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手机界面设计

2022-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ui手机界面设计

面向智能手机的UI界面设计

摘 要: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用户追求手机界面的美观度、愉悦的交互感,又能体现个人独特而鲜明的风格。本文从智能手机UI界面设计的现状到自行设计完成一套界面,阐述了具有统一风格的系统图标并伴有动态的独特解锁方式,提高用户的私密性、使用的舒适性与愉悦性,使机械化的东西不再机械,更具人性化,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如何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能展示用户独特的风格,同时探索动画在手机UI界面上的运用以及表现的多样性。

关键词:手机UI;解锁界面;图标设计;人机交互

今天,手机成为移动互联网改变人们生活最为基础的介质之一,不再是单一的通讯工具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必需品,随着软件的不断开发应用,手机诠释了更加多样化的角色通讯、娱乐、办公、交易……都已经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手机UI界面设计是手机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一直被业界称为产品的“脸面”,好的UI设计不仅是让软件变得有个性、品位,还要让软件的操作变得舒适、简单、自由,充分体现软件的定位和特点。当手机商发布智能手机时出现在人们面前的第一张图片就是手机解锁页面,2007年iPhone发布会上,乔布斯实机演示滑动锁屏为序幕,当时小丑鱼的背景纸和新颖的滑动锁屏方式,震撼了普通公众乃至整个业界,解锁界面从此在手机UI设计中拉开了大序幕。在智能手机界面设计中操作是否人性化?色彩搭配是否舒适?画面质感是否新颖等等众多因素影响着用户对于产品的选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产品拥有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手机UI设计,就等于拿到了在用户心目中的通行证。

本文涉及的手机UI界面设计指装有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解锁界面和解锁完成后进入系统在手机屏上一系列系统图标,本文指的图标是狭义的手机屏幕上表示命令、符号、功能、图像等。

1 手机UI的现状

手机从最初体现身份标志物到现在的日常用品,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从功能性转移到手机的外观、操作便捷以及UI界面美观的设计,这给手机相关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现在手机UI界面设计也存在以下问题:

(1)手机UI界面形式缺乏统一性,目前的手机UI界面基本是解锁方式和系统图标各自分离,前后衔接不对称,以实现功能为准则,不能体现整套界面的统一性,不能强化用户的个性化。

(2)手机UI界面内容缺乏故事性,现在手机界面基本是千机一面,界面设计大同小异,大部分手机界面没有自己思想,由于没有故事情感在里边,设计出的界面是随大流,创新力严重不足。

(3)手机UI界面交互缺乏愉悦性,目前手机UI解锁界面和图标采用静态的方式呈现,表现形式相对比较单一,缺少动态化和趣味化;开锁界面单调乏味,缺乏娱乐性、设计性,最重要的是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强烈的个性化要求。

2 手机UI的设计原则

手机UI界面和其他的界面设计也有许多共通的地方,但手机UI界面的设计更注重用户体验、操作便捷及内容优质,它不同于电脑等媒介,屏幕的大小限制了展示内容,设计出内容丰富、形式统一又能展示用户的独特性,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这就要求手机UI的设计更要优于其他媒介的UI设计,设计师应遵守的设计原则:

用户为主体性,所谓界面就是要了解客户的心理、功能的需求,找到用户中意的目标,并且把用户的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把用户当作自己的亲人,要去细细地了解他们的需要,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主体。UI是使用者与程序交流的途径,通过UI向用户传达信息进行服务,界面设计的是用户而不是程序员。

图标的一致性,使用者在使用UI界面时要求图标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可以让使用者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些图标。相反,如果在设计时采用不同的元素,既乱七八糟又给用户使用带来识别的困难,甚至一些急性子的用户会放弃这个界面。在设计时做到纵观全局把握每个元素,一致的设计目标、元素外观、交互行为是UI设计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视觉的直观性,设计师在设计界面时可以通过改变文字、图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设计之初要找出重点,在吸引使用者兴趣的地方着重处理,由于手机的屏幕小展示的内容多,所以设计师在设计界面时要简洁明了、逻辑清晰、明确地表达内容,让用户一目了然。

操作的简易性,简易就是简单、容易,是为了让用户更简单、更容易地使用产品,减少发生错误的可能。

3 用户体验下的手机UI《念》主题设计

(1)手机UI的市场调查。自从苹果公司推出智能手机滑屏解锁方式,扁平化设计基本是一统天下,可以说苹果开创了手机触摸的新纪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界面设计的缺点也暴露出来:一是界面图标设计的表现形式太单一。二是整套界面设计包括开锁和图标的内容缺少故事性。三是图标之间关联性不大,没有统一的主题思想。一款好的界面设计除迎合市场发展趋势还需要满足用户心理需求,在设计初准备200份《手机界面设计市场调查报告》做市场调查,此次参与调查的人员以35岁以下居多。调查情况如下:有41%的用户选择简洁大方的设计风格;有16%的人喜欢手机自带的UI设计,说明这部分人图省事可以用就不换,同时也说明智能手机的自带UI界面设计能满足部分用户需求;有12%的人喜欢自定义手机界面,说明这部分人喜欢风格独特、彰显个性的手机界面。经过分析对比,发现大部分用户喜欢界面干净、整齐,交互功能体验明确、快捷;发现简约型、功能明确的界面设计符合大多数用户的欢迎,因此在项目实施初就决定采用画面简洁、交互舒适、主题突出、故事生动的设计方案。

(2)手机UI《念》主题的风格设定。《念》主题从个性的角度融合活力、唯美、怀念元素来设计的智能手机UI界面,植入动态的解锁方式增强趣味性,使用户在彰显个性的同时体验解锁的快乐。通常用户喜爱的产品是风格上认同内容上共鸣,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用户群体中很大一部分为离开父母的学子或闯天下的年轻人,作为一个远离家乡,远离亲朋好友,独自在外求学、工作的异乡人,时常牵挂着家乡的人、家乡的景,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别有一番辛酸。由此设计一套采用信封和邮戳为题材,以《念》为主题的手机UI界面,以表对家乡的思念,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对儿时童年的怀念。在手机界面设计中色彩的搭配是视觉基础,色彩也最能体现设计意图,随着客户群体的广泛化,客户的性格、爱好以及生活环境而产生不同的心理需求,手机界面的色彩也越来越潮流化、多元化、丰富化。本套设计在色彩搭配注意下面几点:第一,特色鲜明。第二,搭配合理。第三,讲究艺术性。第四,避免使用单色。第五,使用邻近色。第六,背景色的使用。第七,色彩的数量不宜过多。在风格设计上体现明快、简洁,操作快捷,做到解锁和图标风格统一,色彩以米白色为主色调,采用扁平化的制作手法,达到在手机屏幕上浏览时舒服度,同时能体现对家乡的思念。

(3)手机UI《念》主题的开锁界面设计。目前市场上解锁界面分为两类:第一类如iPhone、三星的简洁型,除了时间日期显示没有太多的其他功能,界面清爽。第二类:步步高、魅族、华为等功能型,界面基本为环形,有信息、未接来电等功能的预览,刚用觉得一目了然,用久了会产生操作繁琐的感觉。本款解锁界面设计采用简洁型设计,色调上采用米白色为主色调,蓝色和白色点缀,既符合信封的特质,又简洁大方。界面上保留基础的时间日期,预览时没有短信、电话,运用美式信封为主背景,邮票部分可以让用户选择拍照或者图片进行替换体现界面的独特性,下方的时间显示数字效果和日期都是用设计好的字体效果进行替换。解锁方式是通过手指拖动邮戳部分开始解锁动画,邮戳的埃菲尔铁塔塔尖是解锁位置,拖到爱心松手的话是进入主界面,拖电话则进入拨号界面,拖信息则进入短信界面,快速便捷,通过拖拉邮戳的方式使客户在操作中体验舒适与愉悦,使机械化的东西不再机械,更具人性化,更能吸引消费者。

(4)手机UI《念》主题的系统图标设计(如图1)。图标的基本功能在于提示信息与强调产品的重点特征,以醒目的信息传达让用户知道操作的重点。在手机UI界面中,与用户接触最多的就是手机系统操作界面中的图标按钮,现在各设计工作室把图标设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但强调示意性,强调主题文化,品牌意识,图标设计的表现形式多样,目的是传达出产品的设计理念。《念》选择为信封邮票来表达主题,图标的制作为简洁风格图标,运用整套的配色来完成设计,和开锁界面的用色相互呼应。图标上选用了简介的设计,通过非常大的色差来表现图标的各个部分,图标识别性比较高,同时采用动态的画面植入手机,使简单的图标变得更有趣味性。因此,做得比较符合用户的直观感受,简洁明了,同时强调体现每一个图标的设计功能性,整套手机UI的设计详见图1。

综上所述,整套手机UI《念》主题的界面设计力图做到形式美观、内容完整,主题突出,打破市场上大批人云亦云的手机界面设计。当然要制作完整内容的手机主题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开发,本文只是作一个简单的研究探索。

4 结语

手机产业随着技术标准化生产以及激烈的价格竞争下,手机的人机交互界面(UI)给手机市场提供新的卖点,手机UI界面在未来的发展空间会更大,被认为是新的产业动力。手机UI的新设计与功能开发是根据各种客户群体的喜好及使用习惯而进行的,随着手机用户年龄层的扩大,性别、环境、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其开发范围和潜力正在无限扩大。这些新的趋势使得界面交互可能不再囿于某个具体产品本身,它可能开始涉及了与使用环境及其他用户之间的交流。根据对当前手机技术的分析以及对国外在人机交互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关注,提出了“泛交互”的概念,并对新的趋势、新的设计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

[1] 周陟. UI进化论移动设备人机交互界面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董建明,傅利民,扰培伦.人机交互第3版——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 Robert Hoekman.Jr .瞬间之美:Web界面设计如何让用户心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4] Susan Weinschenk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作者:朱轩樱

第2篇:手机UI设计与教育研究

内容摘要:针对教育中实际操作、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选用辽宁省政府手机UI的实地性研究,突出教育研究方法、技术使用和操作为主要目的,以辽宁省政府为研究对象,辽宁省政府手机UI设计为主要研究范围,进行辽宁省政府的手机UI设计分析,剖析辽宁省政府UI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新塑造辽宁省政府手机UI个性化设计,使之成为更亲民、友好、便捷、高效和实用的政府群众的联系纽带。

关键词:教育 综合能力 手机UI 研究范围 个性化设计 纽带

一.对省政府手机UI的一般性考察

一般来说手机UI是人机互动的窗口,充当了用户与产品交流的媒介。手机UI对于互动形式的选择,操作逻辑性的简洁和界面直接美的设计手段都提出了高品味、精概括、独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剖析辽宁省政府UI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比较辽宁省政府与国外政府手机UI设计的差异,分析国外政府UI设计特征及对辽宁省政府UI设计的影响,通过以界面设计五大要素(即图形、字体、色彩、图标、版式)为研究设计手段,多角度、全方位的设定政府UI设计形象。

二.改善省政府手机UI构成要素分析

合格的手机界面设计,可以提高手机UI设计的整体审美性和实效操作性。辽宁省政府移动版和PC版网站并未完全转换,形成画面杂乱无序、图标不明确、内容无简化等多项不符合手机网站设计的原则。剖析现实情况本着为了更好的设计出符合政府形象的UI,从图形、文字、颜色、版式排版和图标五大要素点分析辽宁省政府手机UI设计存在的问题。把握好手机的局限性和独特性,将整改后的辽宁省政府整体手机UI界面融入国际标准、设计明了、画面统一、颜色合理、界面美观、操作简便等特征。

1.图形需简化

手机UI设计传达不仅是文字形式的传达,还有一种以图形符号信息传达的

方式,简化的图形不仅直观、明了、易懂、便捷和便于记忆,更是不受年龄、文化、语言等多方限制,让用户一目了然其中含义。然辽宁省政府手机界面应用了庄严的国徽图标和政府大门图片,让用户自然产生畏惧、压抑感,缺乏应有的亲和力。需降低图片率,以显示政府宁静、典雅、高端感。

2.概括文字内容

移动版和PC版网站的设计是截然不同的,两者对文字内容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手机网站设计文字部分更需简化、概括,减少文字的输入,因手机独特的触摸屏幕设计,它与电脑键盘、鼠标式的运用不能一言而论,所以内容的简洁、精准才是最为主要的保证。辽宁省政府手机界面恰巧就是手机UI设计的大忌,移动版和PC版网站并无两样,让用户辨认、操作、查询和记忆都产生阻碍。

3.颜色选择合理

一切的视觉表现都是由色彩和亮度而产生的。[1]对于颜色上的不同选择同样会给用户带来不同身体或心理上的感受,主色调在选择上可能不止一个,点睛色通常也选以两三个颜色组成,通常选色相一致或邻近颜色、其中中性配色最为常用。然辽宁省手机界面所选色过于跳跃并无关联性,使画面无主次对比,失去原有色彩强调重点、活跃气氛的宗旨。

4.icon明确化

手机UI中icon是界面中常见的元素,主要功能是表意也包含传递的作用。手机网站中icon作用就如同电脑图标是一个程序的标记,icon可代替文字说明能让用户一目释然,让手机触摸屏操作起来更自由、舒畅、简单。省政府手机界面中缺少icon的设计元素,以文字代替显得界面拥挤不堪,失去应有的简洁性能。

5.版式明确、构图统一

最初版式源于传统印刷品的版式设计,有效的将色彩、图像、文本等视觉要素整齐统一的排列出有效的信息传达给用户群体。尽量做到现代设计的简约风格,也就是将省政府PC版网站转换更简洁图形化的移动版让其完美转换。

综上所述,不同时期或阶段用户的需求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不管是移动端还是PC端的UI,如果始终坚持以往的设计风格,不适应现代时代的要求,无疑会被市场淘汰。借用设计圈里常用的一句“有屏幕的地方,就有UI設计”。[2]

设计文化也是要全面发展,不仅企业要用多样化形式来展现独特魅力,人民的政府形象也应从改变原有体制一成不变的UI设计发掘出设计的本质,这不仅是政府形象的突破性改造,也是人民对政府新形象的热切期盼。把辽宁省省政府手机UI真正打造成为“政府服务于民众,民众信任于政府”的桥梁纽带。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451

[2]响亮,杨军顺,崔延琳.UI设计在塑造产品形象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07,9:28.

(作者单位:韩国大邱大学)

作者:高翯

第3篇:基于人性化的智能手机UI交互界面设计

摘 要:智能手机UI交互界面设计对智能手机用户的使用体验有直观影响。人性化的交互设计在客户使用智能手机时满足其功能性需求的基础上,兼具了使用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本文主要探究基于人性化角度智能手机UI交互界面设计的具体表现,提出了智能手机UI交互界面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人性化;智能手机;UI交互设计

1智能手机UI交互界面人性化设计表现

1.1操作趣味性

有趣的交互设计会让手机用户在进行智能手机UI界面交互时满足操作需求的同时还能满足趣味性需求,这种设计使用体验体现了手机UI交互界面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是设计师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设计的表现。良好的交互设计,注重手机用户精神层面的感受。如何提升UI交互设计质量成为各智能手机厂商为保证自己经济利益进行手机UI交互界面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作为手机用户直观的操作界面,操作便捷还可以提升心理愉悦程度,可以增强手机用户对手机品牌的黏着度。當手机用户有更换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需求时,自己习惯的UI系统,操作简单有趣的UI交互界面都会成为影响用户考虑选择的重要因素。

1.2使用兼容性

智能手机UI交互界面设计人性化还表现在UI设计与软件、硬件的兼容性上。UI设计者考虑到智能手机使用者使用需求多样化和使用环境复杂性,不仅要保证手机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智能手机时的基础操作功能,也要满足手机用户在进行智能手机UI界面复杂操作时的交互体验[1]。UI设计与手机的软件和硬件兼容性好,有助于提升手机用户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操作流畅性,通过提高交互速率,提高客户满意度。若一个智能手机UI交互界面与软件兼容性不好,通常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图片无法加载完全。若UI设计与APP兼容性不佳,电脑端很清晰的照片在手机上就会出现无法识别,模糊不清。二是APP可以登录但无法正常打开。比如在打开游戏APP时,会出现自动弹回到菜单界面,无法正常打开APP,或出现游戏界面不全,游戏无法正常进行交互的情况。三是APP登录故障。UI交互界面与APP兼容性不好很容易出现APP注册登录上的问题,APP所需文件组无法在手机上运行。四是手机启动问题。UI界面设计与手机硬件软件兼容性较差时,甚至存在手机无法启动,启动后立即崩溃,启动速度缓慢等问题。

2智能手机UI交互界面人性化设计思路

在对智能手机UI交互界面进行设计时,要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的设计中心原则。UI交互设计服务于使用者,要最大程度上满足智能手机用户在使用时的主观需求。基于人性化的智能手机UI交互界面的设计主要是对手机解锁时的界面交互设计、对手机UI交互与手机系统和软件APP兼容的设计以及智能手机动态界面交互的设计。

2.1解锁功能交互设计

手机解锁功能维护了手机用户隐私安全。解锁功能界面作为用户一日直观使用接触到次数相对较多的页面,在设计上要考虑到使用人群对解锁功能交互设计的需求。在解锁功能交互设计上可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交互设计选择[2]。例如:针对有看护儿童需求的客户群体,UI界面设计要考虑到解锁功能交互设计的复杂程度,要既满足手机使用者能够快捷解锁进行使用的需求,又要满足在儿童拿到手机后无法轻易打开手机的要求。那么简单的滑动解锁设计和点击解锁设计就不适用于这部分使用群体。复杂的图案解锁交互设计相比之下显得操作不够简单便捷。目前智能手机常见的是解锁交互设计是密码解锁和指纹解锁。指纹解锁为解锁功能交互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设计思路。比如在进行UI交互设计解锁功能时,可以考虑将人的不可取代的特征特点作为解锁标记,只需通过手机镜头的快速扫描或者语音媒体系统识别实现解锁,从而提升手机用户在进行解锁交互操作效率,这样既满足了客户对于隐私安全性的要求,又满足了对于操作便捷性的要求。

2.2系统与软件交互设计

智能手机进行UI界面交互设计时要重点关注UI设计与手机系统设置与软件APP的兼容性。UI设计与手机硬、软件环境兼容度越好,越容易满足客户在进行使用时的需求,提升使用者在进行交互操作时的工作效率。UI设计时,要进行多次兼容性测试,例如:Total Control手机APP测试软件在对手机APP进行兼容性测试时,用USB或WIFI将手机与电脑连接起来,观察手机屏幕投射到电脑端的画面。在用鼠标依次打开不同手机的同一软件时,就能对软件的兼容性和稳定性进行测试,检查UI设计和展示是否流畅。对UI界面关于系统与软件交互人性化设计思路主要先是对安装,启动,测试,卸载这四个流程进行兼容性测试,之后总结问题进行针对性调整。由于进行测试时不能完全测试市面上所有APP与系统兼容性,所以可以采用自动遍历的方式进行测试,这种方式可以对大多数APP进行基础的可用性检查,然后根据数据反馈进行针对性问题解决。

2.3智能手机动态界面交互设计

智能手机动态界面交互设计通过手机用户触摸手机进行功能选择,通过移动、转换界面实现操作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要满足手机使用者的视觉体验和操作体验。在对智能手机动态界面进行交互设计时,主要设计思路可以从图标设计和3D界面切换设计两方面进行考虑。对手机图标的设计可以从美观性和功能性进行思考。比如可以结合系统图标所示功能,更换成对应图案,并在交互操作时加以特效显示,减弱同一APP使用时重复画面出现带来的枯燥感。部分手机进行UI设计时可以根据自身性能和侧重方面,依托于手机传感器的感应,自动移动图标位置,给用户以良好的视觉体验和三维空间效果体验。在对3D界面切换进行设计时,可以考虑插入多种切换方式的模块,同时也要考虑到操作上的简易程度。在这一方面进行设计时可以参考抖音APP的交互设计。相较于其他APP,抖音进行界面切换交互更简单,直观有序且反馈速度高效,更容易让用户有沉浸感,这种模拟第一人称的视角提升了用户在进行操作时的舒适度和真实感。UI设计师进行UI交互界面设计时,可以考虑引入手势切换这一交互设计方式,部分智能手机屏幕相对较大,单手操作不便,若可引入手势操作或其他便捷切换方式,均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结束语: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智能手机UI界面交互设计或成为争夺潜在用户的重要武器。基于人性化的创新设计能让手机用户享受到更直观的的操作乐趣,能够让手机用户在使用时感受到UI设计对于满足客户体验的用心,实现智能手机UI交互设计在视觉体验、操作体验方面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甄珍.人性化视域下智能手机UI交互界面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13):37-38.

[2]杨海波,杜宇菲.智能手机交互界面设计的认知基础[J].包装工程,2020,41(10):1-6.

作者:黄嘉富

第4篇:手机ui设计

“Metro”,移动设备视觉语言的新新人类

何谓“Metro”?“Metro”本意是指“地铁”。纵观机场、地铁、公交线路图等,会发现这些导视设计都具有高度概括性,对比度强烈等特点,并被用来指导人们更快的找到自己要去的目的地。

“Metro”之源

一个移动设备的界面设计语言怎么会跟地铁挂上钩呢?每一次改革创新的背后,都有一个主导思想。微软这次推出的Windows Phone 7(以下简称WP7)背后也存在着一个设计语言,设计思想,这个设计语言正是源于交通导视图的这些特点而产生的灵感!在微软内部这种设计语言被命名为“Metro”。

“Metro”之新

1.图标

WP7整个界面展现出的“图标”完全跟 “圆角、渐变、阴影、光泽感”说拜拜,用纯二维以及高度概括性弱化了视觉上的复杂性,让用户没有过多的去关注图标本身,而是增加其辨识性和标识性,达到强化内容和信息的目的。

2.界面布局 Home页没有像九宫格那样整齐排布,而是用一个一个单一的色块平面化的对界面进行大胆的分割。其他的界面也去掉了那些繁复冗余的设计细节,没有过多绚丽的色彩,没有花哨的光影,强调用文字信息进行排版,更多的是关注内容本身,更关注用户想要什么,用一种锐利直白的视觉语言来表达了真实的内容。

3.字体

字体是“Metro”展现其设计美感的一个重点,它主要使用的是较细的Segoe UI字体,通过把字体放大、缩小来得到好的效果和设计感。在“Metro”中没有需要操作的复杂的界面来转移用户对内容的注意,取而代之的是用户本身关注的内容,简而言之:内容即界面!这样极大地减少了用户视觉上的干扰、增强了引导性,让原本“拥挤”了的各种内容和信息的界面显得更加地“透气”。

在一个充斥着各种渐变和各种效果的时代,WP7能如此大胆地抛开了传统视觉设计语言的束缚,不惜代价地提高视觉上的清晰度和辨识度,把追求简洁发挥到了极致。

“Metro”之“优”与“忧”

不可否认,“Metro”在视觉设计上的确有着其独到之处,而事实上,其“新”更是理念上的,这种理念上的创新设计在某些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的完整体现

传统的手机终端已经被Application包裹得越来越紧密,而你的生活和需求却不是一个一个单独 的App所涵盖的,而是穿梭在不同类型的信息里。是否有新的信息、电话或者有新的状态更新,可以扫一眼就看到,这种强调类似SNS信息流的设计让用户更好地回归到体验手机的本质功能上。 WP7在概念上遵循了这种源于信息和内容的思路,“Metro”的出现也正是为了消除这种概念上的不对称,当这种理念的核心价值表现在实用主义与内容至上的时候,一切视觉上的语言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2.Panorama Panorama的设计采用了类似画卷一样的横向滚屏的设计,摒弃了传统的滚动条,使得内容界面变得可以滚动,即让用户避开了一层一层的操作窗口又能一口气浏览信息到底。

3.内容至上

WP7不是在标新立异,而是从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出发。他把极简主义,内容至上原则带到了移动终端设备的视觉设计上,不能不说是开辟了一种更强调实用的设计方向。

“Metro”在理念上够新,视觉上够酷,但它是否真的适应当前的移动终端?我们不得不对其产生一些质疑和担忧:

1.对一种字体的过度依赖

拉丁字母非常配合Metro的设计理念,将简洁明快发挥到了淋漓尽致。而这就像一把双刃剑,导致“Metro”过度依赖拉丁字母本身所带来的魅力而忽略了例如中文,日文等非拉丁文。

这些语言是否还能在“Metro”的设计理念的引导下,在视觉上是延续这种字体的魅力呢?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有说服力的证明。

2.视觉的单调性

纯2维的图标有非常高的指示性,但却缺乏一定的丰富性。 在“Metro”的视觉语言下,剥夺了图标原有的个性和情感,把其转化成一个个没有生命的指示牌。就像你无法指望那些交通标识能带给你什么惊喜和趣味,而只是冰冷生硬的指示。这对第三发开发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3. 用户习惯与认可度

在iPhone,Android系统横行于市的今天,可能用户早已习惯了那种操作界面的方式,而WP7的各种操作明显有别于市场上其他系统,因此需要一定的过程和培育时间成本来让用户接受。早在几年前,当时西门子推出Xelibri从设计理念上也够新、够酷并轰动一时,但用户接受程度却不尽如人意,最后惨淡收场。因此,微软在视觉和体验上做出如此大的变革,这不仅需要考验用户的耐心,更要考验微软的毅力与决心。

“Metro”之展望与启示

其实“Metro”这个设计语言在之前的Zune上就有多多少少的体现,垂直的大号文字导航系统,加上扁平化的色块,一目了然。在WP7面世后,“Metro”这个设计语言开始正式被大范围系统化的应用和推广,以此设计哲学和理念汇编成的Metro book,用其简明的布局和明快的色彩对“Metro”这一设计语言的特色进行了最好的诠释。

由Xna Creator Club Online演化出来的App hub也承载了Metro的设计理念。 “Metro”作为一种新的设计语言出现在移动终端中,更像是一种现象的延续,记得曾看过一篇Creative Review 的文章“The New Ugly”。我们不是在这里崇拜丑陋主义,但这种思潮却在近些年不断地影响着整个设计界,包括伦敦2012年奥运会标志,WACOM的新标志,纽约出租车标志都成为对传统审美争议的焦点。

不管是在界面还是体验上,都需要有一个差异化的核心价值,当这种体验的核心价值表现在内容至上时,无所谓对与错,进步或后退,所谓的视觉次于内容,并不意味着视觉设计的地位被减弱了,相反更需要设计师去提炼“设计”。

Android 4.0 界面变化:加入WebOS 设计元素

http:// 2011-10-19 09:32 深圳新闻网 【字号:大 中 小】

Google今日将在香港发布代号为Ice Cream Sandwich的全新Android 4.0操作系统,可跨手机、平板及电脑使用,同时三星与Google合作采用此操作系统的第三代Google Phone,也将同时发布。 Android 4.0 虽然延期发布,但泄密并没有延期。继之前泄露的 Nexus Prime 真机视频,现在 Nexus Prime 运行新系统的截图也在 mobilissimo.ro 泄露出来。泄密不到八小时,这些图片就应版权方的要求撤下,从侧面印证了图片真实性。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图片的分辨率经过调整,只有 800 x 450,无法反映新界面的所有细节。那就先粗看下一代 Android 手机系统界面上的变化:

第一张图是锁屏界面,可以看到顶部通知栏右侧不再显示时间,因为主屏已有时钟显示。Android 2.3 的锁屏界面则会重复显示两个时钟。这只是很小的改变,不过细节也正是 Android 之前欠缺的地方,同时锁屏界面整体上也比之前更干净。

自 Android 3.0 开始,前 webOS 用户体验设计师 Matias Duarte 就在把越来越多的 webOS 设计元素带给 Android。4.0 的半圆解锁区与 webOS 手机如出一辙,不同之处在于新的解锁区提供了快速启动相机的选择,非常方便的设计。

Android 的设置界面一直很让人抓狂——没有分类、排序没有逻辑。3.0 有所改善,但布局不适合手机。我从 09 年 1 月起长期使用 Android 手机,有些设置至今都要找一会儿。使用时间更长的 @lordhong 对此也有同感。现在我们还看不到设置的全貌,不过单从右图来看,新的设置界面终于有了分类,WiFi、蓝牙等常用功能不但出现在设置首页而且可以直接开关。

左图是将时钟 Widget 拖放至桌面时的预览,除了底部有五个快捷键以外,其它地方和 3.0 并无不同。右图被人当成 2.3 系统里长按 Home 键弹出的近期应用,不过这明显应该是文件夹。我更偏爱 iPhone 的文件夹表现形式,但 4.0 也不错,比 2.3 的丑陋设计优雅太多。

底部的返回、Home、多任务同样延续自 3.0 系统,不知道在游戏等全屏应用下会怎么处理——如果隐藏的话怎么恢复显示? http:// 2011-10-19 09:32 深圳新闻网 【字号:大 中 小】

左图很有意思,Android 的应用列表自 3.0 开始分屏显示。4.0 延续了分屏设计,但放弃了之前平庸的过渡效果,而是和诺基亚N9 一样——滑开一屏图标的同时,下一屏图标浮现出来,就好象被推到前面一样。关于这个效果,建议看之前的视频,比截图更直观。

Widget 以缩略图形式和应用放在一起等待选择也是 3.0 开始的设计。我见过不少普通用户桌面一个 Widget 都没有,只是像 iPhone 一样堆着一排排图标,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东西。现在的做法应该能鼓励他们布置更高效更个性化的桌面。而且相比 Android 2.3 添加 Widget 只能靠文字描述,必须丢到桌面才能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可怕体验,新设计无疑方便很多。

http:// 2011-10-19 09:32 深圳新闻网 【字号:大 中 小】

新的多任务界面延续自 3.0 系统,采用缩略图与图标的组合,高分屏用在这里会比 2.3 更有意义。最后是这部 Nexus Prime 的 About 页面,i9250?我对 4.65 英寸的怪兽不是很感兴趣,不过 4.0 系统的细节改进确实非常有吸引力。此外光从这些缩小过的截图也能看出新图标的细节比原先丰富很多(图片点击放大)。

Android 4.0 目前只展露出部分面目,不过至少从现有截图和视频来看,它的界面相比 Android 2.3 称得上飞跃。系统界面这块短板至此差不多已经补上了,这样的色调不可能讨好所有人,但喜欢黑色背景的人应该都会比较满意。接下来我比较期待推送系统能彻底普及、第三方应用也变得更漂亮一些,不然和系统反差实在太大。

iphone Web App 导航设计探讨

一叶苦雨 | 时间: 2011-10-19 | 1,428 Views 交互设计

最近在做iphone端Web App的项目。由于产品形式新颖,技术环境不成熟,公司给与了较宽松的研发时间。在一个月的交互设计阶段,每个环节都得到多次讨论推敲,我从中感悟颇多。导航系统的设计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点,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讨论一下。

导航系统所遭遇的挑战

iphone Native App较常见的导航如下图所示:

手机屏幕底端:A、B、C、D四个tab组成该Native App的全局导航,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tab导航栏。

手机屏幕顶端:主要有四种形式。第①种形式是在该位置中心显示产品的logo;也可以将logo适当调整位置,将常用操作或快捷入口放在该位置的右侧。第②种形式是在该位置有两或三个tab选项。第③种形式是在该位置中间显示当前任务标题,在左右两侧放置导航控件或功能控件。第④种形式是在该位置放置搜索框。

与以上的Native App导航方式相比,Web App导航方式有着巨大的不同,如下图所示:

Safari浏览器的工具栏将一直占据着屏幕的底端位置,全局导航只能被动移动到屏幕的顶端位置。这是影响Web App导航设计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产品的功能比较少,且没有特别要突出的功能的时候,可以设计成上图中第①种导航方式。此时存在的问题是如何表现出产品的品牌,毕竟在Safari浏览器登录某网站比运行一个Native App给人的品牌认同感弱很多。

如果将产品logo表现出来,且产品需要将用户常用功能突出(比如刷新功能或者发布入口),就需要设计成上图中的第②种导航方式。

如果在A功能板块下,还需要设置子类别选项,则导航栏中又多一组tab。此时的导航方式就如同上图中的第③种了。

当然,在执行某一项任务的时候,全局导航可以暂时“归隐”,只保留一行标题栏和左右两侧的导航控件或功能控件。如上图中第④种导航方式所示。 在该产品设计中,为方便用户在各功能板块之间快速省力地切换,设计师希望全局导航栏可以保持长久悬停,不要像一般wap网页似的让导航随网页滚动消失。这样的话,基于浏览器的Web App 导航系统便捷性就和Native App相媲美了。 然而,浏览器工具栏将全局导航逼到了屏幕的顶端,却又造成了导航头部过于沉重的问题。如下图所示:

如果将logo栏中的常用功能(例如刷新或发布入口)和全局导航都设计为悬浮停留的形式,内容区的信息展示空间就比Native App减少了一行的高度,如上图中的①。而且,某些页面需要在全局导航的下方出现二级导航;悬停不动的3行导航大大吞噬了屏幕本来就很宝贵的内容显示空间,如上图中的②。 让用户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不得不频繁滑动屏幕浏览信息,这样的体验太糟糕了。这个严重的问题很让设计师困扰,因此需要重新设计一下导航系统。设计过程主要包括:优秀竞品分析、方案遴选。 优秀竞品分析

首先,分析对比了三款优秀的Web App:Google+、FT Web App、Twitter的导航方式。浏览环境均为iphone Safari浏览器。

1.Google+

导航系统特点:

■全局导航单独形成一个页面,其他页面不出现全局导航; ■导航栏沿用了ios系统原生控件的形式:标题+导航或功能控件; ■标题栏在页面中悬停不动 优点分析: 保证了每个信息浏览页面的导航栏简洁轻薄,尽量少的占用信息详情的显示空间;保证了其核心功能(此处是微博浏览功能)的良好使用体验。 缺点分析:

全局导航隐藏较深,降低了用户在不同功能板块快速切换的便利性;全局导航隐藏较深,用户看不到其它板块功能,大大降低了用户点击使用其他功能的可能性。

2. FT Web App

导航系统特点:

■Safari浏览器URL一栏一直悬停存在,并将品牌文字FT Web App显示在顶端; ■全局导航被隐藏起来,点击功能键后在页面顶端出现; ■二级导航出现在页面顶端; ■全局导航和二级导航由于新闻板块数量较多,都采取了单行空间不完全呈现的方式,可滑动选择其中某一项;

■所有导航随页面滚动,不在屏幕中保持悬停; 优点分析:

FT Web App导航设计最大的优点就是繁重导航的轻量化处理。全局导航和二级导航中的新闻板块都非常多,若将这些板块都展示出来,恐怕要占用屏幕的一半显示空间。FT Web App于是将全局导航隐藏在一个功能键之后,二级导航也只给了一行的显示空间。 缺点分析:

展示给用户的导航只是其全部新闻板块的冰山一角,无法给予用户全部概况浏览的机会,也就无法很好的激励用户去尝试被隐藏的新闻版块;同时,用户寻找某一个新闻版块或者在页面底端回到页面顶端的操作成本略高。

3.Twitter

导航设计特点:

■全局导航只有一行,品牌展示浓缩在主页图标中(Twitter小鸟图标); ■全局导航一直保持在屏幕顶端悬停不动,不随页面滚动而滚动; ■二级导航在点击全局导航某tab后,以菜单列表形式出现。 优点分析:

在屏幕顶端悬停不动的全局导航,可以方便用户在不同的功能板块之间快捷切换,降低了用户的信息寻找成本;Twitter Web App的导航只有一行,为用户保证了尽量大的正文内容显示空间。 缺点分析:

一些常用的功能键被隐藏在二级导航中(比如新信息发布入口),一方面增大了用户的寻找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这些常用功能对用户的激励使用效用。 基于对以上三款Web App产品导航系统的分析,设计师对目标项目的导航系统设计形成了以下框定:

■全局导航方便用户快速寻找以及功能板块间的切换;

■导航尽量轻薄化处理,尽量保证足够的正文内容区显示空间; ■将用户经常使用的功能键呈现在前面。

方案遴选阶段

基于项目的实际需要以及对竞品分析的思考总结,设计师尝试了3款导航设计方案,并对每一款方案的优劣之处进行了详细分析。

导航设计方案一

设计说明:

■ ABCD是产品的四个功能板块,组成全局导航。 ■ 全局导航在屏幕顶端保持悬停不动。 ■ E是新消息发布入口,属于用户常用功能。 ■ E采用半透明显示方式。 ■ E停留在屏幕的右下角 该方案的优点:

屏幕顶端只有全局导航一栏,导航的轻量化为正文内容区节省了尽量大的显示空间;全局导航悬停不动,可以便于用户快速切换到不同的功能板块。 该方案的缺点: 右下角的新信息发布入口致使浏览页面不够清爽,会对用户造成一定的视觉干扰;新信息发布入口没有必要在任何页面都显示,于是可寻性出现了危机;品牌logo无法显示,品牌感较弱。

导航设计方案二

设计说明:

■ E是新消息发布入口,属于用户常用功能。 ■ ABCD是产品的四个功能板块,组成全局导航。

■ 屏幕顶端的两行导航栏在用户刚进入页面的时候出现,在用户滑动屏幕浏览信息的时候消失。

■ 屏幕右下角半透明功能键在导航栏消失后出现,点击该键导航栏出现。 该方案的优点:

浏览信息的时候导航栏消失,为用户提供提供了最大的正文内容显示空间;可以显示logo,品牌感较强;新信息发布入口的可寻性较好。 该方案的缺点:

屏幕右下角半透明功能键致使浏览页面不够清爽,会对用户造成一定的视觉干扰。

导航设计方案三

设计说明:

■ E是新消息发布入口,属于用户常用功能。 ■ ABCD是产品的四个功能板块,组成全局导航。

■ 屏幕顶端的两行导航栏在用户刚进入页面的时候出现,在用户滑动屏幕浏览信息的时候第一栏向上消失,第二栏上移至顶部保持悬停不动。 ■ 手动下拉全局导航栏,可以下拉出第一栏导航。 该方案的优点:

浏览正文信息的时候,仅显示全局导航一栏,做到了导航的轻薄化;全局导航悬停不动,可以便于用户快速切换到不同的功能板块。 该方案的缺点:

下拉全局导航时,可能会有误操作的危险,虽然可能性很小。

综合以上的分析,考虑到正文内容区显示空间的大小、对产品的操作便利性以及产品品牌感三方面因素,最终决定将方案三作为导航设计的基本形式,并继续进行进一步丰富细化。

总结:

浏览器的工具栏一直占据着屏幕的底端位置,全局导航只能被动移动到屏幕的顶端位置。如何平衡操作的便捷性与正文信息显示空间最大化的关系,是Web App导航设计的关键所在。

最佳方案总是权衡的结果。每一款设计方案解决某些问题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此时设计师需要知道哪些功能是最重要、优先级最高的,保证核心功能的良好用户体验是评判设计方案的重要准绳。

第5篇:智能手机游戏UI设计

学号:20114221011姓名:屈方柳班级:计科110

1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娱乐品质的要求也逐渐升高。随着移动通信网络和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功能简单、界面单一的手机游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质量的高要求。由于android和ios的出现,智能手机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智能手机游戏业也乘其东风快速发展。但是,游戏行业虽然发展迅速然,却没有相应的手机游戏UI(User Interface)设计理论作指导,多数开发者都只注重了游戏的商业价值,没有完全的考虑到用户的体验。本文将简单的介绍IOS系统下游戏UI的设计方法和原则,简单的探讨如何去为用户考虑,以充分发挥UI在手游中的价值。

关键词:IOS 游戏 智能手机 UI

1.什么是UI

1.1 UI的简单定义

UI就是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的简称,是指用户和某些系统进行交互的方法,这些系统不单单指电脑程序,还包括其他的机器,设备,复杂的工具等。UI设计则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

1.2 UI设计师对UI的看法

对于一个UI设计师来说,UI意义不是这么简单。很多人心中UI只是人机交互的界面而已,这正是在项目开发过程中,UI往往被忽略甚至分配给开发新手做的重要因素。实际上,User Interface,作为一个游戏和玩家交互的直接接口,它的设计直接决定了游戏品质。UI是一种用户体验的总和,除了视觉上的界面,还有听觉上的音效、直觉上的Feeling以及真正的用户体验。

2.UI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2.1整体发展现状

在国内,UI设计还不是那么引人注目。国内对UI的理解还停留在美术设计方面,认为UI的工作只是描边画线,缺乏对用户交互的重要性理解。另一方面在手游开发过程中还存在重技术而不重应用的现象。许多商家认为智能手机游戏的核心是技术,而UI仅仅是作为游戏的外观而存在。

2.2 UI设计在国内正逐步兴起

幸运的是在国内一些高瞻远瞩的民族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UI给软件产品带来的巨大卖点了,例如金山公司的影霸、词霸、毒霸、网标,由于重视UI的开发与地位,才使得金山产品在同类软件产品中首屈一指。联想软件的UI部门积极开展用户研究与使用性测试,将易用与美观相结合,推出的双模式电脑、幸福系列等成功UI范例,为联想赢得全球消费 PC第三的称号等。

我们必须承认现阶段中国在UI设计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手游UI的发展状况的比较乐观的。越来越多有创意的交互都融入了智能手机游戏,游戏UI的风格也越来越多。

3.UI设计的基本原则

3.1 UI设计规范

3.1.1.一致性原则:对于同类型的元素,例如:字体,按钮,表单,滑动手势等,都需要保持各自的一致性,而且要避免同一功能的多重描述。这样能使得界面直观、简洁,操作方便快捷,用户对游戏操作的学习也会更加迅速。

3.1.2.准确性原则:在游戏UI的设计中,开发者往往不注意表达的准确性,通常使用一些意义不明确的词来引导用户进行游戏消费,这会增加用户对于该游戏的厌恶感。使用一致的标记、意义明确的信息提示会让游戏更加容易被用户理解和接受。

3.1.3.布局合理化原则:由于智能手机屏幕大小的限制,在操作复杂的游戏设计时,用户界面的布局合理性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UI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布局的合理化问题,遵循用户从上而下,自左向右浏览、操作习惯,提高游戏的操作性和易用性。

例如:屏幕下部操作按钮的设计

棱型结构在摆放上很别扭,棱型在空间上有很多浪费,并且没有可点击的感觉。这样的布局必然不合理。

3.1.4.操作合理性原则:在进行UI设计时,尤其是注重操作的游戏UI设计时,必须注意到UI的操作合理性。因为智能手机屏幕尺寸和功能的限制,UI设计时,操作必须简单,而且要遵循用户的操作习惯。

3.1.5.响应时间原则:游戏UI不同于其他Application的UI设计。因为用户在进行游戏时会保持一定的操作节奏,所以操作的设计不能过于复杂,

响应时间

应该尽量适应用户的操作节奏。如果响应时间很长,则需要给用户“正在响应”之类的提示。

3.2 UI设计时出现的基本问题

在精致小巧的智能手机屏幕上进行用户界面的设计,要求UI设计师要比网页界面设计师更加注重细节,因为用户很容易看到屏幕内的所有内容。尤其是在界面设计比较简洁的时候,细节能决定一款游戏能否被用户所接受。

3.2.1.同类的元素外观类型过多

在一款游戏中按钮的设计,每个界面中实现同一功能的按钮应该保持一样的外观或者风格。同样一个游戏,每一个界面中担任类似功能的按钮居然长的都不一样,这样的感觉是非常糟糕的,对于一个用户来说,自然的反应就是这些界面并不属于一个游戏。

例如:在一款游戏中人物技能按钮的外观设计

虽然这些按钮的功能都是相同,即“施放技能”。但是在设计时这三个按钮的内容看上去就不一样,在这几个按钮同时出现时,明显给人感觉风格不一致,而且用户的操作也不能统一,没有在同一款游戏的感觉。

不是说在同一款游戏的设计中,同一了美术风格之后就意味着你的界面感觉很棒。作为一款高质量的智能手机游戏,你必须有统一的界面出现的方式,而当同一个控件的出现方式都不一样的时候,会让用户对控件的功能产生怀疑,而且会让人产生整体游戏界面缺乏统筹性、各个界面风格迥异的感觉。。

3.2.2.字体的种类过多

字体是界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除非你的设计优秀到用图案就能说清一切了,但是残酷的现实是,我们所做的游戏达不到这样的水平。通常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一个界面内出现多种字体。字体种类过于繁多不仅会影响UI的整体风格,带给人凌乱不堪的视觉感受,而且会降低游戏的运行性能,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游戏体验。

如下几个例子就是字体做的比较好的:

不仅字体一致,而且尽量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字体大小不一样时也没有去更改字体,这使得游戏界面给人感觉整体比较整洁,不凌乱。

3.2.3.界面之间的切换处理不当

智能手机游戏的UI设计不同于页游的UI,在智能手机上界面的切换细节很容易被用户注意到。实际上,界面的切换事实上是一个无聊的过程,如果它太久了,会导致游戏 枯燥乏味。但是过于花哨,又会让人感觉游戏设计的重心走偏,占用较多的系统资源。

4.UI设计必须考虑到智能手机的特点

智能手机的共性特点在于其硬件,包括处理器,屏幕,键盘,音响甚至电池等。通常,智能手机的CPU运算能力不如PC机强大,屏幕大小也对UI设计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全触摸屏的智能手机,显示器和键盘都在同一块空间内,如何让操作不对显示造成较大的遮挡也是UI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受制于智能手机的物理性能,为了兼顾游戏运行的性能,游戏UI必定不能占用过多的资源。这也使得手机游戏画面不够精彩、流畅,音效不够理想。

同时由于移动网络的限制,智能手机游戏数据的实时性难以得到保障,这也是单机游戏、在线的卡牌游戏、回合制游戏盛行的原因之一。虽然游戏数据不能及时的传输,但是用户的感觉是实时的。所以在进行UI设计时,如何保证手机游戏界面的实时性和流畅性也成为UI设计的一大难题。

5.游戏UI的设计不能独行

智能手机毕竟不同于PC,通常在使用PC进行游戏时,用户可以很方便而且不需要考虑系统资源的同时进行其他的操作。但是对于智能手机来说,用户在运行一款高质量的大型游戏时会集中精力在游戏上,很少会分散精力和浪费系统内存去做其他的事。所以,智能手机游戏UI更贴近用户。

在进行智能手机UI设计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UX设计。什么是UX?简单来说UX(User experience design)就是用户体验。UI的开发过程是迭代的,在开发过程中也要不断的进行UX的测试,并依据UX的设计进行调整。所以在进行UI的设计时,不能仅仅考虑游戏的操作性,而应该同时进行UX设计。

6.总结

对于智能手机游戏UI的设计,现有的经验肯定是不够的。在设计游戏UI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比其他的APP更多,要求更为苛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款具有优秀UI设计的游戏确实比同类的其他游戏拥有更多占领市场的资本。根据智能手机游戏UI的发展来看,创新点层出不穷、用户体验越来越好,这也说明UI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未来,智能手机游戏的UI一定会出现更多我们意想不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狸雅人. Photoshop智能手机APP界面设计.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 孔令德.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第二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

第6篇:浅淡UI设计和UI设计前景

浅淡UI设计及其就业前景

信息时代的软件与互联网产品靠什么吸引用户?今天的用户早已不满足于简单界面功能的使用而更注重情感体验。与之相应,近几年,一个新兴的名词在设计领域悄然而生,以之命名的诸多部门相继成立,与之相关的专业也在各大院校应运而生,这个词就是“UI”。那么,什么叫UI设计?什么是UI设计师?他们就业前景怎么样?

目前在国内UI设计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词,即便是一些设计人员也对这个词不太了解。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招聘广告写着:招聘界面美工、界面美术设计师等等。这表明在国内对UI设计的理解还停留在美术设计方面,缺乏对用户交互的重要性的理解;另一方面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还存在重技术而不重应用的现象。许多商家认为软件产品的核心是技术,而UI设计仅仅是次要的辅助,这点在人员的比例与待遇上可以表现出来。 但这不是UI设计真正的价值体现,只是UI设计发展的一个必经过程。

UI即用户界面设计,也称人机界面,最普遍的应用是在软件开发中,主要是指程序的用户操作界面的设计,随着Web应用的普及,UI也应用在了Web的用户界面规划上了。网站用户界面(W UI)要经过规划、美术设计、制作几个过程。简而言之,UI一般指网站界面、软件界面、手机应用界面等所有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手机操作系统、游戏操作系统、各种网站网页的界面设计,也属于UI设计范畴。

但专业、顶尖的UI设计师不仅仅局限在网页、APP应用程序上的界面设计,更应掌握人机交互的技能。以用户体验为基础进行的人机交互设计,能考虑用户的背景、使用经验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感受,从而设计符合最终用户的产品,使最终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愉悦、符合自己的逻辑、有效完成并且高效使用产品。交互设计的目的是使产品让用户能简单使用。

以Iphone手机的锁屏界面为例。设计师除了要考虑界面的整体美观,还要让人不阅读说明书的情况下,知道如何去操作,一眼便能找到开机的按钮并且知道去移动,当移动滑块,机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并让操作者确定已经成功。滑块移动到一半放手,又会是什么样的变化。整个人与机器的交流过程便是人机交互。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移动设备、智能设备的普及,企业越来越注重网站和产品的交互设计及用户体验,UI设计必将越来越火,目前国内外一批互联网巨头企业,如如腾讯、YAHOO、中国移动、联想、网易、微软、盛大、淘宝等纷纷成立了UI设计部门,并且引起的人才争夺,加之从业人员少,UI设计师极度供不应求,工资自然高出你的想象。而目前全国UI设计专业的系统教学极其稀少,大专院校课程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需求,教学师资更是远远落后,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大多以盈利为目的,缺乏大量真实项目支承,难以培养出适合实际需求的UI设计人才。鉴于此情况,深圳交互科技实训基地在满足本公司的人才需求的同时,也为国内外知品品牌企业(如腾讯、华为)输送优秀的UI设计人才,以企业实际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开发了一套系统的UI视觉设计课程,侧重于工作流程和项目演练,旨在培养应用型的高级UI设计人才。

第7篇:游戏ui设计有什么技巧?游戏ui设计教程

来源:扣丁学堂

ui近几年很火我们都知道,但是应该有不少人只知道ui设计却不知道ui设计其实不是单一的,其中就有一项那就是游戏ui设计。现在各种手游频繁的出现在市场中,很多的朋友在上下班的路上或者休息的时候都喜欢打一两局游戏,可见现在游戏ui设计的火热程度。那么对于想要学习游戏ui设计的朋友们来说,游戏ui设计有什么技巧?哪里可以找到游戏ui设计教程呢?

首先以用户为中心打造符合用户需求、高参与度的产品,是如今许多设计项目背后的核心方法与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设计师需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技术,改善用户体验,同时还要不断探索用户的内在情感和情绪反馈。实际上,用户总是期待产品是简单易用、令人愉悦的,所以在做设计的时候要尽量加入“有趣”的元素。

也许很多人都不清楚游戏化的设计和游戏设计是怎么回事,其实游戏化的设计和游戏设计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游戏化的设计本身并非针对游戏而存在,它是将游戏的设计策略融入到非游戏类产品(比如网站和APP)当中来进行设计的一种思想。如果你想鼓励用户同你的产品或服务进行更多的互动,那么可以适当地键入游戏化的元素(比如挑战),或者加入签到、每日登录等环节,并给予用户以福利或者奖励的机制来强化互动。你需要抓住用户的心理,他们需要明确的目标,而且需要完成之后有明确的回报。这样以奖励和挑战为核心的游戏式设计能够在交互中影响用户行为,不断地刺激用户来执行预期的行为。

游戏化设计是一种相对复杂的设计技巧,它需要将多种不同的游戏机制同UI元素对应、耦合起来。设计师借助游戏化机制要实现的并非将产品整体转化为游戏,这和游戏化设计是相悖的。

关于游戏ui设计大家首先要弄明白的就是什么是游戏ui设计,什么是游戏化的ui设计,只有弄清楚了,才能进行后面的设计。想要游戏ui设计教程的朋友可以关注扣丁学堂,那里有很多的游戏ui设计教程,而且扣丁学堂的游戏ui设计教程都有在不断的更新,朋友们可以在那里学到很多游戏ui设计方面的东西。

第8篇:UI视频教程之游戏UI设计过程

如今喜欢玩游戏的人在不断的增加,在日渐紧张的环境和压力越来越大的工作中人们越来越喜欢忙里偷闲的玩会游戏放松一下,因此如今的游戏UI设计师很是强手。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游戏UI设计很感兴趣,本篇文章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游戏UI设计过程,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UI = User Interface,也就是“用户界面设计”。打开你过去24小时里玩过的游戏,从登录界面、操作界面,到游戏道具、技能标志,所有这些设计,统统属于游戏UI。换句话说,你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一半以上的工夫都在跟UI打交道,它设计得是否巧妙、清晰、流畅,很大程度影响到了你的游戏体验。

讲到这里,肯定有不少UI设计小白开始在网上找关于游戏UI设计制作的各种内容。经过寻找我们会发现这方面的干货少得可怜。如今互联网时代处处谈分享,既然没有找到分享的内容我们就自己总结整理一部分吧。饭得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既然想学游戏UI,还是得先从基础学起。下面简单讲讲游戏UI的设计流程,虽然简单,可句句是干货。

在开始高大上的游戏UI设计之旅前,你先要明确一个最最基本的概念:游戏UI不是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脑袋一拍,想怎么画就画出来的。你得先跑到游戏策划那儿,和对方推心置腹地沟通,了解清楚你要设计的游戏究竟是玩什么、给谁玩、怎么玩。这几点确定了,才好确定美术风格。比如,你在下手前要先确定游戏的题材、背景年代、质感、整体色调、可用元素等等。要是做一款三国背景的游戏,对话界面竟然跳出肾6的屏幕,如果你是玩家,会不会觉得整个人都穿越了?

确定了设计的主题、风格、背景之后你就进入搭框架阶段,从主界面开始一层层深入设计,像是一些常用界面、弹出框、功能按钮、道具、技能图标等等,要是连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再加上游戏Logo也能连带着一道设计掉,那真是极好的。到这里就可以为每个元素布局并制作草稿了。千万别想当然,一定要根据用户操作习惯,规划好显示区域、操作区域、执行按钮区域等。用于展示的图标不要大于操作图标,只要能清楚显示就行。文字的字体样式和大小也顺便敲定,都别超过3种。动态文字用系统默认就够了,等到中期再看情况做详细规定。

现在,制作主界面UI以及主要功能按钮的时机才算成熟,可以正式确立UI整体风格了。根据刚开始设定的信息和原画图片,确保UI风格跟原画风格统一。颜色别整得太花里胡哨,清晰美观即可,切记一条关键原则:哪怕玩你游戏的是从没玩过游戏的小白,只要他们能分分钟顺着你的思路走下去,你就赢了。好的UI不仅可以让游戏变得顺畅简单,还能让整个体验更上一层楼。

走完上述流程,你只要按照先后顺序把模块一个个地完成,UI设计就大功告成。 现在明白整套流程了吗?下面给大家分享4条UI设计经验,都是可以在设计游戏UI时着重考虑的,能不能加分看你的运用水平,但至少能保证你在做UI设计时被少退几稿。

1、让你设计的界面简洁,减少玩家发生选择错误的可能性。

2、UI设计要能一眼看明白,一点就有效。

3、切记切记切记:要保持一致。

4、不管设计得多么花里胡哨,永远别忘了:这东西是给人用的,如果功能性差其他什么都白搭。

第9篇:UI设计规范(流程、界面)

UI设计(流程/界面)规范

一:UI设计基本概念与流程

1.1

目的

规范公司UI设计流程,使UI设计师参与到产品设计整个环节中来,对产品的易用性进行全流程负责,使UI设计的流程规范化,保证UI设计流程的可操作性。

1.2范围

l

界面设计

l

此文档用于界面设计,本文档的读者对象是项目管理人员、售前服务人员、UI界面设计人员、界面评审人员和配置测试人员。

1.3

概述

UI设计包括交互设计,用户研究,与界面设计三个部分。基于这三部分的UI设计流程是从一个产品立项开始,UI设计师就应根据流程规范,参与需求阶段、分析设计阶段、调研验证阶段、方案改进阶段、用户验证反馈阶段等环节,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UI设计师应全面负责产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UI设计,并根据客户(市场)要求不断提升产品可用性。本规范明确规定了UI设计在各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以保证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

1.4

基本介绍

A、需求阶段

软件产品依然属于工业产品的范畴。依然离不开3W的考虑(Who,where,why.)也就是使用者,使用环境,使用方式的需求分析。所以在设计一个软件产品之前我们应该明确什么人用(用户的年龄,性别,爱好,收入,教育程度等)。什么地方用(在办公室/家庭/厂房车间/公共场所)。如何用(鼠标键盘/遥控器/触摸屏)。上面的任何一个元素改变结果都会有相应的改变。

除此之外在需求阶段同类竞争产品也是我们必须了解的。同类产品比我们提前问世,我们要比他作的更好才有存在的价值。那么单纯的从界面美学考虑说哪个好哪个不好是没有一个很客观的评价标准的。我们只能说哪个更合适,更合适于我们的最终用户的就是最好的。

B、分析设计阶段

通过分析上面的需求,我们进入设计阶段。也就是方案形成阶段。我们设计出几套不同风格的界面用于被选。

C、调研验证阶段

几套风格必须保证在同等的设计制作水平上,不能明显看出差异,这样才能得到用户客观真实的反馈。

测试阶段开始前我们应该对测试的具体细节进行清楚的分析描述。

调研阶段需要从以下几个问题出发:

用户对各套方案的第一印象

用户对各套方案的综合印象

用户对各套方案的单独评价

选出最喜欢的

选出其次喜欢的

对各方案的色彩,文字,图形等分别打分。

结论出来以后请所有用户说出最受欢迎方案的优缺点。

所有这些都需要用图形表达出来,直观科学。

D、方案改进阶段

经过用户调研,我们得到目标用户最喜欢的方案。而且了解到用户为什么喜欢,还有什么遗憾等,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修改了。这时候我们可以把精力投入到一个方案上,将方案做到细致精美。

E、用户验证阶段

改正以后的方案,我们可以将他推向市场。但是设计并没有结束。我们还需要用户反馈,好的设计师应该在产品上市以后去站柜台。零距离接触最终用户,看看用户真正使用时的感想。为以后的升级版本积累经验资料。

经过上面设计过程的描述,大家可以清楚的发现,界面UI设计是一个非常科学的推导公式,他有设计师对艺术的理解感悟,但绝对不是仅仅表现设计师个人的绘画。所以我们一再强调这个工作过程是设计过程。UI界面设计不存在美工。

2.

UI设计流程

2.1

概述

根据上述原则,分析公司产品的特点,制定符合软件产品(或项目)生命周期的UI设计流程。每个产品(或项目)的生命周期中,UI设计师应该严格按照流程,完成每个环节的职责,确保流程准确有效的得到执行,从而提高产品的可用性,提升产品质量。

二:UI界面用户体验设计原则与规范

1: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无论是控件使用,提示信息措辞,还是颜色、窗口布局风格,遵循统一的标准,做到真正的一致。

这样得到的好处:

1:使用户使用起来能够建立起精确的心里模型,使用熟练了一个界面后,切换到另外一个界面能够很轻松的推测出各种功能,语句理解也不需要费神理解

2:降低培训、支持成本,支持人员不会行费力逐个指导。

3:给用户统一感觉,不觉得混乱,心情愉快,支持度增加

做法:

项目组有经验人士,确立UI规范:

美工提供色调配色方案,提供整体配色表

界面控制程序人员、用户体验人员提出合理统一使用的控件库。参考标准界面使用规范:

控件功能遵循行业标准,windows平台参见《Microsoft

用户体验》

控件样式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统一修改其样式、色调

参考其他软件先进操作,提取对本项目有用的功能,以使用,绝对不能盲从,漫无目的。

根据需要,设计特殊操作控件,准则为:简化操作、达到一定功能目的

界面实施人员与美工商榷控件可实现性,(如不实行此步骤,将会导致各自对对方工作不满意,也会产生不一致的混乱)。重复叠代上述工作。

建立合理化文档《UI标准》描述上述规范,

强行界面设计者理解之,并作为开发准则,

SQA人员进行监控开发人员是否遵循,及时告诫开发人员。

2:(Color)颜色使用恰当,遵循对比原则:

1:统一色调,针对软件类型以及用户工作环境选择恰当色调:

如:安全软件,根据工业标准,可以选取黄色,绿色体现环保,蓝色表现时尚、紫色表现浪漫等等,淡色可以使人舒适,暗色做背景使人不觉得累等

2:如果没有自己的系列界面,采用标准界面则可以少考虑此方面,做到与操作系统统一,读取系统标准色表

3:色盲、色弱用户,即使使用了特殊颜色表示重点或者特别的东西,也应该使用特殊指示符,?quot;!,?着重号,以及图标等

4:颜色方案也需要测试,常常由于显示器、显卡的问题,色彩表现每台机器都不一样,应该经过严格测试,不同机器进行颜色测试

5:遵循对比原则:在浅色背景上使用深色文字,深色背景上使用浅色文字,蓝色文字以白色背景容易识别,而在红色背景则不易分辨,原因是红色和蓝色没有足够反差,而蓝色和白色反差很大。除非特殊场合,杜绝使用对比强烈,让人产生憎恶感的颜色。

6:整个界面色彩尽量少的使用类别不同的颜色

itop色表

具体标准参考美术学统计学术标准。

色表的建设,对于美工在图案设计、包装设计上起着标准参考作用,对于程序界面设计人员设计控件、窗体调色起到有章可循的作用。

3:(Resource)资源

一个多姿多彩的人机交互界面,少不了精美的鼠标光标、图标以及指示图片、底图等。

1:也需要遵循统一的规则,包括上述颜色表的建立,图标的建立步骤也应该尽可能的形成标准,参考itop的outlookbar图标设计标准

2:有标准的图标风格设计,有统一的构图布局,有统一的色调、对比度、色阶,以及图片风格

3:底图应该融于底图,使用浅色,

低对比,尽量少的使用颜色。

4:图标、图像应该很清晰的表达出意思,遵循常用标准,或者用户机器容易联想的到物件,绝对不允许画出莫名奇妙的图案。

5:鼠标光标样式统一,尽量使用系统标准,杜绝出现重复的情况,例如某些软件中一个手的形状就有4钟不同的样子。

4:(Font)字体

使用统一字体,字体标准的选择依据操作系统类型决定。

中文采用标准字体,“宋体”,英文采用标准

Microsoft

Sans

Serif

不考虑特殊字体(隶书、草书等,特殊情况可以使用图片取代),保证每个用户使用起来显示都很正常。

字体大小根据系统标准字体来,例如

MSS字体8磅,宋体的小五号字(9磅)五号字(10.5磅)。

所有控件尽量使用大小统一的字体属性,除了特殊提示信息、加强显示等例外情况

ITop采用BCB,所有控件默认使用

parent

font,不允许修改,这样有利于统一调整。

·系统大小字体属性改变的处理。

Windows系统有个桌面设置,设置大字体属性,很多界面设计者常常为这个恼火,如果设计时遵循微软的标准,全部使用相对大小作为控件的大小设置,当切换大小字体的时候,相对不会有什么特殊问题。

但是由于常常方便使用点阵作为窗口设计单位,导致改变大字体后,出现版面混乱的问题。

这个情况下,应该做相应处理:

1:写程序自动调节大小,点阵值乘以一个相应比例

2:全部采用点阵作为单位,不理会系统字体的调节,这样可以减少调节大字体带来的麻烦。BCB/DELPHI中多采用这种方法,但是必然结果是和系统不统一。

5:(Text)文字表达

提示信息、帮助文档文字表达遵循以下准则:

1:口语化、客气、多用您、请,不要用或少用专业术语,杜绝错别字

2:断句逗号句号顿号分号的用法,

提示信息比较多的话,应该分段,

3:警告、信息、错误

使用对应的表示方法

4:使用统一的语言描述,例如一个关闭功能按钮,可以描述为退出、返回、关闭,则应该统一规定。

5:

根据用户不同采用相应的词语语气语调,如专用软件,可以出现很多专业属于,用户为儿童:这可以语气亲切和蔼,老年用户则应该成熟稳重。制定标准遵循之。

6:(STYLE)控件风格,不要使用错误控件,控件功能要专一

有设计好的同一风格的控件,如果没有能力设计出一套控件,则使用标准控件,绝对不能不伦不类,杂乱无章

·不要错误使用控件,例如:

使用Button样式做TTable的功能,拿主菜单条显示版权信息,

·统一类型的控件操作方式相同,例如一个控件双击可以执行某些动作,而同样控件,双击却没有任何反映

·一个控件只做单一功能,不复用

很多人为了写程序方便,喜欢把一个控件在不同情况下做不同功能用,这些对用户初次理解增加难度,只有用户熟悉后才能理解。

例如

改变红色选项,左边的参数代表不同的设置,可能由于为了节省控件或者编程量,但是只有熟练用户才回使用,这种情况下解决方法:

1:分组,使用双份控件

2:使用TABLE页,给用户很明显的视觉变化

==========================================================================

总结起来就是:

1.

产品制作人,写产品计划书。

2.

用户体验研究员,作调查分析。

3.

信息建构师,设计产品架构。

4.

互动设计师,作出互动流程。

5.

视觉设计师和用户界面设计师,作出页面视觉设计。

6.

前台工程师,前台开发。

7.

后台工程师,后台开发。

8.

用户体验研究员,做用户测试确保质量。

1.确认目标用户

在软件设计过程中,需求设计角色会确定软件的目标用户,获取最终用户和直接用户的需求。用户交互要考虑到目标用户的不同引起的交互设计重点的不同。例如:对于科学用户和对于电脑入门用户的设计重点就不同。

2.设计目标一致

软件中往往存在多个组成部分(组件、元素)。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交互设计目标需要一致。例如:如果以电脑操作初级用户作为目标用户,以简化界面逻辑为设计目标,那么该目标需要贯彻软件(软件包)整体,而不是局部。

3.元素外观一致

交互元素的外观往往影响用户的交互效果。同一个(类)软件采用一致风格的外观,对于保持用户焦点,改进交互效果有很大帮助。遗憾的是如何确认元素外观一致没有特别统一的衡量方法。因此需要对目标用户进行调查取得反馈。

7.可用性原则

7.1可理解

软件要为用户使用,用户必须可以理解软件各元素对应的功能。如果不能为用户理解,那么需要提供一种非破坏性的途径,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对该元素的操作,理解其对应的功能。例如:删除操作元素。用户可以点击删除操作按钮,提示用户如何删除操作或者是否确认删除操作,用户可以更加详细的理解该元素对应的功能,同时可以取消该操作。

7.2可达到

用户是交互的中心,交互元素对应用户需要的功能。因此交互元素必须可以被用户控制。用户可以用诸如键盘、鼠标之类的交互设备通过移动和触发已有的交互元素达到其它在此之前不可见或者不可交互的交互元素。要注意的是交互的次数会影响可达到的效果。当一个功能被深深隐藏(一般来说超过4层)那么用户达到该元素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可达到的效果也同界面设计有关。过于复杂的界面会影响可达到的效果。(参考简单导向原则)

Quote

[阶段一:分析]

1、用户需求分析

2、用户交互场景分析

3、竞争产品分析这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一个较为正规的项目而言,必然有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内容。其中用户UI需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UI设计原则是所有UI设计的出发点的话,那么用户UI需求就是本次设计的出发点。好的UI设计建立在对用户深刻了解之上。因此用户交互场景分析就很重要。对于大部分项目组来说也许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实际勘查用户的现有交互、制作完善的交互模型考察,但是UI设计人员在分析的时候一定要站在用户角度思考:如果我是用户,这里我会需要什么。竞争产品能够上市并且被UI设计者知道,必然有其长处。这就是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每个设计者的思维都有局限性,看到别人的设计会有触类旁通的好处。当然有的时候可以参考的并不一定是竞争产品。

[阶段二:设计]

采用面向场景、面向事件驱动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UI设计着重于交互,因此必然要对最终用户的交互场景进行设计。软件是交互产品,用户所作的就是对软件事件的响应以及触发软件内置的事件。因此要面向事件设计。现在的程序开发主流采用的是面向对象设计。面向对象设计可以有效的体现面向场景和面向事件的特点。设计的四个要素:交互对象,数据对象,事件(交互事件和异常),动作

[阶段三:开发]

通过:用户交互case图(说明用户和系统之间的联系)用户交互流程图(说明交互和事件之间的联系)交互功能设计图(说明功能和交互的对应关系)

最终得到UI的设计产品。

[阶段四:验证]

正如UI交互设计原则探讨文中提到的,对于UI产品的验证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功能性对照UI设计的再好,和需求不一致也不可以。

2、实用性内部测试UI设计的最重要点就是实用性。

3、用户焦点小组UI设计是否优秀的重要衡量依据。最后,说一点其他的问题。现在往往认为交互式设计和最终的UI效果设计可以截然分开。这就好比说需求可以和设计截然分开,是不可能的。

Quote

UI设计流程以及设计师参与的环节

最近的工作中总结出一条结论:拥有一个完善规范的流程,是决定着一个项目走向成功或失败的关键。

对于UI设计的工作流程,我觉得可以根据“市场分析-用户分析-架构-原型-界面-输出-完善”这条主线制定,每个环节UI设计师都应参与其中。

1.产品定位与市场分析

这一类工作大多都是由新产品研发部门以及市场需求完成的,但UI设计师应了解产品的市场定位、产品定义、客户群体、运营方式等。

2.用户研究与分析

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师应该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完成此环节。你可以搜集相关资料分析目标用户的使用特征、情感、习惯、心里、需求等,提出用户研究报告和可用性设计建议。这部分工作也可和团队配合完成。时间与项目需求允许的情况下,更可以制定实景用户分析。

3.架构设计

这里涉及到比较多的界面交互与流程的设计,根据可用性分析结果制定交互方式、操作与跳转流程、结构、布局、信息和其他元素。

4.原型设计

我觉得这里应该是一个小的阶段标志,要对前面所有工作加以设计方面的实施,根据进度与成本,可以把原型控制在“手绘-图形-FLASH-视频”几个质量范围。原型的本质更倾向与一个DEMO,它不需要有全部的功能,但要体现出设计对象的基本特性。

5.界面设计

如果很倾向于图形界面设计,这儿是你最喜欢的部分。但一定要结合循环讨论过的分析结果做设计,否则你的作品很难被人信服。色调、风格、界面、窗口、图标、皮肤的表现是本环节的关键。

6.界面输出

作为设计师,在这一部分的工作就是配合好开发人员完成相关的界面结合。

7.完善工作

这个环节是很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包括可用性的循环研究、用户体验回馈、测试回馈。同时,UI人员也应该把一些可行性建议进行完善。很多设计师做了东西不喜欢改,这是一个大忌。

如上的流程,可能会有很多部门共同参与完成,UI设计师如何与团队配合并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非常重要。一名合格的UI设计师,应该能贯穿整个UI流程进行工作,而并非是单纯的图形界面设计。

上一篇:领导干部现实表现材料下一篇:设计费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