浅至深,课堂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相互渗透,既有知识的传承、能力的提升,又有情感的培养与熏陶。而且更深层次的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了教育,使学生了解人才对社会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落实较好。

二、教学内容

课堂的时间分配比较科学合理,内容正确、准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深化和应用。教学编排合理,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重难点非常突破,教学资源的开发也比较到位。课堂中选取了许多相关习题材料,非常贴切地解决了复习课的相关问题,而且特别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亮点:

1、课堂导入简洁、自然。利用提问直接切入正题,也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感情共鸣,很快进入复习佳境。

2、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师采取调查学生情况的方式,给了每个学生足够的复习空间和时间。

3、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展示相应的问题材料,并提问“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半开放的问题能够较好地锻炼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4、课本上“动脑筋想一想”这块内容中的材料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是相对较难的,课本所指示的是让学生直接解释其表达的观点,这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还是太难。教师从实际学情出发,利用很多针对性的问题将各个材料承接起来,问题贯穿材料始终,层层突破,非常自然地解决了许多相关问题,合理地运用了教材资源。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注重课堂起伏,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问题来调整学生的思维活力。比方说自查、互查和抽查等形式的变换,促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四、教法学法

本课以“自主互助”教学方法为主,辅以目标导学、问题探究等学习方式,通过活动创设宽松、民主、自然、和谐的课堂气氛,“自主互助法”贯穿教学过程始终,是整堂课的一大特色。教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能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同时又能节外生枝地引起波澜,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五、教师素养

教师本身有扎实的基本功,语音清晰,教态自然大方,具有较强的教材处理能力、应变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语严谨,引导总结也很到位。

六、目标达成度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复习认真积极,思考问题也比较深刻。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学生能自主的选择复习任务内容、方法手段形式,最终整体复习效率大大提高。

总之,学习了两位老师的复习课之后,我认为复习课应该突出以下几点:

(1)、让学生自主梳理知识,分类整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梳理方法,并提高梳理总结的能力。通过小组交流或个人对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的内容用图表、文字或其他的方式表示出来,形成网络状的知识系统。

(2)、通过查漏补缺,使知识更系统化。

(3)、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

第6篇:历史课听课评课感悟

为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本备课组本学期继续开展教学展示活动。近来,黄老师在一(6)班展示了《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生活》这一课。

黄老师是一位刚大学毕业的新教师,为了上好这一节课,积极向科组老师请教,多次打磨,给大家呈现了一节生动的历史课。本课的成功之处在于:1. 在本课中突出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这一新的教学理念2. 积极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历史的真实性,获得积极的情感.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基本上仍处于感性阶段,历史教学更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重现”过去的历史,从中感受、体验历史。如为了领略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师生共同创设了“一起去宋朝旅游”这一教学情境,经过学生的演绎,浓缩在历史课堂当中,而宋代的风俗民情也印在学生的脑海中。3.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节日”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设想为什么缠足没有了,而春节这个节日就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呢?学生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大胆有趣新奇的设想?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学生借此不断推陈出新,激发在的创造性,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第7篇:八年级历史评课稿

丹东市第十八中学于志强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学法

[教学手段

[课时]1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板书设计:

第1课

一、元谋猿人:最早、

二、北京人:时间: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课过程

]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多媒体课件]170万年 70---20万年1.8万年课时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8篇:九年级历史评课稿

篇一:九年级历史 评课稿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把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进行实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教学目标:

围绕教学重点,围绕学生实际情况。

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因,阐述革命的经过,理解《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内容、作用,能结合后边将要学习的内容得出这场革命的深远意义。通过对克伦威尔等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表现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做出分析,提高学生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取问题探究式、导读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探究,小组或同桌讨论合作学习,先学后教,发现问题再点拨;模拟历史情境,短剧表演;激烈辩论等方式,配以多媒体展示典型图片,文字示意图,富有悬念的问题设计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以此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同时使学生认识:一种新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革命的进程,但进步的事业最终会取得胜利,从而使学生逐步树立社会主义事业必定胜利的信念。

重点、难点的确立:

重点确立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意义,难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实施方案 <导入> 课件欣赏油画《查理一世在狩猎》,观察他的神情,引出他的最后下场(朗读录音),作简单的对比,得出悬念:查理一世为什么命丧断头台?那时的英国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引到课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新课讲授> ——革命前的英国

环节一:课件展示导读提示:革命前的英国

——速读课本第一子目,说一说你所了解的英国社会状况。 环节二:展示看书所得

学生七嘴八舌,纷纷说出自己了解到的英国社会状况。教师总结:革命前的英国社会状况可概括为两点:一是英国资本主义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他们要求自由发展资本主义;二是英国社会实行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二者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过渡:

英国社会产生了一对尖锐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专制王朝的矛盾,这一矛盾怎样进一步激化导致革命的爆发呢?学生继续从下文中找出。师生共同分析革命爆发的导火线、开始的标志,并理解议会与国王的矛盾的升级导致了革命爆发,后发展为内战。 二革命进行

1出示导读提示:革命爆发后,发生了哪些事情?你对内战中议会军如何打败王军感兴趣吗?

2评价克伦威尔——说说你心中的克伦威尔。

3革命的结局是1688年政变,推翻了复辟王朝,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取得了统治权,同时又立新的国王。

环节三:

提炼升华——请你总结整理这场革命的经过,你得出这场革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以及观察分析能力。

教师出示过程示意图,议会召开--内战--共和国---独裁---复辟--反复辟,呈现议会斗争与内战斗争,共和与独裁、复辟与反复辟的反复曲折的过程特点,引导探究反复曲折的根源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明白一个道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代替落后的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革命是长期艰巨的任务,不会一帆风顺。

三、革命后的英国

把学生的观点与真实历史对照,引出《权利法案》的通过。正确认识法案确立的君主立宪体制的合理性,及产生的影响。这一部分应联系现实,现代社会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体会它的深远影响。

四、革命的意义——引导学生分析、联系,讨论得出革命的意义

1.结合革命的原因、目的、结果及后来英国经济快速发展,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等史实,理解革命对英国本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结合此后要学几课的内容和马克思对这场革命的评价“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分析它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出示意义:

对本国来说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对世界来说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

的进程。

<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出本课所学所得,形成知识结构。

<练习巩固> “火眼金睛”

这是一位听课不认真同学的学习所得,请你给他指出错在哪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苏格兰人民起义开始,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标志革命结束。由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软弱妥协,封建王朝查理一世复辟了,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阶级,发动政变,推翻了查理二世,迎立新的国王,实现了资产阶级统治。同年,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使英国最终确立起君主专制政体。

教学反思:

相信自己,也相信学生,相信自己,相信学生。一次两次失败不算什么,怕的是保守僵化的思想.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学习。 篇二:历史评课稿

历史评课稿:《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课题: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授课人:李建磊 地点:乔集中学八(8)班教室

教学过程简介:

优点:

1、把任务分到各组,通过预习提出了一些预习题目;

2、学生能够积极回答提问;

3、老师的讲解弥补了学生准备的不足。

不足:

1、老师讲解过多;

2、黑板没能充分利用:只用了三小块,还是写的一些预习题。

建议:

李老师是新参与进来的实验老师,还需要和大家一起共同摸索历史及其它副科教学如何使用好杜郎口模式。这也是我校课改实验小组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1、从本课我发现师生没有充分的课外参考材料,几乎就拿一个课本说事,也只照本宣科,用书上的文本讲讲,问问,念念,画画。如何走出课本,高于课本,我想杜郎口课堂教学实录的相关内容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象本节课中介绍英雄事迹和历史大事件的内容,可建议小组采用表演、小品、诗歌、演讲等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加以再现。

2、如何准备更多的丰富材料,老师可利用卫星ip教学资源和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或指导学生进行收集。我校现有条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而我们需要的是有这种意识。

3、丰富的多媒体资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家学英雄的高尚情怀,书上的课后资料就有这方面的建议,如影视欣赏《甲午战争》。

4、师生通过各种渠道准备的材料和题目可在课前写在黑板上,每节课都把黑板充分利用好,也是副科提高教学效率的可行之道。

5、这也给信息技术课老师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应该把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和各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学科老师也应就自己本学科的特点与信息技术课老师搞好沟通

初中历史课《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评课稿

今天有幸听了张老师执教《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一堂课,值得回味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探究空间,激发探究兴趣

历史课教学是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从积累历史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张老师通过设置9个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从而增进了思考力,发展了历史思维,这也是目前考试形式下一种好的历史教学方法,值得历史教师借鉴。

二、营造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

充分发挥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组织者和设计者的角色,创设了合理有效的学习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主要表现在把空间留给了学生,把机会留给了学生,把时间留给了学生,把思考留给了学生,学习中每一个环节都是教师设置问题情景,由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提升,值得借鉴。

三、将历史现象置于一个历史长河之中,该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历史大背景作了

一个具体介绍,使历史知识有了一个通感。新课改后的历史教材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主题式,打破了王朝体系,所以有必要对历史的大背景做一介绍,张老师此点体现得很好。

此课在教学中值得探讨的有以下几点:

一、探究新方法,讲活历史课。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现在看来有些知识从时间和空间都会很陌生,因而在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上要避免单

一、重复,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创设多样的教学形式,凸现历史课的魅力,如在此节课中,可由学生自己讲述

相关事迹、谈自己眼中的民族英雄,学生进行介绍的过程也是对战争的背景、利弊关系、战争得胜原因等分析、思考及探究的过程。

二、零碎语言应妙用。

课堂主题是教学语言,所以应关注课堂语言的设计和运用,如导入语言要生动,过渡语言要简洁,提示语言要自然,总结语言要精辟,充分发挥教学语言在课堂中的调控作用。

总之,这堂探究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过渡自然,环环相扣。整堂课是通过教师的精导妙引和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进行的,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若有不当之处,望见谅。 篇三:七年级历史评课稿

《秦朝的速亡和西汉王朝的建立》评课稿

授课人:

授课班级:七(1)班

听课教师:政史地组全体教师

评课人:政史地组全体教师

主评人:

评课地点:政教处

评课内容:

本课的内容分为四部分: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重点是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导学案设计符合洋思教学模式,课堂上从大的方向上讲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体现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精神。下边我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优点:

1、教学目标制定的明确、具体、恰当。

2、教材处理比较科学,内容正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深化和应用。教学编排合理,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没有照本宣科,把课本上的答案搬下来让学生答,而是精心设计了几个有深度的问题。

3、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层次清楚。

4、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让学生讨论问题时,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并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且能大胆质疑。

5、时间控制合理。

6、能对知识及时进行梳理,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特别是最后对本节课的小结,既梳理了本课知识,又为前后知识的联系做了铺垫。 建议:

1、当堂训练的两个问答题题可改为:①秦朝灭亡的原因和教训有哪些?②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如何?有何意义?这样既照应了学习目标,突出了重点,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2、文景之治不是课标要求,它只是为下了一节《汉朝的大一统》做铺垫,只需让学生了解一下,可不做要求。

3、适当引导学生看看文中的地图和图片,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总之,这堂探究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过渡自然。整堂课是通过教师的精导妙引和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进行的,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若有不当之处,望见谅。

篇四:九下历史,《第三次工业革命》评课稿

《第三次科技革命》评课稿

张连杰

《第三次科技革命》一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的地方值得我学习。这是一节实实在在的高效课堂,一节真真切切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高效课堂,一节学生能力、自信、思想百家争鸣的自我展示的高效课堂。达到了高效课堂得初衷,坚定了高效课堂得信心。在学生快乐的学习中。

一、导课有特色:

利用大屏幕生动的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呈现出来,既巩固了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又激发了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学习的兴趣。精巧而高效。

二、问题引领设计有基础、有拓展、有开放性、有重难点、有综合性。在适用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又兼顾了中考考点,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基础性问题通过自主学习让全班同学都能学会,拓展性问题通过小组的帮扶学生也能够掌握,开放性问题使学生的思想百花齐放,在相互间的交流、辩论和教师的指导中学生对错误的、模糊的知识逐渐清晰明了、掌握。课堂的学习气氛、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问题引领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下完美的体现出来,根本不用教师的刻意强调。这应该是高效课堂的魅力所在。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完美结合与体现。

本节课流畅,各个环节紧凑。可见教师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同时也说明平时训练到位、有素。在教学中教师语言精炼明确,能把学生的思维远的、跑的拉回来,主导作用体现明显。本节课课堂的学习气氛、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学生积极主动、不知不觉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的淋漓尽致。这是一堂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完美结合的课。这应该是高效课堂特有的魅力。 篇五:八年级历史评课稿

八年级历史评课稿

丹东市第十八中学 于志强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学法 [教学手段 [课时]1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板书设计:

第1课

一、元谋猿人:最早、

二、北京人:时间: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课过程

]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第9篇:七年级历史 《大一统的汉朝 》评课稿 历史

《大一统的汉朝》评课稿

历史组全体教师

一、教学设计方面:

1、本课的重难点把握的较好。讲重点时用了充足的时间,讲的比较透。“文景之治”是为后面“汉武帝的大一统”做铺垫的,在操作过程中李明老师能够很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课程设计的时候也做到了这个一点,在具体的讲课过程中,应用了准确的史料,精炼的语言,突出了重点。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多种多样,运用恰当,取得很好的效果的。如导入新课时,应用《沁园春雪》,同学们对历史人物很感兴趣,由此导入本课的内容:汉武帝的大一统。

二、导学案的使用情况:

1、首先做到了课前发放,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导学案中的基础部分的有关问题。提前发给学生,好处在于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和与同学探讨等方式把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结构进行一番思考和探究,对照学案进行预习,完成“自我测试”环节的基础知识,找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问。这样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就切实做到了“先学后教,问题教学”。久而久之,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更加乐于学习。

2、课堂导学时,对导学案中的内容处理的比较恰当,简单、易懂的要一带而过,而重点、难点的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在这一环节中,课堂气氛比较民主、和谐、平等、自由,通过个体发言、相互探讨、小组讨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

3、精讲释疑。在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能够结合教学重点、难点,就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教师的精讲很有针对性和有启发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方面:

本堂课中对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李明老师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探讨。当时时间有点仓促,但学习能力强的小组还是总结了出来,回答的也很好。建议,多让每个小组内能力差的学生回答能力所及的问题,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对学生的课堂评价:

李老师对回答问题的学生都做出了中肯定评价,如:“回答得很好”、“对了”、“声音很洪亮”等等,这种肯定的评价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使学生看到成绩,增强了自信,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学生回答问题,参与学习更积极了。整堂课,学习气氛很浓厚。

五、时间分配情况:

教与学的时间分配比较合理。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是本课的重点部分,老师花了主要的精力讲解、点拨,而东汉的建立和统治让学生简单了解即可,并没有长篇大论,面面俱到,这样的处理效果较好,学生很清晰的掌握了西汉和东汉兴衰的基本脉络。

六、导学案使用的效果:

1、本科导学案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 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李老师作适当的提示,并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有有启发性。

总之,本课讲授中,李老师用丰富的语言,准确的史料,热情饱满的精神给我上了一堂精彩的历史示范课,大家一致认为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也给我很多的启示,以后去我会多学习他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上好每一堂课。

上一篇:创建健康社区总结下一篇:电子证照系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