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实习报告

2022-05-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国家旅游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家旅游实习报告1

提起*,立即就会使人联想到*的足球队,皇家马德里——世界一流球队,使许多中国球迷为之疯狂。当然它也使我想起*的斗牛,毕加索的名画,佛拉明戈……我这次实习的城市是*,它位于*的东南部,东濒大海,背靠广阔的平原,气候宜人,四季长青,被誉为地中海西岸的一颗明珠。

工作篇:

我到*的第二天就见到了我的上司,一位二十八岁的小伙子,长得非常的handsome,也非常健谈。工作的第一天,他把一些主要任务跟我讲了一下,还把一些资料翻译成英文,让我初步了解我这两个月的工作任务,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去*的农村检测机器,以喷洒农药和水的机器为主,因为*盛产葡萄酒和橘子,所以这些机器是用于winetree和lemontree的,一星期五个工作日大概有三天会出门去检测,还有两天是把记录下来的资料也就是检测结果输入电脑储存。机器分为两种:tanques和turbos;tanques是通过pistol进行喷水的,而turbos是通过ventilator上的boquillas喷水的。对于每一台机器,我们都必须详细检查它的bomba,deposito,manometro,llaves,filtros,resionsonora,倘若测量结果超出了规定的指标范围,就必须让主人更换部分坏损零件,以便使机器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带来更多的收益。刚开始,我还不是很适应,毕竟这份工作还是带有很多体力成分的,*的夏天也丝毫不受海风的影响,特别是午后更是酷热难耐。在太阳底下工作还是第一次,有时候连坐的地方都没有遮挡的,没过几天我就被晒黑了几圈。不过我的boss一直都比较照顾我,使我觉得其实许多的困难都是暂时的,很多时候学会忍耐也未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再说还可以学到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说不定很快就能派上用场。怀着这样一份心态,我尝试着把工作做得更好,可以说在这两个月里,我学会的不仅是一些技术,更是一种对工作态度的把握与坚持。

好友篇:

由于刚到*的时候,当地的iaeste没有及时的帮我找到合适的住所,我被安排到一套公寓暂住。在那里我认识了一位外国朋友-osman,一名来自土耳其的大学生。通过相互的自我介绍,我才知道他跟我同龄,由于同样是第一次出国,所以我们还是有很多话题可以聊。平时我们会一同去超市买东西,他也会邀请我吃一些他做得sandwich或是pisa,吃完晚饭一同散步在公寓楼下的小公园,从他身上我了解了许多关于istanbul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同样我也非常自豪地跟他讲述中国的长城、故宫等令外国人留恋向往的名胜古迹,当然他对中国的文字也充满了神奇感,有空的时候,他还会让我教他几句中文呢。不过很快,我就被通知搬往另一套公寓住,那是iaeste给我安排的正式住处,于是怀着喜悦与留恋的心情,我搬走了。不过我还是经常去他那边坐的,在我搬出来之后又搬进去一个巴西的女生lana,她比我大一岁,非常热情,也是跟我一样是到*理工大学实习的,于是我们三人就从刚开始的相识到成为好朋友。

出游篇:

一次偶尔的机会,我跟osman,lana决定去巴塞罗那玩,于是我们买了星期六凌晨的车票,经过4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目的地。我们参观了神圣家族教堂,这是一座世界近代建筑史上修建时间最长的教堂,是*伟大的建筑家安东尼高迪的遗作。教堂的艺术装饰主要表现圣婴耶稣及圣母玛利亚等的故事。我们还去了巴塞罗那的繁华商业区-ramblas街。这条街是巴塞罗那最有名的鲜花市场,大街两旁有许多花店,自19世纪开始,这里成为散步大道,是游人必去的地方。街道两旁的纪念品店、服装店、餐馆、酒吧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你可以随意挑选。当然我们也没有错过参观picasso美术馆,columbus纪念碑的机会。我们充分利用仅有的两天时间,使我们的巴塞罗那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室友篇:

我的室友是两名*人,她们会讲很少的英语,而我又不懂*语,因此我们平时的交流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但是她们的热情常常使我感动,她们会拿着一本西-英词典,试着跟你交流,试图更加了解我,了解中国。特别在奥运会期间,她们更是关注中国的比赛,常常跟我一起替中国队加油,还记得那场惊心动魄的女排冠军赛,她们更是被中国女排运动员的坚强毅力所折服,不断地竖起拇指称赞她们,这种气氛使我觉得好像是在家里看奥运会一样,格外亲切。平时她们对我在生活上也是非常照顾的,周末我们都会去超市采购一些日用品,她们常常教我做一些*的特色菜。

离别篇:

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很快就这样过去了,离别的时刻是令人留恋的。我深深地感到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城市,她的沙滩,她的葡萄酒、火腿肉和海鲜饭还有我的boss和朋友。我熟悉的那条大街,沿路的各家商店,我现在还能依稀记得。每到昏马路两旁你可以看到男女老少牵着自己的宠物散步,父母们推着婴儿车,子女们陪同着年迈的父母在露天座椅上聊天,等等。我想这些情景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它将成为我永久的记忆。

国家旅游实习报告2

一、背景介绍

(一)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的背景分析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已由原来的单一改革转向政治、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和民生等多领域的综合改革,改革的重点转为更深层次的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综合配套改革。自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建设上海浦东新区以来,又先后批准建设天津滨海新区、重庆市和成都市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些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都肩负着深化改革开放和探索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双重任务。

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明确提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单位建设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结合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和云南省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国家在旅游综合改革方面初步构建了“一省一岛一市”的格局,桂林成为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地级城市。

(二)“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热点问题调查背景及目的

桂林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面临着许多困惑与挑战。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把旅游业提到了“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位置,为桂林旅游“二次创业”指明了方向。

“桂林山水”是我国对外交流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桂林旅游业被称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缩影和“风向标”,一直以来深受国家重视。“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决策部署,为桂林赢得了旅游综合改革先行先试的重大政策。这是桂林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千载难逢的机遇,承载着500万桂林人民的关切与期待。

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不仅激发了地方政府和百姓的激情,也引发了旅游学术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对怎样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社会各界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对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

在国家有关部委、局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关怀下,在桂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已于2011年7月份上报国务院。2011年10月25日,作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广西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区的桂林世界旅游城正式拉开建设序幕。

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各界对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认识,在市委党校第21期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安排的这次社会调查中,我们第三组第二小组的6位学员选择了“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有关热点问题的调查,由陈园月同学负责策划和执笔,主要从认识程度、支持力度、建设范围、制约因素、建设重点等10个方面开展了此项调查。

(三)调查时间:2011年11月30日2011年12月10日。

(四)调查方法及样本分布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总样本量为1000份,根据对桂林旅游发展的密切程度分为旅游从业人员、旅游专业学生、机关单位、市民、游客、专家学者等6个群体,样本量分为200、100两个档次。其中,旅游从业人员、高校旅游专业学生、机关单位和市民的样本量为200份,游客和专家学者的样本量为100份,具体样本分配(见表1)。

本次调查回收有效样本990份,有效回收率为99%。本次调查得到了各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深深感谢。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社会各界及游客对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有关热点问题的看法。问卷提出了以下10个问题:

1.你对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_______。

A.很了解()B.一般了解()

C.很少了解()D.不了解()

2.你对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可以_______。

A.大力支持()B.一般支持()

C .很少支持()D.不能支持()

3.你认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_______解决桂林的问题。

A.可以根本()B.可以大部()

C.可以少量()D.不可以()

4.你认为实现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的目标需要_______才能实现。

A. 3年()B.. 5年()C. 10年()

D.很久以后()

5.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条件________具备。

A.已经完全()B.已经大部()

C.已经基本()D.还不()

6.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应该把_______放在首位。

A.民生()B.生态()C.改革()

D.发展()E.其他()

7.当前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最缺乏的是_______。

A.上级支持()B.民众支持()

C.资金支持()D.发展思路()E.其他()

8.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应该在_______范围内进行。

A.仅限于旅游部门()B.重点领域()

C.市区()D.全市()

9.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首先要在先行先试。

A.管理体制()B.旅游模式()C.利益分配()D.公共服务体系()E.其他()

10.将长期制约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的因素是_______。

A.法规建设()B.自身实力()C.合作能力()D.人才()E.其他()

表1调查样本量分布

二、对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了解

自2009年底确定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宣传,社会各界对建设更加强大的桂林旅游经济充满了期待,对有关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报道的关注度非常高。从调查的结果看,对“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有所了解的占到了61.43%(如图1所示)。

图1对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了解情况

(一)各群体对“试验区”的了解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很了解”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群体比重最高的是市民,占受调查市民的32.50%,说明对外宣传的效果明显;其次是专家学者,占受调查专家学者的24.21%。

在接受调查的不同群体中,对“试验区”有所了解的群体占了大部分,其中,最高的是机关单位和专家学者,分别占到了70.85%和60%,成为了解程度最高的群体。但在调查中也发现,来桂林旅游的游客和旅游相关专业的学生对“试验区”的了解程度较低,没有超过30%,说明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还需在大学校园和其他省市加强宣传活动。

图2不同群体对“试验区”的了解情况

(二)各群体对“试验区”的支持力度

旅游业已成为桂林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代表桂林形象和地位最响亮的品牌。随着国务院提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面对这个难得的战略机遇发展期,人们对“试验区”建设表现出极大的支持力度,85%以上的被调查者都表示支持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其中,持大力支持态度的超过了一半,占到了56.84%。

图3对“实验区”建设的支持力度

从各群体来看,专家学者、市民和旅游从业人员对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热情较高,大力支持的比重分别占到了74.74%、63.5%和61.39%。持“一般支持”以上的比例占到了93.07%。

其次是专家学者和机关单位,支持比例分别为92.63%和90.45%。

图4各群体对“试验区”的支持程度

(三)“试验区”建设的周期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与一般的改革试验不同,特别强调改革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整体性原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应该积极探索对制约旅游、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改革试验,通过先行先试,构建起“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桂林旅游发展模式。“试验区”建设的周期应该是长期化、动态化的过程。

图5“试验区”建设周期(一)

在对“试验区”建设周期的调查中发现,一半左右的专家学者和机关单位调查者认为“试验区”建设周期是10年,38.78%的受访游客也保持这种观点。40%左右的市民、旅游专业大学生和旅游从业人员则认为只要5年的建设周期就可以了。但持“很久以后”观点的受访者也不在少数,其比例达到了16.75%,说明有不少的群众对“试验区”建设信心不足,持悲观态度

图6“试验区”建设周期(二)

三、对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看法

(一)“试验区”建设的条件是否具备

桂林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桂林经济社会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在调查建设“试验区”的条件是否具备时,87.88%的人们都认为建设条件已经具备。

图7“试验区”建设条件是否具备(一)

各群体中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条件已近成熟。其中机关单位和市民最乐观,94%以上的被调查者都认为建设条件已近具备;最悲观的是旅游专业的大学生,20.1%的被调查者认为建设条件还不具备。

图8“试验区”建设条件是否具备(二)

(二)“试验区”能否解决桂林的问题

桂林旅游产业正处在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机遇期,面临从规模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从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迈进。目前,旅游对财政收入增长贡献有限,旅游市场某些方面还存在较为混乱等现象,具有“规模较小、经营较散、竞争较弱、效益不高”等特点。借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在桂林改革试点时机,统筹兼顾,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努力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实现桂林旅游业的跨越发展。

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对“试验区”建设持乐观态度,都期待“试验区”建设能解决桂林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促进桂林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11.29%的受调查者认为“可以根本”解决桂林的问题;55.95%的受调查者都认为“试验区”建设“可以大部分”解决桂林所存在的问题;28.93%的受调查者认为“可以少量”解决桂林的问题。

图9“试验区”建设能否解决桂林的问题

(三)“试验区”建设的制约因素

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制约因素很多,有法律法规方面,也有自身实力、人才因素,还有与其他地区、城市、企业的合作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从调查结果看,认为自身实力是影响“试验区”建设最重要的因素,占被调查者的32.36%,其次是人才因素、合作能力和法规建设,分别占22.27%、21.81%和19.8%。

图10“试验区”建设的制约因素

(四)“试验区”建设最需要的支持

虽然桂林旅游业是桂林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桂林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体制性、机构性的问题,建设好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迫切需要上级的支持、民众的支持、资金的支持和发展思路支持。从调查结果看,建设“试验区”最需要的支持是资金的支持,其比例占到了38.03%,其次是发展思路和民众支持,分别占到了22.67%和21.23%。

图11建设“试验区”最需要的支持

从各群体的调查看,不同的群体对“试验区”建设最需支持的看法不同。其中专家学者、市民认为最需要的支持是发展思路和资金支持,只要思路正确,有资金发展,“试验区”建设就一定能很好的开展起来;游客认为最重要的支持是资金和上级的支持,机关单位、旅游专业大学生和旅游从业人员都认为资金和民众的支持是最重要的。

图12各群体认为“试验区”建设最需要的支持

(五)“试验区”的建设重点

桂林属喀斯特地貌,环境脆弱。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首先要以生态保护为重点,“试验区”的改革和发展不能以牺牲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调查结果显示,33.62%的人持此观点;其次27.8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关注生态保护同时,要注重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试验区”改革和发展建设的成果。在“试验区”的改革和发展中,应紧紧围绕“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多个层面来做文章,大胆提出新概念、新理念,大胆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大胆创新推动桂林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

图13“试验区”建设重点

(六)“试验区”的建设范围

就“试验区”的建设范围,有人认为应该进行“颠覆性革命”,在全市范围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突破现有格局;也有人认为要在“试验区”上做文章,要敢为人先,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更要从全方位思考,跳出桂林看桂林,不要仅仅就旅游谈旅游;还有人认为应该在重点项目、重点领域进行突破。从调查中看出,47.1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从全市范围内开展;32.63%的被调查者认为从重点领域突破,率先建设,总结经验在全面铺开。只有7.88%的受调查者认为“试验区”建设仅限于旅游部门,由此说明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高度”是部级,而不是桂林和广西层面;试验区的“宽度”是“综合”,而不仅是旅游;所谓“试验”,就是要大胆地尝试,做前人未做过的事;所谓“改革”,就是摈弃旧的、制约桂林发展的一切东西。

图14“试验区”建设范围

(七)“试验区”先行先试方面

在“试验区”先行先试方面,不同的群体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专家学者和旅游从业人员侧重“管理体制”的先行先试;机关单位和旅游专业的学生则认为把“旅游模式”作为先行先试的重点;市民对“公共服务体系”比较看重;游客认为“旅游模式”和“管理体制”都比较重要。

四、主要结论

总体上讲,社会各界对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有一定的认识,都希望桂林乃至广西应当紧紧把握并抓住这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桂林旅游产业的“第二次”升级,又好又快发展。通过本次调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60%以上受访者都对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有一定的了解。进一步加强宣传仍有必要。

2、85%以上的受访者对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持支持态度,其中56%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大力支持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图15“试验区”先行先试方面

3、大部分受访者对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表示乐观态度,认为通过“试验区”建设可以解决桂林旅游存在的大部分问题。

4、接近40%的被调查者认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周期是10年。

5、87%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桂林存在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条件,是一次难得的历史发展战略机遇。

6、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重点是在改革和发展中关注生态保护和民生建设。

7、在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过程中,最需要的是资金支持,发展思路、民众支持和上级的政策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8、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不是旅游部门的事,是全桂林、全广西的大事。“试验区”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开展先行先试。

9、在先行先试方面,着重注意旅游模式的改革,同时坚持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0、制约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主要因素还是在于桂林自身方面。在千方百计发展桂林自身旅游的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和法规建设,并积极开展旅游合作,共同推动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五、调查感言

这次社会调查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从调查问卷内容的拟定到调查问卷的发放,整个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各界对“试验区”的关心和期盼,感受到了我们组同学的凝聚力和团结一心的干劲。这次社会调查的顺利完成,要感谢协助配合我们的所有人,更要感谢指导老师陈宪忠教授、旅游局林业江局长、商务局李志刚局长、人大旅游委阳正良副主任及旅游局人教科江明辉副科长对我们的帮助和指导。

然而,由于时间、水平等原因,这次问卷调查工作仍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同学批评指正。但是透过这份问卷调查,我们至少了解到了各界人士对“试验区”建设的认识、关注、愿望等诸多信息。最后我们希望这份问卷调查对“试验区”的建设有所裨益,更希望“试验区”乘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的东风,大胆“先行先试”,加快建设和发展,探索一条适合桂林旅游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之路,推动桂林旅游业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桂林人民带来实惠,为桂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为中国旅游业塑造又一个新的桂林旅游发展模式。

上一篇:服装专业实习工作总结下一篇:测量学实习报告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