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秀语句

2022-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学语文优秀语句

浅析小学优秀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小学语文属于基础学科,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职业素质,下面我根据个人观点,阐述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素质

教师个体本身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教师素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观念,时代不同,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不同。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应该包含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品德。

(二)心理素质

小学优秀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教师角色认知。教师角色认知,就是作为教师对自己身份的认识,包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性质、内容、社会地位的认识。

2.教师角色期待。教师角色期待包括他人对教师的期望和教师对自身的期望两个方面。作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戒骄戒躁,终身学习。

3.教师自我意识。教师自我意识指教师对自己以及自己跟他人关系的认识和态度。良好的自我意识对教师自身的心理活动、行为表现、人际协调等等有着促进作用,相反,则会产生阻碍作用。

4.教师品格。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个体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教育教学工作更注重对教师品格的角色规范。

(三)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自身以及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中所应该有的道德观念和符合职业要求的道德行为。教师职业道德是调节教师与周遭关系的一种行为准绳,是整个社会对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人的一种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时代下的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职业道德素质:①树立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坚定信念;②热爱学生、诲人不倦;③勤奋学习,为人师表;④团结协作,互相学习

二、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素质

要想当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具备职业素质,还需要具备科学文化素质。

(一)语文专业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是整个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更高层次的语文,乃至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专业知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学知识。现代汉语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懂得汉语的发音、声调、声母、韵母等基本知识,同时必须掌握词语的构成及规律,乃至词的本义、引申义,还需要掌握辨析词义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古代汉语方面:应了解一些比较常见的文言知识,为学生在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基础。

2.文字学知识。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求教师了解一定的学科起源、学科发展、以及学科体系,还要求其必须掌握汉字的正确书写,形、音、义之间的关系;能正确使用和讲解简单的标点符号,并教会小学生说普通话,学会汉语言拼音,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

3.文学史知识。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选材日趋全面,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第一,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学史知识,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阅读、写作的能力。

(二)具有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

1.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教育的学科,它从各个时期,各个角度、各种实践,来说明了教育的规律。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了解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抓住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采用最佳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成果必定能事半功倍。

2.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对从事教育的老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的心理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实践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释了教与学之间的基本规律。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学科,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和努力钻研,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成果的最大化。

3.新课程理论知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占主导地位。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拥有广博的基础性知识、精湛的专业性知识、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外,还要顺应时代对人才需要的趋势,尊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政策,做一名新时代的教师。

三、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老师的素质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下面,我就自己的认知谈一下几点见解:

(一)培养教师超前的教育理念

1.素质教育的理念。现代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只重视知识传递,忽略实践能力,只重视考试分数、忽略综合素质等等弊端,着重强调知识、能力、素质这三者在人才构成中的相互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2.全面发展的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关注与重视都大大提高,教育的内容也更关注人发展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在现代教育上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

3.创造性理念。创造性是现代教育更注重的方面,它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颠覆了知识性教育的观念。现代教育主张把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生态链。

(二)培养教师教学监控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实际上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根据实践情况,对教学活动及教学对象进行控制、管理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几个方面:①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安排;②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③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矫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三)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活动

教师是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主体。如果教师不参与科研活动,那么科研活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更不要说科研活动带来什么成果。我个人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调动教师参加科研活动的积极性:①加强思想管理,强化教育科学研究意识;②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研究氛围;③鼓励教师积极实践、主动学习,善于思考,努力挖掘自身潜力。

参考文献:

[1]王兰英,黄容生.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學出版社,2003

[5]石中英.教育学基础[M].教育教学出版社,2008

[6]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编写组:教育基础知识指南.教育基础知识指南[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9

[8]王铁军.现代教师角色及其素质论纲[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0

作者:周瑜珊

第2篇:立足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元素,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主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树立文化自信,自觉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我们在进行“基于部编小语教材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根文化’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B-b/2020/02/ 133)课题研究时,学习了由樊裔华等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21年9月出版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里的传统文化》一书。本书是上海市名师名校长研究课题的重要成果之一,主要由课题研究、教学案例和教学路径三个部分构成。总体而言,笔者认为本书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适合一线教师学习。

第一,理論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本书中既有当前学术界较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也配套了与教材相呼应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案例,这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讲授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者分别从童谣、古诗词、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文言文教学、汉字教学、成语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十个方面,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这些具体、清晰、可操作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路径,能够指导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教学。

第二,在具体的教学案例中提炼教学方法。本书并没有简单地阐述教学案例,而是在每一个教学案例后提供了相关的教学路径。例如,在《剪窗花》的教学案例后,作者详细地讲述了如何实现在童谣教学中体现传统文化。本书收集了十个教学案例,并从这些教学案例中提炼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第三,实用性强。本书不仅为小学语文教师,也为其他学科的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学习书中所呈现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素养,更能借此检视自己的教学,调整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书中提供了大量实用且优质的案例,能够启发教师思考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并且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等。

总体而言,《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里的传统文化》一书兼顾理论与实践。阅读本书,教师可以系统地掌握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而根据不同年段、不同年级,甚至不同学情的学生设计出相应的学习内容;阅读本书,教师既能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打开视野,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又能学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阅读本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借鉴书中的教学案例,为我所用,避免走弯路。总之,本书可以称得上是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良师益友,也是教师自身成长之路上的“助推器”,十分适合广大一线教师阅读和学习。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实验小学宋春丽)

第3篇: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当代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导致许多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弃,重拾传统文化并将之渗透到语文课程中,对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意义深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提升了小学生文化底蕴,为其日后学习与生活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将我国传统文化印刻在学生头脑中,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遍布在各个领域,外来文化也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一定冲击,要增强学生从小热爱民族文化的决心与意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尤显紧迫。

第二,有利于丰富语文教育的内涵。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也是基础学科,其中蕴藏了丰富人文教育内容,而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契合语文学科特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其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生动。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适时引入古代经典著作,比如《弟子规》《三字经》等,不仅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为小学生日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第三,有利于发扬学生的文化自信。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小学生不断地接收各种信息,外部信息良莠不齐,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由于小学生缺乏辨识力,容易因不良文化的侵害而产生错误的文化观,通过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对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发扬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策略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语文教学要植根教材,培养学生文化认同

小学语文教材中既不乏寓意深刻的古诗文,也有文学名著,这为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认真研读教材,抓住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素材和资源,提炼出优秀的文化案例,并把它作为传统文化渗透的切入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去探究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授《精卫填海》这一课时,为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教师要以课文题目为起点,引导学生猜想精卫为什么要填海,这种行为体现出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地朗读课文,找出问题的原因、经过、结果,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试着在文章中每一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接着,再让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画出描述人物行为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把课文的内容组织成一组情景剧,在课堂上展示。在展示表演中,学生和人物之间产生了精神共鸣。最后,教师让学生在课后搜集资料,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此以来,不仅可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文化认同,增加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

2.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探索传统文化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生学习的有利资源,从而促进学生在发扬优秀传统品质的同时,不断地对教材内的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实践。语文学习与生活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意延伸,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热情,形成文化内涵。

在教学中具体的应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是重视传统节日。我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感知更强,对此应重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引入学习。二是结合教材创建生活学习素材。比如,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第二单元《将相和》的学习中,包含了我国古人处事的哲学和智慧,告诫学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大局为重,要有宽大的胸怀。对此可以将古人这些处事哲学融入到学生生活中,让学生互助互爱,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共同努力。

3.加大古诗词教学力度,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小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古诗词时会对这种类型的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是因为古诗词与其他文化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古诗词一般会采用整齐且押韵的短句形式来含蓄地表现出作者的内心思想。在小学生适应古诗词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加大教学力度,引導其真正地感受到古诗词的真实魅力。在学习新的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性引读,再根据内容和表达思想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世界。比如,在《江南》这篇古诗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江南古镇及水乡的图片,播放与其有关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配合着音乐的旋律轻轻跟唱。这样的教学方法小学生不仅能很快地领悟到这首诗的含义,还能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文言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文言文有浓厚的热情。例如,在《铁杵成针》文言文教学中,笔者会先对学生说道:“文言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现在,我们开始接触和学习文言文,文言文的内容和内涵都是非常深刻的,那么你们想知道文言文的一般学习方法吗?”以互动为基础,让学生了解文言文有阅读、欣赏、比较、联想等多种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笔者赋予学生自主性阅读的时间,要求学生尝试结合课文注释来翻译文本。然后,笔者重点培养学生勤劳勇敢、坚韧不拔、坚持到底、实事求是的态度,让学生交流学习成果。通过这种方式,从而真正达到了小学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4.重视传统文化传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无比宝贵的财富,是文化创新的基石。教师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爱上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承担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诵读传统文化经典,从中学习古人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实现“诵国学经典,与圣贤同行”的目标;结合课本资源,对学生进行礼仪规范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包含礼仪知识,学生写字时要注重笔顺结构,写字做到横平竖直,做人也是如此,必须堂堂正正,遇到师生要有礼貌,主动打招呼,学生之间出现矛盾时要心平气和地解决,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利用本地乡土文化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茂名市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财富,茂名市的传统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已日益完善,著名的有冼夫人纪念馆、茂名博物馆、信宜怀乡起义指挥部旧址、化州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朱也赤烈士墓、潘茂名公园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传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其传统文化内涵,通过红色研学旅行等方式,引导学生亲身感受本土特有的民族风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师不仅是新时期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承载者、践行者和实现者,也是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语文教学的探索者、设计者和完善者。因此,教师要以新时期的核心素养理念为科学指导,结合丰富雄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探寻语文教学的最优化发展之路,并主动借助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渗透,切实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作者:赖北荣

第4篇:小学优秀小学语文教研组

申 报 材 料

近两年来,在市教研室和和学校领导的领导下,特别在我校教务处的直接关怀下,我校的低语教研组在借鉴以往活动经验、学习他人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结合我校实际,从活动的形式、内容上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加强语文教研组建设,有力地推动我校语文学科健康发展。

一、语文教研组概况。

低语组下设3个分学段教研组一年级组、二年级组、三年级组),共有3个备课组。教研组由13位充满活力的教师组成,有州级骨干教师,其中小高高教师4名,高级教师9名,,教研组教师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有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更有敢于创新的青年教师,“传帮带”作用明显。

在这个集体里,每位教师都有高昂的工作热情,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学工作中,各成员更能扬长避短、群策群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添砖加瓦。在改革大潮中,用创新精神开辟学校语文教育新天地,增强语文教育的生命力和活力。在我们的努力下,小学低语教研组已成长为一支积极进取、勇挑重担的队伍,是一个勤奋团结、充满活力的集体。

二、教研活动扎实有效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重点,经过不断的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并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在我校的全面实施。

1、抓教师的素质培养。 (1)实施“名师工程”

抓好“名师工程”的实施。每位教师填写《小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成长袋,加强学科建设,让语文学科每一年级、每个学段都有1—2名骨干2,并逐步形成一支业务素质行、专业素质高的骨干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提供条件,使学校拥有一定数量、不同级别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2)夯实教师基本功

此项着重抓教师的“三字一话” 训练。每周练。根据学校安排的每节课都练粉笔字的要求。教师都能认真对待。每学期固定时间举行课文诵读、演讲比赛比赛等活动,强化要求,正确认识说普通话,用普通话。

(3)继续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正常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本学期开展了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通过阅读,开阔视野,增加底蕴,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文化内涵。要求每周至少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写一篇读书心得, 在此基础之上,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 (4)认真抓好教师业务培训。

认真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料,每位老师每学期上不少于一节的优质课,进行微格。根据教师在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订好学习的主题,要集中研讨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或学习课程标准及一些教改前沿的理论文章,汲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把学校的业务学习落到实处。

业务学习改变以往“业务学习一锅烩”,“业务学习一张嘴”的形式。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业务学习。业务学习提供展示平台,让身边的名教师现身说法。业务学习形式多样,有理论解说、视频观摩、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结合实际教学开展活动,让教师听得懂、学得进、易操作。每周四三下午固定时间,举行校本研修活动。

(5)做好“传帮带”工作。

老中青结合,师徒结队,一对一进行“传帮带”工作,促进新老教师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努力推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充分利用好骨干教师的资源优势,发挥好他们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支持他们参与各级各类的研讨指导活动,为其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创造更好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让他们享受到自我价值实现、社会认可的喜悦。

2、抓语文学科建设 (1)学科模式初现成效。

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我校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之上,探讨适宜我校校本研修,每个年级组都制定了研修小专题,每节课都围绕小专题开展。带动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课题研究

我校低语组根据本年级中的教学重难点制定研修小专题,教师都能紧紧为绕小专题开展工作。

(3)开展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

加强学校语文集体备课和教研组建设,确定各组负责人,明确责任,每周教研活动都有负责人,既有分工,更有合作。目标明确,方式灵活,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优势,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等,努力推行“备、上、评、改”一体化的集体备课形式,通过“大家共备--一人主备—大家共上-共同评议--完善改进”的策略,以一课带多课,加强研讨,扎扎实实地开展活动,发挥集体的力量,提升教师的备课质量,实现备课互助、资源共享。

每人每学期推出1节公开课。在备课组活动的基础之上,每学期争取每人至少上一节优质课。积极支持教师个人将所学理念大胆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鼓励教师采取自我实践与同伴互助的方式,形成具有个性鲜明的教学特色。 (4)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提供大练兵平台。

在集体备课和教研组活动的基础之上,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学科教学竞赛活动,举行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掀起了语文学科大练兵的热潮,成就了自己学校的名教师,树立了学科标杆,调动了语文教师的积极性,。

3、抓学生素质培养

对于小学的学生,写字、朗读是重点。 (1)写字工程

抓学生的写字,是一项大的保底工程。它既需要从低年级做好基础工作,又需要全学段配合。以课标为指导思想,利用“课内指导示范,课外巩固练习”方式强化学生写字练习。

“课内指导示范”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识写字环节中,认真指导,亲自示范。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注意字的笔画、笔顺的的书写,让学生做好书本或习字册上描红、临写。“课外巩固练习”则是利用中午写字课的时间,对学生的写字进行督查、评价。持之以恒,由专门的练习写扩展到学生的平时作业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读书工程

主要内容针对两块:一块是学生按要求把教科书中的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另一块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有针对性阅读指导,或范读,或形式多样的去读,调动学生读的兴趣,在反复地练习中学习读的方法,体会读的乐趣。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我们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各班级举办读书汇报交流会,畅谈从书中得到的收获和感悟;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美文诵读比赛、读书征文等活动;每班“读书之星”,“书香班级”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培养学生读书情趣,提高人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三、规范管理促落实

1、坚持每月的业务检查制度。我校每月进行一次教案、作业批改、学困生辅导等方面教学常规的全面检查。本学期,我们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等都做了更详细更严格的要求。每月教研组都要根据相关要求进行组织开展活动。校长室、教务处专人进行跟踪督查,检查不走形式,不看表面,深入备课组参与其活动过程,认真的检查、记载和反馈。对检查中发现的个别存在的问题,和备课组及时、当面地交流、探讨,以求教研组的活动更规范。

2、坚持抓好听课促学习。学期中,通过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周周开课;给我校教师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课源,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都要达到20节以上,年平均听课不少40节,并要有详细的评课。

3、坚持教学反思“一月一评”。要求每位教师每月教学反思数量要达当月教学总量的三分之一,并至少写四篇篇幅较长、有质量的教学反思。每位教师都能坚持写教学反思,通过写教育反思,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情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学校每月都要让教师写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随笔 。

4、把好教师课堂教学考核关。本学期教务处成立评课小组,进行推门听课制度,要求教师按市教研室要求人人上好过关课、达标课。学期结束,对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综合评估。不达标的课进行微格培训,跟踪使之真正进步。

四、教研成效硕果累累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今年教研组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动,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教师专业素质逐步提高。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教师的个人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教研组中已拥有市学科带头人3人,州骨干教师1人。

教师积极参与组内及校内外的公开课研讨活动,在学习和实践中每位老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一大批年青教师已逐渐成长起来。

2、学生素质培养成绩喜人。

我校语文教师关注学生成长,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全体各位语文老师的努力下,我校学生的语文基础较扎实,语文能力取得较大提高。学生在各项比赛中成绩喜人,在区级以上各类语文相关竞赛中,约有20人次获奖。

成绩代表着过去,未来等待着开创,我们组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耕耘在教育一线这片乐土上,加强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努力使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登上一个新台阶,不断学习、创新,努力创建一流教研组。

第5篇: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秋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秋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

一、课文特点

《秋天》是著名作家何其芳写的。诗不长,仅三节。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情。

二、教学目标及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要突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内容探究等方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和技能:

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思想感情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在读中感知诗歌的内容,读中领悟诗歌的意境,在读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体味诗歌意境美

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是;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难点突破方法:内联(已知的同类作品),外延(课后“研讨与练习”中他人的作品)然后,以此指导对个体的朗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四、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根据课文文质兼美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诵读法:教会学生如何读诗,在读中如何感受语言美;过联想和想象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感情。激发兴趣法: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讨论质疑法:在合作中共同学习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2、学习方法:

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语文教学的终级目标正如叶圣陶所言:不待老生自能读文;不老师评点,学生自能作文。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将朗读课堂始终,让学生掌握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把握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感会诗歌的情感美。

3、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依据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多种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材料。的播放可以增强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A%.

六、教学程序设计:

为完成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环节:引秋(2分钟)

1、图片展示,你看了有什么印象?

2、你是否记得写秋的名句?

3、那诗人笔下的秋是怎样的?

(轻松的心情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同时生的创造性思维、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环节:诵秋(8分钟)

本环节以读为主,使学生对文中所描绘的“秋”有个总体印象。

1、初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

2、正音

(积累字词,丰富语言材料)

3、读“课前提示”,想一想,我们该以一种怎样的语气和情感读?

“深情絮语”说明节奏不宜强,速度不宜快,做到轻松柔和舒缓,怀着对求的热爱赞美之情 (使学生朗读找到依据,明确诗歌的朗读要根据诗歌内容来确定)

4、教师范读,学生划出朗读节奏、分辨朗读语气、语调。

5、学生自读与赛读,并在学生中互评,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

(这样就能使学生入景、入情的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朗读技巧,培养语感的同时,还能够掌握精读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注重了对学生智力素养中注意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认知智力素质中的兴趣与情感得以提升,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第三环节:(品秋)

以第一节为例,体会诗歌意境,品味诗歌语言(25分钟)

1、诗人在诗中选取哪些景物来表现乡村秋景?

露珠、镰刀、水果、冷雾、网、芦蓬、白霜、小桨、渔船

、草野、蟋蟀、溪水、牧羊女

2、为何选这些景物?

(写秋,就是要抓住有秋天特色的代表性事物来写,以此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

3、但只是罗列有代表性的事物,会有诗情吗?

(让学生明白意思没变,但我们的想象却没有了,更别说感受生动鲜明的画面了。“丁丁”:听觉,如闻其声,“飘”:山谷很静,“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饱食”拟人手法“栖息”:先品词意义;再悟,这里是秋天了稻满仓,谷满地,一派丰收景象。这样,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实际上生一种阅读方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还使学生感悟到了诗的意境美,达到教学目的。

4、给这节诗加一个诗意的名字:农家丰收图

5、出示和第

二、第三节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按第一接的方法小组品味二三节。

(本环节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辅助引导为辅,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精神,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这实际上也是教给学的方法,在学生的领悟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检测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的归纳、整合能力,并使之得以提高诗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6、比较阅读《秋景》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5分钟)

1、查找描写秋天的诗歌、名句。

(在积累字词句篇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筛选、查找资料的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

2、背诵本诗

设计意图:这是对学生本课所学知识的验收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是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前提下设计的。教学中采用知识迁移、教师导学法、学生自学法法方法。运用电教媒体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渗透学生学习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得到但在时间安排上有些不妥,拼读部分时间较长。另外,学生是一个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阅读经历有差异,关注学生个体上还要加强一些。

第6篇:小学优秀小学语文教研组申报

立足课堂,以生为本

龙子湖第五小学

在教研室和和学校领导的领导下,我校语文教研组在借鉴以往活动经验、学习他人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结合我校实际,从活动的形式、内容上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加强语文教研组建设,有力地推动我校语文学科健康发展。

一、语文教研组概况。

我们语文教研组现有6位教师,中老年教师2人,青年教师4人,他们互敬互助、互帮互学,工作热情高。教育教学中,严谨治学,尽心尽职。平日里,大家都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努力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我们的努力下,我校语文教学成绩一直是稳中有升,可以说我们教研组是一支战斗力较强的团队。

二、教研活动扎实有效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重点,经过不断的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并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在我校的全面实施。

1、抓教师的素质培养。 (1)夯实教师基本功

此项着重抓教师的“三字一画” 训练。每周练。根据学校安排的每节课都练粉笔字的要求。教师都能认真对待。每学期固定时间举行课文诵读、演讲比赛比赛等活动,强化要求,正确认识说普通话,用普通话。

(2)继续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正常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本学期开展了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通过阅读,开阔视野,增加底蕴,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文化内涵。要求每周至少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写一篇读书心得, 在此基础之上,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

(3)认真抓好教师业务培训。

认真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料,每位老师每学期上不少于一节的优质课,进行微格。根据教师在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订好学习的主题,要集中研讨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或学习课程标准及一些教改前沿的理论文章,汲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把学校的业务学习落到实处。

2、抓语文学科建设 (1)学科模式初现成效。

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我校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之上,探讨适宜我校校本研修——生本课堂。每节课都围绕小专题开展,带动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开展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

加强学校语文集体备课和教研组建设,确定各组负责人,明确责任,目标明确,方式灵活,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优势,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等,努力推行“备、上、评、改”一体化的集体备课形式,通过“大家共备--一人主备—大家共上-共同评议--完善改进”的策略,以一课带多课,加强研讨,扎扎实实地开展活动,发挥集体的力量,提升教师的备课质量,实现备课互助、资源共享。

每人每学期推出1节公开课。在备课组活动的基础之上,每学期争取每人至少上一节优质课。积极支持教师个人将所学理念大胆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鼓励教师采取自我实践与同伴互助的方式,形成具有个性鲜明的教学特色。

3、抓学生素质培养

对于小学的学生,写字、朗读是重点。 (1)写字工程

抓学生的写字,是一项大的保底工程。它既需要从低年级做好基础工作,又需要全学段配合。以课标为指导思想,利用“课内指导示范,课外巩固练习”方式强化学生写字练习。

课内指导示范”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识写字环节中,认真指导,亲自示范。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注意字的笔画、笔顺的的书写,让学生做好书本或习字册上描红、临写。“课外巩固练习”则是利用中午写字课的时间,对学生的写字进行督查、评价。持之以恒,由专门的练习写扩展到学生的平时作业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读书工程 主要内容针对两块:一块是学生按要求把教科书中的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另一块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有针对性阅读指导,或范读,或形式多样的去读,调动学生读的兴趣,在反复地练习中学习读的方法,体会读的乐趣。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我们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各班级举办读书汇报交流会,畅谈从书中得到的收获和感悟;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美文诵读比赛、读书征文等活动;每班“读书之星”,“书香班级”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培养学生读书情趣,提高人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三、规范管理促落实

1、坚持每月的业务检查制度。我校每月进行一次教案、作业批改、学困生辅导等方面教学常规的全面检查。本学期,我们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等都做了更详细更严格的要求。深入备课组参与其活动过程,认真的检查、记载和反馈。对检查中发现的个别存在的问题,和备课组及时、当面地交流、探讨,以求教研组的活动更规范。

2、坚持抓好听课促学习。学期中,通过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周周开课;给我校教师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课源,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都要达到20节以上,年平均听课不少40节,并要有详细的评课。

3、坚持教学反思“一月一评”。要求每位教师每月教学反思数量要达当月教学总量的三分之一,并至少写四篇篇幅较长、有质量的教学反思。每位教师都能坚持写教学反思,通过写教育反思,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情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学校每月都要让教师写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随笔 。

四、教研成效硕果累累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今年教研组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动,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教师专业素质逐步提高。

经过努力,教师的个人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教师积极参与组内及校内外的公开课研讨活动,在学习和实践中每位老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一大批年青教师已逐渐成长起来。

2、学生素质培养成绩喜人。

我校语文教师关注学生成长,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全体各位语文老师的努力下,我校学生的语文基础较扎实,语文能力取得较大提高。成绩代表着过去,未来等待着开创,我们组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耕耘在教育一线这片乐土上,加强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努力使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登上一个新台阶,不断学习、创新,努力创建一流教研组。

综上所述,我们申报语文特色教研组,请各位领导、专家指正。

第7篇: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第一朵杏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滨海九小

陈丽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一、导入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 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学习第1---5 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5、四人小组练读。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指名练读。

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是。”

(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 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 (7---14)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 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

(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 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

“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

(“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板书:一丝不苟] 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五、通读全文,总结课文,指导应用。

1、自由朗读课文。

2、从竺可桢爷爷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今后在学习上、生活上准备怎样做? 学生讨论后回答。

3、小结:

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板书:精确观察] 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4、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六、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七、练写片段指导

仿照课文第二段,练写片段,题目是《买菜》

1、读课文第二段,总结这一段中对话集中时记录的形式特征。 (1)每人说一段话便独立成一个自然段。 (2)可写提示语,也可不写。

2、同桌之间分角色练说。

3、将自己与别人的对话创造性地记录下来注意书写格式。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析疑。

5、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第8篇:优秀小学语文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怎么写呢?参考一下别人的教学设计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教学设计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优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

1.有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5个新词语的意思;用“像……似的”、“恢复”造句。

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重点: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的捕鱼的乐趣。

难点: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3.读通句子。4.了解课文大意。5.重点教学第一自然段。6.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

教学过程

1、揭题,

2、简介鸬鹚。

1)课件呈现课题。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非常优美的课文 21鸬鹚。谁能把题目读准?注意都是平舌音。

3)昨天,老师要求同学们上网去查找鸬鹚的资料。谁能向同学们介绍有关鸬鹚的情况?

4)课件呈现多幅鸬鹚的照片,定格喉囊的位置。这就是鸬鹚的喉囊。介绍鸬鹚喉囊的作用,教学“喉囊”,范写并要求学生在空白处写2遍。

5)看课题猜想课文内容——激趣。

同学们,课文以“鸬鹚”为题,请你猜猜可能写些什么内容?是否和《翠鸟》一文写法相似?

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的优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5、检查自学效果:

1)读准字音

2)记住字形:窄 抹 柔 喉 拣 抛 痕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是否读正确、通顺?读后请同学们评价。

4)课文写了什么?

6、教师小结。

7、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你感受到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2)交流:总的感受是很静很美;

从下列词句中感受到很静:

A、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

B、岸边有几棵垂柳,垂柳外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几只有窄有长的小渔船浮在湖面上。

C、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

D、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象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3)小结:第一自然段主要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小湖的平静和美丽?

4)朗读指导。

怎样读出静、读出美, 自由练读。 指名读, 评价。 齐读。

5)指导背诵:这么美的文字我们怎么把它记住呢?根据你的经验给同学们出出好主意?

8、作业:背出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1、教学目标

复习: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说说听了以后总的感觉是什么?

导入新课,

学习课文2—5自然段。

a、“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象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鸬鹚在等待什么命令?请同学们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b、交流:

1)鸬鹚在等待什么命令?

2)“一抹”是什么意思呢?

3)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用哪些词语来把“一抹”代替?

3、为什么用“一抹”而不用这些词语?这是第一个研究问题。请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一定要用“一抹”,好在哪里?

4、交流:看看你研究出了多少?教师随机点拨,得出好在“一抹”写出了渔人对鸬鹚的关爱、渔人动作优美、鸬鹚训练有素、渔人发现鱼儿多多……

5、练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6、刚才我们通过研究为什么一定要用“一抹”,研究出了渔人对鸬鹚的关爱、渔人动作优美、鸬鹚训练有素、渔人发现鱼儿多多。接着请同学们研究第二个问题:渔人这轻轻“一抹”抹出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2—5自然段,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7、交流:抹出了鸬鹚下水、粼粼波纹、鱼儿多多、渔人忙碌、心情愉悦、奖赏鸬鹚。

8、指导练读2—5自然段。

9、交流:把你认为读得最好或最喜爱读的语句读给大家听——齐读。

10、渔人利用鸬鹚捕鱼结束了,渔人载着满满一仓鱼,荡起桨,划着小船回去了。这时候湖面又怎么了?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6、7自然段,哪些景物与前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边读边划出有关的语句。

11、交流:

1)天色:

2)湖面

3)渔人

4)鸬鹚

12、练读

6、7自然段,体会文章的照应美。

13、小结:渔人在这样景色优美的小湖上捕鱼,捕鱼前悠然自得,捕鱼时既忙又乐,捕鱼后满载而归,这些都写出了渔家捕鱼的乐趣——渔家乐。这就是文章的写作目的。

14、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熟读全文。

3、完成书面作业。

教学过程

1、齐读全文。

2、总结全文。

3、背诵第一自然段。

4、默写第一自然段。

5、指导用“恢复”造句。

6、完成其他作业。

优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二

《灰雀》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第二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四篇课文,讲的都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

《灰雀》讲的是苏联伟大革命领袖列宁与男孩、灰雀之间一个富有童趣的故事。故事从两条线索展开。明线是写列宁喜爱灰雀,寻找灰雀,又见灰雀,文中对灰雀的语言描写形象、生动。暗线是列宁寻找灰雀遇男孩,巧妙教育男孩知错就改。暗线才是文章的主旨,主要通过对话展开和推进。一个是寻鸟的伟人,一个是藏鸟的孩子,听了男孩吞吞吐吐的回答,列宁已经推知孩子在撒谎。面对天真的孩子,列宁没有批评、没有指责、没有说教,有的只是耐心、得体而又巧妙的感染、启发,使男孩内心受到震动,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列宁的做法既到达了教育男孩的目的,又不伤害男孩的自尊心,体现了伟人对儿童的尊重和呵护。

《灰雀》放在名人故事一组的第一篇,教学以“感受名人”为主线。在教学资源上,可链接回顾二年级下学期课文中的名人,认识单元导语插图中的名人,引发阅读期待;学文后延伸阅读列宁和其他名人的故事,为后几篇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年级上学期是第二学段的起始学期,前两组课文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学段衔接过渡。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综合学段特点、单元目标和教材文本的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用自主识字、随文识字等方法,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胸、脯”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呵护。

3.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词句;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了解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联系本组教材,可看出编排本课的意图是: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呵护。所以,“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1. 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杨再隋先生说:“要充分有效的读书,让学生把书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本课的教学设计读贯穿始终,“初读”“默读”“品读”“研读”“拓读”,读的层次势如剥笋。读的形式灵活多样,范读、分角色读、创设情境读……。

2. 引导发现,质疑启思。“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本课教学充分预设学生读文本后的问题,引导质疑,寻疑导教,使得教学的重难点得以突破。

基于以上的种种分析,《灰雀》的课堂教学设计成若干板块,体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基本理念。

第一板块:名人为引子,导入

一是回顾列宁。从《蜜蜂引路》入手,出示列宁头像,简单介绍列宁。初步了解列宁的伟人成就,为下面的学习故事做铺垫。

二是板书课题。教师边说边写,“雀”,上面是一个变形的小,下面是一个“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鸟,渗透中国汉字的文化,提示雀的写法。

三是认识灰雀。(课件演示三只灰雀),简介灰雀。请同学们跟它们亲切地打招呼,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第二板块:感知为基础,初读

有了对故事两个角色的初步认识,学生的阅读期待进一步调动起来,教师用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三、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按要求读故事。

有要求便有检查,按照自读要求,先出示藏着课文的所有生字的三个句子,借助拼音,检查读句情况。进而由句到词,读准生词,并引导学生通过图解、字理、辨析等方法,初步理解生词。词语教学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现了学段的过渡。

第三个要求,初步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对于刚跨进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这部分设计成“方法引路,扶放结合”的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这篇课文有好几个自然段的开头,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圈一圈&rdqu

第9篇:激情人生,精美语句,优秀作文

激情人生

我只是一个大学本科生,一没什么高文凭,二没工作经验,谁会用我„„„往日的美好设想,变成了对现实的无奈,变成了每日的哀叹。我在大街上游荡,感觉像被社会抛弃的人„„

看罢,心中异常沉重。诚然,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有时甚至是很大的。当心中美好的憧憬与愿望同现实的无情与残酷发生猛烈的撞击时,身心就变得那般无力、那般无奈、那般脆弱、那般不堪一击。昔日的理想如同昨日黄花,往日的激情恍若消逝流水,一去不返了。于是,就逐渐颓唐、悲观、怨天尤人,抑或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再或是被生活与岁月磨得无棱无角,看惯了平庸,习惯了世俗。总之,那曾经拥 有的热情与梦想、昂扬与纯真都变得无影无踪;再没有了对生活的激情,人就在这在已经逝去和即将逝去的日子里迷失了自己的希望和方向。我想,这样的人,即便是作为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平常人,他也只是在活着,而不是在生活。美好的生活需要有追求来支撑,真正的人生需要有激情来作伴。

人生,是一个存在的过程。

人生,是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

曾几何时,我也觉得迷惘,也觉得无助。面对时光的飞逝,面对世事的纷芸,面对壮志的难酬,思绪万千,“实迷涂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问天地之苍茫 ,叹人世之多变。然而,人生亦就是在这理想与现实中辗转,在这入世与出世中徘徊,在这有缘与无缘间飘泊。活着的时候因为精神的富足才具有生命,逝去了之后灵魂的永驻才能延续生命。人活着累一点、苦一点并不是问题,但一个人活着没有劲就大大的有问题了。无论生活怎样平凡与苦闷,无论人生怎样失意与压抑,都不要轻言没有了希望,都不要轻易放弃了努力。没有了一生的执着,没有了一生的激情,纵然是活着,活着又有何滋味?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尝试过方知个中的酸甜苦痛。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也许我们应当感激上苍给我们的种种不平,种种磨练。它使我们更加成熟、更加理性、更加清醒、更加坚韧。对我们来说,一时的不平与压抑又算得了什么?没有文凭就努力去拿,没有经验就努力去学,只要你心中还有梦,只要你还有对生活的激情。

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有大海的呼唤,就不能让搏击的勇气在风浪前却步;有远方的呼唤,就不能让寻觅的信念在走不出的苦闷中消沉。

既然不相信宿命的发生,就要用实际行动去回答宿命;既然不相信命运的安排,就要敢于把命运发来的险球给它扣将回去;既然不相信自己注定就是平庸,就要试着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惊心动魄之中。

把不满表达成上进,把委屈升华为不屈,把失意改写成冷峻。从一时的压抑中酝酿出一生的执着,从一时的失意中迸发出一生的激情。

生活,要有追求永支撑;人生,要有激情常相伴。

上一篇:综合版画教学案例下一篇:数学核心素养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