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敬老情

2022-05-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九九重阳敬老情

九九重阳礼 浓浓敬老情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人间百善,孝道为先。每年九月初九,人们便会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本周日(10月13日),2013重阳节就要到了!秋高气爽,携父母一起爬爬山,赏赏菊,都是不错的庆祝方式。

满橙礼品册也为父母们送健康送温暖送时尚„„还有阳澄湖大闸蟹、五谷杂粮、海参菌菇等美味来贺。一份祝福,一声问候,快快为父母送上欢乐久久吧!

重阳节民间习俗活动

登高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佩茱萸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责编:满橙礼品册)

第2篇: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西邑乡敬老节活动总结

橘红橙黄,金桂飘香,2011年重阳节佳节如期而至。“九九重阳”寓意平安和谐,生命长久和健康长寿,因此又被称作“敬老节”。我乡各村在“敬老节”这天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尊老敬老活动,让老人们度过了一个健康、温馨的节日。

一、党委重视,加强“敬老节”活动组织领导

为做好全乡老龄工作,西邑乡党委政府与24个村委会签定了“老龄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和签订考核责任书”,对全乡成员实行责任到人,并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在每年的敬老节活动中,时间再紧再忙,主要领导都要挤出时间参加座谈、下村慰问或与老龄朋友联欢。今年九九重阳节,我乡在敬老院举办了的老龄节座谈会,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老龄朋友代表共32人参会。会上,乡主要领导通报了全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参会的各位老领导积极踊跃发言,对西邑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随后,乡主要领导还就老龄工作相关问题与参会的老龄朋友交换了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西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让广大老龄朋友们感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广大老龄朋友们一定会记党情、报党恩,积极为西邑乡经济社会建设贡献余热,营造共同的美好家园。

二、广泛宣传,努力营造敬老氛围

重阳节期间,我乡通过会议传达、散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宣传老年人优待办法等涉老法律法规,宣传老年人对社会、对家庭的贡献和老有所为的先进典型,宣传敬老先进典型,提高全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努力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舆论氛围,在全乡掀起了学习宣传敬老爱老的热潮,营造了浓浓的敬老氛围。乡、村两级干部广泛深入群众家中,积极宣传敬老思想,化解家庭矛盾纠纷,发动青年群众与父母共庆佳节,让老人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

三、活动丰富多彩,意义深远

在乡党委政府的倡导下,敬老院和各村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敬老院除开展敬老节座谈会外,还组织了重阳节日会餐;大庄村“夕阳红老年团队”组织编排演出了文艺节目;西邑村为老年朋友安排了饮食健康讲座,准备了重阳糕点……。其中最值得称赞的是大庄村“夕阳红老年团队”,团队成员全部由大庄村的老年人自发组成,所有的文艺节目都是他们自己编排、自己练习、自己表演,这些阿姨叔叔们大多都已年过半百,但各个精神矍铄。只见阿姨和叔叔们身着统一的红色运动装,脚穿白色运动鞋,步调整齐地为大家表演了健身操、健身球。除了双人演唱、独唱外,阿姨和叔叔们又表演了红歌小合唱,最后还送上了喜剧,赢得了在座嘉宾的阵阵掌声。

四、慰问老人,广泛惠及老年群体

“九九”重阳节即将来临之际,市老龄委组织开展了对我乡敬老院、百岁老人、困难户老人的走访慰问,9月28 日,市政府副市长、市老龄委主任刘刚在市民政局局长赵明宽、老龄办主任李永纯、隆阳区副区长赵茂琦等人员的配同下,慰问了隆阳区西邑乡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和城区的3名百岁老人。刘刚副市长来到西邑乡敬老院,亲切的与老人们握着手,一一询问“吃的好不好?”“能不能经常吃肉?”“平时有没有什么活动?”等生活情况,并向敬老院管理人员了解了经费、工作人员和管理情况,在与敬老院的老人们做了亲切的座谈后,刘刚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敬老院赠送了慰问品和三千元慰问金,交代我乡管理人员一定要为全院老人过一个欢乐祥和的重阳节。从西邑乡敬老院返回市区,刘刚副市长走访慰问了3位百岁老人,几位老人虽然都已高寿,但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很好,刘刚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几位百岁老人赠送了慰问品和慰问金,并叮嘱其家人要细心照顾,让老人们颐养天年。老人们和家人都十分激动,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表示一定要照顾好我乡老人的生活,享受和谐新社会的幸福生活。

西邑乡民政办

2011年10月10日

第3篇: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的老人节。

2.体会老人对自己的爱,萌发尊老、爱老的情感,培养学生尊老、爱老、助老的意识。 3.在日常生活中,能以实际行动尊敬、关爱老人。 活动重点:

体会怎样才能给老人带来快乐,并有尊敬老人,帮助老人的意愿。 活动过程:

一、故事激趣知重阳。

1、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个神话故事: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惨不忍睹。

当时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恒景,有一年瘟疫夺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恒景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为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他为徒,给他一把降妖宝剑,并密传授降妖剑术。恒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有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这时,仙人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恒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就在这时,瘟魔突然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恒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恒景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2、你们知道仙人传授给恒景的避邪秘诀是什么?

3、你们知道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吗?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被称为“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或“重九节”。

二、吟诵诗词晓习俗。

1、重阳节寓意深远 ,人们对这个节日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你知道哪些与重阳节有关的诗词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都门杂咏•论糕

唐 •

王维

清 • 杨静亭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才过又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面夹双层多枣粟,当筵题句傲刘郎。

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 •

佚名

唐 • 卢照邻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2、吟诵诗词,你知道了重阳节的哪些习俗呢?

三、广告视频悟真情。

1、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 “九”与长久的“久”同音,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敬老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2、欣赏了优美的诗词,我们来猜个谜语放松放松: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

3、人刚出生时不会走路,要爬着走,就是四条腿走路;年轻的时候,用两条腿走就行了;到老了,走路费劲,就得拄着拐杖走,就像是三条腿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每个家庭都有老人。我们来看看这位老人:播放视频。

4、你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

四、尊老爱老伴我行。

1、生活中许许多多的老人为社会为家庭贡献了自己的青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人呢?

2、尊老、爱老、助老是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我们有许多敬老爱老的故事:古有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木兰代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今有今有陈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润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实际上就是尊重我们自己!我们能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走出家门,我们怎样尊敬、关爱老人呢?

4、总结。

我们经常把老年人比作夕阳,夕阳的幸福要朝阳的回报,让我们用一颗真诚的敬老之心、感人的助老之行影响全社会,让长辈们的晚年像夕阳一样绚丽!

第4篇: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一、忆古思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重 阳 节 的 来 历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

三、重阳习俗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为文人们赞美作

凌 霜不屈的象征。菊花盛开的季节就是重阳节前后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重阳佳节,我国还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本草纲目》说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重阳茱萸其实也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的。

四、重阳节咱们要为长辈做什么?——感恩教育、尊老

五、祝福天下所有的老人重阳节快乐!

六、一起唱《常回家看看》

第5篇: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亲爱的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早上好!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位阴数,“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九九重阳”是古人登高避灾的日子。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其实“尊老”就是“孝敬长辈”。虽然我们的父母、老师并不算老,但我们还是要在重阳节这天表达对长辈们的感激之情! 因为,随着自己的一天天长大,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温暖关怀;越来越读懂了老师那严厉中透着期待的目光。正是有了他们的培养和支持,年轻的我们才能搏击长空、翱翔蓝天!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样尊敬别人的老人。我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尊敬长辈的优良传统。今天,尊敬长辈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

在这样一个传统节日到来的时候,我心中充满着暖暖的感动,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人是高尚的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家庭是温暖的家庭,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是文明向上的社会。

让我们一起加入尊敬长辈的行列吧!让一个个小小的好习惯支撑起闪光的美德; 让一个个默默的美德支撑起深厚的修养;让我们用深刻的思想这一撇和坚实的行动这一捺,共同支撑起一个大写的“人”字。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愿天下所有的长辈身体健康、笑颜常驻!

第6篇: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10月15日重阳节之际,白家小学组织离退休老教师欢聚一堂,齐迎重阳。副校长曹一鸣主持了这次会议。 一位位白发苍苍的老教师笑容满面地来了,一双双饱经沧桑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他们真诚地相互问好,欢笑着、交谈着,忆往昔、赞今朝,笑容盈满了每个人的脸庞。

座谈会上,工会主席罗彬代表学校向老教师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对他们为学校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校长苟世荣向在座的各位老同志介绍了学校的变化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并衷心希望老领导、老同志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在听取了校长的介绍后,老同志们纷纷畅所欲言,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言谈举止中无不体现了对学校的深厚感情。老年协会主席汤国体代表老同志做了发言,他们首先感谢学校对离退休人员的关心,表示虽然退休了,但仍然关心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希望学校的各项工作能再上一个新台阶。老教师们看到学校可喜的变化,饱经沧桑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纷纷表示要为学校的发展继续余热。茶话会气氛热烈,会场上始终洋溢着欢声笑语。

此次活动为离退休职工提供了了解和关心学校的平台,同时也成为学校与离退休职工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

弘扬爱老敬老传统,营造良好和谐氛围 我校广泛开展首届“敬老月”系列活动

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决定10月1日至31日全国范围内开展“敬老月”活动之后,我校积极响应,开展了弘扬爱老敬老传统系列活动,营造了浓浓的爱老敬老和谐氛围

10月8日,学校团总支利用国旗下讲话开展宣传活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10月12日,在第二十三个“老人节”即将到来之际,校长室、工会组织了二十五名退休教师在校欢聚座谈,过了一个过一个健康、快乐、有意义的节日。座谈会上,苟世荣校长与退休老教师开展面对面的沟通,听取他们的心声,并向退休教师介绍了学校一年来的发展变化及学校2010学年“育人为本,规范办学,在发展中提升学校品质内涵”的发展目标;衷心感谢退休教师对学校的支持,并希望他们一如既往地关心青中教育发展,宣传青中教育成果,多回娘家走走看看,多向学校提提建议,并真诚祝他们节日快乐,增强体质,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保持身心健康,共享社会发展和谐成果。老教师们纷纷表示感谢,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也积极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大家还相互交流了生活情况、养生之道。老教师们表示要保重身体,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

随后的日子里,我校志愿者还将到白家乡福利院去为那里的老年人办实事、解难事,为老年人献爱心、做好事,让老年人实实在在地

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全社会的关爱。

我校还向全体学生提出要求,希望他们“小手拉大手”,发动宣传父母利用节假日和今后的日子多多关心自家或邻居老人,尊重老人就是尊重自己。

白家小学“老年月”活动小结

1. 组织了全校退休教师座谈会;

2. 组织了全校退休教师到朱德故居考察学习;

3. 利用学校广播站大力宣传敬老、爱老、助老资料;确立了系列典型敬老、爱老、助老事迹;

4. 看望慰问了80岁以上高龄的退休教师。

上一篇:物业和公司合作协议下一篇:统计局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