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有效的沟通

2022-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沟通的重要性我这里不再赘述。就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提高自己与学生的沟通效率,并且教会学生去与社会沟通是我们当前主要任务之一,在此简单讨论,抛砖引玉。

尽管沟通如此重要,也如此被我们重视,但是在现实中关于“沟通”的努力和尝试的结果却是差强人意。同学之间误解、老师与学生之间对立、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无法适应社会这方面的新闻比比皆是,信手拈来,多的让我心凉。每当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就觉得奇怪:没有根本利益的冲突,没有顽固党派之间斗争,哪来的这么多矛盾,而且还引发成新闻事件?从“马加爵事件”到“菜刀砍老师”再到“大学毕业生回炉热”现象让我们教育者进行怎么样的反思?这些事件中作为主要矛盾存在的贫富差距和社会问题当然不是这篇文章讨论的内容,不过我们是否为我们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的责任作检讨。

1 沟通内容

这里,我仅仅是讨论“沟通”的话题,我们假定学生都是有一个“人本善”的前提,怎样没在没有精神异常的条件让我们与他们高效率地沟通,并且让他们学会与他人沟通技巧。当然还有另外一点就是没有根本利益的冲突,否则就是谈判了,那是沟通的升级形式。我们简单把“沟通”拆分为以下三方面内容。

1.1 信息表达和接受

信息是我们沟通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它是向沟通对象表达我们的思想、情感,同时也了解对方的思想和情感。作为教育工作者,沟通信息主要包括:(1)科学文化知识。(2)价值观。(3)人生观。(4)思维方式。高校辅导员更为关心的则是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内容。

1.2 沟通方式

简单的来说,沟通方式包括沟通语言和技巧。不同的群体使用不同的方式与其沟通。就像幼儿园小朋友你不能够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来与他沟通,大学生很难用格林童话故事来与他们建立情感共鸣的道理一样。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背景需要不同沟通技巧,这对教育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依靠背上几段书本上的套话来应付每一个学生方法是行不通的。快速地与沟通对象产生共鸣是促进沟通有效性一个重要的保证。

1.3 效果回馈

与学生沟通目的主要有以下内容:(1)教育学生的行为。(2)激励学生改善成绩。(3)表达情感。(4)流通信息。如果这些方面达到你预期值,那么此次沟通可以算有有效的沟通,沟通方式是否可行性也因此得到检验。

2 沟通技巧

从沟通的三要素可以看出,信息表达和接受属于沟通主体思想层面的内容,高校里主流的意识和情感思想基本已被指明和倡导,辅导员在这个层面上不应具有太多的个人主张。而对于沟通对象的思想和情感也是被动接受,所以在沟通内容层面我们没有多少可以讨论;但是沟通方式是整个沟通环节中最为灵活,也是最为体现沟通技巧的内容之一。因此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效果回馈是检验前面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倘若思想得当,但沟通方式不正确不会有满意的答案,反之亦然。

2.1 角色定位

高校辅导员究竟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辅导员本身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试问什么时候我是良师,什么时候扮演益友?不同的沟通目的是否需要以不同的角色出现?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从目的上划分:(1)教育学生的行为。(2)激励学生改善成绩。(3)表达情感。(4)流通信息。中国有句古话“近者不敬”,这里我反对过分地与学生打成一片,致使丧失辅导员作为管理者必要的威信。就沟通目的而言,前两者应该教师的角色参与沟通比较合适。在企业管理中,可以用物质奖励辅助的方式来刺激员工以达到相应的期望,但是在学校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必要时须依靠教师的威信建立合作前提。后两者,毫无疑问的应该以益友身份出现最为恰当。总不能够以一个说教者的身份和学生交流情感吧?应该让沟通环境尽可能地轻松,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沟通任务。

2.2 沟通语言

大学生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其特定的语言载体,学生作为处于青少年的群体也有着他们自身的语言载体,大学生喜欢话题,如足球、网络、爱情都可以作为教育素材。应用得当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正面素材可以发扬光大,反面素材可以让他们吸取教训。这样容易建立共同话题,打开话匣子,让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引发共鸣。

2.3 换位思考

与学生沟通除了应用语言技巧外,还需要通过别的方式和他们引起共鸣。对学生的心理把握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话题,但是这里我们不会深入讨论下去,否则就会偏离文章的主题了。如何把握对象的心理,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问题。阅历丰富的辅导员可能更能准确地把握沟通对象基本心理心态。在这样的前提下,则能够更多地进入对方的情感世界,更能够引发共鸣,促使沟通成功。

2.4 拓宽沟通渠道

语言不是沟通的唯一渠道,据我观察情感丰富的学生往往不善于口头表达,他们可能会写在纸上或电脑里或者干脆压抑在心理。因此,和他们沟通需要以引导为主。前期可以信件和电邮方式和他们建立初步的话题,消除他们的恐惧感。话匣子打开后可以当面详谈,让他们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引导他们进入正常口头表达,然后再采用以上方面进入必要沟通程序。

3 对沟通效果产生影响其他因素

辅导员作为一线的学生管理者,我们日常行为成为一个教育模型受到学生关注,多数学生持有怀疑一切的态度来检验我们的思政教育。一旦他们认为我们者说一套做一套等言行不一致的行为,将会对我们沟通和管理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同理,如果辅导员能够成功地在学生心目提升个人形象,将会对沟通产生极其有利的影响。所以,除了前面说的沟通技巧外,我们还需要在个人修养、人格魅力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3.1 辅导员个人修养

个人修养包含多方面因素,这里仅仅是指性格、情绪表达、礼貌、善良等方面。学生喜欢与礼貌善良的老师沟通信息,我们也不难理解暴躁的性格对沟通是没有益处的。当然过于温和态度“豆腐型”性格对沟通也不会有好处。

3.2 辅导员人格魅力

辅导员自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人格魅力包含的诚信,成熟,理智,责任和上进心都是我们教育内容。能够在这些方面自我完善,那么无形中已经极大地增加信任和说服力,在这种情况下,与学生沟通就轻松多了,达成沟通的目的也因此更加容易。

3.3 辅导员业务水平

辅导员的业务水平是辅导员各项指标综合体现。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就像人格魅力一样增加辅导员的说服力和信任度,促使沟通目的达成。

4 结语

综合前面所阐述的内容,我们发现沟通是以沟通者自身形象为辅助的,一种讲究技巧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行为。我们辅导员在运行技巧的同时,也要努力完善自身素质,使得我们言之有物,而不是套话。

摘要:如何提高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效率一直是我们努力研究的内容,本文仔细拆分沟通环节中内容,找出重点,结合常见的沟通技巧一一分析。

关键词:沟通技巧,沟通内容

上一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创新下一篇:无线局域网技术在锅炉承压管管外检测机器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