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网络安全隐患与对策研究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前言

如今, 我们已经全面进入到信息时代, 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国内各类高校的师生人数也在持续增增长。随着校园网络规模的持续扩大, 如何能够保证在校师生在正常使用的基础上, 最大化保证网络安全, 将是高校目前应首要面对的问题。

二、新形势下的高校网络安全隐患

(一) 校园网速度过快、规模过大

目前, 高校校园网所应用的大多数为宽带网络, 为了保证网络的正常使用, 高校校园网的带宽不低于10Mbps。此外, 由于高校宽带的使用人数较多, 少则数千人, 多则数万人以上, 因此会在无形当中提升管理难度, 一旦有安全问题出现, 蔓延速度也会成本增长。

(二) 高校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情况相对复杂

高校内的计算机系统比较复杂, 虽然一些院系中的电脑都是集中采购且集中维护的, 但绝大多数的学生和教师都有自用电脑, 并没有专人进行后期维护。针对此种情况, 高校如果想要全面执行统一化的安全政策, 例如安装相同的病毒软件、设置登录口令等, 难度非常高。也正是因为没有统一化的资产与设备管理制度, 当安全问题出现时, 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相关责任人。

(三) 管理制度不完善且安全意识不强

目前, 大多高校内就职的网络运维人员, 都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岗前培训, 安全责任意识单薄。在工作中, 一方面没有严格按照网络管理的相关规定来定期检查、记录校园网络的运行情况, 遗留下了较多安全漏洞;另一方面在运维工作中表现的比较随意, 认为只需要按要求走下流程就算完成任务, 导致最终给出的检测数据真实性不高, 为后续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埋下了隐患。

(四) 投入有限

截止到目前为止, 很多高校都尚未认识到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因此将绝大多数的资金都投入到了设备购入与建筑完善中。在高校的网络中心内, 往往只有寥寥书名安全管理与运维人员, 由于他们的工作量较大, 因此会大大降低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 提高出现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三、改进建议

(一) 持续加大对网络安全与管理系统的投入力度

通过上文中的介绍可知, 由于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价值显现具有一定滞后性, 因此大多高校会将资金投入重心放到硬件建设上。但实际上, 即使设备再先进、功能再齐全, 但唯有保证其使用环境和使用寿命才是重要基础。由于高校网络环境相对复杂、使用人数也较多, 因此仅凭安全人员的人为操作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要从根本上认识到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尽快完善安全监管系统的功能, 例如入侵预防、入侵检测、身份认证、流量分析等, 运用先进的安全监测与防护软件, 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苗头出, 降低故障发生率。

(二) 全面提升安全意识, 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由于用户是校园网的直接使用者, 因此想要有效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 高校还应全面提升校园网用户的安全意识, 规范他们的使用习惯。首先, 在网络安全培训中要向用户全方位介绍, 网络安全事故所能够带来的绝大危害, 基于实际情况出发来向用户介绍一些有效的防病毒、防黑客技巧;其次, 要加强法制教育, 彻底大小用户网络是法外之地的想法, 要时刻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不随意登录不明网站、不传播虚假信息、不发表错误言论等;最后, 高校应当在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上张贴有关于网络安全的信息, 随时随地来督促用户的上网行为, 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帮助用户养成正确的上网习惯。

(三) 采用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

高校要定期检查防火墙版本, 保证其安全防护要求可以达到应有标准, 同时参考之前的网络使用情况来有针对性的选择认证手段, 尤其是针对比较敏感的数据, 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单独设置保护密码, 采用入侵检测系统来对网络攻击行为做出提前预警。如今, 入侵检测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 高校应当将其作为防火墙的合理补充, 为校园网络加装双重保护。

(四) 采用访问控制技术

在日后的高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中, 高校要合理采用访问控制技术, 针对不同用户进行分级处理, 以此来控制他们的访问与使用权限。简单一些解释, 不同级别的用户都有相对应的访问权限和使用资源, 这会有效提升网络维护系统的运行安全, 从根本上减少黑客入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供高校选择的访问控制技术有很多, 其中包括生物特征入口控制、逻辑安全控制、键盘人口控制以及卡片人口控制等等。

(五) 采用网络数据加密保护技术

由于在高校校园网络中含有大量的机密文件和重要数据, 如果没有提前做好数据加密保护工作, 一旦在网络使用过程中遭遇病毒或黑客, 将会带来无法挽回的不良后果。为了能够有效保护网络文件与相关数据, 高校要在完成上述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上, 对重要文件与数据资源进行精准加密处理, 只有达到权限标准的使用者才能够看到并使用这些数据。在实际应用中, 网络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包括专用加密与公开加密两种。虽然在高校校园网中已经设置了大量的安全防护设施, 但由于网络协议本身具有的开放性特点, 从而导致很多数据信息仍然会被不法分子截获, 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利用加密软件来进行信息重组, 单独设置好密码, 以此来提升解码与信息还原难度, 对敏感信息进行精准防护。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新形势背景下, 我们已经正式进入到信息时代中, 数字化校园的变化日新月异, 为了能够为在校师生建立起一个安全的网络使用环境, 高校内的网络管理人员要各式其责, 严格按照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中的要求来开展工作。高校管理者也需要以身作则, 从根本上提高对校园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度, 积极完善校园信息安全保护的相关细则, 将网络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相信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 高校网络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将大幅降低, 从而打造出更加安全、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摘要:本篇文章针对新形势下的高校网络安全隐患展开了分析, 同时结合笔者自身经验提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改进建议, 其中包括持续加大对网络安全与管理系统的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安全意识, 加大安全教育力度、采用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采用访问控制技术以及采用网络数据加密保护技术等等。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网络,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 蒲长久, 胡飞.校园网络安全分析和探讨[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 (3) :30-33.

[2] 黄可佳.校园网信息安全优化方案探讨[J].通信与信息技术, 2014 (6) :45-46.

上一篇:具有马达控制器的380V配电装置联锁故障的解决改进实例下一篇:锅炉定期检验过程中常见问题与检验要求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