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村党支部典型材料

2023-03-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优秀村党支部典型材料

杜庄村优秀党支部书记典型材料1

大寨镇优秀共产党员典型推荐材料

为了这一方百姓

-----杜庄村优秀共产党员李怀成

李怀成同志现任大寨镇杜庄村党支部书记,在他任职期间,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党在农村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开拓进取、求真务实、锐意创新、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艰苦奋斗、更新观念、改变单一的传统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生产、村民收入成倍增加、居民条件和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使全村呈现安定祥和、勤劳致富的良好局面,他的工作表现,可以用八个字概况“勤政、务实、律己、为民”。

勤政,李怀成同志曾多次说过:“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所以必须把权力用在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上,只有这样才对得起村民,对得起党”. 他带领全村人民规划设计建设农村适用型住宅小二楼52套,占地62亩,目前完成了2排14套的主题建设,投入210.6万元。我们的设计和建设理念是规划超前,施工科学,居住适用,管理集中。小二楼共有296平方米、196平方米两个户型,并实行集中地暖供暖,使农村老百姓能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居住条件。

全村人民在他的带领下,打坝365米,高5.5米,宽1.

5米,铺设宽20平方米水泥路,南北向接通207国道,使杜庄村的交通形成四通八达的便捷条件,新区街道硬化13000平方米,这是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保障工程,也是抵御百年不遇灾害的第二道屏障,总投资90.94万元,目前投入60万元。

为此,他勤学:通过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管理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二是勤思考:如何结合本村实际,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如何让杜庄村村民奔小康?在对市场产业状况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带动村民种植苹果树,成立苹果园种植区,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受到了村民的肯定。

另外,李怀成同志还抓项目,抓资金,抓引进开发,主要是走访群众,掌握情况,检查指导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李怀成同志还经常组织村委、党委开会,商量农村经济发展政策,计划以后的发展方向,定任务、下目标、步步为营地发展该村经济。

“务实”,在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关键狠抓落实。

李怀成同志面对杜庄村的改造,首先全部水泥硬化道路,便于人们出行,交通比以前便利了;其次鉴于杜庄村在四面环山的情况,李怀成同志投资20万元购进桧怕、侧柏、油

松,带领大家栽树,道路两旁有了又防风沙又美观的树木;再次,就是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落实中,大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家串户宣传“沼气”建设,使村民得到实惠,现正在积极筹备农村经济用房——二层楼的建设,使广大村民切实感受到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杜庄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又临207国道沿线,环境整治任务大、困难多。针对这项艰巨的整治任务,他不辞辛苦跑前忙后,对钉子户更是三番五次下户做工作,讲政策,排解矛盾。同时,他还积极向镇、县争取资金并结合村内自筹资金,共10万元,新建垃圾池3个,,集中清理沙堆、煤堆40余吨,清理水渠1200多米,铲除杂草800多米,砌筑围墙1000多米。

律己,李怀成同志经常教育两委一班人,要办好杜庄事情,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

要建设素质高、作用好、团结奋进,能带领全村致富的坚强班子,必须从自己做起,一是整章制强管理,依法治村;二是抓学习,对干部要培训;三是严格村务公开,增加透明力度,由于他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才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坚强集体。

为了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学习弘扬践行大寨精神,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及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中,他更是带领村两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开展村里的

各项事务,并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贯穿于农村农业生产发展中,在实践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本领及党员的自身素质,扎实推进杜庄村的新农村建设。

为民,李怀成同志在带领大家致富的同时,并没有忘了那些弱势的人群,对待五保户、孤寡老人、特困户更是百般用心,惦记他们的生活情况。

在李怀成同志的带领下,杜庄村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该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杜庄村还会有更大、更惊人的变化。

第2篇:翻江镇岐山村优秀党支部典型材料

群众冷暖记心中,党群共建一家亲

——记翻江镇岐山村党支部

岐山村地处翻江镇,全村共有203户,882人,其中党员23名,村民小组8个,党小组2个。近年来村支两委一班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了村级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经济繁荣、事业兴旺、安乐祥和的文明村。

扭住一个关键——狠抓党建、提素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贯彻执行,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能否实现。村支两委紧紧扭住党建这个关键不放松,在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上做文章,不断扩充新鲜血液。一是多方筹资,建成一块强阵地。近年来该村投资建成了村部,各室齐全、制度上墙、公开栏显眼,成为村里一大亮点。群众开会有了场所,党员学习有了地方。群众说,来到村里,就像看见了党,党在,群众就有了主心骨。二是团结奋斗,形成一个好班子。团结的基础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岐山村,凡涉及人、财、物及关于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都必须由“三会”层层讨论通过后方可执行。“会前多交流,会中可讨论,会后不扯皮”,大家都自觉维护着班子的团结;维系班子团结的纽带是班子成员们高尚的品格。为此,该村党支部要求班子成员做到“六讲六不”,在这一作风的要求下,村领导工作中互相支持补台,在生活中情同手足。常常为工作和原则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在生活中又都是互敬互助、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这里得到淋漓

1

尽致的表现。三是规范管理,完善一套好制度。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村党支部认为只有建章立制、照章理事,用制度管好人,才能做好各项工作。因此,党支部在全村建立了有关党组织建设、党员定期培训、经济社会等相关制度30余项。每项制度有分管领导,有责任人,有监督人,有考核评比。大家的制度大家定,自己定出的制度管自己。

紧扣一个主题--为民服务、帮民富。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是党在新时期的伟大任务。为群众创造一个优良的致富环境,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岐山村支两委在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上狠下功夫,近年来,共硬化水泥路2600多米,硬化沟渠1000多米,硬化山塘4处,从而为该村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村支两委带领党员积极开展“大走访”“三联两系”“关爱留守儿童”等系列活动,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多渠道,全方位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谓人尽皆知,但是由于总总条件的限制使得群众获取的知识极为有限,村支两委急群众之所急,在发挥远教资源的基础上还邀请能手、专家来村进行实用技术讲座6次,使得群众受益匪浅,四组的贺平通过试用所学的养鱼新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净化一方水土--民乐村安、共和谐。岐山村党支部深刻地认识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必须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整体素质。为此,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了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是在坚持依法以德治村中,一直注重了对村全体村民的教育。充分利用农闲时节,以村民大会、治安广播等形式, 2

先后请镇司法人员、综治办工作人员来宣传各种法律法规,使村民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其次是大力构筑精神文明载体。在村委修建了图书阅览室;投资设立了政策宣传栏,墙上刷写《村规民约》、计划生育工作等宣传标语,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明修养。再是坚持易风移俗与树新风结合,提倡丧事简办,喜事新办;开展了“环境卫生文明户”、“孝心好儿媳”等评比活动,并实行动态管理,目前该村已有85%以上的户达到创建标准。“帮扶弱势群体,构建和谐村居”也一直是该村工作的主旋律,逢年过节,村里给十几户困难、贫困户送去救助金及食用油、米、面等生活用品,其中仅共产党员、经济大户李国庆就捐助数千元,今年村支两委又组织党员为孙建明等困难户盖起了新房,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关爱。人常说,“闲生是非”,精神文明建设仿佛上紧了村级工作的发条,大家都忙着干正经事,人们发现,家庭关系和睦了,邻里关系和谐了,干群关系亲密了,全村呈现了一派祥和、文明、知礼、明信、各业发达的蓬勃景象。

第3篇:优秀村党支典型事迹材料

同志是乡村的党支部书记,他1986年10月入党,是一个已经有了23年党龄的老党员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任职15年来,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在农村第一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广大村民公认为“勤政为民的好书记”。

如果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宽广胸怀,那么同志做到了;如果说一个基层党支部的领头人应该情系百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那么同志也做到了。正因为如此,被XX县委、乡党委多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所在的村党支部被XX县评为“五好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乡评为“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亲民

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我们天天同村民打交道,如果不注意自身形象,老百姓就会戳我们的脊梁骨。”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15年前,他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以来,针对村里的实际情况,经过认真思考,大胆地提出了用“三句口令”建设村党支部的思路。那就是:立正——风气正、作风正、行为正,在群众中树立党支部的良好形象;向中看齐——这中就是村党支部,村支部“一班人”要强化团结意识和为民意识,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向前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带领群众尽快致富奔小康。

十几年来,在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同支部成员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强化组织建设,规范民主管理,落实各项民主制度,加大村务公开,自觉接受村民监督,带领支部党员和村里的群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

在工作中,始终同村两委成员一起,坚持走田间、访农户,倾听农民的诉说,关心群众的疾苦,做到了时时心里装着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以良好的自身形象和强有力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拥护和爱戴。2011年村党支部班子改选时,以全票通过,支部成员也都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党员和群众的实践表明,村党支部是一个过得硬的好班子。

在手中,有一本厚厚的民情日记。自上任伊始,就坚持走村串户、访贫问苦,记录下了许许多多民情民意。只要群众有反映,哪怕事情再小,对他来说也是大事。谁家婆媳不和了,他就去劝说;哪里邻里发生了矛盾,他赶去化解;什么事情有群众一时不理解,他马上找上门耐心地给予解释……村民们都说:余书记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啊! 2011年,村被列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修建村组公路需拆迁多处房屋。当时,村中有不少人心存疑虑,不愿意离开世代居住的老地方。针对这情况,带领支部成员深入走访,认真宣传、落实修路拆迁补偿政策,依法维护拆迁村民的利益。他几乎天天守在公路上,向群众反复讲解拆迁政策,耐心细致地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由于政策法规宣传到位,思想工作深入人心,群众的合法利益一一兑现,拆迁群众全都在预定时间内签订了拆迁协议,从而确保了修路施工的顺利进行。 便民

村地处乡以南沿s216线5公里,其环境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着乡申报省级卫生乡镇的成败。为了给村创造一个文明、整洁、美好的环境,支持乡申报省级卫生乡镇的工作,2011年,大胆倡议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村率先建立了s216沿线环境卫生10小时动态保洁模式,并投入专门资金,改造和设置了村里的卫生设施,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活,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村自来水管网老化,导致渗漏严重、供水不足和水质不佳,不但降低了群众的生活质量,还加重了集体和村民的经济负担,会同支部班子成员,一起多方筹集资金30余万元,历经4个月精心改造,终于顺利完成了全村“二次改水”工作,受益村民达300余户。为了解决群众用电不足的难题,又先后提议增设了3个大功率变压器,充分满足了群众的用电需求。

为了让村里的群众买到放心食品,以便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今年3月,多次主动同工商部门联系,在村里专门开设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连锁店。连锁店开张后,商品不仅有了质量保证,而且价格也比较便宜,收到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扬。 村的老年人口较多,约占全村总人数的1/5,村老年活动中心因征地被拆后,老年人缺少休闲娱乐场所成了的一块“心病”。2011年4月,村里投入资金20余万,专门兴建了一处老年活动广场。如今,一个占地1000多平米,拥有书刊阅览、棋牌娱乐、文体活动等多项功能的村老年活动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村里的老年群众感慨地说“我们又有了自己的新乐园”。 富民

如何带领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是考虑得最多的一件事。“要想富,先修路”。过去,村里通往乡镇的道路坑坑洼洼,十分难行,成了村民致富的“拦路虎”。召开党员干部会议,发动大家献计献策,又广泛动员取得群众支持。在思想统

一、资金落实后,就一心扑在修路的工作中, 同志是乡村的党支部书记,他1986年10月入党,是一个已经有了23年党龄的老党员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任职15年来,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在农村第一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广大村民公认为“勤政为民的好书记”。

如果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宽广胸怀,那么同志做到了;如果说一个基层党支部的领头人应该情系百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那么同志也做到了。正因为如此,被XX县委、乡党委多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所在的村党支部被XX县评为“五好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乡评为“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亲民

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我们天天同村民打交道,如果不注意自身形象,老百姓就会戳我们的脊梁骨。”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15年前,他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以来,针对村里的实际情况,经过认真思考,大胆地提出了用“三句口令”建设村党支部的思路。那就是:立正——风气正、作风正、行为正,在群众中树立党支部的良好形象;向中看齐——这中就是村党支部,村支部“一班人”要强化团结意识和为民意识,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向前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带领群众尽快致富奔小康。

十几年来,在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同支部成员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强化组织建设,规范民主管理,落实各项民主制度,加大村务公开,自觉接受村民监督,带领支部党员和村里的群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

在工作中,始终同村两委成员一起,坚持走田间、访农户,倾听农民的诉说,关心群众的疾苦,做到了时时心里装着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以良好的自身形象和强有力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拥护和爱戴。2011年村党支部班子改选时,以全票通过,支部成员也都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党员和群众的实践表明,村党支部是一个过得硬的好班子。

在手中,有一本厚厚的民情日记。自上任伊始,就坚持走村串户、访贫问苦,记录下了许许多多民情民意。只要群众有反映,哪怕事情再小,对他来说也是大事。谁家婆媳不和了,他就去劝说;哪里邻里发生了矛盾,他赶去化解;什么事情有群众一时不理解,他马上找上门耐心地给予解释……村民们都说:余书记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啊! 2011年,村被列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修建村组公路需拆迁多处房屋。当时,村中有不少人心存疑虑,不愿意离开世代居住的老地方。针对这情况,带领支部成员深入走访,认真宣传、落实修路拆迁补偿政策,依法维护拆迁村民的利益。他几乎天天守在公路上,向群众反复讲解拆迁政策,耐心细致地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由于政策法规宣传到位,思想工作深入人心,群众的合法利益一一兑现,拆迁群众全都在预定时间内签订了拆迁协议,从而确保了修路施工的顺利进行。 便民

村地处乡以南沿s216线5公里,其环境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着乡申报省级卫生乡镇的成败。为了给村创造一个文明、整洁、美好的环境,支持乡申报省级卫生乡镇的工作,2011年,大胆倡议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村率先建立了s216沿线环境卫生10小时动态保洁模式,并投入专门资金,改造和设置了村里的卫生设施,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活,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村自来水管网老化,导致渗漏严重、供水不足和水质不佳,不但降低了群众的生活质量,还加重了集体和村民的经济负担,会同支部班子成员,一起多方筹集资金30余万元,历经4个月精心改造,终于顺利完成了全村“二次改水”工作,受益村民达300余户。为了解决群众用电不足的难题,又先后提议增设了3个大功率变压器,充分满足了群众的用电需求。

为了让村里的群众买到放心食品,以便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今年3月,多次主动同工商部门联系,在村里专门开设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连锁店。连锁店开张后,商品不仅有了质量保证,而且价格也比较便宜,收到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扬。 村的老年人口较多,约占全村总人数的1/5,村老年活动中心因征地被拆后,老年人缺少休闲娱乐场所成了的一块“心病”。2011年4月,村里投入资金20余万,专门兴建了一处老年活动广场。如今,一个占地1000多平米,拥有书刊阅览、棋牌娱乐、文体活动等多项功能的村老年活动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村里的老年群众感慨地说“我们又有了自己的新乐园”。 富民

如何带领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是考虑得最多的一件事。“要想富,先修路”。过去,村里通往乡镇的道路坑坑洼洼,十分难行,成了村民致富的“拦路虎”。召开党员干部会议,发动大家献计献策,又广泛动员取得群众支持。在思想统

一、资金落实后,就一心扑在修路的工作中, 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炎炎烈日总能看到他在工地上巡视检查的身影,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就顺利竣工了,过去群众出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象再也见不到了。

村位于山区,靠什么来致富呢?组织村党支部成员统筹规划,确定“靠山吃山”的发展思路,带领村民先后投入资金10万元,人工500人次开荒山建起1000亩油茶基地,并在政策上积极鼓励、扶持村民发展油茶产业。在以为首的党支部的引导和带领下,全村人均收入由1999年的800元,上升到2011年的3400元,行政村的可用资金也由负债15万元跃升到存款10余万元。近年来,村以新农村建设和“二次创业”为有利契机,带领支部成员按照“村美、户富、班子强、风气好”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抓党建促经济,以抓经济促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和谐、文明、健康的试验区建设。 安民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村外出返乡人口不断增多,治安情况较为复杂。在的倡议下,村里专门成立了一支“护村队”,每晚由4名村民轮流巡逻,认真排查可疑人员,随时处置突发事件。12年来,村里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和事故,没有一个群众上访闹事,多次受到县、乡领导的好评。

11年春节,五十年不遇的暴雪突袭信阳,村也在受灾之列。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雪灾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带领村两委会成员与村里的民兵骨干与暴风雪顽强搏击,他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安危系在心头,一丝不苟地落实好防特大暴雪工作,布置好各项防范措施,组织村民精诚团结抗雪灾,携手同心保家园,确保了群众的安全。村有不少老房屋,加上村里许多农民住在半山坡,在狂风暴雪的袭击下,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严重威胁着村民的生命安全。为了将村里所有居住在危房的农民撤离到安全地带,抢在暴风雪到来之前带领村两委会成员挨家挨户发通知、做动员。部分农民存在侥幸心理,死守在家里不愿转移,一面不厌其烦地说服动员,一面动手帮助搬运物品,在20多天的狂风暴雪中转移群众600余人,确保了村里无一人伤亡。

暴风雪过去后,也没有一丝松懈。艰巨的救灾任务让他夜不能寐。他又及时带领村干部走村串户,了解受灾情况,慰问受灾群众,全力组织群众开展灾后生产自救,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确保了全村的安全和稳定。

这就是中国最基层的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缩影,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悦耳的篇章,有的只是村党支书朴实无华、平淡无奇的朴素工作经历,同志正是用他那朴素无奇的人生目标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勤政为民的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光荣典范。村的村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这样一个一心为群众着想的好书记,村的村民又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在的带领下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越走越近

第4篇:村党支部典型材料(范文)

“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黄家湾村党

支部典型材料

黄家湾村共有6个社,262户,902人,党员47人。“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黄家湾村党支部以“创先争优树典范,模范带动共发展”为主题,以“科学发展争先进,建设和谐新农村”为实践载体,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实现了村内经济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一、强保垒,聚民心,提高执政能力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为了把村党支部建成群众信得过的好班子,黄家湾村始终把加强班子建设作为提高战斗力的首要工作来抓。一是积极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农村政策、市场农业及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理论,统一了党支部一班人和全体党员的思想认识,有力的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坚持党员干部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加强了对班子成员和党员队伍的管理。三是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壮大党员队伍。四是广泛深入开展了“双培双带”、“设岗定责”等党性实践活动,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村党支部还制定完善了党员联系贫困

户制度和党支部帮助贫困党员制度,使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办实事,谋民利,提高人居环境

黄家湾村党支部始终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为民办实事列入村党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政府项目支持,号召广大村民积极参与重点工程建设。为提高村民收入,黄家湾村今年将建设一个万头猪场,目前资金已经全部到位,工程即将开工建设;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黄家湾村今年新建200亩密植枣林,目前换土工作已经完成,树苗将在近期栽植;为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村党支部今年重点做好24户花园式住宅小区道路的绿化和硬化;为充实群众文化生活,村两委会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决定修建村文化体育广场,目前该项目已经申请到了 “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项目。以上工程的实施,使全村农业基础设施和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村社面貌将得到明显改观,农民人居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农民收入将得到明显提高。

三、兴文明,促和谐,转变社会风气

黄家湾村一班人始终认为,没有好的社会风气,就没有好的发展环境。因此,村班子始终把改善村风民风,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作为工作的突破口,一是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黄家湾村结合本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在群众中广泛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活动,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使广大村民在各项活动中

自觉遵纪守法,并采取群防群治、联户联防的措施,在治安协管员的组织带领下,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治安防范体系。二是广泛开展了“文明村”、“五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黄家湾村的社会风气有了明显好转。截止目前,村里没有发生一起治安案件,也没有发生一起集体上访事件。

“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黄家湾村党支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如今,村党支部一班人正带领全村群众向着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奋进。

二0一一年四月

第5篇:高华村党支部典型材料

支部引领调结构党员争先闯路子

——高峰土家族乡高华村党支部党员“创先争优”带农户发展纪实高华村位于慈利县高峰土家族乡西北部,是慈利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秦清龙的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村,该村是高峰土家族乡境内海拔最高的村,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297人,有党员20人。几年前的高华村还是高峰土家族乡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群众思想意识落后,生产经营主要以传统玉米、红薯为主,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是村内环境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在高峰土家族乡党委、政府的引领下,在学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下,村党支部引领群众转变思想,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的高华村,一条新铺就的水泥路平坦整洁、一幢设计新颖的村部拔地而起,新的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支部活动室等设施一应俱全;村前村后绿荫环抱,烤烟成片;反季蔬菜远销长沙马王堆菜市场,金秋梨种植也颇具规模。“现在的高华村变化真大,几年前我们想都不敢想。”原老村党支部书记、78岁高龄的黄世松忍不住心中的喜悦,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

支部搭台转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高华村的农村生产经营仍以自然经济为主,“种粮过日、喂猪过年”是昔日高华村的真实写照,群众们各自为营,对村级事

务和建设漠不关心,致使全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有道是“穷则思变”,高华村的党员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村党支班子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找出了问题的根源,认为党员群众的思想不转变,高华就难以发展,为此村支部在教育和解放群众的思想问题上大胆探索:一方面抓住学习实践活动的契机,狠抓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谋求发展上来、统一到一心一意搞建设上来;另一方面村党总支一班人在外面积极争取支持,欣喜2009迎来了由县委组织部和房管局作为后盾单位建设扶贫项目,这无疑给该村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党支部深谙“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带着群众学、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多方筹集资金,从群众最关心通村5.5公里水泥路硬化着手,带领群众修路、筑沟,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干部群众的教育和示范作用一进步加强,群众逐步从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中解放出来,积极投工投劳,支持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在通村5.5公里水泥路路基建设时,78岁高龄的原支部书记黄世松,不顾自己体弱多病,带头投入到村路基建设当中。村支部书记杨汉洲,为了修好村里的路,整天坚守在工地上,家里的烤烟种植无暇顾及,自己受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村里的建设质量得到了保证。

正是党员的模范作用,使村民意识到只有村里建设跟上去了,经济才能发展,因此在修村道时,群众自发投工3400个多,自发捐款5.1万元资金,并人均负责长28米,宽4.5米路基建设任务,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条件。

党员带头闯路子。群众意识转变了,但干什么、怎么干又成为了摆在村支部和党员面前的一道难题,在这关键时刻党员们勇敢地把风险承担起来,村支部书记率先带头,种起了烤烟,村里的党员有的搞养殖,有的种金秋梨,经过一次次失败,一批党员脱颖而出,成为了村子里面的致富带头人,许多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后,主动参加到推动高华发展的大军中来。2008年,高峰土家族乡烤烟喜获丰收,村党支部看到别村尝到了“甜头”,摩拳擦掌也想重点发展烤烟,充分利用高寒缺水、日照充足等得天独厚的条件,2009年,党支部召开全村动员大会决定带头发展烤烟,但由于烤烟生产投资大,耗工多,加上担心市场风险等因素,群众对此基本是持怀疑态度,为了打消群众的顾虑,村支两委首先从县烟草局争取到5栋集群烤房,解决村民烤烟没地方的难题,并号召党员干部率先报名,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村民的积极性被带动起来,当年全村发展烤烟超过400亩,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净增500余元;2010

年初,群众得到了种植烤烟的实惠,纷纷争抢面积名额,报名面积远远超出了规划发展的面积,为满足群众的需要,鼓励群众的积极性,在申报面积超出计划面积的情况下,村党支部动员先报了名的党员干部纷纷退出,党员“一进一出”让高华村烤烟种植顺利推进。就这样高华村支部通过“党员冒险探索带农户”的模式使高华村在探索实践产业发展上积极创先争优,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支部引领谋发展。“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群众看支部”,支部的战斗力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村级发展,高华村过去主要种植玉米和红薯,村民收益少,村党支部意识到只有发展特色产业才能让大家摆脱贫困。村党支部充分做好高寒缺水的文章,重点发展烤烟、反季节蔬菜、烤烟等山地种养业。党支部先后确定了“支部协调引路、党员示范带动”的发展思路,并还选派党员代表到常德安江农校进行参观学习,学习反季节蔬菜、生猪养殖等技术,特别是在发展金秋梨的起初,部分村民由于担心销路和技术问题,不愿意种植,为消除群众的顾虑,村党支部决定由党员干部带头发展,为群众树立典范,村党支部成员杨汉洲、徐芳等率先种植了10亩的金秋梨示范基地,在他们的带领下,一部分党员群众也开始种植金秋梨,党支部还针对群众在种植管理中缺

乏技术的实际问题,邀请涉农部门技术人员和当地“土专家”到示范基地现场指导,提供技术服务。两年来,村党支部共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外出参观学习2次,举行实用技术培训20次,培训400余人次,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目前,高华村实行立体农业,金秋梨套种红薯250亩,栽植烤烟280亩,反季节蔬菜400亩,给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群众的口袋渐渐的鼓起来了,2009年,高华村的人均年收入超过3500元。

党群和谐建新村。俗话说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正的小康,通过几年的发展,高华村涌现出了一批致富领头人,他们有的是养殖大户,有的是蔬菜种植大户,有的是烤烟种植大户,但富起来的党员并没有把没有富起来的党员和群众忘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他们主动与贫困党员、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以“一对一”的模式帮助家庭有困难的党员和群众转变观念、发展生产、促进增收,村支部以公开承诺书的方式公布帮扶的对象,一方面便于接受全村村民监督,另一方面用于鞭策自己,做好帮扶工作。高华村支部书记杨汉洲,就是名副其实的“脱产干部”,自从他任支部书记以来,就从没过问家中的农活,而他却常常抽空帮助因长期患病导致家庭贫困的罗湘焕,除了传授生产技术以外,还给

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带领他脱贫致富,爱人对此颇有怨言,每当这时他就劝诫自己的妻子:“我是一名党员、是一村之长,我的职责就是要使全村人民都富起来了,而不是我自己一个人”;高华村计生专干徐芳,丈夫长期外出打工,她一个人种了10亩烤烟,还照顾年幼的孩子、赡养年迈的父母,此外还主动抽时间帮助年老体弱家庭贫困的村民田友明,帮助他搞好反季蔬菜的种植;林耀金因为智弱,难以搞好生产种植,党员林耀先便主动在农忙的时候跑去帮忙,协助他完成生产,帮助他解决温饱问题,正是在党支部和党员的带领下,如今的高华村已脱下了贫困村的帽子,200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3500元,脱贫致富的速度之快全乡远近闻名,每当群众们谈起高华的发展,他们总是这样说:“我们有一个好支部、有一批好党员”。

在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高华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体党员将迎着改革的春风,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创新思路、勇于拼搏,做出新的业绩,为创先争优活动添光彩。

(撰稿人:万青建田 野)

第6篇:村党支部书记典型发言材料

文章标题:村党支部书记典型发言材料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我叫,从1985年5月份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来,我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抢在先,干在前

,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带领全村农民走出了一条共同致富路。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民增收项目

针对黑坨子村地处近郊的优势和土地资源少的现实,我们把加快全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带领村干部认真考察地块、土质,并对各家各户进行走访,了解情况,最终总结出一条致富的好路子,就是充分利用近郊优势和国家扶贫政策,大力发展棚菜和果树产业。

我们利用县里扶贫款打井、办电,大力发展棚菜产业。我发挥带头作用,组织村干部、村民一起挖墙沟、清水渠、铺作业路、安装水利设施。1994年,全村共建大棚106个,每个大棚投资1.2万元,当年投资当年受益,每个棚户当年收回投资净赚8000元。群众在受益中露出了笑容。截止今年春天,全村已发展棚户150余户,建暖棚100余个,冷棚50余个,四季生产,全年受益。

我们还结合村情,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实现葡萄种植面积4500亩,其中食用鲜葡萄1500亩,酿酒山葡萄1500亩,总投资达130万元。为节省资金,我们村干部带领村民一起平地、挖水渠沟、墙壕,累计出义务工30000个。

为了使葡萄有更好的销路,2002年秋,我同镇领导到通化、鞍山、熊岳等地考察生产酿酒葡萄的栽植和销售情况,准备在扩大后的葡萄园区内栽植新品种,促进农民增收。如今,我们村的1500亩山葡萄亩产达1500公斤,这种葡萄耐寒、好管理,产品在市场上紧俏,销售价格每公斤1.60元,种植户由原来的十几户已发展到现在的416户,种植面积达3000亩,同时在葡萄园区内间种西瓜、甜瓜、花生等经济作物,增收650万元。2003年,我们成立了葡萄种植协会,并以鞍山千山庄园葡萄酒有限公司为依托,解决了葡萄销路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创绿色无公害葡萄品牌的同时,我们还扩大了果树和园林绿化树种育苗基地规模,抓住公路建设和城市绿化的契机,增加育苗品种,育苗数量达200万株,远销吉林、黑龙江、内蒙、熊岳等地区,实现产值160万元,创利润120万元。

我们借助农林果菜齐抓并进的优势,将畜牧业也列入了全村的产业项目。大力扶持瘦肉型猪的养殖,为养殖户协调贷款10万元。现发展养殖户110户,饲养生猪最多的大户存栏达150头,年收入超过2万元。

在抓棚菜生产、葡萄生产和生猪养殖的同时,我们还发动村干部带头挖信息,找渠道,引导剩余劳动力发展商、饮、服等行业,并对剩余劳动力组织业务培训,向各企业、工厂输送劳动力400余人,增加农民的收入。在村干部带动下,各家各户都有了自己的发展产业。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50元。

生活富裕了,社会也稳定了,黑坨子村多年未发生过刑事案件,无一例上访事件发生。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我们始终把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做为头等大事来抓,努力为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栽植环村林。自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以来,我们已经植树12000棵,栽植小桃红、刽柏等绿化树种,围绕整个村庄,形成良好的居住环境。

二是发展远程教育和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到的优惠扶持政策使全村80的农户安装上了有线电视。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每户农民只承担160元的安装费用,村上给每户补助50元。如今,村民们可以坐在家中了解祖国各地发生的事情,既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提供了增收致富的信息。

三是农网改造。我们村在5000亩耕地上,打大小水井870眼,全村农田全部实现水利化,确保了农业旱涝保收。村里投资4万元进行防氟改水工程,全村556户2200口人全部吃上放心的自来水,从此再也没有氟病的危害了。

四是全村实现农村合作医疗。为了调动广大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终身受益的积极性,村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村里为每位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员补助5元钱,全村累计支出1万余元,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问题。

目前,改厕工程正在筹备之中,现已投资4万元,购置了安装设施,准备来年施工试行。

今年,我们投资45万元建筑了全县第一栋村部办公楼,办公楼占地面积达3934平方米,科技培训中心占地面积434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外围用透体墙包围着,办公楼内设立了图书屋、文化活动室,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随着新村部竣工,我们将闲置的老村部进行公开拍卖,以13万元的价格成交,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

的财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来,我们村先后被省政府评为“模范村委会”,荣获市、县“先进集体”、“经济增长先进村”、“果树生产先进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我本人也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成绩只代表过去,面对新的使命,我们将一如既往,勤政为民,早日把黑坨子村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村党支部书记典型发言材料》来源于,欢迎阅读村党支部书记典型发言材料。

上一篇:税收筹划心得体会下一篇:小米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