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绩效考核对护士工作积极性和护理质量评价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年来, 随着医疗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医院在不断提高诊断技术和医疗设备的同时, 对护士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护理工作的繁杂、琐碎, 再加上护士长期处于一个一成不变的工作环境中, 其心理、行为、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导致大量护士的流失, 对护理工作的多元化要求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带来阻碍。因此, 如何在现有护士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更好地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成为护理管理者所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量化绩效考核最初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 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采用科学的方法, 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效的一种衡定标准[1]。我国医学模式目前已逐渐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护士职能和服务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传统的平均分配工资体制已不能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2]。目前, 量化绩效考核逐步在推动护理服务和质量中应用和发展起来, 成为客观、全面评价护士各方面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有效工具, 是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护理纠纷的重要评价手段。现将该院自2009年开始实行量化绩效考核以来的发展变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量化绩效考核在提高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意义

量化绩效考核是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 以优化的控制手段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群体性、连续性、有效性进行总体评价, 从而起到发现护理人员的素质、实际工作知识和技能与岗位任职要求之间的差距[3], 为护士在岗位中的工作能力、综合素质提供最客观的价值依据, 以保证用最少的人力资源获得最大的劳动成果, 保证各护理岗位人员更合理、有效。

1.2 一般资料

对该院169名护士进行量化绩效考核, 年龄21~51岁, 平均 (27.8±2.2) 岁, 工作年限1~13年, 平均 (4.6±0.5) 年, 其中护士89名, 护师57名, 主管护师23名, 包括护士长14名。文化程度:本科46名, 大专57名, 中专66名。正式护士55名, 合同护士114名。

1.3 考核的方法

考核标准按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要求及标准》[4]和各个科室工作目标和不同岗位、工作性质制定。考核内容包括医德医风、劳动纪律、服务质量、专业技术水平、护理文书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核, 每月进行自查、领导考核、患者评价, 对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做到公正、公平, 随时记录和评分, 并及时反馈, 实施激励机制, 对考核优胜者给予表扬或奖金, 对不好的协助分析原因, 给予鼓励和支持, 并进行适当的处罚。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量化绩效考核情况比较

按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成绩显示, 169名护理人员中考核优良 (>90分) 155名 (91.7%) , 合格 (80~90分) 14名 (8.3%) , 差 (<80分) 0名 (0%) , 年度综合考评成绩平均为 (94.6±2.3) 分, 自2009年以来逐年呈不断上升趋势。

2.2 患者与护士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护士综合素质、专业技术水平比较

表1显示, 量化绩效考核前后在患者与护士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护士综合素质、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有显著改善, 明显增强了护士责任心、成就感, 规范了护士行为, 能更好、更细致的将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实现环节监控和终末监控, 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3 讨论

3.1 量化考核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 为护理工作的开展起到推动作用

量化考核的实施为护理人员明确了自己的护理目标和工作内容, 有效地强化了护士的岗位责任和安全意识, 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和规范性, 在对患者护理过程中用真心去引导、护理每一位患者, 做到处处以患者为先、时时为患者考虑、事事与患者沟通的理念, 增强服务意识, 为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起到推动作用[5]。

3.2 量化考核为护理工作持续改进奠定基础

护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从患者入院的一刻开始, 护理工作就开始展现它的工作职能和任务, 直到患者出院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护士作为各项护理任务的实施者, 其工作态度和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康复和护理质量的高低, 从而为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奠定基础。量化考核的实施使护士的服务理念发生变化, 将以往的单纯依赖护理制度管理护理工作的模式逐渐过渡到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模式[6], 有利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动性, 增强自我约束力, 保证护理工作的持续开展和改进, 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确保护理安全。

3.3 量化考核为护理人员提供了培训信息, 提高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

量化考核的实施为护理人员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内容和计划, 为护理人员提高理论和专业技术水平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和标准, 以便在护理过程中能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优劣, 取长补短, 不断进取, 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7], 将自己个人发展空间和前景深化、拓宽, 利用自己的知识获得护士和患者的赞扬及满意, 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3.4 量化考核充分发挥护士的能动性和激励作用

量化考核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护理管理活动中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发挥创造性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量化考核打破了以往的大锅饭局面, 增加了护士的危机感, 以激励和报酬为手段提高护士的竞争和能动意识, 不断提高自我, 使护理服务整体护理水平得到提高, 也进一步提高被管理系统的放大功能[8], 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让护士以高亢的激情、积极的心态去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的成效。

总之, 在以护理质量作为提高医院质量、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指标的今天, 通过护士量化绩效考核可有效对护理服务进行评价, 找出护理工作的不足和成效, 有利于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纠正护理工作的偏差、提高患者与护士的满意度, 从而起到有效预防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保证护理安全, 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

摘要:随着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对护士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量化绩效考核是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 以优化的控制手段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群体性、连续性、有效性进行总体评价, 找出护理工作的不足和成效, 有利于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纠正护理工作的偏差、提高患者与护士的满意度, 从而起到有效预防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保证护理安全, 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量化绩效考核,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评价

参考文献

[1] 陈月治, 施丽丽, 林一秀.量化绩效考核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20) :287.

[2] 方兰芳, 黄丽华.护士工作绩效考核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 2012, 2 (2) :30-33.

[3] 王俊华, 李莉, 李春妮.绩效考核量化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 (综合版) , 2011, 2 (4) :329.

[4] 孙芙蓉.绩效考核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9 (27) :239.

[5] 彭宗银, 杨梅.护士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与实践[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9, 16 (4) :45.

[6] 刘新荣, 隋风翔, 王静.护理临床路径下实施护士绩效考核的实践[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12 (41) :303~304.

[7] 张玉桂, 刘玉兰.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的探索[J].价值工程, 2011, 5 (15) :156-157.

[8] 刘保萍, 陈海英, 王萍.护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效度和信度的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31) :198-199.

上一篇:探析办公空间的合理化设计下一篇:建构主义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