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氧气教案

2022-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案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教案更加重视教师是否能把课程讲解成功,关注点始终在自己身上,而非学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氧气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人教版氧气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说课教案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主要内容有:内能的概念;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等.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在初二学习了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以及机械能的转化等知识,又在本章第一节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内能是更为抽象的概念,是能量的一种重要形式.内能及其改变是解释许多常见热现象的必备基础,也是后面学习比热容、热机、能量的守恒及转化等内容必不可少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本节知识的学习渗透了通过直接感知宏观现象来推测微观事实的方法:如通过物体温度的变化推测物体内能的变化;通过棉花的燃烧推测空气内能的增加;通过水蒸气液化推测水蒸气对外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等.科学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而本节知识的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1.2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拟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过程与方法]

(1)用类比方法让学生建立内能的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

(2)通过演示实验和体验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到用微观理论去解释宏观现象的奇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和相关科学技术中的物理学道理,建立正确的科学观.

1.3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内能的概念是全章乃至整个热学的基础,改变内能的方法,尤其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更是分析许多常见现象和汽油机工作过程的理论依据.因此以上内容都是本节的重点.内能概念比较抽象,是本节课的难点.根据分析,确立了以下的重难点: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2 学情分析

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的阶段,以感性认识为主,理性认识的建立过程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本课的教学应注意适应学生好奇心强、好动、要强的心理特点,以感性知识为依托,通过演示实验、体验探究、多媒体课件等方法,并渗透一定的理性分析和判断,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学生在初二学习了动能、势能、机械能以及机械能的转化等知识,而且在本章第一节学习了分子动理论.这为学生学习本课打下了知识基础.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3 教法学法

教与学是一个相互配合、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学生的情况,本节课准备综合应用实验演示、学生探究体验、对话、讲授和讨论等多种方法,并辅以多媒体等手段,以观察实验和已有知识为基础,以问题为主线的生生合作探究、师生对话交流来完成教学任务.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尝试自己观察思考,分析、概括、类比机械能的概念,得出内能的概念;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并进一步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现象来了解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些指导使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得到科学的思维方法训练.

4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4.1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烧开水时壶盖跳起来的图片,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新课,再通过提问:“推动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热水蒸气产生的能量叫什么能? ”用非常浅显形象的语言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学习的过程,也体现了物理从生活中来的理念.

4.2 新课教学

4.2.1 内能的概念

多媒体展示图片:运动的足球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吗?相互作用的弹簧具有势能;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具有势能吗?

说明:通过学生已有的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建立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的概念.把比较抽象的“内能”的概念,变得形象而具体.

多媒体总结: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多媒体展示图片:炙热的铁水和冰山.问:它们都具有内能吗?引导学生通过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得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4.2.2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通过以下问题引导:

(1)等质量的两杯水,温度分别为20 ℃、50 ℃ ,它们的内能一样大吗?

(2)温度相同的一杯水与一池水,内能一样大吗?

(3)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内能不变,对吗?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HJ1.3mm]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熔化过程要吸热等,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温度、状态等.[JP]

说明: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物理教学要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的迁移提升获得新的知识.本设计通过问题支架,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

4.2.3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用2~3分钟给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兴奋状态)

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球在静止时,内能不为零,机械能为零;球在运动时,机械能和内能均不为零,使学生认识到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一个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热运动有关,另一个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物体的机械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为零,但物体的内能却永远不可能为零.

4.2.4 改变内能大小的方法

学生体验活动:寒冷的冬天如何让你的双手变暖和?

物理从生活中来,通过创设生活中真实的情景,这样才能架设好“学校学习”和“日常学习”的桥梁,做好两者间的转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如下改变物体内能的作法:(1)把手放在火旁边;(2)双手来回搓手;(3)把手放进热水中;(4)把手放在热水袋上;(5)对手哈气等.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改变内能的大小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1)、(3)、(4)、(5)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2)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1)改变内能的方法之一——热传递

学生思考讨论:

①热传递过程中物体的能量是怎么转移的?

②转移过程中能量的形式有没有改变?

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

[TP4CW27.TIF,BP#]

讲授:① 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②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单位:焦耳(J).

③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能量的形式没有改变.

热传递是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过的概念,且学生比较熟悉生活中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事例,从热传递引入热量的概念学生容易理解.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举出: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如:

①经火加热的铁锅,热得烫手;

②经太阳照射的棉被,暖乎乎的;

③夏天把饮料放进冰箱,饮料温度降低.

再由物理走向生活,感知生活中的物理.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学习的热情推到一个兴奋点上,使得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快乐的过程.

(2)改变内能的方法之一 ——做功

演示实验1:压缩空气点火仪

演示1:玻璃筒内不放硝化棉,向下压缩活塞.

引导学生思考:玻璃筒内有什么?(空气)活塞向下压缩,活塞是否对空气做功? (有) 空气的内能如何改变?怎么知道空气内能发生了改变?(空气的温度发生变化)不用温度计能否知道空气温度的变化?(在玻璃筒中放入硝化棉,化“不可见”为“可见” )

说明:通过宏观的现象,推知微观的物理变化是物理学习中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法,利用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演示2:玻璃筒中放入硝化棉,向下压缩活塞(图1).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①压动活塞时,有没有做功?谁对谁做功?

②能量如何转变?

③棉花燃烧的原因?

④增大空气内能的方法?

总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演示实验3:空气膨胀对外做功

演示:在饮料瓶中放少量水,塞上活塞,用打气筒往里面打气(图2)

学生观察实验并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引导:

①塞子为什么会飞出去?

②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做功?谁对谁做功?

③能量如何转变?

④瓶内白气怎么回事?

⑤瓶内水蒸气的内能如何变化?什么原因?

总结: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总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

4.3 新课小结

多媒体展示任务:写出《内能》的概念图.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4 布置作业

上网查找关于温室效应的资料,了解与温室效应相关的知识,了解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写一篇关于温室效应的小论文.

5 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本节课程的整体设计上,还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以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论作指导.例如:①内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引导学生类比已有知识“机械能”,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提升获得新知识;②提供“问题支架”,帮助学生学习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2)较好地贯彻了物理课程的理念——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例如:①内能概念的引入:煮水时壶盖被推开;②改变内能大小的方法: 怎样使双手变暖的小活动;③列举生活中利用和阻碍热传递的例子;

(3)以知识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例如:①演示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变“不可见”为“可见”,让学生领悟研究微观世界的方法;②学生归纳总结,制作概念图.

当然,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教育是长远的,学习是终生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传授知识、启发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等问题仍需要在授课过程中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作者:潘华青

第2篇:人教版九上《氧气》教案

《氧气》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学习重点与难点: 1.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2.氧气的获得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教学方法:

1.物理性质主要有学生自行归纳总结;

2.化学性质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及回忆已学的实验来归纳

3.对于实验室制法,主要通过探究、对比,从而找出不同点加深印象 4.氧气的用途主要是知识性的介绍 探究内容:

1.燃烧的现象及剧烈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取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学习内容:

一、认识氧气(Oxygen)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

P.S.:通常情况下,是指20℃,1.01×10Pa;标准状况下,是指0℃,1.01×10Pa;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

55(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问题: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2.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点燃二氧化碳(CO) 文字表达式:碳(C)+ 氧气(O2)——→2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介绍铝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点燃四氧化三铁(FeO) 文字表达式:铁(Fe) + 氧气(O2)——→34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点燃二氧化碳(CO)+ 水(HO) 文字表达式:石蜡+ 氧气(O2)——→22空气中燃烧情况: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点燃 氧化镁(MgO) 文字表达式:镁(Mg) + 氧气(O2)——→(5)铜丝在空气中灼烧(红色固体)

实验现象:加热后,铜丝红热,冷却后,在铜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 加热文字表达式:铜(Cu) + 氧气(O2)——→ 氧化铜(CuO) (6)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暗红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点燃 五氧化二磷(PO) 文字表达式:磷(P)+ 氧气(O2)——→25空气中燃烧情况: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 (7)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 如:动植物新陈代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等等。 结论: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氧化反应。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

(2)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正比;

(3)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光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即固体小颗粒; (4)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现象,如缓慢氧化。

二、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 2.支持燃烧:炼钢、气焊与气接、液氧炸弹、火箭助燃剂 介绍:

(1)一般情况下,我们呼吸使用空气就可以了。正常的人呼吸用纯氧气对人体有害,吸入纯氧气会损害肺的上皮层。吸入100%的扬弃,只需几天就会发生肺氧气中毒。一般医院中的氧气只是大于40%;

(2)用氦气代替氮气与氧气混合,可得到“人造空气”。人造空气用于代替空气供深海潜水员呼吸。因为用空气供潜水员呼吸时,在压强较大的深海里,会有较多的氮气溶解在潜水员的血液里,当潜水员从深海上升,血液里的氮气将成为气泡释放出来,大量气泡会阻塞微血管,引起病变。 课后反思:

第3篇:2.2 氧气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

课题2 氧气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重点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三、教学难点: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四、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

问题: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2.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

点燃二氧化碳(CO)

碳(C)+ 氧气(O2)——→2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介绍铝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

点燃四氧化三铁(FeO) 铁(Fe) + 氧气(O2)——→34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3)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暗红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文字表达式:

点燃 五氧化二磷(PO) 磷(P)+ 氧气(O2)——→25空气中燃烧情况: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 (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点燃 氧化镁(MgO) 文字表达式:镁(Mg) + 氧气(O2)——→

3、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

(1)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2)缓慢氧化 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如:动植物新陈代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等等

4、化合反应

二、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 2.支持燃烧:炼钢、气焊与气接、液氧炸弹、火箭助燃剂 介绍:

(1)一般情况下,我们呼吸使用空气就可以了。正常的人呼吸用纯氧气对人体有害,吸入纯氧气会损害肺的上皮层。吸入100%的氧气,只需几天就会发生肺氧气中毒。一般医院中的氧气只是大于40%;

(2)用氦气代替氮气与氧气混合,可得到“人造空气”。人造空气用于代替空气供深海潜水员呼吸。因为用空气供潜水员呼吸时,在压强较大的深海里,会有较多的氮气溶解在潜水员的血液里,当潜水员从深海上升,血液里的氮气将成为气泡释放出来,大量气泡会阻塞微血管,引起病变。

反思:本课题是全书的重点,学生理解容易但不能灵活运用,我认为应在课后通过反复练习进行巩固!

【练习】

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①灯泡发光 ②石蜡熔化 ③石蜡燃烧 ④光合作用 ⑤动植物的呼吸

2、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

①氧气在常温下为_______色,_______态,固态、液态为_________色。 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

③氧气__________溶于水(填“易”或“不易”)。

3、下列四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水→氢气+氧气 B、氢气+氧气→水 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第4篇: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2氧气教案

《氧气》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硫粉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3)情感价值:

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硫、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难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概念。

三、教学仪器与药品

装满氧气的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玻璃片、硫磺、木炭、铁丝、火柴。

四、教学过程与内容

新课引入:氧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体,它可以共给我们呼吸,我们离开氧气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就会因为缺氧而死亡。(学生做憋气活动1分钟)对我们如此重要的气体,同学们到底对氧气了解多少呢?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本33页的第一段,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

(PPT展示)

(1)

色、态、味:无色、无味、气态

(2)

溶解性:不易溶于水

(3)

密度:比空气略大

(4)

三态变化:气态(无色)——液态(淡蓝)——固态(淡蓝雪花)

二、氧气的检验(PPT展示)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教师演示)

三、氧气能跟很多的物质发生反应。

【演示1】硫的燃烧

引导学生观察硫磺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时现象的不同

【学生总结】实验现象:①硫在空气中能燃烧,发出微弱淡蓝色火焰;

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③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氧气

二氧化硫

【演示2】木炭的燃烧

【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旺,发白光。

注:木炭应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为保证有充足的氧气支持木炭燃烧。

+

氧气

二氧化碳

【演示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铁+

氧气

四氧化三铁

【学生讨论】:为什么铁,硫,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一样?为什么硫和铁在集气瓶中燃烧的时候都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分别有什么作用?

【学生与老师总结】

实验1中:吸收SO2防止空气污染;(还可以放碱性物质效果更好)

实验2中:防止燃烧的木炭火星掉落损坏集气瓶;

实验3中:防止铁燃烧时的高温熔化物掉落损坏集气瓶底。(也可以铺一层沙子)

三、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PPT展示)

【提问】从反应前后各有多少种物质来分析,碳、硫、铁等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得出以上反应都是有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结论。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讲解】讲解氧化反应的定义以及氧化反应的类型。(举例说明)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由缓慢氧化引起的现象(从而引如《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规定:

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等食品的或任意添加对人体有伤害的防腐剂。由有关主管部门,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氧化反应是不是化合发应,化合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

五、板书

1、氧气的物理性质:

(1)一般情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

(3)不易溶于水

(4)氧气三态:气态(无色)液态(淡蓝色)固态(淡蓝色)

2、化学性质:

(1)助燃性

(2)氧化性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氧气

二氧化硫

铁+

氧气

四氧化三铁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特点:多合一

氧化反应: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六、作业布置

课堂练习:课本36页

1、2、3小题

第5篇:2020_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2.3制取氧气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化学

年级/册

九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制取氧气-对催化剂的认识

教学目标

催化剂的概念及特点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催化剂的使用,不是作为反应物与生成物,但是也参与了化学反应,加入催化剂是使反应发生的条件,这也是催化剂的两个特点:一是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二是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难点分析

学生首次接触催化剂的这个概念,会误认为催化剂是作为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其次,催化剂在反应结束后化学性质不变,容易与性质不变相混淆;学生容易把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理解成加快反应速率。

教学方法

1、通过动手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

2、通过习题讲解。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生成氧气,但是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发现木条没有复燃,那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什么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可以复燃,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探究一下。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实验一、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木条没有复燃

实验二、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加入二氧化锰进行分解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木条复燃了

实验三、实验二结束后,继续加入过氧化氢,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木条复染了

对比三个实验,得出催化剂的特点:

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

A、质量减少

B、在化学反应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质量增加

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小结

本课题主要讲诉了催化剂的概念以及其特点,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最后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

第6篇: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_制取氧气教案(第一课时)_人教版

课题3 制取氧气(两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3)认识分解反应。 (1)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2)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装置的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2)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教学重点

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

1.催化剂的概念。 2.催化作用。 教学方法

- 1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取。 [板书]课题3 制取氧气

[介绍]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首先我们学习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这种方法。

[板书]

一、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实验](实验2�5,可由投影仪打出实验内容) 1.在试管中加入5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不作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2.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3.在另一支试管小加入5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注意]实验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进行思考。 [实验现象] 1.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没行氧气放出。

2.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氢溶液受热时能产生氧气。 3.不加热,但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氧气。 [学生举手提问] [问题]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口,二氧化锰是不是一种反应物?如果是,为什么没有二氧化锰,加热过氧化氢同样也能产生氧气? [老师]这个问题问得真及时,这也正是我想问大家的,二氧化锰到底是不是一种反应物呢? [提问]什么叫反应物?

- 3

用呢?谈谈你的看法。

[回答]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时,过氧化氢溶液需要加热才能产生氧气,而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氧气,可见二氧化锰起了一个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

[师]回答得很好,化学上我们把二氧化锰这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叫催化作用,而把能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叫该反应的催化剂。如二氧化锰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讲解并板书]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问题]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二氧化锰这种催化剂起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是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速率都需要加快?所有的催化剂都起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呢? [学生议论] [代表回答]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速率都需要加快,如钢铁的生锈,食物的变质,我们就希望它发生得越慢越好。

[设问]是不是催化剂就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呢?它能不能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 [学生疑惑] [教师讲解]事实上,为了加快化学反应的进行我们使用催化剂,而为了减缓反应的进行我们也使用催化剂。如在橡胶制品中常加入一些催化剂以减缓橡胶的老化速度;食用油脂里加入一些催化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酸败。所以催化剂的概念中说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是片面地说成“加快”。

[补充]能加快化学反应进行的催化剂一直是科学家们致力研究的,因为它对人类发展的意义更大。

[介绍]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许多反应需要借助于催化剂才能

- 5

2.本节课所学制氧气的两个反应都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讲解]化学上,我们把这种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板书]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提问]化合反应可表示为A+B→AB,那么分解反应该如何表示呢? [回答]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B→A+B。

[总结]简单地讲,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 [说明]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一样,都是化学反应中的常见类型,我们以后还会经常遇到。

[设问]世界上的物质千千万万,如果我们一种一种地去学,穷尽我们的毕生之力是否能学完呢? [学生]不能。

[承接]若我们采用分类的方法来学,就简单得多了,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问]大家回顾一下,前面我们学到过哪些有关分类的方法? [回答]按照物质的成分可以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按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可以把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等等。

[小结]利用分类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也是我们所走的一条捷径,今后我们还将分类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所以遇到一些相关知识时,大家要注意进行归类。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通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和加热高锰酸钾两种方法。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通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它在这里起催化作用。通过对比化合反应,我们还知道用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同时还告诉我们要学会用分类的方法来学习化学。 [布置作业]习题

1、2 实验探究题:4

- 7

第7篇: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受精作用(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说明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

(2)解释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3)阐明简述分裂和受精作用在有性生殖中的意义

2、能力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体会到生物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体验生物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包括两部分“精子和卵细胞向输卵管的转运”和“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对于这两大内容我主要通过课件展示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讨论、阅读教材等方式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我们已经学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同卵双胞胎、三胞胎,他们是怎样形成的,是一个卵细胞和多个精子结合而成的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节内容:受精作用

1生物必修

高中生物必修二

(二)、学习新知(观看课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1、受精作用的场所?

2、卵细胞向输卵管转运的动力?

3、精子转运的途径?

思考:结婚多年的夫妇不能生育,经医生检查,女性双侧输卵管堵塞,你能分析一下他们不孕的原因吗?如果你是医生,应如何治疗?

以上问题通过观看课件、阅读教材、讨论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精子和卵细胞向输卵管转运的动力和途径,精子在转运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让学生明白生命诞生的曲折过程。

4、受精作用包括哪几个阶段?

5、形成受精卵后染色体数目有何变化?一个卵细胞能和多个精子结合吗?为什么?

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了解受精作用的过程,明白生命产生的独特性和曲折性培养他们珍爱生命的情感。根据染色体的变化规律,联系减数分裂,引导学生总结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意义。

反思:本节课基本上是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的,能够充分体现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并且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生物必修

上一篇:讽刺小说中的讽刺艺术下一篇:唯美古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