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最苦与最乐

2023-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部编版最苦与最乐

《最苦与最乐》教学反思

郭超·纳雍县水东中学

2018年4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任志成名师工作室的活动,更为激动的是作为上课教师参加的,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我很忐忑,唯恐自己教学水平不够,有违工作室的目的和宗旨。课题为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最苦与最乐》,是一篇论证严密的议论文,作者从责任之未尽与尽,谈人生的最苦与最乐,鼓励人们勇于负责,学习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因此,学习本文应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最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确定这个目标后就进行了积极的备课,于4月20日进行了一次试讲,突然发现,教学时间完全不够,必须进行必要的删减,于是我把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制作成一张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文体知识,再把课件中删减了环节。通过23日的课堂教学效果来看,我谈谈以下几点:

1、新课导入时,为了拉近与学生距离和缓减紧张氛围,大力表扬七年级1班同学的优秀,鼓励他们积极答题,于是告诉学生“能到他们班上课很荣幸,也是我今天感觉最快乐的事了”顺势引导学生谈他们觉得最苦和最乐的事,但学生很不配合,于是我转为具体问题“同学们认为学习生活是苦还是乐?”这样就有学生大胆回答了,于是板书苦和乐。

2、上课的过程中我预想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给学生梳理出课文的逻辑,但由于课件的原因,加上板书不够规范,导致这个环节不算是太成功。

3、由于时间问题,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是以卡片的形式发给学生的,原想效果一定很差,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都能准确回答出我的每一个问题。所以我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很强的,只是老师不放心,不敢放手。以后要多尝试。

4、其他不足:上课时语速较快,学生跟上我的步伐显得很吃力。教师应注意课堂调控,这样才能教学节奏分明,学生思维活跃,兴味盎然。课堂调控,就课堂结构而言,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

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注定了我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完成的不是很好,找出了原因,相信以后的教学中会更得心应手。

第2篇:<<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新河镇中心学校雷发伟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作者。

2 运用略读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3 培养学生学习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4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证,论据。掌握论证方法。

5 本文语言流畅而又凝练,指导学生进行感悟、积累及训练。可通过句子仿写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6 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本文丰富的人文内涵,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⒈ 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作者。

⒉ 对内容和表达深入把握,形成自己读书后的心得与体会。

3. 熟悉掌握议论文阅读方法。

4. 在短时间内有选择地阅读,把握作者观点。

教学难点:

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

1 ⒈ 积累字词音形义,课堂展示。 ⒉ 查找关于梁启超的资料。 ⒊ 查找议论文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新课: (ppt显示课题,情境导入)

居里夫人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奋斗。” 快乐是我们所需求的,亦是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细翻我们人生的扉页,想必有许多事令你痛苦或快乐,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苦与乐的认识。

二、交流预习,展示成果:

出示任务:标出段落,标出生字词,读准发音,解释词意,了解作者。(ppt显示) ⒈ 走近作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文风流畅、犀利、凝炼。著有《饮冰室合集》。 ⒉ 读准字音。

达(dá)观 安分(fèn) 恩惠(huì) 赔(péi)礼 纵(zòng)然 契(qì)约 循(xún)环 悲天悯(mǐn)人 ⒊ 理解词义。

2 (1)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2)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3)如释重负: 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 后的轻松愉快。

(4)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三、理清思路:(ppt显示) 读课文,讨论之后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中心论点。 (一) 整体感知——文章结构

出示任务: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各论述了什么? 讨论明确:三个部分,学生代表论述: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ppt显示) 。

反馈指导:本文告诉了我们,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未尽到责任,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尽到了责任。同时告诉人们,人应当勇于担负责任,而不应该逃避责任。

(二) 自主探究,出示任务: 一),谈苦

3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2. 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因为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3. 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

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

4. 作者认为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

.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二)、论乐

首先带着问题齐读一遍第四自然段, PPT出示任务:

4 1,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的乐呢?请找出来,并讲讲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古语——如释重负

含义:本来担心或害怕的紧张心情得到了缓解。 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含义: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含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作用:形象生动地论证了尽责任之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快乐自由的境界。

2,作者认为这种乐的决定权在谁呢?结合文中语言谈谈你的理解。

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有关句子:

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第二课时

三)、担责任 出示任务:

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的含义以及要证明什么。

5 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在文中找出答案。 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含义:君子一生担心对社会国家所负的责任没有做好,因而终身都处于忧虑之中,但不会有一朝一夕对个人的遭遇的激愤。

曾子——任重而道远

含义: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 曾子——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含义:一直走到死的时候才放得下,不也是很远了吗? 引用名言的作用:

证明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从而得出了“人生当勇于承担责任”的结论。

2.作者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因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所以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 3.最后一段证明了什么内容呢?“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

证明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

“卸却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解除责任”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四)、温习巩固:议论文 出示任务:

6 1.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2.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对所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

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3.找找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答应的事、欠人的钱、受人的恩惠、得罪人没赔礼

对比论证:负责任之苦与贫困老死之苦 引用论证:古语,俗语,名言

比喻论证: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四、合作探究 研读课文 出示任务:

1.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 >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入痛苦 >人生应当勇于负责 >不能逃避责任 ......

7 2.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最后一段中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 最乐——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最苦——

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3.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和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

论证方法:引证、例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好处:

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论证方法的变化,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4.文章主旨

本文论述了人在面对 (责任)时是逃避还是承担的问题,告诉我们背负 (应尽而未尽的责任)

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尽责任) 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五、拓展延伸

1. 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

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看法,说说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

六、课文小结

在人生的旅途上,尽管人人盼望快乐,无人喜欢忧伤,但他们本是一对孪生姐妹,永远伴随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学习

8 知识也是如此,为了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宫”,而呕心沥血;为了那令人心痛的作文而费劲心思。这些表面上看来确实辛苦,然而在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串欢乐的音符。 板书设计

15、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中心论点: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分论点一:最大痛苦——负责任(自己、家庭、社会、国家) 分论点二:最大快乐——尽责任(处处尽责,时时尽责) 结论:人生当勇于负责,不应逃避。

第3篇:《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背诵精彩段落

2、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1、重点: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2、难点:苦乐观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什么最苦,什么最乐。(学生畅所欲言)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二、作者简介:

教师可结合课文注释,明确有关要点: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戊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文风流畅、犀利、凝炼。著作:《饮冰室合集》

三、教师范读课文。读后学生再分段落读。

朗读时教师加以指导,明确一些较难的字词的音义:

四、师生讨论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

第一步:先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填写以下空格,填写后互相交流订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分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2、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3、

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4、

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5、

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第1题: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 (第2题: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

(第3题: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意志、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

(第4题: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第5题: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则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谢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

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第三步:师生共同概括板书:

良心受责备 ①

有苦才有乐

最苦:未尽责

范畴与程度 ②

苦中有真乐

分说

最乐:尽了责任

苦乐的关系 ③

责小得小乐

举圣贤例子 ④

责大得大乐

总说

承担责任

获得快乐

五、研读课文。 ①指名读第1段

②为什么说“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先引导学生找出论说的句子:(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到良心的责备,而且无处逃躲。③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

(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④精读第3段,领会“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士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整段中的作用。

(这句话是对上文中“最苦”与“最乐”的深层的分析,点明了三者的关系:苦中有乐,苦乐循环。同时又是下文中“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这一论断的前提和基础)

⑤参看书下注释,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名言,你能讲讲它们的含义吗?

(有关句子有:古语——如释重负

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名言: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六、品味精彩语段,体会本文“语言平易,亲切,如拉家常”的特点。

①“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感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 ②“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③引导学生阅读开头的5个设问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这五个设问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阐述得有条不紊,另人信服。同时,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设问句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除以上的举例外,还可让学生自己找精彩的语句加以分析。)

七、“价值观”探究

①梁启超在本文中列举了许多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的事例,你是怎样看待他们的“苦乐观”?你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句来谈谈。

(从文中找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快乐之权,操之在己”。这些认识超越了古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民同乐”之类的苦乐观,将承担社会责任,完成社会责任作为一件最大的乐事来谈,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②读完全文后,你觉得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对家庭、社会、国家应负有怎样的责任?

(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谈。)

八、结束语

记得在毕淑敏的《孝心无价》一文中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是啊,常常听到孩子抱怨父母,常常听到有人埋怨社会,但他们可曾想过自己对长辈、对集体、对社会尽了多少责任呢?同学们,你们想过这个问题吗?今天,读了这片课文后,我想大家都应该好好想一想:“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也是学习本文后我们最大的收获。

九、布置作业

就下面几个问题情境,体验“最苦”与“最乐”的感受,写一篇小作文。

(1)完成某一学科的学习任务 (2)完成长辈托付的某项任务 (3)完成班集体或学校布置的某项工作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