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乡镇卫生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探讨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前言

在乡镇卫生院发展中,内部控制作为一项重要举措,能够帮助卫生院维护财产安全完整、财务收支的合法性、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为经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然而,乡镇卫生院本身规模较小,各项设施并不完善,分工明确性不足,影响了内部控制的全面落实与效用发挥。对此,根据乡镇卫生院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镇卫生院内部控制制度的简单概述

内部控制制度的创建,能够帮助内部控制的落实提供规范支撑。而结合现代管理理念,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保障内控管理过程有据可依,有效避免基层单位内部出现舞弊行为,提高管理有效性与高效性[1]。在乡镇卫生院的内部控制中,主要管理以下部分:对乡镇卫生院的内控环境分析、预测评估内控风险、卫生院经营活动的内部控制、各部门间的信息传递、内控监督。与企业内部控制相比,乡镇卫生院的内部控制存在较大差异,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增强卫生院管理水平,发挥卫生院的社会职能和服务职能。对此,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应提高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重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做好控制关键点制定工作,加强内部管理风险评估,推动卫生院稳定发展。

二、乡镇卫生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环境松懈,内控制度不足

乡镇卫生院位于基层,即使网络化已经打破空间桎梏,老旧的管理模式仍难以避免。通常,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层在进行内控管理中,多采用家长式管理,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内部控制制度与社会发展要求不吻合,在内部控制落实中,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现象,影响了内部控制的作用发挥。同时,在部分乡镇卫生院中,直接将灵活性作为管理借口,未按规定展开内部控制管理,内控环境较为松懈。该种情况下,即使乡镇卫生院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也大多徒有其表,缺乏实质内涵,制度中漏洞较多,为乡镇卫生院的内控落实与未来发展带来阻碍。

(二)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不足

在乡镇卫生院内员工的普遍意识中,内部控制都是财务部门的工作,由财务部门进行设计与执行,该种错误认知,直接导致内部控制浮于表面,影响了内部控制的作用发挥。可以说,错误认识下,即使卫生院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也很难保障内控执行的效果[2]。何况,部分乡镇卫生院并未建立内控制度,或者建立内控制度但管理方式不完善,直接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内控水平,制约了乡镇卫生院的稳步发展。

(三)缺乏高效的监督评价体系

新形势下,乡镇卫生院的内部控制制度仍需规范。然而,乡镇卫生院在内部控制时,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制度标准不同。不同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内部控制制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增大了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困难度。其二,监督评价系统不完善。部分乡镇卫生院已经创建监督评价体系,但是并未发挥体系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影响了监督评价体系的效用发挥。而部分卫生院甚至未建立监督评价体系,影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实,加大了乡镇卫生院内部控制水平提升的难度。

三、加强乡镇卫生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一)塑造良好内控环境,制定科学内控制度

为完善乡镇卫生院的内控制度,提高卫生院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为卫生院发展提供广阔前景,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制定有效的内控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卫生院领导层应更新观念,重视内控制度建设[3]。当前,部分乡镇卫生院的领导层仍受到传统观念影响,进而影响单位内部员工思想观念,内部控制制度落后,内控环境不良。对此,转变领导层观念,提高领导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全面调动全体员工的话语权、管理权与监督权,发挥员工能动性,为内部控制的落实奠定良好环境。其次,制定科学内控制度。领导层应依照市场情况与卫生院情况,参照大医院的内控制度,制定适合卫生院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制度的完善,保障内部控制有据可依。最后,加强内部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内部控制意识与专业管理能力,增强内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内部控制制度的高效建设。

(二)提高内控执行力度,确定内部控制关键点

为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在乡镇卫生院全面落实内部控制,确定内部控制关键点非常关键。乡镇卫生院的规模较小,在内部控制的控制点确定时,应从如下几方面出发:首先,对支出审批进行控制。乡镇卫生院经营过程中,重要支出应由卫生院部门领导层严格审查,金额巨大的要进行集体决策,以此提高支出程序的规范性,增强卫生院的支出管理水平。其次,对物资管理进行控制。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场所,规模较小,竞争力不足,只有加强成本控制,才能提高卫生院的经济效益,促进卫生院的长远发展。而在成本控制中,物料控制与材料采购控制是关键。加强物料入库的记录与建档,加强材料采购阶段的质量控制与供应商选择,以此规避劣质材料、实际物料与记录不符现象,为内控执行提供准确数据支撑,全面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最后,落实岗位方面的控制,确保其能履行职责。卫生院想要落实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医疗水平,岗位控制是重点。对此,制定岗位责任制度,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奖惩措施,增强岗位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对岗位从业人全面培训,提高其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提高医疗管理人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能力,全面提高医疗人员服务水平,在岗位管理中发挥内部控制水平,推动卫生院健康发展[4]。

(三)强化监督机制,发挥内部控制效果

乡镇卫生院想要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应设置相应的内控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各项问题并予以解决,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全面发挥内部控制的效果。对此,卫生院应强化监督机制,首先,了解乡镇卫生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内部控制目标,并针对控制目标制定监督管理体系。其次,制定内控监督机制与奖惩措施,引进专业的监督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监督,保障内控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并解决,推动内部控制全面落实。最后,积极引进计算机技术,以网络技术监督内控流程,推动内部控制的顺利展开。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乡镇卫生院发展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卫生院的服务水平与竞争能力。然而,在内部控制制度实际建设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内控环境松懈,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不足,缺乏高效的监督评价体系,阻碍了内部控制的效用发挥。对此,塑造良好内控环境,制定科学内控制度;提高内控执行力度,确定内控制度的控制点;强化监督机制,发挥内部控制效果。有效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推动乡镇卫生院又快又好发展。

摘要: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医院,其服务质量与内部管理水平依托于内部控制,可以说,内部控制是卫生院自我调节与约束的有效监测器,能够帮助乡镇卫生院协调各个部门,规范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保障卫生院的资金安全、服务水平与可持续发展。然而,在乡镇卫生院实际运营中,卫生院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明显不足,内控制度建设仍存在问题,对此,本文针对性提出措施,以期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质量,为乡镇居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修红.关于加强乡镇卫生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探讨[J].财会学习, 2016(23):5-7.

[2] 刘志.乡镇卫生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6):83.

[3] 蔡静.加强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7(23):239.

[4] 郑明.新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医院内控制度的建设[J].管理观察, 2018(7):155-157.

上一篇:资管新规对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下一篇:高校公文管理与保密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