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综合护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哺乳情况及身体康复的影响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妊娠合并糖尿病为产妇妊娠期高发并发症之一, 分为妊娠期糖耐量出现异常或者产妇本身患有糖尿病两种情况。妊娠合并糖尿病危险系数较高, 极易造成羊水过多、早产和产后出血等问题, 对产妇和婴儿的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并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 妊娠合并糖尿病发生几率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妇产科医护人员应予以足够重视, 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 其中产后综合护理密切关注产妇血糖水平, 并对哺乳进行系统指导, 在保证母婴健康和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基于上述背景, 探讨了产后综合护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哺乳情况及身体康复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2月—2017年1月, 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 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 年龄25~38岁, 平均 (28.3±2.5) 岁, 孕周37~41周, 平均 (38.9±2.5) 周, 其中顺产19例, 剖宫产21例;观察组年龄23~35岁, 平均 (26.4±3.1) 岁, 孕周38~41周, 平均 (38.1±1.5) 周, 其中顺产18例, 剖宫产22例。两组患者在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纳入和排除标准:全部患者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断标准[2], 且胎盘功能正常, 均为单胎足月妊娠, 尿常规检查和重要器官功能检查均正常;排除早产、瘢痕子宫、胎位不正、多胎妊娠、宫内感染、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畸形的产妇。该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分组条件, 所有产妇接受护理干预前均与该院签署《调查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科学指导产妇的饮食, 并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通过有效沟通和音乐等方式进行调整。观察组给予产后综合康复护理,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母乳喂养指导

在婴儿出生30 min后, 护理人员指导婴儿吸允产妇两侧乳房, 吸允时间控制在5~15 min, 在吸允过程中进行母乳喂养指导, 主要包括含接姿势、喂养方法和母婴皮肤接触等。同时在产后4~5 h内, 护理人员与产妇进行交谈, 纠正产妇的认知偏失, 讲解母乳喂养的优势, 并介绍乳房排空和清洁方法, 最好使用温水清洁, 避免乳头皲裂。此外, 护理人员指导产妇进行乳房按摩, 将精油涂抹于乳房周围进行按摩, 2次/d为宜, 并且每侧乳房按摩时间不得少于5 min。

1.2.2 血糖控制

护理人员主要从如下3个方面指导患者进行血糖控制: (1) 用药指导, 告知患者及家属胰岛素无毒副作用, 并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简易血糖仪监测血糖变化情况。 (2) 饮食指导, 医护人员按照患者的体重科学计算热量, 保证饮食的多样性, 并注重低脂肪、高纤维和高蛋白食物的供给。同时采取少食多餐策略, 以4~5餐/日为宜, 如果产妇出现低血糖现象, 必须及时引导产妇平卧, 并给予糖水缓解患者症状。 (3) 运动指导, 引导患者多参与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 对于活动能力较弱的患者而言, 可在室内进行走动或者呼吸锻炼;如果患者活动能力较强, 则可参与太极、快步走等有氧训练。

1.2.3 心理指导

护理人员及时评估产妇心理状态, 并对其不良情绪进行实时监控, 引导产妇转换生活重心, 适当地举办交流活动, 减轻产妇的压力。还可鼓励家属和朋友多与产妇沟通, 缓解产妇的精神压力。护理人员可在产后开展一对一的交流, 耐心倾听产妇主诉, 通过此途径让其宣泄情感, 并注意对产妇心理问题进行合理评估, 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例如告知只要通过有效的治疗以及合理饮食干预, 则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 改善预后。让产妇意识到产后生活转换的重要性, 告知其应以照护新生儿、促进个人生理功能恢复为主, 并指导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 积极鼓励其参与产后康复锻炼, 并列举产后康复的真实病例, 或组织同期顺利分娩的产妇共同交流分享, 减轻产妇心理压力。此外, 针对产妇家属不正确的生育观应给予适当方式纠正, 减轻产妇的社会和家庭压力。

1.3 观察指标

具体评价指标包括两方面: (1) 哺乳情况, 主要通过泌乳始动时间和泌乳量两个指标衡量。 (2) 身体康复情况, 主要通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产后抑郁情况和住院时间进行衡量, 其中正常指标界定为:空腹血糖:3.9~6.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餐后2 h血糖:<11.1 mmol/L。产后抑郁以SDS抑郁量表进行评定, 临界值为36分, >36分提示存在严重抑郁。

1.4 统计方法

采用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所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正态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哺乳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 且泌乳量大于对照组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身体康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现阶段, 孕妇年龄偏大且日常饮食结构不合理,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 并且由于确诊时间晚或漏诊造成孕妇血糖控制不尽如人意, 极易引发多种产科并发症, 威胁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和安全[3]。基于此有效的产后护理干预对改善母婴善后具有重要意义。

观察组患者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 且泌乳量大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 产后综合护理注重母乳喂养指导和产妇血糖控制, 母乳能够为婴儿提供成长所需能力和营养素, 提升新生婴儿的抵抗力[4]。因此产后综合护理在合理控制产妇血糖的前提下, 指导婴儿进行早期吸允, 从而刺激产妇下丘脑, 有利于合成并释放催乳素, 最终促进乳汁分泌, 这也是观察组患者泌乳始动时间较短、泌乳量较大的关键所在; (2) 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通产存在较重的心理负担, 一方面担心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另一方面担心自身病情对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 且在产妇形象改变的影像下极容易出现产后抑郁症状。护理人员注重认知干预, 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知识和技术, 纠正了产妇的错误认知, 从而增强了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并结合真实康复案例和心理激励能充分改善产妇产后抑郁症状。在曹慧萍[5]等人的研究中显示, 母乳喂养能够有效缓解产后出血情况, 乳腺癌的发生几率降低12%~13%, 产后抑郁发生率降低到2%, 充分证实了心理认知干预的有效性; (3) 综合护理干预注重引导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 并在日常护理中改善患者饮食, 指导患者运动, 使患者在产后恢复期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终提高了血糖控制水平, 改善了患者康复情况。

综上所述, 在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护理中应用产后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哺乳及身体康复情况, 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综合护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哺乳情况及身体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 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给予产后综合护理干预, 对两组患者哺乳情况和身体康复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 且泌乳量大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在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护理中应用产后综合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病情, 改善患者的哺乳及身体康复情况, 临床意义显著。

关键词:产后综合护理,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哺乳情况,身体康复

参考文献

[1] 赵加清.产后综合护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哺乳情况及身体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 (12) :153-156.

[2] 王晓燕.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6, 24 (4) :265-267.

[3] 董丽敏, 印娟.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河北医药, 2015, 44 (19) :3006-3009.

[4] 耿中群, 刁雪芹, 曹海伟, 等.早期综合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西部医学, 2015, 27 (10) :1580-1583.

[5] 曹慧萍, 房海燕.综合护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当代护士, 2015, 11 (7旬刊) :75-76.

上一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下一篇:结合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现状谈其未来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