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小学音乐论文(精选5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艺术鉴赏等素养。近年来,随着音乐教学的不断发展,将传统民间音乐融入音樂教育活动中,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将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教学相结合,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

第一篇:中小学音乐论文

糅合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提高中小学音乐课堂质量

摘要:当前,现代流行音乐十分盛行,同样也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小学生却不像喜爱现代流行音乐那样喜爱传统民族音乐。在提倡弘扬民族音乐的今天,音乐教师有义务更有责任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传递下去,音乐教师应从学生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兴趣出发,找到与学生交流的桥梁,从而找到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的结合点,将其巧妙运用,使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课堂中得到完美的传递。

关键词:传统民族音乐;现代流行音乐;音乐课堂质量;中小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质生活也逐渐丰富,人们更加追求一种精神上的需要——音乐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选择。在大街上,我们随处都能听到音乐,而这些音乐却几乎都是现代流行音乐。在家中,我们能听到邻居跟着音响唱着现代流行歌曲。在大小城市,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娱乐会所,当然现代流行音乐也成为这些娱乐会所的主打歌曲。可见,现代流行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非常大,对中小学生的影响也不例外,同样被现代流行音乐所包围着。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却走在了尴尬的道路上,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那么喜欢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在大街上也几乎听不到它们的声音,可见民族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很大一部分人喜欢现代流行音乐而不喜欢民族音乐。这是一个让我们音乐教师很心寒的问题,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很揪心的问题。民族音乐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时代政治、音乐技能和技巧,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智慧。今天音乐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没有它们的音乐理论为基础,在今天我们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好听的歌曲。所以,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历史——传统民族音乐。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中小學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倡弘扬民族音乐,我们要将它落到实处。可是在流行音乐盛行的当代,作为音乐教师又应该如何去传递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呢?我认为要糅合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于音乐课堂之中,从学生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兴趣出发,找到与学生交流的桥梁,从而找到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的结合点,将其巧妙运用,使民族音乐文化在课堂中得到完美的传递。

一、现代流行音乐的特点

现代流行音乐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多数都是以爱情为歌曲题材,也有关于生活情感、人生哲理的歌曲或者对家乡赞美的歌曲,种类也很多。现代流行音乐几乎都是用简单的旋律来创作,所以容易被听众所接受或记忆。

(一)现代流行音乐的形态结构特征

现代流行音乐形态简单,音区使用不高,一般在多数人最容易歌唱的范围内;音乐的变化较少,几乎没有转调,更没有频繁快速的离调;节奏相对简单,多数作品都使用循环而重复的节奏;力度的变化不大、幅度小;音响结构的层次少,旋律与伴奏的层次很容易被分辨,所以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二)现代流行音乐的演唱风格特征

现代流行歌曲的内容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情感世界,因此演唱更接近于生活化、大众化和口语化。大多数现代流行歌手都是用真声演唱的,有着自然亲切、贴近口语的风格,其吐字接近说话的自然状态,能够更直接地表达歌唱者所要抒发的的情感,致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及演唱其歌曲。现代流行歌曲也常运用气声、哑声、假声、喊唱、泣声等技巧来表现歌曲的情感与风格。现代流行歌曲的另一特点是运用了电器扩音技术,处理好麦克风与调音台对声音的调控以求所需要的声音效果,如今歌唱已不完全是人之所为,电声的歌唱也成为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三)现代流行音乐的节奏特征

在现代流行歌曲中占主导地位的不再是旋律与和声(以及对位),而是节奏。

除了自由多变的节奏,还善于用各种时值的切分节奏以及附点音符,使音乐的节奏更为生动。“如赵季平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中的第一句使用了切分音,强调语气,动力感强,节奏棱角十分鲜明,突出了粗犷的音乐风格”。

舞曲节奏的应用。“现代流行歌曲吸收了现代舞曲——爵士、迪斯科、桑巴、伦巴、探戈、拉森、牛仔、踢踏等舞曲节奏的非正规化节奏音型。区别于古典歌曲正规节奏,具有极不稳定、十分随意和出其不意的效果。如《乡恋》、《昨夜星辰》、《思念》等采用了探戈节奏”。演出歌曲与舞曲类节奏的融合,给人一种参与其中的感觉。

越来越重视节奏。“如:周杰伦的歌《我的地盘》、《双节棍》中清晰的突出每个音节,而歌词是含糊不清的,在这样的有意的一种行为中,很显然歌唱者想通过掩饰一种东西而突出另外一种东西:就是节奏。这种歌颠覆了传统,改变了我们的听觉习惯:我们以前是在听歌词,但不能不被迫着听被我们一直忽视的节奏。”

(四)现代流行歌曲的旋律特征

旋律是音乐作品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是音乐的灵魂和根蒂。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流动性能抒发与听众内心相一致的情感,人们可以透过歌曲的旋律来感受其歌曲所表达的忧伤与欢乐,使内心的情感体验达到抒发的需要。从而使人们深深的喜爱着现代流行音乐。“现代流行歌曲的旋律较平稳、抒情、富于朗颂性,慢歌曲的旋律韵味较婉转、缠绵,倾诉性较强,其旋律音程主要以级进为主;而快歌曲的旋律韵味较炽热、激动,动力感和宣泄性较强,旋律音程以小跳为主”。在倾听这些音乐的时候,人们往往也能感受到歌曲中所表现的感情,从而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得与失而产生共鸣。“现代流行歌曲旋律的另一个特点是旋律音域大多不超越人声的自然声区——最多不超过两个八度,最高音一般不超过f2”。旋律乐句较短,便于气息的支撑。

(五)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特征

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内容贴近生活:歌词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从内容上一般分为:抒情、说理、叙事、写景等四种。最常见的便是“叙事+抒情”。现代流行歌曲多数为爱情歌曲,且贴切与当代人们的生活观念,使人们更容易接受且记忆。其特征有:

口语化并极富亲切感

例如歌曲《祝你平安》:“你的心情现在还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人生自古就有许多愁和苦,请你多一些开心少一些烦恼。”用简单纯朴的口吻,简单的问候,表达了内心的祝福和安慰。

时代性

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源于生活,并紧贴时代状况,因此现代流行音乐具有时代性。例如歌曲《老婆最大》:“老婆最大呀,老公第二,你是我的心呀,你是我的肝。”确实在现代的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是老婆说了算,在以前古代时候可不是如此,说明了现代流行音乐的歌词不仅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性。

个性化

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不仅具有时代性,还具有独特的个性。如:《爱的主打歌》:“我在唱什么,什么都觉得,原来原来你是我的主打歌”,在没看歌词的时候,可能也有不少人会认为“主打歌”是“猪大哥”,从而增加了听者的好奇心,使听者更容易记住这首歌。

总之,现代流行音乐贴近生活,人们容易接受、学习和记忆。其旋律、节奏简单,人们易于学习记忆,歌词贴切生活,使人们容易理解其歌曲的意境,随后产生共鸣。节奏感也较为强烈,从而使人不自觉的跟着音乐的节奏摇晃或者哼唱等。

二、现代流行音乐给中小学音乐教学带来的影响

(一)笔者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笔者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是我们教材中所忽略的问题,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定会发现的问题——学生对学习这些民族音乐根本不感兴趣,对现代流行音乐甚是喜爱,甚至有学生要求教师不教唱民族歌曲,却要求教师教唱凤凰传奇的歌曲《最炫民族风》等歌曲,可见现代流行音乐在学生中的影响。这种情形看似简单,却隐藏着很大的弊端,给我们音乐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现代流行音乐会影响中小学音乐课堂原因

首先,环境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介传播方式方便快捷,促进了现代流行音乐的传播,例如在大街上有意无意的能听到现代流行音乐,在家里有娱乐电视节目里播放着很多新的现代流行歌曲,在网络上也有很多很多的现代流行歌曲,有甚至很多中老年人的手机铃声也是现代流行歌曲类型的。可想而知,中小学生怎能不受到熏陶。其次,中小学的从众心理。现代流行音乐简单易唱,节奏活泼而受到多数人的喜爱,因为有人在听,有人说好听,所以大家都会去听,都会去学。再次,中小學生所处的时代不同,就像在六七十年代人们都喜欢唱一些革命歌曲,八十年代人们喜欢唱红歌。所以时代的不同,学生所喜爱的歌曲也不同。最后,是中小学生的逆反心理,目前也有很多年龄教长的教师,对现代流行音乐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现代流行歌曲都是以爱情为主题,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好,不允许学生唱一些现代流行歌曲。正因为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会私下通过网络:手机、电视等多种渠道去学习流行歌曲。这样反而使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有了排斥的一面。

三、在中小学弘扬传统民族音乐必要性及其实施情况

(一)弘扬传统民族音乐的必要性

中国是以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和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而闻名世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依然强烈吸引着外国人,传统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它不仅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以及历史背景,还标志着是各民族人民劳动和生活智慧的结晶。传统民族音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反映了本民族的生活和精神状态,还鼓舞着本民族人民的乐观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例如:“夏禹治水,造福人民,于是便出现了歌颂夏禹的乐舞《大夏》。商朝巫风盛行,于是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觋(男巫)。夏桀无道,商汤伐之,于是便有了歌颂商汤伐桀的乐舞《大蠖》”。

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学校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中小学音乐新课标,提倡要弘扬民族音乐的理念。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要落到实处,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作为音乐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传统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从而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中小学传统民族音乐教学现状

为了切实掌握目前中小学在开展传统民族音乐教学时面临的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针对某地区进行了3000份问卷调查,其中学1000份,初中1000份,高中1000份。调查显示:“日常接触较多的音乐形式,现代流行音乐占83.3%,西方古典音乐占10.3%,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占6.3%,在接触民族民间音乐最多的,小学生占85%,初中生占15%,高中生0%;给喜爱音乐的形式排序调查,中小学生将民族民间音乐列为首位喜爱形式的占,11.7%,列为末尾喜爱形式的占64.3%;对民族民间音乐程度调查,非常熟悉的占10.3%,较为熟悉的占31.7%,不太熟悉的占58%;优先考虑学习乐器的调查,优先考虑学习民族器乐的占12.7%,优先考虑学习西洋乐器的占87.3%”。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可看出,学生们对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的喜爱远远超过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中小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的冷淡成为了弘扬传统民族音乐的一大难题,那么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播者,我们更加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四、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相结合于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及其实例

(一)流行音乐与民族相结合于中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

现代流行音乐深受学生喜爱,符合中小学生需求

我们在大街小巷几乎都能听见现代流行音乐,在家中也同样,可以说现代流行音乐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中小学生有着从众心理,深受环境的影响,在有意无意中学习着现代流行音乐,并且因为现代流行音乐自身的特点——简单化、生活化,使学生感觉贴近于他们的生活,从而产生共鸣,使学生越来越喜欢现代流行音乐,因为喜欢所以需求,所以现代流行音乐是中小学生的需求。

现代流行音乐进入课堂符合中小学音乐新课标要求

“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开发和利用校外各种音乐课程资源,重视家庭和社会音乐环境对学生音乐兴趣爱好、审美情趣的影响,并予以积极的引导。”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也指出:“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具有音乐审美分辨能力的音乐听众”。可见,将现代流行音乐引入课堂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如何分辨并选择健康的现代流行音乐”。

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的联系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因为传统民族音乐先于现代流行音乐而存在于生活当中,所以可以说现代流行音乐在很大程度上也源于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世界万物都是循环递进的发展的,所以现代流行音乐的出现与传统民族音乐是分不开的,现代流行音乐继承和发展着传统民族音乐的文化要素,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分不开的。例如,现代流行音乐在创作手法上多半糅合了传统民族调式、民族和声四声五声,这两种音乐的结合使音乐作品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夕阳箫鼓》在音乐旋律和情感方面体现出传统民族音乐的风格,但是又有很明显的现代流行音乐手法。“在音乐的演唱方面,许多流行歌手在民族唱法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演变为现代流行唱法”。刀郎将大西北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创新,其音乐明显是现代流行歌曲,但是他音乐的质朴豪迈,让人感觉到大西北的民族气息,充分体现了流行音乐的民族化。

(二)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相结合于中学音乐课堂实例

笔者在音乐教学中讲到了高中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笔者想到了李玉刚的视频《新贵妃醉酒》,其中高潮部分与我们的京剧唱法相似。他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李玉刚这一人物为出发点,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与学生兴趣接轨,所以学生要求播放李玉刚的音乐视频,于是笔者播放了《新贵妃醉酒》,在无形当中让学生体会到在流行音乐也继承了传统民族音乐的的东西——京剧唱法。在学生对京剧唱法有兴趣并想要去了解学习的时候,笔者播放了梅兰芳视频《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顿时间学生对梅兰芳的崇拜,甚至超过了对李玉刚的崇拜。学生还迫不及待的学唱了其中的两句京剧,体会了京剧唱法,虽然刚开始唱的不是很好,但是能看到学生很努力的学生,能看到学生对我们的京剧产生了兴趣和喜爱。笔者通过对现代流行歌曲的掌握和对现代流行歌手的了解,结合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使整个课堂上的很活跃,很有激情,也起到了感化学生,使学生在快乐中了解了京剧,并且喜欢上了京剧。

五、糅合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的原则与方法

(一)现代流行音乐导入,以活跃课堂氛围

从中小学生对现代流行音乐的爱好出发,在课堂中,我们可以选择同学们所熟悉的现代流行歌曲来引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又要选择与所讲课程有联系的流行音乐作为导入题材,来增强教学的时效。就像两个有共同语言的人能够聊天聊到很久,而没有共同语言的则相反。例如,我们在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先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DJ》来激发学生对进行曲风格的兴趣,区分两首进行曲的不同之处,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中进行曲风格的体会。关于将优秀的现代流行歌曲引入课堂,这无疑是培育学生音乐兴趣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二)发掘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的共同元素,丰富课堂教学目前,据了解中小学生都非常的喜欢音乐艺术,但是都不怎么喜欢上

音乐课,其主要原因是不怎么喜欢学习音乐教材里的内容,而期望教师教唱一些他们所熟悉的现代流行歌曲。其实,现代流行音樂很多也参杂了传统民族音乐中的某些元素,例如,《苏三说》里面有唱段就是京剧唱法的延伸。又如,在学习江苏民歌的时候,选择周艳泓演唱的通俗版《又见茉莉花》与江苏民歌版《茉莉花》进行欣赏,让学生体会现代流行歌曲与传统民族歌曲异同,这样巧妙的运用了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来渗透于传统音乐当中,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接受着传统民族歌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严格挑选适当的现代流行音乐

虽然现代流行音乐可以引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来,并不代表所有的流行歌曲都可以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引入题材,中学生处于特殊的心理、生理阶段,身心发展都还不健全,学生学习一首歌曲很容易受到其歌曲的影响。例如:网络十大禁歌,要禁止听这些歌曲,一定有他们的原因。所以说,现代流行音乐并不一定都适合我们的学生,也不一定都适合我们的教学课堂,教师要严格挑选适当的现代流行音乐,我们要有选择性的引导学生学习、欣赏现代流行歌曲,例如学习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等一些积极健康的现代流行歌曲。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将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相结合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要注意合理选择现代流行音乐,避免学生不分好坏的去听现代流行音乐,从而影响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四)明确现代流行音乐引入目标,控制流行音乐在课堂中的比重将现代流行音乐引入课堂并非我们的真实目的,是介于从学生的兴趣

出发,尊重学生的爱好,使学生也同样尊重着教师的教学工作,遵守着课堂纪律,并积极学习传统民族音乐,在快乐中学习着,让整个课堂变得很精彩活跃,达到弘扬传统民族音乐的目的。所以,在整个音乐课堂中,现代流行音乐只是起引导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了解传统民族音乐及其文化。

结论

当前,现代流行音乐十分盛行,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并不感兴趣,而被现代流行音乐深深的影响着,并影响着我们的音乐教学。作为音乐教师有责任将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弘扬下去,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将现代流行音乐合理的引入音乐课堂,使现代流行音乐起到引导的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更多的了解传统民族音乐,并逐步喜爱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

参考文献:

刘鹏.谈中国流行歌曲的音乐特点[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3).

赵舜华.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美学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3(5).

李爱丽.浅谈流行音乐对中学音乐教学的影响[J].信息教研周刊,2012,(1).

徐皓,蒋薇.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8年1期.

丁云.中学音乐课堂引入流行音乐的探微[J].科技咨询,2011,(27).

蒙玲玲.探究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的关系[J].大舞台,2012,(9).[7]徐凤.浅谈如何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教学中[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3年12期.

喻意志.中国音乐史[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概述孙灿国.浅谈中学校外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科技信息,2008(15).

张桐柱,瞿继峰.通俗歌曲理论与应用——作曲.演唱.伴奏编配〔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42.

作者简介:华菀如(1990.11-)女,本科,汉族,四川宜宾人,中学二级音乐教师,音乐教育。

注释

1刘鹏.谈中国流行歌曲的音乐特点[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3).

2张桐柱,瞿继峰.通俗歌曲理论与应用——作曲.演唱.伴奏编配〔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42.

3刘鹏.谈中国流行歌曲的音乐特点[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3).

4刘鹏.谈中国流行歌曲的音乐特点[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3).

5刘鹏.谈中国流行歌曲的音乐特点[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3).

6徐皓,蔣薇.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8年1期.

7孙灿国.浅谈中学校外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科技信息,2008(15).

8丁云.中学音乐课堂引入流行音乐的探微[J].科技咨询,2011,(27).

作者:华菀如

第二篇:流行音乐与中小学音乐教育

摘 要:流行音乐是20世纪产生的一种艺术现象,现如今它在中小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在某种程度上远远超过了其他音乐形式,然而众多教师、家长对中小学生学习、欣赏流行音乐持反对态度;但流行音乐之所以存在并受到一定群体的喜爱,必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在观念上改变对流行音乐的态度,认真地分析流行音乐存在的原因,正确的引导中小学生学习、欣赏流行音乐。

关键词:流行音乐 中小学音乐教育

流行音乐是20世纪产生的一种艺术现象,现如今流行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谓是无处不在,它已经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一个5、6岁的儿童张嘴就能唱出一首他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流行歌曲。并且,学习演奏流行音乐乐器的人也越来越多,除了一些专业的乐队,还有众多的业余乐队。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不能再简单地用道德伦理上的“好”或“坏”来评判它对我们的整体文化和对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影响所具有的价值。正如内特尔所言:“各种音乐是不可攀比的,就卓越方面而言,我们不能说一种音乐比其他音乐要好,这正像说一种语言比其他语言好。”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满足了一定的社会需要,流行音乐既然存在并受到一定群体的喜爱,那么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和价值。

一、流行音乐的概念

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Popular 一词的意思是“通俗”“大众”,所以Popular Music一般译为通俗音乐、大众音乐、流行音乐。《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对流行音乐的解释是“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民间音乐,亦称‘通俗音乐’。”还有其他一些词典,例如《牛津简明音乐词典》《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等对“流行音乐”都有不同的见解。但是从这些词典的见解中,我们可以看出流行音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种类繁多、传播广泛的特征,它和其他音乐形式一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它的内涵和外延会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且通俗音乐的发展必然要受到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

二、流行音乐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现状

在流行音乐开始兴起之时,就受到了青少年学生的青睐。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流行歌曲从歌词、旋律、音响到表现形式都让听惯了政治意味浓厚革命歌曲的人们无法容忍,被认为是“颓废的靡靡之音”的流行音乐也被学校音乐教育拒之门外。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住青少年对流行音乐的喜爱,不让他们听,他们背着大人偷着听、偷着学。

在九十年代,随着流行音乐铺天盖地的发展,青少年学生对流行音乐普遍热爱,并且已不再是偷偷摸摸的听和学,即使老师和家长再怎么干涉他们对流行音乐的热情,但走出校园他们还是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流行音乐。他们对流行音乐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认同感,他们渴望在学校音乐课上得到老师的指导,但是学者、专家、学校教师对流行音乐进课堂持怀疑态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流行音乐作为工业的文化商品之一,存在良莠不齐、精华与糟粕同在的现象

三、对流行音乐受欢迎原因的分析

流行音乐之所以受欢迎,首先是由流行音乐自身的通俗性、流行性等特点所决定;其次,流行音乐符合青少年所处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他们能从这种新的音乐形式中得到自我情感的实现;再次,受商品经济的影响,形形色色的商业媒体对流行音乐新、奇、特的包装制作以及各种形式的明星包装制造活动,也为流行音乐的普及开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

(一)通俗音乐的本体特征

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在青少年中广泛流行,就在于其自身所具有的通俗性、娱乐性等基本特征。

1.歌词比较贴近生活,并且通俗易懂

通俗歌曲大多取材于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反映男女之间情爱的歌曲居多,也有反映时下青少年的理想、抱负,多数是抒发自我内心的真实感受,使听者易于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旋律简洁、音域较窄、结构简练、易学易唱

就流行歌曲的音乐来说,它的旋律在音域上没有特别大的起伏,曲式结构比较简单,音域比较窄,比较容易学唱,因此,即使没有接受过专业声乐训练的人也可以演唱。

3.个性的表现形式

从流行音乐的表现形式上看,它追求标新立异的衣着、奇异怪诞的发式、放任自由边唱边舞的态度;炫目的灯光、夸张的歇斯底里的个性张扬,震耳欲聋的印象特征等。

(二)中小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生理、心理分析

首先,作为接受群体的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知识增长时期,处在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特殊成长阶段,有着既不同于儿童,又不同于成人的心理活动方式和内容,他们往往不满于现状、不满于家庭观念的守旧。同时,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体态、心理上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出现了“第二性征”,他们逐渐意识到男女有别,不可避免地产生对异性朦胧的好奇心,渴望了解异性,不自觉地产生对异性的爱慕之情。

其次,当下的中小学生身兼重担,除了每天完成正常的学校学习外,周六、周日家长为他们安排了各式各样的课外辅导班。在这样的重压之下,他们很少有自己的可控时间,他们渴望宣泄自己内心的压力。

再次,从流行音乐的存在特征来看,它更多的是从个体出发,具有很强的宣泄性,能或多或少的缓解青少年的压力,青少年在流行音乐中能找到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情感需求的满足。流行音乐体现的是非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因此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带有明显的“亚文化”特征,这种亚文化特征的音乐被青少年群体关注并积极接收。

(三)时下形形色色的商业媒介,为中小学生接触、学习流行音乐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新闻媒体对社会需求的迎合程度越高,引导社会需要的成分就越少。流行音乐是城市化工业大生产的产物,它的生产是按照商业运作的,它的目的是获取商业上的最大利润。因此商家们绞尽脑汁,使流行音乐屈从于人们的心理需求。流行音乐的设计包装也要迎合消费者的需要,追求新奇、独特。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流行音乐已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歌舞厅的兴起与发展,以及不断更新的数码电子产品,使流行音乐成为人们最便捷的娱乐方式,再加上越来越多媒体举办的“明星制造”活动,使得青少年对流行音乐如数家珍,对其他经典音乐则一无所知。

四、堵不如疏,正确地引导中小学生欣赏、学习流行音乐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教育理念是将世界的各种音乐都作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要让我们的音乐教育从理性回到人性,让我们的学生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各民族国家不同的音乐文化,认识和了解不同的音乐文化形式。针对流行音乐这一被青少年广泛接受喜爱的音乐形式,很多教师和家长所持的态度是制止学生听流行音乐,禁止流行音乐进课堂。然而对处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其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善,辨别能力较差,对流行音乐则基本上是不假思索的来者不拒,针对这样一种对峙的状态,我们应该如何调解?

(一)树立新的、开放的教学观念,正视流行音乐

“任何对一些人来说是有意义的音乐都应该受到尊重”。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时代背景下,需要有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视野,所有音乐都是人类的音乐,只有去理解不同的音乐,才能实现多种音乐形式与现实生活的多维度结合。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之所以存在并受到很大程度的欢迎,证明它有其存在的价值。艺术教育既需要“阳春白雪”,也需要“下里巴人”。

并且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在电视、互联网、MP3、MP4等数码电子产品等音乐传播媒介广泛普及的这样一个多元化、信息化时代,为中小学生接受流行音乐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开放的教育理念。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对待流行音乐,不能采用拦堵或回避的方式。

(二)运用科学、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教育的理想不是最大限度地教,而是去学习如何学习,去学习如何去发展,去学习如何继续发展”。青少年对流行音乐的热爱,我们不能阻止,那样只会“抽刀断水水更流”。但是针对流行音乐中良莠不齐的现象,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学会“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我们的音乐教育应该是和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针对时下流行音乐狂飙发展的势头,我们无法回避,并且也制止不了,但也不能全盘接受,从青少年的身心成长过程及特点来看,教师应该主动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变化,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时尚,主动求新求变,以其能够与时下的青少年心理产生共鸣,在为其选择适合青少年的流行歌曲。

(三)对音乐教师的新期待

新《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曾提出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理解多元文化”,教师作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更需要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以发挥其最为广泛的指导作用。

流行音乐作为青少年“亚文化”群所关注和喜爱的一种音乐文化形式,对音乐教师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教师能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能不能大胆去更新自己的观念,主动去了解他的学生从那里遇到这些他所不了解的文化形式,能不能对这些处在“亚文化”中的群体给予一定的关注。

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以及流行音乐自身的特征,我们在引导青少年欣赏、学习流行音乐时还应把握好适度性、选择性、指导性、创造性等原则。总之,流行歌曲已深得青少年的热爱,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社会各方面、教师、家长应该注意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平等的态度与青少年学生共同探讨优劣,辨别美丑,让学生全面认识、理解流行音乐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在音乐辨别能力、鉴赏能力、反思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丰富他们的知识视野。

参考文献:

[1]赵少英.通俗音乐育种学音乐教学的碰撞与交流[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10).

[2]王红艳.流行音乐与中学生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11).

[3]谢荣波.对拒绝流行音乐进课堂的音乐本体论反思[J].广东教育.2007.(7~8).

[4]赵玉萍.对待流行音乐——堵不如疏[J].中国音乐教育.2007.(6).

作者单位:新疆伊犁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作者:薛 伟 刘 敏

第三篇:中小学音乐教学对传统民间音乐的融入

摘要: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艺术鉴赏等素养。近年来,随着音乐教学的不断发展,将传统民间音乐融入音樂教育活动中,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将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教学相结合,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传统民间音乐展开论述,分析其具备的教学作用,然后立足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反思传统民间音乐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教学优化对策,希望可以给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带来启发。

关键词:音乐教学 中小学 传统民间音乐 教学作用 优化对策

音乐课程是构成中小学教育的一部分,虽然并非考试科目,但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不论是家长还是教育人士,都更加认可音乐课程所具备的素质教育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音乐课程地位逐步提升,对于教学活动的研究也在深入。除了对教学理念和方法展开创新之外,将传统民间音乐引入课堂,也成为不少音乐教师研究的重点。传统民间音乐,具备深厚的历史底蕴,类型多样、形式繁杂,从中挖掘符合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素材资源,并将其引入课堂,能够对音乐教学产生积极作用。

一、传统民间音乐简介

民间音乐是一个较为泛化的概念,是一切民族性、地域性音乐的统称。而传统民间音乐则是指随着历史发展而传承下来的非现代的音乐形式。从基本的音乐形式来说,有民间歌谣、戏曲音乐、民俗音乐、民间乐器等等。而在每个形式方面,又有很多更加细致的分类。比如对于民间歌谣,就有童谣、山歌、号子等不同的形式。而山歌,又可以根据不同的民族,分为客家山歌、彝族山歌、苗族山歌等不同的类型。再比如戏曲音乐,也可以根据戏曲地方流派的差异,分为不同的音乐类型。民间音乐的最大特点,就是来自劳动人民,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或劳动中获得灵感创作而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传统民间音乐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积极作用

传统民间音乐能够对中小学音乐教学产生积极作用,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出显著价值。

第一,丰富课程内容。在教学活动逐渐丰富的情况下,教材内容难以满足音乐教学需求。传统民间音乐便可以对音乐课程内容实现拓展与延伸,让教学活动更加充实丰富。

第二,吸引学生兴趣。从学生角度来讲,不少学生对音乐课程的态度并未转变,尤其是部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并没有表现出积极参与的态度,对音乐课程的兴致不高。传统民间音乐包含了不少具有趣味性的元素,将这些趣味性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

第三,传承保护传统民间音乐。传统民间音乐,是社会发展所形成的艺术沉淀,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在现代社会中,值得大力保护与传承。在这样的情况下,立足教育阵地,将传统民间音乐引入中小学音乐教学,可以给传统民间音乐提供再生的土壤,有助于对传统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

三、中小学音乐教学融入传统民间音乐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足

从实际情况来看,依然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对传统民间音乐的教学运用重视不足,没有注意到音乐教学的创新构建和转型发展。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师自身对传统民间音乐有较深认识,但是却没有重视其对教学的作用,这导致音乐教学还是处在以往的模式当中。

(二)缺少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在运用传统民间音乐的时候,缺少设计,并未依据教学内容对传统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合理规划,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利用较为随意,从而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

(三)理论与实践不均衡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于理论讲解和实践练习的把握不到位,出现理论与实践不均衡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理论讲解过多,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机会很少,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并未形成真正的体验。

(四)形式单一

部分教师的理解存在局限,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实际教学运用形式较为单一,往往局限于几种固定的形式和方法之中,未能进一步拓展和创新。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学生产生枯燥感和厌倦感,学习兴趣下滑。

四、中小学音乐教学融入传统民间音乐的具体措施

(一)开发民间音乐校本教材

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在音乐教学当中,将传统民间音乐有效利用起来。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有所改变,不仅要认识到传统民间音乐所具备的教学作用,还需要关注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全新要求,将传统民间音乐融入音乐课程之中。这就需要开发民间音乐校本教材,用于辅助音乐教学的开展。具体来说,音乐教师应该对传统民间音乐进行搜集和整理,将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进行系统化整合,构建起符合当前音乐教学的校本教材,然后将校本教材用到音乐课程的教学当中。具体来说,传统民间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构建,应该根据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不同阶段来编制,在内容和难度上作出一定区分。比如可以分为小学1—3年级,4—6年级,初中7—9年级以及高中这四个阶段,分别开发传统民间音乐校本教材。因为处于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的成长状态不同,自身的音乐素养也有差异。学生所处的年级越高,音乐素养、理解能力、学习能力也就越高,那么相应的传统民间音乐校本教材,也就应该在内容和难度上有所提高。不仅如此,在民间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中,还应该特别关注对本地民间音乐的发掘。因为民间音乐本身就具有地域性,而这种地域性,又和内在的文化传承具有紧密关系。所以,传统民间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应该以本地民间音乐为主,挖掘其中的音乐内涵与文化元素,从而加强中小学生对本地音乐文化和人文风俗的理解与认知。

(二)立足音乐课堂优化教学设计

开发校本教材,是利用传统民间音乐的一种形式,从不同的视角,构建起一套音乐辅助校本教材。除了这种方式之外,还是应该重点立足音乐课程教学,将传统民间音乐融入进来。而对于民间音乐融入的过程,需要抓住教学设计这个关键环节。教学设计,就是对课堂教学活动所进行的组织规划,也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教学内容、教学流程等所展开的规划设计。要将传统民间音乐有效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就需要从教学设计的环节着手,对教学设计予以优化,提前将传统民间音乐融入进来。具体而言,首先,应该从课程内容的角度拓展设计,引入传统民间音乐。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和分析,厘清课本内容中音乐的形式和风格,然后选择与之对应的民间音乐素材,将其作为拓展内容引入课堂。比如欣赏《赛马》这首音乐作品,其主题是传统的民间赛马活动,属于体育类型的音乐。除了赛马之外,传统民间音乐中,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体育音乐,比如摔跤、划龙舟、舞狮等等。可以从互联网上搜集赛龙舟、舞狮等方面的传统民间音乐,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素材,充实音乐教学内容。其次,要优化教学流程设计。除了从课程内容的角度融入民间音乐,在具体的教学流程上,也要设计相关的教学环节。比如,可以设计民间音乐课堂导入环节,利用民间音乐,来导入课堂教学。也可以设计民乐演唱活动,引入一些民歌、山歌、童谣等,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演唱。

(三)增加课堂实践,保持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中小學音乐教学对传统民间音乐元素的融入,除了从理论层面的结合之外,还需要从实践角度出发,在课堂上以传统民间音乐为载体,创设具体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教学保持平衡,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效果。首先,创设音乐游戏。可以结合民间音乐歌曲,在课堂上构建“音乐传声筒”的游戏,也就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排成一列,利用悄悄话的形式来传递民歌歌词,从头到尾依次向后传递,并由最后一名学生演唱出来,看传递是否正确。其次,创设多媒体欣赏活动。传统民间音乐,往往有具体的场景,并不单单是以音乐的形式存在。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入相关的视频,将画面和音乐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领悟民间音乐的魅力。

(四)构建多种教学形式,深化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应用

中小学音乐教学对传统民间音乐的融入应用,还应该注重应用形式的多元化构建,通过多种不同形式,在传统民间音乐和中小学音乐课程之间构建起有效连接。具体来说,首先,可以通过情境构建的形式引入民间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可以立足具体的民间音乐素材,构建起相应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沉浸到情境中对民间音乐展开学习。其次,设置案例分析,引入民间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可以基于案例分析的形式,将民间音乐引入进来。在对一些传统乐器进行教学时,如笛子、二胡等乐器,便可以引入相关的民间音乐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对这些民间音乐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音乐知识。最后,还可以构建民间音乐表演活动,创设表演情境,引导学生在表演中感受民间音乐的内涵。

五、结语

针对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融入传统民间音乐存在的种种问题,音乐教师要有深入的认识,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然后围绕传统民间音乐所具备的教学作用,把握传统民间音乐和中小学音乐课程之间的契合点,运用合理的方式,将传统民间音乐融入课堂教学,推动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进步发展。这就需要开发校本教材、优化教学设计、增强课堂实践以及多元化教学,实现传统民间音乐和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尹山红.关于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传统民歌的传承与弘扬研究[J].数码设计(上), 2019(10):313.

[2]戚雪珍.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传统民歌的传承与弘扬探究[J].北方音乐, 2019(08):158-158.

[3]姚丹.试析中小学音乐教育传承创新民族民间音乐的模式构建[J].中华少年, 2018(23):23-23.

[4]曾贞.融入乡情——浅谈民间歌谣融入小学音乐教学实践[J].商情, 2019(24):177.

[5]高洋,董婧辉.探究地方民间音乐在中小学课堂中的传播[J].北方音乐, 2020(01):131-132.

(作者简介:朱成卉,女,本科,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责任编辑 刘冬杨)

作者:朱成卉

第四篇:中小学音乐教学与高校音乐教育的互通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得到全面落实。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音乐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音乐对于学生的影响已经开始生效。直到高校教育阶段,音乐仍然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如何将中小学音乐教育与高校音乐教育结合起来,让音乐教育更加流畅,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中小学音乐教育与高校音乐教育的互通为题,对二者的结合方法加以探讨。

关键词:音乐教育;中小学;高校;改革;问题

0 前言

在多次的教育改革中,针对音乐教育活动提出的改革方案也不在少数。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有着同样的目标,那就是促进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给学生创造更多的音乐学习条件。但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与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都存在一些问题,要实现音乐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需要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学与高校音乐教学的互通,重视音乐教育正确方法的开展。如何联系中小学与高校音乐教育,还需要分析其改革的内容。

1 中小学音乐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中的问题

1.1 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中问题分析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中小学音乐教育已经弱化了音乐技能与音乐理论教学内容作用,却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以及审美教育等作用突出出来。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目标应当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目的,人性化的音乐教学活动,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施方法。然而,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着过于重视形式而忽视音乐教学实质的问题。部分教师会机械化地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引入到课堂中,也会为了音乐实践而组织实践,过多地依赖于现代化教育技术,使传统音乐教育活动的创新很别扭。传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比较重视技能的传递以及音乐理论知识的讲授,影响了许多中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教学发展的实施,让一些教师过于依赖创新型的教学形式,让音乐教学成果无法体现音乐教学的目标。在一节音乐课之后,学生虽然过得很愉快,但没有学习到有效的音乐知识,这样的音乐教育改革是不正常的。

1.2 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问题分析

高校音乐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音乐专业人才或者中小学音乐教育人才。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计划从传统的轻基础、重视技与无特色转化到了重基础、扩人文与突出特色的思想上。但是,高校音乐教育改革面临着较多问题,许多高校的音乐教育课程为选修课程,许多学院对于音乐教育持有的态度不一致。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选修课,许多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没有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高校音乐教育还存在着过于专业死板的问题,使高校学生为了成为音乐人才,掌握音乐技能而学习音乐,丝毫体会不到音乐学习的乐趣,这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 中小学音乐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问题产生原因

2.1 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问题成因

在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改革中,教师们之所以如此重视形式而轻视内容,是因为音乐教育本身的音乐素质结构不够科学,也是为了满足音乐教育改革的要求。

第一,从专业角度来看。一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全面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音乐作品视唱与演奏能力。具有个性化的声乐知识体系以及作曲知识,更要具有敏感的音乐作品分析能力与强大的音乐表现力。只有能够将音乐专业理论知识与音乐人文知识结构起来的教师,才能在课堂中有效应用自己的才能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但是,受到教育前辈与自身教育思想的影响,大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都当教学的重点放在了音乐技巧上,十分重视学生的声乐能力与演奏能力,而没有重视到音乐史与音乐美学知识的引入。

第二,从教学能力来看。要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在科学音乐教材的支持下进行因材施教。在课堂中用精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音乐知识。但是,大多数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目标较为短浅,他们没有考虑到学生在高校的音乐学习问题,更没有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应用到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应付考试,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学习,不利于学生进步。

2.2 高校音乐教育改革问题成因

在教育改革速度上,高校的音乐教育改革明显落后于中小学教育改革。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起步较晚,影响了教育创新的力度。教育改革中的教学观念、目标、内容与目标都是全新的,而高校的教育工作是很严肃的,作为科研的重要场所,教学改革创新的实施阻力很大。高校音乐教育一直在培养音乐专业人才目标的引导下运行,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系统化积累,而专业内其他方面的知识得不到传递,影响了高校音乐教育质量。

3 中小学音乐与高校音乐教育互通的方法

做好中小学音乐教育与高校音乐教育的互通,是实现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提高音乐教育成效的重要前提。因此,笔者对中小学与高校音乐教育互通提出几点建议:

3.1 重视音乐教师的培养

做好中小学音乐与高校音乐教育的结合,可以将高校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师资的一个手段。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需要得到更多高素质音乐教育的认可与支持。改革中小学音乐教育,就是对中小学音乐进行人性化改革。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于他们来讲,音乐学习的魅力不在于音乐知识与技巧,而在于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情感体验。利用高校音乐教育,培养出更多创新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人才,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明确教育目标,有利于中小学与高校音乐教育的互通。

3.2 中小学音乐教育要加强信息反馈力度

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有效实施,需要得到中小学阶段音乐教学活动的信息反馈。在高校音乐教育之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活动开展效果如何,改革过程中有哪些不足,都需要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进行弥补。因此,做好中小学音乐教学与高校音乐教学的互通,需要关注音乐教学信息的反馈。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进行音乐教学经验的总结,对音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记录,供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借鉴,避免不必要的弯路。只有信息反馈的质量提高,才能让高等音乐教育有更加牢固的基础。

3.3 协调中小学音乐与高校音乐发展

协调中小学音乐教学与高校音乐教育发展,需要对二者的关系加以协调。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目标应当更加长远,中小学校管理者要引进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加大人力与物力的投入。而高校的音乐教育活动则要加强创新性与特色化,满足高校学生的音乐教育发展需求。更要通过高校音乐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的音乐爱好者与教育者。作为更高层次的高校音乐教育,应当在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方法应用上给中小学音乐教育做好表率,促进二者教学经验与方法上的互通,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提高,丰富中小学音乐教育内涵。

4 结语

无论是中小学音乐教育,还是高校音乐教育,都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要做好音乐教育工作,就要抓住不同教育阶段的音乐共性,明确分工,加强协作。建立长远的音乐教育目标,多务实,改革教学方法,多创新,才能让音乐教育事业一步一步地得以发展。加强中小学音乐教学与高校音乐教学之间的互通,是做好音乐教育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夏荣华.中小学音乐教学与高校音乐教育之关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24):68-69.

[2] 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2002(01):15-22.

作者:石娟娟

第五篇:电脑音乐系统与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脑音乐系统不断得到完善和优化,价格降低,操作日益简便和人性化,它已不再是专业音乐制作人的“专利”,电脑音乐走近中小学音乐教学已不是梦想。电脑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正逐步成为众多音乐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一个崭新的领域。

长期以来,电脑音乐系统往往因其价格昂贵而让人望而却步。如果从专业音乐制作的角度出发,建构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确实如此,然而从音乐教学的角度出发,以经济实用为标准,构建一套电脑音乐教学系统绝对要比一架一般品牌的立式钢琴便宜。在经济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一台普通的PC机、一对多媒体音箱、一支卡拉0K话筒、一台有MIDI接口的低端便携式电子琴,就可以构成一个简洁的电脑音乐系统,它能够满足最基本的电脑音乐应用操作。下面是构建一套电脑音乐系统可行的最低硬件配置。

电脑:CPU主频lGHz以上,内存256Mb以上,硬盘40G以上。

声卡:创新公司Sound Blaster Live!标准版。若条件允许,尽可能使用专业音频卡,一些入门级的专业音频卡(如MAYA44Pro、Phase22等)价位也很低。

MIDI键盘:可使用MIDISMART、EVOLUTION等品牌的低端产品。

监听:可选用“漫步者”多媒体音箱。若条件允许应选择专业监听音箱和耳机,它们的特点是频响曲线平直,对声音没有染色。

话筒:选用质量稍好一些的动圈话筒即可。

电脑音乐系统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电脑音乐系统的功能是强大而丰富的,它几乎可以运用于音乐课堂教学、课外音乐活动以及教师的备课、创作、学习等学校音乐实践的各个方面。

1. 应用于“感受与鉴赏”教学

在欣赏教学中,利用安装在电脑音乐系统上的Sound Forge、Wave Lab等音频编辑软件播放作品,音频波形是可视的,作品的力度变化、结构轮廓等特征得以体现,无形的音乐因而变成有形的了,这样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感知音乐的基本要素。如在欣赏威廉姆斯的《奥林匹克号角》时,学生很容易从屏幕上看出体现三部结构的两端大中间小的波形;在播放拉威尔的《波莱罗》时,整个作品波形就像一个大大的渐强记号,音乐的力度特点得以彰显。利用这种软件播放音乐分析作品时,可以依据波形用鼠标把播放指针即时指向任意位置播放,也可以把任何一个片断设为循环播放,其便捷程度是CD、磁带等播放形式无法企及的。

当需要学生了解某些作品各声部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利用Sonar、Cubase等音序软件把作品的片断制作成MIDI文件。在课堂上播放时,学生既可以听到音乐,又可以看到各个声部的乐谱,播放指针随着音乐运动,提示着位置。教师可以让任意声部独奏或静音,方便加以分析。

电脑音乐系统具有可扩展的丰富的音色资源,有些乐器音色还有预制的各种不同的演奏法。如小提琴的连弓、顿弓、碎弓,定音鼓的强击、弱击、滚奏等,这都为学生听辨音色,了解不同音色和奏法在作品中的表现意义提供了条件。

2. 应用于“表现”教学

在演唱、演奏教学活动中,钢琴的伴奏音色相对来说是苍白单调的,而且表现力依赖于教师的弹奏技巧。使用伴奏带又过于死板,升降调不方便,也不能随时从任何一个地方开始播放。利用电脑音乐系统,教师可以把现有的伴奏音乐导入电脑,实施音频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伴奏音乐的调高和速度,适应教学需要。教师还可以使用Band in a box快速生成一个伴奏。Band in a box(简称BB)直译为“盒子里的乐队”,是一种自动伴奏软件。教师不懂配器也没关系,只要在BB中输入和弦,选择一种合适的style(风格),确定好调高、速度,就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伴奏音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演唱、演奏随时录入电脑,并以波形的形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声音,在屏幕上指出哪一句唱、奏得好,哪一句尚有欠缺。还可以为他们的演唱、演奏实施混响、激励、均衡等效果处理,甚至制作出某学生或他们班级的专辑,刻录成光盘,满足其成就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识读乐谱、视唱练耳等基本素质教学中,都有兼具趣味性、科学性的软件可供选用。如Ear Master就是一个口碑很好的视唱练耳软件,设有音程比较、和弦听辨、节奏模仿等项目,但其形式并非传统视唱练耳课那样枯燥乏味,它带有很强的游戏性,而且难易程度可调。

在音乐游戏、情景剧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中,电脑音乐系统可以充当配音的角色,它可以播放背景音乐,根据情绪和剧情需要添加风、雨、雷、流水、鸟鸣等自然界声音及电话铃、汽车、器皿碰撞、玻璃破碎等日常生活中的声音。为学生的表演增色,提高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3. 应用于“创造”教学

电脑音乐应用于创造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尝试。一是学生创作的“作品”(旋律片断、短歌等),交由教师运用电脑音乐系统制作成鲜活生动的可以听到的音乐,师生共同分析评价。二是在学生懂得基本的电脑操作前提下,教给学生一些音乐软件的简单操作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音乐创造活动。例如:(1)由教师制作好一段MIDI乐曲,但留出其中一至两个声部不确定音色,由学生根据乐曲音乐形象在音色库中加以选择,并说明选用这种乐器音色的理由。(2)给出爵士鼓、贝斯、吉他构成的节奏、和声与低音的基本框架,学生根据这种框架风格自由创作一个合适的旋律声部,好似一种器乐性的卡拉0K。(3)给出一首常见歌曲,由教师为其编配好和声,并在“TT作曲家”或“BB”等软件中输入和弦。然后,由学生为这首歌曲选择一个sty?演e,即选择最适合歌曲的伴奏风格(或称“套子”),学生需要边唱歌曲边试着套用不同的style,直至找到他们认为最恰当的。(4)利用SONAR或ACID拼接乐曲,教师可以购买或从互联网下载许多乐器和人声的Loop素材,这些Loop素材就是WAV格式的音频文件,在SONAR或ACID中,我们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把它们拼接成一首乐曲,这种“傻瓜式”的简单操作对于没有乐理基础、没有进行专业音乐训练的人来说也没有问题。(5)在教师指导帮助下,为自己创作的歌曲或单旋律乐曲编配,制作成立体的丰富的多声部音乐。这需要在中学高年级能力较强的学生中落实。

4. 应用于备课、演出等方面

在现今的教学中,仅简单地为学生播放一下教材附带的磁带、CD等音响资料,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师备课时必然要广泛查阅大量的音响资料,并为课堂音乐活动准备丰富的音响资料,电脑音乐系统可以充分发挥这方面的辅助作用。例如,教师从互联网下载的大多数歌曲乐曲都是mp3、wma、Flac等格式,这种格式的音乐在普通的CD机、录音机上是无法播放的,利用电脑音乐系统可以将其转为WAV等格式并刻录成CD,或录制到磁带上,在课堂上方便地使用。

许多以磁带的载体形式保存的音响资料,长期使用后,播放时会有较大的杂音、咔嗒声,利用电脑音乐系统可以将其采录进电脑,用Sound Forge、Wave Lab等音频编辑软件进行降噪、修复处理,可以很大程度地净化音乐,提高播放质量。

在演出和课堂教学中,遇有联唱、舞蹈等节目或用一段音乐不断反复开展音乐活动时,常常需要剪辑音乐。传统的做法是用双卡录音机翻录,既繁琐,效果还不理想。在电脑音频编辑软件中音频波形是可视的,剪辑操作非常方便。剪辑后前后两段音乐可以达到平滑过渡,而且前后两段音乐的音量、声场也可取得一致。

利用Encore、作曲大师、TT作曲家等打谱软件制作出的乐谱美观大方,为教师撰写教案、音乐科研论文提供了方便。这种乐谱也可以图片的方式插入到Power Point中,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

电脑音乐系统在中小学音乐教学领域推广的局限性

毋庸置疑,电脑音乐以其巨大的应用价值必将在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它的快速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障碍:1.人们对电脑音乐的认识还有偏差。很多教师认为“电脑音乐是音乐制作人的专利”,因而对电脑音乐系统运用于教学实践开发利用不够,相关研究和尝试不多。2.虽然电脑音乐系统的设备价格比前几年已经降低了许多,但作为普通中小学来说,建立一个独立的电脑音乐教室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让学校领导认识到电脑音乐的实践价值和发展空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3.相关师资缺乏。随着电脑应用的普及和电脑音乐系统操作日益人性化的发展,进入电脑音乐世界的门槛已大大降低,但把电脑音乐应用于教学实践,仍旧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既要有音乐专业的知识,还要懂得计算机的操作以及声学等物理方面的一些常识。

然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迅猛发展是不可逆转的,音乐教师应该创造条件,迎难而上。一方面,要更新观念、不断学习,勇于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地开展电脑音乐在教学中的实践。如,在多媒体教室的主微机上部分地尝试使用电脑音乐的教学方法;说服校领导,用较少的投资在现有的电脑教室里“嫁接”一部分音乐设备,组成电脑音乐教室等。另外,高师音乐院系应开设相关的课程或专业,加强电脑音乐人才的培养,并为中小学音乐教师进修提供条件。

电子技术的飞速进步为音乐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高科技的数字时代,只要有心,只要不故步自封,就可以享用高科技带来的无限乐趣,就可以拥有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

段晓军河北石家庄学院音乐系

作者:段晓军

上一篇:中级职称审论文下一篇:中西建筑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