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德育功能的方法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德育首位这个观点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都普遍认同的,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也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以,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我们要坚持把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长期以来, 我们根据校情特点, 面向全体学生, 形成了“三全” (全员、全程、全控) 育人的体系, 注重德育队伍的素质培养, 注重德育工作的经常性、针对性、实效性、渗透性和主动性, 使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近年来,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少工委授予的“红旗大队”称号, 县德育常规管理合格学校, 文明单位, 中央教科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验学校等十多项综合荣誉和单项荣誉称号。在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1 以提高素质为前提, 优化德育干部队伍

德育干部队伍素质的优劣, 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成败。我们学校德育队伍存在着“二多一少”现象, 即年老且因循守旧的多, 新老师多, 德育教龄长经验丰富的少。而今天的社会是高科技的社会、信息社会, 是一个复杂的社会, 社会的问题往往会波及校园, 给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为适应新时期的需求, 跟上时代的步伐, 我们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管理方法科学的德育工作队伍。

1.1 加强师德规范教育

我们要求并引导德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生观, 增强师德信念和师德修养。教师一旦是发自内心的, 对某种道德的义务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就会达到师德水准高境界的升华, 他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教育、对学生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创造性地激发自己的力量和才华, 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我们以“爱国守法, 明理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20字公民道德规范为依据制定了“教师文明行为八要八不准”规范, 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实行动态评价, 即“学生喜不喜欢、家长放不放心、同行佩不佩服、领导信不信任和社会满不满意”五个方面对老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我们常组织他们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 也注意树立本校教师队伍中典型先进人物的形象, 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大大增强了教师师德修养的自觉性。近年来, 学校德育队伍荣获县级以上各级各类先进的达38人次。

1.2 加强德育队伍的培训和理论学习

新时期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了解德育的新动态, 接受管理的新知识, 学习古今中外优秀的德育理论, 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我们充分利用教师集会和假期, 邀请上级领导、德育专家或先进德育工作者来校举办“德育工作培训班”, 以提高德育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艺术。

1.3 加强对年轻班主任的在岗指导和培训

我们采取“结对子”方式, 选择努力、进取、优秀的班主任, 在实践中进行“传、帮、带”, 以他们的高尚师德、敬业精神和丰富的经验来感染和指导年轻班主任, 做到新老班主任“互学、互促、互勉、共进”, 以提高年轻班主任的素质。

1.4 加强考核评比

我们根据已制定的《班级常规管理考核细则》考核班主任的工作, 并实行团队、值周行政、红领巾监督岗三级负责制, 将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业绩进行月考评, 奖勤罚赖, 使德育队伍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2 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为先导, 开展经常性教育

人的正确思想和行为不会先天就有, 而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养成的。研究表明, 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提高一般是由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开始, 到伦理道德, 再到政治思想, 最后上升为人生观、世界观的。可见, 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所以, 思想品行教育应是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 要常抓不懈, 我们培养学生“四个学会”的 (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习创造) 的第一学会就是做人,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我们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 做好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我们除注意结合思想政治课特点, 突出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的功能加强教育以外, 还积极探索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改革, 寓思想教育于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 不少老师注意寻找“切入点”和“结合点”, 做到结合案例剖析、结合身边的实际分析、结合社会的热点透析。在初三毕业班, 我们还把思想品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收效显著。

2) 以班队活动课为重要阵地。班会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利用与否, 以及利用的好坏, 对班集体的发展, 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人缺乏这种意识, 班队活动课成了“自习课”或者文化课, 成了传达布置工作课。我们认为好的班队课应是师生智慧的结晶、师生或学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学生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黄金时段。我们要求各班要认真设计每一节班团课, 甚至以年段为单位集体备课, 集体创作, 各班又可以因班而异, 各创特色, 使班队课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活泼、富有意义、收效显著。每学期每班推出一个观摩主题班会, 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3) 以时事政治教育为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时政教育功能, 培养学生关心时政的良好习惯。我们要求: (1) 各班要用好订阅的报刊杂志, 开辟时事走廊;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收听新闻; (3) 利用班会课对热点、焦点问题展开讨论。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时政演讲, 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分析识别能力。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兴盛相联系, 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4) 以德育内容整体化为原则。要实施中小学德育内容整体化, 就必须按德育的总体目标, 以及本校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 按不同年段德育内容和要求, 制定出各年段的德育目标、内容及实施办法, 并进行长期追踪。形成本校德育教育整体化安排策划分层次实施的特色。我们努力做到基础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常规教育与差生转化工作相结合, 班级、年段教育与党团教育相结合。

5) 以养成教育为基础。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 要从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从养成教育开始, 从一点一滴抓起, 所以,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 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我们发动全校教职员工齐抓共管, 从小一开始, 我们就着手抓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 使养成教育工作系列化, 把好课堂教学纪律, 严格出勤管理、抓好仪表仪容和统一着装工作, 实行课间操和仪表仪容等五项评比, “五好小公民”星级达标争优活动等等。做到常规管理与检查评比相结合, 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学校少先队设立红领巾监督岗, 团支部设立团员监督岗, 充分发挥学生自治的功能, 规范和约束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 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规范, 提高文明素质。在学生中开展争做文明学生、五好小公民, 要求从我做起, 从坐、立、行、笑、谈、唱的“小事”做起, 倡导“做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成功, 大大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近3年内有35位学生获得县、市级表彰。

3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 实施渗透教育

根据党和国家教委的教育方针, 学校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主动的、和谐的发展。我们感到德育工作在紧抓教学主渠道的同时, 应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特点, 重视丰富和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 并以此为载体, 实施渗透教育。

1) 优化育人环境, 营造育人氛围。为优化育人环境, 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 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们从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校园标识等方面综合考虑, 制定了校训、校风、校纪、校歌、教风、学风等, 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同时, 我们还加大了对德育软件硬件设施的投入, 加大了德育宣传的途径。还设置很长的德育专栏, 名人名画和名人塑像等, 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还加大投入绿化校园, 这般美丽的环境氛围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和感染。

2)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德育工作不但要有针对性、经常性, 还应该有主动意识和超前意识, 为使学生的课余不成为德育的空白地带, 就要靠我们去占领、去捕捉。我们根据年级的特点, 积极组织各学科的第二课堂活动, 寓思想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江泽明同志在宣传工作中指出, 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艺术作品鼓舞人。我们认为学生中自己展示的优秀艺术, 有更大的自我教育力。为此我们成立了希望之星艺术团, 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了舞蹈、管乐、演讲、写作、乒乓、书画、摄影等艺术组。五年来, 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 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身体心理、文化知识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天赋, 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的管乐队曾代表县宣传部参加慰问移民演出、社区活动演出、中小学学生艺术节比赛, 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喝采和上级领导的称赞, 2003年《重庆日报》作过专题报道, 摄影组的王蕊同学的作品《我爱中国》分别获得市、县级一等奖, 其他项目分别获镇级以上的单项奖有80多个。同学们的素质经过艺术的熏陶不断提高。

4 以社会实践为契机, 全面推进爱心行动

4.1 发挥特长扶贫济困

其中最突出的是组建了希望之星管乐队, 曾多次参加展演, 深受各级领导和群众好评, 带动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学校助学济困, 共收到捐款5万余元, 资助贫困学生100多人次。通过这项活动, 既培养了学生特长, 又锻炼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还让学生从小养成了帮助别人的良好品质, 让他们从中感到了无比的快乐。

4.2 开展社区服务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 采取自由结合的形式, 组织若干社区服务小组, 形成社区服务网络, 利用假期进行“假日社区服务”, 制定社区服务有关制度和反馈卡, 根据社区建设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从而学习雷锋精神, 发挥主体意识和奉献精神, 体验道德教育的要求。我们常常与敬老院、残疾人、特困户等挂钩, 让学生轮流去做好事, 开展“献爱心”活动, 今年“六一”节全校学生开展为残疾儿童捐款献爱心活动, 我们的口号是“省下一点零用钱, 献上一片热诚心”, 近几年共捐款2597.2元。培养了学生的“五爱”精神和同情心, 培养了他们助人为乐, 关心社会的思想品格。

5 以多方位教育为途径, 拓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影响和促进学生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我们认识到德育工作应该社会化, 这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才能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所以, 我们努力探索多方位的教育途径, 积极构建教育网络。

1) 发挥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的功能。定期不定期的开展活动, 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和建议, 科学指导家长对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 探讨共同配合教育的途径, 交流教育的经验, 提高教育效果。

2) 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我们成立心理咨询室, 选择有事业心、有一定德育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 协助班主任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利用网络教育。我们设立德育工作的校园网, 并且与社会公众网联网, 并建立了影像资料库供师生点播, 拓宽了德育工作的宣传途径,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查询德育的信息。

4) 充分利用社区德育基地, 推进德育社区化。每年我们都安排学生到烈士陵园、敬老院、工厂、劳动实习基地参观、学习、实践。通过这些社区活动, 同学们学习了革命优良传统, 努力发扬革命的精神, 磨炼了坚强的意志, 陶冶了情操, 提高了政治素质。

总之, 我们力求站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重视德育工作, 长期以来, 我们建立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多元化教育途径, 即“课堂教学主动渗透, 课外活动延伸补充, 日常生活熏陶感染, 社会实践锻炼成长”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德育工作模式。回顾过去, 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 展望未来, 我们要进一步更新观念, 摸索创新, 以更新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去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健康发展, 去迎接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春天。

上一篇:石油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问题与对策探析下一篇:自拟疏肝化痰汤结合心理疏导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