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德育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文一共涵盖5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大二德育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那么,如何改进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实效?本人从爱国教育与理想教育相结合;爱家教育与伦理教育相结合;诚信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生理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與侧面约束相结合;制度化教育与人性化教育相结合等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篇:大二德育论文

转变德育观念 改进德育方法 构建德育特色

【摘要】学校德育的创新与发展应从经验思维提升到理性思维,在注重方法手段研究的同时注重德育内涵的研究与开发,真正认识并确立学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目标。

【关键词】转变观念尊重需要构建模式

社会是否和谐,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群体素质的提高。群体素质的基础在于学生时期的培养。学校根据自己的文化积淀和教育特色,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中,应该始终把德育作为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最基础的教育,从实效性出发,在探索德育规律与创新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学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理念,逐步完善学校德育的价值目标。因此,在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的今天,学校作为承担基础教育的重要领域,对学校德育核心价值理念的认识和实现这个价值目标的实践与研究显得更为迫切。

在德育实践中,我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系列德育活动为特色,实行系列活动与常规管理相结合,做人教育和成才教育相结合,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德育模式。学校的育人目标是: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全面打好素质基础,“重德育才,要成才先成人”,培养具有个性特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职中生,为学生的未来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

一、构建学校德育新体系

1.转变德育观念

长期以来,学校比较多的是依靠经验开展德育工作,各自由经验产生的方法创新虽然有它的作用,但以德育规律的研究视角来看,尚未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长效的、学生渴望接受的、和谐发展的德育课程、系统和方法手段。

学校德育的创新与发展应从经验思维提升到理性思维,在注重方法手段研究的同时注重德育内涵的研究与开发,真正认识并确立学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目标。按照我国政治制度的要求,学校德育承担起思想、政治、心理、道德等更为广泛的教育内容。因此,必须担负起指导和帮助学生懂得人生规律、科学把握人生、感悟人生真谛、树立理想信念、完善人生发展的作用。简而言之,德育对成长中的学生来说,不仅是社会伦理道德学问,还是一门健康生存与正确发展学问,从中能够获得优化健康生存方式的知识和科学发展的新认识。它客观上已形成人类生存与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学说体系,是学会做人,优化、完善社会关系,使社会得以和谐发展的一门基础科学。学校德育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生命价值的丰富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德育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理念基础上,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教育人、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的价值的集中体现;德育应该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价值是紧密联系的,体现的是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注重发展个性,注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确立;学校德育应该是使学生学会做人的科学导航基础性课程,它的生命力在于能够成为帮助学生顺利融入社会,在积极适应和参与社会进步与社会建设中实现个人价值。

2.尊重和满足“两个需要”

改进学校德育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学校德育规律,并且明确学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目标——从指导和帮助学生获得人生的成功与发展出发,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使学生掌握如何从人生意义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从而使自己发展得更好。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工作要坚持尊重和满足“两个需要”。

(1)学校德育要满足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要

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以德育专职队伍与全体教职工达成共识为实施德育的思想基础,形成团队合力。德育虽然有政治工作的要求成份,但不完全等同于政治工作,它必须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发展。它既有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又有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不能仅仅作为对学生的目标要求,应该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与社会理想、职业理想、个人的生活理想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大胆正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主客观条件,增强自主发展的动力;养成教育也不仅仅是为了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在提出行为规范要求的同时,应该向学生传授行为技巧,传授行为科学,引导行为智慧,优化行为表现,提升行为能力和层次。也就是在对学生提出该怎么做的同时,引导他们思考并通过实践去体验,进一步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做,对自己的发展有什么好处,以及怎么才能做得更好。因此,不同的学习阶段应该实施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愿意接受,成为自己的需要。这是一项基础性的、有规律可循的教育活动。

(2)学校德育要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是由认识支配的,并随着认识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是德育的重要功能和职责。德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成长发展得更好。这个价值目标,能坚定学生的追求,成为行动的指南,起到名至实归的效果。我们从事德育工作,既不能把它看成是一项任务,更不能把它作为管理学生的一种手段,关键是落实教书育人。

3.发挥灵活机制

学校德育在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不言而喻,而德育在实施过程中的难度却同样不言而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使我们不仅看到德育在国家领导人眼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看到基层德育工作者对改革德育工作的迫切要求,焦点在如何充分发挥德育的功效,体现德育的实效性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德育高级目标(如理想信念等)的教育中,如何使其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把理想信念教育的规定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在学生逐步认识、提升当今学习生活的意义上,使他们逐步达到领悟点。通过“远”与“近”的联系,找到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需要的最佳结合点,这就是德育应起的作用。比如,我们向学生提出,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符合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中职生这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同时组织学生联系自己,联系现实社会,引导生涯设计,进行社会考察,相互交流,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根据不同的情况列举生动的案例。同样,在道德规范的养成性教育中,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联系起来,授予行为技巧、正确的行为方式、指导了解有智慧的行为特征等。因此,我校开设文明礼仪课,开展“团员之家”、感恩教育等活动,建立系统化的校本德育课程包,以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从而有效地发挥德育的功能并体现德育的生命力。

4.实现“三个和谐”

让和谐意蕴充盈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为职中生成就和谐人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造就一大批建设主力军,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光荣而艰巨的时代使命。要履行好这个使命,和谐德育必须成为学校德育工作不懈的创新目标与追求。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学校德育工作应该是充满生机性、体现时代感、富于创造力的一项条理、融洽、透射出和谐美的育人实践活动,其本质是实践的,其运作是和谐的。

(1)人际和谐:实现德育目标的首要前提

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的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学校德育恰恰是突出了对“人”的教育,承担着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责任意识、自我完善意识的任务。完成这个过程,师生人际关系状况对德育接受效果有着决定影响,必须调整好教育者对待受教育者的态度,使二者关系处于和谐状态。一是德育工作者要研究学生心理需求,客观地分析职中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做到“知己知彼”;二是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由高高在上转为平等相处,消除隔膜,使学生产生“自己人”的感觉;三是要学会把德育内容“活化”,从解决学生生活、学习、择业等实际问题入手,促进教育对象的社会化;四是引导学生自觉修德,大胆放手,指导学生自发开展有利于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充分发挥的育德活动。

(2)管理和谐:德育成效的切实保证

学校管理系统的和谐与否决定着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而德育管理的和谐一定程度上也在制约着学校整体管理的质量。管理与和谐是相互促进的一对范畴,没有管理,和谐就缺乏基础,没有和谐,管理就缺乏方向,学校德育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形成一个全员德育的工作局面。一是要更新德育观念,通过引导、教育,使学校教师摒弃思想上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专利”的思维局限,秉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优良传统,主动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教职工队伍建设、实习实训与就业指导等各项工作与德育工作间的联系、渗透和融合;二是健全管理机制,保证落实好德育工作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和德育投入;三是在管理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使德育运行在和谐状态下进行。

(3)环境和谐:学生德行成长的肥沃土壤

职中生的道德形成、发展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这些有机情境。让学生学会判断并吸纳这些情境中“情”的有益养分,使其在品德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职责。必须努力营造和谐的德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肥沃的成长土壤。首先,校外环境与校内环境要和谐。积极争取社会各行各业和广大家长的支持,塑造适应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其次,校园内部诸子环境要和谐。校园文化环境、专业建设环境、师生人际环境等子环境构成学校的校园生态环境,这些子环境中德育氛围形成与否、程度深浅及子环境间德育目标与方式的整体协调性,在促进学生加强道德认识、形成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和对其本身和谐、全面发展的深入理解上至关重要。

二、构建走向主体实践的学校德育新模式

学校德育的主要对象是未成年人,他们处于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从而达到领悟点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重要的是必须为他们打下扎实的认知和认识基础。德育的作用最终应该充分体现在学生的道德行为方面。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学校的特点作出比较明确的安排,保证主题德育与学科类教学活动有一定比例的时间与空间,重在基础性、养成性、系统性、联系性、激励性,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两个层面的教育中,有针对性地架梯登高、以情景感染,使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更富有理性的思考和积极的行为动力。

我校从以下途径入手构建学校德育新模式

1.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制定指导性的分段德育目标

根据各年级学生个性特点、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自我发展的欲望,制定分段德育目标。

2.增加学生课外活动及研究活动的比重

把学生社团、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纳入学校常规管理;鼓励学生以研究小组的方式进行小型的科研活动;某些学科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共探的合作学习。

3.探索符合我校特点的德育管理模式

真正推进素质教育,既要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又要考虑其全面发展;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自主性,激励学生发展自己的才能与创造潜力;在运作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科学、民主的特点,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身行为的主人,自主教育的主体。

4.教师用宽容理念营造和谐自由的教育环境

(1)科学认识宽容理念

正确认识与处理宽容理念与日常教育的关系;研究正宽容、临界宽容、负宽容的区别;研究其操作方法等。

(2)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起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仅能在学科教学及学科教学以外的授课时间,而且能在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主动关心并悦纳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自发地产生学习兴趣;真正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营造教师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学生做楷模。

(3)营造良好的生生关系

根据时代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自身发展营造一个有效的自主教育环境。

根据时代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对五自精神(自尊、自爱、自信、自主、自立)分阶段提出细化性的达成目标,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尊重独立的人格和个性。通过不同的途径,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真正认识自己的心理及行为特点,并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状况。

5.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参与现代竞争与合作的重要保障。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还是我校的一个薄弱环节,只限于做心理测试和分析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深入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方面还有待加强,我们将分步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工作,使我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为最终实现自我教育创造理论条件。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然以一系列优良素质为基础。因此,作为基层学校,应对学校德育的一般理论和具体实施策略做进一步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研究,探索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原理、方法和途径;进一步丰富关于学校德育的理论和青少年道德发展和形成的理论研究,为实施以德治国的重大方略架起新的支点;为学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为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1]《自我教育新论》 蒋自立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年出版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

[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4]《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纲要》

作者:吴秀文

第二篇: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词汇学习的对比实证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调查不同水平的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状况的差异。本文的研究采用由顾永琦和Johnson设计的英语词汇学习问卷(VLQ5),该问卷中,分别从词汇学习观念、元认知词汇学习策略和认知词汇学习策略三个维度,对不同水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词汇学习进行调查。通过数据分析,主要是SPSS的独立样本t-tests,分析表明:(1)不同水平的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2)性别因素对词汇学习有没有影响;(3)英语水平和词汇学习的关系。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大二学生 英语词汇学习 对比

1.引言

词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是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英语学习最难的部分。没有语法,人们能表达的东西很少;而没有词汇,人们什么都不能表达。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掌握大量的词汇也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Lewis (1997:16)认为,掌握必要的词汇是顺利进行言语活动的保证[4]。学生对单词掌握的“量”和“质”(即词汇活用的能力)是衡量英语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词汇学习的特殊性,很多学者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词汇学习的进行了研究。

本文对不同水平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进行了调查和对比分析,揭示了词汇学习观念、元认知词汇策略和认知词汇策略的差异及其与英语水平的关系。

2.相关研究的回顾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重心开始从研究教师如何教转移到探讨学生如何学上来(Cohen,1990)[1]。学习策略的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研究者们就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一直存在争议,都试图建立自己的学习策略框架和理论体系。随着学习策略研究的深入,单项技能的策略研究也在逐步发展完善之中。关于词汇学习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Cohen (1990), Nation (1990), Nation & Newton (1997), Oxford (1990)等详细论述了关于词汇教学的各种策略[1],[5],[6],[8]。O’Malley 和 Chamot (1990)对学习策略的分类,层次清晰,包容性强,得到了学者们的认可。其中,词汇的元认知策略有:制定计划、选择性注意、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四种[7]。

国内的外语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英语词汇学习和记忆策略也给予了很多关注,研究也一步步深入(顾永琦, 1994; 文秋芳, 1996a, b, 1997; 王文宇, 1998a, b; 吴霞等, 1998; 刘津开, 1999; 段成, 1999)[2],[9],[10],[11],[12],[13],[14],[15]。Gu和Johnson(1996)研究了北师大二年级85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学习成绩。该研究发现主动学习与选择注意等元认知策略最能预测学习成绩。其次,上下文编码记忆、口头重复等策略也能在不同程度上预测成绩。而视觉重复与注重背诵则与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对扩大词汇量有帮助的学习策略,如运用词汇表、利用词根词缀、将意义相近的词分组记忆等,与总成绩无显著相关[3]。

上述研究大都只对部分或某一种词汇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与分析,试图通过实验或数据对比证明这些策略是有效的。实际上,外语学习者在词汇记忆和学习过程中不可能只使用一种方法,不同水平的学习者使用的策略也可能不同。因此,本研究是基于Gu的研究,对不同语言水平的学习者进行系统综合性的词汇学习的实证调查研究,通过对比,找出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上的差异与特点,对于中国大学水平的英语词汇教学是有指导意义的。

3.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考察中国专科学校层次上不同水平的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差异。具体研究问题有四个:(1)不同水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词汇学习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2)性别因素对词汇学习有无影响。(3)英语水平和词汇学习的关系。

4.研究方法

4.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来自济南广播电视大学的90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平均年龄是21岁,他们按学校英语分等级教学制度分别被分在B班(英语成绩75-81)和C班(63-75)两个自然班。

有些学生已经通过PETS3①,正准备CET4②的考试;另外一些学生正准备PETS3的考试。他们英语学习动机很强,态度积极,英语语法基础较好,词汇量在3000-5000词。

4.2 研究工具

英语词汇学习问卷(VLQ5),由顾永琦和Johnson于1996设计,问卷中将词汇学习分成三个维度:词汇学习观念、元认知管理和认知策略。问卷的语言是汉语,便于理解。共有90个问题或变量,用七分量表来回答[3]。

问卷数据用SPSS③整理、编辑和分析。

参照山东省广播电视类大学英语考试试卷成绩。按照他们的英语成绩分别分成高分组和低分组。高分组成绩是78-81分,共25人,其成员为部分B班学生;低分组英语成绩是63-70分,共17人,其成员部分C班学生。通过SPSS分析,高分组与低分组英语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t=18.417,p=.000<0.05)。

4.3 研究过程

2006年1月,调查分别在两个班进行。为避免误解,问卷采用汉语版本。在做问卷之前,研究者将七份量表每个等级的差异给学生作解释与强调。有他们的英语教师在场,如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由教师解答。问卷收集之后,除去18份不合格的问卷,对72份合格问卷(B班:42份,C班:30份)的数据进行输入编辑。SPSS对问卷信度的分析а=.9471,信度很高,完全可以用。

5.结果与讨论

5.1 问题1的分析与讨论

关于问题1,不同水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词汇学习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分析,高分组与低分组在词汇学习的三个维度——学习观念、元认知管理和认知策略的总体得分还有策略总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存在显著性差异的题目有:ITEM 08“学词汇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从上下文猜测词义”,ITEM 35“我根据上下文所提供的例子来判断一个生词的意义”,ITEM 87“查一个单词时我读一读显示它用法的例句”和变量“单词需要在用中学”,它包含ITEM 02,04,06,08,10和12。题目详细内容请看表3。这些都是高分组经常采用的做法,低分组采用的不经常的做法,可以说是低频题目,也是两组存在显著差异的地方。变量“单词需要在用中学”属于学习观念的范畴,因此,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单词的学习观念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分组学生对于单词的学习需要在运用中学习认识得更清晰,他们更经常地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通过阅读学习单词,扩大词汇量,还认识到掌握一个单词要知道它们的形式、意义、搭配和基本用法。

而题目36“当我证实自己猜测的意义时就查词典”是个例外,低分组的平均值更高,而且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高分组不经常查词典来证实自己猜测单词的意思。

5.2 問题2的分析与讨论

关于问题2“性别因素对词汇学习有无影响”,本文分别对B班高分组和C班低分组的男女生进行了分析。B班高分组共25人,其中男生11人,占44%;女生14人,占56%。Independent Sample t-tests分析显示,高分组男女生在词汇学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2.147,p=.043<0.05),变量策略总分(元认知管理和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包括运用局部语言信息、记下意义、记下用法、上下文编码、记笔记、重复、首次处理)和学习观念(包含单词需要在用中学)。

具体题目中存在显著差异的有ITEM 04, 08, 16, 18, 20, 21, 30, 37, 40, 41, 59, 68, 78共13个。在这些存在显著差异的变量和题目中,女生的平均值都比男生的高,说明女生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更清楚地认识到单词需要在运用中学习,观念更加正确。女生更多地、更经常地使用元认知管理策略和认知策略。这一结论是许多研究都证实过的。只用 ITEM 03“记忆单词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词典或词汇表”是个例外,男生的平均值显著地比女生的平均值高(t=2.103,p=.047)。

C班低分组共17人,其中男生11人,占64.7%;女生6人,占35.3%。通过Independent Sample t-tests分析,男女生之间在学习观念、元认知管理和认知策略、策略总分及题目总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显著性差异的变量是“词根词缀”,属于认知策略的强化中编码的范畴,题目有ITEM 47,52,85,其中ITEM 47和85属于认知策略范畴,而ITEM 52属于主动学习,元认知管理范畴。在这些变量和题目中,女生的平均值比男生的高,说明女生的认知策略的运用比男生好,更有意识地主动学习。而ITEM 13,16,29和88,男生的平均值比女生的高。

作者分析C班低分组男女生的词汇学习显著差异不普遍,主要原因是人数太少,而且男女生比例失调的原因。

5.3 问题3的分析与讨论

关于问题3英语水平和词汇学习的关系,通过SPSS的英语成绩与变量学习观念、元认知管理、认知策略和策略总分及题目总分的相关性分析,B班相关系数分别为0.686, 0.288,0.284,0.254 和0.254。只有学习观念和英语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其他变量也是正相关,只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C班以上变量与英语成绩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545,0.867,0.939,0.860和0.860,学习观念、元认知管理、认知策略和策略总分及题目总分与英语成绩都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学习观念相关系数较低,而认知策略的相关系数最高,这些因素,即本问卷关于词汇学习的三个维度在C班都能解释英语成绩的高低。

6. 结语

通过对济南广播电视大学B班与C班高分组与低分组的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虽然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整体学习观念、元认知管理和认知策略上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但是高分组与低分组学生在学习观念的一个方面“单词需要在用中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题目的显著性差异的存在说明,高分组学生对于“单词的学习需要在运用中学习”的观念认识得更清晰,他们更经常地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通过阅读学习单词,扩大词汇量,还认识到掌握一个单词要知道它们的形式、意义、搭配和基本用法。认知策略的首次处理变量中“运用局部语言信息”和“为学习查词典”两组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

性别因素在B班对于词汇学习有显著性影响。学习观念、元认知管理和认知策略中,女生都比男生得分高,这说明女生词汇学习的观念更加正确,使用的元认知管理策略和认知策略也更多更经常。而在C班,由于男女生比例失调,未发现性别因素对词汇学习的显著性影响。但在个别元认知管理和认知策略题目中,女生运用得更好,且这种差异是显著性的;另外一些元认知管理和认知策略题目中,男生得分更高,差异也是显著性的。

B班在英语成绩与词汇学习的相关性上,只有学习观念最能解释英语成绩;而在C班,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整体得分和问卷的三个维度——学习观念、元认知管理和认知策略都对英语成绩起积极的解释作用。

所有题目中,对于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平均值在5分以上的(即经常运用、高频的题目)题目90题中共有12题;而对于英语水平低的学生,90题中只有8题。因此,中国学生不论英语水平高低,词汇学习观念都存在问题,而元认知管理和认知策略的使用都很少,效果差;而对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进行词汇学习观念的纠正,元认知管理的指导和认知策略的培训,对于英语成绩的提高效果将更明显,作用会更积极。

注 释:

①PETS3(Public English Test System 3),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三级.

②CET4(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4),大学英语考试四级.

③SPSS:Statistical Package of Social Science,数据分析统计软件.

参考文献:

[1]Cohen,A.Language Learning:Insights for Learners,Teachers and Researchers[M].New York:Newbury House/ Harper Row,1990.

[2]Gu,Yongqi.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anguage learning outcomes[Z].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in Hong Kong,1994.

[3]Gu.Y.&Johnson,R.K.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anguage learning outcome.Language Learning,1996.46:643-679.

[4]Lewis,M.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7.16.

[5]Nation,I.S.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Rowley, M.A.:Newbury House,1990.

[6]Nation,I.S.P.&Newton,J.Teaching Vocabulary[A]. In J.Coady & T. Huchin (eds.).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Cambridge:CUP,1997:238-254.

[7]O’Malley,J.M.&Chamot,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8]Oxford,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Rowley,Mass: Newbury House,1990.

[9]段成.使用記忆策略扩大词汇量.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科版),1999,(2).

[10]刘津开.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猜词能力与外语水平.外语教学,1999,(3).

[11]王文宇.观念、策略与英语词汇记忆.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12]王文宇.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记忆策略的比较.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8b,(1).

[13]文秋芳,王海啸.学习者因素与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关系.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a,(4).

[14]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b.

[15]吴霞,王蔷.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词汇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1).

作者:张巧英

第三篇:改进德育方式 提高德育实效

摘要: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那么,如何改进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实效?本人从爱国教育与理想教育相结合;爱家教育与伦理教育相结合;诚信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生理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與侧面约束相结合;制度化教育与人性化教育相结合等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改进 德育 方式 提高 实效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首先是学校处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学生的文化成绩仍是衡量教师的硬指标,而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只是一个软任务,这种一手硬,一手软的要求和管理,自然使得教师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在思想上只重视分数,而不重视差生的转化,在教学活动中,只强调对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第二是家庭和社会的消极影响,常常对学校的德育教育产生副作用。家长中不乏忽视道德者。一种是溺爱型的家长,一味迁就子女的错误,不从主观上、自身上分析子女的错因,而总是责备老师,这自觉不自觉地助长了学生的主观主义思想,养成了学生目无组织、目无纪律的恶习。

第三是学校缺乏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奖惩不严明,使学生从思想上缺乏荣辱感。加之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造成的直接结果是恶者无所惧,而弱者无所依。

第四是学校虽有共青团、少先队组织,但没有开展实际的、有效的工作,只是在每年的“五四”和“六一”象征性地、大规模地、甚至是无原则地吸收新队员,新团员。共青团和少先队员应具备的条件、标准 、行为规范在学习生活中,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第五、学生学习负担太重,学习生活单调、枯燥、精神生活空虚,而且缺乏娱乐场所、娱乐时间和娱乐的内容。有的中小学生,就简单的模仿大人的行为抽烟、喝酒、搓麻将、下馆子、进网吧。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得不到满足,就铤而走险,误入歧途。

第六、由于受到电影、电视、流行歌曲及网络游戏的影响,校园中早恋现象严重,上至初中三年级,下至小学三年级,以兄妹相称的男女生大有人在,伴着多角恋爱现象的出现,校园中结伙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

以上这些,都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网络时代,针对家庭和社会给道德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从积极的方面来解决问题呢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爱国教育和理想教育相结合

我们中国是个大国,现实的国情是经济还不够发达、文化还相对落后。那么,我国新形势下的道德教育,也应强调国情,强调国家利益,强调中国特色、强调内容形式符合时代要求。目前我国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关键是缺少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少年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相比,相差多远啊!因为他有“中华崛起”这个远大志向,因而终其一生,历尽艰难而百折不回。动机不同,它所产生的动力和持久性,也将大大的不同。

二、爱家教育与伦理教育相结合中国文化的特征,强调伦理道德

而中国国情的另一个特点是:道德教育面对的对象,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最显著的特点是:执拗、孤独、缺乏适应性。

针对这种特殊情况,我的做法是:在爱家教育中渗透伦理教育。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给各自的家长端一杯水,对自己的父母说一声“你辛苦了,谢谢!”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也表达对父母辛苦之情的感激。在“母亲节”,让学生唱一首给母亲的歌;在“三八节”让学生给母亲写一句心里话;在“父亲节”,以“我爱我家”为主题,开展专题讨论,让学生回忆,述说,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情,理解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义务和责任

三、诚信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新加坡强调:道德教育要个人、社会、国家兼顾法律与人情味兼顾,理想与现实兼行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坚持在每年的三月,结合社会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道德风尚进万家”,“诚实信用万里行”等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通过调查、了解、体会,以写文章、讲故事、做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诚实的理解。

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法制日报”、“今日安报”,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还经常邀请当地公安局或者派出所的人员到校进行法制报告,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辨析是非的能力,也提高了法律意识和遵守法纪的自觉性,提高了道德素养。

四、生理教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我们不能否认其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特殊性。针对校园中早恋现象严重的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对学生进行生理教育和心理教育,让他们知道生理成熟和心理不够成熟的矛盾,让他们知道男女生生理结构上的不同,让他们明白青春期萌动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早恋是一种不良现象。

五、正面教育和侧面约束相结合

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传统不同,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也有所差异。新加坡提出: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道德教育与生活需要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吓唬相结合!日本、英国等国在道德教育中十分注重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这些事实,对于我们当前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德育实效,不是个很好的借鉴吗?

六、制度化教育与人性化教育相结合

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我们既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我都注意对学生的管理既制度化,又人性化。把“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教学理念,外化为教学活动中的一言一行,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来不在教室里公开批评学生,从来不对任何学生恶语相向。相信制度化和人性化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

总之,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改进道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密切学校、家庭、社会关系,理、情、法相结合,物质教育和光荣感教育相结合,顺情、顺理、顺势帮助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进行自我道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德育实效的很好的方法。

作者:介淑云

第四篇:构建德育体系 探索德育途径

漳浦道周中学位于漳浦县城所在地绥安镇,毗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道周纪念馆,以明末爱国者、儒学大师、著名书法家黄道周的名字命名。近三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级工会先进单位,漳州市文明学校,漳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漳州市绿色学校,2007年、2008年漳浦县初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2009年漳州市初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2007年至2009年漳州市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道周中学从简陋、落后的初中校发展成为如今全县名列前茅的完中校,学生三千八百多人,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生源由原来的城郊扩展到全县各乡镇,甚至外县学生也慕名而来,成为一所学生向往、家长信赖、社会满意的强校。道周中学办学之路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构建德育体系,探索有效的德育途径。

一、道周中学办学初期德育问题

道周中学办学初期办学条件差,校园占地25亩,教室4间,办公室2间,没有围墙;学生只二百五十多人,都来自城郊边远的农村小学,生源少,素质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差,家长、社会都不认可。由于种种原因,一段时间,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不能有效实施。学校领导经过长期的调研、探讨,确定以“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突破口,并找出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的几个原因:

1.德育目标、内容“大而全”,工作空泛化

德育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必须明确、具体,具有可行性、连贯性,才能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某种道德品质的人。而我校,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等德育工作目标、内容的理解和做法,只停留在表面,缺乏具体化,操作性不强,存在“大而全”、“大而空”问题。

2.德育途径、方法单一。工作简单化

由于办学条件所限,我校在德育工作中存在单一的说教模式,“灌输”式的教学成为德育课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德育与生活的血肉联系消失了,德育教育无法让学生产生真正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师生对德育工作产生了漠视的情绪,只说不实践。正如石鸥指出“这种道德教育本质上不道德,从长远看则是无效乃至负效果的。”

3.重智育轻德育,工作空心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取向在日益多元化,广大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在多元化。社会、学校都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在学校内部,以升学为中心,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看“升学率”,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因而,学校的领导、教师在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自动削弱德育的功能,德育工作空心化。

4.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不一致,工作对立化

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生活得到极大丰富,影视、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遍地开花,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大量家长外出打工,单亲家庭不断出现。使学生脱离了家长的监管与引导。学校侧重的是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而转型期的社会,思想多元化、社会现象纷繁复杂,与现实生活相比,学校德育显得枯燥、单薄、脆弱,学生容易迷失在多姿多彩的现实中。学校德育与社会、家庭存在较大不一致。

5.教师德育认识不一致,工作不同步

学校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存在差异,有些教师重知识传授轻德育教育,有些教师德育处于自然状态,有些教师甚至故意忽略德育教育,至于德育内容也参差不齐,互不关联,德育教育混乱造成学生德育认识混乱,更不用说德育实践了。学校各个部门、教师在德育的认识不一致,造成不能形成德育体系、形成德育氛围,影响德育工作实效。

二、构建道周中学德育体系

在反思的基础上,学校确立“以德育为首位,五育并举”,“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发展特色”,树立正确“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弘扬道周精神,砺志成才报国”为校训,注重“三风”建设:校风——教育育人,读书做人;教风——严慈相济,教学相长;学风——勤学善问,协作探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等等。完善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扩展德育的深度,完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网络,需要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德育机制

我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德育工作机制。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抓,分管副校长具体抓,政教处、教导处、团委会、保卫科、总务处、年段长、班主任齐抓共管,形成四级管理模式:校领导——处室主任——年段长、班主任——学生。全校形成上下贯通、能级分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共作的德育管理机制。学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作用,支持校长做好德育工作。

2.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德育实效

德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提高教师的育德能力,增强德育实效”成为我校教师的共识。我校具体做法:一是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德育骨干教师队伍。二是创建学习培训平台。“送出去”:理论学习,实地考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校内,建立“学习——实践——反思——实践”培养途径,提升教师育德能力。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在待遇、评优晋级、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3.加强学校德育主渠道的建设

思想政治课开足课时,班会课、团队活动、两操、升旗仪式等不能少,保量保质做好。充实丰富德育校本教材,如,《公民道德建设及实施纲要》、《德育小故事》、《感悟人生》、《社会经纬》、《漳浦历史丛书》、《黄道周故事》等都是校本德育内容。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生动活泼德育教育。黄道周纪念馆、漳浦县革命烈士陵园、中共靖和浦中心县委、赵家堡、东南花都、天福茶庄等都是学生德育活动基地。

4.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升学竞争激烈,学生自身心理压力大,而社会、家庭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压力,无论是学习、生活等方面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扰,因而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我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咨询室,发放心理健康材料,解答学生的心理疑问,解决学生心理障碍问题。

5.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德育环境

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大改善,我校德育环境得到最佳的设计和体现。我校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规划有序,动静分明,校园美化、绿化、净化,是花园式的学校。“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让每一棵树都能怡情,让每一个人都能成才”是我校师生奋斗的目标。师生的智慧、良好的德育环境带来累累硕果,学校办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三、探索道周中学德育途径

为防止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为确保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我校建立六个实施途径系统,加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1.构建课堂德育系统

思想政治课,按大纲要求,严格实施教学计划。班会课,

要求做到德育目标明确、内容充实,得到实效。学校对班会课上课情况加强检查、评估、反馈。树立典型,设立奖励机制。

学科课堂渗透教育。教学过程必须渗透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做到知、情、意的统一,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合作探究精神,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在教案检查中突出检查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情况,定期反馈,紧抓落实。

2.构建班、团队教育系统

团委会以少先队、团支部为重点,开展“道周杯”十佳歌手赛、篮球赛、书画摄影展、作文赛等影响巨大的活动。以班委会、团支部为重点,加强班风教育。通过班训、班徽、班级常规、班级公约等征集,进行班级建设。学生会在政治处、团委会的指导下,全面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学生会主导的“垃圾废品回收”项目,为学校获得市级绿色学校、文明学校做出很大的贡献。学校利用系列专题团会、早检、周一的国旗下讲话、班集体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群体与个别教育。

3.构建校园文化教育系统

以“弘扬道周精神,砺志成才报国”为宗旨,创建“道周报”,展现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反映学校教育教学动态,报导时事、形势,刊登师生习作、来信等。征集师生“名言”,如“一个温和的笑容,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次宽容的谅解,师生更融洽,校园更和谐”,“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请尊重和欣赏每一位学生。因为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等,既是一次创作活动又是一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树立标语牌,建设“宣传栏”、“道周之声”广播室等,为学生提供活动平台,丰富学生文化生活。

4.构建社会实践教育系列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5位德育辅导员,建立4个校外德育基地。如黄道周纪念馆、县革命烈士陵园、县老人光荣院、县武警消防大队等。我校与县武警中队结成军校共建单位,每年初一、高一新生进行军训,对新生进行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纪律教育。与县武警消防大队结成军校共建单位,每年进行一次消防演习,增强师生防火意识等。

5.建立“三位一体”教育系统

建立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系统。我校成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帮助家长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建立班级、年段和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

6.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我校建立心理咨询室,积极防治心理疾病,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和基本心理素质。采用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如高三、初三毕业班的考前心理辅导,针对个别“网迷”的心理辅导等。

总之,中学德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是一个大课题,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必要条件,我校经过德育教育的摸索与实践,逐步做到德育工作内容系统化,德育工作网络化,德育形式多样化。

(责任编辑:林文瑞)

作者:邱六碧

第五篇:深化德育内涵提升德育实效

[摘 要]目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社会道德失范、家庭教育失当、学校教育失误。文章从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体制机制,创设浓郁环境氛围;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德育实效;开展多种形式德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形成三方面进行探索。同时根据具体实践,提出加强德育工作的三条建议。

[关键词]德育工作;问题与分析;探索与实践;建议

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分析

近年来,德育工作受到普遍重视,许多学校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强德育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还经常面临这样一些现象和问题:有的学生专注于学习,对于学校安排、组织的一些课外活动避而远之;有的学生津津乐道于明星的花边逸闻,价值观出现了偏差;有的学生利己主义思想较重,不愿甚至耻于帮助他人、服务集体;有的学生消极颓废,迷失了奋斗方向;有的学生穿着打扮奇异,还自以为这就是个性;有的学生公德意识淡薄,行为习惯欠妥;有的学生对待师长倨傲不恭,唯我独尊……

那么,是什么让这些花季少年黯然失色?在我们看来,这其中的原因,既有社会的,也有家庭的,还有学校的。

社会道德失范。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导向的模糊和新的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复杂的社会情况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一些浮躁的社会心态和消极的社会现象给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家庭教育失当。现在城市初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孩子成了家庭的重心与寄托。孩子入学后,家长们尤其关注孩子在校情况,经常来校或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然而,大部分家长最想了解的是孩子的考试成绩以及班级排名,家长的“分分计较”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正确认识。另外,不少家长缺乏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往往走向“宽”和“严”的两个极端,也有一部分家长自身素质不高,其价值观和不当的言行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学校教育失误。一方面学校德育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开展的活动单调,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和考试成绩、升学率相比,德育工作是长期的、隐性的,往往被家长、教师摆在次要位置,这种情况尤其是在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还有的教师认为德育工作就是管理学生,是班主任的事,自己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行。这些思想和做法,无形中消减了学生在校接受德育的效果。

二、我校破解德育工作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那么,怎样迎接挑战,实现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呢?我们阜阳实验中学在如下方面做了探索与实践。

1.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体制机制,创设浓郁环境氛围

明确培养目标。我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热爱自己、关心他人、富有责任、创造未来。“热爱自己”强调的是自尊、自信、自爱,珍视自己的名誉、健康、安全;“关心他人”突出了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推己及人的友爱精神的培养;“富有责任”就是要使实验中学的学生充满责任意识,正确认识自己所肩负的使命,现在对自己、对班级负责,将来对单位、对社会负责;“创造未来”则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让学生在校形成的良好品行影响终身,受益终身。

构建立体德育网络。学校建立了以校委会为核心,政教处、校团委、年级组、教研组和班集体为基础单位的德育网络,提出了全校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全校到处都是德育场所的要求,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另外,学校坚持开办家长学校,各年级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各班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对学生在各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分析介绍,变以往班主任的“独角戏”为家长、教师的研讨会,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交流共享成绩突出、表现优异学生的家教经验。我们还利用家长会向家长讲学校的办学思路,把学生在校期间的成果展示给家长,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强大合力。

建立完备的德育工作制度。我们先后颁布了阜阳实验中学《一日常规》、《班级量化考评条例》、《学生违规违纪处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提供了依据,同时我们通过领导巡查、值星师生督查,对班级与学生管理状况进行检查评比,并及时公示。既表扬了先进,又督促了后进。我们还把检查结果与班主任绩效工资、评优评先挂钩,做到责任落实,奖惩严明,确保学校德育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完成。

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校园环境。良好的环境氛围能对学生的德育养成起到积极暗示与引领作用。近两年,我们大力整治校园环境,对校内小花园进行了重新设计与改造。如今,漫步其中,不仅能感受到花木掩映、碧草如茵的自然美,一处处石刻,一根根警言柱、一句句温馨提示也让师生领悟到为人处事的哲理。综合楼和教学楼走廊里,不同主题的展板图文并茂,分别展示了科学家风采、教育哲理、文艺魅力和学生礼仪规范,师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我们还发动学生自己设计班徽,拟定班训,书写班级简介并统一制作成班级名片悬挂在各班门前,形成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线。

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师的榜样和示范作用。教师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因此,我们始终要求教师以满腔的热情爱护每一位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感化每一位学生,以广博的情怀善待每一位学生,以科学的举措帮助每一位学生。同时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明确的限制和要求,使每位教师都以积极乐观而又严谨认真的姿态出现在学生及家长面前,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德育实效

近年来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生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要求。不难看出,在新课改中突出了德育的地位。这就要求各学科在教学和评价中都要重视和加强德育环节,充分发掘学科中的德育资源并以恰当的形式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一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坚持德育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任务,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这一理念,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把德育从单纯传递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转移到学生的德育探究和自我发展能力上,也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语文课、英语课、历史课老师指导学生排演情景短剧,政治课老师组织模拟法庭、辩论会,物理、化学和生物课老师进行实验结果延伸探究等,让学生在真实、生动、自然的课堂情境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要求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尽量减少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和探究。这就要求做到:优化教学目标,变重在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优化学习手段,变被动听为主动思;优化教学方法,变教师讲为学生议。目前,我们的课堂初步形成了思考—交流—探究的教学流程,学生也在交流合作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完善了人格。

三积极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即将不同程度、性格的学生合理搭配组成小组,共同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组长根据组员特点,分解任务;组员既要努力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也要主动交流,互相帮助,最终教师对小组整体完成情况进行评定。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新课改所要求的合作学习得到落实。学生在相互帮助中培养了互助合作的良好情操。

四重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成立相应的学生社团,在教研组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如语文组的话剧社、文学社,英语组的英语角,地生组的环保协会、音乐组的合唱团、舞蹈队,体育组的篮球俱乐部,信息组的兴趣小组等,学生有了教师的专业指导,进一步丰富了课外知识,也对相应领域有了进一步认识。

3.开展多种形式德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形成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也是播撒文明的主阵地。教育大计,德育为先。我们开辟多种途径,让德育入目入耳,入脑入心,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园走向家庭和社会。

加强常规管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每学期开学,我们都要组织学习校园管理的有关规定,使每个学生对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了然于胸。在加强宣传的同时,我们经常组织值星教师、学生会等部门进行卫生、纪律检查,发现违规违纪学生及时批评教育或给予适当的纪律处分。此外,各班也制定了本班的班级公约等,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课堂纪律、作业要求予以明确规范,有的班级还采取了积分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德育是触动心灵的感化和教育,高高在上的空洞说教和不厌其烦的耳提面命不仅不能使受教育者信服,反而会适得其反。优质、高效的德育必须依托恰当的载体,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这方面,我们倾注了很大的精力,既有借鉴,也有创新,还有坚持。

一是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常抓不懈。我们每周举行庄严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并安排学校领导和学生代表作国旗下讲话,内容是围绕近期社会热点,校内外重要活动,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校园管理亮点与不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动员。我们组织学生清明节为烈士扫墓,并向学生介绍阜阳“四九起义”的情况和烈士们的英雄事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我们连续多年组织学生参加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关工委等部门组织的读书征文、演讲比赛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积极情感。

二是增强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荣誉感。我们组织新生军训、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班级篮球赛等,让学生意识到个人是集体一分子,集体的荣誉靠每个人的努力。经过这样的比赛,师生上下团结一致,主动补差补缺,合作互助蔚然成风。

三是弘扬学习雷锋,奉献自己,服务社会的志愿者精神,走进社区,走向社会。我们组织学生会协助管理校园,发动学生志愿者参加净化校园的义务劳动和郊外植树等活动。我们的教师志愿者走上街头,参加清理垃圾,维护市容整洁的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单,从沿街商铺的门头店招上寻找错别字和不规范用字,向店主提出改正建议。每逢元旦春节、助残日、重阳节等日子,我们的师生爱心小队就为留守儿童、残障儿童和孤寡老人送去慰问和欢乐。

四是创新德育载体,活动形式力求丰富多样,有讲座报告、图片展板、标语横幅,主题黑板报、诗词朗诵、抢答赛、辩论会等,既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自然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五是“道德讲堂”活动用身边的人和事生动深刻地教育和激励广大师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李影老师充分挖掘资源,先后邀请了十余位从事不同职业的朋友和学生家长走进班会课,讲述他们神奇的职业故事,既让学生体会到职业的苦与乐,又为学生打开了认识社会的窗口。

六是城区初中学校中率先建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室,专职心理教师为学生开辟一片宁静的心灵港湾;我们的艺术节、运动会连续多年定期举办,参与者众,学生在欣赏与体验中感受生活之美;我们重视生命安全教育,认真组织紧急疏散演练,教学生一样逃生避险技能,我们评选出未来之星、进步之星、文明美德之星并张榜宣传,引导广大学生学习榜样、争当榜样、赶超榜样。

三、加强德育工作的建议

1.要“正人”先“修身”,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他们与学生的交往中,自身形象时时刻刻都影响着、教育着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形成一道无声的命令。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 ”大多数学生总把教师看作最正确、最博学、最道德的人。如果教师知识渊博、品格高尚、勇于奉献、宽厚待人、关爱并尊重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由于对教师的心理认可而促进了自己的道德同化。教师的身教、榜样的意义还在于教师往往是社会正能量的代表,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与社会的理想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只有强化教师队伍德育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师德修养水平,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在德育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效。

2.要形成人人参与格局,拓展学生自我教育与发展空间

在学校管理中,一般认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只是政教处、班主任、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任务,与其他教师无关。其实,德育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的努力,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课堂内外都是德育的阵地,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是德育的有效载体。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核心,也必须依赖于全体教师的积极配合,依赖于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3.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长期以来,学校、家长和学生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关注不够,研究不多。当前,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教师的教育方法及评价机制都有可能形成学生不健康的心理。解决青少年的心理疾患,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是非常紧迫的问题。首先,应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使之以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来,建立融洽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次,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学校应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教育方式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问题家庭”的学生要特别留心,帮助他们克服家庭的不良影响。最后,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活跃的校园文化和和谐的人文氛围,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 尹 杰)

作者:苗维爱 宋磊

上一篇:超声医学论文下一篇:财务舞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