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

2022-1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的制定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活动过程中的盲目性,保证各项事宜的有序开展,那么方案改如何进行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技术的中低压变电站智能运维系统方案

摘 要 本文基于物联技术对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变电站智能化监测网络建设设计了一种网络方案,可实现系统级综合调度自动化,设备级状态监测,巡检自动认证与监督和高等级安防等功能,促进电网信息化建设和安全可靠运行建设。

关键词 物联网;智能电网;智能变电;自动化控制

从物联网和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到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规划出炉,基于物联技术的智能电网建设进程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近三年来约220多个示范工程的陆续投运。究其重要意义来看,主要是智能电网与物联网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极高战略意义的新型产业技术,因此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在我国,高新技术863计划和973计划都将物联网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列入研究范畴,而且从工业应用方面看,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全面部署了众多重大科技项目以及一大批示范工程的建设。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是传感技术、测控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该技术能有效整合電力基础设施和资源,全面提升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改善电网系统供电质量和利用率。本文主要对中低压变电环节安全运行的一种基于物联技术的智能运维系统方案。

1 物联技术的内涵

1.1 概念与发展

物联网的概念是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Auto-ID实验室最早提出的,当时它被定义为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网络。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实践,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引起了极大的兴趣,而且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了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后来奥巴马提出建设“智慧地球”,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建设“感知中国”,这些政治性举措已经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上升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

层面。

1.2 基本特征

物联网的核心是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信息通信。故而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1)可感知。通过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对物体进行实时信息收集和获取。

2)可互联。先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再借助各种通信网络(如因特网等),可靠地进行信息实时通信和共享。

3)智能化。通过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获取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智能化决策和控制。

1.3 技术内涵

物联技术是传感技术、测控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的融合产物,因此,技术内涵包含了智能化数据采集,智能化网络传输,智能化数据处理和智能化网络应用的智能本质。其技术体系见图1。

2 智能变电的物联技术需求

变电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输电和配电的重要环节。我国的变电网络具有电压等级交错,各级变电站数量不一,分布范围广而且分散,平原和山地不均匀,变电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等基本设备数量巨大,变电运行对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都较高,基于物联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智能测控、数据采集、多途径传输、融合处理和综合应用的智能化优势,对电力设备工况进行监测,降低电力公司监控设备成本支出,完善电力网络的预警能力和抵抗能力。

3 中低压变电站站智能运维系统方案

在我国,高压和超高压技术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和长足发展,但截至目前,220 kV及以下的中低压变电站仍是变电网络的主流,结合工业实际,实现其智能安全运行监测与预警方案阐述如下。

3.1 智能运维系统架构

智能运维系统主要实现调度中心、变电站间、变电设备和变电环境的系统互连和监测数据传输,图2为其基本架构。

调度自动化系统:自动接收传感网测控平台监测数据,评估变电设备运行状态,实现辅助系统间的协调联动,形成异常情况处理过程报告,与集控中心远程互动。

传感监测网络:传感监测网络包括传感器节点和汇聚节点。传感器节点包含:温湿度传感节点、避雷器泄漏电流传感节点、电压谐波和相位监测节点、烟雾传感节点、水浸传感节点等设备。各传感节点监测的数据经汇聚节点汇聚后上传至主机。

安全警卫系统:组建多类型探测器节点协同感知的网络,实现全新目标识别、多点融合和协同感知,对变电站围界进行全天时动态智能感知,探测分析、阻挡延缓、复核响应多手段融合,可依据具体情况按需、按时布防和撤防。

3.2 主要监测设备和项目

变电主要监测设备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和环境设备。可用表格1简略表示。

3.3 传感器设置和预警控制

根据工况下需要监测的设备和对象,需要大量多类型工业传感器,如:压力、加速度、角度、红外、涡流、放电、漏电、特种气体和噪声等。从主要的变电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来看,可在站内灵活设置多传感器,用来监测各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构成基于无线网络、局域网络和互连网络的传感网络,各站之间利用电力专用局域网实现数据通信。由图3来实现各类电力设备的工况状态转换。

3.4 系统的主要功能

该方案可实现如下功能。

1)系统级融合实现综合调度自动化:与集控站控制主机完成自动数据交换,接受集控站的命令,完善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IEC-61850协议通道。

2)设备级智能融合监控:一次,二次变电设备和变电运行环境监测,如:主变套管、穿墙套管等接头设备温度,避雷器的泄漏总电流、谐波电流和阻性电流,变电站水浸、漏水报警,优化动力环境控制方案。

3)运维级站内检修维护行为的智能认证与监督:自动分析操作票,物物确认操作对象,自动图像识别检修过程;自动完成路径引导和巡检详细采集、报表生成和填表引导。

4)高安防级防护:多传感器融合,自动防入侵警戒,高可靠图像识别防止翻越大门、围墙,高可靠图像识别防抛物破坏,自动区域保护和灵活图像监控。

4 结束语

总之,此方案可采用先进的专家系统,综合神经网络、混沌理论、语言方程、模糊理论和遗传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和智能预测,实现变电设备监测,工况控制,设备巡检,智能识别和高防护等级保护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中低压变电站智能化建设和信息化改造。

参考文献

[1]孙其博,刘杰,等.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3(3):1-9.

[2]李祥珍,刘建明.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J].电信网技术,2010,8:

41-45.

[3]Lu J,Xie D,Ai Q.Research on Smart Grid in China,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Conference & Exposition[C].Asia and Pacific,2009,10.

[4]Gungor V C,Lu B,Hancke G P.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 Smart Grid-A Case Study of Link Quality Assessments in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J].IEEE Tran.Industrial Electronics,2010.

[5]李娜,陈晰,等.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信息聚合技术[J].信息通信技术.2010,4(2):21-28.

作者简介

赵景宏(1980—),男,汉族,籍贯:辽宁省凤城市,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通信。

作者:赵景宏

第2篇:H大厦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研究

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工程系统已经是办公大楼的基本配置。该文在分析H大厦智能化系统建设目标、设计原则基础上,介绍了系统组成要素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一卡通系统,给出了系统网络安全的保护措施,旨在搭建一个高效率数字化的办公大楼,为用户提供智能化办公体验。

关键词:智能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一卡通系统;扩展性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型建筑对智能办公、智能管理、智能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很多建筑群引入了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包括网络系统、弱电系统、综合管网系统等集成系统,建设先进、可靠、实用的智能化工程。

2 智能化工程概述

2.1 建设目标

H大厦智能化工程建设在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建筑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基础上,应用先进、适用、优化集成的成套技术体系和设备体系,有效集成弱电综合管理系统,实现节约能源,降低运营成本,保护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办公效率、保障人身财产以及网络安全等目标。

2.2 设计原则

H大厦智能化工程建设以成熟实用、灵活可扩展、标准集成化、安全可靠性为原则,采用主流产品的设备和技术,考虑到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严格把关建筑设施设备,提升设备的可兼容性、可扩展性、升级性、稳定性,以保障系统主体结构的稳定良好发展。

2.3 设计内容

为了提供安全、便捷、智能的办公环境和提高工作效率,本次智能化工程建设将建筑综合系统分为几个组成部分,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一卡通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楼宇控制系统、会议系统、机房工程等。

3 智能化工程主要子系统设计

H大厦整个智能化系统包括多个子系统,实现大楼的基础服务功能。其中主要子系统有: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一卡通系统。

3.1 综合布线系统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GCS)又称开放式布线系统(Open Cabling Systems)。智能建筑由更多的智能设备、智能终端、智能服务器等组成,如何高效地这些终端设备有序、安全地通信互连,需要高质量的综合布线系统进行支撑,为建筑提供传输数字信号、语音信号、图像信号的传输通道,同时规划实施需要遵循可扩展性、可兼容性、可升级性、个性化的特点。综合布线系统主要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包括六个模块:

1)工作区。工作区子系统主要是智能设备、智能终端与墙上的信息插座连接形成的系统,主要由跳线连接,参照国家标准化操作,数据点、语音点均采用六类RJ45插座;

2)水平干线。水平干线是由工作区的插座与水平跳线的水平线路组成,设计时要标注出使用的线缆及设备,每层房间水平线缆通过桥架引上至各层相应的弱电间;

3)管理区。管理区由相连、相交的插座、配线架、机柜、交换机等组成,按照每层设置一个子系统,一共设置14个管理子系统,并安装匹配设备;

4)垂直干线。垂直干线系统主要将每楼层的配线架连接到智能建筑的主配线架上。设计时要明确每楼层的配线需求,按照每楼层的终端设备数据信息量进行配置;

5)设备间。设备间将建筑中的每层的公共设备实现相互连通、信息交换、管理布线系统,本设计中,设备间定于大楼的三楼机房中,该机房作为信息的汇集、交换地;

6)建筑群。建筑群子系统是将多栋建筑互通互联,多采用光纤配线架接入,实现相互通信,实际施工采用的铺设方式多为架空装置、地下管道鋪设等。

3.2 计算机网络系统

H大厦智能化工程网络规划包括三个系统:办公内网网络系统、外网网络系统以及设备网网络系统。整体网络建议采用万兆核心、千兆到桌面的二级架构。设备专网与办公网络等采用完全访问隔离的方式,设计为设备专用接入的专网网段,保障办公网业务和智能化网络的安全与私密性。设备网的设计,是为IP智能监控网络,网络广播以及智能门禁系统提供专用管理通道。

H大厦智能化工程主干网络拓扑采用星型结构、千兆以太网技术。网络充分满足大楼具体终端设备网络节点数量,同时预留可扩展的空间,并构建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系统,整合智能建筑中终端设备网络子系统的网络需求,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兼容性设置,成本核算等,助力智能建筑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安全运行,提高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前瞻性。采用Web网络服务集成技术,信息数据使用Web服务协议,集成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协调工作,提高网络系统工作效率。核心交换机使用冗余电源技术,应对网络拥堵,为每个终端服务最大化,为了保证网络信息数据安全,采用专门工作站管理网络系统,并采用先进的以太网交换装置,减少网络系统数据传输延迟,为了满足不同网络终端设备的需求,构建快捷的网络拓扑结构,采用安全虚网划分技术,分担网络负荷。

本次设计的汇聚点共为一处,在四层网络机房,二层交换机通过电缆跳线与核心交换机连接。为了保证大楼管理系统的安全,配置了防火墙保护网络的安全,同时配置了一台上网行为管理器用于提供大楼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上网行为管理。

3.3 一卡通系统

一卡通系统在规划设计时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非接触式IC卡技术进行了综合与优化。

1)门禁系统

在门禁管理中,综合考虑智能建筑的办公特点:楼层多,流动人口多,设备多、功能设施丰富,为了确保办公环境有序展开,保证人身设备安全,HID门禁系统基于先进的硬件装置和友好界面的软件配置,集成了安全防护、网络通信、监控管理、分析预测、数据融合等技术为一体,提供严格的管理服务和多功能的认证方式,设置多种认证级别和方式,尤其在人流量多的办公场所、机房、档案室、弱电间等均采用在线门禁设置。通过设置输入点与智能建筑自动化、网络监控、灯光设施、防火防盗、报警系统等多项系统联防联控,提高智能建筑的管理服务功能。门禁系统由计算机(服务器和客户端)、平台管理软件、通信网络、发卡器、门禁控制器、读卡器、出门按钮、电动门锁、紧急破玻璃、出门按钮等组成。一卡通管理平台实现以下功能:角色化的操作员管理,定制操作员的权限、支持简、繁、英等多种语言、人和卡的统一管理、人员批量导入导出、证章打印功能、部门管理。

2)消费系统

消费子系统由消费卡、消费POS机、充值机、管理微机、系统软件等组成。消费POS机和充值机采用标准TCP/IP协议与管理主机通讯。管理主机实时监控消费机的工作状态,接收消费机交易资料,进行汇总处理,对每天每月或每时间段的消费记录进行汇总统计,记录每笔交易明细和POS机的收款,进行发卡、退卡、充值、卡挂失。

3)访客系统

访客管理系统通过扫描、摄像、读卡、硬件加密与高速打印技术,实现对外部来访人员出入登记、门禁授权、记录查询等系统化管理。基于计算机网络,可与一卡通系统共享数据库,与速通门系统、电梯控制系统、门禁系统无缝集成,对访客卡的授权应包括闸机、电梯以及开门权限。访客管理系统由感应式IC卡、发卡机、证照采集器、证件扫描仪、二代身份证阅读器、管理电脑和管理软件组成。访客系统实现以下功能:实时访客通行状态监看、方便易用、支持摄像头、身份证信息读取、历史访单查询、访客通行记录查询、黑名单管理。

4 系统网络安全

H大厦智能化工程系统的搭建,其系统安全技术是保障维护的重要工作之一,包括:通信安全、信息安全、人身安全、物理安全、计算机安全、操作安全、电磁辐射安全以及业务安全,如图1所示。本系统采用防火墙、加密技术、杀毒软件三种技术维护网络安全。

4.1 防火墙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可以在网络系统中设置防火墙技术,为数据信息的传送保驾护航,控制网络运行的风险程度。在数据传递过程中,进行信息的筛查和监测,保障网络系统处于安全的运行环境中,以防遭遇病毒的感染和黑客的攻击,确保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

4.2 数据加密技术

除了使用防火墙进行监测和筛查不良信息、恶意代码外,还需要使用加密技术,为网络系统的数据传送穿上安全防护服。目前数据加密技术有数字签名认证、链路加密方式、终端节点加密、专用数据加密等,公、私秘钥融合使用的加密技术对通信中的数据提供安全屏障,不受病毒和黑客的干扰,保护数据的安全传送。

4.3 杀毒软件

病毒在计算机网络使用的过程中是不断渗透和传播的,病毒的出现会导致重要文件的毁坏或者泄露,甚至引发网络瘫痪,影响办公秩序和数据信息的安全,因此除了网络系统设置防火墙和加密技术,杀毒软件也必不可少。相对于其他网络安全技术,杀毒软件能更有效地清除多元化的病毒,隔离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保障网络畅通安全运行。

5 结论

本文主要阐述了H大厦智能化工程系统项目主要子系统的设计,详细描述了综合布线系统六个子系统的设置、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配置与集成技术、一卡通系统多个子系统的实现,最后给出了智能建筑系统网络安全技术手段。描述了智能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实现过程和建设规则,充分有效地应用系统集成,分步实施和功能扩充, 建设先进、可靠、实用的智能化工程,提供高效的办公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焕廷.计算机技术在智能化工程中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0):142.

[2] 劉申菊,田丹.企业网网络设计方案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6):166.

[3] 杨朔.企业无线网络的设计与研究[J].石油规划设计,2017,28(6):38-41,51.

[4] 付毅,邵长年,路万里.浅谈医院综合病房楼智能化工程的设计方案[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9(6):66-68,73.

[5] 邢雪峰,谷宇静,马靖煊,等.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J].电子设计工程,2017,25(21):11-13,18.

[6] 冀海洋,李明.智能大厦计算机网络设计[J].科技信息,2011(12):631.

[7] 章三平,杨永红.万福房地产开发公司网络设计方案[J].科技经济市场,2008(9):18-19.

[8] 田丽.凯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5,30(4):382-388.

【通联编辑:代影】

作者:余田

第3篇:住宅小区智能化应用系统方案设计

摘要:通过住宅小区智能化方案设计应用实例,阐述了方案设计原则、系统构成、功能实现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原则;系统构成

一、引言

随着住宅小区建设的发展。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对居住环境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信息技术及产品,建立相应的技术系统,实现住宅小区智能化,为居住者提供安全、舒适快捷高效服务与管理的家居环境,势在必行。

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不是智能化产品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智能化系统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在实践中,围绕强化安全防范、优化信息通信、科学管理服务的宗旨,结合某住宅小区智能化应用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实践,对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方案设计原则等方面作以介绍,以此可透视出发展中的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的端倪。

二、方案概况

本方案主要针对小区的基本状况及特点,遵循“系统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和可扩展性”的原则,以多个技术系统构成,如:视频监控系统;LED显示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电梯控制系统;车辆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背景音响系统;电子巡查管理系统;BA楼宇自控系统以及智能化信息管理中心。形成信息采集、传输、管理网络系统,实现住宅小区智能化。

三、技术系统方案分述

本方案由多个技术系统构成,在此围绕有代表性的技术系统作简要的阐述。

1、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区出入口、主干道、单元门厅、地下车库、消防通道等重点部位设置监控摄像机,通过监控系统实时观察被监控场所。通过与小区智能化信息管理中心联网,对监控区域的图象信息进行分析、记录、存储。该系统可与防盗、消防报警等安全防范体系联动运行,对消防报警优先联动切换,对火灾现场实时监控。

本方案采用模拟信号摄取传输与数字信号处理记录相结合的方案,系统前端摄象机摄取的图象传输到计算机对视频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切换控制和画面处理,由大容量硬盘予以压缩记录。系统主要由摄像机、传输电缆、视频A/D转换器、管理软件、计算机监视器组成。系统的特点在于充分利用模拟和数字信号两种技术优势,发挥数字信息处理、记录、检索灵活、可靠、方便的优势,同时避免使用数字摄象机和数字传输信道成本偏高的问题。通过软件界面,用键盘和鼠标可任意调看图象、控制摄象机镜头和云台的动作。

2、可视对讲系统

该系统针对住宅小区管理的特点构成可视对讲联网系统。足不出户可实现访客、管理员、住户之间的沟通、管理。使管理更完善,效率更高。系统在监控中心设置管理机进行分区管理、总线控制,可减少呼叫占线;单元门口和地下门厅设置可视对讲主机,每户设置可视分机。对讲分机采用具有多防区扩展模块的多功能智能分机,可将家防系统与本系统整合,既方便管理又节约投资。系统功能有访客呼叫功能:访客呼叫采取二次确认模式,通过单元可视主机呼叫住户,经确认后开启单元门。双向通讯功能:单元对讲主机及住户分机可与小区监控中心管理机双向呼叫、通话、开启单元门。住户呼叫功能:住户通过室内分机的报警键可紧急呼叫管理中心,实现小区安全资源共享。物业管理功能:小区管理机自动记录住户报警呼叫信息,便于集中管理。系统可扩充功能:通过适当分区、分级管理设立相应的子系统,实现对大型社区的管理。安保防盗功能:安保防盗是本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视分机具有多防区报警功能,可外接门磁、红外、烟感、煤气、紧急按钮等探头,并与管理机联网。管理机记录报警类型、地点、住户资料等信息,以备查阅。

3、车辆管理系统

本系统对小区固定和临时车辆进行IC卡或条码卡管理和控制。住户使用IC卡进出小区停车场;临时泊车,使用临时IC卡计费进出停车场;访客车辆经住户授权后获取条码卡进出小区、停车收费、乘坐电梯。系统集感应式IC卡、计算机视频网络、图像识别与处理及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具有临时卡计费、联机对讲、车辆安保、进出记录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车辆远端自动化管理和控制。系统提供消防、安防联动接口,故障报警、强行侵入与无效刷卡报警联动,发生火警、有害气体超标等危害自动开启道闸等功能。在出、入口设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车辆进出在感应区域内,读取IC卡信息,经管理电脑识别合法后开启道闸放行。系统将车辆的进出情况(车型、车牌号、时间)实时记录备查。

4、门禁管理系统

根据小区的特点,门禁系统通常设在单元和地下通道门口,读卡器和控制器为一体化设计,安装于可视对讲设备内。门禁之间采用控制总线通讯,在管理主机故障或通讯中断时能保持门禁正常运行。住户进门时持卡由读卡器接收IC卡信息,门禁控制器判断该卡是否有效,并发出不同的声光提示。有效则开锁,并将卡号、时间日期等信息记录备查。系统由感应式IC卡、一体化门禁控制器(读卡器)、电控锁、出门按钮、网络扩展器、管理软件和电脑组成。基本功能:可控制各种不同的电控锁;对所有卡实行分级管理,视其身份确定通行权限;可设置多时段门锁启、闭,时间段任意定义;非授权卡、强行开门、超时未关门等自动报警;开门延时可调;多种信息(开门时间、有效及非有效卡编号、按钮开门信息、报警原因、位置)纪录。

5、电子巡查管理系统

本系统采用先进的电子无线数码巡查系统,实现人防技防相结合。可有效保证巡查人员按小区设定的巡查路线定时巡查的效果,有效监督和管理巡查工作,及时发现、阻止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使安保管理更为科学可靠。系统由中央控制设备、手持式信息采集器、巡查信息点、数据变送器、计算机和管理软件组成。管理人员预先确定巡查路线及签到信息点,巡查人员在巡查时手持信息读取器,采集信息点的地址和时间数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巡查任務。巡查结束后,在管理中心将采集数据输入控制计算机,通过管理软件予以检查、显示、汇总和存储。可有效地对安保巡查人员执行巡查情况监管,避免巡查不到位等问题。巡查小组及巡查签到信息点的设置,视小区的分布情况而定。

6、家防系统

家庭防盗及求助报警系统是小区安全防范的重要环节。通过本系统住户在家中可向小区中心控制室发出报警或求助,中心控制室对住户家中的警情统一监控、管理。在小区两层以下住宅、商铺设置探测器和紧急按钮;其他各层设置紧急按钮并与对讲分机相联,有触发和求助时报警。系统由前端设备:探测器(磁控开关、红外探测器)、紧急按钮、住宅信息终端;传输网络和终端设备:接警对讲分机、电脑控制软件及打印机等组成。探测器、报警控制器具有防拆功能;系统线路具有防剪、防短路功能;系统有住户设、撤防记录。家庭报警信息分为紧急求助和外来触发探测器报警。探测器发出的信息由住宅信息终端接收、识别,再通过传输网络输出有地址、警情编码的数据信号到对讲分机、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记录保存汇总、显示识别报警种类位置并发出报警信号。处警完毕人工复位使报警系统回到警戒状态。

四、结束语

住宅小区智能化应用方案的设计,需针对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功能构成及设计原则的不同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篇幅所限对有些技术系统及综合布线的施工、防雷接地、抗干扰等问题未作细述,在工程实践中应予考虑。随着发展,更为先进、实用、以人为本的楼宇自控、智能化系统将走进我们的生活。■

作者:张琦 刘凤有

第4篇:酒店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

酒店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系统概述 5 1 前言 5 2 需求分析及设计定位 6 2.1 工程概况 6 2.2 需求分析 6 2.3 系统规划 7 3 总体设计要求 8 4 设计原则 9 5 设计依据 10 5.1 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 10 5.2 系统设计遵循的技术标准 10 第二章 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 12 1 综合布线系统 12 1.1 需求分析 12 1.2 系统功能 13 1.3 系统构成 14 1.4 系统设计 14 1.5 综合布线系统特点 18 2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20 2.1 概述 20 2.2 系统设计指标 20 2.3 系统功能 21 2.4 系统设计 21 2.5 系统设备选型 22 3 KTV点播系统 23 3.1 概述 23 3.2 KTV点播系统比较 23 3.3 DVD点播系统功能与特点: 24 3.4 网络架构图 24 3.5 DVD点播系统组成: 25 4 酒店“一卡通”系统 27 4.1 概述 27 4.2 酒店门锁系统 27 4.3 酒店消费“一卡通”系统实现 32 4.4 车辆出入控制及管理系统 33 5 多功能厅音响、灯光系统 42 5.1 概述 42 5.2 需求分析 42 5.3 音响灯光工程设计依据及设计指标 43 5.4 多功能厅会议音响、灯光设计 46 6 宴会厅音响扩音及灯光系统 54 6.1 宴会厅的设计要求 54 6.2 宴会厅设计 55 7 背景音乐及广播系统 60 7.1 系统概述 60 7.2 需求分析 60 7.3 设计依据 61 7.4 系统组成 61 7.5 系统设计 62 7.6 设备布点统计 62 7.7 实现功能 63 7.8 语音广播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各区点位分布情况 64 7.9 选用器材说明 66 8 计算机网络系统 67 8.1 概述 67 8.2 需求分析 67 8.3 网络系统目标 68 8.4 网络拓扑结构图 69 8.5 交换机的选择 70 8.6 防火墙 71 8.7 服务器 72 8.8 网络应用设计 74 9 有线电视系统 81 9.1 系统设计指标 81 9.2 系统设计 82 10 VOD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 86 10.1 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 86 10.2 网络选择方案 87 10.3 终端选择方案 91 10.4 产品选型建议 93 10.5 系统功能 93 11 酒店客房管理系统 95 11.1 功能特色 95 11.2 产品选型——千里马V7 95 11.3 产品特点 98 11.4 千里马V7介绍 100 11.5 服务体系 109 11.6 软件配置 110 12 中会议室扩音及同声传译系统 111 12.1 综述 111 12.2 中会议室系统需求分析 111 12.3 数字会议讨论系统说明 112 12.4 系统组成 114 12.5 红外线语言分配系统说明 120 12.6 系统组成 121 12.7 音响系统 123 12.8 数字会议系统图 123 13 LED显示屏系统 125 13.1 显示屏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 125 13.2 系统功能 125 13.3 播出信息控制 125 13.4 φ3.75双基色显示屏硬件设计方案 126 14 多媒体宣传查询系统 129 14.1 多媒体查询系统 129 14.2 多媒体宣传系统 130

第一章 系统概述 1 前言

酒店是集居住、饮食、娱乐、休闲、会议及各种商务活动于一体的场所,作为以提供多功能和全方位服务为主的行业,吸引客户是酒店生存的重要条件。如何提高酒店的综合服务水平、确保各种设施的稳定运行、大幅度降低其日常运营成本等已成为酒店经营管理的关键。为此,现今的酒店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各种智能化技术,以提升酒店的档次。

“****”根据《**大酒店建筑总平面图》,通过认真了解**大酒店项目将来的应用分析,对**大酒店的应用要求明确化、定量化,形成科学的、严格的、可操作的具体目标,即:从功能、性能、实施和费用等方面结合现有的产品和各类相关技术确定了智能化系统设计目标,规划设计了《**大酒店智能化系统工程规划方案》以供参考选择。

**大酒店的定位是五星级酒店,因此**大酒店智能化建设是一个高标准的综合性建设工程,将使酒店的硬件环境和软件配套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使酒店的硬件设施和环境趋向高档豪华,管理和服务更加高效和规范,从而使**大酒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大酒店的智能化建设应用除具备实用性外,还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超前性。设计中充分体现系统的可用性、先进性、方便性、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及系统性价比的合理性,为**大酒店创收提供技术和管理手段。

鉴于一个完善的酒店管理系统设计需要不断的沟通、修改、完善,我们的方案也难免有考虑不当甚至错误的地方,在此我们衷心希望酒店领导对我们的方案给予指正,使之不断成熟、完善。 2 需求分析及设计定位 2.1 工程概况

**大酒店拟建成五星级大酒店,酒店共10层,一层为酒店大堂、商场及设备用房;二层为餐饮卖场,三层为KTV包房、多功能厅及各种娱乐设施;四层为桑拿浴场;五层以上为标准客房。 2.2 需求分析

现代社会的五星级酒店,我们不能把它仅仅理解为装饰的豪华,更重要的是要如何为客人提供舒适的环境、周到快捷优质的服务、能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酒店运营成本,提高酒店的效率和效益。通过建设“酒店智能化系统”,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可以达到以上应用需求。

酒店智能化系统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领域,可以把智能化技术的最新发明用于酒店的各个领域,使酒店各个方面的应用和管理实现智能化; 归纳而言,“**大酒店智能化系统”可分为三大应用领域:

直接面对客人提供优质服务的智能化技术,如VOD、一卡通、前台计算机管理系统等等,目的是使客人住得更舒适、方便;

面对酒店管理者提供高质量经营管理手段的智能化技术,如酒店智能预订及连锁经营网络系统、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OA系统等等,目的是使酒店经营及管理高效、先进、科学;

面对酒店经营成本提供高质量管理手段的智能化技术,如智能楼宇控制技术、智能采购网络、智能人员管理、智能物耗管理等等,目的是使酒店物耗、能耗、人员成本等降到最低,创造效益; 2.3 系统规划

针对**大酒店-智能化系统的三大应用需求,结合酒店建筑平面布局及配套情况,对“**大酒店智能化系统”的做规划如下: 前期建设: 综合布线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 酒店KTV点播系统 酒店一卡通及门禁系统 各功能厅灯光音响会议系统 

背景音乐兼消防广播系统 程控交换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VOD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 五星级酒店管理系统 后期建设:

多媒体查询系统(含触摸屏、公共区LED大屏或等离子体大屏幕) 酒店网站建设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前期建设满足酒店的基本应用,并为后期建设搭建良好的基础平台,利于后期各系统功能扩充及提升,如:良好的网络布线系统可以完善电子商务功能――通过网络电子商务的应用,提升酒店商务创收的手段及途径;基于酒店门锁系统提供的软件二次开发函数接口,可以实现与酒店管理软件的融合,提供客人酒店消费“一卡通”管理,方便客人酒店内部消费;基于网络的VOD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付费节目点播、酒店服务指南、消费账单查询、旅游信息查询、高速上网等服务;基于内部员工的“一卡通”系统,可方便员工食堂消费、考勤管理等。各子系统设计可以模块方式提供选择。

3 总体设计要求

在总体规划和设计“**大酒店-酒店智能化系统”方案时,我们本着以下总体设计要求:

适用的就是最好的——对每一个智能化子系统,并不一定都要选用当今最先进的技术与设备,而是要面对酒店的经营定位、经济实力、未来技术及市场发展趋势、现今实际情况等加以全面考虑,构架实用化的、性价比高的、可升级的系统;不应该受单独供应集成商的影响,盲目上高档设备,造成浪费;

建设目的明确——首先,建设“酒店智能化系统”不是为技术,而要针对“酒店智能化系统”三大应用领域,应明确三个建设目的,即: 1) 为客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 为经营管理助力;

3) 为开源节流、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如达不到上述三个目的,则该系统毫无意义;此外要采用对酒店实用的技术,在其它写字楼或办公大厦适用的系统,未必适用于酒店,“酒店智能化系统”有其特殊性,要针对实际需求设计;

各系统应通盘考虑——虽然“酒店智能化系统”子系统众多,但以上述三个建设目的为纲领,抓住其要点,便可优化配置各子系统。如:每个系统建设的目的是什么?每个系统的投资比例应多大?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各子系统应尽量互通、互联,以提高整体效能,应尽量构架在同一网络基础上,以降低造价、易于使用维护、方便升级,等等;

**大酒店智能化集成项目要求达到“优良工程”。系统建设要有充分的超前意识,既要考虑现有的条件,也要考虑技术的发展需要。 充分满足将来的信息化及智能一体化集成要求。 4 设计原则

根据以上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要求,结合多年来酒店智能化系统设计、施工和管理经验,**大酒店的建设必须满足以下设计原则:

先进性

采用网络化与人性化管理设计,集成化和数字化的主流产品为核心设备,智能一体化的总体设计与实施。 开放性

为了满足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必须追求系统的开放性。本系统设计中各子系统均提供了标准化和开放性的接口协议,保证了各子系统之间的网络化与集成化实现。 

可靠性

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其关键部件均考虑采用容错技术,使系统具有足够的冗余和备份能力,并在关键设备设有备品和备件,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

可扩充性

智能建筑所应用的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往往需要对系统进行扩充,或增加与其他系统的互连。设计时充分考虑满足易于系统在、未来使用上扩充和升级的要求,各系统为将来提供部分预留节点。 安全性

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在线路设计上利用网络实时在线检测,具有故障报警提示分析功能;网络对外出入口处,充分考虑网络信息数据安全性。 

管理可控性和维护简易性

任何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要发挥良好的应用都不能违背三分技术和七分管理的通则,因此我们在系统设计以至于将来的施工和管理方面自始至终都将未来的系统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加以谨慎考虑。

我们采取先进实用的技术,实现简约化的管理和维护的指导思想,以设备功能模块化,系统控制分级化为原则,为用户提供即强大又容易控制的系统硬件、软件管理功能,也便于故障诊断和日常维护。 实用性

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各类产品的性能价格比,对关键性的产品应以性能的先进性为主要考虑因素,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对非关键性产品则以实用性为主。 5 设计依据

5.1 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

**大酒店建筑平面图、总平面图及相关要求 5.2 系统设计遵循的技术标准

本设计严格按照中国国家标准进行,其系统结构在进行系统集成和分系统设计时主要遵循以下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民用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0-94 GA/T75-9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0-2001)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T/T75-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DBJ08-47-95)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GJBT-471) 第二章 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

1 综合布线系统 1.1 需求分析

综合布线系统是**大酒店酒店智能化系统的信息网络基础,本方案注重系统的质量、科学性、先进性、可靠性及安全性,易扩展同时本设计兼顾考虑酒店的应用特点,将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系统设计和产品选型中重点关注布线产品的质量、布线系统的模块化、以及系统的安全性、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建设**大酒店酒店综合布线系统的目标是:以系统规范为指导,以具有当前国际领先水平的综合布线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支撑,建立一套统一规划、高度集成的布线系统,为**大酒店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图像及控制信号提供统一的传输线路、设备接口和高质量的传输性能。全面实现**大酒店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通讯、办公、管理手段的智能化、集成化,把**大酒店计算机通信网络建成一个高起点、高标准、功能设施一流、且具有高开放性和平滑升级性的网络平台。

同时,该布线系统兼顾了计算机网络系统未来的发展要求,提供20年保证;在**大酒店大楼增加新系统时,对新设备提供信号传输的支持。

作为酒店智能化系统的基础平台-宽带综合布线系统将为整个酒店的语音通信、宽带数据、图像联网、酒店管理系统及网站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传输通道。酒店大楼内的各个功能区通过高性能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连接起来,组成一套具备高传输带宽的、结构化的信息高速公路。综合布线系统功能满足下列需求: 电话;

计算机网络;

具备实现 BAS、CAS、OAS、SCS等系统网络集成的条件; 具备实现视频传输的条件;

其他符合布线标准的信号、数据传输;

根据需求,我们的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中包括了建筑群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垂直子系统和设备间子系统,系统布线采用国产TCL的产品。 1.2 系统功能

本方案提出的综合布线系统实现了办公楼设备的网络物理层上的相互联系,满足系统间信息共享的要求,为**大酒店酒店集中管理以及与Internet的连接建立了的基础设施。具体来说,,本方案设计的布线系统可以支持以下各类应用及设备:

话音

交换机、电话、传真、卫星通讯、电话会议、语音信箱等;

数据

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1.2GATM、TCP/IP、INTERNET、INTRANET等;

视频

闭路电视监控、电视会议、可视图文、自动控制等音、视频和控制信号。需要指出的是视频、射频、公众广播、自动控制等系统技术方面,设计理论和多个项目的实践已证实采用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可达到与传统布线方式同等的传输质量和传输距离;但在工程造价方面,由于结构化布线系统要配备专用的适配器,以至工程造价将会有很大的提高,故本次设计只提供了高性能的传输链路,在技术发展造价降低时,或有此类需要时提供坚实的支持。 1.3 系统构成

如上图所示,整个布线系统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 A.工作区子系统 B.配线子系统 C.管理子系统 D.干线子系统 E.设备间子系统 1.4 系统设计

**大酒店智能化系统工程-综合布线工程整个布线系统选用星型结构,从插座至楼层配线架,最后通过数据/语音主干线缆统一连接至,相应的数据和语音机房,以便于集中式管理。根据图纸,整个综合布线系统设置一个配线间,配线间设置在一层信息中心机房,整个系统水平布线满足小于90米的布线标准要求。数据采用超五类双绞线传输,语音采用电话线传输。

整个系统共设数据点345点,语音点313点。其中客房部分按照每个客房2个数据点、2个语音点和1个电视点进行配置。KTV包间按照1个数据点和1个电视点进行配置,其他各处根据房间职能需要和面积大小进行配置。

由于3层KTV包间内的信息点是作为点播专用,因此,设计中本层除服务台留一个酒店局域网数据点外,其他数据点将自成一个网络,另设交换机及点播服务器。作为KTV点播专用布线系统。 1.4.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工作区子系统由各个用户区域构成,主要包括设备连接线、适配器、信息插座(墙面及地面插座)等部分。

1.4.2 配线间子系统设计

水平布线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水平布线子系统与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水平布线子系统总是处在一个楼层上,且端接在信息插座或区域布线的中转点上. 1.4.3 干线子系统设计

干线子系统是整个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提供建筑物内干线电缆的路由。通常由垂直大对数电缆和光缆组成,它的一端端接于设备机房的主配线架上,另一端通常端接在各楼层分配线间的各个管理分配线架上。

1.4.4 管理子系统设计

管理子系统由端接水平线缆、垂直干线电缆、光缆的配线架和相关接插软线组成。本系统中管理子系统主要指各配线间的模块式配线架、110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及相关跳线。

模块式配线架提供水平线缆的端接。110配线架则以其高性价比,与快捷式跳线相配合,提供灵活的语音和数据链路的管理和使用。光纤配线架以2U的高度提供光纤的连接。通过跳线,允许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整个通信线路。按照常规,我们将放置配线架并进行跳接管理的区域称作配线间或设备间,根据管理级别的不同又细分为主配线间(MDF)和分配线间(IDF)。

楼层配线机柜是安装配线面板和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地方,要求保护性能好、美观、通用。因此,采用19”标准机柜。 1.4.5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跳线、适配器组成,它把中央主配线架与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如网络设备和主机设备等。通常该子系统设计与网络具体应用有关,相对独立于通用的结构布线系统。

设备间机房:由于设备间机房是整个布线系统的核心。它的布局、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使用的灵活性。在此,将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

结构化布线是无源布线系统,本身不需要电源。但为了保证在安装、测试及今后维护时可能使用电源,建议安装电源插座,每一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W(如有其他设备另加); 

根据该楼层上网络设备对电源的实际需求,配备能够满足使用需要的电源系统;

配线架尽量靠近弱电竖井,方便布线并节省投资;

配线架旁网络设备所在地的环境工作温度应保持在18-27℃之间;设备间湿度应保持在20%-80%之间;

为确保配线架上各种插座工作性能良好,要求配线间内具有良好的通风,并做到室内无尘。

终端接地:设备间机房使用的铜带,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连接到大楼的公共接地系统,接地地阻小于1欧姆。

以上针对**大酒店布线要求,说明了布线系统的设计要点,虽然我们设计和讨论是按各个应用系统和布线系统来进行,但这不影响整个布线系统的开放性和通用性。在这个布线系统支持下,各个应用子系统可以方便地完成连接和发挥作用。 1.4.6 主配线间要求

地点:设备间应远离污染气体、强电磁场、强振动源、强噪音源及所有会妨碍正常工作的地区,应建立在环境清洁、运输及通讯方便的地方。

门窗:设备间所有门窗应封闭性好,以减少尘埃和噪音等外来干扰。

地面:最好采用抗静电的活动地板,以便于铺设电源线及信号线,切忌铺地毯,以防积灰和产生静电。

墙壁:应选择不易产生及吸附尘埃的材料为易,房间隔断应用防火材料。

照明:设备应有一定的照明度,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提供带有双回路的380V三相五线或220V单相三线制交流电源,且容量要能保证机房的需要,所有的照明仪器切需固定在墙或天花板上。

面积:配线间的面积约为6-8个平方米,通过空调和通风保持环境参数。

设备间接地使用-3*30的铜带与大楼的接地极连接,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网络设备也要使用这一接地线。 1.4.7 布线系统图示意

1.5 综合布线系统特点: 系统化工程:

综合布线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工程,包括传输媒体(双绞线)、连接硬件(包括跳线架、模块化插座、适配器、工具等)、安装、维护管理及工程服务等。 模块化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使得用最小的附加布线与变化(如果需要的话)就可实现系统的搬迁、扩充与重新安装。 独立于应用:

作为CCITT七层协议中最底层的物理层,综合布线系统构成了某种基本链路,像一条信息通道一样来连接楼宇内或室外的各种低压电子电气装置。这些信息路径提供传输各种传感信息及综合数据的能力。 灵活方便性: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同时兼容话音及数据通信应用。这样一来减少了对传统管路的需求,同时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设计来实现与管理这一系统。 技术超前性:

综合布线系统允许用户有可能采用各种可行的新技术。这是因为综合布线系统独立于应用,并能对未来应用提供相当的余度。

如果说信息系统是智能建筑的灵魂,那么布线系统就相当于信息系统的神经。因此,可以说布线技术的选择和布线系统的设计就决定了整个酒店的信息系统的生命力,它将关系到酒店未来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使用效果。

2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2.1 概述

为了确保**大酒店的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在大楼内设置一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前端点位主要分布在大楼主要公共区域、出入口、电梯厅、电梯轿箱、客房走廊等重要防护目标和主要通道等处,保安人员在监控中心通过监视器就可以观察到这些重要区域的图像,通过中心操作键盘或分站电脑可切换到任何一个监控点画面,并可控制任何一个可动摄像机的动作。可以对一个目标的活动进行不间断跟踪监控。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是综合安防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充分重视。 2.2 系统设计指标

图像质量按五级损伤制评定,图像质量不应低于4级。

图像灰度等级不低于8级。

图像水平清晰度彩色系统不低于480线。

系统各路视频信号,在监示器的输入端电平值应为1Vpp土3dB。

系统在低照度使用时,监视画面应达到可用图像,其系统信噪比不得低于25dB。

系统各部分信噪比指标分配应为:

摄像机>48dB;传输部分> 42dB;监视部分> 38dB 其余指标均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和业主的具体要求。

系统的显示及录像画面中应附加其他相关信息,其中包括日期、时间、摄像机编号、摄像机的部位等信息。 2.3 系统功能

实时监控功能

分布于楼内各门厅、出入口、停车场、电梯厅、走廊、电梯轿厢、大楼周边等处的摄像机可以完成对这些部位的实时监控功能。

数字录像功能

前端摄像机的视频信号输入到硬盘录像机的某一路输入上,监控中心控制硬盘录像机录像,记录此路图像。当前端报警时,监控中心的联动系统会控制硬盘录像机立即录像,并保证所录图像连贯和完整。

硬盘录像机图像录制速度可调,客户可自己设置图像录像的帧数,可同时进行16路视频的录像,可实现普通的手动录像,定时录像,各输入视频的循环录像。 每台硬盘录象机配120G硬盘4块,共480G,按照平均每路每小时占用100M容量来算,录象机的资料存储时间为13天以上。

远程监看/控制功能

通过硬盘录像机上的网络接口接入至大楼局域网,在网络上的各点通过安装专用软件及授权,进入系统,调看实时图像及已录制的图像,通过软件对前端的云台摄象机或一体化智能球进行上下左右、调焦、调整光圈等操作。 2.4 系统设计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主要在**大酒店大堂、电梯厅、客房走廊、电梯内等处设置了前端摄象机,保证对**大酒店这些部位的严密防范,同时在中心设备留足够的接口,保证系统的扩充性能。

由于整个系统只有32路前端设备,属于小型监控系统,由于现在硬盘录象机功能的增强,因此在整个系统中主要的中心设备仅选用两台硬盘录象机,不使用视频矩阵和监视器等设备,每台硬盘录象机配17寸的显示器一台,可以

1、

4、

9、16画面方式显示图象,这样值班人员在平时可以全面监视,在需要重点监视时只需要调用单画面即可。

系统可通过硬盘录象机控制前端摄像机的图像切换,云台、镜头动作,以及报警设防/撤防等功能。

硬盘录象机具备前端摄象机移动侦测报警功能,即在前端摄象机传回的画面中设置多个区域,当这些区域内有人走动或物体移动时产生报警信号提示值班人员注意并自动启动这路图象录象。

硬盘录象机带有网络接口,可以让局域网上得到授权的终端调看实时图象或录象,也可以直接控制前端可动点。 2.5 系统设备选型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高于一切,试想如果发生了事故而因为系统设备的故障原因导致值班人员无法看到甚至没有录象资料,那么这套系统也就完全丧失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了摆设。而整套系统的稳定性是建立在设备和线缆的质量上的。因此在本工程中我们在设备性能稳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价格因素,尽量选用性价比高的设备。 硬盘录象机我们选用日本CONICE,经过我们在多个工程中应用中证实日本CONICE硬盘录象机操作简单,性能稳定,故障率很低,维护方便,而且价格适中。前端摄象机我们选用日本CONICE的产品,也是一款性价比较高的产品。而线缆和一些辅材则选用国内一些知名品牌,这样既能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又能控制投资成本。

3 KTV点播系统 3.1 概述

目前,娱乐行业越来越走上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如何在竞争中保证服务质量,同时又能降低投资成本和运作费用,减少人为失误,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是每一个投资者和管理者所面临的课题。对于**大酒店的KTV包房来说,作为一个五星级酒店娱乐设施,尤其对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性有着高要求。

奥斯卡电脑卡拉OK点播系统淘汰了卡拉OK歌舞厅DJ室的全部传统设备,用电脑取代了专业打碟人员,不再需要影碟机、影碟、碟柜、音视频线、节约了庞大的人员工资,设备维修及影碟更换的费用。同时DVD画质的高质量服务客人。特别适合高档次的酒店KTV包厢使用。 3.2 KTV点播系统比较

数码屏点歌器 普通电脑点歌系统 奥斯卡DVD点歌系统

点歌形式 按歌簿代码点歌形式单调 丰富 丰富

响应速度 慢 慢 快

播放设备 LD影碟机 LD影碟机 内置

视频质量 240-350线VCD/LD 240-350线VCD/LD 350-480线DVD/SVCD/VCD全兼容

音频质量 CD音质,原唱、卡拉OK均为双声道立体声 CD音质,原唱、卡拉OK均为双声道立体声 CD/AC-3音质,原唱、卡拉OK均为双声道立体声

图像内容 图象与内容匹配有原人原唱 图象与内容匹配有原人原唱 图象与内容匹配有原人原唱 铺设线路 四蕊线音视频线 电脑网络线音视频线 电脑网络双绞线

线路信号衰减 有 有 无

是否需人工操作 需要 需要 不需要

维护 线路维护、影碟损耗、影碟机损耗 线路维护、影碟损耗、影碟机损耗 通用电脑配件,易于购买及维护

点播方式 键盘 遥控、键盘 遥控、鼠标 3.3 DVD点播系统功能与特点:

1、 电脑全自动操作控制,不用影碟机、碟片、人工管理。

2、 节目资源共享,多间厅房可同时点播同一节目。

3、 DJ房无人操作,绝不会放错歌。

4、 不需铺设音频视频电缆,数字信号传输,高质量音频输出, 不会出现视、音频衰减。

5、 客户自行录入编辑节目,一次录入一劳永逸。

6、 快选点播方式,即点即播,随时切换原唱/伴唱等功能

7、 图象为高清晰度的DVD画质, 音频为双声道双音轨, 伴唱和卡拉OK均为立体声。 3.4 网络架构图

3.5 DVD点播系统组成: 3.5.1 客户端点播系统:

功能:提供各类曲目检索查询方式,播放顾客点播内容:按字数、国语、粤语、台语、合唱、歌星、外语、编码、拼音、电影、相声小品、图片欣赏等,客人在包房可直接控制原唱/伴唱,暂停、中断、音量的大/小,等功能。部分介面图如下:

主界面1(提供:简/繁/英) 笔画点歌

歌星点歌 编码点歌

拼音点歌(选择) 拼音点歌2 其他选择 游戏选择 3.5.2 中央播控系统:

视频服务器

歌曲名称录入编辑管理系统

网络系统

功能:响应顾客点播请求,调度影片录入播放,片源录入及管理。

硬件:专业视频服务器,播放调度/片源管理电脑,网络设备,大容量硬盘组。

软件:片源管理系统、播放调度系统、网络管理系统。 4 酒店“一卡通”系统 4.1 概述

根据**酒店项目对“一卡通”系统要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A. 酒店门锁系统:采用感应卡酒店门锁管理。门锁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酒店定位及投资情况综合考虑,采用mifare-1技术感应卡门锁,具有较多的功能扩展空间。

B. 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对车辆控制及管理系统。在出入口设置入口、出口机,可以有效记录进出信息、保障车辆安全。

另外,在已经使用了“一卡通”系统和酒店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扩展如下应用:

A. 酒店消费场所、健身中心服务台销售设置POS机:在酒店管理软件的统一管理下,酒店住宿客人各可以实现这些地点的刷卡消费,前台统一结算。

B. 员工考勤:在酒店管理处及健身中心总服务台可以设置刷卡点,实现员工考勤应用等等。 4.2 酒店门锁系统

用于酒店房间门锁管理,是酒店客房最常规、最基本的管理方式,它通过对门锁钥匙的限时、分级授权、智能卡的不同权限组合等功能来实现对酒店工作人员、客人进出酒店各客房的权限管理,以确保酒店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与方便的管理。 4.2.1 需求分析及选型建议 门锁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酒店定位及投资情况综合考虑,作为改建酒店,**酒店的目标定位为五星级酒店。从高星级酒店的角度出发,所采用的设备及其配置更讲究客人使用的方便、周到。因此充分考虑系统稳定性及可扩展性,**酒店门锁选用Mifare-1技术感应卡门锁。 Mifare-1感应卡技术在传统办公大楼及工厂“一卡通”应用中已较为广泛和成熟。在近一年的酒店门锁应用中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酒店“一卡通”采用Mifare-1技术感应卡能够吸取两者的优势,有着更广的扩展性能和更多种的应用方式。

为保障酒店使用过程中利益,同时将来实现客人在酒店内所有消费能够在前台统一结算等功能,在门锁品牌选择上要求酒店门锁的材质及品质高、管理软件功能齐全,能够提供二次开发接口函数。保证门锁软件并入酒店管理系统软件统一管理,实现酒店消费“一卡通”。 **酒店门锁选用深圳**公司产品,该产品能够提供完善的软件接口,近几年来在国内有较好的发展趋势,产品质量有保证。另外,**公司的门锁管理软件与我们推荐的“千里马”酒店管理软件在软件接入上已经有成功的应用案例。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酒店管理软件开发成本,使我们**酒店投资方获益。 4.2.2 功能实现

客人在总前办理完登记手续后,在总服务台领取一张智能卡钥匙。

客人便可直接开启相应的客房门锁,在有效住宿时间内自由出入。

在住宿时间内如对客房门锁开锁有疑问,可到总服务台门锁管理软件中通过数据卡读取开锁记录,并可连接打印机打印出开锁信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谁用什么方式来开过此门,开锁方式是谁发出的记录,包括备用机械钥匙的开锁记录。

当住客的开门卡不慎遗失到总台报失后,总台可将原开门卡注销,更新一张与原开门卡内容一样,但密码不一样的开门卡给住客,而原开门卡即失效不能开门。

当住客到了退房时间,必须到总服务台办理退房手续,否则超过住宿有效期,智能钥匙卡开启不了门锁。如需延长住房时间,办完延续手续后,到总服务台将智能卡钥匙修改有效住宿时间即可自由出入。 4.2.3 系统软件特点

**门锁管理软件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避免了小型数据库常有的缺陷:数据处理信息量有限,处理速度慢,容易出错乱码、死机等现象。

管理软件是专门为酒店设计的,通过对门锁钥匙进行全面管理,以及对所有客房门锁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和查询等功能来实现对酒店工作人员、客人进出酒店各客房的权限管理和信息查询,以确保酒店的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与方便的管理软件系统。

酒店门锁系统管理软件功能实现:

友好的全中文操作界面,中文菜单显示,每个操作步骤都有详细的提示,直观,方便,非专用人员经简单培训即可上机操作。积木式的程序设计,使系统功能的增删和改进极为便捷,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

系统的自维护功能,使故障的查找与排除更为便捷。具备五级、十四种钥匙管理:权限分明,并在紧急情况下可使用备用机械钥匙,使酒店在任何时间都万无一失。

管理级别 总裁卡 用于设置系统重要参数。

管理卡 用于设置关键数据。

总控级别 总控卡 万能钥匙,可开启酒店所有的客房门锁。

应急卡 又名紧急卡、火警卡,可开启所有的客房门,即使反锁也能开启报警声,提示客人紧急疏散。

区域级别 领班卡 领班人员查房时使用,可根据酒店领班实际领班区域进行分配,开锁记录中一一显示,各负其责。

楼层卡 服务生卡,开启规定的某个楼层或偏区所有门锁。

会议卡 可设置为常开、常闭状态,常开期间无须智能卡便可自由进出。通常用于会议召开期间

清洁卡 在规定清洁时间内,开启某一清洁区域客房门锁。

控制级别 中止卡 当客房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使用中止卡将客房暂时封锁,封锁时除总控卡及应急卡能开启外,其他卡都不能开启,恢复后其它卡才能开启。

时间卡 时钟校准卡,设置和校准某个门锁内的时钟。

退房卡 清除卡,可立即停止客人卡的开启使用。

数据卡 将门锁内开锁信息取出后阅读查询开锁情况。

客人级别 客人卡 客人在有效的住宿时间,自由开启客房门锁。

备用卡 酒店门锁系统因停电或电脑硬件损坏,预先发出的备用卡可作为客人卡给客人开启相应的客房而不影响客人入住。完善的统计报表功能,可统计及查询已发各种智能钥匙及注销智能钥匙的数量、分别为哪位操作员何时发出及注销,客房的使用情况,开锁记录的查询等。 4.2.4 软件接口介绍

酒店门锁管理软件接口函数主要是面向酒店管理软件开发商研发的二次开发接口或数据交换接口协议。按照使用方法与传输介质的不同分为五种标准:传统接口、RS232接口、文件接口、数据库接口与WINSOCKET接口。

提供软件接口函数可将门锁软件并入酒店管理系统软件统一管理,便于实现酒店消费“一卡通”,即凭房卡在住宿期内只要在总台预存金额足够,便可在酒店范围内的场所实现房卡刷卡消费,退房时统一结算。 **酒店门锁能够提供接口形式介绍:

传统接口:即DLL动态连接库。此类接口可以完全嵌入宿主程序,与宿主程序容为一体。但是使用者必须深入了解爱***门锁体系结构,维护门锁数据完整性与一致性。仅限于Windows操作平台。 RS232接口(PMS):接口使用者通过RS232与爱***接口系统通讯,依据严格的数据与通讯协议传输数据与指令,爱***接口系统实时响应。使用者不必了解爱***门锁体系结构,门锁数据由爱***接口系统自行维护。不受操作系统限制(跨平台,即接口使用方可以为任何操作系统如UNIX、DOS等)。

文件接口:接口使用者按照固定格式向一专用目录写文件,爱***接口系统读取该目录文件并解析数据与指令(响应速度可能延迟0.5秒以内)。可单机使用也可以网络共享目录使用。使用者不必了解爱***门锁体系结构,门锁数据由爱***接口系统自行维护,不受操作系统限制。

数据库接口:一般为网络大型数据库(如SQL Server)使用,接口使用者向中间库插入数据。爱***接口系统读取中间库,并按照读取的数据发卡(响应速度可能有延迟)。使用者不必了解爱***门锁体系结构,门锁数据由爱***接口系统自行维护。不受操作系统限制,但必须访问和操作SQL Server数据库。不推荐使用。

WINSOCKET接口:利用网络传输数据(也可以单机使用),接口使用方利用WINSOCKET CLIENT按照固定格式向WINSOCKET SERVER发送数据和指令,爱***接口系统实时响应。使用者不必了解爱***门锁体系结构,门锁数据由爱***接口系统自行维护,不受操作系统限制。 4.3 酒店消费“一卡通”系统实现 4.3.1 酒店刷卡消费方式的实现

根据酒店特性,客人存在的消费方式可以分为现金消费和持卡消费两种。刷卡消费结算作为提供给客人在酒店居住期间消费及健身等活动的一种方便快捷的费用结算方式,在酒店内的所有费用可以在退房时统一在前台结算。

酒店刷卡消费的实现方式:将各消费点管理电脑或POS机通过宽带局域网联系起来,每个消费点同时配备对应酒店门锁智能卡的读卡设备,通过这个设备完成房卡消费的数据读写操作。所有消费数据信息通过“酒店管理系统软件”中的计费功能进行统计核算,包括酒店住宿费用、电话费和各消费点的消费数据等,最终实现住宿客人酒店内的所有消费前台结算。

酒店刷卡消费统一结算功能要很好的实现,要求相关的酒店门锁等与之相关的系统能够提供很好的接口;同时选择的酒店管理软件功能齐全,开发商具备强有力的软件二次开发能力,能够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4.3.2 酒店刷卡消费系统配置

酒店收银系统的后台由酒店管理系统软件进行管理,各个POS机点位作为消费终端存在于网络上。

酒店刷卡消费系统各消费终端点位的配置方式有两种: A. 电脑+EPSON窄行打印机+读卡器 B. POS消费机+打印机+现金盒+读卡器 4.4 车辆出入控制及管理系统

车辆管理系统作为现代化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使车辆进出有序、手续简便、速度快、安全防盗、管理自动化,树立形象的同时还保障了停车费用不流失等问题。

由于酒店往来的人员较多、面对人群广、人员不固定,因此车辆管理系统可以采用带图像对比的车辆管理系统,强调用户使用简易和引导明确。系统图像对比功能,完善车辆进出记录,更有效的对车辆安全进行保障。 4.4.1 系统需求分析

**酒店建成后有两个出入口,由于路口宽度都不是很宽,每个出入口在投入使用后都可以进出车辆,因此在配置时我们采用二进二出二个道闸的方式进行管理。充分考虑系统的完善性和安全性,系统同时采用图像对比功能。

功能实现:

每个出入口分别设置一进一出控制箱及一个道闸进行管理,每套系统的控制电脑通过局域网连接。可管理月租、固定车辆和临时车用户;月租用户定时向管理处预缴停车费或按要求进行登记后,有效期内可以凭领取的卡片自由进出园区;临时车用户在出入口,按规定向管理员缴纳停车费交回感应卡后,通过管理员进行图像对比身份核实后放行。以免在入场后发生换车等偷车现象;有图像对比功能:对进出车辆实行进出监控,通过人工识别对比图片,有效保障停车场车辆的安全;出口机配LED显示屏用于收费显示,提示车主需要缴纳的费用;卡片的管理(月卡、时租卡、固定车位卡)由统一由管理中心来发卡与管理; 软件计数,及时统计在场车辆数,有效控制园区内部车辆,保障园区环境。

功能扩充:

系 统 功 能 说 明

车辆管理、使用对象、公司内部车辆、内部员工车辆、计费方式、可使用收费或不收费长期卡;持卡用户车辆、不收费或储值发卡;临时来访车辆、临时卡计费停车或不收费停车;出入口信号指示、明确的引导指示;引导车辆顺利入场;具备电脑计费管理、保障停车费用不流失、图像对比、车辆更安全的停放,完善出入信息;有效管理车辆,使车辆进出有序、手续简便、速度快、安全防盗、管理自动化。

员工考勤

对内部员工工作情况考核,可以在酒店办公室区及员工工作区设置考勤机,实现刷卡考勤

员工食堂消费

员工食堂设置售饭机实现,可以帮助内部员工食堂消费统计

保险箱、更衣柜 使用一个控制器+一个读卡器可以控制周边16个箱柜的开启,记录开启卡信息及开启时间,主要用在酒店所属健身室等处。 4.4.2 系统选型及配置

从酒店角度出发,停车场管理系统及设备的选择主要考虑系统的性价比、稳定性及美观度,这里我们建议选用深圳**(**)产品。

系统软件功能齐全,本身带图像对比等功能减少了软件费用投资。

车辆管理系统配置: 1.入口设备 序号 产 品 型号规格 品牌 产地 数量 单位 1 自动路闸系统(直臂) 台 2 多功能车辆感应器 台 3 入口控制箱 套

含 网络智能控制器 台 IC卡读写器 台

中文显示屏 块

微型车辆感应器 台

专用线性电源 台

票箱面板、支架及配件 套

户外票箱箱体 台 2.出口设备

序号 产 品 型号规格 品牌 产地 数量 单位 1 出口控制箱 套

含 网络智能控制器 台 IC卡读写器 台

中文显示屏 块

微型车辆感应器 台

专用线性电源 台

票箱面板、支架及配件 套

户外票箱箱体 台 3.收费处设备

序号 产 品 型号规格 品牌 产地 数量 单位 1 管理电脑 台

2 网络版停车场收费软件 套 3 发卡器 台

4 数据通信转换器 台 4.图像识别设备

序号 产 品 型号规格 品牌 产地 数量 单位 1 彩色低照度摄像机 台 2 镜头 个

3 室外防护罩、支架 套 4 图像捕捉卡 块 5.辅材

序号 产 品 型号规格 品牌 产地 数量 单位 1 地感线 米 2 电源线 米 3 控制线 米 4 视频线 米 5 PVC管 米 6 辅材 批 6.其它

序号 产 品 型号规格 品牌 产地 数量 单位 1 减速路拱 米 4.4.3 系统配置说明

 设计为二进二出两个道闸控制,出入口值班室有值班人员职守,同时考虑自动吐卡机属于易损部件,所以没有设置自动吐卡机,采用值班人员发临时卡的方式。控制箱内配置LED显示屏显示消费金额等信息,提高系统的引导性。

配置图像对比摄像机,图像对比放行车辆,保障车辆安全性。图像信息可以同时提供给监控系统使用,详细记录出入口车辆信息。系统主要设备选用进口产品。道闸采用意大利FACC道闸,降低使用过程中的维护量,外观持久时间长,提高整个园区形象;车辆感应器采用瑞士产品,灵敏度极高且可调。 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减速路拱保障系统自身的安全性,防止车辆撞杆。车辆的安全性:采用地感线圈配合车辆感应器,保证车辆在经过道闸时不落闸,防止车辆因误操作被闸杆砸到。 4.4.4 道闸选择

比较: 形式、价格、传动;

方式、防砸性能、控制方式、外观、平衡、性能;

国产: 道闸、中等、电机;皮带寿命短、一般、单

一、普通烤漆,寿命短易大面积掉漆,掉漆后的填补必须全部去漆后重新处理。 难调 由于无防水盒,受雨天的水气影响,产生误动作较多,特别是带智能控制的停车场挡车器

进口: 道闸中等、高电机、液压油压寿命长、好、多种模式、电泳处理,漂亮,寿命长,不会大面积掉漆、易调、采用防水盒设计,任何气候条件,对它无影响。

考虑到使用长久性、降低维修量,我们推荐采用进口道闸,减少使用中的报修事务和维护量。采用液压传动道闸,只需要半年~1年的时间增加一次机油,维护量小,无须专业人员也可以完成系统维护;道闸采用电泳处理,美观度高,可以提高整酒店的形象。 4.4.5 入口部分使用说明

入口部分主要由入口机(内含入口控制板、感应卡读卡器、显示屏)、道闸、车辆检测线圈、入口摄像系统组成。

临时车进入时,设在车道下的车辆检测线圈检测车到,入口处的票箱汉字显示屏则显示提示司机取卡,保安人员发卡,司机刷卡数据传送至控制器后,控制器输出一条开关指令给路闸,自动路闸起栏放行车辆,车辆通过车辆检测线圈后自动放下栏杆。同时在车辆检测线圈检测车到会自动启动摄像头对车辆进行拍照。入口设备把卡资料、时间、日期和图像上传给中央电脑系统。

月租卡车辆进入停车场时,设在车道下的车辆检测线圈检测车到,司机把月租卡在入口机上的读卡器的感应区内掠过,入口机的读卡器读取该卡的特征和有关信息,判断其有效性(指的是:月卡使用期限、卡类、卡号合法性;)若有效,自动道闸起栏放行车辆,车辆通过车辆检测线圈后自动放下栏杆。同时在车辆检测线圈检测车到会自动启动摄像头对车辆进行拍照。入口设备把IC卡资料、时间、日期和图像上传给中央电脑系统。 4.4.6 出口部分使用说明

出口部分主要由出口机(内含感应卡读卡器、出口控制板、显示屏)、道闸、车辆检测线圈、收费电脑、出口摄像系统组成。

临时车驶出停车场时,在出口处,司机将非接触式卡交给收费员,收费员把卡通过连接在收费电脑的读卡器刷卡调出卡资料,收费电脑根据卡记录信息自动计算出应交费,并通过出口机上的显示屏显示,提示司机交费。收费员确认无误后,按确认键,电动栏杆升起。车辆通过埋在车道下的车辆检测线圈后,电动栏杆自动落下,同时收费电脑将该车信息记录到交费数据库内。

月租卡车辆驶出停车场时,设在车道下的车辆检测线圈检测车到,司机把月租卡在出口机上的读卡机的感应距离内掠过,读卡机读取该卡的特征和有关卡信息,判别其有效性。若有效,自动路闸起栏放行车辆,车辆感应器检测车辆通过后,栏杆自动落下;若无效,不允许放行。

临时车、月租车在外出时,当外出地感线圈感应到有车后启动摄像头对其进行拍照,并上传给电脑,停车场软件自动调出进入时所拍图片,经人工比对进与出的图片如有异常可立即制止外出。 4.4.7 入口使用流程图

4.4.8 出口使用流程图

4.4.9 系统图

5 多功能厅音响、灯光系统

5.1 概述

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及中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国内外的政府之间和工商企业之间的经济、商务交流活动将更加频繁,需求也更加现代化——全球每年将有2800亿美元的会议旅游市场,国内政府及商务会议旅游市场估计也不会少于几千亿元人民币。

高档会议接待不仅会带来很高的会议接待收入,还会因会议客户的高消费特性,带来吃、住、观光、娱乐等一系列高档消费,进而获得比一般旅游、住宿接待更全面和更高的收益。 可以说——先进的多媒体商务会议系统 ,将代表二十一世纪高档商务型旅游接待场所的内在品质,也是带动其利润增长的核心设施!因而,国内该类场所都有配置现代化的多媒体会议设施的需要。

现在的许多五星级酒店,在酒店建设时就配置设计了多媒体多功能厅音响会议系统,打出先进多媒体会议接待能力的经营王牌,以会议接待为经营核心,做出了商务酒店特色,创造良好的综合经营效益。 **大酒店作为一个定位于‘五星级’的酒店,地处旅游城市交通要道,其多功能厅-多媒体灯光音响会议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显得十分重要,是酒店向客户展示的一个亮点。 5.2 需求分析

**大酒店的灯光音响系统设计包括三个部分:即二层宴会厅、三层多功能厅、三层会议室(2间)。 1) 宴会多功能厅

宴会多功能厅一般是商务型旅游接待场所的主力豪华多功能厅,该多功能厅代表旅游接待场所的形象,举行诸如——重要的餐饮招待会、国际会餐、音乐招待会、嘉华年会、鸡尾酒会、婚宴招待、古典舞会、新闻发布等重要宴会;因而选用美观、先进、音质优美的灯光音响系统是必要的。 2) 多功能厅

多功能厅用来接待多媒体会议、网络电视会议、学术交流、技术培训、产品介绍、新闻发布、国际交流等重要会议,同时也是团队歌舞晚会、小型文艺表演的重要场所。该多功能厅代表旅游接待场所接待会议的先进形象,选用先进的多媒体音响会议系统和智能灯光系统是必要的。 3) 会议室

专业多媒体圆桌会议室 -配备专用设备可举行 A、行政和董事会议 B、选举及投票会议

C、对外出租的各种类型会议

根据宴会厅、多功能厅、会议室的应用需求,需设计如下子系统:

1、会议音响音响系统

2、多媒体会议系统

3、文艺表演声光像系统

4、卡啦OK系统

5、同声传译系统

其中,第1项~第4项为本次设计的重点,第5项‘同声传译系统’在本次中会议室设计中按照要求同样进行了配置。 5.3 音响灯光工程设计依据及设计指标 5.3.1 设计依据

根据贵方所提供的平面图纸功能要求,严格遵照国家文化行业的有关规定,具体设计依据如下: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歌舞厅照明及灯光污染限定标准》(WH0201-94)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F/T16-9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行业标准》歌舞厅音响系统声学特性指标(WH0301-93)

(5)《厅堂音响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JB GYJ125)

(6)《厅堂音响系统特性的测量方法》(GB/T4959-95)

(7)《厅堂音响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值》(SJ2112-XX) 5.3.2 设计指标

在工程项目中,多功能厅、宴会厅、会议室、迪斯科舞厅、卡拉OK厅、KTV包房、礼堂、公共广播系统等专业场所都属音响工程,但严格地说,音响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视听系统、灯光系统、建筑学、室内学和装饰声学等范畴,要求其符合各项规范要求,获得良好的整体效果,需要把多学科的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因此对音响系统的设计要求为:

1) 要有足够大的音量。因为在系统中音量是最重要的目标,如音量不足,其它目标都无从谈起,所以一定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WH0301-93为标准。场合的最大声压级,语言扩声为90dB;一级卡拉OK厅≥103dB;一级迪斯科舞厅≥110dB。

2) 要有均匀合理的声场分布,在声场中扬声器重放的声音分布尽可能要均匀,依国家规定扬声器重放场的声压级在(1KHZ-63KHZ之间不大于8dB,100HZ处不大于10dB)属于不均匀度,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此范围。

3) 要有良好的音质,音质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即系统的失真度和传输频率特性,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WH0301-93》规定,允许非线性失真度为5%以下传输频率的特性指标,在40HZ-12500HZ以内允许+4dB~-8dB。另外音质好坏取决于音乐和语言的清晰度,但标准的清晰度没有笼统的要求指标,一般可根据“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确定的语言清晰度指数(STI)不应小于0.35一般宜在0.5以上。

4) 要尽可能小的本底噪声,因噪声主要来源于环境噪声和设备噪声,对于环境噪声因地理位置没法改变,故无能为力,而设备噪声,主要受线路的排布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屏蔽方法等影响,可以采用优良设备来减少其噪声。

5) 要有适当的传声增益,标准规定:传声增益应不小于-10dB~-6dB,还要依据声源距离每增加一倍声压级约减少6dB的规率而进行增益。 6) 要有良好的声反馈嘨叫抑制能力。 7) 要有良好的声像定位。 8) 要操控灵活可靠。 5.3.3 指导思想

会议音响系统建设的好坏,尤其是音响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音响产品的性能质量,而且还与建筑声学和电声学有着直接的关系。会议音响系统主要是考虑电声学特性,只有电声设计师和装饰设计师两者配合起来做相应的设计,这样才能在建筑声学和电声学两个特性上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音响系统为建声与电声结合,音响与室内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根据室内声学理论,声音在房间传播由直达声、早期反射声和混响声三部分组成。

直达声是从声源(即音箱)发出直接到达听音者的声音,是声音的主要信息。在音响系统中,未经过处理的声音信号也称为直达声。在传播过程中,直达声不受室内反射界面的影响,距声源的距离每增加一倍,直达声的声压级衰减6分贝,音色非常纯正,但听起来发干,现代音响声场设计要求充分利用从音箱发出的直达声,合理控制反射声,音箱吊挂是获得直达声的最好方案。在听音区获得音箱直达声的条件是:(1)听音区可以看到所有音箱整体;(2)听音区位于所有音箱交叉辐射的区域。 混响声是早期反射声后到达的、经房间界面多次反射的声音。合适的混响声可以使声音具有环境感,有利于提高声音的丰满度,过强的混响声会破坏声音的清晰度。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决定着听音时声源的距离感,混响声比例大时感觉声源距离较远,比例小时感觉声源距离较近。在音响系统中可以通过调节未经过效果器处理的声音与经过效果器处理的声音比例关系,控制距离感,如效果器中设有混响强度调节钮,左边为干(即直达声),右边为湿(效果声),此钮可调节声音中的混响量。

早期反射声亦称近次反射声,为直达声后50毫秒以内到达的、经一次或两次反射到达听音者的声音。在声场中,合适的早期反射声可以使声音加厚、加重,甚至可以加强声音的响度,但如果它过强就会破坏声像定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在建筑声学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和控制界面的早期反射声的强度和延时时间量,以获得最佳声音效果。

2、由于音响系统包括了把声音拾取到将声音播放出来的全部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音箱发出的声音很容易传到话筒而引起声反馈啸叫,而在其他系统中,由于话筒的声音区域(受声场)和音箱的放音区域(音响场)不处于同一个空间,故音箱声音无法通过空间传到话筒,也就不会产生声反馈啸叫,所以,从事音响工作的音响师必须要掌握消除声反馈的方法。 5.4 多功能厅会议音响、灯光设计 5.4.1 多功能厅会议音响系统

1、 技术要求

多功能厅客观技术指标应该达到先进水平,现执行的国家标准《厅堂音响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由于制定时间较早、指标偏低,根据实际需要,本厅的部分声学特性指标在原有国家音乐与语言兼用一级标准的基础上有适当提高,并满足招标方的技术要求。

(1)最大声压级大于110dB;

(2)声场不均匀度(中频1000Hz-6300Hz 低频100Hz)不大于±≤8dB;

(3)系统总噪声级小于NR20;

(4)在保证语言清晰的条件下应尽量保持声源原有音色。

多功能厅音响系统的再现声音质量不仅要满足客观测试指标的要求,还要满足主观听音评价要求,要采取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音质评价方法,使再现声音在听闻方面能够符合礼堂的各种功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设计选用高指标的音响器材来完成这个系统工程。

2、 系统组成

考虑到多功能厅的实际使用功能,即要有自己的特色,又要符合科学规律和先进的系统设计思想,按照音响为主、建声为辅的原则,电声系统设计要与建筑声学设计紧密配合,使电声与建声完美结合,保证声音良好还原和再现,满足实际使用需要。多功能厅的音响系统设计思想、手段和方法要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设备要采用技术含量高、能够体现当前最新科技水平的产品。

音响系统包括音响设备和声场组成,主要包括声源和它周围的声环境,把声音转变为电信号的话筒,放大信号并对信号加工的设备、传输线,把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扬声器和听众区的声学环境。

1、它有非常强的现场性:音响一般要求音响时在现场实时调控设备,不允许音响师调音时出现一点差错,否则,有可能造成极不良的后果,故无论在音响系统的设计和现场调音时都要确保正常运行。

2、要保证设备的安全性:音响系统声音变化大,意外情况多,在调音时稍一疏忽,就有可能导致功率放大器或音箱的烧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系统设计和调音时还要注意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减少设备烧毁情况的发生。

3、 音响设备选型及要求

将声音高保真地、良好的再现是电声系统的最终目的,扬声器和音箱担当的就是这个角色,它将声音信号转换成声波,并将声波辐射出去。音箱和扬声器从表面上看貌似简单,但提高其转换效率,改善其再现音质以及加强其声波辐射能力确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可以这样说,音箱和扬声器是电声系统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音箱的声学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再现声音的质量。正是由于音箱尚存大量的待解决的问题,存在较大技术改进的空间,所以新技术在扬声器和音箱方面的应用,对于提高保真度、减少声环境对再现声音的影响和远距离辐射方面会起到显著效果。

4、 音箱选型及技术要求

本厅音响系统主设备部分,音箱选用了GRF专业器材。其器材有别于北美的“粗扩”“硬朗”风格,而以音域宽广,低频丰富,音色圆润,层次清晰的欧洲风格著称,被称为Hi-Fi型(发烧级)的专业器材。而这正是多功能厅所需的风格与品味。并且除电气及声学指标外,该F系列音箱还具有特殊的保护电路。考虑到本厅的声压要求及要有足够的功率储备,特配置了4只表演系列的主扩音箱(40HZ-18KHZ)音箱,2只超重低音(30HZ-350HZ)音箱组成本厅的声场声源。其内在的Hi-Fi品质和强大的输出功率相结合,足可以再现从古典音乐到现代音乐,从民族音乐到西洋音乐的风貌。同时,由于高频部分能辐射范围宽广,更能适应本厅的构造。

扬声器系统要高质量的重放出各种音乐节目,那么根据音乐信号的属性,其峰值因子约为10-15dB从保证音质这个角度来说功放应在此动态范围内不发生任何限幅情况,即功放的最大输出功率应是扬声器额定功率的5—8倍,这样的功率配置音质虽然很好,但它的投资会很大,因此一般都会把这个功率配比定在1—2倍扬声器单元的额定功率。1—2倍这个范围也许太空泛了,我们可以给大家一个较具体的经验。

1) 在一些要求低而投资有限工程功放的功率起码相当于音箱的额定功率,但要非常注意保持声音不失真,过小的功率配置看起来不会损坏扬声器单元,其实不然,过小的功率极易发生过载削波,产生大量谐波,烧毁高音单元。

2) 一般工程建议功放的功率是1.5倍,而低音部份最好超过1.5倍,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的力量感。

3) 要求极高的声地,例如录音室监听,音乐厅等,最理想是音箱功率的两倍匹,(这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配接标准推荐值中的一种方案一致)

5、 功放选型及技术要求

功放选用了GRF系列PA专业功放,保证了音频信号的不间断还放及放音质的清晰和干净。从根本上消除了哼声,大大降低了噪声,提供宽广的动态范围,可以还放任何音乐节目而不超出功放动态余量。

6、 调音台选型及要求

调音台又称调音控制器,是多功能厅等专业音响系统的控制中心设备,它是一种多路输入、多路系统输出的调音控制设备。在众多的调音台中选用英国的YAMAHA(骓马哈)16/12路调音台,有16/12路输入,信噪比达120dB,推子使用10万无故障(平均)。

7、 压限器

压限器是一种很有用途的设备,其重要性往往不被一些人所认识,且不说它在对声音的处理过程中能产生的特殊效果,仅仅是对功率放大器及扬声器系统的保护作用就令人称道,对于突发的信号通道的信号噪声比,从而使昂贵的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系统得到保护。在系统中我们选用了美、过强的信号、误操作所产生的大信号和声反馈,压限器都能自动地将其幅度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压缩或限幅,这样就可以防止过激失真,保护后级的功放和音箱,降低噪声电平,提高信号传输的dbx 266型。

8、数字反馈抑制器

反馈抑制器(Feedback Exterminator)在扩声系统中,如果将话筒音量进行较大的提升,音箱发出的声音就会传到话筒引起的啸叫,这种现象就是声反馈。声反馈的存在,不仅破坏了音质,限制了话筒声音的扩展音量,使话筒拾取的声音不能良好再现;深度的声反馈还会使系统信号过强,从而烧毁功放或音箱(一般情况下是烧毁音箱的高音头),造成损失。所以,扩声系统一旦出现声反馈现象,一定要想方设法制止,否则,就会贻害无穷。

能否消除声反馈是衡量一个音响师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反馈抑制器出现以前,音响师往往采用均衡器拉馈点(衰减反馈频率)的方法来抑制声反馈。扩声系统之所以产生声反馈现象,主要是因为某些频率的声音过强,将这些过强频率进行衰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用均衡器下拉可产生以下难以克服的不足:一是对音响师的听音水平要求极高,出现反馈后音响师必须及时、准确地判断出反馈出反馈频率和程度,并立即准确无误地将均衡器的此频点衰减,这对于经验不丰富的音响师来说是难以做到的。二是对重放音质有一定的影响。现有31段均衡器的频带宽度为1/3倍频程,有些声反馈需要衰减的频带宽度有时会远远地小于1/3倍频程,此时,很多有用的频率成份就会被除掉,使这些频率声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三是在调整过程中有可能烧毁设备。用人耳判断啸叫频率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假如这个时间过长,设备应付由于长时间处于强信号状态而损坏。使用反馈抑制器就可以完全解决这个以上问题,即可以有效地消除反馈,又不会对重放音质造成影响,故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反馈抑制器是一种自动拉馈点的设备,当出现声反馈时,它会立即发现和计算出其频率、衰减量,并按照计算结果执行抑制声反馈的命令。过去的反馈抑制器由于开发较早,技术上不成熟。在功能和设计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使用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9、 均衡器

均衡器是一种可以分别调节各种频率成分电信号放大量的电子设备,通过对各种不同频率的电信号的调节来补偿扬声器和声场的缺陷,补偿和修饰各种声源及其它特殊作用,一般调音台上的均衡器仅能对高频、中频、低频三段频率电信号分别进行调节。均衡器分为三类:图示均衡器,参量均衡器和房间均衡器。本厅采用的是图示均衡器。图示均衡器:亦称图表均衡器,通过面板上推拉键的分布,可直观地反映出所调出的均衡补偿曲线,各个频率的提升和衰减情况一目了然,它采用恒定Q值技术,每个频点设有一个推拉电位器,无论提升或衰减某频率,滤波器的频带宽始终不变。常用的专业图示均衡器则是将20Hz~20kHz的信号分成10段、使用在专业音响上,31段均衡器是1/3倍频程均衡器,多数有在比较重要的需要精细补偿的场合下,图示均衡器结构简单,直观明了,故在专业音响中应用非常广泛。信号处理器、信号源和话筒等,综合体现了系统内在合理少而精的搭配。可以说是一种优选配置。

5.4.2 多功能厅智能灯光系统

1、 智能灯光组成及功能说明

灯光系统由电源开关柜(板),流管调光柜(篇),调光控制台,灯光控制器,基础照明灯具效灯具、特殊效果灯具、表演用灯具以及音信号组成。

基础照明灯具:

常用的有白炽灯(多数为筒灯)、荧光灯、灯管、气灯、卤 灯、 霓虹及烛光等,它们与室内设计形成整体风格。 效果灯灯具:

一般为灯体旋转的灯具,其光柱和光斑的运动可产生强烈的动感,这类灯有宇宙灯、多头炮弹灯、多层 向转灯、多向飞蝶灯、莲花灯等。第二类为光源反射镜运动的灯具,多数可以进行声控,其光斑跳跃或回转可以与韵的音乐的节奏一致产生艺术效果和气氛。这类灯有镭射幻光扫描灯、魔鬼灯、满天星、月星灯以及一些单光源多反射镜构成的效果灯具。

特殊效果灯具:这类灯有频闪灯、紫外光灯、激光效果灯、电脑灯、音乐喷泉等。能增加特殊的、绚丽的迷人效果。

表演用照明灯具:

为舞台表演用,其要求同剧场舞台相同,应有适当数量的面光、侧光、顶光和回光;可以用中小型的筒灯、射灯、聚光灯、柔光灯和追光灯。 要求灯具应对称分布、光斑能覆盖舞池。灯光的色彩变化和动感是为音乐、舞蹈服务的,为歌舞厅的风格和艺术效果的整体服务的。

各种灯具编组应满足快慢节奏的多类音乐的要求,每种曲子(每种舞步)都必需有1~3种效果灯或特殊效果灯具产生1~3种和谐的变化和运动。其节拍和色调应与曲子的内涵相协调。频闪灯用于迪斯科舞曲,每次连续不宜超过2个曲子;紫外光管应间断启闭,在照射强度满足标准的前提下每晚照射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2、 智能灯光系统-光照度的要求

光照度的要求:表演区大于100Lux,自发区大于20Lux,观赏休息区大于5Lux,各种通道大于10Lux,在实际使用时可以调暗,舞池内(自娱区)大于6Lux,其他区不得低于6Lux,包箱不得低于3Lux。频闪灯的频闪频率应在6赫以内,激光一般不应射向人体,尤其是眼部。

灯光系统根据舞台的实际空间,本厅灯光设计主要能满足小型话剧、歌舞表演及会议的灯光效果照明要求。配置了4盏200W摇头灯;4盏575W电脑灯,80W水底泡40套,1200W强力烟雾机2台,300W丽彩频闪8盏,1000W束光灯16套等可根据娱乐的需要进行补偿。

要求灯具应对称分布、光斑能覆盖舞池。灯光的色彩变化和动感是为音乐、舞蹈服务的,为厅堂的风格和艺术效果的整体服务的。 6 宴会厅音响扩音及灯光系统 6.1 宴会厅的设计要求

宴会厅的功能主要以餐饮为主,歌舞为辅,因此系统设计按以下要求:

观众席要求有良好的语言清晰度和足够的声压级。

放送音乐时有良好的声放重音质。

达到原广电部GYJ-86厅堂扩声系统“音乐扩声一级”指标,

最大稳态总声压级:100HZ-6.3KHZ ≥103dB(粉红噪声时的A声压)

频响范围(音箱):36HZ-18KHZ 声场不均匀度:≤8dB(100HZ-6.3KHZ)

传输增益:1000HZ-6300HZ范围≥-8dB Ⅳ、场内扩声系统电声指针

频率响应:20-20KHZ范围内-3dB 总谐波失真:小于百分之一(<1%)

讯噪比:>80dB 要有足够的响度

要有较高的清晰度和适当的混响及有益的反射声,达到适当的声音丰满度,以及增加来自测向前次反射声所获得的立体感。

视觉和听觉的方位感比较统一。

无明显的噪声干扰 6.2 宴会厅设计

6.2.1 宴会厅舞台扩声系统

根据沿海地区的餐厅音响设计思路,我们把整个大厅的声场分为两部分:表演区域和会餐区,表演区的声压按照国家一级厅堂标准,应该达到98dB以上;根据点声源法则中的倒数平方规律,跟离每增加一倍声压衰减6dB,以此类推距离主音箱1米处声压就要有120dB,经过多种音箱的灵敏度和功率的比较,最后我们选定GRF的M-12为返听音箱,它具有比大部分同级音箱更高的灵敏度,能承受更大的功率,其频响特性使其在同一频率而不同的声压级时,频响特性曲线没有不同,故可加上均衡器来调节得理想的频响反映,它单只音箱的功率为300W/8Ω灵敏度高达97dB。

会餐区声压应该达到105dB以上,我们选定GRF的FS-15为主音箱,由于会餐区的横向距离太大了,为了增加四周声压,改善场内声压的均匀度,需要增加16只RUISHENG(睿声)TA-122B一体化优质同轴天花喇叭,我们选择了RUISHENG(睿声)TA-122B同轴天花喇叭,该喇叭的特点是球顶高音同轴设计音质,功率为40W,目的是照顾每一个餐桌音质的平衡,每一位听从都可清晰地听到主持的讲话,消除了混音,与之相配的功放为RUISHENG(睿声)的FH-500W型功放。 1) 调音台

YAMAHA MG12/4调音台,具有12路输入、四组辅助输出。

调音台作为声音信号流程的中枢,必须具有完备的与其他音频设备正确、方便连接的能力。调音台输入接口电平应满足不同设备(如话筒、电声乐器、卡座、CD机等)输出灵敏度的配接,输入电路应具备电平调节的功能。通常,调音台的输入端有高电平(线路输入)和低电平(话筒输入)两个插口。线路输入的信号电平较高,通常可以不再进行放大,直接送至后续电路进行音量平衡处理。低电平插口接受来自话筒等音源的微弱信号,经机内的前置放大器无失真地放大到额定电平,然后送到后续电路进行音量平衡处理。这种先将弱信号放大到足够的信号电平再进行电平调控的方式,有利于避免感应噪声,以保证最佳的信号信噪比。调音台的输入、输出与信号源、负载跨接,应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以保证信号高质量、高效率地传输。 2) 功放机

扬声器系统要高质量的重放出各种音乐节目,那么根据音乐信号的属性,其峰值因子约为10-15dB从保证音质这个角度来说功放应在此动态范围内不发生任何限幅情况,即功放的最大输出功率应是扬声器额定功率的5—8倍,这样的功率配置音质虽然很好,但它的投资会很大,因此一般都会把这个功率配比定在1—2倍扬声器单元的额定功率。1—2倍这个范围也许太空泛了,我们可以给大家一个较具体的经验。

在一些要求低而投资有限工程功放的功率起码相当于音箱的额定功率,但要非常注意保持声音不失真,过小的功率配置看起来不会损坏扬声器单元,其实不然,过小的功率极易发生过载削波,产生大量谐波,烧毁高音单元。

一般工程建议功放的功率是1.5倍,而低音部份最好超过1.5倍,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的力量感。

要求极高的声地,例如录音室监听,音乐厅等,最理想是音箱功率的两倍匹,(这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配接标准推荐值中的一种方案一致) 功放选用了GRF PA系列功放,具有与本公司俱乐部系列扬声器完全匹配的性能,从而使整个系统获得最佳性能。各个通道中独立、可扫描高/低通滤器可优化超低音扬声器或整个系统的输出,从而在任何系统中都可获得最音频品质和性能。

GRF独特的EEENGINE技术使得系统能够异常高效地运行,通过大幅降低AC电能消耗和降低发热,最终降低运行成本。用最新的接地设计电路,可提高整机可靠性,以及降低失真和电压波动。采用最新的电源供电技术可提供更大的功率输出,并能对大范围的负载变化取得最佳的功率匹配。输出模拟保护用来保护功放,使其在苛刻的工作条件下,保证演出顺利进行,不出现由功放产生的工作失误。

带光耦限幅器的功率输出电路,当输入幅度过荷时,输出保持在最大的功率(0.1%TMD)输出电平,不会产生过荷削波,确保扬声器系统及功放工作安全。具有DC(直流)保护、RF保护、热保护、限流保护和短路保护线路,确保设备工作安全可靠。GRF功放的特点就是极准确的声音解析力,清晰的高频响应,以及结实而不模糊兼动人心魄的低音响应。准确的说,GRF功放出来的声音是对声音信号极准确的再现,重现出世界上最佳的声音是我们产品追求的目标,这也是GRF功放能放出动人声音的原因。 3) 均衡器

Abbyson(艾博逊)均衡器为双31段,1/3倍频程图式均衡器均衡器。均衡器是一种可以分别调节各种频率成分电信号放大量的电子设备,通过对各种不同频率的电信号的调节来补偿扬声器和声场的缺陷,补偿和修饰各种声源及其它特殊作用,一般调音台上的均衡器仅能对高频、中频、低频三段频率电信号分别进行调节。

图示均衡器,通过面板上推拉键的分布,可直观地反映出所调出的均衡补偿曲线,各个频率的提升和衰减情况一目了然,它采用恒定Q值技术,每个频点设有一个推拉电位器,无论提升或衰减某频率,滤波器的频带宽始终不变。使用在专业扩声上,31段均衡器是1/3倍频程均衡器,多数有在比较重要的需要精细补偿的场合下,图示均衡器结构简单,直观明了。 4) 效果器

YAMAHA REV100立体声效果器是模拟各种声学效果的音频处理设备,它们可以弥补自然混响的不足以改变和美化音色,还可以产生各种特殊的音响效果以增强音响艺术的感染力。 5) 反馈抑制器

反馈抑制器(Feedback Exterminator)在扩声系统中,如果将话筒音量进行较大的提升,音箱发出的声音就会传到话筒引起的啸叫,这种现象就是声反馈。声反馈的存在,不仅破坏了音质,限制了话筒声音的扩展音量,使话筒拾取的声音不能良好再现;深度的声反馈还会使系统信号过强,从而烧毁功放或音箱(一般情况下是烧毁音箱的高音头),造成损失。所以,扩声系统一旦出现声反馈现象,一定要想方设法制止,否则,就会贻害无穷。

能否消除声反馈是衡量一个音响师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反馈抑制器出现以前,音响师往往采用均衡器拉馈点(衰减反馈频率)的方法来抑制声反馈。扩声系统之所以产生声反馈现象,主要是因为某些频率的声音过强,将这些过强频率进行衰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用均衡器下拉可产生以下难以克服的不足:一是对音响师的听音水平要求极高,出现反馈后音响师必须及时、准确地判断出反馈出反馈频率和程度,并立即准确无误地将均衡器的此频点衰减,这对于经验不丰富的音响师来说是难以做到的。二是对重放音质有一定的影响。现有31段均衡器的频带宽度为1/3倍频程,有些声反馈需要衰减的频带宽度有时会远远地小于1/3倍频程,此时,很多有用的频率成份就会被除掉,使这些频率声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三是在调整过程中有可能烧毁设备。用人耳判断啸叫频率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假如这个时间过长,设备应付由于长时间处于强信号状态而损坏。使用反馈抑制器就可以完全解决这个以上问题,即可以有效地消除反馈,又不会对重放音质造成影响,故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反馈抑制器是一种自动拉馈点的设备,当出现声反馈时,它会立即发现和计算出其频率、衰减量,并按照计算结果执行抑制声反馈的命令。过去的反馈抑制器由于开发较早,技术上不成熟。在功能和设计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使用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会议发言系统

我们建议会议室和多功能厅都选用台式便携"手拉手"总线会议发言单元,通过一条电缆就可以连接多支话筒,可根据参加会议讨论的人数灵活增减,安装方便,控制灵活,音质极佳。分配如下

我们建议会议室都选用台式便携"手拉手"总线会议发言单元,通过一条电缆就可以连接多支话筒,可根据参加会议讨论的人数灵活增减,安装方便,控制灵活,音质极佳。具体见详细清单。

代表机具备基本的讨论发言(表决)功能,主席机除基本的讨论发言(表决)功能外,另具主席优先功能,可随时打断代表的发言进行插话,以控制会议的进程、维持会议的秩序。该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配备摄像跟踪系统,当发言代表打开话筒时,摄像机可自动将镜头对准发言人进行会议过程中的录像;同时,与发言子系统联动实现发言代表声音的记录功能。发言代表的影像与声音同步存储,保证了会议记录的真实性。 会议控制主机功能:

1、满足手拉手方式会议要求;

2、主机内置啸叫抑制功能,当由于会议室环境或其他因素引起啸叫时,可以启动控制器的啸叫抑制功能进行抑制。

3、配备话筒单元级联接口,每个接口可以连接话筒单元,

4、可通过无线触摸屏对会议室整体功能进行集中控制,可通过触摸屏对会议室整体进行集中控制,实现一键通的功能需求。

5、语音自动跟踪功能,通过安装有专用软件的PC辅助,可以与专用的摄像头进行连接,可以自动追踪拍摄发言者的视频图像,并显示在屏幕上。

6、发言人秩序的管理。主席单元机较代表单元机优先发言的权限;会议主席可通过终端管理设备进行发言人队列的设定、修改、删除等管理工作。

无论采用任何模式,主席单元都具有优先发言权,可以随时进入发言状态,都可以切断其他代表单元发言来控制整个会场秩序。

为确保发言人的舒适感,发言人端正坐在会议椅上讲话而不影响讲话效果,采用加长杆话筒。

MCON-CS810 会议主机

设备参数如下:

MCON-CS810是一款高性能的会议系统主机,它具有多种会议模式选择(发言人数选择,发言模式选择),超强的扩展功能,完美的声音处理等。采用均衡器模块,环境噪音抑制技术及数字移频技术防止啸叫。可向各发言单元传送6通道语音,具投票表决功能及数据管理功能。可与MCON其他会议系统、中控系统等设备配合使用,实现现代高科技会议。

系统主机结合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开发设计,2U机箱带菜单液晶显示,可自主选择中英文显示,更加直观和人性化;

本系统是一套多功能的、专业的、高质量的会议系统,同时拥有众多方便的功能;

具有发言数量限制模式、压倒模式及自动关闭模式;

内置啸叫抑制电路,独有的音频电路,有效防止回输的产生及提高整个系统的语音清晰度,还具有超强抗手机干扰;

具有单元打开不发言自动静音及主席优先带有音乐提示音等功能;

统采用手拉手联接方式,支持4个主席,主席有优先功能,话筒开启带有音乐提示音(可选择关闭),设有一路音频辅助输入,可接入其它背景音乐; 主机具有3路话筒单元输出,每路可接30个单元,最多可接90个单元。主机带有一个扩展输出口,可加接扩展机后实现更多单元的会议,最多可接900个单元;

具备录音输出连接录音机,还可以外接音响扩音设备; 话筒音量可调整,在主机上轻松操作,控制现场气氛; 配合电话耦合器可进行电话会议。 MCON-HM70C主席单元

专利的底座设计,根据声学原理设计的咪头外壳,整体美观大方,超强抗手机干扰;

超指向电容话筒实现高品质声音拾取; 内置扬声器,方便多类型会议;

带耳机输出口,当插入耳机时自动断开内置扬声器; 带音量调节按钮,可以调节耳机和内置扬声器音量; 红色灯环显示工作状态;

支持多个主席单元,主席单元具有优先权。 MCON-HM70D代表单元

专利的底座设计,根据声学原理设计的咪头外壳,整体美观大方,超强抗手机干扰;

超指向电容话筒实现高品质声音拾取, 内置扬声器,方便多类型会议,

带耳机输出口,当插入耳机时自动断开内置扬声器, 带音量调节按钮,可以调节耳机和内置扬声器音量, 红色灯环显示工作状态。

投影机的选配:

目前市场中主流的投影仪主要采用了两种技术,一种是源自日系爱普生的LCD液晶投影技术,另外一种就是美国TI的DLP技术。由于这两种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现在各自占据了相应的市场份额。不过因为采用的核心技术不同,所以挑选时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今天就为大家着重介绍一下液晶投影仪的选购技巧及注意事项。

1、液晶片的尺寸及数量

目前液晶投影仪主要分为单片式投影仪和三片式投影仪。液晶板的大小决定着投影仪的大小。液晶片越小,则投影仪的光学系统就能做得越小,从而使投影仪体积越小。一般单片式的光路简单,可采用较大的液晶片,三片式投影仪采用小尺寸液晶(1.32英寸),便携式三片式投影仪常采用0.9或0.7英寸的液晶片。像素是组成图像的基本单位,像素数越多,则图像越细腻。像素数=每片液晶物理分辨×液晶片个数。例如:SVGA机型,像素数=(800×600)×3,即150万像素点。

2、输出分辨率

输出分辨率是指投影仪投出的图像的分辨率,或叫物理分辨率、实际分辨率,即LCD液晶板的分辨率。在LCD液晶板上通过网格来划分液晶体,一个液晶体为一个像素点。那么,输出分辨率为800×600时,就是说在液晶片的横向上划分了800个像素点,竖向上划分了600个像素点。物理分辨率越高,则可接收分辨率的范围越大,则投影仪的适应范围越广。通常用物理分辨率来评价液晶投影仪的主体价值。

3、最大输入分辨率 最大输入分辨率是指投影仪可接收比物理分辨率大的分辨率,并通过压缩算法将信号投出。1)早期的投影仪都采取抽线算法,即:线性压缩技术。但此算法有掉线问题。2)各家厂商的产品都已推出新算法用于压缩信号。

4、水平扫描线

水平扫描线也叫视频扫描线、电视线。主要用于评价视频信号的质量。缺省值是指NTSC制式下的情况。一般,VCD状态为260线,LD为450线,DVD为500线。一般而言,投影仪最高支持700线。

5、亮度

实际上我们所说的投影仪“亮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亮度,而是投影仪的光输出的总光通量。这是因为亮度这一指标会受到屏幕反射(可能会有成倍的差距)、投影画面的大小(画面越小则越亮)的影响,不能真实地反映投影仪的亮度水平,而投影仪的总光通量是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是基本恒定的,更能真实、科学地反映投影仪的亮度水平。

投影仪“亮度”的单位一般采用ANSI流明。ANSI流明是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制定的测量投影仪光通量的方法,它测量屏幕上“田”字形九个交叉点上的各点照度,乘以面积,再求九点的平均值,即为该投影仪的ANSI流明值,液晶投影仪的总光通量主要决定于光源的亮度和光路系统以及液晶板的透射或反射能力(针对不常见的液晶光阀投影仪)。各种品牌的投影仪由于测定环境、条件的不同,虽然ANSI流明相同,但实际的的亮度可能略有差异。在投影仪DIY热潮中,几乎所有DIY厂家给出的亮度“流明”往往是一种概念含混的峰值流明,标准不一,误差极大,基本上没有实际参考意义。

客观地讲,在遮光条件非常好的小型歌舞厅、影视厅,100ANSI流明是入门级的亮度;家庭影院使用,则300ANSI流明是基本的亮度,电教、办公或大型娱乐场合使用,800ANSI流明是可以接受的基本亮度;当然,一般来说,投影仪的亮度越高越好(目前的中档投影仪一般为1000-1600ANSI流明,特高亮度的工程机甚至可以达到6000ANSI流明以上),但更高的亮度也会意味着更高的价格和使用成本,过高的亮度也会带来长期观看上的不适。所以,往往顶级的小型影院、家庭影院专用型液晶或三枪投影仪亮度一般也只在1200ANSI流明左右。

另外,DLP投影仪的亮度与液晶投影仪的概念相同,但CRT(三枪)投影仪的亮度一般用峰值流明来表示,其意义不尽相同。

6、颜色

现在,几乎所有的投影仪都支持16位至24位的真彩色。所以要评价影机的色彩还原度,不仅看颜色,还要看对比度。由微软公司与精工爱普生公司、三菱公司合作开发的sRGB处理技术目前在色彩方面比较独到,sRGB代表了标准的红、绿、蓝,即CRT显示器、LCD面板、投影仪、打印机以及其它设备中色彩再现所使用的三个基本色素。sRGB的色彩空间基于独立的色彩坐标,可以使色彩在不同的设备使用传输中对应于同一的色彩坐标体系,而不受这些设备各自具有的不同色彩坐标的影响。 1多媒体投影仪的选购

1)根据用途与使用场所确定选购适宜的多媒体投影仪。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多媒体投影仪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液晶投影仪,这种LCD投影机的分辨率已达到1 280"1 024,亮度也可达3 000(ANSI) lm,色彩还原较好,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携带都较为方便,因此已成为多媒体投影仪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另一种是新型的DLP(Digital Light Process’ rr,数字光处理器)数字式投影仪,DLP投影机以 DMD fDigital Micormirror Device)数字显微镜作为成像器件,采用了一种先进的反射式投影技术,但目前DLP投影仪的分辨率还难以做到很高,图像均匀度也不是很好。 根据多媒体投影仪的重量与体积大小,可将其划分为普通型与便携式两类。便携式多媒体投影仪一般体积较小,重量在2.5-4kg之间,可以用笔记本电脑包携带,便于移动办公和学术交流活动。如主要用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建设多媒体教室、会议室,则可选购普通型投影仪,固定(吊装)后长期使用。

2)多媒体投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性能指标是衡量多媒体投影仪档次高低,质量优劣的标准。选购时应注意的主要技术指标有亮度、对比度、分辨率、均匀度等。

①亮度。亮度是保证显示内容清晰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最基本的单位是(ANSI)lm。多媒体投影仪的亮度指标一般为600-2 000(ANSI)lm之间。在选购时,应根据多媒体投影仪所使用的主要环境和使用习惯确定亮度大小。在进行多媒体教室建设时为便于教学(学生记录笔记、听课),可适当选购较高亮度的多媒体投影仪,但并非亮度越高越好。实际上,高亮度的投影仪在较小的环境中使用会导致刺眼,使观众眼睛易疲劳,长时间观看甚至导致眼睛红肿、流泪等现象,并且通常是亮度越高价位也较高,造成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在一般采光条件下,在50m2以下的小型教室、会议室使用,它的适宜亮度为800-1 000(ANSI)lm;50~400m。的中型教室、会议室使用,它的适宜亮度为1 000~1 600(ANSI)lm;400m2以上的大型教室、会议室,适宜的亮度为1 600(ANSI)lm以上。

②对比度。对比度是指投影亮度区与暗区的亮度之比,它反映一个画面的明暗变化的范围大小,代表着进行投影时能够反映出来的灰度与色彩层次,一般在200:1到400:1之间。便携式多媒体投影仪在对比度上采用了大量高新技术,对比度一般高达350:1到400:1。

③分辨率。投影仪的分辨率概念同微机显示器的分辨率,它是多媒体投影仪的重要性能指标。目前常见投影仪的分辨率有800*600和1 024"768P~种。但通过技术处理后还可进一步提升。在选择多媒体投影仪时,最好选择分辨率较高,且具有分辨率自动调整功能的投影仪。

④均匀度。均匀度是反映投影画面中心与边缘亮度差异的技术参数,用百分数表示,也是反映多媒体投影仪性能质量的重要参数。均匀度越高,画面的均匀一致性就越好。如果用户要求特别注重显示整个画面的细节部分,应选择均匀度达90%以上的投影仪。

⑨选择投影屏幕。目前和多媒体投影仪配套使用的屏幕主要有软屏和硬屏两种。软屏根据制作工艺及表面涂料的不同一般分为普通白色屏幕和玻璃屏幕。普通白色屏幕是在专用织物上喷涂白色涂料,并作简单处理后制成的,具有价格便宜、视角广泛、视觉效果柔和等优点,但其对光线的增益小。玻璃屏幕是在专用织物上喷涂微小玻璃粉末制成,具有价格适中、视角广泛、光增益较高的优点,但玻珠易脱落,不宜反复多次卷起。软屏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挂屏、电动屏、支屏等。在多媒体教室内通常使用电动屏;如果需要在不同场所使用,则可购买支架屏。硬屏又称金属屏,是一种配合早期低亮度投影仪使用的屏幕。它具有高增益的优点,但其价格昂贵、视角窄、笨重,且容易氧化,目前很少选用。

2多媒体投影仪安装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投影仪的连接。为保证投影质量与使用安全,尽量使用投影机原装电缆电线。若信号源与投影仪之间距离较远时,如多媒体教室吊装的投影仪一般距信号源loin以上,为减小输入投影的信号衰减,可在信号源后加装一个信号放大器。在投影仪连接时,还应注意电源电压的标称值、机器的地线和电源极性,以免误操作,导致投影仪发生故障。

2)注意使用环境。投影仪使用时要远离水或潮湿的地方,切不可靠近热源。投影仪在工作时受环境光线的影响较大,室外光线和室内灯光太强等都会直接影响使用效果,在布置使用环境时应安装窗帘遮挡光线,并且关闭屏幕上方或近处的光源等。

3)严格操作规程。投影仪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随意关闭电源;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先拔掉电源;用完,应先使投影机冷却,然后关闭电源;不可过长时间连续使用投影仪;投影仪在不使用时,必须切断电源。

3投影仪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1)使用中的维护保养是关键。多媒体投影仪的使用过程是发挥其作用为我们的教学科研服务的过程,但如果发生误操作或不当使用,也是易造成投影仪发生故障,降低使用寿命的关键时期,因此使用中的维护保养至关重要。在使用时,要注意电源质量,严防过载;注意防震,严禁使用中搬动仪器。

在使用中应特别注意对灯泡的维护与保养。灯泡是多媒体投影仪的关键部件,现在较先进的投影仪大都采用UHP灯泡。这种灯泡较之常用的金属卤素灯的优点是:亮度较高,电光转换效率较高,寿命长。灯泡基本寿命在4 000 h以上,使用2 000 h之后,进入衰减状态,但亮度仍可达到原来的80%,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冷光源。在开机状态下,灯丝处于高温状态,此时严禁震动、搬移投影仪,以防灯泡炸裂。灯泡价格昂贵,大都在8 000元以上,为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在使用时切忌频繁开关电源,并且不要过长时间连续使用。

2)注意防尘、定期除尘,保持清洁。防尘、除尘是投影仪日常维护的两项重要内容。投影仪在使用还是存放时,均要求干燥清洁的环境,要远离水汽与热源,保持通风良好,严禁烟尘。由于投影仪的液晶板很小,一般只有2~3era,而其分辨率很高,小小的灰尘颗粒就会阻挡它,造成投影质量下降,同时灰尘会影响散热风扇的转动,造成过热,因此要经常或定期清洗进风口处的滤尘网。若在投影仪使用过程中突然停止工作,应立即检查是否为滤尘网太脏,过热保护所致,进而及时准确地排除故障。机器内部应定期除尘,但注意不要擅自打开机体,应求助厂商或经销商,或找专业人员除尘。笔者使用管理的东芝多媒体投影仪就因长期使用,而忽视防尘、除尘工作,而致使红色偏色片烧坏,严重影响了正常使用。

3)多媒体投影仪属高新技术产品,一般使用人与管理人员对其工作原理知之甚少,视之神秘莫测,一切依赖于厂方或经销商,这不利于日常维护。其实只要认真学习研究用户手册及相关知识,了解其工作原理与易损易耗关键部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及时发现故障,做到尽早排除,就可以有效防止更大的故障发生,延长使用寿命。多媒体投影仪一般都有检测程序用于检修,建议在购买时向厂商或经销商索要用来对投影仪作定期检查的检测程序。笔者上面提到的偏色片烧坏问题,其在使用时表现为显示红色不清,其它相近色彩也不太清晰,并且每次使用开始时表现较轻,使用过程中程度逐渐加重,最后红色竞显示黑色,后来检修人员用检测程序初步检测到偏色片损坏,并解释说,若在发生该故障的情况下继续长时间使用,则其它两块偏色片就会逐渐烧坏(更换每片需800元),并可导致液晶片烧坏(液晶片每片8000元),造成更大损失。

4)在安装、使用存放过程中要注意防震。多媒体投影仪内部结构尤为精密,要求特别注意防震。如有强烈的震动会可能导致LCD液晶板的位移,致使出现RGB颜色不重合的现象,光学系统中透镜、反射镜会发生变形或损坏,均会影响图像投影效果;而变焦镜头会在震动的冲击下使轨道损坏,造成镜头被卡死,甚至镜头破裂无法使用。另外,在带电工作情况下,严禁搬动投影仪,这时的轻微震动即容易导致多媒体投影仪部件受损

在东长集团一楼多功能厅里面,我们按照相关要求推荐使用松下PT-X30。 技术参数如下:

投影技术:LCD 投影方式:正投/背投,桌面/吊顶 标称光亮度(流明):3200 标准分辨率(dpi):1024×768 屏幕宽高比例:4:3 灯泡:220W UHM聚光灯

、2.1.3智能控制设计

1) 智能控制系统概述:

现代社会已进入电子信息时代,视听设备、网络、计算机等多媒体工具,以及自动化环境调整设施与日俱增,各种设备的遥控或操作器层出不穷。随着功能增多而带来的众多的遥控器和控制按钮,令操控者忙于应付而影响会议的流畅进行,从而陷于无法兼顾的尴尬境地。

MCON多媒体智能化控制系统,就是针对多媒体演示系统而设计,可以汇集音频、视频、计算机、电视会议、灯光、监控、机电环境等系统为一体,通过简单的控制界面(如触摸控制屏、可编程按键、PC机等),将大量的控制按纽和繁琐的操作步骤简化成为触摸屏上的几个图标,实现复杂的控制,从而使会议得以流畅地进行。

2) MCON智能控制系统功能特点:

本方案选择MCON-CC3600控制系统,主要是基于MCON系统有以下特点:  强大的逻辑控制指令

MCON-CC3600支持多达100条以上的逻辑控制指令,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控制操作。随着版本的不断升级,可支持的指令亦会不断增加。

 红外学习及在线仿真功能

MCON-CC3600采用电脑软件红外学习功能,用户可自行建立、维护、管理红外代码库,亦可以从网上下载常用电器设备的红外代码库。

配合软件的红外代码在线仿真功能,可进行红外代码在线检测甚至实时控制。  不断推出的功能扩展模块

MCON-CC3600设有扩展槽,可插入各种不同的适配卡,对控制功能进行扩充。我们会不断推出各种适配卡,以适应各种控制场合及方案。用户无需对机器进行升级,即可完成功能的扩充。

 强大的软件支持

专为MCON-CC3600主机编写的CSSOFTWARE编程软件,以人性化的图形界面,对MCON-CC3600进行编程操作,支持所有复杂指令的图形化编程,支持在线底层软件升级及程序下载。

技术特点 采用最新32位ARM9系列内嵌式处理器,处理速度高达500MHz;

主机内置128MB容量DDR2内存及16MB的大容量FLASH存储器;

采用可编程逻辑电路(FPGA),性能更稳定;

美观友好的操作控制用户界面,可自由编辑图片、图标、文字;

支持远程网络连接和本地控制;

自动识别红外码型,使用了64位学习存储;使用灵敏方便;

8路可编程RS-232和8路RS-485控制接口,支持投影机等第三方控制协议;

提供8路红外接口;

提供9路I/O控制接口;

提供8路弱电继电器;

一路MCON-HW级联接口,

一路PC电脑控制接口,一个多功能USB接口;

一路TCP/IP控制接口, 可自由选择TCP/IP协议SERVER或者CLIENT模式;;

人性化开放式软件平台; 外置八路强电电源模块;

5.7寸真彩无线触摸屏(可选7寸真彩无线触摸屏);

双向RF无线接收器;

高级拉丝面板设计,可跟各种高级音响摆放一起;

支持一键式联动控制管理功能,纯中文界面,简洁明了易操作;

专用双投影机控制的中控系统;

使用面向对象的总线协议控制,可任意扩展控制模块,如多台调光器、多台射频无线接收器、多台电源控制器等,最大可支持256个网络设备;

全面支持第三方设备及控制协议,客户可自行设置多种控制协议和代码;

采用国际流行全贴片式(SMT)生产工艺;

高品质、大批量生产,有较高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有较高的性价比; 10寸无线触摸屏 MCON-TCH100

本触摸控制产品,内置54Mbps无线WiFi模块与中央控制主机实现无缝的双向通讯,显示部分采用主流的4:3标准屏显示,10英寸的32位真彩色TFT显示屏,触摸屏解析度1024×768像素,相对于市场上主流触摸屏产品色彩还原度更真实,视觉效果更好;随机提供的中/英文界面编辑软件,支持3D/2D按键、视频、图形、图片、动画等界面元素,支持无线视频"画中画"显示,用户可通过编辑软件对触摸屏操作界面进行人性化的设计;采用USB2.0接口进行用户程序的上载接口,速度比普通的串口高出数倍,拥有操作简捷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对周围设备的控制更加轻松,各种操作更趋向人性化。

产品特征:

1.采用Microsoft Windows7系统,实现动态操作界面

2.10英寸4:3的TFT液晶触摸屏,,1024 x 768 像素,可视操作化更强

3.内置蓝牙模块,WiFi无线和有线以太网络实现与主机进行双向通讯,支持3G上网。

4.用户可设置系统常用参数,支持用户自定义风格

5.具有触摸屏校验功能

6.内置32G固态硬盘

7.内置2G内存,可以增加到4G内存

8.采用智能三芯锂离子电池,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高的安全性,防爆

9.接口方面包括二合一音频接口,2个USB接口,1个HDMI输出口,DC-In。为用户提供更多外置功能

10.电源方面,AC 110-240V,DC 19V= =2.1A

MCON-TCH100(图)

D、双向无线接收器MCON-RFA  与无线触摸屏配合使用  双向RF,频率为510MHz E、红外发射棒MCON-IRP  用于对带红外遥控器的设备进行控制  连接在主机的红外端口与被控设备之间

F、电源控制器MCON-PC08A 8路强电/弱电控制器。

采用ID分址拨位开关,最多可级联16台。

RS232协议控制 。

单路最大负载3000W。

外形尺寸:400mm(长)×180mm(宽)×45mm(高)。 重量: 3 kg 。

兼容Crestron、AMX、MCON(明控)等中控系统 H、MCON-VOL04音量控制器

4路独立音量调节控制

电源:外置电源220VDC供电

控制方法:通过独立的网络协议控制

单路或多路音量调节

音量频道输出阻抗:10Ω

输入:平衡或非平衡

输出:平衡或非平衡

J、MCON AV 8X8 音视频矩阵 功能特点:

路由规格:8进8出

8路视频信号输入;8路视频信号输出,可完全交叉切换,与音频信号可以同步或者异步交叉切换;

8路音频信号输入;8路音频信号输出,可完全交叉切换,与视频信号可以同步或者异步交叉切换;

采用最新32位ARM9内嵌式处理器;

采用250M高宽带专业芯片,支持高清电视(HDTV)的带宽;

采用信号长距离传输失真增益补偿技术,可以支持300米距离;

采用专业音频运放后级处理芯片,使音色醇厚、圆润 ;

采用蓝色液晶LCD显示屏,全中文显示工作状态;

采用可编程逻辑电路(FPGA),性能更稳定;

全贴片SMD工艺,特有ESD静电保护功能;

音视频输入和输出端采用RCA接口;

异步完全交叉切换 ;

内置轮循切换功能,能任意设定间隔时间和通道 ;

内置16组场景存储功能,能直接在面板操作 ;

兼容市场所有同类产品的代码和指令;

断电现场切换记忆保护功能;

或各种远端控制设备(如:明控、快思聪等)配合使用;

兼容市场所有同类产品的代码和指令;

国际通用宽电压设计,可适应交流110~240V,50/60Hz;   高品质、大批量生产,有较高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可设置ID地址实现多机级联,最多可以级联255台矩阵

控制方式

按键控制:通过面板按键直接切换;

红外遥控控制:使用红外遥控器进行遥控切换;

明控矩阵管理软件:由明控科技的专用矩阵管理软件(MCONSM2.0) 软件控制,连接接口可以使用RS232接口或TCP/IP接口(可选配);

触摸屏控制及面板:使用明控科技的可编程触摸屏(MCON-TCH700CW) 或者面板 (MCON-OPP2000)连接即插即用;

中控控制:可以明控中控系列产品及其它公司中控控制和切换;

F、MCON VGA 8X8矩阵 功能特点:

路由规格:8进8出

8路VGA电脑信号输入;8路VGA电脑信号输出,可完全交叉切换;

8路音频输入, 8路音频输出;可与视频同步或者异步完全交叉切换 (可选配) ;

采用最新32位ARM9内嵌式处理器;

采用500M高带宽芯片,具有长线驱动功能;

自主开发高分辨率显示设计电路

采用信号长距离传输失真增益补偿技术;

采用数字同步识别处理(DSIP)技术

内置轮循切换功能,能任意设定间隔时间和通道

内置16组场景存储功能,能直接在面板或者红外线遥感操作

采用可编程逻辑阵列电路(FPGA),性能更稳定;

电脑视频输入和输出端采用HD15PIN(VGA)接口;

专用端口,能直接和明控MCON-TCH570CW无线触摸屏连接,即插即用;

特有TCP/IP网络控制管理功能,能通过以太网控制;(可选配)

采用液晶显示屏,可显示设备各通道的切换状态、输入信号特性等信息,直观方便

本产品带有断电现场切换记忆保护、LCD液晶显示、音视频同步或分离异步切换等功能

本产品是具有高可靠性的智能设备,设计中采用容错技术,并采用了高抗干扰能力的通信接口电路,保证了通信的可靠性,具有红外遥控功能和RS232通信功能,用户可以方便的完成演示过程中的信号切换;

具备RS232通讯通讯接口,可以方便与电脑、遥控系统或各种远端控制设备(如:明控、快思聪等)配合使用;

兼容市场所有同类产品的代码和指令;

国际通用宽电压设计,可适应交流110~240V,50/60Hz;

高品质、大批量生产,有较高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可设置ID地址实现多机级联,最多可以级联255台矩阵 控制方式

按键控制:通过面板按键直接切换;

红外遥控控制:使用红外遥控器进行遥控切换;

明控矩阵管理软件:由明控科技的专用矩阵管理软件(MCONSM 2.0) 软件控制,连接接口可以使用RS232接口或TCP/IP接口(可选配);

触摸屏控制及面板:使用明控科技的可编程触摸屏(MCON-TCH570CW) 或者面板 (MCON-OPP2000)连接即插即用;

中控控制:可以明控中控系列产品及其它公司中控控制和切换;

视像跟踪系统

吸顶式高速预置球型摄像机MCC-D90A

该子系统主要由智慧型高速球型摄像机和数字硬盘录像机等设备组成。

智慧型高速球型摄像机具有现场图像采集、最多265个预置位定义功能,数字硬盘录像机录像、存储、具有预置位定义执行功能。

当发言代表打开话筒时,摄像机可自动将镜头对准发言人进行会议过程中的录像,同时,与发言子系统联动实现发言代表声音的记录功能。发言代表的影像与声音同步存储,保证了会议记录的真实性。 功能描述

会议系统中设计有两款高速球型摄像机,分为壁挂式和吸顶式两种,可根据实际需求来配置。壁挂式高速球型摄像机可直接用螺丝固定在墙壁上,而吸顶式可直接吸附在天花板上。这两款摄像机功能和性能一样只是外形设计不一样,适合多种安装要求。 产品特性

外形美观、造型别致、结构紧凑;运行平稳、无噪声;定位精确、停止时无偏差抖动,可靠性高;可长期稳定运行,使用方便,无须维护。具有多点目标预置、记忆、自动巡航、区域扫描、辅助开关控制、红外遥控等功能。360°水平无限制扫描范围,64个功能预置点,兼容多种控制协议、波特率可调,采用标准RS485/

422、RS232控制方式。

技术参数:36x缩放比率(18x光学,2x数字) ,宽范围,高速度平移/倾斜 ;两种控制速度可选 ;旋转速度:

水平(0.1°-120°/秒),垂直(0.1°-120°/秒) ;转角范围: 水平360°无限制

垂直-30~90° ;RS-232C、RS-

422、RS-485串行控制 ;控制协议:VISCA、PELCO-D、PELCO-P ;图像翻转功能(适产品而定) ;自动ICR功能 ;64位置预设置 ;多功能IR遥控器 ;天花板可安装或桌面安装

同声传译系统介绍

6通道发射主机 MK-1680F 系统功能特点:  度保密性,杜绝外来恶意干扰及偷听。

用于小、中到大型国际会议厅或户外会场。  自动电平控制功能(ALC)。

强抗干扰能力,不受灯光及无线通讯器材的干扰。  接简单快捷,降低了工程难度也减少了工程费用。  用目前最先进的锁相环技术。  有多组译音输出信道可作录音用。

有多组语音输入信道,可同时调制发射多达6种语言。  机独有的测试功能,可对应语种数量产生多种不同频率 的信息,方便系统调试。

有输入电平指示功能,可直接显示输入电平大小。  安装在标准19英寸机柜

接听单元MK-1680H功能特点  轻巧的接收器,配合耳机使用,让使用者倍感轻松 舒适。

5+1信道语言选择。

各信道收听互不相干扰,按钮式选台。  音量可自由调节大小。  操作简单,携带方便。

外观设计精巧流畅,符合人体工程学。

接收单元电源采用可充电电池,可连续工作 长达40小时。

精美的吊带,可将接收机悬挂于胸前,也可 放在上衣口袋。

在红外线发射的有效范围内,接收单元数量 的增加不受限制。

不受会场座位限制,在信号发射范围内可任 意走动。

发射红外幅射板单元MK-1680J功能特点  超强发射能力,距离可达30米(25W)  多路信道采用同一发射单元。

具有两种发射功率25W。可根据会场面积选择设置。  可以固定安装(配置万向支架)或用三角支架安装。  半值发射角:±22度。

译员机单元MK-1680G功能特点  频率效应:100Hz-13KHz  灵敏度:-44dB±2dB 参考发言距离:20-120cm  全新数控化设计

可采用耳罩式耳机监听发言

具有个人音量调节及自动抑制啸叫功能

具有同一通道互锁功能,确保通道与语种之间的一一对应  具有消咳功能,当翻译人员咳嗽时,可防止咳嗽声传出  当发言者发言速度过快时,可以按下请求按键(SLOW) 要求发言者放缓讲话速度

可配合连接红外线语言分配系统使用。

可同时进行6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包括原声通道)

系统图如下:

同声传译系统图

会议系统图

中控系统图

音响声场测试图纸如下:

音箱声场布置三维图

第5篇:酒店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全)

酒店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系统概述 5 1 前言 5 2 需求分析及设计定位 6 2.1 工程概况 6 2.2 需求分析 6 2.3 系统规划 7 3 总体设计要求 8 4 设计原则 9 5 设计依据 10 5.1 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 10 5.2 系统设计遵循的技术标准 10 第二章 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 12 1 综合布线系统 12 1.1 需求分析 12 1.2 系统功能 13 1.3 系统构成 14 1.4 系统设计 14 1.5 综合布线系统特点 18 2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20 2.1 概述 20 2.2 系统设计指标 20 2.3 系统功能 21 2.4 系统设计 21 2.5 系统设备选型 22 3 KTV点播系统 23 3.1 概述 23 3.2 KTV点播系统比较 23 3.3 DVD点播系统功能与特点: 24 3.4 网络架构图 24 3.5 DVD点播系统组成: 25 4 酒店“一卡通”系统 27 4.1 概述 27 4.2 酒店门锁系统 27 4.3 酒店消费“一卡通”系统实现 32 4.4 车辆出入控制及管理系统 33 5 多功能厅音响、灯光系统 42 5.1 概述 42 5.2 需求分析 42 5.3 音响灯光工程设计依据及设计指标 43 5.4 多功能厅会议音响、灯光设计 46 6 宴会厅音响扩音及灯光系统 54 6.1 宴会厅的设计要求 54 6.2 宴会厅设计 55 7 背景音乐及广播系统 60 7.1 系统概述 60 7.2 需求分析 60 7.3 设计依据 61 7.4 系统组成 61 7.5 系统设计 62 7.6 设备布点统计 62 7.7 实现功能 63 7.8 语音广播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各区点位分布情况 64 7.9 选用器材说明 66 8 计算机网络系统 67 8.1 概述 67 8.2 需求分析 67 8.3 网络系统目标 68 8.4 网络拓扑结构图 69 8.5 交换机的选择 70 8.6 防火墙 71 8.7 服务器 72 8.8 网络应用设计 74 9 有线电视系统 81 9.1 系统设计指标 81 9.2 系统设计 82 10 VOD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 86 10.1 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 86 10.2 网络选择方案 87 10.3 终端选择方案 91 10.4 产品选型建议 93 10.5 系统功能 93 11 酒店客房管理系统 95 11.1 功能特色 95 11.2 产品选型——千里马V7 95 11.3 产品特点 98 11.4 千里马V7介绍 100 11.5 服务体系 109 11.6 软件配置 110 12 中会议室扩音及同声传译系统 111 12.1 综述 111 12.2 中会议室系统需求分析 111 12.3 数字会议讨论系统说明 112 12.4 系统组成 114 12.5 红外线语言分配系统说明 120 12.6 系统组成 121 12.7 音响系统 123 12.8 数字会议系统图 123 13 LED显示屏系统 125 13.1 显示屏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 125 13.2 系统功能 125 13.3 播出信息控制 125 13.4 φ3.75双基色显示屏硬件设计方案 126 14 多媒体宣传查询系统 129 14.1 多媒体查询系统 129 14.2 多媒体宣传系统 130

第一章 系统概述 1 前言

酒店是集居住、饮食、娱乐、休闲、会议及各种商务活动于一体的场所,作为以提供多功能和全方位服务为主的行业,吸引客户是酒店生存的重要条件。如何提高酒店的综合服务水平、确保各种设施的稳定运行、大幅度降低其日常运营成本等已成为酒店经营管理的关键。为此,现今的酒店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各种智能化技术,以提升酒店的档次。

“****”根据《**大酒店建筑总平面图》,通过认真了解**大酒店项目将来的应用分析,对**大酒店的应用要求明确化、定量化,形成科学的、严格的、可操作的具体目标,即:从功能、性能、实施和费用等方面结合现有的产品和各类相关技术确定了智能化系统设计目标,规划设计了《**大酒店智能化系统工程规划方案》以供参考选择。

**大酒店的定位是五星级酒店,因此**大酒店智能化建设是一个高标准的综合性建设工程,将使酒店的硬件环境和软件配套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使酒店的硬件设施和环境趋向高档豪华,管理和服务更加高效和规范,从而使**大酒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大酒店的智能化建设应用除具备实用性外,还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超前性。设计中充分体现系统的可用性、先进性、方便性、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及系统性价比的合理性,为**大酒店创收提供技术和管理手段。

鉴于一个完善的酒店管理系统设计需要不断的沟通、修改、完善,我们的方案也难免有考虑不当甚至错误的地方,在此我们衷心希望酒店领导对我们的方案给予指正,使之不断成熟、完善。 2 需求分析及设计定位 2.1 工程概况

**大酒店拟建成五星级大酒店,酒店共10层,一层为酒店大堂、商场及设备用房;二层为餐饮卖场,三层为KTV包房、多功能厅及各种娱乐设施;四层为桑拿浴场;五层以上为标准客房。 2.2 需求分析

现代社会的五星级酒店,我们不能把它仅仅理解为装饰的豪华,更重要的是要如何为客人提供舒适的环境、周到快捷优质的服务、能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酒店运营成本,提高酒店的效率和效益。通过建设“酒店智能化系统”,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可以达到以上应用需求。

酒店智能化系统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领域,可以把智能化技术的最新发明用于酒店的各个领域,使酒店各个方面的应用和管理实现智能化; 归纳而言,“**大酒店智能化系统”可分为三大应用领域:

 直接面对客人提供优质服务的智能化技术,如VOD、一卡通、前台计算机管理系统等等,目的是使客人住得更舒适、方便;

 面对酒店管理者提供高质量经营管理手段的智能化技术,如酒店智能预订及连锁经营网络系统、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OA系统等等,目的是使酒店经营及管理高效、先进、科学;

 面对酒店经营成本提供高质量管理手段的智能化技术,如智能楼宇控制技术、智能采购网络、智能人员管理、智能物耗管理等等,目的是使酒店物耗、能耗、人员成本等降到最低,创造效益; 2.3 系统规划

针对**大酒店-智能化系统的三大应用需求,结合酒店建筑平面布局及配套情况,对“**大酒店智能化系统”的做规划如下:

前期建设: ★ 综合布线系统 ★ 安全防范系统

★ 酒店KTV点播系统 ★酒店一卡通及门禁系统

★ 各功能厅灯光音响会议系统 ★ 背景音乐兼消防广播系统

★ 程控交换机系统(北电-由甲方自购) ★ 计算机网络系统

★ 有线电视系统

★ VOD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

★ 五星级酒店管理系统

后期建设

★ 多媒体查询系统(含触摸屏、公共区LED大屏或等离子体大屏幕)

★ 酒店网站建设

★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前期建设满足酒店的基本应用,并为后期建设搭建良好的基础平台,利于后期各系统功能扩充及提升,如:良好的网络布线系统可以完善电子商务功能――通过网络电子商务的应用,提升酒店商务创收的手段及途径;基于酒店门锁系统提供的软件二次开发函数接口,可以实现与酒店管理软件的融合,提供客人酒店消费“一卡通”管理,方便客人酒店内部消费;基于网络的VOD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付费节目点播、酒店服务指南、消费账单查询、旅游信息查询、高速上网等服务;基于内部员工的“一卡通”系统,可方便员工食堂消费、考勤管理等。各子系统设计可以模块方式提供选择。 3 总体设计要求

在总体规划和设计“**大酒店-酒店智能化系统”方案时,我们本着以下总体设计要求:

适用的就是最好的——对每一个智能化子系统,并不一定都要选用当今最先进的技术与设备,而是要面对酒店的经营定位、经济实力、未来技术及市场发展趋势、现今实际情况等加以全面考虑,构架实用化的、性价比高的、可升级的系统;不应该受单独供应集成商的影响,盲目上高档设备,造成浪费;

建设目的明确——首先,建设“酒店智能化系统”不是为技术,而要针对“酒店智能化系统”三大应用领域,应明确三个建设目的,即: 1) 为客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 为经营管理助力;

3) 为开源节流、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如达不到上述三个目的,则该系统毫无意义;此外要采用对酒店实用的技术,在其它写字楼或办公大厦适用的系统,未必适用于酒店,“酒店智能化系统”有其特殊性,要针对实际需求设计;

各系统应通盘考虑——虽然“酒店智能化系统”子系统众多,但以上述三个建设目的为纲领,抓住其要点,便可优化配置各子系统。如:每个系统建设的目的是什么?每个系统的投资比例应多大?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各子系统应尽量互通、互联,以提高整体效能,应尽量构架在同一网络基础上,以降低造价、易于使用维护、方便升级,等等;

**大酒店智能化集成项目要求达到“优良工程”。系统建设要有充分的超前意识,既要考虑现有的条件,也要考虑技术的发展需要。 充分满足将来的信息化及智能一体化集成要求。 4 设计原则

根据以上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要求,结合多年来酒店智能化系统设计、施工和管理经验,**大酒店的建设必须满足以下设计原则:

先进性

采用网络化与人性化管理设计,集成化和数字化的主流产品为核心设备,智能一体化的总体设计与实施。

开放性

为了满足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必须追求系统的开放性。本系统设计中各子系统均提供了标准化和开放性的接口协议,保证了各子系统之间的网络化与集成化实现。

可靠性

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其关键部件均考虑采用容错技术,使系统具有足够的冗余和备份能力,并在关键设备设有备品和备件,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可扩充性

智能建筑所应用的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往往需要对系统进行扩充,或增加与其他系统的互连。设计时充分考虑满足易于系统在、未来使用上扩充和升级的要求,各系统为将来提供部分预留节点。

安全性

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在线路设计上利用网络实时在线检测,具有故障报警提示分析功能;网络对外出入口处,充分考虑网络信息数据安全性。

管理可控性和维护简易性

任何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要发挥良好的应用都不能违背三分技术和七分管理的通则,因此我们在系统设计以至于将来的施工和管理方面自始至终都将未来的系统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加以谨慎考虑。

我们采取先进实用的技术,实现简约化的管理和维护的指导思想,以设备功能模块化,系统控制分级化为原则,为用户提供即强大又容易控制的系统硬件、软件管理功能,也便于故障诊断和日常维护。

实用性

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各类产品的性能价格比,对关键性的产品应以性能的先进性为主要考虑因素,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对非关键性产品则以实用性为主。

5 设计依据

5.1 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

**大酒店建筑平面图、总平面图及相关要求 5.2 系统设计遵循的技术标准

本设计严格按照中国国家标准进行,其系统结构在进行系统集成和分系统设计时主要遵循以下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民用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0-94 GA/T75-9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0-2001)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T/T75-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DBJ08-47-95)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GJBT-471)

第二章 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 1 综合布线系统 1.1 需求分析

综合布线系统是**大酒店酒店智能化系统的信息网络基础,本方案注重系统的质量、科学性、先进性、可靠性及安全性,易扩展同时本设计兼顾考虑酒店的应用特点,将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系统设计和产品选型中重点关注布线产品的质量、布线系统的模块化、以及系统的安全性、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建设**大酒店酒店综合布线系统的目标是:以系统规范为指导,以具有当前国际领先水平的综合布线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支撑,建立一套统一规划、高度集成的布线系统,为**大酒店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图像及控制信号提供统一的传输线路、设备接口和高质量的传输性能。全面实现**大酒店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通讯、办公、管理手段的智能化、集成化,把**大酒店计算机通信网络建成一个高起点、高标准、功能设施一流、且具有高开放性和平滑升级性的网络平台。

同时,该布线系统兼顾了计算机网络系统未来的发展要求,提供20年保证;在**大酒店大楼增加新系统时,对新设备提供信号传输的支持。

作为酒店智能化系统的基础平台-宽带综合布线系统将为整个酒店的语音通信、宽带数据、图像联网、酒店管理系统及网站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传输通道。酒店大楼内的各个功能区通过高性能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连接起来,组成一套具备高传输带宽的、结构化的信息高速公路。综合布线系统功能满足下列需求:

电话;

计算机网络;

具备实现 BAS、CAS、OAS、SCS等系统网络集成的条件;  具备实现视频传输的条件;

其他符合布线标准的信号、数据传输;

根据需求,我们的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中包括了建筑群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垂直子系统和设备间子系统,系统布线采用国产TCL的产品。 1.2 系统功能

本方案提出的综合布线系统实现了办公楼设备的网络物理层上的相互联系,满足系统间信息共享的要求,为**大酒店酒店集中管理以及与Internet的连接建立了的基础设施。具体来说,,本方案设计的布线系统可以支持以下各类应用及设备:

话音

交换机、电话、传真、卫星通讯、电话会议、语音信箱等; 数据

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1.2GATM、TCP/IP、INTERNET、INTRANET等;

视频

闭路电视监控、电视会议、可视图文、自动控制等音、视频和控制信号。需要指出的是视频、射频、公众广播、自动控制等系统技术方面,设计理论和多个项目的实践已证实采用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可达到与传统布线方式同等的传输质量和传输距离;但在工程造价方面,由于结构化布线系统要配备专用的适配器,以至工程造价将会有很大的提高,故本次设计只提供了高性能的传输链路,在技术发展造价降低时,或有此类需要时提供坚实的支持。 1.3 系统构成

如上图所示,整个布线系统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 A.工作区子系统 B.配线子系统 C.管理子系统 D.干线子系统 E.设备间子系统 1.4 系统设计

**大酒店智能化系统工程-综合布线工程整个布线系统选用星型结构,从插座至楼层配线架,最后通过数据/语音主干线缆统一连接至,相应的数据和语音机房,以便于集中式管理。根据图纸,整个综合布线系统设置一个配线间,配线间设置在一层信息中心机房,整个系统水平布线满足小于90米的布线标准要求。数据采用超五类双绞线传输,语音采用电话线传输。

整个系统共设数据点345点,语音点313点。其中客房部分按照每个客房2个数据点、2个语音点和1个电视点进行配置。KTV包间按照1个数据点和1个电视点进行配置,其他各处根据房间职能需要和面积大小进行配置。

由于3层KTV包间内的信息点是作为点播专用,因此,设计中本层除服务台留一个酒店局域网数据点外,其他数据点将自成一个网络,另设交换机及点播服务器。作为KTV点播专用布线系统。 1.4.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工作区子系统由各个用户区域构成,主要包括设备连接线、适配器、信息插座(墙面及地面插座)等部分。

1.4.2 配线间子系统设计

水平布线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水平布线子系统与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水平布线子系统总是处在一个楼层上,且端接在信息插座或区域布线的中转点上. 1.4.3 干线子系统设计

干线子系统是整个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提供建筑物内干线电缆的路由。通常由垂直大对数电缆和光缆组成,它的一端端接于设备机房的主配线架上,另一端通常端接在各楼层分配线间的各个管理分配线架上。 1.4.4 管理子系统设计

管理子系统由端接水平线缆、垂直干线电缆、光缆的配线架和相关接插软线组成。本系统中管理子系统主要指各配线间的模块式配线架、110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及相关跳线。

模块式配线架提供水平线缆的端接。110配线架则以其高性价比,与快捷式跳线相配合,提供灵活的语音和数据链路的管理和使用。光纤配线架以2U的高度提供光纤的连接。通过跳线,允许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整个通信线路。按照常规,我们将放置配线架并进行跳接管理的区域称作配线间或设备间,根据管理级别的不同又细分为主配线间(MDF)和分配线间(IDF)。

楼层配线机柜是安装配线面板和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地方,要求保护性能好、美观、通用。因此,采用19”标准机柜。 1.4.5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跳线、适配器组成,它把中央主配线架与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如网络设备和主机设备等。通常该子系统设计与网络具体应用有关,相对独立于通用的结构布线系统。

设备间机房:由于设备间机房是整个布线系统的核心。它的布局、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使用的灵活性。在此,将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

结构化布线是无源布线系统,本身不需要电源。但为了保证在安装、测试及今后维护时可能使用电源,建议安装电源插座,每一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W(如有其他设备另加);

根据该楼层上网络设备对电源的实际需求,配备能够满足使用需要的电源系统;

配线架尽量靠近弱电竖井,方便布线并节省投资;

配线架旁网络设备所在地的环境工作温度应保持在18-27℃之间;

设备间湿度应保持在20%-80%之间;

为确保配线架上各种插座工作性能良好,要求配线间内具有良好的通风,并做到室内无尘。

终端接地:设备间机房使用的铜带,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连接到大楼的公共接地系统,接地地阻小于1欧姆。

以上针对**大酒店布线要求,说明了布线系统的设计要点,虽然我们设计和讨论是按各个应用系统和布线系统来进行,但这不影响整个布线系统的开放性和通用性。在这个布线系统支持下,各个应用子系统可以方便地完成连接和发挥作用。

1.4.6 主配线间要求

地点:设备间应远离污染气体、强电磁场、强振动源、强噪音源及所有会妨碍正常工作的地区,应建立在环境清洁、运输及通讯方便的地方。

门窗:设备间所有门窗应封闭性好,以减少尘埃和噪音等外来干扰。

地面:最好采用抗静电的活动地板,以便于铺设电源线及信号线,切忌铺地毯,以防积灰和产生静电。

墙壁:应选择不易产生及吸附尘埃的材料为易,房间隔断应用防火材料。

照明:设备应有一定的照明度,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提供带有双回路的380V三相五线或220V单相三线制交流电源,且容量要能保证机房的需要,所有的照明仪器切需固定在墙或天花板上。 面积:配线间的面积约为6-8个平方米,通过空调和通风保持环境参数。

设备间接地使用-3*30的铜带与大楼的接地极连接,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网络设备也要使用这一接地线。 1.4.7 布线系统图示意

1.5 综合布线系统特点

系统化工程:

综合布线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工程,包括传输媒体(双绞线)、连接硬件(包括跳线架、模块化插座、适配器、工具等)、安装、维护管理及工程服务等。 模块化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使得用最小的附加布线与变化(如果需要的话)就可实现系统的搬迁、扩充与重新安装。 独立于应用:

作为CCITT七层协议中最底层的物理层,综合布线系统构成了某种基本链路,像一条信息通道一样来连接楼宇内或室外的各种低压电子电气装置。这些信息路径提供传输各种传感信息及综合数据的能力。

灵活方便性: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同时兼容话音及数据通信应用。这样一来减少了对传统管路的需求,同时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设计来实现与管理这一系统。 技术超前性:

综合布线系统允许用户有可能采用各种可行的新技术。这是因为综合布线系统独立于应用,并能对未来应用提供相当的余度。

如果说信息系统是智能建筑的灵魂,那么布线系统就相当于信息系统的神经。因此,可以说布线技术的选择和布线系统的设计就决定了整个酒店的信息系统的生命力,它将关系到酒店未来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使用效果。

2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2.1 概述

为了确保**大酒店的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在大楼内设置一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前端点位主要分布在大楼主要公共区域、出入口、电梯厅、电梯轿箱、客房走廊等重要防护目标和主要通道等处,保安人员在监控中心通过监视器就可以观察到这些重要区域的图像,通过中心操作键盘或分站电脑可切换到任何一个监控点画面,并可控制任何一个可动摄像机的动作。可以对一个目标的活动进行不间断跟踪监控。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是综合安防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充分重视。 2.2 系统设计指标

图像质量按五级损伤制评定,图像质量不应低于4级。

图像灰度等级不低于8级。

图像水平清晰度彩色系统不低于480线。

系统各路视频信号,在监示器的输入端电平值应为1Vpp土3dB。 系统在低照度使用时,监视画面应达到可用图像,其系统信噪比不得低于25dB。

系统各部分信噪比指标分配应为:

摄像机> 48dB;传输部分> 42dB;监视部分> 38dB 其余指标均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和业主的具体要求。

系统的显示及录像画面中应附加其他相关信息,其中包括日期、时间、摄像机编号、摄像机的部位等信息。 2.3 系统功能

实时监控功能

分布于楼内各门厅、出入口、停车场、电梯厅、走廊、电梯轿厢、大楼周边等处的摄像机可以完成对这些部位的实时监控功能。

数字录像功能

前端摄像机的视频信号输入到硬盘录像机的某一路输入上,监控中心控制硬盘录像机录像,记录此路图像。当前端报警时,监控中心的联动系统会控制硬盘录像机立即录像,并保证所录图像连贯和完整。

硬盘录像机图像录制速度可调,客户可自己设置图像录像的帧数,可同时进行16路视频的录像,可实现普通的手动录像,定时录像,各输入视频的循环录像。 每台硬盘录象机配120G硬盘4块,共480G,按照平均每路每小时占用100M容量来算,录象机的资料存储时间为13天以上。

远程监看/控制功能

通过硬盘录像机上的网络接口接入至大楼局域网,在网络上的各点通过安装专用软件及授权,进入系统,调看实时图像及已录制的图像,通过软件对前端的云台摄象机或一体化智能球进行上下左右、调焦、调整光圈等操作。 2.4 系统设计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主要在**大酒店大堂、电梯厅、客房走廊、电梯内等处设置了前端摄象机,保证对**大酒店这些部位的严密防范,同时在中心设备留足够的接口,保证系统的扩充性能。

由于整个系统只有32路前端设备,属于小型监控系统,由于现在硬盘录象机功能的增强,因此在整个系统中主要的中心设备仅选用两台硬盘录象机,不使用视频矩阵和监视器等设备,每台硬盘录象机配17寸的显示器一台,可以

1、

4、

9、16画面方式显示图象,这样值班人员在平时可以全面监视,在需要重点监视时只需要调用单画面即可。

系统可通过硬盘录象机控制前端摄像机的图像切换,云台、镜头动作,以及报警设防/撤防等功能。

硬盘录象机具备前端摄象机移动侦测报警功能,即在前端摄象机传回的画面中设置多个区域,当这些区域内有人走动或物体移动时产生报警信号提示值班人员注意并自动启动这路图象录象。

硬盘录象机带有网络接口,可以让局域网上得到授权的终端调看实时图象或录象,也可以直接控制前端可动点。 2.5 系统设备选型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高于一切,试想如果发生了事故而因为系统设备的故障原因导致值班人员无法看到甚至没有录象资料,那么这套系统也就完全丧失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了摆设。而整套系统的稳定性是建立在设备和线缆的质量上的。因此在本工程中我们在设备性能稳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价格因素,尽量选用性价比高的设备。

硬盘录象机我们选用日本CONICE,经过我们在多个工程中应用中证实日本CONICE硬盘录象机操作简单,性能稳定,故障率很低,维护方便,而且价格适中。前端摄象机我们选用日本CONICE的产品,也是一款性价比较高的产品。而线缆和一些辅材则选用国内一些知名品牌,这样既能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又能控制投资成本。

3 KTV点播系统 3.1 概述

目前,娱乐行业越来越走上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如何在竞争中保证服务质量,同时又能降低投资成本和运作费用,减少人为失误,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是每一个投资者和管理者所面临的课题。对于**大酒店的KTV包房来说,作为一个五星级酒店娱乐设施,尤其对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性有着高要求。

奥斯卡电脑卡拉OK点播系统淘汰了卡拉OK歌舞厅DJ室的全部传统设备,用电脑取代了专业打碟人员,不再需要影碟机、影碟、碟柜、音视频线、节约了庞大的人员工资,设备维修及影碟更换的费用。同时DVD画质的高质量服务客人。特别适合高档次的酒店KTV包厢使用。 3.2 KTV点播系统比较

数码屏点歌器 普通电脑点歌系统 奥斯卡DVD点歌系统

点歌形式 按歌簿代码点歌形式单调 丰富 丰富

响应速度 慢 慢 快

播放设备 LD影碟机 LD影碟机 内置

视频质量 240-350线VCD/LD 240-350线VCD/LD 350-480线DVD/SVCD/VCD全兼容

音频质量 CD音质,原唱、卡拉OK均为双声道立体声 CD音质,原唱、卡拉OK均为双声道立体声 CD/AC-3音质,原唱、卡拉OK均为双声道立体声

图像内容 图象与内容匹配有原人原唱 图象与内容匹配有原人原唱 图象与内容匹配有原人原唱

铺设线路 四蕊线音视频线 电脑网络线音视频线 电脑网络双绞线

线路信号衰减 有 有 无

是否需人工操作 需要 需要 不需要 维护 线路维护、影碟损耗、影碟机损耗 线路维护、影碟损耗、影碟机损耗 通用电脑配件,易于购买及维护

点播方式 键盘 遥控、键盘 遥控、鼠标 3.3 DVD点播系统功能与特点:

1、 电脑全自动操作控制,不用影碟机、碟片、人工管理。

2、 节目资源共享,多间厅房可同时点播同一节目。

3、 DJ房无人操作,绝不会放错歌。

4、 不需铺设音频视频电缆,数字信号传输,高质量音频输出, 不会出现视、音频衰减。

5、 客户自行录入编辑节目,一次录入一劳永逸。

6、 快选点播方式,即点即播,随时切换原唱/伴唱等功能

7、 图象为高清晰度的DVD画质, 音频为双声道双音轨, 伴唱和卡拉OK均为立体声。

3.4 网络架构图

3.5 DVD点播系统组成: 3.5.1 客户端点播系统:

功能:提供各类曲目检索查询方式,播放顾客点播内容:按字数、国语、粤语、台语、合唱、歌星、外语、编码、拼音、电影、相声小品、图片欣赏等,客人在包房可直接控制原唱/伴唱,暂停、中断、音量的大/小,等功能。部分介面图如下:

主界面1(提供:简/繁/英) 笔画点歌

歌星点歌 编码点歌

拼音点歌(选择) 拼音点歌2 其他选择 游戏选择 3.5.2 中央播控系统: 视频服务器

歌曲名称录入编辑管理系统 网络系统

功能:响应顾客点播请求,调度影片录入播放,片源录入及管理。

硬件:专业视频服务器,播放调度/片源管理电脑,网络设备,大容量硬盘组。

软件:片源管理系统、播放调度系统、网络管理系统。

4 酒店“一卡通”系统 4.1 概述

根据**酒店项目对“一卡通”系统要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A. 酒店门锁系统:采用感应卡酒店门锁管理。门锁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酒店定位及投资情况综合考虑,采用mifare-1技术感应卡门锁,具有较多的功能扩展空间。

B. 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对车辆控制及管理系统。在出入口设置入口、出口机,可以有效记录进出信息、保障车辆安全。

另外,在已经使用了“一卡通”系统和酒店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扩展如下应用:

A. 酒店消费场所、健身中心服务台销售设置POS机:在酒店管理软件的统一管理下,酒店住宿客人各可以实现这些地点的刷卡消费,前台统一结算。 B. 员工考勤:在酒店管理处及健身中心总服务台可以设置刷卡点,实现员工考勤应用等等。 4.2 酒店门锁系统

用于酒店房间门锁管理,是酒店客房最常规、最基本的管理方式,它通过对门锁钥匙的限时、分级授权、智能卡的不同权限组合等功能来实现对酒店工作人员、客人进出酒店各客房的权限管理,以确保酒店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与方便的管理。 4.2.1 需求分析及选型建议

门锁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酒店定位及投资情况综合考虑,作为改建酒店,**酒店的目标定位为五星级酒店。从高星级酒店的角度出发,所采用的设备及其配置更讲究客人使用的方便、周到。因此充分考虑系统稳定性及可扩展性,**酒店门锁选用Mifare-1技术感应卡门锁。

Mifare-1感应卡技术在传统办公大楼及工厂“一卡通”应用中已较为广泛和成熟。在近一年的酒店门锁应用中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酒店“一卡通”采用Mifare-1技术感应卡能够吸取两者的优势,有着更广的扩展性能和更多种的应用方式。

为保障酒店使用过程中利益,同时将来实现客人在酒店内所有消费能够在前台统一结算等功能,在门锁品牌选择上要求酒店门锁的材质及品质高、管理软件功能齐全,能够提供二次开发接口函数。保证门锁软件并入酒店管理系统软件统一管理,实现酒店消费“一卡通”。

**酒店门锁选用深圳**公司产品,该产品能够提供完善的软件接口,近几年来在国内有较好的发展趋势,产品质量有保证。另外,**公司的门锁管理软件与我们推荐的“千里马”酒店管理软件在软件接入上已经有成功的应用案例。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酒店管理软件开发成本,使我们**酒店投资方获益。 4.2.2 功能实现

客人在总前办理完登记手续后,在总服务台领取一张智能卡钥匙。  客人便可直接开启相应的客房门锁,在有效住宿时间内自由出入。  在住宿时间内如对客房门锁开锁有疑问,可到总服务台门锁管理软件中通过数据卡读取开锁记录,并可连接打印机打印出开锁信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谁用什么方式来开过此门,开锁方式是谁发出的记录,包括备用机械钥匙的开锁记录。

当住客的开门卡不慎遗失到总台报失后,总台可将原开门卡注销,更新一张与原开门卡内容一样,但密码不一样的开门卡给住客,而原开门卡即失效不能开门。

 当住客到了退房时间,必须到总服务台办理退房手续,否则超过住宿有效期,智能钥匙卡开启不了门锁。如需延长住房时间,办完延续手续后,到总服务台将智能卡钥匙修改有效住宿时间即可自由出入。 4.2.3 系统软件特点

**门锁管理软件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避免了小型数据库常有的缺陷:数据处理信息量有限,处理速度慢,容易出错乱码、死机等现象。

管理软件是专门为酒店设计的,通过对门锁钥匙进行全面管理,以及对所有客房门锁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和查询等功能来实现对酒店工作人员、客人进出酒店各客房的权限管理和信息查询,以确保酒店的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与方便的管理软件系统。

酒店门锁系统管理软件功能实现:

 友好的全中文操作界面,中文菜单显示,每个操作步骤都有详细的提示,直观,方便,非专用人员经简单培训即可上机操作。

 积木式的程序设计,使系统功能的增删和改进极为便捷,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

系统的自维护功能,使故障的查找与排除更为便捷。

 具备五级、十四种钥匙管理:权限分明,并在紧急情况下可使用备用机械钥匙,使酒店在任何时间都万无一失。

管理级别 总裁卡 用于设置系统重要参数。

管理卡 用于设置关键数据。

总控级别 总控卡 万能钥匙,可开启酒店所有的客房门锁。

应急卡 又名紧急卡、火警卡,可开启所有的客房门,即使反锁也能开启报警声,提示客人紧急疏散。

区域级别 领班卡 领班人员查房时使用,可根据酒店领班实际领班区域进行分配,开锁记录中一一显示,各负其责。

楼层卡 服务生卡,开启规定的某个楼层或偏区所有门锁。

会议卡 可设置为常开、常闭状态,常开期间无须智能卡便可自由进出。通常用于会议召开期间

清洁卡 在规定清洁时间内,开启某一清洁区域客房门锁。

控制级别 中止卡 当客房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使用中止卡将客房暂时封锁,封锁时除总控卡及应急卡能开启外,其他卡都不能开启,恢复后其它卡才能开启。

时间卡 时钟校准卡,设置和校准某个门锁内的时钟。

退房卡 清除卡,可立即停止客人卡的开启使用。

数据卡 将门锁内开锁信息取出后阅读查询开锁情况。

客人级别 客人卡 客人在有效的住宿时间,自由开启客房门锁。

备用卡 酒店门锁系统因停电或电脑硬件损坏,预先发出的备用卡可作为客人卡给客人开启相应的客房而不影响客人入住。

 完善的统计报表功能,可统计及查询已发各种智能钥匙及注销智能钥匙的数量、分别为哪位操作员何时发出及注销,客房的使用情况,开锁记录的查询等。 4.2.4 软件接口介绍

酒店门锁管理软件接口函数主要是面向酒店管理软件开发商研发的二次开发接口或数据交换接口协议。按照使用方法与传输介质的不同分为五种标准:传统接口、RS232接口、文件接口、数据库接口与WINSOCKET接口。

提供软件接口函数可将门锁软件并入酒店管理系统软件统一管理,便于实现酒店消费“一卡通”,即凭房卡在住宿期内只要在总台预存金额足够,便可在酒店范围内的场所实现房卡刷卡消费,退房时统一结算。 **酒店门锁能够提供接口形式介绍:

传统接口:即DLL动态连接库。此类接口可以完全嵌入宿主程序,与宿主程序容为一体。但是使用者必须深入了解爱***门锁体系结构,维护门锁数据完整性与一致性。仅限于Windows操作平台。

RS232接口(PMS):接口使用者通过RS232与爱***接口系统通讯,依据严格的数据与通讯协议传输数据与指令,爱***接口系统实时响应。使用者不必了解爱***门锁体系结构,门锁数据由爱***接口系统自行维护。不受操作系统限制(跨平台,即接口使用方可以为任何操作系统如UNIX、DOS等)。

文件接口:接口使用者按照固定格式向一专用目录写文件,爱***接口系统读取该目录文件并解析数据与指令(响应速度可能延迟0.5秒以内)。可单机使用也可以网络共享目录使用。使用者不必了解爱***门锁体系结构,门锁数据由爱***接口系统自行维护,不受操作系统限制。

数据库接口:一般为网络大型数据库(如SQL Server)使用,接口使用者向中间库插入数据。爱***接口系统读取中间库,并按照读取的数据发卡(响应速度可能有延迟)。使用者不必了解爱***门锁体系结构,门锁数据由爱***接口系统自行维护。不受操作系统限制,但必须访问和操作SQL Server数据库。不推荐使用。

WINSOCKET接口:利用网络传输数据(也可以单机使用),接口使用方利用WINSOCKET CLIENT按照固定格式向WINSOCKET SERVER发送数据和指令,爱***接口系统实时响应。使用者不必了解爱***门锁体系结构,门锁数据由爱***接口系统自行维护,不受操作系统限制。

4.3 酒店消费“一卡通”系统实现 4.3.1 酒店刷卡消费方式的实现

根据酒店特性,客人存在的消费方式可以分为现金消费和持卡消费两种。刷卡消费结算作为提供给客人在酒店居住期间消费及健身等活动的一种方便快捷的费用结算方式,在酒店内的所有费用可以在退房时统一在前台结算。

酒店刷卡消费的实现方式:将各消费点管理电脑或POS机通过宽带局域网联系起来,每个消费点同时配备对应酒店门锁智能卡的读卡设备,通过这个设备完成房卡消费的数据读写操作。所有消费数据信息通过“酒店管理系统软件”中的计费功能进行统计核算,包括酒店住宿费用、电话费和各消费点的消费数据等,最终实现住宿客人酒店内的所有消费前台结算。

酒店刷卡消费统一结算功能要很好的实现,要求相关的酒店门锁等与之相关的系统能够提供很好的接口;同时选择的酒店管理软件功能齐全,开发商具备强有力的软件二次开发能力,能够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4.3.2 酒店刷卡消费系统配置

酒店收银系统的后台由酒店管理系统软件进行管理,各个POS机点位作为消费终端存在于网络上。

酒店刷卡消费系统各消费终端点位的配置方式有两种: A. 电脑+EPSON窄行打印机+读卡器 B. POS消费机+打印机+现金盒+读卡器 4.4 车辆出入控制及管理系统

车辆管理系统作为现代化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使车辆进出有序、手续简便、速度快、安全防盗、管理自动化,树立形象的同时还保障了停车费用不流失等问题。

由于酒店往来的人员较多、面对人群广、人员不固定,因此车辆管理系统可以采用带图像对比的车辆管理系统,强调用户使用简易和引导明确。系统图像对比功能,完善车辆进出记录,更有效的对车辆安全进行保障。 4.4.1 系统需求分析

**酒店建成后有两个出入口,由于路口宽度都不是很宽,每个出入口在投入使用后都可以进出车辆,因此在配置时我们采用二进二出二个道闸的方式进行管理。充分考虑系统的完善性和安全性,系统同时采用图像对比功能。

功能实现:

每个出入口分别设置一进一出控制箱及一个道闸进行管理,每套系统的控制电脑通过局域网连接

 可管理月租、固定车辆和临时车用户

月租用户定时向管理处预缴停车费或按要求进行登记后,有效期内可以凭领取的卡片自由进出园区

 临时车用户在出入口,按规定向管理员缴纳停车费交回感应卡后,通过管理员进行图像对比身份核实后放行。以免在入场后发生换车等偷车现象  有图像对比功能:对进出车辆实行进出监控,通过人工识别对比图片,有效保障停车场车辆的安全

 出口机配LED显示屏用于收费显示,提示车主需要缴纳的费用

卡片的管理(月卡、时租卡、固定车位卡)由统一由管理中心来发卡与管理  软件计数,及时统计在场车辆数,有效控制园区内部车辆,保障园区环境

功能扩充:

系 统 功 能 说 明

车辆管理 使用对象 公司内部车辆 内部员工车辆 计费方式 可使用收费或不收费长期卡

持卡用户车辆 不收费或储值发卡

临时来访车辆 临时卡计费停车或不收费停车

出入口信号指示 明确的引导指示,引导车辆顺利入场 具备

电脑计费管理 保障停车费用不流失

图像对比 车辆更安全的停放,完善出入信息

有效管理车辆,使车辆进出有序、手续简便、速度快、安全防盗、管理自动化

员工考勤 对内部员工工作情况考核,可以在酒店办公室区及员工工作区设置考勤机,实现刷卡考勤

员工食堂消费 员工食堂设置售饭机实现,可以帮助内部员工食堂消费统计

保险箱、更衣柜 使用一个控制器+一个读卡器可以控制周边16个箱柜的开启,记录开启卡信息及开启时间,主要用在酒店所属健身室等处

4.4.2 系统选型及配置

从酒店角度出发,停车场管理系统及设备的选择主要考虑系统的性价比、稳定性及美观度,这里我们建议选用深圳**(**)产品。

系统软件功能齐全,本身带图像对比等功能减少了软件费用投资。

车辆管理系统配置: 1.入口设备

序号 产 品 型号规格 品牌 产地 数量 单位 1 自动路闸系统(直臂) 台 2 多功能车辆感应器 台 3 入口控制箱 套

含 网络智能控制器 台 IC卡读写器 台

中文显示屏 块

微型车辆感应器 台

专用线性电源 台 票箱面板、支架及配件 套

户外票箱箱体 台 2.出口设备

序号 产 品 型号规格 品牌 产地 数量 单位 1 出口控制箱 套

含 网络智能控制器 台 IC卡读写器 台

中文显示屏 块

微型车辆感应器 台

专用线性电源 台

票箱面板、支架及配件 套

户外票箱箱体 台 3.收费处设备

序号 产 品 型号规格 品牌 产地 数量 单位 1 管理电脑 台

2 网络版停车场收费软件 套 3 发卡器 台 4 数据通信转换器 台 4.图像识别设备

序号 产 品 型号规格 品牌 产地 数量 单位 1 彩色低照度摄像机 台 2 镜头 个

3 室外防护罩、支架 套 4 图像捕捉卡 块 5.辅材

序号 产 品 型号规格 品牌 产地 数量 单位 1 地感线 米 2 电源线 米 3 控制线 米 4 视频线 米 5 PVC管 米 6 辅材 批 6.其它

序号 产 品 型号规格 品牌 产地 数量 单位 1 减速路拱 米

4.4.3 系统配置说明

 设计为二进二出两个道闸控制,出入口值班室有值班人员职守,同时考虑自动吐卡机属于易损部件,所以没有设置自动吐卡机,采用值班人员发临时卡的方式。控制箱内配置LED显示屏显示消费金额等信息,提高系统的引导性。

配置图像对比摄像机,图像对比放行车辆,保障车辆安全性。图像信息可以同时提供给监控系统使用,详细记录出入口车辆信息。

 系统主要设备选用进口产品。道闸采用意大利FACC道闸,降低使用过程中的维护量,外观持久时间长,提高整个园区形象;车辆感应器采用瑞士产品,灵敏度极高且可调。

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减速路拱保障系统自身的安全性,防止车辆撞杆。  车辆的安全性:采用地感线圈配合车辆感应器,保证车辆在经过道闸时不落闸,防止车辆因误操作被闸杆砸到。

4.4.4 道闸选择

比较

形式 价格 传动

方式 防砸性能 控制方式 外观 平衡 性能

国产

道闸 中等 电机

皮带 寿命短 一般 单一 普通烤漆,寿命短易大面积掉漆,掉漆后的填补必须全部去漆后重新处理。 难调 由于无防水盒,受雨天的水气影响,产生误动作较多,特别是带智能控制的停车场挡车器

进口

道闸 中等 - 高 电机

液压

油压

寿命长 好 多种模式 电泳处理,漂亮,寿命长,不会大面积掉漆 易调 采用防水盒设计,任何气候条件,对它无影响。

考虑到使用长久性、降低维修量,我们推荐采用进口道闸,减少使用中的报修事务和维护量。采用液压传动道闸,只需要半年~1年的时间增加一次机油,维护量小,无须专业人员也可以完成系统维护;道闸采用电泳处理,美观度高,可以提高整酒店的形象。 4.4.5 入口部分使用说明

入口部分主要由入口机(内含入口控制板、感应卡读卡器、显示屏)、道闸、车辆检测线圈、入口摄像系统组成。

临时车进入时,设在车道下的车辆检测线圈检测车到,入口处的票箱汉字显示屏则显示提示司机取卡,保安人员发卡,司机刷卡数据传送至控制器后,控制器输出一条开关指令给路闸,自动路闸起栏放行车辆,车辆通过车辆检测线圈后自动放下栏杆。同时在车辆检测线圈检测车到会自动启动摄像头对车辆进行拍照。入口设备把卡资料、时间、日期和图像上传给中央电脑系统。

月租卡车辆进入停车场时,设在车道下的车辆检测线圈检测车到,司机把月租卡在入口机上的读卡器的感应区内掠过,入口机的读卡器读取该卡的特征和有关信息,判断其有效性(指的是:月卡使用期限、卡类、卡号合法性;)若有效,自动道闸起栏放行车辆,车辆通过车辆检测线圈后自动放下栏杆。同时在车辆检测线圈检测车到会自动启动摄像头对车辆进行拍照。入口设备把IC卡资料、时间、日期和图像上传给中央电脑系统。 4.4.6 出口部分使用说明

出口部分主要由出口机(内含感应卡读卡器、出口控制板、显示屏)、道闸、车辆检测线圈、收费电脑、出口摄像系统组成。

临时车驶出停车场时,在出口处,司机将非接触式卡交给收费员,收费员把卡通过连接在收费电脑的读卡器刷卡调出卡资料,收费电脑根据卡记录信息自动计算出应交费,并通过出口机上的显示屏显示,提示司机交费。收费员确认无误后,按确认键,电动栏杆升起。车辆通过埋在车道下的车辆检测线圈后,电动栏杆自动落下,同时收费电脑将该车信息记录到交费数据库内。

月租卡车辆驶出停车场时,设在车道下的车辆检测线圈检测车到,司机把月租卡在出口机上的读卡机的感应距离内掠过,读卡机读取该卡的特征和有关卡信息,判别其有效性。若有效,自动路闸起栏放行车辆,车辆感应器检测车辆通过后,栏杆自动落下;若无效,不允许放行。

临时车、月租车在外出时,当外出地感线圈感应到有车后启动摄像头对其进行拍照,并上传给电脑,停车场软件自动调出进入时所拍图片,经人工比对进与出的图片如有异常可立即制止外出。

4.4.7 入口使用流程图

4.4.8 出口使用流程图

4.4.9 系统图

5 多功能厅音响、灯光系统 5.1 概述

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及中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国内外的政府之间和工商企业之间的经济、商务交流活动将更加频繁,需求也更加现代化——全球每年将有2800亿美元的会议旅游市场,国内政府及商务会议旅游市场估计也不会少于几千亿元人民币。

高档会议接待不仅会带来很高的会议接待收入,还会因会议客户的高消费特性,带来吃、住、观光、娱乐等一系列高档消费,进而获得比一般旅游、住宿接待更全面和更高的收益。 可以说——先进的多媒体商务会议系统 ,将代表二十一世纪高档商务型旅游接待场所的内在品质,也是带动其利润增长的核心设施!因而,国内该类场所都有配置现代化的多媒体会议设施的需要。

现在的许多五星级酒店,在酒店建设时就配置设计了多媒体多功能厅音响会议系统,打出先进多媒体会议接待能力的经营王牌,以会议接待为经营核心,做出了商务酒店特色,创造良好的综合经营效益。 **大酒店作为一个定位于‘五星级’的酒店,地处旅游城市交通要道,其多功能厅-多媒体灯光音响会议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显得十分重要,是酒店向客户展示的一个亮点。 5.2 需求分析

**大酒店的灯光音响系统设计包括三个部分:即二层宴会厅、三层多功能厅、三层会议室(2间)。 1) 宴会多功能厅

宴会多功能厅一般是商务型旅游接待场所的主力豪华多功能厅,该多功能厅代表旅游接待场所的形象,举行诸如——重要的餐饮招待会、国际会餐、音乐招待会、嘉华年会、鸡尾酒会、婚宴招待、古典舞会、新闻发布等重要宴会;因而选用美观、先进、音质优美的灯光音响系统是必要的。 2) 多功能厅

多功能厅用来接待多媒体会议、网络电视会议、学术交流、技术培训、产品介绍、新闻发布、国际交流等重要会议,同时也是团队歌舞晚会、小型文艺表演的重要场所。该多功能厅代表旅游接待场所接待会议的先进形象,选用先进的多媒体音响会议系统和智能灯光系统是必要的。 3) 会议室

专业多媒体圆桌会议室 -配备专用设备可举行 A、行政和董事会议 B、选举及投票会议 C、对外出租的各种类型会议

根据宴会厅、多功能厅、会议室的应用需求,需设计如下子系统:

1、会议音响音响系统

2、多媒体会议系统

3、文艺表演声光像系统

4、卡啦OK系统

5、同声传译系统

其中,第1项~第4项为本次设计的重点,第5项‘同声传译系统’在本次中会议室设计中按照要求同样进行了配置。 5.3 音响灯光工程设计依据及设计指标 5.3.1 设计依据

根据贵方所提供的平面图纸功能要求,严格遵照国家文化行业的有关规定,具体设计依据如下: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歌舞厅照明及灯光污染限定标准》(WH0201-94)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F/T16-9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行业标准》歌舞厅音响系统声学特性指标(WH0301-93)

(5)《厅堂音响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JB GYJ125)

(6)《厅堂音响系统特性的测量方法》(GB/T4959-95)

(7)《厅堂音响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值》(SJ2112-XX) 5.3.2 设计指标

在工程项目中,多功能厅、宴会厅、会议室、迪斯科舞厅、卡拉OK厅、KTV包房、礼堂、公共广播系统等专业场所都属音响工程,但严格地说,音响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视听系统、灯光系统、建筑学、室内学和装饰声学等范畴,要求其符合各项规范要求,获得良好的整体效果,需要把多学科的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因此对音响系统的设计要求为:

1) 要有足够大的音量。因为在系统中音量是最重要的目标,如音量不足,其它目标都无从谈起,所以一定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WH0301-93为标准。场合的最大声压级,语言扩声为90dB;一级卡拉OK厅≥103dB;一级迪斯科舞厅≥110dB。

2) 要有均匀合理的声场分布,在声场中扬声器重放的声音分布尽可能要均匀,依国家规定扬声器重放场的声压级在(1KHZ-63KHZ之间不大于8dB,100HZ处不大于10dB)属于不均匀度,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此范围。 3) 要有良好的音质,音质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即系统的失真度和传输频率特性,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WH0301-93》规定,允许非线性失真度为5%以下传输频率的特性指标,在40HZ-12500HZ以内允许+4dB~-8dB。另外音质好坏取决于音乐和语言的清晰度,但标准的清晰度没有笼统的要求指标,一般可根据“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确定的语言清晰度指数(STI)不应小于0.35一般宜在0.5以上。

4) 要尽可能小的本底噪声,因噪声主要来源于环境噪声和设备噪声,对于环境噪声因地理位置没法改变,故无能为力,而设备噪声,主要受线路的排布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屏蔽方法等影响,可以采用优良设备来减少其噪声。 5) 要有适当的传声增益,标准规定:传声增益应不小于-10dB~-6dB,还要依据声源距离每增加一倍声压级约减少6dB的规率而进行增益。 6) 要有良好的声反馈嘨叫抑制能力。 7) 要有良好的声像定位。 8) 要操控灵活可靠。 5.3.3 指导思想

会议音响系统建设的好坏,尤其是音响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音响产品的性能质量,而且还与建筑声学和电声学有着直接的关系。会议音响系统主要是考虑电声学特性,只有电声设计师和装饰设计师两者配合起来做相应的设计,这样才能在建筑声学和电声学两个特性上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音响系统为建声与电声结合,音响与室内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根据室内声学理论,声音在房间传播由直达声、早期反射声和混响声三部分组成。

直达声是从声源(即音箱)发出直接到达听音者的声音,是声音的主要信息。在音响系统中,未经过处理的声音信号也称为直达声。在传播过程中,直达声不受室内反射界面的影响,距声源的距离每增加一倍,直达声的声压级衰减6分贝,音色非常纯正,但听起来发干,现代音响声场设计要求充分利用从音箱发出的直达声,合理控制反射声,音箱吊挂是获得直达声的最好方案。在听音区获得音箱直达声的条件是:(1)听音区可以看到所有音箱整体;(2)听音区位于所有音箱交叉辐射的区域。

混响声是早期反射声后到达的、经房间界面多次反射的声音。合适的混响声可以使声音具有环境感,有利于提高声音的丰满度,过强的混响声会破坏声音的清晰度。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决定着听音时声源的距离感,混响声比例大时感觉声源距离较远,比例小时感觉声源距离较近。在音响系统中可以通过调节未经过效果器处理的声音与经过效果器处理的声音比例关系,控制距离感,如效果器中设有混响强度调节钮,左边为干(即直达声),右边为湿(效果声),此钮可调节声音中的混响量。

早期反射声亦称近次反射声,为直达声后50毫秒以内到达的、经一次或两次反射到达听音者的声音。在声场中,合适的早期反射声可以使声音加厚、加重,甚至可以加强声音的响度,但如果它过强就会破坏声像定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在建筑声学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和控制界面的早期反射声的强度和延时时间量,以获得最佳声音效果。

2、由于音响系统包括了把声音拾取到将声音播放出来的全部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音箱发出的声音很容易传到话筒而引起声反馈啸叫,而在其他系统中,由于话筒的声音区域(受声场)和音箱的放音区域(音响场)不处于同一个空间,故音箱声音无法通过空间传到话筒,也就不会产生声反馈啸叫,所以,从事音响工作的音响师必须要掌握消除声反馈的方法。 5.4 多功能厅会议音响、灯光设计 5.4.1 多功能厅会议音响系统

1、 技术要求

多功能厅客观技术指标应该达到先进水平,现执行的国家标准《厅堂音响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由于制定时间较早、指标偏低,根据实际需要,本厅的部分声学特性指标在原有国家音乐与语言兼用一级标准的基础上有适当提高,并满足招标方的技术要求。

(1)最大声压级大于110dB;

(2)声场不均匀度(中频1000Hz-6300Hz 低频100Hz)不大于±≤8dB; (3)系统总噪声级小于NR20;

(4)在保证语言清晰的条件下应尽量保持声源原有音色。

多功能厅音响系统的再现声音质量不仅要满足客观测试指标的要求,还要满足主观听音评价要求,要采取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音质评价方法,使再现声音在听闻方面能够符合礼堂的各种功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设计选用高指标的音响器材来完成这个系统工程。

2、 系统组成

考虑到多功能厅的实际使用功能,即要有自己的特色,又要符合科学规律和先进的系统设计思想,按照音响为主、建声为辅的原则,电声系统设计要与建筑声学设计紧密配合,使电声与建声完美结合,保证声音良好还原和再现,满足实际使用需要。多功能厅的音响系统设计思想、手段和方法要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设备要采用技术含量高、能够体现当前最新科技水平的产品。

音响系统包括音响设备和声场组成,主要包括声源和它周围的声环境,把声音转变为电信号的话筒,放大信号并对信号加工的设备、传输线,把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扬声器和听众区的声学环境。

1、它有非常强的现场性:音响一般要求音响时在现场实时调控设备,不允许音响师调音时出现一点差错,否则,有可能造成极不良的后果,故无论在音响系统的设计和现场调音时都要确保正常运行。

2、要保证设备的安全性:音响系统声音变化大,意外情况多,在调音时稍一疏忽,就有可能导致功率放大器或音箱的烧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系统设计和调音时还要注意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减少设备烧毁情况的发生。

3、 音响设备选型及要求

将声音高保真地、良好的再现是电声系统的最终目的,扬声器和音箱担当的就是这个角色,它将声音信号转换成声波,并将声波辐射出去。音箱和扬声器从表面上看貌似简单,但提高其转换效率,改善其再现音质以及加强其声波辐射能力确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可以这样说,音箱和扬声器是电声系统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音箱的声学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再现声音的质量。正是由于音箱尚存大量的待解决的问题,存在较大技术改进的空间,所以新技术在扬声器和音箱方面的应用,对于提高保真度、减少声环境对再现声音的影响和远距离辐射方面会起到显著效果。

4、 音箱选型及技术要求

本厅音响系统主设备部分,音箱选用了YAMAHA(雅马哈)专业器材。其器材有别于北美的“粗扩”“硬朗”风格,而以音域宽广,低频丰富,音色圆润,层次清晰的欧洲风格著称,被称为Hi-Fi型(发烧级)的专业器材。而这正是多功能厅所需的风格与品味。并且除电气及声学指标外,该G系列音箱还具有特殊的保护电路。考虑到本厅的声压要求及要有足够的功率储备,特配置了4只表演系列的主扩音箱(40HZ-18KHZ)音箱,4只超重低音(30HZ-350HZ)音箱组成本厅的声场声源。其内在的Hi-Fi品质和强大的输出功率相结合,足可以再现从古典音乐到现代音乐,从民族音乐到西洋音乐的风貌。同时,由于高频部分能辐射范围宽广,更能适应本厅的构造。

扬声器系统要高质量的重放出各种音乐节目,那么根据音乐信号的属性,其峰值因子约为10-15dB从保证音质这个角度来说功放应在此动态范围内不发生任何限幅情况,即功放的最大输出功率应是扬声器额定功率的5—8倍,这样的功率配置音质虽然很好,但它的投资会很大,因此一般都会把这个功率配比定在1—2倍扬声器单元的额定功率。1—2倍这个范围也许太空泛了,我们可以给大家一个较具体的经验。

1) 在一些要求低而投资有限工程功放的功率起码相当于音箱的额定功率,但要非常注意保持声音不失真,过小的功率配置看起来不会损坏扬声器单元,其实不然,过小的功率极易发生过载削波,产生大量谐波,烧毁高音单元。 2) 一般工程建议功放的功率是1.5倍,而低音部份最好超过1.5倍,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的力量感。

3) 要求极高的声地,例如录音室监听,音乐厅等,最理想是音箱功率的两倍匹,(这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配接标准推荐值中的一种方案一致)

5、 功放选型及技术要求

功放选用了YAMAHA(雅马哈)系列功放,保证了音频信号的不间断还放及放音质的清晰和干净。从根本上消除了哼声,大大降低了噪声,提供宽广的动态范围,可以还放任何音乐节目而不超出功放动态余量。

6、 调音台选型及要求

调音台又称调音控制器,是多功能厅等专业音响系统的控制中心设备,它是一种多路输入、多路系统输出的调音控制设备。在众多的调音台中选用英国的YAMAHA(骓马哈)16路调音台,有16路输入,信噪比达120dB,推子使用10万无故障(平均)。

7、 压限器

压限器是一种很有用途的设备,其重要性往往不被一些人所认识,且不说它在对声音的处理过程中能产生的特殊效果,仅仅是对功率放大器及扬声器系统的保护作用就令人称道,对于突发的信号通道的信号噪声比,从而使昂贵的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系统得到保护。在系统中我们选用了美、过强的信号、误操作所产生的大信号和声反馈,压限器都能自动地将其幅度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压缩或限幅,这样就可以防止过激失真,保护后级的功放和音箱,降低噪声电平,提高信号传输的dbx 266型。

8、 激励器

激励器是一种谐波发生器,利用人的心理声学特性,对声音信号进行修饰和美化的声处理设备。通过给声音增加高频谐波成分等多种方法,可以改善音质、音色、提高声音的穿透力,增加声音的空间感。现代激励器不仅可以创造出高频谐波,而且还具有低频扩展和音乐风格等功能,使低音效果更加完美、音乐更具表现力。

使用激励器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可懂性和表现力,使声音更加悦耳动听,降低听音疲劳,增加响度。虽然激励器只给声音增加了0.5dB左右的谐波成分,但实际听起来,音量好像增加了10dB左右。使声音的听觉响度明显增加,声音图像的立体感,以及声音的分离度的增加;改善了声音的定位和层次感,还可以提高重放声音的音质,磁带的复制率。因为声信号在传送和录制过程中会损失高频谐波成分,出现高频噪声。此时前者用激励器先对信号进行补偿,后者可用滤波器将高频噪声滤掉后,再营造出高音成分,保证重放音质。激励器的调节需要音响师对系统的音质和音色进行判别,再根据主观听音评价进行调整。

9、 均衡器

均衡器是一种可以分别调节各种频率成分电信号放大量的电子设备,通过对各种不同频率的电信号的调节来补偿扬声器和声场的缺陷,补偿和修饰各种声源及其它特殊作用,一般调音台上的均衡器仅能对高频、中频、低频三段频率电信号分别进行调节。均衡器分为三类:图示均衡器,参量均衡器和房间均衡器。本厅采用的是图示均衡器。图示均衡器:亦称图表均衡器,通过面板上推拉键的分布,可直观地反映出所调出的均衡补偿曲线,各个频率的提升和衰减情况一目了然,它采用恒定Q值技术,每个频点设有一个推拉电位器,无论提升或衰减某频率,滤波器的频带宽始终不变。常用的专业图示均衡器则是将20Hz~20kHz的信号分成10段、使用在专业音响上,31段均衡器是1/3倍频程均衡器,多数有在比较重要的需要精细补偿的场合下,图示均衡器结构简单,直观明了,故在专业音响中应用非常广泛。信号处理器、信号源和话筒等,综合体现了系统内在合理少而精的搭配。可以说是一种优选配置。 5.4.2 多功能厅智能灯光系统

1、 智能灯光组成及功能说明

灯光系统由电源开关柜(板),流管调光柜(篇),调光控制台,灯光控制器,基础照明灯具效灯具、特殊效果灯具、表演用灯具以及音信号组成。 基础照明灯具:

常用的有白炽灯(多数为筒灯)、荧光灯、灯管、气灯、卤 灯、 霓虹及烛光等,它们与室内设计形成整体风格。 效果灯灯具:

一般为灯体旋转的灯具,其光柱和光斑的运动可产生强烈的动感,这类灯有宇宙灯、多头炮弹灯、多层 向转灯、多向飞蝶灯、莲花灯等。第二类为光源反射镜运动的灯具,多数可以进行声控,其光斑跳跃或回转可以与韵的音乐的节奏一致产生艺术效果和气氛。这类灯有镭射幻光扫描灯、魔鬼灯、满天星、月星灯以及一些单光源多反射镜构成的效果灯具。

特殊效果灯具:

这类灯有频闪灯、紫外光灯、激光效果灯、电脑灯、音乐喷泉等。能增加特殊的、绚丽的迷人效果。 表演用照明灯具:

为舞台表演用,其要求同剧场舞台相同,应有适当数量的面光、侧光、顶光和回光;可以用中小型的筒灯、射灯、聚光灯、柔光灯和追光灯。 要求灯具应对称分布、光斑能覆盖舞池。灯光的色彩变化和动感是为音乐、舞蹈服务的,为歌舞厅的风格和艺术效果的整体服务的。

各种灯具编组应满足快慢节奏的多类音乐的要求,每种曲子(每种舞步)都必需有1~3种效果灯或特殊效果灯具产生1~3种和谐的变化和运动。其节拍和色调应与曲子的内涵相协调。频闪灯用于迪斯科舞曲,每次连续不宜超过2个曲子;紫外光管应间断启闭,在照射强度满足标准的前提下每晚照射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2、 智能灯光系统-光照度的要求

光照度的要求:表演区大于100Lux,自发区大于20Lux,观赏休息区大于5Lux,各种通道大于10Lux,在实际使用时可以调暗,舞池内(自娱区)大于6Lux,其他区不得低于6Lux,包箱不得低于3Lux。频闪灯的频闪频率应在6赫以内,激光一般不应射向人体,尤其是眼部。

灯光系统根据舞台的实际空间,本厅灯光设计主要能满足小型话剧、歌舞表演及会议的灯光效果照明要求。配置了4盏200W摇头灯;4盏575W电脑灯,80W水底泡40套,1200W强力烟雾机2台,300W丽彩频闪8盏,1000W束光灯16套等可根据娱乐的需要进行补偿。

要求灯具应对称分布、光斑能覆盖舞池。灯光的色彩变化和动感是为音乐、舞蹈服务的,为厅堂的风格和艺术效果的整体服务的。

6 宴会厅音响扩音及灯光系统 6.1 宴会厅的设计要求

宴会厅的功能主要以餐饮为主,歌舞为辅,因此系统设计按以下要求:

观众席要求有良好的语言清晰度和足够的声压级。

放送音乐时有良好的声放重音质。 达到原广电部GYJ-86厅堂扩声系统“音乐扩声一级”指标,

最大稳态总声压级:100HZ-6.3KHZ ≥103dB(粉红噪声时的A声压)

频响范围(音箱):36HZ-18KHZ 声场不均匀度:≤8dB(100HZ-6.3KHZ)

传输增益:1000HZ-6300HZ范围≥-8dB Ⅳ、场内扩声系统电声指针

频率响应:20-20KHZ范围内-3dB 总谐波失真:小于百分之一(<1%)

讯噪比:>80dB 要有足够的响度

要有较高的清晰度和适当的混响及有益的反射声,达到适当的声音丰满度,以及增加来自测向前次反射声所获得的立体感。

视觉和听觉的方位感比较统一。

无明显的噪声干扰 6.2 宴会厅设计

6.2.1 宴会厅舞台扩声系统

根据沿海地区的餐厅音响设计思路,我们把整个大厅的声场分为两部分:表演区域和会餐区,表演区的声压按照国家一级厅堂标准,应该达到98dB以上;根据点声源法则中的倒数平方规律,跟离每增加一倍声压衰减6dB,以此类推距离主音箱1米处声压就要有120dB,经过多种音箱的灵敏度和功率的比较,最后我们选定YAMAHA(雅马哈)的R12M为返听音箱,它具有比大部分同级音箱更高的灵敏度,能承受更大的功率,其频响特性使其在同一频率而不同的声压级时,频响特性曲线没有不同,故可加上均衡器来调节得理想的频响反映,它单只音箱的功率为400W/8Ω灵敏度高达126dB。

会餐区声压应该达到105dB以上,我们选定YAMAHA(雅马哈)的R215为主音箱,由于会餐区的横向距离太大了,为了增加四周声压,改善场内声压的均匀度,需要增加16只SENLANG(声浪)CA610A一体化优质天花喇叭,我们选择了SENLANG(声浪)CA610A天花喇叭,该喇叭的特点是球顶高音同轴设计音质,功率为15W,目的是照顾每一个餐桌音质的平衡,每一位听从都可清晰地听到主持的讲话,消除了混音,与之相配的功放为SENLAN(声浪)的PA500型功放。 1) 调音台

YAMAHA GA12/4调音台,具有12路输入、四组辅助输出。

调音台作为声音信号流程的中枢,必须具有完备的与其他音频设备正确、方便连接的能力。调音台输入接口电平应满足不同设备(如话筒、电声乐器、卡座、CD机等)输出灵敏度的配接,输入电路应具备电平调节的功能。通常,调音台的输入端有高电平(线路输入)和低电平(话筒输入)两个插口。线路输入的信号电平较高,通常可以不再进行放大,直接送至后续电路进行音量平衡处理。低电平插口接受来自话筒等音源的微弱信号,经机内的前置放大器无失真地放大到额定电平,然后送到后续电路进行音量平衡处理。这种先将弱信号放大到足够的信号电平再进行电平调控的方式,有利于避免感应噪声,以保证最佳的信号信噪比。调音台的输入、输出与信号源、负载跨接,应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以保证信号高质量、高效率地传输。 2) 功放机

扬声器系统要高质量的重放出各种音乐节目,那么根据音乐信号的属性,其峰值因子约为10-15dB从保证音质这个角度来说功放应在此动态范围内不发生任何限幅情况,即功放的最大输出功率应是扬声器额定功率的5—8倍,这样的功率配置音质虽然很好,但它的投资会很大,因此一般都会把这个功率配比定在1—2倍扬声器单元的额定功率。1—2倍这个范围也许太空泛了,我们可以给大家一个较具体的经验。

在一些要求低而投资有限工程功放的功率起码相当于音箱的额定功率,但要非常注意保持声音不失真,过小的功率配置看起来不会损坏扬声器单元,其实不然,过小的功率极易发生过载削波,产生大量谐波,烧毁高音单元。

一般工程建议功放的功率是1.5倍,而低音部份最好超过1.5倍,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的力量感。

要求极高的声地,例如录音室监听,音乐厅等,最理想是音箱功率的两倍匹,(这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配接标准推荐值中的一种方案一致)

功放选用了YAMAHA P系列功放,YA处理(雅马哈扬声器处理)具有与本公司俱乐部系列扬声器完全匹配的性能,从而使整个系统获得最佳性能。各个通道中独立、可扫描高/低通滤器可优化超低音扬声器或整个系统的输出,从而在任何系统中都可获得最音频品质和性能。

YAMAHA独特的EEENGINE(引擎)技术使得系统能够异常高效地运行,通过大幅降低AC电能消耗和降低发热,最终降低运行成本。用最新的接地设计电路,可提高整机可靠性,以及降低失真和电压波动。采用最新的电源供电技术可提供更大的功率输出,并能对大范围的负载变化取得最佳的功率匹配。输出模拟保护用来保护功放,使其在苛刻的工作条件下,保证演出顺利进行,不出现由功放产生的工作失误。

带光耦限幅器的功率输出电路,当输入幅度过荷时,输出保持在最大的功率(0.1%TMD)输出电平,不会产生过荷削波,确保扬声器系统及功放工作安全。具有DC(直流)保护、RF保护、热保护、限流保护和短路保护线路,确保设备工作安全可靠。YAMAHA功放的特点就是极准确的声音解析力,清晰的高频响应,以及结实而不模糊兼动人心魄的低音响应。准确的说,YAMAHA功放出来的声音是对声音信号极准确的再现,重现出世界上最佳的声音是我们产品追求的目标,这也是YAMAHA功放能放出动人声音的原因。 3) 均衡器

BEHRINGER均衡器为双31段,1/3倍频程图式均衡器均衡器。均衡器是一种可以分别调节各种频率成分电信号放大量的电子设备,通过对各种不同频率的电信号的调节来补偿扬声器和声场的缺陷,补偿和修饰各种声源及其它特殊作用,一般调音台上的均衡器仅能对高频、中频、低频三段频率电信号分别进行调节。

图示均衡器,通过面板上推拉键的分布,可直观地反映出所调出的均衡补偿曲线,各个频率的提升和衰减情况一目了然,它采用恒定Q值技术,每个频点设有一个推拉电位器,无论提升或衰减某频率,滤波器的频带宽始终不变。使用在专业扩声上,31段均衡器是1/3倍频程均衡器,多数有在比较重要的需要精细补偿的场合下,图示均衡器结构简单,直观明了。 4) 效果器

YAMAHA REV100立体声效果器是模拟各种声学效果的音频处理设备,它们可以弥补自然混响的不足以改变和美化音色,还可以产生各种特殊的音响效果以增强音响艺术的感染力。 5) 激励器

激励器是一种谐波发生器,利用人的心理声学特性,对声音信号进行修饰和美化的声处理设备。通过给声音增加高频谐波成分等多种方法,可以改善音质、音色、提高声音的穿透力,增加声音的空间感。现代激励器不仅可以创造出高频谐波,而且还具有低频扩展和音乐风格等功能,使低音效果更加完美、音乐更具表现力。

使用激励器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可懂性和表现力。使声音更加悦耳动听,降低听音疲劳,增加响度。虽然激励器只给声音增加了0.5dB左右的谐波成分,但实际听起来,音量好像增加了10dB左右。使声音的听觉响度明显增加,声音图像的立体感,以及声音的分离度的增加;改善了声音的定位和层次感,还可以提高重放声音的音质,磁带的复制率。因为声信号在传送和录制过程中会损失高频谐波成分,出现高频噪声。此时前者用激励器先对信号进行补偿,后者可用滤波器将高频噪声滤掉后,再营造出高音成分,保证重放音质。激励器的调节需要音响师对系统的音质和音色进行判别,再根据主观听音评价进行调整。 6.2.2 宴会厅灯光系统

在宴会厅里,音乐歌舞成为娱乐活动的主体,灯光处于从属地位。灯光通过光的强弱变化、色彩的变化、光束形状变化等手段,以光助声,声光配合,情景交融,使人们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从而获得艺术美的享受。灯光的诸多变化必须按音乐的节奏节拍进行,否则会起相反作用,冲淡了宴会厅里的美好气氛,破坏了欢乐的场面。

实现可扩充性、可维护性,是灯光系统的最大追求。鉴于宴会大厅灯光需求的不断发展,本方案在设计时已为系统以后的升级管理预留了空间,并考虑到与用户其他设备的共用性、兼容性。系统维护的是延长整个系统使用寿命的可靠性,在系统生命周期中占比例最大。对此,我们在方案中已充分体现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所以对此设计整套系统时,尽可能做到系统维护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够充分满足场地演出的需要。资金分配上就不会产生主次不分,平均摊派,造成没有重点的一般化,从而使演出场所的系统陷入平淡无味,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使用效果。 为了能让观众清楚的看见舞台,首先我们采用了天幕灯来照亮舞台的背景和补充一部分光,在某些表演的高潮进或一些特殊表演时,用PAR64束光灯加上烟机喷出来的烟来点缀、渲染气氛。我们使用了HDL 路调光台来充分发挥这几种灯的性能,尽量使舞台灯光色彩更加丰富,以达到多姿多彩的视觉效果。

综上所述,本设计方案根据宴会厅的要求,在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先进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配置的是一套控制灵活、操作方便、功能齐备的现代化、智能化、的音响灯光系统。

7 背景音乐及广播系统 7.1 系统概述

背景音乐兼消防广播系统具有背景音乐广播、日常广播、紧急事故广播功能。事故紧急广播功能作为消防、安防等系统报警及联动的紧急状态下用以指挥、疏散人群的广播设施,在建筑弱电的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功能要求扩声系统能达到需要的声场强度,以保证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利用其提供足以使建筑物内可能涉及的区域的人群能清晰的听到警报、疏导的语音。

背景音乐的主要作用是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听觉气氛,由于扬声器分散均匀布置,无明显声源方向性,且音量适宜,不影响人群正常交谈,是优化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现代智能化多功能建筑中广泛应用。背景音乐(BGM)通常把记录在磁带、唱片上的节目,经过重放设备(磁带录音机、激光唱机等)使其输出分配到各个广播区域的扬声器,实现音乐重放。该功能要求扩声系统的声场强度以不影响相近人群说话为原则。

日常广播的作用主要为办公服务广播及语言广播,在大楼相关的区域、特定的区域或全部区域播送通知、寻呼、信息转播等,其音质柔和,清晰。是现代楼宇智能化建筑中不可少的一个使用功能。 7.2 需求分析

**大酒店主要分为10个楼层,集商务、客房、餐厅、健身房、会议、娱乐为一体。

本系统中的公共广播系统功能应包括日常广播,平时为大楼各区域提供办公服务广播、背景音乐或事务广播;紧急广播部分用于火灾或其它灾害时的报警、人员疏导。

**大酒店一层主要以集商务、咖啡厅、餐厅为主,考虑到与装修景观的搭配,吊顶采种用30W精致型吊顶喇叭安装,开阔区域选用音柱,走道及电梯厅采用吸顶式安装,咖啡厅、餐厅为主可采用挂式音箱,使设备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自然和谐。

二、

三、四层主要为咖啡厅、餐厅包房、桌球室、美容、按摩房、会议室为主,房间内部、走道和电梯厅采用吸顶式安装,使设备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自然和谐。二层咖啡厅和三层桌球室、会议室、健身室采用挂式音箱,四层室个天台和健身区采用室外古典型音柱,与自然和谐搭配。

五层至十层主要套房和标准间,各层走道和电梯厅采用吸顶式安装,各个套房客厅加装有吸顶喇叭,并配有单独的音量控制器,人性化设计,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的入住环境。 7.3 设计依据 **大酒店建筑设计图纸

《智能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JG GTJ12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有线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Y/T106-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7.4 系统组成

系统由三部分组成:音源、控制设备、前端扬声器。

音源

音源由卡座、DVD播放机、调谐器、数码控制管理主机等构成。

这一系列设备皆采用正宗产品,性能稳定可靠,品质卓越不凡,音质优美,逼真,具有典雅的贵族风格。

控制设备

通过放大器、监听器、矩阵器功议长等 对几路音源编组,联接功率放大器,功放将各自音源分别输送到对应的10路分区矩阵上,监听面板接入功放输出,可监听到所有分区不同的输出。 前端扬声器

主有由天花喇叭、吊顶喇叭、音箱、音柱、音量控制器等构成,通过前端控制播放信息、音乐等。 7.5 系统设计

语音广播的信号传输方式采用定压100V进行传输,酒店标间内的广播系统采用吸顶喇叭,每个标音配有一个音量控制器,由客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音量调节。

**大酒店的设计要求具要达到美观大方、经济合理、音质优美要求,还要结合自然、人文景观。所以在公共区域我们采用吊顶喇叭、音箱和音柱,使其与自然熔为一体。

走道和室内部分区域采用室内喇叭,从而使其达到较好的性价比。我们按照有关规范及方便各楼层各不同区域的控制管理出发,按不同的区域及功能要求,分区控制。

整个**大酒店的背景音乐广播系统分区如下:每二层分为一个区、餐厅及包房分为一个区、美容及按摩分为一个区、大堂为一个区、健身和天台为一个区、套房为一个区、总共分成了十个分区。这样的分区既满足了消防的要求同时又保证了不同类型分区的功能要求,每个分区内所安装的喇叭采用了音量电位器进行音量控制,其中走道及套房音量控制器具实际而安装,这样可以方便我们日常对实际音量的需要。

各分区经编程设置后,可对各楼层作寻呼和背景音乐选择广播和紧急广播的控制

7.6 设备布点统计

本方案语音广播系统工程的设计目标是:

力求在设计、施工中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采用传统的RVS双绞线、以经济实用为原则,总体设计、分别实施,智能一体化管理。整个系统具有充分的可扩展性达到较高的性能价格比,确保本工程成为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可靠、经济合理、具有国内一定档次的五星级酒店。 7.7 实现功能 7.7.1 日常广播

 日常广播包含服务性广播和事务性广播二个功能:服务性广播,主要用于综合楼、酒店标间、室外公共区域的语音广播以及可能需要播放的内容,由DVD机、双卡座、数码控制器等提供音源;事务性广播为各区发布信息等寻呼用途,由寻呼话筒提供音源。

 系统功能可按照设置优先等级进行广播,优先等级高的广播工作时可自动切断所选区域中优先等级较低的广播内容,其它广播音源可通过预先编程或即时手动键盘输入控制,按需要送到各个广播区域。

 区域划分满足消防广播区域的要求,本系统按照室内及室外部分划分为10个广播区域,话筒音源可自由选择对各区域回路、或单独、或编程、或全呼叫进行广播。

紧急广播系统由消防报警系统联动切换控制,室内及室外各区域紧急广播系统扬声器可以同语音广播扬声器共用。 7.7.2 紧急广播

 紧急广播系统是火灾或其它灾害的报警、疏散和指挥的必要设备和措施,本系统控制设备与消防设备设置在一起。系统应采用数字技术控制,预置火灾报警的语音合成,显示操作提示,彻底消除人工广播报警可能带来的指挥不当或不及时引起的失误或混乱。  系统控制具有与楼层相对应的火灾报警联动控制端口和火灾报警设备的各区域报警输出的联动,自动进行启动,并自动进行语音广播。系统分两个阶段进行报警广播动作,第一阶段为预报警,第二阶段为正式报警,并带有警报解除广播动作,构成完整、规范的自动火灾紧急广播控制系统功能。

通过操作键盘可进行人工报警广播和报警解除广播。可手动启动紧急广播,由人工进行疏散指挥。

 为保证紧急广播的启动,紧急广播不受设置在某些层面的音量调节器的影响,即当这些音量调节器处于关闭状态,如对该区域进行紧急广播,仍将以全音量进行广播。

本系统的设计必须包含日常广播和紧急广播二个系统功能。日常广播和紧急广播二个系统,在功能上互相独立,在设备上有机结合。

系统作紧急广播工作时,本广播系统通过n+2根通讯线与消防系统联接。消防联动信号传送到广播系统的接口和的相应端子,系统受控后切断该区域的其他内容广播,调用有关的报警语言在相应区域输出紧急引导广播。 7.8 语音广播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各区点位分布情况

由于走道地方有装修吊顶,因此一般采用美观实用的吸顶喇叭满足扩音的需要。对于房间或会议室采用墙面壁挂音箱、室外天台采用防水型的音柱。我们设计了分区音量电位器进行音量控制,这样大大方便了使用,当有紧急事情发生时,可以通过音控室强切继电器开关把关闭的音量电位器旁路,直接把紧急重要的广播信号传到喇叭上。 7.8.1 广播扬声器的要求

广播扬声器原则上以均匀、分散的原则配置于广播服务区。其分散的程度应保证服务区内的信噪比不小于15dB。通常,住宅区及写字楼走廊的本底噪声约为48-52dB,超级商场的本底噪声约58-63dB,繁华路段的本底噪声约70-75dB。考虑到发生事故时,现场可能十分混乱,因此为了紧急广播的需要,即使广播服务区是住宅区,也不应把本底噪声估计得太低。据此,作为一般考虑,除了繁华热闹的场所,不妨大致把本底噪声视为65-70dB(特殊情况除外)。照此推算,广播覆盖区的声压级宜在80-85dB以上。

鉴于广播扬声器通常是分散配置的,所以广播覆盖区的声压级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单个广播扬声器的贡献。根据有关的电声学理论,扬声器覆盖区的声压级SPL同扬声器的灵敏度级LM、馈给扬声器的电功率P、听音点与扬声器的距离r等有如下关系:

SPL = LM +10lg P–20lgr dB (1)

天花扬声器的灵敏度级一般在88-93dB之间;额定功率为3-10 W。以90dB / 8 W计算,在离扬声器8m处的声压级约为81dB。以上计算未考虑早期反射声群的贡献。在室内,早期反射声群和邻近扬声器的贡献可使声压级增加2-3dB左右。

根据以上近似计算,在天花板不高于3m的场馆内,天花扬声器大体可以互相距离5-8m均匀配置。如果仅考虑语音广播而不考虑紧急广播,则该距离可以增大至8-12m。

当然根据喇叭的声压级的大小距离可以延长一些。因此在标间内,每个房间一个天花喇叭已经满足设计要求。 7.8.2 广播功放的要求

广播功放不同于HI-FI功放。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70V和100V定压输出端子。这是由于广播线路通常都相当长,必须采用高压传输才能减小线路损耗。

广播功放的最重要指标是额定输出功率。应选用多大的额定输出功率,须视广播扬声器的总功率而定。对于广播系统来说,只要广播扬声器的总功率小于或等于功放的额定功率,而且电压参数相同,即可随意配接,但考虑到线路损耗、老化等因素,应适当留有功率余量。按照‘规范’的要求,功放设备的容量(相当于额定输出功率)一般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P = K1•K2•ΣP0 (2)

P — 功放设备输出总电功率(W)

P0 — 每一分路(相当于分区)同时广播时最大电功率

P0 = Ki•Pi

Pi — 第i分区扬声器额定容量 Ki — 第i分区同时需要系数:

服务性广播客房节目,取0.2-0.4 语音广播系统,取0.5-0.6 业务性广播,取0.7-0.8 火灾事故广播,取1.0 K1 — 线路衰耗补偿系数:1.26-1.58 K2 — 老化系数:1.2-1.4 据此,如果是语音广播系统,广播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应是广播扬声器总功率的1.3倍左右。

但是,所有公共广播系统原则上应能进行灾害事故紧急广播。因此,系统须设置紧急广播功放。根据‘规范’要求,紧急广播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应是广播扬声器容量总和的1.5倍。 7.9 选用器材说明

本工程背景音乐广播系统设备器材采用新加坡产的SENLANG系列公共广播器材。该品牌的产品品种齐全,多年前最早进入大陆市场。产品从设计到品质控制都达到世界很高水准,本产品被广泛的运用在国内各小区、宾馆、写字楼等。我们在国内很多场所都采用过此品牌的器材,其稳定可靠及较好的音响效果赢得了业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8 计算机网络系统 8.1 概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将进入Internet网络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将能通过网络技术更快、更方便地获得全球性多媒体信息,将能享受到各种周到的个性化商业服务,酒店业是未来时代网络经济的一部分,未来的酒店业一定会进入“e时代”。住酒店上互联网,给许多出行在外商务、旅游、度假的人士提供了便利和休闲的方式,将大大提高酒店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国家旅游局最新的星级酒店评分标准,除了明确星级酒店必须提供普通电话服务之外,

四、五星级酒店必须提供客房宽带上网功能。在酒店设施评定表中,在原通信服务所占的8分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信息技术和通信48分,达到56分,占总分630分的9%,涉及到的项目包括互联网接入、VOD点播、远程预定和网络建设。 8.2 需求分析

统计资料显示:酒店客户中85%有上网需求,其中42%的客人提出了高速上网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对上网速度有强烈需求的客户对价格又不是很敏感,这些客人是各个酒店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各大酒店都要竭力争取的商住客户或者常住客户。因此,对于同等星级的酒店,在管理水平和房间设施趋于相近的情况下,提供高质量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是酒店吸引更多商务客人入住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在**大酒店整个网络建成后能在整个酒店范围内实现宽带上网,满足酒店办公和客人宽带接入Internet的要求,在宽带接入的同时,为了保证整个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将网络逻辑划分为酒店管理系统网络和宽带接入网络系统,并对相应的部门和类别进行VLAN划分,划分后具有增加网络连接的灵活性、控制网路广播风暴、集中化控制、提高了安全性能等优点。 8.3 网络系统目标

**大酒店计算机网络系统包含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软件、硬件以及系统安全性,它们是整个系统能否正常发挥最大效益的基础;它将实现信息的集成和利用,为广大的计算机用户提供足够的信息流通渠道。网络系统采用先进的Internet技术,实现网络结构清晰、均衡网络负载。并考虑到产品更新换代快、需求逐步上升的特点,控制早期投入数量,降低初期投入成本。

网络设计应充分满足**大酒店现有应用信息节点的数量,并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

本网络对外支持与Internet等连接,组成全方位的信息互访系统,并允许授权用户的拨号接入。

光纤骨干采用1000M以太网交换技术。

应用服务器则放置在公共区通过防火墙的百兆端口接入,并支持大容量存储系统;而工作站以100Mbps交换方式或10Mbps交换方式与中心交换机上连,使用独享的10Mbps/100Mbps带宽。

保证网络互连可靠性,核心交换机采用冗余电源技术防止网络瘫痪,使单点失效造成的影响最小。

采用专用工作站进行网络系统的管理。

采用高速的以太网交换设备,以保证数据的传输的延迟尽可能的减少。

快速的网络交换,安全的虚网划分。

第6篇:酒店客房智能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1系统概述

电子设备已成为酒店客房不可缺少的装备。

客房智能管理系统利用客房宽带网将独立的客房电子设备升级成实时在线的网络设备,使客房电子设备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客房智能管理系统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系统结构,分散控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集中管理大幅提升高工作效率及系统功能。

由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子门锁、灯光控制、空调温控器、客房宽带等

示意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系统现场设备:客房网关、电子门锁、取电开关、空调温控器、清理勿扰开关、门铃指示牌、报警按钮、信息终端、强电控制器等。

系统中心设备:系统服务器、操作电脑、系统管理软件等。

系统现场设备安装于每间客房,系统中心设备安装于酒店机房、总台及各部

门办公室,两部分之间通过客房宽带网相连。

当客人或酒店服务人员进入客房时,必然会使用操作客房的电子门锁、空调温控器、信息终端、强电控制器、取电开关、清理勿扰开关等设备。此时客房网关将实时采集这些电器设备的原始操作信息(如开门房卡的卡号、类型;房间温度、空调设置温度;节电开关是否插入房卡取电;各设备是否工作正常等近百种信息)。在对上述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确认无误后,客房网关按照标准TCP/IP数据格式,通过客房宽带网传送至中心电脑。中心电脑接收到客房网关发来的信息后,由系统管理软件进行信息存储,并根据用户的需要将原始设备信息转换成可读信息,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从而使酒店管理人员一目了然地掌握客房设备的状态。反之,系统操作人员可根据酒店的管理需要及客房设备状态,通过系统管理软件,自动或手动的对每间客房设备发出控制命令。命令将通过相同的通道传送至相应的客房设备,并由该设备自己操作执行。

2 系统的技术方案及特色

2.1 系统结构的可靠性

客房智能管理系统采用集散控制结构。集散控制的概念来自工业现场应用,它的基本工作模式是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分散控制是指各个现场设备按照设置好的程序及管理机的命令独立工作,并实时将操作信息报至管理机,各现场设备之间互不影响。集中管理是指管理机实时监测现场设备的工作情况,综合分析上报信息,并根据需要下发控制命令。

分散控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集中管理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在客房智能管理系统中,电子门锁、取电开关、中央空调温控器等设备为系统中的现场设备;客房网关为现场管理机;客房智能管理系统专用管理软件为中央管理机。客房宽带网提供客房网关与中央管理机之间的通讯网络。

在这种系统结构中,任何一个设备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它设备,即使上位管理机(客房网关、管理软件)出现故障,各现场设备仍能正常独立工作,客房仍能使用。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客房设备即可以现场手动操作也可以遥控操作;在遥控操作失效情况下,手动操作仍可正常执行。

每个现场设备需完成的任务有限,其技术结构不会太复杂,易于保证各自的

可靠性要求。

可靠性高并不意味着设备永远不坏。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早发现、快速解决这也是可靠性高的体现。客房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判断故障并易于设备维修更换。 2.2系统的开放性

对于任何一种客房设备,如电子门锁、温控器、强电控制器、取电开关等,均有许多专业厂家生产。针对一种客房设备,它们有许多档次的产品供用户选择。同时经过多年的批量生产应用实践,这些产品不论是在功能完善还是在可靠性、稳定性方面均已满足市场需要,并具有很好的性能价格比。只要配置标准互联协议,这些产品即可接入客房智能管理系统。

这些标准互联协议基于工业领最流行的MODBUS协议,并向所有相关厂家开放。 利用这些经过市场考验的产品组成客房智能管理系统不但使酒店具有广泛的产品选择空间而且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适用性,远胜于一家独揽所有客房设备的系统技术方案。

2.3系统采用TCP/IP通讯技术

以太网、TCP/IP技术是目前计算机通讯领域最为广泛使用的国际标准。全世界数亿人利用这种网络通讯技术登录互联网。而酒店客房为了方便客人上网,均需要配置基于以太网、TCP/IP技术的客房宽带网。

鉴于上述情况,客房网关采用TCP/IP以太网技术,在保证客人上网的同时,借助客房宽带网高速可靠地实现客房设备与系统中心设备的数据传输,即实现两网合一。由于两网合一充分利用了已有的网络资源,从而不必再为客房设备铺设联网专用线路,不但方便施工、节省投资,更减少了日后系统运行维护的工作并节省维护费用

3系统基本功能及实现

3.1系统联网及按钮报警

 紧急呼叫(SOS)功能;  系统联网功能;

系统联网及按钮报警功能由客房网关、客房宽带及报警按钮等设备配合完

成。

客房网关是利用计算机通信及嵌入式单片机技术专为酒店客房智能管理系统设计开发的核心设备,同时也是整个客房智能管理系统的客房必备设备,系统联网功能由该设备完成。该设备每间客房配置一个,它除了配有标准RJ45插座连接客房宽带网外,还配有MODBUS总线连接温控器、强电控制器、信息终端等设备,同时它的专用接口可以接入智能门锁、报警按钮等开关设备。当客房网关所接设备有状态变化时,其变化信息首先传到客房网关,客房网关对数据进行正确与否判断后通过客房宽带发送至中心电脑。

无论客房处于出租状态还是待租状态,网关均会对其连接管理的设备(电子门锁、温控器、强电控制器、信息终端等)进行不间断测试,一旦发现问题即刻上传故障信息,通知酒店相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设备故障对客人的影响。

将SOS报警按钮接至客房网关开关输入口,当客人按下按钮或恢复按钮时,客房网关将该信息发送至中心电脑。 3.2 身份识别及房门监测

身份识别功能;

房门状态超时报警功能;

身份识别及房门监测功能借助门锁联网实现。客房电子门锁是酒店客房不可或缺的设备。利用客房网关,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将传统独立式电子门锁升级成联网式电子门锁。借助联网门锁,可以在满足系统基本功能要求的同时,实现对酒店经营管理极有帮助的特色功能。

由于门锁是联网的,所以无论是客人还是服务员刷卡开门,其操作信息将立刻显示在电脑屏幕上。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通过卡片类型、卡号、房号、开门时间等信息掌握何人何时进入那间客房,从而实现系统所要求的身份识别功能。

联网门锁配有门磁开关专用接口,连接门磁后,每间客房的房门在打开及关闭时,门锁会实时将房门开闭状态发送至中心电脑,使其处于系统的实时监测之下。同时系统可以根据酒店管理需要配置超时时间,当房门处于打开状态并一直保持该状态超过超时时间后,系统会在相应的值班电脑给出报警提示。

3.3 客房智能灯控

客房智能灯控功能主要由强电控制器及弱电触摸开关组成。它可以使客房灯光电器的开关变的更加新颖、独特、方便,从而提升客房档次。 基本功能:

 以弱电控制220伏交流强电;前台可以远程控制房间主电源通断  请勿打扰、清理房间指示控制功能;  入住指示功能;  房号显示功能

客房智能灯控是一套既可以独立工作又可以联网工作的客房灯光电器智能控制设备。它可以使客房灯光电器的开关变的更加新颖、独特、方便,从而提升客房档次。它由弱电开关、强电控制器、房态指示牌等组成 弱电输入部分:

光电隔离的弱电按钮信号及开关按钮背光指示驱动用于操控灯光电器。 光电隔离的弱电按钮信号及开关按钮背光指示驱动用于清理、勿扰、稍后、总挚、呼叫等操作。

光电隔离的弱电开关信号用于门磁、取电等状态输入。 3.3.2. 弱电触摸按钮开关

灯光电器控制面板均采用标准86盒安装的弱电触摸开关。 可以按如下功能配置开关按钮:

总挚开关(睡眠开关) 夜灯开关 左、右床灯开关 廊灯开关

清理勿扰开关 场景组合灯光开关。 其它电器开关

3.3.3五合一指示牌(房态指示牌)

指示牌图标文字显示“请勿打扰”、“即请清理”、“客人入住”、请您稍候。 门铃按钮控制一路叮咚门铃。 固定背光显示房号。 3.3.4 控制方案 基本操控方式:

强电控制器采集到触摸按钮开关操作后,吸合相应强电继电器以点亮相应灯光。 正常模式:

客人进入房间后,按下按钮开关相应灯具。 睡眠模式:

按动总掣(睡眠)开关,关闭所有已经打开的灯具,开启夜灯及请勿打扰,进入睡眠状态。在睡眠状态下,按动任何控制开关或总掣开关,解除睡眠状态,点亮相应灯光。 外出模式:

客人外出,拔出钥匙卡,延时10秒后关闭所有灯光及电视等电器。 清理勿扰:

开启请勿打扰,点亮门外指示牌勿扰指示,同时关闭封锁清理指示及门铃按钮。并上传该信息至中心电脑。 访客稍候:

按下稍候按钮,点亮门外指示牌稍候指示,延时10秒后关闭。 3.3.5 远程监测及控制功能

上述所有操作及操作结果状态(清理、勿扰、总挚、灯光等按钮操作或取电开关插拔卡操作)将实时上传至总台电脑。根据管理需要也可由总台电脑发送命令开启与关闭房内灯光电器。

3.3.6 强电控制器酒店网络系统的连接

作为客房智能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强电控制器的通讯控制微型计算机以标准RS485串行数据口(MODBUS协议)与客房网关连接,两者以约定的通讯协议进行数据发送接收。客房网网关则利用客房宽带网络接口以TCP/IP协议与酒店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各部门计算机连接,并将强电控制器的数据转发至各部门计算机,同时将各部门计算机的控制命令转发至强电控制器。 3.4 信息发布功能

时间、天气预报发送功能;

此项功能由客房信息终端完成。信息终端如下图:

3.5系统管理中心软件

 房态查看功能;

 完善的内部工作记录和查询功能;  工作人员管理功能;

酒店客房智能管理系统管理软件是为配合系统硬件设备而开发的专用中心管理软件。是酒店服务管理人员监测系统设备信息并对其下发远程控制命令的操作平台和工具。

该软件为网络版C/S结构软件。软件的数据库及网络通讯服务程序安装于系统专用服务器,同时该服务器的串口用于连接酒店计算机管理系统。用户日常使用操作的客户端程序则根据酒店管理需要,可同时安装在酒店各个部门的联网电

脑中。每个部门可以只获取自己关心的客房信息。例如,保安部只接收客房的报警信息,而客房部只显示客房服务请求及察看客房的实时使用状态等。客房智能管理系统管理软件及为此配置的计算机共同构成系统管理中心。

借助本系统软件,每一楼层的出租房间、未租房间、有人房间、无人房间、请勿打扰、客人睡眠、服务请求、客房温度等信息可以一目了然地显示在电脑屏幕上。据此,酒店管理人员可以更加合理高效地安排服务人员的工作,查看统计服务员清扫房间的时间,并避免打扰宾客。

系统内连接的所有客房设备(电子门锁、温控器、强电控制器、信息终端、报警按钮、取电开关等)的操作信息实时传送至本软件,在显示这些信息的同时,将它们存储。用户可随时按照查询条件察看这些信息记录。

同时为了管理及安全的需要,系统软件建有完善的使用操作权限管理。可大致分为服务员操作权限、经理操作权限、系统管理员操作权限,并可以根据实际管理需要为每一位操作人员制定可操作权限。

4 系统特色功能(方案建议)

宾馆酒店提高效益的手段无不来自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开源节流。客房智能管理系统所具备的与众不同的特色功能不论是在“开源”还是在“节流”中均会起到积极作用。

4.1 门锁联网的特色功能 4.1.1 IC房卡的作用

借助客房智能管理系统的门锁联网功能可使感应式只读M1卡用于酒店客房门锁。该卡即具有感应卡操作方便、可靠耐用的特点。

利用M1卡的性能成本优势,酒店可以积分卡、会员卡的方式将成本低廉印刷精美的M1房卡赠送客人长期保留并允许客人重复使用。

在地理、服务、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积分卡、会员卡则能在影响宾客选择那家酒店上起重要作用。

保留有酒店房门卡的宾客也可以方便地通过卡片上的地址电话再次联系到酒店。同时,酒店房卡的广泛散发使用无疑会提高酒店知名度。

客人保留卡片既卫生又避免新住客人使用脏旧卡片的尴尬。同时客人持自己

的卡片可以在总台快速刷卡登记,避免反复录入客人资料,即提高工作效率又体现酒店管理的人性化。

当然,酒店根据自己的管理模式不将卡片赠送客人而反复使用,虽然可以大幅降低卡片成本减少运营费用,却难免宾客持旧卡的尴尬。

综上所述,这种人性化的房卡管理模式可以充分体现酒店服务特色;有效扩大酒店知名度;提高宾客忠诚度,并与国际惯例接轨。 4.1.2 安全防范实时报警

● 机械钥匙开门报警。任何情况下,用机械钥匙开门均会产生报警并上传至酒店相关部门。

● 门未关好报警。在门锁锁舌没有正常伸进锁舌孔,且房门看似关上但并未锁住的情况下,会产生报警并上传至酒店相关部门。在酒店房门变形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由于缺少这方面的经验,虽然门锁有蜂鸣器提示音,宾客还是经常在房门未关好的情况下离开房间,所以这个远程报警设置很有必要。

● 卡片过期。当客人的房卡过期并刷卡时,除了门锁不能打开,并给出错误提示外,根据管理需要,可以产生报警并上传至管理电脑。

● 房号错误。当客人持卡在其它房间刷卡时,除了门锁不能打开,并给出错误提示的同时,根据管理需要,可以产生报警并上传。

● 房门反锁。每间客房的房门是否被反锁,处于系统的实时监测之下。 ● 防盗报警。当客人外出无人布防状态下,任何非刷卡开门动作将触发报警,报警信号实时送至相关部门(总台、客房部、保卫部)。如果是先刷卡,后开门的正常操作,则由于系统先撤防而不会触发报警。 4.1.3 门锁故障的实时监测

独立门锁的故障是在客人或服务员对其操作使用时才发现,而故障一般是在被发现前早已发生。需要使用门锁时,尤其是客人使用时才发现故障,这必然对酒店的经营、形象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能做到随时发现门锁故障而不必等到使用时才知道,则酒店管理人员完全可以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如申报维修房,排除故障,甚至更换门锁,从而减少设门锁障对酒店经营的不良影响。门锁联网系统的设备实时监测功能恰能完成上述任务。无论客房处于出租状态还是待租状态,系统均会对其连接管理的电子门锁进行不间断测试,一旦发现问题即刻上传故障信

息,通知酒店相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4.1.4 方便门锁的日常管理

为了保证独立电子门锁正常工作,酒店管理人员必须逐间定期更换门锁电池并校正时钟,费时费力。通过门锁连线供电,门锁电池只在酒店停电等特殊情况下才用以给门锁供电,这就大大地延长了电池寿命,不但省事而且环保。门锁联网系统会自动校准门锁内的时钟,使门锁内的时钟永远与系统管理电脑保持一致。另外,客人卡未到期而需要终止时,不再需要服务员到门锁上刷终止卡,可由总台或客房部电脑直接下发命令删除该卡。 4.2 联网空调温控器

空调是最大的客房用电设备。对于客房空调管理而言,舒适与节能是一对需要平衡的矛盾。在本系统中,通过空调温控器联网及集中远程控制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客人入住酒店办理登记时,通过联网空调温控器,系统可预先为客人开启房间空调,使客人进入房间时感到舒适。

客人在房间可通过温控器自主设置需要的温度。客人外出及夜间睡眠时,酒店通过远程遥控将空调设置成节能温度(如夏天26度、冬天22度)。这样客人回房睡眠时不会感到不舒适,同时又达到节能目的。根据空调厂家的估算,采用这种方式每间客房每年可节电千元左右。

简单估算如下:

每年空调开启天数:210天(夏冬季);

估算平均客人空调设置温度:22度(夏);26度(冬) 远程控制空调设置温度:26度(夏);22度(冬); 估算平均客人每天外出及睡眠时间:12小时; 平均每间客房空调功耗:600W(设置22度); 空调设置每提高1度节电:15%以上; 空调设置相差4度(26—22)节电:50% 每房每天节电:600W*50%*12(小时)=3.6度电 每间每年节电:3.6*210=756度电

5 主要设备说明及技术指标

5.1 JYDZ-01客房网关

客房网关是利用计算机通信及嵌入式单片机技术专为酒店客房网络集成系统设计开发的系统核心设备。它是客房网络集成系统客房线场网的通讯控制核心既现场管理机,同时也是整个客房网络集成系统的客房必备设备。作为一种网关,它实现了客房现场网与客房宽带网的连接互通;同时作为客房现场管理机,为了满足客房管理的特殊需要,它还具有开关量输入、输出及信息分析、处理、存储等功能并对所接设备进行实时监控。该设备每间客房配置一个,嵌装在墙上或床头柜内。

客房网关构成说明

主控电路板:CPU微处理器、EEPROM存储器、RJ45网络通讯接口、外设连接端子、电源输入插座。

存储器存储客房网关的设置参数及客房门锁的操作记录。 网络通讯接口负责与客房宽带网的通讯连接。 外设连接端子用以连接其它客房设备。

微处理器管理所有上述元件并对信息进行处理。 电源输入插座接入DC12V电源。

交流继电器:采集客房取电开关是否取电并转换成继电器开关状态。 网络交换机:连接宽带网进入客房的网线及主控电路板、客房信息面板。通过网络交换机,客房网关与客人上网共用一条网线互不影响。同时还可以用引入的这一条网线连接客房尤其是套房的多处信息面板,客人可以在客房内多处同时

上网。

网关电源:将220V市电转为DC12V并为设备供电。 网关箱体:上述设备安装在本箱体内。 箱体内设备的线路连接如下图:

主控电路板UPT..交流继电器电源DC12V客房网关机箱5口交换机UPT220V受控强电220V供电客房信息面板楼层交换机箱体内设备图

客房网关接口及功能说明

● 门锁接口:

采用4线双工串行通讯方式与客房门锁进行物理线路连接。分别是:6V门锁、供电、接收门锁数据、发送门锁数据、地线。客房网关与门锁以开放的标准协议进行数据通讯。

门锁发送信息:刷卡开门及该卡的卡号、卡类型。 房卡过期及该卡的卡号、卡类型。 房号错误及该卡的卡号、卡类型。 门未关好、钥匙开门、非法开门。 锁舌动作、未知错误、请求校时。

网关发送命令:加载房卡及该卡的卡号、卡类型、有效期。

删除房卡及该卡的卡号、卡类型。 定期(每分钟)校正门锁日期时钟。 开门命令。

收到门锁发送的信息,客房网关实时将其转发至系统服务器。客房网关下发的命令均来自系统服务器(校正门锁时钟除外)。超过定期(一分钟)没有收到来自门锁的请求校时信息,则网关上报门锁故障。

● 开关接入:

客房网关配有4路开关输入端口,可以直接接入输出为TTL电平、OC门、无电开关(干结点)的开关设备。4路中,一路固定用于取电开关的取电状态,其它3路没有固定其用途,可根据需要接入客房任意开关设备。例如,客房配置平板开关的情况下可以接入清理勿扰开关及手动报警按钮等。

当设备的开关输出是强电通断状态时(如取电开关的输出是有电与无电)该设备不能直接接入客房网关,必须通过相应的继电器或其它器件转成干结点或TTL电平后才能接入。

客房开关设备接入并产生状态变化时,客房网关实时将最新状态及相应的开关输入端口编码发送至中心服务器,如清理勿扰的服务请求及取消、手动报警及报警取消。对于取电开关,由于是固定输入端口,客房网关只需实时将客人插卡取电或拔卡断电的最新状态发送至中心服务器。

● 电平输出:

客房网关配有2路OC门程控输出,用以远程控制客房电器的开关。网关接收中心命令,并根据命令将相应输出置成开或关的状态。如果接入一路房灯,则可实现总台预开灯光的功能。

● 外设接口:

客房网关采用RS485单工线路连接方式,通过串行3芯总线与同一间客房内的空调温控器、强电控制器(客控器)、信息终端等智能设备串接,形成客房内现场网。客房网关为网内的管理主机。总线上智能设备与客房网关之间以基于MODBUS的标准开放协议进行通讯。

空调温控器上传信息:室内温度(不论空调是否开启,该信息均上传)。

空调开关状态。

设置温度。

上述状态发生变化即传至中心电脑显示。

空调温控器接收命令:设置空调温度及工作模式。

控制空调开启、关闭。

设置工作模式(自动、制冷、制热、通风、风速)。 信息终端上传信息:客人选定的服务请求。 信息终端接收信息:中心下发的文字短消息。 强电控制器上传信息:清理勿扰开关状态。

各路灯光电器开启情况。

强电控制器接收命令:接收命令,并控制相应电器的启停。 ● 网络接口:

该网络接口是标准RJ45以太网接口。通过机箱内网络交换机连接客房宽带网楼层交换机及系统服务器,并以TCP/IP协议与系统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通讯。所有上述外设接口获取的客房设备信息钧由该网络接口转送至中心;中心下发给客房设备的命令首先由网络接口接收,然后通过外设接口转发至相应客房设备。

● 防盗报警:

客房网关通过分析门锁及取电开关的操作信息实现此功能。首先,客房网 关获知取电开关断电,并延时3分钟后状态无变化,则使客房处于无人布防状态。在此状态下,没有正常刷卡开门操作而门锁锁舌动作,则引起非法开门报警。

● 操作记录:

当客房网关与中心的网络通讯出现故障时,客房网关可以存储客房门锁的操作信息。网络恢复正常,如果酒店需要上述信息,可将存储的信息重新传送至中心进行查阅。

客房网关参数说明

本机IP地址:由于是网络设备,每台客房网关有自己的唯一私网IP地址。一般使用 192.168.XXX.XXX。如果网内有其他网络设备,请注意IP地址不要冲突。

服务器IP地址:本系统服务器IP地址为 192.168. XXX.XXX。注意IP地址不要冲突。客房网关将根据该地址与服务器链接通讯。

本机ID号:16位数字。厂家设置,用户不能改动。

网络物理地址:厂家设置,用户不能改动。 控制器主要技术参数

● 网络接口:以太网及TCP/IP协议

● 外设接口:RS485(2400BAUD;MODBUS协议)

● 开关接入:4路开关输入(TTL电平、OC门或干节点) ● 电平输出:2路12v电平输出或继电器输出

● 门锁接口:4线双工串行通讯及门锁供电(6V、RX、TX、GND) ● 箱体尺寸:300 x 250 x 70 ● 平均功耗:≤2W ● 使用条件:可单独使用 ● 电源供电:DC12V---13V 5.2 JYDZ-02强电控制器

强电控制器是一套既可以独立工作又可以联网工作的客房灯光电器智能控制设备。它由主控板、输入板、输出板、开关电源、机箱等组成。用户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输入输出以达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5.2.1输出部分

以下所有输出与主控板之间配置光电隔离

8路或16路强电继电器输出,每路最大通过电流10A。 2路调光输出。

五合一房态指示牌输出。 1路强电或弱电门铃输出。

背景音乐输出控制,6路调台及音量调节(可选项)。 5.2.2输入部分

以下所有输入均有光电隔离驱动。

8路或16路弱电按钮输入及对应的按钮操作背光。 2路调光输入及对应的开关操作背光。

5路弱电按钮输入及背光用于勿扰、清理等操作。 3路开关电平输入,用于接入门磁、取电开关等设备。 5路按钮输入对应背景音乐控制。

5.2.3通讯部分

与客房网关联网接口:RS485(2400BAUD;MODBUS协议) 床头集中控制器通讯接口:4线双工通讯。 5.2.4使用条件

双路独立12V开关电源供电。一路用于主控板等弱电设备;另一路用于强电继电器驱动。

设备平均功耗:小于10W。 联网使用或单独使用。 机箱尺寸:400*400*100(mm) 5.4 客房电子门锁

目前市场上的所有客房电子门锁,只要按照客房网络集成系统的‘电子门锁通用接口协议’配置实时数据接口,均可以通过过线合页与客房网关进行线路连接,从而接入客房网络集成系统。虽然我们主要介绍了ID卡电子门锁在系统中的使用情况,但使用其它卡片形式的电子门锁如磁卡锁、IC卡锁、MF卡锁也可以接入客房网络集成系统,并有多种接入形式。

采用专用联网门锁(全联网门锁)。相对于方式一的半联网门锁,全联网门锁不但具有实时数据输出功能,同时还具有实时命令接收功能。

为了控制人员合法地进入客房,客房门锁必须知道房卡的有效房号及日期时间。目前普遍使用的独立门锁无法从总台直接得到这些开门信息,只能从房卡中获取,这就需要房卡必须具有数据写入能力,即可读写卡。而门锁联网后,某一张卡片的固定编码即ID号及所需要的其它开门信息可由总台直接下发到指定的门锁,不再需要卡片具有数据写入能力即只读卡。开门时,门锁只需读出该卡片ID号便可根据该号码及相应的下载开门信息正确操作。

采用这种门锁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使用价格低廉的感应式ID卡,有效利用联网能力,提升门锁性能。其缺点是目前生产这种门锁的厂家还不是很多,不如独立门锁应用广泛。

不论采用哪种联网模式,均不会增加门锁的生产成本。在客房网络集成系统中,门锁与客房网关一对一连接,复杂的系统联网功能主要靠客房网关完成,门锁只需修改锁内程序,提供简单数据接口。

5.5 空调温控器

对于装配中央空调的酒店,空调温控器是客房必配的设备。随着电子技术的 发展,空调温控器已普遍升级成配有液晶显示器的智能设备。专业空调温控器生产厂家一般会有数款带有RS485数据接口的可联网产品,而且其成本并无太多增加。目前,已有数家知名空调温控器生产厂家的多款产品配有客房网络集成系统的标准通讯协议,可以直接采用。

当然,根据用户需要,我们会支持其它温控器生产厂家采用开放的空调温控器标准通讯协议,成为客房网络集成系统的合作伙伴。 5.6 取电开关

由于客房网关只采集取电开关输出部分是否有电,所以对取电开关没有特殊要求。如果用户采用与门锁卡片同类型的取电开关如感应卡取电开关,则客人乱插异物不能取电,只能插入房卡取电。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开关损坏,并充分发挥取电开关的节电作用。

5.6 自主开房

借助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近几年宾馆酒店推出了许多新颖的经营服务方式,并赢得客人的欢迎,从而有效提高了酒店的市场竞争力。会员式自助登记入住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服务模式首先由国外兴起,并迅速在国内推广。

这种模式主要有以下优势:

简化入住手续。可以免除客人在宾馆总台办理入住登记的麻烦,实现快速入住。 保护客人隐私。客人可以极大减少在总台等公共区域出现的机会。

提高竞争力。

上述特色提高了宾客满意度,并通过广泛的会员宣传提高酒店知名度,建立扩大自己的客户群。

节省人力。

会员客人自助开房减小了总台工作量。

国外酒店自助登记入住使用情况

所有客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在抵达欧姆尼酒店前到网站omnihotels.com的“现有预订”页面上进入直观的在线登记入住程序。

提前登记入住的流程非常简单,分以下四个步骤:

1、登记入住时,客人首先登入欧姆尼酒店的网站;

2、然后客人确认他们首选的客房类型,并提供预计抵达时间;

3、客人确认信用卡号,同意付款;

4、最后客人只需点击“登记入住”按钮即可。

完成以上步骤后,客人将收到屏幕确认字样,提示他们已经成功登记入住,并收到一个确认号。抵达酒店后,客人在酒店前台换取准备好的客房钥匙以及欢迎入住的包裹。

1、系统主要技术需求

鉴于酒店日常经营管理对服务中的安全、隐密、方便的需要,系统设计应充分满足以下基本技术要求:

※ 会员卡自助开房及一卡通 ※ 会员卡及会员发展模式

※ 客房门锁及酒店通道门禁的网络化 ※ 客房网络集成(客控系统) 1.1会员卡自助开房及一卡通

会员客人每人持有一张编号唯一的会员卡(射频卡)做为自己在酒店活动的身份卡。为了充分保证客人的私密性,方便性,会员客人可以凭借会员卡及自助开房系统事先办理入住手续。客人到达酒店时,不需在酒店总台登记领取房卡,可直接持会员身份卡通过酒店停车场,会员专用入口及电梯进入酒店并开启自己的客房门锁。酒店管理中心的电脑可以收到会员刷卡进入酒店及客房的实时信息,并根据会员服务的具体要求遥控开启空调、灯光等客房电器设备。

另外,客人持卡还可以进入酒店其他活动区域或会员专用区域,同时还可以在酒店内持此卡消费。不但充分体现会员客人的身份,又为客人在酒店的活动、消费提供极大方便。

客房应用: ●客房门锁、 ●插卡取电、 ●身份识别(客人、清洁、 经理) 停车场应用:酒店停车场进出管理会员身份卡(EM式mifire卡) 门禁应用: ●酒店公共区域 ●会员专用区域 ●酒店进出通道 消费应用:酒店内部消费点记帐消费 总台服务及监控管理: ●会员卡远端授权 ●客人持卡操作记录追踪管理

一卡通应用示意图

1.2系统的网络化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一卡通及自助开房的需求,包括客房门锁在内的客控系统、会员出入门禁系统、电梯停车场系统、酒店内消费系统必须采用实时联网系统。

为了控制人员合法的进入客房,客房门锁必须知道房卡的房号及有效日期时间。目前普遍使用的独立门锁无法从总台直接得到这些开门信息,只能从房卡中获取,这就使客人必须在总台办理手续并将会员卡写入相关开锁数据。

而门锁联网后,会员卡片的固定编码即ID号及所需要的其它开门信息(如有效期等)可由自助开房系统直接下发到指定的门锁即实现网络授权。客人刷卡开门时,门锁只需读出该卡片ID号便可根据该号码及相应的下载开门信息正确操作。

同理,会员出入门禁系统、电梯停车场系统也需要联网以实现网络授权。

操作终端操作终端一卡通服务器酒管及消费服务器操作终端RS232总台客房部酒店宽带网内部管理网客房宽带及客控系统子网门禁系统子网停车场系统子网

一卡通整合系统网络结构图

另外,对于会员客人,客房联网门锁及及各区域的联网门禁系统可以实时反映出客人在哪里,同时这些设备又非常有效地阻止闲杂人员进入不该进入地区域。这不但保证了客人的安全,更可以为客人提供人性化的影子服务。

通过消费系统联网,客人在酒店内的消费数据实时汇聚到酒店计算机管理系统,酒店不但可以准确掌握客人消费情况,更可以防止客人恶意透支。

1.3会员的发展模式

借助客房门锁联网功能可使感应式M1卡作为酒店客房门锁的房卡钥匙。该卡即具有感应卡操作方便、可靠耐用的特点,又具有磁条卡成本低廉的优势。

当首次入住本酒店的客人离店时,酒店可将成本低廉印刷精美的M1房卡赠送给客人,并将该卡作为普通会员卡备案。当客人再次入住本酒店时,即可以普通会员身份自助登记开房,并享受会员积分等优惠。

普通会员可以通过自助开房系统验证身份密码,通过后可以选择房间、填写入住离店时间并通过网上或信用卡预授权缴纳住店押金。经酒店确认后,会员客人即可直接进入酒店开启自己的客房了。相对于普通会员,金卡会员可享受更多的服务和优惠,当然要成为金卡会员必须要在酒店的会员帐户内存储一定的会员费。

会员卡与酒店房卡的统一及广泛散发无疑会提高酒店知名度。 客人保留卡片既卫生又避免新住客人使用脏旧卡片的尴尬。

综上所述,这种人性化的会员卡房卡管理模式可以充分体现酒店服务特色;有效扩大酒店知名度;提高宾客忠诚度,并与国际惯例接轨。

1.4客房网络集成系统

通过门锁联网,酒店已建立了每间客房与自助开房系统及管理中心电脑的网络连接平台。借助此平台,可以方便地将客房内其它必备的电子设备如空调温控器、节电开关、清理勿扰开关、灯光控制器等也升级成实时在线的网络设备,并组成客房网络集成系统。

由于使用的都是客房的现有必备设备,所以将客房门锁联网系统扩展为客房网络集成系统并不增加设备成本。客房网络集成系统的建立将为酒店在今后的经营管理中突出特色、改善服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有关客房网络集成系统的详细介绍请参考相关资料。

6 客房智能管理系统图

6.1 总体系统图

数层网络交换机UTP*N客房网关IST500-H-G300*250*80客房网关IST500-H-G300*250*80客房网关IST500-H-G300*250*80UTP第X层12NUTP*N数层网络交换机第X-1层UTP客房网关IST500-H-G300*250*80客房网关IST500-H-G300*250*80客房网关IST500-H-G300*250*80酒管及一卡通消费服务器核心交换机RS232UTP12NUTP*N数层网络交换机第1层UTPUTP服务器内部网交换机UTPUTP客房网关IST500-H-G300*250*80客房网关IST500-H-G300*250*80客房网关IST500-H-G300*250*80UTP监控室财务客房部12N互联网路由器UTPUTP总台总台UTPUTP互联网餐厅等消费点

6.2 客房设备系统图

电视、台灯、落地灯等电器插座信息终端门铃清理勿扰指示牌空调风机盘管RVV4*0.5RVV2*0.5取电开关RVV6*0.5温控器RVV4*0.5设备供电及取电采集廊灯、床灯等供电线强电控制器IST500-H-C400*400*100UTP+RVV2*0.5UTP+RVV2*0.5UTP+RVV2*0.5UTP+RVV2*0.5集成控制器(客房网关)RVV6*0.5RVV4*0.5RVV4*0.3RVV4*0.3电子门锁客房宽带IST500-H-G过线合页300*250*80UTP客房配电箱(供参考)空调风机盘管、书桌、卫生间等插座廊灯、床灯等受控灯具电器UTP(TCP/IP)楼层交换机触摸开关强电组线强电线弱电线(弱电线单独走线管线槽)

第7篇:非煤矿山智能爆破监控系统技术方案bcj

山东黄金集团归来庄矿 井下智能爆破监控系统工业性试验

技术方案

山东黄金集团归来庄矿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龙德时代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2014年4月

第 1 页 共 16 页

一、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 2

二、非煤智能爆破监控系统简介 ........................................................................................... 3

三、研发设备完成情况与基本参数 ....................................................................................... 5

四、工业性试验方案 ............................................................................................................. 15

一、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非煤矿井智能爆破监控系统科研课题是国家“十二五”科技重点支撑计划--

第 2 页 共 16 页

非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2年初开始至今,北京科技大学会同山东黄金集团等有关单位进行了相关的基础研究和理论分析。对金属矿山爆破条件、爆破环境、不安全因素等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实验测试。初步完成了金属矿山井下爆破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和研发。按照十二五计划的相关要求,需要结合现场的开采布局和工程条件,进行工业性应用和示范。

进行工业性实验的目的是:

(1)按照初步设计方案,建成适合于现场开采作业条件和爆破环境的智能爆破监控系统。

(2)协调并完善智能爆破监测系统不同模块之间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3)检验系统的实用性、灵敏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等性能,并对不合要求的功能进行补偿和完善。

(4)完善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功能。

(5)建立适合于现场实际的控制、预警参数体系。 (6)为现场爆破作业的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根据国家科技十二五支撑计划的安排。该系统有北京科技大学研发,山东黄金集团归来庄煤矿实施工业试验等相关内容。

根据科研计划进度安排,现在需要在归来庄矿实施工业性试验。

非煤矿井智能爆破监控系统科研课题是国家“十二五”科技重点支撑计划--非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科技十二五支撑计划的安排。该系统有北京科技大学研发,山东黄金集团归来庄煤矿实施工业试验等相关内容。 自2012年初开始至今,北京科技大学有关研发人员,按照十二五计划的相关要求,已经完成了相关系统的研发等工作。

根据科研计划进度安排,现在需要在归来庄矿实施工业性试验。

二、非煤智能爆破监控系统简介

一)基本功能介绍

金属矿、非金属非煤矿,爆破事故的种类主要是: 1.人员没有撤离,爆破时,爆炸伤害; 2.人员警戒不到位,爆炸伤害;

第 3 页 共 16 页

3.安全起爆位置不对,爆破时引起的突水、塌陷、冲击地压等造成伤害; 4.操作人员,误入,造成爆炸伤害; 5.起爆时间控制不严格,造成伤害;

6.炮眼没有排出,人员过早误入,造成伤害。等等。

针对上述安全隐患,按照“本质安全,不安全就不能爆破”的基本理念,非煤矿智能爆破监控系统设计为“六个不能,一个监控”功能,具体如下:

1、 危险区域内有人,就不能爆破。

2、 警戒人员不到位,就不能爆破;

3、人员不连锁,就不能爆破;

4、安全起爆位置不对,就不能爆破;

5、起爆时间不对,就不能爆破

6、有害气体没有排出,不能进人!

一个监控:矿山各级领导能够通过网络对爆破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二)具体实现的方法

1、危险区域内有人,就不能爆破。

就是爆破时,首先监测爆破区域(警戒区域)是否有人,有人系统就自动闭锁,不能爆破。

是否有人的信息的判断方法:通过安装在爆破警戒区域内的爆破监视器来完成控制,有人员在危险区域,就终止作业,不能爆破。

2、警戒人员不到位,就不能爆破;

就是爆破时,首先监测警戒人员是否到达警戒区域,如果警戒人员没有到达警戒区域系统就自动闭锁,不能爆破。

是否有人的信息的判断方法:通过安装在爆破警戒区域内的爆破监视器来完成控制,警戒人员不在警戒区域,就终止作业,不能爆破。

3、人员不连锁,就不能爆破;

确保爆破时,责任人必须到现场完成自己的职责。

通过虹膜识技术和连锁卡射频技术实现,如联锁中其中一人离开爆破监控周边一定距离,系统将自动闭锁,不能爆破。

此虹膜技术能够准备无误的采集传输人员信息,靠近设备,并按照设备的语 第 4 页 共 16 页

音提示观看一下镜头,就完成识别过程,下传给智能智能发爆器机,实现连锁爆破。

4、安全起爆位置不对,就不能爆破;

通过智能智能发爆器和安全位置标识器综合作用实现的,在起爆安全位置处设定一台安全位置标识器,智能智能发爆器只有收到设定的安全位置标识器发出的信号时,才能启动进入工作状态,否则,不工作。通过控制无线通讯的距离就能够有效的控制位置。

5、有害气体没有排出,就不能进人。

在线气体检测仪对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烟雾等进行实时检测;并且进行语音提示; 三)系统基本组成

非煤矿智能爆破监控系统的组成为:

1、 主系统

安放到调度室:监控主机1套,终端管理机1台,系统软件1套(含网络管理软件),终端管理软件1套,参数测定仪1台,传输线路与供电线路等。

2、 子系统:

在井下爆破地点,主要由安全距离标识器、人员连锁仪、爆破人员监视器、语音光报警器、智能智能发爆器、区域控制器等组成。

三、研发设备完成情况与基本参数

一)十二五支撑计划的技术要求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对非煤矿智能爆破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如下:

起爆安全位置(距离),自动控制起爆安全位置,不安全就自动闭锁; 3)同时可控制的地点,32个以上; 4)系统监控隐患数量,同时6个以上;

5)起爆前控制指标,安全位置、警戒位置、是否有人、起爆时间、警戒人员是否到位;

6)起爆时控制,自动闭锁。不安全就不能起爆; 7)起爆后监控指标,一氧化碳,氧化氮,氧气; 8)起爆后警示,语音光;

第 5 页 共 16 页

9)系统巡检周期,30秒; 10)通讯距离,10千米; 11)外接数据读取速度,10秒。

二)已经完成系统与单个硬件研发的技术参数:

经过一年多的研发工作,已经完成了系统的各项设计制造,技术参数如下:

1. 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1)系统容量:单套系统接口最大可接入放炮区域控制器128台。

2)系统可以监控的安全因素为10种以上,可根据需要增加或者减少监控因素。 3)系统连接方式:系统连接方式为can,TCP/IP,采用信号线缆或者光纤通讯系统误码率:≤10~8。

4)智能智能发爆器与系统之间的最大无线通讯距离3-10 m。

5)供电:井下设备采用现场的127v电源供电,远程供电距离不小于2 km。 6)系统存储性能:有关记录在地面中心站保存半年以上。

7)软件画面响应时间:调出整幅画面85%的响应时间≤2 s,其余画面≤5 s。

第 6 页 共 16 页

8)地面系统与井下控制器离线控制功能:即当地面主机与井下控制器中断通讯时,井下控制器具有离线管理功能,以确保井下放炮的正常运行。

9)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功能:当放炮安全环境参数传感器出现设备故障时(数据超限、信号不通),这时,地面主机自动弹出对话窗,并报警,经过井下确认,地面领导批准后,可由操作员设置为故障命令,系统自动进行故障处理。(就是将故障作为合理数据来实施控制)。或者由放炮员采用应急起爆按钮,实现起爆。 10)语音报警功能:进入放炮程序时,每个环节都由语音警示仪发出命令,以警示周边人此区域正在进行放炮。

11)数据传输装置与区域控制器间的数据传输

a)通信路数:1路; b)传输方式:即收即发; c)传输速率:3k,5k,10k d)最大传输距离:10Km e) 传输信号电压幅值:1 V~5 V f)传输信号电流幅值:≤ 30 mA 12)区域控制器与人员监视器间的数据传输

a)通信路数:1路; b)传输方式:即收即发; c)传输速率:3k,5k,10k d)最大传输距离:10Km e)传输信号电压幅值:1 V~5 V f)传输信号电流幅值:≤ 30 mA

2.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1)智能发爆器

(1) 可设置2-多人连锁; (2) 自动存储放炮数据;

(3) 计算机对其进行参数设置,同时实现智能爆破参数的标准; (4) 具有自动控制功能;

(5) 外接无线和有线信息通讯功能; (6) 三人连锁功能; (7) 网路电阻测量功能; (8) 引爆能力(发): 200 (9) 脉冲电压峰值(V): 3000 (10) 允许最大负载电阻: 1220 Ω(镍铬桥丝2米铁脚线工业瞬发电雷管)

(11) 电源: 3节3.7V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型号:873445M,容量:1300mAh) (12) 安参数: 语音口 开路电压:DC≤4.2 V;短路电流≤10mA (13) 通讯口 开路电压:DC≤10 V;短路电流≤20mA (14) 外接电缆长度: ≤300m;分布电感: ≤1mH/km;分布电容: ≤0.1μF/km (15) 引燃冲量(A².ms):≥8.7且 ≤12.0,并具有冲能自动调节功能 (16) 供电时间(ms):≤4 (17) 充电时间(S):≤20 (18) 外形尺寸:214*158*53mm (19) 重量:1.6kg (20) 使用环境条件:环境温度为-20~+40℃,相对湿度≤95%(25℃),大气压力80~110 kPa,瓦斯浓度<1%. 2)人员监视器(爆破监视器)

安装在放炮警戒区域内,监控警戒区域是否有人存在。监控的原理是通过精密监控放炮警戒区域内的灯光来实现对人员的监控,因为井下人员必须携带矿灯,有人活动就一定有灯光存在。放炮时必须关闭放炮区域的一切照明设施和主动发光设施。

a) 供电电压:9VDC-24VDC;

b) 功耗:2W;

c) 有线通讯方式:CAN,1路;

d) 传输速率:3Kbps,5Kbps,10Kbps,20Kbps;

e) 最大传输距离:10Km(电缆型号:MHYVR1×2×7/0.52); f) 通讯信号工作电压幅值:1 V~5 V; g) 监视范围:0到100米; h) 安装示意图:

3)人员连锁监测仪

采用虹膜识别技术,能够准备无误的采集传输人员信息,通信无线传输下传给放炮终端机,实现三人连锁放炮。

使用时,首先将全部参加二(

三、四)人连锁的人员信息在地面录入,到井下工作时,只要靠近设备,并按照设备的语音提示观看一下镜头,就完成识别过程,速度快,准确率高。

⑪ 接 口:2.4G无线通信; ⑫ 工作温度:-20℃--60℃ ⑬ 使用方式:壁挂式 ⑭ 眼睛角度:俯仰旋转≤45 ⑮ 注册时间:双目≤3s ⑯ 操作提示:语音向导光学引导 ⑰ 识别时间:双目<1s(戴眼镜<3s) ⑱ 工作距离:250---350mm ⑲ 工作电压:DC+12V---DC+24V ⑳ 峰值电流:≤400mA ⑴ 环境光强:0---5000Lux ⑵ 采集图像:1536×2048 ⑶ 认证方式:双目单眼 ⑷ 精 确 度:FAR<0.0000001% FRR<0.1% 戴眼镜FRR<1% 第 9 页 共 16 页

⑸ 照明方式:红外照明符合ANSI/IEC60825-1安全标准

⑹ 虹膜特征数据存储容量: 1,2000个虹膜特征数据 ⑺ 符合标准:国际标准ISO/IEC19794-6:2005 安装示意图: 4)语音光警示仪

语音警示仪用于对放炮过程的报警和提示。放炮过程中,放炮终端机与系统无线连接成功后,系统进入放炮作业过程,这时语音警示仪进入工作状态,播报智能智能发爆器发送的放炮信息,即时根据放炮过程的进展,一步一步提示警示放炮过程的进展,引导操作人员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同时警示报警放炮作业,直到放炮过程完成为止。声音清晰响亮,标准普通话。同时还有双色LED点阵汉字显示功能,当放炮时显示屏红色显示“放炮”两字,平时显示绿色指示灯—表示平安不放炮。

设备主要由信息采集处理模块、传输模块、嵌入式软件等组成。与智能智能发爆器之间采用无线通讯连接。

① 本安型设备;

② 供电电压:9VDC-24VDC; ③ 功耗:10W;

④ 有线通讯方式:CAN,1路;

⑤ 传输速率:3Kbps,5Kbps,10Kbps,20Kbps;

⑥ 最大传输距离:10Km(电缆型号:MHYVR1×2×7/0.52); ⑦ 通讯信号工作电压幅值:1 V~5 V; ⑧ 无线通讯方式:2.4G; ⑨ 传输速率:1M;

⑩ 无线最大发送功率:0dBm; ⑪ 无线传输最大距离:20米;

⑫ 语音清晰响亮,声级强度大于90分贝,信号灯可视距离大于100米 5)放炮区域控制器

放炮区域控制器主要由信息采集处理模块、传输模块、后备电源、嵌入式软件组成。

主要功能就是双向通讯---一方面将接收到的人员信息、智能智能发爆器信息、放炮操作信息传到地面;另一方面将地面的指令传到智能智能发爆器,再一个功能就是给安全距离定位器供电。一个放炮区域控制器最多可以连接8个放炮监控器。

放炮区域控制器与放炮监控器之间采用CAN总线通讯,距离最大可以达到10千米。放炮区域控制器与放炮监控数据传输装置的信号传输可以采用CAN总线方式,也可以直接接光端机,采用光缆通讯的方式,也可以直接接因特网交换机。

放炮区域控制器内存容量为5000条记录。

放炮区域控制器需要布置在安全环境好的巷道或者硐室为宜。每个放炮区域控制器需要一个矿用本安电源供电(不间断的供电不小于2小时),由此保证放炮区域控制器在断电等特殊情况下的连续工作。 技术参数

a)具有数据接口的双向通讯功能; b)具有与放炮监控器的通讯功能,并进行数据处理。

c)具有数据校验功能。

d)支持模拟CAN总线与CAN总线功能。 主要参数

a) 供电电源: DC 18V b) 安全型式: 矿用本质安全型 ExibI 2.放炮区域控制器与传输装置的数据传输

a) 传输路数:1路;

b)传输方式:主从式、半双工、CAN、单极性; c)传输速率:4800bps;

d)最大传输距离:10Km(电缆型号:MHYVR1×2×7/0.52) e)通讯信号工作电压幅值:1 V~5 V f)通讯信号工作电流幅值:≤ 80 mA

第 11 页 共 16 页

3.放炮区域控制器与无线收发模块间的数据传输 a)通信路数:可编程多路;

b)传输方式:即收即发、单向、CAN、单极性; c)传输速率:2.4GHz;

d)最大传输距离:20m(电缆型号:MHYVR 1×4×7/0.52) e)传输信号电压幅值:1 V~5 V f)传输信号电流幅值:≤ 20 mA 6)安全起爆位置标识器

功耗

a)额定工作电压:DC18V b)工作电流:≤ 100 mA 与控制器的通讯 a)传输路数:1路

b)传输方式:主从式、半双工、CAN; c)传输速率:5000bps d)最大传输距离:10Km(电缆型号:MHYVR1×4×7/0.52)

e)通讯信号工作电压幅值:1V~5V f)通讯信号工作电流幅值:≤ 30 mA 7)人员连锁卡 主要技术参数 供电电源

a)额定工作电压:3V(由锂电池供电) b)工作电流:≤ 2mA 电池参数

a)型号:一次性锂离子纽扣电池(生产厂家:常州市锂霸电池有限公司)(CR2477) b)开路电压:≤ 3.5 V c)短路电流:≤ 1.2 A 第 12 页 共 16 页

无线信号传输

a)传输方式:GFSK b)传输频率:2.4±0.08GHz c)发射场强: 0dBm d)最大传输距离:30m 最大编码容量:16777216个。 外形尺寸:73mm×44mm×27mm 8)放炮数据传输装置

放炮数据传输装置的功能就是传输监控主机到放炮区域控制器和放炮区域控制器到主机的信号传输,并实现地面线路和井下线路的隔离,保证矿井的安全。

主要由信号转换模块组成,完成通讯信号的转换。采用光栅隔离技术实现本安与非本安运行环境的隔离,实现店面线路和井下线路的隔离。采用220V电源供电。

电源电压: AC 220V(±10%) 工作电压 18V 工作电流: ≤100mA 通讯速率: 1200bps~9600bps间自动调整

外型尺寸: (430×300×80)mm 重 量: 3500 克

9)地面主机与放炮数据传输装置间的数据传输

① 放炮数据传输装置: RS232;

② 传输信号方式: 半双工、串行异步传输; ③ 传输电缆: 标准计算机通讯电缆; ④ 传输速率: 4800 bps ; ⑤ 最大数据传输距离: 15 m;

10)放炮数据传输装置与放炮区域控制器间的数据传输

① 传输信号方式: 半双工、串行异步传输;

② 传输电缆: 通讯电缆(MHYVR 1×2×7/0.52); ③ 巡检周期: < 30 S;

11)传输电缆(MHYVR 1×2×7/0.52)

① +20℃导体直流电阻: ≤18.1 Ω/km ② 线对工作电容: ≤0.06 uF/km ③ 电感: ≤800 uH/km 12)地面中心站: 设备配备: 中心站的标准配置为:工控主机2台2小时不间断电源 1套,打印机一台。采用CAN总线传输时,需要信号避雷器2个。

地面中心站主机采用工控机,配备两台,双机热备。 最低配置为:

① 操作系统:Windows2000以上操作系统;

② 内存:1G以上; ③ 硬盘:160G以上; ④ 17寸液晶显示。 13)信号避雷器(LAXCH303-24CH)

① 工作电压: 24 V ② 额定放电电流: 5 A ③ 最大放电电流: 10 A ④ 防护电平(线-线):50 V ⑤ 防护电平(线-地):30 V ⑥ 响应时间: 1 ns ⑦ 传输速率: 1 Mbps ⑧ 产品外形尺寸: (42×25×25)mm 地面中心站(机房)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枢,通过串行接口与及井下所有通讯放炮监控传输装置与放炮区域控制器连接,通过网卡和网络交换机与地面局域网各终端连接。工控机(上位机)对井下所有放炮区域控制器巡回采集记录数据,刷新数据。

① 防护电平(线-地):30 V ② 响应时间: 1 ns 第 14 页 共 16 页

③ 传输速率: 1 Mbps ④ 产品外形尺寸: (42×25×25)mm 地面中心站(机房)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枢,通过串行接口与及井下所有通讯放炮监控传输装置与放炮区域控制器连接,通过网卡和网络交换机与地面局域网各终端连接。工控机(上位机)对井下所有放炮区域控制器巡回采集记录数据,刷新数据。 使用环境条件:

安装于机房、调度室的设备,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① 环境温度:15℃~35℃; ② 相对湿度:40%~70%;

③ 温度变化率:小于10℃/h,且不结露; ④ 大气压力:80 kPa~106 kPa

除有关标准另有规定外,系统中用于煤矿井下的设备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① 环境温度:0℃~30℃;

② 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 ③ 大气压力:80kPa~106kPa;

④ 有爆炸性气体温和物,但无显著振动和冲击、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气体; ⑤ 无显著摇动和剧烈冲击振动的环境。

⑥ 无淋水、无强腐蚀性气体、无显著摇动和剧烈冲击振动的环境。 ⑦ 无强电磁干扰的场所。

四、工业性试验方案

根据科技计划安排,工业性试验在归来庄矿,示范地点在-110段。 一)设备布置如下图所示:

1.安全起爆位置,集中布置在-110段联络巷的躲避硐或者巷道宽阔的位置。布置设备为区域控制器、三人连锁仪、安全起爆位置标识器、人员监视器。 2.川中的设备布置为人员监视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氧化氮传感器。 3.智能智能发爆器随身携带。

4.供电,采用现场127V电源给区域控制器三人连锁仪等供电,给传感器采用区

第 15 页 共 16 页

域控制器供电。

5.通讯,区域控制器与地面通讯,经过已经安装使用的环网交换机。区域控制器与传感器通讯通过信号线缆。

第8篇:机电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网络教学整体设计方案[定稿]

机电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网络教学整体设计方案 中央电大理工部冼健生 2006年11月10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机电系统智能控制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智能控制方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涉及机电控制、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众多相关技术,其内容由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控制、遗传算法和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等部分组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电系统智能控制的基本结构、各类主要智能控制方法的基本知识;掌握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控制的基本理论、算法和基本设计方法,为今后从事机电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设计和产品开发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本课程的课内学时为72学时,在第六学期开设,一学期授完。它的先修课程有电工电子技术、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等。

二、教学内容

1.绪论

(1)智能控制概述智能控制的应用对象和主要特点;

(2)智能控制系统的主要类型典型的智能控制系统的特点与结构;

(3)智能控制的产生和发展

2.模糊控制及应用

(1)普通集合基础普通集合及其运算,关系与映射;

(2)模糊集合基础模糊集合及其运算,隶属度函数及其确定,模糊关系,模糊语言变量与模糊语句,模糊推理;

(3)模糊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模糊控制概述,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确定量的模糊化,模糊控制算法的设计,模糊推理与输出信息的模糊判决,基本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模糊模型的建立;

(4)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全自动洗衣机、地铁机车模糊控制,模糊控制在交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3.神经网络控制及应用

(1)神经网络基础神经网络的基本特征与功能,生物神经元及其信息处理机制,人工神经元模型以及神经网络模型,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反馈神经网络,小脑模型神经网络;

(2)神经网络系统辨识神经网络系统辨识原理,系统正模型及逆模型的辨识;

(3)神经网络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结构,神经网络PID控制,神经网络内模控制,神经网络非线性预测控制;

(4)神经网络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冰柜温度控制系统,石灰炉窑的内模控制系统,机器人手臂控制。

4.专家控制与仿人控制简介

(1)专家系统基础专家系统的定义与组成结构,专家系统的知识表示、推理机制,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

(2)专家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原理专家控制概述,专家控制的结构与原理,直接式专家控制(专家控制器),间接式专家控制;

(3)专家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例造纸过程的专家智能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专家协调控制;

(4)仿人智能控制原理仿人智能控制的基本思想、特征变量;

(5)仿人智能控制系统仿人智能开关控制、比例控制、积分控制,仿人分层递阶智能控制器,仿人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例。

5.遗传算法及应用

(1)遗传算法的原理与特点;

(2)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与模式理论;

(3)遗传算法的实现与改进编码问题,初始种群的产生,适配度的设计,遗传算法的操作步骤,遗传算法中的参数选择,遗传算法的改进;

(4)遗传算法在智能控制中的应用概述,遗传算法用于控制系统建模与设计,遗传算法在神经网络优化中的应用,遗传算法在模糊控制中的应用。

6.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及其应用软件

(1)智能控制系统总体设计与需求分析方法;

(2)模糊控制软件的开发环境;

(3)神经网络控制软件开发基础;

(4)专家系统的开发环境。

三、课程多媒体资源情况

1.文字教材

本课程的教材为分立型,主教材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机电系统智能控制技术》。教材为学习者提供了智能控制技术中最常用的三种主要智能控制技术的教学内容: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专家控制,对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进行了提炼,并分析了多种智能控制系统在机电系统中的应用实例。根据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和成人业余学习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力求简明实用,深入浅出,便于自学和理解。辅导教材为《机电系统智能控制技术学习指导》,该教材对课程各章节的教学重点内容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阐述,并针对各章的思考题与习题进行了解答。

2.电视录像

录像教材作为文字教材的强化媒体侧重表现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录像教材的形象化优势,讲述不宜于文字表述的内容、特别是涉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可强化视听效果,是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学生对基本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本课程录像教材20 讲,每讲50 分钟。

四、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进入本专业学习的学生,大多数是广播电视大学机械类或机电类的专科毕业生。他们是在职的成人,主要特征是:学习的目的明确,他们或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而学习,或为就业做准备而学习。因此要求所学内容针对性强,能够学以致用。他们实践经验丰富,自学能力较强,但工学矛盾突出、缺少必要的学习环境,负担较重,希望学习媒体具有方便、经济和高效的特点。此外,他们的基础和素质参差不齐,要求学习媒体能具备较低起点、做到因材施教。

为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把导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规定的习题作业,并给出更多的学习资料供学生选用。

五、网上教学内容及表现形式设计

本课程的网上教学媒体采用文本辅导材料,主要有辅导答疑、课程作业与自测习题。同时,在本课程网页上还将列出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参考书目录等栏目,供学生上网浏览查询。

(一)文本辅导

文本辅导主要是介绍本课程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及教学要求,并对课程的重点难点作出必要的分析与说明。文本辅导具体内容的安排见附表。 文本辅导内容安排表

课程名称:机电系统智能控制技术 序号

文本辅导内容

备注

1

智能控制概述;智能控制系统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2

模糊集合基础

3

模糊控制器的工作原理(1)

4

模糊控制器的工作原理(2)

5

神经网络基础

6

神经网络系统辨识

7

神经网络控制

8

专家控制与仿人控制

9

遗传算法及应用

(二)课程作业

按照教学进度要求分四次发布课程作业,学生课程作业的完成情况经教师评定后计入形考成绩,每期作业中较难的题目均给出必要的解题思路或提示。

(三)网上讨论

利用电大在线的课程讨论板进行网上讨论和答疑活动,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对学生的个体化、自主化学习提供支持;与各级辅导教师保持信息畅通,了解各地的教学情况。

本课程每次实时文本答疑或教研活动的时间为2小时。网上教学进度安排见附表。

网上教学进度实施表

课程名称:机电系统智能控制技术 栏目 发布时间

辅导文本

IP课件 作业与自测

网上实时讨论

网上联席教学

网上教师研讨

文本讨论

视频讨论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第9篇:智能化集成系统方案

第1章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

1.1 系统概述

智能楼宇集成管理系统(IBMS)是将建筑内各智能化子系统集成在统一的平台上,运用标准化、规范化及系列化的开放性设计、同时采用统一的计算机平台、运行和操作在统一的人机界面环境下,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共享,完成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功能,以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节省人工成本。 系统集成将建筑内各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和功能上连接在一起,将子系统有机结合以实现信息、资源和整体任务的共享,生成能够涵盖信息的收集与综合、信息的分析与处理、信息的交换与共享的能力,在提高各子系统水平的基础上,对涉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各种子系统进行协调与优化,以增加少量的投资,求得总体的优化,从而得到更高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1.2 系统功能要求

系统集成的目标是满足大厦物业管理的需要,系统需实现以下功能:

1、 集成应用分类分析

各系统的末端设备点是IBMS系统集成的根本,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容器”对其进行归类管理,IBMS系统应根据其单幢建筑楼层分割的特性,以楼层作为一个“基础容器”将各系统的末端设备点进行分类展示,以达到管理的最短路由,系统将采用电子地图的形式对其点位进行有效部署及监控界面提供。

2、 集成应用信息收集分析

作为一套需提供实时监控管理功能的系统,其从点位到系统各环节设备、设施运行的状态信息和工况信息是其收集的主体,此外一些设备、设施的静态信息(如品牌、型号等)也应成为IBMS中信息存储的重点,通过对所辖范围内的点位运行异常信息(如运行状态报警、工况运行故障等)收集,同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结合如日志历史、配置记录等其他信息也是整个集成系统的一块较大比重的应用信息,形成多态信息的线性联动,为楼宇运营提供更完备的集中化管理建议,从而在信息上达到集成,达到统一,以落实系统信息集成的需求。

3、 集成指令系统应用分析 如果说“信息收集”左脑,那“指令系统”就应该是整个系统的右脑,指令系统模块在整个IBMS系统中是所有交互指令汇总点及交互点。 该模块上行端接收来自于系统界面或是IBMS系统内部产生的控制流编码,下行发送模块则是建立在上行接收编码与各集成系统接口通讯协议转换网关基础下,实现对系统控制流的上传下达功能主体。

4、 机电设备管理:

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是集成管理系统的重要子系统。集成管理系统通过BA网关从BA系统提取以下子系统的信息:空调系统、变风量机组、空调热水系统、冷水机组、冷却水、冷却塔控制、新风空调机组、风机排管系统、全热交换器(HRV)空调系统、排风机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电梯系统、水、电、空调计量系统等相连。 IBMS和BA系统通过OPC方式进行通讯,BA系统通过OPC Server提供数据,

IBMS的网关作为OPC Client,通过OPC Server即可获取BA系统 所有信息,同时,系统网关将联动指令发送OPC Server由其进行分系统状态调节。

5、 资源消耗管理:

对变配点各仪表参数信息进行维护。对仪表进行分类、分项、设置最大量程、初始读数等属性,还可按照楼层或功能上传仪表布点图。 侧重考虑能耗监测功能,分系统进行计量:如照明系统、空调系统(主机、水泵、风机等)、电梯、动力等。在全面的数据采集和数据累积的基础上,系统可以完成以下功能,以最大限度节约能源。

1.3 系统设计要求

1、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应采取软件或硬件集成模式,主要即系统集成通过软、硬件接口集成机电运行控制系统。

2、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应具备开放型架构,被集成电机系统与集成管理系统之间数据流双向传递,集成管理系统应有独立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应采用SQL Server或ORACLE等。

3、集成管理系统应最大限度的获取被集成机电系统的数据,获取的数据应完整的体现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子系统开放控制权限,集成管理系统应能通过软硬件接口完全控制子系统的运行。

4、集成管理系统中的机电子系统状态界面应为图形界面,设备状态图形应与被集成子系统自身控制系统的图形接近或相同,参数调整等控制界面应与被集成子系统的控制界面接近或相同。获取的数据应完全在系统的界面上显示。

5、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应采用B/S或C/S架构,允许采用专用的客户端软件访问,也可以通过标准的WEB浏览器进行访问,WEB浏览器的访问数量不应有限制。

6、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应有多种操作角色,保证机电设备的运行不会被误操作,同时又保证系统的正常操作。

7、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的操作界面应是全图形化的,系统应通过立体模型、电子地图等形式完全展现大楼的结构,在平面图上可以将机电设备、安防监控、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等设备完全体现,根据操作人员的权限不同,在平面图上看到的设备也将不同,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8、智能化集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综合安保管理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9、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的服务器应采用双机热备的方式,当主机遇到故障退出服务时,备份机应自动接手,切换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

10、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内设时间服务器,时钟源由GPS授时提供,为所有智能化系统内的设备提供时钟同步信号。

11、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应有报警平台功能,所有的报警信息都需要多种通知方式,如电话、邮件、即时通讯、手机短信等发给相关责任人。

1.4 系统总体构成

智能化集成系统主要包括集成管理平台软件、接口软硬件、数据库、服务器及工作站等组成。 1.4.1 系统硬件构成

1、数据库服务器:标准19寸机柜式安装,其配置以满足本系统运行需要并保证3年不落后,数据存储容量为3年。智能化承包人应考虑设备的容错性。

2、应用服务器:标准19寸机柜式安装,其配置以满足本系统运行需要并保证3年不落后,数据存储容量为3年。智能化承包人应考虑设备的容错性。

1.4.2 系统应用软件构成

1、

开发环境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平台

数据库: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企业版

2、 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服务端:Microsoft Windows 平台 客户端:Microsoft Windows平台 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1.4.3 系统集成基础功能

1、 环境监测系统集成功能部署

IBMS系统通过采集的环境监测系统或添置的传感采集点对其环境温湿度、漏水监测实现管理功能区域的实时监测预警,辅以UPS设备、精密空调及其他所涉有效机电设备,形成一个能对空间环境进行状态记录、隐患发现、综合预警环境监测载体,通过其他接入系统的阈值联动,达到对管理区域策略的优化。

2、 控制系统集成功能部署

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是集成管理系统的重要子系统。集成管理系统通过设施网关从系统提取以子系统的信息:如空调系统、变风量机组、空调热水系统、冷水机组、冷却水、冷却塔控制、新风空调机组、风机排管系统、全热交换器(HRV)空调系统、排风机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电梯系统、水、电、空调计量系统等相连。 包含以下几大功能:

1) 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监视:监视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参数,通过接口与集成管理系统相连,集成管理系统通过工作站可以进行设备运行状态的集中监视和查询。

2) 故障报警显示:当设备出现故障或超限报警时,集成系统将利用报警功能显示相应的故障报警信息。定位故障报警设备的位置和名称,提示处理方案,记录处理过程。

3) 具有直观形象的图文显示功能和电子地图功能。 4) 统计分析所有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和历史报警故障报表。

5) 在IBMS 的管理计算机上,能以平面图、系统图、透视图和表格等多种方式,显示所有BA监控系统的构成与设备的实时运行、故障、报警状态。 6) 在IBMS 的管理计算机上,操作者在控制权限内,可直接监控任何一台设备,并可实施远程设定与控制。

3、 系统辅助管理应用

1) 预警处理

各子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参数,通过接口与IBMS系统相连,IBMS系统通过工作站可以进行设备运行状态的集中监视和查询。当子系统设备出现故障或超限时,各子系统的通讯网关接收到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息发送到IBMS系统,我们再通过串口服务器把数据发送到以太网上,IBMS系统的前台程序将利用报警功能的弹出框显示相应的故障报警信息。

报警触发网关获取报警信息将报警信息发给DeviceMonitor将状态值保存进数据库数据库判断是否报警是保存报警信息弹出报警窗口处理报警结束

2) 集中报警事件处理

通过集成监控计算机,大厦管理人员可以集中监视和处理各子系统的设备故障和报警。系统记录操作人员对事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

当系统检测到故障报警时,在突出位置显示故障报警的设备信息,地点,给出事件处理方案,根据需要联动相关的子系统,记录操作人员对事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

系统对所有的报警提供统一的报警显示和处理模块:报警显示、报警定位、报警事件处理、报警视频和录像查询、报警复位、历史记录管理、历史记录查询;报警信息包括用户定义报警事件的级别、报警联动流程、报警事件处理流程、报警显示与提示信息等,系统在报警发生时根据相应的预案设置,引导操作人员的决定,并记录所有工作过程。

流程描述:

A. 当出现报警后,自动弹出报警事件列表的窗口以及第一个报警事件的电子地图,与此同时在后台,相关联动功能(根据设定的联动表)将被启动报警事件列表信息包括区域、报警类别、设备名称、联动记录、当前处理状态、报警状态、报警级别等。

B. 状态图标初始为亮绿色,表示设备保持在当前报警状态,当报警状态发生变化时,状态图标变为灰色。

C. 处理状态初始为未处理,点击后出现确认和处理画面。确认时系统只记录确认情况,改变处理状态,而处理时系统复位联动。

D. 如果状态图标为灰色,用户处理后此条报警将进入历史记录,同时从当前报警列表中删除。处理后状态变为已处理,但状态图标为亮绿色,表示仍然维持在当前报警状态, 此条报警仍然保持在报警列表中,当设备报警状态变化时,系统自动将其保存到历史记录,同时从当前报警列表中删除。如果因为某种原因,系统没有收到设备复位消息(例如和门禁系统断开),用户可以强制归档,将其移到历史记录中,同时从当前报警列表中删除。

E. 点击摄像机的查看联接可以查看联动的摄像机记录,再点击摄像机名称可查看摄像机图像;联动记录包含了所有的联动。 3) 系统访问权限管理

系统将以子系统、应用功能作为系统内的基础应用单元进行访问管理,以角色作为各应用单元的归约容器,超级管理员用户可在系统内设置拥有基础应用单元的角色来划分各岗位的应用系统的权限,同时具有角色分配权限的用户可通过配置各岗位权限的用户来授权各访问者应用系统的范围。

4、 系统其他功能部署

一套卓有成效的管理系统,其功能需根据使用者需求不断完善,建立在系统采集信息和指令系统基础上的功能需要不断扩展才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在维护过程中用户可根据使用要求对系统功能进行不断的投资扩容,以达到最优化管理。

1.5 主要系统技术指标

1、 主要技术指标

集成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是结构化和模块化的,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既可使不同厂商的集成管理系统到一个管理平台中,又可使系统能在日后得以方便地扩充,并扩展另外厂商的系统。IBMS系统能够对各种子系统提供很强的集成能力,能够集成大规模的子系统设备,应对大量的客户端访问。 1) 对客户端数量无限制

2) 集成平台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时间小于1秒(子系统数据时延不计在内) 3) 集成平台客户端显示数据时间小于1秒

2、 参考要求:

系统从下往上包括多个层次: 子系统设备层、接口通讯层、数据逻辑处理层、应用层。

1.6 系统其它相关要求

IBMS系统架构在各子系统之上,各子系统必须提供相应的协议IBMS才能对其进行集成。子系统接口应该满足下列要求

1) 免费开放其接口协议,其协议应当能使IBMS系统获取其系统内的必需信息 2) 同时提供协议所需要的软硬件模块:当其接口协议需要其他软硬件模块才能通讯时,应当一并提供,如OPC协议,应当同时提供OPC Server。 3) 接口协议的通讯速度应当满足用户要求

4)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甲方协助我方和子系统厂商一起协调解决接口协议 5) 子系统的厂商为IBMS的接口调试和测试提供完全的协助和配合

6) 为满足用户控制和联动控制需要提供控制功能的子系统还应当满足下列要求:

7) 保证子系统运行安全,控制功能符合行业要求和规范 8) 子系统同意对其控制,开放控制协议和控制内容

上一篇:做幸福的乡村教师下一篇:乡镇宗教工作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