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开展武术短兵训练的必要性研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安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未来的警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还应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格斗技能进行训练。本文主要对格斗技能训练项目中的武术短兵训练进行研究, 为公安院校开展武术短兵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一、武术短兵训练的内容

武术短兵是中国武术项目之一, 由传统的武术刀、剑等对抗形式演变而来。传统意义上的短兵指的是以单手使用为主的短兵器的总称, 包括刀、剑、鞭、锏等兵器。然而在现在的比赛过程中, 考虑到比赛过程中的安全性, 短兵器采用的是用藤条或铁筋裹以棉絮或海绵, 再外包薄皮制成, 这样兵器的杀伤力小, 能有效避免在竞技过程中对比赛双方人员产生误伤, 也符合现代武术竞技精神的要求。

在实际的武术短兵竞技中, 双方选手在直径为8米的圆形场地中互相攻防。在对抗过程中双方各执一个比赛用短兵器械, 用短兵攻防技能包括:刺、劈、砍、蹦、点、截、抹、拦、架等进行对抗, 当一方击中另一方身体 (裆部除外) 或者击落对方的器械时, 则获得一分, 根据整个竞技过程中的总得分得出比赛结果, 得分多者获胜。

武术短兵训练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学会短兵器械的进攻和防守技能, 还要通过实战对抗学会灵活运用技能, 准确把握进攻和防守时机, 熟练技能之间的衔接, 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都有巨大帮助。

二、公安院校开展武术短兵训练的意义

公安院校的教学任务之一便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格斗能力, 武术短兵训练可以满足上述要求, 武术短兵训练具有以下优势:

(一) 弥补公安院校格斗技能训练的空隙

在目前的公安院校格斗技能训练中存在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即将训练重点集中在空手肉搏训练和手枪射击训练项目上。空手肉搏和手枪训练是公安院校格斗训练的重要内容应该予以重视, 但也应该加入武术短兵训练, 从而填补两个极端之间的空隙。在警员的日常工作中, 遇到歹徒时, 严重情况下可能发生枪战, 情节较轻时需要与歹徒肉搏, 但更普通的情况是需要与歹徒进行械斗, 这就要求警员对于短兵搏斗技能熟练掌握, 这样才能在对抗歹徒时降服歹徒并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我国对警察执行任务时武器的使用条件有严格要求, 大多数紧急情况下只允许用警棍进行对抗, 警棍对抗与武术短兵训练类似, 因此在公安院校中进行武术短兵训练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对学生帮助巨大。

(二) 提升身体素质

武术短兵训练不仅能够提升格斗技能, 还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的提升可以分为两方面: (一) 武术短兵训练过程中对学生的体能有一定的要求, 在训练过程中对学生的步法和手上动作的协调具有积极作用; (二) 在武术短兵训练的对抗过程中, 学生需要斗智斗勇, 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选择合适的进攻或者是防守招式, 这样能锻炼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 提升反应速度, 使学生对距离的感知更加精准。

(三) 休闲娱乐身心

武术短兵训练还能够娱乐身心。由于在武术短兵训练时最主要的训练方式是两个人进行对战练习, 而且使用的短兵器械杀伤力小, 在脸部和其它重要部位都有护具, 因此在训练时双方可以模拟实战训练, 使武术训练更有激情, 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训练过程中比赛双方能够享受比赛带来的乐趣, 使心情愉悦, 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四) 增强人与短兵的协调性

公安院校中徒手搏斗训练的项目很多, 但用兵器进行较量的武术项目较少。武术短兵训练不仅是对学生武术技能的考量, 还需要学生能熟练运用手中的短兵进行攻击和防守。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与器械之间的协调能力, 这样对于学生在运用其他器械时也有积极作用。

(五) 提升心理素质

武术短兵对抗对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有积极作用, 也可以从两方面来说明: (一) 武术短兵训练属于二人对抗项目, 在对抗过程中学生能够消除心中的恐惧, 锻炼胆识, 为以后的警员工作打好基础; (二) 武术短兵训练具有竞技性,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根据击打对方身体次数和击落对方武器次数判断出胜利的一方, 存在胜负之分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学会竞争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积极意义。

三、公安院校武术短兵的具体应用

在公安院校武术短兵训练过程中, 应该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教育,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 武术短兵理论学习

武术短兵训练最初应该对武术短兵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 包括武术短兵的起源、武术短兵常用技能以及武术短兵训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武术短兵是中国武术的一部分, 向学生介绍武术短兵的起源, 有助于学生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武术文化, 具有文化历史意义。理论知识学习的重点是对武术短兵训练中的进攻和防守技能进行介绍, 增进学生对武术短兵的认知, 为后面的训练提供理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中还应该指出训练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防止在后续训练中产生误伤。

(二) 武术短兵单人训练

武术短兵训练的最初阶段可以让学生进行单人训练, 单人训练主要是使学生对短兵器械有初步的熟悉。在单人训练时可以让学员对短兵攻防技能逐个进行重复练习, 初步掌握后可以单人进行组合技能的学习。该阶段学习是武术短兵训练最基础的部分, 是为后面实战训练做准备。单人训练的不足之处是训练过程缺乏趣味性, 过于单调。但单人训练是武术短兵训练的基础, 应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三) 武术短兵条件实战

武术短兵条件实战是武术短兵训练最主要的方法, 也是对学生武术短兵技能提升最大的阶段。武术短兵条件实战相对于单人训练的不同在于:它是二人对抗形式, 因此学习中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也方便学生在实战中找出不足, 提升自己的水平。武术短兵条件实战相对于实战对抗的不同点在于:条件对抗可以根据训练的目的制定适当的限制条件, 进行专项练习, 针对性强。还可以通过限制只使用少数技能甚至一个技能, 这样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要求低, 只要对武术短兵有了初步基础即可以进行。武术短兵条件实战训练是武术短兵训练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也是训练时间所占比重最长的阶段, 必须予以重视。

(四) 武术短兵实战对抗

武术短兵实战对抗训练则是武术短兵训练的最后阶段, 一般这个时候学生对武术短兵技能的掌握已经十分娴熟。在实战对抗过程中, 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合适的招数进行攻击、防守和反攻等。实战对抗过程中没有特定的条件限制, 因此可以对短兵对抗情况进行很好的模拟, 提升学生实际对抗的能力, 在以后的警察工作中能有足够的格斗技能应对紧急情况。

四、公安院校武术短兵训练的注意事项

公安院校在进行武术短兵训练时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 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需要进行武术短兵训练这类格斗技能训练, 还应该重视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以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保证学生将格斗技能用于合理用途; (二) 在进行武术短兵训练时要对训练的安全问题予以重视, 例如:在训练时双方必须佩戴护具, 对短兵器械应该进行检查, 对于面层损坏的短兵应该及时替换, 防止内部铁筋露出伤人; (三) 应该合理进行武术短兵训练安排, 难度应该从宜到难, 对练习的双方也应进行合理搭配, 要求双方实力相当, 这样训练效果最好。 (四) 武术短兵训练时应该有专业的老师在一旁指导, 对于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正, 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五、总结

公安院校开展武术短兵训练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格斗能力和心理素质, 应该在公安院校教学过程中广泛普及。在武术短兵训练过程中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新的训练方法和训练形式, 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在公安院校中经常要对学生进行身体机能和格斗技能的训练, 武术短兵训练则是公安院校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对武术短兵训练的内容和训练形式进行介绍, 研究分析了公安院校开展武术短兵训练的意义和必要性, 并指出在进行武术短兵训练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对于提高武术短兵教学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公安院校,武术短兵训练,必要性,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 刘飞.高等体育院校推广武术短兵运动的价值研究[J].学校体育学, 2014 (16) :91-93.

[2] 王涛, 梁晓春, 许添洋.公安院校开展武术短兵训练的必要性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13, 1:62-63.

上一篇:浅析如何上好一堂有机化学课——以第一章《烷烃》为例下一篇:雅迪集团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