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技巧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小学高段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提出问题的重要意义,并将其纳入到学生发展的总目标中,指出应该加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目标中也指出,学生应该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但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多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对于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重视程度不够。本研究首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根据数学问题提出等相关文献、课程标准以及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制了测试卷,以成都市M小学为例,深入调查小学高段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其次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小学高段学生数学问题提出的课堂表现及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再次梳理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探索影响小学高段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因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小学高段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能为当前实际教育教学提供借鉴。首先,针对小学高段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通过调查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小学高段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整体较弱,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学生在问题提出数量、速度和质量方面平均得分较低,其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都较弱。总体来看,绝大多数小学高段学生能够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只有少数小学高段学生能提出复杂的数学问题。小学高段学生普遍思考问题简单、角度单一,提出的数学问题质量有待提高。第二,小学高段学生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较强,在综合与实践领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较弱,在数与代数领域、图形与几何领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适中。第三,小学高段男生和女生在提出数学问题的总数、速度和质量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在提出数学问题的总数、速度和质量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六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明显强于五年级学生。小学不同成绩组的高段学生在提出数学问题的总数、速度和质量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成绩高的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明显强于成绩低的学生。其次,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小学高段学生在课堂上数学问题提出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课堂提出数学问题的数量较少,教师的提问数量明显多于学生的提问数量。第二,学生课堂提出数学问题的质量较低,提出的数学问题大多为简单的同类型问题。第三,学生在课堂中不主动提出数学问题,全部在教师给予机会之后提出数学问题。再次,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分析,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得出影响小学高段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因素有:问题意识、数学认知结构、思维品质、教师权威因素、教师对问题提出的认识、教师教育方式、家庭教育和班级氛围。最后,本研究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环境层面提出小学高段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策略:发展数学问题意识;构建数学认知结构;拓展数学质疑思维;改变教育观念,合理因材施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更新教学方式,提升提问技巧;营造和谐提问氛围;家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问题观念。

关键词:小学高段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

学科专业:教育(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一)弗拉维尔的元认知理论

(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三)杜威的主体教育理论

(四)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二、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内涵及表征

(一)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内涵

(二)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表征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工具

(五)研究实施

四、小学高段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小学高段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

(二)小学高段学生数学问题提出的课堂表现

(三)影响小学高段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因素

五、小学高段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学生层面

(二)教师层面

(三)环境层面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论文提纲下一篇:平民教育论文提纲